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校共育观

合集下载

家校共育的理解和看法

家校共育的理解和看法

家校共育的理解和看法家校共育是指家庭和学校之间的密切合作,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和教育负责。

这种合作不仅仅是家长和教师的责任,更是一种关注孩子全面发展的共同责任。

对我来说,家校共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能为孩子提供更全面的教育,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发展。

首先,家校共育可以加强家庭和学校之间的沟通与合作。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而学校是他们的第二课堂。

只有家庭和学校能够紧密合作,才能更好地关注孩子的学习和成长需求。

通过家校共育,家长和教师可以分享彼此的观察和发现,及时沟通孩子的进步和困难。

这种密切的合作有助于制定更有效的教育计划和个性化的发展目标,提高孩子的学习动力和成就。

其次,家校共育可以营造一个更有利于孩子发展的环境。

在家庭中,父母可以为孩子提供关爱、支持和指导,培养他们的良好习惯和价值观。

而在学校中,教师则有专业的知识和经验,能够提供系统的教育和培养。

家校共育能够让家庭和学校互相补充,为孩子创造一个全面发展的环境。

家庭和学校的相互配合,能够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使他们能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挑战。

最后,家校共育能够加强家长、教师和孩子之间的情感联系。

对孩子来说,家庭和学校是他们成长的两个重要支撑。

当家庭和学校能够紧密合作时,会让孩子感受到更多的关心和支持,增强他们的自信和自尊心。

同时,家长和教师之间的合作也能够建立起更密切的信任关系,共同为孩子的未来而努力。

综上所述,家校共育对于孩子的成长和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加强家庭和学校之间的合作,我们能够提供给孩子更全面的教育,创造更有利于他们发展的环境,建立更紧密的情感联系。

只有家庭和学校真正合作起来,才能够培养出有独立思考能力、具有创造力和积极价值观的优秀人才。

家校共育建议

家校共育建议

家校共育建议家校共育是指家庭和学校之间共同育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和教师应该紧密合作,共同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

为了实现家校共育,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家长和学校应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

家长和学校应定期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交流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和成长情况。

家长可通过家长会、家长微信群等途径了解班级和校园的情况,及时与学校沟通孩子在学校的问题和困惑。

学校也应主动与家长保持联系,及时通知他们关于学校的重要信息和孩子的表现。

只有通过有效的沟通,家庭和学校才能保持紧密联系,形成合力,培养出优秀的孩子。

其次,家庭和学校应共同关注孩子的思想教育。

在当今社会,孩子的思想教育变得越来越重要。

家长和学校应共同关注孩子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

家长可以与孩子进行深入的交流,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与他们分享自己的人生经验和智慧,引导他们正确看待世界和人生。

学校则应通过课堂教学和校园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塑造他们的正确价值观。

第三,家庭和学校应共同促进孩子的兴趣和爱好的培养。

家长要充分了解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并且鼓励孩子积极参与其中。

学校也应提供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让孩子有更多的机会发展他们的兴趣爱好。

通过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努力,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可以得到更好的开展,他们的个性和特长也可以得到更好的发挥。

最后,家庭和学校应共同推动孩子的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培养孩子终身学习能力的关键。

家长要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应鼓励他们主动思考、解决问题,并独立完成作业。

学校应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资源,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同时,学校也可以通过开展一些有针对性的课外辅导和讲座,帮助家长更好地理解和指导孩子的自主学习。

总之,家庭和学校是孩子成长的两个重要支撑,他们之间的有效合作和共同努力是实现家庭和学校共育的关键。

只有通过良好的沟通、共同关注孩子的思想教育、共同促进孩子的兴趣和爱好的培养以及共同推动孩子的自主学习,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优秀孩子。

家校共育主要经典语录

家校共育主要经典语录

家校共育主要经典语录家校共育是指家庭和学校之间的紧密合作和互动,共同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和学习能力。

在家校共育的过程中,经典语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些语录具有深刻的生活哲理和教育意义,能够引导家长和教师正确地引导孩子的成长。

一、践行爱的教育理念1.爱是培养孩子成才的最根本的因素。

爱是家庭和学校的灵魂,通过亲情和爱的培养,孩子才能在温暖和关爱中茁壮成长。

2.爱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爱能激发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让孩子乐于接受新知识和挑战自己。

3.关爱每一个孩子,因材施教。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和潜力,家庭和学校应该全面关注每个孩子的发展需要,给予个性化的教育和关怀。

二、重视德育教育1.立德树人,德育第一。

德育是培养孩子的品德和道德观念的基础,只有通过德育教育,才能培养出有道德素养的公民。

2.尊重孩子的人格和尊严。

在教育中,要注重尊重孩子的人格和尊严,让孩子在尊重和被尊重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

3.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培养孩子正确的价值观,让孩子明白何为真善美,学会正确认识世界和人生,做一个有责任感和担当的人。

三、倡导与孩子共同成长1.陪伴是最好的成长礼物。

家长和老师应该积极地陪伴孩子一起成长,给予他们关心和支持,并为他们提供适当的指导和引导。

2.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通过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对学习充满兴趣,并能够主动地探索和发现新知识。

3.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和品质。

良好的习惯和品质是孩子成功的保证,家长和老师要重视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四、共同培养孩子的综合能力1.注重培养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是孩子终身发展和成功的基础,家庭和学校应该共同努力,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和方法。

2.引导孩子正确的自我价值认知。

学生的自我认同感和自我价值感对于他们的学业成功和个人发展至关重要,家长和教师要给孩子正确的自我价值认知的引导。

3.提倡创新思维和能力。

在当前知识爆炸的时代,培养孩子的创新思维和能力非常重要,家庭和学校应该为孩子提供相应的机会和环境。

家校共育家长心得体会经典优秀范文3篇

家校共育家长心得体会经典优秀范文3篇

家校共育家长心得体会经典优秀范文3篇家校共育家长心得体会1该生是个聪明、可爱、性格开朗的孩子,关心集体,兴趣广泛,善于与同学交往,人缘好;尊敬师长;上课能专心听讲,思维活跃,积极思考,学习成绩优异。

我家孩子今年上小学四年级了,眨眼功夫孩子就长大了,对孩子来说我是一位高龄妈妈,在教育孩子方面我的体会简单分享一二。

(一)习惯的养成非常重要每个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己的孩子优秀,正所谓望子成龙,盼女成凤要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小学是学习习惯、学习品质和自己意识养成的关键期。

从幼儿园到小学是一个过渡期、适应期。

刚入学要告诉孩子现在是一名小学生了,不再是小朋友了,要养成每天读书、学习的好习惯。

魏梓旭每天坚持读书学习,作业每天无论多少都要认认真真完成。

尤其是书写方面一定要干净、工整、清晰。

对于这方面,我的要求是十分严格的。

作业独立完成,端正学习态度,养成检查作业的习惯,不磨蹭。

好的习惯一旦养成,一生受用。

习惯决定行为,行为决定成就,到现在孩子成绩一直很优秀。

(二)享受快乐,感知自己然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快乐的童年,而快乐是来自己不同的。

魏梓旭活泼开朗,喜欢运动旅游。

从幼儿园我就经常带孩子出去玩,读万卷书的同时行万里路。

读书让自己己的才识过人并让自己己的学识体现,出去走走开阔视野,领略大自己然的风采。

经常去动植物园,孩子认知了许多动植物,好多动植物的习性孩子现在都十分了解。

暑假去海边,领略海的风采,亲眼目睹大海的辽阔,无边无际、潮起潮落。

品尝海水的咸涩,倾听海浪拍打礁石的声音。

走在软软的沙滩上感觉是舒爽的,晚上照着手电筒捉鱼、虾、蟹的那种快乐是无法用语言形容的。

(三)尊重孩子爱好的选择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才竞争,家长都希望孩子有一技之长。

不征求孩子的意见报形形色色的辅导班美术、音乐、书法。

尊重孩子的选择,选择自己己喜欢的一门作为生活的一种乐趣去学习。

一年级下学期的时候,学校有社团课软笔学习。

孩子非常喜欢,放学回家告诉我说想写毛笔字,想学习那就学呗。

家校共育观后感学习心得(精选7篇)

家校共育观后感学习心得(精选7篇)

家校共育观后感学习心得(精选7篇)家校共育观后感学习心得(篇1)一、注重孩子的品德教育和良好性格的形成和发展。

此刻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万般被宠爱,造就了他们以自我为中心,从来不考虑别人的感受,也不懂得怎样去关怀别人。

作为家长我时刻注重自已的言行举止,不把工作压力和情绪带给他,以良好行为来影响他。

凡事从正面去教育,遇到一些负面的不良影响,和他一起讨论让他懂得判断是非的能力。

二、以身作则,创新良好的学习环境。

此刻的孩子读书压力大,作为家长应尽可能给他们创新良好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在舒适的环境里心无旁骛地学习。

在孩子学习期间尽可能不去干扰他们,在旁边静静地看书报做家务,随时回答孩子关于学习方面的提问,给孩子创新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让他们在一个言传身教的良好环境中快乐学习。

三、强打根基,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最主要的是打好基础,我曾听过这样的话:"小学初中差不多就行,高中好好学"。

我认为这样的想法是不正确的,小学和初中是很要害的打基础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的阶段,一旦基础打不好,上高中后很难改变局面。

所以在这个阶段,我天天嘱咐孩子上课一定要认真听课,不懂的一定要弄懂。

英语一定要多读多背多听;数学一定要掌握基础,不能混淆概念,答题时看清题意,小心慎重;语文不仅要掌握课本上的知识,还要了解和课文相关的书本上没有的其他知识要引申出去。

从细微之处做起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良好的学习自觉性。

四、用爱心和微笑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和交流,做孩子的知心朋友。

孩子进入初一后,可能是时代青春期的缘故,越来越觉得与父母有抵触情绪,也不愿意多讲学校里发生的事,学习好坏更是不愿讲。

怎么回事呢?是不是我们经常以家长的身份与他说话让他反感?于是我放下家长的架子,对孩子报以爱心的微笑,经常有意无意地讲一些自己单位的事及自己在工作上碰到的艰难给他听,并让他出谋划策。

渐渐地孩子也对我讲一些学校里和学习上的事。

对于他学习上的失误我从不直接批评,而是以激励和提出期望为主。

家校合作共育老师心得体会(通用5篇)

家校合作共育老师心得体会(通用5篇)

家校合作共育老师心得体会(通用5篇)1. 家校合作共育让孩子的成长更全面。

作为老师,我常常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了解孩子在家庭环境中的情况。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重要环境,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影响非常大。

通过与家长的合作,我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孩子的兴趣、特长和困难,能够为他们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帮助和指导。

2. 家校合作共育提升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家长的参与和支持是培养孩子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重要因素。

作为老师,我与家长合作,共同制定孩子的学习计划和目标,并与家长一起监督和鼓励孩子完成任务。

家长的支持和关注让孩子感到学习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3. 家校合作共育促进了家庭教育的发展。

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与家长的合作,我可以向他们传授和分享一些教育知识和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教育孩子。

同时,家庭教育也可以反向影响学校教育,促进学校对于家庭教育的支持和重视,形成家校共同育人的良好氛围。

4. 家校合作共育加强了师生关系。

通过与家长的合作,我与他们建立了良好的沟通渠道和互信关系。

家长对于孩子的了解是有独特的优势和经验的,他们的反馈和建议对我的教学工作非常有帮助。

同时,通过与家长的合作,我也更深入地了解了孩子的成长环境和家庭背景,能够更好地理解和照顾每个学生的需求和差异。

5. 家校合作共育推动了教育资源的整合。

家庭与学校是孩子成长的两大重要环境,通过合作共育,可以将家庭和学校的教育资源整合起来,形成互补和互学的关系。

学校可以向家长提供一些教育知识和资源,让他们更好地教育孩子。

而家长也可以将自己的经验和观察反馈给学校,为学校提供改进和发展的方向。

这样,家庭和学校就可以共同为孩子提供更全面和优质的教育。

关于家校共育心得体会范文(19篇)

关于家校共育心得体会范文(19篇)

关于家校共育心得体会范文(19篇)关于家校共育心得体会范文(精选19篇)关于家校共育心得体会范文篇1(1)父母以身作则,做孩子的模范,学校积极引导,双方共同努力我们认为要教育好孩子,首先要以身作则,父母是孩子的模范,惟独自己做了,孩子才会跟着学习。

假如光说大道理,而自己不能作为孩子的模范,那么,这种教育,不过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教育,是丝毫起不了作用的。

同时,学校的教育也是同等的重要,惟独双方共同努力才干出效果。

儿子的母亲目前是一所大学的钻研生,对孩子而言,这是他引以为自豪的事,也是一种促进力量。

虽然他不知道母亲考研的历程有多么辛劳,但母亲深夜还在静静的看书的景象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是一个模范,使他明白惟独勤奋努力才会梦想成真。

孩子已经上初一,虽然母亲不在身边,孩子在爸爸和学校老师的谆谆教导下,不仅在学习上有进步,其他各个方面都有了可喜的进步,成为了一个懂事的好孩子。

(2)营造家庭学习气氛让孩子养成自觉学习习惯听我的同事讲过他家女儿和侄女双双同年考上大学的事,他的心得体会是营造家庭学习气氛,让孩子养成自觉学习的好习惯。

天天晚上吃完饭后,他和妻子就出去散步,女儿和侄女两个孩子收拾完桌子,就去写作业,他们回到家,在孩子做作业时,从不看电视,各自拿一本书看,时间久了,孩子就养成了良好的作息习惯,女儿和侄女经常相互比,看谁学习好,看谁学的晚,去年高考,两个孩子双双以优异成绩考取梦想的大学。

(3)培养孩子的爱好,爱好是的老师儿子小的时候很喜爱玩电脑游戏,我对他说,玩可以,你也可以玩出新花样,比如,做幻灯片之类,拿给别的孩子看时,多有成就感啊。

于是儿子学会了制作幻灯片,时常还叫别的孩子欣赏,并教会他们。

儿子此刻喜爱上了英语,刚开始的时候,我同学家的女儿去学英语,让他也去跟着学,如今,他已经越学越有爱好,对妈妈说:“我班上有一个英语说得很好的同学,我也要跟他一样”。

看到孩子这样爱学英语,我很欣慰。

我知道儿子的语文不太好,我有时替他着急,真期望他能把语文提高一下,可儿子说要继续报名学英语,我还是快乐的答应了。

家校共育的观后感(15篇)

家校共育的观后感(15篇)

家校共育的观后感(15篇)家校共育的观后感1“双减”政策实行以来,让孩子们的学业负担减轻了不少,在家的时间也充裕了,该如何更好的利用这些时间呢?视频中老师们给了我很多的启发。

一、高质量的陪伴孩子学习和生活。

陪伴不仅仅是孩子学习时在一旁的陪同,只关注课内的学习内容,更多需要在生活中更多的交流、谈心,及时堂握孩子的思想动态,帮助他学会正确处理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二、学习教育理论,更好的与孩子沟通。

初中的孩子自我意识开始增强,需要我们家长也要不断地学习,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

和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和孩子一起成长。

三、坚持体育锻炼,磨炼孩子坚强的意志。

运动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影响很大,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而且运动可以磨练意志,帮助孩子勇于面对困难和挫折。

孩子的`学习成长是一条很长的路,家庭教育也是一个艰辛而漫长的过程,在“双减”后学业压力大幅减轻的情况下,我们要帮助孩子扎实、健康的成长,高效的学习,和谐的发展,孩子才能走得更远、更高。

家校共育的观后感2双减给我们带来的变化,我觉得孩子们的睡眠时间增加了,这样第二天就更精力饱满地投入学习,体育锻炼时间也多了,有更多的时间,可以带孩子在假期的时候,出去走走,旅游的时候让孩子自己做攻略,多支持他们自己的安排,不要强行限制他,尊重他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不要老想让孩子迁就我们,要彼此出合。

学会“蹲下”向孩子学习,多让孩子关注社会奇闻,也可以在传统节组织、家庭共建,让孩子和我们一同学包粽子,了解传统文化同时,也很好地实现心理的愉快交流。

多让孩子关注社会,关联到生活中,在学习压力减负的同时,提高了生活技能,现在很多题目的答案都是开放性的,不再是单一的首知5点,学会这些,也在无形中减轻了孩子和家长的.心理焦虑,心理减负。

希望我们学校在减负的同时,减的不只是减少作业量,更好的帮助我们的孩子抓重点,更高效地去学习。

家校共育。

一起并进!双减的不是孩子的作业,而是变更的去发现孩子的快乐,提高他们的能力和信心。

家校共育家长心得体会(15篇)

家校共育家长心得体会(15篇)

家校共育家长心得体会(15篇)我们从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

但是心得体会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家校共育家长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分享。

家校共育家长心得体会1就如何言传身教,身体力行,努力做好一名合格家长,我的认识有三。

一是必须不断的提高自身,对事物和各种社会现象要有正确的认识和评价标准,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遵守社会公德良俗和行为规则。

这样才能避免因自己的不慎行为给孩子和家庭带来伤害。

二是不能没有原则的宽容,自然法则和一个社会的整体规则不会因为某个人的年龄大小来改变,所以我们千万不能因为孩子年龄小触犯了这些规则就选择无限的原谅和宽容,孩子犯了错误,我们往往是想尽一切办法帮他来弥补,不想让孩子受到该有的惩罚,认为这才是对孩子应有的爱。

其实这是极端错误的,这样实际上是在鼓励孩子在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下一次犯下更大的错误,可能是我们家长根本无法弥补,到时候孩子只能受到更重的惩罚,受到更大的伤害。

三是一定要教会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导向,加强孩子的规则意识和责任意识,孩子总要离开我们,走向社会,如何更好地融入社会,适应社会,这是我们要面对的难题。

所以我们一定要教会孩子如何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如何遵守社会规则、职场规则、政治规则等等,要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正确的判断是否标准。

家长要做的在人生的道路上既能陪他们一起骑马,将他们扶上马背,更重要的是要能放开缰绳,让孩子能自由驰骋,实现自我。

时间过得好快,转眼间孩子已成为三年级的学生了,他是一个活泼好动,爱提问题,很调皮的一个小男生。

说起孩子大概每个家长都有说不完的话题,孩子的成长倾注了我们太多的心血与爱,当然孩子也带给了我们数不清的欢乐。

有幸学校能提供这样的一个平台,通过家校合育有机会和学校老师以及家长共同交流孩子的成长教子心得,交流教育培养学生的经验和做法。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自己不可能时刻保持冷静态度,有时候也会为孩子的不懂事生气,或为考试成绩不理想而担忧,每当遇到这些方面的问题都是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没有更好的引导方法。

家校合作共育的心得体会与感悟(7篇)

家校合作共育的心得体会与感悟(7篇)

家校合作共育的心得体会与感悟(7篇)家校合作共育的心得体会与感悟篇1一、重视家庭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做乐于陪伴孩子的朋友型家长“生命要用生命来陪伴,灵魂要用灵魂来激发,思想要用思想来影响,智慧要用智慧来启迪,意志要用意志来砥砺,人格要用人格来塑造。

”这是我和孩子父亲非常认同的一句话。

作为父母,尽可能多花时间陪伴孩子是最最重要的事情,因为孩子品德的陶冶、良好习惯的养成和性格的形成都是首先在家庭中获得熏陶与启迪的。

父母的言传身教是孩子的底色,家庭教育才是孩子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孙汀若属于典型的妈妈生、姥姥养的孩子,因为爸爸妈妈都是上班族,工作时间很少在家,孩子的日常衣食起居基本上都是姥姥照顾的;但孩子并没有因此与父母疏远,因为我们一旦能有时间在家,就会尽可能的多陪伴孩子。

汀若爸爸比我陪伴孩子的时间更多一些,父亲的陪伴对于女孩很重要,这让汀若从小很有安全感。

他很关注两件事情,一是陪孩子玩耍,没大没小的疯玩,所以汀若很阳光、活波;二是在玩乐中观察孩子,发现孩子的优缺点,并且结合孩子的特长优点进一步培养,拓宽孩子的知识面(具体做法在第二条中再做交流)。

我是一名教育工作者,平常很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重视孩子的情绪变化,并及时进行必要的沟通疏导,做到这些其实不难,最关键的就是不要让孩子觉得你一直拿她当小孩儿,我们要多倾听、多问孩子想什么、为什么这么想、多与孩子分享一些可爱的小秘密,这种朋友式的互动会增强孩子对事物的感受力和判断力。

汀若经常说,我是她的朋友,我想这种良好的亲子关系离不开对孩子的陪伴。

二、学习技能上不给过大的压力,习惯养成上要定严格的规矩父母对每一个孩子都会有很多期许,但是要深知作为父母最重要的任务是把孩子培养成一个拥有独立人格的人。

我们对孩子的长远规划就是希望她首先能成为一个健康快乐、简单善良、自食其力、热爱生活的人,在这个必须完成的目标之上,孩子可以自由发展。

小学阶段,在完成学校布置的教学任务,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之外,我们不会给她太大的学习压力,希望她能拥有一个快乐开心的童年。

(完整版)家校共育

(完整版)家校共育

【家校共育】一位老教师总结的家庭教育精华,再忙都要看看2015—12-09 好教师这是一个老教师的家庭教育总结:我从教已二十多年了,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越来越强烈地感觉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并深刻意识到,一个优秀孩子的背后往往有一个成功的家庭,一个问题孩子的背后肯定有一个不成功的家庭或不理性的父母!1、上帝是公平的。

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对孩子小时付出的越多、教育的越理性、越科学,孩子大的时候你付出的就会越少,你将越省心,越有成就感。

2、“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一条真理。

对孩子的教育要有科学的计划、正确的指导、理性的措施,父母要做好表率。

孩子的生活习惯、处事方式、思维方式、世界观、价值观都将带有你们的影子,因为孩子小时候学习的重要方式是无意识或有意识的模仿。

3、父母要多花一些时间在孩子身上。

不要为了自己的事业而忽视对孩子的教育,否则孩子长大后很可能会毁掉你的事业。

不要为了自己的休息娱乐而忽视与孩子的交流,否则孩子长大后你将无快乐可言,你将拥有更多的愁苦、恼怒和无奈.4、要注意培养孩子的是非观。

孩子年幼无知,动手打父母或者长辈时,我们千万不要高兴,更不能认为孩子长本事了。

这时要严肃地告诉孩子这是不对的,要尊敬父母和长辈.否则,孩子会认为打人是赢得家长高兴的方式,是自己获得价值感的途径,这样是非观念就混乱了,长大后他就很可能动手打你了。

诸如此类。

我们都应引起高度重视。

5、千万不要动不动就打孩子。

“棍棒底下出孝子"已经过时,更不能无缘无故地把自己的不愉快倾泻到孩子身上。

否则你的暴力倾向会在孩子身上“发扬光大”。

6、千万不要打击孩子的自信心。

孩子越小,你的话越有可信度,他们会不自觉地记住你说的话。

如果你总是打击自己的孩子,甚至随意伤害孩子的人格和尊严,孩子将失去自信和活力,失去面对挫折的勇气和成功的机会,甚至产生心理障碍。

7、千万不要一味地迁就孩子,溺爱孩子.不要认为孩子小时候我对他好,他长大后就会对我好,这是极大的错误。

家校共育内容的重点

家校共育内容的重点

家校共育内容的重点家校共育是当今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之一,它强调学校和家庭之间的紧密合作,共同培养孩子的全面发展。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深入探讨家校共育的重点,并分享我对这个概念的观点和理解。

首先,家校共育的重点之一是建立积极的沟通与合作关系。

学校和家庭应该保持频繁的沟通,相互交流孩子在学校和家庭中的表现,共同制定教育目标和计划。

在这种积极的沟通与合作中,学校和家庭可以更好地理解彼此的期望和需求,并共同关注孩子的学业、社交和情感发展。

其次,家校共育的另一个重点是共同关注孩子的学习成果和表现。

学校应该与家庭分享关于孩子学习的信息,包括成绩、作业和评估结果。

与此同时,家庭也应该关注孩子在学校中的学习情况,积极参与和支持他们的学习活动。

通过共同关注孩子的学习成果和表现,家庭和学校可以更好地协调他们的教育方法和策略,提供更有效的学习支持和指导。

家校共育的第三个重点是培养积极的家庭环境与学校环境。

学校和家庭应该共同努力,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

学校可以通过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活动来创建积极的学校环境,而家庭则可以鼓励孩子积极参与学校活动,并提供良好的家庭支持和激励。

良好的家庭环境与学校环境相辅相成,为孩子提供全方位的成长和发展机会。

此外,家校共育还强调家庭和学校之间的互相支持和尊重。

学校应该尊重家庭的文化、价值观和教育方式,与家庭建立互信关系。

同样,家庭也应该尊重学校的教育专业知识和规定,并积极支持学校的工作。

互相支持和尊重可以加强家校之间的合作关系,提升孩子的教育质量和学习成果。

从我的角度来看,家校共育是一种非常有意义和有效的教育模式。

它能够充分发挥学校和家庭在孩子教育中的作用,为他们提供更全面的教育支持和机会。

通过积极的沟通与合作、共同关注孩子的学习成果和表现、培养积极的家庭环境与学校环境,以及互相支持和尊重,家校共育可以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和成绩。

总结起来,家校共育的重点是建立积极的沟通与合作关系,共同关注孩子的学习成果和表现,培养积极的家庭环境与学校环境,以及互相支持和尊重。

家校共育观后感6篇

家校共育观后感6篇

家校共育观后感6篇家校共育观后感1作为家长普遍都认为自己最关心自己的孩子,都会说:只要孩子将来能幸福,我们愿意付出一切!为了孩子吃再多苦也值。

甚至大多数家长把孩子的未来当成自己梦想的延续。

但是我却无意间察觉,家长们似乎忽视了一个问题:参与孩子的成长,你专业吗?你能不能让自己的孩子做到?我们不是专家,这是肯定的。

实际上,我们的孩子已经很优秀了,而且一直在努力,他们需要的是我们的助力、需要正能量的助力!既然我们缺少专业知识,能力不够,必然要学习。

对于“家长驻校”,本来我也不觉得参与其中会起什么大的作用,甚至我的初衷仅仅是想帮老师凑个数,如果知道班里有别的家长能去,我还不一定会参加这个活动。

但是就在踏进校园一刹那,我猛然察觉,来就对了。

这里是属于孩子成长的环境,是他们将要在这里走过四年的摇篮,这里将会为我的孩子你的孩子修枝剪叶,为他们成为栋梁之材输送供给无限的正能量,虽然这所学校是农村的、不太大。

学校不太大,却足以孩子们上课学习文化知识,开阔心胸;课后奔跑呐喊,放飞自我。

学校不太大,但干净利落,窗明几净,绿植丰富。

学校不太大,但教室内外地面净亮,教学设施合理摆放。

多处设置了厕所够方便,厕所无味够卫生,够洁净。

学校不太大,但餐厅内食物丰富,营养刚刚好。

操场是塑胶的,安全环保档次高。

精神文化、物质基础都较全面。

学校不太大,但所有任课老师积极教学的态度我看在眼里。

班主任、级部主任一门心思为我们的孩子跑前忙后不遗余力。

今天,王校长也在百忙中与驻校家长互动。

为大家补上了一堂生动的教育课。

王校长讲的两个主题至今犹在脑海里思悟:第一、学生的竞争不是智商的竞争而是家庭环境与家长教育理念的竞争。

家庭教育观念的转变确实是我们农村家长需要恶补的一堂课。

第二、不是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而是让孩子不要站错跑道。

一定要让孩子站在他有特长的那条跑道上。

离开学校,深刻的话语的始终在耳边。

希望所有家长参与到“家长驻校”活动中来!来了你才能体会执教者们的初心,来了你才能体验学校为孩子们学习安排的细致入微:包括忙而不乱的早自习,课堂上教师们体贴入微的循循善诱,课间操还在背单词,午饭后讲讲卫生,10分钟练练字这一切的一切。

家校共育观后感

家校共育观后感

家校共育观后感在我看来,家校共育无疑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重要的一环。

学校是教育孩子成才的主要场所,而家庭则是孩子成长的重要依托和学习生活的主要空间。

家长与学校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对于孩子的全面成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校共育的意义首先,家长与学校的密切合作可以让孩子的成长环境更加完整。

学校和家庭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基本也最重要的两个场所。

孩子在学校中不仅能够获得知识,还能学习到与人相处的技巧、学习的方法和其他的社会技能。

在家庭中,孩子的素质、性格等也在不断构成和完善。

如果家庭和学校能够建立紧密的关系,就可以使学校与家庭之间的作用相互协调、相互促进,从而为孩子提供一个更完整、更有利于成长的环境。

其次,家长与学校之间的合作能够更好地保障孩子的安全。

家长可以在家中教育孩子保护自己,学校可以在校园中保护孩子的身体和心理安全。

两者之间的密切合作可以更好地保护孩子,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最后,这种合作还能够提高孩子的学习效果。

家长和学校可以共同制定教育计划,以满足孩子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

这对于孩子的学习和成长大有帮助。

家校共育的方式如何实现家校共育呢?我认为,以下几点是必须要做到的:一、建立家校联系机制。

学校领导应该积极地与家长沟通交流,倾听家长意见或建议,反馈学校工作情况等。

家长也应该积极与学校联系,参与学校教育和管理工作。

二、加强对学生的教育与管理。

学校应该注重塑造学生良好的品德和价值观,防止不良信息的侵害。

家长也应该与学校合作,协助学校对学生进行管理和教育。

三、鼓励家长参与学校教育。

学校可以通过家长会、家庭作业等形式,鼓励家长参与到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中来。

同时,学校也可以通过开展课外活动等形式,促进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四、重视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孩子个性化、全面成长的基础。

家长应该自觉地接受并尊重孩子的个性和需求,关注孩子的成长情况,与学校共同制定个性化的教育计划。

家校共育的反思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进步,家校共育的意义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

家校共育观后感

家校共育观后感

家校共育观后感•相关推荐家校共育观后感5篇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需要写一篇观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

在写观后感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家校共育观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家校共育观后感1教育部关工委主办的“家校共育,立德树人”——家庭教育公开课开播了,一经播出,在学校和家长中引起了极高的观看和学习热潮,班级群、朋友圈里家长们纷纷转发了公开课并围绕“家校共育,立德树人”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与观点,下面,谈谈我的一些观后感。

一、家庭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在于为孩子的生命健康成长提供有效正能量父母榜样的力量,父母要以身作则,给孩子传递正能量,孩子是复印件,父母就是原件,在孩子面前树立好的形象,养成好的习惯,营造好的家庭氛围。

在科技发达的今天,父母们的生活工作都离不开手机电脑,但回到家中我们应该放下手机,远离电脑,陪着孩子或与孩子一起阅读,或者带着孩子到室外,走进大自然,去感受大自然,关爱大自然,告诉他们自然界中花草鱼虫都有自己的生命,去善待每一个生命,尊重自然,敬畏生命。

二、小学生阶段生命教育:帮助儿童认识生活的内容、感受生活的乐趣每一个生命来到世界特别不容易,每一个生命来到世界其实就是一个奇迹。

我们要呵护每一个生命奇迹,呵护自己,爱护自己,身体发肤受之父母。

也要呵护别人,关心和帮助他人。

当别人受到伤害,看到别人痛苦时要萌生恻隐之心,不要去伤害别人。

与人相处要友善,当别人需要帮助时,要主动帮助他人,在帮助的过程中,享受助人为乐的快乐,这就是生活的快乐。

三、生命教育是从根本上给予孩子生命健康成长的力量认识自己生命与周围人生命的关系。

爸爸妈妈养育孩子,爸爸妈妈对孩子有养育之恩。

老师教导学生,老师对学生有教导之恩。

所以,在家尊重长辈,在校尊敬老师,学会感恩,感恩生命,感恩生活。

认识生命历程和人生的辛酸苦辣、进退取舍,每个人都会生老病死,要正视死亡。

为了少生病,要注意养成良好的饮食,多进行体育锻炼,在任何疾病面前,最好的良药是强大的免疫力。

家校共育观后感

家校共育观后感

家校共育观后感引言家校共育是一种教育理念,强调家庭和学校之间的密切合作,共同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

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家庭和学校共同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要使命。

作为一位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我深切体会到家校共育的重要性,并从中获得了许多启示。

家庭教育的地位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家庭是孩子最早、最密切的教育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在家庭中,孩子学会了基本的生活技能、人际交往能力和道德价值观。

良好的家庭教育能够为孩子奠定坚实的人格基础。

学校教育的作用学校是孩子的主要学习场所,也是他们社交圈子的重要来源。

学校教育通过系统的课程设置,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创造力、团队合作精神等。

在学校中,孩子还能与不同背景的同学交流,开拓眼界,培养社交技能。

家校共育的意义家校共育是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效结合的一种方式。

通过家校共育,我们能够充分发挥家庭和学校的优势,为孩子提供更全面的教育支持。

首先,家校共育可以加强家庭和学校之间的联系与合作。

家长可以通过参加家长会、亲子活动等方式深入了解学校教育的内容和要求,及时沟通交流,并为学校教育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参与。

其次,家校共育能够形成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

学校的教育是延伸和强化家庭教育的重要途径。

家长可以通过与学校合作,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并将其运用到家庭教育中,提高家庭教育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再次,家校共育可以促进孩子全面发展。

家庭和学校在教育目标和课程设置方面可以相互补充。

家庭注重培养孩子的品德修养和生活技能,而学校则注重知识传授和学术能力的培养。

通过家校共育,孩子能够得到更全面的教育,全面发展自己的潜力。

家校共育的具体实践家庭和学校共同育人,需要双方共同努力和配合。

以下是一些家校共育的具体实践方式:1. 家长参与学校活动家长可以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家长会、亲子活动等,与老师和其他家长建立联系,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和需要,及时沟通并提供帮助。

2. 学校与家庭合作学校可以定期与家长交流,分享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征求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家校共育的心得体会

家校共育的心得体会

家校共育的心得体会作为一个家校合作的参与者和见证者,我一直关注着这个话题。

如何营造良好的家校合作机制,如何建立和谐的家校关系,如何开展有效的家校共育,这些都是我们需要不断探讨和实践的问题。

在此,我分享一些我个人的心得和体会。

一、建立信任和沟通的基础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最基本单位,而学校则是孩子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

当两者合作起来,可以将优势互补,为孩子提供更良好的成长环境。

但是,家校合作的前提是建立在信任和沟通的基础上的。

家长应该尊重和理解学校的工作,支持学生和教师的工作。

而学校则应该及时与家长沟通学生的学习、行为等问题,以切实维护家长的权益。

我曾经在参加一次家长会时听到一位家长说:“我认为学校的老师太过分了,每天让孩子做太多的作业,而且考试成绩也没什么提高。

”这种情况常常表明家长和学校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信任,双方应该通过多种渠道沟通,了解彼此的想法和需求,共同制定孩子的成长计划和解决方案。

二、家校共同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学校是孩子接受知识、培养品德和素养的重要场所,它不仅要提供教学资源,还要提供良好的学校文化环境。

而家长则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应该通过家庭教育的方式,对孩子进行道德和文化的熏陶。

在家庭教育方面,我认为家长应该注重孩子的品德教育、礼仪教育、健康教育等方面。

家长可以通过阅读经典文学、观看优秀电影等方式,向孩子传递正能量和美好价值观。

同时,还要配合学校的教学计划,帮助孩子更好地掌握学科知识,提高综合素养。

而学校则可以通过开展各种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学校可以组织读书会、文艺演出、运动会等活动,引导孩子积极参与校园文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家校共同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身体健康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而在家庭和学校关系的合作中,也应该加强对孩子身体健康的关注和引导。

在家庭中,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参加各种体育活动,注意孩子的饮食卫生,加强预防疾病的知识宣传。

同时,家长也要配合学校的体育教育工作,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提高身体素质。

家校共育,学会感恩

家校共育,学会感恩

家校共育,学会感恩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家校共育是指家庭和学校之间相互合作,共同培养学生的教育理念。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学会感恩,懂得珍惜家庭和学校的教育资源,努力学习,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

家校共育是一种教育理念,其目的在于协同家庭和学校的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

家庭和学校是学生成长的两大重要环境,二者紧密联系,相互影响。

在家庭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他们对孩子的性格、态度、兴趣等都有着不可替代的影响。

在学校中,老师是孩子的第二任教师,他们负责教育孩子的学习知识,引导孩子的思想和行为。

家校共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家庭教育中,孩子需要学会感恩。

感恩是一种美德,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备品质。

在家庭中,父母需要教育孩子要懂得感恩,感恩家庭的爱、关怀和教育;感恩社会的支持和帮助;感恩身边的亲人、朋友和师长。

只有懂得感恩,孩子才能更好地融入社会,更好地与人相处,更好地面对生活的磨砺。

在学校教育中,学生也需要学会感恩。

学校是学生学习的场所,老师是学生的指引者,同学是学生的伙伴。

学生需要感恩学校提供的学习资源和文化氛围;感恩老师的辛苦教导和关心照顾;感恩同学们的理解和支持。

只有懂得感恩,学生才能更加珍惜学校的教育资源,更加尊重老师和同学,更加努力学习,成为一个有担当的人。

在家校共育中,家长和老师需要共同努力,为孩子们树立感恩的榜样。

家长和老师需要注重孩子的品格教育,培养他们内心的感恩之心。

通过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结合,引导孩子了解家人和老师的辛勤付出,了解社会的艰辛与支持,让他们懂得感恩、懂得回报。

家长和老师需要引导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做一些感恩的行动,比如对父母的关爱和支持,对老师的尊重和听从,对同学的理解和帮助。

家长和老师需要定期与孩子沟通,关注他们的成长和心理健康,给予他们必要的关心和鼓励。

家校共育,学会感恩,有助于孩子们健康成长。

当孩子懂得感恩、学会感恩时,他们的心灵将充满爱和感恩,他们的行为将充满善良和责任。

家校协同共育的内容(大全3篇)

家校协同共育的内容(大全3篇)

家校协同共育的内容(大全3篇)家校协同共育的内容篇一我一向觉得孩子就应在简单的环境中成长,享受她无忧无虑的童年。

玩,是孩子最喜欢的活动方式,也是我们认为的教育方式,在玩的过程中不仅仅能够让她们获得无尽的乐趣,还能够学到各种知识,透过游戏还能够让她们感受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苦恼。

我不看重她此刻能学到多少文化知识。

我们平时关注她的身心健康,让她懂得自尊、自强、自立。

我期望我的孩子是一个懂得包容和团结的有爱心的孩子。

平时期望她多参加集体活动,多和小朋友玩耍,从平时的交往和互动中激发她的社交潜力,心理承受能力和处理事情的应变能力。

能够及时告诉老师自己的需求,课间大胆发言。

我觉得这个阶段是孩子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融入集体对她完整人格的形成很有帮助。

在家里,我们会有意识地给她营造一个宽松自主的生活氛围,平常也把她当作朋友一样来沟通,不会拘束于某种特定的形式来教育她,而是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进行,其实我们就是她的参照物,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她产生影响,因此在要求她的同时我们更严格地要求自我。

在家里,我们会给她一点独立的空间,让她学会自我管理。

比如我们房间的一个角落是专门给她置放玩具的,那里的所有物件需要她自我来整理。

这个效果很好,这样让她体会到了妈妈平时整理家务的辛苦,还有物件需摆放整齐,从哪里取来就要放回哪里。

平常在处理问题时,我们都会征求她的想法,比如在给她买衣服的时候,会征求一下她喜欢哪个颜色,这样会让孩子觉得我们很尊重他,那么以后她在处理事情的时候也会思考到别人的感受,多替别人着想。

平常我们会尽可能抽出多的时光去与她沟通,耐心倾听她的心声,允许她发表不一样的意见,营造能让她充分吐露心声的气氛,对于正确的观点,我们会鼓励,对于不妥当的想法,我们会跟她讲道理,她仍然不明白的,我们再适时地加以引导。

总之,要放下父母的架子,多以朋友的身份去沟通,把她当成家庭真正的一员,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和责任,给她一份平等,一份信任,给她一个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家校共育观
家校携手培养一年级学生良好的习惯
邓建苹
我的家校共育观
——家校携手培养一年级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摘要: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里的一切问题,都会在家里折射出来,学校教育中产生的一切困难根源都可以追溯到家庭。

”这充分说明了教育不只是老师的事,家庭的教育对学生也尤为重要。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不同的家庭教育环境,会使学生有不同的性格和习惯,那怎样让学生在家里也有个好的环境教育呢?这就要我们班主任要做好的家校共育,多与家长沟通,多与家长交流,向家长介绍好的教育经验,与家长一起查找各自的教育问题和教育缺陷,一起共同进步。

关键词:家校合作良好学习习惯
现代教育的根本目标在于人的均衡、和谐、全面的发展,培养造就健全的人。

而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多数局限于“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古时候就有“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的经典传说,恐怕没有哪个国家的父母像中国的父母这样,对子女期望值如此之高,从古代到如今"砸锅卖铁也要送子女上大学"的壮烈宣言,无不表现出父母对孩子的殷殷期望。

但是教育不是靠喊喊口号就能培养出人才的,也不仅仅是做做表面文章就行了的。

培养孩子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从一年级刚入学抓起,而完成这个工作的离不开家长的
支持和配合,怎样让学校家庭教育才有更有效呢?,我认为:一、让家长了解学生的现状
家长心中的孩子都是最好的,但一年级的学生虽然有强烈的求知欲而自我管理的能力非常弱,动手能力弱,他们通常不会整理自己的学习用具,穿衣吃饭、睡眠缺乏时间观念,多数学生在自己完成作业时动作慢,拖拖拉拉,学习用具丢三落四等。

学生在情绪、沟通、承受能力方面较弱,缺乏自控力,不光是注意力不集中,还会影响他人,这些都会影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二、让家长在家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现在的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在家倍受宠爱,幼儿期时父母觉得孩子年龄小,怕孩子弄坏东西,弄脏衣服,不让孩子做事。

上学后又觉得孩子累,凡事大包大揽,这样很不好。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

”也就是说学生学习就是要运用生活经验,了解、认识、理解、掌握知识,解决问题。

只有动手实践,自主探究,才能做到真正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才能形成实践能力,才能产生创新能力。

所以我要求家长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如:自己背书包上学,自己整理文具、书本,洗洗自己的小件衣物,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如:择菜、摆碗筷、擦桌子、扫地、倒垃圾等。

让家长明白:学生在这些
活动中,学会了做事要有条理性,有想法,这样学生的动手能力就会渐渐加强。

二、提高家长教育孩子的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师要让家长明白孩子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要让家长知道孩子的内心活动特点,往往在日常的行为与言语文字中表露出来。

老师和家长应观颜察色,细心观察、分析和判断,及时发现苗头,加强教育,正确引导。

还要让家长指定自己的孩子在学校里各方面的表现,同时要求家长告诉老师他们孩子在家的情况。

家校之间要及时沟通信息,交流看法,确定教育策略,协调实施针对性的教育。

当学生做了一件好的事时,老师和家长可共同鼓励他,表杨他,赞赏他;要是学生做了一件错误的事情,老师和家长可共同教育他,劝导他。

我常常引导家长,当学生做错了,特别是老师教育后,希望家长用带有目标性的语言去要求学生,“老师和我希望你像这样做。

”这样就强化了孩子习惯的养成和对错的辨别能力,还对今后的行为发展指定了方向。

四、多种方式加强家校联系
家校共育必须切实保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步调一致,共同营造良好和谐的教育环境。

教师和家长首先要做到以身作则,言行一致,要求孩子做到的事情,自己首先也要先做到,还要做到家庭教育与学校、社会教育内容,师长们的教育态度,对孩子的前后要求和目标定位要一致,更要做到克
服重养轻教、重智轻德的观念,以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我就利用家长座谈会、家访、电话、短信联系等方式,与家长沟通思想,交流信息,共同制订具体教育方案。

针对孩子在不同阶段的表现和学校的具体教育目标要求,调整家校共育策略,来缔造学生的良好习惯和健康人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