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事业管理

合集下载

公共事业管理名词解释

公共事业管理名词解释

公共事业管理名词解释公共事业管理是指政府或政府委托的机构负责规划、组织、协调、监督和评估公共事业的运行和服务,以满足社会公众对基本公共服务的需求。

它包括了公共事业的规划、建设、运营和监管等方面,旨在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社会福利,促进社会进步。

公共事业是指提供满足公众需求的基本服务的行业或领域,如教育、医疗、交通、能源和环境保护等。

而公共事业管理则是对这些公共事业的组织、管理和运营进行理论和实践的总称。

公共事业管理名词解释如下:1. 公共事业规划:公共事业规划是制定和实施公共事业发展战略的过程。

它包括对公共事业需求的分析、目标的确定、发展策略的制定、资源的配置和实施措施的评估等内容。

2. 公共事业建设:公共事业建设是指对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进行投资和建设的过程。

它包括了项目立项、设计、招投标、施工、验收和交付使用等环节。

3. 公共事业运营:公共事业运营是指对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进行管理和维护的过程。

它包括了设备的运行、维修、更新、供应和服务的提供等方面。

4. 公共事业监管:公共事业监管是政府对公共事业运行和服务的管理和监督。

它包括了监督和检查公共事业的质量、安全、效率和公平性,保障公共利益和用户权益的实现。

5. 公共事业评估:公共事业评估是对公共事业的运行和效果进行评估和考核的过程。

它包括了对公共事业绩效、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评估,以及对政策和措施的评估和调整等方面。

6. 用户参与:用户参与是指公共事业管理中用户对决策、监督和评估进行参与和参与的过程。

它通过增加用户的投入和参与,提高公共事业的透明度,增加社会公众的满意度和信任度。

7. 公共事业融资:公共事业融资是指对公共事业建设和运营进行资金筹措的过程。

它包括了财政预算、政府投资、发行债券、引入社会资本和开展融资合作等方式。

8. 社会责任:公共事业管理中的社会责任是指公共事业运营单位或运营者对社会公众和环境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它包括了照顾弱势群体、保护环境、回报社会、提高服务质量和推动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责任。

公共事业管理的内涵

公共事业管理的内涵
公共事业管理应追求资源的有效利用,避免浪费,确保公共服 务的高效供给。
公共事业管理应公开透明,决策过程和结果都应向公众公开, 接受监督。
公共事业管理者应对其决策和行为负责,承担相应的责任,确 保公众利益不受损害。
目标
提供基本公共服务
公共事业管理的首要目标是确保公民能 够获得基本公共服务,如教育、医疗、
数字化与智能化
数字化技术
公共事业管理将更加依赖数字化技术,如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以提高 管理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
智能化应用
通过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实现公共事业的智能化决策、智能化服务和 管理流程自动化。
可持续发展与社会责任
可持续发展
公共事业管理将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和环 境的协调发展。
公共事业管理主体多元,包括政府、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等,各主 体之间需要协调合作,共同推进公共事业的发展。
系统性
公共事业管理涉及多个领域和方面,需要从系统角度出发,综合考虑 各种因素,实现整体最优。
公共事业管理的重要性
保障民生福祉
通过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满 足社会公众的基本需求,提高
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教育资源管理
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投入效益,促 进教育公平。
教师队伍建设
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 教育教学能力。
教育质量评估与监测
对学校和教育机构进行质量评估和监测,保 障教育质量。
交通管理
01
02
03
04
交通规划与建设
制定城市交通规划,建设高效 便捷的交通网络。
公共交通管理
优化公共交通线路,提高公共 交通服务水平,缓解城市交通
环境保护

公共事业管理

公共事业管理

公共事业管理1、广义的公共事务:指国家立法部门授权国家行政部门管理的所有与国家和社会整体利益有关的事务和活动,如政治事务,经济事务,社会事务等。

公共事务> 公共事业2、公共物品:是指具有非竞争性的和非排他性的货物。

非竞争性是指一个使用者对该物品的消费并不减少它对其他使用者的供应;非排他性是指使用者不能被排除在对该物品的消费之外(不应或无法被排除)。

(世界银行)灯塔、国防、法律、制度等被认为是典型的公共物品。

公共物品也包括无形物,所以公共物品的内涵和外延与公共事务相同。

3、公共事业:指那些面向全社会,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目标,直接或间接为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提供服务或创造条件,并且不以营利为主要目的的社会活动。

主要包括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和体育等事业。

4、公共事业的四个基本特征:第一、公共性(公益性)(最大特点)——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需要,并由此具有大规模性和长周期性。

第二、服务性——不直接生产制造物质产品,作为生产和生活的条件,具有基础性和前提性。

第三、非营利性——不以营利为目的。

第四、基础性——公共事业是社会生产、生活中必需的最基本的服务和活动,是社会发展的基础。

5、世界各国政府之所以普遍担负起管理公共事业的主要责任,是因为:1)公共事业管理是政府的重要职能之一:2)公共事业的特性决定了政府的管理主体地位3)市场运行的缺陷决定了政府在公共事业领域必须积极有为4)政府管理公共事业有其优点和长处6、公共事业管理的特征:第一、基本目标是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的各种公共需要第二、具有一定的强制性。

第三、非营利性;第四、服务性;7、政府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政府和国家机构在性质上是同一的,是国家的立法机关,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等公共机关的总和;狭义政府则专指国家行政机关。

8、政府体制存在局限性:1)政府的主观发展努力同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要求有距离:政府执行中各种利益集团的博弈使科学和民主决策存在诸多困难和障碍,导致政府难以制定并执行符合民意的公共政策。

公共事业管理

公共事业管理

公共事务:公共事务即社会公共事务,指一个国家社会发展和全体公民基本生活必不可少的涉及社会公众整体利益的那些事务,其范围广泛,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学、环境等国家和社会事务。

公共事业:面向全社会,满足社会公众共同需要,关系到社会全体公众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直接或间接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服务的特定社会公共事务即狭义的社会公共事务。

公用事业:用于生产流通以及和居民生活相关的各项公共事业的总称。

主要包括供水、供电、供热、供气、公共交通、通讯、排水、污水处理、道路与桥梁、市政设施、市容卫生、垃圾处理和城市绿化等方面的事务。

属于公共事业的一部分。

公共事业的基本特征:1公共性。

具体表现为公众性、公用性、公益性。

2非营利性。

3规模性。

4超前性公共事业管理:是指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为促进社会整体利益和协调发展,运用各种资源处理社会公共事务,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与过程公共事业管理的原则:1公众为本原则,2服务原则,3社会效益优先原则,4节约成本原则公共事业管理的特征:1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是公共组织。

2公共事业管理价值取向是以“公众为本”。

3公共事业管理具有层次性。

一是公共事务具有层次性:二是管理主体具有层次性。

4公共事业管理具有公共性。

5公共事业管理具有长期性、发展性。

6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目标是社会公众利益的实现公共物品:公共物品是指:在增加一个人对它的消费时,并不导致成本的增长,而排除任何一个人对它的消费都要花费巨大成本。

即公共物品是具有消费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以及效用不可分割性特征的物品公共物品的分类:1纯公共产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或由于技术原因排他成本很高,因而事实上无法排他的公共品。

如:路灯、国防、环境、社会治安等,2准公共产品: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非竞争性,但可以排他。

如:未坐满的电影院、球场看台,高速公路等。

3公共资源:无排他性,在使用者不多的情况下也不存在竞争性,但使用者数量充分多时则具有竞争性的产品。

公共事业管理

公共事业管理

公共事业管理1事业单位: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有国家机关或者其他社会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事业活动的社会组织。

2.公共物品:是指无论人们时候想要购买,其利益不可分割地扩散给社会全体成员的物品。

3.公共事业:是指生产公共物品的活动,即涉及全体公众整体的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一系列活动,其产品具有完全的“非排他性”。

4.社会团体:是指中国公民自愿组成,为实现会员的公共利益,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

5.公共事业组织的特征:非政府性、服务性、沟通性、非营利性、自主性、专业性。

6.公共事业管理的内涵:是指公共事业组织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动员和利用有效资源,采取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方式对公共事业组织内部提供准公共物品的活动进行管理,提高活动的效率,并进而保证社会公众的利益实现的过程。

其包含一下四层含义:第一,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是公共事业组织,以此区别与行政管理的主体行政组织或企业管理的主体企业组织;第二,公共事业管理的职能是通过对准公共事务一系列活动的调节控制,使准公共事务表现出有序、有效、可控制的特点,公共事业管理的客体是准公共事务,其收益对象是部分社会公众;第三,公共事业管理的内容集中概括为对公共事业组织内部提供准公共物品的活动进行管理,进而提高生活质量,保证社会利益,这就决定了公共事业管理是永久存在的,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内容和范围会不断扩大,对社会的影响不断增强;第四,公共事业管理具有社会的责任和义务,因此,其工作绩效不能简单地利用利润或者效率作标准,而必须服用数量、质量、满足社会需求程度等多种尺度作标准。

7.公共事业管理和行政管理的区别:第一,管理主体不同:行政管理的主体是政府机关,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是公共事业组织;管理方式不同:行政管理内部实行等级制度,上下级之间是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通过行政手段实行对社会的管理;而公共事业管理是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下,通过对公共事业组织的管理,为社会公共事务、社会公益事业和市场经济活动提供技术和辅助性的服务;第三,管理的直接性和间接性不同:行政管理只要是一种间接性的关系,公共事业管理则主要是一种直接性的管理;第四,管理的独立性不同:公共事业管理具有独立性,主要表现在经费的;而行政管理的主体是行政机关,其活动经费主要依赖国家财政;第五,阶级性不同:行政管理的内容首先要满足统治阶级的需要,反映特定阶段统治阶级的特殊要求;而公共事业管理的内容主要是反映社会经过长期历史发展后对社会管理的客观要求。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认识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认识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认识什么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一门涵盖公共管理、公共政策、公共服务等相关领域的学科。

它以促进社会公共事务的高效运行和改进为目标,培养具备管理和决策能力的专业人才。

务实的专业背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与政府相关的一门学科,在国家发展和公共事务管理方面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该专业培养学生具备解决公众利益问题的能力,包括公共政策制定、组织管理、资源分配和公共服务提供等方面。

主要课程内容•公共管理理论:学习公共管理的基本理论、原则和方法,了解公共管理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公共政策分析:研究公共政策的制定、实施和评估过程,分析政策对社会的影响。

•社会经济统计学:学习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应用于公共事业管理领域的数据分析和决策。

•组织行为学:研究组织内部的行为与决策过程,以及组织文化和团队管理等问题。

•公共财政学:研究政府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原理和管理,包括预算编制、财政政策和税收制度等方面。

•公共事业管理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了解公共事业管理中的问题和挑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就业前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可以在各级政府部门、非营利组织、社会调查机构等单位就业。

他们可以担任公务员、政策研究分析员、项目管理师、社会服务经理等职位。

此外,一些毕业生还选择继续深造,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从事学术研究和教育工作。

必备技能•公共事务分析能力:学生需要具备分析公共事务的能力,包括政策分析、数据分析等,以便做出明智的决策和提出改进意见。

•组织管理能力:学生需要具备组织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组织结构设计、人力资源管理和团队建设等。

•沟通和协调能力: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协调能力,能够与不同部门和利益相关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合作。

•公共政策意识:学生需要了解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关注公众利益并具备改进政策的能力。

总结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具备公共管理、公共政策和公共服务能力的专业人才。

通过学习公共事业管理,学生可以掌握解决社会公共事务问题的理论和实践知识,为实现公共利益做出贡献。

公共事业管理第一章

公共事业管理第一章
公共政策是指政府为了实现特定目标而制定的行动准则和措施。
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
公共政策的制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政策问题的识别、政策目 标的确定、政策方案的制定和评估、政策方案的合法化与实施等环 节。
公共政策的影响因素
公共政策的制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 会环境、技术环境等。
公共服务理论
公共服务提供
政府机构负责提供各种公共服务,如教育、医疗、 交通等,以满足公民的基本需求。
3
公共资源管理
政府机构负责管理和分配公共资源,如财政资金、 自然资源等,以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社会公平。
公共事业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
企业社会责任
企业通过公共事业管理履行社会责任,关注环境保护、公益事业 等方面。
品牌形象塑造
公共产品的特性
公共产品具有非排他性,即一个人使用公共产品时,不会排斥其他人使用;同时,公共产品具有 非竞争性,即一个人使用公共产品不会减少其他人使用的机会。
公共产品的提供方式
公共产品可以通过政府、市场、社会组织等不同方式提供,政府是主要的提供者,但市场和社会 组织也可以参与提供。
公共组织理论
公共组织的定义
企业通过参与公共事业管理,提升品牌形象和知名度,增强市场竞 争力。
危机公关管理
企业通过公共事业管理应对危机事件,维护企业形象和声誉。
公共事业管理在非营利组织中的应用
公益项目策划与实

非营利组织通过公共事业管理策 划和实施公益项目,以实现社会 公益目标。
资源筹集与分配
非营利组织通过公共事业管理筹 集和分配资源,以支持公益事业 的发展。
公共事业管理第一章
目 录
• 公共事业管理概述 • 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理论 • 公共事业管理的发展历程 • 公共事业管理的实践应用

什么是公共事业管理

什么是公共事业管理

什么是公共事业管理公共事业管理是指政府或公共组织负责管理和提供的基础设施和服务,以满足社会公众的需求和利益。

这些基础设施和服务包括供水、供电、供气、交通、通信、卫生、教育等。

公共事业管理的目标是为了保障社会公众的福祉和提高生活质量。

通过管理和运营公共事业,政府能够提供公正、可靠、高效的基础设施和服务,以满足社会公众的基本需求和利益。

公共事业管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公共事业管理需要建立良好的基础设施。

政府需要投资和建设供水、供电、供气、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以满足社会公众的需求。

同时,政府也需要定期维护和更新这些设施,确保其安全可靠。

其次,公共事业管理需要保证公平和公正。

政府应该确保基础设施和服务的普及程度和质量对所有社会公众都是平等的,不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富裕还是贫困地区,每个人都享有平等的待遇。

政府还应该设立监管机构,监督和管理公共事业的运营和服务质量,防止垄断和不正当行为。

第三,公共事业管理需要高效和可持续。

政府应该推动公共事业的合理规划和管理,提高效率和效益。

通过采用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手段,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服务质量。

与此同时,政府还应该注重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和资源。

例如,推广清洁能源和节能技术,减少污染和浪费。

第四,公共事业管理需要积极参与社会治理。

政府应该与公众、企业和社会组织合作,共同参与公共事业的管理和运营。

政府应该促进信息共享和互动,听取公众的意见和建议,增加公众的参与度和满意度。

通过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和合作机制,政府能够更好地了解社会需求和问题,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公共事业管理是政府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只有政府能够科学、高效地管理和运营公共事业,才能够满足社会公众的需求,提高生活质量,并促进社会的繁荣和进步。

总之,公共事业管理涉及各个方面,需要政府的坚定决心和有效管理。

通过建设良好的基础设施、保证公平和公正、提高效率和可持续发展、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公共事业管理能够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好的基础设施和服务,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提升社会福祉。

公共事业管理 专业介绍

公共事业管理 专业介绍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介绍
公共事业管理是一门涵盖公共部门组织、政策制定、行政运作等方面的学科。

它致力于培养学生在公共事业领域中具备管理和领导能力的专业人才。

以下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介绍:
1. 专业概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旨在培养学生对公共部门的运作和管理有所了解,具备解决公共事务问题的能力。

该专业涉及公共政策制定、资源管理、预算分配、决策分析和公共领导等领域。

2. 课程设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包括管理学、公共政策、公共经济学、统计学、政府组织与行政管理等。

学生将学习政府公共政策的制定、执行和评估,关注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公共服务的提供。

3. 就业方向: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可以在政府机构、非营利组织、公共服务机构等地就业。

他们可以担任公务人员、政策分析师、行政经理、公共资源管理师等职位。

他们也可以进一步深造,攻读公共管理硕士或相关学位,提升自己的职业发展。

4. 手段和方法: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重点培养学生的沟通、分析、决策和领导能力。

学生将通过课堂学习、案例分析和实践项目等方式,学习如何制定和实施公共政策,如何管理公共资源,以及如何有效运营公共服务。

5. 潜在贡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将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公共事务改善的重要力量。

他们将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制定和执行有效的政策,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服务,并推动公共组织的改革和创新。

以上是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简要介绍。

这门学科涵盖了广泛的领域,为学生提供了在公共事务管理方面发展职业生涯的机会。

专业毕业生将在推动社会公共事务领域做出积极贡献。

公共事业管理

公共事业管理

名词解释1、社会公共事务,是指涉及社会公众整体的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那些社会事务。

2、公共事业,就是社会全体公众的事业,即关系到社会全体公众基本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特定的社会公共事务。

3、公共组织的基本概念组织是人类在一定的环境中,为了克服人类个体体能和智能的限制,达到群体的共同目标,而按一定的结构形式和活动规律所形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开放性合作形式。

组织的基本要素是人员、目标、结构、规则、活动方式、权力和环境等4、公共事业管理的含义在一定环境中,管理主体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运用一定的职能和手段,对管理客体加以调节控制的过程。

5、公共事业管理公共关系环境,就是影响和制约公共事业管理的各种公共关系因素的总和。

6、公共事业管理的国际环境,是以国别区域作为标准来对影响和制约公共事业管理的因素进行分类的,它是指影响和制约国内公共事业管理的全球性的各种因素的总和。

7、事业单位,是指受国家行政机关领导,没有生产收入,所需经费由国库支出,不实行经济核算,主要提供非物质生产和劳务服务的社会组织。

8、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原则即公共事业管理主体活动的基本准则,它影响着公共事业管理主体如何决定公共事业管理的目标,也制约着公共事业管理组织职能的发挥和管理方式的选择,以及如何处理管理过程中出现的种种矛盾等。

9、刚性方法,就是公共事业管理机构凭借其所拥有的特定权力,对公共事业对象所实施的强制性管理手段。

柔性方法,主要是公共事业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采用说服、信息传播、解释、劝说等软的方式来进行管理。

10、行政管理方法,主要是指通过行政命令(利用公共机构相互间的行政隶属关系和管理权限)和公共政策,按照行政方式来组织、指挥、调控和监督,对公共事业活动进行直接干预和控制。

11、公共事业管理责任包括:a、公共事业管理的主观责任:是指公共事业管理主体对所从事的公共事业的忠诚、良心及认同。

b、公共事业管理的客观责任:是指有关公共事业管理的法律要求,以及上级交付的客观应尽的义务责任。

公共事业管理第二章

公共事业管理第二章
案例二
某地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介绍该地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分 析政府如何通过制定医疗卫生发展规划、优化资源配置、推进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等措
施,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和满意度。
从实践中看公共事业管理的发展
实践中的创新与发展
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总结国内外公共事业管理的实践经验,探讨 政府在公共事业管理中的创新举措和发展趋 势,如数字化技术的应用、跨部门协同治理、 公众参与等。
政策对法规进行补充和完善
政策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法规进行细化和补 充,提高法规的可操作性。

法规与政策相互促进
法规为政策提供稳定的制度环境,政策则通 过实践不断完善和推动法规的发展。
05 公共事业管理的实践与案 例
国内外公共事业管理实践
国外公共事业管理实践
以美国、英国、新加坡等发达国家为例,探讨其公共事业管理的体制、机制、政策等方面的实践经验 ,如市场化改革、公共服务外包、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等。
职能和手段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公共事业管理的职能和手段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职能的履行需要依靠有效的手段,而 手段的运用也需要以职能为目标导向。
根据不同情况灵活运用不同手段
在公共事业管理中,应根据不同情况灵活运用法律、经济、行政和社会等手段,以实现最佳的管 理效果。
04 公共事业管理的法规与政 策
公共设施
公共服务
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管理关系
01
主体对客体进行管理,确保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公共服务的
有效提供。
服务关系
02
主体为客体提供服务,满足社会公众的需求。
互动关系
03
主体与客体之间存在互动关系,客体对主体的管理行为和服务

公共事业管理概述

公共事业管理概述

公共事业管理概述公共事业是指为满足社会公众基本需求而提供的公共服务和公益性活动。

公共事业管理旨在保障公众的权益,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提升社会福利水平。

本文将对公共事业管理进行概述,介绍其概念、特点、挑战以及管理策略。

一、公共事业管理的概念和特点公共事业管理是指对公共服务进行组织、协调、监督和评估的过程。

其核心目标是为公众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公共服务。

公共事业管理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公共性:公共事业的服务对象是全社会公众,不以盈利为目的。

其服务范围广泛,包括教育、医疗、交通、环境保护等领域。

2. 公平性:公共事业管理追求公平合理的资源配置和服务分配,确保每个公民都能享受到公共服务。

3. 社会责任:公共事业管理需要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回应社会需求,为社会发展和稳定作出贡献。

4. 多元化:公共事业管理涉及多个部门、机构的合作与协调,需要整合各方资源,形成统一管理机制。

二、公共事业管理面临的挑战1. 公共需求多样化: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需求的变化,公共事业管理需要不断调整策略,提供更多元化的服务。

2. 资源有限制约:公共事业管理受限于财政和人力资源的限制,如何协调资源配置是管理者面临的重要问题。

3. 管理体制不完善:当前的公共事业管理体制存在部门职能重叠、决策分散等问题,需要进行改革和创新。

4. 服务质量和效率提升:公共事业管理需要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满足公众对高品质服务的需求。

三、公共事业管理的策略1. 健全管理体制: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明确部门职责和权限,增强管理效能。

2. 创新管理模式:引入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激发公共事业管理活力,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3. 加强信息化建设:运用信息技术提升公共事业管理效率,加强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能力。

4. 强化监督和评估:建立监督机制,加强对公共事业管理的监督和评估,确保公开透明、廉洁高效。

5. 加强人才培养:培养专业化、高素质的公共事业管理人才,提升管理水平和能力。

公共事业管理

公共事业管理

1.公共事业:是指主要由社会公共组织提供,为所有社会成员或绝大多数社会成员服务,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构成人们共同生产生活条件的社会事务。

(p4)2.公共事业管理:在一定环境和条件下,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动员和运用有效资源,采取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方式,对有关社会公共事务进行调节和规范,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维护社会共同利益的活动。

(p6)3.非营利组织(公共组织):指以维护社会共同利益,实现社会成员整体福利最大化为宗旨,不以营利为目的,从事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组织。

(p8)4.现代公共事业活动的特点和性质:(p4)1.公共性。

各项社会事业是为所有社会成员,或者为绝大多数社会成员服务,而不是为少数人利益,构成了人们共同的利益和为生产生活提供条件;2.非营利性。

各项社会公共事业以为公众提供服务,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己任,不追求利润的最大化;3.服务性。

与企业生产经营相比,公共事业活动主要是为社会成员提供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环境保护、社会保障等服务;4.专业性。

专业性是指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环境保护、社会保障等公共事业,都是在特定领域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尤其独特的知识体系,具有很强的专业性。

5.简述公共事业管理的计划职能、组织职能、协调职能和控制职能。

1.计划职能:含义:指公共事业组织及其管理者确定公共事业发展目标,制定实现目标的规划,动员人力、物力和财力等各种资源,实现公共事业发展目标的活动。

按照计划的广度划分分为战略计划和运行计划,按时间来分分为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按特性来分分为指导性计划和具体计划按使用频率来分分为一次性使用计划和经常性计划。

与公共事业其他管理职能相比,计划职能处于基础地位,在公共事业管理活动中具有重要功能。

公共事业计划制定的步骤(见17页图)2.组织职能:含义:在公共事业内部形成合理的组织结构,优化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配置,提高运行效率,实现组织发展目标。

组织工作在公共事业管理中的地位:1.提高组织运行效率,为社会提供优质服务2.充分调动组织成员的积极性,努力实现组织目标3.优化组织结构,提高公共事业机构市场竞争力4.优化组织结构,提高公共事业组织内部管理水平。

公共事业管理一级学科

公共事业管理一级学科

公共事业管理一级学科
公共事业管理是一级学科中的一个领域,主要研究公共事业的组织、管理和运作。

公共事业包括政府部门、非营利组织和公共企业等,它们提供各种公共服务,如教育、医疗、交通、环境保护等。

公共事业管理的目标是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质量和可持续性,同时满足社会的需求和利益。

公共事业管理一级学科涵盖了多个学科领域,包括公共管理、组织行为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等。

学科内容包括公共事业的规划与决策、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制定与评估、财务与预算管理、信息技术与创新管理等。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学习公共事业的理论与实践,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管理决策的能力,为公共事业的发展和提升做出贡献。

公共事业管理一级学科在国内外高等院校中设有研究生专业,培养各级政府机构、非营利组织和公共企业的管理人才。

同时,也为从事公共事业管理研究的学者提供学术支持和研究平台。

公共事业管理一级学科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对于提升公共服务的质量、效率和可持续性具有重要意义。

什么是公共事业管理

什么是公共事业管理

什么是公共事业管理公共事业管理是指政府或公共组织为满足公众需求而管理和运营的各种基础设施和服务。

这些基础设施和服务包括但不限于公共交通、供电、供水、污水处理、自来水、燃气、垃圾处理、邮政、通信等。

公共事业是城市和社区的重要基础设施,其良好管理和运营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发展具有关键作用。

良好的公共事业管理可以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降低成本,并增强市民对政府的信任和支持。

同时,公共事业管理还需要考虑到可持续性和环境保护的因素,以确保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公共事业管理通常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政策制定和规划政府和公共组织需要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划,以确保公共事业的实施和运营符合国家和地方法规,同时适应城市和社区的需求和发展。

2.基础设施建设公共事业的建设包括基础设施的设计、建造、维护和更新。

这些基础设施包括道路、桥梁、管道、电网、水库、垃圾处理设施等。

3.服务管理公共事业管理需要监督和管理公共服务的提供。

这包括公共交通的运营、供水和供电的管理、垃圾收集和处理、邮政和通信等服务。

4.财务管理公共事业管理需要有效地管理财务预算,确保公共事业的长期运营和可持续发展。

资金来源包括政府预算、用户费用和融资。

5.监督和评估政府和公共组织需要进行监督和评估,以确保公共服务的质量、效率和安全。

这包括监测和控制排放、检查水质和空气质量、监管公共交通和供电系统等。

在公共事业管理中,着重考虑用户的需求和利益。

公共事业服务必须满足用户的需求,并确保服务的质量、效率和可靠性。

此外,公共事业管理还需要考虑到可持续性和环境保护的因素,以确保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政府和公共组织在公共事业管理方面的作用至关重要。

政府需要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同时发展公共服务管理政策和监督机制。

公共组织可以提供专业技能、人力资源和服务管理,以确保公共服务的高效和可靠。

总之,公共事业管理是城市和社区发展的重要基础,需要政府和公共组织的深入参与和协作,以确保公共服务的质量、效率和可持续发展。

公共管理和公共事业管理

公共管理和公共事业管理

公共管理和公共事业管理一、公共管理的定义和意义公共管理是指政府及其行政机构对社会公共事务开展的管理活动。

它是政府为实现公共利益而进行的一种有组织、有计划、有导向的行为。

公共管理的意义在于通过政策制定、资源配置、服务提供等手段,促进社会公共事务的顺利运转,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二、公共管理的范围1. 经济领域:包括财政预算、税收征收、金融监管等方面,以保障国家经济运行平稳。

2. 社会领域:包括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传承等方面,以保障人民基本权益。

3. 环境领域:包括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方面,以保障人类生存环境。

4. 政治领域:包括选举投票、司法审判等方面,以保障民主法治。

三、公共事业管理1. 公共事业概述公共事业是指国家或地方政府直接或间接提供给社会各个层面的基础设施和服务。

如水电煤气、交通运输、邮政通信、公共安全等,是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和服务。

2. 公共事业管理的特点公共事业管理具有以下特点:(1)公益性:公共事业服务的对象是全体社会成员,目的在于满足社会基本需求。

(2)政府主导:由于公共事业服务涉及到国家和民众利益,因此必须由政府主导。

(3)市场化:公共事业服务也可以通过市场机制提供,但市场化程度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4)规范性:公共事业服务需要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行政规定,保障服务质量和安全。

3. 公共事业管理的挑战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公共事业管理面临着以下挑战:(1)投资不足:由于公共事业投资需求巨大,但受到财政收入限制等因素影响,投资不足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

(2)资源短缺:一些地区存在能源、水资源等方面的短缺问题,给公共事业管理带来了困难。

(3)服务质量不高:一些地区公共事业服务质量不高,存在滞后、缺乏竞争等问题。

(4)监管不力:一些地区公共事业监管不力,导致一些企业存在违规行为,影响服务质量和安全。

四、公共管理与公共事业管理的关系公共管理和公共事业管理是相辅相成的。

公共事业管理介绍

公共事业管理介绍

公共事业管理介绍
公共事业管理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公共管理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专业培养掌握现代化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基本知识和能力,有一定的自然科学基础和工程科学技术知识背景,具有较强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

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经济学和管理学基础,熟练运用各种经济分析工具,熟悉环境经济与管理活动规律和我国环境政策及有关法规,具备独立进行环境经济调查研究、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在环境资源规划、开发和管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此外,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就业方向非常广泛,可以在文教、卫生、环保、社会保障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工作,也可在科研机构、大中专院校从事研究工作和教学工作。

公共事业管理概述

公共事业管理概述

公共服务
01
公共服务的定义
公共服务是指由政府或非营利组 织提供的以满足公民基本需求为 主要目的的公益性服务。
02
公共服务的特点
03
公共服务的内容
公共服务具有非排他性、非竞争 性和不可分割性的特点,旨在保 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和生活质量。
包括教育、医疗、社会保障、文 化娱乐等,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支 撑。
公共设施管理
在环境保护日益重要的背景下 ,公共事业管理将更加注重可 持续性和绿色发展。通过推广 环保理念和绿色技术,推动公 共服务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
随着社会需求的多样化,个性 化与定制化服务将成为公共事 业管理的重要方向。通过了解 公众需求、提供定制化服务, 满足不同群体的特殊需求,提 高公众满意度。
Part
国际化视野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未来的公共事业 管理将更加注重国际化视野,借鉴国际先 进经验,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服务质量与效率问题
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是公众关注的焦点,也是 公共事业管理面临的挑战之一。如何提高服务质 量、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公众参与与利益平衡
公众对公共服务的期望和需求各不相同,如何平 衡各种利益诉求、实现公众参与和决策的公正性 是公共事业管理面临的挑战之一。
公共事业管理的未来发展
用于实现政策目标。
公共资源管理
公共资源的种类
公共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公共设 施和文化遗产等,具有非排他性 和非竞争性的特点。
公共资源管理的原

公共资源管理应遵循公平、效率 和可持续性原则,确保资源的合 理利用和保护。
公共资源管理的方

包括资源调查、规划、开发、利 用和保护等,需要综合考虑经济、 社会和环境因素。

319 公共事业管理就业方向

319 公共事业管理就业方向

公共事业管理就业方向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就业方向非常多样化,具体包括:
1. 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政府公共关系、办公室管理、信息管理、城市公共事务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以及非政府机构代表等岗位的工作。

2. 教育和文化部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可以适应教育和文化部门中对公共事务与公共管理的需要,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教育部门、科研机构的教学、科研管理工作,或者文化部门从事群众文化事务管理、文化市场管理与监督工作。

3. 非营利组织: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还适用于各种非营利性组织的工作,如各种协会、学会、协会等组织的管理和运作。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就业选择还取决于个人的兴趣和能力。

在实际求职过程中,可能会因专业的具体设置、市场需求、个人情况等多种因素而有所变化,建议求职过程中进行职业规划咨询,以了解更多相关信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期末作业考核
《公共事业管理》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
1.公共产品也称为公共商品、公共物品或公共品,公共物品是指不具有消费上的排他性与竞争性的物品。

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区别的标准就是是否具有消费的排他性和竞争性。

公共产品分为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

纯公共产品是指完全具备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产品
2. 非政府组织即非营利的以增进社会公共利益为组织目标,且是非官方的,即组织本身并不具有行政权力的公共组织。

与政府组织相较,非政府组织的最大特点是非强制性和服务性。

非政府组织主要是非营利的院校、社区学校、医院、研究所、基金会、文化和科学技术团体、各种咨询服务机构等。

3. 准公共产品指具备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两个特点中的一个,另一个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或者虽然两个特点都不完全具备但却具有较大的外部收益的产品。

4. 科技事业管理的前瞻性原则科技事业管理的前瞻性原则,是指科技管理机构要对科技发展的趋势有充分的估计,发挥科技情报和科技预测的作用,密切跟踪科技发展新动向。

5.区域卫生规划区域卫生规划是指按区域人口卫生服务需求及卫生资源可供量设置医疗卫生机构,以避免盲目发展或发展不足,使卫生资源配置合理。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75分)
1. 为什么说政府是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首先,政府是公共事业管理的主要主体,这是由政府代表国家行使的公共权力决定的。

公共事业管理的目标是有效地提供公共物品与使用公共资源。

由于“个体的理性必然导致集体的非理性”,公共事业管理必须建立与使用公共权力。

因此,公共事业管理的核心问题是通过公共权力的运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不同等级的公共事业管理,需要不同等级的公共权力,但就整个社会而言,只有政府才具有这一公共权力。

所以,政府必然要管理公共事业并成为公共事业管理的主要主体。

其次,民众是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主体。

民众是公共权力的最终拥有者,运用公共权力进行的公共事业管理必然要有民众的参加,以使民众行使公共事业管理的终极权力。

只有民众的广泛参与,公共事业管理才能真正实现决策的民主化与科学化。

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构成以政府为核心的逻辑链条,政府起着承上启下的主导作用。

2.比较民办非企业单位与社会团体。

答:1)社会团体可以举办民办非企业单位,而民办非企业单位不能举办社会团体;2)社会团体可以设立分支机构,而民办非企业单位则不得设立分支机构;3)社会团体是由公民自愿组成的会员制组织,可以做公益事业,也可以做只满足会员需求的互益性事业。

而民办非企业单位是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力量以及公民个人利用非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活动的社会组织,具有公益性特征。

4)民办非企业单位是从事经常性、连续性服务的实体性社会服务组织。

实体性是其有别于社会团体的一个基本特征。

社会团体是指由公民自愿组成的会员制的组织,其组织结构具有松散型,活动具有不定期性;和社会团体相比,由于民办非企业单位是面向社会开展服务的组织,其活动的特点是连续的、经常的,其组织结构具有实体性。

3. 简述西方主要国家和我国的教育管理体制的特点。

答:西方主要国家和我国的教育管理体制的特点主要是:
1)英国教育管理体制:机构少而精、法制化水平高;
2)美国教育管理体制:层次少、社会监督力度大;
3)法国教育管理体制:集权与分权相结合;
4)德国教育管理体制:州政府享有充分的自治和自主权;
5)我国的教育管理体制:中央统一领导下的分级管理,地方负责制度。

4.简述现代卫生事业管理的基本内容。

答:(1)实施区域卫生规划
(2)突发事故救护、基本的卫生产品和医学研究产品的生产与提供
(3)医疗产品的生产与提供
(4)适合国情的医疗保障制度
(5)卫生市场的管理
(6)卫生服务价格管理
5.借鉴当代西方国家政府改革经验,总结我国近30年来的政府改革与事业改革,政府可以采用三种方式实现自身承担的公共事业职责?
答:1)传统生产方式。

以直接组织生产的方式提供事业物品,即通过举办事业单位、供养事业单位,由事业单位组织事业产品与服务的提供。

例如,不宜有私人资本介入或私人资本不愿介入的领域,即在相当程度上应由国家财政支持,表现为国家公共事业,如社会科学联合会、社会科学院、基础理论研单位、图书馆、博物馆、计划生育协会等等,应进行财政全额拨款,同时进行管理方式的改革,等等。

2)社会化生产方式。

国家开放公共事业领域,将部分公共事业职能向社会转移,同时破除所有制等限制,引导、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各种类型的事业组织,从事公共事业生产,形成社会事业社会办的局面。

3)契约化(市场化)生产方式。

在公共事业领域引入市场竞争模式,政府与事业单位、非政府组织或公司企业通过以契约为基础的合作,共同提供公共事业服务。

政府通过合同承包、特许经营、税收优惠、提供补助或贷款等方式,将公共事业的生产任务交由事业单位、非营利组织或公司企业,上述组织负责事业产品的生产,政府则负责项目选择、目标确定、监督评估等工作,即将核心职能(掌舵)留在手中,将具体运作职能(划浆)交给其他组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