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野放只白颈长尾雉野保中心已繁殖余只
白冠长尾雉
白冠长尾雉作者:来源:《有宠》2017年第04期REEVES'S PH EASANT白冠长尾雉,学名Syrmaticus reevesii,属于鸡形目雉科,是一种森林益鸟。
白冠长尾雉是中国特有的鸟类,分布在中国中部和北部的河南、河北、山西、陕西等省的山地森林中。
白冠长尾雉最显著的特征是尾巴与众不同,雄性白冠长尾雉尾巴的长度是所有鸟类中最长的。
白冠长尾雉常取食害虫,对抑制森林虫害和维护生态平衡起到重要的作用。
白冠长尾雉优雅的体形、艳丽独特的羽色,极具观赏价值,其中央尾羽常被用来制作某些戏剧演员的头饰。
据调查,白冠长尾雉的种群密度正在逐年急剧下降,造成其急剧下降的原因一方面是森林砍伐、毁林开荒,致使白冠长尾雉失去了生存的环境,另一方面则是非法捕猎,毒杀白冠长尾雉的现象在一些地方还相当普遍,这直接影响了白冠长尾雉的种群数量。
如今看来,如果白冠长尾雉的保护状况没有改善,也可能将很快灭绝,为此,我国已经建立了多处白冠长尾雉的自然保护区。
如今,白冠长尾雉世界现存总数约为10000只。
形态特征:体长不计尾羽约60-70厘米,若计入尾羽则雄性体长可达1.5米左右;显著特征就是雄性的尾部有较长尾羽,尾羽20枚,中央2对最长;白冠长尾雉雄雌异形异色栖息环境:海拔400-1500米的山地森林中,尤为喜欢地形复杂、峭壁陡坡和林木茂密的山地阔叶林或混交林生活习性:成群活动,多在上午和下午,中午休息;性机警,善奔跑,亦善长距离飞翔,在林中穿行自如灵活;主食植物果实、种子、幼芽、嫩叶等,对农作物较为喜欢,偶尔也吃动物性昆虫繁殖方式:通常一雄一雌制,繁殖期3-6月;營巢于甚为隐蔽简陋的林缘灌木丛和草丛中,由雌鸟承担孵卵,孵卵期约为24-25天。
白雉 白色的野鸡
白雉白色的野鸡
白雉是雉科雉属的一种动物,在我国境内,共计有19个亚种。
雉鸡在雉科中,国内分布范围最广,除西藏羌塘高原及广东的海南岛以外,遍及全国。
白雉脚强健,善于奔走。
飞行也很有力,不过飞行仅短距离,不能持久。
平时多潜伏草间找吃;如受任何惊动,就在稠密的草堆中窜匿,隐蔽不了时才骤然振翅飞起,在几次拍翅后,就能飞得相当迅速,但飞得不远,又悄悄地潜入草丛中逃去。
雉鸡繁殖期为每年自3—4月至6—7月间,南北方相差约一个月。
一只雄雉与1—2只雌雉相配共处。
在开始繁殖时,在山区常见到两只雄雉格斗的情况,一直斗到把另一雄雉赶走为止,发情姿态为侧面型。
巢一般在草丛或芦苇间的地面凹陷处,以柔软松叶或茅草构成浅窝状。
在江苏南部一带主要在麦田中作巢。
一年通常孵两窝。
麦收之后,一般不再孵卵。
卵每产6—14个,为浅橄榄黄色,呈椭圆形。
中国白冠长尾雉研究现状
中国白冠长尾雉研究现状作者:姚小刚来源:《绿色科技》2017年第22期摘要:指出了白冠长尾雉是地栖性林鸟,为我国特有珍稀物种,由于人类干扰和威胁,导致该物种种群数量减少及分布范围明显缩小。
为有效保护该物种,不少学者针对白冠长尾雉生物学开展了大量研究。
从生态学、行为学、遗传学、解剖学、生理生化和人工饲养等方面对白冠长尾雉的研究现状及成果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后续研究和保护提供参考。
关键词:白冠长尾雉;研究现状;人工饲养中图分类号:Q94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220091031 引言白冠长尾雉(Syrmaticus reevesii)是我国特有种,属国家Ⅱ级保护动物,受到的威胁却大于很多国家Ⅰ级保护动物[1],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将其列为易危种[2]。
国外对白冠长尾雉研究主要在人工繁殖和易地引入领域,国内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对白冠长尾雉进行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生态学、行为学、遗传学、生理生化和人工饲养繁殖等方面。
2 生态学方面的研究2.1 数量和分布白冠长尾雉曾在我国的中部和北部山区分布较广[3],1970年以来的调查表明,其分布区多呈破碎的岛屿状,局限于河南南部、甘肃东南部、安徽西部、湖南西部、湖北、四川、重庆及贵州等地[4]。
对我国白冠长尾雉的数量调查显示,大部分地区白冠长尾雉的种群数量呈急剧下降趋势[5~7],对曾有白冠长尾雉分布的地点调查显示,已有46%的地点不见白冠长尾雉的踪迹[8]。
上述研究显示,白冠长尾雉的分布区域变窄,种群数量不断减少,而人为因素(包括栖息地破坏、捕猎、破坏巢和卵等)是主要原因。
2.2 栖息地白冠长尾雉的栖息地类型多样,主要栖息在海拔500~1000 m的落叶阔叶林中,同时也分布于针阔混交林和针叶林中[6],栖息地较为固定[9]。
繁殖早期常选择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主要利用东偏东南和东偏西南坡向,且倾向于利用树冠层较高、落叶层盖度较低、厚度较高的栖息地,以便获得良好的隐蔽和取食条件以及食物资源 [10]。
白颈长尾雉的人工饲养管理与繁殖
江 惠 敏 % !#$"#""& 广 东 省 广 州 市 白 云 山 鸣 春 谷 游 览 区 管 理 处
$2 !
饲料: 根据其在自然界的食性, 结合人工饲养条件, 制定不同时期的饲养标准
来配制日粮, 使其营养达到全价和平衡, 以适应其生长发育和繁殖。以植物性饲料
文 为主, 占 ("1 以上; 动物性饲料为辅 , 占 $"13$#1 ; 适当添加骨粉、 钙粉、 多维和矿 献 占 #13$"1。 投喂的饲料品种包括谷、 米、 小麦、 熟鸡蛋、 熟牛肉、 面包虫、 鱼 标 物质等, 识 骨粉、 钙粉和青菜等。 其各种饲料品种的配比、 喂饲数量, 根据不同年龄、 不同季 码 粉、 节而适当调整。
/ 人工孵化 首先对孵化室、 孵化机等进 /%$ 入孵前的准备工作:
行彻底的清洗后, 用百毒杀消毒液喷雾消毒一次, 准 备好一台备用发电机、 室温温度计、 蛋盘等, 以及孵 化过程中必需使用的物品。最后,做好孵化机的试 机、 调温工作, 开机后, 孵 化 温 度 正 常 !& 小 时 后 才 能 入孵。
!""# 年第 $$ 期
C &$ C
&/0 水温消毒 / 分钟。或用 � 的 $+高锰酸钾溶液 洗涤浸泡种蛋 / 分钟, 干燥后入盘孵化。 种蛋消毒好, 做好各项记录后, 就可以放 /%/ 入 孵 :
入已调试好温度的孵化机内进行孵化,并填写好孵 化记录。
!
繁殖期的饲养管理 在人工饲养条件下, 白颈长尾雉性成熟年龄, 雌
/%& 孵化: 湿度: 温度是孵化的首要条件, /%&%$ 孵 化 的 温 度 、
胚胎只有在适宜的温度下才能正常地生长发育如期 出雏; 而湿度是重要的孵化条件, 对胚胎发育和破壳 我 们 用 英 国 产 的 3456789 孵 化 机 进 行 人 工 孵 化 , 对 雉 鸡 类 的 蛋 选 用 :;<=>9?@> 型 孵 化 机 , 温 度 为
白冠长尾雉强化培育期内的饲料配比要点
白冠长尾雉强化培育期内的饲料配比要点梁伟,陈中山,杨建国,彭宸,高振杰,龚志勇(河南省罗山县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河南信阳464236)白冠长尾雉(Syrmaticus reevesii )为中国稀有珍稀鸟类,属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对象。
董寨保护区是白冠长尾雉的集中分布区,种群数量及分布密度均居全国前列,为“中国白冠长尾雉之乡”。
随着栖息地环境的破坏,全国范围内的白冠长尾雉野外数量呈下降趋势,“岛屿化”现象严重。
董寨保护区1994年取得白冠长尾雉人工饲养繁殖研究的成功,并建立起25个世代400多对的人工种群,积累了较为丰富的饲养经验,特别是繁殖期前3个月,必须加强饲料配比,力求营养充分,来源丰富,这段时期被称为强化培育期,强化培育的效果直接影响繁殖成效。
现将这个时期的饲养饲料配比和大家交流一下。
1饲料的制作1)主食。
主食以颗粒合成饲料为主,主要喂食时间为早7:00-7:30,晚16:00-17:00。
2)熟炒黄豆:黄豆购回之后,用铁锅加少量食盐一起炒熟,比例为5000g 黄豆:50g 食盐。
投食量根据白冠长尾雉的笼养量来确定。
3)小麦芽:先用温水浸泡,直至发芽为止,长至1cm 为最佳,白冠长尾雉最爱吃食这样的麦芽。
4)玉米芽:温水浸泡,泡至玉米发裂芽还没出为最佳,营养便于白冠长尾雉吸收,也可以让玉米发芽至3cm 再行投喂。
5)面粉加工厂小麦下脚料的利用:面粉加工厂在加工面粉时,会产生大量下脚料(如:碎麦、秕(瘪)麦、麦皮、麦灰)含有很高的蛋白质,对强化培育期内的白冠长尾雉增加蛋白质起到非常好的作用,而且价格非常便宜。
购买回来后,根据白冠长尾雉数量,倒入适量小麦下脚料在盆中,然后用温水(30℃左右)浸泡5min (水不能太多,根据经验倒水),加入适量食盐(5kg 小麦下脚料倒入食盐25g )用手来回揉搓,直至成黏状就可以直接喂食。
6)青菜和麦麸:把青菜(如上海青、黑白菜、黄心菜等)采购回来后切1cm 长短,倒入盆内喂食。
白颈长尾雉的研究现状及保护建议
白颈长尾雉的研究现状及保护建议李益得;龚洵胜;廖常乐;易建新【摘要】白颈长尾雉(Syrmaticus ellioti)为中国特有的珍稀雉类和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由于砍伐森林、烧山垦植和农业侵占等人类活动的影响而造成栖息地的破坏、丧失和片断化,使白颈长尾雉面临着严重的栖息地片段化和生境丧失的威胁.为了保护白颈长尾雉这个中国特有珍稀物种,本文从栖息地、活动区、空间生态学、食性和繁殖学等领域对白颈长尾雉的研究进行综述,分析了其致危因素并提出了合理的保护建议,以期为白颈长尾雉进一步的研究和保护提供参考.【期刊名称】《家畜生态学报》【年(卷),期】2014(035)002【总页数】4页(P79-82)【关键词】白颈长尾雉;生态学;食性;繁殖学;保护建议【作者】李益得;龚洵胜;廖常乐;易建新【作者单位】娄底职业技术学院,湖南娄底417000;娄底市林业局,湖南娄底417000;株洲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湖南株洲412000;湖南水府庙国家湿地公园,湖南娄底417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11.6白颈长尾雉(Syrmaticus ellioti)属于鸟纲(aves)、鸡形目(Galliformes)、雉科(Phasianidae)、长尾雉属(Syrmaticus),为中国特有种,属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已被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盟(IUCN)定为“VU”物种以及被《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ETS)列为Ⅰ级保护对象。
我国长江以南的安徽南部、浙江、福建、江西、湖南、湖北、贵州、广东、广西等省份是其分布区,约在北纬25°~31°之间,为东洋界华中区东部丘陵平原亚区种类,是典型的地栖性森林鸟类,扩散能力弱,对栖息地依赖性强。
由于人为和自然因素的干扰,白颈长尾雉的栖息地数量和面积不断下降,栖息地片断化严重,栖息地的丧失与片断化已成为其最主要胁迫因子,栖息地的保护是该物种保护最为重要和根本性的手段[1-2]。
白云山一个有9种雉的保护区
白云山一个有9种雉的保护区酉水,湘江四水之一沅水的一级支流,发源于中国17个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之一的武陵山区中部,沿途流经湖北省宣恩县、来凤县,重庆市秀山县,湖南省龙山县、保靖县、永顺县,在湖南省沅陵县汇入沅水。
在酉水中游的石灰岩地貌中有一片难得的绿洲,这就是湖南白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个保护了多种珍稀雉类的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
白云山保护区典型的森林生态系统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为野生动物特别是雉类提供了理想的繁衍生息之地。
保护区分布有9种雉类,占湖南省雉类总数(13种)的69.23%,占武陵山雉类总数的100%,分别是白颈长尾雉、白冠长尾雉、红腹锦鸡、黄腹角雉、红腹角雉、勺鸡、灰胸竹鸡、雉鸡和鹌鹑。
其中,白颈长尾雉、白冠长尾雉、红腹锦鸡、黄腹角雉、灰胸竹鸡属于中国特有雉类,占中国特有雉类种数(20种)的1/4。
雉类乐园中的“社会分工”白颈长尾雉作为白云山这一雉类乐园的重要成员,其雄性华丽的装扮、沉稳的步态,无不彰显“大哥”风范。
它高大魁梧,长80厘米左右,红脸蛋,戴白围巾,穿红马褂、花白衣裳,时刻带着棕色和银灰色相间的长令箭,俨然一副常胜将军的姿态。
白颈长尾雉的栖息地主要分布在海拔600-1300米的砂地、林下地表凋落物层较厚、食物资源相对丰富及山沟水源较好的山谷阔叶林及针阔混交林中。
栖息地内环境适宜,食物丰富,干扰少,它们自由自在地生存繁衍,家族越来越大,数量也达到300-500只。
乐园里的“帅哥”――红腹锦鸡,身材苗条,体重500克左右,头顶及背部有耀眼的金色丝状风衣。
一看这身披的绯红上衣,就知道它们是雉类中的“花花公子”。
人类是女大十八变,雉类却是男大十八变,独自占领一条山岭高声歌唱,看见异性就手舞足蹈,以引起异性注意。
雄性红腹锦鸡自以为长得帅,配对后就无所事事,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四处晃荡。
它们贪玩,起得早,早晨大约4点就吹起床口哨,好似做了一丁点儿事就得到了“金鸡报晓”之美称。
(13)种群——2024年九省联考+2023年四省联考+2021年八省联考生物专项精编
(13)种群——2024年九省联考+2023年四省联考+2021年八省联考生物专项精编一、单选题1.[2024届·安徽·模拟考试]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北极地区冻土大规模解冻,影响了北极地区的生态环境。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北极地区生态系统脆弱与物种丰富度低有关B.气候变暖会导致北极地区各种群的K值变小C.伴随气候变暖,北极苔原生物群落发生次生演替D.气候变暖过程中,北极地区动物生态位发生改变2.[2024届·安徽·模拟考试]调查物种资源现状,可以评估濒危物种和生态系统的受威胁状况,提出科学合理的物种资源保护和利用建议。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种群的数量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出现波动B.人类活动和环境变化是导致物种濒危的重要因素C.物种调查的准确性与样方大小无关而与样方数量有关D.鸟类种群数量调查可通过辨别鸟类鸣叫声差异来进行3.[2024届·广西·模拟考试]人类活动使加拿大盘羊的生境破碎化,大片连续的生境面积减小且被分割为多个大小不同的隔离片段,会形成无法保证物种长期生存的小种群。
这些小种群除面临资源限制,还会因近亲繁殖导致种群消失。
下列关于加拿大盘羊种群叙述错误的是( )A.生境破碎化会降低种群的环境容纳量B.生境破碎化会阻碍种群的迁入和迁出C.小种群的消失是因为种群的死亡率大于出生率D.从大种群随机选择部分个体到小种群可以避免近亲繁殖4.[2024届·吉林·模拟考试]环境DNA(eDNA——环境中的总DNA)技术在鱼类生态学中应用的基本方法是:从目标水体环境(如池塘)中获得eDNA,对鱼类科、属、种等的特定核酸序列扩增、定量和测序。
应用该技术理论上不易实现的是( ) A.外来物种入侵的监测 B.种群年龄结构的建立C.两个种群密度的比较D.两个物种生物量的比较5.[2024届·甘肃·模拟考试]浮游生物的多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水体的质量。
中考生物重点题型二 资料分析题
第二部分福建中考重点题型集训题型二资料分析题类型一传染病、免疫与健康(必考)1. (2019龙岩5月质检)2019年1月2日,“糖丸之父”顾方舟病逝。
他研制的脊灰糖丸活疫苗,使中国于2000年实现了无脊灰状态,这意味着千百万儿童远离了小儿麻痹症。
脊髓灰质炎是一种急性传染病,脊髓灰质炎病毒常侵犯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脊髓前角运动神经细胞,导致肢体松弛性麻痹,多见于儿童,故又名小儿麻痹症。
请回答:(1)中枢神经系统包括________和脊髓。
(2)脊髓灰质是神经元的________集中出现的部位。
(3)脊髓前角运动神经细胞受损,会影响肢体肌肉的收缩,肌肉属于反射弧结构中的________。
(4)小儿麻痹症的病原体是______________。
(5)儿童免疫力较低,从传染病流行的环节看,他们属于____________。
(6)从免疫的角度看,脊灰糖丸活疫苗属于________(填“抗原”或“抗体”)。
2. (2018宁德5月质检)根据资料回答:资料一:据报道,淄博一男子不幸患上尿毒症,他母亲用自己的一颗肾脏给了儿子第二次生命。
肾移植时,患者的免疫系统会对异体器官产生排斥,因此移植手术后需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药物。
资料二:2017年,一则“106名学生染艾滋”的消息引起网友的关注与热议。
艾滋病是由于感染艾滋病病毒引起的,主要传播途径有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性传播等。
中学生感染艾滋病可能性最大的途径是血液传播。
(1)资料中属于传染病的是________,其病原体是由____________和蛋白质外壳组成。
(2)血液流经肾脏后,血液中尿素含量________。
(3)从免疫学角度来说,被移植的肾脏相当于______(填“抗原”或“抗体”)。
(4)请你结合生活实际说说如何避免感染艾滋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鸡形目
黑颈长尾雉HEI JING CHANG WEI ZHI学名:Syrmaticus humiae英文名:Hume’s Pheasant鸟纲鸡形目雉科分布于中国的云南、广西部分地区。
国外见于泰国、缅甸、印度。
黑颈长尾雉(又名聋鸡)栖息于海拔500—3000米的林间。
群居,日行性,多晨昏活动。
性机警,谨慎,飞行低缓。
留鸟。
食性杂,包括植物种子、果实、嫩叶、幼芽、根、昆虫、虫卵、蛹、蜘蛛等。
繁殖期3—7月,雄性有求偶炫耀和争斗,在地面隐蔽处营巢,每产5—9卵,孵化期21—24天,早成鸟。
中国Ⅰ级保护动物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白颈长尾雉BAI JING CHANG WEI ZHI学名:Syrmaticus ellioti英文名:Elliot’s Pheasant鸟纲鸡形目雉科分布于中国的长江以南的华东和华南地区。
中国特有物种。
白颈长尾雉(又名花山鸡)栖居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林带,集小群,日行性,多晨昏活动,性胆怯、机警,善奔走。
留鸟。
以植物叶、茎芽、果实、种子等为食,兼食昆虫等小动物。
繁殖期4—6月,一雄多雌制,雄性求偶炫耀为恻演型,营巢于地面隐蔽处,每产5—8卵,雌鸟孵化,孵化期24—25天,早成鸟,2—3岁性成熟。
中国Ⅰ级保护动物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白冠长尾雉BAI GUAN CHANG WEI ZHI学名:Syrmaticus reevesii英文名:Reeves’ s Pheasant鸟纲鸡形目雉科分布于中国甘肃、陕西、四川、贵州、云南、湖北、湖南、安徽、河南等省。
中国特有种。
白冠长尾雉(又名长尾鸡)栖息于海拔400—2000米的山地森林中。
集群,日行性,晨昏活跃。
留鸟。
性机警,善奔跑、飞翔。
以植物种子、果实、嫩叶、幼芽、块根为食,喜食农作物,兼食昆虫、蜗牛等动物性食物。
繁殖期3—6月,雄性具求偶炫耀,营巢于灌丛、草丛中,每产6—10卵,孵化期24—25天,早成鸟,约2岁性成熟。
白冠长尾雉的习性特点图
白冠长尾雉的习性特点图白冠长尾雉是在海拔1000—2000米左右的中、低山区生活的鸟类多在地形复杂、起伏不平的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以及灌丛和箭竹混杂的林缘陡峭斜坡上单独或集成小群活动。
嗜食袍栎坚果、茅栗坚果、胡颓子果实、胡枝子荚果和袍栎树的嫩叶以及一些草种等。
白冠长尾雉是在海拔1000—2000米左右的中、低山区生活的鸟类多在地形复杂、起伏不平的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以及灌丛和箭竹混杂的林缘陡峭斜坡上单独或集成小群活动。
清晨和黄昏活动频繁雨后的早晨或傍晚常出没在山间小上觅食。
性机警而胆怯善于奔跑和短距离飞翔。
白冠长尾雉一般在清晨天刚发亮约6:30左右就开始活动。
先是在夜宿数上常振动双翅然后悄然滑翔落地、至上午8:00左右活动强度减弱逐渐回到林中隐蔽休息并常在树下地面较空旷干燥处扒窝进行沙浴。
午后在林内游荡活动渐增下午17:30左右再次进入农耕地觅食形成下午的活动高峰。
天黑前白冠长尾雉回到附近林中树上夜宿他们栖息的树为常绿阔叶树。
它栖于海拔阔叶林及针阔混交林内。
白冠长尾雉为杂食性他们以植物性食物为主。
主要还是以植物性食物如树果、树叶、野草为主要食物。
嗜食袍栎坚果、茅栗坚果、胡颓子果实、胡枝子荚果和袍栎树的嫩叶以及一些草种等。
繁殖季节的食性成分中有蚱蜢、夜蛾幼虫、蛹、茧等动物性食物。
在地上营巢一般多在草堆边用爪挖一浅坑略垫以枯草、干枝叶及鸟羽等。
白冠长尾雉还具有美妙的歌喉。
白冠长尾雉是著名的观赏珍禽不仅羽色不凡而且兼具鸣禽的美妙歌喉声音颤抖悦耳可连续反复6~20次之多;最引人注目的是它的长达1.6米以上的两条尾羽以其特长和秀丽而被人们所钟爱。
鸟类的鸣叫是个体间相互信息的传递以表示欢愉、惊恐、召唤、呼应、发情、求食等生理状态是鸟类生活之中透过声音系统的重要联系信息不同的鸣叫所代表的信息具有不同的作用。
因此不论对于个体或种群的生存都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妥打自然保护区鸟类及白冠长尾雉消失原因分析
关键词 : 妥打 , 类 , 鸟 白冠 长 尾 雉
中图分 类号 Q 9.2 5575
文献 标识 码 A
文 章编 号 10 —66(010 一 O4— 6 {3 53 21)3 O4 0 )
Bid Re o c v y i o a Na u e Re e v n a y i n Ca s s f r Di— r s ur e Ur e n Tu d t r s r e a d An lss o u e o s
~
较 大 。年均 阴雨 日数 约 17d 9 。妥 打林 区原 生植 被
已遭破坏 , 但次生 植 被 生 长较 好 。现 主要 是 由栓 皮
栎 Q c vr bi 白 栎 Q bi大 叶 栎 Q g r ai is a l、 . r、 . 形成 的落 叶阔叶 一常绿针 叶混交林 。群 落 中以栎类
4 ”东 经 140 1 ~14 0 4。处 在 云 贵 高原 8, 0 。15” 0 。50 ” 上乌蒙 山 区北段 一个相对 较 为封闭 的高源 河谷洼地
上 , 拨高 度 在 2 0 ( 底 )~2 0 之 问 。周 围 海 00 谷 3 0m 高原半湿 润季风气 候 , 对 冷凉 。年 平均 气 温 1 . 相 O4
Absr c : A ure sc n u td frb r e o r e i o tr s r e i 0 7—2 0 , ih o n o ta t s v y wa o d ce o id r s u c n Tu da Nau e Re ev n 2 0 0 8 wh c fu d a t— tlo 5 s e iso idsb ln i g t r r n 4 fmiis a f8 p ce fb r e o g n o 1 o des a d 3 a le .Th u e ic v r d t a iti ui n o a g 2 e s r y d s o e e h td srb t fa lr e v o
官山保护区白颈长尾雉栖息地适宜性评价
官山保护区白颈长尾雉栖息地适宜性评价陈俊豪;黄晓凤;鲁长虎;姚小华;余泽平【期刊名称】《生态学报》【年(卷),期】2011(031)010【摘要】2009年4月-2009年5月和2009年12月-2010年1月,在江西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白颈长尾雉(Syrmaticus ellioti)繁殖期和越冬期的栖息地进行调查.通过实地调查,结合已有研究结果,确定了官山自然保护区白颈长尾雉栖息地适宜性评价因子,即植被类型、海拔、坡度和坡向等4个栖息地因子.基于"被利用生境-可获得生境比较法",以对各评价因子不同梯度的资源选择指数为依据,确定了白颈长尾雉适宜性评价准则.应用ArcGIS 9.3空间分析功能和栖息地片断化指数,对官山保护区白颈长尾雉栖息地进行了适宜性评价.结果表明:在官山自然保护区适宜白颈长尾雉繁殖的栖息地斑块有502个,总面积为3307h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28.6%,分离度指数和片断化程度指数分别为0.365和0.912;适宜白颈长尾雉越冬的栖息地斑块有514个,总面积2755h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23.8%,分离度指数和片断化程度指数分别为0.443和O.939.官山保护区白颈长尾雉栖息地片断化较严重,片断化现象在白颈长尾雉越冬期加剧.因此,迫切需要采取措施白颈长尾雉现存栖息地进行保护,特别是要高度重视其越冬栖息地的保护.【总页数】12页(P2776-2787)【作者】陈俊豪;黄晓凤;鲁长虎;姚小华;余泽平【作者单位】南京林业大学,南京,210037;江西省林业科学院野生动植物保护研究所,南昌,330032;南京林业大学,南京,210037;江西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江西宜春,336000;江西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江西宜春,336000【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颈长尾雉冬季生境选择 [J], 郑艳霞;2.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颈长尾雉冬季生境选择 [J], 郑艳霞3.官山自然保护区白颈长尾雉季节性生境选择 [J], 刘鹏;张微微4.贵州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白颈长尾雉栖息地研究 [J], 丁平;杨月伟;梁伟;姜仕仁;诸葛阳5.江西省官山自然保护区白颈长尾雉资源调查 [J], 陈利生;吴和平;余泽平;陈琳;左文波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长尾雉~我国特有的鸟
长尾雉~我国特有的鸟
长尾雉主要栖息于我国中部及北部地区,又叫长尾野鸡、地鸡,身体大小和羽毛颜色与野鸡比较相似,是我国独有的禽鸟。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长尾雉,鸟纲、雉科、长尾雉属各种鸟的统称,共有四种,较为常见的是白冠长尾雉。
长尾雉主要以松、柏果实为食。春天进呈油灰色。
长尾雉喜欢夜间在树上栖息,经常在树与树之间轻松飞跃。
人工圈养白冠长尾雉难产治疗方法
人工圈养白冠长尾雉难产治疗方法
溪波;朱家贵;张可银
【期刊名称】《野生动物》
【年(卷),期】2011(32)3
【摘要】难产虽是家禽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现象,但对其在野生雉类中的发生及治疗却了解较少.笔者在人工繁育我国特产濒危雉类白冠长尾雉的过程中,多次发现母雉有难产的现象.2009年,笔者在查阅有关资料后,根据家禽难产的一般治疗方法对2起母雉难产的病例进行了治疗,一例采用按摩、开塞露点滴和喂药的方式,使其当天成功产卵;另一例病情较为严重,在按摩和开塞露点滴无效的情况下,通过手术将卵取出,然后予以缝合和给药治疗.2只母雉在治疗后均痊愈,且恢复产卵.
【总页数】2页(P160-160,179)
【作者】溪波;朱家贵;张可银
【作者单位】河南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信阳,464236;河南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信阳,464236;河南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信阳,464236【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955
【相关文献】
1.白冠长尾雉人工孵化的温度和湿度调控 [J], 杨勇; 陈中山; 赵勇; 吴晓青
2.笼养白冠长尾雉人工孵化和育雏技术初探 [J], 姚艳; 逯金瑶; 李继健; 李芝兰; 姜卫星; 唐松元; 李立
3.笼养白冠长尾雉人工孵化和育雏技术初探 [J], 姚艳; 逯金瑶; 李继健; 李芝兰; 姜卫星; 唐松元; 李立
4.圈养白冠长尾雉人工孵化与人工育雏技术 [J], 黄润基;单芬;肖清;陈武
5.圈养白冠长尾雉人工孵化与人工育雏技术 [J], 黄润基;单芬;肖清;陈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湖南省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名录
湖南省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湖南省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共计360种,隶属于31目86科;种名前带号者为渔业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未标号者由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名录中各科、属、种均按拉丁学名排列;一、哺乳纲刺猬、小缺齿鼹、普通伏翼、爪哇伏翼、灰伏翼、东方蝙蝠、大蝙蝠、长翼蝠、大鼠耳蝠、山蝠、斑蝠、大蹄蝠、中蹄蝠、无尾蹄蝠、双色蹄蝠、普氏蹄蝠、中菊头蝠、小菊头蝠、角菊头蝠、皮氏菊头蝠、鲁氏菊头蝠、马铁菊头蝠、印度假吸血蝠、华南兔、豪猪、扫尾豪猪、赤腹松鼠、隐纹花松鼠、红白鼯鼠、棕鼯鼠、灰鼯鼠、中华竹鼠、银星竹鼠、白腹巨鼠、貉、赤狐、黄鼬、黄腹鼬、鼬獾、猪獾、狗獾、果子狸、食蟹獴、豹猫、野猪、小鹿、赤麂、毛冠鹿二、鸟纲小鸊鷉、凤头鸊鷉、普通鸬鹚、大白鹭、中白鹭、白鹭、池鹭、牛背鹭、苍鹭、草鹭、夜鹭、绿鹭、黄斑苇鳽、紫背苇鳽、栗苇鳽、黑鳽、东方白鹳、小白额雁、灰雁、豆雁、鸿雁、赤麻鸭、翘鼻麻鸭、绿翅鸭、绿头鸭、针尾鸭、花脸鸭、罗纹鸭、斑嘴鸭、赤膀鸭、赤颈鸭、白眉鸭、琵嘴鸭、青头潜鸭、凤头潜鸭、棉凫、长尾鸭、普通秋沙鸭、鹌鹑、中华鹧鸪、白眉山鹧鸪、灰胸竹鸡、雉鸡、白胸苦恶鸡、董鸡、黑水鸡、白骨顶、凤头麦鸡、剑鸻、环颈鸻、丘鹬、扇尾沙锥、针尾沙锥、青脚鹬、红脚鹬、白腰草鹬、矶鹬、白腰杓鹬、黑腹滨鹬、水雉、红嘴鸥、银鸥、山斑鸠、珠颈斑鸠、火斑斑鸠、鹰鹃、四声杜鹃、小杜鹃、中杜鹃、大杜鹃、噪鹃、普通夜鹰、短嘴金丝燕、白腰雨燕、小白腰雨燕、普通翠鸟、蓝翡翠、三宝鸟、戴胜、蚁鴷、斑姬啄木鸟、黑枕绿啄木鸟、大斑啄木鸟、星头啄木鸟、棕腹啄木鸟、栗啄木鸟、家燕、金腰燕、灰喉山椒鸟、赤红山椒鸟、黑短脚鹎、白头鹎、黄臀鹎、白喉红臀鹎、绿鹦嘴鹎、棕背伯劳、虎纹伯劳、红尾伯劳、灰背伯劳、牛头伯劳、黑枕黄鹂、鹊色黄鹂、黑卷尾、灰卷尾、发冠卷尾、八哥、松鸦、红嘴蓝鹊、喜鹊、灰喜鹊、大嘴乌鸦、白颈鸦、秃鼻乌鸦、寒鸦、红胁蓝尾鸲、小燕尾、黑背燕尾、灰背燕尾、紫啸鸫、乌鸫、斑鸫、棕颈钩嘴鹛、锈脸钩嘴鹛、黑脸噪鹛、黑领噪鹛、画眉、红嘴相思鸟、棕头鸦雀、寿带、大山雀、黄腹山雀、绿背山雀、黄颊山雀、红头长尾山雀、普通鳾、蓝喉太阳鸟、叉尾太阳鸟、暗绿绣眼鸟、树麻雀、金翅雀、黑头蜡嘴雀、黑尾蜡嘴雀、黄喉鹂、黄胸鵐、三、爬行纲平胸龟、乌龟、黄缘盒龟、眼斑龟、锯缘摄龟、中华鳖、多疣壁虎、丽棘蜥、变色树蜥、北草蜥、南草蜥、石龙子、铜蜓蜥、脆蛇蜥、白尾双足蜥、钩盲蛇、海南闪鳞蛇、黑脊蛇、白眉腹链蛇、锈链腹链蛇、丽纹腹链蛇、坡普腹链蛇、棕黑腹链蛇、草腹链蛇、绞花林蛇、繁花林蛇、钝尾两头蛇、翠青蛇、黄链蛇、赤链蛇、双斑锦蛇、王锦蛇、灰腹绿锦蛇、玉斑锦蛇、紫灰锦蛇、红点锦蛇、棕黑锦蛇、黑眉锦蛇、中国水蛇、颈棱蛇、方花小头蛇、小头蛇、台湾小头蛇、饰纹小头蛇、黑背白环蛇、横纹后棱蛇、山溪后棱蛇、莽山后棱蛇、钝头蛇、福建颈斑蛇、紫沙蛇、横纹斜鳞蛇、崇安斜鳞蛇、斜鳞蛇、灰鼠蛇、滑鼠蛇、虎斑颈槽蛇、黑头剑蛇、环纹华游蛇、赤练华游蛇、华游蛇、渔游蛇、乌梢蛇、银环蛇、丽纹蛇、福建丽纹蛇、舟山眼镜蛇、眼镜王蛇、短尾蝮、白头蝰、尖吻蝮、莽山烙铁头蛇、山烙铁头蛇、竹叶青蛇、菜花原矛头蝮、原矛头蝮、四、两栖纲东方蝾螈、黑斑肥螈、无斑肥螈、尾斑瘰螈、中国瘰螈、宽头短腿蟾、福建掌突蟾、淡肩角蟾、挂墩角蟾、莽山角蟾、尾突角蟾、小角蟾、棘指角蟾、红点齿蟾、峨眉髭蟾、崇安髭蟾※、中华蟾蜍、黑眶蟾蜍、无斑树蟾、中国树蟾、三港树蟾、华西树蟾、崇安湍蛙、华南湍蛙、弹琴蛙、无指盘臭蛙、沼蛙、湖北金线蛙、昭觉林蛙、峨眉林蛙、大头蛙、阔褶蛙、泽蛙、大绿蛙、龙胜臭蛙、绿臭蛙、黑斑蛙、隆肛蛙、桑植蛙※、花臭蛙、竹叶蛙、棘腹蛙、小棘蛙、棘侧蛙、棘胸蛙、双团棘胸蛙、金秀小树蛙、金甫树蛙、大泛树娃、斑腿泛树蛙、黑点泛树蛙、峨眉泛树蛙、粗皮姬蛙、小弧斑姬蛙、饰纹姬蛙、花姬蛙五、鱼纲鲥鱼、刀鲚、太湖新银鱼、胭脂鱼、鯮、鳤、中华倒刺鲃、白甲鱼、稀有白甲鱼、吉首光唇鱼、瓣结鱼、洞庭华鲮、泸溪直口鲮、湖南吻鮈、湘江蛇鮈、洞庭小鳔鮈、岩原鲤、长薄鳅、衡阳薄鳅、厚唇原吸鳅、胡子鲶、波纹鳜、暗鳜、长体鳜、叉尾斗鱼、月鳢、六、腹足纲中华圆田螺、卵河螺、中国小豆螺七、瓣鳃纲微红楔蚌、三型矛蚌、猪耳丽蚌、背瘤丽蚌八、甲壳纲瞽米虾、湖南米虾、半瞽米虾、脚形肢米虾、多刺新米虾长刺拟米虾、中华缺鞭米虾湖南省地方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湖南省地方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08种及重楼属所有种8种,共计116种,隶属于44科、77属;名录还包括古树名木,古树指树龄100年或胸径100公分以上的野生树木;名木指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辖区内的树木、对重大历史事件具有纪念意义的树木、党和国家领导人和国际友人栽植的树木;种名前带号者为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或渔业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未标号者由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名录中各科、属、种均按拉丁学名排列;蕨类植物 7种福建观音座莲、狭基巢蕨、中华双扇蕨、大平鳞毛蕨、低头贯众、卡罗利拟小石松、粗梗水蕨裸子植物 10种黄枝油杉、江南油杉、铁坚油杉、黄山松、铁杉、长苞铁杉、竹柏、罗汉松、百日青、穗花杉被子植物 91种血皮槭、毛果槭、金钱槭、中华猕猴桃、毛花猕猴桃、天师栗、宽叶泽苔草、五梭苦丁茶、马蹄参、中华五加、湖南参、刺楸、竹节参、多脉凤仙花、小八角莲、六角莲、八角莲、华南桦、香桦、领春木、钩栲、饭甑青冈、赤皮青冈、雷公青冈、毛果青冈、台湾水青冈、水青冈、金毛石栎、山羊角树、伊桐、山拐枣、粗筒唇柱苣苔、方竹、罗汉竹、斑竹、紫竹、蕈树、大果马蹄荷、红檵木、龙舌草、粘木、湖南山核桃、青钱柳、广东琼楠、猴樟、沉水樟、黄樟、少花桂、川桂、竹叶楠、细叶楠、舞草、小叶红豆、苍叶红豆、木荚红豆、亮叶猴耳环、重楼属共8种,通称“七叶一枝花”尾叶紫薇、川黔紫薇、天女木兰、武当玉兰、红花木莲、巴东木莲、乐昌含笑、多花含笑、金叶含笑、黄心夜合、乐东拟单性木兰、白桂木、长穗桑、芡实、萍蓬草、中华萍蓬草、睡莲、毛鳞省藤、石山棕、灵香草、川鄂獐耳细辛、尾囊草、柑橘、银鹊树、瑶山梭锣树、雪峰山梭椤树、长瓣短柱茶、大红花茶、四川大头茶、紫茎、银钟花、怀化秤锤树、大果安息香、香蒲、青檀;。
浙江开化成为“中国白颈长尾雉之乡”
浙江开化成为“中国白颈长尾雉之乡”
程向红
【期刊名称】《《绿色中国A版》》
【年(卷),期】2011(000)005
【摘要】4月10日,以"科学爱鸟护鸟、保护白颈长尾雉、弘扬生态文明"为主题的开化县2011年"爱鸟周"启动暨"中国白颈长尾雉之乡"授牌仪式在开化县城荷花广场隆重举行,开化县被正式命名为“中国白颈长尾雉之乡”。
国家林业局保护司巡视员陈建伟,
【总页数】1页(P68)
【作者】程向红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浙江西部白颈长尾雉栖息地片断化研究 [J], 丁平;姜仕仁;诸葛阳
2.笼养白颈长尾雉和黑颈长尾雉冬季能量代谢的比较研究 [J], 骆鹰;庾太林;李汉华;庞玉婷;陈莹
3.开化荣膺“中国白颈长尾雉之乡”称号 [J], 程向红
4.浙江开化成为“中国白颈长尾雉之乡” [J], 程向红
5.笼养黑颈长尾雉和白颈长尾雉代谢产热特征及体温调节(英文) [J], 骆鹰;庾太林;黄乘明;赵彤;李汉华;李常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野放只白颈长尾雉野保中心已繁殖余只
本报长沙11月8日电(记者侯琳良)7日16只白颈长尾雉在长沙县大山冲森林公园等地被野放大自然开始自食其力新生活。
据介绍白颈长尾雉系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全球濒危物种也是我国特有珍稀濒危物种目前野外数量极为稀少。
分布于江西、湖南以及浙江西部、福建广东北部、贵州东部及安徽南部。
内陆地区栖息于海拔1000—1500米处沿海地区可见于海拔200—500米的地方。
“我们通过人工繁育再把它们放飞大自然从而扩大野外生存种群。
”负责此次野放工作的湖南省野生动物救护繁殖中心负责人介绍这在湖南尚属首次。
该中心从1996年开展白颈长尾雉救护工作并对白颈长尾雉进行人工养殖与饲养管理、人工孵化育雏等目前已人工繁殖白颈长尾雉300余只建立了白颈长尾雉人工繁殖种群。
此次野放的白颈长尾雉为8雄8雌具备了较强的野外生存能力。
这次野放的白颈长尾雉身上都佩戴了卫星定位追踪器研究者可据此获得其活动轨迹、存活状况以及环境融入情况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