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 第四章 种群和群落 第4节《群落的演替》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3.doc.doc
高中生物第四章种群和群落第4节《群落的演替》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必修3
第4节群落的演替一、教学目标的确定课程标准中本节教学内容为阐明群落的结构。
由此,本节教学目标确定为如下三点:1、阐明群落的演替过程。
2、说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3、关注我国实行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退牧还草的政策。
群落的演替过程是课程标准要求阐明并了解的,因此确定为重点。
另外演替过程的理解也有一定的难度,因此确定为难点。
二、教学设计思路本节教学过程要重视运用“动态发展观”来组织实施教学,要用历史性的眼光从纵向进行寻踪,综合利用视频、图片等直观教具动态地展示群落演替的过程,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群落演替的过程及本质。
本节的引入可通过组织学生进行“问题探讨”之后进行。
在进行“问题探讨”内容的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观看火山爆发录像资料片(或类似题材),阅读课文提供资料,引发学生思考、讨论,并了解演替的现象和概念,并由此引入课题。
组织学生阅读观察“光裸的岩地上是怎样长出森林的呢”“弃耕农田上的演替”课文和相关图片,围绕着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以动态发展观引导学生对演替本质的思考。
通过引导学生对两种演替过程进行比较,分析共同点与不同点,提示学生思考。
同时引出“初生演替”与“次生演替”的概念,让学生加深理解。
组织学生就近实地考察“践踏对草地群落的影响”(或投影图片)。
让学生从群落演替的角度进行思考、讨论,引入“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的教学。
教师可用多媒体演示、学生举例等方式提出相关资料、图片、现象,分析人类活动对草原、森林、水域生物群落的影响。
让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对“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退牧还草的政策和措施”部分的教学。
可在课前组织几位学生上网调查、到图书馆查阅书刊汇集有关资料,课上介绍,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课文的2个拓展题可组织学生在课后完成:①调查或搜集有关资料,撰写“警惕外来物种的入侵”的小论文。
②收集学生所在地区不同年代的地图,比较湖泊、沼泽或林地的今昔面积,试分析变化的原因。
高中生物第4章种群和群落第4节群落的演替名师课件新人教版必修
阶段 裸岩阶段 地衣阶段
苔藓阶段
优势种
特征
地面上只有火山喷发后的火山灰和岩石
地衣首先在裸岩上定 地衣分泌的有机酸可加速岩石风化形成土
居
壤的过程,使土壤颗粒和有机物逐渐增多
苔藓在与地衣争夺阳 光的竞争中处于优势
苔藓的生长会进一步使岩石分解,土层加 厚,有机物增多,土壤中微生物的群落越 来越丰富
阶段
优势种
• (三)思考讨论2
• 提示:1.至少有两种因素在小路周围的杂草分布中起作用: 一是人的践踏,从耐践踏而言,车前草最强,狼尾草次之, 狗尾草最弱;二是植物之间的竞争,在远离人践踏的地方, 茎秆较高的狗尾草优先获得阳光,车前草等处于劣势。
• 2.如果小路被废弃后,人的践踏活动停止了,在路周围 会慢慢长出茎秆较高的植物,逐渐成为优势植物。于是, 就会出现“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的景象。
• (4)此外,垦殖荒原、围湖造田、砍伐森林、过度放牧等都 会影响群落演替的过程。
X
• •典例 下列有关人类活动,有利于群落向正面演替C的 是 (2 )
• A.围湖造田
B.过度放牧
• C.封山育林
D.退草还耕
• [解析] 围湖造田、过度放牧、退草还耕都会导致生物群
落结构简单化,生产力下降,不利于群落向正面演替。封
• (5)能否演替成森林阶段与演替的类型无关,不管是初生演 替还是次生演替,都可能演替到相对稳定的阶段。
X
• •典例 某岛屿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现已成为旅游胜地,岛
上1植被茂盛,风景优美。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B )
• A.该岛屿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上的差异是群落水平结构的体现
• B.该岛屿形成后最初进行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第4节《群落的演替》教学设计
《群落的演替》教学设计【设计思路】“群落的演替”复杂而漫长,学生无法亲历完整的演替过程,缺乏直观感受,导致对群落演替的理解往往是静态而模糊的。
相比初生演替,弃耕农田上发生的次生演替更贴近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
本节课,首先以《弃耕地上的生命故事》(中科院植物研究所高贤明研究员所作的科普文章)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在分析弃耕农田中的物种取代基础上,利用沙盘植物建构不同阶段的模型。
结合材料,分析不同模型的差异,逐步建立现象与概念间的联系,最终抽象概括出演替的概念、趋势与机制。
之后借助视频、图片等直观素材引导学生突破思维障碍,解决裸岩上开始演替的重要阶段(地衣和苔藓阶段)并分析归纳出两种演替实例的异同点,进一步完善知识体系。
接着,启发学生预测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可能发生的演替结果,进而明确影响群落演替的因素。
最后,鼓励学生探讨群落演替原理在退耕还林等生态恢复工作中的具体应用,深化核心概念,将新课程理念中的STS思想落到实处。
概念学习一般要经过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
本节课的设计遵循学生认知规律,以资料分析→模型构建→模型完善→类比推理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建立演替现象与概念间的联系,使演替概念的生产与机制阐明变得水到渠成。
利用演替原理探讨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巩固了对概念的加工和运用,对知识体系的建立起到了内化的作用。
【教材分析】“群落的演替”是人教版必修三第4章第4节的内容,从群落水平阐述了生命系统的动态发展过程。
在章节关系上,群落结构中的物种组成、种间关系、群落的空间结构等概念是学习本节的基础。
它对种群和生态系统的学习将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本模块中占有重要地位。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描述群落演替的概念2.阐明群落演替的过程3.阐明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区别4.说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能力目标1.阅读资料,获取信息2.小组合作,依据资料信息建构群落演替不同阶段的模型3.运用群落演替理论,预测不同环境条件下群落演替的结果,分析影响群落演替的因素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认同群落演替是一个长期、动态的过程2.关注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及退耕还林还草还湖政策,树立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3.培养对生命的敬畏之情【教学重点、难点分析】1.教学重点:群落演替过程(动态的变化过程)2.教学难点:影响群落演替的因素【教学准备】资料《弃耕地上的生命故事》;60×20厘米泡沫板和沙盘植物若干;小诗《生命色彩》;唐臣事迹简介(第二届“母亲河奖”得主)【教学过程】的农田生产力很低,投入和产出不成比例,就不再耕作,成为弃耕地。
2019-2020学年生物人教版必修3课件:第4章 第4节 群落的演替
-14-
第4节 群落的演替
探究点
要点速记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课堂堂篇篇探探究究学学习习
特别提醒群落演替是连续的 当群落演替到达稳定阶段,也就是形成顶极生物群落时,虽然有 较为稳定的物种组成,群落结构较为复杂,但此时的生物群落也在 发生着演替,也就是说演替是连续的。
复杂→简单→稳定 受污染或破坏的群落
能量变化
减少并趋向于稳定
物质变化
-12-
第4节 群落的演替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课堂堂篇篇探探究究学学习习
探究点
要点速记
3.群落演替的原因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外界环境因素:环境不断变化,为群落中某些物种提供有利的
繁殖条件,而对另一些物种的生存产生不利影响。
(2)群落内部因素:生物本身不断进行繁殖、迁徙;群落内部由于
-10-
第4节 群落的演替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课堂堂篇篇探探究究学学习习
探究点
要点速记
2.群落演替的方向及相应过程中生物量的变化
(1)方向类型一
方向 实例
简单→复杂→稳定 大多数自然群落
能量变化
增加并趋向于稳定
物质变化
-11-
第4节 群落的演替
探究点
要点速记
(2)方向类型二 方向 实例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课堂堂篇篇探探究究学学习习
1.列表比较初生演替和次 生演替。 2.结合实例理解群落演替 的影响因素,特别是人类活 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3.用动态发展的观点理解 演替的过程,认识自然情况 下演替的最终结果。
-2-
第4节 群落的演替
一、群落演替的概念和类型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探究学习
2020学年高中生物第四章种群和群落4群落的演替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③过程:(以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为例)
阶段
优势生物
特征
裸岩 阶段
地面上只有火山喷发后的火山灰和岩石
地衣 地衣首先在裸岩上 地衣分泌的有机酸可加速岩石的风化;土
阶段
定居
壤颗粒和有机物逐渐增多
苔藓 阶段
苔藓在与地衣争夺 阳光的竞争中处于
优势
土层加厚,有机物增多,土壤中微生物的 群落越来越丰富
草本 植物 阶段
生的演替
→________阶段
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
次生 演替
有________条件基本保留,甚 弃耕农田上的演替过程:弃耕农田一
至还保留了植物的________ 年生杂草→________→小灌木→灌
或其他________的地方发生
木丛→________
的演替
二、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1.人类的活动
第四节 群落的演替
课程标准
1.阐明群落演替的过程。 2.举例说出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晨读必背
1.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就叫做演替。 2.演替的两种类型: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3.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4.在沙丘、火山岩、冰川泥上发生的演替为初生演替。 5.在火灾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弃耕农田上进行的演替为次生演替。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较高的草本植物逐 昆虫、小动物开始进入;土壤有机物越
渐占据优势
来越丰富、通气性越来越好
灌木 阶段
灌木逐渐取代了部 分草本植物
出现了许多鸟类的栖息地;物种多样化 使得群落的结构较为稳定,抵御环境变
化的能力增强
森林 阶段
部编版2020高中生物 第四章 种群和群落 4.4 群落的演替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
结合实例,对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
及时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
教学内容
教学点()
A有规律B可预测C有一定的方向D永远进行,无终止
板
书
设
计
群落的演替
1、群落演替的概念
2、演替的类型
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3、退耕还林还草
教
学
反
思
本节课内容比较简单,学生容易理解,自我感觉讲解比较清晰,有条理,时间把握比较好,气氛较活跃, 能引导学生思考讨论问题。存在问题:由于内容简单,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讲解群落演替实例时,大面积的文字说明容易使学生分散注意力。
师生共同归纳: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概念及区别。
学生观看图片等相关资料,分析人类活动对草原、森林、水域生物群落的影响。
师生归纳:(1)人类活动往往是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的,可以对生物之间、人类与其他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加以控制,甚至可以改造或重建起新的关系;
(2)人类可以砍伐森林、填湖造地、捕杀动物,也可以封山育林、治理沙漠、 管理草原。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讲解有 关“退耕还林、还草、还湖”的 资料。
学生回顾光裸岩石上发生的演替过程。
学习在废弃农田上进行的演替,思考讨论问题。
归纳演替的两种类型。
讨论践踏对草地群落的影响。
观看图片,分析归纳。
学习事例,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
练习巩固知识。
锻炼学生比较分析的能力。
学生归纳比较的能力的锻炼。
讨论分析,合作学习。从贴近学生生活经验的事例展开教学。
6、灌木阶段群落已经相对比较稳定,还有没有比灌木更有竞争力的植物类群?
7、在森林阶段,还能否找到地衣、苔藓、草本、灌木?
[精品]新人教版必修三高中生物第四章种群和群落第四节群落的演替优质课教案
【学习目标】1.阐明群落的演替。
2.说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3.关注我国实行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退牧还草的政策。
【学习重点、难点】:群落的演替过程。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阅读课本71页内容,思考:(1)个体、种群、群落的相互联系?(2)在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与在种群水平上研究的问题有什么不同?(3)研究群落有什么意义?2.群落的物种结构(1)群落的物种组成观察课本72页图4-8和图4-9,思考:这两个森林群落的主要差别?由此可得出何种结论?结论:3.种间关系阅读课本72-73页剩余内容,回答:(1)一个群落的物种是否是随机聚集在一起的?(2)种间关系包括哪几种类型?各举例说明。
3.群落的空间结构观察课本中的图4-11图4-12图4-13,思考:(1)什么是群落的空间结构?(2)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哪几个方面?【课堂检测】●基础题1.以下哪一项不可能是群落演替的结果()A.提高食物链中的营养级 B.提高生产力C.提高物种的多样性 D.逐渐减少有机物的贮存2.下列的哪一个序列属于初生演替的实例()A.苔藓—地衣—草本植物 B.地衣—草本植物—苔藓C.地衣—苔藓—草本植物 D.草本植物—地衣—苔藓3.先锋植物在裸地上出现时,其空间格局常是()A.均匀型 B.随机型 C.集群型 D.分散型4.下列哪种生物群落中的顶极植被与生长在秃石上的先锋植物最相似()A.大松树 B.温带落叶林 C.草原 D.苔原●拓展题6.同样处于热带地区,但在不同的地方却可能形成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热带稀树草原.热带荒漠等不同类型的群落,对上述起决定性作用的生态因素是。
7.在我国东北.内蒙和新疆部分地区虽处在同一纬度带,但东北是森林群落,内蒙是草原群落,而新疆则主要是荒漠群落,其主要原因是。
8.列表比较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异同点。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4章第4节教案:群落演替
群落的演替生科四班李东旭一、教材分析“群落的演替”是人教版必修三第4章第4节的内容,从群落水平阐述了生命系统的动态发展过程,对前后的种群和生态系统的学习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本模块中占有重要地位。
“群落的演替”关注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对提高学生的个人素养及参与社会事务的讨论和决策能力等方面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学情分析学生已学习了动植物的个体水平调节及种群的群体水平调节。
城市中学生对农田、地衣、苔藓等缺乏感性认识,虽然知道一些演替现象,但没有建立现象与概念间的联系,对演替的概念比较陌生。
三、教学目标:1.描述群落演替的概念。
2.阐明群落的演替过程及机制。
3.阐明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区别。
四、教学用具:幻灯片。
五、教学方法:讲述、讨论相结合及ppt演示法。
六、课时安排:1课时。
七、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群落水平研究的问题有哪些?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什么?种间关系包括什么?群落的空间结构指的是?什么是优势种?(二)导入:同学们,我们上节课主要从静态的角度共同学习研究了群落的结构,而事实上一定自然区域中的群落和它的组成单位一样也是处于动态变化的,而这种变化主要表现为群落中物种组成的改变(主要是优势种)。
通过印度尼西亚喀拉喀托火山爆发引出演替的概念。
(三)概念: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替代的过程。
特征:(1)主要标志是群落在物种组成上发生了变化。
(2)在演替过程有规律有顺序。
即先出现什么群落再出现什么群落是有顺序和规律的,如刚才那座火山上先出现的是草本植物再出现的是树木。
大家觉得会先出现的是树木,再出现草本植物去代替树木吗?过渡:那是不是所有的演替都相同呢?下面我们看一下演替的类型。
(四)演替例子演替例子1:学生活动:给学生五分钟的时间,分析教材中图4-14,让学生归纳演替阶段过程。
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植物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
带领学生分析“思考与讨论”中的问题,对地衣进行讲解,老师对整个演替过程进行分析。
2019_2020学年高中生物第4章第4节群落的演替课件新人教版
一二
一、群落演替的类型 1.分类依据 群落演替发生的起始条件,是判断群落演替类型的依据。 2.两种类型的比较
类型内容
起点
时间 速度 影响因素 实例
初生演替 从来没有被植物覆 盖,或植被被彻底消 灭了的地方 经历的时间漫长 缓慢 自然因素 裸岩上的演替
次生演替 原有植被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 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有植物种 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 经历时间较短(几十年) 较快 人类活动较为关键 弃耕农田上的演替
题型一 题型二
反思领悟可参考下表判断群落演替的类型:
判断依据
起点
演替时间
人的作用
无土壤条件
长
不突出
有土壤条件
较短
突出
判断结果
初生演替 次生演替
题型一 题型二
题型二 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例2】 下列有关人类活动对生物群落演替影响的叙述,错误的 是( ) A.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是人类活动对群落的影响往往是破坏性 的 B.人类活动往往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进行 C.农业生态系统必须依靠人力来维持,否则可能发生演替 D.人类不可以任意对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加以控制
题型一 题型二
解析:群落演替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 的过程。人类活动往往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 速度进行,但对群落的影响不一定是破坏性的,如治理沙漠、管理 草原等。
答案:A
一二三
下图为一个废弃鱼塘的演替过程,演替的先后顺序是怎样的?该 演替过程与火山喷发所在地的演替是否为同一种类型?说明理由。
提示:顺序为丁→甲→丙→乙。该演替与火山喷发所在地的演替 不是同一种类型,因为两者的初始植被条件不同。
一二三
《第4章 第4节 群落的演替》学历案-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
《群落的演替》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本课时学习主题为“群落的演替”,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群落演替的基本概念、类型、过程及影响因素,掌握群落演替的基本规律,为后续学习生态系统的平衡与保护打下基础。
二、学习目标1. 知识与理解:掌握群落演替的概念、类型及过程;理解群落演替的驱动因素。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学会分析群落演替的实例;通过小组讨论,探讨群落演替的规律和意义。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生态保护的意识,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
三、评价任务1. 知识理解评价:通过课堂提问和随堂小测验,评价学生对群落演替概念、类型及过程的理解程度。
2. 过程参与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评价其参与度、合作能力和分析能力。
3. 成果展示评价:要求学生完成一份群落演替的案例分析报告,评价其分析的深度、逻辑性和创新性。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不同地区群落演替的照片或视频,引导学生了解群落演替的概念和意义。
2. 新课学习:- 群落演替的概念:讲解群落演替的定义,通过实例说明群落演替的过程。
- 群落演替的类型:介绍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异同,分析其发生条件和过程。
- 影响群落演替的因素:分析气候、地形、生物、人类活动等因素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3. 案例分析:选取一例典型的群落演替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探讨其演替过程和影响因素。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群落演替的规律和意义,分享彼此的观点和看法。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课学习的重点内容,强调群落演替的重要性和生态保护的意义。
五、检测与作业1. 课堂检测:进行一次小测验,检测学生对群落演替概念、类型及过程的掌握情况。
2.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完成一份群落演替的案例分析报告,包括案例背景、演替过程、影响因素及个人观点等。
六、学后反思1. 教师反思:教师应对本课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2. 学生反思:学生应反思自己在课堂学习中的表现,总结自己的收获和不足,为今后的学习制定改进计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第四章种群和群落第4节《群落的演替》
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必修3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
课程标准中本节教学内容为阐明群落的结构。
由此,本节教学目标确定为如下三点:
1、阐明群落的演替过程。
2、说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3、关注我国实行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退牧还草的政策。
群落的演替过程是课程标准要求阐明并了解的,因此确定为重点。
另外演替过程的理解也有一定的难度,因此确定为难点。
二、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教学过程要重视运用“动态发展观”来组织实施教学,要用历史性的眼光从纵向进行寻踪,综合利用视频、图片等直观教具动态地展示群落演替的过程,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群落演替的过程及本质。
本节的引入可通过组织学生进行“问题探讨”之后进行。
在进行“问题探讨”内容的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观看火山爆发录像资料片(或类似题材),阅读课文提供资料,引发学生思考、讨论,并了解演替的现象和概念,并由此引入课题。
组织学生阅读观察“光裸的岩地上是怎样长出森林的呢”“弃耕农田上的演替”课文和相关图片,围绕着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以动态发展观引导学生对演替本质的思考。
通过引导学生对两种演替过程进行比较,分析共同点与不同点,提示学生思考。
同时引出“初生演替”与“次生演替”的概念,让学生加深理解。
组织学生就近实地考察“践踏对草地群落的影响”(或投影图片)。
让学生从群落演替的角度进行思考、讨论,引入“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的教学。
教师可用多媒体演示、学生举例等方式提出相关资料、图片、现象,分析人类活动对草原、森林、水域生物群落的影响。
让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对“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退牧还草的政策和措施”部分的教学。
可在课前组织几位学生上网调查、到图书馆查阅书刊汇集有关资料,课上介绍,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课文的2个拓展题可组织学生在课后完成:①调查或搜集有关资料,撰写“警惕外来物种的入侵”的小论文。
②收集学生所在地区不同年代的地图,比较湖泊、沼泽或林地的今昔面积,试分析变化的原因。
三、教学实施的程序:
光裸的岩地上首先定居的生物为什么不
衣、苔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