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硕-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合集下载

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培养方案

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培养方案
大学英语
4
2/2
2/2
72
58
14


3000
108
普通话
4
2/2
2/2
72
58
14


3000
109
体育
4
2/1
2/1
2/1
2/1
144
28
116


3000
110
大学生人文
素养
2
2/
2
36
28
8
考查
合计
26
10/
9.2
10/8
.2
4/3
.2
4/1.
7
2/0.
7
580
330
250
课程
类别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及要求
(一)总体目标
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培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品行素质较高,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掌握本专业必需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技能,能从事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小学数学课程教学、多媒体教学课件设计与制作、校园网组建与维护和教学设备的维护与管理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师。
72
58
14
考查
3000
103
形势与政策
1
2/0
.2
2/0.
2
2/0
.2
2/0.
2
2/0.
2
80
40
40


8

3000
104
大学生就业
指导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1.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广泛的教育知识的高级教育人才,适应教育与发展的需要;2.培养具备良好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教育研究者和教育管理者;3.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教育人才,适应教育国际化发展的需要;4.培养具有高尚思想道德素质和专业道德操守的教育人才,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培养内容和要求1.专业基础课程:学生需修读并通过一定的学分要求的专业基础课程,包括教育学、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等领域的基础课程。

学生应通过各门课程的考核,掌握相关领域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专业课程:学生需修读特定领域的专业课程,包括教育管理、教育评价、教育技术、学校领导与管理等。

学生应通过各门课程的考核,掌握相关领域的理论和实践知识。

3.论文或实践报告:学生需独立完成一定难度和水平的论文或实践报告。

学生应选择与自己专业方向相关的课题,进行深入研究或实践,并撰写完整的论文或实践报告。

4.实践教学:学生需参与实践教学活动,在教学实践中积累经验,提高实践能力。

5.论文答辩:学生需参加学位论文答辩,经专家评审通过方可获得学位。

三、学制和学分要求1.学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制为2年,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

若学生需要延长学制,需经过导师和学院的审核批准。

2.学分要求:学生需修满一定的学分要求,包括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选修课程和实践教学等。

学分要求根据具体条件而定,需通过学院相关部门的审核。

四、选拔和评价1.选拔要求:招生委员会将根据学生的学历、成绩、英语水平和面试表现等综合素质,综合评估学生的综合能力,择优录取。

2.学业评价:学校将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论文或实践报告的质量和答辩情况等进行学业评价,鼓励学生在学术上有所突破。

3.研究生奖励与处分:学校设立奖学金和荣誉称号,在学业上表现优秀的学生将获得相应的奖励。

同时,对于学术不端行为和违反学校纪律行为,学校将给予相应的处分。

教育技术学专业

教育技术学专业

教育技术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社会经济和现代教育技术发展需要,具有系统扎实的教育技术学科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合作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够在各级各类学校从事教育技术学相关课程的教学与科研工作,能够在教育管理部门或相关机构从事对教育教学资源和教学系统进行设计、开发、运用、管理与评价的高级专门人才。

具体要求如下: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较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能够运用科学发展观分析、解决问题;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系统掌握教育技术学科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门知识和必要的实践技能,了解教育技术学科和现代教育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历史、现状、趋势与应用前景,掌握现代教育教学设计、教育数字资源开发、现代远程教育、教学媒体制作的理论与技术,具备现代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运用能力,掌握基本的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良好的学术道德规范。

3、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和翻译本学科外文文献资料,具有较好的外语听说读写基础。

4、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全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研究方向1、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2、计算机辅助教育测评3、面向教育的知识服务科学与工程4、远程教育与教育信息技术三、学习年限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特别优秀硕士生提前完成课程学习、必修环节和学位论文者,经学校批准可申请提前答辩和提前毕业,但在校学习年限不少于2年。

最长学习年限(含休学等中断时间)不超过4年。

四、培养方式硕士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同时发挥本学科导师集体指导优势,拓宽硕士生的学术视野。

对硕士生的培养采取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工作相结合的方式。

1、导师应根据本学科培养方案的要求,因材施教,定期了解硕士生的思想状况、学习和科研情况,严格要求,全面关心硕士生的成长。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具备教育技术应用和研究的基础理论和方法,能够在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中灵活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够进行教育技术项目的设计、规划和监控。

二、培养要求1.掌握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了解教育技术领域的前沿动态;2.具备教育技术应用和研究的基本技能,能够分析和解决教育技术应用中的实际问题;3.具备一定的教育实践经验,能够独立承担教育技术项目的设计、规划和执行任务;4.具备较强的组织和管理能力,能够在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中灵活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三、培养内容1.基础课程1.1教育技术学概论1.2教育心理学1.3学习科学1.4网络教育技术1.5多媒体教学技术2.专业课程2.1现代教育技术应用2.2教育统计与测评2.4教育管理与学校发展2.5教育信息系统3.实践课程3.1教育技术项目设计与实施3.2教育技术项目管理与评估3.3教育技术案例分析与研究四、培养模式1.理论课程教学采用课堂授课和讨论相结合的方式,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引导学生在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实践活动。

2.实践课程实训通过实践课程的实训,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3.毕业论文要求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选择与现代教育技术相关的课题,进行调研与研究,撰写毕业论文。

五、培养方法1.教师指导指导老师要负责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研究工作,帮助他们合理安排学习计划,解答学术和实践问题。

2.学术报告与学术研讨会每学期安排一定数量的学术报告和学术研讨会,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进行学术讲座和交流,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3.实习实训组织学生到各类教育机构进行实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能力,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评价与考核1.学习成绩评价学习成绩评价主要以平时成绩、考试成绩和论文成绩为主要依据,定期进行评价和汇总,给予学生反馈。

2.报告与答辩要求学生在学术报告与论文答辩环节,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育技术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doc

教育技术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doc

教育技术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教育技术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78401)(本方案适用于教育与教师发展学院)一、培养目标培养教育技术领域中具有较高政治理论素养、宽厚专业基础知识,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专门人才。

具体培养目标如下1.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确立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服从国家需要,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掌握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和方法和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

3.了解国内外教育技术领域的发展和最新成果,能独立从事教育技术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以及能胜任本专业和相关专业的教学工作。

4.能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和计算机教育应用相关知识。

5.具有健康的体魄。

二、研究方向01.教育技术理论与应用主要研究内容为教育技术学内涵、外延及研究范畴;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及方法论;教学系统设计的方法、策略、模式、评价等基本问题;新媒体支持下的教学模式创新。

02.数字学习资源设计与开发主要研究内容为数字化学习资源的相关技术规范、标准;数字化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管理、应用与评价;课程开发的理论与方法;新媒体的发展及其教育应用;教育媒体与认知交互机制;新媒体支持教育变革与创新的理论与实践。

03.教育信息化工程主要研究内容为数字学习环境设计与开发;教育信息采集、分析与处理的理论模型、策略和方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理论、模式、方法、策略、评价等问题;信息技术提升教学质量的方法和途径。

三、学习年限学习年限为三年,其中课程学习时间一年半,至少修满35学分;完成学位论文时间一年半。

外单位委托培养研究生与本校全日制研究生相同。

本校在职研究生学习年限为三年至四年,每年应完成1/3的教学工作量,其余时间进行学习。

四、课程设置硕士生课程设置分为必修课(学位课)和选修课两大类,必修课包括公共课、学科基础课、专业主干课。

原则上硕士研究生必须按照本专业培养方案用不多于一年半时间修完规定课程。

教育硕士(现代教育技术)培养方案

教育硕士(现代教育技术)培养方案

安徽师范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学科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和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工作能力,能够从事基础教育领域信息化教学资源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专业人员,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素质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此类人才的基本规格如下:1、熟悉国家有关基础教育的方针与政策,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教师职业和教学工作,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

2、具有宽厚的文化基础与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基础,具有较高的教育学和教学论的素养及信息素养,在信息技术教学方面视野开阔、具有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和可持续专业发展能力,能胜任教学业务骨干的任务,具有较强的学科教学研究能力,并能写出有一定质量的教学研究与改革的科研论文。

3、具有较高的人文素质、科学素养,熟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最新进展,了解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4、掌握一门外语,能比较熟练地阅读本学科专业的外文资料。

5、具有健康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学习方式及年限1、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

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其中课程学习时间为1年,在第一、二学期完成。

2、实践教学时间不少1年,可结合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工作进行,集中安排的实践教学活动须确保半年以上,一般安排在第三学期。

3、学位论文安排在第二学期期末进行论文开题,第三学期进行论文的研究与撰写,第四学期进行论文定稿、送审和论文答辩,时间不少于1年。

三、课程设置课程教学安排在第一学年。

课程设置以宽、新、实为原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课程分为学位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实践教学四个模块。

其中,学位基础课程6门,共12学分;专业必修课程4门,共10学分;专业选修课程3门,共6学分;实践教学8学分,总学分不少于36学分。

学位基础课程学位基础课程共12学分(政治理论、外语、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

专业必修课程专业必修课程共10学分(信息技术课程与教材分析、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教育技术学基本理论、学科发展前沿专题讲座)专业选修课程专业必修课程共10学分(教学资源设计与开发、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Web技术与网站设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践教学实践教学8学分,包括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含教育调查、专业实践)两部分。

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二、培养要求1.学术素养与学科基础:学生要通过系统学习教育学相关专业基础课程,掌握教育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研究方法,形成严谨的学术素养和较扎实的学科基础。

2.研究能力:学生要通过独立参与教育研究项目、完成一定规模的教育研究成果和参与学术会议等途径,提高独立进行教育研究的能力。

3.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教育与发展能力,灵活运用教育理论与实践,促进教育创新与发展。

4.学科交叉与多元化:加强学科交叉与多元化的培养,培养学生具备与其他学科交流合作的能力,为推进教育学的研究与发展做出贡献。

三、培养课程设置1.教育学基础课程:教育学概论、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教育经济学、教育法律,教育技术学等。

2.专业核心课程:教育研究方法、教育政策与管理、教育发展研究、教育评价与测量、教育心理学研究等。

3.专业选修课程:学生可根据自身研究方向选择一定数量的选修课程,包括教育创新与、教育统计学、教育领导与管理、教育经济、教育法律等。

四、实践环节1.科研项目:学生在研究生期间要参与教育科研项目,有机会独立承担小型教育研究项目,具备科学研究及报告撰写的能力。

2.实习实训:学生在研究生期间需要参与一定时间的实习实训活动,可以选择到学校、教育机构或其他相关单位进行实践,参与教育实际工作,提升实践能力。

3.学术交流:学生要积极参与学术会议、研讨会等学术交流活动,与其他学者进行交流与讨论,了解最新研究动态,拓宽学术视野。

五、学位论文学生在研究生期间需要完成一篇学位论文,经过答辩合格后获得硕士学位。

学位论文应该具备研究性、创新性和实用性,对教育学领域有一定的理论或实践价值。

六、培养方案的评价与改进定期对培养方案进行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研究成果以及就业情况,根据评价结果进行相应的改进和优化。

同时,注重与社会相关部门和教育机构进行紧密合作,根据教育的实际需求,进行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的调整。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现代教育技术)培养方案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现代教育技术)培养方案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现代教育技术)培养方案根据教育部关于中小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有关精神,特制定教育技术学专业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与基本规格培养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和教育、教学及科研能力,具有较高水平从事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及教学信息资源开发与应用的骨干教师。

基本规格如下:(一)热爱教师职业和信息技术教学及教学信息资源开发与应用的工作,有志于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与研究,事业心、责任感强。

(二)具有较宽厚的文化基础与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基础;具有较高的教学论和学习理论素养;在信息技术教学方面视野开阔、了解国内外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现代意识强,能胜任教学业务骨干的任务;具有较强的信息技术教学研究能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能力及教学信息资源开发与应用能力。

(三)能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四)身心健康。

二、招生对象及入学考试(一)招生对象大学本科毕业并从事三年以上中小学或中等专业教育、教学工作,教学效果良好或教育业务突出的中小学或中等专业教师,年龄一般不超过40岁。

报考者必须经过所在学校推荐。

招生采取计划内定向和计划外委培相结合的办法。

(二)入学考试1.入学按国家的有关规定,采取参加全国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或有关单位单独考试的方式进行。

2.考试科目为:政治理论、外语、教育学、心理学、专业课(教育技术导论)。

三、学习年限学习年限为二至四年。

脱产攻读学位者学习期限一般为两年(其中第一年在校学习,修满课程学分;第二年回原单位实习,并结合本职工作撰写学位论文)。

在职攻读学位者学习年限不超过四年,但最少不得少于三年(含撰写学位论文),其中累计在校学习时间不得少于半年。

四、研究方向信息技术教学,教学资源开发与应用,信息技术与教学五、课程设置按一年左右时间安排课程学习。

课程设置以宽、新、实为原则。

课程分学位课程,专业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前两类为必修课程。

总学分不少于34学分。

(一)学位课程(15学分)1.马克思主义理论 3学分2.外语 6学分3.教育学原理 3学分4.教育心理学 3学分5.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3学分(二)专业必修课(15学分)1.信息技术与基础教育改革 3学分2.信息传播与媒体理论 3学分3.教学设计原理与方法 3学分4.教学资源开发与应用 3学分5.网络教学应用 3学分(三)选修课程(至少四学分)1.计算机应用基础 2学分2.多媒体与网络技术教学应用 2学分3.数字电视技术与教学应用 2学分4.教学过程与资源评价技术 2学分5.远程教育学 2学分六、教学方式以课程学习为主,采用讲授、自学、讨论和基于计算机网络的远程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注重案例教学;强调学生自学,组织网上咨询辅导;加强实践环节,安排信息技术教学、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教学软件开发的实践活动。

现代教育技术(教师信息化教学方向)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课程设置

现代教育技术(教师信息化教学方向)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课程设置
考查
E0133123
调查研究

18
1
常咏梅副教授
考查
E0133124
行动研究

18
1
张雪莉副教授
考查
E0133125
质的研究

18
1
任儆副教授
考查
E0133126
教育信息化项目介绍

18
1
郭绍青教授
考查
E0133127
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

18
1
郭炯副教授
考查
E0133128
移动技术教学应用

18
1
马光仲副教授

18
1
李华
高级实验师
考查
E0132205
linux网络操作系统的
配置与管理

54
3
贺相春讲师
学位课
考试
E0132206
网络初级管理与维护

36
2
张学军教授
学位课
考试
E0132207
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

36
2
郭炯副教授
考查





E0132308
信息化教育概论

36
2
俞树煜副教授
考查
E0132309

36
3
政法学院
学位课
考试
E0131003
第一外国语
一、二
144
4
外语学院
学位课
考试
E0131004
发展心理学

36
2
教育学院

教育技术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教育技术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附件4教育技术学 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级别( 二级 )一、学科简介聊城大学教育技术学学科创建于1993年,2007年起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是省内最早的教育技术学科之一,多年来在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一直处于全省前列,并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

在近年来的学科同行评议中,聊城大学教育技术学科始终处于全省15个同类学科的三甲行列。

目前,本学科共有专职教师24人,其中正高级职称5人,副高级职称9人,中级职称10人。

已获得博士者3人,在读博士3人。

另聘请华南师范大学徐福荫、南京师范大学李艺等10余名知名学者担任兼职教授。

本学科重视基础研究和应用性研究的结合,形成了信息化教育、计算机教育应用、教育电视三个研究方向,并在信息技术价值观、教育资源开发等领域形成研究特色。

先后承担省级及以上科研项目20余项,其中国家级课题2项,山东省社会科学课题3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共11项,山东省教育厅科研计划课题8项, 山东省文化厅科研计划课题1项;自2000年以来获厅级以上科研成果奖20余项,十一五期间发表核心论文120篇,出版教材3部,获得省高校教学成果奖2项,1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

本学科重视教育与科研基础设施建设,所属实验室涵盖多媒体技术、远程教育、现代教育技术、教育电视、教育电声、教学软件开发等领域,设备总值1000余万元,依托本学科建立的教育与传媒技术实验教学中心被评为山东省首批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本学科重视多层次的学术交流,每年均派出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性会议,并邀请国内外著名学者来校讲学,同时近几年还派出4位教师到美国、瑞典、德国、日本进行讲学和访问,建立了校际友好交流关系。

二、培养目标通过本学科专业培养能够掌握教育技术学基本理论,以及有关教学设计、教学资源开发、网络教育、远程教育、现代信息技术等方面的专门知识,具有较强的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能胜任高等学校、科研机构、职能部门、企事业单位的教学科研、媒体开发、技术应用与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现代教育技术培养方案

现代教育技术培养方案

现代教育技术培养方案
现代教育技术培养方案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信息技术教育培养方案: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敏感性和运用能力,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互联网应用、编程技能等。

通过开设计算机课程、编程课程等教学活动,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

2. 网络教育培养方案:通过网络教育平台,为学生提供在线学习资源和学习工具,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同时,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培养网络素养和信息素养,掌握网络搜索、信息筛选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3. 动手实践教育培养方案:通过实验课程、实践项目等形式,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竞赛活动等,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4. 科学创新教育培养方案:通过科学实验、创新项目等形式,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

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和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科学方法论和科学素养。

5. 多媒体教育培养方案:通过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视听材料,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培养学生的多媒体信息处理能力和创造性表达能力,例如通过制作教学视频、设计教学展示等形式。

综上所述,现代教育技术培养方案应该以信息技术教育、网络教育、动手实践教育、科学创新教育和多媒体教育为重点,通过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和项目,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现代教育技术学)研究生培养方案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现代教育技术学)研究生培养方案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现代教育技术学)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面向基础教育的具有现代教育观念的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工作需要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具体要求: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有志于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与研究2.具有较深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学理论和信息技术理论与实践基础;在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方面具有较强的现代意识,能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发现、分析和解决信息技术教育学科教学和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善于总结教育和教学工作经验,具有较强的教育科学研究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二、学制基本学制为二至四年,非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一般为三至四年,但在校学习时间不得少于一年。

三、培养方式根据教育硕士的生源特点,采取脱产、半脱产,以及在职就读等多种方式。

(其中脱产一年的培养方式为基本培养模式,脱产一年的研究生,第一学期学习共同课,第二学期学习专业课和选修课,第三至第四学期完成论文或报告。

在职就读的研究生,第一至四学期学完共同课,第五至第六学期学完专业课程,第七至第八学期完成论文或报告。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一)公共课(18分)1.学位课(12学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 90学时 3学分基础外语 180学时 3学分教育学原理 54学时 3学分教育心理学 60学时 3学分2.非学位课(6学分)现代教育技术 60学时 3学分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54学时 3学分(二)专业课1.专业基础课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含信息技术教学应用)60学时 3学分教学设计原理与方法 60学时3学分多媒体与网络技术60学时3学分人工智能原理60学时3学分2.专业方向选修课课件设计与制作40学时2学分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40学时2学分信息技术前沿 40学时 2学分信息学竞赛方法 40学时 2学分(三)必修环节(2学分)1.开题报告20学时 1 学分2.文献阅读20学时 1 学分五、考核要求学院统一要求所有专业基础课都要有教学大纲、主要教材和参考书。

045114__现代教育技术方案

045114__现代教育技术方案

045114 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现代教育技术专业领域培养方案(修订稿)一、培养目标培养掌握现代教育理念,具有较强的专业理论素养与教研能力,扎实的教育教学能力、实践研究能力及专业发展能力的高素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专任教师和从事相关工作的教育教学管理人员。

基本要求为: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遵纪守法,积极进取,勇于创新。

2.具有良好的学识修养和专业基础,了解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3.较好地掌握教育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方法,具有良好的教育理论修养;了解教育发展和改革现状、发展动态,熟悉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现状和趋势;能较好地运用所学理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熟练掌握现代教育教学技术与方法;能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挥个人优势,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4.熟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掌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理念、新内容和新方法。

5.能运用一种外国语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资料。

二、招生对象一般为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具体报考条件以学校正式颁发的招生简章为准。

三、学习年限采用全日制培养方式。

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最长不超过五年。

优秀研究生可申请提前毕业。

四、课程设置课程设置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满足中小学教师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并与教师资格认定相衔接。

课程设置分为学位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分为公共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教育实践等四个模块。

总学分不少于36学分。

(一)学位基础课(12学分)1.外语(2学分)2.政治理论(含教师职业道德教育)(2学分)3.教育原理(2学分)4.课程与教学论(2学分)5.教育研究方法(2学分)6.心理发展与教育(2学分)(二)专业必修课(10学分)1.信息技术课程与教材研究(2学分)2.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与实施(2学分)3.教育技术学科核心素养专题(2学分)4.信息技术教学评价与反思(2学分)5.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融合(2学分)(三)专业选修课(6学分及以上)1.信息时代的学习理论与实践(1学分)2.信息技术学科发展概述(1学分)3.计算思维和信息素养教育(1学分)4.数据库理论与应用(1学分)5.人工智能与教育应用(1学分)6.新技术教学应用(1学分)7.教育软件设计与开发(1学分)8.技术支持的教与学(1学分)9.网络教学资源开发与应用(1学分)10.智慧教育系统设计与管理(1学分)11.教育信息系统管理(1学分)(四)实践教学(8学分)1.校内实训(2学分):包括教学技能训练、微格教学、课例分析等。

教育硕士的培养方案

教育硕士的培养方案

教育硕士的培养方案教育硕士学位是为了培养具备较高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帮助他们在教育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和领导地位。

本文将介绍教育硕士的培养方案,并探讨其中的关键要点。

一、教育硕士培养目标教育硕士培养的目标是培养具备以下能力和素质的专业人才:1. 具备扎实的教育理论基础和深入的学术研究能力;2. 具备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能在教育实践中提出合理建议并解决问题;3. 具备教学设计和课程开发的能力,能够设计和实施高质量的教育课程;4. 具备组织管理和领导能力,能够有效地领导和管理教育机构;5. 具备教育政策分析和决策能力,能够参与教育决策的制定和实施;6. 具备跨文化交流和合作能力,能够与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和教师合作。

二、教育硕士培养方案1. 课程设置教育硕士的培养方案通常包括专业课程、研究方法和实践课程。

专业课程包括教育理论、教育管理、教育心理学等核心课程,旨在提供学科知识和理论基础。

研究方法课程培养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和论文撰写的能力。

实践课程包括实习和实践项目,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教育情境中。

2. 导师制度教育硕士培养方案中通常包括导师制度,每个学生都会被分配一个导师,指导学生的学习和研究工作。

导师将负责监督学生的研究进展,并提供专业建议和指导。

导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对于学生的学术成长至关重要。

3. 学位论文教育硕士培养方案通常要求学生完成一篇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学生独立进行学术研究的成果,要求学生选择一个合适的研究课题,并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

学位论文的撰写要求规范,需要体现学生对教育领域的研究能力和学术素养。

4. 实习与实践教育硕士培养方案通常要求学生进行一定时长的实习或实践活动。

实习和实践活动能够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教育情境中,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习和实践活动还为学生提供机会与实践领域的专业人士进行交流和合作。

三、教育硕士培养的评价与考核教育硕士培养方案中的评价与考核体系是保证学生学业质量的重要手段。

教育技术学研究生培养方案

教育技术学研究生培养方案

教育技术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和谐发展,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和较高信息素养,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熟悉和掌握多种技术与资源促进人类学习的理论与方法,具有独立从事教育技术学专业的科学研究能力,能胜任与本专业相关的教学、开发工作和技术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

具体要求是:(一)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遵纪守法,开拓进取,积极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二) 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与教学理论知识,较好地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及其应用能力;较好地掌握教学系统设计、教学资源开发的理论与技术,对所从事的研究方向及其发展趋势有比较全面的了解,能够担任和完成本学科及相关领域的研究课题,创造性地独立解决与本学科有关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三)较为全面地了解现代数字媒体技术,熟练掌握现代教学媒体的应用技能。

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具有使用第一外国语进行国际交流的能力,能够熟练地阅读本学科的外文文献,并具有初步撰写外文科研论文的能力。

(四)具备良好的团队意识与协作工作的能力;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较强的心理素质。

二、研究方向1.教育技术基本理论2. 网络与远程教育3.信息技术教育应用4. 智能技术教育应用5. 教育游戏与动漫三、学习年限本专业实行弹性学制,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

其中一年半的时间为硕士学位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学习,必须全部通过考核,完成实践环节和科研能力训练,并至少获得34学分。

至少应有一年的时间进行科学研究,撰写硕士学位论文和通过答辩。

个别因客观原因不能在规定的学制内完成学业者,经审核批准可适当延长,一般不超过五年。

对于提前完成规定的全部学业,成绩特别优秀的,经专家推荐和严格考核,可以提前毕业或提前攻读博士学位(硕博连读),但不得少于两年。

各项考核合格,论文答辩通过,获理学硕士学位。

四、课程设置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其中必修课分为公共学位课和专业学位课两种。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现代教育技术专业方向培养方案与专业必修课程标准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现代教育技术专业方向培养方案与专业必修课程标准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现代教育技术专业方向培养方案与专业必修
课程标准
徐福荫
【期刊名称】《电化教育研究》
【年(卷),期】2002(000)012
【摘要】论述了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现代教育技术专业方向培养方案的制定过程与内容设计;制定现代教育技术专业方向专业必修课程标准的目的;设计<信息技术与基础教育改革>课程标准;简述<信息传播与媒体理论>课程内容标准、<教学设计原理与方法>课程内容标准、<教学信息资源开发与应用>课程内容标准、<网络教学应用>课程内容标准.
【总页数】7页(P37-43)
【作者】徐福荫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广东,广州,51063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
【相关文献】
1.“一专业、多方向”生物技术专业学生培养方案应用体会 [J], 张秀军;潘玉欣;王希胤;王巍杰;陈静;李米;
2.现代教育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 [J], 腊国庆
3."一专业、多方向"生物技术专业学生培养方案应用体会 [J], 张秀军;潘玉欣;王希
胤;王巍杰;陈静;李米
4.现代教育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 [J], 腊国庆;
5.“工匠精神”下高职建筑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标准》 [J], 姜雄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修订单位(公章):
单位负责人(签字):
2018年6月
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现代教育技术 045114 )
一、培养目标
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硕士主要培养掌握现代教育理念、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中小学教师。

具体要求为:
1、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遵纪守法,积极汲取,勇于创新。

2、具有良好的学识修养和扎实的专业基础,了解学科教学现状与前沿发展趋势。

3、具有良好的教育实践能力,能胜任相关的教育教学工作,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熟练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能理论结合实践,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创造性的教育教学工作。

4、熟悉基础教育课程和教育信息化改革发展趋势,具备新环境下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能力及信息技术教学能力,实现信息化教学的常态化应用,并积极利用智能技术推动教学理念、内容和模式的创新。

5、能运用一种外国语阅读专业的外文文献资料。

二、招生对象: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历)人员。

三、学习方式和年限
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

四、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要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分为学位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
课程,实践教学四个模块,总学分不少于36学分。

(一)公共学位基础课(12学分)
(二)专业必修课(8学分)
(三)专业选修课(8学分)
(四)教学实践(8学分)
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

实践教学包括教育实习、教育见习、微格教学、教育调查、课例分析、班级与课堂管理实务等实践形式,其中到中小学进行实践活动的时间不少于半年(创造条件,尽可能采取顶岗实习的方式)。

五、教学方式
要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课堂参与、小组研讨、案例教学、合作学习、模拟教学等
方式。

应在中小学建立稳定的教育实践基地,做好教育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成立导师组负责研究生的指导,并在中小学聘任有经验的高级教师担任指导教师,实施双导师制。

六、学位论文与学位授予
(一)学位论文选题应紧密联系基础教育实践,来源于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

论文形式可以多样化,如调研报告、案例分析、校本课程开发、教材分析、教学案例设计等。

论文字数不少于1.5万字。

(二)论文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应该至少有一名具有高级教师职称的中小学教师或教学研究人员。

(三)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者,经学位授予单位学位评为委员会审核,授予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七、必读文献
书目、期刊清单附于培养方案之后,具体内容见《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文献阅读主要书目和期刊目录》。

八、其他
非师范类专业毕业生入学后,应补修3门教师教育课程。

跨专业毕业生入学后,至少补修2门学科专业基础课,不计学分。

非师范类及跨专业生补修课程
附件1
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文献阅读主要书目和期刊目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