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百病主治与用药式大全

合集下载

中医治百病

中医治百病

中医治百病(二)中医治百病(二)养心定志汤治冠心病太子参15 克,茯神(茯苓)10 克,菖蒲10 克,远志10 克,丹参10 克,桂枝8 克,炙甘草5 克,麦门冬10 克,川芎10 克。

益心气,补心阳,养心阴,定心志。

主治冠心病。

当归玄参治冠心病当归、玄参、银花、丹参、甘草各30 克。

活血化瘀,解痉止痛。

主治冠心病,胸痞气短,心痛,脉结代,能治疗肝区刺痛及肾绞痛。

党参酸枣仁治冠心病党参、酸枣仁各15〜30克,黄茂18〜30克,麦冬、桑寄生各12〜15克,五味子3〜6克,益母草30克。

益气安神,补益气血。

主治冠心病。

参五味子治病毒性心肌炎党参10 克,五味子10 克,麦冬15 克,丹参15 克,赤芍15 克,红花9 克,郁金9 克。

益气养阴,行气活血,通行经脉。

主治病毒性心肌炎。

党参麦冬田三七治寇心病党参、丹参、朱茯神、郁金、麦冬各15 克,桂枝3 克,五味子、炙甘草各9 克,砂仁6 克,田三七1.5 克。

益气通阳,养心活血,化瘀通脉。

主治冠心病。

黄芪党参红花治冠心病黄芪30 克,党参、丹参各20 克,川芎10 克,当归、红花各15 克。

补气养血,活血通络。

主治冠心病。

人参三七治冠心病人参90 克,三七30 克,水蛭30 克,丹参30 克,没药15 克,石菖蒲60 克,香附60 克,血竭巧克,鸡血藤15 克,茯苓15 克,远志15 克,琥珀15 克。

益气活血,化癖通滞。

主治冠心病。

瓜蒌丹参治冠心病全瓜篓、丹参各30 克,薤白、檀香、五味子、炒柏子仁、甘松各12 克,桂枝、砂仁各9 克,赤芍、川芍、太子参、麦冬各15 克,三七粉(冲)3 克,甘草3 克。

温阳补气,活血通脉。

主治冠心病。

首乌黑豆穿山甲治冠心病首乌、黑豆各60 克,穿山甲肉250 克,油、盐适量活血逐瘀,降血脂。

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冠心病。

墨囊治冠心病乌贼鱼腹中墨囊适量。

活血通络止痛。

治疗冠心病。

党参麦冬当归治风心病党参15 克,麦冬10 克,五味子6 克,桂枝10 克,炙甘草5 克,附子10 克,北芪15 克,当归10 克。

400味中药功效及常考主治总结(画重点版)

400味中药功效及常考主治总结(画重点版)
179
神曲
消食和胃:消食之力较强,兼能解表
180
鸡内金
运脾消食,固精止遗,化坚消石
57
白鲜皮
清热解毒,祛风燥湿,止痒:为“诸黄风痹之要药”
58
败酱草
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瘀止痛(内外痈均治,长于治内痈。主治肠痈腹痛,兼治肝痈、肺痈及血瘀胸腹痛)
59
穿心莲
清热解毒,燥湿。可治毒蛇咬伤
60
半边莲
清热解毒,利水消肿。可治毒蛇咬伤
61
半枝莲
清热解毒,散瘀止血,利水消肿。可治毒蛇咬伤
62
土茯苓
19
桑叶
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肝明目,凉血止血(主治风热、燥热、血热所致诸疾)
20
菊花
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既平肝又清肝。用于风热或肝火上攻所致的目赤肿痛;肝阴虚的眼目昏花),清热解毒(疮疡肿毒)
21
葛根
解肌退热:外感表证,项背强痛。透疹:麻疹初起透发不畅;
生津:热病烦渴,消渴证。升阳止泻:湿热泻痢初起,脾虚泄泻
解毒(梅毒),利湿,通利关节【汞中毒(因患梅毒服汞剂引起的肢体拘挛)】
63
山豆根
清热解毒,消肿利咽
64
大血藤
退虚热,凉血,解暑,截疟用法:不宜久煎;或鲜品绞汁
65
白花蛇舌草
清热解毒,消痈,利湿。治疮痈、咽痛、肠痈,解蛇毒。
66
野菊花
清热解毒,疏风平肝
67
马齿苋
清热解毒(特点性寒味酸,清中兼收),凉血止血,通淋
74
金荞麦
清热解毒,祛痰排脓,散瘀止痛,健脾除湿
75
垂盆草
清热解毒,利湿退黄
76
秦皮
清热解毒,燥湿止带,清肝明目

老中医内科秘验方都是无价之宝的秘方,效果神奇,立杆见影

老中医内科秘验方都是无价之宝的秘方,效果神奇,立杆见影

老中医内科秘验方都是无价之宝的秘方,效果神奇,立杆见影行之医话 2022-07-11 09:33 发表于江苏1.愈咳散【处方】麻黄6g 杏仁9g 白前9g 黄芩9g 陈皮6g 甘草6g 枇杷叶9g【用法】水煎服,一日一剂【功效】发散风寒、止咳化痰【主治】急性支气管炎、感冒引起的咳嗽2.烧伤药膏【处方】地榆50克、虎杖、紫草各30克、黄芩、黄连、大黄、白芨各20克.【用法】用芝麻油600毫升浸泡72小时,文火炸至枯黄滤去药渣,立即加入蜂蜡10克,待药油温度下降到60度左右时再加入冰片5,待凉外敷。

【功效】清热解毒、敛疮生肌的功效,生肌长口快,愈合不留疤。

【主治】治疗烧伤的药膏,治好很多烧伤病人3.狐臭酊【处方】雄黄粉100克【用法】用100毫升碘伏浸泡24小时即可,取药液涂患处,每天一次。

疗效神奇,涂抹以后狐臭马上消失!【主治】一般狐臭患者涂药数次便可治愈。

4.保胎汤【处方】黄芪18克、人参、当归、杜仲、桑寄生、兔丝子各9克、白木15克、阿胶、砂仁、黄芩、炙甘草各6克。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2次分3次服。

【功效】健脾和胃,补气养血、益肾安胎。

【主治】治先兆流产、习惯性流产5.淋巴结肿大奇效良方【处方】玄参、浙贝各9克、牡蛎15克、金银花6克、白花蛇舌草、夏枯草各18克、全蝎、守宫各3克【用法】研末吞服.。

每日一剂,水煎2次分3次服。

【主治】治疗痰核瘰疠(相当于西医的淋巴结肿大)【方源】消瘰丸(玄参、浙贝、牡蛎)化裁而来。

6.祛风蠲痹黑膏药:【处方】A、粗料:生川乌、生草乌、生附子、羌活、独活、葛根各30克、肉桂15克、生马钱子60克、洋金花、生半夏、生南星、防风、苍术、细辛、白芷、川芎、秦艽、杜仲、牛膝、桑寄生、桂枝、白芍、麻黄、甘遂、巴豆、木鳖子、透骨草、急性子各20克、干蟾蜍5只。

B、细料:净生乳香、净没药、蓖麻子各10克、血竭(国产的不行)20克、炮山甲15克、川蜈蚣10条。

研极细粉备用。

【制法】将A粗料放进芝麻油4000克中浸泡一星期,加热炸成棕褐色后,去渣炼油,待滴水成珠后加入铅丹粉1350克。

你一定要收藏的百病秘方大全

你一定要收藏的百病秘方大全

你一定要收藏的百病秘方大全在民间,中医祖传的秘方、偏方有很多。

这些都是先人们经验荟萃的结晶,也都有它们非常可用之地。

今天为大家搜罗了好多个中医神效治病医方荟萃,很值得你收藏,要不然就实在是太可惜了。

1.冠心病:干山楂30克,决明子10克,白菊花10克,加水稍煎当茶饮,每日一剂,半月愈.2.慢性干病:茵陈1两,大枣10个,白菊花10克,水煎服,每天一剂,连续服100天痊愈.3:肺结核:活乌龟一只,用泥包住,用暗火,慢火烧焦去泥,研成龟粉,开水冲服,每天三次,每次一钱,效果良佳,一百日即愈.(忌狗肉酸辣食物)4:阳痿不举:活虾2个,蛤蚧一点,一棵整葱白,把葱白花开,再把活吓,蛤蚧夹在葱里烤干研面,睡前服下,当晚见效.5:肝硬化腹水:纯绿豆面一斤,猪胆4个,用胆汁调绿面成丸,如绿豆大小,每天三次,每次6丸特效.6.肺气肿:仙人掌2两,去皮切片,香油炸黄,加水一碗,烧开七次,剩半碗即可,每日暮途穷3次,7天痊愈.7.全身浮肿:小麦麸炒黄1斤,加红糖拌匀,大枣汤冲服,每日2次,每次60克,连服15天即愈.8.肺炎:鱼星草一把,炖七个荷包鸡蛋吃,每日一次,十天愈.9.高血压:每天用八个干香蕉皮,煮开水灌瓶内当茶喝,连续喝八天,不能减断,不级少于六十四个香蕉皮,连续喝八天痊愈.10.糖尿病:大白公鸡一只,杀掉去肠杂,内加陈醋四两,不加油盐,炖熟吃肉喝汤,三天吃一只,轻者吃1-2只,重的吃三只痊愈.11.肾炎:玉米须,西瓜皮,冬瓜皮,赤小豆各一两,煮汤代茶,持续服见奇效.12.肾炎腹水:巴豆,黄蜡,用大针串在巴豆上,放蜡灯烧出油后,沾蜂黄蜡吃,每日2次,每次4粒,连吃半月痊愈.13.羊羔风:落地羊羔一个全毛小鸡没出蛋壳的七个开白花的桃叶七片,共煮熟分几次吃完自愈.14.前列腺炎:生南瓜籽二两,每天分3次吃完,连续吃七天痊愈.或用黄瓜尾巴五个切碎,加水250毫升,煮开后分二次,喝完半月愈.15.血脂稠:每天用野山枣树根一尺长,短的也得配一尺长,玉米须干的一两,湿的二两,煮开水当茶喝,连续喝十五天痊愈,不再复发.16.贫血症:菠菜3两,猪肝3两,牛羊肝各2两,不加油盐,炖熟吃,每日1付分3次吃完,半月愈.17.胃病溃疡:白芨,疾黎各3钱,煎水服,每日一剂,煎两次服,外加2片痢特灵,七天痊愈.18.食道炎:木灰一两,红枣七个,用火烧红开水捕灭,研灰粉,红糖水冲服,每日一次,连服七日痊愈.19.慢性肠炎:每天4个个鸡蛋,分2次炒,炒时不加油盐水,连续吃半月特效.或用半熟的无花果,用单不用双,3,5,7,个都行,煮开水当茶喝,半月痊愈.20.红白痢疾:早晨起床后,空腹吃七个变蛋,每日一次,三日痊愈.或用拉拉秧头七个,加红白糖各一两,煮开水1碗喝下痊愈.21.低血压:甘草15克,桂枝30克,肉桂30克,水煎当茶大量喝,3日血压升高,少者2日恢复正常.22.气管炎,哮喘:红砂糖1000克,乌贼骨500克,乌贼骨焙干研面,与砂糖拌匀,每日三次,每次20克,半月痊愈,不再复发.23.肺结核,气管炎:羊肉500克,小麦仁(小麦去皮)60克,生姜9克,熬炖成稀粥,每天早晚各服一次,连服一月痊愈.24.性病流精不止:强的松片,盐酸四环素片,维生素c片,每天服三次,每次各2片,开水送下,3天除根,不再复发.25.梦遗滑精:荷叶100克,阴干辔烘干,研面,每日3次,每次十克,黄酒冲服,连服3日愈.26.甲状腺肿大:浙贝母,海藻,牡蛎各12克,共研未每日2次,每次6克,饭前用白酒一蛊送下,7天愈.27.胃下垂:猪肚半斤,白胡椒25克,同煮后,吃肚喝汤,每日一次,3日愈,胃下垂蹲着吃饭,时间长了就痊愈.28.治疗翻胃:牛乳一杯,韭菜法半杯,生姜2调羹,和匀微火上沌温,空腹饮用,对反胃,噎隔,大便炽结,呕吐有特效.29.经前腹痛:五灵脂10克,香附15克,炒香附时洒点酒,加水煎至300毫升,分早晚各服一次,两次痊愈.30.白带污臭:鸡蛋打一小孔,放入白果2克,蒸熟吃,每日2个,7日痊愈.。

1000种中药的功能主治

1000种中药的功能主治

1000种中药的功能主治简介中药是中国传统药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的疗效。

本文将介绍1000种中药以及它们的功能主治,帮助读者了解中药的应用范围和作用。

功能主治列表以下是1000种中药的功能主治列表:1.人参:补气养血,益气养阴,健脾开胃。

2.黄芪:补气益阳,提升免疫力,抗衰老。

3.川芎:活血化瘀,调经止痛,舒筋活络。

4.当归:养血活血,调经止痛,补气养血。

5.三七:活血止血,消肿止痛,促进伤口愈合。

6.甘草:温中和胃,解毒利咽,护肝明目。

7.炙甘草:补脾胃,消食化滞,解毒退热。

8.白术:健脾胃,利水渗湿,止泻固脱。

9.陈皮:理气消食,行气健胃,化痰止咳。

10.枸杞子:滋阴补肾,明目益气,抗衰老。

11.阿胶:补血养气,润肺止咳,滋阴补肾。

12.黑枸杞:补肾益精,强身健体,延缓衰老。

13.冬虫夏草:补肾壮阳,提高免疫力,延缓衰老。

14.牛膝:活血消肿,舒筋活络,强筋健骨。

15.丹参:活血化瘀,降血脂,抗衰老。

16.肉桂:温中散寒,行气活血,暖宫止痛。

17.白芍:养血止痛,调经活血,镇静安神。

18.金银花:清热解毒,解表退热,利咽和颈部肿卷。

……此处省略了中间部分,总共列出了1000种中药的功能主治,以示节省篇幅。

如果需要详细列表,请与我联系。

……1000.七叶一枝花:清热解毒,解表退热,利咽和颈部肿卷。

结论中药拥有广泛的应用领域,每一种中药都有其独特的功能主治。

本文列出了1000种中药的功能主治列表,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中药的作用。

请注意,在使用中药之前,应咨询专业中医师的建议,并按照其指导进行使用。

百病药全

百病药全

1、治水肿:西瓜皮、冬瓜皮、赤小豆各30克,水煎服。

2、止外伤出血:西瓜叶,晒干,研末,撒患处,立即止血。

3、治闪腰岔气:西瓜皮阴干,研末,加盐少许,以酒调和,每服9克,日服2次。

4、治火烧饭烫:干西瓜皮30克,研末,加香油调匀涂患处。

5、治尿血:葡萄根、白糖各6克,水煎服。

6、治咳嗽:大梨1个,洗净连皮切碎,加冰糖炖服,见效迅速。

7、治火眼肿痛:将黄连浸于梨中,以梨汁点眼,1日数次。

8、治红眼病:桑叶、菊花各15克,水煎,去渣,温洗患眼,1日2次。

9、治哮喘:桃仁、杏仁、白胡椒各6克,生糯米10粒,上药共为末,用鸡蛋清调匀,外敷双脚心和双手心。

10、治半身不遂:桃仁(去皮尖)放酒中浸1周,晒干为末,以蜜调和为丸(梧桐子大),日服2次,每次15丸,以黄酒或开水送。

11、治痢疾:石榴皮、山楂各30克,水煎服。

12、治中耳炎:石榴花,焙干研细,加冰片少许,吹耳内。

13、治误吞金属物:韭菜,不拘量,洗净,不切断,放水中煮软食,金属物和大便一起排出。

14、治鱼刺卡喉:将活鸭倒挂,吐出唾液,放患处鱼刺即化为水。

15、治冻疮:将干辣椒煮水,每日早晚洗1次,连洗数日即愈。

16、治冻疮:煮干辣椒水,每日早晚洗一次,连洗数日即愈。

17、治秃发:将红辣椒泡酒一周,用酒涂患处,一日数次,可促进头发再生。

18、治关节炎:辣椒面。

冬天用酒,夏天用醋调和涂患处,见效快。

19、治脱肛:将河中螺蛳,去掉外壳用白矾面撒其肉上,化水涂患处,神效。

20、治鼻出血:把大蒜捣烂如泥,敷双脚心,见效迅速,安全可靠。

21、治小便不利:大蒜5头,大麻子50粒共捣烂,每晚将药适量敷在脚心,第二天早晨去掉,晚上再敷,以小便利为止。

22、治小便不通:大蒜1头,盐60克,山栀6克,共为末,加水调匀,敷脐上,数小时即通。

23、治关节扭伤:大葱叶适量,捣烂,敷患处,数次即愈。

24、治疮痈:大葱全株,捣烂,醋调和,炒热敷患处。

25、治急性化脓性感染:葱白、蜂蜜等份,捣烂敷患处。

民间万能中药验方225个(上)

民间万能中药验方225个(上)

民间万能中药验方225个(上)1.治吃不进食物,行动困难方:①台乌10克吴萸6克小茴香10克广木香10克黄连8克青皮10克桔核10克荜澄茄10克佛手片10克甘草6克②苍术10克厚朴花10克建神曲10克陈皮10克山楂10克槟榔10克草果8克草蔻8克砂仁10克麦芽10克甘草6克治胃痛,兼见胸部有硬块方:台乌10克小茴香10克广木香10克荜澄茄10克郁金15克陈皮15克青皮15克佛手10克玄胡10克丹参10克2.治吃饭发噎,足抽筋方:苏梗10克槟榔10克木香6克厚朴15克甘草3克佛手15克木瓜15克苡仁20克治胆囊炎、胰腺炎、十二指肠溃疡、支气管炎等病方:黄芩20克郁金15克枳壳10克柴胡10克木香6克茵陈20克山楂15克赤芍15克陈皮10克甘草6克生大黄6克3.治食少发吐,软弱无力,周身不适,心跳时快时慢方:羌活15克生地20克秦艽20克防风15克茯苓20克山药20克黄芩15克苍术15克白术20克4.治长期吃不下食物,热重方:茯苓10克党参15克白术10克山药15克扁豆10克陈皮6克连翘15克治食后,食物上逆方:头方:苡仁30克大枣50克桔梗30克甘草16克尾方:京夏10克黄连6克苡仁30克杏仁10克白蔻10克黄芩10克甘草14克5.治头眩晕,脘痛,无食欲,口淡无味,四肢乏力,四五天不解大便方:枳壳10克香附10克川芎10克陈皮10克木通10克黄连3克大黄6克黄芩10克芒硝9克连翘10克藿香9克净菊花10克太子参10克柏子仁9克甘草3克治冷气痛方:白附子10克干姜10克泡参10克肉桂10克丁香5克甘草3克野吴萸根25克花椒根25克香通根25克茴香根25克台乌根25克山当归25克青木香25克6.治长期腹泻,腹内常鸣,头痛方:茯苓15克柴胡10克薄菏10克白术15克当归10克白芍10克青皮10克佛手15克治夏季腹痛泄泻方:香薷35克厚朴10克(姜汁炒)扁豆10克黄连5克(研末服)7.治红白痢:山楂肉35克(炒黑研成细末)红痢,则调蜂蜜,米汤服。

《本草纲目》百病主治药一

《本草纲目》百病主治药一

《本草纲目》百病主治药一【简介】诸风痉风项强癫痫卒厥伤寒热病瘟疫暑湿火热诸气痰饮诸风(有中脏、中腑、中经、中气、痰厥、痛风、破伤风、麻痹)【吹鼻】皂荚末细辛末半夏末梁上尘葱茎插鼻耳【熏鼻】巴豆烟蓖麻烟黄汤【擦牙】白梅肉南星末蜈蚣末苏合丸白矾盐龙脑(南星)【吐痰】藜芦(或煎,或散。

)皂荚末(酒服。

)食盐(煎汤。

)人参芦(或煎,或散。

)瓜蒂、赤小豆(齑汁调服。

)莱菔子(擂汁。

)桐油(扫入。

)桔梗芦(为末,汤服二钱。

)牙皂、莱菔子(为末,煎服。

)附子尖(研末,茶服。

)牛蒡子末(羌活,酒服。

)常山末(水煎。

)醋、蜜(和服。

)胆矾末(醋调灌。

)牙皂、晋矾末(水服。

)大虾(煮熟,食虾饮汁,探吐。

)苦茗茶(探吐。

)石绿(醋糊为丸,每化一丸。

)砒霜(研末,汤服少许。

)地松(捣汁。

)(捣汁。

)离鬲草(汁。

)芭蕉油(汁。

)石胡荽(汁。

)三白草(汁。

)苏方木(煎酒调乳香末二钱服。

治男女中风口噤,立吐恶物出。

)橘红(一斤,熬逆流水一碗服,乃吐痰圣药也。

)【贴】南星末(姜汁调贴。

)蓖麻仁(捣贴调贴。

)鸡冠血蜗牛(捣贴。

)生鹿肉(切贴。

)鱼尾(切贴。

)皂荚末(醋调贴。

)伏龙肝(鳖血调贴。

)鳝鱼血蛞蝓(捣贴。

)寒食面(醋贴。

)桂末(水调贴。

)马膏、桂酒大麦面(栝蒌汁调。

)蟹膏(贴。

)衣鱼(摩之。

)蜘蛛(向火摩之。

)牛角(炙熨。

)水牛鼻(火炙熨之。

)大蒜膏(贴合谷【各经主治】本(手太阳。

)羌活(足太阳。

)黄(手少阳。

)柴胡(足少阳。

)防风独活(足少阴。

)芎(手足厥阴。

)【发散】麻黄(发散贼风、风寒、风热、风湿,身热麻痹不仁。

熬膏服之,治风病取汗。

)荆芥(散风热,祛表邪,清头目,行瘀血,主贼风、顽痹、斜。

同薄荷熬膏服,治偏风。

研末,童尿、酒服,治产后中风,神效。

)薄荷(治贼风,散风热风寒,利关节,发毒汗,为小儿风涎要药。

)葛根(发散肌表风寒风热,止渴。

)白芷(解利阳明及肺经风寒风热,皮肤风痹瘙痒,利九窍。

表汗不可缺之。

)升麻身痛。

中医常用方剂100首

中医常用方剂100首

中医常用方剂100首.组成】人参(15g)黄芪(30g)白术(15g)茯苓(15g)甘草(6g)当归(12g)川芎(9g)桂枝(6g)生姜(3片)功用】益气养血,调和营卫。

主治】气血两虚证。

病人面色苍白,四肢乏力,气短懒言,心悸,失眠健忘,月经不调,舌淡苔白,脉细弱。

人参养荣汤,补气养血调营卫。

黄芪白术同参归,川芎茯苓甘草齐。

桂枝生姜调经脉,服之调和身体好。

组成】柴胡、黄芩、人参、干姜、大枣、甘草各等分。

功用】解表和解,调和营卫。

主治】治伤寒太阳证不解,或解后不觉轻松,或本无表证而柴胡证明显者。

头痛发热,恶寒无汗,口苦咽干,呕吐泄泻,胁下痞满,心烦易怒,舌苔薄白,脉弦。

大柴胡汤柴胡黄芩加,人参甘草干姜夹,太阳表证不解时,和营调卫此方佳。

组成】连翘朴硝各一两(30g),甘草二两(60g),生姜三两(90g)功用】清热解毒,宣肺止咳。

主治】霍乱初起,恶心呕吐,腹泻清稀,口渴欲饮,咽干,舌红少苔,脉数。

XXX连XXX清热毒,XXX配连翘,霍乱初起咳止泻,宜早服用效果好。

20、五苓散《金匮要略》组成】白术四两(12g),茯苓四两(12g),炙甘草二两(6g),泽泻四两(12g),白皮四两(12g)功用】渗湿利水,健脾消食。

主治】脾胃湿滞证。

腹胀,水肿,四肢不温,泄泻,食少便溏,舌苔白腻,脉弱。

五苓散白术泽泻配,白皮茯苓炙甘草,湿滞脾虚水肿胀,消食利水效果好。

黄连3克(姜汁炒)、川厚朴6克、石菖蒲3克、法半夏3克、淡豆豉9克、山栀子9克、芦根60克组成的连朴饮,具有清热利湿,调和脾胃的功效。

适用于乙肝湿热并重,郁阻于中焦,脾胃不运的证候。

症状包括胸闷脘痞、恶心欲呕、纳呆、厌油腻食物、口渴不欲多饮、大便稀溏、腹部胀满、小便短少黄赤、或有身目发黄,其色鲜明,发热而汗出不解,舌红,舌苔黄滑腻,脉滑数。

天王补心丹包括人参去芦、茯苓、玄参、丹参、桔梗、远志各五钱(各15g)当归酒浸、五味麦门冬去心、天门冬柏子仁酸枣仁炒、各一两(各30g)、生地黄四两(120g)、朱砂。

特效中药方72个

特效中药方72个

特效中药方72个中药是中国古老而独特的疗法,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中药方是指以多种中药组合而成的药方,具有特效疗效。

本文将介绍72个特效中药方,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中药的疗效和应用。

特效中药方1:四物汤组成:当归10克,熟地10克,川芎10克,白芍10克。

功效:补血活血,调经止痛。

应用:主治妇女月经不调、痛经。

特效中药方2:桂枝汤组成:桂枝9克,白芍9克,生姜9克,大枣9克,牡丹皮9克,甘草3克。

功效:温经散寒,止血止痛。

应用:主治寒凝无痛期经、痛经、产后腹痛。

特效中药方3:逍遥散组成:茯苓15克,白术15克,陈皮10克,槟榔10克,半夏10克,枳壳10克,苏子10克,牡蛎10克。

功效:降逆平喘,理气止痛。

应用:主治胃脘疼痛、胸闷、腹胀。

特效中药方4:百草煎组成:山楂15克,蒲公英15克,郁金15克,决明子15克,桔梗10克,甘草5克,黄连5克,川贝母5克,浮萍5克。

功效:清热解毒,利水消肿。

应用:主治烦温不思饮食、水肿。

特效中药方5:三七煲鹿尾组成:三七1克,鹿尾血30毫升。

功效:活血化瘀,止痛消肿。

应用:主治外伤后疼痛、肿胀,疼痛无碍。

特效中药方6:参芪汤组成:人参10克,黄芪10克。

功效:补气养血。

应用:主治气虚血瘀引起的面黄肌瘦、四肢无力。

特效中药方7:复方丹参片组成:丹参10克,石决明2克,鳖甲5克,山茱萸10克。

功效:活血化瘀,明目强心。

应用:主治心绞痛、视力减退。

特效中药方8:川贝牛黄清心丸组成:川贝母10克,牛黄10克,冰片5克,石菖蒲10克,丁香3克。

功效:清心安神,化痰止咳。

应用:主治心悸、健忘、多梦、咳嗽。

特效中药方9:黄芪蜜糖膏组成:黄芪30克,蜂蜜100克。

功效:补气养血,健脾益胃。

应用:主治气虚症状,如食欲不振、倦怠乏力。

特效中药方10:六味地黄丸组成:熟地10克,山茱萸10克,山药10克,巴戟天10克,鹿茸10克,肉苁蓉10克。

功效:益肾壮阳。

应用:主治男性性功能障碍、肾虚性阳痿。

中药百病主治与用药式大全

中药百病主治与用药式大全

中药配伍基本知识神农本草书中介绍、中药分为:上品.中品.下品。

调理身体以无毒的上品为主.也可少配伍中品,下品有毒.用药需慎重。

(上品药相当于食物与菜差不多.只需配伍成平和药方即可.非特殊病情、药方子不要过于寒凉.不要过于燥热)大凉大热类中药配伍时一定要加用甘草、因甘草能调和百药.解草药毒。

破气、破血必伤气血.必配伍补气补血中药。

一定注意药物互相:相反.相恶中药。

-药方久服必五性味不可缺(酸.甘.苦.辛.咸)1.每各人体质不同.有热体质、寒体质、平和体质,(上热下寒-心肾不交)酸性体质.碱性体质.用药有所不同、胃酸过多性者必有碱性中药配伍。

(寒凉体质必配伍大补元阳的肉桂与温心阳药引阳下行)2.热体质应少用温热类药、凡是服温热类中药必配伍去上交火热类药如麦冬或左使温药的黄精。

寒体质应少用寒凉类药。

凡是服寒凉类中药必须配伍温补脾胃药如砂仁或白术、温补下交类中药如锁阳、必配伍引阳下行药如牛膝或小茴香。

3.久服用温热类药也包括辛温性饮食、会使人上交有火热、久服用寒凉类药也包括寒凉性饮食、会使人下交出现寒凉。

因为每个人的体质不同、所以辅助类药自行加减。

4.凡用药须知每位中药是寒凉、温热还是药性平和。

服温热药的热性会热至脾胃、久服食会上热至肝胆、心、肺。

服寒凉药的凉性会寒凉至脾胃,久服食会下行至肾、膀胱、其次是肠、人的五脏必须.阴阳.酸碱性都平衡,百病才能全无。

5.特别注意:(肾脏阴虚火热、用药.必阳中求阴)需滋补肾阴知母为主.配伍温补肾阳药。

(肾脏阳虚寒凉、用药.必阴中求阳)需温补肾阳肉苁蓉.锁阳.覆盆子、菟丝子配伍引阳下行牛膝.小茴香、为主。

配伍滋补肾阴药知母。

阳虚者多有水湿内生、必加白术或砂仁除之。

6.药方服用3副时、胃感觉有点寒凉.食欲不好.饭后不爱消化或有点胃微胀、是寒凉药偏多、药方偏凉、必须再加白术或砂仁。

药方服用3副时、感觉上焦热:眼干不舒.鼻干.牙痛.口干或腮红小儿额头起红疹子、是温热药偏多、药方偏温热必须再加麦冬或左使温药的黄精。

常用100首方剂(方歌、药物组成、功效、主治)

常用100首方剂(方歌、药物组成、功效、主治)

肛肠科常用100首方剂1.败毒散《小儿药证直诀》组成:柴胡(洗去芦)、前胡、川芎、枳壳、羌活、独活、茯苓、桔梗(炒)、人参各一两,甘草半两。

上为末,每服二钱,入生姜、薄荷煎。

功效:散寒祛湿,益气解表主治:气虚,外感风寒湿表证。

憎寒壮热,头项强痛,肢体酸痛,无汗,鼻塞声重,咳嗽有痰,呕哕寒热,胸膈痞满,舌淡苔白,脉浮而按之无力。

方歌:人参败毒草苓芎,羌独柴前枳桔同,生姜薄荷煎汤服,祛寒除湿功效宏。

荆防入去姜参薄,能消疮疡肿痛红。

2.防风通圣散《宣明论方》组成:防风、荆芥、连翘、麻黄、薄荷、川芎、当归、白芍、白术、山栀、大黄、芒硝、石膏、黄芩、桔梗、甘草、滑石、生姜。

功效:疏风、解表、清热泻下。

主治:大便秘结,肛门疼痛。

方歌:防风通圣大黄硝,荆芥麻黄栀芍翘,甘桔芎归膏滑石,薄荷芩术力编饶。

表里交攻阳热盛,外疡疮毒总能消。

3. 葛根芩连汤《伤寒论》组成:葛根、甘草、黄连、黄芩。

功效:解肌透表,清热利湿。

主治:菌痢,肠炎伴发热心烦、口渴汗出。

方歌:葛根黄芩黄连汤,再加甘草共煎尝,邪陷阳明成热痢,清里解表保安康。

4.四君子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组成;人参9g.白术9g.茯苓9g.甘草6g功效:益气健脾主治:脾胃气虚证方歌:四君子汤中和义,参术获苓甘草比,益以夏陈名六君,健脾化痰又理气。

除却半夏名异功,或加香砂胃寒却。

5.参芪白术散《和剂局方》组成:莲子肉薏苡仁砂仁桔梗白扁豆白茯苓人参甘草白术山药功效:益气健脾渗湿止泻主治:脾胃气虚夹湿泄泻证方歌:参苓白术扁豆陈,莲草山药砂苡仁,桔梗上浮兼保肺,枣汤调服益脾神。

6. 补中益气汤:《内外伤辨惑论》组成:黄芪15g、人参(党参)15g、白术10g、炙甘草15g、当归10g、陈皮6g、升麻6g、柴胡12g、生姜9片、大枣6枚。

功效:调补脾胃,升阳益气。

主治:脾胃气虚,中气下陷所致的脱肛、久痢。

方歌:补中益气芪术陈,升柴参草当归身,虚劳内伤功独擅,亦治阳虚外感因。

7.香砂六君子汤《古今名医方论》组成:人参3g 白术6g 茯苓6g 甘草2g 半夏3g、陈皮3g 砂仁3g 木香3g功效:益气化痰行气温中主治:脾胃气虚湿阻气滞8.黄芪汤《千金药方》组成:生黄芪15g、鱼腥草30g、赤芍9g、丹皮6g、桔梗6g、瓜蒌9g、生大黄(后下)9g,功效:益气托脓,泻火解毒主治: 肺脓疡方歌:黄芪汤出金匮翼,麻仁白蜜加陈皮,补脾益气润肠道,气虚便秘最相宜。

四百味常用中药口诀,性味、功能、主治都有,背会你就是半个中医

四百味常用中药口诀,性味、功能、主治都有,背会你就是半个中医

四百味常用中药口诀,性味、功能、主治都有,背会你就是半个中医常用的中药只有400种左右,习称400味。

《中药大辞典》收录6000多种,只是因为很多是地方草药,产量又不大,很难在全国范围使用。

明代医家龚廷贤先生所著的《药性歌括四百味》,以四言韵的形式,介绍了400多味常用中药的性味、功能、主治,内容简明扼要,朗朗上口,便于诵读记忆。

第一部分001.人参味甘,大补元气,止渴生津,调营养卫。

002.黄芪性温,收汗固表,托疮生肌,气虚莫少。

003.白术甘温,健脾强胃,止泻除湿,兼祛痰痞。

004.茯苓味淡,渗湿利窍,白化痰涎,赤通水道。

005.甘草甘温,调和诸药,炙则温中,生则泻火。

006.白芍酸寒,能收能补,泻痢腹痛,虚寒勿与。

007.赤芍酸寒,能泻能散,破血通经,产后勿犯。

008.生地微寒,能消湿热,骨蒸烦劳,兼消破血。

009.熟地微温,滋肾补血,益髓填精,乌须黑发。

010.麦门甘寒,解渴祛烦,补心清肺,虚热自安。

011.天门甘寒,肺痿肺痈,消痰止嗽,喘热有功。

012.黄连味苦,泻心除痞,清热明眸,厚肠止痢。

013.黄芩苦寒,枯泻肺火,子清大肠,湿热皆可。

014.黄柏苦寒,降火滋阴,骨蒸湿热,下血堪任。

015.栀子性寒,解郁除烦,吐衄胃热,火降小便。

016.连翘苦寒,能消痈毒,气聚血凝,湿热堪逐。

017.石膏大寒,滑能利窍,解渴除烦,湿热可疗。

018.贝母微寒,止嗽化痰,肺痈肺痿,开郁除烦。

019.大黄苦寒,实热积聚,祛痰润燥,疏通便秘。

020.柴胡味苦,能泻肝火,寒热往来,疟疾均可。

021.前胡微寒,宁嗽化痰,寒热头痛,痞闷能安。

022.升麻性寒,清胃解毒,升提下陷,牙痛可逐。

023.桔梗味苦,疗咽肿痛,载药上升,开胸利壅。

024.紫苏叶辛,风寒发表,梗下诸气,消除胀满。

025.麻黄味辛,解表出汗,身热头痛,风寒发散。

026.葛根味苦,祛风发散,温疟往来,止渴解酒。

027.薄荷味辛,最清头目,祛风化痰,骨蒸宜服。

本草纲目_第二章 本草百病主治

本草纲目_第二章 本草百病主治

本草百部主要集好多常见病的方子,简单、实用,有好多都是食疗的方子,很是方便。

脾胃劳倦方一:甘草水煎服;方二:人参煎成膏与姜、蜜同服;方三:苘蒿、荠菜、苜蓿、胡萝卜、大麦、小麦、糯米、粳米和各种豆类等都壮气益肌,宜经常食用;方四:大枣、橘皮、橄榄、莲实、藕、甘蔗益补脾胃,应经常食用;方五:蜂蜜、鳟鱼、鲫鱼、鲤鱼、虾、鳖等,以及鸡、雀、狗肉、羊肉和牛肉均补胃脾。

虚寒方一:附子;山姜水煎服;方二:姜蒜、韭菜、薤、糯米和烧酒宜常服用;方三:食用椒类物质。

食滞方一:大麦、荞麦、饴糖助消化,宜经常食用;方二:杏仁研末或山楂、李子、茶饮服;方三:食盐擦牙漱口;方四:食用鳖甲、淡菜和鳝头。

酒毒方一:饮用葛根汁、白茅根汁;方二:菊花制成末酒服;方三:绿豆、黑豆或红小豆煮食;方四:水芹、白灰用泥煅烤,再加醋糊成丸服。

方五:鸡内金与豆粉制成的丸服;方六:猎肾加入葛粉烧烤食用。

反酸痰食方一:萝卜生的食用;方二:米醋饮服;方三:神曲、橘皮、山楂等分别煎水服;方四:蚬壳烧存性研末冲服。

阳陷方一:人参同干姜制成丸服;方二:吴茱萸与醋煎水服:方三:食鱼。

噎膈利气化痰方一:芦根或橘皮水煎服;方二:槟榔加杏仁以童尿煎服;方三:茯苓、沉香、青橘皮加木香或枳壳研成末,盐汤送服。

开结消积方一:杵头糖加蜜制成丸含咽服或煎汤服;方二:韭汁放点盐、姜汁和牛奶饮服,治反胃;方三:鲫鱼酿大蒜后,泥包裹后煨焦制成丸食用;方四:狗宝加威灵仙,食盐浸泡后,水煎服,每日三次;方五:胞衣水饮用一盏。

反胃温中开结方一:附子以石灰泡热,姜汁淬二次,再同丁香,粟米煎服;方二:韭菜炸熟后,加盐、醋吃十顿;方三:生姜汁煮粥食;方四:栗子琵水煎服;方五:鲤鱼用童子尿浸泡后煨烂,研成末入粥食用;方六:孵出小鸡的壳烧成未用洒调服。

和胃润燥方一:人参水煎服或煮粥食用;方二:马齿苋捣汁饮服;方三:甘庶汁与姜汁同饮服;方四:干柿子连蒂一起捣烂用酒调服;方五:蚕茧煎出的汁再煮鸡蛋食用;方六:羊肉与蒜、薤一同生食;方七:乌雄鸡中入胡荽子煮食,工只即愈。

24味的功能主治

24味的功能主治

24味的功能主治1. 缘起24味是一种中药配方,由24种不同的中草药组成。

根据中医理论,每种中药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和主治。

本文将一一介绍24味的功能主治,以供参考。

2. 24味的组成24味由以下24种中草药组成:1.黄芩2.黄柏3.黄连4.苦参5.金银花6.菊花7.茱萸8.青皮9.牡蛎10.地骨皮11.丹参12.三七13.当归14.熟地黄15.炙甘草16.桃仁17.木香18.泽漆19.枳壳20.赤芍21.青颤草22.白鲜皮23.虎杖24.茯苓3. 功能主治3.1 清热解毒•黄芩、黄柏、黄连、苦参、金银花等草药富含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感冒、咽喉炎、痢疾等疾病。

3.2 清肺泄热•金银花、菊花等草药有清肺泄热的功效,能有效缓解高热、咳嗽、咳痰等肺部炎症疾病。

3.3 祛湿利水•茱萸、三七、当归、熟地黄等草药具有祛湿利水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湿热病症,如淋证、水肿等疾病。

3.4 补气养血•当归、丹参等草药富含活血化瘀的成分,有补气养血的功效,适用于治疗气血不足引发的各种症状,如面色苍白、月经不调等。

3.5 活血化瘀•多种草药成分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对于血液循环不畅、瘀血症状如紫癜、瘀斑等有疗效。

3.6 养阴清热•炙甘草、地骨皮等草药有养阴清热的功效,可用于治疗阴虚火旺引起的口干、咽痛、喉痹等症状。

3.7 安神定志•丹参、茯苓等草药对神经系统有调节作用,可用于治疗失眠、焦虑、烦躁等症状。

3.8 抗菌消炎•黄芩、黄连、金银花等草药具有较强的抗菌消炎作用,可用于治疗口腔溃疡、炎症等疾病。

3.9 舒经止痛•桃仁、木香等草药可用于舒经止痛,适用于治疗经期痛经、痛风等情况。

3.10 增强免疫力•多种草药成分具有增强免疫力的作用,可提高机体抵抗力,预防疾病。

4. 如何使用24味•24味常以中药颗粒、中药丸剂、中药煎剂等形式出现,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剂型和用量,一般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5. 注意事项•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和老年人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65种单方大全,一味药也能治病

65种单方大全,一味药也能治病

65种单方大全,一味药也能治病医学教育网特别整理了65种单方大全,希望对报考中医医师资格考试的考生有所帮助。

1.独参汤(《医方考》)根据患者素质,偏热者用西洋参或生晒参,偏寒者用别直参或大力参、红参。

以较大剂量(10~15克),水煎浓汁,顿服或分服。

有益气固脱之功,主治大出血或创伤后的虚脱,重危病人,元气虚弱之面色苍白,神倦乏力,肢冷腹泻,汗多气喘,或血崩不止,脉微细者。

近代许多制剂,系从独参汤剂型改革而成,例如人参酒、人参精、人参口服液。

参主含皂苷,已知有20多种,对人体的多方面机能(尤其是神经、体液、免疫、代谢等)及体力(包括肌力、组织修复力等)有增强与调节的功效。

2.天然白虎汤(《温热经纬》)大西瓜1个,剖成两半,加入白糖或蜂蜜混合成西瓜汁,频频服下,功能清暑益气,主治夏日身热口渴,汗多气粗者。

3.茅根汤(《类证活人书》)原方系用茅花,功能止血,后世多改用茅根。

茅根性甘寒,既可清热又可止血,故对血热妄行之衄血、咯血、吐血、血尿等均可应用。

茅根又可利尿消肿,对于急性肾炎之尿少、浮肿、发热、血尿等皆有疗效,故十分常用。

每用15~30克,鲜品加倍。

4.甘草汤(《伤寒论》)生甘草10克左右水煎服。

甘草性平而味甘,仲景用之治少阴病初起无他症之咽痛。

近代多用散剂,每服2克,日2次,治胃与十二指肠溃疡病。

浸冷水外敷治扭挫伤。

5.大补丸(《丹溪心法》)黄柏100克,细研为粉末,水泛为丸。

每次服2克,日2次。

本品苦寒,既清湿热,又泻相火,还能坚阴,故朱丹溪单味用治湿热下注,阴虚火旺之痿蹙重证。

其称大补者,为坚阴也。

朱氏善滋阴,于此可见其变法。

6.参芦饮(《丹溪心法》)人参芦3~6克,研粉,水调服,或加竹沥10~20毫升和服。

主治虚弱之人,痰涎壅盛,胸膈满闷,泛泛欲吐者。

痰涎上壅,须用吐法。

病人体虚者,非瓜蒂、藜芦等药所能适应。

本方取参芦性缓和,宣而带补,既可吐其痰涎而又不伤正气,是为两全之法。

近代研究,参芦治冠心病有效。

400味常用中药口诀速记,性味、功能、主治全都有

400味常用中药口诀速记,性味、功能、主治全都有

400味常用中药口诀速记,性味、功能、主治全都有诸药之性,各有其功,温凉寒热,补泻宜通。

君臣佐使,运用于衷,相反畏恶,立见吉凶。

人参味甘,大补元气,止渴生津,调营养卫。

黄芪性温,收汗固表,托疮生肌,气虚莫少。

白术甘温,健脾强胃,止泻除湿,兼祛痰痞。

茯苓味淡,渗湿利窍,白化痰涎,赤通水道。

甘草甘温,调和诸药,炙则温中,生则泻火。

白芍酸寒,能收能补,泻痢腹痛,虚寒勿与。

赤芍酸寒,能泻能散,破血通经,产后勿犯。

生地微寒,能消湿热,骨蒸烦劳,兼消破血。

熟地微温,滋肾补血,益髓填精,乌须黑发。

麦门甘寒,解渴祛烦,补心清肺,虚热自安。

2第二天背诵任务天门甘寒,肺痿肺痈,消痰止嗽,喘热有功。

黄连味苦,泻心除痞,清热明眸,厚肠止痢。

黄芩苦寒,枯泻肺火,子清大肠,湿热皆可。

黄柏苦寒,降火滋阴,骨蒸湿热,下血堪任。

栀子性寒,解郁除烦,吐衄胃热,火降小便。

连翘苦寒,能消痈毒,气聚血凝,湿热堪逐。

石膏大寒,能泻胃火,发渴头疼,解肌立妥。

贝母微寒,止嗽化痰,肺痈肺痿,开郁除烦。

大黄苦寒,实热积聚,祛痰润燥,疏通便秘。

柴胡味苦,能泻肝火,寒热往来,疟疾均可。

3第三天背诵任务前胡微寒,宁嗽化痰,寒热头痛,痞闷能安。

升麻性寒,清胃解毒,升提下陷,牙痛可逐。

桔梗味苦,疗咽肿痛,载药上升,开胸利壅。

紫苏叶辛,风寒发表,梗下诸气,消除胀满。

麻黄味辛,解表出汗,身热头痛,风寒发散。

葛根味苦,祛风发散,温疟往来,止渴解酒。

薄荷味辛,最清头目,祛风化痰,骨蒸宜服。

防风甘温,能除头晕,骨节痹痛,诸风口噤。

荆芥味辛,能清头目,表汗祛风,治疮消淤。

细辛辛温,少阴头痛,利窍通关,风湿皆用。

4第四天背诵任务羌活微温,祛风除湿,身痛头痛,疏筋活血。

独活辛苦,颈项难舒,两足湿痹,诸风能除。

知母味苦,热渴能除,骨蒸有汗,痰嗽皆舒。

白芷辛温,阳明头痛,风热瘙痒,排脓通用。

藁本气温,除头巅顶,寒湿可去,风邪可屏。

香附味辛,理气开郁,止痛调经,更消宿食。

乌药辛温,心腹胀痛,小便滑数,顺气通用。

草药偏方治百病-妇科部分-带下

草药偏方治百病-妇科部分-带下

草药偏方治百病-妇科部分-带下方 1〔组成〕酸浆草全草 60g。

〔用法〕水煎,日服 3 次。

同时用酸浆草 30g,煎沸 3~5 分钟,过滤去渣,温洗患部,每日 1~2 次。

方 2〔组成〕二叶红薯 30g,苡米根 15g。

〔用法〕水煎服。

方 3〔组成〕丁香寥 30g,白鸡冠花 15g,苡米根 15g,白果 10g。

〔用法〕水煎服。

〔附注〕此方用于湿热带下。

方 4〔组成〕鲜三白草根茎 60g,猪瘦肉 60g。

〔用法〕水煎服。

方 5〔组成〕土丁桂 30g,椿根皮 10g,白果 10g,白鸡冠花 18g。

〔用法〕水煎服。

方 6〔组成〕山莓恨 30~60g,白马骨 30g。

〔用法〕水煎服。

方 7〔组成〕小果蔷薇根 18g,金樱子 15g,椿根皮 12g。

〔用法〕水煎服。

方 8〔组成〕鲜火炭母 60~909,白鸡冠花 3~5 朵。

〔用法〕水煎服。

方 9〔组成〕井栏边草 9g,车前草 9g,萹蓄15g,白鸡冠花 9g,薏米根 15g,贯众 15g。

〔用法〕水煎服。

方 10〔组成〕白木槿花 15g,败酱草 15g,白鸡冠花 15g。

〔用法〕水煎服。

方 11〔组成〕鲜少花龙葵根 30g。

〔用法〕水煎,饭前服。

方 12〔组成〕中华秋海棠 30g,苡米 30g,紫万年青 15g,白果 10g。

〔用法〕水煎服。

方 13〔组成〕鲜毛花杨桃根 60g,鲜苎麻恨 30g。

〔用法〕水煎服。

〔附注〕此方用于湿热带下,亦用于淋浊。

方 14〔用法〕水煎服。

方 15〔组成〕半枝莲 30g,鸡血藤 30g,野菊花 15g,爵床 15g,自马骨 15g。

〔用法〕水煎服。

方 16〔组成〕白马骨 30g,金樱子 15g,吊竹梅 15g,白果 10g。

〔用法〕水煎服。

方 17〔组成〕木槿花 15g,白英 30g。

〔用法〕水煎服。

方 18〔组成〕白扁豆根 20g,白绒草 30g,银杏 15g。

〔用法〕水煎服。

方 19〔组成〕白蔹 6g,苍术 6g。

中药用药式大全

中药用药式大全

凡用药须知中药是寒凉、温热还是药性平和。

调理同样病症.有寒凉药、温热药、平和药,因各人体质有热体质、寒体质、平和体质,热体质最好少用温热类药、寒体质少用寒凉类药。

凡是久服温热类中药必须加点去上交火热类中药、凡是久服寒凉类中药必须加点温补下交类中药配伍引阳下行药。

因久服用温热类药会使人上交有火热、因久服用寒凉类药会使人下交出现寒凉。

<温药的热性上热至心、肝胆、肺。

寒药的凉性下行至肾、膀胱、稍寒凉点脾胃。

必须使人的五脏平和百病才能全无>羌活.防风.能引药达上肢。

独活.能引药达下肢。

引邪外达:柴胡。

桑枝.桂枝.(升麻白芷)姜黄.能引药达手指。

引气上行:升麻、柴胡。

引水上行:泽泻。

引药上行:桔梗。

引阳下行:牛膝、小茴香、旋覆花。

引火归元:肉桂。

引气归元:砂仁。

有血瘀、心脑血管疾病、必用:《丹参、鬼针草还可以平衡血压.葛根.川芎、主心脑血管》《山楂主血瘀》。

《中成药银杏叶片、类》。

1.解表解毒消炎药2.泻下药3.收涩药4.祛风湿药5.祛湿药6.温里药7.理气药8.消食药9.凉血止血药10.扩血管药11.活血化瘀续筋骨12.化腐生肌药13.解毒排毒药14.化痰止咳平喘药15.安神药16.平肝息风药17.利胆药18.开窍药19.结石药20.补虚药21.健脾药22.健胃药23.调经药24.驱虫药25.利水药26.消斑药27.除烦药28.解暑药29.止痒药30.明目药31.抗病毒药32.血压药33.血糖药34.子宫药《中药七情歌》35.中药十八反36.十九畏与相恶37.服药禁忌食物38.导致肾脏损害的中药39.白血病1.解表解毒消炎药发散风寒药:柽柳、细辛、麻黄、桂枝、紫苏、紫苏梗、苏叶、生姜(附药:生姜皮、生姜汁)、香薷、荆芥、防风、羌活、白芷、细辛、藁本、苍耳子(附药:苍耳草)辛夷、葱白、鹅不食草、胡荽。

发散风热药:浮萍、薄荷、牛蒡子、蝉蜕、桑叶、菊花、蔓荆子、桑叶.柴胡、升麻、葛根(附药:葛花)、淡豆豉(附药:大豆黄卷)、木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百病主治与用药式大全中药配伍基本知识神农本草书中介绍、中药分为:上品.中品.下品。

调理身体以无毒的上品为主.也可少配伍中品,下品有毒.用药需慎重。

(上品药相当于食物与菜差不多.只需配伍成平和药方即可.非特殊病情、药方子不要过于寒凉.不要过于燥热)大凉大热类中药配伍时一定要加用甘草、因甘草能调和百药.解草药毒。

破气、破血必伤气血.必配伍补气补血中药。

一定注意药物互相:相反.相恶中药。

-药方久服必五性味不可缺(酸.甘.苦.辛.咸)1.每各人体质不同.有热体质、寒体质、平和体质,(上热下寒-心肾不交)酸性体质.碱性体质.用药有所不同、胃酸过多性者必有碱性中药配伍。

(寒凉体质必配伍大补元阳的肉桂与温心阳药引阳下行)2.热体质应少用温热类药、凡是服温热类中药必配伍去上交火热类药如麦冬或左使温药的黄精。

寒体质应少用寒凉类药。

凡是服寒凉类中药必须配伍温补脾胃药如砂仁或白术、温补下交类中药如锁阳、必配伍引阳下行药如牛膝或小茴香。

3.久服用温热类药也包括辛温性饮食、会使人上交有火热、久服用寒凉类药也包括寒凉性饮食、会使人下交出现寒凉。

因为每个人的体质不同、所以辅助类药自行加减。

4.凡用药须知每位中药是寒凉、温热还是药性平和。

服温热药的热性会热至脾胃、久服食会上热至肝胆、心、肺。

服寒凉药的凉性会寒凉至脾胃,久服食会下行至肾、膀胱、其次是肠、人的五脏必须.阴阳.酸碱性都平衡,百病才能全无。

5.特别注意:(肾脏阴虚火热、用药.必阳中求阴)需滋补肾阴知母为主.配伍温补肾阳药。

(肾脏阳虚寒凉、用药.必阴中求阳)需温补肾阳肉苁蓉.锁阳.覆盆子、菟丝子配伍引阳下行牛膝.小茴香、为主。

配伍滋补肾阴药知母。

阳虚者多有水湿内生、必加白术或砂仁除之。

6.药方服用3副时、胃感觉有点寒凉.食欲不好.饭后不爱消化或有点胃微胀、是寒凉药偏多、药方偏凉、必须再加白术或砂仁。

药方服用3副时、感觉上焦热:眼干不舒.鼻干.牙痛.口干或腮红小儿额头起红疹子、是温热药偏多、药方偏温热必须再加麦冬或左使温药的黄精。

7.如综合调理、必须先辨证准确.方可用药,非专业中医可以利用中医舌苔.舌质.舌下脉络或五脏寒热虚实辨症与用药方法辩证。

首先辩证脾胃是否有虚寒症候、如胃气不足.胃功能不好、吃药不吸收效果不好。

应先调理脾胃。

中药配伍常用药:羌活.防风.能引药达上肢。

独活.能引药达下肢。

引邪外达:柴胡。

引药达手指:桑枝.桂枝.姜黄(升麻白芷)引气上行:升麻、柴胡。

引水上行:泽泻。

引药上行:桔梗。

引阳下行:牛膝、小茴香、旋覆花。

引火归元:肉桂。

引气归元:砂仁。

1.有血瘀、心脑血管疾病必用:丹参、川芎、当归、郁金、主心脑血管、三七粉、熟山楂主血瘀。

鬼针草可以平衡血压、降血脂。

2.益肝补肾坚筋骨药:金毛狗脊、骨碎补、杜仲、牛膝。

3.去内水湿寒.除内湿热圣药白术、外湿水肿苍术除之、4.便硬如实必用大黄.厚补、积实(久服伤真气.气虚者积实换成槐花)5.凡是服肉苁蓉必配伍养心药、柏子仁或龙眼肉。

6.紫菀益肺养五脏宣肺通大小便。

7.治疗颈淋巴结结核;取槐米2份,糯米1份,炒黄研末,每天晨空腹服2匙(约10克)。

服药期间禁止服糖。

临床治疗30多例,均获治愈。

心藏神:主血脉,主言,主汗,主笑。

心开窍于舌.肺藏魄:主闻,主哭,主皮毛,主助心行血,主通调水道。

肺开窍于鼻.肝胆藏魂:主筋,主血,主目,主呼,主怒,主疏泄。

肝开窍于目.脾藏意:主营卫,主味,统血,主肌肉,主四肢,主虚汗,主运化水谷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人体脏腑百骸依赖脾来滋养与平衡。

脾胃开窍于口.胃:主容受,为水谷之海。

肾:主骨,主听,主藏精,主纳气,主二阴,主水液。

肾开窍于耳及二阴七情内伤喜笑过之伤心,怒过之伤肝,悲忧过之伤肺,思过之伤脾,惊恐过之伤肾。

察色验病生死诀面色紫,心气绝。

---面赤目陷,肝气绝。

---面色黄,四肢重,脾气绝。

---胸如黄熟豆,骨气绝。

---面色黑耳黄,呻吟,肾气绝。

---面色白,常口张唇青,毛枯,肺气绝。

---凡病儿足跗肿,身重,大小便不禁,目无转睛,皆死。

(这里的气是指脏腑中和功能)1.解表解毒消炎2.润下泻下药3.收涩药4.祛风湿药5.祛湿药6.温里药7.理气药8.消食促消化9.凉血止血药10.扩血管药11活血通络续筋骨12.化腐生肌药13.解毒排毒药14化痰止咳平喘15定惊养心安神药16.平肝息风药17.利胆药18.开窍药19.结石药20.补虚药21.健脾养脾胃22.健胃促消化药23.内.外痔疮24.驱虫药25.利水药26.消斑药27.除烦药28.止痒药29.养肝明目药30.抗病毒药31.血压药32.血糖药33.子宫药34.白血病35.抗癌药36常用中药性味分经37.中药十八反38.十九畏与相恶39.服药禁忌食物40引起肾脏损害的中药41.引起肝损害的中药42.引起不孕不育的中药43.寒凉.火热.上热下寒体质.酸碱平衡性.导致各类大病44.人体酸碱性特征.饮食类,寒.热.平.性味1.解表解毒解暑与消炎药感冒咽喉肿痛咳嗽.清热泻火药:甘草40克、桔梗30克、薄荷20克、紫菀20克、麦冬15克、柴胡10克。

(小儿积食配伍焦山楂30克、厚补15克、砂仁15克、黄精20克)发散风寒药:柽柳、细辛、麻黄、桂枝、紫苏、紫苏梗、苏叶、生姜(附药:生姜皮、生姜汁)、香薷、荆芥、防风、羌活、白芷、细辛、藁本、辛夷、葱白、鹅不食草、胡荽。

发散风热药:浮萍、薄荷、牛蒡子、蝉蜕、桑叶、菊花、蔓荆子、桑叶.柴胡、升麻、葛根(附药:葛花)、木贼。

清热泻火药:灯芯草、知母、芦根、天花粉、鸭跖草、栀子、夏枯草、决明子、夜明砂、谷精草、密蒙花、青葙子、乌蛇胆。

清热燥湿药:黄连.黄柏.龙胆草.苦参.秦皮.白鲜皮.椿白皮.。

泻火解毒药:黄芩.黄连.黄柏.犀角.龙胆草.水牛角.马尾连、椿皮。

清热解毒解暑与消炎药:穿心莲、(附药:忍冬藤)、连翘、大叶、(仙鹤草、抗癌)板蓝根、青黛、贯众、蒲公英、蛇莲.紫花地丁.绞股蓝.白花蛇舌草、土茯苓、鱼腥草、金荞麦、大血藤(红藤)、败酱草、射干、山豆根、马勃、青果、白头翁、马齿苋、鸦胆子、地锦草、委陵菜、翻白草、千里光、白蔹、马鞭草、雪胆、三丫苦、木芙蓉叶、铁苋、橄榄、余甘子、肿节风、金钱草.地耳草.牛黄.(绿豆熬水熬到褐色、大约水开5分钟饮用-清热解毒解暑不寒下、脾胃虚寒者配伍砂仁)。

清退虚热药:青蒿.白薇.鳖甲.知母.黄柏.龟板.秦艽.银柴胡.胡黄连。

肾病消炎药:白茅根、《肾炎草、别名.杏叶兔耳风》益母草.金寄奴.《一点红治疗睾丸炎》金银花.芙蓉根.对对参、蒲公英、《消炎药都寒凉:必加温阳.引阳下行药.中老年人必加丹参.川芎.山楂》。

外用消炎:芦荟消炎杀虫、景天三七可以外用止血消炎。

2.润下泻下药泻下药:芒硝、大黄、番泻叶、芦荟.玄明粉。

峻下逐水药:甘遂、芫花、商陆、牵牛子、巴豆、千金子、乌柏根皮。

润下药:润肠通便、(紫菀宣肺通便)杏仁.桃仁.当归.百部.松子仁、火麻仁、郁李仁、黑芝麻、桑葚.厚补。

【食物:红薯、熟食蔬菜叶子、蜂蜜、熟食胡萝卜、五楞香蕉、香油】紫苏子.柏子仁.决明子.锁阳.肉苁蓉。

3.收涩药固表止汗药:黄芪.白术.酸枣仁.敛阴止汗药:白芍。

涩肠止泻药:石榴皮、禹余粮、砂仁.益智仁.莲子。

固崩止带药、海螵蛸、鸡冠花、椿皮。

固精缩尿止带药:莲子.莲子须.(白芷.杜仲能止尿频)山药.白果.银杏.龙骨.牡蛎.韭子.山茱萸.覆盆子.木贼、沙苑子.益智仁.补骨脂.桑螵蛸.海螵蛸.金樱子.刺猬皮。

4.祛风湿药祛风湿散寒药:羌活.独活.辛夷.苍术.木瓜.松节.白花蛇.乌梢蛇.威灵仙.伸筋草.寻骨风.海风藤.老鹳草。

祛风湿清热药:秦艽、防己、桑枝、豨莶草、臭梧桐、海桐皮、络石藤、老鹳草、穿山龙、丝瓜络。

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药:狗脊.杜仲.牛膝.续断.桑寄生.巴戟天.骨碎补.鹿衔草.千年健。

5.祛湿药胜湿药:防风.羌活.化湿药:藿香.佩兰.厚补.砂仁.木瓜.石菖蒲。

除湿药:藁本.《苍术主皮下水湿》《去除内水湿药、白术》厚朴.草果.片姜黄。

利湿药:茵陈.虎杖.芦根.滑石.金钱草.淡竹叶.半枝莲.地锦草.胡黄连.秦艽.清湿热.矮地茶。

6.温里药肉桂、山茱萸、小茴香、干姜、丁香、高良姜、胡椒、荜澄茄、山柰.高良姜.温经散寒药:片姜黄。

7.理气药破气;香附子、青橘皮、枳实、理气:陈皮、木香、川芎、佛手、香橼、玫瑰花、厚朴.娑罗子、九香虫、八月札.沉香、檀香、荔枝核。

理气调经药:香附.8.消食药焦山楂、鸡内金末、神曲、麦芽、莱菔子、隔山消、消滞药:青皮.枳实.厚朴。

9.凉血止血药凉血止血药:地榆、槐花(附药:槐角)、侧柏叶、白茅根、羊蹄、景天三七.大黄.石韦。

清热凉血药:水牛角、生地黄(干地黄)郁金.玄参、赤芍、紫草、溪黄草.白薇。

温经止血药:艾叶、荆芥炭.固精止血药:龟甲。

化瘀止血药:三七(附药:景天三七)、茜草、蒲黄、降香。

收敛止血药:白及、仙鹤草、紫珠、百草霜、藕节、花生衣.椿白皮。

10.扩血管药强心药扩冠状动脉:桂枝.白芷.羌活.细辛.丹参.川芎.菊花.浮萍.葛根.山楂.槐花。

心律失常.延胡索.天门冬.女贞子.豨莶草。

扩肾血管.促利尿:香薷.枳实.鹿茸.淫羊藿。

抑制心率:升麻。

血管痉挛.葛根。

11.活血通络续筋骨活血祛瘀:丹参、赤芍、川芎、郁金、桃仁.红蓝花、益母草、鬼针草.泽兰、牛膝、凌霄花.山楂.当归。

活血续筋疗伤接骨:马钱子、土鳖虫、苏木、骨碎补、血竭、刘寄奴、伸筋药:伸筋草.续断。

破血消癥药:三棱、莪术、丹参、赤芍、川芎、郁金、山楂.土鳖虫.桃仁.穿山甲。

破血通经活络(地龙-蚯蚓不可久服)土鳖虫.三棱.斑蝥.下乳汁:路路通.王不留行.穿山甲。

补血调经药:阿胶.龟胶.鹿胶.当归.龙眼肉.丹参.黄精.熟地.枸杞子.养血调经药:白芍、当归、熟地、龙眼肉、大枣。

12.化腐生肌药解毒排脓药:桔梗.大黄.鱼腥草.金银花.赤小豆.白花蛇舌草.消痈散结排脓药:白芷.败酱.瓜蒌、丹参.皂荚.天花粉.鱼腥草.蒲公英。

清热排脓药:薏苡仁.大黄.乳香.没药。

13.解毒排毒药砷中毒:防风.锶:鸡内金。

铅:黄芪.大枣。

河豚毒:芦根.蛇毒:白芷.五灵脂.穿心莲.半枝莲.药物中毒:甘草.绿豆.蜂蜜。

蝎,蜈蚣毒:五灵脂。

鱼蟹毒:紫苏.生姜.。

抗辐射:当归.冬虫夏草。

14.化痰止咳平喘药温化寒痰药:白芥子、皂荚.旋覆花.紫菀.猫爪草、前胡、莱菔子.燥湿化痰:陈皮.佛手.化橘红。

清化热痰药:桔梗.麦冬、栝楼.竹茹.竹沥.前胡.昆布.蔊菜.川贝母.天竺黄.胖大海.黄药子。

清肺化痰:瓜蒌.竹茹.陈皮.百合.木耳.南沙参.枇杷叶.海浮石.海蛤壳.穿山龙。

润肺化痰:百合.川贝母。

解毒化痰:甘草.丝瓜络。

润肺止咳:紫苑.百部.蜂蜜.玉竹.百合.饴糖.麦冬、天门冬.降气化痰:紫苏子.紫菀.前胡.莱菔子.旋复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