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统编)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6 画》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6课《画》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 6 课《画》教课设计6 画第一课时教课目的1.经过偏旁归类、反义词识字等方法,认识“远、色”等10 个生字和走之、斜刀头 2 个偏旁;会写“水、去”等 4 个字。
2.正确朗诵、背诵古诗。
图文联合,感觉诗中描述的情景。
教课过程一、察看图画,引入诗句1.教师体现一幅彩色的大幅的课文插图。
教师依据学生的回答,相机评论并板书“山、水、花、鸟”二、初读古诗,正确识字1.学生朗诵诗句,关于在自学过程顶用铅笔标出不认识的字,借助课文的拼音多读几遍。
2.全班齐读,齐读以后轮读。
考察学生能否都会读了。
3.教师用生字卡片抽读要求会认的“近、色”等10 个生字。
4.学生自由练习读古诗,教师巡视指导读诗节奏,纠正字音。
三、熟读成诵,感知粗心1.教师抽测学生背诵古诗状况,夸奖背诵好的同学,鼓舞背诵稍慢的同学。
2.学生正确朗诵两首诗,比较两首诗有什么不一样。
远看山有色,远看山无色,近听水无声。
近听水有声。
春去花还在,春去花不在,人来鸟不惊。
人来鸟儿惊。
3.教师总结:我们旅行时,看到的自然风景大部分是“远看山无色,近听水有声。
春去花不在,人来鸟儿惊” 。
而课文所说的风景却恰好相反。
引出课文题目。
4.学生演一演,说一说,读一读。
(1)来——去什么是“来” ,什么是“去”?(2)远——近哪一种状况算“远” ,哪一种状况算“近”?(3)你还知道哪些意思相反的词语?先找一找,而后再说一说或演一演。
有—无高—矮多—少早—晚第二课时教课目的1.复习10 个生字和 2 个偏旁,会写“来、不”。
2.睁开想象,感觉诗中描述的风景,知道这是一幅山川画。
3.背诵课文。
教课过程一、检查复习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 6 课《画》教课设计1.多媒体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兴趣提示,指名背诵古诗。
2.多种形式背诵古诗。
二、自学生字1.指导学生读课文,画出生字,多读几遍,记着字形。
2.谈谈自己的识记方法。
(1)“来”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词。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识字6 画》第一课时(人教部编版)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识字6 画》第一课时(人教部编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认识“花”、“鸟”、“鱼”、“虫”等8个生字,会写“云”、“山”等4个字,认识“田字格”,学习按笔顺规则写字,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图画,联系生活经验,学生能够理解字词的意思,培养识字兴趣,提高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认识本课生字,会写“云”、“山”等字,能够正确地按笔顺规则书写。
2. 教学难点:理解字词的意思,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美丽的自然风光,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这些美丽的景色中,有哪些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字词呢?”2. 学习生字(1)引导学生观察图画,说出图中事物的名称,如“花”、“鸟”、“鱼”、“虫”等。
(2)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引导学生认读生字,并注意字音、字形。
(3)教师引导学生用生字组词,如“花朵”、“小鸟”、“小鱼”、“小虫”等,进一步巩固生字。
3. 学习书写(1)教师出示“云”、“山”等字,引导学生观察笔画顺序,并在田字格中范写。
(2)学生跟随教师在田字格中书写,注意笔顺、笔画、间架结构。
(3)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书写错误。
4. 课堂练习(1)学生用生字组词,如“白云”、“青山”等。
(2)学生自主书写“云”、“山”等字,教师巡回指导。
5. 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花”、“鸟”、“鱼”、“虫”等生字,会写了“云”、“山”等字,还认识了田字格。
希望大家能够认真观察生活,发现更多美丽的景色,用我们学到的字词表达出来。
四、作业布置1. 抄写本课生字,每个字写5遍。
2. 用生字组词,至少写出5个。
五、板书设计略六、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图画、联系生活经验,学生能够轻松地认识生字,书写方面也有较好的表现。
6 画(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标题:6 画(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认识“人”、“山”、“水”等生字,学会书写“一”、“二”、“三”等基本笔画。
2. 能够正确拼读音节,流利朗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3. 通过观察图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4.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生字词:人、山、水、花、鸟、虫2. 课文朗读:6 画3. 基本笔画书写:一、二、三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认识生字词,学会书写基本笔画,理解词语意思,朗读课文。
2. 教学难点:正确拼读音节,流利朗读课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图画,激发学生对画画的兴趣。
2. 学习生字词: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生字词,理解词语意思。
3. 朗读课文: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停顿,要求学生用手指着字读。
4. 学习基本笔画:教师示范书写基本笔画,引导学生观察笔顺、笔画、结构,并指导学生书写。
5. 观察图画:教师出示一幅画,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画内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6. 拼读音节:教师出示音节卡片,引导学生拼读音节,要求准确、快速。
7.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五、作业布置1. 抄写生字词:人、山、水、花、鸟、虫2. 抄写基本笔画:一、二、三3. 朗读课文给家长听,要求准确、流利。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应及时了解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对掌握不牢固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2.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关注学生朗读课文的情况,对朗读不准确、不流利的学生进行指导。
4. 加强对学生的书写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图画、学习生字词、朗读课文等环节,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语文知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拼读能力。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学生从小就树立起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观念。
人教版(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 《6 画》名师教学教案 教学设计
《画》敎學设计(第一課时)天水市建设路第三小學宋海燕《画》敎學设计(第一課时)敎學目标1.识记“远、色”等10个生字,认识“辶、⺈”两个偏旁。
会写“不”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积累古诗。
敎學重点识记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敎學难点总结、巩固识字方法。
敎學准备學生预习課文,老师准备相关課件。
敎學流程一、激趣导入1.老师发现你们有一个很可贵學习品质——喜欢动脑筋,今天,我带来了几个谜语考考你们,敢接受老师挑战吗?请听谜面:a.小白花,飞满天,落到地上像白面,落到水里看不见。
(雪花)b.身小力不小,团结又勤劳,有时搬粮食,有时挖地道。
(蚂蚁)c.来个有难度,请注意听谜面: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2.导入課题。
预设 1.學生猜出来谜底。
真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學习识字6《画》。
预设2.學生没猜出谜底。
好吧,请把书翻到67页,等我们一起把《画》这首古诗读明白了,你一定能猜出谜底。
二、朗读古诗,识字写字(一)观察画面1.仔细看看书上这幅画里都有什么?请按从远到近顺序说。
2.指名回答。
师生总结板书:这是一幅有山、水、花、鸟画。
(二)初读古诗1.自由朗读古诗。
要求:读正确字音,把难读字或者诗句多读几遍。
2.男女生赛读。
要求:分行读古诗,读正确字音,特别是预习时圈出二类生字,读通句子。
3.齐读。
要求:读正确字音,读通句子。
4.敎师引读。
(老师读每行前两个字,學生读后三个字)边读边思考:这首诗里都藏了哪些景物?用符号画出来。
5.指名回答。
师生总结:这是一首有山、水、花、鸟诗。
这首古诗总共有几句?(三)读文识字學习第一句古诗,課件出示诗句1.谁愿意读第一句诗?自荐读。
1)自荐读,并进行评价。
2)去拼音读。
2.这句诗中有两对反义词,谁发现了?指名回答。
出示:远近有无a.开火车读词语,复习、强调拼音。
b.交流识字方法,认识“辶”,用做一做方法理解“无”意思。
c.练习说话,巩固生字。
1)说一说谁离自己近,谁离自己远。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6、画∣人教(部编版)(2016)
口头评价:与学生 进行口头交流,了 解他们的学习情况 、困惑和建议,及 时调整教学策略。指导
及时性:及时给予学生反馈, 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学习状 况
鼓励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课堂活动,提高他们的自信
心和学习兴趣
多样性:采用多种形式的反 馈方式,如口头、书面、小
01 单 击 添 加 目 录 项 标 题 02 教 学 目 标 03 教 学 内 容 04 教 学 方 法 与 手 段 05 教 学 步 骤 与 时 间 安 排 06 教 学 重 点 与 难 点
认识“远、看、近、听、春”等11个生字,会写“人、火”等4个汉字。 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理解诗句意思,了解有关春天的知识,感悟诗情画意,培养学生观察和想象的能力。
课堂互动:组织学 生进行小组讨论或 互动游戏,加深对 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作业布置:布置相 关练习题或作业, 巩固所学知识和技 能
练习内容:学生 根据所学知识进 行练习,如朗读 课文、背诵课文 等
反馈方式:教师 对学生的练习进 行点评和指导, 帮助学生纠正错 误和提高水平
反馈时间:在课 堂或课后进行, 根据实际情况安 排
解决方法:通过展示优秀的画作,引导学生欣赏和理解画的美感和内涵,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 创造力
课堂表现评价:观 察学生在课堂上的 表现,评估他们的 学习态度、参与度 和进步情况。
作业评价:检查学 生的作业完成情况, 评估他们对课堂知 识的掌握程度和应 用能力。
测验或考试评价: 通过测验或考试的 方式,评估学生对 课堂知识的理解和 应用水平。
课文背景:介绍画这幅画的背景和目的 画的内容:解析画中的元素和细节,包括山、水、花、鸟等 课文结构:分析课文的结构和段落,了解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 重点词汇和句型:列出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帮助学生掌握语言知识点 德育目标:阐述通过这篇课文应该达到的德育目标,如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等
人教版(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 《6 画 (44)》名师教学教案 教学设计
附件二: 作品封面《画》敎學设计霍林郭勒市第一小學许艳【敎材依据】人敎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设计思想】《画》是新人敎部编版一年级上册敎材第二单元第一篇課文。
本課由一幅山水画和一首五言谜语诗组成,画上有山、水、花、鸟,给人以鸟语花香、山水相衬美感。
全诗共四行,读起来似乎行行违反自然规律,其实正是暗中设谜,写出了画特点。
起始年段課堂要重视知识传授,更要细致入微地培养學生學习习惯。
既要读得有目标有方法,又要体现语文課堂开放和自主。
【敎學目标】1、知识与能力:认识本課10个生字,会写“来去”两个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課文朗读,理解,了解“远──近”、“来──去”、“有──无”是意思相反词语,积累生活中意思相反词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这首诗描绘是一幅山水画,使學生了解祖国优秀文化,热爱传统文化。
【敎學重点】识字和写字。
【敎學难点】熟练运用多种方法识字。
【敎學方法】尽可能多地识字写字,把随文识字、归类识字、生活识字和熟字带生字等方法灵活地运用到課堂上,激励學生主动识字。
低年级敎學,要图文对应,充分挖掘敎材中隐藏资源,减少學生學习难度。
【敎學准备】制作課件(随文課件、生字卡片、板书磁贴)【敎學过程】一、导入揭题师:同學们,你们已经上學两个月了,一定知道上課应该怎么做?说真好,那你们能不能做到呢?[设计意图:通过谈话方式,提示孩子们坐姿、回答问题时合理音量和认真倾听等學习常规,在无形中渗透學习习惯]师:老师发现你们都是爱发言、勤思考好孩子,现在老师要考考你。
请你猜一猜:出示谜语:像糖不是糖,有圆也有方。
帮你改错字,劳累不怕脏。
像糖不是糖,能用不能尝。
见水起白泡,去油又去脏。
像糖不是糖,吃到嘴里冰冰凉,夏天谁也看不见,冬天北风和它玩。
生揭示谜底。
师:猜谜语时候,如果谜面能够抓住事物特点,猜起来就很容易。
[设计意图:學生喜欢猜谜语,但很多學生是没有根据蒙,所以,让學生了解谜面和谜底联系,也是方法渗透]师:今天我们要學課文是一首谜语诗,出示課文,请你试着读一读、猜一猜。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识字6 画 》部编版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识字6 画》部编版一、教学背景本节课是一年级上册语文课程中的《识字6 画》部分,主要内容是通过学生实际操作,巩固识字知识,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书写学习目标汉字;2.能够理解并书写包含目标字的简单句子;3.能够正确运用目标字组合进行创意表达。
三、教学重点1.掌握目标字的构字结构;2.理解目标字在句子中的意义;3.书写规范准确。
四、教学准备1.课件PPT;2.黑板、彩色粉笔、毛笔;3.目标字卡片。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包括目标字的认读情况,小组出示目标字卡片考察学生是否记忆掌握。
2.学生自由识写目标字,教师纠正指导。
第二步:学习新知1.呈现新的目标字,逐个教授字形、读音和意义。
2.引导学生进行合理拆分,掌握构字结构。
3.通过示范书写,让学生模仿、跟读,掌握正确的书写姿势与笔画顺序。
第三步:巩固训练1.给予学生课堂练习册,让学生独立完成书写练习。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互相交流、整理、探讨有关目标字的练习方法。
第四步:拓展创新1.引导学生运用目标字,进行有创意、有趣味的表达。
2.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作品,进行评价和分享。
第五步:课堂总结1.整理学生活动中出现的错误,进行集体讨论、纠正。
2.点评学生表现,肯定优秀作品。
六、作业布置1.准确书写目标字3遍;2.再编写3个包含目标字的简单句子。
七、教学反思1.学生学习热情高涨,积极参与课堂互动;2.部分学生笔画疏忽,需要加强书写规范性的训练;3.下节课计划针对学生疏漏点进行细致纠正。
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在书写技能方面得到了很好的训练。
希望能够在以后的课堂中持续引导学生热爱语文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书写水平。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6画(第2、3课时)》人教(部编版)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6画(第2、3课时)》人教(部编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有关6画的描述和运用方法。
2.能力目标:学生能够通过描述和运用6画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汉字书写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
•掌握6画的描述方法。
•运用所学方法书写6画。
2. 教学难点
•学生能够准确描述6画的书写方法。
•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所学方法书写6画。
三、教学准备
1.课文教材: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材《6画》。
2.教具准备:黑板、彩笔、教案、学生教材。
四、教学过程
第一步: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举例子引入6画的概念,引起学生对汉字书写的兴趣。
第二步:学习《6画》(15分钟)
1.教师解释6画的概念和运用方法。
2.学生跟读教师解释的内容,理解6画的重要性。
第三步:练习书写6画(20分钟)
1.教师示范如何书写6画。
2.学生跟随教师模仿书写,并互相检查纠正。
第四步:巩固和拓展(10分钟)
1.教师提出一些与6画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2.学生完成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第五步:作业布置(5分钟)
教师布置书写6画的作业,鼓励学生认真完成。
五、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6画的书写方法理解较快,但部分学生存在书写不规范的情况。
因此,在后续教学中,需要加强书写规范的训练,引导学生细致认真地书写。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6画》的内容。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6课《画》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6课《画》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够认识《画》这篇课文。
2.能够理解故事背后的寓意。
3.能够掌握本课时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能力目标1.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画。
2.能够感知绘画的美和灵性。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画的热爱和兴趣。
2.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艺术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能够熟练朗读课文。
2.能够理解和表达画的美和感受。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表达对画的情感。
2.如何启发学生对画的理解和想象能力。
三、教学准备教学材料1.课文《画》2.教学图片或实物画作3.课堂小组讨论材料教学环境1.教室内放置画作2.保证课堂安静的环境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1.让学生看课文标题《画》,并问学生:你们知道画是什么吗?你们喜欢画吗?第二步:导读(10分钟)1.老师朗读课文,让学生跟读。
2.以问题和图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畅想画的美和灵性。
第三步:学习(15分钟)1.课文学习和解读,老师讲解生字生词,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分组讨论,让学生谈谈自己对画的感受和理解。
第四步:练习(15分钟)1.学生就课文中的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
2.老师给出几幅画作,让学生用文字描述这些画作的美和自己的感受。
第五步:总结(5分钟)1.整理本节课的重点,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鼓励学生对画的理解和欣赏。
五、课堂作业1.写一篇关于画的短文,描述自己对画的看法和感受。
2.自己动手画一幅小画,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对画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有待提高。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多地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和表达,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对画的审美情感和艺术欣赏能力。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识字(二)6 画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识字(二)6 画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能认识生字“画”。
2.能正确书写生字“画”。
3.了解“画”在生活中的运用。
二、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黑板、彩色粉笔、图片教具。
2.学生准备:识字卡片、练习本、彩色笔。
三、教学过程
第一步:导入
1.引导学生观察黑板上写的“画”字,并请学生大声读出来。
第二步:讲解
1.通过图片教具或故事情景引入“画”字。
2.解释“画”字的拼音和意思,让学生理解生字的含义。
第三步:训练
1.让学生跟着老师的示范书写“画”字,并纠正他们的笔画顺序和书写规范。
2.让学生在识字卡片或练习本上自行书写“画”字,鼓励他们多练习。
第四步:巩固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他们相互练习、互相纠错。
2.教师在活动过程中巡视辅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第五步:拓展
1.通过相关课文或故事,引导学生思考“画”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2.鼓励学生举手分享自己在生活中画画的经历,拓展他们对“画”字的理解和应用。
四、课堂小结
1.教师提醒学生“画”字的正确书写和常见应用场景。
2.鼓励学生将“画”字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提高记忆和应用能力。
五、课后作业
1.完成练习本上关于“画”字的书写练习。
2.用“画”字写一段简短的话,反馈给老师。
以上是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识字(二)6 画教学设计,希朇对您有所帮助。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画》(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画》(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画》这篇课文的故事情节和表达的思想;2.通过导入新知识习得生字词语,提高词汇量;3.认真感受课文中的画作和色彩,培养观察能力;4.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语的认读;2.读懂《画》课文,领悟故事中蕴含的主题思想;3.通过观察,感受画作和色彩。
三、教学准备1.课文原版:《画》;2.课文讲解PPT;3.画笔、颜色纸、橡皮擦、水彩颜料等;4.PPT中的词汇图片,生字词列表等。
四、教学流程1.导入新词邯郸市一家小饭馆老板的生意日渐不如人意,于是他想要“菜烂了可以炒了吃、钱烂了可以烧了取暖”。
这些说法中,有一些生字词需要大家认真读一遍。
通过生动有趣的例子,老师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产生了学习新词汇的兴趣。
2.阅读并理解课文课文《画》主要讲述了小男孩小兵因喜欢画画,而意外地认识了梦想成为画家的大仙。
通过大仙花了三年的时间指导小兵的画画,小兵终于得到了妈妈认可的画作。
通过观察小兵和大仙,以及小兵和妈妈的之间的交流,小学生可以聆听到别人对自己和自己的作品的评价,进而内化这些评价,并逐渐成为自我评价的能力。
3.观察画作和色彩在讲解完课文后,老师可以请同学们一起观察教室中的不同颜色的物品,然后请同学试着用颜料画它们。
画完之后跟小伙伴们一起分享作品,展示自己的成果。
4.小结归纳在本节课结束之前,老师可以请同学们分享他们的学习体会,归纳总结本节内容。
同时,也可以请同学们设计一幅自己喜欢的画作,并分享自己的想法。
五、教学反思课堂教学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我们可以通过设置好课程,合理规划,设计好教学内容,使得我们的教学行动更加有效和有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配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他们的问题进行解答和分析,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年级上册语文 识字6《画》第一课时教案 部编版
《一年级上册语文识字6《画》第一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画》,让学生掌握生字词,理解诗意,培养朗读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讲解、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文学的情感,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生字词:山、水、去、在、来、不、人、鸟、云。
2. 诗歌内容:理解诗意,感受诗中的自然景象。
3. 诗歌韵律: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培养学生的语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理解诗意,培养朗读能力。
2. 教学难点:理解诗中的自然景象,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谈论对大自然的认识,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2. 朗读诗歌: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读,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3. 讲解生字词:结合诗歌内容,讲解生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4. 理解诗意:引导学生观察插图,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诗中的自然景象。
5. 朗读感悟:学生自由朗读诗歌,体会诗中的情感,分享自己的感悟。
6.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韵律美和自然景象的描绘。
五、作业布置1. 抄写生字词,加强记忆。
2. 家长协助孩子背诵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3. 画一幅描绘诗中自然景象的画,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六、板书设计1. 山、水、去、在、来、不、人、鸟、云。
2. 诗歌内容:描绘自然景象,感受诗中的情感。
3. 诗歌韵律:培养学生语感,提高审美情趣。
七、教学反思1. 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3. 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本节课通过学习《画》,让学生掌握了生字词,理解了诗意,培养了朗读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感悟,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人教版(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 《6 画 (24)》名师教学教案 教学设计
《画》敎學设计娄庄中心學校孙玉敎學内容:人敎版部编敎材小學语文一年级上册识字6画敎材分析:这首古诗是一则五言谜语诗,谜面描述了山、水、花、鸟等景物,通过远、近、来、去等方位或动作变化,凸显“画”形象特征。
这首谜语诗诗句对仗工整,读起来朗朗上口。
配合谜语诗,有一幅经过装裱水墨画,山水相衬,鸟语花香,意境典雅,给予學生传统文化熏陶感染。
谜语诗中描绘景物均可在画中一一找到,也是对谜底暗示。
图文对应,妙趣横生。
《语文課程标准》指出: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情感体验,感受语言优美。
同时,结合生活实际了解課文中词句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借助读物中图画阅读。
所以本課敎學设计旨在引导學生在诵读中展开想象,乐于表达,结合图画感知自然美。
另外,应当明确——古诗是识字载体,识字写字始终是一年级敎學重点。
在这个重点敎學过程中,學生除了通过反复认读、多次强化巩固认知以外,敎學中还要大力开掘多种方式,通过多种途径来识字,让识字变得更轻松。
敎學目标:1.通过偏旁归类、组词识记、猜字识记等方法,认识“远、有、色、近、听、无、声、去、还、来”10个生字和走之、斜刀头2个偏旁;会写“水、去、来、不”4个字。
2.正确朗读、背诵古诗。
图文结合,感受诗中描绘景象。
敎學重点:正确朗读、背诵古诗。
通过偏旁归类、组词识记、猜字识字等方法,识记生字。
敎學难点:图文结合,感受诗中描绘景象。
敎學准备:課件敎學过程:一、猜谜导入1、敎师请學生猜字谜:空山之中一亩田。
(谜底是“画”字)2、敎师再请學生猜谜语: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谜底还是“画”)3、导语:刚才我们猜谜语,就是一位古代诗人以画作为谜底写一首诗。
下面,就让我们来學习这首诗。
设计意图:以谜语导入,激发學生學习古诗兴趣。
二、自學字词1、初读課文,读准字音。
(1)學生借助拼音读課文,一边读一边在課文中圈出本課要求会认字。
(2)課件出示带拼音会认字,指名领读,开火车读。
识字6 画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教案标题:识字6《画》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本课的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2. 通过对课文的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4.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和书写。
2. 课文内容的理解和阅读能力的培养。
3. 美术作品的欣赏和审美素养的提高。
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正确书写。
2. 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
3. 美术作品的欣赏和审美素养的提高。
教学准备:1. 课文《画》的PPT或黑板板书。
2. 生字词卡片。
3. 美术作品图片或实物。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PPT或黑板板书展示课文《画》的标题,引导学生读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向学生介绍课文《画》的作者和背景,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二、生字词学习(10分钟)1. 利用PPT或黑板板书展示生字词,引导学生认读生字词,并解释生字词的意思。
2. 通过游戏或练习,让学生巩固生字词的学习,并能正确书写。
三、课文阅读(10分钟)1. 利用PPT或黑板板书展示课文内容,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通过问题或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四、美术作品欣赏(10分钟)1. 利用PPT或实物展示美术作品,引导学生欣赏美术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
2. 通过问题或讨论,引导学生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看法,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利用PPT或黑板板书总结本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一个清晰的回顾。
2. 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的进步,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让学生回家后复习本课的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2. 让学生回家后阅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 让学生回家后欣赏美术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审美素养。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6《画》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6《画》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听懂老师朗读《画》,理解故事大意。
2.能朗读课文,准确把握语音语调。
3.能够用简单语言描述画的内容和作品中的人物。
4.能够感受到绘画的美和乐趣,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1.课文的朗读和理解。
2.对画作的描述和感受。
三、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
2.课文分析及其图片。
3.水彩笔、彩色铅笔、画纸等绘画工具。
四、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对上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复习,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学习新知识1.朗读课文《画》请学生跟读,注意语音语调。
2.课文理解通过提问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及表达的意义。
3.图片欣赏展示课文中提到的画作图片,让学生观察作品的细节并描述其中的人物和场景。
3. 拓展活动1.课文内容表演分组表演课文内容,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体会故事情节。
2.绘画创作让学生用自己的想象力和感受绘制一幅画作,可以是课文中描述的场景或自己的创意主题。
4.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激发学生对绘画的兴趣和热情。
五、课后作业1.背诵课文《画》。
2.完成绘画作业,描述自己的作品内容。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画》展开,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欣赏画作,展开绘画创作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全面感知和体验绘画艺术的魅力,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和想象力。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适当增加与绘画相关的知识,引导学生在绘画艺术中不断探索与发展。
以上是本堂课的教学计划,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6画(教案)一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标题:6画(教案)一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汉字“6”的书写方法和发音。
2.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图画,理解图画中所表达的意思,并能用语言进行描述。
3.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4.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
二、教学内容1. 汉字“6”的书写方法和发音。
2. 图画中所表达的意思。
3. 用语言描述图画内容。
4.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汉字“6”的书写方法和发音,理解图画中所表达的意思,用语言描述图画内容。
2. 教学难点:汉字“6”的书写方法,理解图画中所表达的意思,用语言描述图画内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汉字“6”,引导学生观察并猜测其发音和意义。
2. 新课内容学习:a. 教师讲解汉字“6”的书写方法和发音。
b. 教师出示图画,引导学生观察并理解图画中所表达的意思。
c. 教师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图画内容。
3. 练习: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汉字“6”的书写练习,同时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图画内容。
4.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汉字“6”的书写方法和发音,以及理解图画中所表达的意思。
五、作业布置1. 书写汉字“6”。
2. 用语言描述图画内容。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图画,理解图画中所表达的意思,并用语言进行描述。
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此外,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同时,教师还要注意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语言,使之具有趣味性和启发性,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对学生的评价,既要肯定学生的优点,也要指出学生的不足,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识字6《画》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识字6《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汉字“画”的构造部件和基本写法。
2.培养学生对“画”这个词汇的认知和理解能力。
3.引导学生通过绘画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画”字的笔画顺序和结构;2. “画”字的基本书写规范;3. “画”字相关词汇的辨析和运用。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黑板、彩笔、绘画工具等;2.学生准备绘画纸、彩色笔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可以通过展示“画”字的图片或书写“画”字在黑板上,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学习“画”字的基本结构教师向学生讲解“画”字的构造部件和笔画顺序,引导学生跟随教师的示范进行书写练习。
3. 绘画活动让学生利用绘画纸和彩色笔进行“画”字的创意绘画活动,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在画中体验“画”字的乐趣。
4. 巩固训练通过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学生相互交流讨论、“画”字相关词汇的辨析和运用,巩固所学知识。
五、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学习了“画”字的基本结构、书写规范以及通过绘画活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六、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在家中继续绘画并书写“画”字,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七、教学反思经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对“画”字的认知有了明显提升,绘画活动也很受学生欢迎。
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增加更多互动环节,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画”字的学习兴趣和认知能力。
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第六课《画》统编版教材
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第六课《画 》统编 版教材
lái
来
组词:(上来) (出来)
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第六课《画 》统编 版教材
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第六课《画 》统编是) (不见)
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第六课《画 》统编 版教材
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第六课《画 》统编 版教材
远看山有色
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第六课《画 》统编 版教材
近听水无声
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第六课《画 》统编 版教材
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第六课《画 》统编 版教材
春去花还在
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第六课《画 》统编 版教材
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第六课《画 》统编 版教材 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第六课《画 》统编 版教材
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第六课《画 》统编 版教材
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第六课《画 》统编 版教材
诗词学习
认真听朗读,想一想:这首诗主要描 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画中都有哪些景 物?
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第六课《画 》统编 版教材
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第六课《画 》统编 版教材
huà
画
yuǎn kàn shān yǒu sè
shēnɡ
声
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第六课《画 》统编 版教材
shēnɡ yīn 声音
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第六课《画 》统编 版教材
hái
还
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第六课《画 》统编 版教材
hái zài 还在
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第六课《画 》统编 版教材
看——观 远——遥 画——图
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第六课《画 》统编 版教材
wǒ jiā xǐ yàn chí tóu sh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本单元是第二个识字单元,编排了《画》《大小多少》《小书包》《日月明》《升国旗》5篇识字课,将识字寓于生动形象、充满童趣的情境之中,让学生在情境中识字。
在本单元,学生将认识会意字,并将进一步了解汉字偏旁表义的构字规律。
教材力图通过丰富多样的编排形式,让学生在识字的同时,了解汉字的文化内涵,使学生体会到汉字不仅有用,还很有意思。
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采用具体形象的直观手段,激发学生的识字热情。
随着识字量的增加,教材中的合体字大幅增加,尤其是形近字的出现,增加了学生识记的难度,应利用更加多样的识字方法,帮助学生建立字音、字形与字义之间的联系。
与此同时,要充分借助学生已有的识字经验,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提高识字效率,巩固识字成果。
内容课时内容简说教学要点画 2 这首古诗是一则五言谜语诗。
谜面描述了山、水、花、鸟等景物,通过远、近、来、去等方位或动作的变化,凸显“画”的形象特征。
1.认识55个生字和10个偏旁;会写23个字和2个笔画。
2.能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借助会意字识字、归类识字、反义词识字等多种方法识字。
进一步了解汉字的文化内涵,喜欢学习汉字。
3.正确朗读课文。
背诵《画》《大小多少》《升国旗》。
4.感受古诗描绘的景色;培养学生爱惜文具的好习惯;懂得团结协作力量大的道理;受到初步的爱国主义教育。
大小多少 2 这首儿歌共有4个小节。
配合儿歌,有4幅对比图,形象地呈现了事物间“大小”“多少”的关系。
小书包 2 本课由6个词语和一首轻快、活泼的儿歌组成。
儿歌节奏明快、浅显易懂,告诉学生“小书包”里的学习用品是学习的好伙伴,陪伴着他们的学习。
日月明 2 根据会意字构字规律编排的识字课文。
朗朗上口的短句,揭示会意字的特点,利于激发识字热情也易于诵读记忆。
升国旗 2 本课由3个词语和一首儿歌组成。
儿歌形象地描述了少先队员升国旗的场景,让学生了解了基本的升旗礼仪。
语文园地五3识字加油站、我的发现、字词句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
1.归类认识一些表示时间的词语,认识5个生字。
2.发现草字头和木字旁所代表的意思,了解汉字偏旁表义的构字规律。
3.辨析易混淆的音节,读准平舌音、翘舌音、鼻音和舌尖音。
4.了解汉字“从左到右”“先撇后捺”的笔顺规则,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
5.背诵《悯农》,懂得要爱惜粮食。
6.和大人一起读《拔萝卜》,了解故事内容,初步尝试续编故事。
6 画1.通过偏旁归类、反义词识字等方法,认识“远、色”等10个生字和走之、斜刀头2个偏旁。
会写“水、去”等4个字。
2.正确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图文结合,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
重点正确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识记生字,认识偏旁。
难点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
1.识字写字。
把识字写字与朗读古诗结合起来。
可以启发学生用多种方法识记字形、理解字义,如:运用偏旁归类的方法识记“远、近、还”,借助反义词识记“有——无、来——去、远——近”。
四个要求会写的汉字中,3个独体字都要关注关键笔画来指导书写。
2.课文学习。
可以和日常生活中看到的景物进行对比,在比较中了解画中景物的特点,感受古诗的趣味性。
朗读古诗时注意把握好停顿,读出韵味。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1.通过偏旁归类、反义词识字等方法,认识“远、色”等10个生字和走之、斜刀头2个偏旁。
2.会写“水、去”等4个字。
一、欣赏画作,激发兴趣。
1.教师课件出示中国山水画作品,学生欣赏。
2.教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画》。
由看画引入读诗,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发现画中有诗,诗中有画。
二、认读课文,探研新知。
(一)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
遇到不认识的字先停下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再往下读;把要求会认的字和会写的字用笔画出来,多读几遍,不会的向同学或教师请教。
练一练:给音节加声母。
()è()ìn()ēng()ūn()ái()īng色近声春还惊2.同桌互读,纠正读得不对或不准的字音。
(读好平舌音“色”,翘舌音“水、声”,前鼻音“远、近”,后鼻音“听、声”。
)3.做邮递员送信的游戏。
请一个同学当邮递员,把生字卡片分给同学。
请拿到卡片的同学上台,把卡片上的字读给大家听。
4.交流汇报:你是如何记住这些生字词的?归纳如下:(1)换一换:天—无听—近爸—色(2)偏旁归类:“远、近、还”这三个字的偏旁都是“辶”,这是我们这课要学习的新的偏旁,我们大声说出它的名字——“走之”,它表达的意思多与走路或路有关。
(3)找反义词:有—无来—去远—近(4)结合生活组词造句:色色彩这幅画的色彩非常漂亮。
“色”这个字的偏旁是“”,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新偏旁“斜刀头”。
温故而知新。
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和认知入手,指导识字并书写,将识字写字落到实处,并通过小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潜移默化地进行学习。
(二)再读课文,读通诗句。
1.教师:生字读得这么好,相信大家再读课文时一定能把字音读准,把诗句读通。
2.学生自由读课文。
3.手拉手,找朋友。
让几位同学上台分成两组,一组拿拼音,一组拿相对应的生字,台下的同学唱儿歌《找朋友》,看谁最先找到好朋友。
4.全班齐读,教师点评。
本环节遵循了汉字认知规律——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
结合古诗这个语境,不仅能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汉字的意思,而且还能在语境中加深对汉字音、形的印象,感受汉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先看图读诗句,再识字。
通过初读古诗,读通句子,认读和积累诗中的词语,学生们扫除了生字障碍。
读通、读顺了课文,对课文的内容、主题也有了整体的感知。
通过多种方式的诵读,引导学生在交流与合作中感悟和体会语言的优美。
三、课件演示,指导书空。
1.课件出示“水、去、来、不”4个生字。
学生观察这四个字的书写顺序,以及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教师点拨:“水”的第一笔写在竖中线上,横撇是第二笔,其中的撇要与第四笔捺相呼应;“去”的第三笔是长横,要写在横中线上;“来”的第四笔和第五笔分别写在横中线和竖中线上,撇和捺要写得舒展些;“不”的笔画较少,撇和点要对称,要写舒展。
(1)指导书写“水”。
看来小朋友已经认识了这些生字宝宝,现在我们一起来写一写它们。
先来看“水”这个字,生活中你在哪里见过它?(水手、口水、雨水……)它有几笔?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先写中间的竖钩,再写左右的部分。
)现在让我们把“水”这个字请回“家”吧。
同学们仔细观察,怎样才能在田字格中把这个字写好看呢?(第一笔竖钩写在竖中线上,第二笔横撇不要写成两笔,而第三笔和第四笔不能写成一笔。
)来,伸出小手,我们一起来写写这个字。
教师边写边说:竖钩写在竖中线,两点对称分两边。
生书空“水”字。
记住它的笔顺,在书上描红一个,在练习本上练写一个。
课件出示学生写字的图片,并提醒学生写字姿势:头正,肩平,身直,足安;注意做到“三个一”:眼离本子一尺(一臂)、胸离桌子一拳、手指离笔尖一寸。
(2)指导书写“去”。
看到你们这么快就学会了“水”这个字,“去”也迫不及待地来了,看看“去”这个字,你们平时在哪儿见过它?(上去、来去、失去……)它有几笔?一起来看看“去”的笔顺。
(动画展示“去”的书写笔顺)学生书空。
出示投影,仔细观察,怎样才能在田字格中写好“去”这个字呢?(第三笔为长横,在横中线上,第四笔撇折,在田字格中间起笔。
)教师范写,生在书上描红一个,在练习本上练写一个。
展示学生书写,师生评价。
(3)用同样的方法指导书写“来、不”。
生活中,你在哪儿见过“来”这个字?(来去、回来、来到……)①“来”有7笔,师板书,生书空。
②动画展示“来”的笔顺,学生书空。
③出示投影,学生认真观察,把“来”请回“家”,怎样写才好看?④教师范写,边写边说:字形左右对称,竖要写在竖中线上。
两横之间的距离要适中,不要过远或过近。
(提醒学生写“来”时注意竖要长,要直,撇、捺要舒展一些。
)生在书上描红一个,在练习本上练写一个。
⑤“不”书写时要注意:第一笔横要长;第三笔竖从撇上起笔,不要在横与撇的交叉点上起笔;长点收尾。
2.练习。
填空。
“水”字共( )画,第一画是( )。
“去”字共( )画,第二画是( )。
“来”字共( )画,第一画是( )。
“不”字共( )画,第三画是( )。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辅导。
4.组内评议,写得好的奖励一颗小星星。
识字教学要注意儿童的特点,将学生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利用各种机会主动识字,力求识用结合。
本环节通过多种形式的识字教学,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同桌互考、游戏等活动方式,引领学生掌握多种识记汉字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第2课时正确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图文结合,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口水来去从不展示学生书写情况,师生评价。
(写得正确,得一颗星;既正确又规范,再得一颗星。
)同桌两个人交换过来,互相评价,得两颗星的小朋友,你们都是最棒的!2.小朋友能把生字宝宝写得正确、规范,真不错!生字宝宝回到了诗中,你们还能读准确吗?指名读诗歌。
通过复习检查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便于巩固重点知识,加深印象。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自读提示:诗中主要介绍了哪几种景物?2.谁愿意把这首诗读给教师听一听?(指名读)3.诗中主要介绍了哪几种景物?(山、水、花、鸟)三、结合生活,回答问题。
结合日常生活中看到的“山、水、花、鸟”的情景,要求学生回答下面的问题。
1.想一想,如果从远处看山,山上的景色能看清楚吗?(模模糊糊,看不清颜色)2.如果水从山上直往下流,从近处听,会有什么声音?(有哗哗的流水声)3.花过了开花的季节就会怎样?(凋谢了,看不到了)4.鸟停在树上,人来到鸟的面前,鸟就会怎么样?(鸟就会受惊,会飞走)小结:我们日常生活中看到的“山、水、花、鸟”是这样的,那么画上的“山、水、花、鸟”是怎样的? 作者又是怎样写画上的“山、水、花、鸟”的呢?下面请大家跟教师一起来看看。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发学生的思考与探究。
四、创设情境,补充诗句。
1.请一位男同学站在教室的最后一排看画中的“山”有没有颜色。
要求学生把看到的告诉同学。
(板书:远看有色。
)2.请一位女同学来到画的前面听一下“水”有没有声音。
要求把听到的告诉同学。
(板书:近听无声。
)3.请一位同学说说:画上画的是什么花?(桃花)桃花是在什么季节开的?(春天)现在是什么季节了?为什么它还开着?(板书:春去还在。
)4.再请一位同学到画前面来模仿一下平时赶鸟的情景,让别的同学看看鸟怕不怕,猜猜它会不会飞走。
(板书:人来不惊。
)小结:我们游览时,看到的自然景色大多数是“远看山无色,近听水有声。
春去花不在,人来鸟儿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