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地理答题万能模版

合集下载

2017高考新课标高考地理答题模板

2017高考新课标高考地理答题模板

地理综合题答题思路归纳☆如何描述地形特征:1.地形类型(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等)2.地势起伏状况3.(多种地形条件下)主要地形分布4.(剖面图中)重要地形剖面特征☆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从地形、气候、水文、生物、(植被)、土壤五大组成要素分析。

☆人文地理特征:包括农业、工业、贸易、旅游、交通、城市、人口等状况☆位置特征: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如:东西南北位置、河海交汇处,沿河流分布,沿交通线分布)、半球位置☆影响气温的因素:1.纬度(决定因素):影响太阳高度、昼长、太阳辐射量、气温日较差,年较差(低纬度地区气温日、年较差小于高纬度地区)2.地形(高度、地势):阴坡、阳坡,不同海拔高度的山地、平原、谷地、盆地(如:谷地盆地地形热量不易散失,高大地形对冬季风阻挡,同纬度山地比平原日较差、年较差小等)3.海陆位置:海洋性强弱引起气温年较差变化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5.天气状况(云雨多的地方气温日、年较差小于云雨少的地方)6.下垫面:地面反射率(冰雪反射率大,气温低);绿地气温日、年较差小于裸地7.人类活动: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影响降水的因素:1.气候: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2.地形:迎风坡、背风坡3.地势(海拔高度):降水在一定高度达最大值4.海陆位置(距海远近)5.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6.下垫面:湖泊、河流、植被覆盖状况7.人类活动;改变下垫面影响降水☆描述河流的水文特征:1.流量:大小、季节变化、有无断流(取决于降水特征、雨水补给、河流面积大小)2.含沙量:取决于流域的植被状况3.结冰期:有无、长短4.水位:高低、变化特征(取决于河流补给类型、水利工程、湖泊调蓄作用)5.水能:与地形(河流落差大小,流速快慢)、气候(降水量的多少,径流量的大小,蒸发量的大小)有关☆描述河流的水系特征:1.长度2.流向3.流域面积大小4.落差大小(水能)5.河道曲直情况6.支流多少7.河流支流排列形状(扇形、树枝状)☆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1.纬度(决定正午太阳高度、昼长)2.海拔高度(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我国青藏高原>3.天气状况(晴天多,太阳辐射丰富)<.我国西北地区>4.空气密度☆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1.降水(当地气候特征情况;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喜玛拉雅山南坡比北坡雪线低>2.气温(阳坡雪线高于阴坡;不同纬度的温度变化、0℃等温线的海拔的高低)☆影响山地垂直带谱的因素:1纬度:.山地所处的纬度越高,带谱越简单2.海拔:山地的海拔越高,带谱可能越复杂3.热量(即阳坡、阴坡):影响同一带谱的海拔高度☆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自然因素1.地形(a.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有利于交通联系,节约建设投资,人口集中;b.热带地区城市分布在高原上;c.山区城市分布在河谷、开阔的低地)2.气候(中低纬地区温暖,沿海地区湿润)3.河流(供水、运输功能)4.资源条件社会经济因素1.交通条件2.政治因素3.军事因素4.宗教因素5.科技因素6.旅游因素☆商业中心、商业网点形成的区位因素:1.便利的交通条件(设立原则:交通最优<环路或市区边缘,公路沿线>)2.较强的商品生产能力、稳定的商品来源3.广阔的市场或经济腹地(设立原则:市场最优)☆交通运输线路的选线原则:「自然方面」1.地形(a.平坦:对选择限制少;b.起伏大:若需开山、筑洞、架桥,工程难度大,若沿等高线延伸,延长里程;c.河流湍急:不利航运)2.地质(a.喀斯特地貌:防塌陷、渗漏;b.地质不稳定:加固地基、避开断层)3.气候(a.公路、铁路:防暴雨、洪涝、冻土、泥石流;b.水运、航空:防大雾、大风)4.土地(少占耕地,尤其是良田)「社会经济方面」1.人口(尽量多地通过居民点、火车站、码头等,使更多人受益。

高中地理大题万能答题模板

高中地理大题万能答题模板

高中地理大题万能答题模板☆如何描述地形特征:1.地形类型(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等)2.地势起伏状况3.(多种地形条件下)主要地形分布4.(剖面图中)重要地形剖面特征☆影响气温的因素:1.纬度(决定因素):影响太阳高度、昼长、太阳辐射量、气温日较差,年较差(低纬度地区气温日、年较差小于高纬度地区)2.地形(高度、地势):阴坡、阳坡,不同海拔高度的山地、平原、谷地、盆地(如:谷地盆地地形热量不易散失,高大地形对冬季风阻挡,同纬度山地比平原日较差、年较差小等)3.海陆位置:海洋性强弱引起气温年较差变化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5.天气状况(云雨多的地方气温日、年较差小于云雨少的地方)6.下垫面:地面反射率(冰雪反射率大,气温低);绿地气温日、年较差小于裸地7.人类活动: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影响降水的因素:1.气候: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2.地形:迎风坡、背风坡3.地势(海拔高度):降水在一定高度达最大值4.海陆位置(距海远近)5.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6.下垫面:湖泊、河流、植被覆盖状况7.人类活动;改变下垫面影响降水☆描述河流的水文特征:1.流量:大小、季节变化、有无断流(取决于降水特征、雨水补给、河流面积大小)2.含沙量:取决于流域的植被状况3.结冰期:有无、长短4.水位:高低、变化特征(取决于河流补给类型、水利工程、湖泊调蓄作用)5.水能:与地形(河流落差大小,流速快慢)、气候(降水量的多少,径流量的大小,蒸发量的大小)有关☆描述河流的水系特征:1.长度2.流向3.流域面积大小4.落差大小(水能)5.河道曲直情况6.支流多少7.河流支流排列形状(扇形、树枝状)☆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1.纬度(决定正午太阳高度、昼长)2.海拔高度(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eg.我国青藏高原>3.天气状况(晴天多,太阳辐射丰富)<eg.我国西北地区>4.空气密度☆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1.降水(当地气候特征情况;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eg.喜玛拉雅山南坡比北坡雪线低>2.气温(阳坡雪线高于阴坡;不同纬度的温度变化、0℃等温线的海拔的高低)☆影响山地垂直带谱的因素:1纬度:.山地所处的纬度越高,带谱越简单2.海拔:山地的海拔越高,带谱可能越复杂3.热量(即阳坡、阴坡):影响同一带谱的海拔高度☆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自然因素」1.地形(a.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有利于交通联系,节约建设投资,人口集中;b.热带地区城市分布在高原上;c.山区城市分布在河谷、开阔的低地)2.气候(中低纬地区温暖,沿海地区湿润)3.河流(供水、运输功能)4.资源条件「社会经济因素」1.交通条件2.政治因素3.军事因素4.宗教因素5.科技因素6.旅游因素☆商业中心、商业网点形成的区位因素:1.便利的交通条件(设立原则:交通最优<环路或市区边缘,公路沿线>)2.较强的商品生产能力、稳定的商品来源3.广阔的市场或经济腹地(设立原则:市场最优)☆交通运输线路的选线原则:「自然方面」1.地形(a.平坦:对选择限制少;b.起伏大:若需开山、筑洞、架桥,工程难度大,若沿等高线延伸,延长里程;c.河流湍急:不利航运)2.地质(a.喀斯特地貌:防塌陷、渗漏;b.地质不稳定:加固地基、避开断层)3.气候(a.公路、铁路:防暴雨、洪涝、冻土、泥石流;b.水运、航空:防大雾、大风)4.土地(少占耕地,尤其是良田)「社会经济方面」1.人口(尽量多地通过居民点、铁路车站、码头等,使更多人受益。

2017年高考地理大题答题模板汇编.doc

2017年高考地理大题答题模板汇编.doc

2017年高考地理大题答题模板汇编.doc2017年高考地理大题答题模板汇编(背熟可拿80%分数)编辑整理:邓玉清第一版块基础概览一、农业小专题:⑴茶叶生长的有利条件:①气候湿润多雨;②排水良好的坡地。

⑵青藏高原生产青稞的自然条件:地势高,气温低,温差大,降水少,光照充足.⑶尼罗河三角洲(南疆)盛产长绒棉的原因:夏季光照充足,降水稀少,土壤肥沃,有便利的灌溉条件.⑷澳大利亚畜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①有大面积干旱半干旱区域,草原优良;②自流井多,可供牲畜饮水;③无大型野生肉食动物.⑸西欧(美国东北部)发展乳畜业的有利条件:①纬度高,气温低,云量大,雨天多,光照弱,土壤贫瘠,不适宜发展种植业,适宜多汁牧草的生长.(自然条件)②人口、城市密集,市场需求量大,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社会经济条件)⑹季风气候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利:雨热同率高;②自然条件恶劣;③乱垦滥伐,过度放牧,加剧了干旱和土地沙漠化;⑽新加坡缺水、缺粮的原因:①国土面积狭小,虽地处热带雨林区,但无大河,径流量小;②国土面积狭小,耕地面积小,粮食产量低.⑾复种指数问题:①俄罗斯复种指数和产量低的原因:纬度较高,农业生产热量不足②澳大利亚复种指数问题:纬度较低,但复种指数较低的原因是:与农业经济结构有关,其混合农业区是小麦和牧羊交替进行,小麦复种指数低,且有大量的休耕地. 复种指数低对土地的有利影响是:有利于土壤肥力的恢复③中国复种指数高的原因:纬度低,人均耕地少⑿美国、印度的国土面积小于中国,但耕地面积远远大于中国,其原因是:(从气候和地形两方面分析)①美国、印度平原占国土面积大,干旱区面积相对较小;②中国平原占国土面积小,干旱区所占面积大。

⒀城市郊区农业问题:上海市郊区农业(蔬菜、肉、蛋、奶及园艺业)⒁商品谷物农业:东北地区、美国、阿根廷、澳大利亚、南非基本特征: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农产品商品率高;区位因素分析:自然因素:①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②地形平坦开阔;③耕地面积广大;④土壤肥沃;⑤水源充足。

地理高中万能答题模板

地理高中万能答题模板

地理高中万能答题模板
高中地理的答题模板可以因不同的知识点和题型而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些通用的答题模板,供您参考:
1. 分析自然地理现象的形成原因:
从气候、地形、水文、土壤、生物等方面分析。

考虑地球运动、地质作用、大气环流等自然地理要素的影响。

2. 描述某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描述地形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方面的特征。

分析该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对该地区的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影响。

3. 分析某地区的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描述该地区的人类活动,如农业、工业、城市发展等。

分析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如土地利用、资源开发、环境污染等。

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建议和措施。

4. 比较不同地区的自然地理差异:
从地形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方面进行比较。

分析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如地球运动、地质作用、大气环流等自然地理要素的影响。

5. 分析某地区的气候特征及成因:
描述该地区的气候特征,如温度、降水、风向等。

分析该地区的气候特征成因,如地理位置、大气环流、地形地貌等。

6. 解释某地区的地貌形成原因:
分析该地区的地形地貌特征,如山地、河流、湖泊等。

考虑地质作用、气候、生物等因素对该地区地貌形成的影响。

7. 分析某地区的农业发展条件:
分析该地区的自然条件,如气候、地形地貌、土壤等。

考虑市场需求、农业技术、交通等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

地理万能答题模板

地理万能答题模板

地理万能答题模板地理万能答题模板: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到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个方面。

在考试中,经常会有与地理相关的问题,因此掌握一些万能答题模板是非常有帮助的。

下面是一些地理万能答题模板的相关参考内容:1. 自然地理问题:自然地理是研究地球自然环境的科学,包括地貌、气候、生态等方面的内容。

对于自然地理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模板进行回答:(1)问题:请简要介绍地球的地球形状和构造。

答案:地球是一个近似于椭球体的球体,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层。

地壳是最外层的岩石层,地幔是中间层,地核是最内部的层。

地球的外部主要由岩石构成,内部主要由熔融的岩石和金属构成。

(2)问题:请解释河流的形成过程。

答案:河流的形成过程主要包括降雨和地下水的补给,以及水流的集结和集水区的形成。

降雨和地下水的补给会导致水量增加,水流的集结使水流量增大,最终形成河流。

(3)问题:请解释生态系统的概念。

答案:生态系统是指由生物群落和环境组成的一个生态单位。

生物群落是由不同种类的生物组成的,它们之间有着复杂的相互作用。

环境则包括了非生物的自然和人为要素,如气候、土壤和人类活动等。

2. 人文地理问题:人文地理是研究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的科学,包括人口、城市、交通等方面的内容。

对于人文地理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模板进行回答:(1)问题:请解释人口迁移的原因。

答案:人口迁移的原因很多,主要包括经济原因、政治原因和个人原因。

经济原因是指人们为了谋求更好的生活和就业机会,选择向发达地区迁移。

政治原因是指人们因为政治、战争等原因而迁移。

个人原因是指个人的选择和喜好导致的迁移,如家庭团聚、求学等。

(2)问题:请解释城市化进程。

答案:城市化是指人口从农村向城市的迁移过程。

城市化进程通常伴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

人们迁徙到城市主要是为了寻求工作机会和改善生活条件。

城市化进程还会导致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规模的扩大,以及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发展。

(3)问题:请解释交通运输的重要性。

2017高考新课标高考地理答题模板解析

2017高考新课标高考地理答题模板解析

地理综合题答题思路归纳☆如何描述地形特征:1.地形类型(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等)2.地势起伏状况3.(多种地形条件下)主要地形分布4.(剖面图中)重要地形剖面特征☆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从地形、气候、水文、生物、(植被)、土壤五大组成要素分析。

☆人文地理特征:包括农业、工业、贸易、旅游、交通、城市、人口等状况☆位置特征: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如:东西南北位置、河海交汇处,沿河流分布,沿交通线分布)、半球位置☆影响气温的因素:1.纬度(决定因素):影响太阳高度、昼长、太阳辐射量、气温日较差,年较差(低纬度地区气温日、年较差小于高纬度地区)2.地形(高度、地势):阴坡、阳坡,不同海拔高度的山地、平原、谷地、盆地(如:谷地盆地地形热量不易散失,高大地形对冬季风阻挡,同纬度山地比平原日较差、年较差小等)3.海陆位置:海洋性强弱引起气温年较差变化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5.天气状况(云雨多的地方气温日、年较差小于云雨少的地方)6.下垫面:地面反射率(冰雪反射率大,气温低);绿地气温日、年较差小于裸地7.人类活动: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影响降水的因素:1.气候: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2.地形:迎风坡、背风坡3.地势(海拔高度):降水在一定高度达最大值4.海陆位置(距海远近)5.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6.下垫面:湖泊、河流、植被覆盖状况7.人类活动;改变下垫面影响降水☆描述河流的水文特征:1.流量:大小、季节变化、有无断流(取决于降水特征、雨水补给、河流面积大小)2.含沙量:取决于流域的植被状况3.结冰期:有无、长短4.水位:高低、变化特征(取决于河流补给类型、水利工程、湖泊调蓄作用)5.水能:与地形(河流落差大小,流速快慢)、气候(降水量的多少,径流量的大小,蒸发量的大小)有关☆描述河流的水系特征:1.长度2.流向3.流域面积大小4.落差大小(水能)5.河道曲直情况6.支流多少7.河流支流排列形状(扇形、树枝状)☆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1.纬度(决定正午太阳高度、昼长)2.海拔高度(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我国青藏高原>3.天气状况(晴天多,太阳辐射丰富)<.我国西北地区>4.空气密度☆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1.降水(当地气候特征情况;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喜玛拉雅山南坡比北坡雪线低>2.气温(阳坡雪线高于阴坡;不同纬度的温度变化、0℃等温线的海拔的高低)☆影响山地垂直带谱的因素:1纬度:.山地所处的纬度越高,带谱越简单2.海拔:山地的海拔越高,带谱可能越复杂3.热量(即阳坡、阴坡):影响同一带谱的海拔高度☆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自然因素1.地形(a.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有利于交通联系,节约建设投资,人口集中;b.热带地区城市分布在高原上;c.山区城市分布在河谷、开阔的低地)2.气候(中低纬地区温暖,沿海地区湿润)3.河流(供水、运输功能)4.资源条件社会经济因素1.交通条件2.政治因素3.军事因素4.宗教因素5.科技因素6.旅游因素☆商业中心、商业网点形成的区位因素:1.便利的交通条件(设立原则:交通最优<环路或市区边缘,公路沿线>)2.较强的商品生产能力、稳定的商品来源3.广阔的市场或经济腹地(设立原则:市场最优)☆交通运输线路的选线原则:「自然方面」1.地形(a.平坦:对选择限制少;b.起伏大:若需开山、筑洞、架桥,工程难度大,若沿等高线延伸,延长里程;c.河流湍急:不利航运)2.地质(a.喀斯特地貌:防塌陷、渗漏;b.地质不稳定:加固地基、避开断层)3.气候(a.公路、铁路:防暴雨、洪涝、冻土、泥石流;b.水运、航空:防大雾、大风)4.土地(少占耕地,尤其是良田)「社会经济方面」1.人口(尽量多地通过居民点、火车站、码头等,使更多人受益。

2017高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思路归纳

2017高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思路归纳

2017高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思路归纳D4、☆☆规律特征总:分布不均衡分:xx 边多,xx 边少。

Xx 边差异大等二、因素类答题模板放射状水系 B 简述B 河的水系特征水系特征:从西向东流入渤海,流程短,支流多,扇状水系。

5、☆☆☆影响气温的因素(题目变式:试分析A地比B地气温略低的原因、试分析C地区等温线向下弯曲的原因/D地区温差较大的原因等等,凡是关于气温、等温线方面的题目)1.纬度(决定因素):低纬度太阳高度比高纬度大,一般而言,低纬度气温比高纬高,气温年较差比高纬小。

2.地形(高度、地势):①看海拔,海拔越高,气温越低②有的时候看地形单元,如:谷地盆地地形热量不易散失,高大地形对冬季风阻挡,同纬度山地比平原日较差、年较差小等3.海陆位置:海洋性越强,温差越小;反之,大陆性越强,温差越大。

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5.天气状况(云雨多的地方气温日、年较差小于云雨少的地方)6.下垫面:地面反射率(冰雪反射率大,气温低);绿地气温日、年较差小于裸地7.人类活动: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6、☆☆☆影响降水的因素(题目变式:试分析A地区降水较多的原因等等关于降水或降水量线的题目):1.气候:大气环流(包括气压带、风带、季风)赤道低气压带、西风带降水较充足,副热带高气压带、东北或东南信风带一般降水不足,但信风带的风经过海洋的话降水会充足。

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的风降水充足,反之,从陆地吹向海洋的风降水不足。

2.地形:①迎风坡、背风坡,相对于有一定高度的山,迎风坡降水充足,背风坡降水不足。

②特殊地形特殊时候会带来降水,如谷地在夜晚由于气流上升,带来降水。

3.地势(海拔高度):降水在一定高度达最大值,通常针对于山区,有地形雨4.海陆位置(距海远近)5.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6.特殊的天气:如冷暖峰过境时,台风都会带来降水7.下垫面:湖泊、河流、植被覆盖状况8.人类活动:改变下垫面影响降水,如把热带雨林砍掉,世界气候会变得干旱,同时温差加大。

2017高考高中地理大题答题模板

2017高考高中地理大题答题模板

2017高考高中地理大题答题模板第一版块基础概览:自然地理部分☆怎样描述地形特征……:1.地形类型: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等2.地势起伏状况3.主要地形分布(多种地形条件下)4.重要地形剖面特征(剖面图中)☆影响气温的因素:1.纬度(决定因素):影响太阳高度、昼长、太阳辐射量、气温日较差,年较差(低纬度地区气温日、年较差小于高纬度地区)2.地形(高度、地势):阴坡、阳坡,不同海拔高度的山地、平原、谷地、盆地(如:谷地盆地地形热量不易散失,高大地形对冬季风阻挡,同纬度山地比平原日较差、年较差小等)3.海陆位置:海洋性强弱引起气温年较差变化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5.天气状况:云雨多的地方气温日、年较差小于云雨少的地方6.下垫面:地面反射率(冰雪反射率大,气温低);绿地气温日、年较差小于裸地7.人类活动: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影响降水的因素:1.气候: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2.地形:迎风坡、背风坡3.地势(海拔高度):降水在一定高度达最大值4.海陆位置:距海远近5.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6.下垫面:湖泊、河流、植被覆盖状况7.人类活动:改变下垫面影响降水☆描述河流水系特征:1.长度2.流向3.流域面积大小4.落差大小(水能)5.河道曲直情况6.支流多少7.河流支流排列形状:扇形、树枝状等☆描述河流水文特征:1.流量:大小、季节变化、有无断流(取决于降水特征、雨水补给、河流面积大小)2.含沙量:取决于流域的植被状况3.结冰期:有无、长短4.水位:高低、变化特征(取决于河流补给类型、水利工程、湖泊调蓄作用)5.水能:与地形(河流落差大小,流速快慢)、气候(降水量的多少,径流量的大小,蒸发量的大小)有关☆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1.纬度:决定正午太阳高度、昼长:2.海拔高度: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eg.我国青藏高原)3.天气状况:晴天多,太阳辐射丰富(eg.我国西北地区)4.空气密度☆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1.降水:当地气候特征情况;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eg.喜玛拉雅山南坡比北坡雪线低)2.气温:阳坡雪线高于阴坡;不同纬度的温度变化、0℃等温线的海拔的高低☆影响山地垂直带谱的因素:1纬度:.山地所处的纬度越高,带谱越简单2.海拔:山地的海拔越高,带谱可能越复杂3.热量(即阳坡、阴坡):影响同一带谱的海拔高度社会人文地理部分☆农业区位因素分析:「自然因素」1.土地:地形、土壤2.气候:光照、热量、降水、昼夜温差3.水源(灌溉水源)「社会经济因素」1.市场2.交通3.国家政策4.劳动力5.科技: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6.工业基础☆工业区位因素分析:1.地理位置2.资源因素:原料、燃料3.农业因素4.交通因素(包括交通便捷程度和信息网络的通达度):便于物资、人员、信息交流5.市场因素6.科技因素7.劳动力因素:劳动力价格、素质8.历史因素9.政策因素:国家、地区政策扶持10*.军事因素:国防安全需要11*.个人因素:个人偏好情感(eg.归国华侨投资办厂)☆城市区位因素分析:「自然因素」1.地形:a.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有利于交通联系,节约建设投资,人口较集中;b.热带地区城市分布在高原上;c.山区城市分布在河谷、开阔的低地2.气候:中低纬地区温暖,沿海地区湿润3.河流:影响当地供水和交通运输4.资源条件(代表城市:大同、大庆、鞍山、克拉玛依、英国伯明翰、美国芝加哥、南非约翰内斯堡<金矿>)「社会经济因素」1.交通条件(代表城市:株洲、石家庄、日本筑波)2.政治因素(代表城市:合肥,美国华盛顿,巴西巴西利亚)3.军事因素(代表城市:美国波士顿)4.宗教因素(代表城市:耶路撒冷)5.科技因素(代表城市:日本筑波)6.旅游因素(代表城市:黄山、泰安)☆交通运输线路的选线原则:「自然方面」1.地形:a.平坦:对选择限制少;b.起伏大:若需开山、筑洞、架桥,工程难度大,若沿等高线延伸,延长里程;c.河流湍急:不利航运2.地质:a.喀斯特地貌:防塌陷、渗漏;b.地质不稳定:加固地基、避开断层3.气候:a.公路、铁路:防暴雨、洪涝、冻土、泥石流;b.水运、航空:防大雾、大风4.土地:少占耕地,尤其是良田「社会经济方面」1.人口:尽量多地通过居民点、铁路车站、码头等,使更多人受益。

高考全国一卷地理答题模板

高考全国一卷地理答题模板

高考全国一卷地理答题模板 在高考地理复习固然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但掌握一定的地理答题公式和模板将在考试中事半功倍,学会一定的地理答题技巧才能快速提高地理分数,可以说地理万能答题公式模板是考高分的捷径。

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一下2017年高考全国一卷地理答题模板,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2017年高考全国一卷地理答题模板区位选择类问题一、影响水库坝址选择因素:1.坝址在河流、峡谷处或盆地、洼地的出口:口袋形区域有利于建坝:工程量小,造价低,库区容量大2.选择地质条件好的地方,避开喀斯特地貌、断层3.气候水文条件:保证水量充足4.考虑修建水库是否需要移民,占地搬迁情况,尽量减少淹没居民点二、港口建设的区位条件:自然条件(决定港口位置)1.水域条件:港阔水深(等深线密集,有利于停泊靠岸避风)2.筑港条件:陆地地质稳定、地形平坦、坡度适当(有利于安排建筑用地、港口设备)社会经济条件(影响港口兴衰)1.经济腹地条件:经济腹地是否广阔(影响着客货流量);客货流量大小(影响着港口的兴衰);腹地经济性质(决定港口性质;)2.城市依托:交通便利;为港口提供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3.政策条件:对外开放地区建成自由贸易港三、商业中心、商业网点形成的区位因素:1.便利的交通条件:设立原则:交通最优(环路或市区边缘,公路沿线)2.较强的商品生产能力、稳定的商品来源3.广阔的市场或经济腹地:设立原则:市场最优四、盐场形成的区位条件:1.气候:气温高、降水少、多风、日照强:有利于蒸发2.地形:面积广阔的平坦海滩、淤泥质海岸五、渔场形成的区位条件:1.地形:面积广阔的大陆架(阳光直射、光合作用强、饵料丰富)2.温带海域:气温变化大、海水上泛3.河口处: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4.洋流:(交汇流或上升流)海水上泛,带来海底营养盐类,饵料丰富六、卫星发射基地选址的区位条件:。

2017年高考地理大题答题模板汇编超全

2017年高考地理大题答题模板汇编超全

一、農業☆農業區位因素分析:「自然因素」1.土地:地形、土壤 2.氣候:光照、熱量、降水、晝夜溫差 3.水源(灌溉水源)「社會經濟因素」1.市場 2.交通 3.國家政策 4.勞動力5.科技:農產品保鮮、冷藏等技術の發展 6.工業基礎⑴茶葉生長の有利條件:①氣候濕潤多雨;②排水良好の坡地。

3酸性土壤(紅壤)⑵青藏高原生產青稞の自然條件:地勢高,氣溫低,溫差大,降水少,光照充足.⑶尼羅河三角洲(南疆)盛產長絨棉の原因:夏季光照充足,降水稀少,土壤肥沃,灌溉條件便利⑷澳大利亞畜牧業發展の有利條件:①有大面積幹旱半幹旱區域,草原優良;②自流井多,可供牲畜飲水;③無大型野生肉食動物.⑸西歐(美國東北部)發展乳畜業の有利條件:①緯度高,氣溫低,雲量大,雨天多,光照弱,土壤貧瘠,不適宜發展種植業,適宜多汁牧草の生長.(自然條件)②人口、城市密集,市場需求量大,交通便利,經濟發達.(社會經濟條件)⑹季風氣候對農業發展の影響:利:雨熱同期,利於農作物生長. 弊:旱澇災害頻繁.變式:溫帶季風氣候(黃淮海平原)發展棉花種植の有利條件:①夏季高溫多雨,雨熱同期,利於棉花生長;②秋季雨水少,天氣晴朗,利於棉花の後期生長和收摘。

⑺中亞地區農業以荒漠畜牧業和灌溉農業為主,原因:①中亞深居內陸,屬溫帶大陸性氣候,降水稀少,植被以草原、荒漠為主,適宜發展荒漠畜牧業;②境內有額爾齊斯河、阿姆河、錫爾河等河流,宜發展灌溉農業.⑻熱帶經濟作物經營方式:企業化種植園 .生產特點:生產規模大,商品率高 .主要分布:南亞、東南亞、撒哈拉以南非洲、拉丁美洲所在國經濟結構特點:以熱帶企業化種植園為主の單一經濟所在國如何發展經濟:①繼續發揮優勢,抓好熱帶經濟作物生產;②狠抓糧食生產,努力增產糧食;③調整產業結構,建立獨立の、完整の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④加強"南南合作";⑤加強"南北對話",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

2017高考地理答题万能模版

2017高考地理答题万能模版

高考地理答题全能模版合的常答模板☆地理地点剖析:地点+相地点1.海地点;2.度地点;3.大洲交界或国界地点;4.交通地点(重要海峡、路枢、港口); 5.和事地点; 6.相地区(达区)☆描绘某地的地形特色:①以什么地形主(五大地形)②地起伏(大、小)③地特征(哪里高哪里低)。

☆描绘某地的地特色:哪里高,哪里低。

或地起伏大或河山相,山高谷深。

☆某地地形散布特色:描绘哪个方向是什么地形即可。

(注意和第 1 种的区)☆判断地形地的依照:①等高的散布②河流流向③水系的形状(向心状即盆地,放射状即山地)☆我国一些地形区的地貌(地形)特色:①青藏高原:雪山,冰川广布②云高原:崎不平③内蒙古高原:地面坦④黄土高原:支离破裂、千沟万壑。

⑤横断山区:山高谷深,河山相⋯⋯☆剖析某地区地形地貌成因:(1)流水的侵:黄土高原地貌、河流峡谷(V 形谷如三峡)、瀑布、丹霞地貌(广)。

(2)水可溶性岩石(石灰岩)的溶和侵作用:喀斯专门貌(桂、、云)。

(3)流水的冲(堆或沉)作用:平原、冲扇和三角洲和崇明(冲)(4)力的侵作用:蘑菇、凹地、城堡、沙漠、雅丹地貌(新疆)。

(5)力的沉作用:沙丘(荒漠)、黄土高原。

(6)冰川的侵作用:挪威的峡湾( U 形谷、冰斗、角峰)和五大湖,欧洲的多湖泊(千湖之国芬的湖泊)。

欧洲的地形(7)地壳断裂下陷,形成地:渭河谷地、汾河谷地、鄱阳湖、加湖、坦葛尼喀湖、死海、台湾海峡等。

(8)岩断裂上涨(状山):泰山、山、山等。

(9)板相撞:高大山脉(喜拉雅山脉等)和高大年的高原(如青藏高原)、海沟、地震、太平洋中的弧。

(10)板裂,地壳下陷:非大裂谷、海、死海、旦河谷、大西洋。

(11)由珊瑚的体堆而成(珊瑚):代夫、南海、太平洋多、大堡礁。

(12)由火山的物堆而成(火山):夏威夷群、小安的列斯群等。

(13)背斜成谷:背斜部受力作用,岩易被侵。

(14)向斜成山:向斜槽部的岩受,不易被侵。

(15)渭河平原的成因:地壳断裂下陷,流水的沉作用。

2017年高考地理大题答题原则 高考地理31种答题模板

2017年高考地理大题答题原则 高考地理31种答题模板

2017年高考地理大题答题原则高考地理31种答题模板2017高考正在最后的冲刺复习过程中,那么地理答题大题的原则你都掌握了吗?接下来小编为你整理了2017年高考地理大题答题原则,一起来看看吧。

2017年高考地理大题答题原则:人口问题试比较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两国在人口分布、城市分布方面的特征及其成因澳大利亚:集中分布于东南沿海地区,中西部人口、城市均少澳大利亚:集中分布于东南沿海地区,中西部人口、城市均少自然:东南部气候温暖湿润;地形平坦;水源充足。

社会经济:农牧、工矿业发达;开发历史较早;多优良港湾,交通便利。

中西部气候干旱、多沙漠、草原加拿大:集中分布在南部走廊一带,北部人口、城市稀少南部气候夏季温暖;工农业发达;交通便利。

北部寒冷,经济落后。

2017年高考地理大题答题原则:电子工业分布的区域因素A、地理位置优越B、气候适宜,洁净优美的环境C、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多D、交通便利分析日本发展水稻种植业的条件有利:自然: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降水丰富;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社会经济条件:1)日本农业多采用小型机械,精耕细作,注意发展水利,合理施用化肥,不断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2)人口多,市场需求量大。

3)劳动力丰富。

(4)历史悠久,多精耕细作的经验。

不利:旱涝灾害频繁分析日本经济发展的条件不利条件:国土(市场)狭小,对外依赖严重;矿产贫乏有利条件:丰富的人力资源;较高的科技水平;工业基础好;岛国多优良港湾2017年高考地理大题答题原则:开挖运河开挖运河对泰国的影响创造就业机会;为国家创收。

泰国因此成为海运枢纽,会加大对国际资本的吸引力,从而带动整个国家经济。

如果开凿克拉运河,对我国来说将具有很大的经济意义。

1)运河不仅可以运油,还可以运输其他货物,而且将改变欧亚贸易路线。

2)它可以使我国对欧洲、非洲贸易航程缩短,节省时间和运费,运输安全性得到提高。

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地区及区位因素分析。

主要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狭小的地区,主要有四大工业区接近消费市场;建在港口便于进口原料和出口产品。

2017届高考地理主观题答题模板

2017届高考地理主观题答题模板

高考地理高频考点详解☆ 如何描述地形特征:1.地形类型(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等)2.地势起伏状况3.(多种地形条件下)主要地形分布4.(剖面图中)重要地形剖面特征☆ 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从地形、气候、水文、生物、(植被)、土壤五大组成要素分析。

☆ 人文地理特征:包括农业、工业、贸易、旅游、交通、城市、人口等状况☆ 位置特征: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如:东西南北位置、河海交汇处,沿河流分布,沿交通线分布)、半球位置☆ 影响气温的因素:1.纬度(决定因素):影响太阳高度、昼长、太阳辐射量、气温日较差,年较差(低纬度地区气温日、年较差小于高纬度地区) 2.地形(高度、地势):阴坡、阳坡,不同海拔高度的山地、平原、谷地、盆地(如:谷地盆地地形热量不易散失,高大地形对冬季风阻挡,同纬度山地比平原日较差、年较差小等)3.海陆位置:海洋性强弱引起气温年较差变化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5.天气状况(云雨多的地方气温日、年较差小于云雨少的地方)6.下垫面:地面反射率(冰雪反射率大,气温低);绿地气温日、年较差小于裸地7.人类活动: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 影响降水的因素:1.气候: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2.地形:迎风坡、背风坡3.地势(海拔高度):降水在一定高度达最大值4.海陆位置(距海远近)5.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6.下垫面:湖泊、河流、植被覆盖状况7.人类活动;改变下垫面影响降水☆ 描述河流的水文特征:1.流量:大小、季节变化、有无断流(取决于降水特征、雨水补给、河流面积大小)2.含沙量:取决于流域的植被状况3.结冰期:有无、长短4.水位:高低、变化特征(取决于河流补给类型、水利工程、湖泊调蓄作用)5.水能:与地形(河流落差大小,流速快慢)、气候(降水量的多少,径流量的大小,蒸发量的大小)有关☆ 描述河流的水系特征:1.长度2.流向3.流域面积大小4.落差大小(水能)5.河道曲直情况6.支流多少7.河流支流排列形状(扇形、树枝状)☆ 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1.纬度(决定正午太阳高度、昼长)2.海拔高度(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我国青藏高原>3.天气状况(晴天多,太阳辐射丰富)<.我国西北地区>4.空气密度☆ 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1.降水(当地气候特征情况;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喜玛拉雅山南坡比北坡雪线低>2.气温(阳坡雪线高于阴坡;不同纬度的温度变化、0℃等温线的海拔的高低)☆ 影响山地垂直带谱的因素:1 纬度: .山地所处的纬度越高,带谱越简单 2.海拔:山地的海拔越高,带谱可能越复杂3.热量(即阳坡、阴坡):影响同一带谱的海拔高度☆ 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自然因素 1.地形( a.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有利于交通联系,节约建设投资,人口集中; b.热带地区城市分布在高原上; c.山区城市分布在河谷、开阔的低地)2.气候(中低纬地区温暖,沿海地区湿润)3.河流(供水、运输功能)4.资源条件社会经济因素 1.交通条件 2.政治因素 3.军事因素 4.宗教因素 5.科技因素 6.旅游因素☆ 商业中心、商业网点形成的区位因素:1.便利的交通条件(设立原则:交通最优<环路或市区边缘,公路沿线>)2.较强的商品生产能力、稳定的商品来源 3.广阔的市场或经济腹地(设立原则:市场最优)☆ 交通运输线路的选线原则:「自然方面」 1.地形( a.平坦:对选择限制少; b.起伏大:若需开山、筑洞、架桥,工程难度大,若沿等高线延伸,延长里程; c.河流湍急:不利航运) 2.地质( a.喀斯特地貌:防塌陷、渗漏; b.地质不稳定:加固地基、避开断层) 3.气候( a.公路、铁路:防暴雨、洪涝、冻土、泥石流; b.水运、航空:防大雾、大风)4.土地(少占耕地,尤其是良田)「社会经济方面」1.人口(尽量多地通过居民点、火车站、码头等,使更多人受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平原,河道弯曲,水流缓慢,水流不畅。

②水文特征:流经湿润地区,降水丰沛,干流汛期长,水量大。

③气候特征:有些年份,气候异常,流域内普降暴雨,造成洪水泛滥。

(2)人为原因:
①过度砍伐,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造成流域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峰补枯能力降低;泥沙入江,淤积抬高河床,使河道的泄洪能力降低;
②围湖造田,泥沙淤积,从而导致湖泊萎缩,调蓄洪峰能力下降。

治理措施
☆缺水(旱灾)原因的分析与解决措施:
原因
自然原因 1.气候特征(降水和蒸发);2.河流和湖泊(灌溉水源);3.农作物需水季节
人为原因 1.用水量大(人口、工农业);2.利用方式(不合理,利用率低、污染浪费严重)
解决措施
1.开源: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海水淡化
2.节流:减少水污染、减少浪费、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限制高耗能水工业发展、发展节水农业(喷灌滴灌)、制定法律法规,提高节水意识、实行水价调节
☆水土流失的原因、治理措施(黄土高原、江南丘陵红色荒漠化、西南地区岩漠化、南亚、东南亚地区)
自然原因 1.气候(降水);2.地形(坡度);3.土质;4.植被
人为原因破坏植被(乱砍乱伐;修路;开矿)
治理措施禁止乱砍乱伐;大力植树造林;禁止陡坡开荒;修建梯田;退耕还林;
解决农村能源问题(水电、风能、太阳能、沼气等);制定法律法规;
提高意识
☆河流水量大的原因:①地处什么气候区,降水丰富;②流域面积大,集水区广。

③支流众多,水系庞大。

☆河流的补给:雨水(大气降水)、冰川融水、湖泊水、地下水。

☆河流与地下水和湖泊水的补给关系:丰水期河水补给给地下水和湖泊水,枯水期反之。

☆水电站的作用:防洪、发电、航运、灌溉、水产养殖、旅游、供水、防凌、减淤。

☆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流量变化与气温有关,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

☆河流有凌汛的条件:①由低纬向高纬流。

②最冷月气温在0℃以下
☆分析河流水能丰富的原因:
一条河流或某一河段水力资源是否丰富,主要看两方面:一是河流水量的大小,一般水量越大,径流越稳定,水力资源越丰富;二是河流的落差,一般落差越大,水流越急,水力资源越丰富。

水量和落差的大小又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具体分析回答思路如下:
如:(1)我国西南地区水能丰富,主要原因是:
①地处湿润地区,降水丰沛,径流量大;②地处一、二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

(2)三峡地区水能丰富,主要原因是:
①地处湿润地区,降水丰沛,径流量大;②地处二、三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

☆影响水库坝址选择因素:
1.河流、峡谷处或盆地、洼地的出口(有利于建坝,工程量小,造价低,库容量大)
2.地质条件:避开喀斯特地貌、断层
3.淹没区大小(移民和搬迁;文物淹没;农田淹没)
☆解决缺水问题的措施:
主要从开源和节流两个方面人手:①保护有限的水资源,防治水污染;②开发水资源,提高供水能力;③加强用水管理,增强节水意识,④提高用水效率,控制需水量的增长;⑤控制人口增长。

☆人口分析要素:
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劳动力数量、劳动力质量、人口变化趋势、人口迁移方向和原因
☆人口迁移的影响
对迁入地影响:①获取足够的劳动力;②有利于当地资源的开发;③给当地资
上游中游下游其它
修建水库、拦截上游来水;植树造林,减少水土
流失修建水库、拦截上游
来水;修建分洪、蓄
洪工程;(部分河
流:裁弯取直、加固
大堤)
加固大堤,
清淤疏浚河
道,开挖入
海河道
加强天气监测、预
报;鼓励参加灾害保
险;学习抗洪知识技
能;提高防洪意识
②集群状况(数量多、密集)
③地域组合状况(自然条件多种多样,自然旅游景观丰富;历史文化灿烂,各地有独特的风土人情,人文景观丰富)
④与周边旅游资源组合(不雷同)
☆区域环境生态环境建设(如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开发、湿地的开发)的答题思路:
在此类问题的分析中,首先需要分析该区域的地理背景,从而找出该区的生态环境问题,了解该环境问题的分布与危害,然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找到相应的治理措施。

☆区域自然资源优势资源开发(如山西能源开发等)分析思路:
在此类问题的分析中,首先需要先分析该区域的地理背景,找到发展的优势条件,然后针对该区的优势条件,针对性的开发,在开发的过程中,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理。

☆农业区开发问题(如东北农业开发)分析思路:
在此类问题的分析中,首先需要先分析该区域的地理背景,找到发展的优势条件和劣势条件,对优势条件,针对性的开发;对劣势条件进行改造,在开发和改造的过程中,对存在问题进行有针对性治理。

☆问某地有什么生态环境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①水土流失。

②土地荒漠化(干旱地区)。

③土壤盐碱化(干旱地区的灌溉农业)。

④滥砍乱伐森林。

⑤草场退化。

⑥物种减少(或生物的多样性减少)。

⑦湖泊萎缩。

⑧湿地减少。

⑨滑坡、泥石流
☆问某地有什么环境问题:除了从以上考虑方面考虑外,还要考虑污染(废水、废气、废渣和固废弃物、噪声等)问题,如要问我国南方低山丘陵主要的环境问题,除了答“水土流失”外,还要答“酸雨”。

当然还可以考虑答气候变暖、臭氧层遭破坏。

☆我国各地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如下:①东北:森林减少、黑土冲刷(或水土流失)、湿地退化。

②西北(含内蒙古):草场退化和土地荒漠化。

③华北平原:土壤盐碱化。

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⑤南方山区:水土流失。

⑥西南:地质灾害多。

⑦青藏高原:土地荒漠化、湿地减少,湖泊萎缩、草场退化、物种减少。

⑧宁夏、河套平原、河西走廊:土壤盐碱化和荒漠化
三、要答好地理题,你一定要熟记以下地图,这是做题的基础。

1、经纬网,各大洲和各主要国家和各主要地形区的经纬网图,因为这些年高考很多都是只画经纬线出来让考生来做题的。

2、世界地形图。

注意各主要经纬线经过地形区的地形剖面图。

3、世界气候分布图。

4、世界海陆轮廓图,包括主要河流、湖泊、海洋、海峡、岛屿、半岛分布图。

5、世界洋流分布图。

6、世界自然带分布图。

7、板块构造图。

8、世界各地主要城市及其气候类型。

9、世界主要工业区、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农作物分布图。

10、中国各地形区的经纬度。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青藏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内蒙古高原,河西走廊,秦岭,台湾岛,海南岛,北回归线、25°N、30°N、40°N、45°N、90°E、105°E、110°E、115°E、120°E、125°E穿过的地形区)。

11、气压带和风带分布图。

12、中国地形三个阶梯的分界线、季风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三大自然区的分界线、东中西三个经济地带的分界线、温度带、干湿地区的分界线。

13、各种光照地球图的判读方法。

14、各种等值线图的判读方法。

(如等温线、等压线、等降水量线、等高线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