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的传统内涵和新时代目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 )来源期刊艺术百家2019年第1期总第166期
HUNDRED SCHOOLS IN ARTS

43 [
文章编号:1003 - 9104(2019)01 -0043 - 05
美育的传统内涵和新时代目标
胡海
(河北大学文学院,河北保定071002)
摘要:美育的传统内涵一是以艺术为手段,寓教于乐,培育社会德性,辅弼明道经世目 标;二是以艺术为目的和独立价值,艺术与人生一体化,在艺术及一切美的事物中涵养心性,
安顿和品味人生;并将超功利的人生观、价值观由士人阶层拓展到大众领域,以培养爱艺术、 爱学问、爱智慧的社会风气。

中西美育传统对接凸显出艺术与实业结合的美育新课题,反拨 重道轻器、重道轻技传统,重视工艺制造能力及创意实践能力培养,这是一个非常具有当下
意义的课题。

当下美育应该加强工科与艺术学科的联系,注重艺术主体的综合文化素质、创 新精神、实践技能,以生产设计者的创新与创造满足消费者日益丰富而个性化的美好需求。

关键词:美育;艺术教育;寓教于乐;心性;创意实践中图分类号:J01 文献标识码:A
学界对于美育内涵和目标的阐述既是依循历史
传统也是顺应时代要求的。

袁济喜在其《传统美育 与当代人格》序言中概述了有关美育的多种解说,指 出美育是依据一定的美学价值观,来造就高尚人格, 其宗旨关乎人性的完善。

⑴*王一川《中华美育精神的
内涵和特质》一文也认为中华审美与艺术传统的核 心内涵和终极目标就在于完整人格的养成。

⑵高建平 《美育与社会改造》针对应试教育抑制美育、消费文 化恶俗泛滥的现象,强调狭义的美育是要培养懂艺术
的人,广义的美育是要培育全面的人,进而造就健全 的社会、美丽的乡村与城市。

⑶杜卫《美育三义》指出 美育的基本内涵不仅是培育丰富感性并使之与理性
相协调的感性教育,是以深度体验方式使德性内化的 整体人格教育,还特别强调美育应该是激发生命活力 和独创能力的创造教育,呼应了新时代要求的创造力 问题。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1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当代中国美育话语体系构建研究"(项目编号:16ZDA110)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胡海(1970-),男,汉,湖北通城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文艺学)博士,河北大学文学院教授。

研究方向:文艺美学。

本文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中国美育的内在 逻辑,及美育宗旨与新时代目标的结合问题。

首先, 传统美育具有双重内涵,艺术既是手段,也是目的。

艺术作为教化手段,与目的具有同等的重要性,艺术
创作、理论与批评话语借着明道经世之名而发达起
来,艺术主体的素养、能力和艺术技巧、方法等都得到 广泛讨论。

其次,艺术自身作为目的,具有独立价值, 是基于人生与艺术一体化的传统,即在艺术及其他一 切美的事物中涵养心性,安顿和品味人生。

明道经世
的显性内涵是以文学艺术来传播政治伦理之道,隐性 内涵是在艺术美和自然美中领悟人生之道。

审美主 体在美的陶冶中淡化功利心,保持和谐自由的心境,
减少社会争端和对自然的掠夺,因此,艺术涵养的心 性可谓德性之本。

同时,惟有超功利的心灵,方能自 由创造。

第三,古代的应试教育造就了重道轻器传
统,不在科考范围的美育话语则基于艺术的独立价
值,重视创作主体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推崇和总结种 种技巧与方法。

科学认识和工艺制造水平的进步促 进艺术表现手段的精进和多样化,反过来,无止境的 艺术追求也是科学和工艺进步的动力,如用三分损益 法定五音十二律,进而制造编钟及其他精巧乐器,及 至朱载境用开方法计算十二平均律。

艺术与科学、创 意与实践的结合,求艺精神与工匠精神的相通,历来 没有受到足够重视,而这正是当下中国需要的。

]44 I胡海美育的传统內涵和新时代目标
」HUNDRED SCHOOLS IN ARTS
一、传统美育是目的与手段的统一
中国美育源于六艺之教中的乐教。

乐教包括以乐为手段和以乐为目的两方面。

以乐为目的,属于技艺教育,如定五声、七声、十二律,制作乐器,作曲和演奏等。

以乐为手段,是以美政、美俗、修德、修心为目的,如乐和心、乐和同、以乐观政等。

以乐观政的现实依据是,如果音乐过于精巧,意味着国君贪图逸乐,也意味着花费过多人力物力来制作精细的乐器。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载季札听郑声时说:“美哉!其细已甚,民弗堪也。

是其先亡乎!”《晏子春秋》记晏子谏齐景王造钟,认为“夫敛民而以为乐,不详,非治国之道也。

”《左传•昭公二十一年》载泠州鸠反对周景王造无射大钟,认为:“小者不窕,大者不拠,则和于物。

物和则嘉成。

故和声入于耳而藏于心,心億则乐。

”阐说乐和心的道理,目的在于进谏,同时也阐明了音乐对于人心的影响,可谓乐教的基本原理。

以音乐为手段的乐教思想发展为寓教于乐、明道经世的美育话语体系。

这不是一个独立的话语体系,而是作为广义文论的核心内容存在。

袁济喜《中国文论的“问道”与“原道”》指出,古代文论以道为本体或根本依据,同时以问道的方式探求各种思想价值、人文意义、实践原则。

⑸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传道目的赋予文章美、写作技巧和规律以不言而喻的重要性。

由于重视文学艺术这一手段,所以产生了专门的文论著述《文心雕龙》《诗品》等,以及各门艺术专论。

刘勰撰写《文心雕龙》的信念就在于“道沿圣而垂文,圣因文而明道。


诗歌在各门语言艺术中传统最为悠久,“艺术性”较之其他文学体裁可谓最高,与音乐、舞蹈、书画常常结合在一起。

古代诗论首先是以诗歌艺术为手段,强调诗教,如《论语•阳货》中孔子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诗大序》中说:“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

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

”这种美育观也见诸张彦远的画论,其《历代名画记》中说:“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与六籍同功,四时并运,发于天然,非由述作。


诗与教的结合使得诗歌成为一种正统文体,词曲类则“非文章之正轨”。

別砂“836诗教目的赋予了一切诗歌批评和形式技巧研究以意义。

古代诗论得以广泛展开,以诗歌艺术本身为目的。

以韵律来说,先秦诗乐一体,汉乐府也是如此,音乐性成为诗的重要审美要素。

诗乐分离后,诗仍然保留了音乐性。

语言和使用语言者都积淀了乐感,人们会自然而然地喜欢有韵律美的诗歌。

沈约的“四声说”可谓诗乐分离后对诗歌音乐美的重新召唤,唐代的格律诗将诗歌的音乐美发挥到极致。

词曲则纳入记载乐谱的宫调,重新与音乐结缘,直到发展为现代歌曲,成为一种雅俗共赏的艺术形式。

音乐学科也重新将技艺教育纳入视野。

显然,从诗词曲到当代诗篇和歌曲,有着文学艺术自身的传承,与外在目的没有冲突。

诗和各门语言艺术的教育功能不难理解,张彦远将诗教观引入画论,则需要辨析。

绘画从源头上讲,和语言文字一样都是表意符号,是人观察天地之文而创造的“形文”。

最初的绘画和结绳记事类似,前者呈现形象,后者记载事件。

中国的象形文字,本身就相当于“绘画”,随着形象为概念取代,绘画就和文字分离了。

魏晋之际盛行人物品鉴,人物画形象与道德、情感意蕴重新结合起来。

东晋南朝士人寄情山水,山水画也有了更多思想、情感意蕴。

又,佛教为了推广教义,既用语言塑造形象,也直接用绘画来表征,包括用连环画来讲历史、讲故事,如敦煌壁画中的佛传故事。

所以,绘画艺术不能局限于形象和传神,轻视表意,也不必排斥叙事说理。

评判当代电影艺术水准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画面能否“说话”,而不是以文字替代。

明白这点,我们就不会质疑绘画的外在目的,而是会致力于打磨好画技。

由于传统美育话语依附于以明道经世为根本的广义文论体系,所以画论也常常在求道的旗号下讨论艺术技巧问题。

以石涛的画论来说,主要是技艺层面的讨论,同时也融入了自己的生命感悟,努力与哲学话语结合。

他的“一画”论,是指画家万变不离其宗的基本功夫,体现于每一画中的表现力与创造力;亦指以画笔呈现心灵对宇宙、人生的无限感悟,呈现心灵与世界无穷无尽的互动过程。

石涛由伏羲从一画开始创制八卦,创建文明世界入手,强调万事万物有其统一基础或根本出发点,由此阐述画道与宇宙人生之道相通的基本理念,强调心灵的自由创造,心法为万法之宗,造就每一笔一画的神奇。

刘熙载《艺概》中说:“艺者,道之形也。

”所有艺术都是道的表现,是作者和读者体道的媒介。

古代艺术理论与批评,就是这样将艺术特性、规律、规范、技巧方法层面的探讨与原道、求道结合起来。

在实践层面,艺术家们以寻求画艺精进为主;在批评层面,更多是就事论事的人物、作品和现象分析;在理论上,则更强调艺术是寓教、寓思的手段。

总之,传统美育固然以明道经世为根本,以美和艺术为手段,但手段因为目的重要而同等重要,所以引发了各种关于美和艺术的专门探讨。

民国时期美育和艺术教育能够迅速发展,并非只是借鉴西方、日本学科体系及教材,而是有自身的基础。

今天的艺术教育,既要追求艺术之外更高的价值和意义,也要充分肯定艺术教育的独立目标,讲授艺术基本原理,普及关于艺术本质、功用与价值、创造与欣赏、起源与发展的一般常识,掌握各门艺术的特征和特殊规律,提高艺术技巧,由此培育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
45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艺术百家2019年第1期总第166期
HUNDRED SCHOOLS IN ARTS

力。

这也是美育或各门艺术成为独立课程和专门学科的基本理由。

艺术教育的自身目的和外在目的并行不悖、相辅相成,不必互相否定或者扬此抑彼。

二、美的独立价值和心性涵养
传统美育话语除了以美为明道经世的手段,重视其“工具性”价值,还基于人生、艺术、自然一体的思维,在艺术美和自然美中涵养心性,安顿和品味人生,从而肯定了美的独立价值。

明道经世的显性内涵是以文学艺术来传播政治伦理之道,隐性内涵则是指在艺术美和自然美中领悟人生之道,这是需要进一步发掘和辨析的。

庄子是以语言艺术寄寓人生哲理的代表。

他通过塑造一系列人和物的形象,虚构各种事件和场景,来让读者领悟顺其自然的道理、达到心灵虚静而自由的境界、实现精神超越的思维方法。

譬如说,踌躇满志的庖丁,能够游刃有余地宰牛,是因为领悟到顺其自然的道理,达到技术的最高境界。

人生苦恼纠结的根源,多是因为强求,包括方式方法上的简单粗暴。

强求的原因是难以割舍的功利心,难以克制的贪欲,简单粗暴的原因是急功近利。

这种功利主义价值观和急功近利的方式,往往导致适得其反的结果。

庖丁能够技艺精进,不仅仅是能够摸清牛的身体结构,更重要的是他能够安心宰牛,而不是为了功名去征战杀伐。

因为没有贪欲,所以他不会像子路那样在混战中丧生,而能够享受事业上的小小得意。

后世作者和批评家也经常借助文学作品来阐发人生之道,例子不胜枚举。

值得关注的是,前文所言书画论亦求明“道”,多是人生之道。

如宗炳《画山水序》中说:
于是闲居理气,拂觞鸣琴,披图幽对,坐究四荒,不违天励之菓,独应无人之野。


岫晓嶷,云林森眇。

圣贤映于绝代,万趣融
其神思,余复何为哉,畅神而已。

神之所畅,
孰有先焉。

宗炳因年老不能出游,闲居乡间,而以观山水画遣怀,心气和平。

某日饮酒弹琴之际,他想起古圣先贤游历山水的情怀,不胜追慕,于是展开山水画卷,独自欣赏,推敲画中四方山水形势,感受那种既不远离尘世、又是独处荒野的神游。

画上峰峦险峻,山谷幽深,云烟高远,林木丰茂,古圣先贤仿佛映现眼前,他们游历山水的无限情趣融入宗炳自己的想象,这时他似乎感到了亲身游历的精神舒畅。

这种舒畅感是古圣先贤和他共有的,哪有什么时间阻隔呢!
宗炳描述的审美体验,蕴含一种超越时空、古人今人共享的人生感喟,难以用语言描述,只能说是精神舒畅。

人生之道就是这样的特征,要么是寓于形象的哲理,要么是不可言说的体验。

那么,这种人生之道能和“经世”联系起来吗?从涵养心性也是培育德性、审美的人生态度和功利主义价值观的角度来说,答案是肯定的。

这正是美和艺术的独立和独特价值所在。

儒家代表着积极入世精神,我们要从孔子这一儒家思想源头上考探。

孔子的经世精神和其审美的人生态度是同时存在的。

《论语•述而》篇载孔子言:“君子用之则行,弃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

”《论语•卫灵公》又载:“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这是他的通权达变的人生态度。

《论语•先进》篇中曾皙说:“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零,咏而归。

”孔子深表赞同,因为明道经世、天下大治的终极目标,是能够亲近自然,品味审美人生。

这是他的社会理想和人生理想。

《论语•雍也》篇载,孔子认为智者能“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对应该办和能够办的事情尽力而为,远离不可知的事物而保持敬畏心;仁者是“先难而后获”,遇到困难能够挺身而出,不介意利害得失,有大爱之心。

又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意思是说仁者淡泊名利,性情像大山一样沉静,德行像大山一样厚重;智者像水一样能够顺其自然,达观通变。

兼有仁心和智慧者既快乐又长寿。

我们不能肯定地说,这是孔子在山水美的陶冶中领悟的人生之道,但可以看到,人生、自然已经融汇为一种艺术意象,出现于儒家美育话语之中。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一般被称为“比德说”,仔细推究,这一美学话语表明的是,山水美涵养了人的和谐自由心境,使人能够领悟到,人生以精神安宁和愉悦为本,因而穷达皆不失初心。

这样的仁者和智者能够推己及人和推己及物,不会争权竞利,掠夺自然。

美涵养心性和智慧,从而自然生成外在德性,比德说也就成立了。

在哲学话语中,心性涵盖德性,或以德性为心性之外在表现。

我们不必囿于孟子一家的心性说及后世注解,而要从孔子思想源头着手,将其理解为人生态度、理想、情感、智慧及价值观。

在美育话语中,心性是艺术和道德之间的桥梁,或者说是美育自身目的和外在目的之间的桥梁。

至此可知,美的独立价值在于涵养心性,形成超功利的人生价值观,安顿心灵于艺术和自然之中。

艺术涵养的心性与礼教培养的道德意识、习惯相辅相成。

同时,惟有超功利的心灵,方能自由创造。

王国维提倡在大学全面展开美育,宗旨大体在此。

三、中西美育传统对接与创意实践目标
将艺术作为明道经世的手段,带来了和重道轻器
]46 |-|胡海美育的传统内涵和新时代目标
*_*HUNDRED SCHOOLS IN ARTS
观念相类的重道轻艺传统。

一个明显的事实是,古代有非常丰富但是零散的、值得总结的艺术经验,但是我们很难找到专论艺术技能与方法的古代文献。

洪子诚在《诗人的“手艺”概念》中说,写诗首先是一门需要学习、训练的技艺,然后才是一门艺术。

⑺不重技艺而重明道,就会缺乏总结经验的动力,进而限制艺术水准的提升。

李渔的《闲情偶寄》关注了大量实用技术,只是书名有自贬“奇技淫巧”的意思。

究其根由,在科举制时代,官学不包含具有游戏娱乐性质的艺术,实用技术也与政治伦理大道无关,所以才不被重视。

轻视艺术经验总结和实践技能的情况在近现代之交有所改变,这与发展科技和制造业的时代需要有关,也是受到西方美学和美育思想的影响。

在西方,文学艺术和美育具有独立性,外在目的和内在目的并行不悖;艺术专论注重实践经验总结和传授,重视实践技能,比较具有可操作性。

古希腊时期,诗艺(poetry,包括悲剧、喜剧、寓言、歌谣等)首先是一种独立存在,具有娱乐大众的独立价值,并成为学术研究对象。

柏拉图认为史诗和戏剧作者不具有真正的知识和技能,撒谎,毁谤英雄,亵渎神灵,应该被逐出理想国。

不过提出一个专门为儿童写作的方案,可见他并非否定文艺本身,只是对文艺创作提出要求和规范。

亚里士多德的《诗学》、贺拉斯的《诗艺》、布瓦洛的《诗的艺术》,既总结艺术经验,也提出了一些规范。

狄德罗撰写哲理小说,莱辛认为戏剧是法律的补充,巴尔扎克甘愿做法国历史的书记员,左拉在其“实验小说”中试图像科学研究那样研究人和社会,都是侧重外在目的,而并未影响他们探讨文艺自身问题。

西方哲学讨论真善美、知情意关系问题,鲍姆加登、康德由此区分了认识活动、实践活动、审美活动。

席勒从社会的进步和失落视角高扬美育的拯救作用,克罗齐建构起艺术理论,明确艺术的特性,都是水到渠成的。

西方哲学家对真、善、美的区分只是理论上的,并不影响艺术教育附加思想性和实用目的。

将美和工业制造或工程建造等实用目标联系起来,不存在观念上的制约。

如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认为,按照美的规律去建造,就是将美和实用结合起来。

在实践领域总结、运用审美经验和审美规律,这就构成了中国美育所不具有的目标:艺术和工程技术结合,培养美的制造能力。

由此进一步分析美的创造能力,实际上包括两种:一是非功利的,单纯追求审美价值,带来的是艺术品;二是功利的,将审美价值推广到实践领域,将思想观念寄寓于艺术品,或将审美属性、人的情感体验附着于实用产品。

有的学者以创造与制造来区分艺术品与实用产品,这种界限在实践中很难明确。

工业复制确实会损
害艺术的个性和独创性,但是在创意时代,产品有着满足人们个性需求的趋势。

所谓新时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也是涵盖这一趋势的。

清末民初,中西美育传统开始对接。

梁启超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一文中,指出小说具有熏、浸、刺、提的审美特性,能够有效地传播新思想,教化大众。

这是以美为手段,以启蒙为目的,将一贯被排斥在文章正轨之外的小说纳入文学殿堂。

张之洞作为癸卯学制的制定者之一,将美学设为工科课程。

作为洋务运动的领袖,他深知现代工业制造水平取决于设计水平,实用要培养高端设计人才。

吕澈(澄)的《美学浅说》提到建筑学家森佩尔的艺术研究,似乎注意到建筑也是艺术。

朱光潜的《谈美》《文艺心理学》阐发了西方心理美学观点,还有一些教材介绍了西方艺术理论,对于工业产品设计有些参考作用。

王国维认为功利主义价值观会让人丧失对科技的探求,对艺术的热爱,对美的欣赏,乃至缺失人情。

他热衷于介绍西方美学思想,大力推广艺术和美育,正是基于功利主义人生观价值观泛滥、文人学士追逐权力和名利的积弊。

他指出:“美术之务,在描写人生之苦痛与其解脱之道,而使吾伎冯生之徒,于此桎梏之世界中,离此生活之欲之争斗,而得其暂时之平和,此一切美术之目的也。

”3他建议在文科大学全面实施美学教育,宗旨大体在此。

他研究在古代不受重视的《红楼梦》和宋元戏曲,正式将艺术纳入官学。

蔡元培是推广美育贡献最大者。

他说美育的目的是陶养感情,是按“诗缘情”的传统来理解西方美育观。

他提倡五育并举,认为美育与智育相辅而行,有助实现德育目标,主要是接续传统美育观。

李石岑进而认为美育在五育中具有核心地位,具有创新意义。

他在《美育之原理》中指出,各家对美育的解释未能统一,但都是围绕“审美心的养成”来谈,审美情操能够促进认识能力和道德情操的养成。

他认为美育既有自身领域,又有显现诸育的作用:“智以求真,而智有所弊;或言语文字所未能达,或自然科学所未能至,则智穷而去真仍远。

若美则以呈露真境而益彰。

”⑼"也就是说艺术作品可以呈现真理,深化人对社会生活和历史的认识;美的环境和心情有助于身体健康,故美育有助于体育;美的普遍性和调停力能够有效减缓社会纷争(相当于乐和心),故美育具有群育功能;美育和宗教一样将人导向最高精神境界。

综观中西美育传统的对接,最少见诸中国古代美育话语、最为民国乃至当代学者所忽略的,乃是张之洞在工科实施美学教育。

当前的工科与艺术学科,联系度远远不够。

工业设计人员太缺乏艺术素养,尤其是创意能力,而数量庞大的艺术生则缺乏实践技能。

近年来,可见的建筑设计、城市设计已经滑坡到大众无力吐槽的地步。

高建平提出美育要承担造就美丽
47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艺术百家2019年第1期总第166期
HUNDRED SCHOOLS IN ARTS
□城市、美丽乡村的使命,这固然是呼应新时代要求,恐
怕也是有感于城乡建筑的丑陋。

杜卫《美育三义》中提出的创造力问题,与发展创意产业、制造业等新时代任务相关,但美学美育领域似乎并未太多关注这一课题。

新时代的总目标是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与此相应,美育除了继续发挥传统功能,还要突出培养创造力及实践技能的新目标。

在这个创新驱动的时代,制造业将由机器复制转向更加注重生产者的个性化创造和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美的要素将和各类实用产品结合,人们对精神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多,要求越来越高。

尤其是,新技术主导的国际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因此,艺术教育要兼容多种目的,培育学生及全民的综合素质,抗衡急功近利的价值观,让更多新人参与创新创业的队伍中来。

(责任编辑:楚小庆)参考文献:
[1]袁济喜.传统美育与当代人格[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
社,2002.
[2]王一川.中华美育精神的内涵和特质[N].中国艺术报,
2018-9-7.
[3]高建平.美育与社会改造[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
学版),2008,(6).
[4]杜卫.美育三义[J].文艺研究,2016,(11).
〔5]袁济喜.中国文论的“问道”与“原道”[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4,(1).
[6]〔清〕永倦等.四库全书总目[M].北京:中华书局,1965.
[7]洪子诚.诗人的“手艺”概念[J].文艺争鸣,2018,(3).
[8]王国维.王国维文集(1)[MJ.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1997.
[9]李石岑.美育之原理[M].上海:商务印书馆,1925.
The Traditional Connotation and the New Era Goal of Aesthetic Education
HU Hai
(College of Literature,Hebei University,Baoding,Hebei071002)
Abstract:The aesthetic education has two traditional connotations.The first one is to educate the public through en­tertainment and cultivate the virtue of the society and assist the goal of making sense of the world with the approach of art.The second one is to integrate art and peoples life,cultivating the nature of mind and enjoying life with art as an aim and independent value.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tradition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aesthetic education is a very meaningful task in the current society,because it highlights a new subject of aesthetic education that combines art and industry.Instead of the tradition that focuses on the theory and ignores the practice,this concentrates on the cul­tivation of the ability of crafting and creative practices.At present,aesthetic education should strengthen the connec­tion between engineering and art,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comprehensive cultural quality,innovative spirits and prac­tical skills of the art subject.Additionally,it is essential for the aesthetic education to satisfy consumers x increasingly rich and personalized demands with the innovation and creation of production designers.
Key Words:Aesthetic Education;Art Education;Edutainment;Nature of Mind;Creative Practice
(上接第42页)
From Humanities Education to Aesthetic Education to Public Art Education: The Change of Discourse in the History of Western Aesthetic Education
XU Cheng
(Art Education Research Institute,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Hangzhou,Zhejiang311121)
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discourse change from the humanistic education to the aesthetic education and then to the public art education in the context of Western cultural education,there is an ideological core that continuously inherits and develops and makes these stages pass through.The debate teaching method in ancient Greek and medieval hu­manities education,as well as the awakening education in the humanities education in the Renaissance,is the proto­type of modem"developmental teaching".Under the influence of Rousseau s theory of natural education and human" perfectness'
*,Kant and Schiller constructed a classic aesthetic and aesthetic education theory with the aim of perfec­ting human development and free emancipation;The concept of'*sexual teaching";Dewey put forward the idea of" education is growth"and human"plasticity".Dewey advocates school art education as a public affairs in modem democratic society,and promotes Western aesthetic education to focus on the"democratic'
*aspect of teaching rela­tions.
Key Words:Humanities Education;Aesthetic Education;Art Education;Publicity;Discours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