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场猪瘟不断蔓延的原因在哪?
非洲猪瘟产生的原因及防控措施
非洲猪瘟产生的原因及防控措施1. 引言1.1 非洲猪瘟对养猪业的危害非洲猪瘟对养猪业的危害是巨大的。
非洲猪瘟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疾病,一旦发生就会迅速蔓延,对猪群造成重大损失。
感染非洲猪瘟的猪会出现高烧、食欲减退、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的病例甚至会导致死亡。
由于非洲猪瘟的传播速度快,病死率高,养猪场一旦发生疫情就会导致大量猪只死亡,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非洲猪瘟疫情的爆发会对养猪业的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由于非洲猪瘟的存在,养猪业的生产效率大幅下降,市场供应减少,养猪户的收入受到严重冲击。
疫情爆发后,当地政府通常会采取一系列防控措施,如封锁交通、销毁病死猪只等,这些措施也会给养猪业带来额外的经济负担。
非洲猪瘟对养猪业的危害不容忽视。
养猪户和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对非洲猪瘟的防控意识,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疫情的蔓延,保障养猪业的可持续发展。
【字数:242】1.2 非洲猪瘟的传播途径非洲猪瘟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猪类疾病,它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1. 直接接触:非洲猪瘟病毒可以通过病猪的分泌物、排泄物和血液等直接传播给健康猪只。
当病猪与健康猪接触时,容易造成病毒的传播。
2. 间接传播:非洲猪瘟病毒可以通过病毒污染的环境、设备、衣物等间接传播给健康猪只。
病毒可以在环境中存活数天,因此环境的污染也是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
3. 屠宰加工:非洲猪瘟病毒还可以通过感染猪肉的方式传播给人类。
如果在屠宰场和肉类加工环节不严格控制病猪肉制品的流入市场,就会给人类带来健康风险。
4. 载体传播:一些昆虫媒介如蝇类等也可能成为非洲猪瘟病毒的传播媒介,它们可以通过吸食感染猪的血液或直接接触病毒而将病毒带给健康猪只。
了解非洲猪瘟的传播途径是非常重要的,只有通过有效的防控措施,才能有效遏制病毒的传播,保障养猪业的稳定发展。
【字数:285】2. 正文2.1 非洲猪瘟产生的原因非洲猪瘟是一种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严重传染病,主要危害生猪。
非洲猪瘟的产生有以下几个主要原因:1. 病毒来源:非洲猪瘟病毒主要来源于病毒携带者,这些携带者可能是病原体的保护宿主或者潜在的传染源。
猪瘟常发不断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253 乙 型 脑 炎 除 青 年 母 猪 以外 .其 他 猪 感 染 后 多 为 亚 ..
猪 流 产 或 产 死 胎
临床症状 经产母猪 血液抗体高 他猪无症状 。 其 青年母 猪的
死 胎 、 乃 伊 胎 的发 生 率 高 达 4 % 。 生 仔 猪 死 亡 率 为 4 %。 木 0 新 2 254 子 宫 感 染 对 母 猪 做 输 卵 管 及 子 宫 检 查 发 现 有 .- 4 %~ 5 0 4 %带 菌 . 常 见 的 是 大 肠 杆 菌 和 白色 葡 萄 球 菌 子 最
目前 猪 瘟 免 疫 密 度 虽 普 遍 较 高 . 通 过 免 疫 效 果 检 测 但 发 现 其 免 疫 合 格 率 并 不 理 想 在 一 些 小 型 养 殖 场 . 往 只 往 注 重 继 发 或 并 发 疾 病 的 治 疗 .而 忽 视 猪 瘟 的 基 础 防 控 . 盲 目进 行 药 物 治 疗 . 果 遭 受 更 大 损 失 下 面 结 合 临 床 就 诊 结 情 况 谈 谈 猪 瘟 防 控 方 面 的 一 些 看 法 . 参 考 供
郭 瑞 英 ’韩 , 楠 ’张 燕 芳 ,
( . 省鹤 壁市 动 物疫 病预 防控 制 中心 , 南 鹤壁 1河南 河
4 8 0 2淇县 动 检站 ) 5 0 0;.
中 图 分 类 号 :8 82 ¥ 5 .8
文 献标 识码 : B
文 章 编 号 :0 4 5 9 (0 ) 6 0 2 — 2 10— 0 02 1 0 — 09 0 1
257 弓形 体病 ..
死 胎 及 木 乃 伊 胎
妊 娠母 猪 发生 了弓形 体病 会 出现 流 产 、
258 猪 布 氏杆 菌 病 主 要 是 第 一 胎 母 猪 发 生 流 产 . 产 .. 流
规模化猪场猪瘟免疫存在的问题
浅析规模化猪场猪瘟免疫存在的问题[摘要]猪瘟是目前危害我国养猪业发展的主要疫病之一。
主要存在非典型、温和型猪瘟及猪瘟疫苗过敏现象,给猪瘟防制工作带来很大困难,并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引起养猪生产者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猪瘟疫非典型温和型疫苗中图分类号:s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20-0561-01l 非典型猪瘟发生原因由于我国不同地区的猪饲养管理状况、免疫程序、免疫水平有较大差异,所以,非典型猪瘟和猪瘟病毒持续感染的发生原因十分复杂,发病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l.1 注苗范围不广,免疫密度不高多年来,我国猪瘟防制贯彻了以接种疫苗为主的综合性防制措施,较好地控制了猪瘟的传播和流行。
但近年来,一些地区由于防疫组织不够健全,设备陈旧,经费紧张,致使猪瘟疫苗的接种密度不高,范围不广,—些猪漏注疫苗,或个别村屯不注射疫苗,猪群的免疫水平低下。
1.2 免疫程序不合理我国依据猪瘟的流行状态,猪群体水平及母源抗体消长规律,制定了科学的免疫程序。
一般采用20日龄首次免疫,55-60日龄第二次免疫,一年内不再免疫的免疫程序。
但在养猪生产中,特别是农村散养猪,认真执行好上述免疫程序是有困难酌,常常是首免和二免时间安排不当,或两次免疫变成只注射—次,从而影响了猪瘟疫苗的免疫效果。
1.3 疫苗免疫剂量不足猪瘟疫苗的剂量与疫苗的保护性密切相关,当接种疫苗剂量少时,给注苗猪攻击猪瘟强毒,强毒能在猪体内繁殖和带毒,呈现亚临床感染,当免疫剂量提高到80100pd50(约320400rid)时,攻毒后能抑止亚临床感染;所有耐过猪均不带毒。
在生产中,注射l 头份我国的免化弱毒疫苗以后,仍能出现非典型猪瘟,注射大剂量的疫苗可以获得良好的免疫效果。
欧洲药典规定用株疫苗免疫时,肌肉注射剂量为100pd50 (400rid)。
我国猪瘟疫苗出厂检验以5万倍稀释能致免体热反应为合格,即每毫升原液含5万rid。
规定剂量为150rid(39pd50)。
养猪场猪瘟流行原因及治理措施
建立完善的生物安全体系 ,将消毒卫 生
工 作 贯 穿 于 养猪 生 产 的各 个 环 节 ,最 大
方 法 .但 是 治 疗 效 果 一 般 不 佳 .对 该 病
染 、母 猪繁 殖 障碍 和 新 生 仔 猪 先 天 性 感
染 等新 流行 特 点 。 2 1 非 典 型 猪瘟 .
繁 殖 障 碍 型 猪 瘟 主 要 发 生 于 繁 殖 母
组织 化学 染 色 法 、免 疫 荧 光 法 受 仪 器 设 备 、操 作 技 术 要 求 高 、试 剂 不好 保存 等 条 件 限 制 , 国 内应 用 此 两 种 方 法 较 少 。
的 肾脏 只 能 看 到 散 在 的小 } 血 点 。 { J 22 繁 殖 障 碍 型 猪 瘟 -
波 浪式 的地 区散 发 性 流 行 ,临床 症 状 和
病 理 变 化非 典 型 性 ,并 现 了亚 临床 感
来 ,在东 南及 中南 一 些 省份 发 生 的 猪 群 无 名 高热 病 ,尽 管 是 由 多种 病 原 引 起 的 混 合感 染 .但 猪 瘟 病 毒 被 公 认 为 感 染 率 最 高 的病 原 。相 当数 量 的 发 病 猪 群 症 状
群 饲 养 , 从 而 减 少 和 降 低 猪 群 之 间
P V 2及 其 他 病 原 的 接 触 感 染 机 会 。 C -
对 于 早 期 发 现 疑 似 感 染 猪 进 行 检 查 、隔 离 、治 疗 ( 管 该 病 有许 多 治 疗 尽
P R是 一 种 快 速 、简 便 、特 异 的 诊 断 方 C 法 。该方 法 至今 已得 到 了 广 泛 应 用 ,并
的 合 格 率 为 7 - ,小 型 猪 场 的合 格 率 1 % 2
几例养殖场非洲猪瘟案例分析与总结
几例养殖场非洲猪瘟案例分析与总结非洲猪瘟是一种极具传染性和破坏性的疾病,对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在过去的几年中,全球范围内发生了多起非洲猪瘟疫情,给养殖场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本文将从几个典型的养殖场非洲猪瘟案例出发,分析其原因和应对策略,并总结经验教训,为养殖场预防非洲猪瘟提供参考。
案例一:地点:某省某市养殖场案例描述:该场养殖场位于农村地区,规模较小。
由于养殖环境恶劣,饲养管理不规范,猪只饲料来源不明,疫苗接种工作不落实,导致非洲猪瘟爆发。
分析与总结:此案例的教训是养殖场应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定期消毒饲养场和设备。
同时要加强饲料来源的管控,确保饲料无污染。
此外,定期接种疫苗,加强疫情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疫情,做好隔离和控制是关键。
案例二:地点:某省某市养殖场案例描述:该场养殖场是一家中型规模的养殖企业,具备良好的生产条件和管理系统。
但是由于员工对非洲猪瘟认识不足,采取的预防措施不够完善,导致疫情发生。
分析与总结: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到,员工培训和教育至关重要。
养殖场要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提高其对非洲猪瘟的认知和防控意识。
同事要完善标准化的操作流程和管理制度,确保各项防疫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案例三:地点:某省某市养殖场案例描述:该场养殖场是一家大规模的养殖企业,拥有现代化的养殖设备和技术。
尽管养殖场实施了一系列的防疫措施,例如强化环境卫生管理、定期消毒、员工培训等,但仍然难以避免非洲猪瘟的侵袭。
分析与总结:此案例表明,即使养殖场有着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并采取了一系列的预防措施,也不能完全排除疫情发生的可能性。
因此,养殖场应充分认识到非洲猪瘟的威胁,并时刻保持高度警惕。
在防控过程中,要强化信息共享和合作,加强与相关政府部门和专业机构的沟通,提高疫情监测和预警能力。
结语:通过对几例养殖场非洲猪瘟案例的分析与总结,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经验教训:加强饲养环境管理,确保场所清洁和设备消毒;控制饲料和猪只运输渠道,确保来源可靠和无污染;加强员工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对非洲猪瘟的认知和防控意识;建立完善的防疫措施和操作流程,确保执行到位;加强信息共享和合作,提高疫情监测和预警能力。
非洲猪瘟疫情爆发 原因、影响及防控措施
非洲猪瘟疫情爆发原因、影响及防控措施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简称ASF)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猪病,常常导致养猪业遭受巨大损失。
最近几年,全球范围内非洲猪瘟的疫情有所爆发,给养猪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和社会影响。
本文将探讨非洲猪瘟疫情爆发的原因、影响以及防控措施。
一、疫情爆发的原因1.1 病毒传播途径非洲猪瘟病毒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感染猪只、野猪与养猪场之间的接触,以及通过感染性病毒存在的肉制品和饲料传播。
由于病毒传播途径多样,易感猪群之间的传播快速,因此疫情迅速蔓延。
1.2 交易活动和国际贸易非洲猪瘟疫情的爆发与交易活动和国际贸易密切相关。
通过国际航空运输和海运等方式进行的跨国交易,为病毒传播提供了便利。
此外,跨国养猪企业之间频繁的合作和养猪品种的进口也成为病毒传播的风险来源。
1.3 卫生措施不严格卫生措施不严格是非洲猪瘟疫情爆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某些地区,由于监管不力或监管体系不完善,养猪场的防疫措施未能得到有效执行,造成病毒的滋生和蔓延。
二、疫情爆发的影响2.1 经济影响非洲猪瘟疫情的爆发对养猪业产生了严重的经济影响。
由于病毒的高传染性和致死率,许多养猪场不得不进行大规模扑杀和清洁处理,导致猪肉供应减少,猪肉价格上涨。
此外,疫情还给养猪产业链带来连锁反应,影响了饲料生产、兽药销售等相关产业。
2.2 农村社会稳定养猪业在许多农村地区起到了重要的经济支撑作用。
由于非洲猪瘟疫情的爆发,许多农户的经济来源受到了严重影响,不少养猪户面临经济困境。
这不仅影响了农村居民的生计,还可能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社会治安风险。
三、防控措施3.1 减少传播途径为了控制非洲猪瘟疫情的蔓延,需要加强对养猪行业的监管,减少病毒传播途径。
相关部门需要加强对野生猪的管理,防止其与养猪场产生接触。
此外,对肉制品和饲料的出口入境进行严格检疫,降低传播风险。
3.2 加强养猪场卫生措施养猪场应加强卫生措施的宣传和培训,确保员工熟悉相关防疫要求,并严格执行。
非洲猪瘟暴发的原因及对策
非洲猪瘟暴发的原因及对策1. 引言1.1 疫情背景非洲猪瘟是一种极具传染性的猪传染病,它源自非洲,并在全球范围内蔓延。
自2018年以来,非洲猪瘟在许多国家迅速暴发,给猪业带来了极大的损失。
据统计,非洲猪瘟已经造成了数百万只猪的死亡,给养殖户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疫情背景下,非洲猪瘟的传播速度之快、范围之广令人担忧。
在猪业发达的国家,非洲猪瘟的暴发更是引起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为了有效控制非洲猪瘟的传播,各国采取了一系列紧急措施,包括加强疫情监测、封锁疫区、消毒处理等。
非洲猪瘟的暴发给猪业带来了严重的损失,也威胁着人类的生活和健康。
加强监测和预防非洲猪瘟的传播,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和猪业界共同面对的挑战。
只有通过国际合作,共同应对非洲猪瘟疫情,才能有效控制疫情的蔓延,保护猪业和人类的健康。
2. 正文2.1 非洲猪瘟的原因非洲猪瘟是一种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其主要原因包括:1. 病毒感染:非洲猪瘟病毒是该疾病的致病因子,主要通过感染猪只的方式传播。
病毒在携带者动物的体液、排泄物和器官中存在,并且具有极高的传染性。
2. 缺乏生物安全措施:许多农村和小规模养猪场缺乏足够的生物安全措施,导致非洲猪瘟病毒易于在猪圈间传播。
3. 野生动物传播:一些野生动物,如野猪和河猪,可能成为非洲猪瘟病毒的携带者,从而将病毒引入家畜中,导致疫情的蔓延。
4. 人为因素:人为因素也可能是非洲猪瘟爆发的原因之一,比如非法销售、运输和处理疫病动物,以及饲料和饲养管理不当等。
非洲猪瘟爆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病毒感染、缺乏生物安全措施、野生动物传播和人为因素。
要有效防控非洲猪瘟,必须采取综合措施并加强监测和管理。
2.2 非洲猪瘟的传播途径1. 直接接触感染病猪:非洲猪瘟是一种高度传染的疾病,病猪的血液、粪便、尿液等体液和排泄物中含有病毒,健康猪只要接触到这些被污染的物体就可能被感染。
2. 饲料、水源受污染:非洲猪瘟病毒在饲料、水源等环境中可以存活数周甚至数月,如果健康猪通过进食或饮水受到感染源的污染,也会引发传播。
养猪场高发病率原因探析
养猪场高发病率的原因探析猪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表现为多因子、多病原的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
近几年来猪的发病率越来越高,特别是猪的呼吸道疾病和猪的传染性繁殖障碍疾病有逐年增加之趋势。
临床上表现为多因子、多病原的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病程长和症状的多样化、复杂化,给临床诊断和防治带来很多困难,给养猪业主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尤其是高热病的流行,使广大养猪经营者蒙受很多不应有的重大经济损失。
归纳起来,猪病发病率越来越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1)免疫抑制病的影响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PRRS)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猪伪狂犬病毒、猪瘟病毒等感染,导致猪群免疫力低下,接种疫苗后免疫应答反应差,猪群整体抗病力下降。
同时,易造成猪的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也使条件性疾病多发。
另外,上述疾病也是引起母猪繁殖障碍的主要疾病。
(2)非典型猪瘟的存在猪群内猪瘟病毒的持续感染和向外排毒,使非典型猪瘟常发不断。
母猪的猪瘟带毒综合症,造成仔猪出现免疫耐受和发生仔猪猪瘟。
对猪瘟疫苗的免疫不能产生很好的应答,经常在哺乳后期和保育早期发病死亡。
非典型猪瘟的存在还会造成猪的免疫力下降,常继发感染细菌性疾病。
(3)应激过大应激是全球性的猪病,是规模养猪的万病之源。
饲养高度集中,饲养密度过大,母猪的定位饲养缺少运动和光照,猪只调运频繁,环境条件恶劣,场地污染严重。
惊吓、捕捉、运输、过冷、过热、拥挤、混群、缺氧、感染、营养缺乏、缺水、断料,注射疫苗,去势,改变饲喂方法,更换饲料、更换环境、更换饲养员、高产过劳、疼痛、中毒等。
(4)饲养密度过大饲养密度过大,造成疾病多发和传播的便捷。
每个栏舍饲养数量过多,隔栏不是封闭的墙体造成猪只的嘴巴接触(嘴巴接触是猪只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很多接触性传播的疾病常常通过这种方式传播),可由一个病猪栏向其它猪栏扩散病原微生物。
如果是实体隔墙,通过猪只嘴巴接触的方式传播将被控制在一个小栏内。
有学者用狗做了有趣的实验:在一平方公里的范围内饲养12条狗以上就会造成犬瘟热的流行,饲养11条以下就不会发生流行。
非洲猪瘟病毒很容易通过饮水和饲料传播
非洲猪瘟病毒很容易通过饮水和饲料传播非洲猪瘟是一种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严重传染病,对猪的健康和养殖产业的稳定都造成了严重威胁。
非洲猪瘟病毒在猪群中传播迅速,而且很容易通过饮水和饲料进行传播。
本文将就非洲猪瘟病毒通过饮水和饲料传播的原因和应对措施进行探讨。
非洲猪瘟病毒通过饮水传播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猪只在饮水的时候容易接触到病毒,而且病毒在水中的存活时间很长,这就增加了猪在饮水时感染非洲猪瘟病毒的风险。
如果水源受到病毒污染,那么猪在饮水的时候就会被传染。
饮水设施的卫生状况直接关系到病毒是否能够在水中得到传播。
如果饮水设施不干净,那么就容易引起非洲猪瘟的传播。
非洲猪瘟病毒通过饲料传播的原因也有以下几点。
饲料是猪的主要食物来源,而且病毒可以在饲料中存活一段时间,这就给猪在吃饲料的时候带来了感染的风险。
饲料的配制和运输环节容易造成病毒的传播,如果在这些环节中出现问题,那么病毒就会大量传播给猪。
饲料存放和投喂过程中的卫生状况对于病毒的传播也有直接影响,如果这些过程中出现问题,那么就容易引发非洲猪瘟的传播。
针对非洲猪瘟病毒通过饮水和饲料传播的原因,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应对措施。
首先是保证饮水设施的卫生状况,定期清洗消毒,确保猪只饮用干净的水源。
其次是加强对饲料生产和运输环节的监管,保证饲料无病毒污染。
饲料的存放和投喂过程中也需要严格的卫生管理,防止病毒的传播。
要加强对病毒的监测和检测工作,一旦发现感染病例,要及时隔离治疗,防止病毒的继续传播。
除了加强对饮水和饲料的管理,我们还可以通过疫苗接种来控制非洲猪瘟病毒的传播。
疫苗接种可以有效提高猪只的免疫力,降低病毒的传播率。
大规模的猪只疫苗接种可以有效控制非洲猪瘟的传播。
除了饮水和饲料传播外,非洲猪瘟病毒还可以通过直接接触、野猪传播等途径传播。
除了加强对饮水和饲料的管理外,我们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综合措施来控制非洲猪瘟的传播。
建立健全的疫苗接种制度,加强对猪只的监测和检疫工作,提高养殖户的防控意识等。
猪瘟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防控措施
猪瘟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防控措施猪瘟,又称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的疾病。
该病毒主要侵害家猪,传染性强,病死率高,对猪场的经济损失极大。
近年来,猪瘟在全球范围内呈现流行趋势,给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控制猪瘟,我们有必要对该疾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防控措施进行深入探讨。
一、流行特点:1. 高度接触性:非洲猪瘟病毒具有极强的传染性,不但可以通过直接接触传播,还可以通过空气、食物、水等途径传播,因此易于在猪场内迅速蔓延。
2. 强大抵抗力:非洲猪瘟病毒几乎不受常规的消毒剂和高温的影响,因此在猪场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非常具有挑战性。
3. 季节性流行:猪瘟流行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多发生在秋季和冬季,这与猪场内环境的变化以及病毒的生长繁殖有一定的关系。
二、临床症状:1. 发热:感染非洲猪瘟后,猪会出现高热、全身不适的症状,体温可达40℃以上。
2. 呼吸道症状:猪在感染后会出现呼吸急促、咳嗽、鼻孔流脓浊等症状,呼吸道症状严重的猪会出现呼吸困难甚至死亡。
3. 消化道症状:猪感染非洲猪瘟后会出现食欲不振、呕吐、腹泻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出现消化道出血。
4. 皮肤症状:部分猪在感染后会出现皮肤瘙痒、红肿、溃烂等症状,严重时皮肤可出现大片的脱皮、渗液。
5. 血液症状:感染非洲猪瘟后,猪体内会出现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障碍等症状,导致出现出血倾向。
6. 行为改变:感染非洲猪瘟后,猪会出现精神抑郁、站立不稳、步态异常、运动受限等症状,甚至出现昏迷、瘫痪。
三、剖检变化:1. 头部和颈部淋巴结肿大:感染非洲猪瘟后,猪的头部和颈部淋巴结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肿大。
2. 肺部出血、水肿:感染后的猪的肺部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血和水肿,影响呼吸功能。
3. 肝、脾、肾等内脏出现出血点和出血斑:感染后的猪的内脏会出现出血点和出血斑,严重影响器官功能。
4. 肠道出血、溃疡:感染后的猪的肠道会出现出血和溃疡的情况,导致腹泻和大量失血。
如何搞好猪瘟的防控
如何搞好猪瘟的防控一、当前猪瘟零星散发的原因1.免疫措施不完全到位对猪群实施猪瘟疫苗免疫接种。
是当前防控猪瘟发生和流行的有效措施。
目前在广大农村对猪瘟免疫接种方法上.主要采取春秋两防与平常补针结合方法,即在每年的春秋两季对生猪各开展一次大规模的免疫注射,注射猪佩带免疫标识,以后适时进行补针。
这种方法从理论上讲,大幅度提高群体防疫密度,漏注现象极少。
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山区面积大,群众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加之有的群众防疫意识差,严格按照方案规定的要求开展免疫注射工作,即使是责任心十分强的防疫员,也因面广量大,群众不配合会有漏注或不能及时免疫注射的现象,防疫注射密度难以达到100%,存在着猪瘟疫病发生的隐患,一旦有疫源传人,就易发生疫情。
2.生猪流通频繁,检疫工作和手段相对滞后近年来,随着商品流通日益活跃,使猪群跨地区流动的日趋频繁但由于检疫工作相对滞后,尤其是产地检疫工作不完全到位,加之检疫技术手段落后、部分不法商贩在利益的驱使下故意经营病猪,并且由于猪瘟病原毒力降低,出现亚临床隐性感染、胎盘垂直感染(仔猪先天性感染)、妊娠母猪带毒综合征(母猪繁殖障碍)及新生仔猪的免疫耐受等带毒病猪的存在,目前的常规方法很难检出并剔除此类病猪,给猪瘟的传播扩散留下隐患。
因此,生猪流通活跃,而检疫工作和手段滞后及亚临床隐件感染的存在足近年来猪瘟零星散发呈现上升趋势的主要原因。
3.免疫程序不合理.母源抗体影响免疫效果母猪每年接种猪瘟疫苗产仔后,初生仔猪通过初乳获得母源抗体,形成被动免疫,这时新生仔猪抵抗猪瘟病毒的感染具有重要作用。
但新生仔猪在母源抗体效价超过一定范围的情况下,接种猪瘟疫苗后反而造成母源抗体封闭,影响仔猪被动免疫,从而引发猪瘟。
因此.仔猪在免疫接种时忽视母源抗体的存在,是仔猪免疫效果不理想的因素之一。
据报道,母猪在配种前进行免疫接种所产1日龄仔猪血液中母源抗体中和滴度在1:512以上,10日龄时约为1:128以上,15日龄前后母源抗体降至1:64以上,此期保护率为100%;仔猪20日龄时为1:32,保护率75%,此时为免疫临界线,30日龄后下降,到1:16以下,没有保护作用。
浅析非洲猪瘟产生的原因及防控措施
X u m u s h o u y i非洲猪瘟在2018年开始对我国产生影响,并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非洲猪瘟属于急性传染性疾病,病猪会产生高热症状,然后会出现器官出血现象,最后导致猪出现死亡,会给养殖业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我们有必要分析非洲猪瘟产生的原因,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做好防控工作。
1、非洲猪瘟产生的原因(1)非洲猪瘟的致病源非洲猪瘟的致病源为非洲猪瘟病毒,在猪的养殖过程中,一旦感染这种病毒,并会患上非洲猪瘟病。
经研究表明,非洲猪瘟病毒的变异性较强,并且具有基因型多的特点。
该病毒不仅会在家猪中存在,而且还会在野猪和蜱虫中存在。
通常情况下,感染非洲猪瘟的病死猪是主要的病毒传染源,因此需要做好病死猪的消毒处理工作。
非洲猪瘟病毒对外界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不仅能够在猪体内长时间生存与繁殖,而且可以在猪的排泄物中长时间生存与繁殖,这给非洲猪瘟的防控带来了较大的难度。
(2)非洲猪瘟的传播途径非洲猪瘟的传染性较强,经研究表明,非洲猪瘟的主要传播方式有四种,第一种传播途径为直接接触传播,在猪的养殖过程中,健康猪在直接接触感染了非洲猪瘟病毒的猪时,便会造成感染。
除此之外,由于非洲猪瘟病毒对可以长时间生存在外界环境之中,因此,健康猪在接触病猪的排泄物、饲料、运输工具或者饲养设备等时也很容易被病毒感染。
直接传播方式的方式主要以口鼻传播为主,病毒会通过猪的口鼻进入猪体内,对健康猪造成感染。
第二种传播方式为蜱虫传播,非洲猪瘟病毒会存在于蜱虫之中,并且可以通过蜱虫进行传播。
一旦健康猪被携带非洲猪瘟病毒的蜱虫叮咬,便会造成感染,使健康猪患上非洲猪瘟。
除此之外,那些带有非洲猪瘟病毒的蜱虫死亡后,如果被健康猪食用,也会造成感染。
对于蜱虫而言,其不仅是非洲猪瘟病毒的传播途径,同时也是该病猪的宿主,病猪可以寄生在蜱虫体内,这也给非洲猪瘟的防控带来了较大的难度。
第三种传播方式为跨界传播,具体而言,是指以病猪为原料制成的产品作为传染源进行传播。
当前我国猪瘟的流行现状及控制与净化措施
NO ,网址y PIG S TO DAY▲!猪瘟是由猪瘟病毒(CSFV )引起的猪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疫病,其临床特征为高热稽留和小血管壁变性引起体内外器官广泛出血、梗死、坏死等病变。
传播快、流行广,危害极大,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为重要烈性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烈性传染病。
一、猪瘟对我国养猪业的危害猪瘟是我国四大A 类动物疫病之一,至今已流行了70多年,我国于1956年提出了猪瘟的消灭计划,到现在50年了,猪瘟仍在我国不间断地流行,每年各地仍有猪瘟多点散发,死亡率约占总养猪量的5%~10%。
根据初步测算,猪瘟每年给我国养猪业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0亿元,特别是近20年来,猪瘟的流行和发病特点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是世界性的,不局限于一时一地。
我国猪瘟是长期持续存在并多点散发,临床上呈现了非典型及温和型、亚临床和无症状持续感染型猪瘟及免疫失败现象,严重地影响了我国猪瘟的防控效果,给我国养猪业造成严重的危害。
根据我国猪瘟流行病学现状和猪瘟病毒病原学特点,实施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猪瘟控制与净化措施势在必行。
二、我国目前猪瘟的流行现状与临床特点1.流行范围广全国范围。
根据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猪瘟参考实验室对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猪瘟野毒的平均带毒率为11.58%,带毒范围一般为3%~30%,最高者可达33%以上。
同时,还对我国15个省、市、区39个规模猪场26418头种公母猪进行了猪瘟检测,共检出3215头带毒猪,各场带毒范围为5%~30.76%,平均阳性率高达12.17%,多数猪场还存在着多种病原的混合感染。
2.多呈散发流行在一些大中型养猪场时而也有发生,损失仍十分严重。
3.发病年龄小多见于3月龄以下,特别是断奶前后和出生10日龄以内的仔猪。
4.持续性感染和先天性感染比较普遍这种类型的感染猪往往外表健康,但可将病毒传给仔猪。
据中监所对广东、福建、吉林等省5个猪场检测发现的32头无临床症状持续感染带毒的怀孕母猪进行跟踪检测结果发现:3头带毒母猪流产的仔猪中随机抽查97头仔猪有94头带毒,总带毒率96.7%,窝带毒率60%~100%,它们是猪瘟流行最危险的传染源。
猪瘟流行病学调查与防治策略
猪瘟流行病学调查与防治策略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简称ASF)是一种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侵袭猪类动物,对养猪业产生了严重的经济影响。
为了有效控制和预防猪瘟的传播,进行病毒的流行病学调查并制定相应的防治策略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猪瘟的流行病学调查实践和相关的防治策略。
一、猪瘟的流行病学调查1.1 疫情调查:对于有猪瘟疫情的地区,需要进行详细的调查和统计工作,包括疫情的发生时间、地点、数量等重要信息,以便进一步了解病毒传播的规律。
1.2 传播途径调查:病毒的传播途径是猪瘟流行的重要原因。
通过调查猪瘟的传播途径,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遏制病毒的蔓延。
常见的传播途径包括野生猪的传播、传染性病死猪的运输和销售、猪场间的感染等。
1.3 潜在宿主调查:除了猪类的感染外,一些野生动物也可能成为病毒的潜在宿主。
通过对野生动物的调查,可以更好地了解病毒的传播源头,从而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1.4 传播路线分析:通过分析疫情的传播路线,可以确定病毒的扩散路径,进而制定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包括限制猪类流动、加强交通工具和器械的消毒等。
二、猪瘟的防治策略2.1 清除感染源:对于已经感染的猪类,及时隔离和处理,包括正确处理病死猪的尸体,以减少病毒的扩散风险。
2.2 封锁疫区:对于疫情严重的地区,可以采取封锁措施,限制猪类和病死猪的流动,以防止疫情的扩散。
2.3 解除封锁措施:当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可以逐渐解除封锁措施,但仍需要继续进行疫情监测,确保病毒不会再次传播。
2.4 病例报告和监测:建立健全的猪瘟病例报告系统,及时上报和监测疫情,以便于及时制定控制措施。
2.5 强化养殖管理:通过加强养殖环境的卫生管理,减少不洁饲料和水源的使用,提高猪场的防疫意识和技术水平,可以有效减少猪瘟的发生和传播。
2.6 疫苗研发和接种:科学家们正在不断研发猪瘟的疫苗,并推动疫苗的广泛接种,以增强猪类的免疫力,减少疫情的发生。
非洲猪瘟防控的现状问题及建议
非洲猪瘟防控的现状问题及建议非洲猪瘟是一种严重传染的猪类疾病,其病毒对猪类的致病性非常强,病死率高,传染性强,一旦发生就会对养猪业造成极大的危害。
目前,非洲猪瘟仍然是世界范围内养猪业的一大难题,尤其是在一些发展中国家,非洲猪瘟的防控问题尤为严峻。
本文将就非洲猪瘟防控的现状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一、非洲猪瘟的现状问题1.传播途径复杂非洲猪瘟通过直接接触、粪便、口鼻分泌物、食料、水源、衣物、尸体及其制品等渠道传播,传染性极强,易经由不合理处理的餐厨垃圾、餐厨污泥、粪渣等传播到猪场内。
非洲猪瘟病毒还可以在病死猪尸体及其制品中长期存活,传播途径非常复杂,很难加以控制。
2.检疫措施不够严谨目前在一些国家和地区,非洲猪瘟的检疫措施并不够严谨,导致病毒的传播难以遏制。
部分猪场和交易市场的防疫工作薄弱,疫情的发生和传播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控制。
3.缺乏规范的养殖管理一些地区的养猪业管理水平不高,缺乏规范的养猪管理制度,猪场卫生条件较差,缺乏对非洲猪瘟的科学防控措施,给非洲猪瘟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4.病毒变异加重了疾病防控难度据统计,目前世界上已发现了多个毒株的非洲猪瘟病毒,这些不同的毒株之间具有不同的致病性和毒力,且这些毒株还在不断地变异。
这就给非洲猪瘟的防控工作带来了更大的困难。
5.缺乏有效的疫苗虽然研发非洲猪瘟疫苗的工作一直在进行,但目前还没有找到一种对所有毒株都有效的疫苗。
疫苗的缺乏也是非洲猪瘟防控的一大问题。
二、非洲猪瘟防控的建议1.加强疫情监测和预警加强对非洲猪瘟的监测和预警工作,建立健全的疫情监测网络,及时发现疫情的流行趋势和传播路径,以便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2.严格的疫区封锁和隔离措施一旦发生非洲猪瘟疫情,应立即对疫区进行封锁,采取隔离措施,控制病毒的传播。
对于疫情严重的地区,要实行严格的封锁措施,禁止病猪和疫区内的猪肉及产品流出。
3.加强养猪管理和卫生防疫猪场要严格要求养猪人员做好对猪场卫生的管理,保持猪场的卫生干净,加强对猪群的护理和观察,及时进行疫情报告和处理。
非洲猪瘟产生的原因及防控措施
非洲猪瘟产生的原因及防控措施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简称ASF)是一种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简称ASFV)引起的猪类传染病。
该病毒在非洲大陆广泛分布,近年来也在亚洲、欧洲、南美洲等地区爆发,给全球猪业和经济造成了巨大损失。
以下是非洲猪瘟产生的原因及其中非洲猪瘟的防控措施。
一、非洲猪瘟产生的原因:1. 病毒的存在:非洲猪瘟病毒在野生猪群中广泛存在,它们是病毒的主要传播源。
野猪或被感染猪只的血液、尿液、粪便、肉类等,均能携带病毒并传播给其他猪只。
2. 自然传播:病毒可通过野猪与养殖猪接触、高致病株的暴露、饲料、病猪运输等途径,导致病毒传播。
3. 人为因素:人员、设备、车辆等在感染猪场和野生猪群之间传播病毒。
粗放的养殖管理、管理不善的流产、丢弃的猪体和产品等也可以成为病毒的传播途径。
二、非洲猪瘟的防控措施:1. 明确责任:建立健全的非洲猪瘟防控机制,相关部门要明确责任,牢固树立疫情防控的思想。
2. 高度警惕:疫情出现或疫情发生国家的猪及畜禽产品禁止输入或加强检疫,确保疫情不被输入。
3. 严密监控:加强对养殖场、市场、交通运输工具等疫情监测,并开展疫情的筛查,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和早治疗。
4. 排除传染源:对于疫情暴发的养殖场,要第一时间进行封锁和隔离,尽快清除病死猪只,避免病毒的传播。
5. 加强养殖管理:养殖场要严格落实猪只的检疫和防疫措施,定期对猪只进行检测,确保无疫情。
6. 强化动物检疫:对进口的猪肉、猪产品、饲料等进行严格的检疫,不合格产品要及时销毁,不得流入市场。
7. 提高防范意识:加强公众宣传,提高养殖户的防控意识,养殖户要定期洗消养殖场,定期对饲料进行检测。
8. 加强国际合作:国际间应加强合作,共同研究和防备非洲猪瘟,共同制定国际标准,减少疫情的传播风险。
以上就是非洲猪瘟产生的原因及防控措施,通过加强猪类的防疫工作和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和预防非洲猪瘟的传播,并保障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养殖场中的细菌性疾病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养殖场中的细菌性疾病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养殖场中的细菌性疾病是农牧业中常见的问题,会给畜禽养殖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本文将详细介绍细菌性疾病的常见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法,旨在帮助农牧场主预防和控制这些疾病,保障畜禽养殖业的良好发展。
一、细菌性疾病的常见问题1.1 猪场的猪瘟病害猪瘟是一种严重的猪病害,主要由猪瘟病毒引起。
它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特点,传染性强、扩散迅速。
猪瘟病毒可以通过空气飞沫、粪口传播,寄生在猪体内的飞虱和虱子也可传播病毒。
1.2 禽舍的新城疫新城疫是一种由禽传染性嗜血球变形虫引起的疾病,猪也会感染。
其主要特征是高发病率、高致死率和迅速扩散。
新城疫病毒通过呼吸道分泌物、排泄物、唾液等途径传播,也可经蚊子、蜱或其它介质传播。
1.3 牛圈的口蹄疫口蹄疫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病毒性疾病,影响牛、羊、猪等的蹄部。
口蹄疫病毒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污染的水源、饲料及器具传播。
二、解决细菌性疾病的方法2.1 加强养殖场的卫生管理养殖场要定期清洁消毒,确保环境卫生。
畜禽笼舍、饮水设备、饲料等要保持清洁,并进行规范的消毒处理。
建立健全的消毒制度和操作规程,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提高员工的卫生意识。
2.2 加强畜禽的免疫防控养殖场要落实疫苗接种制度,定期对畜禽进行疫苗接种,提高畜禽的免疫力。
同时,要开展定期体检,对患有细菌性疾病的畜禽及时隔离治疗,以防止疾病扩散。
2.3 控制养殖场的动物密度动物密度过大是细菌性疾病传播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要控制养殖场的动物密度,避免过度密集饲养。
同时,合理划分饲养区域,防止不同种类的畜禽交叉感染细菌性疾病。
2.4 加强养殖场的员工培训养殖场要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提高员工的疾病防控意识和操作技能。
员工要学会正确使用消毒剂、防护用品等,遵循操作规程,减少细菌传播的风险。
2.5 健康监测和及时报告养殖场要建立健全的健康监测系统,定期对畜禽的健康状况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同时,要积极与当地的畜牧兽医部门和专家合作,及时报告细菌性疾病的情况,争取专业的指导和支持。
非洲猪瘟流行原因分析及防控策略探讨
非洲猪瘟流行原因分析及防控策略探讨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简称ASF)是一种高度致命的病毒性疾病,主要影响猪类,具有高度感染力和病死率。
近年来,ASF在非洲、亚洲和欧洲多个国家和地区爆发,并对养猪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本文将分析非洲猪瘟流行的原因,并探讨相关的防控策略。
非洲猪瘟流行的原因之一是病毒的强大传播能力。
ASF病毒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传播,包括直接接触感染猪只、间接传播、媒介传播等。
尤其是在集约化养殖条件下,病毒的传播速度更快。
ASF病毒对环境的抵抗力强,可以在环境中存活数个月,增加了传播的难度。
非洲猪瘟流行的原因之二是养猪业的规模化发展。
近年来,随着养猪业的快速发展,养猪场的规模不断扩大,猪只的密度增加,病毒传播的风险也相应增加。
特别是在少数猪场流行时,大规模扑杀也增加了病毒的传播风险。
非洲猪瘟流行的原因之三是监管和防控措施不到位。
ASF的防控需要政府、养殖户和相关行业共同努力,但是在某些地区,监管体系不完善,危机意识不足,防控措施落后,导致病毒难以得到有效控制。
针对非洲猪瘟流行的原因,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的防控策略。
加强养猪业的监管体系建设,制定并严格执行相应的防控规定和标准。
政府部门需要加大投入,提高监管能力,并加强与养殖户和相关行业的沟通与合作,共同推动防控工作。
加强疫情监测和报告机制。
对于养猪场的疫情监测,政府可以通过建立病毒监测体系、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等方式,及早发现和报告疫情。
对于养殖户和相关从业人员,要加强培训,提高他们对ASF的认识和预防意识,提高疫情报告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加强病毒传播的控制措施。
ASF的传播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直接接触感染猪只,二是间接传播。
为了控制感染猪只之间的直接传播,可以实施疫苗接种、隔离感染猪只、扑杀病死猪只等措施。
为了控制间接传播,可以加强养猪场的卫生管理,增加病毒抑制剂和消毒剂的使用,减少病毒的存活和传播。
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抵御ASF的威胁。
非洲猪瘟流行原因分析及防控策略探讨
非洲猪瘟流行原因分析及防控策略探讨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简称ASF)是一种严重威胁猪类养殖业的传染性疾病。
其主要特点是高病死率、易传播、无疫苗防治等。
本文将对非洲猪瘟流行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防控策略。
非洲猪瘟的流行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疫情跨境传播:非洲猪瘟疫情往往通过野猪、感染猪肉及其制品等途径跨境传播。
野猪是非洲猪瘟的天然宿主,可以成为病毒的潜在传播源。
2. 交通运输引起的传播:农业物资、活猪的长途运输,以及人员的流动,容易带动病毒传播。
特别是黑市交易、运输管理不规范等情况下,也容易引起疫情的传播。
3. 畜禽市场的传播:非洲猪瘟疫情往往在集中的畜禽市场中传播。
畜禽市场的环境较为复杂,疫情传播的风险较高。
针对非洲猪瘟的流行,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防控策略。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防控策略:1. 做好疫情监测:建立非洲猪瘟的监测系统,加强对猪类养殖场、畜禽市场、野猪等疫情监测和报告工作。
及时掌握疫情动态,便于采取控制措施。
2. 提高养殖管理水平:加强对猪场的管理,保持良好的环境和卫生条件。
加强对野猪和家猪的隔离措施,减少交叉感染的发生。
3. 强化禽畜交易管控:加强对禽畜交易市场和黑市交易的管控,防止非法贸易和病毒传播。
加强对运输环节的监管,特别是长途运输和边境管控。
4. 做好动物疫苗研发工作:加强非洲猪瘟病毒研究,争取尽快研发和应用有效的疫苗,提高猪类的免疫能力。
5. 加强国际合作:非洲猪瘟疫情是全球性问题,需要国际合作来共同应对。
各国应加强信息分享、技术合作等方面的合作,共同制定应对策略,共同抵御非洲猪瘟的威胁。
非洲猪瘟的流行给猪类养殖业产生了严重威胁。
在防控方面,需要加强监测、提高养殖管理水平、强化交易管控、加强疫苗研发工作、加强国际合作等方面的工作。
只有全面做好防控工作,才能有效控制非洲猪瘟的流行,保障猪类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非洲猪瘟产生的原因及防控措施
非洲猪瘟产生的原因及防控措施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一种病毒性疾病,主要感染猪类动物,目前已被列为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的A类疫病。
该病的病原体是非洲猪瘟病毒(ASFV),在野生猪和家猪之间易于传播。
非洲猪瘟病毒是一种衣壳病毒,可通过直接接触感染病猪、接触带有病毒的呼吸道分泌物、食用污染性食物、吸入悬浮在空气中的病毒等方式传播。
该疾病的产生主要原因与以下因素有关:1. 生猪养殖方式不规范:在生猪养殖过程中,如果猪舍、通风设施、饲料等管理不当,就会导致猪类动物的健康状况下降,容易感染非洲猪瘟等多种疾病。
2. 出入境动物不规范管理:非洲猪瘟属于境外疫苗,如果进口的猪类动物未经检测或有假证明,就会导致病毒疫情的扩散。
3. 病毒感染后不及时隔离:在发现有猪类动物患病后没有及时隔离治疗,病毒就会在其他猪类动物中迅速传播,导致严重的疫情。
4. 缺乏疫情监测和预警:对于生猪养殖场的疫情监测和预警不足,也会导致疫情的爆发和扩散。
非洲猪瘟疫情的防控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加强农业生产管理:规范生猪养殖场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生猪养殖方式,定期进行健康检测,对斑疹伤寒、口蹄疫、猪禽霍乱等疾病进行防治,全面提高生猪生产管理水平。
2. 严格的进出口动物检疫:加强进出境猪类动物检疫,才能有效防止病毒的入侵。
3. 及时隔离病情动物:对于发现猪类动物患病的情况,立即进行隔离。
对于疑似感染动物,也要加以隔离和观察,防止病毒扩散。
4. 强化疫情监测和预警:加强猪类动物疫情的监测和预警工作,发现问题及早处理,防范疫情发生,做好疫情防控准备工作。
总之,非洲猪瘟疫情的防控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在加强管理、严格检疫、及时隔离等方面加强工作,以切实保障生猪产业的健康发展和人民的生命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养猪场猪瘟不断蔓延的原因在哪?
在我国,不断听闻又有猪场发生了猪瘟。
有很多人将其归咎于疫苗质量,也有人将矛头指向猪瘟病毒的变异,到底是什么原因?特邀湖南农大药业知名专家朱中平教授我们做出解答。
我国猪瘟疫苗的质量,完全经得起实践检验,由于病毒基因突变产生病毒血清型差异的现象,也不会那样频繁。
对于猪瘟仍然频频发生的原因,根据笔者20多年养猪经验,认为主要是以下几点:
1、注射操作不规范
猪瘟免疫,注射操作是关键。
在一些注射操作不到位的猪场,一年四季各种疫病流行不断,令人防不胜防。
以笔者亲自管理的珠海某猪场、2008年7月才开始与某公司合作经营的恩平某猪场和兼任技术顾问的广州某猪场为例,这3个猪场执行统一的免疫程序,使用同一厂家的疫苗,并于今年2月同时进行猪瘟抗体ELISA检测。
结果珠海场抗体检测合格率96%(24/25),方差0.0209;广州场抗体检测合格率96%(24/25),方差0.0241;而恩平场抗体检测合格率
65%(13/20),方差0.0972。
经双样本方差分析F检验,恩平场、珠海场和广州场都存在极显著差异。
下针狠,推药快,拔针急,是很多防疫员注射操作的通病。
有的猪场选用的注射针头过短过粗;有的防疫员热衷于打飞针,手抓一把注射器,追着猪只满栏跑。
这些常见现象,都是猪场免疫注射工作的大忌。
2、免疫程序不科学
2.1 乳前免疫不恰当出现免疫耐受个体
乳前免疫可使小猪避开母源抗体干扰,产生主动免疫抗体,并可获得对猪瘟的终生保护(赖秀穗和Goieheieier,1979年),我国绝大多数猪场一直采用乳前免疫,但是临床上出现大量乳前免疫失败案例。
最近,樊福好从理论角度提到:乳前免疫可能诱发小猪免疫耐受。
早在2006年,我场在对一批小猪猪瘟抗体水平进行跟踪检测时就发现乳前免疫小猪的母源抗体消退快,但是主动免疫抗体水平却一直无法有效上升。
2008底至2009年初,我场又重新设计并完成了一次猪瘟乳前免疫试验,得出3个结论:①乳前免疫的确存在诱发小猪免疫耐受的可能。
该试验仅初步证实免疫耐受现象的可能存在,但不足以充分说明问题。
②乳前免疫对母源抗体的中和作用有限。
经乳前免疫的20头小猪7日龄母源抗体0D均值(0.7641),仅比未经乳前免疫39头小猪(0.7772)下降0.0131,降幅1.68%。
③通过吸食初乳,小猪可获得与母猪几
乎等同的抗猪瘟病毒能力,且小猪母源抗体与母猪抗体显著相关。
这3个结论,虽然仍不能确证乳前免疫是否诱发小猪免疫耐受,但却能充分说明没有乳前免疫的必要性:①乳前免疫小猪群体二免后至三免前(35~70日龄),比正常免疫小猪群体(35日龄初免)在相应阶段抗体合格率低,离散度大,增加了小猪在这一阶段感染猪瘟野毒的风险;②初生小猪经过吸食初乳,足以获得对猪瘟强毒的免疫力,而且直到35日龄,仍能维持较高滴度(39头小猪OD均值0.6427)和合格率(100%)。
因此,只要加强母猪免疫,提高母猪抗体滴度,初生小猪完全不用担心猪瘟野毒感染问题。
乳前免疫除了增加无谓的工作量,对猪瘟防治别无他益。
2.2 初免时间过早
母源抗体水平越高,对疫苗的中和作用越大,在母源抗体滴度偏高并衰退缓慢的情况下,猪瘟初免时间过早,很容易造成免疫失败。
在加大母猪猪瘟免疫剂量的情况下,小猪母源抗体高,衰退缓慢,是很多猪场都存在的现象。
2008年,张新成等对北京地区3个(甲、乙、丙)规模化猪场小猪不同日龄母源抗体跟踪检测时,发现丙猪场小猪母源抗体到42 日龄时,合格率仍高达90%(70%±20%,40%以上阳性),乙猪场小猪42日龄合格率也高达88.66%(72%±l7%)。
2006年,笔者所在猪场在对一批执行21日龄初免和60日龄二免(每头小猪每次免疫5头份广东永顺猪瘟零免细胞苗)猪瘟免疫程序的小猪作做间接血凝抗体跟踪时发现:小猪21日龄初免前,抗体滴度在1:80以上占l00%(20/20),1:320(含1:320)以上占35%(7/20)。
60日龄二免前,抗体水平急剧下降,35%(7/19)小猪已经下降到阴性临界值(1:40)。
60日龄二免后,至95日龄,1:80(含1:80)以上的小猪只占78.95%(15/19),一直达不到初免前母源抗体的水平。
3 、疫苗选择不尽合理
目前,各地政府免费供应给生产场的猪瘟疫苗,都是脾淋苗。
但实际上,脾淋苗并不一定比细胞苗更好。
我国研制的猪瘟细胞苗,是经过严格的实验检验的,除非生产厂家出现意外,否则疫苗质量是绝对有保证的。
单从生产工艺来看,细胞苗的稳定性,甚至比脾淋苗更好。
由于细胞苗的苗毒,是在实验室条件下通过细胞培养而获得的。
其培养时间、温度等条件,都是可控的。
而脾淋苗的苗毒,是通过把苗毒接种于兔,收割兔体脾脏和淋巴结而获得。
由于兔体对苗毒的敏感性不同,从不同兔体收割的苗毒,必然存在较大差异。
如果疫苗厂家使用的不是SPF兔,这种差异更大。
而且使用非SPF兔,生物安全也存在巨大隐患。
4、抗体监测不到位
很多猪场只重过程,不重结果。
只要疫苗打下去,就万事大吉,从未认真考虑过要对抗体进行系统监测。
2007年4月,周华林等对来自湖北襄樊地区31个规模化猪场323头猪进行猪瘟抗体ELISA检测,发现各猪场抗体合格率在0~90%之间,整体合格(猪群合格率≥75%)的猪场只有9个,只占所检猪场数的29%(9/31)。
323份血清,抗体合格者只占43.3%。
这种猪瘟抗体状态,很难保证不出现猪瘟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