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在校大学生兼职动机的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1卷第3期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Vo1.21No.32007年6月JOURNAL OF CHINA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RELATIONS Jun.2007
〔学生论坛〕
关于我国在校大学生兼职动机的思考
!
何珊珊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工会学系,北京 100037)
[摘 要]在校大学生从事兼职等社会实践活动已成为比较普遍的现象。可是,今天的大学生从事兼职的动机,不再以解决经济问题为最主要原因,而是希望通过兼职开阔视野、提高实践能力,为求职打基础。在这一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值得关注。
[关键词]大学生;兼职;动机;社会性;目标;社会要求
[中图分类号]F249.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375(2007)03-0116-03 近年来,在校大学生兼职已成为我国大学的一个普遍现象。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就此现象于2001年曾在北京、上海、天津和广州四个城市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这四个城市相应的有21%、26%、19%和28%的在校大学生有暑期兼职或进行社会实践的经历。这只是5年前的数据,这一比例在近两年不断攀升。
在校大学生兼职现象的出现并非偶然,其背后有社会、个人的多重原因。同时,由于动机不同也引起了一些问题,如从众心理而引发的兼职目标不明确,从而使兼职效果受损;认为兼职对个人能力的提高一定高于书本的观点而导致的学习、兼职时间安排不合理;无法将所学法律知识运用到实践,遇到侵权问题不会解决等等。对于这些现象的出现,除解释产生的原因外,更应针对不利的方面提出合理的建议,以期对社会及大学生个人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在校大学生兼职的动机
对于目前在校大学生为什么要兼职这一问题,近日,笔者参与了一个对位于北京的某全日制本科高校的四个年级的学生及50家企业、100余名家长进行的调查,调查显示:有71.2%的被调查大学生是为了增长见识,取得社会经验,为求职打基础;19.2%的人出于经济需要;而专业需要和随大流各占4.8%。这一数据
比较清楚的显示了目前在校大学生兼职的主要动机,可以从大学生个人和社会两个层面来分析。
(一)个人层面
发展心理学将大学生所处的年龄段称为成年初期,或叫青年后期,这一时期的基本特征是由生理上的成熟发展成为社会生活上的成熟。24、25岁前后,青年在心理上已基本成熟。但是,心理上的成熟并不意味着社会性的成熟。社会性的成熟,是在青年步入社会,经过
诸种社会经验和社会实践活动得以最终实现。〔1〕(P397)
当
然,这里的社会经验和社会实践活动不是依靠单纯的兼职来完成的,但可以肯定的是,兼职活动确实为大学生社会性的成熟起到了积极作用。在这一时期的青年,自我意识开始形成,独立性得到发展,期望从经济到精神上独立于父母及其他成人,并开始考虑选择职业和为其做准备,以及发展作为社会一员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和态
度(R.J.Havinghurst ,1952)。〔2〕(P401)调查结果明显反映
出大学生这些方面的期望。
心理学家艾里克森认为,大学生处于“心理的延续偿付期”(psychoIogicaI moratorium ),这一时期是指青年在确立自我同一性之前需要学习并实践各种角色,形成各种本领。在这一过程中,青年可以暂时合法的延
缓偿付所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3〕(P399)大学生正
·
611·![收稿日期]2007-04-10
[作者简介]何珊珊(1985—),女,新疆乌鲁木齐人,大学,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工会学系在读学生。
是利用这一时期接触社会,触及各种人生观、价值观,并试图从中选择,再检验一下是否符合于自己。经过这种循环往复,就可以决定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及将来的职业等等,最终确立自我同一性,为进入成人社会打下基础。事实表明,适当的参加兼职等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同一性的确立。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在校大学生兼职有利于个体发展,但如果要让兼职效果达到最优,还应该有良好的动机。“动机必须有目标,目标引导个体行为的方向,并且不断提高原动力。个体对目标的认识,由外部的诱因变成内部的需要,成为行为的动力,进而推动行为。对于个体来讲,目标最初可能不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但是随着经验的积累,目标会逐渐丰富,完善起来。”〔4〕(P326)
大学生从事兼职工作,也应确立目标,这个目标最初可能是笼统的,没有具体的方向。或许只是想提高实践能力,增加社会经验,但具体到提高哪方面的能力,增加哪方面的社会经验就不清楚了。此时,任何一项工作对于大学生而言,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吸引力。但随着年级的升高,兼职经历的增多,目标应该逐渐变得比较清晰了,目的也将明确起来。
总的来说,恰当的兼职等社会实践活动对于大学生个人发展而言是必要且有利的。
(二)社会层面
很多人都相信自己的前程是一种个人选择,事实上,这种选择并非是无限制的。“社会现实环境影响我们追求的目标,而且,最终真的会影响我们走向了这个目标。社会学家指出,有一大堆压力,或多或少的,推着他们走向了他们的决定。”〔5〕(P2)社会学有一个基本假设:人类行为由社会和社会环境所塑造。用这个原理来解释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兼职的动机是合适的。象牙塔里的学子越来越多地走出校门接触社会,不再单纯依赖书本,是我国近些年才逐渐出现的现象。这与整个社会的发展变化有极大的关系。甚至可以说,大学生这样做其实是社会要求的。
首先,随着市场经济深入,市场对于高实操型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除了丰富的专业知识储备,是否具有实践能力,已经成为企业录用员工的基本标准之一,而这一标准,也同样适用于应届毕业生。高达92%的被调查企业认为,大学生参加兼职活动“很有必要”。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需要走向社会,去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
其次,计划生育政策很好地控制了我国人口的增长,同时,“一孩化”政策常常使孩子成为家里的“小
皇帝”“小公主”,独立意识弱,自理能力差。但是,这些“小皇帝”“小公主”最终要离开父母的庇护,走进社会,去独立地承担作为一个社会人的责任和义务,但他们的生存能力确实让人堪忧。当很多家长逐步认识到这个问题后,其态度发生了改变。调查数据显示,有87%的家长鼓励孩子在上大学期间从事兼职等社会实践活动。
最后,国家政策的导向,提倡素质教育,反对“高分低能”等。在调查中,大部分老师对于在校大学生从事兼职都给予了肯定,并认为从事兼职活动确实能够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以上几方面的因素,都在不同程度上促使现今的大学生去寻找兼职、从事兼职。
二、大学生兼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建议
在校大学生兼职,需要有一个正确、良好的动机,而不是随大流、盲目从众。调查结果显示,在兼职过程中所出现的一些问题,很多是由不良动机引起的。
(一)大学生从事兼职目标应该明确
虽然仅有4.8%的被调查者承认自己从事兼职是随大流,但从大学生所选择从事的兼职内容上看,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兼职目标并不明确,甚至是盲目的。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所从事兼职内容中仅促销、家教两项就占6l%。而且从大一到大四,这个比例只有轻微的下降。也就是说,大学生从事兼职的内容比较单一,此外,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在从事较长时间兼职工作后仍没有一个较明确的定位,对自己擅长的或适合从事的工作依旧不清楚,这就使得兼职在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中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在对个案进行追踪时,笔者发现,兼职内容的独特性和多样性与大学生在寻找兼职时的目标感呈正相关,即当目标越明确时,由目标所带来的动力就越大,所从事的兼职内容就越独特,越丰富。很多学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没有更多的选择,大学生能做的似乎只有这些。而另一些兼职经历丰富的同学则指出,仅把目光锁定在学校的海报栏,能选择的确实有限,而网络、报刊则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总之,大学生在寻找兼职工作时,应该给自己确定一个目标,并将这一目标同自己的职业选择结合起来,让兼职达到预期效果。
(二)兼职的时间安排不够合理
兼职时间安排是一个有意思的问题。由于每一个人的情况不同,在分配时间,安排学习生活时的比例自然有所差别。更重要的是,兼职的动机直接决定了时间安排。出于经济考虑的同学选择从学习中挤出大部分时
·
7
l
l
·
何珊珊:关于我国在校大学生兼职动机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