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学生群体对学生个体的影响(续)


2、学生群体在促进个体社会化中的心理 功能 (1)满足个体的精神需要 (2)促进个性的发展 (3)获得未来社会生活素养
第二节 群体心理与班级管理
一、群体目标与个体目标

目标是指一定时期内个体或群体所期望
达到的最终结果与状态。
一、群体目标与个体目标(续)
二、学生群体的类型(续)

(三)正式学生群体和非正式学生群体


正式学生群体是根据行政管理机构正式文件 规定和学校管理惯例成立的群体。 非正式群体则是学生依照各自的好恶等自发 形成的群体,它没有确定的权利与义务,没 有固定的组织形式与名称。
二、学生群体的类型(续)

(四)假设学生群体和实际学生群体
三、学生群体对学生个体的影响


(一)社会促进作用和社会懈怠作 用的概念 1、社会促进作用和社会懈怠作用

所谓社会促进作用是指有他人在场或许 多人在一起从事同样活动时,可以提高 个人活动(工作、学习)的效率,出现 增量或增质。
三、学生群体对学生个体的影响(续)

如果有他人在场或与他人一起完成某任务, 不如一个人单独从事某项活动的效果好,即 出现减量或减质,这种现象叫社会懈怠作用。
三、学生群体对学生个体的影响(续)

(3)个体需求和个性特征




个体有与大家保持一致的需求, 有取得其他人好感的需求, 有维持良好人际关系现状的需求, 有不愿承受群体压力的需求, 个体独立性不强, 缺乏自信或智商较低等等
三、学生群体对学生个体的影响(续)

(4)群体的规模

一般来说,在一定范围内,群体的规模越大, 引起的从众率也越高。
三、学生群体对学生个体的影响(续)

2、从众产生的原因 (1)群体的内聚力程度

若班级内聚力很强,个体对群体存在很强的 依恋性,就容易表现出从众行为。反之,就 较少有从众行为。
三、学生群体对学生个体的影响(续)

(2)个体在群体中的地位


个体在群体中的地位较高者难从众,地位较 低者易从众。 一般说来,新进入群体的成员大多都有从众 的表现。
一、学生群体心理的概念

(一)群体、学生群体与群体心理 群体(group)是指人们基于心理、社会 等方面的原因,以特定的方式结合起来 进行共同活动而产生相互作用的个体的 集合。
一、学生群体心理的概念(续)

判断群体的标准:



一是看它是否具有共同的需要和目标并以此 进行共同活动; 二是看它是否有一定的组织形式,使其成员 处于一定的关系中; 三是看其是否具有自己的规范与心理上的相 互依存关系。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被试被分为易辨识组和不易辨识组,结果是 不易辨识组施加的电击数量是其他人的两倍。
去个体化条件下人们的攻击行为明显增加
Zimbardo
10次电击的平均持续时间
12 10 8 6 4 2 0 前10次 实验序列 后10次
普通可辨组 去个体化组
(1970)
令人讨厌的被评者 令人喜欢的被评者 令人喜欢的被评者 令人讨厌的被评者


一般认为,3-40人为小型群体,3-40人以上 为大型群体。 也有的学者认为,凡是群体成员间有直接的 个人接触和联系的群体,称为小型群体。
二、学生群体的类型(续)

(二)松散学生群体,联合式学生群体和学生 集体



所谓松散学生群体是指学生相互之间没有明确的关于活动目 的、活动内容和活动意义的共同认识,彼此之间心理距离较 远的学生群体。 所谓联合式学生群体就是成员之间存在着共同的目标或共同 的活动计划,学生之间建立了一定的相互了解,共同的活动 较多,但成员之间仍带有某种程度的松散性,故而不能很好 完成任务,尤其不能完成艰巨任务的学生群体。 学生集体是学生群体发展的高级阶段,学生之间有着明确的 共同奋斗目标,共同的感情,共同的纪律与规范,群体内形成了较 高的共同的信仰体系和为实现集体目标争作贡献的自觉性。
Milgram 的服从实验结果
电击程度(v)
0-240 (轻微电击到强电击 )
服从比例%
100 88 68 65 65
255-300 (强烈电击) 315-360 (极其强烈电击) 375-420 (危险: 严重电击) 435-450 (“XXX”)
三、学生群体对学生个体的影响(续)

2、服从产生的原因 一是合法权力。
全国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高等院校教师教育公共课教材
心理学
(第二版)
蔡笑岳 王庆芳 陈保平
主 编 陈丁堂 副主编
第6讲
学生群体心理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学习目标

了解与掌握学生群体对个体的影响 了解与掌握班级管理中的群体心理特征 了解与掌握班级中师生关系的协调方法
第一节 学生群体心理概述

(一)班级群体目标的内容


一是根据上级要求结合本班具体条件所制定 的目标系统。 二是为满足本班学生需要而制订的有特色的 目标。
一、群体目标与个体目标(续)



(二)群体目标的作用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结果表明,“交往、共同活 动和一致的目标是群体形式的基本条件”。 教育实践也证明,群体目标具有导向作用、凝 聚作用、调控作用、激励作用和教育作用。 群体目标虽然对个体有着巨大的积极影响,然 而运用不当也会带来负面效应。
二、群体规范与个体自由(续)

(一)班级群体规范的内容 1、正式规定的集体规范

一是国家颁布的行政法规、规章和制度。二是地方 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发布的规章制度和纪律。三是 结合班级实际而拟定的具有班级特色的规章制度。

2、非正式的群体规范

非正式规定的群体规范是自发形成的,它无明文规 定,通过舆论、时尚、风俗、习惯、行为方式等等 发挥约束作用,它是群体成员之间达成的一种默契。


假设学生群体是指实际上并不存在,只是为 了研究和分析的需要而划分的群体,又叫统 计群体。 实际学生群体是指在一定时空范围内实际存 在的,成员间有直接和间接实际联系的学生 群体。
二、学生群体的类型(续)

(五)面对面学生群体和虚拟学生群体


以直接接触为联系方式的学生群体称为面对 面学生群体。 虚拟学生群体是指群体成员之间分布于不同 的物理位置,可以跨地域、跨时间、跨越学 校甚至国家界限,通过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 进行沟通的一种学生群体。

2、消极作用 (1)压抑作用 (2)惰性作用 (3)离心作用
就你逞能,大家都是隔天生蛋, 你为什么天天生蛋?
他特殊!
二、群体规范与个体自由(续)

(三)维护群体规范与个体自由的统一 一定的自由度是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创 造能力的必要条件。


1、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和合理需求是维护群体规范 与个体充分自由统一的基础。 2、盯住学生的优点,鼓励学生创造 3、正确运用奖励与惩罚 4、努力消除正式群体规范与非正式群体规范的差 距
二、群体规范与个体自由(续)

(二)群体规范的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 1、积极作用

维系和巩固群体的纽带作用和支柱作用; 统一认识的标准化作用; 约束引导成员行为的指向作用; 促进学生社会化与人格成熟的教育作用。同 时,它还具有使学生产生安全感的保护作用。
二、群体规范与个体自由(续)
三、学生群体对学生个体的影响(续)

(三)服从 1、服从的概念

服从是按组织要求、群体规范或其他人意志 行事的社会心理现象。
Milgram 的服从实验


40名用登广告的办法招募来的自愿被 试被安排成为“教师”,以电击方式 来惩罚“学生”(实验助手)。 电压从15 V到450 V不等 Milgram想知道,面对学生的痛苦反 应,被试会在电压高到什么程度时选 择拒绝服从实验者。
三、学生群体对学生个体的影响(续)

(四)去个性化现象 1、“去个性化”的概念 “去个性化” 指的是个体在群体影响下丧
失了对自我的控制,失去了个体感,产生一 些与群体一致的行为。
三、学生群体对学生个体的影响(续)

Zimbardo (1970) 让4位年轻女士组成一 组,对陌生人施加电击。
40
从众比例 %
20
0 0 2 4 6 8 10
群体规模
三、学生群体对学生个体的影响(续)

(5)刺激物的性质

人们更容易对模棱两可的刺激物的判断作出 从众反映。

当然,从众行为的产生还有其他原因, 如社会风气,对个人利益的考虑,班集 体的心理氛围,等等。
三、学生群体对学生个体的影响(续)

3、从众行为与教育

其他影响服从的因素



(1)权威人物的权威性 (2)权威人物与服从者的空间关系 (3)他人支持与服从 (4)服从者的个性特点
三、学生群体对学生个体的影响(续)



3、服从与教育 (1)提高学生对服从社会和学校规范的 道德认识水平。 (2)要提倡自觉的服从,反对盲从 (3)适度运用奖励、惩罚和威胁 (4)要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鼓励学生 敢于标新立异



(1)在保证学生群体规范正确的前提下,创造条 件促使学生个体从众,因为正确的群体规范有利于 学生的成长。 (2)在发现学生群体压力不妥的情况下,要支持 学生个人的正确意见而防止从众行为的发生,同时, 要千方百计解除这种不妥的群体压力。 (3)在个人意见不同又不从众的情况下,可以允 许在一定范围和时限内保留个人意见,要精心呵护、 保护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独立见解,造成敢于发表意 见的气氛,避免因从众而失去发表个人有价值意见 的机会。
三、学生群体对学生个体的影响(续)

2、产生社会促进作用和社会懈怠作用 的条件


一是与活动任务的难易程度有关。 二是与能否表现个体优势行为有关。
三、学生群体对学生个体的影响(续)

如何避免社会懈怠作用的发生呢?

群体按个体努力程度给予报酬; 感到任务艰巨个人有责任多作贡献。
三、学生群体对学生个体的影响(续)
三、学生群体对学生个体的影响(续)

2、“去个性化”现象产生的原因 (1)匿名因素 (2)责任分散因素 (3)自我意识因素
三、学生群体对学生个体的影响(续)

(五)个体社会化 1、个体社会化的概念 社会化 是指个体在特定的社会和文化环境
中,通过学习社会经验即学习知识、技能和 社会行为规范,获得社会生活的能力,成为 一定社会成员的过程。

(二)从众 1、从众的概念

从众(conformity)是指个体不知不觉地受 到群体的压力,在认知或行为上倾向于与群 体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
Asch的线段判断研究
1
2
3


被试的任务是从右边的三个线段中找出一条与左边的靶线 段长度相同的线段. 单独判断时,正确率可以高达99% 。但当有4或5个人先给 出错误答案时,有37%的时候人们给出了错误答案。
一、学生群体心理的概念(续)

群体心理(group mind)是指群体成员共 同的心理现象。
一、学生群体心理的概念(续)

(二)研究学生群体心理的意义 1、有助于教师履行自己的职责 2、有助于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规律 3、有助于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二、学生群体的类型

(一)大型学生群体与小型学生群体
三、非正式学生群体与正式学 生群体

(一)非正式学生群体的特点



1、以共同的心理需要为基础,具有较强的 凝聚力 2、规模小,人数少 3、有灵敏的信息传递渠道 4、自然形成的“核心人物”
三、非正式学生群体与正式学 生群体(续)

(二)非正式学生群体的作用 1、不同类型的非正式学生群体的作用不 同

这是指社会赋予了卷入社会角色的一方更多的影响 力,从而使另一方认为自己有服从的义务。

二是责任转移。

这是指人们在明白自己的行为对别人有伤害后果时, 由于是服从上级或权威的指挥,自己不对行为后果 负有责任,因而,人们要多的是关心如何忠实地履 行自己的义务,服从上级或权威。
三、学生群体对学生个体的影响(续)
一、群体目标与个体目标(续)


(三)群体目标与个体目标的调适 必须注意目标的方向性与合理性,要千 方百计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要科学组织班级群体目标制订的过程。
二、群体规范与个体自由(续)

群体规范是指由群体所确定的、群体成
员必须遵守的行为标准或行为准则。


它是在群体成员的共同活动中形成的。 一经形成,便成为一种公认的力量,赋予个 体行为和外界事物以一定的意义。 当群体规范内化为个体的心理尺度和自觉行 动的标准时,实际上就完成了一个个体社会 化的进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