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周公馆客厅的布置看周朴园的虚伪性
《雷雨》中周朴园的形象分析毕业论文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论文题目:浅析《雷雨》中周朴园的形象姓名:***准考证号:011308100092指导教师:***写作时间:2015.8联系方式:183****0886目录:一、内容摘要二、关键词三、形象分析1.周朴园与家庭的矛盾冲突分析2.周朴园与鲁大海的矛盾冲突分析3.周朴园与侍萍的感情分析4.从阶级属性看其残忍行为的成因分析5.从潜意识的角度管窥周朴园的人性光芒6.结束语四、参考文献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
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指导教师签名:日期:使用授权说明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雷雨》中周朴园形象分析
《雷雨》中周朴园形象分析第一篇:《雷雨》中周朴园形象分析《雷雨》中周朴园形象分析话剧《雷雨》是曹禺先生的代表作,作者塑造了周朴园、蘩漪、周萍、鲁侍萍、周冲、鲁大海等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并通过这些人物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制造了多个矛盾冲突,推动了剧情的发展,揭示了深刻的社会主题。
这些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周朴园串联起了剧中所有的人物,一直都是人们争议和评论的对象。
笔者将依据自己的研究和教学经验在本文中谈谈对周朴园这一人物的认识。
一、残忍贪婪的资本家周朴园生于一个封建地主家庭,具有浓厚的封建思想,年轻时又留学德国,接受了资本主义教育,可以说他是一个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集合体,是有着双重身份的剥削阶级。
周朴园与所有资本家一样,为了利益可以不顾一切,做尽所有坏事,用无数人的血泪积累自己的财富。
比如,为了敛财,周朴园承包了哈尔滨江桥,而且故意让江堤出险,淹死了两千两百多个小工,并且在每个工人身上赚取了三百元的保险金,仅仅这一次就赚了好几十万。
所以鲁大海骂他时说道:“你发的是绝子绝孙的昧心财。
”再如,周朴园自从当上了北方煤矿公司的董事长,就对工人阶级进行了残酷的剥削和压榨,他的种种恶行引起了工人的反抗、罢工,在一次镇压工人罢工时,他指使警察开枪打死矿上三十多个工人。
之后,为了破坏工人的罢工行动,他用金钱收买了工人代表,分化工人团结。
即便他已经知道鲁大海是他的儿子后,还是开除了它,由此可以看出他的为富不仁。
另外,从鲁大海短短几句话中,我们就可以看出周朴园罪恶的发家史,看到他敛财手段的毒辣,以及残忍贪婪的丑恶嘴脸。
二、封建专制的独裁者周朴园是周家的大家长,是一家之主,受封建思想的影响,他成为了这个家庭的独裁者、专制者,在他的思想中,任何人、任何事都要受他的控制,作为周公馆的主人,他不允许自己的权威受到任何质疑和违背,因此,他唯我独尊、独断专行、严厉霸道,不仅要求孩子绝对服从自己,对于妻子,他也没有半分尊重,而是任意对其进行身体、精神上的折磨。
《雷雨》中周朴园的内心世界分析
《雷雨》中周朴园的内心世界分析在中国,还没有哪一个剧作家的剧作,能像曹禺先生的《雷雨》一样久演不衰。
它从诞生的三十年代直至今日,依然是中国舞台上最受欢迎的宠儿。
剧本除了以错综复杂的矛盾、扣人心弦的戏剧冲突吸引人外,更以性格复杂的人物形象吸引观众。
曹禺曾在谈《北京人》的创作体会时说:“一切戏剧都离不开写人物,而我倾心追求的是把人的灵魂、人的心理、人的隐秘、内心世界的细微感情写出来。
”“我有一个想法,就是把人物的灵魂深挖一下,把人物性格的复杂性挖一下。
”正是由于曹禺以一个戏剧家的艺术眼光对人的深刻观察、用心感受,才使得他给我们展示了众多的鲜活的富有生命力的人物。
周朴园是曹禺的戏剧中最为复杂的一个人物,其复杂在于对这个人物人们可以站在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可以利用不同的话语进行阐释,也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采用不同的理论方法对其予以解读,正因如此,人们从主流政治话语的角度把他定性为带有浓厚封建性的反动的资本家的形象;从道德的角度说其是“伪善的”、“虚伪的”、“无人情味的”、“自私的”家庭暴君的形象。
人们在评论周朴园时更多看到的是其反动性、阶级性,他身上丑恶的一面,而且是用放大镜去尽力对其放大、凸显。
这总让人感觉到周朴园的形象如果仅仅如此,似乎与其作为一个杰出的丰富、复杂的艺术形象难以吻合,我认为,周朴园这个形象之所以让人们有话可说,而且说起来没完,津津乐道,关键在于这个形象既是政治的、社会的、道德的符号化的意识形态的周朴园,又是独特的心理的情感的个性化的鲜活的周朴园。
我们不能只看到他的表面的政治的、社会的、道德的符号化的意识形态的内容,更应该深入探察其隐蔽的丰富的心理、情感世界。
对于前者,学界已有诸多论述,本文不予以过多涉及,仅从后者的角度对其进行探察、挖掘,以期能揭示其作为一个生命个体的心理情感的演变轨迹及其丰富内涵。
在第一幕中,周朴园和儿子周萍谈话,说所以要把南方的家具带到北方、按照三十年前的老样子排着,夏天也总是关上屋子的窗户,都是为了纪念侍萍。
雷雨周朴园人物分析作文
雷雨周朴园人物分析作文说起里的周朴园,这可真是个复杂又矛盾的人物。
周朴园,他是一个资本家,一个封建大家庭的家长。
在他的身上,我们能看到人性的自私、冷漠和虚伪。
就拿他对侍萍的感情来说吧。
年轻时候的周朴园和侍萍相爱,那或许有过真心,有过温暖。
但后来呢,为了自己的前途和家族的利益,他无情地抛弃了侍萍。
你想想,一个女人,被自己心爱的男人抛弃,还带着刚出生的孩子,那得多惨啊!而周朴园呢,他似乎很快就把这段感情抛之脑后,娶了门当户对的富家小姐。
多年后,当周朴园在自己的家里发现了侍萍的痕迹,他的第一反应不是愧疚,不是怀念,而是害怕。
他害怕侍萍的出现会影响他现在的地位和名誉,会破坏他苦心经营的一切。
他以为给侍萍钱,就能弥补自己的过错,就能让自己的良心得到安宁。
这简直太可笑了!他根本就不了解侍萍所遭受的苦难,也不关心她的死活。
还有他对待自己的孩子。
他对大儿子周萍,既有严厉的管教,又有期望和利用。
他希望周萍能够继承自己的事业,成为一个像他一样的“成功人士”。
但他从来没有真正关心过周萍的内心世界,不知道周萍在这种压抑的家庭环境中是多么的痛苦和迷茫。
对二儿子周冲,他则是一种冷漠和忽视。
周冲是一个充满理想和热情的年轻人,但周朴园却觉得他幼稚、不懂事,根本不把他的想法当回事。
再看看他在家庭中的表现。
他在家里就是一个独裁者,一切都要按照他的意愿来。
他要求家庭成员都要服从他的权威,不能有丝毫的反抗。
家里的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每个人都活得小心翼翼,生怕触怒了他。
记得有一次,周朴园坐在客厅里,脸色阴沉。
周萍和繁漪在一旁不敢出声,周冲想说话,却又被周朴园一个眼神给吓了回去。
周朴园一声不吭地坐在那里,手里拿着一份报纸,却半天也没翻一页。
整个房间里安静得只能听到时钟的滴答声,那种压抑的氛围,让人感觉仿佛空气都凝固了。
后来,繁漪忍不住说了一句:“这天气真是闷热得让人受不了。
”周朴园立刻瞪了她一眼,严厉地说:“你就知道抱怨,家里的事还不够你操心的吗?”繁漪委屈地低下了头,眼里含着泪花。
再谈“虚伪”笼罩下周朴园的悲剧人生
物 ” 让 人深 恶痛 绝 。 ,
烙 印—— “ 过周公 馆 这 个带 有 浓 厚 封建 色彩 的资 通
这 种评 价符 合 当 时 的社 会 审 美 需求 , 反 封 建 在 的战斗 领域 中发 挥 了显 著威 力 。然 而 , 周 朴 园这 对
一
本 家 的家庭 冲突和 各 种 人 物 的悲 剧 命 运 , 露 了资 暴 产 阶级 的种种 罪恶 , 示 了 旧制 度 的极端 腐 朽 性 ” 揭 。
21 00年第 4期
江苏经贸职业 技术学院学报
总第 9 0期
再谈 “ 虚伪 ” 笼罩下周朴 园的悲剧 人生
籍 பைடு நூலகம்
( 常州机 电职业技 术学院 经济管理系 , 江苏 常州 2 36 ) 1 14
摘
要: 周朴 园是 四幕话剧 《 雷雨》中一个颇具争议 性的“ 心” 物。他 存活 于剧 本 中, 封建 大家庭 的罪魁祸 首 , 核 人 是 还是
姐” 逼走侍萍使之投河 , , 周朴园无奈地亲手粉碎 了
爱情 ; 成 就 事 业 , 故 意 淹 死 两 千 两 百 个 小 工 , 为 “
… …
发 的是 绝 子 绝 孙 的 昧 心财 ” 周 朴 园又 撕 碎 了 ,
大业 大 的资本家 , 虚假 3 0年是 难 以理解也难 以置 信 的; 从情理 上看 , 周朴 园没 有 虚伪 的必要 , 为虚 伪 因
识形态的表征中, 而缺乏人性方面的审美审视 , 使周
朴 园身上 “ 刚性 ” 十足而 “ 人性 ” 缺失 , 今 天看 来不 在
够完 整 , 甚至 多少显 得有 些 突兀 。
大地 弥漫 的扭 曲的悲 剧色 彩 , 过人性 、 理 、 通 伦 亲情 、 爱 情 的颠 覆 , 带给读 者 毁灭之 后 的快感 , 隐约 透 出 又
《雷雨》—周朴园一个复杂的伪君子
《雷雨》—周朴园一个复杂的伪君子摘要:书中周朴园所导致的的悲剧,以及周朴园的虚假一面,这悲剧背后所展示的周朴园的复杂情感。
关键词:复杂、矛盾、虚伪三十年的时光,三十年的仇恨用鲜血铸就了一场悲天动地的雷雨,这雷雨下冲刷的是中国封建旧社会吃人的礼教传统,是痛苦与矛盾交织的情情愁愁………一个不动人的悲剧错误成为了悲剧的初始,一个富家少年在空虚无聊的生活中于家中的年轻女仆坠入了爱河,这样的故事在旧社会并不少见,当然,富家长辈愤然反对二人“悬殊”的交往,使得在大年三十的夜晚将刚刚生下婴儿的女仆(梅侍萍)赶走,还强要了他们的第一个儿子,从而使得悲剧发生。
周朴园的性格是极为矛盾的,他并不是纯粹的坏人,他人性中偶尔表现出的善意,使得他更为完整与真实。
周朴园是一个带有浓厚的封建意识的资本主义家,是封建殖民地社会里统治势力的代表,作为封建地主阶级的第一代资产阶级,他天生的带有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两重性。
他曾到德国留学,较早的接触了资产阶级文明,他本应发展为一个典型的资产阶级式的人物,但却转化为一个封建性很强的资产阶级人物,他贪婪、残忍、唯利是图表面上却是的有道德、行为高尚的人,实际上是为无情的伪君子。
在家庭中,周朴园是一个封建暴君,他十分重视自己家庭的秩序和自己在家庭中君临一切的地位,他独断专横、刚愎自用、自以为是,他的看法正确的,如同法律一般,在他强逼周繁漪喝药中,让周冲劝其未成,还让前妻的儿子周萍跪下劝其喝药,十分形象的刻画了他的专横性格,他威严不可侵犯,什麽事都得依着他,不允许别人有自己的意见、自由,稍有不如意就施以家长的淫威。
正是在周朴园的专制下,周家在表面的和平下充满郁闷,窒息的空气,造就了许多畸形病态的人格,在周繁漪看来,周朴园就如同一个大棺材,可以闷死一个人。
在周公馆中的摆设以及不开窗那未成文的规矩,我们貌似能看出他对侍萍仍有着深深的怀念,但在周鲁相会的一幕中,他与侍萍的一系列对话中,我们便能看出他那虚假的痴情以及他那复杂的内心。
论析《雷雨》中周朴园的形象
试析《雷雨》中周朴园的形象[内容提要]《雷雨》是曹禺先生在一九三三年创作的一部优秀的话剧,它是“五四”以来优秀的剧作之一。
作品通过周、鲁两家错综复杂的矛盾和劳资纠纷,揭露了以周朴园为代表的带有浓厚封建性的资产阶级家庭的罪恶及其必然崩毁的命运。
周朴园是剧中的主要人物,他是一个专横暴戾,冷酷无情、虚假伪善,心狠手辣的剥削者。
本文通过对曹禺的戏剧《雷雨》男主人公周朴园在家庭中扮演的不同角色分析,旨在揭露这个带有浓厚封建性的资产阶级人物性格的丰富又复杂性,以及他所维护的封建制度必然走向灭亡的历史。
周朴园与家庭的矛盾冲突,主要是与妻子蘩漪的矛盾冲突,表现了周朴园专横暴戾,冷酷无情的压制,摧毁了家中一切人的个性,尊严和自由思想,使公馆成为能窒息人的黑暗王国,人间地狱,他就是黑暗王国的专制魔王,他的命令就是“法律”,任何人不得违反,充分揭露了这个封建家长“正真”“仁厚”面纱下的虚伪与专横。
周朴园与侍萍的矛盾冲突,首先写他们不期而遇,通过叙谈交代了事情的原委,写他们各自己的处境,激烈的思想交锋,从而体现出周朴园的虚伪性。
周朴园与鲁大海的矛盾冲突,其实就是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矛盾冲突,作者借用鲁大海之口揭露了周朴园作为资本家对罢工工人的血腥镇压及其罪恶的发家史。
同时,本文还从人性的角度分析周朴园作为封建家长和资本家之外的人性偶现,说明他性格的复杂性与多面性。
关键词:人物形象悲剧制造者说起中国现代剧作家,人们首先想起的是曹禺和他的《雷雨》。
自从1936年5月它被搬上中国话剧舞台开始,它在中国现代戏剧史上的里程碑作用便确立起来,成为30年代剧坛上一朵奇葩。
新中国成立后,《雷雨》更是拥有众多的观众;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雷雨》被改编成电视,引起了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
《雷雨》甚至进入了中学语文课本,周朴园与侍萍的“重逢”引发出课堂上的热烈讨论。
在大半个世纪中,《雷雨》为什么能始终引起不同时代、不同年龄、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观众长久欢迎呢?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其中有一点是不能忽视的:《雷雨》内涵的丰富性,提供给我们解读的多种可能性,不同的读者、观众都可以从中读出、看出不同的“意思”,有自己的发现,不仅是对作品意义的发现,从根本上更是对自我的发现。
《雷雨》中周朴园的形象解读
《雷雨》中周朴园的形象解读内容摘要:周朴园是曹禺话剧《雷雨》中的主要人物之一,剧作家曹禺从生活实际出发,按人物自身的逻辑发展塑造了这个血肉丰满、性格复杂的典型形象。
从前的评论家较多从“阶级本性”的角度,把周朴园作为专制蛮横的封建家长、凶残虚伪的资本家形象给予定性。
本文认为,分析评价人物,不要把人物的生成完全推给“阶级本性”,作为一个具有艺术生命力的典型形象,自然有其生成的文化背景,因此,试图从封建文化背景来解读周朴园,更全面地理解周朴园复杂的性格特征:专横虚伪的统治者,守理守情的文化人。
从而肯定曹禺这位现实主义剧作家塑造人物的真实性、合理性。
关键词:周朴园专横虚伪守理守情文化背景周朴园是曹禺话剧《雷雨》中的主要人物之一,他作为专制蛮横的封建家长,凶残虚伪的资本家形象早有定论。
周朴园是“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都市中带有浓厚封建气息的资本家”(唐?|《中国现代文学简史》)。
他从青年时代起就干过不少伤天害理的事:为了赶娶一位有钱有门第的小姐,他逼着刚生下孩子三天的女人冒着风雪去跳河;为了自己发财,他故意让承包的江堤出险,淹死两千二百名小工,借机扣工钱;为了镇压工人运动,他同官府勾结,叫警察开枪打死了几十名工人;他对进步思想极端仇视。
他是这样一个人:对待工人,他是嗜血成性的资本家;对待妻子蘩漪,他是专制的暴君;对待儿子,他是冷酷的严父;对待被遗弃的侍萍,他是时常内疚、忏悔的伪君子。
所以作者说:“周朴园这个人可以说坏到家了,坏到连自己都不认为自己是坏人的程度。
”(曹禺《谈》) 凶残、冷酷、专横是周朴园的性格的突出特点。
对工人的巧取豪夺、处理罢工手段的凶残狡诈,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而在妻儿面前,他的威严、冷酷、专横,更是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这在“逼蘩漪喝药”一出戏中,把他这种性格刻画得淋漓尽致。
《雷雨》第一幕中“逼蘩漪喝药”;是人们津津乐道的一场戏。
当得知蘩漪没有喝药并叫四凤倒掉了时,他根本不管蘩漪不愿喝这种苦东西,威严地命令四凤“倒了来”,并严厉的要求蘩漪“喝了它,不要任性”。
《雷雨》中周朴园的人物形象分析解析
真爱与虚伪——《雷雨》中周朴园的人物形象分析内容摘要:《雷雨》中周朴园对侍萍的感情始终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
传统的评价把周朴园对侍萍的感情定位为阶级本质的虚伪和无情,颇有不当之处。
从周朴园的一言一行看,我认为他是真心爱侍萍的,他与侍萍的分手是不得已而为之的。
相反,他对那份感情的执着颇有几分令人感叹。
而周朴园老年那种宗教赎罪的方式,更是滤尽了爱情的世俗因素。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周朴园是一个充满复杂矛盾的人物形象,具有高度的艺术感染力。
关键词:《雷雨》周朴园真爱虚伪1934年,《雷雨》的出现,标志着“五四”以来话剧创作的新水平,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这是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的家庭悲剧。
剧中人物虽然不多,只有周、鲁两家八个人物。
但复杂的血缘关系与命运巧合纠葛在一起,在紧张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塑造了周朴园、周萍父子和蘩漪等真实丰富而又具有复杂矛盾性格的人物形象,成为现代话剧发展史上不朽的艺术典型。
周朴园作为《雷雨》全剧的中心人物,自该剧问世六十多年来,一直受到众多研究者的注意。
不过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往往只看到他作为资本家和封建专制家长独裁专横、残忍、自私和虚伪的一面,而忽视了周朴园内心的真实情感。
有关周朴园与侍萍关系问题的评论以及对周朴园的性格分析,存在不少偏差。
怎样理解周朴园对侍萍的感情?周朴园虽然是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的一个带有封建性的资本家,是一个“坏到了连自己都不认为自己是坏人”[1]的大恶人,但他也是“人”,也有属于自己的精神世界,他与侍萍的感情,他对侍萍的怀念,我认为有必要加以澄清。
一. 从秩序对周朴园的毒害看周朴园有无真爱《雷雨》中周朴园恪守传统的封建伦理,曾经的秩序受害者演变成传统秩序的捍卫者。
从这一秩序的捍卫来看周朴园对侍萍的感情。
1. 秩序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的,并为社会各行为主体普遍遵循的行为规范。
它既规范着社会中人的行为,有对社会行为进行评判,因此,秩序不仅是社会得以安定和发展的基础,而且是家庭行为的准则。
雷雨中周朴园的人物形象分析
雷雨中周朴园的人物形象分析
《雷雨》是中国现代戏剧史上的经典之作,其中的周朴园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人物形象。
以下是对周朴园人物形象的分析:
1. 封建大家长:周朴园是一个封建大家长,他掌握着家庭的经济大权,对家庭成员有着绝对的权威。
他的行为和思想都受到封建传统观念的束缚,他的家庭关系也充满了封建等级制度的痕迹。
2. 伪善:周朴园在表面上是一个善良、正直的人,但实际上他内心阴险、自私。
他对待自己的妻子和儿子都非常冷酷无情,甚至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牺牲他们的幸福。
3. 专制:周朴园在家庭中拥有绝对的权威,他的话就是圣旨,家庭成员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他的命令。
他对待自己的妻子和儿子都非常严厉,甚至经常使用暴力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威。
4. 懦弱:周朴园在面对自己的过去和错误时,表现出了懦弱和逃避的一面。
他不敢面对自己曾经犯下的错误,也不敢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
周朴园是一个充满矛盾和复杂性的人物形象,他的性格和行为都受到封建传统观念的束缚,但他同时也有着伪善、专制和懦弱的一
面。
他的人物形象反映了封建社会的黑暗面,也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人物关系、场所精神与悲剧价值——《雷雨》周公馆客厅的文化解读
校 内增加实 践课 的课时 (分单双周 ),再联 系当地 的旅行 社或 景区 ,派学生 出去企业 实地锻炼实操 。实践课的教学是提高学 生旅游专业技能 的重 要保 障 ,在整个教学 中,实践课的课时至 少 要 占 50% ,才能有效 地提高中职旅游专业学生 的专业技能 。
3.加强就业 心理疏 导。中职旅 游专业的学生毕业之后 ,心 理 健康发展方 面存在着 问题 ,职业 规划存 在着 很多不 良之处 , 所 以 中职旅游专 业 的老师应 该针 对学 生作 好 就业 引导 和心 理 疏 导工作 ,以利 于他们 进入 社会 之后 能 够找 到合适 的工作 岗 位 。(1) 摒弃 自负 的心理 。部分 中职旅 游专业 的学 生认 为 自 己已掌握 了大量 的理 论知 识 和实践 操 作能力 ,所 以在 挑选 工 作 岗位时 “挑三拣 四”,不愿从 基层做起 。所 以老师要 把就 业 的形 势 向他们讲清楚 ,要求他们根 据 自身的情况 ,摆正 自己的 位 置 ,才能找到适合 自己的工 作岗位 。 (2)克服 自卑 的毛病 。 针对 中职旅 游学 生 自卑 的情况 ,中职旅 游 专业 的老 师要 多鼓 励学生 ,教 育他们面试时 不能胆怯 ,把 自己的专 长展现 出来 , 必能得 到面试官 的赞赏 ,获得一份好 的职业 。
责任编辑 朱守锂 特 约编辑 张国荣
伪善者周朴园
伪善者周朴园周朴园,这位《雷雨》中的主人公,当他刚上场,出现在观众眼前时,谁会把他和“伪善”联系起来呢,你看:他约莫有五六十上下,鬓发已经斑白,戴着椭圆形的金边眼镜,一对沉鸷的眼在底下闪烁着。
像一切起家立业的人物,他的威严在儿孙面前格外显得峻厉。
……他有些胖,背微微地伛偻,腮肉松弛地垂下来。
眼眶下陷,眸子却闪闪地放着光彩。
他的脸带着多年的世故和劳碌,一种冷峭的目光和偶然在嘴角上逼出的冷笑,看出他平日的专横,自是和倔强。
年轻时一切的冒失狂妄,已经为脸上的皱纹深深遮盖着,再也寻不出一点痕迹。
只有他半白的头发还保持昔日的丰采,很润泽地分梳到后面。
在阳光底下,他的脸呈银白色,一般人说这就是贵人的特征,所以他才有这样大的矿产。
好一位正人君子!殊不知被所谓严父风度、贵人特征包裹着的,是一个伪善者的灵魂。
但周朴园要“遮丑”,这是他在整场戏中的贯穿性动作。
无奈“机关算尽太聪明”,反暴露了自家的“阴私”和丑行。
周朴园镇压了矿工罢工,戏弄并开除了工人代表鲁大海,却没有料到鲁大海激愤之下,会把他罪恶的发家史公之于众。
原来,周朴园并不是靠艰苦奋斗和正当经营建立了产业,而是发的“绝子绝孙的昧心财”。
从前在哈尔滨包修工桥,他故意让江堤出险,淹死了2200个小工,每个小工的性命他扣300块钱。
仅这一例足见周朴园飞黄腾达的基础是丧尽天良。
18年前他娶了繁漪为妻,但后来并不爱她。
繁漪要求个性自由、人格独立的现代美德,与他奉行的封建伦理格格不入;他不仅不理解,反而视她为神经不正常,是“疯子”。
他不能允许周家有这种叛逆,要“教化”她。
看起来,他似乎是竭尽忠诚地为妻子治病,请德国的克大夫看病啦,劝她喝药,督促她休息等等。
但这种关心爱护的真正意义,是对繁漪的潜在仇恨和貌似合情合理合法的虐待!第一幕中“喝药”这场戏很典型地反映了他的这种伪善。
当他得知繁漪竟敢违反平日的规矩把药倒掉了时,便不露声色地叫四凤把剩下的药再拿来。
繁漪反复声明“不愿喝这种苦东西”,他不理;繁漪想等一会儿再喝,他不依;硬是逼着周冲劝母亲当面喝下去,又喝令周萍跪着劝母亲,用“夫权”和“孝道”这双重的伦理枷锁迫使繁漪就范。
浅析周朴园的典型形象1(最终五篇)
浅析周朴园的典型形象1(最终五篇)第一篇:浅析周朴园的典型形象1浅析周朴园的典型形象话剧《雷雨》的作者是曹禺,他以一九二三年前后的中国社会为背景,描写了一个以周朴园为代表的带着浓厚封建色彩的资本家家庭生活的悲剧。
作者通过人物动作、语言等等的描写,表现出了种种矛盾冲突,勾勒出现实的社会阶级关系,以及人们隐藏在内心的爱恨情仇。
曹禺描述了周朴园这个典型的形象,他出生于封建家庭又去德国留过学,是所谓的“有教养”人,但是也干过许多伤天害理的事。
为了“门当户对”的家族婚姻,逼着怀有自己孩子的女人去跳河;为了“腰缠万贯”,故意让江堤出险,淹死了成千的工人;为了“抵制反抗”,让警察开枪打死了几十名工人……。
他是一家煤矿公司的董事长,受人尊敬,是一个“体面”的人物。
作者在话剧中对周朴园进行了全方位的塑造,形成了他的典型形象。
一、周朴园是一个威严、专横的人,是家庭秩序的维护者。
周朴园是煤矿公司的董事长,在家庭中也有着一家之主的威严,但在这威严中又充满着专横与暴戾。
作者在第一幕就对周朴园所做描绘,鲜明地勾勒出他的形象,如“象一切起家立业的人物,他的威严在儿孙面前格外显得峻厉。
”“他的脸带着多年的世故与劳碌,一种冷峭的目光和偶然在嘴角上必出冷笑,看出他平日的专横、自是和倔强。
” 周朴园第一次出场,与蘩漪、周冲、周萍三人一起,他的典型形象便很快进入了观众的视野,观众也很容易发现周朴园的性格,例如,书房门打开周朴园出现在门口,客厅里吵闹的三个人立刻变得肃静起来,两个儿子对父亲也是十分尊敬。
在对蘩漪的态度上更能看出他的专横、冷酷,如他对蘩漪说:“你应当再到楼上去休息。
”其实他这句话的意思并不是怕她累了,而是他认为她本就不该呆在楼下。
开场的种种便将周朴园的性格刻画的淋漓尽致,他用这种冷酷、专横,维持着他的尊严,建立起他引以自豪的家庭的“平静”而“圆满”的秩序。
二、周朴园是一个伪善的人,是感情生活的失败者。
他对侍萍的态度,最深刻地揭露了他伪善的一面。
周朴园伪善面具下2
周朴园伪善面具下在《雷雨》第二幕中通过周朴园与鲁侍萍的对话,作者曹禺充分展现出周朴园伪善面具下冷酷,金钱化的性格和丑恶嘴脸。
在第二幕中,周朴园初次见到三十年后的鲁侍萍时,误将鲁侍萍错认为仆人,一句“窗户是谁叫打开的?”自然出口,展现在读者及观众眼前一个对亡妻情意无限,深情款款的周朴园,而此时,可能连他自己都已迷失,不知是戏,是真了。
但剧作家安排的这一重逢却为人们包括周朴园本人一层层揭开了事实的真相。
随着对话的推进,对鲁侍萍的熟悉感引起了他的好奇之心,有意无意的将对话引到了打听消息上面。
其间,周朴园精心编织了一个真相,让一切显得如此凄婉,美丽。
然而面对这谎言的正是当事者本人,谎言被轻易揭穿,“可是她不是小姐,她也不贤惠,并且听说是不大规矩的。
”,“她不是小姐,她是无锡周公馆梅妈的女儿,她叫侍萍。
”此时,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鲁侍萍对真相的了解不禁令周朴园心生疑虑。
直接一句“你是谁?”忽略了起码的礼貌,伴随着忽然立起的动作都表现出此刻周朴园内心的极度惊慌而也同时令周朴园大加疑惑,内心升腾起对鲁侍萍的惧怕。
其言语中更是透露出的疑惑语调和希望鲁侍萍“已死”的冷漠口气。
让我们看到,不是他对故去的鲁侍萍思念无限,而是故去的鲁侍萍更能帮助他完成一个在人前深情,伟岸的形象。
周朴园和鲁侍萍进一步的对话更加深了周朴园内心的惊慌。
鲁侍萍对真相一步步的揭露使周朴园已无法顾及资本家老爷的身份,急迫追问,此时出于本能般对自我的保护已代替了周朴园伪善的面具。
而接连三个简短问句,“什么?”,“她就在这儿?”,“此地?”淋漓尽致表现了周朴园的惊惧。
而鲁侍萍旁敲侧击“老爷,您想见一见她吗?”的询问引出周朴园退缩的回答“不,不,谢谢你。
”和想尽快结束对话的想法“好,你先下去,让我想一想。
”让我们看到,不是他对故去的鲁侍萍思念无限,而是故去的鲁侍萍更能帮助他完成一个在人前深情,伟岸的形象。
如果鲁侍萍还活着,这残酷的事实,将是对他虚伪面具的最大威胁。
面具下的周朴园
面具下的周朴园、摘要:通过周朴园的一言一行,证明周朴园的虚伪,及他对侍萍并没有感情。
关键词:周朴园,虚伪在《雷雨》中,周朴园在家中是家庭的主人,控制着自己的亲人和下人,所有人的行为都得按照他心意来做;在工地上,他更是一句话就能让千百人的性命消失。
他就犹如一个残酷的统治者,一个暴君。
然而,他却在自己脸上戴了一个面具:“模范市民”“模范家长”,拥有一个“体面的家庭”,他戴着这张面具,不愿摘下,久而久之,连他自己也以为那才是自己的真面孔,当别人去撕的时候,他觉得会痛,会去保护着它,如同保护自己的真正的皮肉一样。
比罪恶更加罪恶的是在犯下罪恶时却并不以为那是罪恶!周朴园的虚伪从他的一言一行中都有所体现:当鲁大海要被开除,周冲为他求情,说要同情他人时,周朴园凭着自己的地位,对周冲说“你知道社会是什么?你读过几本关于社会经济的书?我记得我在德国念书的时候,对于这方面,我自命比你这种半瓶醋的社会思想要彻底的多!”周冲再问为什么没有给受伤的工人体恤金,周朴园干脆直接让他闭嘴;面对蘩漪的激烈反抗,周朴园就让她”得了精神病”,让她的控诉、指责成为了胡言乱语;在周公馆初遇鲁妈时,他心中的苦恼想要有个人倾诉,却又碍于“体面”,既没有赶走鲁妈,也没有要求她留下,最终才随着鲁妈的行为开始了谈话。
他就是这样做着与他内心想法相反的事情,一个虚伪的人。
但是他最虚伪的地方并不在此,而在他对待感情的时候,对待侍萍的时候。
有些人认为周朴园对待侍萍仍然是有感情的,但在我看来,那也只是他一层虚伪的面具罢了。
他们觉得在年轻时侍萍和周朴园在周公馆生活,同居并生下孩子,这种行为是光明正大的,周朴园也并不是对侍萍做出强迫之举,因此他们之间是有真感情的。
但是,谁能说年轻时爱过一个人,之后对他的想念就是仍然爱的证据呢?那也许只是他对初恋的一点怀缅罢了。
还有人说周朴园在和侍萍分手后的两次婚姻中都没有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也没有对后来的妻子流露出爱意,这说明他为情所困,无法走出与侍萍爱情的缘故。
雷雨中周朴园的人物形象分析(2)
雷雨中周朴园的人物形象分析(2)从一些细节中,也能看到他作为丈夫,作为父亲的影子,体会到他的温情,比如在蘩漪发烧以后叫仆人不要惊醒她,回家以后总记得看望妻子;当蘩漪跑到四凤家,在外面淋得一身湿时,周朴园叫她上楼,赶紧脱掉湿衣服等。
此外,在第一幕中对周萍的耐心教导,第四幕中对周冲的悉心关怀,都表现了周朴园温情的一面,再想到他对侍萍的那一番忏悔说明也还有些许“人性”,最后他捐了周公馆,去看望鲁妈、蘩漪的行为也使我们看到了他“尚未完全泯灭的人性”。
四、懦弱、无奈的受害者周朴园不仅是个悲剧的制造者,而且是个受害者。
他亲手扼杀了自己与侍萍之间的爱情,葬送了侍萍的一身,他追求圆满,渴望“最完美的家”,但用了错误的手段“封建专制手段”实现他所认为的“最有秩序”而实际上是最无人性的统治。
后来,家族败落,儿子死了,妻子疯了,剩下的唯一一个儿子也是与自己对立阶级的先进代表,和他在斗争着,他变得孤苦无依,没有了希冀,他被封建腐朽吞噬,无论他怎样费尽心机,怎样机关算尽,这一切都是不可避免,不能挽救的。
在时代的变化前进面前他是无奈的,只能接受。
总之,周朴园这个人物形象是辩证统一的,他既是当时社会悲剧的制造者,又是受害者,是“可恨之人”和“可怜之人”的结合体。
话剧家曹禺对周朴园的形象塑造是成功的,为中国话剧作出了巨大贡献。
关于雷雨中周朴园的人物形象分析 [篇2]在《雷雨》中,上场的人物共有八位:周朴园、蘩漪、侍萍、周萍、四凤、周冲、鲁大海、鲁贵。
其中,前三位都曾被人看作是这部作品的主角,也是应该重点了解的三个人物形象。
周朴园是一位既有资产阶级自由平等思想,又有封建专制思想的新兴资本家形象。
他的性格特征,主要是通过他与侍萍、蘩漪两位女性形象以及他与鲁大海等人物的关系表现出来的。
周朴园与侍萍的关系以及感情问题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以前一般认为,周朴园从一开始就只是封建家庭的纨裤子弟,他与侍萍的关系充分暴露了他虚伪的本质,他的行为也就是“始乱终弃”的典型,先诱骗了侍萍,后又为了与门当户对的小姐结婚而抛弃了她,只是当他知道侍萍投河自杀后才为了自己的良心而产生了忏悔之情。
浅析《雷雨》中周朴园形象的主要性格特征
浅析《雷雨》中周朴园形象的主要性格特征周朴园是曹禺的剧作《雷雨》中塑造的一个典型人物,他是一个具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家庭的家长,伪善、无情、冷酷、自私、专制、残忍、狡诈、懦弱、卑鄙是其主要性格特征。
一、在戏剧情境的巧妙安排中揭示周朴园的性格特征戏剧家要使各种人物在较短时间之内,就能通过有力的动作充分展现自己的性格和命运,就须为他们安排一种特殊的情境,即戏剧情境。
在《雷雨》中,以下三个戏剧情境对展现周朴园的性格特征起到了重要作用:(一)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包括剧中人物动作展开的时间、场所等等,这些因素对人物性格的揭示具有独特作用。
在《雷雨》中,作者将整个剧情安排在一个郁闷的夏天,从早晨到午夜,仅一天时间,周朴园出场的时间实际上只在上午、下午和午夜,但就是在这一天之中,周朴园的性格暴露无余。
时间高度集中,人物的性格刻画也就相应集中,这种集中使人物性格更为鲜明、深刻。
同时,作者又将与周朴园有关的剧情都安排在周公馆内,这样一个特定的场所,对人物性格的刻画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如第一幕的景,周家客厅的摆设,是按三十年前侍萍喜欢的样式摆设的,同时突出了一张旧相片,实际上这是鲁侍萍的相片。
鲁侍萍与周朴园就是在这样一个特定的场所内见面的。
可以说,这个场所是曹禺先生的精心设计,使鲁侍萍与周朴园的见面格外扣人心弦,使周朴园伪善的性格暴露得更为彻底。
(二)突然事件突然事件的安排对推动剧情具有重要作用,而剧情的展开又不断地揭示人物性格。
如鲁侍萍的突然出现,展开了她与周朴园的矛盾冲突。
这一突然事件打破了周公馆三十年的沉寂,一个三十年前被周朴园抛弃而跳河自尽的女人忽然出现在眼前,使气氛骤然紧张,悬念陡然产生——人们不禁好奇:周朴园三十年来一直在家人面前表现出对侍萍有着深切的怀念,在侍萍真正出现后会如何?在侍萍出现在周朴园面前之前,我们对周朴园的印象是重情重义,他对侍萍的种种“怀念”之举,甚至已使读者为之感动。
周朴园人物形象分析
周朴园人物形象分析《雷雨》是曹禺创作的一部多幕剧。
它成功地表现了20世纪20年代中国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家庭中各阶层人物的生活、思想和性格。
周朴园是剧中的中心人物,是周家的一家之主,也是剧中各种悲剧的制造者。
他是一个早年在德国留过学的知识分子,是封建社会刚刚萌芽的资产阶级,后来成为带有强烈封建性的资产阶级,几千年封建文化的巨大阴影不仅吞噬了善良的劳动者,而且吞噬了新兴资产阶级的人格、人性和价值。
周朴园身上主要有以下性格特征:一、贪婪自私、唯利是图的资本家周朴园的发家史带有野蛮的封建盘剥的血腥味。
他包修江桥,故意叫江堤出险,一次就淹死了2200个小工,他从每个小工的性命中扣300块钱。
正如鲁大海所说,周朴园“发的是断子绝孙的财”;他对付矿上的罢工,也采取野蛮的手段,开枪打死三十多个工人,毫无任何“文明”可言。
周朴园在重见侍萍后,他的怀念顷刻之间便化为敌视和仇恨,他害怕侍萍损害他的利益。
下面不妨用他的带有“好”字的七段台词加以说明:第一“好”:“那更好了。
”这是在稳定了对方情绪之后,没有了各种顾虑,准备“明明白白地谈一谈”;第二“好”:“那双方面都好。
”这是在得知最有嫌疑的知情人鲁贵并不知情之后说的;第三“好”:“好!痛痛快快的!你现在要多少钱吧!”这是最能显示周朴园的阶级本质的一句话,在他看来,金钱不仅可以给他带来地位、身份和享受,而且可以赎买罪恶,以求得心灵的安宁,这正是资产阶级的腐朽、丑恶灵魂的表现;第四“好”:“也好,我们暂且不提这一层。
”随之他提出了辞退鲁贵父女的计划,显得多么果断、多么周密。
第五“好”:“好得很。
”那是在得知侍萍表示在大后天就离开此地后说的,他认为已经解决了问题,可以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了;第六“好”:“好、好、好。
”表示既不要他偿还感情债,又不要他以金钱抵偿,他的最后威胁可以说已完全解除了,对他来说确实再“好”不过了;第七“好”:“很好。
”周朴园宣布:“以后鲁家的人永远不许再到周家来。
《雷雨》 周朴园形象分析
“无情”却也“有情”——核心悲剧人物周朴园形象分析曹禺先生在《雷雨》的序言中写到:“我是贫穷的主人,但我请了看戏的宾客到上帝的座,来怜悯地俯视着这堆在下面蠕动的生物。
”诚然,在《雷雨》这部作品中,我们会为被周朴园抛弃的一生坎坷的侍萍而怀有悲悯之情;为美好甚至有点神性的、无辜而死的周冲悲悯;为周萍与繁漪、四凤的乱伦之情而悲悯。
但对于作为整个悲剧的制造者——周朴园,我们习以为常将他看成是被打入地狱的“魔鬼”,认为他是令人深恶痛绝的“残忍、虚伪、卑劣”的伪君子。
而事实上,这位无情的封建暴君、资本家,也是一位有情的家庭守卫者、痴情人,既是整个悲剧的制造者,更是这整个悲剧最核心的承受者。
周朴园自幼受到传统封建文化的教育,后来留学德国,接受西方教育。
回国后发展工商业,身上带有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双重性质。
作为一名学习过西方文化的资产阶级,他能够不顾门第差异,与自家的女仆相爱,并且生下两个儿子,可见周朴园年轻时是一个敢于反抗黑暗社会的心有斗志、胸有激情的有志之士,但骨子里终究还是一个封建思想很重的人。
面对来自家人的压力、社会的压力,选择低下头颅,选择顺从这个社会的规则。
大年三十眼睁睁看着家人将侍萍赶走,转而选择娶一个与他门当户对的小姐,最终成为封建传统文化的拥护者,成为了年轻时最厌恶的模样。
可为何原本一个反抗黑暗社会的有志之士,转眼就成了封建文化的拥护者呢?其中一部分原因是周朴园受家庭的影响甚至可以说是逼迫,不然侍萍就不会说是“你们逼着我冒着大雪出走”,而应该是“你”。
但更大的原因是人性的缺陷。
繁漪对周萍说过这样两句话“你到底是你父亲的儿子”、“哼,都是些没有用,胆小怕事,不值得人为他牺牲的东西”,从中显然能感受到周萍是个胆小怕事的人,同样周朴园这个看似专横的人,他的内心深处其实被深深的懦弱感充斥着。
也正是因为他的懦弱,他才更容易受到家庭、社会的逼迫;也正是因为懦弱,才导致了三十年后的重大悲剧,成为了人们眼中无情、固执、专制的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周公馆客厅的布置看周朴园的虚伪性
作者:张怡春
来源:《读写算》2014年第02期
据说周朴园从南到北,不论走到哪儿,其公馆的布置都永远保持一个模式:“右边一座大衣柜,铺着一张黄桌布,上面放着许多摆设。
触目的是一张旧相片,很不调和地和这些精致东西放在一起。
右边壁炉上有一只钟,墙上挂一幅油画。
炉前有两把圈椅。
中间靠左的玻璃柜里放满了古玩。
柜前有一张小矮凳,左角摆一张长沙发,上面放着三四个缎制的厚垫子。
沙发前的矮几上放着烟具等物,台中偏右两个小沙发同圆桌,桌上放着吕宋烟盒和扇子。
”(第一幕舞台说明)这在外人看来很不可思议,鲁大海就对他妹妹四凤说:“这屋子倒是很雅致的,就是家具太旧了点。
”四凤告诉他:“可不是,都是三十年前的老东西了,听说是从前的第一个太太,就是大少爷的母亲,顶爱的东西。
”(第二幕)尽管他的妻子繁漪不断添置新家具,挂上崭新的帷幔,但他只要一回家,必定恢复旧样。
蘩漪就觉得奇怪,对四凤说:“两礼拜没下来,这屋子改了样子了。
”四凤告诉她:“是的,老爷说原来的样子不好看,又把您添的新家具搬走了几件。
这是老爷自己摆的。
”蘩漪看看右面的衣柜,说:“这只旧衣柜,又拿来了。
”(第一幕)并且,哪怕是大热天,天气再热,周朴园也总是叫人把客厅的窗户关上,“(四凤说)老爷说过不叫开”。
(第一幕)周朴园为什么一定要这么做呢?他对大儿子周萍说:“(擦着眼镜,看周围的家具)这间屋子的家具多半是你生母顶喜欢的东西。
我从南边移到北边,搬了多少次家,总是不肯丢下的。
(戴上眼镜,咳嗽一声)这屋子摆的样子,我愿意总是三十年前的样子,这叫我的眼看着舒服一点。
(踱到桌前,看桌上的相片)你的生母永远喜欢夏天把窗户关上的。
”(第一幕)这在不明底细的外人看来,他周朴园可是一个多么重情重义的人啊。
但实际上根本就不是这么回事儿。
周朴园刻意地要这么做,是有其原因,有其目的的。
原来周朴园年轻的时候曾跟家里的女仆侍萍乱搞,让她给自己生了两个儿子。
而在侍萍生了第二个儿子才三天,他为了要赶紧迎娶那位有钱有门第的小姐,周家就逼着侍萍在大年三十的晚上抱着奄奄一息的二儿子,冒着大雪离开周家。
侍萍走投无路,抱着病儿,“忽然地投水死了”(第二幕)。
这可不是小事,自古人命关天。
况且,侍萍的妈——周公馆老女仆梅妈也因此而被气死了。
三条人命,在无锡当地的震动着实不小,以致于三十年后周朴园还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件很出名的事情”(第二幕)。
为什么“很出名”?一是死了人,二呢是丑事,三呢牵连着周公馆。
周家可是当地的有头有脸的大户,周家少爷搞女仆已经不光彩了,还搞死了人,又是在大年三十晚上把人逼死的,跳河的女仆手里还抱着个刚出生三天的孩子,这事要让人知道真相,他周家脸面往哪搁?这不明摆着太荒唐、太无耻、太冷酷、太无情无义了吗?所以周家肯定要千方百计地来善后,他们是绝对不允许这事于己有害的。
老仆鲁贵就说过:“反正有
钱的人顶方便,做了坏事,外面比作了好事装得还体面。
文明词越用得多,心里头越男盗女娼,王八蛋!”(第三幕)周家是如何来“装”的呢?首先是周朴园“结了婚,就搬了家”,其次是对外声称那女的不是周家女仆,而是“梅家的一个年轻小姐,很贤惠,也很规矩”,(抬高女方,便是抬高周家)并且从此以后周家便把她“一切都照着”“是正式嫁过周家的人看”,(第二幕)称她作周朴园的“第一个太太”,这样,儿子周萍也就不再是私生子,而是堂堂正正的周家后代了。
为了把这一切“装”得天衣无缝,于是从此以后周朴园就不惮其烦,不管走到哪儿,都要拼命带着那些笨重的旧家具,都要把客厅布置得跟原来一模一样,也不怕人笑话(其实就是要大张旗鼓地让人知道),夏天一定要把客厅的窗户关上,并且侍萍四月十八日的生日每年是必搞点纪念活动的,对外人也好,对家人也好,都说侍萍就是周朴园的第一任妻子。
周家的善后做得好不好呢?效果是十分理想的,要是周朴园那次不是喝醉了酒,无意当中把真相透露给了蘩漪,那是永远也没有人知道底细了的。
周萍就只知道生母在生了自己后病死了,生母的形象在他心目中是很光辉的,他知道自己的名字之所以是“萍”字,“那是因为母亲的名讳是侍萍,母亲临死,自己替我起的名字。
”(第一幕)(好一个“临死”,由此可见周家尤其周朴园所下的功夫!)那外人呢?周家的仆人比如四凤就绝对相信侍萍是周朴园的第一个太太。
而据周朴园自己说,“我问过许多那个时候到过无锡的人,我也派人到无锡打听过。
可是那个时候在无锡的人,到现在不是老了就是死了。
活着的多半是不知道的,或者忘了。
”(第二幕)你看,这善后做得多好。
不仅如此,周朴园还把这事化腐朽为神奇,把它当成了往自己脸上贴金的好道具,不论是在家人面前,还是在世人面前,他的对第一任妻子的“有情有义”,让他博得了“社会上的好人物”(第二幕)、“模范市民,模范家长”、“是一个无瑕的男子”的美誉。
(第一幕)所以,周朴园才敢大言不惭地教训儿子周萍说,“将近三十的人应当懂得‘自爱’!”“我的家庭是我认为最圆满,最有秩序的家庭,我的儿子我也认为都还是健全的子弟,我教育出来的孩子,我绝对不愿叫任何人说他们一点闲话的。
”(第一幕)不明底细,谁还会说闲话?
资本家永远追求利益最大化。
周朴园把客厅这么一摆设,居然让他变坏事为好事了,可见他的“高明”。
而正是这“高明”,最后却无情而充分地暴露出了他的奸诈、虚伪的本性。
他口口声声不忘“第一任太太”侍萍,又是保留家具,又是保留客厅原有摆设,还要千方百计打听侍萍的墓地在哪,说是要派人把那墓地修一修。
但得知侍萍还活着时,他却“惊愕”了。
问他“老爷,你想见一见她么?”他连忙说“不,不,不用。
”问“她遇人都很不如意,老爷想帮一帮她么?”时,他却避开话题,说“好,你先下去吧。
”而当得知站在面前的就是他口口声声“日思夜想”的侍萍时,他的第一反应居然是“(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谁指使你来的?”并且说,“(冷冷地)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
”多么的讽刺!这就是那“模范市民,模范家长”“无瑕的男子”“社会上的好人物”并且念念不忘客厅原样摆设的周朴园!真是“死侍萍愿供奉,活侍萍难包容”!(参看拙作《周朴园处事心理分析》,见《语文月刊》2011年第7期)这一下子就剥去了他的画皮。
于是他原形毕露,“好!痛痛快快的!你现在要多少钱吧!”“听着,鲁贵我现在要辞退的,四凤也要回家”(第二幕),多么地干脆利索!为的却是尽快消除一切后患,将影响降到最低限度。
这样就再也没人可能知道他的底细,从而可能危及他的名誉、地位了。
你看这算盘多精!有人说,周朴园对侍萍多少还是有点情感的。
你看,这
情感多么地廉价,多么地虚伪!正如蘩漪当着周萍所揭露的那样,“(气极)父亲,父亲,你撇开你的父亲吧!体面?你也说体面?(冷笑)我在这样的体面家庭已经十八年啦。
周家的罪恶,我听过,我见过,我做过。
我始终不是你们周家的人。
我做的事,我自己负责任。
不像你们的祖父,叔祖,同你们的好父亲,偷偷做出许多可怕的事情,外表还是一副道德面孔,慈善家,社会上的好人物”,“你父亲是第一个伪君子”(第二幕)!
由此看来,周朴园的不惮其烦,一定要带着旧家具,一定要将客厅保持原样,一定要在夏天关上客厅的窗户,完全只是为了遮人耳目,完全只是博取虚荣,骗得“模范市民,模范家长”“无瑕的男子”“社会上的好人物”的手段。
怪不得就连周萍都对他的这种做法不解:‘“不过,爸爸,纪念母亲也不必……”(第一幕)而当事人侍萍也觉得他的做法实在太怪异:“奇怪……为什么窗户还关上呢?”,四凤也说:“您也觉得奇怪不是?这是我们老爷的怪脾气,一到夏天就要关窗户。
”(第二幕)周朴园这种刻意保留旧家具和客厅摆设原样并夏天严关窗户的怪脾气,实在是有不可告人的目的的啊。
而这一切,都是由他的阶级本性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