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事务比较

合集下载

数据库transaction用法

数据库transaction用法

数据库transaction用法1. 介绍在数据库管理系统中,transaction(事务)是指一系列数据库操作,要么全部执行,要么全部不执行。

在现代的数据库系统中,transaction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确保了数据库操作的一致性、可靠性和持久性。

本文将介绍数据库transaction的基本概念、用法和注意事项。

2. 事务的特性在数据库中,事务具有以下四个特性,通常被缩写为ACID:1)原子性(Atomicity):事务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工作单位,要么全部执行,要么全部不执行。

2)一致性(Consistency):事务执行前后,数据库的完整性约束没有被破坏。

3)隔离性(Isolation):在并发情况下,事务的执行不会受到其他事务的影响。

4)持久性(Durability):一旦事务提交,其结果就会被永久保存在数据库中,即使系统发生故障也不会丢失。

3. 事务的基本操作在数据库系统中,事务具有四个基本操作,通常被缩写为ACID:1)开始事务(BEGIN TRANSACTION):标志着事务的开始。

2)提交事务(COMMIT TRANSACTION):将事务的操作永久保存到数据库中。

3)回滚事务(ROLLBACK TRANSACTION):撤销事务中的所有操作,回复到事务开始之前的状态。

4)保存点(SAVEPOINT):在事务中设置一个保存点,可以在事务回滚时回滚到该保存点。

4. 事务的使用在实际开发中,事务的使用非常普遍,特别是在对数据库进行复杂操作时。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事务使用场景:1)转账操作:假设有一个转账操作,需要从一个账户扣除一定金额然后添加到另一个账户。

这个操作必须是原子性的,否则就会出现数据不一致的情况。

2)订单处理:在订单处理中,通常涉及到减库存、生成订单、扣款等操作,这些操作必须是一致的,否则就会出现订单和库存不匹配的情况。

3)数据导入导出:在数据导入导出时,需要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这就需要使用事务来保证操作的一致性。

数据库设计中的分析型与事务型应用选择

数据库设计中的分析型与事务型应用选择

数据库设计中的分析型与事务型应用选择在数据库设计过程中,选择适合的应用类型对于确保数据库系统的性能和功能是至关重要的。

其中两种常见的应用类型是分析型应用和事务型应用。

本文将探讨这两种应用类型的特点,并提供选择适合的应用类型的准则。

一、分析型应用1. 特点分析型应用主要用于处理大量的数据,通过对数据进行复杂的查询和分析,为决策提供支持。

这类应用通常需要对历史和实时数据进行深入分析,以发现隐藏的模式和规律。

分析型应用对于数据的读取操作比较频繁,而写入操作相对较少。

2. 适用场景分析型应用广泛应用于商业智能、数据挖掘、统计分析等领域。

例如,一个零售公司可以使用分析型应用来分析销售数据,以确定最畅销的产品、最佳的促销策略等。

3. 数据库设计要点为了支持分析型应用,数据库的设计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数据模型设计:应采用适合复杂查询的数据模型,如星型或雪花模型。

这样可以提高查询性能,并方便进行复杂关联查询。

- 数据存储方式:应考虑使用列存储方式来提高查询效率和压缩数据。

列存储适合于数据仓库中的大规模数据分析。

- 索引设计:应根据查询需求创建相应的索引,以加快查询速度。

- 数据分区:对于大规模数据,可以考虑将数据进行分区,从而提高查询效率和管理性能。

二、事务型应用1. 特点事务型应用主要用于处理大量的交易数据和日常业务操作。

这类应用对于数据的写入和修改操作比较频繁,而读取操作相对较少。

事务型应用通常需要满足ACID(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持久性)的要求,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2. 适用场景事务型应用广泛应用于银行、医院、电商等领域,这些领域的业务操作通常都涉及到数据的写入和修改。

例如,一个银行的交易系统就是一个典型的事务型应用。

3. 数据库设计要点为了支持事务型应用,数据库的设计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数据模型设计:应采用适合事务处理的数据模型,如关系型模型。

关系型数据库提供了事务管理和数据完整性保护的机制。

事务处理ES和数据库比较

事务处理ES和数据库比较
更加规范化和更加方便易行使得在数据库的设计中充分体现软件工程的先进思想和方法然而在识作为生产要素的使用更难以满足人们对知识创新的需求新的时代需要新型的数据处理技术事务处理e0由于是把在某一领域的数据处理过程中具有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人所遵循的决策规划进行整合以辅助事务处理形成的计算机系统该系统能够根据使用者所提供的信息向他们提出行动建议该系统建议使用后采取的行动往往都是现实中的专家在类似的情形下所会采取的行动事务处理e0因为融入专家模块打破了将专家系统孤立于主流的数据处理应用之外的局面而将两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以一种全新的概念改变着人类进行事务处理的方式事务处理e0擅长处理复杂的数据处理问题且系统可扩充性好所以事务处理e0较数据库更具优势更有发展潜力结束语数据库技术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在传统的事务处理方面的应用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但缺少对决策
$ 发展 现状
二十世纪 ! 数据库技术取得了决定性的成果并 且已经得到广 泛的应用 " 但是 !数据库技术作为一种基本的信息 存储和管理方 式 ! 仍然以 联机事 务处理 $2345 )26 73869 4:;6 <;=>8?6 5:?=9<< 86@ % 为核心应用 ! 缺少对决策 # 分析 #预测等高级功能的支持机制 "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 新的数据采集和获取技术不断发 展 ! 使得数据库中所存储的数据量也随之急剧增长 " 而数据处理技术
收稿日期 !$%%&’#%’() 作者简介 ! 杜美萍 "#*+%’#$ 女 $ 江苏如皋人 $ 讲师 $ 研究
# 各自 的优 势及 应用领 域
诞生于 ) + 世纪 ,+ 年代后期 ! 于 - + 年代迅速 发展起来的数 据 库技术早已 渗透到人类 生活的各 个领域 ! 从企业 管理 # 银行业 务 管理到情报检索 #档 案管理 # 普查 # 统计 都离不开 数据库管理 " 由 于数据库技 术发展成熟 #开 发数据库 应用系统投 资小 ! 故在以 数据处理为主的领域有着明显的优势 " 事务处理 ! " 是融入专家模块的各种计算机应用系统 !拥有事 务处理相关领域的相当数量的专家级知识 ! 并且能够在运行过程 中不断地增长新知识和修改原有知识 ! 使对事务的处理达到专家 级水平 " 这点是数据库技术无法比拟的" 主要的应用领域如财物处 理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 决策支持系统 #./0 系统 #./1 系统等等 "

各种数据库的优缺点比较分析

各种数据库的优缺点比较分析

各种数据库的优缺点比较分析数据库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用于存储和管理数据的系统。

不同的数据库类型在不同的场景下有不同的应用,比如关系数据库(如MySQL,Oracle)、文档数据库(如MongoDB)、键值数据库(如Redis)等等。

本文将对几种数据库进行简要地比较和分析,探讨其各自的优缺点。

一、关系型数据库关系型数据库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数据库,它能够处理大量结构化数据,并提供多种查询方式。

其中最著名的当属MySQL和Oracle。

1.优点(1)数据结构稳定:关系型数据库中的表结构可以比较好地规范化,保证了数据的稳定性。

(2)查询速度快:关系型数据库的查询速度很快,因为它们会自动创建索引,使得查询速度更快。

(3)支持事务:关系型数据库支持事务,可以保证操作的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和持久性,有利于数据的完整性。

2.缺点(1)扩展性差:关系型数据库的扩展性较差,当数据量大时,查询速度会变慢。

(2)数据存储空间大:关系型数据库需要保持数据的完整性,因此需要占用较大的存储空间。

(3)用户并发量不够:当用户量较大时,关系型数据库可能需要的硬件配置较高。

二、文档数据库文档数据库是一种非关系型数据库,通常被用来存储非结构化的数据,如文档和图片。

其中一款比较受欢迎的是MongoDB。

1.优点(1)数据结构灵活:文档数据库的结构比较灵活,适用于存储非结构化的数据。

(2)扩展性好:由于文档数据库的结构灵活,因此它具有较好的扩展性,能够支持大量数据的存储和查询。

(3)高性能:文档数据库适用于非结构化数据的存储、检索和分析,具有高性能的特性。

2.缺点(1)数据结构不稳定:文档数据库中的各种文档并不一定有相同的内容结构,这可能会给数据库的设计带来一些困难。

(2)查询语言很复杂:由于文档数据库不同于关系型数据库,因此它们的查询语言相对较为复杂,需要专门的库才能充分使用。

(3)索引不够完善:文档数据库的索引与关系型数据库不同,它们并不是自动创建索引,因此在查询效率方面需要一些改进。

数据库事务总结

数据库事务总结

关于数据库事务隔离级别的介绍事务(Transaction)是并发控制的基本单位。

所谓的事务,它是一个操作序列,这些操作要么都执行,要么都不执行,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工作单位。

例如,银行转账工作:从一个账号扣款并使另一个账号增款,这两个操作要么都执行,要么都不执行。

所以,应该把它们看成一个事务。

事务是数据库维护数据一致性的单位,在每个事务结束时,都能保持数据一致性。

针对上面的描述可以看出,事务的提出主要是为了解决并发情况下保持数据一致性的问题。

事务具有以下4个基本特征。

● Atomic(原子性):事务中包含的操作被看做一个逻辑单元,这个逻辑单元中的操作要么全部成功,要么全部失败。

● Consistency(一致性):只有合法的数据可以被写入数据库,否则事务应该将其回滚到最初状态。

● Isolation(隔离性):事务允许多个用户对同一个数据进行并发访问,而不破坏数据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同时,并行事务的修改必须与其他并行事务的修改相互独立。

● Durability(持久性):事务结束后,事务处理的结果必须能够得到固化。

数据库肯定是要被广大客户所共享访问的,那么在数据库操作过程中很可能出现以下几种不确定情况。

● 更新丢失(Lost update):两个事务都同时更新一行数据,但是第二个事务却中途失败退出,导致对数据的两个修改都失效了。

这是因为系统没有执行任何的锁操作,因此并发事务并没有被隔离开来。

● 脏读取(Dirty Reads):一个事务开始读取了某行数据,但是另外一个事务已经更新了此数据但没有能够及时提交。

这是相当危险的,因为很可能所有的操作都被回滚。

● 不可重复读取(Non-repeatable Reads):一个事务对同一行数据重复读取两次,但是却得到了不同的结果。

例如,在两次读取的中途,有另外一个事务对该行数据进行了修改,并提交。

● 两次更新问题(Second lost updates problem):无法重复读取的特例。

数据库事务执行与回滚的性能分析与优化

数据库事务执行与回滚的性能分析与优化

数据库事务执行与回滚的性能分析与优化在现代的计算机应用中,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用于存储和管理大量的数据。

在数据库中执行的操作通常以事务的形式进行,以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然而,数据库事务执行和回滚的性能可能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

因此,本文将探讨数据库事务执行和回滚的性能分析与优化方法。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什么是数据库事务。

事务是一个数据库操作序列,它被视为不可分割的单位。

这意味着事务中的所有操作要么全部执行成功,要么全部不执行。

如果事务中的任何一个操作失败,那么整个事务将被回滚,即撤销之前的所有操作。

数据库事务的性能分析是确定事务执行时间的过程。

可以通过监视事务的执行时间来了解系统的性能瓶颈,并根据需求进行优化。

在进行性能分析时,可以使用数据库监视工具来捕获和分析事务执行的性能数据。

根据监视信息,可以查找导致性能问题的具体操作或查询,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数据库事务回滚的性能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当事务需要回滚时,所有在事务中执行的操作需要被撤销。

如果事务回滚的性能较差,将会产生一定的性能损失。

为了优化事务回滚的性能,以下是一些可以考虑的方法:1. 使用恢复点:在事务执行期间,可以创建恢复点。

使用恢复点可以将事务恢复到任意时间点的状态,而无需执行完整的回滚过程。

这减少了回滚操作的开销,提高了性能。

2. 设置索引:在数据库表中创建适当的索引可以加速回滚操作。

索引允许数据库引擎更快地定位和撤销数据操作。

使用索引可以减少回滚所需的IO操作。

3. 调整事务日志缓冲区大小:数据库引擎在事务执行期间将操作记录到事务日志中。

可以通过调整事务日志缓冲区大小来优化回滚性能。

较大的缓冲区可以减少IO操作的数量,从而提高回滚性能。

4. 并发控制:数据库中的并发事务可能会相互干扰,导致性能下降。

通过使用适当的并发控制机制,如锁定和事务隔离级别,可以减少事务回滚的频率,提高性能。

5. 调整事务提交时间:将事务的提交时间尽可能推迟,直到所有事务操作已成功执行。

多版本与加锁在数据库事务管理中的比较

多版本与加锁在数据库事务管理中的比较

多版本与加锁在数据库事务管理中的比较摘要:在数据库系统(DBMS)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两种比较成熟的并发事务控制方法,即传统的加锁机制和基于时间戳排序的多版本机制。

结合两个典型DBMS产品,详细比较这两种机制在处理并发和恢复时的不同,从而说明多版本机制在事务管理方面的优越性。

关键词:多版本机制;加锁机制;事务;并发控制;故障恢复0 引言数据库中存在的信息是对现实世界的反映,现实世界要保持某种合理的状态必须受到一定法则的限制和约束,这种限制和约束反映到数据库中就是数据必须满足一定的约束条件。

从用户的观点看,数据库中的一些操作的集合通常认为是一个单元,这些操作要么全都发生,要么由于出错或撤销都不发生。

因此,事务管理一直都是数据库系统最重要、最关键的部分之一。

事务指构成单一逻辑工作单元的操作集合,具有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和持久性4个基本特性,其中,保持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是目的,其他3个特性都是手段。

数据库系统对事务的管理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并发控制实现了事务的隔离性;恢复部件保证了事务的原子性和持久性。

对于具体的DBMS产品来说,其处理数据并发读写的能力(这也是评测数据库的主要指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采用的是何种并发控制机制,而这又进一步影响在故障发生后进行恢复的策略和代价。

在数据库系统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两种比较成熟的并发控制方法,即传统的加锁机制和基于事务排序的多版本机制。

1 基本概念1.1 加锁机制最古老也是最普通的控制并发读写的方式就是通过对数据加锁来“拒绝”其他用户的访问要求,以保证一致性。

这在操作系统、网络等各种需要实现资源互斥的场合都是适用的。

加锁机制明显的缺陷是无法避免死锁和饥饿。

通过下文的比较还可以看到,在并发中容易出现由于相容矩阵产生的锁冲突、由于多粒度机制产生的锁升级等现象,恢复中也有依赖日志而代价较高等不足。

典型的基于加锁机制的数据库产品有Microsoft SQL Server、DB2、MySQL、SyBase、Infomix等。

数据库事务、事务隔离级别以及锁机制详解

数据库事务、事务隔离级别以及锁机制详解

数据库事务、事务隔离级别以及锁机制详解以下主要以MySQL(InnoDB引擎)数据库为讨论背景,纯属个⼈学习总结,不对的地⽅还请指出!什么是事务?事务是作为⼀个逻辑单元执⾏的⼀系列操作,要么⼀起成功,要么⼀起失败。

⼀个逻辑⼯作单元必须有四个属性,称为 ACID(原⼦性、致性、隔离性和持久性)属性,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个事务。

数据库事物的四⼤特性(ACID):1)原⼦性:(Atomicity)务必须是原⼦⼯作单元;对于其数据修改,要么全都执⾏,要么全都不执⾏。

2)⼀致性:(Consistency)事务在完成时,必须使所有的数据都保持⼀致状态。

在相关数据库中,所有规则都必须应⽤于事务的修改,保持所有数据的完整性。

事务结束时,所有的内部数据结构(如 B 树索引或双向链表)都必须是正确的。

3)隔离线:(Isolation)由并发事务所作的修改必须与任何其它并发事务所作的修改隔离。

事务查看数据时数据所处的状态,要么另⼀并发事务修改它之前的状态,要么是另⼀事务修改它之后的状态,事务不会查看中间状态的数据。

这为可串⾏性,因为它能够重新装载起始数据,并且重播⼀系列事务,以使数据结束时的状态与原始事务执的状态相同。

4)持久性:(Durability)事务完成之后,它对于系统的影响是永久性的。

该修改即使出现系统故障也将⼀直保持。

事务并发时会发⽣什么问题?(在不考虑事务隔离情况下)1)脏读:脏读是指在⼀个事务处理过程⾥读取了另⼀个未提交的事务中的数据。

例:事务A修改num=123------事务B读取num=123(A操作还未提交时)事务A回滚此时就会出现B事务读到的num并不是数据库中真正的num的值,这种情况就叫“脏读”。

2)不可重读:不可重复读是指在对于数据库中的某个数据,⼀个事务范围内多次查询却返回了不同的数据值,这是由于在查询间隔,被另⼀个事务修改并提交了。

例:事务A读取num=123(事务A并未结束)------事务B修改num=321,并提交了事务事务A再次读取num=321此时就会出现同⼀次事务A中两次读取num的值不⼀样,这种情况就叫“不可重读”。

数据库类型比较选择最适合你的数据存储方案

数据库类型比较选择最适合你的数据存储方案

数据库类型比较选择最适合你的数据存储方案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数据的产生和应用呈现爆炸式增长。

为了高效地管理和利用这些数据,选择合适的数据库类型和存储方案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数据库类型,并分析如何选择最适合你的数据存储方案。

一、关系型数据库关系型数据库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数据库类型之一。

它采用表格的形式来组织数据,可以实现数据的结构化存储和高效查询。

关系型数据库的主要特点包括:1. 数据一致性:关系型数据库强调数据的一致性,通过定义数据模型和约束条件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2. 高可靠性:关系型数据库通常支持事务处理,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 灵活性:关系型数据库可以根据需求进行数据模型的调整和扩展,具有较高的灵活性。

然而,关系型数据库也存在一些限制。

当数据规模庞大、数据结构复杂、并发访问量较高时,关系型数据库的性能可能受到限制。

此外,关系型数据库的存储和查询需要较高的成本和复杂性。

二、非关系型数据库随着大数据和云计算的兴起,非关系型数据库(NoSQL)逐渐受到重视。

非关系型数据库以键值对、文档、列族、图等方式来组织和存储数据,具有以下特点:1. 高扩展性:非关系型数据库可以通过水平扩展的方式来应对数据规模的增长,可以轻松处理海量数据。

2. 高性能:非关系型数据库通过优化存储结构和查询算法,实现了快速的数据读写和查询操作。

3. 灵活的数据模型:非关系型数据库可以根据业务需求灵活地调整数据模型,适应多变的数据结构。

然而,非关系型数据库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例如,不支持复杂的事务处理和关系查询操作,数据一致性和完整性的保证需要在应用层面进行管理。

此外,非关系型数据库的学习和使用成本相对较高。

三、选择最适合的数据存储方案在选择适合的数据存储方案时,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数据特点:首先要了解自己的数据特点,包括数据的结构、规模、变化频率等。

如果数据结构较简单、规模较小且变化频率不高,关系型数据库可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如何使用MySQL进行数据比较和同步

如何使用MySQL进行数据比较和同步

如何使用MySQL进行数据比较和同步引言:随着数据量的不断增长和业务需求的增加,数据库的管理变得愈发重要。

在数据库维护中,数据比较和同步是一项常见而且关键的任务。

MySQL作为一种常用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了丰富的功能和工具,可以帮助我们轻松进行数据比较和同步的操作。

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MySQL进行数据比较和同步的方法和步骤。

一、数据比较的方法和步骤数据比较是指将两个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对比,找出差异的行或列。

在MySQL中,我们可以使用一些常用的方法和工具来完成这一任务。

1. 使用"SELECT"语句进行对比:通过使用"SELECT"语句,我们可以编写查询语句来比较两个数据表中的数据是否一致。

首先,我们需要将两个数据表连接起来,然后使用"WHERE"子句来比较每一行的数据。

例如:```sqlSELECT *FROM table1LEFT JOIN table2 ON table1.id = table2.idWHERE table1.column <> table2.column;```这样,我们就可以找出两个数据表中不一致的数据。

2. 使用"CHECKSUM"函数进行对比:MySQL提供了"CHECKSUM"函数,可以计算一个表的校验和,然后将其与另一个表的校验和进行比较。

如果两个表的校验和不一致,说明两个表的数据存在差异。

例如:```sqlSELECT CHECKSUM(table1.column1, table1.column2) AS checksum1, CHECKSUM(table2.column1, table2.column2) AS checksum2FROM table1, table2WHERE table1.id = table2.idHAVING checksum1 <> checksum2;```这样,我们就可以找出两个数据表中校验和不一致的数据。

各个数据库默认的事务隔离级别

各个数据库默认的事务隔离级别

各个数据库默认的事务隔离级别你有没有遇到过在数据库里搞事情的时候,突然就被数据搞得一团糟?比如,你明明刚提交了一个操作,结果别人却在你眼皮底下做了更改,最后弄得你就差点哭出来,啥都不想干了。

其实呢,这些问题大部分都和事务隔离级别有关系。

简单说,事务隔离级别就是数据库保证你操作不被其他人的操作影响的方式。

好像你去餐厅吃饭,如果你旁边那桌吃得比你还快,还总是抢先拿到最后的甜点,那多不舒服啊,对吧?所以,数据库也得想办法避免这种“抢甜点”的情况。

今天,就让咱们来聊聊不同数据库的默认事务隔离级别,看看它们到底是怎么“保护”我们吃这顿“数据库大餐”的。

首先啊,说到事务隔离,得从最基础的四个等级开始。

第一个呢,就是“读未提交”这种级别。

说实话,这个级别就像是一个大马路上,随便一个小贼就能把你兜里的钱给掏走的节奏。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一个事务可以读取到别的事务还没有提交的修改。

就像你正在做数学作业,前面的人还没交卷呢,但你却偷偷看了他写的答案,结果错得一塌糊涂。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轻松读到未提交的脏数据,风险高得不行。

大多数数据库,不会把这个当作默认选项。

然后,咱们来看看“读已提交”级别。

这个级别就像是在你做作业的时候,老师已经走到你身边,看到你还没交卷,他才会给你检查你的答案。

也就是说,你读到的,都是已经被提交的数据,其他人正在做的修改,你是不知道的。

这下好了,至少能保证你看到的数据是有点靠谱的,但问题也来了。

如果你正在看一题,你忽然看到旁边的同学变动了自己的答案,而你还没来得及反应过来,他又改了一次,结果你就不知道该信谁了。

这个情况就是“不可重复读”的问题,大家都没有解决掉。

接下来是“可重复读”级别。

这个级别听上去似乎好很多,因为它保证了你读取的数据在事务期间是稳定的,不会像“读已提交”那样突然变动。

就像你和朋友一起去玩游戏,明明约定好了分数和规则,结果在中途不时地被干扰,乱了节奏。

可是“可重复读”就不一样了,它能确保你每次查的东西都一样,不会乱改。

数据库事务管理的经典案例与对比分析

数据库事务管理的经典案例与对比分析

数据库事务管理的经典案例与对比分析数据库事务管理是保证数据库操作的一致性和完整性的重要机制。

在实际应用中,事务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数据库事务管理的经典案例,并对不同的事务管理方法进行对比分析。

在数据库操作过程中,事务是一组操作单元,包含了一组数据库操作。

事务具有ACID属性,即原子性(Atomicity)、一致性(Consistency)、隔离性(Isolation)和持久性(Durability)。

数据库事务管理使用的最常见的技术是两阶段提交(Two-Phase Commit, 2PC)案例一:转账事务考虑一个简单的银行转账案例,假设用户A向用户B转账100元。

在转账过程中,数据库需要对用户A和用户B的账户进行更新操作。

如果转账过程中出现了错误或中断,事务管理机制应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

在两阶段提交过程中,第一阶段(准备阶段)数据库将参与者节点(用户A和用户B的账户)的变更写入日志并持久化,然后询问参与者节点是否准备好提交操作。

如果所有节点都准备好提交,则进入第二阶段(提交阶段),每个参与者节点提交变更操作并写入日志并持久化,然后向协调者节点发送提交消息。

协调者节点接收到所有的提交消息后,向所有参与者节点发送提交完成消息。

这种方法可以确保如果整个过程中发生了错误或中断,可以通过回滚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

然而,两阶段提交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如果协调者在第一阶段崩溃,参与者可能会一直等待,导致系统的可用性降低。

其次,两阶段提交需要和参与者节点的日志进行频繁的读写操作,对系统的性能造成一定的影响。

最后,两阶段提交算法无法应对网络分区的情况,即当协调者与参与者节点之间的网络连接出现问题时,无法保证一致性。

案例二:订单处理事务考虑一个电子商务网站的订单处理案例,用户在网站上下订单并进行付款。

在订单处理过程中,数据库需要对用户账户进行扣款并更新订单状态,还需更新库存信息。

对于订单处理事务,可使用快照隔离(Snapshot Isolation)作为事务管理机制。

数据库 事务和快照的理解

数据库 事务和快照的理解

数据库事务和快照的理解数据库事务和快照是数据库管理系统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它们在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恢复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事务是一组逻辑单元,它使数据从一种状态变换到另一种状态。

事务要么全部执行,要么全部不执行,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工作单位。

例如,在银行转账的场景中,从一个账户扣款和向另一个账户存款这两个操作要么都执行,要么都不执行,这就是一个事务的例子。

事务具有四个特性: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和持久性。

原子性指的是事务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工作单位,事务中的操作要么都发生,要么都不发生。

一致性指的是事务必须使数据库从一个一致性状态变换到另一个一致性状态。

隔离性指的是在并发环境中,当不同的事务同时操纵相同的数据时,每个事务都有各自的完整数据空间,即一个事务内部的操作及使用的数据对并发的其他事务是隔离的,并发执行的各个事务之间不会互相干扰。

持久性指的是一旦事务提交,则其结果就是永久的,即使系统发生崩溃也不会丢失。

快照则是数据库事务运行情况的一种记录方式。

在数据库管理系统中,快照用来存储某个时间点或事务开始时的数据库状态。

当事务执行时,数据库管理系统会创建一个快照,记录当前系统中活跃的其他事务以及它们的状态。

这样,如果事务需要读取数据,它可以从快照中获取,而不需要直接访问数据库。

快照的主要作用是解决并发访问时可能出现的问题,如脏读、不可重复读和幻读等。

通过快照,数据库管理系统可以确保事务在读取数据时获得一致性的视图,即使其他事务正在修改相同的数据。

总的来说,事务和快照是数据库管理系统中用于确保数据一致性和恢复的重要机制。

事务通过一组逻辑单元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而快照则提供了一种记录数据库状态的方式,以便在需要时恢复数据。

数据库事务的概念与特点

数据库事务的概念与特点

数据库事务的概念与特点在数据库管理系统中,事务是指完成一项工作的一个完整过程,这个工作可能由多个步骤组成。

在执行事务的过程中,要么全部执行成功,要么全部不执行。

也就是说,事务是一种保证数据完整性和一致性的机制。

一、概念事务是指一组逻辑操作单元,这些操作作为一个整体要么全部执行,要么全部不执行。

在关系数据库中,事务是指一系列对数据库进行读或写的操作。

一个事务必须定义为一个完整的、不可分割的操作单元,就是说,一个事务中的各项操作,要么全部提交成功,要么全部失败并撤销。

在操作完一个事务后,系统必须保证它所操作的数据库是处于一种可靠的状态,以便于下一个事务的进行。

数据库管理系统通过事务管理器来实现对事务的支持。

事务管理器的主要任务是提供事务各个阶段的支持和控制,确保系统中每一个已经提交的事务都是可靠的和一致的。

二、特点1. 原子性事务是一个原子操作,它是对数据进行变更的最小单位,由一组操作构成,这些操作要么全部成功,要么全部失败。

在事务执行过程中,如果出现了任何错误,整个事务将被回滚,所有的操作都将撤销,即原子性的特性确保了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2. 一致性事务执行的结果必须是使数据库从一个一致性状态变为另一个一致性状态。

如果事务执行过程中出现了错误,即使系统出现了故障,也不会破坏数据库的一致性。

3. 隔离性多个事务同时执行时,每个事务都应该彼此独立,不应该互相干扰。

一个事务所做的修改在最终提交之前,对其它事务应该是不可见的,即隔离性的特性确保了事务的独立性。

4. 持久性在事务成功结束后,对数据库所做的修改必须得到永久的保存,即使系统故障也不能对其造成影响。

持久性的特性确保了数据的持久性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事务是数据库管理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通过事务的特性,确保了数据库的完整性、一致性和可靠性。

在使用数据库时,需要充分理解事务的概念和特点,合理地利用事务机制,以确保数据的正确性和安全性。

数据库事务在实际项目中的使用方法

数据库事务在实际项目中的使用方法

数据库事务在实际项目中的使用方法宝子!今天咱来唠唠数据库事务在实际项目里咋用哈。

你可以把数据库事务想象成一个小包裹,这个包裹里的操作啊,要么全都成功,要么就全都失败,就像你去超市买东西,结账的时候要么所有东西都顺利付款,要么一样都不买成,可不能付了一部分钱拿一部分东西走哦。

在实际项目中,比如说一个电商项目。

当用户下单的时候,这里面就涉及到好几个数据库操作呢。

要把商品的库存减少,要在订单表里增加一条订单记录,可能还要在用户的消费记录里添一笔。

这时候就需要用到事务啦。

我们就把这些操作都放在一个事务里。

如果在减少库存的时候发现库存不够了,那整个事务就得回滚。

就像刚刚说的超市买东西,没货了就不能算你买成功啦,订单记录和消费记录都不能生成。

再比如说一个银行转账系统。

从一个账户扣钱,再给另一个账户加钱,这俩操作也得放在一个事务里。

要是扣钱成功了,但是加钱的时候出了问题,比如说系统突然崩了或者目标账户有啥特殊限制加不进去,那扣的钱就得原封不动地回来。

要是没有事务的保障,这钱可就莫名其妙消失或者错乱啦,那用户不得急眼呀。

那在代码里咋实现呢?不同的数据库系统有不同的语法,但大致思路都是先开启一个事务,然后执行那些相关的数据库操作,要是中间有啥差错,就回滚这个事务,如果一切顺利,就提交这个事务。

这就好像你做一个手工活儿,开始的时候你就告诉自己,我要一气呵成,中间出问题了就推倒重来,没问题了就大功告成。

数据库事务在实际项目里就是这么个贴心小棉袄的存在,它保障了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让整个系统稳稳当当的,就像给系统吃了一颗定心丸。

有了它,咱们就不用担心那些数据操作七零八落的,搞得一团糟啦。

它就像一个严格的小管家,把相关的数据库操作管理得井井有条呢。

数据库的事务一致性与回滚技术

数据库的事务一致性与回滚技术

数据库的事务一致性与回滚技术在计算机科学中,数据库是非常重要的数据存储和管理方式。

在一个数据库系统中,事务是指一组数据库操作的执行,被认为是一个独立的逻辑单元。

事务的一致性是指事务在执行前和执行后数据库状态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而在事务的处理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错误,因此需要使用回滚技术来确保数据库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事务一致性是指当多个操作同时执行时,数据库必须保证数据的一致性。

数据库系统通过使用不同的技术来实现事务一致性,其中最常用的技术之一是ACID原则。

ACID是指原子性(Atomicity)、一致性(Consistency)、隔离性(Isolation)和持久性(Durability)。

原子性即事务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最小工作单元,只有当事务中所有操作都成功执行时,才会进行提交,否则将进行回滚。

一致性指事务的执行不能破坏数据库的完整性和约束条件。

隔离性指当多个事务同时执行时,事务之间必须相互隔离,即一个事务对其他事务的操作是不可见的。

持久性指事务提交后,对数据库的修改必须得到持久保存。

回滚技术是用于撤销已经执行的事务和将数据库恢复到事务开始之前的状态的一种技术。

在数据库中,发生错误的情况下,回滚技术可以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回滚技术。

1. 事务日志:事务日志是一种记录数据库操作的技术。

在事务开始之前,数据库系统会创建一个事务日志文件,并将操作的详细信息和数据的旧值记录到事务日志中。

如果事务需要回滚,系统可以通过读取事务日志中的操作信息进行回滚,并将数据恢复到事务开始之前的状态。

2. 检查点:检查点是数据库中的一个固定时间点,在这个时间点之前的所有操作被认为是有效的。

在执行事务期间,数据库会定期创建检查点,以便在发生错误时可以从最近的检查点开始恢复。

如果事务需要回滚,系统可以从最近的检查点恢复并回滚未提交的事务。

3. 错误恢复:错误恢复是指数据库在发生错误时的恢复过程。

当数据库系统发现发生了错误,它会尝试通过事务的回滚来回到之前的状态。

oracle和mysql数据库结构比对的思路

oracle和mysql数据库结构比对的思路

Oracle和MySQL数据库结构比对的思路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架构对比:Oracle和MySQL采用不同的架构设计。

Oracle是集中式数据库,采用单体架构,而MySQL是分布式数据库,采用分片架构。

这种架构上的差异导致了它们在可扩展性、可靠性和性能等方面的不同。

2. 数据类型对比:Oracle和MySQL支持的数据类型有所不同。

例如,Oracle支持更多的数据类型,包括字符、数值、日期、时间等,而MySQL则支持较为简单但常用的数据类型。

这可能导致在数据存储和处理方面的差异。

3. 存储过程和函数对比:Oracle和MySQL支持不同的存储过程和函数。

Oracle提供了丰富的内置函数和存储过程,而MySQL则相对较少。

这可能会影响数据库的功能和性能,特别是在进行复杂的业务逻辑处理时。

4. 事务处理对比:Oracle和MySQL在事务处理方面有所不同。

Oracle支持分布式事务处理,而MySQL则支持传统的单一事务模型。

这可能会影响数据库在处理复杂事务时的性能和可靠性。

5. 性能优化对比:Oracle和MySQL的性能优化方法有所不同。

Oracle可以采用多种优化手段,如分区、并行处理等,而MySQL则主要依赖于索引和查询优化。

这种差异要求在进行数据库性能优化时采取不同的策略。

6. 安全性对比:Oracle和MySQL在安全性方面有所不同。

Oracle 提供了丰富的安全特性,如用户权限控制、审计等,而MySQL则提供了基本的安全特性。

这可能会影响数据库在处理敏感数据时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进行Oracle和MySQL数据库结构比对时,需要考虑多个方面,包括架构、数据类型、存储过程和函数、事务处理、性能优化和安全性等。

通过深入分析和比较这些方面,可以全面了解两者之间的差异,并选择最适合特定需求的数据库系统。

mysql数据库4种事务的特性以及实现原理

mysql数据库4种事务的特性以及实现原理

mysql数据库4种事务的特性以及实现原理事务的四⼤特性(ACID):1.原⼦性(atomicity):⼀个事务必须视为⼀个不可分割的最⼩⼯作单元,整个事务中的所有操作要么全部提交成功,要么全部失败回滚,对于⼀个事务来说,不可能只执⾏其中的⼀部分操作,这就是事务的原⼦性。

2.⼀致性(consistency):数据库总数从⼀个⼀致性的状态转换到另⼀个⼀致性的状态。

3.隔离性(isolation):⼀个事务所做的修改在最终提交以前,对其他事务是不可见的。

4.持久性(durability):⼀旦事务提交,则其所做的修改就会永久保存到数据库中。

此时即使系统崩溃,修改的数据也不会丢失。

ACID:原⼦性:语句要么都执⾏,要么都不是执⾏,是事务最核⼼的特性,事务本⾝来说就是以原⼦性历来定义的,实现主要是基于undo log持久性:保证事务提交之后,不会因为宕机等其他的原因⽽导致数据的丢失,主要是基于 redo log实现隔离性:保证事务与事务之间的执⾏是相互隔离的,事务的执⾏不会受到其他事务的影响。

InnoDB存储引擎默认的数据库隔离级别是RR(可重复读),RR⼜主要是基于锁机制,数据的隐藏列,undo log类以及 next-key lock机制⼀致性:事务追求的最终⽬标,⼀致性的实现即需要数据库层⾯的保障,也需要应⽤层⾯的保障。

事务的隔离级别有4种,由低到⾼分别为Read uncommitted 、Read committed 、Repeatable read (默认)、Serializable 。

脏读:⼀个事物看到另⼀个事物未提交的数据不可重复读:⼀个事物范围内,两次查询到的数据不⼀致(针对于update)。

幻读:⼀个事物范围内,两次查询到的数据不⼀致(针对的是insert)。

Read uncommitted:未提交读,啥也避免不了Read committed :读提交,若有事务对数据进⾏更新(UPDATE)操作时,读操作事务要等待这个更新操作事务提交后才能读取数据,可以解决脏读问题Repeatable read:可重复读,解决了不可重复读。

数据库事务的四大特性以及事务的隔离级别

数据库事务的四大特性以及事务的隔离级别

数据库事务的四⼤特性以及事务的隔离级别 本篇讲诉数据库中事务的四⼤特性(ACID),并且将会详细地说明事务的隔离级别。

如果⼀个数据库声称⽀持事务的操作,那么该数据库必须要具备以下四个特性:⑴原⼦性(Atomicity) 原⼦性是指事务包含的所有操作要么全部成功,要么全部失败回滚,这和前⾯两篇博客介绍事务的功能是⼀样的概念,因此事务的操作如果成功就必须要完全应⽤到数据库,如果操作失败则不能对数据库有任何影响。

⑵⼀致性(Consistency) ⼀致性是指事务必须使数据库从⼀个⼀致性状态变换到另⼀个⼀致性状态,也就是说⼀个事务执⾏之前和执⾏之后都必须处于⼀致性状态。

拿转账来说,假设⽤户A和⽤户B两者的钱加起来⼀共是5000,那么不管A和B之间如何转账,转⼏次账,事务结束后两个⽤户的钱相加起来应该还得是5000,这就是事务的⼀致性。

⑶隔离性(Isolation) 隔离性是当多个⽤户并发访问数据库时,⽐如操作同⼀张表时,数据库为每⼀个⽤户开启的事务,不能被其他事务的操作所⼲扰,多个并发事务之间要相互隔离。

即要达到这么⼀种效果:对于任意两个并发的事务T1和T2,在事务T1看来,T2要么在T1开始之前就已经结束,要么在T1结束之后才开始,这样每个事务都感觉不到有其他事务在并发地执⾏。

关于事务的隔离性数据库提供了多种隔离级别,稍后会介绍到。

⑷持久性(Durability) 持久性是指⼀个事务⼀旦被提交了,那么对数据库中的数据的改变就是永久性的,即便是在数据库系统遇到故障的情况下也不会丢失提交事务的操作。

例如我们在使⽤JDBC操作数据库时,在提交事务⽅法后,提⽰⽤户事务操作完成,当我们程序执⾏完成直到看到提⽰后,就可以认定事务以及正确提交,即使这时候数据库出现了问题,也必须要将我们的事务完全执⾏完成,否则就会造成我们看到提⽰事务处理完毕,但是数据库因为故障⽽没有执⾏事务的重⼤错误。

以上介绍完事务的四⼤特性(简称ACID),现在重点来说明下事务的隔离性,当多个线程都开启事务操作数据库中的数据时,数据库系统要能进⾏隔离操作,以保证各个线程获取数据的准确性,在介绍数据库提供的各种隔离级别之前,我们先看看如果不考虑事务的隔离性,会发⽣的⼏种问题:1,脏读 脏读是指在⼀个事务处理过程⾥读取了另⼀个未提交的事务中的数据。

数据库中的数据对比与同步工具

数据库中的数据对比与同步工具

数据库中的数据对比与同步工具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据库的管理变得尤为重要。

在数据库处理中,数据对比与同步工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数据对比与同步工具被广泛应用于数据库升级、数据迁移、数据备份、多机数据同步等方面,它们能够帮助数据库管理员更轻松地完成各种操作,并保持数据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数据对比与同步工具主要用于比较两个数据库之间的差异,并将差异部分同步到目标数据库中。

这些工具能够快速检测出数据库中的新增、修改、删除等操作,并将这些差异应用到目标数据库中,以确保数据的一致性。

通过使用这些工具,数据库管理员可以更加高效地处理数据库之间的数据迁移和同步。

数据对比与同步工具一般有两种主要的工作模式:全量模式和增量模式。

全量模式以整个数据库为单位进行对比和同步,适用于较小的数据库或者需要完全同步的场景。

增量模式则以数据段、表或者记录为单位,只对比和同步发生改变的部分,适用于较大的数据库或者对同步速度有较高要求的场景。

在选择合适的数据对比与同步工具时,需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支持的数据库类型。

不同的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有不同的数据结构和访问协议,因此数据对比与同步工具需要能够兼容目标数据库。

二是对比和同步的粒度。

一些工具只能以整个数据库为单位进行对比和同步,而另一些工具则可以以更细粒度的方式对比和同步数据段、表或者记录。

三是对比和同步的速度。

数据库的规模越大,对比和同步的速度就越关键。

一些高效的工具能够通过多线程、并行处理等方式提高效率。

四是同步的冲突处理。

当同时对目标数据库进行修改时,可能会产生冲突。

好的数据对比与同步工具应该能够处理这些冲突,例如通过记录日志、版本控制等方式。

根据以上几个评判标准,目前市场上有一些较为知名的数据对比与同步工具,例如Oracle Data Guard、MySQL Replication、Microsoft SQL Server Replication等。

Oracle Data Guard是Oracle数据库的高可用性解决方案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racle中隔离级别及 Uncommitted及Repeatable Read隔离级别, 这样在Oracle中不允许一个会话读取其他事务未提交的数据修改结 果,从而避免了由于事务回滚发生的读取错误。 Oracle中的 Read Committed和Serializable级别 在 Oracle中,存在所谓的回滚段(Oracle9i之前版本)或撤销段 (Oracle9i版本),Oracle在修改数据记录时,会把这些记录被修改之 前的结果存入回滚段或撤销段中,就是因为这种机制, Oracle对于事 务隔离级别的实现与SQL Server截然不同。在Oracle中,读取操作不 会阻碍更新操作,更新操作也不会阻碍读取操作,这样在 Oracle中的 各种隔离级别下,读取操作都不会等待更新事务结束,更新操作也不 会因为另一个事务中的读取操作而发生等待,这也是 Oracle事务处理 的一个优势所在。
DB2隔离级别

可重复读(Reapeatable Read,RR) 可重复读会锁定应用程序在工作单元中引用所有行。利 用可重复读,在打开游标的相同工作单元内的一个应用程 序发出一个select语句两次时,每次都能获得相同的结构。 利用可重复读,不可能出现丢失更新、存取未落实的数据 和幻想行的情况。
事务隔离级别


在 SQL92标准中,事务隔离级别分为四种,分别 为:Read Uncommitted、Read Committed、Read Repeatable、Serializable,其中Read Uncommitted与Read Committed为语句级别的,而 Read Repeatable与Serializable是针对事务级别 的。 设置事务隔离级别 set transaction isolation level [Read Committed]
Informix中隔离级别及实现机制

设置隔离级别方法 脏读DR: SET TRANSACTION ISOLATION LEVEL READ UNCOMMITTED; 或者 Set isolation to dirty read; 提交读CR: SET TRANSACTION ISOLATION LEVEL READ COMMITTED; 或者 Set isolation to commited read;
隔离级别是通过在建立数据库连接之前在CLP中执行 change isolation命令设置的。 db2 change isolation to {cs|rr|ur|rs|nc} 在DB2 V7.1及更高版本中,能够指定特定查询所用的隔离 级别,方法是在SELECT SQL语句中加上WITH [RR | RS | CS | UR]子句
例如:如果一个表中有1000行,但只检索两行,则整个表(1000行,而不仅是 被检索的两行)都会被锁定。输出结果如下 db2 +c “select * from demo fetch first 2 rows only with rr” 查看锁:db2 get snapshot for locks on test | more 注:虽然读取了两行,但是整个表加S锁
DB2隔离级别:默认隔离级别

游标稳定性(Cursor Stability,CS): 是指当在行定位游标时会锁定任何由应用程序的事务所 存取的行。此锁定在读取下一行或终止事务之前有效。然 而,如果更改了某一行上的任何数据,则在对数据库落实 更改之前必须持有该锁定。
例如:该隔离级别只对游标当前所在那一行加锁,游标所在行的前一行和下 一行都不加锁。输出结果如下 db2 +c “declare c1 cursor for select * from demo fetch first 2 rows only with cs” db2 +c “open c1" db2 +c "fetch c1“ db2 get snapshot for locks on test | more
事务ACID特征
� �


原子性:指事务中的操作,或者都完成,或者都 取消。 一致性:指事务中的操作保证数据库中的数据不 会出现逻辑上不一致的情况,一致性一般会隐含 的包括在其他属性之中。 隔离性:指当前的事务与其他未完成的事务是隔 离的。在不同的隔离级别下,事务的读取操作, 可以得到的结果是不同的。 持久性:指对事务发出COMMIT命令后,即使这时 发生系统故障,事务的效果也被持久化了。与此 相反的是,当在事务执行过程中,系统发生故 障,则事务的操作都被回滚,即数据库回到事务 开始之前的状态。

Oracle中DDL语句对事务的影响


在Oracle中,执行DDL语句(如Create Table、Create View等)时,会在执行之前自动发出一个Commit命令,并 在随后发出一个Commit或者Rollback命令 举例 insert into ttt select values('world'); create table ttt2 as select * from ttt; insert into ttt values('ttt'); rollback; 数据”world”提交成功,数据”ttt”回滚
数据库事务解析
事务的概念

事务可以看作是由对数据库的若干操作组成的一 个单元,这些操作要么都完成,要么都取消,从 而保证数据满足一致性的要求。 事务的一个典型例子是银行中的转帐操作,帐 户A把一定数量的款项转到帐户B上,这个操作包 括两个步骤,一个是从帐户A上把存款减去一定数 量,二是在帐户B上把存款加上相同的数量。这两 个步骤显然要么都完成,要么都取消,否则银行 就会受损失。显然,这个转帐操作中的两个步骤 就构成一个事务。
Informix中隔离级别及实现机制




多个事务对相同记录的并行访问,数据库提供隔离级别来控制数据的 并发访问。隔离级别指定在执行并发 SQL 事务期间会出现的现象。 可能会出现以下现象: 脏读。SQL 事务 T1 修改一行。然后 SQL 事务 T2 在 T1 执行 COMMIT 之前读取该行。如果 T1 接着执行 ROLLBACK,则 T2 将已经 读取一个从未提交的行,因而也可以认为是一个从未存在过的行。 不可重复读取。SQL 事务 T1 读取一行。然后 SQL 事务 T2 修改或 删除该行并执行 COMMIT。如果 T1 接着尝试重新读取该行,T1 可能 会收到修改后的值或发现该行已被删除。 幻像行。SQL 事务 T1 读取满足某些搜索条件的多行的集合 N。然后 SQL 事务 T2 执行生成满足 SQL 事务 T1 所使用的搜索条件的一个 或多个新行的 SQL 语句。如果 T1 接着使用相同的搜索条件重复原 先的读取,则 T1 收到一个不同的多行的集合。
隔离级别 可重复读 读稳定性 游标稳定性 未落实的读 获取未落实的数据 不可能 不可能 不可能 可能 不可重复读 不可能 不可能 可能 可能 幻想读现象 不可能 可能 可能 可能
DB2选择隔离级别的准则
应用程序类型 读写事务 只读事务 需要高数据稳定性 RS RR或RS 不需要高数据稳定性 CS UR
Informix中隔离级别演示
DB2数据库
要维护数据库的一致性和数据完整性,同 时又允许多个应用程序同时访问一个数据 库,将这样的特性称为并发性。 � DB2数据库尝试强制实施并发性的方法之一 是使用隔离级别,它决定在第一个事务访 问数据时,如何对其他事务锁定或隔离该 事务所使用的数据

DB2支持隔离级别
例如:如果一个表中有1000行,但只检索两行,则仅是被检索的两行被锁定。 输出结果如下 db2 +c “select * from demo fetch first 2 rows only with rs” 查看锁:db2 get snapshot for locks on test | more 注:仅对读取的两行加S锁,表上加IS锁

Oracle中隔离级别及实现机制(续)

Oracle 缺省的设置是Read Committed隔离级别(也称为语句级别的隔 离),在这种隔离级别下,如果一个事务正在对某个表进行 DML操作, 而这时另外一个会话对这个表的记录进行读取操作,则 Oracle会去读 取回滚段或撤销段中存放的更新之前的记录,而不会象 SQL Server一 样等待更新事务的结束。 在 Serializable隔离级别(也称为事务级别的隔离),事务中的读取 操作只能读取这个事务开始之前已经提交的数据结果。如果在读取 时,其他事务正在对记录进行修改,则Oracle就会在回滚段或撤销段 中去寻找对应的原来未经更改的记录(而且是在读取操作所在的事务 开始之前存放于回滚段或撤销段的记录),这时读取操作也不会因为 相应记录被更新而等待。
DB2隔离级别

读稳定性(Read Stability,RS) 读稳定性是指只锁定应用程序在工作单元中检索的那些 行。它确保在工作单元完成之前,任何在工作单元运行期 间的行读取限定不被其他应用程序进程更改,且不会读取 另一应用程序进程更改的任何行,直至该进程落实更改。 也就是说,不可能出现“不可重复读”的情形。
DB2隔离级别

未落实的读(Uncommitted Read,UR) 是指允许应用程序存取其他事务的未落实的更改。除非 其他应用程序尝试卸下或改变该表,否则该应用程序也不 会锁定正读取的行而使其他应用程序不能访问该行。对于 只读和可更新的游标,未落实的读的工作方式有所不同。
DB2隔离级别设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