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试题-阅读理解选择题专项训练2全国通用(含答案)
三年级下册语文试题 - 阅读专项训练二(含答案)人教部编版

三年级下语文阅读训练(二)一、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植物的“悄悄话”我们形容一个人不善于表达的时候,会用到一个词“木讷(nè)”,就是说这个人像树木一样沉默不语。
其实,植物一点儿都不木讷,它们会说“悄悄话”。
生长在非洲的金合欢树会用特殊的方式说“悄悄话”当羚(líng)羊吃第一棵金合欢树时,金合欢叶还是安全食品。
但是,叶片被羚羊咀嚼后会释放出乙烯(xī),而它就像被点燃的狼烟一样,会迅速将警报传递出去。
接到警报的金合欢树会立刻在叶片中准备好化学武器——单宁酸,如果羚羊胆敢继续吃,轻则消化不良,重则危及生命。
因此羚羊只能在一个地方少量进食,然后再去警报没有传到的地方寻找金合欢树。
植物不仅会跟同类交流,还会用“外语”呼唤动物救兵。
你喜欢刚刚修剪过的草坪散发出来的气味吗?实际上,那是小草的“求救”信号。
一旦被青虫等动物吃时,小草就会释放出这种气味,告诉喜欢吃青虫的胡蜂:快来享用美食吧!胡蜂顺着这种气味赶来,往往能大饱口福。
植物的身上,还有许多秘密等待我们去发现。
1.文中列举了()这两种植物来说明植物会说“悄悄话”A.金合欢树和羚羊B.羚羊和胡蜂C.金合欢树和小草D.小草和胡蜂2.第2自然段中金合欢树的“警报”指的是()A.羚羊B.叶片中的单宁酸C.狼烟D.叶片被咀嚼后释放出的乙烯3.小草的“求救”信号指的是()A.喜欢小草的青虫B.喜欢青虫的胡蜂C.小草释放出的气味D.刚修剪过的草坪4.第3自然段中胡蜂能大饱口福的原因是()A.植物会跟同类交流B.小草发出了“求救”信号C.胡蜂喜欢吃青虫D.青虫来吃小草5.联系生活,你平时发现了植物身上还有哪些秘密呢?试着:举一个例子说一说你的发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迎春花今天早晨,我和爸爸走在去公园的小路上。
最新三年级下册语文部编人教版阅读理解辅导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最新三年级下册语文部编人教版阅读理解辅导专项练习题(含答案)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时间:________一、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爱书如命的人在鲁迅的全部生活中,书籍占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他被人称为"爱书如命"的人。
幼年时期的鲁迅,随着识字渐渐多起来,就开始攒钱买书。
过年时,大人给了他"押岁钱",他总舍不得随便花零花,一点一点攒起来买书看。
成年以后,鲁迅阅读的范围更加广泛了,他对于买不到的稀有的好书,就新自动手,一笔一画地把它抄下来。
显然,抄书使他得益匪浅。
鲁迅的记忆力那么好,读过的书能够经久不忘,这与他抄书的爱好是密切相关的。
在鲁迅博物馆里,陈列着一盒修书的工具,鲁迅就是用这些极其平常的东西进行修书,使得他的书历久常新,没有一册书里有污损,也没有一册书是破散的。
鲁迅读过的书浩如烟海。
他购置的书,仅据《鲁迅日记》上的"书帐"统计,从1912年到1936年,就有9000多册。
他收藏的书,总是捆扎保存得井井有条。
鲁迅一生清贫,最大的财产就是他的这些宝贵的藏书了。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1)平常:近义词( ) 反义词( )(2)清贫:近义词( ) 反义词( )(3)破散:近义词( ) 反义词( )(4)爱好:近义词( ) 反义词( )2.据意写词(词语在文章中找)。
(1)形容(读过的书)很多。
( )(2)经过了很长时间也不会忘记。
( )(3)得到的收益很大。
( )(4)经过了很长时间还是新的。
( )(5)形容非常有条理。
( )3.照要求填空。
(1) 这篇文章的中心句是:这句话的意思是:(2)写出短文中相互照应的句子:(3)抄书使鲁迅"得益匪浅",具体表现在:;鲁迅的书"历久常新"。
表现在:4.读第二节,用"︱"给这节文字分层,再分别写出层意层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你爱书吗?读了这篇短文,你最想和鲁迅先生说些什么?想一想,写下来。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专项同步练习(含答案)

从一家门口,我看见一个因了在那里掘地。他用他的锄子,要怎么掘,便怎么掘,他被尘土污了衣裳;如果他被太阳晒黑了或是身上被打湿了,都没有人骂他。
我愿意我是一个园丁,在花园里掘地,谁也不来阻止我。
天色刚黑,妈妈就送我上床。
从开着的窗口,我看见更(gēng)夫①走来走去。
小巷又黑又冷清,路灯立在那里,像一个头上生着一只红眼睛的巨人。
3.课内阅读。
我常想:下大雨的时候,青鸟、麻雀这些鸟都要躲避起来,蝴蝶怎么办呢?天是那样的低沉,云是那样的黑,雷、电、雨、风,吼叫着,震撼着,雨点密集的喧嚷着,风将银色的雨幕斜挂起来,世界几乎都被冲洗遍了,就连树林内也黑压压的,水淋淋的,到处都是湿的。这不是难为蝴蝶吗?
(1)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______的修辞方法。将这句话改为陈述句是:______。
植物要旅行又用什么_________?
蒲公英妈妈准备了降落伞,
把它送给自己的娃娃。
_________有风轻轻吹过,
孩子们就乘着风纷纷_________。
(1)按照原文填空。
(2)从这段文字中我们知道牛马靠______旅行;鸟儿靠______旅行;蒲公英靠______旅行。
(3)你还知道哪写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
又一群敌人扑上来了。马宝玉嗖的一声拔出手榴弹,拧开盖子,用尽全身气力扔向敌人。随着一声巨响,手榴弹在敌群中开了花。
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
三年级下册语文试题阅读理解专项复习题(含答案)部编版(2)

三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专项复习题(含答案)____________“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古来赞美荷花的诗句不计其数,荷花固然值得赞美,但我更爱那平凡朴实的荷叶。
如果没有荷叶,只剩下一枝枝光杆荷花,孤独无依地站着,就显得单调。
()没有荷叶,()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也就长不出漂亮的荷花。
看啊,荷叶墨绿、浑圆、厚重。
久旱初雨,对像珍珠一般宝贵的雨水,它们一点一滴也不沾唇,总是小心翼翼地把水保存起来,留给池中的鱼儿。
风雨袭来,它们紧密团结,连成一片,不怕风吹雨打,就是身子被吹翻过来也要保护荷花。
烈日如火,它们静静地展开大手,像二把把凉伞,为嬉戏的鱼虾撑起一片绿色的天空。
荷叶可作药材,去热清火;荷叶可作包装材料,不怕水浸,不怕油污……1.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在文中的()里。
既然……就如果……就2.把适合的短文题目写在横线上。
3.用“”出文中两个比喻句。
4.荷叶还有什么作用,你能接下去写吗?不要脚的朋友(节选)老皮匠的眼皮垂下来了,一双木头脚立刻从他拿着的鞋子里跳出来。
它想找一个新主人,不像老皮匠那样,总是把它关在鞋子里,要能够常常带它到街上去蹦蹦跳跳的。
它看见一条蛇睡在草堆里,木头脚在它的周围走了两圈,看了又看,这家伙的身体倒是挺长的,可惜没有脚。
木头脚可乐了,它想:“请它做我的主人吧。
”等蛇醒来,它就问:“没有脚的朋友,你要不要脚?”“脚?”蛇说,“我从来没有想到要脚。
”“难道你不想走路吗?”木头脚很失望。
蛇把它的长身子向左右摆动,长肚子一伸一缩,身子就向前走了。
木头脚很奇怪地问:“没有脚你怎么能走路的?”“因为我有着比脚更好的‘脚’哩!在我的肚子底下,有许许多多鳞片,它们会动,会像小脚一样地推着我在地上爬。
”蛇说着很快地又在草地上爬了一圈,然后向着正在发呆的木头脚说:“木先生,谢谢你的好意,我不想要什么脚了。
”“你们要不要脚?”木头脚一边继续向前走,一边高叫着,它很像一个贩子。
5.木头脚的主人是__________,因为主人总是把它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木头脚想找一个新主人,希望新主人能够常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版部编人教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

新版部编人教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1.请认真阅读选段,然后完成(1)—(4)题。
清早,我到公园去玩,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
我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
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
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
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挨挨挤挤:________(3)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
①傍晚,“我”到公园玩,闻到荷花的香味。
________②荷叶的特点是又绿又大又圆。
________③“白荷花在这些大国盘之间冒出来。
”这里的“冒”字用得非常好,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荷花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________④短文主要运用了夸张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来描写荷花和荷叶的。
________(4)用文中划线的词“有的…有的…有的…”仿写一句话。
【答案】(1)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还是花骨朵儿(2)形容人多混杂,这里指的是荷叶密密麻麻的,非常拥挤。
(3)错误;正确;正确;错误(4)略【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
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2)词语理解的考查。
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
(3)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①错误;清早,我到公园去玩,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
②正确;③正确;③错误,短文主要运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来描写荷花和荷叶的。
(4)考查运用词语的能力,学生要在明确词语意思的前提下,会用词语造句,语言表达要准确,简洁,语句完整、通顺。
“有的…有的…有的…” 这是排比句。
故答案为:(1)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还是花骨朵儿;(2)形容人多混杂,这里指的是荷叶密密麻麻的,非常拥挤。
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可是,那么长的头发,洗起来不是很麻烦吗?”小叶说。
“再说,怎么梳呢?那么长的头发。
”小美也说。
“这太简单了。
当头发长到那么长的时候,我就已经有十个妹妹了。
我只要悠闲地坐在椅子上就行了,十个妹妹会卖力地给我梳头的。
好玩极了!”小真说,“抹上香波一揉,那泡沫啊,高得能够着云彩,好像一个大大的大大的蛋卷冰激凌。
唯一遗憾的是不甜。
而且啊……“躺在岸边,让河水冲洗头发,头发就在水里轻轻地荡来荡去,好像海带一样。
而且啊……”(1)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
________地梳头 ________地坐在椅子上 ________地荡来荡去(2)根据短文内容选一选。
①“这太简单了”中的“这”指的是________A.梳头 B.洗头 C.洗头和梳头②小真的长头发打算让________梳。
A.自己 B.妈妈 C.十个妹妹(3)作者的想象力多么奇妙!头发上的泡沫好像________,________好像海带一样。
(4)小真打算如何洗长头发?(5)小真的长头发还能怎样梳理或清洗?请你发挥想象写一写。
【答案】(1)卖力;悠闲;轻轻(2)C;C(3)大大的蛋卷冰激凌;河水冲洗的头发(4)躺在岸边,让河水冲洗头发。
(5)小真把瀑布当作滑梯,滑上几个来回,长头发也就被瀑布冲洗干净了。
【解析】【分析】(1)词语搭配就是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得当,能将意思表达得更好,更准确。
这道题从结构上看是“修饰词语+地+动词””,横线上应填上修饰词语,应按照语言习惯合理搭配即可。
(2)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
(3)、(4)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5)大胆想象,敢于去想,任何一个人的想象和幻想,都反映自己的理想,愿望,向往和追求,当然还要合乎情理。
想象大胆不等于胡乱瞎想。
部编人教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含答案

部编人教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含答案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送家里人出门后,庆龄一个人回到房间里,________等候着。
她一会儿拿起一本书看,一会儿又坐到琴凳上弹钢琴,平时很熟的曲子,今天却总是弹不准。
可是,直到全家人吃过午饭回来,小珍也没有来。
妈妈________说:“我的女儿一个人在家,该多没意思啊!”庆龄仰起脸回答道:“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
可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
”(1)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横线上。
心疼地伤心地耐心地着急地①送家里人出门后,庆龄一个人回到房间里,________等候着。
②妈妈________说:“我的女儿一个人在家,该多没意思啊!”(2)从哪句话可以看出庆龄“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用“________”画出来。
(3)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对文段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4)你喜欢庆龄还是小珍?为什么?【答案】(1)耐心地;心疼地(2)她一会儿拿起一本书看,一会儿又坐到琴凳上弹钢琴,平时很熟的曲子,今天却总是弹不准。
(3)自己在家,缺少家人的陪伴是很没有意思,但是“我”为自己能够信守诺言而感到心安。
(4)我喜欢宋庆龄,因为她言而有信。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阅读短文主要分四个小题:(1)考查选择合适的词语,选择的是恰当的形容词。
通过联系课文上下文内容的理解答案不难选出。
(2)对短文内容的理解,直接可以从原文找到。
(3)联系生活实际,对文段中句子的理解。
这就要学会换位思考,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来回答。
(4)是对文中人物的评价,你喜欢那个人物以及原因。
做这题要注意回答的完整,不能只答喜欢谁,要写出理由切能结合文中的具体内容来谈。
故答案为:(1)耐心地、心疼地;(2)她一会儿拿起一本书看,一会儿又坐到琴凳上弹钢琴,平时很熟的曲子,今天却总是弹不准。
(3)自己在家,缺少家人的陪伴是很没有意思,但是“我”为自己能够信守诺言而感到心安。
(4)我喜欢宋庆龄,因为她言而有信。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试题-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附答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阅读理解练习题碗中的金币乔治是一个喜欢开玩笑的庄园主。
圣诞节前夕,他觉得应该奖励兢兢业业的管家。
于是,他拍着管家杰克的肩膀说:“这里有四大碗粥,我在其中一碗的碗底放了两枚金币,但你需要把碗中的粥全部喝光才能得到金币。
亲爱的杰克,看看你的运气怎么样了。
”杰克非常渴望得到金币,但是他不确定究竟哪个碗里放有金币。
他犹豫着把第一碗里的粥喝了一部分;忽然觉得金币应该在第二个碗里,于是他又去喝了一半第二碗的粥;但是心里还是不甘心,便把第三碗的粥又喝掉了一部分;最后又改变了主意,第四碗粥又被他艰难地喝了一半。
这时候,杰克感到自己的胃里再也装不下任何东西了。
结果,他一枚金币也没有得到。
其实,乔治在每碗粥的碗底都放了两枚金币,他只要随便喝掉一碗美味的粥,都会得到梦寐以求的金币。
浅尝辄止常常会使我们失去唾手可得的成功。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梦寐以求:唾手可得:2.“浅尝辄止”指的是略微尝试一下就停止了,比喻做事不进行深入研究。
请用波浪线画出杰克“浅尝辄止”的表现。
3.杰克为什么一枚金币也没有得到?在你认为最正确的原因后打勾。
(1)乔治太狡猾了。
()(2)四碗粥杰克都没有喝光。
()(3)杰克不知道哪个碗里有金币。
()(4)杰克做事半途而废,失去了机会。
()4.这篇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三年级答案:1.睡梦中都想着寻找,形容迫切地希望着。
形容非常容易得到。
2.他犹豫着把第一碗里的粥喝了一部分;忽然觉得金币应该在第二个碗里,于是他又去喝了一半第二碗的粥;但是心里还是不甘心,便把第三碗的粥又喝掉了一部分;最后又改变了主意,第四碗粥又被他艰难地喝了一半。
3.(4)√4. 浅尝辄止常常会使我们失去唾手可得的成功。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尊重自己沈从文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他出生在湖南省凤凰县的一个农户家庭。
小时候,沈从文特别喜欢看木偶戏,常常因为看戏入迷而耽误了读书。
有一天上午,沈从文从课堂里溜出来,一个人跑到村子里去看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试题-阅读理解选择题专项训练2全国通用(含答案)四年级的一天,我们学习新课《西门豹》。
一开始,我还津津有味地听着,等分析课文时,我烦了,于是掏出笔画起插图中的西门豹来。
正画得起劲,忽然伸来一只手,我心里一惊,抬头一看,杨老师正站在我身边。
她抽起我画的图,夹在书里,继续上课。
下课了,杨老师让我上办公室。
我忐忑不安地跟了进去。
这时,她拿出我画的那幅画,递给我说:“画得不错,以后多练习,会有发展的。
”我原以为杨老师会批评我不务正业呢!可是,她却语重心长地开导我:“要好好学习,只要多学一些基础知识,将来才能在美术事业上做出成就。
”()她一句也没提上课发生的事情,但是我决心痛改前非。
从那以后,我上课就努力控制自己。
因为我喜欢杨老师,所以也喜欢语文课。
25.“痛改前非”中“痛”的意思是()A.疼B.彻底地C.悲伤D. 尽情地26.“津津有味地”不可以与下列词搭配()A .听 B. 吃 C. 谈论 D. 笑27.文中不能反映“我”的心情的词是()A. 烦了B.心里一惊C. 语重心长D.忐忑不安28.第二自然段的段意是()A.杨老师让我上办公室。
我忐忑不安地跟了进去。
B.我原以为杨老师会批评我不务正业呢。
C.杨老师语重心长地开导“我”,“我”决心痛改前非。
D.杨老师认为我很有美术天分。
29.第二自然段的括号里应填()A.虽然B. 居然C. 竟然D. 仍然30.这篇短文表现的是()A .我上课不听讲。
B.杨老师循循善诱,是位好老师。
C. 我喜欢语文课。
D. 我特别喜欢画画。
答案: B D C C A B(七)掩盖过失的猫有一只猫,总是把自己吹嘘得不得了,对自己的过失却百般掩盖。
它捕捉老鼠,老鼠逃跑了。
于是,它就说:“我是看它太瘦,才放它的,等以后养肥了再说。
”它到河边捉鱼,被鲤鱼的尾巴劈脸打了一下。
它装出笑脸说:“我本来就不想捉它——捉它还不容易?我是要利用它的尾来洗脸。
”一次,他掉进泥坑里。
浑身沾满了污泥。
看到伙伴们惊异的目光,他解释道:“身上跳蚤多,用这种办法治他们,最灵验不过了!”后来,他掉进河里,伙伴们打算救它,他说:“你们以为我遇到危险了吗?不,我在游泳……”话还没说完,就沉没了。
“走吧!”伙伴们说,“现在,他大概在表演潜水。
”21.文中讲了猫的几个过失:()A 1个B 2个 C3个 D4个22. 本文写作的顺序是:A 先总后分B 先分后总C 总——分——总D 看不出来23.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的道理:()A有一只猫对自己的过失却百般掩盖。
B骄傲、吹牛是没有好处的。
C 猫不肯说实话。
D 对自己的过失要勇于承认,不能掩盖,否则要吃大亏。
24.文中省略号的作用是:()A 意思省略B 说话断断续续C 话语突然停止D 没有任何意思25.对短文的结尾,说法正确的是:()A 猫确实是在游泳B 猫在练潜水 C猫落水了,有生命危险 D伙伴们救了猫答案:D A D C C(八)米兰前年,孙阿姨出差去广州,回北京时带了一棵米兰送给我家。
米兰的叶子很好看。
它的形状和冬青差不多,近似椭圆形,中间还有一道的线。
这些叶子有的,有的娇嫩青翠,都闪着。
米兰的花非常奇特。
它不是一朵一朵的,更没有花蕊,而是一串串的。
中间的一根主枝大约有一寸来长,主枝又分出许多小枝,每个小枝上都长了一个小黄球形的花,每朵像小米粒一样。
我想,“米兰”的名称,可能就是由此而来的吧!米兰的花香极了。
开花时,从楼下经过的人都可以闻到一股股吸入芳香气味时,让人感到舒适和愉快的异香。
26、短文第二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A、第一句B、第二句C、第三句D、第四句27、“米兰的花香极了,开花时,从楼下经过的人都可以闻到一股股沁人心脾的异香。
”“异”的意思是:()A、不同的B、惊奇,奇怪C、特别的D、分开28、下列句子标点完全正确的一句是()A、我想,“米兰”的名称,可能就是由此而来的吧!B、我想,米兰的名称,可能就是由此而来的吧?C、我想,“米兰”的名称,可能就是由此而来的吧?D、我想,米兰的名称。
可能就是由此而来的吧!29、“肥厚浓绿”“不深不浅”“亮光”这三个词是从第二自然段中提取出来的,正确的填放顺序依次是()A、“肥厚浓绿”“不深不浅”“亮光”B、“不深不浅”“亮光”“肥厚浓绿”C、“不深不浅”“肥厚浓绿”“亮光”D、“亮光”“肥厚浓绿”“不深不浅”30、第四自然段画线部分可以换成()A、鸟语花香B、香气扑鼻C、无比欢畅D、沁人心脾答案:A C A C D(九)我有友情要出租“大个儿”是一只很寂寞的小猴子,他的爸爸妈妈白天在动物园“上班”,很晚才回来。
大个儿每天都在想:爸妈忙得没时间陪我,我要想办法帮爸妈挣钱。
有一天,大个儿在一棵老榕树下认识了小丁子。
事情是这样的,大个儿在榕树上贴了一张白纸,上面写了几行字:“我有友情要出租,每个小时只收五块钱,很便宜,我现在在榕树后面,请来找我,好吗?”小丁子路过这里,看着纸条说:“哦!原来是征友启事。
”他摸摸口袋,还有几块钱,就绕到榕树后,看见一个小猴子,穿了个红色带口袋的围兜,正缩在那儿打瞌睡呢!小丁子叫他:“喂!我可以租你的友情,不过,我只有三块钱,够不够?”大个儿好不容易才盼到有人来,马上把头当弹簧似的猛点着。
“好!我们现在是朋友了,不过,你是我租的,你要听我的,我们开始玩吧!”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天黑了。
“明天,你会再来吗?”大个儿问。
“好啊!老地方见,我还有钱。
”第二天下午,大个儿依旧穿着那件红色围兜,早早地就到榕树下等。
小丁子照例先付了钱,大个儿小心翼翼地把它们装进围兜的口袋里,然后等他下口令。
“来,我们开始玩游戏吧!一、二、三……”他们两个玩得真是开心极了,直到太阳下山还没玩够。
第三天,大个儿特意换了一件粉红色、没有口袋的围兜,又翻箱倒柜地找了一些东西,装进一个小篮子,然后,匆匆忙忙地赶到榕树下。
可小丁子却没有出现,只在榕树上留了一张纸条:“我没有钱了,而且我们要搬家了,再见。
”大个儿失望地看看自己的围兜,叹口气说:“我穿没有口袋的围兜,就是要告诉他,我们是朋友了,朋友是不收钱的。
”大个儿翻翻篮子里的东西:“这根香蕉是妈妈从动物园捡回来的,我已经把沾有口水的地方削掉了,这块巧克力,是人家吃了一半,丢给爸爸的,爸爸舍不得吃,带回来给我,这两片饼干没有人吃过,我特地用卫生纸包好,他一片,我一片,电视上说好东西要和好朋友分享,可是…他怎么走了?”大个儿低着头,伤心地回家了。
21.大个儿想要出租自己的友情,是因为:A他想和别人一起看外面的世界。
B他很寂寞,爸妈没时间陪他。
C他想帮爸妈挣钱,找人陪他玩。
D他想在榕树下认识小丁子。
22.前两次见面大个儿穿带口袋的围兜,是因为A可以在围兜里睡觉。
B可以用围兜玩游戏 C可以在围兜里装钱 D可以用围兜装吃的。
23.第三次,小丁子没有出现的原因是:A他没有钱,而且要搬家了。
B他不想和大个儿一起玩了。
C他不想吃大个儿带的东西 D太阳下山,时间太晚了。
24.“大个儿失望地看看自己的围兜”,他失望的原因是A大个儿没能告诉小丁子朋友是不收钱的。
B他忘了穿带口袋的围兜,没办法装钱了C他想和小丁子成为真正的朋友,但小丁子却走了。
D小丁子走了,再也没有人愿意租大个儿的友情了。
25.这篇短文讲述了:A大个儿和小丁子因为征友启事认识了,前两天大个儿收了小丁子的钱,当他发现友情不能出租时,小丁子却走了,大个儿很伤心。
B大个儿是只小猴子,有一天,他写了一个友情出租的征友启事。
小丁子看见了,就和大个儿成了好朋友,他们玩得很开心。
C大个儿在榕树上贴了征友启事,小丁子看见后每次用三块钱租大个儿的友情,大个儿一共挣了六块钱,他知道了友情是可以出租的。
D大个儿给自己的好朋友小丁子带了很多好吃的,有香蕉、巧克力和两块饼干,可是小丁子却搬走了,没有吃到,大个儿很失望。
答案:C C A C A(十)叶落情深①秋风呼呼地刮着,就像一条条因恶的鞭(ban)子不停地抽打着树妈妈。
②“孩子,别怕,太阳不是还在暖暖地照着吗?雪花狂舞的日子还远着呢!”白杨妈妈安慰着她的孩子,但声音低切,充满了伤感:“只是你们又瘦又黄……”③“妈妈,我们虽然瘦,可是也没得病呀!”“天气凉了,水分少了,我们吸不足水分就瘦了。
”“妈,黄也没什么呀!”一片叶子说,“只是秋风吹走了叶绿素,我们身体里积聚了太多的胡萝卜素,看起来才像穿了件黄袍子!”许多叶子赞同地点点头④“可枫树的叶子又为什么那么红呀?”白杨妈妈问。
⑤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说起来—“秋天温度低了,枫树的叶子积累了较多的糖分来适应寒冷。
糖分多了,叶子就会形成较多的另一种物质一一花青素!”“花青素是红的,枫叶就红了,所以诗人说‘霜叶红于二月花!⑥你一言我一语,白杨妈妈乐了:没想到孩子们懂那么多道理!⑦过了一会儿,白杨妈妈看着这些在风中飘动的小叶子沉默了。
⑧一个大些的叶子看着紧皱眉头的妈妈,深情地说,“妈妈别难过,虽然再过几天,我们就要离开您啦一可明年还要回来,和今春一模一样,裹一身绿裙子呢!”⑨“所有的孩子都要离开妈妈吗?”一片小小的叶子间道。
“不都是。
天冷了,小熊和她的妈妈一起藏到树洞里;小燕子和她的妈妈结伴去了四季如春的南方;小松枝和松树妈妈一起迎着风雪,共抗严寒:而柳树、桃树、梨树的叶子一到秋天就会变黄,随风飘落……我们离开妈妈是为了节省水分,让妈妈多些营养度过漫长的冬天啊!”⑩白杨妈妈含着沮点点头,模糊的视线里一片片叶子飘起来了,越像一只只黄灿灿的蝴蝶……26.秋天到了,白杨的叶子又瘦又黄,这是因为:A天气凉了,叶子吸不足水分 B秋天,妈妈给叶子穿了件黄袍子C水分和叶绿素少了,胡萝卜素多了。
D天气凉了,白杨的叶子生病了。
27.秋天,枫树叶子变红了,这是因为:A诗人说“霜叶红于二月花”。
B枫叶里形成了较多的花青素。
C秋天下霜了,枫叶就变红了。
D秋天的枫叶本身就是红的。
28.第⑦自然段说,“自杨妈妈看着这些在风中飘动的小叶子沉默了”,是因为:A白杨妈妈舍不得小树叶离开她。
B孩子生病了,白杨妈妈很伤心。
C冬天就要到了,天气要变凉了。
D再过几天,小树叶们就要落了。
29.白杨树叶离开妈妈的原因是A给妈妈节省水分,让她多些营养度过冬天。
B秋风像鞭子一样,不停地抽打着白杨妈妈。
C秋天叶子落了,秋风一吹就把叶子吹跑了。
D白杨树叶长大了,想要离开妈妈自己生活。
30.第⑩自然段说,“白杨妈妈含着泪点点头”,这是因为:A黄灿灿的白杨叶子落下来了,树妈妈觉得身上很疼。
B树叶很懂事,妈妈很欣慰,但又不忍心和他们分开。
C白杨妈妈知道孩子们说得都对,不得不这样做。
D小树叶们就要离开妈妈了,白杨妈妈非常难过。
31.从文中看,过冬方式和白杨一样的是:A燕子 B熊 C松树 D柳树答案:C B A A B D二、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