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对我国就业问题的负面影响及应对策略
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政府对策
作者简介 李秉坤( 1965- ) , 哈尔滨商业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 公共政策;
郭丹( 1982 - ) , 女, 哈尔滨商业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 公共政策�� � 组织与管理�
- 6 -
李秉坤, 郭
丹: 解决 我国就业问题的政府 对策
第二产业转移, 第二产业由于技术水平和资本密集程度 提高, 不能吸纳足够多的低素质 � 低技能劳动力就业, 特 别是表现在年龄偏大的普通劳动力身上 � 与此同时, 由 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和产业结构原因, 经济欠发达的 中西部地区及老工业基地 � 资源枯竭的矿业就业矛盾将 特别突出� 三� 解决就业问题的政府对策 ( 一) 转变政府观念, 鼓励投资创业 从一些发达国家的经验看, 日本� 德国 � 欧盟的许多 国家, 非常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 鼓励自由职业 � 微型企 业和中小企业的发展�同样, 我国从根本上解决就业的关 键还是鼓励投资, 鼓励创业, 鼓励就业, 促进就业 �首先, 应该要给予一些更加宽松的政策, 更加低的税费率, 更加 少的行政管理环节去促进就业�其次, 建立一类市场经济 所需要的商业组织 �信用体系制度,同时要提供技术援 助 �最后, 政府工作的关键是创造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 通过投资创造新的就业� ( 二) 明确政府与市场在促进就业中的职责与分工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 就业和再就业中的基础性作用,主要通过市场调节劳动 力供求, 引导劳动者自主就业�政府在促进就业中的作用 主要是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 制定发展战略 � 完善就业服 务体系, 引导全社会转变就业观念, 努力改善就业和创业 环境,为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基础性作用的发挥创造条 件� 市场经济下政府应该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积极扩 大就业: 1.为劳动力市场的高效运行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 劳 动力市场在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种种难以靠 市场机制本身解决的问题,政府应积极补充市场机制的 缺失�例如, 完善就业服务体系� 提供劳动力市场信息等 方面的服务, 都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 企业和个人是难以 有效提供的 �同时, 这些公共服务又能有效地减少交易成 本, 降低自然失业率, 政府应该积极地介入� 2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为劳动力市场提供有效支 撑� 劳动力市场的发展和形成, 有赖于社会保障功能与市 场竞争标准相分离, 使企业按照其需求使用劳动力, 而社 会保障的职能则交给社会运行 �如果没有健全的社会保 障体系, 企业必然要承担过度的社会职能, 面临沉重的政 策性负担, 劳动力市场也不能发挥正常作用, 妨碍劳动力 资源的有效配置�因此,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对充分
我国就业存在的问题及促进就业政策措施
申论热点:我国就业存在的问题及促进就业政策措施一、我国就业形势及存在的问题就业是民生之本和安国之策。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就业工作,近几年来,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有关促进就业的政策,并在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统计,到年末,全国城乡就业人员达到.亿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达.亿多人,比年末增加亿多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以下;“十五”期间,城镇新增就业万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万人。
但是,我们还应当看到,“十一五”期间,我国的就业工作仍然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形势,就业压力越来越大,主要表现为:一是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突出。
到年,全国劳动力总量将达到.亿人,城镇新增劳动力供给万人,而劳动力就业需求岗位只能新增万个,劳动力供求缺口在万个左右。
二是劳动力结构性矛盾突出。
一些传统行业出现大批下岗失业人员,而一些新兴的产业、行业和技术职业需要的素质较高的人员又供不应求,劳动者的职业能力和素质亟待提高。
三是人才和劳动力市场不规范。
一些非法中介机构提供虚假信息,损害劳动者权益现象突出;一些职业中介机构、用人单位因劳动者性别、年龄、身体残疾等原因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
四是职业教育和培训工作相对滞后。
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市场国际化趋势,对劳动者的职业能力和素质提出更高要求,进一步建立完善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加强就业前培训、在职职工培训以及对进城就业农村劳动者的技能培训等十分迫切。
五是目前下岗失业人员就业难问题比较普遍,需要对其加强就业指导和服务,建立和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以及对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援助制度,加大对弱势群体的扶持力度。
此外,针对目前存在的六是严重侵害劳动者就业合法权益的行为普遍存在。
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但就业率增长却并不同步。
主要有四大因素抑制了高经济增长带动高就业。
这四大因素是:城乡二元结构影响就业总规模的扩大;经济结构的升级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使经济增长吸纳劳动力的作用减弱;企业改制、关闭破产使就业岗位减少;一些人找不到工作,有些岗位却没人去做,就业存在结构性矛盾。
我国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中国就业现状的问题分析近年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大量的就业机会,然而也暴露出了一系列就业问题。
这些问题主要包括结构性失衡、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农民工待遇不公以及劳动力市场不规范等。
1. 产业结构性失衡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存在着结构性失衡的问题。
由于制造业和低端服务业过度依赖外需和低成本劳动力,当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差时,许多就业岗位被撤销,导致大量劳动者失去工作。
而高技能产业却面临人员短缺的困扰,形成了供求不匹配的状况。
2.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虽然我国高校逐年扩招,但是由于教育与市场需求之间的脱节,很多大学生在毕业后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
同时,一些用人单位对应届毕业生缺乏信任感,更倾向于招聘有实际工作经验的应聘者。
这使得许多高校毕业生面临就业压力和挑战。
3. 农民工待遇不公在农民工群体中,存在着待遇不公的情况。
一方面,一些施工企业对农民工的劳动权益缺乏保障,拖欠工资、违法用工等现象屡见不鲜;另一方面,城市户籍与农村户籍的差异导致了农民工在社会保障、卫生条件以及子女教育等方面的待遇差异。
4. 劳动力市场不规范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还存在许多不规范的问题。
包括用人单位存在低薪、长时间加班等问题,同时一些打工者承受庞大的经济和生活压力;非正式就业也是一个突出的问题,许多劳动者处于合同保障缺失的状态下进行工作。
二、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对策分析1. 结构性调整与转型为了解决产业结构性失衡带来的就业问题,需要通过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来提升我国企业竞争力。
政府可以推动发展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并引导劳动力向新兴行业转移,以满足市场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2. 加强职业教育与实习机会为了应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需要加强职业教育,并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
政府可以鼓励高校与企业合作,建立更多的实践基地和实训中心,在学生就读期间提供实践培训机会,增加他们获得就业的竞争力。
3. 完善农民工权益保护体系针对农民工待遇不公的问题,政府应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并加大执法力度。
我国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我国就业形势有所好转,但是就业问题仍然存在。
本文将探讨我国就业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措施。
一、就业问题的存在1.就业岗位结构不合理在我国,劳动力市场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国家部分、企业部分和农村部分。
但是这三个部分的就业岗位不平衡,主要集中在国企、大型企业、政府和城市,而农民工很难进入城市就业市场。
2.就业流动性不足我国的户籍制度限制了人们的就业流动性。
在我国,人们需要在自己的户籍所在地取得工作许可证,这意味着一个人只能在自己的户籍所在地工作。
这种制度限制了人们的就业选择和流动性,而且也影响了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
3.职业教育不足我国的职业教育相对薄弱。
虽然我国有大量的职业教育机构,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包括财政投入、师资配备和专业设置,这些机构的质量参差不齐。
这也使得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与供给之间出现了很大的差距。
二、应对就业问题的措施1.推动城乡一体化城乡一体化是缓解我国就业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
政府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加快这一进程,包括建设农村电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农村企业等,从而让农民工有更多的就业机会,这有利于促进劳动力市场的均衡发展。
2.改善户籍制度政府可以减少普通居民和城市户口之间的区别,取消城市户口制度,从而让人们在就业问题上拥有更多的选择。
3.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政府可以加强职业教育的投入,改善职业教育的设施和师资,并加强与企业合作,这有利于提高劳动力市场的供应质量,促进技能型人才的涌现。
4.鼓励创业政府可以出台一系列支持和鼓励创业的政策,为有创业意愿的人们提供更加友好的环境和更加便捷的创业机会。
这可以激发创业精神,同时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5.加强劳动力市场监管政府可以加强劳动力市场的监管,加强对企业、用工单位的管理,对侵犯劳动者权益、违反劳动法规的行为进行严格的处罚,从而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结论:我国的就业问题虽然存在一些挑战,但是政府可以采取一系列综合措施来加以应对。
马克思资本有机构成理论视阈下的我国就业问题探析
( 二) 资本有机构 成提 高的必然趋势 在生产过程 中 , 资本 的有机构成 不是长期不变的 , 而是 呈不 断 提高 的趋势 , 这是 由资本 的本 性所决 定 的。资本 不断 增殖 的特性
( 二) 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对就业的消极影响 在上文 的论述 中 , 我们知 道如果 资本积 累 的量 增加 到一 定程
时, 该工资的资本有机 构成 为 1 : 1 。随着公 司 的不断盈 利 , 公 司 的 资本积 累达 到 1 8 0 万元 , 公司决定引进 了先进 的技术设备 , 不变 资 本 变为 1 4 4 万元 , 而可变资本变为 3 6 万元 , 资本 的有机构成 为 4 : 1 ; 可变资本最 后增 加了 6 万元 , 即增 加了原来 的 2 0  ̄ /  ̄ , 同时也 需要 多 雇佣六 名工人 , 即对劳动力 的需求 提高了 2 0 % 。由此可见 , 在 资本 有 机构成提 高的情况 下 , 只要积累增 加到一定 的幅度就 可 以使 可 变资本 的绝对量增加从而促进工人就业 。 个部 门资本有 机 构成 提高 会使 得本 部 门可 变资本 相 对 减
试论马克思资本有机构成理论与当前扩大就业问题的思考
马 克 思 的 资 本 有 机 构 成 理 论 与 我 国 就 业 产 业 结 构 变 动 马克思指 出 : “ 从价值 方面来看 , 资本的构成 是由资本分 为不变资 本和 町变资本 的比率 , 或者 说分为生产资料 的价值和劳 动力的价值 即 T资 总额 的 比率来 决定 的。从 在生产 过程 中发 挥作用 的物质 方面来 看, 每~ ・ 个资本都 分为生产资料和活的劳动力 , 这种构成是 由所使用 的 生产 资料量 和为使 用这些 生产 资料而 必需 的劳动量之 间的 比率决定 的, 前一 种构成 叫做资 本的价值 构成 , 后一种 构成 叫做 资本 的技术构 成, 南资本技术 构成决定并 反映技术构 成变化的资本价 值构成 叫做 资 本的有机构 成。 ” 马克 思 同 时 指 出 了科 学 技 术 进 步 、 劳 动 生 产 率 提 高 对 资小有机构 成的影响 : “ 劳动生产 率的增长 , 表现 为劳动 的量 比它所推 动的生产资料 的量 的相对减 少, 或者说 , 表现为劳动过程的主观冈素的 量 比它客 观凶素 的量 的相对减少 ” 。这就指 出 r资本有机构 成提高必 然引起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的减少 , 形成相对过剩人 口。 我 罔原有 的就业 体制 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在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 高的情况下 , 就业 人员一直按行政计划分配 , 我 国各j { = = 业的牛产资料 和 劳动力 的结合 比例 就会失控 、 失凋 , 冗员繁多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存我 国的逐步确立 , 科技进步和管理效率提高 , 就业 市场按社会 资 源和 岗位所需配置 , 失业问题就逐渐暴露 来 我国 2 0 0 0 年统计 的城 镇 失业率 为 3 . 1 %, 实 际上的失业 率 比这要 高 , 网为大量 隐性 失业人 员 的存 存 及 一些 失业 人 员并 没 有统 计 在 内 但 我们没必 要把资本 有机构成提高 视为洪水猛兽 , 资本有机构 成 提 高对就业 具有双重作用 , 即有坏 的一 面 , 也有好 的一面 。一 方面 , 资 本有机构成 提高 , 引起 资本对劳动力 的需 求减少 。马克思在《 资 本论 》 中说 , “ 劳 动生产率 的增 长 , 表现 为劳动的量 比它 所推动的生产 资料的 量的相对减 少, 或者说 , 表现为劳动过程中的主观因素的量 比它客观 因 素的量的相对减少 ” 他还 指 , “ 对劳动的需求 , 同总资本量相 比相对 的减少 , 并且随着总 资本鼍 的增长的递增 的速度减少” 。这就 阐明 了资 水有机构成提高 , 必然 引起 资本对 劳动力需求的减少。一方面 , 有机构 成提高后 , 既定 的资本额形成较 少数量对劳动 的需求 ; 而另一 方面 , 增 加的资本投 入也会 形成资本对劳动力的新需求 ; 再者 , 资本有机构 成的 提高 , 使资本竞 争力 日益增 强 , 大量个体手 丁业者破产 , 这 就势必增 大 社会 涌入劳动 阿就业人员数量 , 使社会有 较大劳动人 口处 于失业和半 失业状念 , 尤其 是在高效率的机器设 备代替手T]: 具、 普遍采用现代化 技术后排挤 劳动 者的现象就更为突出 , 这在工业化发展初期 、 前期 的表 现 最 为明 显 。 从再 生产 的较 长时期看 , 资本有机构 成提高有利 于扩大就业 。世 间任 何事物都 具有二重性 , 资本有机构 成提高 和再 就业的关 系也 是这 样 。一方面 , 如上所述 , 从改进技术 的初期看 , 资本 有机构成提高 必然 引起 资本对 劳动力的需求减 少 , 不利 于扩大就业 , 从再 生产的角度 , 从 较 长时期 看 , 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意味着新 的装 备水 平的提高 , 能创 造更 多的 财富 和积 累 , 有利 于进一 步扩 大再 生产 , 拓 宽就业 领域 , 扩 大就 业 。实际 上 , 资本有机 构成是购买 生产资料 的价值 和购买劳 动力的价 值 之间的 比例 , 是反映 劳动力需求 的相对数而不是绝对数 . 只要积累规 模 的增长速 度超过 资本 有机构成提 高排斥劳动 力的幅度 , 就 能增 加就 业 人的数量 。另一方 面, 资本有 机构成提高 , 能创造更多的利润和剩 余产品 , 增加积 累 , 从而 实现扩大冉生产 , 增加就业 。同时 , 资本有机构 成提高 , 意 味着 普遍 提高劳动生产率 , 会使一定价值或剩余价值体现在 更多 的产 品上 , 使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更加便宜 , 能为扩大冉生产提供 更多 的物质资料 , 有利于扩 大就业规模 。科 学技术进 步和先进机器设 备 的普遍运用 , 会 促进相关 产业 的发展 , 拓 宽就业领域 , 增 加对劳动 力 的需 求。马克思 明确指 出: “ 虽然机器在应 用它的部 门必然排挤 I 人, 但 是它能 引起 其他劳动 部门就业 的增加 。 ” 例如 , 纺 织业的发展必 然促 进 植棉业的发展 ; 机器制造业 的迅速发展 必然带 动钢铁 等原 材料工业 、 燃 料工业 、 运输业 的发展 。机器 大生产 能促进 社会分 T , 使产业结构和 就业结构趋于合理 , 有利于扩大就业总量。 技术进步 、 资本有机构成 的提 高 , 能促进 非生产性行业即第三产业 的发展 , 吸收更 多的劳动力就业 , 这也必然 导致 劳动力逐渐从 第一 、 第 二产业 向第 产业 转移 。马 克思 指 出: “ 大 T业领域 内, 生 产力的极度 提高 , 以及随之 而来的所有其 他部 门对 劳动力的剥削在 内本有机构成理论与当前扩大就业问题的思考
浅析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下的就业问题
党政干部学刊2008年第8期经济与管理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
现阶段,我国正处在工业化中期的产业升级过程中,产业结构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和科技密集型转变。
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必然会对劳动力调整,进而对就业产生影响。
如何在产业结构升级中消除对就业的负面影响,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统筹兼顾就业问题,缓解就业给经济社会带来的压力,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一、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特征及未来趋势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我国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产业结构从以农业为主向工业和服务业为主转变,以低技术、低附加值的传统产业体系向高技术、高附加值的现代产业体系转变。
总的来说,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呈现以下几个特征:1.三次产业间结构变化明显,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
在过去的30年里,我国三次产业间的发展状况总体上遵循世界各国工业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即第一产业产值比重不断持续下降,第二、三产业产值比重快速上升。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由1978年的28.2%下降到2007年的11.7%,下降了16.5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增加值比重由1978年的47.9%和23.9%,提高到了2007年的49.2%和39.1%,分别提高了1.3和9.2个百分点。
产业格局从原来的“二一三”类型转变为现在的“二三一”类型(见表1)。
未来,随着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升级,我国三次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将进一步变化。
第一产业产值比重会继续下降,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将维持现有水平,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将大幅上升,服务业将有较大发展。
产业格局也会转变为“三二一”类型。
2.第二产业内部,从轻工业阶段向重化工业阶段演进。
改革开放后,我国摈弃了之前照搬苏联的重积累、轻消费,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济发展模式,采取了消费导向型的战略。
随着居民对服装、食品等消费品需求的增加,带动了纺织、食品等与居民消费密切相关部门的发展,第二产业呈现轻型化特征。
我国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分析
我国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分析我国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分析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就业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虽然我国取得了许多就业成就,但仍然存在一些主要问题。
本文将就我国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首先,我国就业问题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就业结构不合理。
目前,我国大多数就业机会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特别是制造业和建筑业。
这导致了我国劳动力市场过于依赖这些行业,同时在其他行业,特别是新兴技术和服务业方面出现就业岗位相对匮乏的情况。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政府应加大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鼓励和支持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其次,我国就业问题的另一个主要问题是就业形势的不稳定性。
由于全球经济的波动以及技术进步的不断推进,许多传统行业面临转型和淘汰的风险,这给一些人带来了就业压力和困难。
为了应对这种不稳定性,政府应加强职业培训和技术更新,帮助劳动者提高技能水平,适应新的经济环境。
此外,政府还应加强就业保障和社会救助制度的建设,及时帮助那些失去工作的人找到新的就业机会。
第三,我国就业问题的另一个主要问题是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失衡。
虽然我国有大量的劳动力资源,但是在某些地区和行业中,劳动力供应过剩,而在其他地区和行业中,劳动力需求相对不足。
这导致了一些地区劳动力就业困难,而另一些地区却出现了用工紧张的情况。
应对这个问题,政府应加强地区间和行业间劳动力资源的协调和调配,鼓励劳动力流动,促进就业机会的均衡分布。
最后,我国就业问题的另一个主要问题是就业机会的质量不高。
虽然就业机会总体上有所增加,但是很多就业岗位的薪资待遇低,工作条件差,缺乏发展空间和保障。
为了提高就业机会的质量,政府应采取措施鼓励企业提高员工的薪资待遇,改善工作条件,提供培训和晋升机会。
此外,政府还应加大对创业的支持力度,鼓励创业带动就业,提供更多的创业机会和扶持政策。
综上所述,我国就业问题存在一些主要问题,包括就业结构不合理、就业形势的不稳定性、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失衡和就业机会的质量不高。
我国人力资本提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最新经济学论文】
以下为附加文档,不需要的朋友下载后删除,谢谢。
2012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白驹过隙,一转眼,我们已迎来了大学的第一个暑假,这也就意味着再等到新学期开始我们可就是学长学姐了,让我不得不再次感慨时间飞逝,是啊,去年的这个时候我们还是一个刚刚毕业的高中生而已,准备用整个暑假的时间把高中三年的压抑释放出来,而现在已然是一名大学生一年有余了(当然,如果按开学时间来算自然是不大到一年),弄不清是什么时候褪去的“新生”的外衣,但是这会儿却颇有一种“老生”的滋味。
仿佛一切都在一夜之间变老,让人猝不及防。
来不及多多回忆大一的生活,暑假伊始我就投入到另一种生活当中去了,说是辛劳却也充实,说是疲惫却也会觉得那是一种享受,是啊,付出劳动后并有所得,心总大学生论坛大学生交友是会感到些许欣慰吧!不再多言,且说这个暑假我是如何度过的吧!坦白说,本打算在暑假里到工厂找一份临时工作的,遗憾的是并没有找到,附近的工厂里都没有熟人,厂子里似乎也不缺人,远的工厂里就更不可能找到活干了(也许是不够远,后来听说许多同学都在外地打工,而没有回家,由此不免感到有些惭愧)。
倒是在一开始找了一份在饭店端盘子什么的工作,不过离家较远加之还要上夜班,所以必须得住在那儿,后来让我给推辞掉了,因为那样一来几乎天天不能在家了,而我想多陪陪母亲。
就这样一连十多天都闷在家里,没有找到任何工作。
一天接到高中同学打来的电话,说是次日七八个同学小聚一下,心想也是,毕竟一旦开学而同学又不在同一个城市,连见面都不太可能,更别说弄一个小小的聚会了,遂决定参加聚会。
事实证明,我的决定是非常正确的,聚会那天中午一起吃饭喝酒的时候,大家无话不说,最让我受益匪浅的是,有两个同学大一一年利用空闲时间自己挣了不少工资,更重要的是他们藉此锻炼了自己在社会上闯荡的能力,此外还有一个同学就在这个暑假办了一个补习班,收了五六十个即将上高中的学生,保守估计一个暑假下来净赚几千元。
其间,“社会”一词必然成为话题的重中之重,彼此交流闯荡社会的经验、趣闻,以及个人对社会的认识,一顿饭的工夫,我觉得自己的思想已经相当落后了,自己对社会的认识恐怕多半是纸上谈兵吧!因此,我自是沉默而少言,有同学禁不住问我这个暑假没出去打工?我如实诉说,不想同学竟帮我出主意,他们比较了解我的性格,有些内向,所以出的主意多半是要我突破自己,多和人打交道,说在社会上不会交际是不行的!最后,一同学说暑假有很多商场都在搞活动,恰好他姨市某大型超市的经理,说可以帮我问问她那要不要人。
中国的就业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中国的就业问题及其解决方案近年来,中国的就业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人口增长,就业压力不断加大。
本文将从就业问题的背景、存在的挑战以及解决方案等方面进行讨论。
一、就业问题背景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拥有庞大的劳动力资源。
然而,由于经济结构转型和技术进步,传统行业的就业需求减少,导致失业率上升。
同时,大学毕业生数量的急剧增加也加剧了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
此外,一些地区和群体(如农民工和残疾人)的就业问题更加突出,他们往往面临着更多的困难。
二、就业问题的挑战1. 就业结构不匹配:传统行业的就业机会减少,而新兴行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增加。
因此,就业结构需要调整,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2. 大学生就业难:大学毕业生数量增加,但高学历并不意味着就业机会增加。
许多企业更注重实践经验和实用能力,这对于刚刚毕业的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
3. 劳动力市场不平等:一些弱势群体仍然面临着就业歧视和不公平的待遇,如女性、农民工、残疾人等。
他们常常面临更多的就业困难。
三、解决方案1. 促进创业创新:鼓励创业创新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政府应该提供更加优惠的政策和支持措施,为创业者提供更多的支持和资源,以促进创新创业。
2. 加强职业教育培训:加大对职业教育培训的投入力度,培养适应新经济发展的高技能劳动力。
同时,与企业合作,提供实践机会,帮助学生更好地获得就业机会。
3. 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逐步调整产业结构,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同时,加强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减少就业的压力。
四、结论中国的就业问题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重要社会问题。
要解决就业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包括政府、企业和个人。
政府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企业应注重人才培养和发展,并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个人则要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积极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只有通过多方共同努力,才能有效解决中国的就业问题,并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做出贡献。
我国当前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我国当前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一、我国当前就业的主要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就业形势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尽管近年来我国取得了较大的就业成果,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1. 产能过剩导致部分行业岗位减少由于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和结构性矛盾加剧,我国出现了产能过剩的情况。
这导致某些传统行业岗位减少甚至消失,给相关从业人员带来了就业压力。
2.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度较大高校扩招政策带来众多毕业生,但市场对人才需求并不足够。
很多大学生面临着找不到满意工作、工资水平低等问题。
其中一个原因是教育与市场需求脱节,在校期间缺乏实践经验和职场技能培养。
3. 农村转移劳动力安置困难为促进城乡差距缩小和农民增收,我国推行农村转移劳动力政策。
然而,在实施过程中依然面临安置困难、就业机会不足等问题,导致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较大。
4. 信息不对称加剧结构性失业由于地区差异和行业结构调整,信息不对称成为造成结构性失业的主要原因。
工作岗位信息缺乏透明度,求职者往往面临着找不到合适的岗位或错过合适岗位的情况。
二、针对我国当前就业问题的对策1. 加强产能优化与转型升级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淘汰落后产能和推动传统行业转型升级,减少因产能过剩而导致的就业压力。
同时加大新兴产业发展力度,在科技领域提供更多创新型岗位。
2. 推进教育与人才需求相协调加强高校与企事业单位之间沟通合作,确定市场需求,并将其纳入课程设置。
鼓励高校提供实践机会和实训课程,使学生获得更广泛的职场技能培养。
此外也应加强对中等职业教育以及技术工人培养的支持和倡导。
3. 完善城乡劳动力市场秩序建立健全农村转移劳动力安置机制,通过提供技能培训、创业扶持、社保确权等措施,加强对农民工的帮扶和引导。
同时推进城镇化进程,促进农村地区发展产业与吸纳就业岗位。
4. 加强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提高求职者获取岗位信息的渠道和透明度。
鼓励企事业单位及时向社会发布招聘信息,并建立信用评价体系以规范招聘行为。
资本积累理论与就业问题分析
容 之 一 , 揭 示 了资 本 主 义 社 会 中资 本 积 累 的 本 质 、 般 规 律 这 些 企 业 的人 员就 当 具备 较 高 的学 历 水 平 。 第 二 , 低 老 年 人 它 一 降
和历史趋势 , 中资本有机构成上升及相对人 口过剩理论深刻 和年轻人的劳动参与率 。 其 地阐述了资本运作 的内在规律。
购买机器还是购买劳动力划算。新 《 劳动合 同法》 实施之后 , 不 长 打 下 坚 实 的基 础 , 有 利 于 增 加 就 业 ; 一 方 面 国 家 可 以通 又 另 仅增加了劳动力的成本 , 也增加 了企业 的用工风 险。据调查我 过制定政策 , 鼓励企业、 学校、 社会 团体及下 岗职 工兴办第三产 国珠三角地区大部分企业主都表 示,0 8年后 ,他们 的企业在 业 。在 办理登记 手续 , 20 发放经营执照 , 提供 生产经营 场所 等方 生产 线上增加 了更多设备, 替代 了部分 劳动 力。我国许多企业 面 , 提供各种方便 , 为他们创造一个 良好 的投资环境 。 主在生产构成 中越来越倾 向于用机器替代劳动力 , 劳动力需求
比重 相 对 下 降 , 本 对 劳 动 力 的 需 求 相 对 减 少 , 时 甚 至 绝 对 高艰苦 行业 的工 资收入 。一方 面国家要加大对 第三产业 的投 资 有
减少。供求结构失衡导致用工成本上升 , 企业就会核算 , 到底是 入 。加大对基础设施等 的投入 , 既可 以为经济 的高速 高质量增
二 、 进 就 业 的措 施 促
效率 的前提下多增加就业。
参 考 文 献
1张建平 .资本有机构成理论的问题浅谈 [L .中国在职教育网 0] 1 .政府加强管理 , 适度 控制 劳动供给量 。随着市场就业体 []
浅论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的消极影响
浅论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的消极影响社会资本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互助和合作关系的总和。
在现代社会中,社会资本在各个领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对大学生就业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本文将就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的消极影响进行浅论。
一、社会资本导致大学生职业定位困难社会资本的生成有赖于人与人之间的长期交往,这种交往所建立的信任和合作关系对于职业发展具有极大的帮助。
然而,由于大学生往往处于独立的学习状态,他们与社会中其他人的接触较少,社会资本的积累也就相应受限。
比如,一个普通的学生如果没有家庭背景或者足够的社会关系网络,那么他进入工作市场的时候就会发现自己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困难。
这是因为,在国内的劳动力市场中,职业定位和职位接触一般都是通过人际关系建立的。
而对于许多大学生来说,由于他们的社会关系相对较少,他们很难找到相关领域的工作机会,从而导致他们的职业定位不清。
这将使他们在职业和人生中走得更加困难。
二、社会资本加重大学生“弱势群体”处境社会资本对于社会地位的形成和确认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现代社会中,拥有更多的社会资本通常意味着更高的社会地位。
然而,对于一些处于“弱势群体”中的大学生,他们通常缺乏社会资本,他们面临的就业问题可能更加严峻。
比如,一些地区下岗工人和贫困家庭出身的大学生,由于缺乏相关的社会资本,他们在面对就业难题时需要克服更多的难关。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如果不能够获得足够的社会支持和帮助,将会很难在竞争激烈的劳动力市场中脱颖而出。
这不仅加重了这些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而且也使得他们很难在社会中得到认可和尊重。
三、社会资本增加大学生择业焦虑社会资本的缺失使得大学生在面对求职难题时容易出现择业焦虑情况。
大学生在面对职场挑战的时候,通常会面临许多不确定因素,如行业市场前景、工作环境、薪资待遇、社会认可等。
如果大学生缺乏足够的社会资本,他们很难有效地评估职业发展的方向和潜力,从而导致择业焦虑。
这种焦虑会让大学生无法保持有效的心态,进而在求职面试中出现不良反应或尚未准备充分的情况。
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对我国失业率影响的实证分析
作者: 哈梅芳
作者机构: 宁夏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宁夏银川750002
出版物刊名: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页码: 168-170页
主题词: 资本有机构成 失业率 产业 劳动力
摘要:以1991—2005年相关统计数据为样本,对我国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与失业率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
结果表明,资本有机构成与失业率之间存在高度正相关关系。
适度失业人口的存在有助于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建立与完善,应调整经济结构,扩展就业领域,大力发展资本有机构成低的产业,以吸收我国多余的劳动力。
大型企业增长过快对我国消费和就业的不利影响
作者: 牛靖楠[1];周天勇[2];张群[1]
作者机构: [1]北京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北京100083;[2]中共中央党校经济研究室,北京
100091
出版物刊名: 经济问题
页码: 11-13页
主题词: 大型企业;中国;消费需求;资本有机构成;就业结构;中小企业;企业规模;第三产业;投资规模
摘要: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造成了劳动所得所占份额的相对减少,从而使得消费性需求相对不足,阻碍了经济稳定增长。
我国大型企业的资本有机构成,无论从绝对数量还是从增长率上看都要高于中小企业,这种现象在工业企业中表现的尤为突出,而在建筑业和第三产业中则不是特别明显。
所以我国有必要大力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以防止我国出现最终产品的使用结构失调和就业不足的现象,从而保证经济稳定高速的增长。
资本有机构成理论与我国就业问题的探讨
资本有机构成理论与我国就业问题的探讨
苏秀颖
【期刊名称】《知识经济》
【年(卷),期】2012(000)018
【摘要】本文基于马克思的《资本论》阐述了资本有机构成的相关概念,并从理论角度分析了其对我国就业的产业结构的影响。
认为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会造成一些产业就业人员的相对减少,同时也会扩展其它行业的发展,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
我国应促进就业的产业结构的调整,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
【总页数】1页(P10-10)
【作者】苏秀颖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61006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014
【相关文献】
1.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研究——以马克思资本有机构成理论为视角 [J], 许晓红
2.马克思资本有机构成理论视阈下的我国就业问题探析 [J], 刘通
3.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研究——以马克思资本有机构成理论为视角 [J], 许晓红;
4.信息时代背景下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以马克思资本有机构成理论为视
角 [J], 黄露;
5.西方失业理论与我国就业问题探讨 [J], 许晓红;黄家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对我国就业问题的负面影响及应对策略
[摘要]
随着金融危机影响的日益加深,西方掀起重读《资本论》的热潮,马克思的理论并没有过时,我们十分有必要仔细研读这部经典巨著,并以马克思的理论为依据反思现今社会的相关问题。
本文结合了马克思资本的有机构成理论分析了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对我国就业问题的负面影响,并给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资本的有机组成就业问题对策
一、根据资本的有机构成理论分析我国就业问题的根源。
资本的有机构成是指资本的技术构成与资本的价值构成两者变化中的一种内在关系,即只有由技术构成决定,反映着技术构成变化的价值构成才能称为资本的有机构成①。
其中,资本的技术构成是反映技术水平上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
资本的价值构成是从价值形态看,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间的比例。
什么是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呢?依照马克思的理论“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借助于工人的具体劳动,把原有的价值转移到新的劳动产品中去,不会变动它原有的价值量,所以叫做不变资本部分,或简称不变资本。
”“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能创造出比劳动力价值更大的新价值,使原有①第1页
价值发生增殖,所以叫做可变资本部分。
或简称可变资本”②随着劳动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资本积聚和集中,资本的技术构成必然不断提高。
同时,资本的技术构成又决定着资本的有机构成,显然,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是一种必然趋势。
工人用来进行劳动的生产资料的量随着工人的劳动生产率的增长而不断提高,即不变资本在不断增长。
虽然在总资本量增大的情况下,可变资本的绝对量也可能增大,但可变资本在总资本中所占的比重会不断下降。
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也相对减少。
而另一方面,由于生产机械化,操作简化,机器可以代替部分工人,农业机械化,产生大量闲置农民,以及劳动人口的绝对增加,劳动力对资本的供给迅速增加。
也就是说,劳动力对资本的供过于求是我国就业问题产生的根源。
二、我国就业问题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结构发生很大变化,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逐步向市场经济转变,反映到劳动力市场上,这种结构性冲击可能更明显,原因是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远远快于劳动力市场配套制度的发展。
同时,市场对于高学历、高技能人才需求量增加,对普通劳动力需求量减少。
但是高学历人才的就业情况也不容乐观。
以高校毕业生为例,2002~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上升,分别为145万,212万,260万,338万,413万,②第2页
495万,559万,610万,2010年高达630多万。
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几乎是100%,到2010年则发生巨大变化,重点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82.75%,一般院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68%,高等专科学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41.23%。
到200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已不足70%。
2008年,经济危机后,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进一步下降,乐观估计也在60%以下。
三、缓解就业问题的对策
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和技术创新的加快,技术和资本对劳动的替代优势日趋强化。
在制造业,大量的手工操作过程变为流水线作业。
城镇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有限,导致了劳动供给总量相对过剩及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日益突出。
而这只是造成我国就业问题众多客观因素之一。
下面针对我国的就业现状给出一些应对策略。
(一)调整产业政策,发展新兴行业,扩大就业机会,尤其重
视第三产业的发展。
随着中国工业化的进程,第一产业
实现充分就业的产业空间在逐渐缩小。
因此,合理调整
经济结构,积极重点发展第三产业对失业者再就业有重
要意义。
过去的10年间,美国对电脑维修人员的需求
以年均8%的速度增长,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
(二)增强中小企业吸纳失业人员的能力,向失业人员提供培
第3页
训和咨询。
政府应针对吸收失业者的企业制定一些税费优惠政策。
(三)对失业人员进行思想观念教育,抛弃服务地位低、非公
有制企业无保障、工作怕脏,怕累等错误思想。
重新树立工作岗位不分高低的思想。
(四)建立健全就业服务体系。
政府要加快建立和完善公共就
业服务体系,向社会提供包括职业介绍,职业指导,就业训练,劳动供求信息发布,创业策划等多方面信息。
改进服务方式,提高就业服务水平和满意度。
(五)高等院校应加强技能培训,加强教学和企业用工单位之
间的合作,实现校园与社会的接轨,使毕业生有能力迅速适应工作岗位。
(六)中国产业发展目前正处于工业化的中后期阶段,对现代
产业工人,技术工人和熟练劳动者有大量需求,在这种劳动力市场需求导向下,教育深化需要在普及义务教育之后,大力发展中等教育和职业教育。
【注释】
○1卡尔·马克思原著,卞琳编著/陈果·插图《漫画资本论》,吉林文史出版社,2009年11月出版,第120页。
○2李建平,李建建等《政治经济学》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第48页。
第4页
【参考文献】
[1]潘石,周凯;我国高学历失业的科学统计及范畴界定,经济纵
横 2010.10。
[2]张国栋;失地农民再就业及社会保障之探析——以蚌埠市经济
开发区为例,知识经济杂志社 2010.02
[3]冯金华;资本的有机构成和最优构成,上海,2007
[4]李志红;资本的有机构成提供对就业问题的影响,北京,
2004.01
[5]李胜检;中国当前的就业问题与政府作为研究,2007.04
第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