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约束下我国货币政策重点转换:数量控制到资本收益率

合集下载

货币经济学复习答案

货币经济学复习答案

货币经济学复习答案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货币经济学复习一、名词解释1. 基础货币:是指中央银行所发行的现金货币和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的总和.基础货币直接表现为中央银行的负债,它是有中央银行资产业务创造的,并且是信用货币的源头.2. 基准利率:是指带动和影响其他利率的利率,也叫中心利率,主要表现为中央银行的贴现率,即中央银行向其借款银行收取的利息率.基准利率的变动是货币政策的主要手段之一,是各国利率体系的核心.中央银行一般通过改变基准利率影响银行的借款成本进而影响市场利率.3. 通货膨胀目标制:是指一国当局将通货膨胀作为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或唯一目标,迫使中央银行通过对未来价格变动的预测来把握通货膨胀的变动趋势,提前采取紧缩或扩张的政策使通胀率控制在事先宣布的范围内.4. 通货膨胀: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一般物价水平持续而显着地上涨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5. 利率与收益率:利率是指一定时期内利息与本金的比率,但这不能准确衡量在一定时期内投资人持有证券所能得到的收益情况.能准确衡量在一定时期内投资人持有证券所能得到的收益情况的指标就是收益率.6. 货币政策时滞: 任何政策从制定到获得效果,必须经过一段时间,这段时间称为时滞.时滞分为内部时滞和外部时滞.内部时滞是从政策制定到货币当局采取行动这段时间.它可再分为认识时滞和行动时滞两个阶段.内部时滞的长短取决于货币当局对经济形势发展的预见能力,制定政策的效率和行动的决心.外部时滞又称影响时滞,指从货币当局采取行动直到对政策目标产生影响为止这段过程.主要由客观经济和金融条件决定,不论货币供应量抑或利率,它们的变动都不会立即影响到政策目标.7. 收入分配效应:由于社会各阶层收入来源不相同,因此,在通货膨胀时期,人们的名义收入与实际收入之间会产生差距,这种由物价上涨造成的收入再分配,就是通货膨胀的收入分配效应.8. 强制储蓄效应:指政府通过向中央银行借债,从而导致货币增发、物价上涨,公众消费和储蓄的实际额均随物价上涨而减少,其减少部分大体相当于政府运用通货膨胀实现政府收入的部分,这就是强制储蓄效应.9. 收益的资本化:是指任何有收益的事物,不论它是否是一笔贷放出去的货币金额,甚至也不论它是否是一笔资本,都可以通过收益与利率的对比而倒过来算出它相当于多大的资本金额.这习惯地称之为收益“资本化”,B=P×rB为收益,P为本金,r为利率10. 货币层次:指不同范围的货币概念.中央银行根据“流动性”的不同将货币分为不同的层次,一般分为: M0:流通的现金;M1:M0+活期存款;M2:M1+准货币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其他存款.二、简述题1. 试析货币供给的产出效应及其扩张界限.答:在货币量能否推动实际产出的论证中,现在已经广泛被认可的是联系潜在资源、可利用资源的状况进行分析的方法:1只要经济体系中存在着现实可以用作扩大再生产的资源,且其数量又比较充分,那么,在一定时期内增加货币供给就能够提高实际产出水平而不会推动价格总水平的上涨;2待潜在资源的利用持续一段时期而且货币供给仍在继续增加后,经济中可能出现实际产出水平同价格水平都在提高的现象;3当潜在资源已经被充分利用但货币供给仍在继续扩张的时候,经济体系中就会产生价格总水平的上涨但实际产出水平不变的情况.2. 简要说明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与外生性.答:所谓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与外生性的争论,实际上是讨论中央银行能否“独立”控制货币供应量.“内生性”指的是货币供应量是在一个经济体系内部由多种因素和主体共同决定的,中央银行只是其中一部分,因此,并不能单独决定货币供应量;从货币供应模型中可以看出,微观经济主体对现金的需求程度、经济周期状况、商业银行、财政和国际收支等因素均影响货币供应.“外生性”指的是货币供应量由中央银行在经济体系之外,独立控制.其基本理由是,从本质上看,现代货币制度是完全的信用货币制度,中央银行的资产运用决定负债规模,从而决定基础货币数量,只要中央银行在体制上具有足够的独立性,不受政治因素等的干扰,就能从源头上控制货币供应量.3. 如何看待微观主体预期对于货币政策效应的对消作用答:微观主体的预期是影响货币政策效果的重要因素.当一项货币政策提出时,微观主体会立即根据所能获得的各种信息预测政策后果,从而很快作出对策,极少有时滞.货币当局推出的政策,面对微观主体广泛采取起消极作用的对策,可能归于无效.但实际上,社会公众的预期即使非常准确、采取对策即使非常迅速,但对策发挥效果也要有个过程,这样,货币政策仍可奏效,只是公众的预期行为会使其效果大打折扣.4. 简述通货紧缩的经济效应.答:对通货紧缩的界定通常有三种说法:①物价水平持续下降;②物价水平下降,并伴随有经济的负增长,或再加上货币供给的缩减;③物价水平持续下降,并伴随有经济的实际增长率低于潜在的可能增长率.通货膨胀是不稳定的,通货紧缩也是不稳定的.物价疲软趋势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影响实体经济:1对投资的影响.通货紧缩会使得实际利率有所提高,社会投资的实际成本随之增加,从而产生减少投资的影响.同时在价格趋降的情况下,投资项目预期的未来重置成本会趋于下降,就会推迟当期的投资.另一方面,通货紧缩使投资的预期收益下降,这就使投资倾向降低.通货紧缩还经常伴随着证券市场的萎缩.2对消费的影响.物价下跌对消费有两种效应:一是价格效应.物价的下跌使消费者可以用较低的价格得到同等数量和质量的商品和服务,而将来价格还会下跌的预期促使他们推迟消费.二是收入效应.就业预期和工资收入因经济增幅下降而趋于下降,收入的减少将使消费者缩减消费支出.3对收入再分配的影响.通货紧缩时期的财富分配效应与通货膨胀时期正好相反.在通货紧缩情况下,虽然名义利率很低但由于物价呈现负增长,实际利率会比通货膨胀时期高出很多.高的实际利率有利于债权人,不利于债务人.4对工人工资的影响.在通货紧缩情况下,如果工人名义工资收入的下调滞后于物价下跌,那么实际工资并不会下降;如果出现严重的经济衰退,往往会削弱企业的偿付能力,也会迫使企业下调工资.5通货紧缩与经济成长.多数情况下,物价疲软、下跌与经济成长乏力或负增长是结合在一起的.5. 试述货币均衡与市场均衡间的关系.答:1货币均衡与市场均衡的关系表现为:①总供给决定货币需求,但同等的总供给可有偏大或偏小的货币需求.②货币需求引出货币供给,但也绝非是等量的.③货币供给成为总需求的载体,同样,同等的货币供给可有偏大或偏小的总需求.④总需求的偏大、偏小,会对总供给产生巨大的影响:总需求不足,则总供给不能充分实现;总需求过多,在一定条件下有可能推动总供给增加,但并不一定可以因此消除差额.⑤总需求的偏大、偏小也可以通过紧缩或扩张的政策予以调节,但单纯控制需求也难以保证实现均衡的目标.2货币均衡与市场均衡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货币均衡有助于市场均衡的实现.但是,二者之间又有明显的区别.即货币均衡并不必然意味着市场均衡,原因在于:①市场需求是以货币为载体,但并非所有的货币供给都构成市场需求.满足交易需求而作为流通手段包括流通手段的准备的货币,即现实流通的货币,形成市场需求;而作为保存价值而现实不流通的货币则不构成市场需求,或者说它是潜在的需求而不是当期的需求.②市场供给要求货币使之实现,或使之出清,因此提出对货币的需求.但这方面的货币需求也并非对货币需求的全部.对积蓄财富所需的价值保存手段则不单纯取决于市场供给,或至少不单纯取决于当期的货币供给—用于保存财富的货币显然有很大部分是多年的积累.3如果简单理解,可以说市场总供需的均衡关系是处在现实流通状态的货币的供需关系一一地对应着.但也应该注意,现实流通的货币与现实不流通的货币之间是可以而且事实上也是在不断转化的.6. 简述通货膨胀的成因及其治理对策.1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的成因.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是由货币供给过度增加导致过度需求所引起的通货膨胀,即“过多的货币追求过少的商品”.表现为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过度增长,而商品和劳务供给的增加速度却受到限制,由此导致一般物价水平的上升.根据凯恩斯的观点,如果社会未达到充分就业,资源未被充分利用,货币供给量的增加会使社会总需求增加,从而促使社会生产的发展和资源更有效地利用,而不会引起通货膨胀.只有当社会已达到充分就业,资源已被充分利用,总供给无法再增加时,货币供给量的增加才会引起物价上涨,导致通货膨胀.特别注意的是,即使是在未达到充分就业的情况下,如果总需求增加的速度过快,超过总供给可能的增加速度,也会引起通货膨胀.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的治理对策为:①紧缩性货币政策,即抽紧银根或紧缩银根②紧缩性财政政策,即削减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③增加有效供给.有些国家采取的“供给政策”,其主要措施是减税,即降低边际税率以刺激投资,刺激产出.2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成因.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是在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由生产要素价格上涨引起生产成本上升所导致的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的情况.主要有以下2个原因:①工资推动型通货膨胀,这种膨胀是由过度的工资上涨导致生产成本上升,从而推动总供给曲线上移而形成的.在现代经济生活中,当强大的工会组织迫使厂商提高工资,使得工资的增长快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时,生产成本就会提高,导致产品价格上升;而物价的上涨又会使工会再次要求提高工资,又一次对物价上涨形成压力.这样,工资上涨和价格上涨形成了螺旋式的上升运动.②利润推动型通货膨胀,它是指垄断企业凭借其垄断地位,通过提高垄断产品的价格来获得垄断利润,使得总供给曲线上移,从而引起的通货膨胀.利润推动型通货膨胀是以行业垄断的存在为前提;没有行业垄断,不存在大型的可以操纵市场价格的垄断企业,就不可能产生利润推动型通货膨胀.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治理对策.工资推动型通货膨胀可以采取紧缩性的收入政策:确定工资-物价指导线并据以控制每个部门工资增长率;管制或冻结工资;按工资超额增长比率征收特别税等.利润推动型通货膨胀可以采取价格政策,如制定反托拉斯法以限制垄断高价.7. 利率对一国经济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其制约条件是什么答:利率是金融活动中的一个重要变量.它的变化可以通过影响借贷双方的利益影响经济活动的其他变量.利率对一国经济产生影响主要表现为:1利率与消费和储蓄.在收入一定的情况下,消费和储蓄为此消彼长的关系.利率上升,消费减少,储蓄增加;而且,高利率还会缩减企业的生产规模,导致居民收入下降,购买力减少,消费减少.因此,利率变动可以起到调节社会一定时期聚集资金量的作用.2利率与投资.利率是投资的成本,利率上升,成本上升,收益下降,因此利率变动与投资需求变动成反方向,从而利率变动可以调节一定时期投资量的大小.3利率与通货膨胀.当利率过低而过渡刺激投资时,一旦投资大于储蓄会引起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经济失衡现象,导致物价上升.反之,提高利率会引起储蓄上升投资下降,进而调节供求,起到抑制通货膨胀的作用.4利率与金融机构.利率的变动会促使银行等金融机构调整其资产负债结构来增加收益或控制成本,这就使中央银行利用利率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工具成为可能和有效.5利率与对外经济活动.在开放经济中,利率会通过一国与国外的经济交往活动影响一国对外经济活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进出口的影响;二是对资本输出输入的影响.利率能否发挥作用以及发挥作用的大小,取决于是否具备或在多大程度上具备利率有效发挥作用的条件.这些条件是复杂的,可概况为以下三方面:第一,一国经济中微观主体的独立程度,及其对利率的敏感程度.利率调节是通过影响微观主体的利益来实现的,因而微观主体是否是独立决策的经济实体,关系到它们预算约束的有效性,以及利率变动能否作出及时快速反映.第二,一国金融市场发达程度是利率能否在各市场间迅速传导信息并引导资金流动的前提.第三,利率结构和利率决定的市场化程度以及中央银行是否以利率作为宏观调控的工具等因素也会影响利率作用的发挥.利率能够直接真实反映市场供求,中央银行能否借助工具影响市场利率,决定利率是否可以作为调节宏观经济工具,和发挥调节作用的程度.8. 简述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应具备的条件.1必须是货币当局可以控制的;2与最后目标之间必须存在稳定的关系;3可测性;4受外来因素或非政策因素干扰程度低;5与经济体制、金融体制有较好的适应性.9. 简要说明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的主要内容.答: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是由凯恩斯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是一种偏重短期货币因素分析的货币利率理论.根据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货币需求分为三部分:①交易性货币需求,是收入的函数,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②预防性货币需求,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随着利率的提高而减少;③投机性货币需求,是利率的递减函数.在货币需求一定的情况下,利率取决于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并随货币供给量的增加而下降.但当利率下降到一定程度时,中央银行再增加货币供给量利率也不会下降,人们对货币的需求无限大,形成“流动性陷阱”.凯恩斯把利率看成是货币现象,认为利率与实际经济变量无关.同时,他对利率的分析还是一种存量分析,因而,属于货币利率理论或短期利率理论.10. 简述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配合的基础与模式1配合的基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政府宏观调控的两大政策,都是需求管理的政策.国家干预经济的宏观调控,其焦点在于推动市场的总供给与总需求恢复均衡状态,以实现成长、就业、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等目标.由于市场需求的载体是货币,所以调节市场需求也就是调节货币供给.换言之,需求管理政策的运作离不开对货币供给的调节:或是使之增加,或是使之缩减.货币政策是这样,财政政策也是这样.这就是它们两者应该配合、也可能配合的基础.2配合模式:在经济疲软、萧条的形势下,要想通过扩张的宏观经济政策克服需求不足,以促使经济转热,货币政策不如财政政策.在过冷的经济形势下,商业银行缺乏扩大信贷业务的积极性,厂商缺乏扩大投资支出的积极性,消费者也同样缺乏扩大消费支出的积极性.不仅他们的行为意向与货币当局不必一致,而且也不听命于货币当局.所以,即使中央银行执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也不易收到扩张的实际效果.财政政策则不同,财政扩大投资是私人厂商无需自己冒风险投资却可以获得维持乃至扩大经营的好机会.投资支出以及带动的消费支出,再加上增加财政性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支出直接引出的消费支出,对于扭转经济发展的颓势往往起着关键的作用.在经济过热的形势下,要想通过紧缩的宏观经济政策抑制需求过旺,以克服通货膨胀,财政政策不如货币政策.中央银行在抑制货币供给增长方面的作用是强而有力的:其一,有很多可以运用的工具;其二,对于创造存款货币的商业银行能够起强而有力的制约作用.而财政政策要紧缩,就有颇大的难度.对所有国家来说,财政支出有极强的刚性,不仅难以绝对压缩,甚至压缩增幅也并非易事.税收和支出政策的调整均需通过立法程序,而增税和减少福利支出这类问题,是很难获准通过的.同时,不管是货币政策还是财政政策,在用其积极有利一面时,总会伴随有不可避免的消极的副作用.相互搭配使用,有可能使副作用有所减弱.三、论述题1. 试述货币需求理论发展的内在逻辑.答:西方货币需求理论沿着货币持有动机和货币需求决定因素这一脉络,经历了传统货币数量学说、凯恩斯学派货币需求理论和货币学派理论的主流沿革.1传统的货币数量理论.20世纪初期,由美国经济学家费雪提出的现金交易数量说和英国剑桥大学马歇尔等人提出的现金余额说,可以被视为现代货币需求理论的源头.①费雪从货币的交易媒介功能着手,提出着名的“交易方程式”,认为一定水平的名义收入引起的交易水平决定了人们的货币需求.在费雪的货币数量理论中,货币需求仅为收入的函数,利率对货币需求没有影响.②剑桥大学的经济学家马歇尔、庇古等人,从货币的价值储藏功能着手,从个人资产选择的角度,建立了剑桥货币需求方程,将货币需求看作是一种资产选择的结果,这就隐含地承认利率因素会影响货币的需求,这种看法极大地影响了以后的货币需求研究.两个理论的结论和方程式的形式基本相同,都认为货币数量决定物价水平.但是,两者分析的出发点不同,前者注重的是货币的交易功能,后者强调的是货币的资产功能;前者重视影响交易的货币流通速度的金融和经济制度等技术因素,后者重视资产的选择,强调人的主观意志及心理因素的作用,这一观点和方法对后来的各学派经济学家都影响很大.2凯恩斯主义的货币需求理论.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继承、综合了现金交易说和现金余额说,从货币作为一种资产的角度,指出货币需求就是人们特定时期能够而且愿意持有的货币量,这种货币需求量的大小取决于流动性偏好心理.而人们对流动性偏好来源于三种动机: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直接而明确地指出了货币的投机需求受利率的影响,至于交易需求,不受利率影响.凯恩斯理论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以来,一些凯恩斯学派的经济学家对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进行了更深入的讨论.①鲍莫尔对交易性货币需求的修正,深入分析了交易性货币需求与利率之间的关系.②托宾对投机性货币需求的修正.托宾讨论了在利率预期不确定前提下,作为风险回避者的投资者最优金融资产的组合.3货币主义学派的现代货币数量论.以弗里得曼为首的货币主义学派一方面采纳凯恩斯将货币作为一种资产的核心思想,利用它把传统的货币数量论改写为货币需求函数;另一方面又基本肯定货币数量论的主要结论,即货币量的变动影响物价水平.其主要结论是:第一,在货币需求中,利率的影响很小,货币需求函数中的各项机会成本会保持相对稳定.第二,由于利率对货币需求没有影响,因此,货币的流通速度是稳定的、可以预期的.依据经验,它与收入水平保持“正的一致性”.第三,永久收入是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它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变量,在很大程度上不受短期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所以,货币需求是一个稳定的函数.2. 试述现代经济中信用货币的供应与扩展过程.答:现代经济中的信用货币是中央银行体系供应的,其中,中央银行垄断货币的发行,提供原始货币,形成货币供应的源头,而商业银行是枢纽.商业银行的信用货币创造扩张:商业银行体系通过其获得的原始存款发放贷款,通过原始存款在体系内的辗转存贷,可以将其数量多倍扩张.1中央银行与基础货币供应.中央银行是一国惟一的货币发行机构,因而经济活动中的新增货币供给量首先是由中央银行根据经济增长的需要发行出来的.其基本过程是:当经济活动主体需要更多的货币时,会增加对信贷资金的需求,当商业银行的信贷不能满足这一需求时,商业银行就会向中央银行贷款;同时当财政出现赤字时,也会从中央银行透支,这样中央银行的各项资产就会增加,从而使商业银行的存款增加,商业银行可以据此增发贷款,同时增加其在中央银行交纳的准备金存款.最终,整个商业银行体系的存款准备金总和在数量上等于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此外,商业银行在经营经营中需要面对客户提取现金的需要,因此,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进一步分解为准备金存款和流通中的现金两部分,我们把这两部分的和称作基础货币.中央银行货币发行的过程可简单概括为中央银行资产增加使其负债——基础货币供应增加的过程.2商业银行的信用货币扩张.商业银行体系通过其获得的原始存款发放贷款,通过原始存款在体系内的辗转存贷,从而成倍创造派生存款.经货币扩张,整个银行的存款货币总量D=R/RRr.原始存款正好等于商业银行的法定准备总额,假设前提为商业银行将收到存款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用作存款准备;另外,整个商业银行体系没有“现金漏损”.在上述两个过程中,商业银行的原始存款来源于中央银行的新增基础货币发行,它表现为中央银行资产增加使其负债——基础货币供应增加的过程,基础货币的增加称为商业银行成倍扩张信用货币的基础.当商业银行的原始存款正好等于其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时,商业银行的信贷扩张能力达到最大.3. 试分折货币传导机制的信用传导渠道.在信用市场上存在着两个基本的货币传导渠道,即:银行贷款渠道和资产负债表渠道.1银行贷款渠道.货币政策通过银行贷款渠道传导的机制是建立在这样的认识之上,即银行在金融体系中扮演着特殊的角色,因为它们特别适宜于处理特定类型的借款者,特别是小企业,那里不对称信息问题特别突出.当然,大企业可以不必通过银行而通过股票和债券市场直接与信用市场发生联系.这样,减少银行储备和银行存款的紧缩货币政策将通过对这些借款者的作用产生影响.货币供给M下降,使得银行存款D减少,进而使得银行贷放出的贷款下降.银行贷款L下降,使企业投资I减少,从而使总产出Y下降.以图式表示,这一货币政策效果就是:M↓→D↓→L↓→I↓→Y↓.2资产负债表渠道.资产负债表通过企业资本净值发挥货币传导的作用,是建立在下面的认识之上,即很低的资本净值意味着贷款者实际上对他们的贷款获得很低的担保,同样,来自逆向选择的损失增大.资本净值的下降,引起逆向选择问题,因而导致减少作为投资支出资金来源的贷款.企业很低的资本净值也增加了道德风险问题,因为那意味着所有者在他们的企业中拥有更低的股本回报,便刺激他们投资于风险项目.由于从事高风险事业使得贷款者收回借款更不可能,企业资本净值的减少导致贷款的减少从而投资支出减少.货币政策能通过几种方式影响企业的资产负债表.紧缩的货币政策M↓,引起证券价格下降Pe↓,这进一步使企业的资本净值下降,由于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的增多,因而导致投资支出I↓和总需求下降Y↓.这便引出了货币传导资产负债表渠道的下述图式:M↓→Pe↓→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L↓→I↓→Y↓.提高利率r的紧缩政策也引起企业资产负债表的恶化,因为它减少了现金流.这就为资产负债表渠道引出了以下附加图式:M↓→r↓→现金流↓→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L↓→I↓→Y↓信用渠道不仅限于对企业的支出起作用,同样也适用于消费支出.由货币紧缩引起的银行贷款下降势必引起消费者对耐用消费品和住房购买的下降,他们没有其他的信用来源.同样,利率的提高会引起家庭收支表的恶化,由于他们的现金流受到相反的影响.4. 试述三大货币政策工具及其特点.1存款准备金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在法律所赋予的权力范围内,通过规定或调整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比率,控制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间接地控制货币供应量的政策措施.内容主要包括:①规定存款准备金比率.②规定可充当法定存款准备金的资产种类.③规定存款准备金的计提基础.④规定存款准备金比率的调整幅度.作用过程:当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一方面增加了商业银行应上缴中央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减少了商业银行的超额存款准备金;另一方面,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提高,使货币乘数变小,这两方面降低了商业银行体系创造信用和扩大信用规模的能力,其结果是社会的银根抽紧,利率提高,投资及社会支出相应缩减.反之,过程则相反.存款准备金政策对于市场利率、货币供应量、公众预期等都会产生强烈的影响,不利于货币的稳定,也使中央银行很难确定调整时机和调整幅度,因而不宜随时使用.2再贴现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制定或调整再贴现率来干预和影响市场利率以及货币的供给和需求,从而调整货币供应量的一种金融政策.内容主要包括:①再贴现率的调整.再贴现率是一种官定利率,在整个利率体系中,作为一种基准利率或最低利率,对整个市场利率水平起牵引作用,主要影响商业银行的融资成本及市场利率.②规定何种票据具有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的资格,主要影响商业银行及全社会的资金投向.。

2020年电大金融统计分析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

2020年电大金融统计分析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

2020年电大金融统计分析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2020年电大金融统计分析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以下不属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推荐的货币与银行统计体系三个基本组成部分的是( A)。

A. 特定存款机构资产负债表B. 非货币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C. 存款货币银行资产负债表D. 存款货币银行资产负债表2. 以下几种金融工具按流动性的高低依次排序为(C )。

A. 现金、储蓄存款、活期存款、债券、股权B. 现金、活期存款、债券、储蓄存款、股权C. 现金、活期存款、储蓄存款、债券、股权D. 现金、活期存款、储蓄存款、股权、债券3. 当货币当局增加对政府的债权时,货币供应量一般会(A )。

A. 增加B. 减小C. 不变D. 无法确定4. 信用合作社包括城市信用合作社和农村信用合作社,在货币与银行统计中,它们属于(B )A. 非货币金融机构B.存款货币银行C. 国有独资商业银行D. 非金融机构5. 通常,当政府采取积极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时,股市行情会( A)。

A. 看涨B.走低C. 不受影响D. 无法确定6. 某产业处于成长期,则其市场表现(价格〉的特征是(B )。

A. 大幅度波动B.快速上扬,中短期波动C. 适度成长D. 低价7. A股票的严系数为1.2,B股票的P系数为0.9,则( C)。

A. A股票的风险大于B股B. A股票的风险小于B股C.A股票的系统风险大于B股D.A股票的非系统风险大于B股8. 假设某股票组合含N种股票,它们各自的非系统风险是互不相关的,且投资于每种股票的资金数相等。

则当N变得很大时,关于股票组合的总风险说法正确的是(C )。

A. 总风险在变大B. 总风险不变C. 总风险在全面降低,当N大于30时,总风险略微大于市场风险D. 总风险的变化方向不确定9. 对于付息债券,如果市场价格高于面值,则(A )。

A. 到期收益率低于票面利率B.到期收益率高于票面利率C. 到期收益率等于票面利率D. 不一定10. 纽约外汇市场美元对日元汇率的标价方法是(B )。

2022-2023年国家电网招聘《金融类》预测试题5(答案解析)

2022-2023年国家电网招聘《金融类》预测试题5(答案解析)

2022-2023年国家电网招聘《金融类》预测试题(答案解析)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第壹卷一.综合考点题库(共50题)1.具有杠杆作用的股票是()。

A.普通股票B.优先股票C.B股股票D.H股股票正确答案:B本题解析:暂无解析2.期货交易的真正目的是()。

A.作为一种商品交换的工具B.减少交易者所承担的风险C.转让实物资产或金融资产的财产权D.上述说法都正确正确答案:B本题解析:期货合约是指双方约定在未来的某一时间,按确定的价格买卖一定数量的某种资产的合约。

期货交易为交易人提供了一种避免因一段时期内价格波动带来风险的工具,真正的目的是减少交易者所承担的风险,故B项正确,ACD错误。

所以答案选B。

3.存款准备金政策是以()为基础来实现的。

A.商业银行的货币创造功能B.中央银行业务指导C.常备借贷便利D.抵押补充贷款正确答案:A本题解析:当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时,商业银行需要上缴中央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增加,可直接运用的超额准备金减少,在其他情况不变的条件下,商业银行贷款或投资将会下降,引起派生存款的数量收缩,导致信贷规模和货币供应量减少。

因此,存款准备金政策是以商业银行的货币创造功能为基础的,其效果也是通过影响商业银行的货币创造能力来实现的。

4.证券投资管理步骤中的第一步是()。

A.确定投资目标B.制定投资政策C.选择投资组合策略D.构建和修正投资组合正确答案:A本题解析:暂无解析5.扩张性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是()。

A.缓和了经济萧条但增加了政府的债务B.缓和了萧条也减轻了政府债务C.加剧了通货膨胀但减轻了政府债务D.缓和了通货膨胀但增加了政府债务正确答案:A本题解析:扩张性财政政策可以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增加总需求,提高国民收入,缓和萧条。

同时,政府支出增加、税收减少会导致政府收入不足,因此也会增加政府债务。

6.一般来说,可能降低本币国际地位,导致短期资本外逃的是国际收支()。

曹龙骐《金融学》(第2版)课后习题详解第11章 货币政策控制

曹龙骐《金融学》(第2版)课后习题详解第11章 货币政策控制

第11章货币政策调控本章考虑题1.什么是货币政策?它有哪些构成要素?答:〔1〕货币政策是指中心银行在一定时期内利用某些工具作用于某个经济变量,从而实现某种特定经济目标的制度规定的总和。

它是实现中心银行金融宏瞧调控目标的核心所在,在国家宏瞧经济政策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2〕货币政策有三大构成要素:①货币政策工具;②货币政策中介指标;③货币政策目标。

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是货币政策工具作用于货币政策中介指标,通过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往实现货币政策目标。

由于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确实定在非常大程度上取决于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工具的取舍在非常大程度上依存于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因而货币政策的三要素之间存在一种逆向制约关系。

2.试述货币政策目标内涵及诸目标之间的矛盾与统一。

答: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一般亦称货币政策目标,它是中心银行通过货币政策的操作而到达的最终宏瞧经济目标。

〔1〕货币政策目标的内涵①稳定币值。

在纸币流通条件下,稳定币值确实是基本稳定货币购置力,货币购置力是用单位货币所能购置到的商品〔或劳务〕来衡量的,稳定货币购置力即指单位商品所能换到的货币数量维持不变。

因为单位商品所能换得的货币数量确实是基本物价,因此,稳定币值也就等于稳定物价。

②经济增长。

货币政策目标所追求的经济增长是指开展速度加快、结构优化与效率提高三者之间的统一。

③充分就业。

严格意义上的充分就业是指所有资源而言,它不仅包括劳动力的充分就业,还包括其他生产要素的“充分就业〞即充分利用。

但人们通常所讲的充分就业仅指劳动力而言,指任何情愿工作并有能力工作的人都能够寻到一个有酬劳的工作。

④平衡国际收支。

维持国际收支平衡是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和国家平安稳定的重要条件,也是货币政策的重要目标。

〔2〕货币政策目标相互之间的矛盾与统一①稳定币值与充分就业的矛盾与统一。

就统一性瞧,币值稳定了,就能够为劳动者的充分就业与其他生产要素的充分利用提供一个良好的货币环境,充分就业同时又可能为币值的稳定提供物质根底。

货币政策的基本理论

货币政策的基本理论

货币政策的基本理论大纲一、货币政策的基本概念和最终目标1.货币政策的基本概念2.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二、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和操作目标1.选择目标的标准2.常用的中间目标3.货币政策常用的操作目标4.货币政策工具知识点汇总概念:C01:狭义货币政策C02:广义货币政策C03:最终目标的概念C04:货币政策工具的概念原理和观点:K01:货币政策的种类K02: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K03:营运目标K04:中间目标的金融指标K05:常用的操作目标K06:中央银行的政策工具正文一、货币政策的基本概念和最终目标1.货币政策的基本概念狭义货币政策: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就业和平衡国际收支)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合。

广义货币政策:指政府、中央银行和其他有关部门所有有关货币方面的规定和采取的影响金融变量的一切措施。

(包括金融体制改革,也就是规则的改变等)通过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应量,影响利息率及经济中的信贷供应程度来间接影响总需求,以达到总需求与总供给趋于理想的均衡的一系列措施。

货币政策分为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两种。

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是通过提高货币供应增长速度来刺激总需求,在这种政策下,取得信贷更为容易,利息率会降低。

因此,当总需求与经济的生产能力相比很低时,使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最合适。

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是通过削减货币供应的增长率来降低总需求水平,在这种政策下,取得信贷较为困难,利息率也随之提高。

因此,在通货膨胀较严重时,采用紧缩性的货币政策较合适。

2.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实施,经过一定的传导过程,将其影响扩展到一国经济的实际领域,达到既定的目标,这就是货币政策的目标,又称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ultimate objective of monetary policy)。

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中央银行组织和调节货币流通的出发点和归宿,它反映了社会经济对货币政策的客观要求。

中国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_数量型还是价格型_基于DSGE模型的分析_卞志村

中国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_数量型还是价格型_基于DSGE模型的分析_卞志村
胡志鹏 (2012) 指出, 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的现状是由当前经济金融体制决定的, 他认为我国企 业、 商业银行等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行政性指令的影响, 使得信贷额度等具有行政色彩的数量型工具 更有效; 且由于汇率相对稳定, 为对冲外汇流入, 就要保证基础货币的适度增长; 还有银行资产质 量等问题也限制了对存贷款基准利率的调整。 林毅夫 (2009) 则认为, 我国金融市场的扭曲与很多 国有企业缺乏自生能力有很大的关系。 他认为, 金融市场表现出的各种乱象与金融市场承担着补贴 国有企业的政策性负担、 缺乏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健全的法制等因素有直接和间接的关系。 以上 这些因素都使得我国价格型工具在使用时面临着诸多约束, 而当数量型工具的调控效果一旦达不到 目标时, 政府往往就会寻求行政力量的干预。 虽然数量型工具与行政手段相结合可能会产生一定的 政策合力, 但同时也会产生政策效果不易把握、 政策力度波动过大和制度安排不稳定等问题 (周小 川, 2013)。
金融理论与政策 Financial Theory & Policy
中国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 数量型还是价格型? *
—— —基于 DSGE 模型的分析
卞志村 胡恒强
内容摘要: 本文构建了具有微观基础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 在其基础上考察了我
国央行不同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对经济所造成的影响。 针对不同经济情况, 本文具体分析
一、DSGE 模型的建立
(一) 家庭
代表性家庭的效用函数由消费 Ct、 实际货币余额 Mt/Pt 和闲暇时间 (1-Nt) 来定义, 其中 Nt 为 劳动时间。 家庭的目标函数为:
Σ∞
Et
i=0
1-σ
βi[
Ct+i 1-σ
+

中级经济师金融考点精华汇总

中级经济师金融考点精华汇总

中级经济师金融考点精华汇总一、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等手段来影响经济活动的政策。

货币政策的目标通常包括控制通货膨胀、维护经济稳定、促进就业增长等。

常见的货币政策工具包括政策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等。

二、利率利率是指借贷资金的价格,是市场上资金供求关系的体现。

利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经济主体的投融资行为和消费决策。

利率的决定因素包括货币供求、通胀预期、经济增长预期等。

利率的调整是货币政策的重要手段之一。

三、货币供应量货币供应量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某个经济体内部流通的货币总量。

货币供应量的变化直接影响着市场上的货币流通速度和价格水平。

货币供应量的调整是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的重要手段之一。

四、汇率汇率是指两个国家或地区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汇率的变动对外贸易、国际投资和外汇储备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

汇率的决定因素包括货币供求关系、经济实力、利率差异等。

汇率的管理是国际金融政策的重要内容。

五、金融市场金融市场是资金供求双方进行交易的场所,包括货币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等。

金融市场的发展对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金融市场的监管和风险管理是金融机构和投资者必须重视的问题。

六、金融机构金融机构是指从事金融业务的机构,包括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

金融机构的健康发展对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金融机构的监管和风险管理是保障金融体系稳定运行的重要手段。

七、风险管理风险管理是金融机构和投资者为降低风险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风险管理的核心是识别、评估和管理各种风险,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

有效的风险管理是金融机构和投资者保护自身利益的关键。

八、金融创新金融创新是指金融机构和市场参与者通过引入新的金融产品、工具和技术,改变传统金融业务模式和组织形式的过程。

金融创新可以提高金融市场的效率和竞争力,但也会带来新的风险和挑战。

金融创新需要在稳定和风险控制的前提下进行。

九、金融稳定金融稳定是金融体系的基本要求,也是金融机构和市场参与者的共同追求。

人民币国际化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人民币国际化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人民币国际化对货币政策的影响一、引言货币国际化是指一国货币的适用范围跨越国界,在发行国以外的地区流通,并作为计价、结算和储备货币而被国际上普遍认可。

人民币国际化会为我国带来铸币税收入,并且能够降低对外贸易的汇率风险,减少对外汇的储备需求,促进我国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发展,并且提升我国在国际上的经济和政治地位。

目前的国际货币包括美元、欧元和日元,美国次贷危机和欧洲债务危机使国际社会意识到美元和欧元这两大国际货币存有局限性,这也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机遇。

我国已初步具备了人民币国际化的基本条件,政局稳定,经济保持稳定增长,人民币币值稳定,外汇储备充足,国际贸易体量大,对外开放度较高。

2014年2月26日,中央银行宣布从3月1日起放开上海自由贸易实验区外币存款利率的上限。

存款利率上限放开以后,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在全国首先实现外币存款的利率完全市场化,这将进一步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

2014年11月17日,资本市场“沪港通”正式启动,这标志着人民币可以在境外直接进入到资本市场,人民币使用范围的进一步扩大,把人民币国际化推上更高的台阶。

2015年6月29日亚投行成立后,我国以亚投行信贷政策为先导,加大对周边国家和地区基础建设的投入,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推动人民币“走出去”,促进周边国家地区对人民币的储备需求,加速实现人民币国际化。

目前,央行正积极推动人民币纳入SDR一篮子货币,这将使更多的外国投资者投资人民币,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同时,人民币国际化也面临着一些不利因素,如我国还没有实现资本项目下的完全可兑换,非居民获得和使用人民币的途径还比较少,尚不具备人民币国际化所需要的金融环境,国际交易习惯在短期内还很难改变等,也给人民币国际化带来挑战。

二、人民币国际化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货币政策是指一国的货币当局或中央银行为了实现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取的能够有效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或信用量的方针政策和措施的总称,具体包括外汇政策、信贷政策和利率政策。

简述我国各项货币政策

简述我国各项货币政策

简述我国各项货币政策
我国各项货币政策是国家调控经济的一种重要手段,其中包括货币供应量调控、利率政策、汇率政策等多种政策措施。

下面将就我国各项货币政策进行简要的介绍。

一、货币供应量调控
货币供应量调控是我国货币政策调控的核心措施,是指通过控制货币发行量和贷款投放来实现经济调控的一种方式。

我国货币政策通过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贷款利率等手段调节货币供应量。

其中最主要的手段是央行公开市场操作,通过调节国债、中央银行票据等公开市场工具的发行量来调整货币市场的流动性,从而控制货币供给量。

二、利率政策
利率政策是我国宏观调控中的另一项重要措施。

我国利率政策主要包括贷款利率和存款利率。

贷款利率是银行向客户发放贷款的利率,存款利率是银行向客户收取储蓄存款的利率。

央行可以通过降低贷款利率和存款利率来刺激消费和投资,也可以通过提高贷款利率和存款利率来控制通货膨胀。

三、汇率政策
汇率政策是我国货币政策的另一项主要措施。

汇率政策主要是指我国对外汇的管理方式和政策。

我国的汇率政策采取了一种“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即人民币汇率在市场供求作用下自由浮动,但央行会进行干预,以确保汇率的基本稳定。

总体来看,我国依靠货币政策的调控,实现了宏观经济的平稳发展。

但需要注意的是,货币政策的变动可能会对市场产生影响,需要政府对市场动态进行及时的观察和调整。

同时,货币政策的制定也需要与其他经济政策相互协调,确保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和稳定性。

货币政策对国债收益率曲线的影响——基于动态NS模型

货币政策对国债收益率曲线的影响——基于动态NS模型

货币政策对国债收益率曲线的影响——基于动态NS模型摘要:随着金融市场的创新发展,以M2为代表的数量型指标的可控性、可测性以及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越来越弱,国债收益率曲线在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起着更加重要的作用,一般认为货币政策首先影响短期利率,再传导至中长期利率,带动整条收益率曲线的变动。

本文首先介绍收益率曲线的相关理论,在此基础上对2002年—2019年的国债数据进行收益率曲线的拟合,通过脉冲响应分析,我国宏观经济指标和货币政策对国债收益率曲线水平因子的影响显著,但数量型货币政策对斜率因子作用不明显。

关键词:国债收益率曲线 货币政策 动态NS模型 VAR模型● 吴承凯一、引言自1981年我国恢复发债以来,国债市场发展迅速,国债的年发行规模从1981年的49亿元增加到2019年的4万亿元,但和我国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相比,国债市场仍与发达国家有所差距。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中央银行在宏观经济调控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许多发达国家也曾经从数量型货币政策向价格型货币政策转变,以美国联邦储备系统为例,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货币供应量为目标,但随着货币供应量与经济之间的关系不再紧密,到90年代,美联储将实际利率作为中介目标。

在发达的市场经济中,收益率曲线是货币政策重要的传导渠道。

国债收益率曲线发生变动将影响整个市场中所有行为人的决策、金融资产的价格,最终影响经济运行以实现央行的政策目标。

此外,收益率曲线还包含着市场参与者对未来经济的预期,央行可以根据市场的反馈来进行决策。

所以,研究货币政策对国债收益率曲线影响的意义凸显。

二、文献综述(一)收益率曲线相关理论收益率曲线,又名利率期限结构,显示的是债券即期收益率与到期日之间的关系,不同类型的债券有着不同的收益率曲线。

国债由于无违约风险,流动性好,所以国债收益率曲线被普遍认为是基准收益率曲线。

1.传统利率期限结构理论。

第一,预期理论:投资者对于各期限的债券没有特别偏好,可以完全替代,认为长期利率是由当前的短期利率和预期的未来短期利率决定,当市场预期未来短期利率将会上升时,收益率曲线斜率为正。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讲义-内部资料)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讲义-内部资料)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笔记目录第一部分经济学基础 (3)一、市场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3)二、消费者行为分析 (7)三、生产和成本理论 (10)四、市场结构理论 (14)五、生产要素市场理论 (18)六、市场失灵和政府的干预 (19)七、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 (21)八、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理论 (26)九、价格总水平和就业、失业 (28)十、国际贸易理论 (31)第二部分财政 (34)十一、公共物品与财政职能 (34)十二、财政支出 (38)十三、财政收入 (41)十四、政府预算 (47)十五、财政管理体制 (51)十六、财政政策 (54)第三部分货币与金融 (57)十七、货币供求与货币均衡 (57)十八、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 (60)十九、商业银行与金融市场 (63)二十、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 (66)二十一、对外金融关系与政策 (69)第四部分统计 (73)二十二、统计与统计数据 (73)二十三、描述统计 (75)二十四、抽样调查 (77)二十五、回归分析 (79)二十六、时间序列分析 (80)第五部分会计 (84)二十七、会计概论 (84)二十八、会计循环 (89)二十九、会计报表 (92)三十、财务报表分析 (96)三十一、行政事业单位会计 (99)第六部分法律 (104)三十二、法律对经济关系的调整 (104)三十三、物权法律制度 (105)3三十四、合同法律制度 (110)三十五、公司法律制度 (115)三十六、其他法律制度 (119)经济基础知识笔记(重点标识版)第一部分经济学基础一、市场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1、需求的含义:需求是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价格条件下,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需求的构成要素有两个:一是购买欲望;二是支付能力。

2购买的数量。

市场需求是消费者需求的总和。

3、决定需求的基本因素和影响①消费者的偏好。

消费者偏好支配着他在使用价值相同或接近的替代品之间的消费选择。

收益率曲线调控政策的理论基础及其商榷

收益率曲线调控政策的理论基础及其商榷

2018年第8期·国外经济理论评论·收益率曲线调控政策的理论基础及其商榷*徐忠 纪敏 李宏瑾内容提要:本文对日本银行2016年9月以来的收益率曲线控制政策及与之类似的扭曲操作政策的理论基础进行了深入讨论,这主要包括货币数量调控的储备头寸说、利率期限结构的市场分割理论和自然收益率曲线估算三个方面。

内生货币供给的水平理论表明,信贷和货币供给是由货币需求内生决定的,中央银行只能以利率(而非数量)作为操作目标。

利率期限结构理论表明,收益率曲线主要由预期和(时变)期限溢价影响,市场分割理论并未得到经验上的有力支持。

由于全球金融危机冲击引发的市场异常交易和长期量化宽松政策对市场交易行为的扭曲,以及模型设定偏误和遗漏变量等问题,自然收益率曲线估算并不稳健。

总体而言,收益率曲线控制和货币政策扭曲操作的理论基础有待商榷,且其在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历史上非常罕见。

所以,本文认为调控收益率曲线的政策并不可靠,并不能够为中国货币价格调控模式转型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收益率曲线控制 扭曲操作 中期政策利率 货币价格调控一、引言2016年9月21日,日本银行宣布采用“控制收益率曲线的QQE政策”(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Monetary Easing with Yield Curve Control),在-0.1%隔夜政策目标利率基础上,通过灵活购买不同期限日本国债,将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基本维持在零附近水平。

这是全球金融危机后,日本相继恢复在2001-2006年间实行的零利率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在2013年实行质化量化宽松政策(QQE),以及在2016年2月实行负利率政策之后,日本银行采取的又一激进的非常规货币政策措施。

在开展收益率控制政策之前,日本银行对QQE和负利率政策进行了全面评估,肯定了其显著降低长期利率的作用,但日本银行也指出,长期收益率水平往往与数量操作下中央银行的期望水平并不一致。

名词解释与简答(金融431)

名词解释与简答(金融431)

外经贸11优序融资理论监管套利有效市场假说汇率超调1.证明利率预期理论表达式,作图说明收益曲线的形状2.简述有效市场假说的三种形式,并列举三个违背有效市场假说的异常现象湖大11贴现经济资本汇率制度金融互换操作风险1.简述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主要内容2.简述特别提款权的特点3.质押贷款与抵押贷款的区别4.有效市场假说的概念及三种形式5.银行资金三性之间的关系央财11百慕大式权证费雪效应马歇尔勒纳条件融资租赁半强有效市场1.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的内容2.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和调整措施3.简述“最适通货区理论”的内容4.什么是财务危机财务危机带来的成本由谁承担5.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对中国货币政策操作的影响与应对策略6.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核心内容与管理方法7.比较资本预算方法中的NPV方法和IRR方法,各自的优缺点人大11利率期限结构及其理论假设欧洲美元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内容(从货币创造机制角度来看)是否影响中国经济东财121.简述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2.简述影响利率的主要因素3.简述商业银行的主要职能4.货币政策的时滞及其构成5.证券上市的利与弊6.汇率变动的主要原因与主要影响7.国际收支账户差额及其含义8.我国外汇储备规模过大的成因,弊端与化解对策外经贸12格雷欣法则货币中性债券的到期收益率投资项目估值的修正现值法多头套期保值1.什么是逆向选择有哪些办法可以解决金融市场中存在的逆向选择问题2.完美市场条件下的MM定理一与定理二3.金融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的优缺点西方发达国家混业经营的两种主要模式4.为何人民币升值未必能解决美国的贸易逆差5.05-08年人民币升值却伴随着贸易逆差的扩大,如何解释南大12凯恩斯理论是如何解释西方国家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原因的如何用凯恩斯理论看待2008年以来的国际金融危机及政府干预为何会爆发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对中国经济发展有哪些影响浙大121.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含义是什么与传统的货币政策体系有什么不同2.简述蒙代尔弗莱明模型3.证券投资的技术分析理论基础和市场条件4.存款货币银行(商业银行为代表)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区别在哪里与其他金融机构相比,他与中央银行的关系有什么不同5.画图列公式论述无税和有税条件下的MM定理一和定理二6.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原因,对布雷顿森林体系二做出评述人大121.比较可贷资金理论与储蓄投资理论与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的异同2.央行影响利率的途径和机制3.货币市场的货币政策传到功能,为什么银行理财产品可能对货币市场发展及影响力具有积极的意义4.中国影子银行发展的主要动因以及应对央财12格雷欣法则流动性风险 J曲线效应财务危机有效投资组合和有效边界1.证券基本面分析的主要内容2.货币政策目标之间的冲突性3.固定汇率与浮动汇率制度的优缺点4.可转换债券筹资的利与弊外经贸13J曲线效应理性预期约当年均成本法票据发行便利内部收益率1.鲍莫尔-托宾的的平方根公式及其政策意义2.结合资本结构的权衡理论阐述企业在进行长期融资决策时应考虑的基本因素3.巴塞尔协议3 的主要内容,对西方商业银行与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有何不同湖大13(金融学张强乔海曙《国际金融》杨胜刚《商业银行管理学》彭建刚《金融市场学》晏艳阳)流动性陷阱折算风险做市商制度基础头寸1.我国货币制度的特点及特殊性2.欧洲货币市场的特征3.出口信贷的主要特点4.商业银行管理的最终目标5.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补偿机制6.《新巴塞尔协议》的三大支柱内容及关系7.融资融券交易对投资者的影响8.我国近年的利率政策及其理论依据9.外汇管制的主要方式及实行外汇管制的收益和成本10.商业银行如何利用利率敏感性分析及其缺口管理其净利息收入南大13美联储“量化宽松”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的性质和目标及实施的过程和效果期货交易的基本制度,股指期货有那些功能,为何具有这些功能比较凯恩斯和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思想何为公开市场操作,有何优点人大131.巴塞尔协议三大支柱2.利率期限结构利率及其异同3.利率市场化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中山13套期保值特里芬难题资本充足率货币乘数市盈率自由现金流1.公司是市场价值与账面价值是不同的,解释造成两者差异的原因央财13流动性陷阱回购协议特别提款权 IPO折价净现值1.货币需求理论发展的脉络及其规律2.衍生工具的内涵,特征及功能3.外汇储备持续增加对经济的不利影响4.增发公告会带来显著为负的价格效应,用三种理论对这种现象进行解释5.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目标,进程和利率市场化可能给银行业带来的冲击,提出应对策略6.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政策配合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看待近年来我国政策配合的效果外经贸14资本结构代理问题联邦基金利率敏感性分析费雪效应1.股利支付的至少两种可能的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2.解释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的概念,假如A企业的财务风险大于B企业,是否A企业的权益资本成本将更高3.上海自贸区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试点,意味着区内的经济主体需要重视对利率的预测,请结合利率理论,阐述经济主体在进行利率预测时应考虑的基本因素4.泰勒规则的基本政策思想,对中国实施货币政策的借鉴意义复旦14IPO折价发行消极投资策略金融深化杠杆收购熊猫债券1.比较凯恩斯学派和货币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2.举例说明买空和买空交易机制如何放大收益和风险3.行为金融理论,为何其对传统效率市场理论造成严峻挑战4.确定一国外部均衡目标的主要衡量标准是什么南大141.根据投资者的动机不同,国际直接投资可分为哪些类型2.市政债券的形式有哪些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的形成原因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上财141.货币乘数变动的理论影响因素有哪些2.货币乘数具有内生性还是外生性,对货币政策有何影响3.企业的融资方式有哪些央财14背书窗口指导无抛补利率平价扩张期权融资租赁1.货币在经济中的积极作用2.金融市场的一般功能3.用特里芬悖论解释布雷顿森林体系自身的缺陷4.比较用于企业价值评估的WACC方法和APV方法5.论述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进行协调配合的必要性及协调配合模式6.现行国际本位货币体系的缺陷及其改革方案外经贸15监管套利影子银行欧式期权绿鞋条款边际资本成本1.央行控制基础货币的基本方式2.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3.股票回购的三种方式4.套利满足的三个特征5.简述NPV法和IRR法中关于在投资收益率的各自隐藏的假设,那种估值方法更合理6.购买力平价理论,有哪些合理之处,缺陷有哪些7.优先股的特征,商业银行发行优先股的动机和作用8.比较境内外证券市场的特点,为什么选择在境外发行9.企业资本结构的选择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华师大15货币乘数欧债危机商业银行中间业务 P2P网贷资产证券化兼并收购1.我国广义货币M2是怎样划分的2.在弗里德曼的现代货币数量论中,货币需求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3.什么是“时间不一致性问题”中央银行通常采取怎样的办法解决这一问题4.简述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5.简述杜邦分析法的基本内容6.简述公司优先股筹资的优缺点7.影响一国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及其影响机制8.评述美国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南大151.根据投资者的动机不同,国际直接投资可以分为哪些类型2.简述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三大动机及其流动性偏好陷阱3.试用可贷资金模型解释通货膨胀率与储蓄存款增值率和储蓄存款利率之间的关系上财151.在有公开市场业务和再贴现工具的情况下,中国人民银行为何还要创设SLF,其与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利率政策有何不同中山15流动性溢价理论货币中性最优货币区持续增长率资本市场线1.什么是外汇市场干预有哪些途径2.央行推出的定向降准、抵押补充贷款、定向降低再贷款利率等非常规货币政策的用意何在3.比较传统货币政策与上述“结构性货币政策”的优劣4.能否仅仅通过财政政策实现国家的总产出Y的提高与降低贸易赤字水平利用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与利率-产出图形5.能否通过货币政策实现这两个目标6.如果国家将汇率制度调整为固定汇率制,只使用货币政策或者财政政策能否达到上述目标7.净现值法与内部收益率法的再投资假设是什么哪种再投资假设更合理对于互斥项目,得出评价结论不一致的可能原因是什么浙工商151.为什么IPO时公司不省掉投资银行承销环节而直接向最终的购买者销售股票呢2.预期通货膨胀率变化对债券价格的影响3.实行固定汇率制的国家其货币政策丧失独立性的原因4.根据流动性偏好理论,货币供给增加会降低利率。

(完整版)金融学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金融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货币形式的发展:实物货币→金属货币(铸币)→信用货币(银行券)→电子货币货币的职:1、价值尺度2、流通手段3、贮藏手段4、支付手段5、世界货币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一)规定货币材料(二)规定货币单位(货币单位名称和值)(三)规定流通中的货币种类货币制度的演变: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金本位制→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信用本位制)我国现行的货币制度:(一)人民币货币制度(二)港澳台地区的货币制度(特别注意香港)国际货币制度:①国际金本位制(以黄金作为本位货币)②布雷顿森林体系(以黄金作为基础,以美元作为主要的国币储备货币,实行“双挂钩”的国际货币体系)(知识)1、1944年7月,达成《IMF协定》;2、双挂钩的固定汇率体系;3、1973年崩溃(特点)a.美元与黄金挂钩;b. IMF成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③1978牙买加体系;承认浮动汇率的合法性,确定以特别提款权为主要的储备资产,美元地位明显削弱,日元、德国马克成为重要的国际货币信用货币层次划分的依据:即都以流动性的大小,也即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方便程度作为标准。

流动性越强的金融资产,现实购买力也越强。

我国货币货币层次的划分:M0=流通中现金;M1=M0+可开支票的活期存款;M2=M1+企业单位定期存款+城乡居民储蓄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存款+其他存款铸币:铸成一定形状并由国家印记证明其重量和成色的金属货币。

信用货币:以信用为保证,通过信用程序发行的、充当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货币形态。

其实质的性用工具,其本身并无内在价值。

因此这些形式的货币被称为信用货币。

主要包括:纸质货币,存款货币,电子货币。

存款货币:指能够发挥货币作用的银行存款,主要是指能够通过签发支票办理转账结算的活期存款。

无限法偿:无限法偿是指不论支付数额多大,不论属于何种性质的支付(买东西、还账、缴税等),对方都不能拒绝接受。

本位币具有有限法偿:有限法偿是指在一次支付中若超过规定的数额,收款人有权拒收,但在法定限额内不能拒收,只有超过规定才能拒收。

14-4货币政策理论

14-4货币政策理论

金融学第十四讲货币政策本讲导读货币政策的工具二一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三四、货币政策理论四货币政策理论货币政策的基本框架与作用原理五01政策规则与相机抉择02通货膨胀目标制03非常规的货币政策04数量型与价格型的货币政策框架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指中央银行根据对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制定与执行权衡性的货币政策措施,实现货币政策的既定目标。

⚫权衡性:货币政策只根据当时环境需要而制定,不考虑货币政策过去的历史,以及该政策对未来经济的影响。

相机抉择的特点:⚫逆周期调控、灵活性强、静态视角⚫会产生“时间不一致”问题,降低货币政策效果时间不一致:⚫事前中央银行承诺的最优货币措施,到了它实施时发现不再是最优的,从而改变政策措施来实现政策目标。

⚫产生时间不一致的原因是货币政策对预期的影响。

货币政策规则:指中央银行事先承诺一种货币政策操作方式,在以后的政策执行中,按照这一规则行事。

⚫代表性的政策规则:单一规则、泰勒规则、麦卡勒姆规则单一规则:⚫弗里德曼认为,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是经济波动的根源,他提出了一个货币稳定计划,建议美国的M2应保持每年4-5%的增长速度,以实现无通胀的经济增长。

泰勒规则:由Taylor(1991)提出r t=ϕπt+ψy t⚫泰勒规则是在理论上研究最深入,实践上应用最广泛的货币政策规则。

⚫泰勒原则:➢名义利率的调整要使得实际利率具有逆周期特征(充分条件是:ϕ>1)麦卡勒姆规则:由McCallum(1988)提出ሻΔb t=Δx∗−Δv t∗+λ(Δx∗−Δx t⚫该规则以名义GDP增速为目标,基础货币根据名义GDP增速与目标名义GDP增速的缺口进行调整。

它也被称为“名义收入目标规则”。

通货膨胀目标制:指货币当局明确以稳定中长期的通货膨胀率为首要目标,并将未来一段时间要达到的目标通货膨胀率向外界公布。

⚫不再强调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货币政策操作主要依据未来通胀预测与目标值的偏离程度;⚫各国目标通胀率一般设定在2%到4%之间。

国际约束下我国货币政策的重点转换:数量控制到资本收益率

国际约束下我国货币政策的重点转换:数量控制到资本收益率
汇 率制度 , 同时在 “ 常项 目可 兑 换 , 本 项 目外 汇 经 资 管理 ” 的框 架 下实 行银 行结售 汇 制度 , 即企 业将外 汇
国 际约 束 下 我 国货 币政 策 的重 点 转 换 : 数 量控 制 到 资本 收 益 率
郁 洪 良
( 京 审 计学 院 金 融 学 院 ,江 苏 南 京 南 202) 1 0 9
[ 摘 要 ] 国人 民 币 内外 价 值 走 向 出现 差 异 的关 键 点 是 我 国 国 际 收 支双 顺差 引起 外 汇 占款 大 幅增 加 , 后 的 我 背 根 本 原 因是 我 国 的 资本 收 益 率相 对 高于 国 际 资本 收 益 。 因 此 , 跨 期 均 衡 的 视 角 , 我 国 货 币供 应 受 国 际 性 约 束 从 在 越 来 越 强 的 背景 下 , 币 政 策 关 注 的 重 点 要从 数量 控制 转 向资 本 收 益 率 。 货 [ 键 词 ] 际约 束 ; 量 控 制 ; 本 收 益 率 ; 期均 衡 关 国 数 资 跨 [ 图分 类 号 ] 8 2 5 中 F 2. [ 献标识码] 文 A [ 文章 编 号 ]6 2 7 0 20 ) 1 0 2 一O 1 7 —85 (0 8 0 — 0 6 4
本 文 认 为 , 制 流 动性 数 量 的货 币政 策 在 国际 控
性 约束 不断 增强 的情况 下不 具有 可持 续性 。货 币政 策 的关 注 的重点 应是我 国 资本收 益率 相对 国 际资本
收 益率 的变 动 。 二 、我 国 外 汇 占 款 和 货 币 供 应
在货 币分析模型 中 , 国内信用表示 为 I2外汇储 X,


问题 的提 出
形 势下 , 了实 现稳定 货 币币值 的 目标 , 冲 过多 的 为 对

货币政策的功能

货币政策的功能

货币政策的功能货币政策是指国家通过调整货币供应和利率等手段来调控经济的一种政策。

货币政策具有多重功能,可以影响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以下是货币政策的主要功能:首先,货币政策可以控制通货膨胀。

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中央银行可以影响市场上的货币流通量,从而控制通货膨胀。

当经济过热时,中央银行可以收紧货币政策,提高利率,减少货币供应,抑制通胀压力;而在经济低迷时,可以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降低利率,增加货币供应,刺激经济增长。

其次,货币政策可以促进经济增长。

通过降低利率,货币政策可以鼓励企业和个人增加投资和消费,提升经济活动水平,推动经济增长。

此外,货币政策还可以通过调整货币汇率,刺激出口和外贸发展,进一步促进经济增长。

第三,货币政策可以维护金融稳定。

货币政策的调整可以对金融市场产生重大影响,它可以通过调整利率、监管政策等手段来影响金融机构的资金供给和融资成本,保持金融体系的稳定。

当金融风险积聚时,货币政策可以起到缓冲作用,减少金融危机的发生和影响。

此外,货币政策还可以影响收入分配。

通过调整利率,货币政策可以对不同收入群体产生不同影响,进而影响收入分配格局。

例如,高利率政策会使资本收益率提高,对资本拥有者有利;而低利率政策则有利于借贷者,对劳动者有一定帮助。

最后,货币政策还可以调节国际收支。

通过调整汇率和利率,货币政策可以对国际收支产生影响。

例如,货币贬值可以提高出口竞争力,减少进口,促进国际收支平衡。

综上所述,货币政策具有多重功能,既可以控制通货膨胀,促进经济增长,保持金融稳定,也可以影响收入分配和国际收支。

货币政策的正确制定和灵活调整对于保持经济的稳定和健康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货币政策操作指标

货币政策操作指标

货币政策操作指标
1.货币政策框架包括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工具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三部分。

2.货币政策目标分为最终目标、中介目标和操作目标。

3.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金融稳定被纳入央行的职责,被作为新的最终目标。

4.货币政策调控过程为:货币政策工具→操作目标→中介目标→最终目标。

5.根据操作目标与中介目标的不同,货币政策框架可以区分为数量型(以货币供应量M2为中介目标)与价格型(以政策利率为操作目标)。

6.中国货币政策调控分为三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直接调控方式;1996-2015.10,数量型间接调控;2015.10-至今,价格型间接调控(转轨期)。

为什么现在要从数量型转到价格型?请参见马骏的书。

7.直接调控阶段,信贷总量既是中介目标也是操作目标。

8.数量型间接调控阶段,中国央行从未公开讨论和正式确立过操作目标,但在日常操作中会监测两项指标: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率与货币市场同业拆借利率或债券回购利率。

货币供应量M2为中介目标。

9.价格型间接调控阶段,常见的中介目标有中长期利率、货币供应量、社会融资总量、汇率、资产价格等,但中介目标将逐渐退出(因为中介目标与最终目标的关联性降低)。

如美联储的操作目标与中介目标都是联邦基金利率。

操作目标是短期银行间市场利率。

货币政策中间目标名词解释

货币政策中间目标名词解释

货币政策中间目标是指处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和操作目标之间,中央银行在一定的时期内和某种特殊的经济状况下,能够以一定的精度达到的目标。

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选择是保证货币政策效果的重要环节。

一般而言,货币政策中间目标必须具备以下特点:
1. 可控性。

是指中央银行能按政策意图对它进行有效的控制。

通常,可控性好的政策工具,其效果也较好。

2. 可观测性。

是指中央银行能够从这项指标的变化中观测到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执行情况及政策效果。

3. 中介目标与最终目标的相关性。

是指中介目标和所调控的最终目标之间必须具有密切的相关性,相关性越强,货币政策效果一般也越好。

4. 抗干扰性。

是指货币政策工具能抵制来自其他非政策因素的干扰,确保货币政策能按既定意图实施。

5. 可变性。

是指货币政策工具能随着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变化而变化。

目前被广泛选作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基本上是货币供应量、利率、准备金等。

复旦大学2020年 金融专硕431金融学综合考研真题和答案解析

复旦大学2020年 金融专硕431金融学综合考研真题和答案解析

2020年复旦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431金融学综合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4分,共40分)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M0是央行发行的纸币和硬币B.纸币减少,数字货币增加,央行铸币税会减少C.借记卡和信用卡是现代电子货币D.货币的贮藏功能消失了,那么支付功能也消失【答案】C【解析】电子货币就是以电子计算机技术为基础行使货币基本职能的媒介。

借记卡和电子卡都是电子货币,包括公交IC卡。

电子货币包括:储蓄卡,信用卡,电子支票,电子钱包等电子货币。

A.M0是流通中的纸币和硬币,错在“央行发行”。

D.贮藏手段:作为储藏手段的货币应是足值的金属货币(如金银条块等)。

支付手段:可以是现实货币,也可以是转账手段。

显然,货币的贮藏功能消失了,支付功能依旧可以起作用。

2.债券到期收益率随时间增加而下降,那么利率期限的形状是:A.倾斜向上的B.倾向向下的C.水平的D.驼峰状的【答案】B【解析】图形A倾斜向上,即随着时间增加而上升B倾斜向下,即随着时间增加而下降C水平,即时间增加不影响到期收益率大小D驼峰状,如图3.如果资金可以自由借贷,那么银行间的市场利率上限是()A.存款准备金率B.存款准备金利率C.存款基准利率D.央行给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答案】D【解析】考点:利率走廊A选项存款准备金率是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不用于银行间资金的借贷。

B选项存款准备金率是央行支付给商业银行的准备金的利率。

如果银行间的利率低于存款准备金利率,那么商业银行会选择将资金存入央行,而不在市场上贷款给其他金融机构。

C选项存款基准利率是人民银行公布的商业银行存款的指导性利率,包括活期存款、定期存款等。

D选项再贴现实质是中央银行贷款给商业银行。

如果银行间的市场利率下限是再贴现率,那么意味着,在银行间市场向其他商业银行贷款的利率高于向央行贷款的利率,那么所有人都只会向央行贷款,故该利率为银行间的市场利率上限。

【题源】2019复旦431真题重复考4.关于国际收支平衡表,错误的是()A.实物资产增加记借方B.金融资产增加记借方C.国际储备增加记货方D.金融负债增加记货方【答案】C【解析】国际收支账户中记入借方的账目包括:反映进口实际资源的经常项目;反映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的金融项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南京审计学院 金融学院,江苏 南京 2。2 1。9 )
〔 要〕 摘 我国人民币内外价值走向出 现差异的关键点是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引起外汇占款大幅增加, 背后的 根本原因是我国的资本收益率相对高于国际资本收益.因此, 从跨期均衡的视角, 在我国货币供应受国际性约束 越来越强的背景下, 货币政策关注的重点要从数t控制转向资本收益率。 〔 国际约束; 关健词〕 数t控制; 资本收益率; 跨期均衡
1 .8 64
11.0 88。2 657 187
11.1 1634 612 06.1.7 12
8.9 48
8 .3 87
20一1 0 ? 1 11.1 1361 井 662 43.1
注: 为 20 年 月末的数据 07 9 ,
资料来源: 人民银行统计数据 中国
汇储备的形式存在( 1。20 年以来, 见表 ) 02 银行外 汇储备年末余额基本没有变化, 但在社会储备总额 的占比 不断下降.官方储备年末余额的规模和在社 会储备总额的占比不断上升。到 20 年 n 月, 07 银 行外汇储备( 企业和个人在银行的外汇存款) 仅为
搞清楚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原因是解释我国 外汇占款增加根本原因的关键。学术界和实务界尽 管都承认国际收支顺差是外汇占款增加的直接原因, 但是, 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却众 说纷纭。大致看, 有这样几种代表性观点: 第一, 金融 压制论。如张少华认为无论是经常项目 顺差还是资 本项目 顺差都与我国金融抑制环境下产生的融资约
〔 作者简介〕 郁洪良(9 一 )男, 15 4 , 上海人, 南京审计学院金融学院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金融与公司金融。
。2 . 6
万方数据
步, 基础货币的增量(M ) 一国 △ B等于国内 信用(f: △( ) 加上外汇储备( R ) 叮E 。给定货币乘数, 一国基础货
币增量也就等于一国的货币增量。根据货币分析法 的思想, R作为外汇储备, E F 其增加和减少代表这个 国家国际收支顺差或逆差。在给定国内信贷的情况 下, 一国的国际收支顺差直接表现为一国外汇储备的 增加, 进而导致一国的基础货币增加。 外汇占款是指银行收购外汇资产( 形成外汇储 备) 而相应投放的本国货币, 因此外汇储备增加无异 于投放基础货币。外汇储备增加越多, 人民币的发 放增长越快。我国外汇占款有两种含义: 一是中央 银行在银行间外汇市场中收购外汇所形成的人民币 投放, 这部分构成官方外汇储备, 其在货币当局账 目 上的对应反映就是外汇占款; 二是统一考虑银行柜 台市场( 外汇零售市场) 与银行间外汇市场( 外汇批 发市场) 两个市场的整个银行体系( 包括央行和商业 银行) 收购外汇所形成的向实体经济的人民币资金 投放, 这部分构成银行的外汇储备, 反映在“ 全部金 融机构人民币信贷收支表” 中。与这两种含义的“ 外 汇占款” 相对应, 在严格的银行结售汇制度下, 中央 银行收购外汇资产形成中央银行所持有的外汇储 备, 而整个银行体系收购外汇资产形成全社会的外 汇储备.在国际收支平衡表“ 储备资产” 项下的“ 外 汇储备” 指的是全社会的外汇储备。 官方外汇储备和银行外汇储备这两种不同含义 的外汇占款对国内的人民币货币供应有着不同的影 响。中央银行购汇就是直接增加基础货币量。这部 分基础货币的投放是一种非经济投放, 即并没有相 应的社会商品和劳务作为兑付的准备。这部分非经 济性的基础货币可以通过货币乘数效应, 造成货币 供应量的大幅度增长。整个银行体系购汇在形成全 社会外汇储备同时形成的是社会资金投放而引起货 币供应( 主要是存款货币) 的增加, 但不直接增加基
束有关闭.由 于我国金融市场不发达, 居民预防性储 蓄较高, 国民储蓄难以有效地转化为投资阁. 第二, 技术约束论。李学彦基于钱纳里和斯特罗特在《 国外
.2 ・ 7
万方数据
援助和经济发展》 一文中 所提出 技术约束下的两缺口 ( 储蓄和外汇) 理论, 指出虽然我国大多数年份并不存 在储蓄、 外汇缺口, 现阶段甚至还表现为双重过剩, 但 两缺口 分析中的技术约束对今天的中国仍很严重, 这 也正是我国在双重过剩下仍然有大量外资流人的一 个重要原因 阁。 第三, 结构论。 人口 朱庆强调中国 外 汇储备快速增长与独特人口年龄结构密切相关闺. 第四, 国际环境失衡论。例如, 夏斌和陈道富认为目 前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造成的人民币升值压力主要 是国际货币体系失衡的一个结果。作为拥有国际储 备货币发行权的 美国的货币政策, 长期以来仅仅考虑 国内经济矛盾解决的需求, 一直保持低利率政策, 发 行了过多的美元, 造成全球流动性过剩, 是人民币升 值压力中重要的国际资金因素[. j 8 余永定也指出, 中 国国际收支双顺差与全球经济不平衡有着很高的相 关性阁。 第五, 综合因素论。 例如张家胜和祁春节基 于两个实际经济变量模型, 认为我国贸易收支出现顺 差的直接原因是国内有效需求不足和国内投资过度
形势下, 为了实现稳定货币币值的目 对冲过多的 标, 流动性成为一段时期内中国货币政策 的重要任 务[. ] s 上述一般的观点以 及基于此的流动性对冲政 策意味着我国的货币政策受国际性约束的程度在不 断增加。我们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是: 国际收支 “ 双顺差” 是一个短期的、 偶然性的现象, 还是一个长 期性、 必然性的现象?如果是后者, 控制货币数量的
10,7 26.7 566 840 18.6 43.1 470 025
12.9 69.2 599 0 93 47.4 307 51.7 595 72.1 693 90.2 844 1246 27.1 158 3 76.2 3.6 44
2 .4 69
6.4 55
7. 6 30
7. 5 99
2.5 00
货币政策能不能持续有效?
本文认为, 控制流动性数量的货币政策在国际 性约束不断增强的情况下不具有可持续性。货币政 策的关注的重点应是我国资本收益率相对国际资本 收益率的变动。
二、 我国外汇占款和货币供应
规模不断扩大阁; 最终表现为国内的消费品物价指
数(P) C 不断上升, I 资产价格( 特别是房地产和股票 的价格) 大幅度攀升, 这意味着人民币对内贬值的预 期和压力在不断增加。概括而言, 国际收支“ 双顺 差” 导致人民币对外升值预期, 同时引起人民币基础 货币投放增加, 使国内流动性增加, 产生人民币对内 贬值预期。因此, 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最终目 标 虽然仍坚持物价稳定, 但在当前国际收支双顺差的
[ 稿日 2 7 1一 1 收 期] 0一 1 0 0
在货币分析模型中, 信用表示为D , 国内 C 外汇储 备表示为F R流通中的通货表示为C银行等金融 E , , 机构在央行的准备金存款表示为R , D 基础货币表示 为M , B则有如下关系式: B +R 。由于资产负 M =C D 债表中的资产二负债, 此有: B D + E 。 因 M= C F R 进一
收支顺差不断转化成为大量的官方外汇储备。
衰 1 我国银行外汇储备和官方储备:02 00 20一27
年份
0 ‘ U n ‘ 0 山 n ‘ n ‘ U n U U n U 甘 『门 』口 八 月卜 尸 八 八U U n 任 J 八 口 n 八U ‘ 几 月
银 储 官 储 社 外 储 银行 备 官 储 行 备 方 备 会 汇 备 储 方 备 ( 美 ) (美 亿 元 亿 元) ( 美 ) 亿 元 () % () %
66 2 11。 亿美元, 07 月的官方储备则高达 1 而20 年9 4 . 136n亿美元。官方储备的迅速扩大直接形成
了基础货币增加的压力。第二, 我国现行的结售汇 制度使外汇储备向中央银行集中.我国在 19 年 94 对外汇体制实行了重大改革, 确立了现行的汇率形 成机制, 即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 有管理的浮动 汇率制度, 同时在“ 经常项 目可兑换, 资本项 目 外汇 管理” 的框架下实行银行结售汇制度, 即企业将外汇 出售给商业银行以后, 商业银行在银行间外汇市场 上将外汇卖给中央银行或其他商业银行。结售汇制 度对个人、 企业及商业银行持汇有严格的数量限制。 在外汇管制下, 为保持人民币汇率水平的稳定, 国际
第5 卷 第1 期
20 08年 2月
南京 审计 学 院 学报
Junl f a i A d U i rt orao N nn ui n e i j g t v sy
Vo. , .1 l5 No 08 Fb 二 2 0 e
国际约束下我国货币政策的重点转换: 数量控制到资本收益率
郁洪 良
际间的自由流动是调节储蓄和投资缺 口从而调节经
常项目 缺口的必要条件。进一步的问题是: 为什么 本国 居民愿意出口 储蓄, 外国居民愿意进口 储蓄呢? 根据跨时均衡理论, 取决于外币的预期实际收益率 ( 如果是实物投资) 和本国货币相对于外国货币的贬 值率( 如果是金融投资) 可见, 。 跨期均衡理论的内在 逻辑是: 从理性人以 有限的可利用资源尽可能提高自 身福利这一经济学假定出发, 解释储蓄和投资的变 动, 从而建立储蓄和投资与国际收支均衡之间的关 系。 从跨时均衡的视角, 我们可以对我国国际收支双 顺差的原因做出一个逻辑一致的解释。具体如下: 第一, 我国有着更高的预期收益率激励跨国公 司增加在我国的资源配置, 这直接导致我国经常项 目 顺差特别是贸易顺差。2 世纪 9 年代初, 0 0 跨国 公司把一些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从发达国家转向了 新兴市场国家, 而把一些高新技术产业和高端服务 留在了本国。这促成了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对欧美市 场的贸易顺差。中国对欧美市场的一部分贸易顺差 实际上是其他国家贸易顺差的转移。经验性证据 是: 我国的外贸以加工贸易为主。因此, 出口顺差中 约 5%来自外商投资企业。这种资源配置的动因 2 实际上是因为新兴市场国家有着比发达国家有着更 高的预期实际收益率。以中国为例, 中国经济持续 增长, 市场广阔, 劳动力资源既丰富又廉价以及人口 红利( 即人口非稳态转变过程本身对经济增长拥有 巨大的积极影响) 的比较优势, 因此, 将劳动密集型 制造业转移到中国, 其预期实际收益率相对在发达 国家更高。受更高的预期实际收益率激励, 流人中 国的外国直接投资一直保持顺差, 同时也可以一定 程度上解释中国的储蓄增长( 因为中国存在的人口 红利推动居民储蓄率保持高位) 。周靖祥和刘渝琳 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 F I外汇储备与净出口贸 D、 易关系的研究证明,D 对外汇储备的贡献较之于 FI 出口贸易更明显[ 。只要上述导致预期实际收益 3 l 〕 率的基本因素不变, 我国经常项目 顺差的格局将长 期存在, 即我国外汇占款增加的压力将持续增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