论大数据时代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话语创新

论大数据时代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话语创新
论大数据时代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话语创新

论大数据时代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话语创新

本文为2015年度浙江财经大学党建研究重点课题大数据时代使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话语空间得到了拓展,但也面临话语权转移、传统话语表达方式受到挑战、教育者话语权威面临消解等现实问题。实现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话语创新的主要策略是:实现学生话语权回归,注重主体性;构建对话式话语新范式,凸显创新性;合理利用网络话语,彰显时代性;提升话语责任教育,加强实践性。

标签:大数据时代;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话语创新;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话语是一个棘手的概念,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存在着如此之多的相互冲突和重叠的定义,它们来自各种理论的和学科的立場。在语言学中,‘话语’有时用来指口头对话的延伸部分,以便与书写‘文本’相对照。”[1]原本作为语言学概念,话语特指人们的言说和表述,现在却广泛应用于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法国思想家福柯把话语理论首先应用于政治文化领域并把它置于凸显位置,在他的著作中频繁出现话语一词。福柯认为:“必须将话语看作是一系列的事件,看作是一种政治事件:通过这些政治事件才得以运载着政权、并由政权又反过来控制着话语本身。”[2]从本质上来看,话语代表一种权力的存在和表现,是社会关系、社会身份以及知识和信仰体系的反应。

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它承载着国家和民族深层次的精神追求,体现着社会主义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寄托着中国人民经历了几代人的千辛万苦才确立的理想和信念,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仅应当始终把握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方向,牢牢占据马克思主义思想文化阵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大学生的头脑,而且应当植根于当下的现实,与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环境相结合,与具体的人的实践相结合,才能更好地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且很好地被受教育者理解和认同。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带来新的机遇,也面临巨大的挑战。大数据浪潮的侵袭,不仅深刻改变了大学生的学习方式、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而且大数据的海量化、快速化、多样化等特征在带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形态深刻变革的同时,也造成了一些不可回避的问题,如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话语创新问题。

二、大数据时代对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话语的挑战分析

大数据不仅仅是一种技术,还代表着一种价值观和方法论,它给人们带来了思维的变革和挑战。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曾指出:“在我看来,大数据是一种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