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给药方法治疗小儿哮喘疗效观察与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种给药方法治疗小儿哮喘疗效观察与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氨茶碱不同的静脉给药方法对治疗小儿哮喘的疗效及毒副作用的影响,以寻找一种安全、高效的静脉给药方法。方法:对2011年1月-2012年1月在本门诊部儿科就诊治疗的108例哮喘患者,依据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单数组(治疗组)和双数组(对照组)各54例。在其它治疗条件相同的前提下,治疗组采用首次负荷量+持续静脉泵给药治疗,观察组间断性静脉给药。观察24、48、72h疗效及毒副作用。

结果:给药24、48、72h后两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治疗组:77.8%、81.5%和92.6%;对照组:42.6%、44.4%和57.4%。72h内毒副作用出现率两组分别为:治疗组5.6%、对照组16.7%。随治疗时间两组疗效均渐次增加;各时间段治疗组疗效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

1.3治疗方法。在支持、对症、抗菌消炎等常规治疗的同时,治疗组给予氨茶碱首剂负荷量6mg/kg体重静脉注射,后给予1mg/h·kg 体重微量输液泵持续静脉给药,对照组6mg/kg体重,tid间歇给药。

1.4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4.1疗效。显效:临床喘息、呼吸困难等哮喘症状完全缓解,偶有发生或轻度发作时不需用药就能缓解;好转:临床喘息、呼吸困难等哮喘症状较治疗前有明显减轻,发作时仍需服用支气管扩张剂;无效:临床哮喘症状没有任何减轻或加重。总有效=显效+好转。在氨茶碱给药后24、48、72h后分别统计显效、好转、有效病例数

及百分比。

1.4.2毒副作用。治疗过程中出现一定程度的恶心、呕吐、失眠、心悸、心动过速等症状其中一项或以上者,视为出现毒副作用,统计给药24、48、72h内出现的例数及百分比。

1.5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以n(%)表示,经x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随治疗时间两组疗效均渐次增加;各时间段治疗组疗效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72h内总毒副作用高于治疗组(治疗组5.6%、对照组16.7%),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毒副作用随时间渐次降低,并趋于稳定,对照组恰恰相反。见表1。

3讨论

3.1氨茶碱平喘的作用机制。氨茶碱通过抑制磷酸二酯酶,减慢环磷酸腺苷(camp)的分解速度,使环磷酸腺苷的破坏减少,阻止过敏介质的释放,使支气管平滑肌松弛;氨茶碱能降低肺动脉压力,减轻渗透性水肿,改善黏膜纤毛功能及呼吸道的张力和收缩性;氨茶碱还可以兴奋呼吸中枢[2]抑制过敏和非过敏刺激引起的支气管炎,抑制组织胺等炎性递质的释放,增加膈肌的张力和耐力,从而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氨茶碱能减低全身及肺血管阻力,减轻心脏后负荷,改善心肌收缩力。

3.2氨茶碱不同的给药途径和方法,直接影响患者治疗期间的血

药浓度的维持,氨茶碱安全有效血药浓度范围较窄,其有效药物浓度为10-20mg/l,超过20mg/l即可能发生中毒反应[3]。本文所见随治疗时间两组疗效均渐次增加;各时间段治疗组疗效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毒副作用高于治疗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毒副作用随时间渐次降低,并趋于稳定,对照组恰恰相反。治疗组的毒副作用其中2例均发生在用药12h以前,可能与首次负荷量有关,是否可以通过减少首次负荷量降低毒副作用,可以作进一步的探讨。本文通过实践显示氨茶碱持续静脉泵给药是安全、高效的给药方法,可以作为临床的选择。

参考文献

[1]全国儿科哮喘防治协作组.儿科哮喘防治常规.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9,14(8):503

[2]苋南清.氨茶碱的临床应用进展[j].临床医学,1998,18(2):46

[3]杨澡宸.药理学和药物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08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