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料】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杨氏之子(14)_人教新课标学习精品
五年级下册语文《杨氏之子》精品教案-精选7篇
五年级下册语文《杨氏之子》精品教案-精选7篇五年级下册语文《杨氏之子》精品教案共七第一篇(3557)字[学习目标]培养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的能力,能通过评点的方法与文本展开对话,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
[重点难点]1.通过阅读,训练学生运用评点的方法来深入理解课文的能力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2.学生第一次评点课文,有一定的难度。
课堂上老师可介绍方法并进行示范,来指导学生评点课文。
[教学时间]:一课时[学习内容与步骤]一、导入新课自古以来,月是个永恒的母题,伴随着人类的脚步,关注着苍生的冷暖,千百年来一直成为文人墨客笔下所吟咏的对象,在此之中倾注了他们的爱恨情愁,寄托了他们的悲欢离合,展示了他们的人生坎坷。
月亮在中国文化中象征意义十分丰富。
她是美丽的象征,创造了许多优美的审美意境;同时,月亮也是人类相思情感的载体,她寄托了恋人间的相思,表达了人们对故乡和亲人朋友的怀念。
在失意者的笔下,月亮又有了失意的象征,引发了许多失意文人的空灵情怀。
那高悬于天际的月亮,也引发了人们的哲理思考,因而成为永恒的象征。
当我们遥望夜空,看见朗朗明月之时,心中总是引起无限遐想。
我们自然会想到与月相关的诗句:“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诗经bull;陈风bull;月出》),“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怀远》),“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兔寒蟾冷桂花白,此夜姮娥应断肠”(李商隐《月夕》)……关于写月的诗,不胜枚举。
杜甫有诗:“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二、简介作者季羡林,山东清平人。
著名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作家。
曾任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等。
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35年秋进人德国格廷根大学学习印度古代语言。
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并应聘留校任教。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杨氏之子》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杨氏之子》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生字新词,能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体会杨氏之子的机智、聪明、善于言辞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杨氏之子的机智、聪明、善于言辞的能力。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并能创造性地复述故事。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通过谈话导入新课,提问学生有没有听说过《世说新语》这本书,书中主要记载了哪些故事?引导学生回答,简要介绍《世说新语》的内容。
(2)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的注释,了解课文的背景和有关生字新词的意思。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请学生试着复述课文,师生评价小结。
3.细读课文,深入理解(1)请学生默读课文,思考:杨氏之子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引导学生小组讨论。
(2)指名学生汇报交流结果,师生评价。
(3)引导学生通过重点词语和句子来体会杨氏之子的机智、聪明、善于言辞的能力。
4.入情入境,体会感情(1)请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读出杨氏之子的机智、聪明和善于言辞的特点。
(2)学生自由选择一个场景进行表演,并请其他学生评价表演情况。
5.课堂小结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们认识了一个机智、聪明、善于言辞的杨氏之子。
通过学习课文,我们明白了:要做一个聪明、机智的人就要多读书、多学习。
只有学好本领,长大了才能为国家为社会多作贡献!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朗读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2.表演法:通过表演课文中的场景,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3.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自学能力。
4.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使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展示《杨氏之子》的故事情节和相关图片,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五年级语文下册《杨氏之子》的教学设计
五年级语文下册《杨氏之子》的教学设计五年级语文下册《杨氏之子》的教学设计(精选12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店铺收集整理的五年级语文下册《杨氏之子》的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五年级语文下册《杨氏之子》的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字词,学会“诣、禽”2个会认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会写“梁、诣、禽”3个会写字。
正确读写“聪惠、应声”等词语,联系上下文猜测重点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
4、能主动在生活中搜集、发现、积累、运用巧妙的语言艺术。
5、初步接触文言文,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6、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
7、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重点: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教学难点: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
教学过程:一、简介文言文,导题解题。
1、简介文言文。
(1)指名背诵《自相矛盾》。
(2)教师简介文言文:著名语言文学家、教育家王力先生在《古代汉语》中指出:“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
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
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沿用了两三千年,从先秦诸子、两汉辞赋、史传散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的范围。
也就是说,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
2、导入课题。
(1)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节选自《世说新语》的文言文──杨氏之子(板书:杨氏之子)。
学生齐读课题。
(2)理解题目:谁能说说题目的意思?(“杨”是姓,“氏”放在姓后表示尊重,“之”的意思是——的。
2023年五年级下册语文《杨氏之子》教案5篇
2023年五年级下册语文《杨氏之子》教案5篇五年级下册语文《杨氏之子》教案1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句子的意思。
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学习重点句子,体会杨氏之子的机智及语言的巧妙艺术。
教学用具:课件出示全文教学过程:一、出示课题,了解文言文。
(5分钟)1、师板书课题,问:题目的意思是什么?生:姓杨人家的儿子。
师点拨:“之”是助词,相当于“的”。
2、师:说一说这个课题的语言有什么特别之处?生:像古代人说话一样的。
3、师小结:这是古代汉语,也叫文言文,今天让我们走进这篇文言文,感受一下古文的魅力吧!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0分钟)1、师:请同学们自由读文,读准字音。
师出示:惠、曰、禽、诣。
2、请学生读上面的`生字。
3、师:这篇__主要讲了什么事?生:(只要讲清了大概意思就可以)4、师:说一说你感觉到文言文与现代汉语有什么不同吗?生1:很难读通顺。
生2:有些字没有见过,不好认。
生3:句子比较短。
三、熟读课文,理解意思。
(10分钟)1、师:大家再读一下课文,根据注释说一下每个句子的意思。
2、生读文后讲__的意思,师点拨:孔君平:孔坦,字君平,为人正直,有好的名声。
其父:他的父亲。
为设果:小儿为他摆出水果。
以示儿:以便给小儿看。
此是君家果。
此,这;君,您。
夫子家禽:您家的家禽。
3、师小结。
(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中的小孩九岁了,很聪明。
孔君平去看望小孩子的父亲,父亲不在家,就把小孩叫了出来。
小孩摆出水果招待客人,水果中有杨梅。
孔君平指着杨梅对小孩说:“这是你们家的水果吧。
”小孩应声回答:“我没有听说孔雀是您家的家禽呀。
”)四、理解重点句子对话部分1、师:孔君平说了什么?小儿又是如何回答的?生:孔君平问:这是你家的水果吧?小儿答:我没有听说过孔雀是您好家的家禽呀!师:对的,那么谁来说一下杨氏之子这样回答好不好?为什么?生1:我觉得好,他很机智。
生2:我也觉得好,他回答的很巧妙。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杨氏之子》的教学设计模板(通用6篇)
五年级语文下册《杨氏之子》的教学设计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杨氏之子》的教学设计模板(通用6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杨氏之子》的教学设计模板(通用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五年级语文下册《杨氏之子》的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认识“诣、禽”两个生字,会写“梁、诣、禽”三个字。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熟读成诵。
2.能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等方法了解课文大意,并能说出表现杨氏之子机智的故事内容。
3.感受文言文语言的魅力,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等方法了解课文大意,体会杨氏之子的机智敏捷。
【教学难点】通过朗读感受杨氏之子的机智敏捷、待客有礼,体会文言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1.回忆旧文同学们,谁还记得我们本学期学过的一篇文言文?我听到大家都异口同声地说了《自相矛盾》。
谁能完整地背诵出来?(指名背诵)2.揭示新课今天,我们继续走进文言文的世界,感受文言文的魅力吧。
来,齐读课题——杨氏之子。
(板书:杨氏之子)3.理解课题氏,姓氏。
之,的。
完整意思为姓杨人家的孩子。
4.了解出处《世说新语》的作者是南朝刘义庆,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其内容是记载了东汉后期到魏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和轶事。
二、走近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要求:(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2.交流分享,预设:(1)夫子与孔君平的混淆。
夫子是对年长而且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这里指的是孔君平。
(2)杨父的混淆。
可以引导学生再读课文,看看杨父有没有在场。
(3)本文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孔君平去拜访杨家父亲,父亲不在,于是就叫出了杨家孩子。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教案第1篇】教材分析:《杨氏之子》是统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第一篇课文,选自《世说新语》。
它以精炼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机敏善对的九岁男孩形象。
全文情节简单,人物巧妙逗笑,颇具诙谐情调,犹如在孩子面前打开了一扇窗,让他们穿越时空隧道,走进历史先贤,感受言语智慧。
教学目标:1. 运用多种方式反复朗读,读通文本,争取当堂背诵。
2. 借助注释自读自悟,读懂古文,欣赏文言语句的表达艺术。
3. 充分展开对话,聚焦高阶思维,理解杨氏之子对答的机智。
4.初步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培养对文言文的阅读兴趣。
教学重难点:1.充分展开对话,聚焦高阶思维,理解杨氏之子对答的机智。
2.初步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培养对文言文的阅读兴趣。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释题活读,感受文言趣味复习导入这节课我们共同认识古时候一位孩子,他就是——读题“杨氏之子”,齐读课题。
杨氏之子的“之”是什么意思?那么杨氏之子就是指谁家的孩子?2.学以致用,你们能这样称呼自己吗?你们会这样介绍同学、老师和家人吗?【设计意图:由于孩子对于文言文的学习,是有距离的,不是很熟悉文言的表述的。
在第一课时的基础上,根据课题的文言特点,理解课题关键词语的意思引导学生进行仿说,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消解了学生对文言文的恐惧心理。
】读准节奏,体味文言味道学生自渎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解决文中的两个多音字(1)“为设果”的“为”读第四声为谁准备水果的意思,所以读第四声。
(2)“儿应声答曰”的“应”读第四声3.读好文言文,还得读准节奏,刚刚听大家读的时候,发现这两句话读得不准确。
怎么读?(1)孔指以示儿曰(谁指着什么给谁看?读正确节奏)孔/指以示儿/曰(2)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理解“家禽”为家里的鸟,从而读懂节奏)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4.放入文中同桌之间互读,看看是否能读准字音,读好节奏。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杨氏之子》人教部编版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文言文的基本概念。《杨氏之子》是一篇典型的文言文,它以简洁的语言展示了主人公的智慧。文言文是我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它有助于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和文化修养。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课文中的具体案例。通过分析杨氏之子与孔君平的对话,了解他在应对时的机智和智慧。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杨氏之子》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机智应对的情况?”比如,当别人开玩笑时,你是否能巧妙地回应?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杨氏之子的聪明才智。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角色扮演活动。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文言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文言文的朗读和句式理解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宾语前置、省略等句式,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文言文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在生活中运用文言文表达自己的智慧。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角色扮演活动。学生模拟杨氏之子与孔君平的对话,体验文言文的表达方式。
-在文言文句式理解方面,教师需要通过图示、对比等直观方法,帮助学生识别和理解文言文的特殊句式。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教案(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教案(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教案第1篇】一、教学目标:1.读准、读通、读懂古文,背诵古文;2.认识“诣、禽”等2个生字,会写“梁、诣”等3个字。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句子中的停顿。
背诵课文二、教学重点:1.人物评价:说说从哪里可以看出杨氏之子的机智;还能看出杨氏之子是有礼貌、有教养的孩子2.读写结合,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并进行片段描写训练。
三、教学难点: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流利,能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大意,体会人物语言的风趣和机智。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美国记者问周总理:“你们中国人走路时为什么总低着头,而我们美国人走路都是昂首挺胸的?”周总理笑了笑说:“那只能说明我们中国人走上坡路,而你们美国人在走下坡路,当然要仰着头走路的。
”说得美国记者哑口无言。
能说说你的理解吗(学生谈感受)看来,你们都听懂了这个故事。
周总理的语言很有艺术,体现了伟人的智慧。
2、有一个九岁的孩子,语言风趣机智。
他的故事被记录在刘义庆的《世说新语》里,想认识这个聪慧的孩子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古文,也叫文言文《杨氏之子》。
(板书)3、齐读课题,说说对题目的理解。
二、初读古文,读准读通1、出示活动一:1、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1)指名认读,强调“诣”的读音,“禽”的字音和书写,并理解“禽”的意思,引出《尔雅》的一句话,引出“飞禽走兽”,让学生区分“禽”“兽”。
(2)强调多音字“为”“应”的读音,根据字义确定读音。
(3)红显最后两句话,指导学生朗读,读出停顿。
(4)齐读课文。
三、借助注释,说说课文的大意。
(1)“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①惠,通假字,同“慧”,智慧。
甚,很。
②注意“梁”字,下面是木,右上为两点。
(2)“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①诣,拜访。
②谁呼儿出?孔君平。
(3)为设果,果有杨梅。
①谁为设果?是孩子,也就是杨氏之子。
新部编人教五年级下语文21《杨氏之子》优质精品课教案
新部编人教五年级下语文21《杨氏之子》优质精品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杨氏之子》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选自《世说新语》。
这篇课文通过讲述杨氏之子孔君平与杨氏夫妇的对话,展现了杨氏之子聪明机智、善于应对的特点。
课文语言简洁、幽默,充满智慧,对学生有很好的启迪作用。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对文言文也有了一定的接触。
但文中的一些词语和句式对于学生来说可能还有些困难,需要教师耐心引导。
同时,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了解不多,需要在教学中进行补充。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杨氏之子的聪明才智;学会本课的生字词,会用“为……所……”造句。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学会抓住关键词句,理解文章主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学会用心倾听、善于思考,做一个聪明、有修养的人。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杨氏之子的聪明才智;学会本课的生字词。
2.难点:理解文中的一些特殊句式和词语,如“为……所……”、“乃……也……”等;引导学生学会用心倾听、善于思考。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互动式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展示课文内容,辅助教学。
2.生字词卡片:准备生字词卡片,方便学生学习和巩固。
3.参考资料:收集相关资料,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杨氏之子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你们认为杨氏之子是一个怎样的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认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杨氏之子》五年级下语文教案
《杨氏之子》五年级下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杨氏之子的聪明才智,培养欣赏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掌握课文主要内容。
(2)学会通过细节描写,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学会尊重他人,善于发现他人的优点。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杨氏之子的性格特点。
2.教学难点(1)通过细节描写,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2)理解课文中的成语和典故。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关于聪明孩子的故事,这个故事的名字叫《杨氏之子》。
(2)请大家预习课文,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2.自主学习(1)请同学们再次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感受文章的美感。
(2)边读边圈出生字词,查字典或组内讨论,理解字词意思。
3.课堂讨论(1)请同学们谈谈对杨氏之子的印象,你认为他聪明在哪里?(2)从课文中找出杨氏之子聪明才智的表现,进行讨论。
(3)分析杨氏之子的性格特点,你喜欢这样的性格吗?为什么?4.小组合作①根据课文内容,为杨氏之子设计一段对话。
②创编一段关于杨氏之子的故事。
(2)各小组展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
(2)拓展延伸:你还知道哪些关于聪明孩子的故事?请分享给大家。
(3)布置作业: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杨氏之子的读后感。
四、课后作业1.抄写并默写生字词。
2.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杨氏之子的读后感。
3.向家人或朋友分享《杨氏之子》的故事,并讲述自己的感悟。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杨氏之子的聪明才智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也学会了通过细节描写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在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环节,同学们积极参与,表现出很高的学习热情。
五年级语文下册《杨氏之子》教案
五年级语文下册《杨氏之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杨氏之子》。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3)了解课文中所涉及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知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培养学生善于倾听、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课文中所描绘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2)引导学生学习杨氏之子的聪明才智和诚实守信的品质。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2. 课文理解: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探讨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3. 历史背景和文化知识:介绍课文中所涉及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4. 人物形象分析:让学生通过讨论和思考,分析杨氏之子的形象特点,如聪明才智、诚实守信等。
5. 课文拓展: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有关杨氏之子的更多故事和传说。
三、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以问题导入,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所涉及的问题。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3. 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4. 探究学习: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有关杨氏之子的更多故事和传说。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杨氏之子的聪明才智和诚实守信的品质。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和表现。
2. 课文理解:通过提问和小组讨论,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如朗读课文、完成练习题等。
五、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杨氏之子》课文文本。
2. 历史背景和文化知识资料:有关杨氏之子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知识资料。
3. 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相关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课文内容。
六、教学活动1.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进行角色扮演活动,增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教案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教案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在朗读中感悟文言文的节奏。
体会杨氏子回答的巧妙。
2. 通过拓展阅读,进一步理解本单元的主题:口吐莲花。
教学的重难点是引导学生通过理解“聪惠”两个字来感悟杨氏子回答的巧妙。
【设计理念】根据学生的学情,内引外联,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直面文言文。
教学设计紧扣单元主题“口吐莲花”,沟通课堂内外,拓展文本资源,紧紧围绕这条主线,通过对重点词句的感知、理解、品味、揣摩、想象、诵读,使学生与原汁原味的文言文文本展开对话,与文中的人物对话,与作者对话,从而领略文言文的节奏韵律美和杨氏子巧妙机智的语言之美。
【教学过程】1导入速读速记:1. 智慧有三果:一是思虑周到,二是语言得当,三是行为公正。
——德谟克里特(古希腊)2. 智慧是命运的征服者。
——玉外纳(古罗马)3. 思考是我无限的国度,言语是我有翅的道具。
——席勒(德)师小结:希望在今天的课上大家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思考天空,展开语言的翅膀腾飞。
设计意图: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
课一开始,教师要补充读关于单元主题的资源。
这一环节,开启了学生进入本单元主题阅读学习之路,也为后面让学生评价杨氏子,与杨氏子“对话”准备好了素材,为学生学以致用做好铺垫。
2初读文本,感知文言文的节奏美1. 指名读,请同学点评,师提示。
2. 师范读,生倾听并划分节奏。
3. 指名读、齐读、男女生分读。
4. 出示隶书繁体写在竹简上的没有标点的原文。
(配乐:古筝)5. 指名读,师点拨。
生评价,自己在下面试一试,齐读。
6. 出示课件:句读(jù dòu),古时称文词停顿的地方叫作句或读(提示学生写在书上)。
设计意图:文言文的阅读由于时空的巨大差异,导致学生对文本的陌生和疏离。
为了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直面文言文的节奏美和语言魅力,教师让学生由浅而难层层走进原汁原味的文本。
五年级下册语文杨氏之子教案【教学参考】
五年级下册语文《杨氏之子》教案【教学参考】一、教材分析《杨氏之子》是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
课文讲述了梁国杨氏之子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应门的故事。
通过杨氏子聪明机智的回答,展现了他的智慧和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本课旨在培养学生朗读感悟能力,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以及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了解文言文的表达特点,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解读文言文。
(3)培养学生的朗读感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杨氏子的聪明才智,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情。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会生字词。
难点:理解文言文的表达特点,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学习体验。
2.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图片或故事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
3. 课堂讲解讲解课文内容,分析杨氏子的聪明才智,引导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表达特点。
4.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分享学习心得。
5. 朗读感悟组织学生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朗读感悟能力。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7. 作业布置布置作业:抄写课文,翻译课文,预习下节课内容。
1. 朗读评价:检查学生的朗读效果,判断其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包括课文抄写、翻译和预习情况。
新人教版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杨氏之子》优秀教案
教师姓名×××单位名称×××填写时间×××学科语文年级/册五年级(下)教材版本部编版课题名称《杨氏之子》难点名称体会人物的机智和语言的风趣难点分析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理解课文的意思,体会对话的幽默风趣,感受杨氏之子的机智聪明,因为是文言文,所以具有一定的难度。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通过学习这篇文言文,能主动在生活中搜集、发现、积累、运用精妙的语言,能在生活中运用智慧与人沟通,这一点学生较难做到,因为偏远山区乡村的语言环境和社会环境不足以满足小学五年级学生应有的国语口语表达。
难点教学方法1.通过引导学生朗读及品悟“未闻”“应声答曰”“夫子”等词语,体会人物语言的风趣幽默,感受杨氏之子的机智聪慧。
2.学习杨氏子的随机应变,用智慧和勇气解决问题。
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导入1.介绍作者及其作品的相关知识。
《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世说新语》,该书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言谈、逸事的志人小说集。
2.导语。
在我国古代梁国,有一个姓杨的人家的孩子非常聪慧,我们今天一起来了解认识这个机智,聪明,幽默的孩子。
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就叫“文言文”,也叫古文。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来学习一节文言文。
3.板书课题,解释课题师:说说这个题目的意思。
(姓杨人家的儿子)知识讲解(难点突破)一、初读课文(读懂字词,读准停顿,读通古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试读课文,借助拼音把字音读正确、通顺、流利。
给把握不准读音的字做上记号。
2、检查读通情况,着重强调以下字的读音:惠曰禽诣为应3、引导学生读准停顿师朗读课文,要求:仔细听,老师读的和刚才同学读的有哪些地方不一样?(停顿不一样)先听老师读一遍,然后自由朗读一遍,最后再齐读。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为/设果,果/有杨梅。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教案第【1】篇〗教材分析《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该书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
全文共55字,语言简洁、浅显,主要讲孔君平到杨家拜访,主人不在便叫出杨家九岁的儿子。
孔君平故意指着杨梅说杨梅是杨家的水果。
而杨氏子却以“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予以回敬。
本文为学生在小学阶段接触的第一篇古文。
学情分析学生第一次接触文言文,一般会觉得文言文很难读,很难懂,如果引导不慎,就会让学生厌恶文言文了。
针对学生这种实际情况,要引导学生多读,在读中理解、感悟,同时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尽量让学生产生这样的认识:学文言文真有趣!为他们以后学习文言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目标1、结合注释理解词句,了解故事大概内容,读通课文。
2、创设情境,通过朗读,体会杨氏子应答语言的巧妙和他的机智聪慧。
3、通过情境的创设学会对“杨氏子”“未闻”的迁移运用。
4、激发阅读兴趣,拓展阅读文言文。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理解课文,尝试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体会精妙语句,感受杨氏之子的聪慧过人。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10 杨氏之子(第1课时)课前谈话,激发兴趣1、出示小古文,介绍自己。
投影:敝姓董,名雪琴,上外秀洲一教书匠是也。
无万贯家财,唯学生千百。
喜听歌,亦好旅行,常盼足遍中原,尽览群峰。
吾年幼时好乒乓,屡战屡败,亦屡败屡战,真可谓斗志昂扬,常使伙伴笑掉大牙。
吾常怀凌云之志,恒念忧教之心,欲“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乃平生之愿也!2、指名交流:老师今天第一次给大家上课,通过这段话你对我有了哪些了解3、明确文体:这是老师用文言文跟大家简介自己(板书)文言文【过渡】今天,我们也来学习一篇文言文《杨氏之子》。
这是我们小学阶段的第一篇文言文。
一、揭示课题,明了题意。
1、板书课题,解释题意。
氏:姓氏。
之:的。
子:孩子,可以是男孩子也可以指女孩子。
课文中是指儿子。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杨氏之子》
杨氏之子教案设计设计说明读书贵在生疑,引疑为学,学而生疑,只有这样才会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进取心。
正如《语文课程标准》中所强调的: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本教学设计,从题目引疑入手,引导学生提出更有价值的问题,然后带着这些有价值的问题自主、合作探究课文,以发现的眼光寻找问题的答案。
这样,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教师成了引导者,使教学做到了以学定教。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1.课文朗读动漫。
2.制作教学课件。
3.搜集《世说新语》中的小故事。
学生准备:阅读《世说新语》,搜集作者资料。
教学重难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2.能借助注释了解课文的意思,体会杨氏之子的机智与幽默。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揭题引疑1.导入:同学们,自古以来出现过许多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关于他们的故事至今流传。
那你知道哪些关于机智儿童的故事呢?今天,让我们走进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言语》,感受杨氏之子的聪慧吧!(板书课题)2.质疑:题目是什么意思?读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杨氏之子当时多大年龄?在他身上发生了怎样的故事?这个故事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这个故事除了写杨氏之子,还写了谁?……)3.过渡: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这个小故事中。
设计意图:开始就引导学生针对课题、主要内容或目标进行质疑,以疑带学,以疑引学,以疑问难,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为后面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二、读通课文,扫清障碍1.学生尝试读课文,注意字音,尽量读通句子。
2.教师强调:“诣”读yì,不读zhǐ;“梁”下边是“木”,不是“米”。
3.教师播放朗读动漫,范读课文。
学生边欣赏边标出停顿。
4.课件出示课文断句,学生看着大屏幕上划分好节奏的课文,自由练读。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0《杨氏之子》丨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0《杨氏之子》丨人教新课标第一篇: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10《杨氏之子》丨人教新课标《杨氏之子》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许永超教材分析课文《杨氏之子》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10课。
课文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该书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
本文讲述了梁国姓杨的一户人家中的一个九岁男孩的故事。
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没有接触过文言文,这是第一次,一般会觉得很难读,很难懂,如果引导不慎,就会让学生厌恶文言文了。
针对学生这种实际情况,要引导学生多读,在读中理解,感悟,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尽量让学生产生这样的认识:学习文言文真有趣!为他们以后的方言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目标:1、会写6个生字,会认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流利,读懂句子。
教学难点:体会人物语言的风趣和机智。
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准备:学生自行进行文意的理解。
教学过程:一、出示文言文,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
1、这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ppt课件出示文章)仔细读一读这篇课文,和平时读的课文感觉有什么不同吗?第1 页文言文和我们平时学习的课文最大的不同是文言文--难理解。
小结:文言文语言很简练,有时候一句话只有一个字,但包含的意思很多。
读文言文的时候要善于想象,把一个字变成好多好多字,把一句话变成好多好多话,这样你就能读懂。
2、那你能读懂题目的意思吗?谁来说说?(姓杨人家的儿子)课文中的小孩姓杨是杨氏之子,你姓什么?在古代你就是---文言文看似很短,但不像我们平时的课文那么好读。
怎么读好它呢?先请同学们自己读读看。
二、借助停顿符号读通课文。
1、学生自由读。
刚才老师注意听了一些同学的朗读,有些同学读时磕磕绊绊、一顿一顿的。
而有些同学读得流畅通顺,说说你有什么方法吗?生交流。
2、确实读文言文我们要注意恰当的停顿,请同学们按照这样的停顿方法,自己试着再读一读。
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21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
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21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一、课时安排•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杨氏之子》这篇课文,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中的孝道和家庭关系,培养学生对父母孝敬的意识,提升学生的情感品质。
二、教学内容1.课文内容:《杨氏之子》是一篇讲述杨继盛孝敬父母的故事。
杨继盛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他孝敬父母的故事感人至深,让人们明白了孝道的深刻含义。
2.课文理解:通过学习课文,学生应能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主题和人物形象,领会文章的感情色彩。
3.课文背诵:要求学生背诵课文,能够流畅、准确地朗读出来。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主题和人物形象。
•难点:领会文章的感情色彩,理解孝道的内涵。
四、教学方法1.阅读课文:让学生先快速阅读一遍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2.生活化教学法:通过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中,感受杨继盛的孝心。
3.分角色朗读: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加深对于文中情感色彩的理解。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询问课前预习情况,了解学生对孝道的认识。
2.引入课文,简要介绍《杨氏之子》的背景。
3.分段阅读课文,帮助学生理解每段的意义。
4.对关键词语、句子进行解释,确保学生理解每个细节。
5.学生分角色进行朗读,加深对于人物形象和情感的把握。
6.总结课文,引导学生思考文章的意义。
第二课时1.进行课文复述,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语复述课文内容。
2.讨论课文中的孝道故事,引导学生体会孝道的内涵。
3.联系生活,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孝顺经历或观察到的孝顺事例。
4.进行课文背诵,帮助学生提升语感和表达能力。
5.课堂小结,强调《杨氏之子》的主题和教义。
六、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于孝道的认识得到了加深,理解了传统文化中对于家庭关系的重视,培养了对父母孝敬的情感。
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感悟人生道理。
需要继续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孝道,提升情感品质。
以上是《杨氏之子》教学设计的全部内容,希望能够帮助您更好地开展这节课的教学工作。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教案(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教案(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流利地朗读课文,参考课文下面的注释,理解每个句子的意思。
2、理解课文,体会杨氏之子的机智聪慧和他的回答的巧妙之处。
3、认识3个生字,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出示课题,感受文言1、出示课题“杨氏之子”,说说题目的意思吗?“杨氏之子”的意思就是姓杨的人家的儿子。
说明:“之”是助词,相当于“的”。
2、读读课题,这个课题的语言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学生可能回答:不太好懂;像古诗的语言......教师小结:这是古代汉语,也叫文言文。
3、大声地朗读课文,感受文言文和现代汉语到底有什么差别,有什么不同。
4、自由的说说你感受到的差别和不同。
学生可能的回答:很难读通顺;有些字没见过,不好认;意思不懂;句子很短......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进行教学:(1)学习生字“惠、曰、禽”,认读多音字“为(wèi)”、“应(yìng)”。
(2)结合课文中的有关字词,讲解一些简单的文言文和现代汉语比较的知识,比如:有些古汉字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文言文中多是单音节词等。
二、熟读课文,理解意思1、大声反复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随机检测学生读课文的情况。
2、边默读课文,边看注释,说说每一个句子的意思。
教师要注意指导有困难的学生,了解学生的困难所在。
3、课堂交流,落实每一句话的意思。
比较困难的句子,可能需要教师重点指导:“为设果,果有杨梅。
”省略了主语,前面要加上“小孩”。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难点是“夫子”的理解。
课文的意思: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中的小孩九岁了。
孔君平去看望小孩的父亲,父亲不在家,就把孩子叫了出来。
小孩摆出水果招待客人。
水果中有杨梅。
孔君平指着杨梅对小孩说:“这是你们家种的水果吧。
”小孩应声回答:“我没听说孔雀是您的家禽呀。
”三、质疑问难,背诵课文1、默读课文,说说意思,还有哪些有疑难?2、背诵课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结合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文章的意思,初步感受文言文简约的特点。
3.品味词句,抓重点的词语,句子,感受杨氏子的聪慧过人,体会故事中杨氏之子语言的精妙,感受到学习语文的重要性。
4.感悟古文韵味,初步培养学生喜爱古文的情感。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朗读并读懂故事,了解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难点
品味杨氏之子语言的精妙。
一、开门见山,了解课题的意思
1.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2.请学生说说“氏”的意思,并理解题目的意思。
3.仿照题目介绍一下自己。
二、读课文,了解文言文的简约
1.出示课文,请同学们观察,课文和我们以前学过的文章有什么不同?
2.介绍文言文:像这样简炼的语言叫“文言”,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就叫“文言文”,也叫古文。
现代的文章叫白话文。
3.举例说明以前有没有接触过文言文。
(生举例)
三、朗读文言文,感受文言文的韵味
1.出示课文,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指名读课文并纠错。
重点指导“为设果”的“为”;“儿应声答曰”的“应”。
3.请学生说说朗读课文的诀窍。
生说,师小结:在古时候,古人写文章是没有标点符号的,标点符号是后人根据文章的意思添加上去的,所以,要想读好古文,首先就要按照文章的停顿读出节奏来。
4.请学生根据出示标有停顿的课文,生根据停顿朗读。
5.同桌互读,互相之处读错的地方。
6.指名读,齐读。
四、多种方法,理解文言文
1.请学生说说预习时是怎样了解课文的意思的。
2.请学生借助注释边读课文边理解课文的意思。
3.请学生说说课文的意思,生相互改正,补充。
五、研读文言文
1.感受人物的特点
a.请学生找出课文的中心句: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请学生说说“聪惠“一词和现在写法的不同,认识古文中有通假字一说。
b.师介绍孔君平的相关资料
请学生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杨氏之子和孔君平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c.出示句子“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请学生说说句子的意思,了解“诣”的意思及用法。
请学生再读句子,读一读,看看还读出了什么?体会两家关系的密切。
d.出示句子:为设果,果有杨梅。
请学生思考:谁为谁设果?怎么看出来的?相机总结理解文言文的方法:联系上下文。
请学生再读句子,从中看出小男孩是怎样的孩子?
e.出示句子“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
请学生说说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师强调“禽”,出示“禽”的演变,了解“禽”的意思。
感受古文中词语古今意义的不同。
请学生再读句子,通过红字,读出了杨氏之子的什么特点?
2.体会杨氏之子语言的巧妙
a.请学生读一读孔君平说的话,说一说孔君平的意思。
b.读杨氏之子的回答,思考杨氏之子想表达什么意思。
c.比较“孔雀是夫子家禽。
”和“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有什么不同的感觉?
f.请学生说说杨氏之子的回答巧妙在什么地方?(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否定的形式表达委婉)
3.说话练习
把孔先生换成梅先生,柳先生,黄先生的话,杨氏之子会怎么说?
六、感受语言的艺术
出示马克吐温和海涅的小故事,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语言的艺术,坚定学好语文的决心。
七、拓展阅读
1.请学生借助注释了解《世说新语》。
2.阅读《世说新语中》徐孺子赏月的故事
请借助注释会读故事;思考徐孺子回答巧妙之所在。
八、小练笔
1.文言文精炼,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便于我们改写,请思考你打算在哪一部分进行生动形象的改写。
2.生改写,师巡视。
3.生读自己的改写。
九、学习小结
请学生说说自己本课学到的知识,引导谈方法,受到的启示等。
十、作业超市(任选一样完成)
1.把本篇文言文改写成生动形象的白话文。
2.阅读主题阅读丛书3的《钟氏之子》《何氏之庐》。
3.阅读文学名著:《世说新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