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基础知识(法律1)
2018初级经济法基础第一章总论第一节法律基础
一、单选题1.根据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法的特征的是()。
A、规范性B、利导性C、任意性D、国家意志性【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法的特征包含:国家意志性、国家强制性、明确公开性和普遍约束性(包括可预测性)、规范性(包括概括性、利益导向性)。
(P2、3)2.张某与甲公司签订了一份价款为10万元的电脑买卖合同,双方约定甲公司于4月10日交货,张某于甲公司交货后的5日内付清全部价款。
根据规定,下列选项中,属于法律关系主体的是()。
A、电脑B、张某和甲公司C、张某要求甲公司4月10日交货的权利D、甲公司要求张某按时付清全部价款【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法律关系主体,是指参加法律关系,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当事人。
本题中法律关系的主体为张某和甲公司。
(P4)3.下列关于法的效力等级的排列中,正确的是()。
A、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B、宪法>法律>地方性法规>行政法规C、法律>宪法>地方性法规>行政法规D、法律>宪法>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法的效力等级为:(1)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同级和下级地方政府规章;(2)宪法>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
(P10)4.下列对法的分类中,属于根据法的内容、效力和制定程序所作的分类的是()。
A、成文法和不成文法B、根本法和普通法C、实体法和程序法D、一般法和特别法【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1)选项A:是根据法的创制方式和发布形式所作的分类;(2)选项C:是根据法的内容所作的分类;(3)选项D:是根据法的空间效力、时间效力或对人的效力所作的分类。
(P11、12)4.根据民事诉讼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法律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B、行政法规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裁决C、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裁决D、根据授权制定的法规与法律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选项C: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提出意见,国务院认为应当适用地方性法规的,应当决定在该地方适用地方性法规的规定,认为应当适用部门规章的,应当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
2023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第一章节习题及答案
2023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码诎知识》第一章节习题及答案[单项选择题]1. 下列关于资源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狭义的资源指生产要素B 广义的资源指自然资源C 资源配置的实质是社会总劳动时间在各种产品生产上如何分配的问题D 资源配置的实质是按一定比例分配经济资源的问题2.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 )。
A 混合所有制B 集体所有制C 全民所有制D 社会主义公有制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存在的制度基础是( )。
A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C 市场经济制度D 社会主义制度4. 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市场经济体制是( )。
A 市场经济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C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D 现代市场经济5.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所有制形式是( )。
A 全民所有制B 集体所有制C 农村集体所有制D 城镇集体所有制6. 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就要( )。
A 巩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B 增加生产者C 实行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D 深化私营企业分配制度改革7. ( ) 或( )的分配是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内容。
A 社会产品、国民收入B 社会资源、国民收入C 生产要素、劳动报酬D 物质利益、劳动报酬8. 下列属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内涵的有( )。
A 国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B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C 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D 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9. 在社会生产关系中,( ) 居于核心地位。
A 所有制结构B 收入分配制度C 资源配置方式D 生产资料所有制10. 下列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地位和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有利于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B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有利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C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有利于调动各类市场主体参与经济活动的积极性D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11. 下列关于社会经济制度三个方面的内容,表述错误的是( )。
《经济法基础Ⅰ》课程标准
《经济法基础Ⅰ》课程标准课程编码:课程类别:理论课程适用专业:会计等授课单位:学时:72 编写执笔人及编写日期:学分:4 审定负责人及审定日期:1.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1.1课程性质与作用本课程是财务会计类专业的必修课程,主要讲述与会计工作有直接联系的会计、税收、金融方面的法律制度,这些是学生毕业后从事财会类工作所必需具备的最基本的知识。
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对相关法律法规有全面的了解,能帮助他们在以后的工作中做到知法、懂法、守法,并能够熟练运用各种法律制度处理许多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维护自身的合法的经济权益,并履行好自身的义务。
同时,本课程还是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科目之一,是财会专业学生取得助理会计师资格证书的敲门砖。
1.2课程设计理念本课程的设计理念是:以就业为导向,以应用为目标,以实践为主线,以能力为中心。
在进行本课程教学设计时,充分融合了如下教学理念:①保证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前后连贯性;②有利于工学交替的实施;③构建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④教、学、做一体化的尝试;⑤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⑥注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
1.3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是依据“会计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会计工作项目设置的。
其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用案例形式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来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发展专业能力,使学生具有分析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技能。
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了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并融合了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该课程要以任务驱动、项目导向为课程改革方向,结合专业建设方案与专业教学要求,并结合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特点设计。
2.课程目标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了解一定的经济法基础理论,掌握与本专业工作有关的经济法律知识,以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建设和进入国际大市场的需要,并明确自身应享有的权利和应履行的义务,使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能自觉依法办事,运用法律武器维护企业、客户及个人的合法权益。
中级经济法基础知识点(经济法的渊源)
经济法的渊源经济法的渊源是指经济法律规范借以存在和表现的形式。
经济法的渊源有:(一)宪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经济法的基本渊源,是经济立法的基础。
(二)法律法律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其地位和效力仅次于宪法,是经济法的主要渊源;以法律形式表现的经济法律规范是经济法的主体和核心组成部分。
经济法律包括:《证券法》《公司法》《保险法》《个人独资企业法》《合伙企业法》《企业破产法》《注册会计师法》《税收征收管理法》《中国人民银行法》,等等。
(三)法规法规包括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其效力次于宪法和法律。
1.行政法规是国务院为执行法律规定及履行宪法规定的行政管理职权的需要而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2.地方性法规是省、自治区、直辖市等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经济法大量以法规的形式存在,法规是经济法的重要渊源。
(四)规章规章包括国务院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
1.部门规章是指国务院各部、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在本部门的权限范围内制定的规章。
2.地方政府规章是指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性法规制定的规章。
规章是法律、行政法规的补充,对正确适用和执行法律、行政法规具有重要意义。
(五)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是指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依法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六)司法解释司法解释是指最高人民法院在总结审判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发布的指导性文件和法律解释。
司法解释也是经济法的渊源之一,例如,最高人民法院颁发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关于审理票据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等等。
法律法规考点:第一章经济基础知识
第1章经济基础知识第一节宏观经济分析一、宏观经济发展目标1.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指一个特定时期内一国(或地区)经济产出和居民收入的增长。
衡量指标:国内生产总值(GDP)。
2.充分就业充分就业是指愿意并有能力工作的劳动年龄段人能够得到有报酬的,自由选择的、生产性就业的就业水平。
衡量指标:失业率。
3.物价稳定物价稳定是指保持物价总水平的大体稳定,避免出现高通货膨胀。
衡量指标:通货膨胀率。
常用指标有消费者物价指数(使用最多)、生产者物价指数、国内生产总值物价平减指数(按当年不变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与基年的比率)。
4.国际收支平衡国际收支平衡是指国际收支差额处于一个相对合理的范围内,既无巨额的国际收支赤字,又无巨额的国际收支盈余。
衡量指标:国际收支。
包括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
二、经济周期1.经济周期的阶段经济周期一般分为四个阶段: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
2.金融危机金融危机是指一个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和超周期的恶化,其结果是金融市场不能有效地提供资金向最佳投资机会转移的渠道,从而对整个经济造成严重破坏。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金融危机分为4大类。
(1)货币危机。
(2)银行危机。
(3)外债危机。
(4)系统性金融危机。
三、经济结构1.经济结构的构成经济结构一般包括产业结构、地区结构、城乡结构、产品结构、所有制结构、分配结构、技术结构、消费投资结构等。
在经济结构中对商业银行经营业务影响比较突出的是产业结构和消费投资结构。
2. 经济结构对商业银行的影响(1)间接影响:经济结构通过影响一国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增长质量和可持续性来影响商业银行。
(2)直接影响:经济结构会直接影响社会经济主体对商业银行服务的需求,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商业银行的经营特征。
四、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服务、生产要素与信息跨国界流动的规模与形式不断增加,通过国际分工,在世界市场范围内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从而使各国间经济的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深的趋势。
《经济法基础》第一章练习题
《经济法基础》第一章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主体中,属于非法人组织的是()。
A.基金会B.有限责任公司C.事业单位D.合伙企业(正确答案)答案解析:非法人组织包括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不具有法人资格的专业服务机构等。
选项AC,基金会、事业单位属于非营利法人;选项B,有限责任公司属于营利法人。
【该题针对“法律关系主体的概念与种类”知识点进行考核】2.2017年12月,甲公司与乙银行之间发生借款合同纠纷,乙银行请求保护其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不得超过一定期限,该期限为()。
A.3年(正确答案)B.5年C.10年D.2年答案解析:本题考核“诉讼时效”的知识点。
根据《民法总则》的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3年。
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该题针对“诉讼时效的概念及期间的具体规定”知识点进行考核】3.2014年12月16日,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对博宥投资集团管理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丁羽心行贿、非法经营案一审宣判。
法院经审理查明检察机关起诉、指控丁羽心行贿、非法经营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指控罪名成立,对丁羽心以行贿罪判处有期徒刑15年,以非法经营罪判处有期徒刑15年,可以执行的最长刑期是()年。
A.15B.20(正确答案)C.25D.30答案解析:总和刑期不满35年的,最高不能超过20年。
【该题针对“法律责任-刑事责任”知识点进行考核】4.根据行政诉讼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对行政诉讼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除特殊情况外,人民法院公开审理行政案件B.审理行政案件,不适用调解C.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正确答案)D.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答案解析: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10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该题针对“行政诉讼的审理和判决”知识点进行考核】5.甲企业对乙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其作出予以罚款的行政处罚行为不服,向丙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初级会计考试经济法基础第1章-重点
初级-经济法基础子峰居士逢考必过第一章总论第1节法律基础【知识点】法和法律(一)法和法律的概念1.法的概念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以权利义务为主要内容,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行为规范及其相应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二)法的本质与特征1.法的本质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不是社会各阶级的意志的体现法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是社会客观需要的反映不是统治阶级每个成员个人意志的简单相加法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和根本利益”不是随心所欲、凭空产生的【提示】法是“统治阶级”的意志体现并不等于“完全不顾及”被统治阶级的意愿。
2.法的特征国家意志性法是经过国家制定或者认可才得以形成的规范国家强制性法是凭借国家强制力的保证而获得普遍遵行的效力规范性法是确定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①法是调整社会关系的规范,同归规范人们的行为而达到调整社会关系的目的。
法具有为人们提供行为模式和标准的属性。
②法律通过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来分配利益,从而影响人们的动机和行为,进而影响社会关系,实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和要求,维持社会秩序(利益导向性)明确公开性和普遍约束性法具有明确的内容,能使人们预知自己或者他人一定行为的法律后果,对所有社会成员及其活动都普遍适用题例: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法的特征的有()。
(2020年)A.行为规范性B.国家意志性C.国家强制性D.普遍约束性【答案】ABCD【解析】法的特征主要有以下方面:(1)法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规范,具有国家意志性;(2)法凭借国家强制力的保证而获得普遍遵行的效力,具有国家强制性;(3)法是确定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具有规范性;(4)法是明确而普遍适用的规范,具有明确公开性和普遍约束性。
题例:判断题法凭借国家强制力的保证而获得普遍遵行的效力。
()【答案】√【解析】法凭借国家强制力的保证而获得普遍遵行的效力,具有国家强制性。
(一)法的分类划分标准法的分类根据法的内容、效力和制定程序划分根本法和普通法根据法的空间效力、时间效力或对人的效力划分一般法和特别法根据法的内容划分实体法和程序法根据法的主体、调整对象和渊源划分国际法和国内法根据法律运用的目的划分公法和私法根据法的创制方式和发布形式划分成文法和不成文法(二)法的渊源1.我国法的主要渊源主要形式制定机关名称规律宪法(根本大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全国人大及(制定修改基本法律)其常务委员会(基本法律以外的)××法法规行政法规国务院××条例、办法、规定地方性法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地方××条例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民族自治地方(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人大特别行政区的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基本法+特别行政区制定的规范性文件规章部门规章国务院各部委及直属机构××办法××条例实施细则地方政府规章地方人民政府××地方××办法国际条约属于国际法而不属于国内法的范畴题例:单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行政法规的是()。
初级会计资格考试《经济法基础》重点总结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总论第一节:法律基础
1、法和法律
2、法律关系
3、法律事实
!
4、法的形式
5、法的分类
6、适用法的效力原则
7、法律部门与法律体系
第二节:经济纠纷的解决途径1、经济纠纷
2、仲裁
3、民事诉讼
4、行政复议
^
5、行政诉讼
第三节:法律责任1、法律责任的概述
—
第二章:劳动合同与社会保险法律制度第一节:劳动合同法律制度
1、劳动关系与劳动合同
2、劳动合同的订立
3、劳动合同的主要内容
@
3.1、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3.2、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3.3、劳动报酬
3.4、试用期
3.5、服务期
3.6、竞业限制
$
4、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
5、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5.1、劳动合同的解除
5.2、劳动合同的终止。
5.3、劳动合同解除和终止的经济补偿
【
6、集体合同与劳务派遣。
《经济法》基础知识点归纳
《经济法》基础知识点归纳经济法是指国家对经济活动进行监管和规范的法律制度,主要包括宪法、行政法、民法、刑法、民事法、商法、劳动法、环境法等法律体系。
下面是《经济法》的一些基础知识点的归纳:一、经济法的基本概念1.经济法的定义:经济法是指国家对经济关系进行规范并对经济活动进行监督的法律体系。
2.经济法的特点:专门性、规模性、动态性、适应性、约束性。
二、市场经济体制的法律保障1.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原则:自主经营、公平竞争、自由贸易、产权保护等。
2.具体法律保障措施:制定市场准入制度、反垄断法、商标法、专利法等。
三、经济组织与经济法1.经济组织的种类: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公司法人组织等。
2.经济组织的设立与管理:公司设立登记、公司法人资格审查、许可证管理等。
四、消费者权益与经济法1.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基本原则:公平、自由、诚信、安全。
2.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措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等。
五、劳动关系与劳动法1.劳动合同的基本内容:劳动报酬、劳动条件、劳动时间、劳动保护等。
2.劳动法律的保障措施: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仲裁法、职业安全法等。
六、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1.环境保护法的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
2.环境管理与企业责任:环境影响评价、排污许可证、环境污染责任等。
七、知识产权与经济发展1.知识产权的种类: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商业秘密等。
2.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等。
八、合同法基本原则与应用1.合同法的基本原则:自愿、平等、公平、诚信。
2.合同法适用的范围:商品交易、服务合同、建设工程合同等。
九、金融与经济法1.金融法的基本概念: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产品等。
2.金融法律保障措施:金融监管法、银行法、证券法等。
十、国际经济法与国际经济关系1.国际经济法的基本概念:国际经济关系、国际投资、国际贸易等。
2.国际经济法律保障措施:国际投资协定、自由贸易协定等。
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知识点
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知识点一、经济法基础知识1、法律规范:广义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公民在生产、生活中所建立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则;狭义指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行为规则。
2、法律部门:同类法律规范的集合体。
3、法律渊源:法律规范的来源。
4、法律关系:法律规范在调整社会关系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5、权利:指权利主体依法要求义务主体作出某种行为或者不作出某种行为的资格。
6、义务:指义务主体必须根据权利主体的要求作出某种行为或者不作出某种行为的责任。
7、法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8、代理: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与第三人实施法律行为,为被代理人设定、变更或消灭民事法律关系,由被代理人承担法律责任。
9、无权代理:没有代理权而以他人名义实施代理行为。
10、表见代理: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而以他人的名义实施代理行为,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而与其订立合同,该合同对被代理人和相对人有效。
11、法律责任:由特定法律事实所引起的对损害予以补偿、对违反行为予以惩罚的必为的强制性义务。
12、法律制裁:由国家专门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对违法者实施的强制性法律措施。
分为:民事制裁、行政制裁、刑事制裁、违宪制裁。
二、劳动合同与社会保险法律制度1、劳动合同的订立: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
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
2、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或者其他有效件号码;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物权法律制度(1)
某叔侄约定:侄子若将祖宅出售,叔父有权优先购买;如侄子在未满足叔父优先购买权的情况下擅自将祖宅售予他人,叔父有权宣告买卖无效。
后侄子违反约定将祖宅售予他人,并办理了转移登记。
根据物权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O OA.叔侄之间约定的优先购买权属于物权B.叔父有权基于叔侄间的约定主张房屋买卖合同无效C.叔父有权基于叔侄间的约定要求买受人返还房屋D.叔父有权基于叔侄间的约定要求侄子承担违约责任正确答案:D (1)选项ABC:叔侄之间优先购买权的约定不属于法律规定的物权种类,不具有排他效力;(2)选项D:叔侄之间优先购买权的约定具有债权效力,侄子违反约定,应承担违约责任。
他物权分为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担保物权是指以担保债权实现即以确保债务的履行为目的的物权,下列不属于担保物权的是O oA. 土地承包经营权B.抵押权C.质权D.留置权正确答案:A担保物权是指以担保债权实现即以确保债务的履行为目的的物权,包括抵押权、质权、留置权等。
通过一定的法律行为或基于法定的事实从原所有人处取得所有权的方式称为O OA.善意取得B .继受取得C.原始取得D.非法取得正确答案:B本题考查所有权的取得。
继受取得,是指通过一定的法律行为或基于法定的事实从原所有人处取得所有权。
这种取得方式须以原所有人对该项财产的所有权作为取得的前提条件。
土地承包经营权具有的法律特征有O。
A. 土地承包经营权属于一种新型的用益物权B.承包经营合同是确认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主要依据C.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主体是公民或集体组织D.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客体为全民所有的土地和集体所有的土地E.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利用他人的动产的一种权利正确答案:ABCD本题考查土地承包经营权。
土地承包经营权具有的法律特征:(1)承包经营合同是确认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主要依据;(2)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主体是公民或集体组织;(3)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客体为全民所有的土地和集体所有的土地;(4)土地承包经营权属于一种新型的用益物权。
经济与法治知识点总结
经济与法治知识点总结一、经济基础知识1.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是研究整体经济运行的一门学科,其中包括国民经济总体运行规律、宏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调控等内容。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国民经济总体产出、总体消费、总体投资、总体储蓄、总体就业、总体价格水平、总体通货膨胀、总体经济增长、总体经济波动等。
2.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是研究经济体的个体经济行为和微观经济结构的一门学科,其中包括个体经济主体的消费行为、生产行为、投资行为、供给行为、市场结构、价格决定、收入分配等内容。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家庭经济学、企业经济学、市场经济学等。
3.国际经济学国际经济学是研究各国之间经济关系、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等内容的一门学科。
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政策、国际货币制度、国际收支平衡、国际投资、国际金融等。
4.发展经济学发展经济学是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问题的一门学科,其中包括经济增长理论、发展经济政策、发展经济历程等内容。
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经济发展、贫困问题等。
二、法治基础知识1.宪法宪法是国家的最高法律,是国家政治制度和国家组织制度的基本法律。
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包括国家的性质、国家的根本任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形式和职权划分等。
2.民法民法是调整民事关系的一部分法律,是保障民事主体平等地位和民事主体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地进行民事活动的法律。
民法包括民事权利、民事行为、民事责任、民事法律行为、民事法律关系等内容。
3.刑法刑法是调整刑事关系的一部分法律,是保障国家、公共利益和公民、法人、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防止和惩治犯罪的法律。
刑法包括刑法原则、刑法的构成要件、犯罪的种类、刑事责任、刑罚等内容。
4.行政法行政法是调整行政关系的一部分法律,是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规范行政机关的行为,保证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和执行行政行为的法律。
初级经济法基础必考知识点-精选
(1)被拒绝付款的票据金额或已清偿的全部金额 (2)至清偿日按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利率计算的利息 (3)发出通知书的费用
【必考点11】票据行为
背书
种类
记载事项
粘单 附条件背书 部分背书
限制背书
转让背书 非转让背书 委托收款背书
质押背书 必须记载事项 背书人签章 可以补记事项 被背书人名称 相对记载事项 背书日期 粘单上的第一记载人,应当在票据和粘单的粘接处签章 条件无效 无效背书 (1)出票人记载“不得转让”的,票据不得背书转让 (2)其后手背书转让,原背书人对后手的被背书人不承担保证
2019初级经济法基础必考知识点讲义
注意:一共50个必考点,由于时间关系,部分考点的详细内容并没有列出来,所以 此讲 义的正确使用方法是按照讲义中列举的的必考点回归基础阶段,结合各自的基 础阶段资 料去做详细的复习,此轮50个必考点请学员务必复习到位,考场上都会遇 到。
【必考点1】法律关系三要素
主体 自然人
到 期 日 兑汇票 存票款,承兑银行向持票人无条件付款,对尚未支付的金额
起 10
按照每天 0.5‰计收利息
日
商业承 付款人开户行收到票据,及时通知付款人,付款人通知银行
兑汇票 付款。付款人存款账户不足,被委托银行向收款人发出“未
付款项通知书”
贴现
条件 (1)票据未到期
(2)票据未记载“不得转让”事项
【必考点3】仲裁 VS 民事诉讼
经济仲裁
前提条件
存在有效书面仲裁协议
民事诉讼 无仲裁协议
更多资料公众号:觅知豆
适 人身关系纠纷 用 劳动争议纠纷 范 行政争议纠纷 围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 审级制度 文书生效时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3、“经济法”和“调整经济的法”的关系。
(1)“经济法”是与民法、商法、行政法、刑法等部 门法并列的一个法律部门,是现代法律体系的一个重 要组成部分。
(2)所谓“调整经济的法”,是调整围绕社会物质财 富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过程所进行的各种经济 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体,它既包括传统法律体系中的 民法、商法,也包括近代产生的经济法,它既包括调 整国内经济关系的法,也包括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的国 际私法和国际经济法,它是一国所有调整经济关系的 法律规范的总和。
经济基础知识(法律)
上海石化培训中心 叶为华
法律部分知识结构:
• • • • • • • • • 第三十一章 第三十二章 第三十三章 第三十四章 法律对经济关系的调整 物权法律制度 合同法律制度 公司法律制度 工业产权法律制度 第三十五章 其他法律制度 劳动合同法律制度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 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 产品质量法律制度
第三十一章 法律对经济关系的调整
“调整经济的法律”和“经济法”的
概念 第一节 调整经济的法律 调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 经济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
第二节 经济法基础知识
经济法的本质 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调整经济的法律
• 考核内容:
(1)法学中经济概念 (2)调整经济的法律 (3)法律对经济关系的调整模型 (4)调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
• 【例题5:多选】“调整经济的法”包括( )。 A.民法 B.刑法 C.经济法 D.民商法 E.国际公法 [答案] ACDE [解析] “调整经济的法”包括民法、商法、经济法、 国际私法、国际公法等,是一国所有调整经济关 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 【例题5-2:单多选】“人类要进行物质资料的生 产,首先要完成人与生产资料的结合。这种结合 具体体现为人对财产的支配关系,在法律上就表 现为( )。 • A.物权法律制度和知识产权法律制度 C.所有权法律制度和支配权法律制度 B.民事责任法律制度和刑事责任法律制度 D.行政法律制度和经济法律制度 • 本题答案:A
2.维护公平竞争原则
是经济法反映社会化市场经济内在要求和理念的一项核心 的、基础性的原则,不仅直接体现在反垄断法和反不正当 竞争法中,还体现在经济法的各项制度如规划和产业政策、 财政税收中。
3.有限干预原则
有限干预原则要求,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必须有所 为、有所不为,有限干预原则要求政府对市场的 干预合法、合理、合经济规律。 4.责权利相统一原则
• 【例题1:单选】当代社会法律对经济关系的调整 模式是( )。 A 诸法不分,刑、民合一 B 民商法主导模式 C 行政法主导模型
D 民商法、经济法主导,环境法、劳动法、社会 保障法等辅助模式
答案:D
【例题2:单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颁布的经济 性法律、法规,都是经济民主和经济集中( ) 的产物。 A.相辅相成 B.融会贯通 C.对立统一 D.相互妥协
【例题12:多选】下列关于经济法的本质表述正确 的有( ) A.经济法是权力本位法 B.经济法是以私为主,公私兼顾的法 C.经济法是经济民主和经济集中对立统一的法 D.经济法是系统、综合调整的法 E.经济法是平衡协调法 答案:CDE
【例题13:多选】经济导性 B.一般意义上的法的经济性和普遍性等 C.一般意义上的法的社会性和阶级性等 D.经济法具有不同于其他法律部门的制定程序 E.经济法具有不同于其他法律部门的性质或属 性
• 【例题11:单选】关于经济法的表述错误的是(
)。
A.“经济法”即为“调整经济的法” B.经济法是社会本位法 C.经济法是系统、综合调整法 D.经济法是经济民主和经济集中对立统一的法 [答案]:A [解析]:经济法”和“调整经济的法”是两个不同 的概念,“调整经济的法”包含“经济法”,其 范畴更广。A选项错误。
• 【例题4:单选】调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中,( ) 主要调整市场力量发挥作用的经济领域。 A.民法 B.商法 C.劳动法 D.环境法 E.社会保障法 [答案]A, B [解析]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发挥着对资源配置的基 础性作用。在对市场经济进行规制的法律体系中,民商法 处于基本法的地位。民商法主要调整市场力量发 挥作用的 经济领域。
• 【例题6:单选】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不包括( )。
A. 经济管理关系 B. 市场管理关系 C. 组织管理性的流转和协作关系 D. 平等主体之间的交易关系
答案:D
【例题7:多选】下列属于调整和规制政府对市场 管理活动法的有( )。
A.财税法 B.竞争法 C.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D.金融法 E.政府采购法 • 本题答案:BC
3.经济法是系统、综合调整法 经济法通过具体制度和规范,分别细致地调整各 种经济关系; 另一方面在总体上对经济关系进行系统、综合的 调整。 4.经济法是经济民主和经济集中对立统一法 我国颁布的经济性法律、法规,都是经济民主和 经济集中对立统一的产物。 5.经济法是以公为主、公私兼顾的法 经济法是介于公法和私法之间并对之进行平衡协 调的以公为主、公私兼顾的新型的法。
• 【例题15:单选】以下不属于经济法基本原则的 是( )。 A.平衡协调原则 B.维护公平竞争原则 C.有限干预原则 D.市场优先原则 [答案]D [解析]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包括:平衡协调原则, 维护公平竞争原则,有限干预原则,责权利相统 一原则。因此,选项D不属于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 【例题16:多选】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有(
国家在市场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社会关系。 具体包括第一,维护公平竞争关系; 第二,产品质量管理关系; 第三,消费者权益保护关系。 其一,国家通过政府机构或设立企业、委托代理人 直接参与经济活动或经济关系,如进行招标、定 (购)货、发包、出让、信贷、担保等活动时发生 的合同关系; 其二,平等的国家机关或财政主体之间的经济协作 关系。
答案:C
• 【例题3:单选】在对市场经济进行规定的法律体
系中,(
)处于基本法的地位。
A. 民商法 B.证券法 C.海商法 D.合同法 [答案]A [解析]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发挥着对资源配置的 基础性作用。在对市场经济进行规制的法律体系中,民商 法处于基本法的地位。合同法、证券法、海商法都属于民 商法的分支。故应选A。
第二节、经济法基础知识
• 考核内容:
(1)经济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
(2)经济法的本质
(3)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 具体内容:
一、经济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
(一)经济法的概念
经济法即调整经济管理关系、市场管理关系和组 织管理性的协作关系的法律规范总称。
(二)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经济管理关系
具体内容 国家作为社会管理者运用一系列手段在对宏观经济 进行调控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关系。
2.经济法 • 【注1】经济法调整对象主要是国家对市场经济进 行宏观调控所形成的法律关系。经济法与民商法 协调互补,构成现代市场经济社会调整经济关系 的两大法律体系。 • 【注2】经济法对市场经济的调整主要包括如下内 容:
(1)调整和规制政府的宏观经济管理活动。如企业 的市场准入、计划法、财税法、金融法、会计法、 银行业法、金融监管法律制度、土地法等。
• 【例题10:单选】经济法是( )。 A. 经济民主和经济集中对立统一的法 B.片面调整法 C.权利本位法 D.以私为主,公私结合的法 [答案] A [解析]从经济法的本质来说,经济法是平衡协调法, 是社会本位法,是系统、综合调整法,是经济民 主和经济集中对立统一法,是以公为主,公私兼 顾的法。
• 【例题18:单选】经济法宗旨和本质的具体体现 是经济法的( A.特征 )。
B.基本原则
C.体系
D.调整对象
• 本题答案: B
• 【例题19:单选】经济法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
A.平等自愿原则 B.维护公平竞争原则 C.平衡协调原则 D.责权利相统一原则
• 本题答案: A
• 【例题20:多选】有限干预原则要求,政府对市 场的干预必须( )。 A.有所为,有所不为 B.政府对市场的干预为合法干预 C.政府对市场的干预为合理干预 D.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必须合乎经济规律 E.应当在有能力干预的条件下采取干预措施 • 本题答案:ABCD
(2)调整和规制政府对市场的管理活动。如反垄断 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价格法、产品质量法、消 费者权益保护法、食品安全法等。
(3)调整和规制国家直接从事的经济行为。如政府 采购法、国有资产管理法等。
3.其他法律部门
除了民商法和经济法,调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 主要法律部门还包括劳动法、环境法、社会保障 法等法律部门。
具体内容:
一、“调整经济的法律”和“经济法”的概念 1、法学视角的“经济”含义
从法学视角来界定经济,“经济”就是指人们围绕社会物 质财富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过程所进行的各种社会 关系的总和。
2、法律对经济关系的调整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在奴隶制社会和封建社会,法律对经济关系 的调整是诸法合一,刑法、民法不分。
)。
A.有限干预原则 B.平衡协调原则 C.责权利相统一原则 D.维护公平竞争原则 E.诚实信用原则 本题答案: ABCD
• 【例题17:单选】经济法反映社会化市场经济内 在要求和理念的一项核心的、基础性的原则是 ( )。 A.平等自愿原则 B.平衡协调原则 C.责权利相统一原则 D.维护公平竞争原则 • 本题答案:D
二、调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
具体来说,调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包 括三个层次:.
1.民商法 • 【注1】在对市场经济进行规制的法律体系中,民 商法处于基本法的地位。民法是市场经济基本法。 民商法主要调整市场力量发挥作用的经济领域。 • 【注2】市场作为商品经济运行的载体,在体系上 必须具备的首要条件,是市场主体即商品生产者、 经营者能作为独立的、能动的主体进入市场。
• 【例题9:单选】经济法以社会利益和社会责任为最高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