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高一上学期语文精选诗歌鉴赏题40题汇总word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诗歌鉴赏
1.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
柳宗元
十年憔悴到秦京,谁料翻为岭外行。

伏波故道风烟在,翁仲遗墟草树平。

直以慵疏招物议,休将文字占时名。

今朝不用临河别,垂泪千行便濯缨。

(注)柳宗元、刘禹锡因参予“永贞革新”而久遭贬谪,奉旨返京后,再度被远谪。

此诗作于两人在衡阳分手、各赴谪地之时。

伏波:这里指东汉伏波将军马援,其在抵御外侮、平定叛乱上功勋卓著。

翁仲:后世称石像或墓道石为翁仲,此指伏波将军庙前的石像。

濯缨:洗濯冠缨。

《楚辞•渔父》中有“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句。

后以“濯缨”比喻超脱世俗,操守高洁。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写两人在长期贬谪之后重回长安,没料到再度被远谪,两句表现了命运之多变,人生之艰辛。

B.“伏波故道风烟在”写诗人行进在伏波将军当年出征的路上,追忆前贤,不由得心生自勉奋发之意。

C.“翁仲遗墟草树平”写伏波将军庙宇空余石像荒草、断壁残垣,借此感慨人心变异,世道衰微。

D.“休将文字占时名”话中有话,因为两人曾因作诗讽刺权贵而背上罪名,此处多有自嘲之意。

2)尾联是怎样抒发感情的?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以下小题。

和上官伟长芜城①晚眺
(宋)严羽
平芜古堞暮萧条,归思凭高黯未消。

京口②寒烟鸦外灭,历阳③秋色雁边遥。

清江木落长疑雨,暗浦风多欲上潮。

惆怅此时频极目,江南江北路迢迢。

(注)①芜城:扬州的别称。

②京口:今江苏镇江。

③历阳:今安徽和县。

1)首联营造了怎样的意境?在全诗中有何作用?
2)《沧浪诗话》认为诗歌的高妙之处在于“言有尽而意无穷”,请结合尾联加以赏析。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小题。

瑞鹧鸪
辛弃疾
期思①溪上日千回,樟木桥边酒数杯。

人影不随流水去,醉颜重带少年来。

疏蝉响涩林逾静,冷蝶飞轻菊半开。

不是长卿终慢世②,只缘多病又非才。

(注)①期思:地名,在今江西省上饶市。

罢官后的辛弃疾长期闲居并终老于此。

②长卿慢世:汉代辞赋大家司马相如字长卿。

慢世:傲世,以傲慢的态度对待世事。

1)这首词描写了作者罢官后怎样的生活?请简要分析。

2)下阕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绪?是怎样表达的?请简要分析。

4.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以下小题。

江城子病起春尽
陈子龙
一帘病枕五更钟。

晓云空,卷残红。

无情春色,去矣几时逢?添我几行清泪也,留不住,苦匆匆。

楚宫吴苑草茸茸。

恋芳丛,绕游蜂。

料得来年,相见画屏中。

人自伤心花自笑,凭燕子,舞东风。

注:陈子龙:明末文学家,本诗大约作于南明福王朝灭亡后一年。

1)这首词表现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2)“人自伤心花自笑,凭燕子,舞东风”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公安县怀古①
杜甫
野旷吕蒙营,江深刘备城。

寒天催日短,风浪与云平。

洒落君臣契,飞腾战伐名②。

维舟倚前浦,长啸一含情。

[注]①本诗作于大历三年(公元768年)深秋。

是年夏,吐蕃进犯灵武、邠州,京城震动。

杜甫因好友严武去世,便离开蜀地到荆楚一带的公安县暂住。

②此二句主要写了三国时刘备君臣的关系及吕蒙的战绩。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
A.这是一首五言古体诗。

全诗八句四联,对仗工整,颇显诗人的诗律功底。

B.首联构思精巧,用笔着力表现出山野之“旷”,江水之“深”。

C.颔联中,“催”字将深秋季节里昼短夜长的自然情状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

D.颈联用典,主要表现出了刘备君臣的和睦关系以及吕蒙的赫赫战功。

E. 整首诗层次清晰明了,首叙古迹形胜,次写想象之景,后直抒怀古情思。

2)本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6.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各题。

满江红·金陵怀古
[元]萨都剌①
六代豪华,春去也、更无消息。

空怅望,山川形胜,已非畴昔②。

王谢堂前双燕子,乌衣巷口曾相识。

听夜深、寂寞打孤城,春潮急。

思往事,愁如织。

怀故国,空陈迹。

但荒烟衰草,乱鸦斜日。

玉树歌残秋露冷,胭脂井③坏寒螀④泣。

到如今、只有蒋山青,秦淮碧!
(注)①萨都剌,元代诗人,在元文宗至顺三年调任江南诸道行御史台掾史,移居金陵。

该词大约作于此时。

②畴昔:从前。

③胭脂井:陈后主躲隋兵于此井,又名辱井。

④寒螀(jiāng):古书上说的一种蝉。

1)下阕“故国”呼应上阕___________,点出了诗人“愁如织”的原因。

2)简要赏析上阕的对比艺术。

7.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红梅
苏轼
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

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

诗老①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注)①诗老:指苏轼的前辈诗人石曼卿。

他的《红梅》诗有这样的句子:“认桃无绿叶,辩杏有青枝”。

1)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独开迟”既点出了红梅晚开,也赋予了她不与众花争春的品性。

B.“自恐”句不是说自己真的担心,而是含蓄地表达了不愿趋时的情感。

C.“尚余”句在写红梅“雪霜姿”的同时,也透露出一丝无奈。

D.面对百花盛开的“春态”,红梅仍深自警惕戒惧,保持自己的节操。

2)诗人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来勾画梅花的形魄?请结合诗句赏析。

8.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①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鲁叟乘桴②意,粗识轩辕奏乐③声。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注)①此诗为苏轼被贬海南岛后,遇赦北还渡海时所作。

②鲁叟,指孔子。

乘桴,乘船。

《论语·公冶长》载,孔子曾说:“道(王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③《庄子·天运》中说,轩辕(黄帝)在洞庭湖边演奏《成池》乐曲,并借音乐说了一番玄里。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不仅写了景,也写了人。

黑夜已过去了一大半,天空晴朗,剩下的夜路不难走。

因此,这句诗调子明朗,可见当时诗人内心当中的惊喜。

B.领联运用对比手法,以“天容海色”对“云散月明”,仰观俯察,形象生动,连贯而下,灵
动流走。

诗人表明了自己在政治上原本就是清白的,不需要其他人来澄清。

C.颈联“鲁叟乘桴”是诗人借用孔子的典故表明自己被贬遇赦之后的释然,但他并不想像孔子那样闲散江湖,退出政坛。

D.全诗巧妙地融写景抒情,议论于一体,明朗开阔,情感深沉,蕴含着“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洒脱旷达。

2)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是如何表现的?
9.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各题。

金陵怀古
[唐]许浑
玉树(注)歌残王气终,景阳兵合戍楼空。

松楸远近千官冢,禾黍高低六代宫。

石燕拂云晴亦雨,江豚吹浪夜还风。

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

[注]玉树:歌曲《玉树后庭花》的简称。

桂枝香•金陵怀古
[宋]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

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1)对以上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许诗颔联描绘了远远近近的松楸掩映着荒冢、离离禾黍长满残宫的衰败之景。

B.许诗颈联借描写石燕掠雨穿云、江豚兴风鼓浪,表达对眼前壮丽江景的赞美之情。

C.王词上片绘景,以“登临送目”笼罩全篇,依次勾勒了水、陆、空的壮阔场面。

D.王词下片怀古抒情,追念往昔,引发对六朝兴亡的感慨,表达出深沉的叹息。

2)许诗与王词都运用了《玉树后庭花》的典故,各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夏夜不寐有赋
陆游
急雨初过天宇湿,大星磊落才数十。

饥鹘掠檐飞磔磔,冷萤堕水光熠熠。

丈夫无成忽老大,箭羽凋零剑锋涩。

徘徊欲睡复起行,三更犹凭阑干立。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描写了急雨之后,天地间湿气蒸腾,隐约只能望见夜空少数大星的景象。

B.猛禽低飞磔磔有声,冷萤力竭随人水中,动物的异常表现反映出夏夜的窒闷。

C.诗人以凋零的羽箭与生锈的宝剑比自己,意在表现自己久疏战阵,武艺荒废。

D.诗歌写夏夜不寐的见闻感受,表达诗人不遇的喟叹,融叙述描写抒情为一体。

2)“三更犹凭阑干立”与“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都是富有表现力的细节,请分析它们在情感表现上的异同。

1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夜泊牛渚①怀古
李白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②。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

[注]①牛渚:今安徽当涂西北紧靠长江的一座山。

北端突入江中,即著名的采石矶(此地即谢尚闻袁宏咏史处)。

②谢将军:东晋谢尚,官镇西将军。

镇守牛渚时,曾于秋夜乘月泛舟,听到袁宏在运租船上讽咏他自己的咏史诗,大为赞赏,邀袁宏过船长谈达旦,从此袁宏声名大著。

1)清代王士禛评价这首诗“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对颔联的一个“空”字极为赞赏,认为意蕴丰富,请简析。

2)结合全诗,谈谈尾联是如何表达作者无尽情思的。

1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各题。

对雪①
杜甫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

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②。

(注)①此诗写于“安史之乱”期间,长安失陷时,诗人逃到半路被叛军抓住,解送回长安。

②《世说新语》载“殷中军被废,在信安,终日恒书空作字。

扬州吏民寻义逐之,窃视,唯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

1)下到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诗人用“多”写“安史之乱”带来的悲惨景象;用“独”写自己的处境,抒发了诗人悲凉之情。

B.“瓢弃樽无绿”一句写出了好酒的诗人在苦寒中却找不到一滴酒的窘态,表现了诗人困局长安生活的艰苦。

C.“炉存火似红”中的“红”字写出了炉火熊熊燃烧的情景,与冷酷的环境作对比,写出了诗人对温暖的渴望。

D.第四联,诗人运用借代,以殷浩代己,因忧愁无聊,用手在空中写着字,以此表达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对离散的亲人深切牵挂而又无从着力的苦恼心情。

E. 诗歌塑造了因国家动乱而滞留京城的一位贫寒交困、牵挂亲人、愁苦无奈、忧伤国事的
诗人形象。

2)诗歌颔联由哪些意象构成?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13.阅读下面的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春晚书山家屋壁二首(其二)
唐•贯休
水香塘黑蒲森森,鸳鸯鸂鶒如家禽。

前村后垄桑柘深,东邻西舍无相侵。

蚕娘洗茧前溪渌,牧童吹笛和衣浴。

山翁留我宿又宿,笑指西坡瓜豆熟。

注:蒲:多年生草本植物,生池沼中,高近两米。

根茎长在泥里,可食。

叶长而尖,可编席、制扇。

鸂鶒(xī chì):一种像鸳鸯的水鸟。

柘(zhè):一种树。

1)下列选项中,与诗歌内容不符的两项是
A.“东邻西舍无相侵”一句,写出了农家生活祥和宁静,没有恃强凌弱、尔虞我诈、互相争夺等社会现象,寄托了诗人的理想和情趣。

B.“蚕娘洗茧前溪渌”一句,通过描写“蚕娘”在渌溪边漂洗蚕茧的场景,既写出了农家生活非常艰辛,也表现出“蚕娘”的辛勤和丰收的喜悦。

C.尾联写山翁“留我宿又宿”“笑指”,是神态、动作、心理的描写,表现其淳朴善良、殷勤好客的性格,并侧面烘托出“我”流连忘返的心情。

D.本诗末尾用一“熟”字写“西坡瓜豆”,描绘出一片丰收在望的景象,回应上文满塘黑压压的蒲与到处都是的桑柘,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E. 晚春是山中忙碌的季节,然而诗人却只字不言农忙而着墨于写宁静,由宁静中见农忙。

景中有情,景外有人,在晚唐绮丽纤弱的诗风中,这诗给人以清新健美之感。

2)本诗前三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有什么作用?
14.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月圆(2)
(唐)杜甫
孤月当楼满,寒江动夜扉。

委波金不定,照席绮逾依。

(1)
未缺(3)空山静,高悬列宿(4)稀。

故园松桂发,万里共清辉。

(注)(2)这首诗是唐代宗大历元年(766)秋天杜甫所作(1)这里指光彩更加柔美。

(3)未缺:指月圆。

(4)列宿:众星。

1)这首诗前六句描写了月圆之夜的那几幅画面?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2)本诗最后两句情感真挚,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进行赏析。

15.古代诗歌阅读
千秋岁·水边沙外①
秦观
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

花影乱,莺声碎。

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

人不见,碧云暮合
空相对。

忆昔西池会,鹓鹭同飞盖②。

携手处,今谁在?日边③清梦断,镜里朱颜改。

春去也,飞
红万点愁如海。

(注)①本词作于诗人因元祐党社祸被贬期间。

②指作者当时在京师供职秘书省,与僚友西池宴集赋诗唱和。

鹓鹭,谓朝官之行列,如鹓鸟和鹭鸟排列整齐有序。

③日边,典出《世说新语》,喻京都帝王身边。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开头四句描写了一派热闹的城郊早春风光,以乐景衬哀情,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

B.“忆昔西池会”至“今谁在”两句,追忆当年与同僚飞车赴会的盛况,抚今追昔,词人发出“今谁在”的凄怆悲呼。

C.“飞红万点愁如海”运用了借代、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以茫无边际的大海写出了词人愁之广之深。

D.全词语言清丽俊逸,情韵天成,画面凄美,无限凄楚哀怨的情思溢于词表,感人至深。

2)本词抒发了词人哪些愁?请结合全诗分析。

16.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青玉案
(北宋)曹组
碧山锦树明秋霁。

路转陡,疑无地。

忽有人家临曲水。

竹篱茅舍,酒旗沙岸,一簇成村
市。

凄凉只恐乡心起。

凤楼远,回头谩凝睇。

何处今宵孤馆里,一声征雁,半窗残月,总是离
人泪。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点出行旅的节令和境地,秋雨初晴,秋空如洗,秋色如画,为全诗奠定了伤感的感情基调。

B.临水人家竹篱茅舍,岸边酒旗迎风轻扬,远处烟村错错落落,一丝温暖慰藉油然而生,一缕乡思也由心底萌生。

C.“凄凉”二字直抒胸臆,点明“乡心”的况味,处此境地,“心”不由己,深入一层写乡思之撩人,感情更深挚。

D.“凤楼”借指家中的妻子,此句写路远人遥,视线难及,回头凝望,也是徒劳,点明“乡心”的具体内涵。

2)整首词包含了词人哪些丰富而微妙的情感变化?请结合词句简要说明。

17.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秋思
陆游
半年闭户废登临,直自春残病至今。

帐外昏灯伴孤梦,檐前暴雨滴愁心。

中原形胜关河在,列圣①忧勤德泽深。

遥想遗民垂泣处,大梁②城阙又秋砧③
(注)①列圣:指历代帝王。

②大梁:北宋都城开封的古称。

③秋砧:秋日捣衣声。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叙事,作者说自己秋日里不去登高望远,而在这半年中一直闭门养病,引起人们阅读的兴趣。

B.首联两句作者采用倒装的写法,次句点明自己“半年闭户废登临”的原因:从晚春至今都抱病在身。

C.颔联描绘了一幅画面感强的秋夜难眠图,用"昏灯伴""寒雨滴"衬托了作者的孤老之状和愁苦之深。

D.颈联写中原山河壮美,地势险要,希望南宋朝廷像历代明君那样忧劳国事,守住中原,恩泽天下。

2)这首诗的尾联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18.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一剪梅
蒋捷
一片春愁待酒浇。

江上舟摇,楼上帘招。

秋娘渡与泰娘桥注,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注:秋娘渡、泰娘桥是当地两处有名景点。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阕开篇写诗人触景生情,无法排解,就想找寻酒家,希望能够借酒消愁。

B.“舟摇”写出漂泊之感,“帘招”写见酒楼心喜,两处描写表露了诗人心迹。

C.洗袍、调笙、烧香这一系列动作,写出了诗人回家之后宁静而又闲适的生活。

D.上阕白描写景,景中带情;下阕正面写情,情中有景,表达了倦游思归之情。

2)词下阕中“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是流传千古的名句,请简要赏析。

19.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途中见杏花
吴融
一枝红艳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

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

林空色暝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

更忆帝乡①千万树,澹烟笼日暗神州。

(注)①帝乡,此指都城长安。

长安多杏树。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人途中偶见一枝杏花,这触动了他满怀的复杂心绪,让他写下这首笔法委婉细腻,情感动人的诗歌。

B.颈联写天色渐暗,空气里的花香仍夹带着料峭的寒意,黄莺和蝴蝶飞到林中与杏花相伴。

C.尾联虚写,诗人从眼前的鲜花联想到往年在京城长安看到的千万树杏花。

D.“帝乡千万树”浮现于诗人脑海中的这幅长安杏花图,实际上代表着他深心忆念的长安生活。

2)这首诗流露出诗人的哪些情感?请结合相关诗句简要分析。

20.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水调歌头·把酒对斜日
杨炎正①
把酒对斜日,无语问西风。

胭脂何事,都做颜色染芙蓉。

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斛,无处落征鸿。

天在阑干角,人倚醉醒中。

千万里,江南北,浙西东。

吾生如寄,尚想三径菊花丛。

谁是中州豪杰,借我五湖舟楫②,去作钓鱼翁。

故国且回首,此意莫匆匆。

[注]①杨炎正是一位力主抗金的志士,由于南宋统治者推行投降政策,他的才能、抱负得不到施展。

②五湖舟楫:传说范蠡助越灭吴后,弃官归隐,泛舟于五湖之上。

1)下列对词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起首两句,轻描淡写愁态,夕阳西斜,词人手持酒杯,临风怀想。

斜日,实写景物,点明时间。

B.“胭脂”两句,以乐景衬哀情,写词人问西风:为什么你把所有的胭脂都做了颜料去染秋荷了,染得它这样红?以此反衬愁怀,颇为沉郁。

C.上片第六句以“万斛”状江水写愁,使用借代手法,将抽象无形之愁写得形象生动可感,表现愁情之多。

D.尚想三径菊花丛”化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三径就荒,松菊犹存”的诗意,寄寓田园之思。

2)整首词抒发了词人哪些复杂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分析。

2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客中守岁在柳家庄
白居易
守岁尊无酒,思乡泪满巾。

始知为客苦,不及在家贫。

畏老偏惊节,防愁预恶春。

故园今夜里,应念未归人。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开篇点题,点明时间是除夕夜。

同时表现作者在外生活窘迫,连酒也没有;因极度思念家乡,泪水把衣襟都沾湿了。

B.颔联,作者知道家里生活也贫困,但是与之相比,在外更加的艰辛,因为贫困之外,又加上了刻骨的思念。

C.颈联,“畏老偏惊节”,一“惊”字,不仅表现出作者因年老而感觉到时光匆匆,更表现出作者对家乡的思念。

D.这首五言律诗用语平淡朴实,但感情真切,表现出流落在外的作者逢佳节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和畏老情绪。

2)这首古诗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请任选两种加以简析。

2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戏题石门长老东轩柳宗元①
石门长老身如梦,旃檀②成林手所种。

坐来念念非昔人,万遍莲花③为谁用?
如今七十自忘机,贪爱都忘筋力微。

莫向东轩春野望,花开日出雉皆飞④。

[注]①柳宗元曾参与王叔文集团政治革新,后因反对势力受宠等原因,革新失败,柳宗元等被贬。

②旃檀:梵文“游檀那”的省称,即檀香。

③莲花:指《妙法莲华经》,这里泛指一切佛经。

④雉皆飞:典出乐府琴曲《维朝飞》,亲友多丧、孤苦伶仃的意思。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题为“戏题”,是作者借题发挥,借“石门长老”的形象抒发自己的情感。

B.第一句借“石门长老”写往事如梦的感慨,第二句写他所种“旃檀”已经成林。

C.额联运用问句,写出了“石门长老”境况今非昔比,纵然念经万遍却已无人再听。

D.“石门长老”虽然年事已高,精力衰减,但内心仍然拥有年轻时的理想与追求。

2)“莫向东轩春野望”一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2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村行①
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诗人骑马穿山间小路而行,领略山野风光,突出悠然的神态、浓厚的游兴。

B.尾联以触景生情的写作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的厌倦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C.诗人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色彩斑斓的秋日山村晚晴图,体现了宋人“以画入诗”的特点。

D.此诗风格简淡清新,词句明白晓畅,通俗易懂,与白居易诗风格相近。

2)本诗颔联在写景方面有何特点?请简要赏析。

24.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岁暮
白居易
穷阴急景坐相催,壮齿韶颜去不回。

旧病重因年老发,新愁多是夜长来。

膏明自爇①缘多事,雁默先烹②为不才。

祸福细寻无会处,不如且进手中杯。

(注)①爇(ruò):焚烧。

②雁默先烹:雁,鹅;出自《庄子》“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

故人命竖子杀雁而烹之。

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主人曰:‘杀不能鸣者。

’”
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以春夏为阳,秋冬为阴,冬季又是一年中最后一个季节,故称“冬尽年终之时”为“穷阴”。

B.“雁默线烹”引用了典故,不鸣叫者先被杀,比喻有才能的人因遭到嫉妒而先被淘汰。

C.“不如且进手中杯”与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都是借酒表达诗人丰富而复杂的情感。

D.平实易懂是白居易诗歌语言的基本特点,本诗语浅意深.言近旨远,体现了白诗一贯的风格。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它又是怎样体现的?请简要分析。

25.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完成小题。

蝶恋花
王国维
满地霜华浓似雪。

人语西风,瘦马嘶残月。

一曲阳关浑未彻。

车声渐共歌声咽。

换尽天涯芳草色。

陌上深深,依旧年时辙。

自是浮生无可说。

人间第一耽离别。

(注释)光绪三十二年(1906)秋,王国维曾奔父丧归故里,本词写离别时的情景。

1)下列对本词的赏析,最恰当的两项
......是
A.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

后来逐渐跟音乐分离,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

“蝶恋花”是词牌,全词共60字。

B.王国维,古代著名学者、文艺批评家。

著有《人间词话》、《宋元戏曲考》、《观堂集林》等作品。

其著作《人间词话》提出“境界说”,认为有“境界”乃词中胜境。

C.“阳关”是唐人送别的歌,一般要唱三遍。

作者匆匆送别,一曲阳关还没唱完就上路了,车轮渐行渐远渐无声,写出了作者离别的悲伤,也更添了一分对前途的迷茫。

D.“换尽天涯芳草色。

陌上深深,依旧年时辙”是虚写,暗含抒情的意味。

芳草象征青春,车辙象征着离别,用回忆抒发了作者对过去时光的深深眷恋和不舍。

E. 这是一首写羁旅行役的词。

“人间第一耽离别”的耽与《诗经·卫风·氓》里“士之耽兮,犹可说也”的意思相同,都指“沉迷”,本词告诫大家勿要沉陷在离别之情中不能自拔。

2)本词通篇透着无奈之情,请结合全词内容分析作者表现出哪几种无奈之情?
26.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饮酒(其十七)
陶渊明
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