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7课时 解决问题(1)
(2024秋新版)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 多角度解决求总数的问题》教案
第五单元 20以内的进位加法5.7 多角度解决求总数的问题【课题名称】第7课时多角度解决求总数的问题【课型、课时】新授课 1课时【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上册96页。
【教学目标】1.会用20以内的进位加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有序观察、从多角度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解题策略的多样性。
3.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创新性。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能够从图中提取信息,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选择加法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理解两种方法的异同。
【课前准备】1.教师:教学课件:《》课件2.学生:课前预习:标注完成《素养提升手册预习卡》学具:小棒。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运动会上,学校啦啦队正在给队员们加油助威。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用所学知识解决运动会上的问题。
(板书课题:多角度解决求总数的问题)二、交流实践、探究新知。
1.收集信息,理解题意。
课件出示教科书P96例题情境图。
教师:运动会上,啦啦队的同学们正在表演呢!请仔细观察,你从图中找到了什么信息?学生独立思考后汇报。
预设1:男生有5人,女生有10人。
预设2:前排有7人,后排有8人。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信息。
教师:大家可以把自己看到的信息用小棒摆出来,跟同桌说一说。
预设:学生可能按左右两部分摆,左边表示男生人数,右边表示女生人数;也可能按前后两部分摆,前面表示前排人数,后面表示后排人数。
教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请把你知道的信息和问题连起来说一说。
学生根据自己找到的信息完整描述问题。
2.分析和解答。
教师:求一共有多少人,该怎样列式解答?写在练习本上。
预设1:5+10=15(人)或10+5=15(人)。
预设2:7+8=15(人)或8+7=15(人)。
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算式。
教师:通过大家的汇报,我们知道了解决这个问题有两种方法。
先来看第一种方法,为什么用加法?这里的5、10各表示什么意思?预设:学生说出要求一共有多少人,就是把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合起来,所以用加法计算。
小学数学人教版(2014秋)一年级下册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册第二单元第7课时(两数相差几)教案
优质资料---欢迎下载《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1页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分析解答两个数比较多的实际问题。
2、能运用画图或摆一摆的方式理解并分析数量关系。
3、沟通与原来所认识的减法模型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1、初步学会分析解答两个数比较多的实际问题。
2、能运用画图或摆一摆的方式理解并分析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沟通与原来所认识的减法模型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一、直观感知“相差关系”1、描述两种颜色糖果的多少关系。
①②怎样摆更容易看出这两种糖果的多少关系?引导学生说出“一一对应”,同时课件呈现摆的过程:2、描述两种图形的多少关系。
你是怎样知道它们同样多的?二:解决“相差关系”问题。
(一)多几:(出示其他版本主题图)1、你收集到哪些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呢?2、你能从桌面上看出红花片比蓝花片多几个吗?3、怎样摆就能一眼看出红花片比蓝花片多几个呢?请用学具摆一摆或在作业本上画一画。
4、展示并解读摆法:①你能看出多出几个吗?②问:多出的5个是什么颜色的花片?(红花片)是全部的红花片吗?(不是,红花片里的一部分)师:这样摆,一眼就看出多5个,这一部分红花片可以怎样描述呢?把它叫着“比蓝花片多的部分”。
③红花片里的另一部分在哪里?(在虚线的左边)④如果老师把这一步花片遮住,你知道它有几个吗?你是怎样知道的?⑤生会回答8个。
老师看见有小朋友去数蓝花片的个数,这是为什么呢?这一部分好花片与蓝花片一一对应,所以它和蓝花片同样多,蓝花片有8个,这部分红花片页有8个。
师:正因为这一部分红花片和蓝花片同样多,所以可以这样来描述这一部分红花片呢:和蓝花片同样多的部分⑥看图说一说:两种花片比多少,把谁分成了两部分,怎样描述这两部分?5、列式解决问题并弄清算式的含义。
①怎样用算式计算红花片比蓝花片多几个?预设:学生会写算式 13-8=5(个)②问:图中有两个“8”,一个8表示8个红花片,它和蓝花片的个数同样多,一个8就表示8个蓝花片,减去的究竟是什么花片呢?③课件演示,让学生明白减去的是8个红花片,只是它和蓝花片同样多。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七课时《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退位)》说课课件
五、说教学法
教法:我在以师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展现获取知识和方法的思维过程 。基于本节课的特点,应着重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法。采用这样的教法,不但 层次分明,而且能照顾到各个层面的学生,又能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学法:本节课在学习过程中,主要指导学生掌握以下的学习方法:①观察对比的方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老师!
六、说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口算: 12-7= 20+4= 35-3= 2、学生完成口算练习后,师生根据第四组的口算,回顾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强调口 算两位数减一位数时先用个位数减个位数。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题。 ⑴设疑导入: 引入:刚才同学们回顾了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口算方法,你们能不能按照刚才的口算方法做一做 这道题呢?教师出示例题。(板书:36-8=) ⑵操作探疑: 引导学生进行操作,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每位同学拿出两捆小棒表示3个十,再拿出6根小棒 ,表示6个一,在课桌上摆好。 从这些小棒中要去掉8根小棒,想一想应该怎么办呢?同学们自己动手试一试。同桌同学可以互 相议一议,说说你是怎么摆的?怎么想的?在学生操作的同时,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⑶解疑明理: 指名说说学生的操作过程,然后依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进行演示。教师引导学生有序回答 。 先摆两捆小棒和6根小棒。单根小棒不够8根,就得把一捆小棒打开,变成10根。
打开的10根小棒和原来的6根小棒合起来就是16根单根小棒。从16根单根小棒中减去8根, 还剩8根,和剩下的一捆小棒合起来就是28根小棒,所以,36减8应该得28。
⑷归纳算法: ①引导学生对照黑板上的操作过程议一议:算式中的36应该先怎么办?再干什么? 引导学生明确:个位上的6不够减时,要从十位上拿出1个十,也就是10个一,与个位上的 6合起来,然后用16减去8得8,再把8和剩下的2个十加起来。 ②学生回答计算过程,教师把板书补充完整。 ③师生回顾学习过程,强化口算方法。 2、反馈练习。(投影出示,师生共同完成) 3、看教科书:并完成“做一做”第2题。 (三)全课小结 小结时启发学生找出今天学习的两位数减一位数与以前学的不同之处,教师点明课题:“今 天我们学习的是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板书:退位) (四)作业设计: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7课时 解决问题(2)【教案】
第7课时解决问题(2)▶教学内容教科书P21例6,完成P21“做一做”。
▶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用减法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实际问题。
2.借助画图等策略,帮助学生理解“比多少”问题用减法计算的道理。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熟悉的活动情境中,建立解决“比多少”问题的数学模型,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学会用减法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问题用减法计算的道理。
▶教学准备课件、实物图片、圆片。
▶教学过程一、以旧引新,感知模型1.摆一摆。
师:请同学们拿出学具,在桌面上先摆出6个圆片。
在圆片的下面摆一行三角形,要和圆片同样多。
(1)学生先摆,然后说说摆了多少个三角形,怎么摆的。
(2)学生交流后,课件呈现摆的过程和比较后的结果。
2.画一画。
师:用摆一摆的方法可以比较多少,用画一画也可以比较吗?请在作业纸上画圆形,在第一行画8个,再在它的下面画一行正方形,要比圆形少3个。
(1)学生活动。
(指定1至2名学生到黑板上画一画)(2)交流汇报。
【学情预设】学生在一年级上册就已经学习了大量的“比多少”的问题,摆和画都不会有困难。
摆和画的时候要注意一一对应。
师:像这样一个对着一个比较物体多少的方法,就是原来学的一一对应的方法,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解决“比多少”的问题。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2)]【设计意图】借助动手操作和画图活动,复习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多少,唤醒学生对于比较两个数多少的记忆,结合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为学习新知做准备。
二、情境呈现,解决问题1.教学“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问题。
课件出示教科书P21例6。
◎教学笔记【教学提示】此处要让学生充分动手,感知比多少。
(1)了解信息,明确条件和问题。
师:仔细观察,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学情预设】学生从图中会发现如下信息和问题:小雪套中了7个,小华套中了12个。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7课时 解决问题
三、我会圈。 1.把图中的花朵10朵10朵地圈一圈。
能力闯关岛
一共( 51 )朵。 答案:
能力闯关岛
四、我会解答。 每个箱子装6个足球,7个箱子能装下这些足球吗?
能Hale Waihona Puke 拓展训练营五、我会想。 体育室共有14副羽毛球拍,体育老师要求全拿出来。 1.小明一次拿4副,2次拿( 8 )副,3次拿( 12 )副,还剩( 2 )副,全部 拿完,还要再拿一次,因此至少需要( 4 )次才能全部拿完。 2.如果有21副羽毛球拍,小明一次拿4副,至少需要( 6 )次,才能全 部拿完。
第7课时 解决问题
基础开心园
一、我会算。 8+8=16 5+6-3=8 13+5=18
9+5-6=8 9+3-6=6 10+7-8=9
10+7=17 16-10=6 10+8-9=9
基础开心园
二、我会填。 1.如果每组小朋友分10块,可以分给( 3 )组小朋友,还剩( 2 )块。 2.如果每组小朋友分6块,可以分给( 5 )组小朋友,还剩( 2 )块。 3.如果每组小朋友分8块,可以分给( 4 )组小朋友。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第7课时《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教案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的笔算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信息窗4 红点1和绿点1.教学目标: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了解退位减法的算理,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的笔算方法。
2、经历探索10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性,感受计算过程的合理性。
3、在现实生活中,能发现、提出并解决100以内数的减法计算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初步学会表达、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会两位数与两位数的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在竖式计算中理解“借一顶十”。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准备:计数棒、计数器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谈话引入同学们前几天我们捉过小虾、摆过贝壳、参观过水族馆的鱼。
今天老师要带领同学们参观标本室,想知道是什么标本吗?出示信息窗4情境图: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从情景图中你发现了哪些信息?学生口答,找出所有的数学信息。
师板书:鱼类标本42种,虾类标本26种,贝类标本80种,星类标本17种。
师追问:“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预设学生提出问题:(1)鱼类标本比虾类标本多多少种?(2)虾类标本比贝类标本少多少种?(3)鱼类标本比星类标本多多少种?(4)贝类标本比鱼类标本多多少种?……2、同学们可真了不起,提出了这么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重点解决这样两个问题,(课件出示)提炼板书:(1)鱼类标本比虾类标本多多少种?(2)虾类标本比贝类标本少多少种?[设计意图:利用教材中信息图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搜集信息,提出问题。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了学生的认知基础,为探究学习计算方法奠定了基础。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1. 明确用减法解决问题请同学们把信息和问题完整的读一读,“鱼类标本42种,虾类标本26种,鱼类标本比虾类标本多多少种?”(1)你认为可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学生独立列出算式,同桌交流各自的想法。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第7课时解决问题练习人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第7课时解决问题练习人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针对第五单元的解决问题进行练习,主要包括教材P67~69页的内容,通过复习巩固加减法运算,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10以内加减法的运算方法,能够熟练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重点:巩固10以内加减法的运算方法,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课件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以“小猫钓鱼”的故事为背景,引导学生在故事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
2. 例题讲解:展示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引导学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3.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错误。
4.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练习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题目:小猫钓鱼问题板书内容:1. 小猫钓鱼,一共钓了3条鱼,又钓了2条鱼,一共钓了几条鱼?2. 小猫钓鱼,一共钓了5条鱼,又放生了2条鱼,还剩下几条鱼?七、作业设计1. 题目:小猫钓鱼问题(1)小猫钓鱼,一共钓了8条鱼,又钓了3条鱼,一共钓了几条鱼?(2)小猫钓鱼,一共钓了7条鱼,又放生了4条鱼,还剩下几条鱼?2. 答案:(1)8 + 3 = 11(2)7 4 = 3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10以内加减法的运用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部分学生仍存在思路不清晰的情况,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训练。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运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购物、分物品等,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情景引入的环节设计:我选择了“小猫钓鱼”的故事作为情景引入,这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第7课时减法(1)》人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第7课时减法(1)》人教版我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今天要分享的是关于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中第3单元的第7课时,内容是减法(1)。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课本,第3单元《减法(1)》的内容主要包括减法的基本概念和初步运算。
通过这一课时的学习,让学生理解减法的含义,掌握减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有三点:1. 让学生理解减法的含义,知道减法是求两个数相差多少的运算;2. 能够正确进行减法运算;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课时的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理解减法的含义,能够正确进行减法运算。
教学重点是减法的基本概念和初步运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PPT、黑板、粉笔、练习本等教具和学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我通过一个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入本课时的内容,例如:“小明有5个苹果,他吃掉了3个,他还剩下几个苹果?”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2. 讲解减法的基本概念:我利用PPT和黑板,向学生讲解减法的含义,减法是求两个数相差多少的运算。
3. 演示减法运算:我通过PPT和黑板,展示减法运算的过程,例如:5 3 = 2,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减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4. 练习减法运算:我给学生发放练习本,让学生进行减法运算的练习,例如:8 5、7 3等,并给予指导和反馈。
六、板书设计我设计的板书包括减法的基本概念和减法运算的例子,例如:减法:求两个数相差多少的运算5 3 = 27 4 = 3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本上的减法运算题目;2. 家长签字确认。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我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入减法概念,让学生能够理解减法的含义,通过PPT和黑板的演示,让学生掌握了减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给予个别学生指导和反馈,保证了教学效果。
但是,在课后我还需要加强对学生的辅导,特别是对那些还没有完全掌握减法运算的学生。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一课一练及答案
第1课时认识平面图形1.长方形有()条边,正方形有()条边,三角形有()条边。
2.硬币是()的。
3.想一想,数一数。
下图中有()个三角形。
答案提示1.4,4,32.圆3.6第2课时平面图形的拼组1.下面的说法对吗?对的在后面的()里画“√”,错的画“×”。
(1)长方形相对的边相等。
( ) (2)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
( ) (3)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
( ) (4)用 2 个同样的小正方形可以拼成一个大正方形。
( ) (5)用同样长的小棒摆两个三角形,最少要 6 根。
( ) (6) 4 个同样的小正方形可以拼成一个大正方形。
( ) (7)一个长方形不能剪成 4 个同样的三角形。
( )2.数一数。
()个正方形()个长方形3.数一数,需要()块砖才能把墙补好。
答案提示1. √√×××√×2. 5 93. 12第3课时七巧板1.在七巧板中共有()个三角形,( )个平行四边形,( )个正方形。
2.三角形中,( )和()大小相等,( )和()大小相等。
3.()号图形是正方形。
由()号图形和()号图形可以拼出这个图形。
答案提示1. 5 1 12. 3 5 1 23. 4 3 5第4课时练习一1.至少用()根同样的小棒可以摆一个长方形;至少用()根同样的小棒可以摆一个三角形。
2.硬币是()形的,红领巾是()形的,课桌面是()形的。
3.长方形相对的边();()形四条边一样;平行四边形相对的边()。
4.正方形有()条边,它们都();长方形有()条边,对边()。
正方形和长方形都是()边形。
5.用手摸一摸,圆柱上下两个面,它们的大小()。
6.用2块完全一样的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
答案提示1. 6 32. 圆三角长方3. 相等正方相等4. 4 相等 4 相等四5. 相等6. 长方体第1课时十几减91.填一填,想一想。
9+2=() 9+( )=()11-9=() ( )-9=()2.圈一圈,算一算。
淮滨县四小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第7课时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教案新人教版5
第7课时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教材第48页的内容。
1.结合数的认识,使学生掌握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的计算。
2.会用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3.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点:掌握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根据100以内数的组成知识,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并能准确计算。
教材情境图制成的课件、计数器、小棒。
40是( )个十。
70是( )个十。
57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6个一和3个十组成( )。
8个十和9个一合起来是( )。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数的组成,为下面新课内容的学习进行必要的铺垫。
1.教学例8。
师:陈老师到商店里买了一些写字本,你看。
(出示例8情境图)(1)你能根据这张图提出数学问题吗?学生提问题:一共有几本写字本?师:该怎样列式计算呢?学生汇报:30+2、2+30。
师:30+2等于多少?你是怎么算的?引导学生说出:3包写字本是3个十,加上2本(2个一)一共是32本。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图,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这样的问题设计主要是为了拓展学生的思维,鼓励他们积极思考,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
(2)师:你能根据例8的这张图列出两道减法算式吗?试一试。
学生汇报:32-2、32-30。
师:该怎样计算呢?你是怎么想的?学生小组交流,个别汇报:32-2,32里面有3个十和2个一,去掉2个一,还剩3个十,就是30;32-30,32里面有3个十和2个一,去掉3个十,还剩2个一,就是2。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间交流算法,可以让学生之间通过交流多样化的计算方法,起到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作用。
2.练习。
完成教材第48页做一做第1题。
先让学生摆小棒,再引导学生根据所摆的小棒写出相应的算式。
设计意图:通过使用学具进行操作,使学生加深对所学加减法计算过程的理解,也是培养学生利用学具辅助学习的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数数、数的组成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会点数100以内的数,知道这些数的组成,感受“十”在计数中的作用,知道10个十是100,感受“十”与“百”的关系,感受100与50、20等数的关系。
2.结合具体的事物,使学生感受100以内数的意义,并进行简单的估计。
教学重点能够熟练地数出100以内的数,感受100以内数的大小,初步建立数感。
教学难点数到接近整十数时,下一个整十数是多少的数法教学准备教具:教学情境图、投影仪、多媒体课件。
学具:学具盒。
电化手段课件导学过程教师个性化意见五、教学过程:一)读一读,初识百以内的数:教师:我们已经认识了0-20这些数,你能从1数到20吗?今天我们就继续来认识100以内的数。
二)数一数,感触感染100有多大:三)1.估一估、数一数,开端熟悉100.教师(出示百羊图):绿色的草地上来了一群羊,请你估量一下大约有几何只羊。
2.在数数中理解数,突破数数的难点。
教师:请大家从学具盒里拿出21根小棒摆在桌子上,要求摆出后一看就知道是21根。
组织学生交流、展示,结合学生作品适时追问:能一下看出是21吗?他请了谁来帮忙?教师:对,他请10来帮忙,这是10根,这是10根,这是1根,能很快地看出这是21.21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构成的?3.感受100,体会“十”与“百”的关系。
教师:99再添1就是多少?教师:10个十是多少啊?教师随学生回答板书:10个十是一百。
4、分一分、合一合,多角度感触感染100.教师:现在,请你把10根一捆的两捆小棒合在一起,合起来是多少根小棒?教师:100里有几个20呢?请你把小棒两捆两捆地合一合,看看100里有几个20.教师(呈现未结成捆的100根小棒):现在这一大堆是100根,你能不能想个办法,不用数就能从100根小棒中拿出大约50根小棒?学生操作,教师巡查。
解决问题(有多余信息)优秀教学案例一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3.小组合作,促进交流:本案例注重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在小组内部分工协作,共同解决问题。这种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反思与评价,关注发展:本案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评价,培养学生自我监控和自我调整的能力。同时,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给予积极的反馈,有助于学生明确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5.人性化设计,尊重差异:本案例在教学内容和过程设计中,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通过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收获成功和快乐。
解决问题(有多余信息)优秀教学案例一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一、案例背景
在我国一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课程中,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加减法运算,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然而,当问题中存在多余信息时,学生往往容易混淆,不知如何筛选和运用信息。针对这一情况,本教学案例旨在通过具体生动的情境,引导学生学会识别和筛选多余信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解决含有多余信息问题的方法。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3.教师强调筛选关键信息的重要性,并提醒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注意识别多余信息。
(五)作业小结
1.教师布置与本节课相关的基础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教师设计一道拓展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第7课时 解决问题(1)
已知:有3个同学,每人折了6个小星星。 问题:他们一共折了多少个小星星?
已知:有3个同学,每人折了6个小星星。 怎 么 解 决 呢 ? 问题:他们一共折了多少个小星星?
方法一:数一数
一共折了18个小星星。
还可以怎样算?
已知:有3个同学,每人折了6个小星星。 怎 么 解 决 呢 ? 问题:他们一共折了多少个小星星?
几种不同的方法你最喜欢哪种?为什么?
数一数
6 + + 6 = 18(个)
人数 1 2 3 数 6 12 18
口答:他们一共折了 18 个小星星。
做一做
爸爸买了3袋苹果,每袋8个,一共买了多少个苹果?
8 + 8 + 8 = 24(个) 口答:一共买了24个苹果。
巩固练习
1.每条小鱼用7块卡片拼成,拼3条小鱼, 一共用了多少块卡片?
7 + 7 + 7 = 21(块) 口答:一共用了21块卡片。
2.每条龙舟上有9个人,有3条龙舟,一共有多少个人? 9 + 9 + 9 = 27(个)
口答:一共有27个人。
3.每个星期有7天,3个星期一共有多少天?
五月有4个星期零3 天,五月一共有多 少天你知道吗?
7 + 7 + 7 = 21(天)
方法二:用连加的方法解决
一共折了18 个小星星。
6+
6 + 6 = 18(个)
已知:有3个同学,每人折了6个小星星。 怎 么 解 决 呢 ? 问题:他们一共折了多少个小星星?
方法三:用列表的方法解决
一共折了18个小星星。
人数数可以16再数122一遍138 来 检查,或者用减法检 验解计答算正结确果吗的?正确性。
人教版数学(2023)一年级下册 第2单元 20以内的退位减法第7课时 解决问题(1)
· 一年级(下册)· 人教
2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第7课时 解决问题(1)
你们从这幅图中获得了哪些信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一共要做16把团扇,我 们4个人一起做,已经做 了9把。要解决的问题是: 还要做多少把?
从总数里去掉已经做的9把,就能求出还要做几把。
已知共要做16把团扇,我们4个人一起做,已经做了9把。 还要做多少把?
2
无用的息
15 - 6 9 个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用减法计算。
16-9=7(把)
“4个人”这个 信息没用上呀!
还要做的7把加上已 经做的9把等于16把, 解答正确。
7+9=16(把)
要想解决一个问题就要找到和它有关系的两条信息, 根据这两条和它有关系的信息,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了。
巩固拓展
14 - 6 8 只 这道题中的“5只鸭”与问题没有关系,所以 在解决这个问题时,这条信息就是个多余信息。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每课一练42页
第一单元第1课时1、连一连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2、(1)个有(有(有()个。
(1)()最多,()最少,()和()同样多。
(3比多()个,比少()个。
2、数一数,填一填。
(1)从右往左数是第()个。
(1),右边是()。
从左往右数,最后一个图形是();从右往左数,第二个图形是()图形的拼组第2课时1、数一数2、图一图。
(1)把下图中的正方形图上红色。
(2)把下图中的长方形图上黄色。
3、数一数。
有()个△,有()个□,有()个○,有()个□4、下面的图形是从上面哪个图形中剪下来的?连一连我是梅老师,我专注于中小学语文教育5、用两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用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可以拼成一个()或()形。
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第一课时十几减9一、基础训练1、填一填,算一算。
2、看谁算得快。
13-9= 12-9= 15-9= 17-9=16-9= 11-9= 14-9= 18-9=二、能力提升看图列算式。
=+=三、思维拓展15个小朋友站成一排,华华的前面有9人,华华的后面有几人?第二课时十几减8一、基础训练1、圈一圈,算一算。
15-8= 17-8=2、看谁算得快。
13-8= 12-8= 15-8= 17-8=16-8= 11-8= 14-8= 18-8=二、能力提升填一填。
原来13本()个15块卖出8本8个()块还剩()本6个7块三、思维拓展第三课时十几减7、6一、基础训练1、看谁算得快。
15-7= 12-6= 13-7= 13-6= 14-6= 11-7= 16-7= 15-6= 2、我会排。
二、能力提升小强写14个大字。
还要写几个?三、思维拓展第四课时十几减5、4、3、2一、基础训练1、看谁算得快。
3+9= 4+9= 5+6= 2+9=12-3= 13-4= 11-5= 11-2=12-9= 13-9= 11-6= 11-9=2、比一比,填上“>”、“<”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7课时解决问题(1)
【教学内容】
教材第20页例5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巩固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和算理。
2.使学生初步懂得从数学的角度分析问题,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用数学的意识。
3.初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难点】会根据题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景导入】
1.复习
(1)口算。
2+9= 8+7= 6+9=
11-2= 15-7= 15-6=
12-9= 15-8= 15-9=
(2)填空。
5+ □=13 8+ □= 16 □+9=18
□+7=12 6+□=12 7+□=14
2.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踢球吗?
生:喜欢。
师:好!下面我们去看一看一(1)班和一(2)班同学进行踢球比赛的情况。
【新课讲授】
1.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出示例5情景图。
师:仔细观察图,你知道了什么?
生1:一共有16人来踢球,已经来了9人。
生2:有一队踢进了4个球。
生3:要求“还有几人没来”。
2.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师:要求“还有几人没来?”应该用什么方法列式计算呢?请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讨论一下。
学生尝试解决问题,小组内交流。
汇报、交流。
师:谁来介绍一下你是怎样解决“还有几人没来?”这个问题的。
生1:我用减法计算,算式是:16-9=7(人)。
师:为什么用减法?
生1:因为要想知道还要来几人,必须从要参加踢足球的16人中去掉已经来了的9人,剩下的就是还要来的人数,所以用减法。
师:算式中的16、9和7分别代表什么?
生2:16代表要参加踢足球的总人数,9代表已经来了的9人,7代表还要来的人数。
师:说得很清楚。
但是,“踢进了4个”这个条件没用上呀。
生2:因为题目是要求“还有几人没来”,与“踢进了4个球”没有关系,所以“踢进了4个”这个条件可以不用。
师:有道理,这告诉了我们在解决问题时,一定要根据题目要求的问题来选择有用的条件,题目中往往有的条件是多余的,多余的条件不能用。
3.检验解答的正确性。
师:刚才我们用16-9=7(人)算出了还有7人没来,这个答案正不正确呢?谁能想办法验证一下?
生1:因为7+9=16(人),所以还有7人没来是正确的。
生2:因为没来的7人加上9人等于16人,所以解答正确。
师:这种用加法验证的方法很好。
以后我们在解决问题时,算出答案后,要养成检验的习惯。
【课堂作业】
1.完成教材第20页“做一做”。
先让学生说说题目有几个已知条件,要求的问题是什么,哪些条件有用,哪些条件是多余的,再独立思考用什么方法计算,并
列出算式计算。
2.完成教材第22页练习五的第1题。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集中订正。
3.完成教材第22页练习五的第2题。
(1)引导学生观察图,从图中知道什么?
(2)再引导学生选择两个相关的条件,列式计算。
4.完成教材第22页练习五的第3题。
学生独立计算,集中订正。
5.完成教材第22页练习五的第4题。
先引导学生看图弄清题意,再选择两个相关的已知条件列出减法算式计算。
【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小结:今天我们学的是用简单的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在今后解决问题时候,要看清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
根据不同的条件和问题,我们将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解答后还要养成检验的习惯。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练习。
第8课时解决问题(1)
例:一(1)班和一(2)班有16人来踢球,现在来了9人,一(2)班踢进了4个,还有几个人没来?
16-9=7(人)
检验:7+9=16(人)所以,解答正确。
口答:还有7人没来。
本题教学利用教材主题图提供的信息资源,创设情境,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自然地引入了新知。
在学习新知部分,教师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思维空间,放手让学生去探索新知,引导学生通过组内合作学习、组间相互汇报、交流、提问、评价等形式,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利用已有知识经验来解决数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