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数学教案:目测数群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目测数群感知10以内的数》(三篇)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目测数群感知10以内的数》(三篇)目录: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目测数群感知10以内的数》一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大嘴巴比多少10以内数二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学习10以内的连加三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目测数群感知10以内的数》一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目测数群(感知10以内的数)活动目标:1、正确感知10以内的数量,能按群目测数群。
2、能把两部分数量合起来看,学习按群测数。
3、敢大胆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
活动准备:教具:5、6、7、8、9、10的实物卡片共6张。
学具:幼儿用书,铅笔每人一份。
活动过程:1、集体活动。
(1) 目测数群,感知10以内的数。
教师分别出示实物卡片,引导幼儿观察图片,说一说:图片上有什么?有多少?L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教师带领幼儿一一点数,并说出物体的总是。
(2) 学习按群测数。
教师启发幼儿用“合起来”的方法说出总数,想一想: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很快能知道有多少个x x?说一说:你们觉得这几种方法,哪一种方法最快?为什么?组织幼儿讨论得出结论。
教师带领幼儿看5的实物卡片,启发幼儿用“合起来”的方法说出总数。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6——7的实物卡片,鼓励幼儿自己用这种办法说出总数。
教师借助手势,启发幼儿用手画圈表示总数。
2、操作活动。
(1) 看实物和圆点连线。
(教师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实物和圆点的数量,说一说,图上有什么?每张卡片上的数量是多少?启发幼儿用连线的方法,连接数字和相应的卡片。
比较两组物体的数量,请你给多的一组打√,再写上数字。
(2) 统计活动。
观察画面,说说:图上有哪些动物?请你将同类的动物圈在一起。
启发幼儿按标记在格子里写上相应的数字。
3、活动评价。
(1) 重点评价:“看图连线”和“按标记写数字”,请幼儿自己讲述操作过程。
(2) 对操作正确以及能边操作边讲述的幼儿给予表扬。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大嘴巴比多少10以内数二活动目标:1.第一层次:能正确判断10以内数量的多少,并会用“〈”“〉”表示其关系;第二层次:尝试用“〈”“〉”表示10以内数量的多少;第三层次:在成人指导下,学习判断10以内数量的多少。
中班数学教案目测数群反思
中班数学教案目测数群反思中班数学教案——目测数群反思一、教学背景和目标教学背景:中班是幼儿园的一个重要阶段,幼儿在这个阶段开始接触数学概念和数学视觉认知。
目测数群作为数学中的一种基本技能,是幼儿认识和掌握数字、数量关系的重要途径。
通过目测数群活动的设计和实施,旨在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数字敏感度以及数量的概念。
教学目标:1. 认识0-10的数字,并能用手指、手势或物件表示出相应的数量。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学会观察物体的数量特征,并能给出合理的估计。
3. 培养幼儿与他人合作的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数群比较和排序。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 鼓励幼儿进行目测数群活动,通过观察物体的数量特征,给出合理的估计。
2. 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培养对数字和数量的兴趣。
教学难点:1. 培养幼儿的目测能力,通过直观的观察和估计来认知数量。
2. 引导幼儿在游戏中进行数群比较和排序,培养合作意识和社交技能。
三、教学准备教学材料:1. 小球、小石子或其他小物件。
2. 彩色卡片和数字卡片。
教学环境:1. 教室布置整洁、温馨。
2. 教室中央摆放待用的教学材料。
四、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0分钟)1. 教师通过制作一个简单的数字卡片展示给幼儿看,然后把卡片翻面,向幼儿提问:“刚刚我们看到了什么数字?”鼓励幼儿回答出数字。
2. 教师将数字卡片翻动顺序,让幼儿快速说出数字。
3. 老师出示一个数字卡片,让幼儿伸出相应指头表示出该数字。
第二步:集体活动(15分钟)1. 教师向幼儿介绍目测数群的活动目的,并展示一些物体,让幼儿观察估计物体的数量。
2. 教师首先展示一小群物体,例如五颗小球,然后教师把物体遮住,让幼儿闭上眼睛。
3. 教师在幼儿闭眼的情况下,偷偷拿走一部分物体,再让幼儿睁开眼,观察并给出估计数目。
4. 教师和全班一起比较结果,引导幼儿发现自己估计的准确性。
第三步:小组活动(20分钟)1. 将幼儿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目测数群感知10以内的数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目测数群感知10以内的数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材第四章《感知数群》,详细内容为“目测数群感知10以内的数”。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知10以内的数,并能够通过目测来辨别不同数量的数群。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能够通过观察,感知10以内的数,培养他们的数感。
2. 培养孩子们目测数群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注意力。
3. 让孩子们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观察到的数群,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孩子们通过目测感知10以内的数,并能够准确地描述出来。
教学重点: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注意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数字卡片、图片、磁性教具板、计数器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磁性教具板展示一幅画面,上面有不同数量的动物、水果等物品,让孩子们观察并说出它们各自的数量。
2.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数字卡片,讲解10以内的数,让孩子们认识这些数字,并引导他们用目测的方法感知数量。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让孩子们进行随堂练习,用计数器进行实际操作,感知10以内的数。
4. 小组讨论(5分钟)让孩子们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他们看到的数群。
六、板书设计1. 展示10以内的数字,旁边附上对应的图片,如:数字1旁边附上一只小猫图片。
2. 在板书中央展示一幅含有不同数量物品的图片,引导孩子们进行观察。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孩子们用画纸、彩笔等学具,画出一幅含有10以内数的画,并标注出每个物品的数量。
2. 答案:孩子们画出的画中,每个物品的数量应符合10以内的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观察孩子们在课堂上的表现,针对他们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孩子们在课后与家长一起进行类似的实践活动,如数玩具、数水果等,巩固所学知识。
中班数学教案目测数群
中班数学教案目测数群一、教学目标认知目标:使学生能够通过目测的方式初步感知数群的概念,理解数的连续性和数的序列。
技能目标:通过实际观察和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目测数群能力,能够准确快速地估算出一定数量物体的数目。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的学习态度,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喜爱和自信。
思维目标:通过目测数群的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目测数群的基本方法。
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目测数群。
目测数群是一种基础的数学技能,主要培养学生通过直观观察和判断来估计一定范围内物体的数量。
中班学生年龄尚小,他们的大脑正在发育阶段,视觉感知能力正在逐步提高,因此在这一阶段引入目测数群的概念和技能显得尤为重要。
对于初次接触这一技能的孩子们来说,我们必须耐心指导,逐步培养他们对数群的感觉。
我们可以从实物入手,通过摆放不同数量的物品,让孩子们直观地看到不同数量的物体群。
我们可以先让孩子们观察这些物品群的特点,引导他们发现物品排列的规律,比如哪些物品排列紧密,哪些物品分布稀疏等。
然后我们可以教授孩子们通过观察这些特点来估计物品的数量。
对于排列紧密的物体群,我们可以引导孩子通过观察整体形状和大小来估计数量;对于分布稀疏的物体群,我们可以引导孩子观察物体的间距和大致分布范围来估算数量。
通过这种方式,孩子们不仅能够了解目测数群的基本方法,还能在实际操作中逐渐掌握这一技能。
我们还可以利用游戏和互动活动来增强孩子们对目测数群的掌握程度。
比如组织一些趣味计数游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实践目测数群的技巧,通过不断的实践来增强他们的观察和判断能力。
我们也应该鼓励孩子们在日常生活多加运用目测数群的技能,比如在超市购物时尝试估计货架上的商品数量等。
这样不仅能够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目测数群的技巧,还能让他们感受到数学的乐趣和实用性。
2. 能够准确地对数量进行初步估算和计数。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目测数群感知10以内的数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目测数群感知10以内的数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材第四章第一节《目测数群感知10以内的数》。
主要内容包括: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让幼儿感知10以内数的概念,培养幼儿对数的认识及数群感知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能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感知10以内的数,并能用数词进行准确描述。
2. 培养幼儿对数的顺序、大小有一定的认识,能进行简单的数群比较。
3.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感知10以内的数,用数词进行描述,进行简单的数群比较。
难点:对数的顺序、大小的理解,以及在活动中培养合作交流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数字卡片、磁性黑板、计数棒、图片等。
学具:幼儿用书、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观察教室内的物品,引导幼儿用数词描述物品的数量。
2. 例题讲解(15分钟)(1)教师展示数字卡片,引导幼儿认识10以内的数。
(2)通过磁性黑板,展示数的顺序,让幼儿感知数的大小。
(3)教师操作计数棒,进行简单的数群比较,如比较两组物品的数量。
3. 随堂练习(10分钟)(1)幼儿用书上的练习题,进行数的认识与数群比较。
(2)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练习中的问题。
4. 小组活动(10分钟)(1)幼儿分组,每组发放一定数量的图片。
(2)小组内讨论,用数词描述图片中的物品数量。
(3)小组代表进行汇报,分享本组的活动成果。
六、板书设计1. 数字卡片:1102. 数的顺序:1→2→3→→103. 数群比较:5个苹果<8个香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观察家里的物品,用数词描述数量,并进行数群比较。
2. 答案示例:我家有3个杯子,5个碗,杯子数量少于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在数的认识、数群比较方面的掌握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调整。
2. 拓展延伸:在下一节课中,可以增加数的排列、组合等内容,进一步提高幼儿的数学能力。
数学教案:目测数群
数学教案:目测数群第一章:目测数群简介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目测数群的概念和意义。
2. 培养学生运用目测方法估计数群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估算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目测数群的概念。
2. 目测数群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目测数群的概念和意义。
2. 难点:目测数群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目测数群的方法。
2. 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目测数群的实践。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目测数群的概念。
2. 讲解目测数群的概念:解释目测数群的定义和意义。
3. 演示目测数群的方法:教师进行目测数群的演示,学生观察并理解。
4.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目测数群的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5. 总结与拓展:学生分享目测数群的心得,教师进行点评和拓展。
第二章:目测数群的估计方法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目测数群的估计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估计方法准确估计数群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目测数群的估计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目测数群的估计方法。
2. 难点:运用估计方法准确估计数群。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让学生理解目测数群的估计方法。
2. 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目测数群的估计实践。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目测数群的估计方法。
2. 讲解目测数群的估计方法:解释目测数群的估计方法及其原理。
3. 演示目测数群的估计实践:教师进行目测数群的估计演示,学生观察并理解。
4.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目测数群的估计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5. 总结与拓展:学生分享目测数群估计的心得,教师进行点评和拓展。
第三章:目测数群在实际应用中的举例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目测数群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运用目测数群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目测数群在实际应用中的举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目测数群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幼儿园中班数学《目测数群》教案附反思
幼儿园中班数学《目测数群》教案附反思一、教学目标1.帮助幼儿建立数群的概念,提高目测数群的能力。
2.培养幼儿合作、分享、交流的良好品质。
3.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发展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学会目测数群,并能用数群进行简单的计算。
2.教学难点:引导幼儿运用数群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教具:数字卡片、数群图、小动物玩偶、糖果等。
2.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教学环境。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引导幼儿认识数字1-10。
2.邀请幼儿上台展示数字卡片,巩固对数字的认识。
(二)基本环节1.认识数群(1)教师出示数群图,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数群的特点。
(2)教师邀请幼儿上台指出数群中的数字,并说出数群的数量。
(3)教师与幼儿一起玩“找数群”游戏,巩固对数群的认识。
2.目测数群(1)教师出示小动物玩偶,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玩偶的数量。
(2)教师将玩偶分成数群,引导幼儿用数群进行计数。
(3)教师与幼儿一起玩“目测数群”游戏,提高幼儿目测数群的能力。
3.数群计算(1)教师出示糖果,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糖果的数量。
(2)教师将糖果分成数群,引导幼儿用数群进行简单的计算。
(3)教师与幼儿一起玩“数群计算”游戏,巩固对数群计算的理解。
(三)巩固环节1.教师出示数群图,引导幼儿用数群进行计数。
2.教师邀请幼儿上台展示数群,并说出数群的数量。
1.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所学内容,巩固对数群的认识。
2.教师邀请幼儿分享学习心得,鼓励幼儿互相学习、进步。
五、教学反思1.导入环节设计得较好,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为后续教学奠定了基础。
2.在基本环节中,教师注重引导幼儿观察、思考、表达,培养了幼儿的思维能力。
5.教师在课堂上关注到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个别指导,提高了教学效果。
6.不足之处:在课堂互动中,部分幼儿参与度不高,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关注,提高幼儿的参与度。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小朋友们,你们看到了什么?这个图里的数字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谁能告诉老师,数群是什么意思?”在“目测数群”环节,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幼儿:“现在,我要请大家闭上眼睛,然后快速说出你们看到的玩偶数量。
幼儿园中班教案《目测数群》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目测数群》含反思幼儿园中班教案:目测数群课题:目测数群教学目标:1.学习目测数群,能够正确地依据数量判定大小。
2.学习数的排序,能够将一组数字依照大小进行排序。
3.培育幼儿的察看力和细心程度,加强幼儿对数字的认知。
教学内容:1. 数字的目测数群2. 数的排序教学准备:1. 数字卡片2. 数字排序卡片3. 黑板和白板教学过程:1. 导入老师以视频、图片等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进入本堂课的主题——目测数群。
2. 学习1:数字的目测数群老师拿出数字卡片,让幼儿察看、比较、猜想数字的数量,以及猜想它们的大小关系。
同时,老师介绍数字的大小规律,如数字1是最小的,随着数字的加添,数字的大小渐渐加添。
让幼儿们找出一些规律,将卡片进行分类,如0—10、10—20等等。
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幼儿更深入地认得数字。
3. 学习2:数字的排序老师在黑板或白板上写下一些数字,让幼儿学习数字的排序。
老师以组为单位,先让幼儿将小的数字放前面,大的数字放后面,再将这些数字进行排序,让幼儿渐渐学习数字的排序规律。
4. 综合练习老师再次拿出数字卡片,让幼儿进行综合练习:先猜想数字的数量,再依据数量进行排序。
通过这样的方式,加强幼儿对数字的认知。
5. 总结反思老师让幼儿回顾本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数字的大小规律和排序规律。
同时,老师对幼儿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查看幼儿是否把握了目测数群和数字排序的学问,是否能够独立进行综合练习,以及是否存在需要改进的问题。
教学反思:本堂课采纳了多种教学方法,如视频、图片、实物、黑板、白板等。
这样的多元化教学方式能够更好地吸引幼儿们的注意力,让幼儿们更加自动地参加到教学中来。
同时,这样的教学方式也能够让幼儿感受到学习的欢乐和乐趣。
在教学过程中,我还发觉需要加强幼儿的认知本领和思维本领,在本课中需要大量察看数字,辨别它们的差异,这需要幼儿具有较强的察看力和细心程度。
因此,我们需要让幼儿更多地接触数字,多进行数字游戏,以提高幼儿们的认知和思维本领,在学习中得到全面的进展。
大班数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目测数群》2篇
大班数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目测数群》大班数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目测数群》精选2篇(一)教案:目测数群教学目标:1. 给学生提供一个学习和探索数学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数学直觉。
2. 帮助学生熟悉和理解数群的概念和性质。
3. 培养学生的经验总结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准备:1. 数群的定义及性质介绍的教材和资料。
2. 数群的游戏或实践活动,如数独、24点等。
3. 学生练习册或工作纸。
教学过程:步骤一:引入1. 简要介绍数群的概念和定义。
2. 引导学生思考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数群,如加法群、乘法群等。
步骤二:实践活动1. 分组让学生进行数群的实践活动,如解数独、玩24点等。
2. 引导学生发现实际活动中的数群性质和规律。
3. 让学生分享他们的思考和发现。
步骤三:学习总结1. 给学生提供一些数群的性质和规律的例子。
2. 引导学生总结数群的定义和性质。
3. 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练习题,检验他们的掌握情况。
步骤四:展示和讨论1. 随机挑选学生展示他们的解题过程或答案。
2. 引导学生对展示的解题过程进行讨论,评论其合理性和优点。
步骤五:反思1. 引导学生思考和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方法。
2. 让学生反思他们的思考和解题过程,找出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
3. 询问学生对本节课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教学反思:1. 教材的选择和准备充分,能够合理引导学生理解数群的概念和性质。
2. 实践活动的设计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参与。
3.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能够发现数群的规律和性质,但有些学生在总结性质时表述不清楚,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巩固。
4. 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较高,但有时会出现解题过程忽略细节的情况,需要注意引导他们注重细节和思考全面性。
5. 设计合适的展示和讨论环节,能够让学生分享和交流彼此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互相学习和提高。
6. 反思环节的设置可以帮助学生回顾和总结所学的知识,思考自己的问题和不足,促进学生的进一步思考和学习。
总结: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和学习总结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群的概念和性质。
大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目测数群》
大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目测数群》一、教学目标1.帮助幼儿建立数群概念,能目测10以内的数群。
2.培养幼儿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3.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幼儿掌握目测数群的方法,能快速准确地识别10以内的数群。
难点:引导幼儿运用观察、分析、推理的方法,自主发现数群的特点。
三、教学准备1.教具:数群卡片、数字卡片、小棒、计数器等。
2.学具:数群练习册、小棒、计数器等。
3.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教学环境。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出示数群卡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卡片上的数字。
2.教师提问:“你们知道这些数字代表什么吗?它们有什么特点?”(二)基本概念建立1.教师讲解数群的概念,让幼儿明白数群是由若干个数字组成的集合。
2.教师通过举例,让幼儿了解10以内的数群。
3.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数群卡片,找出数群中的规律。
(三)目测数群练习1.教师出示数群练习册,让幼儿独立完成练习。
2.教师巡回指导,对幼儿进行个别辅导。
3.教师组织幼儿交流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四)数群游戏1.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找朋友”游戏,让幼儿根据数群卡片找到对应的数字卡片。
2.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数群接力”游戏,提高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
(五)教学反思2.教师提问:“你们在课堂上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3.教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五、教学反思优点:1.教学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
2.教师与幼儿互动良好,课堂氛围活跃。
3.幼儿在练习和游戏中积极参与,表现出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
不足:1.部分幼儿在目测数群时,仍存在困难,需要加强个别辅导。
2.教学过程中,时间把握不够准确,导致课堂小结环节较为紧张。
3.教学评价不够全面,需要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补充:在目测数群练习环节,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幼儿:“请大家拿出小棒,按数群卡片上的数字摆一摆,比如卡片上是4个点,你就要摆4根小棒,看看谁摆得又快又准确。
中班数学目测数群教案
中班数学目测数群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学习目测数群,能不受物体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感知5 以内的数量。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维的敏捷性。
3、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习目测数群,能正确感知 5 以内的数量。
2、难点:不受物体排列形式的影响,准确快速地目测数群。
三、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包含不同排列形式的物体图片,如直线排列、圆形排列、分散排列等,数量在 5 以内。
2、实物教具,如 5 个苹果、4 只小兔子、3 朵花等。
3、操作材料,每个幼儿一份,包含画有不同数量物体的卡片。
四、教学过程1、导入活动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幼儿熟悉的物品,如水果、小动物等,引起幼儿的兴趣。
提问幼儿:“小朋友们,看看老师这里有几个苹果呀?”引导幼儿用点数的方法回答。
2、学习目测数群教师出示多媒体课件,展示一组直线排列的物体,如 3 只小鸡,让幼儿用点数的方法说出数量。
接着,教师再展示一组同样数量但排列形式不同的物体,如圆形排列的 3 只小鸭,引导幼儿不用点数,尝试直接说出数量。
教师提问:“小朋友们,这次有几只小鸭呀?你们是怎么知道的?”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3、巩固练习教师继续出示不同排列形式的物体图片,让幼儿练习目测数群。
对于幼儿的回答,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对于不正确的回答,要耐心引导幼儿重新观察和思考。
4、操作活动教师给每个幼儿发放一份操作材料,让幼儿观察卡片上的物体,用目测的方法说出数量,并在旁边的括号里写出相应的数字。
幼儿操作时,教师巡回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幼儿。
5、游戏活动教师组织幼儿进行“猜一猜”的游戏。
教师先在手中藏一些小物品,如 4 颗糖果,然后让幼儿闭上眼睛,教师快速展示物品后藏起来,让幼儿猜猜有几个。
可以多进行几次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进一步巩固目测数群的能力。
6、总结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强调目测数群的方法和重要性。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目测数群的方法,如数一数家里有几个杯子、几个椅子等。
大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目测数群》
大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目测数群》一、教学背景和目的此次教学是给大班学生讲授关于“目测数群”的知识点。
本次教学的目的是帮助学生通过直观的对比和观察,了解数字的编码以及不同数字间的关系。
同时,通过集体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利用视觉信息来快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和方法2.1 教学内容•了解数字的编码方式;•比较、观察并归纳数字之间的关系;•学习利用眼观察、快速判断数字大小的方法。
2.2 教学方法•以“看、发现、比较、总结、应用”为基本规律,进行集体探究;•利用小组合作、个人观察、集体讨论等多种方式积极参与教学。
三、教学过程3.1 教学前准备•教师将数字编码好,并对学生进行简单解释;•教师准备图示、口算题等多种教学资源。
3.2 教学阶段3.2.1 教师引导•教师向学生介绍数字编码的基本知识,以及不同数字间的关系,并引导学生发表意见,同时进行讨论。
3.2.2 小组活动•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数字大小,并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归纳各自的发现。
3.2.3 互动教学•教师会问学生有关数字编码的问题,或者有关数字大小的问题,让学生尝试回答;•教师可以适当提供一些帮助和引导,让学生可以更好地自我思考。
3.2.4 综合应用•教师会讲解以数字编码为基础,解决一些口算问题的方法,并引导学生进行练习。
3.3 教学总结•教师对此次学习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对数字编码及其应用进行总结;•教师鼓励学生尝试将数字编码的思想应用到其他领域中,以及鼓励学生进行自行创新。
四、教学反思•教师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探究,避免过度教学导致学生思维被限制;•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精心设计教学课件和活动,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趣味性。
•教师需要更好地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跟上时代发展潮流,掌握更多的教学资源,以对学生的教育起到更好的引导作用。
五、参考文献暂无。
大班数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目测数群》
大班数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目测数群》
教学目标:
1.认知数字,并将用数字表示数量的技能进行发展。
2.将子群展示成群,并用视觉的方式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3. 对学生进行思维发展和表达能力的训练。
教学过程:
一、引言(5分钟)
教师介绍本课程将要学习的内容,并简要回顾前一课时的内容。
二、暗示与激发(10分钟)
1.介绍齿轮演示板,并将其与本节课程的主题联系起来。
2.向学生展示一个包含大量相同连续数的图像,然后要求学生估计数字并解释其所采取的过程。
三、探索(25分钟)
1.指导学生使用补集来发现数字,并大声表达思维过程。
2.演示群体的展示,并要求学生展示他们所选择的数字。
3.在将子群转化为总群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解数字的位置和数量之间的关系。
四、回顾(10分钟)
1.要求学生总结今天的显著视觉印象,并将其应用到实际中。
2.引导学生评论当今的购物和求职活动,以展示数学和购物/求职之间的关系。
五、延伸练习(5分钟)
让学生回顾今天的内涵,然后向家长展示齿轮演示板。
教学反思:
本节课对学生进行了思维发展和表达能力的训练,并激发了学生对数字的兴趣和热情。
通过使用视觉方式进行群体展示,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字的位置和数量之间的关系。
使用齿轮演示板来链接这些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并为他们提供了一
个可视化的框架来促进自己的认知。
最后,通过评论当今的购物和求职活动来扩展学生的思维,并展示数学和购物/求职之间的关系。
整体来说,教学效果良好,学生学到了许多关键概念和技能,并为他们今后的数学和实际生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目测数群》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目测数群》含反思《目测数群》是一种很好的数学教学方法。
它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数字符号,并在数学学习中建立自信心。
在这个活动中,幼儿园大班的学生将使用图形和物品来识别和组织数字。
同时,该教案将教授孩子们使用目测数群技巧,以帮助他们通过简单的图形来快速识别和数数。
一、活动目标1. 通过使用目观数群技巧来帮助幼儿园大班的学生有效的数数,并更好的理解数字概念。
2. 建立学生对数字的自信心,并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数学技能。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并加强他们的交流和合作能力。
二、活动准备1. 给每位学生提供三个小球。
2. 制作一些不同形状和大小的图形,并在上面画上一些数字。
这些图形可以是圆形、正方形或三角形,数字可以是从1到10的数字。
3. 准备纸和笔,以记录活动中的展示和学生的反应。
三、活动步骤1. 引入首先,老师向学生们展示一些不同的图形,然后让学生们尝试识别每个图形的形状,并对每个图形上数字的数量进行大致的估计。
老师可以给一个简单的例子以帮助学生理解这个概念。
2. 活动接下来,老师将开始这次活动。
老师向学生们解释,他们将使用目测数群的技巧来帮助他们识别每个图形上的数字。
老师向学生展示一个图形,并让学生们快速数一数图形上的数字,然后记录下学生们想出的数字。
老师可以鼓励学生们说出他们学习过的数字,以帮助他们获得更多的自信心。
老师可以重复这个过程,直到所有的图形都被检查过一遍。
接下来,老师将分小组给每个学生分配三个小球,让他们在小组之间分享。
然后,老师会再次展示一个图形,并让每个小组数出所有的数字。
当小组完成任务后,他们要把小球还给老师,并告诉老师他们数的总数字是多少。
最终,老师可以记录下每个小组数的结果,并找到最接近真实数字的小组。
3. 总结最后,老师会回到活动开始时展示的那些图形,让学生们再次数一数上面的数字,以便他们能够感受到他们在学习目测数群技巧时的进步。
老师可以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以及他们今天在学习中遇到的难点和好处。
大班数学教案目测数群
大班数学教案目测数群大班数学教案目测数群作为一名教职工,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数学教案目测数群,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大班数学教案目测数群1活动目标:1、尝试按数群整5、整10数数,并说出总数。
2、能大胆与他人交流自己操作过程。
3、乐于参加数数活动,体验用不同的方法数数的乐趣。
4、让孩子们能正确判断数量。
5、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活动准备:1、教具准备:“猴子捞月”挂图,音乐磁带等2、学具准备:金色珠子3、操作册活动过程:一、准备活动教师幼儿互相问候游戏:小鸟飞。
幼儿念儿歌学小鸟飞,听音乐站圈,音乐停时就站到写有数字的圆圈中,如写的数学是“10”,就只能有10个幼儿站到圈中,剩下的幼儿再去找其他的圆圈。
二、集体活动1、创设情境:看谁数得快又准。
今天我们来举行数数比赛。
老师今天要给你们讲个猴子捞月的故事。
老师一边出示挂图,一边讲故事:有一天,一只小猴到河边玩,看到水里有个黄黄的月亮,打叫:“月亮掉进水里了。
月亮掉进水里了。
”于是,很多小猴来捞月亮,你看,先来了几只小猴,又来了几只小猴,一共来了多少只小猴子?2、引导幼儿说出总数,并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数出来的。
如:我是一个一个数的;我是先数先来的5只,再接着数后面的。
3、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数的饿更快呢?引导幼儿用5个一数或10个一数的方法数出总数。
4、教师依次出示学具“猴子捞月”若干组,引导幼儿用最快的方法说出总数。
三、分组活动老师为每组准备了不同的物品,我们来分组比赛吧。
1、数花生。
5个5个地数或10个10个地数花生,记录总数。
2、数手指。
完成操作册作业。
3、数珠子。
10个10个地数,用自己的方法记录珠子的总数。
四、游戏活动比赛结束了,我们来玩个游戏庆祝一下。
游戏“拍花巴掌”。
幼儿两人一组相对站立,一边有节奏的念儿歌,一边做相应的动作。
五、交流小结,收拾学具活动反思:在活动中幼儿对两个两个数数的理念理解的不是很透彻,个别幼儿还不能独立数数,教师应该在设计几个游戏环节,训练幼儿掌握两个两个数数的技能。
幼儿园目测数群教案
幼儿园目测数群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目测数群的概念及其表达方式2.能够通过视觉感知,快速准确地辨认和识别数字及其组合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注意力和想象力,提高对数字的感知敏锐度和理解能力二、教学内容1.目测数群的概念及表达方式2.数群的记数规律3.数群的加法和减法运算4.数群的排列组合三、教学方法1.直观感知法:通过图像、物体等视觉形象,让幼儿进行大小、多少等数量的比较和辨认,提高其观察能力和注意力。
2.操作游戏法:根据幼儿年龄特点,设计适当的操作游戏,让幼儿动手实践,增加教学趣味性与互动性。
3.任务拓展法:引导幼儿通过数字表达方式的差异性和变化性,进行更深入的探究和思考,并自主完成一些设计任务,培养其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步骤1. 目测数群的认识和表达方式从幼儿熟悉的图像开始,引导幼儿进行图像数量的比较,然后逐步引导幼儿拓展数量,如2只小狗、3个桔子等等。
鼓励幼儿通过语言表达、手势等方式进行表达,并引导幼儿理解用数字来代表数量的概念。
2. 数群的记数规律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幼儿边玩边学,比如玩具车、积木等物品,教师可以通过不同的位置、方向等方式展示不同的数字组合,引导幼儿进行数量比较与计数。
引导幼儿发现数字计数的规律,如顺序递增、相邻数的差值为1等等。
3. 数群的加法和减法运算以幼儿生活中常见的实际场景为背景,引导幼儿进行数群的加减运算。
如图书馆借书、动物园观赏等场景,让幼儿设计一些问题和任务,通过计算及解答问题来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
4. 数群的排列组合通过教具、卡片、图案等形式,让幼儿进行数群的排列组合实践。
既可以采取随机排列组合,也可以指定某些数字进行排列组合,让幼儿形成良好的组织和分类思维能力,并培养其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五、教学反思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教学内容需要以游戏和操作为主导,将抽象的数字概念转化成生动有趣的实际场景,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幼儿园目测数群教案
幼儿园目测数群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能够通过目测数群,快速准确地识别物品数量。
2.培养幼儿观察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3.培养幼儿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二、教学准备1.教具:实物物品(如玩具、水果),定量卡片,桌椅。
2.教材:目测数群教学PPT。
三、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1.引入目测数群的概念,并简要介绍其重要性和应用。
2.向幼儿展示一些物品,并要求他们猜测每组物品的数量。
第二步:示范与实践(15分钟)1.向幼儿展示一个定量卡片,并说明其含义。
2.利用定量卡片进行示范,以一组物品为例进行目测数群。
3.让幼儿分组进行实践,使用定量卡片进行目测数群。
4.观察幼儿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第三步:巩固与拓展(15分钟)1.将幼儿分为小组,每组选择一组物品进行目测数群。
2.让幼儿在小组内进行讨论,思考使用哪种方法能更快地准确地完成目测数群。
3.鼓励幼儿尝试不同的方法,并比较效果。
第四步:总结与展示(10分钟)1.集中幼儿的注意力,总结目测数群的方法和技巧。
2.邀请幼儿展示他们在目测数群中的成果,并分享他们的心得体会。
3.给予幼儿积极评价和鼓励。
四、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幼儿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和积极性。
通过多次练习,幼儿在目测数群方面的能力有所提高。
同时,也发现一些问题和亟待改进的地方:1.部分幼儿在目测数群时有些困难,需要更多的练习和指导。
2.需要设计更多有趣的活动,提高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3.整体教学进度有些紧张,需要适当调整。
针对以上问题,下一节课将重点加强幼儿的实践操作和巩固训练。
同时,将更多地采用游戏和小组合作的形式,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大班数学教案目测数群导入
大班数学教案目测数群导入一、导入目的目测数群导入是为了帮助大班学生培养良好的目测数能力,提升他们在数学中的表现和解题能力。
本教案将介绍教师在大班数学课堂中,如何有效地导入目测数群,并提供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活动。
二、导入步骤1. 前期准备在导入目测数群之前,教师需要准备以下内容: - 目测数群卡片:准备一些具有不同数量物品的卡片,如纸牌、图案卡片等,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获得一张卡片。
- 展示板/黑板:用于展示目测数群的图形和问题。
2. 导入活动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活动来导入目测数群: - 目测数物:让学生目测教师手中的物品数量,并写下个人的猜测数字。
然后逐个询问学生的猜测数字,并展示实际数量,引导学生讨论差异和误差。
- 目测数群卡片:教师将目测数群卡片分发给学生,让他们目测卡片上物品的数量,并用指纹或其他方式标记猜测数量。
然后教师展示每张卡片上的实际数量,并让学生自行比较和讨论。
- 图形目测: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些简单的图形,如圆、正方形、长方形等,并让学生目测每个图形中的形状数量。
然后教师逐个展示实际数量,并让学生比较猜测和实际之间的差异。
3. 引导讨论在导入活动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以帮助他们形成目测数的准确性和技巧。
- 提问学生: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如何进行目测,有什么技巧和策略,如何判断目测数的准确性等。
- 引导讨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目测数群的特征和规律。
例如,学生可以发现在具有相似形状的物体中,目测数群的数量可能相对容易;或者,在具有更复杂形状的物体中,目测数群的数量可能更难以确定。
4. 拓展活动为了巩固学生对目测数的理解和技巧,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拓展活动: - 目测数比赛:将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成员,进行目测数比赛。
教师给出一些具有不同数量物品的图形或物体,要求学生猜测数量并写下答案,最后比较并评选最接近实际数量的学生。
- 目测数游戏:设计一些目测数游戏,如“找出不同”、“多几个”等,让学生通过目测数来解答问题。
大班数学教案目测数群
大班数学教案目测数群一、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于数群的目测能力。
•培养学生发现规律和运用规律的能力。
•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数群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目测数群的运算规律。
3.数群的应用问题。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白板、彩色粉笔。
•学生准备:铅笔、练习本。
四、教学过程第一节:数群的基本概念和性质1.教师引入:通过观察数群和总结规律,引导学生探索数群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教师讲解:讲解数群的定义和性质,包括封闭性、结合律和交换律等。
第二节:目测数群的运算规律1.教师示范:教师给出一个目测数群的例子,通过解释和示范的方式展示如何目测数群的运算规律。
2.学生练习:学生分组进行练习,通过观察和总结的方式,发现目测数群的运算规律。
3.学生展示:每个小组选出代表,展示他们发现的目测数群的运算规律。
第三节:数群的应用问题1.教师讲解:通过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数群的运算规律解决问题。
2.学生练习:学生个别或小组完成练习题,运用目测数群的运算规律解决问题。
3.学生分享:学生讲解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五、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数群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培养了目测数群的能力,加强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通过观察和总结,发现了目测数群的运算规律,并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中。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目测数群的方式进行教学,通过观察和总结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发现规律和运用规律的能力。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更多的练习和实际应用的设计,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度。
未来可以结合更多的实际问题和案例,激发学生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对教学过程进行调整和改进,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数学教案:目测数群
大班数学活动目测数群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内容,正确感知10以内的数量,能按群目测数群。
能把两部分数量合起来看,学习按群测数。
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数学活动课,快来看看幼儿园数学目测数群教案吧。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目测数群(感知10以内的数)
活动目标:
1、正确感知10以内的数量,能按群目测数群。
2、能把两部分数量合起来看,学习按群测数。
3、敢大胆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
活动准备:
教具:5、6、7、8、9、10的实物卡片共6张。
学具:幼儿用书,铅笔每人一份。
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1) 目测数群,感知10以内的数。
教师分别出示实物卡片,引导幼儿观察图片,说一说:图片上有什么?有多少?L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教师带领幼儿一一点数,并说出物体的总是。
(2) 学习按群测数。
教师启发幼儿用合起来的方法说出总数,想一想: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很快能知道有多少个x x?说一说:你们觉得这几种方法,哪一种方法最快?为什么?组织幼儿讨论得出结论。
教师带领幼儿看5的实物卡片,启发幼儿用合起来的方法说出总数。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67的实物卡片,鼓励幼儿自己用这种办法说出总数。
教师借
助手势,启发幼儿用手画圈表示总数。
2、操作活动。
(1) 看实物和圆点连线。
(教师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实物和圆点的数量,说一说,图上有什么?每张卡片上的数量是多少?启发幼儿用连线的方法,连接数字和相应的卡片。
比较两组物体的数量,请你给多的一组打,再写上数字。
(2) 统计活动。
观察画面,说说:图上有哪些动物?请你将同类的动物圈在一起。
启发幼儿按标记在格子里写上相应的数字。
3、活动评价。
(1) 重点评价:看图连线和按标记写数字,请幼儿自己讲述操作过程。
(2) 对操作正确以及能边操作边讲述的幼儿给予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