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计划-word文档

合集下载

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教学计划

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教学计划

第四单元教学计划
主备人:主讲人: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活动,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学习6-9的乘法口诀,初步认识“倍”。

2、能正确的运用乘法口诀解决问题,经历探索口诀编制规律的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

3、在编口诀、找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初步学会与同伴合作研究问题的本领。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进一步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乘法的意义与自编口诀。

难点:寻找规律,记忆口诀。

教学内容:
本单元共安排了四个信息窗。

第一个信息窗创设了一个外国儿童向中国孩子学习缝沙包的情境,借助“做6个沙包用了多少块布”这个问题,引出对6的乘法口诀的学习。

第二个信息窗呈现的是凯迪和中国小朋友学叠纸的情境,借助“一共叠多少个”的问题,引出对7的乘法口诀的学习。

第三个信息窗呈现的是凯迪和中国小朋友做中国结的情境,借助“一共需要多少个圆环”的问题,引出对8的乘法口诀的学习以及对“倍”的认知。

第四个信息窗呈现的是凯迪向中国小朋友学剪纸的情境,借助“一共可以剪出多少个灯笼”的问题,引出
对9的乘法口诀的学习。

教材解读: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1-5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对乘法口诀的进一步学习。

通过对1-9乘法口诀的系统整理,为进一步学习乘法计算奠定基础。

教与学建议:
1、充分利用教材,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

2、逐步增大编制乘法口诀的空间,从师生共同编制过渡到学生独立编制口诀。

3、引导学生寻找记忆口诀的方法。

4、注意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

课时数:
6课时。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四单元数学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四单元数学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四单元数学教案人教版二年级上册四单元数学教案篇1教学目标:知识点:1、使学生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体的长度。

3、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

能力点: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的能力。

德育点:使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各种尺子、硬币、回形针、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师:妈妈需要买一截松紧带,需要多长呢?老师量过了,和你们桌上的小棒一样长,请每个小组选择一种实物量一量。

学生汇报量的结果。

问:奇怪了,同样长的松紧带,可你们量出的结果怎么不一样呢?师:如果我们要得到一个统一的结果,用什么工具量呢?生:尺子。

二、自主探究:1、认识1厘米。

拿出直尺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观察,汇报。

A、数,按顺序读一读。

问:最左端是几?尺子上的零表示什么?叫零刻度。

B、线,有长有短,叫刻度线。

C、字母“cm”,表示厘米,厘米是一种常用的长度单位。

一厘米有多长?(尺子上0刻度到1刻度之间的长度是1厘米)找出自己尺子上的1厘米。

还有哪段是1厘米?你发现了什么?(每一大格都是1厘米) 找一找,比一比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用手比划一下1厘米是多长。

闭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

2、认识几厘米。

师:我们知道1厘米有多长,那2厘米、3厘米……又是多长?问:2个1厘米是几厘米?4厘米里有几个1厘米?你能在尺子上指出6厘米的一段吗?3、用厘米量。

举起蓝纸条,估计一下他大约是几厘米?用尺子量一量。

填在书上。

量松紧带的长。

三、拓展运用:1、判断下面的量法对吗?说明理由。

(1)没对准0刻度线的。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计划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计划
2.能正确将加数相同的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并说出算式
的意义。




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对称及平移和旋转两种运动方式的特征,能把自己的发现、自己的研究、积极的探索说出来。




4课时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计划




本单元教材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结合实例,结合观察、操作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初步体验感知生活中的对称现象,教材从大量感性、直观的生活实例入手,让学生在以往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感知平移的旋转的运动特征。




二年级学生已经学过了一些平面图形的特征,已形成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对自然界中具有有对称性质的事物也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能在教师的引导下,有序地开展讨论,具备一定的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Leabharlann 目标1.结合动手操作活动初步感知平移、旋转、轴对称现象,积累活动经验。
2.通过操作活动,进一步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探索、发现、认识美的能力。





重点:1.会从不同角度数数,会列不同的加法算式。
2.理解乘法的意义,会读、写乘法算式。
难点:1.会用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案人教版数学二班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案最新模板1教学目标:1、利用同学熟识的生活情境,通过画图的方式,使同学找到打电话的最优方法。

2、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培育同学借助图形解决问题的意识;3、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以及优化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

4、感受猜想与验证的重要性。

体会理论上的最优与实践中的最优的区分。

教学重点:理解打电话的各个方案并从中优化出最好的方案。

教学难点:让同学通过画图的方式发觉事物隐含的规律。

一、谈话引入1、六一儿童节快到了,为了庆祝我们的节日,学校组织了一个15个人的合唱队。

星期天,李老师接到学校紧急通知,要合唱队的15人去参与演出,怎么可以尽快地通知到这15个队员呢?”同学们帮忙想想方法吧!2、同学汇报想法。

(师引导)3、小结入题,板书课题。

为了更好地讨论今日的这个问题,我们假设每一次通话要一分钟,每个同学都在家。

那么你估量一下你最少要几分钟?(同学可自由猜想)二、探究新知先让同学想想都有哪些通知的方法?这里有须要引导同学说出两大种方法:平均分组和不平均分组。

猜一猜:哪种方法快?比如平均分成3组和平均分成5组比,哪种快。

是不是分的组数越多就越快?我们怎样才能比较出哪种方法最快?1、每个同学独立思索,把你所知道的方法都列出来,并比较一下,哪种方法最好,想一想,从刚才的比较中,你领悟到什么了没有?2、老师巡察,参加争论,了解状况。

3、反馈。

同学分别说出自己找到的最好的方法。

你刚才比较了几种方法?(设计意图:让同学把各种方法都列出来,再作比较,经受优化的过程)方案1要15分钟。

这样确定太慢了。

那么用分组的方法怎么样呢?请用分组的同学说说你们的方案。

方案2(1):5组,每组3人(要7分钟)方案2(2):3组,每组5人(要7分钟)这两种方案与之前你猜想的结果怎么样?是不是组分得越多就越快?有什么想说的吗?所以在猜想上,我们要大胆,要想出你尽可能的答案,然后再验证。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教学工作计划(4)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教学工作计划(4)

教学计划案例(4)一、学生情况分析本班共有学生xx人,学生的听课习惯已初步养成,有部分学生学习态度端正学习能力强,学习有方法,学习兴趣浓厚;少部分学生表现为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作业经常拖拉甚至不做。

从去年的学习表现看,学生的计算的方法与质量有待进一步训练与提高。

故在新学期里,我在此方面要多下苦功,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教材分析和教学目标(一)数与代数1.第二单元“百分数的应用”。

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能利用百分数的有关知识或运用方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百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第四单元“比的认识”。

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理解比的意义及其与除法、分数的关系;在实际情境中,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会运用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二)空间与图形1.第一单元“圆”。

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结合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圆及圆的对称性,认识到同一个圆中半径、直径、半径和直径的关系,体会圆的本质特征及圆心和半径的作用,会用圆规画圆;结合具体情境,通过动手实验、拼摆操作等实践活动,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体会“化曲为直”的思想;结合欣赏与绘制图案的过程,体会圆在图案设计中的应用,能用圆规设计简单的图案,感受图案的美,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观察、操作、想象、图案设计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结合具体的情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能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结合圆周率发展历史的阅读,体会人类对数学知识的不断探索过程,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激发民族自豪感,形成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第2节【第四课时】4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第2节【第四课时】4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第2节【第四课时】 4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第二节主要教学4的乘法口诀。

这一节内容是学生学习乘法口诀的开始,对学生今后的乘除法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

4的乘法口诀相对简单,但学生需要通过反复练习来记忆和掌握。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基本的加减法运算能力,但对乘法口诀的理解和应用还比较陌生。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存在以下问题:1. 对乘法口诀的理解不够深入,不能灵活运用;2. 记忆4的乘法口诀存在困难;3. 学习乘法口诀的兴趣不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4的乘法口诀的含义,并能熟练记忆;2. 培养学生运用乘法口诀解决问题的能力;3. 激发学生学习乘法口诀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4的乘法口诀;2. 难点:让学生理解乘法口诀的意义,并能灵活运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游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和“分组合作学习法”进行教学。

通过游戏和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乘法口诀卡片;2. 准备与4的乘法口诀相关的游戏材料;3. 准备课件和教学视频。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初步接触4的乘法口诀。

2.呈现(10分钟)教师出示乘法口诀卡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解释4的乘法口诀的意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乘法口诀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可以设置一些小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运用乘法口诀。

4.巩固(10分钟)通过教学课件和视频,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4的乘法口诀。

可以设计一些互动环节,让学生积极参与。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尝试用4的乘法口诀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计算购物时的总价等。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4的乘法口诀。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些与4的乘法口诀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巩固所学知识。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案附教学反思.doc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案附教学反思.doc

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教学分析乘法的初步认识这一教学内容是学生对乘法的第一次系统了解、认识。

教材在编排上紧紧抓住新旧知识之间的紧密联系,通过学生熟练而喜爱的游戏等活动,首先给学生呈现出几个相同加数求和的情况,然后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比较,从而建立乘法的意义于头脑之中。

大体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以学生的活动情况提供同数相加的情况,引出乘法运算;二、进一步沟通同数相加与乘法的联系,说明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教材结合具体的事例,激发学生操作、观察等探究性的活动让学生开展有意义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加深对乘法的理解和认识。

•教学目标1. 在具体的情境中,了解乘法运算的意义。

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及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2. 熟记2〜6的乘法口诀,熟练口算6以内的两个数相乘。

3. 初步学会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 培养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方法采用动手操作、发现法、合作交流法和讨论法等使学生掌握。

•单元重点1. 正确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乘法与加法的联系。

2. 掌握乘法的意义,熟记2〜6的乘法口诀。

3. 4和6的乘法口诀是教学的难点。

•课时安排13课时1. 乘法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内容课本46〜47页,例仁•教学目标1. 通过动手操作等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乘法的含义。

2. 认识乘号、因数、会读写乘法算式。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时,用乘法表示比较简便,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

•教学方法采用观察引导法和动手操作法使学生进一步掌握。

•教学准备小棒、练习本、题卡•教学过程一、情景启发,明确目标1. 课件出示游乐场情景图。

问:小朋友们到公园看见过哪些娱乐活动?我们来看这些小朋友在做什么。

2. 让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

启发引导:小朋友坐小火车,有几列车厢,每列车厢坐几人呢?⑴你们首先算一算火车上坐了多少人?如果列算式怎样列?(2)交流计算方法和结果。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第4课时《4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第4课时《4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第4课时《4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4的乘法口诀》是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4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例题,引导学生发现乘法口诀的规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1-3的乘法口诀,对乘法运算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在应用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时,仍可能出现混淆和错误。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掌握情况,针对性地进行辅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练掌握4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发现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熟练掌握4的乘法口诀。

2.难点:学生能够运用4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场景和图片,引导学生理解和记忆乘法口诀。

2.游戏教学法:设计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乘法口诀。

3.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包含生动图片和例题的PPT,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2.练习题:准备一些关于4的乘法口诀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3.教学道具:准备一些代表数字的卡片,方便学生进行操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个有趣的情景,如小动物排队,每组有4只小动物。

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如果每组的小动物都去参加派对,我们需要几组小动物才能让所有的小动物都参加派对?让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4的乘法口诀。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4的乘法口诀,并用生动的图片和例题进行解释。

引导学生发现乘法口诀的规律,如“4×1=4,4×2=8,4×3=12”等。

新课标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全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 》教学计划

新课标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全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 》教学计划

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 》教学计划一、学生学习情况分析由于二年级的学生是刚开始学习乘法,建立乘法概念较为困难.所以教材加强了学生的操作,通过摆实物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乘法算式是表示几个几相加.熟记口诀也很重要,是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教学乘法口诀都是从复习相同的数相加引出,了解口诀的来源,然后达到熟记,防止死记硬背。

由于学生是首次接触乘法的概念,因此在教学时应注重利用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从加法入手,及时迁移,化难为易,从而较快的学会乘法的概念。

因为学生年龄小,理解能力弱,教学方法要从学生的接受能力出发,通过直观的操作、演示、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感知,形成表象,最后抽象出概念.这样通过直观——操作,形成表象,使操作——思维——语言表述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学生建立正确的概念打下基础,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

教学手段要切合实际,可以运用电脑、投影仪,也可以运用小黑板,但目的是一个,使学生能够理解算理,转化成计算方法.小学儿童的思维过程一般都是由具体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逻辑思维.针对儿童的这些心理特点,教师应该从激发兴趣出发,从加强基础入手,从培养智能着眼,通过调动儿童的多种感官,参与教学全过程,学会学习数学.二、单元学习目标1、通过具体的操作及具体情境中体会并理解乘法运算的意义。

2、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知道乘法口诀是这样得来的。

熟记2~6的乘法口诀。

3、学会运用乘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体会乘法的由来、理解乘法的意义。

2、知道乘法各部分名称。

3、运用2~6的乘法口诀口算6以内的两个数相乘。

4、运用2~6的乘法口诀口算解决实际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理解乘法口诀是得来的过程。

2、理解乘法算式中每个数所表示的意思。

3、解决实际的问题。

五、本单元知识框架乘法的初步认识5的乘法口诀2、3、4 的乘法口诀表内乘法(一) 2~6的乘法口诀乘加、乘减6的乘法口诀用数学六、单元评价要点1、知道乘法各部分名称。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教学重点
学生利用身边的物体摆一摆,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认识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
教学难点
理解乘法的含义。
知识链接
加法的含义。
教学 过程
教学内容及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及设计意图
批注
一、预留汇报 导入新课
1、今天老师带你们去游乐场,你们高兴吗?(出示主题图)。
板书:3+3+3+3+3=15
6+6+6+6=24 2+2+2+2+2+2+2=14
同学们说一说2盒福娃…分别有多少。
三、交流完善点拨深入
1.学生汇报所列的乘法算式,并说一说所编的乘法口诀。(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2.5的乘法口诀有什么规律?怎样才能很快地把它们记在心里呢?(口诀第一个字是按从小到大的规律,第二个字都是五,得数依次多五)
四、拓展反思基础训练
1、完成练习十第1题。
2、完成做一做2题。
黑板上的算式有什么共同点?
二、问题出示 自主探究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板书课题)
1、算式中的“3”表示什么意思?“5”又表示什么意思?
2、把其他的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并读一读。
3、以小组为单位,把桌面上的24根小棒分成几个几相加的形式,再根据所分列出算式。
三、交流完善点拨深入
学生汇报:
3、根据乘法口学习新课做好准备。】
明确本课所学知识。
阅读文本,思考问题,整理答案:如有疑问,可以小组同学探讨。
列乘法算式。并根据上面编口诀的方法,小组合作,编一编乘法口诀。
学生汇报。
完成练习。
【巩固课内所学知识,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1)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1)

4、表内乘法(一)【教学内容】人教课标版教材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p46--66)【教学目标】一、基础性目标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

2.使学生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知道乘法的口诀是怎样得来的。

熟记2~6的乘法口诀,比较熟练地口算6以内的两个数相乘。

3.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二、发展性目标:.1.,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2.让学生在学习中能主动求知,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加强与同学的交流,增强学生合作交流意识,,并在合作学习中获得自信。

.【重、难点】重点:让学生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2~6的乘法口诀。

难点:4、6的乘法口诀是教学的难点【教材分析】1.本单元教材划分为乘法的初步认识、2~6的乘法的口诀两节,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乘法的初步认识、2~6乘法口诀、乘加和乘减式题、用数学。

教材内容安排如下表:表内乘法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习乘法的开始,它是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

让学生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2~6的乘法口诀,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

其中,4、6的乘法口诀是教学的难点。

突破难点的关键是让学生认识并理解同数连加和乘法的关系。

1.关于“乘法的初步认识”乘法的初步认识”内容的编排,分两个层次:第一,以学生活动情境提供同数相加的式题,进而引出乘法运算。

第二,沟通同数相加和乘法的关系,说明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

教材结合具体活动情景,从让学生认识相同数相加开始,结合具体的事例,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探究等学习活动,逐步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掌握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这样编排由学生活动中同数相加的计算引出乘法,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乘法”产生亲切感。

2.关于“2~6的乘法口诀”教材对2~6乘法口诀的编排做了较大改进。

一是,在出现两个相应乘法算式的基础上,归纳该句口诀。

XX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案设计(人教版)

XX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案设计(人教版)

XX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案设计(人教版)乘法初步认识教学目标(一)使学生知道乘法的含义,认识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二)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

(三)会口述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四)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知道乘法的含义,了解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难点: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教具和学具教具:小红花、正方形、小圆片等实物图。

学具:学具袋中上述实物图。

教学设计过程(一)复习准备口算两组题(要求读出算式,说出得数)。

第一组第二组7+83+36+4+35+5+57+2+6+14+4+4+41+3+4+5+22+2+2+2+2学生按要求口答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提问:1.这两组题都是加法,但是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第一组每道题的加数不相同,第二组的每道题的加数都相同)2.像第二组这样,加数都相同的加法,我们叫它“求相同加数的和”。

第1题3+3,相同加数是几,有几个3相加,这就是2个3。

第2题5+5+5,相同加数是几,有几个5相加,这就是3个5。

第3题4+4+4+4,相同加数是几,有几个4相加,由学生说出4个4。

第4题2+2+2+2+2,相同加数是几,有几个2相加,由学生说出5个2。

(二)学习新课1.启发性谈话像上面这样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除了用加法计算外,还可以用一种简便方法,这种简便方法是什么呢?这正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

2.出示例1摆一摆,算一算教师边演示边提问:(1)教师是怎样摆的?(教师先摆2朵,再摆2朵,最后又摆2朵)摆了几个2,(3个2)教师板书:3个2。

(2)要求一共摆了多少朵?用加法算式怎样表示?(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用加法算:2+2+2=6(3)你写出的加法算式有什么特点?相同加数是几,几个2连加。

教师叙述:像这样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除了用加法计算外,还有一种比较简便的方法叫做乘法。

(板书课题:乘法初步认识)介绍乘号及算式写法和读法:乘法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加法、减法一样,也有一个运算符号叫乘号,乘号的写法是左斜右斜“×”。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案 人教新版 (1)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案 人教新版 (1)

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
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
单元教材分析:
乘法的初步认识这一教学内容是学生对乘法的第一次系统了解、认识。

教材在编排上紧紧抓住新旧知识之间的紧密联系,通过学生熟练而喜爱的游戏等活动,首先给学生呈现出几个相同加数求和的情况,然后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比较,从而建立乘法的意义于头脑之中。

大体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以学生的活动情况提供同数相加的情况,引出乘法运算;二、进一步沟通同数相加与乘法的联系,说明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教材结合具体的事例,激发学生操作、观察等探究性的活动让学生开展有意义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加深对乘法的理解和认识。

单元教学要求:
1.通过动手操作等活动,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乘法的含义。

2.认识乘号、因数,会读写乘法算式。

单元教学重、难点:
1.正确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乘法与加法的联系。

2.正确读写乘法算式
单元课时安排:(13课时左右)。

最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一、教学内容1.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2.加减法的验算。

3.解决问题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正确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2.使学生理解验算的意义,会对加法和减法进行验算,初步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3.让学生经历计算法则的形成过程,在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中优化自己的算法。

4.使学生能结合实际情境选择计算策略,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培养估算意识和能力。

三、编排特点1.结合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计算一是通过具体的生活问题或生活情境引出计算问题的方式,将笔算加、减法放在解决实际问题的现实背景中。

例如,加法中安排了我国动物种类的问题,减法中安排了近几年国产电视动画片生产情况的问题等。

二是在学生掌握计算方法以后,出现现实的问题情境,应用计算知识解决。

例如,购物问题,走哪条路最近的问题等。

这样编排不仅让学生经历了笔算知识的形成过程,也让学生经历了应用笔算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

一方面有助于学生理解计算的意义,主动建构数学知识,形成运算能力;另一方面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意识。

2.让加强计算法则的归纳与概括学生已经学习了百以内加、减法,初步理解了笔算加、减法的基本方法。

如,数位要对齐,计算的顺序,满十(不够)要向前进(借)一等。

因此,渗透了类比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学习方法。

让学生在大量计算具体的三位数加、减法题目的实际操作经验的基础上,理解算理,通过讨论交流,逐步抽象概括出笔算加、减法计算法则,完善认知结构。

由于学生的认识水平所限,为机械记忆,教材没有出现计算法则的结语,而是通过学生讨论提供探索法则的线索,为学生经历法则的形成过程提供空间。

3.将“验算”分散编排改变原实验教材集中教学加减法“验算”的编排方式,将加减法的验算安排在教学完某一计算后紧接着教学,即分散出现。

这样安排的好处是,可以利用验算的教学及时巩固学生刚刚学习的笔算,也有利于学生体会验算的作用。

4.突出根据实际需要灵活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修订教材将估算内容从计算中移出来,改为解决问题教学的内容之一。

XX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案设计(人教版)【DOC范文整理】

XX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案设计(人教版)【DOC范文整理】

XX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案设计(人教版)XX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案设计乘法初步认识教学目标使学生知道乘法的含义,认识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

会口述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知道乘法的含义,了解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难点: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教具和学具教具:小红花、正方形、小圆片等实物图。

学具:学具袋中上述实物图。

教学设计过程复习准备口算两组题。

组第二组+83+3+4+35+5+5+2+6+14+4+4+4+3+4+5+22+2+2+2+2学生按要求口答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提问:.这两组题都是加法,但是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像第二组这样,加数都相同的加法,我们叫它“求相同加数的和”。

第1题3+3,相同加数是几,有几个3相加,这就是2个3。

第2题5+5+5,相同加数是几,有几个5相加,这就是3个5。

第3题4+4+4+4,相同加数是几,有几个4相加,由学生说出4个4。

第4题2+2+2+2+2,相同加数是几,有几个2相加,由学生说出5个2。

学习新.启发性谈话像上面这样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除了用加法计算外,还可以用一种简便方法,这种简便方法是什么呢?这正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

.出示例1摆一摆,算一算教师边演示边提问:教师是怎样摆的?摆了几个2,教师板书:3个2。

要求一共摆了多少朵?用加法算式怎样表示?用加法算:2+2+2=6你写出的加法算式有什么特点?相同加数是几,几个2连加。

教师叙述:像这样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除了用加法计算外,还有一种比较简便的方法叫做乘法。

介绍乘号及算式写法和读法:乘法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加法、减法一样,也有一个运算符号叫乘号,乘号的写法是左斜右斜“×”。

教师同时板书,然后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乘号像什么。

怎样写乘法算式呢?先看一看相同加数是几,相同加数是2,就写在乘号的前面,再数一数是几个2连加,把相同加数的个数3写在乘号的后面,2×3表示3个2连加,3个2得6,因此算式是2×3=6,读作2乘以3等于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计划教学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决定着教学内容总的方向和总的结构。

下面是为大家收集的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计划,供大家参考。

一、单元教学目标(一)总目标:1、知识目标:(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

(2)使学生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知道乘法的口诀是怎样得来的。

熟记2~6的乘法口诀,比较熟练的口算6以内的两个数相乘。

(3)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能力目标: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情感目标: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课时子目标:1、第一课时目标:《乘法的初步认识》(1)创设情境,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动脑,动手,动口中体会乘法的意义。

(2)认识乘号“×”,初步掌握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2、第二课时目标:《5的乘法口诀》(1)使学生知道5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学会5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5的乘法口诀熟练的进行计算。

(2)熟记5的乘法口诀3、第三课时目标:《2、3、4的乘法口诀》(1)使学生学会1~4的乘法口诀,理解口诀的来源,明确每句口诀的意义。

(2)使学生熟记乘法口诀,并能利用乘法口诀正确的、比较迅速的计算。

4、第四课时目标:《乘加、乘减》(1)学会乘加、乘减算式题的计算方法。

(2)通过乘加、乘减算式题帮助学生掌握相邻两句口诀之间的关系。

5、第五课时目标:《用数学》(1)使学生能根据乘法和所学的乘法口诀解决生活中简单(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实际问题。

(2)初步学会口述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

6、第六课时目标:《乘法的初步认识》(1)经历归纳6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6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初步掌握6的乘法口诀。

(2)能正确比较熟练的运用6的乘法口诀计算两个数相乘的积。

二、单元知识结构图。

读作:5乘4等于20。

教师指出:5和4相乘可以写成5×4也可以写成4×5。

说明:求两个数相乘的积是多少,可以用两个乘法算式中的一个进行计算。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做教科书“做一做“中的练习。

做题时,教师可让学生先说出图中表示的是几个几?学生回答出“表示4个2”后,提问:“可以怎样算?怎样列式?”可以适当引导学生想,求 4个2的和是多少,也就是求4和2相乘的积是多少,可以用乘法算式计算。

2、改写算式。

出示课件:乘法的初步认识.ppt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今天你学到了哪些知识?你是否还有没掌握的内容?如果有,请指出是哪个知识点?三、教学重点剖析:1、第一课时《乘法的初步认识》(1)教学重点:乘法的意义,读写乘法算式,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2)包含的要素分析:(A)让学生在动脑,动手,动口中体会乘法的意义。

(B)掌握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C)通过比较,让学生初步感知乘法是相同加数相加的简便方法。

(3)与其他知识点的联系:乘法是在学生学习完连加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初步认识乘法,是后继学习表内乘法的基础。

(4)突出重点的策略:A.第一个重点的突破,老师可以结合课本p44的主题图采用情景引入,问“同学们,今天让我们一起去游乐场玩吧!”组织学生分区观察主题图。

以摩天轮为例,先让学生先数一数摩天轮上共有几个人,再分组讨论下“怎样数?”然后老师整理学生的汇报,凸显用加法的麻烦,从而引出一种更方便的列式方法——乘法算式。

B.由加法算式引出乘法,先介绍乘号,告诉学生用乘号表示运算的式子叫做乘法算式,然后边写从加法算式引出的相应乘法算式边说该乘法算式的读作。

C.分别出示气球图和小鸭图,进一步显示乘法的优势,并让学生熟练看图列乘法算式。

2、第二课时《5的乘法口诀》(1)教学重点:初步知道5的乘法口诀,并比较熟练的用口诀求积。

(2)包含的要素分析:(A)使学生学会5的乘法口诀,并熟记5的乘法口诀。

(B)能运用5的乘法口诀熟练的进行计算。

(3)与其他知识点的联系:基于学生会“五个五个”数,先学5的乘法口诀,为进一步学习2、3、4和6的乘法口诀打好基础。

(4)突出重点的策略:A.可以组织学生用小棒摆雨伞或其他用5根小棒拼成的图形。

从学生摆图形的活动出发,引入5的乘法口诀教学;同时,结合乘法的意义通过直观让学生明白口诀的来源。

如,通过让学生用5根小棒摆成一幅雨伞图,并提出“数一数用了多少根小棒”,那再摆一把雨伞,求用了多少根木棒,先算2个5的和,强调2个5根,再写乘法算式;然后联系乘法算式引出“二五一十”这句口诀。

通理,3把雨伞呢?4把呢?……这样,让学生经历归纳口诀的过程,能比教好地理解口诀的来源和它表达的意思。

做好充分准备。

B.解决这一重点可通过课后习题p51的做一做,题中呈现每盘5个西红柿的实物图,让学生根据画面写出乘法算式和口诀。

教学时,让学生独立完成,在让学生交流思考和填写的结果,接着,可以分别出示西红柿2盘、4盘、5盘实物图,模仿上面进行练习。

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填写和相互交流的练习中,巩固5的乘法口诀。

3、第三课时《2、3、4的乘法口诀》(1)教学重点:理解口诀的来源,掌握推导口诀的方法。

(2)包含的要素分析:(A)使学生学会1~4的乘法口诀,理解口诀的来源,明确每句口诀的意义。

(B)使学生熟记乘法口诀,并能利用用乘法口诀正确的、比较迅速的进行计算。

(3)与其他知识点的联系:在学习完5的乘法口诀后进行学习2、3、4的乘法口诀,又为下一步学习6的乘法口诀打下基础。

(4)突出重点的策略:教学时,老师可以充分运用课本例2、例3的主题图,呈现画面的同时师予以生动的语言描述,借助“一颗幼苗上张开两片叶子“,引出乘法算式和2的乘法口诀。

在教授3的乘法口诀时,先呈现出“向日葵长高了”画面,小燕子告诉学生“每行3棵”,由此逐一引出乘法算式和3的乘法口诀。

在学习和总结完2、3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学生已有编出口诀的初步经验,让学生分组来尝试编4的乘法口诀。

4、第四课时《乘加、乘减》(1)教学重点:乘加、乘减算式题的计算方法及它们之间的联系,通过乘加、乘减算式题掌握相邻两句口诀之间的联系。

(2)包含的要素分析:(A)学会用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B)了解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的运算顺序。

(C)能正确的进行乘加或乘减的运算。

(3)与其他知识点的联系:在学习完1~5的乘法算式和相应口诀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掌握相邻两句口诀之间的联系,并为混合计算打下基础。

(4)突出重点的策略:教学时,老师可以根据小熊摘玉米的情景图,让学生先提出数学问题,如“一共有几棵玉米?”、“3只青蛙共有几条腿?”、“还剩几棵玉米?”……然后,选取问题“小熊摘掉一个后,还剩几棵玉米?”作为本节课的重点研究。

接着,让孩子们分组讨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鼓励学生尝试通过不同角度,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算式得出3×3+2和4×3-1后,先问学生该算式“你是怎么想的?”分别再问“计算时先算什么?3×3、4×3在图中求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加2和减1?”最后,习题巩固,增强计算熟练性。

5、第五课时《用数学》(1)教学重点:学会用乘法解决数学问题,提高解题能力。

(2)包含的要素分析:(A)使学生能根据乘法和所学的乘法口诀解决生活中的简单(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实际问题。

(B)初步学会口述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

(3)与其他知识点的联系:在一年级已学习如何提出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基础上,尝试用乘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4)突出重点的策略:在教学本重点时,老师应先将解决数学问题的步骤和过程复习一下(读题(尤其是题目中的数学问题)——分析本题求什么——找相关数学信息去解决问题)。

接着,老师根据大象搬木头的情景图,让学生在图中寻找数学信息,然后问“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这个过程(有3头大象,每头大象运2根木头,它们一共运了多少根木头?)让学生多练习口述。

解决这个问题时可能会出现两种解决的方法:a.2+2+2=6?根?.b.2×3=6?根?,这时,让学生小组讨论,哪种方法更简便呢?通过分析、小结得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方便”。

课后的习题再次巩固本课重点知识。

6、第六课时《6的乘法口诀》(1)教学重点:初步掌握6的乘法口诀,能正确用6的乘法口诀计算两个数相乘的积。

(2)包含的要素分析:(A)经历归纳6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6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初步掌握6的乘法口诀。

(B)能正确的比较熟练的运用6的乘法口诀计算两个数相乘的积。

(3)与其他知识点的联系:在学习完1~5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关于6的乘法口诀,为后续学习7~9的乘法口诀作辅。

(4)突出重点的策略:老师可以利用教材呈现给学生的金鱼嬉水的画面,先让学生数一数每条金鱼是有几个三角形组成的,明确一条金鱼是由6个三角形组成,两条呢?有2个6,是12个三角形;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下3条、4条……呢?完成表格。

在这一基础上,让学生逐一列出乘法算式,尝试编出相应的乘法口诀,由于学生已有归纳乘法口诀的基本能力,这里用合作讨论的方式,学生应该可以解决关于6的乘法口诀的编写。

四、教学难点剖析:1、第一课时《乘法的初步认识》(1)难点的具体表现:在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时,个别学生会列成相同加数×相同加数。

如,5+5+5+5写成5×5。

(2)原因分析:学生没有完全理解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思,容易和2+2=2×2或1+1=1×1等题混淆,(3)解决策略:形象地通过摆小棒等实物,让学生充分明白5+5+5+5其实就是表示4个5相加,而4个5相加可以用乘法算式5×4表示,所以5+5+5+5=5×4;通过针对性的练习帮助学生将对乘法的意义的形象理解提升到文字性的理解,如5+5+5+5就是(4)个5相加,用乘法算式表示为5×4 。

2、第二、三、六课时《2-6的乘法口诀》(1)难点的具体表现:根据意图写出或算出乘法算式。

(2)原因分析:审题不认真;图意不理解;口诀没记牢。

(3)解决策略:教会学生审题方法,养成先审题再动笔的好习惯;鼓励理解能力稍弱的学生大胆地说出不懂的地方,同时,也鼓励优等生用他们自己的语言解释图意,必要时老师再补充;通过学生喜闻乐用的方式吸引他们牢记2-6的乘法口诀,如对口令、唱口诀歌、口诀大王、小竞赛等等。

3、第四课时《乘加、乘减》(1)难点的具体表现:学会用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行乘加或乘减的运算,算出最后的结果。

(2)原因分析:学生初次接触这类型的算式,对算式的理解不深,进而不能很好地进行乘加或乘减的运算。

(3)解决策略:形象地通过摆小棒等实物,加深学生对乘加或乘减意义的理解,进而明白先算乘法方便,也就是说乘加或乘减算式的运算顺序是先×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