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辽宁种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合集下载

提升辽宁省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对策与建议

提升辽宁省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对策与建议

提升辽宁省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对策与建议1. 引言1.1 背景介绍辽宁省是中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之一,拥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和优越的气候条件。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竞争的日益激烈,辽宁省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面临诸多挑战。

辽宁省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相对较弱,缺乏强大的品牌支持。

一些农产品的质量与国际标准还存在一定差距,限制了产品的竞争力。

辽宁省农产品的出口市场相对单一,缺乏多元化的拓展方式。

农业科技创新水平相对滞后,无法有效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

政策支持力度有待加强,相关政策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制约了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加强辽宁省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制定有效的对策和建议,针对上述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和解决,将对辽宁省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提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000字】1.2 问题意识辽宁省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大省,农产品生产业发达,但面临着国际竞争力不足的问题。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国际市场竞争愈发激烈,辽宁省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相对较弱。

主要表现在产品质量不稳定,品牌知名度不高,市场渠道单一,科技创新不足等方面。

这些问题制约了辽宁省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发展,降低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影响了农民的收入水平和企业的发展空间。

提升辽宁省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迫在眉睫。

只有加强品牌建设,提高产品质量,拓展国际市场,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政策支持,才能提升辽宁省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民增收致富。

这些问题意识的存在,促使我们制定有效的对策和建议,助力辽宁省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提高国际竞争力。

2. 正文2.1 加强品牌建设加强品牌建设是提升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之一。

辽宁省可以通过加强品牌宣传和推广,提升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在国际市场上,一个强大的品牌可以帮助消费者更容易地识别和信任产品,从而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辽宁省可以通过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机制,打造优质品牌。

辽宁发展现代农业现状及对策研究下

辽宁发展现代农业现状及对策研究下

辽宁发展现代农业现状及对策研究(下)牛丽丽2013-02-07 13:54:28 来源:《辽宁经济》2012年第8期(五)初步奠定农业产业基础从农业规模化与集约化水平来看,为了更好地推动辽宁省蔬菜、水果以及农产品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省政府先后发布了《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农委关于加快全省设施蔬菜产业发展意见的通知》(辽政办发〔2005〕97号)《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农委关于加快水果产业发展意见的通知》(辽政办发〔2006〕53号)以及《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04-2010年辽宁省农业产业化经营规划纲要的通知》,在这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激励下,在省政府的大力推动下,以优势、特色农产品为支撑的规模化农产品基地和产业带在辽宁省逐渐形成,初步奠定了当前农业的产业基础。

据统计,截至2010年,辽宁省农业产业化“一县一业”特色产业逐步形成。

全省日光温室面积突破600万亩,居全国第一位;阜蒙县的花生种植面积132万亩,占全省的20%,居全国县级第一位;岫岩县的食用菌设施面积6万亩,居全国县级前十位;东港市草莓种植面积15万亩,居全国县级第一位;北镇市设施蔬菜面积56万亩,与山东寿光相当,居全国县级前二位;瓦房店市的苹果种植面积40万亩,产量40万吨,均居全国县级第一位;凌源市的花卉年产值8.15亿元,居全国第二位;开原市的生猪年饲养量145万头、出栏91.7万头,年加工能力400万头,居全省县级第一位,居全国领先水平;庄河市的海参、贝类养殖面积93万亩,占全省的10%,产量38万吨、产值115亿元,居全省县级第一位。

(六)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从农业产业化水平来看,“十一五”是辽宁省农业产业化经营蓬勃发展的5年,省委、省政府举全省之力狠抓农业产业化发展,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培育了一大批龙头企业,推动了全省农业产业化水平的提升。

到2010年底,全省包括生产型、加工型、流通型三大类在内的规模以上龙头企业达到4266个,比2006年增长81.5%;实现销售收入3596.2亿元,比2006年增长158.7%。

辽宁省种质资源保护与育种创新对策

辽宁省种质资源保护与育种创新对策

辽宁省种质资源保护与育种创新对策和建议崔玥晗 孙大为 张 淼(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沈阳110161)摘要:辽宁省自然资源丰富,种质资源种类众多,目前共保存农作物种质资源5.6万余份,但面临着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力度不够、科研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种业创新基础设施薄弱、种子企业发展水平不高、种业市场环境待优化等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从加强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提升种业自主创新能力、强化育种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种子企业扶持力度、加强种业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提出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种业振兴;辽宁辽宁省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地域广袤,自然资源丰富,种质资源种类众多。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辽宁省就开始重视农作物种质资源的收集、整理、保存和创新工作,已建立起一整套较为完善的种质资源保存体系、分子评价与基因挖掘技术体系。

目前辽宁省共保存农作物种质资源达到5.6万余份,通过对收集的农作物种质资源进行整理和鉴定,筛选出一批优质、高产、抗性强的优异种质资源。

通过种质资源发掘与利用,选育出玉米新品种辽单575,产量1347.3kg/667m2,创东北春玉米高产纪录,品种累计推广面积近1333.3万hm2;创制了包含六级核心种质的直立穗型粳稻核心种质体系,引领了水稻尤其是北方粳稻的株型演变,选育的直立穗、半直立穗型水稻品种产量较散穗型品种提高20%以上,品种年推广面积占全省水稻种植总面积的70%以上。

选育出高产稳产、品质优良、适应性广的番茄品种L-402,填补了国内保护地番茄品种的空白,曾占省内番茄栽培面积的80%;选育的抗寒优质苹果新品种寒富通过示范与推广,使苹果栽培区域向北推进了200km以上,打破了中国北方寒冷地区不能栽植优质大苹果的历史;辽宁绒山羊常年长型新品系改写了季节性长绒的传统生绒机理,丰富了辽宁绒山3.3 加强测试技术宣传与培训 随着品种权申请量的增加,现场考察的作物种类和品种数量相应增加,对申请人和现场考察人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辽宁现代农业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辽宁现代农业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辽宁现代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摘要:现代农业是继原始农业、传统农业之后的农业发展新阶段,其本质要求是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发展水平、用现代的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的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的经营手段推进农业发展、用新型的农民经营农业。

辽宁作为全国重要的粮食主产省和主要农产品供给省,发展现代农业不仅有利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满足辽宁乃至全国对主要农产品的需求,而且是实现辽宁农业持续增产、农民收入不断提高、农村经济繁荣发展的重要突破口。

关键词:辽宁;现代农业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2-0-01一、辽宁现代农业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1.现代农业建设资金投入不足作为农业大省,辽宁财政对农业的扶持力度仍显不足。

“十一五”时期,辽宁省地方财政农林水事务支出所占的比重均不足10%,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农村金融资金投入不足。

目前,辽宁农村地区金融主体主要是信用社和邮政储蓄,随着国有商业银行纷纷撤离,金融机构在农村的网点不断减少。

其次,信贷资金流失严重,农村金融机构存贷比不仅明显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而且呈下降趋势。

再次,农村金融产品数量较少,金融服务的种类较为单调,基本上只有传统的存贷款业务,农民的金融福利水平低,很难分享金融改革和发展的成果。

2.农业机械化水平亟待进一步提高农业机械化是发展现代农业的物质基础,近年来,辽宁农业机械化工作成效显著,然而与先进省份相比,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

2010年辽宁农业机械总动力2237.5万千瓦,同比增长4.5%,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为62.6%;同期山东省农业机械总动力1.2亿千瓦,同比增长4.7%,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7.0%。

而造成差距的原因在于,一方面目前辽宁对农业机械化的投入不足,带动农民投入规模较小;另一方面,农机合作社等新型农机服务组织发展滞后,农机服务组织化程度不高。

辽宁省农机专业合作社只有952家,而山东省注册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已达到1900个。

辽宁省多熟种植模式及其发展对策

辽宁省多熟种植模式及其发展对策

辽宁省多熟种植模式及其发展对策摘要介绍了辽宁省主要多熟种植模式,指出了这些种植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对策。

关键词多熟种植模式;存在问题;发展对策;辽宁省辽宁省位于东北地区南部,全年≥10℃活动积温 2 700~3 700℃,无霜期125~210d,年降水量350~1 200mm,是典型的一季作物有余、两季不足区。

近些年来,由于人口的增加和耕地的缩减,人均耕地从1949年的2 300m2下降到目前的1 000m2,土地的承载力严重低于人口需求。

充分利用农业气象资源,发展多熟种植,提高复种指数,合理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对实现农业增产增收,确保粮食安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主要多熟种植模式在长期实践中,辽宁省逐渐形成了多种间、套、复种模式。

主要有粮粮间套复种、粮菜复种、粮经饲复种、菜菜复种、两鲜复种、林草间作等,这些多熟种植模式有的侧重于高产高效,有的侧重于用地养地结合,有的侧重于粮经饲平衡发展,各有特色。

1.1玉米套种马铃薯玉米、马铃薯种植形式为100cm∶100cm。

马铃薯于4月上旬栽植,2行玉米播在马铃薯畦间的100cm上,于5月上旬播种,株距18cm,与马铃薯穴错开,密度5.5万株/hm2。

马铃薯产量15~20t/hm2,玉米产量约12t/hm2。

1.2玉米间套种小麦或紫花苜蓿玉米和小麦的畦带比为120cm∶80cm,玉米应选择紧凑型品种如掖单13、锦玉2号等,小麦品种可选择高产优质的辽春10号。

玉米密度一般为4.95万株/hm2,小麦保苗600万株/hm2。

玉米产量可达到7 879.5kg/hm2,小麦产量可达到3 439.5kg/hm2。

玉米和紫花苜蓿的种植比例为3∶3,玉米的行距为50cm,密度一般为 4.20~4.95万株/hm2,紫花苜蓿的行距为25cm。

玉米产量可达到8 503.5kg/hm2,紫花苜蓿的鲜草产量可达33.67t/hm2。

1.3小麦复种大豆、向日葵、红小豆、谷子葫芦岛市无霜期160d左右,近年来该地区利用麦茬复种大豆、红小豆、向日葵、谷子和各种蔬菜等搭配组合,取得较好效益。

辽宁省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以及推进措施建议

辽宁省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以及推进措施建议
年增 长 5 . ;服 务营 业 额 337 1 元 ,比 20 0% 0 11 万 0 0 8年 增长 果酒等产业多年来发展依然缓 慢。辽宁东部 山区是林特产品产


6 — 4.
} 农业发展 1
区 ,主要出产如柞蚕 、山野菜 、人参 、中药材 、林蛙等 ,但也 积极组织实施品牌宣传工作,增n 嚼 式赚取微薄的利润 。
【 农业发展 l ’
农业经济
 ̄ 1, 021 /
辽宁省农业产业化 展情况
◎路 耿 新

推进措施建议
郭 明顺
要:辽 宁省是全 国重要 的农产品 生产基地 ,本文根据辽宁省农业产业化 办公 室数据 ,对相 关文献的查 阅以及对有 关 农 业产业化 农村发展 农 民增 收
部门的走访 ,分析 了辽宁省农业产业化发展 的现状、 面临的问题 、并提 出了相应 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辽宁省
本文所指的农业产业化是指 “ 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 1. 4 %。2。 年辽宁省发改委共争取 国家专项投资 l 2 O9 2亿元 ,支 效益为中心 ,以资源开发为基础 ,围绕支柱产业 ,优化组合各 持建设了 7 个畜牧养殖小 区以及国家大型商品粮基地 , 外 3 另 种生产要素 ,实现 区域化布局 、专业化生产 、一体化经营 、社 辽宁省 政府还安排了 I ) E 0万元用来支持建设新农村现 代流通 K 会化服务和企业化管理 ,逐步形成市场 促产业 ,产业带基地 , 服务网络项 目。 基地连农户 ,种养加 、产供销 、贸工农 、农科教为一体的生产 4 、农业产业化 的发展有力的带动了县域经济 发展 。2D (9 龙头企业从业人员达 S 万人 , 8 体系 。 ”我国近年来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历史证实 ,农业产业化 年底i 宁省规模以上农业产

辽宁省玉米生产情况及产业结构调整趋势

辽宁省玉米生产情况及产业结构调整趋势

辽宁省玉米生产情况及产业结构调整趋势辽宁省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大省,玉米种植是其主要农业产业之一。

截至2021年,辽宁玉米种植面积为283.2万公顷,产量达到1739.4万吨,年均增长率为1.4%左右。

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的不断发展,辽宁省的玉米生产情况也在不断调整,瞄准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逐渐实现从“大而全”向特色化和高品质发展的转变。

一、辽宁省玉米生产情况(一)种植结构辽宁省玉米种植结构主要分布在中部平原地区,其中沈阳、辽阳、铁岭等市成为玉米种植的主要基地。

根据辽宁省农业农村厅发布的数据,辽宁玉米种植面积在过去十年间稳步增长,但近几年有所下降。

2017年到2019年,种植面积分别为288.3万公顷、289.43万公顷、281.3万公顷,年均增长率为0.3%。

辽宁省玉米品种结构也在逐渐发生变化。

传统的玉米品种主要以中、晚熟的黄色粮食玉米为主,但随着人们对于玉米的需求不断增加,超甜品种、高粱米、紫玉米等品种也开始逐步普及。

同时,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玉米的品质和营养价值也在逐年提升。

二、产业结构调整趋势为了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辽宁省将积极推广高淀粉玉米、特用玉米等高附加值品种。

高淀粉玉米以其高产、高淀粉、高抗逆等优点,受到市场的青睐。

特用玉米的种植则将有助于提高国内对进口玉米的依存度,同时也可为相关工业提供原料保障。

此外,品质玉米也是辽宁省近年来发展的重点。

高品质玉米的种植对于辽宁乃至全国粮食产业的整体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二)拓展深加工业务除了通过种植结构的调整提高玉米的销售收益外,辽宁省也将加强深加工业务的拓展。

玉米深加工产业包括油类、淀粉、乳化剂、葡萄糖等多个细分领域,是较为成熟的产业链。

辽宁玉米深加工产业链完备,拥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区位优势。

此外,玉米深加工行业有望提高农业的附加值和转移就业人口,为辽宁乃至全国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三)推进多品牌营销为了更好地打开市场销售玉米,辽宁省将加强多品牌营销的推进。

浅谈辽宁省水稻产业现状及对策建议

浅谈辽宁省水稻产业现状及对策建议

浅谈辽宁省水稻产业现状及对策建议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辽宁是农业大省,水稻产业在全省农业生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我省单产第一,总产量第二的重要经济作物。

水稻产业是全省”米袋子”工程的和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我省粮食安全的重要使命。

几年来,随着全省对农业投入力度的不断增大,粮食总产实现”十连丰”,农民收入不断提高,全省水稻产业实现了健康、快速、持续的发展。

一、辽宁省水稻产业发展现状为进一步加快我省水稻产业发展,全省以《辽宁省农业新增45 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规划(2009-2020 年) 草案》为依据,立足科学发展观,立足可持续发展,立足辽宁省实际发展情况,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增加资金投入,提升全省水稻种植生产的集约化、现代化和机械化水平,提高水稻病虫害防治水平,不断提升和挖掘我省水稻生产的潜力。

(一) 全省水稻生产水平不断提高截至2014 年底,全省水稻播种面积为万亩,产量达万吨,播种面积和产量均高于2000 年以来平均水平,种植品种主要为辽优、盐丰、辽星、铁粳及沈农等高产优质水稻品种。

随着辽宁省实施水稻”百亿工程”,全省水稻生产已经进入到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种植规模不断扩大,产量不断提高,品质不断提升,农民收入不断增长,并已成为我省仅次于玉米的第二大农业经济作物。

(二) 全省水稻产区布局已初步成型辽宁省根据各地区不同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业已形成辽河平原、东南沿海、辽东三地和辽西低山丘陵等4 个水稻主产区,其中辽河平原稻区面积最大,是辽宁省水稻的重要产区。

同时根据《全国优势种植业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中布局,全省共有包括大石桥市、辽中县、新民市、大洼县、昌图县、铁岭县、开原市、东港市等16 个县(市) 被列为国家水稻优势区规划重点县。

(三) 全省水稻主要技术趋于完善辽宁省水稻生产科研力量比较雄厚,并且十分重视水稻生产技术的完善和改进。

辽宁省玉米生产情况及产业结构调整趋势

辽宁省玉米生产情况及产业结构调整趋势

辽宁省玉米生产情况及产业结构调整趋势1. 引言1.1 辽宁省玉米生产概况辽宁省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之一,玉米是辽宁省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辽宁省玉米生产以大豆和小麦为主,其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均位居全国前列。

辽宁省玉米生产以早熟品种为主,主要分布在沈阳、大连、鞍山等地。

玉米生产技术水平较高,种植密度逐渐增加,化肥、农药使用较普遍,农业机械化程度也较高。

近年来,辽宁省玉米生产呈现出一些问题,比如单一品种、低产量、土地资源浪费等。

市场需求和消费结构也在发生变化,对玉米种植产业提出了新的要求。

辽宁省玉米生产概况虽然处于较好的水平,但仍面对着不少挑战和问题。

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下,如何进一步提高玉米生产效率,优化产业结构,成为辽宁省农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1.2 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产业结构调整是指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的一种重要经济手段。

在辽宁省,玉米生产是一个重要的农业产业,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和挑战,如生产过剩、产业结构单一、市场竞争力不足等。

产业结构调整成为当前辽宁省玉米生产发展的关键课题。

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随着国内外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消费升级的需求变化,传统的玉米产业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新的经济形势,需要进行结构性的调整和转变。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产方式的改革,玉米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和资源供给进行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

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给玉米生产带来了新的挑战,产业结构调整是推动玉米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可以实现玉米产业的转型升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促进经济增长和乡村振兴。

加强对辽宁省玉米产业的结构调整,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举措。

2. 正文2.1 辽宁省玉米生产现状分析辽宁省是我国重要的玉米产区之一,玉米是辽宁省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和品质在全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辽宁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管理存在问题与对策

辽宁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管理存在问题与对策

(一)品种管理历程。2000 年《种子法》实施以来,辽 有 9 种花卉 47 个新品种通过省级备案,主要是月季、菊花、
宁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管理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 2001 草原龙胆、万寿菊、百合、蝴蝶兰、郁金香等品种,除此之
年至 2003 年非主要农作物实行省级品种登记阶段,主要是 外,还有 6 个新品种经英国皇家园艺学会登录。食用菌品种
种保护成为选育新品种取得证明的主要途径,但由于申请植 筛选出符合市场需求的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加快良种更新换
物新品种保护费用高、时间长,导致很多新品种不能及时登记, 代速度。争取政府扶持政策,加大经费投入,加快做好品种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品种选育、品种保护和推广转化工作。 登记培训、新品种展示观摩、品种展示示范等工作,促进品
【农业发展】
农业经济 2021/4
辽宁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管理存在问题与对策
◎张 淼 孙大为 武明宇 董 玥 宋永刚 王小鹤
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分析辽宁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管理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加强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管理的有关对 策,以期为规范品种登记管理和发展辽宁特色农作物产业提供政策依据。当前,辽宁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管理需要完善品种 管理相关立法、建立品种管理监管体系、积极开展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试验与示范。 关键词: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管理;辽宁
(三)2016 年新《种子法》颁布实施后品种管理情况。
2015 年非主要农作物实行省级品种备案阶段,通过制定《辽 新《种子法》实施后,由于国家第一批列入登记的非主要农
宁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备案管理办法》建立了品种备案制度, 作物种类较少,辽宁省一些作物的品种登记工作处于停滞状
规定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备案、品种选育(引进)单位和个人 态。以辽宁省农科院为例,2016 年取消省级备案实施国家登

辽宁玉米种子市场现状及对策

辽宁玉米种子市场现状及对策

辽宁玉米种子市场现状及对策品质优良的种子是玉米稳产增产的关键前提,玉米种子产业发展事关国家粮食安全。

辽宁位于我国春玉米区最南端,具有玉米生产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是我国优质玉米主产区,也是玉米种子生产的良好场所。

在玉米生产过程中,种植方式、病虫害等因素均会对玉米产量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而玉米种子质量是影响产量的先决条件。

因此,严把玉米种子质量关,树立以玉米种子质量提升带动作物产量提高的理念至关重要。

辽宁玉米种子产业发展经过了漫长的历程,针对目前辽宁玉米种子生产与销售领域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保障玉米种子质量的对策,以促进全省玉米产业健康发展。

1 辽宁玉米种子市场现状1.1 玉米种子质量不一,市场监管压力大目前辽宁玉米种子市场上存在这样一种现象:一家种子市场内同时存在几十种甚至上百种玉米种子。

这些玉米种子来源的主要途径,一是育种单位每年推出的玉米新品种;二是旧品种未及时退出市场而存留的余量;三是在一些监管不到位的地方尚有部分种子经销户售卖未经国家审核的玉米品种;四是国外种子涌入国内市场。

部分地区的玉米种子市场形成了“百种争鸣”的局面,既给农民选择带来烦扰,也给种子监管带来压力。

一些农户购买玉米种子时认为新品种质量一定比旧品种好,或盲目听从经销商及其他农户的宣传,从而无法正确选择品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1.2 玉米种子积压严重,价格区间变化大近年来玉米生产形势变化较大,玉米产量与收入水平之间的关系存在较大的不稳定性,时常出现种子供求关系失衡的情况。

一些种子经销户为了降低损失,会将当年余下的种子积压起来,翌年与新种子同时注入市场,打乱了种子市场秩序,导致玉米种子价格变化较大,影响农业生产者的利益。

市场上高价位至低价位区间分布着不同质量的玉米种子。

对新品种,为了鼓励农户购买,生产企业和经销商通常会投入资金用于宣传,加上种子研发成本,使得入市的新品种出现价格偏高的情况。

对积存下来的玉米种子,经销户往往采取降价销售等灵活策略,导致新旧种子同市场竞争,给新品种带来很大的价格冲击。

辽宁省农产品供求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和对策思路

辽宁省农产品供求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和对策思路
从 01 8 % 下 降到 0 . t 3 %,同期 人均消 费上 升 明显 ,特 别是 城 消费水果 、 奶 制品数量低于 城镇 居 民,但是 “ 十二五 ”期 间 镇居 民小麦 人均 消费增 长达 2 倍 ;薯类产 量 比重从 3 - 2 % 下 年均增长分别达到 2 3 %、 7 9 %, 远高于城镇居 民的 同期增幅 , 降到 2 4 %,同期人均消费增长 3倍 。
l 市场 s 贸易 l
辽宁省农产品供求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和对策思路 术
◎赖 晓璐
摘 要 :为 了解辽 宁农产品供求 面临的新情 况和 新问题 ,通过 分析 “ 十二五”期 间辽 宁 粮 食作物 、蔬菜 、果品 、畜禽产
品、水产品供 求面临的形势 ,指 出 目前农产品供给仍存在地 方财政 农业投入 不足 、农业劳动力综合素质低 、农业产业化水 平
类和 豆制 品消 费比例增加 , “ 十二五” 期末薯类消费增长到 3 2 不能满足 生产 需求; 蔬菜科技支撑不强 , 种子进 口量 比较大 ; 公斤 。城镇居 民主 要消 费粮食作物包括稻 米g l / . 1 ' , 麦 ,辅以糕 另外 ,由于气候影响因素 ,冬春季 蔬菜 品种 少 ,地产比例低 ,
十二 五”期 间城镇居 民水产 “ 十二五”期间,辽宁省玉米产量占粮食产量比重从 6 6 % 肉类及蛋制 品消费略有下 降。 “
上升到 7 0 %,而同期 玉米人均消费呈下 降趋势 ;水稻产 量比 品人均消费年均增长 7 . 7 %, 高 于农村居 民人均消费年均增长
重从 2 5 % 下 降到 2 3 % ,同期人 均消 费上 升 ;小麦产 量 比重 3 3 %,但农村居 民水产品需求仍有较 大增长潜力 。农村居 民
上 升加快 ,但是稻 谷仍是农村居 民最重 要的粮食需求 来源 。 菜的需求 已从数量 转向 “ 优质 、安全 、营养 、保健 、方便 ” 稻 谷 、玉 米消费 数量 下降 比例 较大 ,人均稻谷 消费 从 9 2 公 等较高层次的质量 的需求 ,稳定均衡供给 蔬菜的难度将不 断 斤 降到 8 9公斤 ;玉 米人均消费从 l 6公斤下 降到 9公斤 。薯 加大 。 主要表现在: 目前 , 耐储运 , 适合加工的蔬菜品种不多 ,

辽宁省副省长赵化明力争“十二五”跨入农业强省

辽宁省副省长赵化明力争“十二五”跨入农业强省

龙源期刊网
辽宁省副省长赵化明:力争“十二五”跨入农业强省
作者:
来源:《新农村》2011年第01期
“十一五”期间,辽宁省农业农村工作堅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和中央关于农业农村工作的各项战略部署,突出发展县域经济,狠抓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全省实现了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为“十二五”农业与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谈到辽宁农业“十二五”的规划,辽宁省副省长赵化明介绍说,“十二五”将是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重要机遇期,要紧紧抓住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和沈阳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新型工业化改革试验区的有利时机,大力发展县域经济,进一步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着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防灾减灾能力,为实现农民持续增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提供有力保障,努力实现由农业大省到农业强省的新跨越。

赵化明说,“十二五”期间,辽宁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加大项目资金整合力度,全力推进高产粮油创建工程、设施农业推进工程、名优水果开发工程、特色农业建设工程、现代农业示范工程等“五大工程”建设。

强化“六大体系”建设,即技术支撑体系建设、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农机服务体系建设、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市场信息体系建设和政策支持体系建设,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赵化明表示,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起步之年,全省将按照“十二五”规划的总体思路,重点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园区、都市农业示范区、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区、高科技农业产业区等现代农业园区400个,促进园区产业升级100个。

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重点抓好36个产粮大县和1000万亩中低产田改造、1000万亩水稻单产提升两大工程。

推进辽宁省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思考

推进辽宁省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思考

与农业科研位和大专院校进行横向联构建科研 、 种、生产、销售为一体 代化玉米种子产业体-鼓
子行业首批AAA级信用企业,并被评为“中国种业信用明 励种子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发挥高校、科研院所基础研究
星企业”。通过积极引导科研机构和企业紧密协作、促进 优势制果转化以及加强种子企业基础设施建设不 建设标准种子生产基地,推进规化机械化制种,制

,导


业竞争的能力-
似度高、基础、
。种 新技
3.3加强种业市场监管体系建设,建立种子监管长效机制
一种

种为

一是进一完市准入制度,种子管理机构严格
种生物

> 种子企业
加强法制监督
证企业和 人 生 、
在 研 和 推一体化
经营 动- 加
证和违法
- 二是完
加强。
种子全 可 机制 加 种子 种基地到 销
发展不断壮大,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
重要
作为农业大,是我国13个粮
食 产 一,2019年农作物种植面积为421.7万hm2,粮
油菜等农作物产量4 413.1万$,粮食产量居全国12位。加
快发展农作物现代种业,稳定 子”“菜子”,推进
农业现代化和 进
重要意

农作物种业 科技创新

等面

=
通过
农作物种业发展现
源保护与利用的施意见》,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

,推进种质资源发利用面启
动施
种业创新 等科技重大 , 种
质资源利用 ,其中
, 期
种质资源 保 资源3万
保存和价

豆、花 等主要农作物种质资源1.2万余份。

辽宁省种业市场监测工作情况分析

辽宁省种业市场监测工作情况分析

辽宁省种业市场监测工作情况分析作者:温浩来源:《新农业》2021年第03期开展种业市场监测,是收集市场信息和制定产业决策的基础,是种业宏观管理方式的创新,有利于更好发挥种业服务职能。

笔者根据两年多的实践,分析了辽宁省种业市场监测工作现状,总结市场监测工作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工作的建议。

1 工作现状为应对种子市场重心下沉的新形势和销售模式由集中向分散的新变化,2018年起,在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主导下,辽宁省省级种子管理部门开始组织销售门点,开展全省种子市场信息监测。

采取的方式为由最基层的销售门点通过互联网软件平台直接反馈市场信息。

监测信息非常丰富,内容分为2类,一类属于价格信息,一类属于市场行情信息。

价格信息包括信息点区域、采集时间、品种名称、零售价格、生产厂商、包装规格、种植亩数等。

市场行情信息包括市场销售进度、入户率、品种需求趋势、品种数量及集中度、销售渠道变化、营销手段变化、农民购种关注点、种植结构调整评估、当地种子供求评估等9大类。

目前,辽宁省已建成69个门店级市场监测点,监测区域覆盖了全省14个地级市中47个县区。

总体上,取得了显著成效。

2020年发布种业市场行情信息共15825条,其中价格信息12951条、市场行情信息2874条,涵盖玉米、水稻、大豆、花生、杂粮杂豆、蔬菜等多個作物种类。

基本形成了及时反馈我省终端市场信息新机制。

种业市场信息收集和发布更为直接、及时、准确、全面,发布信息的内容更多更实用,开辟了公众了解种业市场行情的新渠道。

2 工作经验实际工作中,注重加强3个环节。

一是注重监测点筛选。

监测工作好坏,监测点选取是基础。

把备案规范、规模较大、信誉良好、区域代表性强、热心公益作为监测点选择标准。

既要保证监测点数据具有代表性,又要确保监测点调查具有可靠性。

二是注重工作指导。

做好组织是决定监测效果的关键。

统一编制了监测点工作手册,明确操作流程和填报要求。

现场指导软件操作,手把手指导监测员操作上报软件,确保每位监测员能熟练掌握操作软件。

辽宁省粮食作物种子生产现状与发展设想

辽宁省粮食作物种子生产现状与发展设想

辽宁省粮食作物种子生产现状与发展设想
李钦德
【期刊名称】《辽宁农业科学》
【年(卷),期】2001(000)005
【摘要】@@ 辽宁省是全国的种子生产大省之一,特别是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在全国名列前矛,"九五"期间年平均制种面积6.7万hm2,产种量2亿kg,除满足全省133万多公顷玉米生产用种外,累计向全国26个省(区)市530多个县调出5亿kg,占全国玉米生产用种量1/4,水稻年平均繁种面积4 300hm2,产种量3 000多万kg,在满足省内水田用种外,部分外销天津、北京、新疆等地;杂交高粱年平均制种面积2 300 hm2,产种量700万kg,全部用于省内高粱生产;小麦年平均繁种6 600hm2,产种量2 200万kg,以省内供种为主,少量的供应河北等地区;大豆年平均繁种3 730 hm2,产种量840万kg,除保证省内大豆生产用种外,远销上海、江苏、浙江等地100多万kg.
【总页数】2页(P38-39)
【作者】李钦德
【作者单位】辽宁省种子管理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03.8
【相关文献】
1.浅议辽宁省柞蚕业生产现状及发展设想 [J], 宋国柱;郝东田
2.辽宁省牧草种子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J], 李丽萍;肇恒哲
3.蓝田县粮食作物生产现状及对种子管理工作的建议 [J], 谢飞;赵奎;高小健
4.辽宁省粮食作物种子生产现状与发展设想 [J], 李钦德
5.东北地区优质水稻生产现状及产业发展设想 [J], 亓娜;朱崴;王旭红;王倩倩;李志彬;唐占兵;赵彦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辽宁省种植业科技创新发展现状与对策

辽宁省种植业科技创新发展现状与对策

辽宁省种植业科技创新发展现状与对策丁岩【摘要】The status quo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of Liaoning Province is discussed in the perspective of crop production.The main problems facing the Liaoning agricultural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re covered,such as capital input,research system,innovational policies,etc.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Liaoning agricultural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re respectively expounded.And then solutions are put forward to quicken the pace of the Liaoning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of crop production.%辽宁省种植业具有丰富的科技人才、完备的研发平台、优秀的研究领域并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但农业科技创新仍面临科研经费投入不足、农业科技体制改革滞后,以及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不健全等主要问题。

因此,辽宁省种植业科技创新应加大对种植业的投入,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推动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鼓励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开展科技创新合作;设计和完善科研创新机制,促进产、学、研有效联合。

【期刊名称】《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1(013)003【总页数】3页(P275-277)【关键词】种植业;科技创新;研发平台、科研成果;科技推广体系【作者】丁岩【作者单位】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农村经济研究所,辽宁沈阳11016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316.1;F324.3我国当前农产品的科技含量较低,技术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还不及发达国家的一半[1-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