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9、xx镇卫生院刮痧技术操作规程

合集下载

中医刮痧技术操作规程

中医刮痧技术操作规程

中医刮痧技术操作规程1. 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中医刮痧技术的操作规程,以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中医刮痧技术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刮痧器刮出皮肤表面的瘀血,以达到促进血液循环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操作者必须具备相关的中医知识和技术,遵守以下规程进行操作。

2. 操作准备2.1 工具准备- 刮痧器:选择适当材质和尺寸的刮痧器,确保器具无损伤、无尖锐边缘。

- 消毒用品:准备消毒酒精、棉球等,保证操作环境的清洁卫生。

- 保护用品:为患者准备好防护措施,如纸巾或干净的毛巾。

2.2 环境准备- 操作室:确保操作室的通风良好、温度适宜。

- 光源:提供足够明亮的光源以便操作者观察皮肤。

- 无干扰:操作室内保持安静,避免干扰患者的放松和专注。

3. 操作步骤3.1 前期准备- 患者交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了解其健康状况和症状。

- 刮痧部位:确定刮痧的部位和范围。

- 皮肤准备:清洁和消毒患者刮痧部位的皮肤。

3.2 操作技术- 刮痧力度:选择适当的力度进行刮痧,避免过度刺激或损伤皮肤。

- 刮痧速度:以均匀的速度进行刮痧,避免过慢或过快。

- 刮痧方向:刮痧的方向应与血液循环方向一致,通常由远心向近端刮痧。

- 刮痧时间: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和需要,刮痧时间可适当调整。

3.3 刮痧后处理- 清理皮肤:用清洁湿纸巾或棉球轻轻擦拭刮痧部位的皮肤,保持清洁。

- 护理指导:根据患者的症状和需要,提供相应的护理指导和建议。

4. 安全注意事项- 操作者的手部要干净,也需要合理膳食能量供给,以保持良好体力状态。

- 操作者应经常进行体检,确保身体健康状态良好。

- 患者有感染性疾病时,切勿进行刮痧操作,以避免传播病菌。

- 操作者需掌握患者的病史和相关健康信息,了解患者的禁忌和注意事项,避免造成不必要的风险。

5. 结论本文档介绍了中医刮痧技术的操作规程,包括操作准备、操作步骤和安全注意事项。

操作者应按照规程进行操作,确保刮痧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刮痧法规范及操作流程

刮痧法规范及操作流程
频率
刮痧频率一般控制在每分钟60-120次之间,可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适当调整。
注意事项
在刮痧过程中要随时观察患者的反应,如出现不适或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刮痧,并采取 相应的处理措施。同时,要避免在皮肤破损、炎症、肿瘤等部位进行刮痧。
04
常见病症刮痧治疗方案
感冒、咳嗽等呼吸系统病症
刮痧部位
以背部膀胱经、督脉为主,重点刮拭大椎穴、风门穴、肺 俞穴。
腰椎间盘突出
通过刮痧可以放松腰部肌肉,缓解疼痛和麻木感 。
3
慢性疲劳综合征
刮痧可以促进全身血液循环,缓解疲劳和身体不 适。
总结:提高刮痧法实践应用水平
熟练掌握刮痧技巧
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熟练掌握刮痧的基本技巧 和操作方法。
加强安全意识
在刮痧过程中,要注意安全卫生,避免交叉感染 和意外事故发生。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ABCD
患者取坐位或俯卧位,暴露刮痧部位,涂抹刮痧油。用刮痧板与皮肤呈45°角,由上至下、由内向外刮拭,力度适中 ,以皮肤出现红色斑点或斑块为度。同时可配合拔罐、艾灸等方法进行治疗。
注意事项
刮痧后避免剧烈运动,防止肌肉拉伤;注意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睡姿,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
痛经、月经不调等妇科病症
刮痧部位
解决方法
分析原因,调整刮痧方案,如增加刮痧次数、改变刮痧 部位等,或寻求专业医师的建议。
刮痧后皮肤护理与保养
01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刮痧部位接触污 染物。
02 刮痧后24小时内避免洗澡、游泳等接触水 分的活动。
03
可使用保湿乳液或护肤霜涂抹刮痧部位, 保持皮肤湿润。
04
避免在刮痧部位使用刺激性化妆品或护肤 品。

刮痧疗法标准版

刮痧疗法标准版

刮痴疗法
【适应症】感冒、哮喘、便秘、高血压、肩周炎、颈椎病、腰痛、神经衰弱、月经不调等。

【禁忌症】患部皮肤破损、溃疡、严重皮肤病者、急性传染性疾病、心力衰竭。

【操作】
一、患者取卧位或坐位,暴露刮痴部位。

二、将刮痣油均匀抹在患处。

一手持刮戒板,倾斜45°,按气血运行方向,由上而下、由内而外、先阳后阴的顺序刮拭。

三、刮后患部皮肤充血,有舒适感,2〜3天后可进行第二次治疗。

四、每次刮箱后可饮一杯白开水,以协助排毒。

五、保健强身仅刮颈、背部。

【注意事项】
一、治疗室温暖、舒适,勿冷风吹和寒冷侵袭。

二、刮痣板边缘必须光滑,防止损伤皮肤。

三、刮癌中出现不良反应,如头晕、疲劳等,可立即刮涌泉、百会、人中、合谷穴或稍休息。

刮痧技术操作规范

刮痧技术操作规范

刮痧技术刮痧是在中医经络腧穴理论指导下,使用不同材质和形状的刮痧器械和介质,在体表进行相应的手法刮拭,以防治疾病的中医外治技术。

刮痧技术具有疏通经络,改善血液循环,调整关节结构和功能等作用。

常用于外感性疾病和骨关节疼痛性疾病等。

一、常用器具及基本操作方法(一)常用器具与介质1.器具:刮痧板(砭石、水牛角、玉石等)。

2.介质:刮痧油、润肤乳、精油等。

(二)握持及运板方法单手握板,将刮痧板放置掌心,由拇指和示指、中指夹住刮痧板,无名指和小指紧贴刮痧板边角,从三个角度固定刮痧板。

刮痧时利用指力和腕力调整刮痧板角度,使刮痧板与皮肤之间夹角约45°,以肘关节为轴心,前臂做有规律的移动。

(二)刮痧次序选择刮痧部位顺序的总原则为先头面后手足,先背腰后胸腹,先上肢后下肢,逐步按顺序刮痧。

全身刮痧者,顺序为:头、颈、肩、背腰、上肢、胸腹及下肢;局部刮痧者,如颈部刮痧顺序为头、颈、肩、上肢;肩部刮痧顺序为头、颈、肩上、肩前、肩后、上肢;背腰部刮痧顺序为背腰部正中、脊柱两侧、双下肢。

(三)刮痧方向总原则为由上向下、由内向外,单方向刮拭,尽可能拉长距离。

头部一般采用梳头法,由前向后(见图2);面部一般由正中向两侧,下颌向外上刮拭(见图3);颈肩背部正中、两侧由上往下,肩上由内向外,肩前、肩外、肩后由上向下(见图4);胸部正中应由上向下,肋间则应由内向外(见图5);腹部则应由上向下,逐步由内向外扩展(见图6);四肢宜向远心端方向刮拭(见图8、9)。

图2 头部刮拭方向图 3 面部刮拭方向图4颈肩部刮拭方向图 5 胸部刮拭方向图 6 腹部刮拭方向(四)刮痧时间刮痧的时间包括每次治疗时间、治疗间隔和疗程:1.每个部位一般刮拭20~30次,每位患者通常选3~5个部位;局部刮痧一般5~10分钟,全身刮痧宜10~20分钟。

2.两次刮痧之间宜间隔3~6天,或以皮肤上痧退、手压皮肤无疼痛感为宜;若病情需要,或刮痧部位的痧斑未退,不宜在原部位进行刮拭,可另选其他相关部位进行刮痧。

刮痧疗法相关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

刮痧疗法相关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

刮痧疗法相关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手卫生用流动水洗手或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毒。

操作流程1.刮痧时选取适当的刮痧部位,以经脉循行和病变部位为主,注意患者的施治部位皮肤应完整没有破溃。

刮痧部位应用毛巾、生理盐水棉球或75%酒精棉球进行清洁或消毒。

2.取适量刮痧介质,置于清洁或消毒后的刮拭部位,用刮痧板涂抹均匀。

刮时用力要均匀,由轻到重,以能够承受为度。

3.两次刮痧之间宜间隔3d-6d,或以皮肤上退痧、受压皮肤无痛感为宜。

若病情需要或刮痧部位的痧斑未退,不宜在原部位进行刮拭,可另选其它相关部位进行刮痧。

4.刮痧时应注意室内保暖,尤其在冬季应避免受风寒,夏季刮痧应避免风扇、空调直接吹刮拭部位。

5.刮痧后用清洁的纸巾、毛巾或棉球等将刮拭部位的刮痧介质擦拭干净。

6.刮痧过程中若出现头晕、目眩、心慌、出汗、面色苍白、恶心欲吐,甚至神昏扑倒等晕刮现象,应做相应处置。

7.患者安置:协助患者着衣,安排舒适体位,观察数分钟无不适方可离院。

刮痧结束后不宜即刻食用生冷食物,刮痧出痧后30min内不宜洗冷水澡。

物品整理一次性物品使用后放入医疗废物袋/桶,严禁重复使用。

复用的刮痧板应人一用一清洗一消毒,清洁保存;刮痧介质一人一用一更换或专人专用;盛放刮痧介质的容器也应一人一用一清洗一消毒,或使用一次性容器床单应一人一用换,建议使用一次性床单。

环境整理治疗床及周围环境若有肉眼可见的血液、体液等污染,应及时清洁消毒或更换医用织物。

若没有发现肉眼可见污染物待物品清理归位、操作者行手卫生,再接诊下一位患者。

用具清洁消毒1.依据刮痧器具不同的材质,选择适宜的方式进行清洗消毒处理,达到高水平消毒,由专人负责相关工作。

2.清洗消毒方法:首选机械清洗、湿热消毒,符合A0值≥300(温度90℃/5min,或93℃/25min)若选择化学消毒,在规范清洗的基础上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剂浸泡>30min,或用其他高水平消毒剂进行浸泡消毒(具体浓度和消毒时间参照产品说明书)刮痧器具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应及时用含有效氯2000mg/L的消毒剂浸泡>30 min。

刮痧疗法的操作规程

刮痧疗法的操作规程

刮痧疗法的操作规程刮痧疗法就是利用一定的工具,或苎麻、棉纱线团、或铜钱银元、或瓷碗、瓷调羹、或小蚌壳、或檀香木板、沉木香板、或木梳背、或水牛角板,蘸上水或香油、或润滑剂之类,在人体某一部位的皮肤上进行刮摩,使皮肤上发红充血。

呈现一块块或一片片紫红色的斑点为止,以达到预防疾病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刮痧疗法具有很多优点,它简便易行,容易掌握,随时随地可用,其疗效显著而少副作用,治疗范围广泛而又适于保健之用;且使用工具取材容易,经济价廉实惠,因而这一疗法从古至今一直被群众广为使用,发挥着应有的作用。

1、物品准备治疗盘、铜钱或瓷匙、滑润油(香油、花生油、石蜡油均可)。

2、操作方法1)摆好体位,一般刮背时取俯卧位或伏坐位,刮胸腹部时取仰卧位,暴露需刮部位。

2)用铜钱或瓷匙蘸取滑润油,在背部沿脊柱两侧先自上而下各刮20~30次,至皮肤出现红紫斑纹,再自大杼穴开始由里向外刮15次左右,依次从肺俞、心俞、隔俞、肝俞、脾俞穴沿肋间隙由里向外各刮15次左右,使脊椎两侧各出现6~8条弧形斑纹。

上腹部可从中脘、梁门穴进行上下刮动。

颈部前后均可自上而下刮,肘窝、N窝处亦可行刮痧治疗。

(3)刮痧毕,为病人擦干汗液或更换汗湿衣裤,盖补卧床休息。

3、护理(1)行刮痧治疗前,应向病人解释,取得病人合作。

(2)刮痧的器具边缘必须光滑、圆钝,若有破损或毛糙,不得使用,以免刮破皮肤。

(3)操作时,应取单向刮动,用力均匀,轻重以病人能忍受为度。

背部、胸腹部刮痧时应注意不要过多暴露病人,以免受凉。

(4)刮痧过程中,应观察病人面色、脉象、汗出等情况,如有异常应立即停止操作,及时处理。

(5)刮痧后注意保暖,卧床休息,并观察病情有无好转,作好记录。

(6)体弱病重,皮肤病患处,禁用此法。

4、注意事项:刮痧治疗时应注意室内保暖,尤其是在冬季应避开寒冷与风口。

夏季刮痧时,应回避风扇直接吹刮拭部位。

刮痧出痧后30分钟以内忌洗凉水澡。

前一次刮痧部位的痧斑未退之前,不宜在原处进行再次刮拭出痧。

刮痧技术操作规范

刮痧技术操作规范

8.刮三阴交穴
三、人体各部位刮痧
(十)膝关节刮痧
1.点压按揉膝眼穴
2.膝关节前面刮痧
3.膝关节内侧刮痧
4.膝关节外侧刮痧
5.膝关节后侧刮痧
三、人体各部位刮痧
(十一)腰部刮痧
1.腰部正中刮痧
2.腰部两侧刮痧
四、晕刮的预防及处理
(一)晕刮的表现
在刮痧过程中,受术者出现头晕、目眩、心慌、面色苍白、出冷汗、 四肢发冷、甚至严重者恶心欲吐或神魂扑到等现象,称为晕刮。
治疗性刮痧或局部保健一般20-30分钟; 全身整体保健刮痧40-50分钟为宜。 个别受术者不易出痧,不可强求出痧。 出痧者一般3-5天痧退,痧退后方可在原部位进行 再次刮拭。
一、刮痧基本方法
(五)刮痧常用体位1
侧扶坐位 俯伏坐位 端坐位 仰靠坐位
一、刮痧基本方法
(五)刮痧常用体位2
仰卧位 俯卧位
10、一部分受术者,经过刮拭后不易出痧,不可大力重刮或长 时间刮拭以强求出痧。
11、年迈体弱、儿童、疼痛敏感的受术者,使用轻手法刮拭并 注意观察受术者面色表情及全身情况,随时调整刮痧手法。
12、刮痧后痧斑未退,不宜在原处进行再次刮拭出痧。一般间 隔3-5天,待痧褪后方可在原部位刮痧。
13、下肢静脉曲张或下肢易肿胀者,宜由下向上刮,采用逆刮 法,注意不要从上向下刮。
双手各握一个刮痧板, 同时进行刮痧操作,多 用于脊柱双侧和双下肢 的刮拭。
二、刮痧手法
(二)特殊刮痧手法4
将向动颤背刮下(动部痧按每时和板压分逐关颤的并钟渐节刮边快移部100角速动位法次与有,。左人节用右体奏于)接的头或触颤部在,、用拇捏开色堂食指紧,或、、对揪一瘀颈中准起揪点部指施,一此天的术瞬放法突揪第部间,主和二位用直要背痧指,力到用部法节把向皮于夹或皮外肤头脊食肤滑出面穴指与动现部、肌再紫的大肉松红印

刮痧的技术操作规程

刮痧的技术操作规程

刮痧的技术操作规程【目的】应用边缘钝滑的器具,如牛角刮板、瓷匙等,在患者体表一定部位,反复刮动,使局部出现瘀斑,以疏通腠理,调畅气血,逐邪外出,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本法能调整神经系统功能,增强人体抗病能力,使血液回流加快,循环增强,淋巴液的循环加快,新陈代谢旺盛。

刮痧具有明显的退热、镇痛作用。

【用物准备】治疗盘,刮具,75%酒精,石蜡油,纱布,弯盘,浴巾。

【操作方法】1. 患者取合适的体位,暴露刮痧部位。

2. 用75%酒精对局部皮肤消毒。

3. 用刮具蘸少许石蜡油,在所选部位以一定倾斜度从上向下、由内向外、单一方向均匀刮动,力量由轻逐渐加重。

4. 每一部位刮20下左右,至局部皮肤出现微红或紫色充血瘀点为度。

5. 先刮治颈项部,再刮脊柱两侧,然后刮胸部(乳房禁刮),最后刮四肢部位。

6. 观察局部皮肤情况及病情变化,询问患者有无不适。

7. 用纱布清洁局部皮肤。

【操作程序】1. 患者取合适的体位,暴露刮痧部位,保暖,遮挡患者。

2. 用75%酒精对局部皮肤消毒。

3. 用刮具蘸少许石蜡油,在所选部位以一定倾斜度从上向下、由内向外、单一方向均匀刮动,力量由轻逐渐加重。

4. 每一部位刮20下左右,至局部皮肤出现微红或紫色充血瘀点为度。

5. 先刮治颈项部,再刮脊柱两侧,然后刮胸部(乳房禁刮),最后刮四肢部位。

6. 观察局部皮肤情况及病情变化,询问患者有无不适。

7. 用纱布清洁局部皮肤。

8. 安置患者,协助衣着,安置舒适体位。

【注意事项】1. 有出血倾向及局部皮肤有病变者禁用。

2. 病室内空气流畅,温湿度适宜,避免对流风,以防复感风寒,加重病情。

3. 刮痧手法正确,用力均匀适度,注意勿损伤皮肤。

4. 刮痧后可适量饮用温开水,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忌搔抓。

刮痧技术的操作规程

刮痧技术的操作规程

刮痧技术的操作规程一、刮痧前准备首先详细询问病情,明确临床诊断,确定是否属于刮痧的适应证,有无禁忌等情况,然后根据病人的病情,确定要刮拭的部位(经络、腧穴及穴区)。

另外,还要根据病人的性别、年龄的长幼、形体的胖瘦、体质的强弱、病情的虚实、病变部位的表里深浅和所取经络腧穴所在的具体部位,选用补法、泻法或平补平泻法,并向病人说明刮痧情况,解除恐惧心理,以求密切配合,取得理想疗效。

其次要检查刮痧板是否清活,边缘是否有裂口,刮痧活血剂是否备好,质量情况如何。

刮痧板为水牛角制品,有一定硬度、弹性和韧性。

水牛角为天然原料,对人体衣面无毒性刺激,禁用化学品如塑料品刮拭皮肤,以免化学刺激造成继发病症,金属、陶瓷、玉石等由于易伤皮肤、易碎或价格昂贵等原因,故较少应用。

刮痧板可用清水或肥皂水、消毒液清洗,然后用毛巾擦干,表面也可用酒精消毒。

原则上要求谁接受刮痧,用谁的刮痧板,以避免交叉感染。

另外,临刮前对病人的皮肤进行必要的擦洗,或嘱附下次来诊前自行做好准备,以利刮治和预防感染。

二、体位的选择病人体位的选择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刮痧的疗效。

所选体位要求做到:1)病人感觉自然舒适。

2)能保持一定时间以接受治疗。

3)利于刮痧操作。

4)同一种体位姿势过久,可更换体位,以避免病人产生病劳,但还是尽量减少病人变换位体位之苦。

具体体位选择如下:1)如果刮拭人体头面、颈项、肩胛等部位,可以采取坐式、侧式、仰式和俯卧式。

2)刮拭人体胸腹、胁肋、腰背等部位,采取仰卧、侧卧和俯卧位。

3)刮拭人体臀部、四肢、肘窝、腘窝等部位,采取坐式、侧卧式、屈曲式等。

4)有一些经穴部位和一些特殊刮拭部位,须通过局部的运动,以及一定的姿势,而运用不同的体位方式,如转手式、举臂式等,患部向侧方或向上,以利于刮拭。

总而言之,患者的体位是根据病情的需要而定,即不同的病情,由于所刮部位不同,采取不同的体位姿势。

三、涂抹刮痧油刮痧前,先暴露出要刮拭的部位,在其处涂上刮痧润滑剂。

刮痧法操作流程

刮痧法操作流程

刮痧法规范及流程刮痧法的定义:刮痧法是用刮痧板蘸刮痧油反复刮动,摩擦患者某处皮肤,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刮痧,就是利用刮痧器具,刮试经络穴位,通过良性刺激,充分发挥营卫之气的作用,使经络穴位处充血,改善局部微循环,起到祛除邪气,疏通经络,舒筋理气,驱风散寒,清热除湿,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以增强机体自身潜在的抗病能力和免疫机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防病治病的作用一.操作前准备1. 评估:遵照医嘱要求对患者进行评估⏹主要临床症状、表现及既往史。

⏹体质及刮痧部位皮肤情况。

⏹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患者的心理状况。

2.物品准备治疗盘、刮具、治疗碗内盛少量清水;必要时备浴巾、屏风。

3.患者准备⏹核对患者姓名、诊断、介绍并解释,患者理解并配合;⏹然后帮助患者采取合理的体位,暴露刮痧部位并注意保暖二.操作流程1.定位遵医嘱再次核对,明确刮痧部位2.刮痧的方法刮治过程中,用力均匀,蘸湿刮具在确定的刮痧部位从上至下刮擦,方向单一,皮肤呈现出红、紫色痧点为宜;如果皮肤干涩,随时蘸湿再刮,直至皮肤红紫3.观察询问患者有无不适,观察病情及局部皮肤颜色变化,询问患者有无不适,发现异常立即停刮并采取平卧位,报告医生,配合处理。

4.刮毕刮痧完毕,清洁局部皮肤后,协助患者衣着,安置舒适卧位三.操作后整理1.整理⏹.整理床单位,安排合理体位(如果有什么不适,请及时按床旁呼叫器)⏹.清理用物,归还原处2.记录⏹根据医嘱,详细记录刮痧后患者的反应,局部皮肤的情况⏹签名四,刮痧的目的⏹缓解或解除外感时所致高热头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

⏹使脏腑秽浊之气通达于外,促使周身气血流畅,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五.刮痧的作用⏹活血祛瘀刮痧可调节肌肉的收缩和舒张,使组织间压力得到调节,以促进刮拭组织周围的血液循环。

增加组织流量,从而起到“活血化瘀”、“祛瘀生新”的作用。

⏹调整阴阳刮痧对内脏功能有明显的调整阴阳平衡的作用,如肠蠕动亢进者,在腹部和背部等处使用刮痧手法可使亢进者受到抑制而恢复正常。

刮痧法操作流程(中医特色服务项目)

刮痧法操作流程(中医特色服务项目)

刮痧法操作流程(中医特色服务项目)刮痧疗法【概述】刮痧是中国传统的自然疗法之一,它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用牛角、玉石等工具在皮肤相关部位刮拭,通过良性刺激,充分发挥营卫之气的作用,使经络穴位处充血,改善局部微循环,起到祛除邪气,疏通经络,舒筋理气,驱风散寒,清热除湿,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以增强机体自身潜在的抗病能力和免疫机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防病治病的作用。

【适应症】月经不调、痛经、催产、崩漏、不孕症,腰痛、带下病、闭经、盆腔炎等【禁忌证】1.孕妇的腹部、腰骶部,妇女的乳头禁刮。

2.白血病,血小板少慎刮。

3.心脏病出现心力衰竭者、肾功能衰竭者,肝硬化腹水,全身重度浮肿者禁刮。

4.下肢静脉曲张,刮拭方向应从下向上刮,用轻手法。

5.凡刮治部位的皮肤有溃烂、损伤、炎症都不宜用这种疗法,大病初愈、重病、气虚血亏及饱食、饥饿状态下也不宜刮痧。

【操作方法】1.头部:头部有头发覆盖,须在头发上面用面利法刮拭。

不必涂刮痧润滑剂。

为增强刮拭效果可使用刮板薄面边缘或刮板角部刮拭,每个部位刮30次左右,刮至头皮有发热感为宜。

太阳穴:太阳穴用刮板角部从前向后或从上向下刮拭。

头部两侧:刮板竖放在头维穴至下鬓角处,沿耳上发际向后下方刮至后发际处。

头顶部:头顶部以百会穴为界,向前额发际处或从前额发际处向百会穴处,由左至右依次刮拭。

后头部:后头部从百会穴向下刮至后颈部发际处,从左至右依次刮拭。

风池穴处可用刮板角部刮拭。

头部也可采取以百会穴为中心,向四周呈放射状刮拭。

全息穴区:额顶带从前向后或从后向前刮拭。

顶枕带及枕下旁带从上向下刮拭。

顶颈前斜带或顶颞后斜带及顶后斜带从上向下刮拭。

额中带、额旁带治疗呈上下刮拭,保健上下或左右方向刮拭均可。

全息穴区的刮拭采用厉刮法。

2.面部面部由内向外按肌肉走向刮拭。

面部出瘀影响美观,因此手法须轻柔,忌用重力大面积刮拭。

眼、口腔、耳、鼻病的治疗须经本人同意,才可刮出痧。

刮拭的按力、方向、角度、次数均以刮拭方便和病患局部能耐受为准则。

刮痧的操作要领

刮痧的操作要领

刮痧的操作要领导读:一般原则是由上而下,由内而外,由左到右的顺序进行刮拭。

每个部位一般先刮阳经,后刮阴经。

头部由上到下直接刮,或从内到外横刮。

肩胛部由上到下,或从内到外横刮。

背腰部、胸腹部由上到下,从内到外;上下肢由上而下;面部、胸胁部由内到外斜刮。

均直接在人体体表、经络线上反复按同一方向刮拭,至皮肤出现痧痕为止。

头部的刮法1、从前到后头部两侧的刮痧方向是由头维穴刮拭至下鬓角处,沿耳上发际向后下方刮至后发际处。

2、从头顶到前额头顶部的刮痧方向是以百会穴为界,头顶前部由头顶向前额发际刮拭,都是由左至右刮拭。

3、从内到外整个头部的刮痧也可采取以百会穴为中心,向四周呈放射状刮拭。

4、从上到下刮拭头后部要从头顶正中开始到后发际的方向,刮拭力度、次数和前头部一致。

面部的刮痧顺序面部的刮痧顺序应由内向外按肌肉走向刮拭。

前额部、面颊部是由正中线向两侧水平刮拭,眼周和口周则沿着眼(口)轮匝肌由内向外刮拭。

面部出痧有碍美观,因此刮痧手法须轻柔,忌大力,大面积刮拭。

面部刮痧后,血液循环加快,此时敷上面膜,疗效会更好。

以免太过冰凉而刺激皮肤。

颈部的刮痧顺序颈部的刮痧顺序是后脑发际处沿肌肉走行向两侧肩峰处刮拭。

背部的刮痧顺序背部的刮痧顺序是由上向下刮拭。

刮痧小提示背部正中线刮拭时手法应轻柔,用补法,不可用力过大,以免伤及脊椎。

可用刮板棱角点按棘突之间,背部两侧可视病人体质、病情选用补泻手法,用力要均匀,中间不要停顿。

胸部的刮痧顺序1、从上到下刮拭胸部正中线,从天突穴经膻中穴向下刮至鸠尾穴。

用刮板角部自上而下刮拭。

刮拭胸部正中线用力要轻柔,用刮板棱角沿肋间隙刮拭。

乳头处禁刮。

2、从内到外刮拭胸部两侧,从正中线由内向外刮,先左后右,用刮板整个边缘由内向外沿肋骨走向刮拭。

腹部的刮痧顺序1、从上到下刮拭腹部正中线,从鸠尾穴刮至曲骨穴。

2、从内到外刮拭腹部两侧,从幽门穴刮至日月穴。

四肢的刮痧顺序刮拭四肢时,遇关节部位不可强力重刮。

刮痧的操作手法

刮痧的操作手法

刮痧的操作手法正确地持板方法右手持板,肩、肘、腕自然弯曲,手握空拳,夹住刮痧板。

治疗刮痧时,刮痧板薄的一侧对着皮肤;保健刮痧时,刮痧板厚的一侧对着皮肤。

刮痧板与刮拭部位紧贴,和刮拭方向通常保持45°~90°的夹角。

刮痧的刮拭长度刮痧的刮拭长度,通常是4~5寸。

如果是刮拭膀胱经或督脉之类比较长的经脉,可以沿一个方向分几段刮拭。

对某个穴位的刮痧,也要有一定长度,通常以这个穴位为中心,上下延伸,总长度4~5寸,刮拭时在穴位中用力。

刮痧的体位仰卧位适用于胸腹部、头部、面部、颈部、四肢前侧的刮痧。

俯伏坐位适用于头顶、后头、项背部的刮痧。

仰靠坐位适用于前头、颜面、颈前和上胸部的刮痧。

侧伏坐位适用于侧头、面颊、颈侧、耳部的刮痧。

侧卧位适用于侧头部,面颊一侧,颈项和侧腹、侧胸以及上下肢该侧的刮痧。

俯卧位适用于头、颈、肩、背、腰、四肢后侧的刮痧。

刮痧的具体手法平刮法平刮法与面刮法的操作基本相同,但倾斜角度更小,一般小于15°。

平刮法向下的渗透力度较大,可渗透皮下组织,可以减轻刮拭时的疼痛。

平刮法适用于面部、手足耳反射区等比较敏感的部位。

面刮法面刮法是用刮痧板的长边或部分长边刮拭皮肤,需自上而下或自内而外沿同一方向反复刮拭,不可来回刮拭。

刮痧板与刮拭方向的夹角较小,一般为30°~60°,常用45°。

面刮法多适用于背部刮痧。

点按法用刮痧板的圆角垂直向下按压穴位所在处,力度逐渐增长,片刻后将刮痧板迅速抬起,反复操作多次。

此法适用于人中、膝眼穴等穴位。

推刮法推刮法的操作方法与面刮法相似,刮痧板与刮拭方向的夹角小于45°,按压力度大、刮拭速度慢、刮拭距离短。

推刮法适用于疼痛部位的刮拭。

角刮法角刮法是指用刮痧板的角来刮拭身体,刮痧板与刮拭方向的夹角一般为45°。

角刮法可单角刮法和双角刮法,前者可用于四肢、手足部位,后者可用于脊柱两侧的刮拭。

拍打法用刮痧板的平面拍打身体表面的经穴或疼痛处。

刮痧拔罐技术操作规程

刮痧拔罐技术操作规程

刮痧拔罐技术操作规程【用物准备】治疗盘、刮具(牛角刮板、瓷匙等)、火罐(玻璃罐、竹罐、陶罐)、止血钳、95%酒精、火柴、小口瓶、必要时备毛毯、屏风、垫枕。

根据拔罐方法及局部情况备纸片、凡士林、棉签、0.5%碘伏、镊子、干棉球、纱布、胶布等。

【操作方法】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取得患者配合。

2、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暴露刮痧部位,冬季注意保暖。

3、根据病情,确定刮痧部位。

常用部位有头颈部、背部、胸部及四肢。

4、检查刮具边缘是否光滑、有无缺损,以免划破皮肤。

5、手持刮具,蘸水或药液,在选定的部位,从上至下刮擦皮肤,要向单一方向,不要来回刮。

用力要均匀,禁用暴力。

6、如刮背部,应在脊椎两侧沿肋间隙呈弧线由内向外刮,每次刮8~10条,每条长6~15 cm。

7、刮动数次后,当刮具干涩时,需及时蘸湿再刮,直至皮下呈现红色或紫红色为度,一般每一部位刮20次左右。

8、刮治过程中,随时询问患者有无不适,观察病情及局部皮肤颜色变化,及时调节手法力度。

9、刮痧完毕,根据部位不同,选用合适火罐,并检查罐口边缘是否光滑。

10、根据拔罐部位及所备用物,选用不同的点火方法。

11、根据病情选用不同的拔罐方法。

12、起罐后,如局部有水泡或拔出脓血,应清洁局部皮肤,作常规消毒,外涂所需药物,必要时覆盖消毒敷料。

13、清理用物,归还原处。

【注意事项】1、病人体形过于消瘦、有皮肤病变、出血倾向者均不宜用刮痧疗法。

操作中用力要均匀,勿损伤皮肤。

拔罐时要选择适当体位和肌肉丰满的部位。

若体位不当、移动、骨胳凸凹不平,毛发较多的部位均不适用。

2、拔罐时要根据所拔部位的面积大小而选择大小适宜的罐。

操作时必须迅速,才能使罐拔紧,吸附有力。

3、用火罐时应注意勿灼伤或烫伤皮肤。

若烫伤或留罐时间太长而皮肤起水泡时,小的勿须处理,仅敷以消毒纱布,防止擦破即可。

水泡较大时,用消毒针将水放出,涂以龙胆紫药水,或用消毒纱布包敷,以防感染。

4、皮肤有过敏、溃疡、水肿及大血管分布部位,不宜拔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市xx区xx镇卫生院
刮痧技术操作规程
1.操作规范:
(1)在操作部位涂上刮痧介质(如刮痧油、冷开水、香油或中药提取浓缩液等)后,操作者手持刮痧板(或光滑的硬币、铜勺柄、瓷碗、药匙、有机玻璃纽扣),在施术部位按一定的力度刮拭,直至皮肤出现痧痕为止。

(2)刮板与刮拭方向一般保持在45度-90度进行刮痧刮拭方向从颈到背、腹、上肢再到下肢,从上向下刮拭,从内向外刮拭。

(3)刮痧关键在于力度与速度的掌握和控制。

“重而不板,轻而不浮”是力度的要求。

刮拭操作时,要不停地询问病人的主观感受,并注意观察局部皮肤的情况。

“快而不滑,慢而不滞”是速度的要求。

(4)刮痧时间一般每个部位刮3-5分钟,最长不超20分钟。

2.注意事项注意事项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1)刮痧治疗时应注意室内保暖,尤其是在冬季应避寒冷与风口。

夏季刮痧时,应回避风扇直接吹刮试部位。

(2)对于一些不出痧或出痧少的患者,不可强求出痧,以
患者感到舒服为原则。

(3)前一次刮痧部位的痧斑未退之前,不宜在原处进行再次刮试出痧。

再次刮痧时间需间隔3-6天,以皮肤上痧退为标准。

(4)刮痧出痧后30分钟以内忌洗凉水澡。

(5)空腹、过度疲劳患者忌刮;低血压、低血糖、过度虚弱和神经紧张特别怕痛的患者轻刮。

孕妇的腹部、腰骶部,妇女的乳头禁刮;白血病,血小板少慎刮;心脏病出现心力衰竭者、肾功能衰竭者,肝硬化腹水,全身重度浮肿者禁刮。

(6)刮痧板一定要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xx市xx区xx镇卫生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