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考语文考点练习:文言文阅读之史传类(三十五)
高考文言文之“史传类文言文”
高考必考之“史传类文言文”——《史记》5篇阅读(附答案和全文翻译)(一)丞相平者,阳武户牖乡人也。
少时家贫,好读书。
里中社,平为宰①,分肉食甚均。
父老曰:“善,孺子之为宰!”平曰:“嗟乎,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是肉矣!”涉起而王,使周市略定地。
立咎为王,与军相攻于临济。
平从少年往事王咎于临济。
王以为太仆。
说王不听,人或谗之,平亡去。
久之,项羽略地至河上,平往归之,从入破。
平惧诛,乃封其金与印,使使归项王,而平身间行仗剑亡。
平遂至修武降汉。
其后,楚急攻,绝汉甬道,围汉王于荥阳城。
久之,汉王患之,请割荥阳以西以和,项王不听。
汉王谓平曰:“天下纷纷,何时定乎?”平曰:“项王为人,恭敬爱人,士之廉节好礼者多归之。
至于行功爵邑,重之,士亦以此不附。
顾楚有可乱者,彼项王骨鲠之臣亚父、钟离眛、龙且、周殷之属,不过数人耳。
大王诚能出捐数万斤金,行反间,间其君臣以疑其心,项王为人意忌信谗,必相诛。
汉因举兵而攻之,破楚必矣。
”汉王以为然,乃出黄金四万斤,与平,恣所为,不问其出入。
平既多以金纵反间于楚军,宣言诸将钟离眛等为项王将,功多矣,然而终不得裂地而王,欲与汉为一,以灭项氏而分王其地。
项羽果意不信钟离眛等。
项王既疑之,使使至汉。
汉王为太牢具,举进。
见楚使,详惊曰:“吾以为亚父使,乃项王使!”复持去,更以恶草具②进楚使。
楚使归,具以报项王。
项王果大疑亚父。
(节选自《史记·丞相世家》)【注】①宰:主持割肉的人。
②恶草具:粗劣的饭食。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涉起而王王:称王B.使使归项王使:使者C.大王诚能出捐数万斤金捐:捐赠D. 项羽果意不信钟离眛等意:怀疑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平的离间计谋的一组是( )①项王为人,恭敬爱人②行反间,间其君臣以疑其心③多以金纵反间于楚军④宣言……欲与汉为一,以灭项氏而分王其地⑤佯惊曰:“吾以为亚父使,乃项王使!” ⑥未至城,疽发背而死A.①②④ B.①⑤⑥ C.②③④ D.③⑤⑥3.下列对原文有关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平少年时虽然家境贫穷,但是喜欢读书。
文言文阅读史传类
答案
摄:提起。
考点提升练(一)
1 2 3 4 5
史传类
6 7 8
2.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章惇“穷凶 稔恶”的一组是 ( ) ①朱服为御史, 惇密使客达意于服 ②惇父冒占民沈立田,立遮诉惇, 惇系之开封 ③请诏中外察民妄语者论如律 ④民有被酒狂讹者,诏贷其死,惇 竟论杀之 ⑤为山陵使,灵举陷泽中,逾宿而行 ⑥惇又以为强夺民居,下州追民究治 A.①④⑤ C.②③⑥ B.①③⑥ D.②④⑤
参考译文
元丰三年,章惇被授 予参知政事。朱服担任御 史,章惇秘密地派他的门 客向朱服传达意旨,被朱 服告发。章惇的父亲侵占 百姓沈立的田地,沈立拦 路向章惇告状,章惇把他 抓到开封。因为犯了这两 个罪,章惇被罢免,任蔡
考点提升练(一)
1 2 3 4 5
史传类
6 7 8
元丰三年,拜参知政事。朱服为 御史, 惇密使客达意于服, 为服所白。 惇父冒占民沈立田,立遮诉惇,惇系 之开封。 坐二罪, 罢知蔡州, 又历陈、 定二州。五年,召拜门下侍郎。丰稷 奏曰:“官府肇 新而惇首用,非稽古 . 建官意。”稷坐左迁。谏官赵彦若又 疏惇无行,不报。
参考译文
起初,宋神宗采用王 安石的建议,开挖熙河, 谋取灵州、夏州,用兵十 多年没有停息。等到听说 永乐城战败的消息,宋神 宗在宫室的门屏之间痛 哭,从而导致生病,所以 元祐年间的宰相推断他的 意图,专门对外实行怀柔
考点提升练(一)
1 2 3 4 5
史传类
6 7 8
2010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必备精品系列之十文言文阅读史传体
第十单元:文言文阅读(史传体)传记类阅读是文言文阅读的重头戏,在2006年以前基本上是独霸高考文言文试题选材, 此后,古代散文、小品文甚至古小说异军突起,但传记类的“浅易”和取材广泛的特点,使得它仍旧有着强大的生命力。
考生阅读传记类的文章,要注意古代史传文叙事、写人的特点,还要注意高考试题往往对原文有删节的特点。
今年高考试卷中,考查史专体的有全国卷I、n、广东卷、湖北卷、天津卷、福建卷、辽宁卷、江西卷、海南宁夏卷、上海卷等,纵观这些试卷发现:①从表达方式来说,以叙述为主,偶或有一点议论,或者是作者直接发议论,或者是借人物之口发议论;②从运用的词语说,主要是常见的文言实词和常见的文言虚词,较少涉及非常见的实词和虚词;③从句式上说,主要运用常见的文言文的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疑问句等,极少出现非常见的文言句式;④从内容上说,与作者写作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没有更多的联系,较少涉及古代的名物典章制度。
因此高考所选择的古代文语段几乎全是史传文的语段。
这样的语段,一般高中毕业生阅读是不太困难的。
一、(全国卷1)(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
魏德深,本巨鹿人也。
祖冲,仕周,为刑部大夫、建州刺史,因家弘农。
父毗,郁林令。
德深初为隋文帝挽郎,后历冯翊书佐、武阳郡司户,书佐,以能迁贵乡长。
为政清净,不严而肃。
会兴辽东之役,征税百端,使人往来,责成郡县。
于时王纲弛紊,吏多赃贿,所在征敛,人不堪.命。
唯德深一县,有无相通,不竭其力,所求皆给,而百姓不扰。
于时盗贼群起,武阳诸城多被沦陷,唯贵乡独全。
郡丞元宝藏受诏逐捕盗贼,每战不利,则器械必尽,辄征发于人,动以军法从事,如此者数矣。
其邻城营造,皆聚于听事,吏人递相督责,昼夜喧嚣,犹不能济。
德深各问其所欲,任随便修营,官府寂然,恒若无事。
唯约束长吏,所修不须过胜余县,使百姓劳苦。
然在下各自竭心,常为诸县之最。
寻转馆陶长,贵乡吏人闻之,相与言及其事,皆歔欷流涕,语不成声。
十年高考语文全国卷文言文阅读真题及答案解析(2010年)
十年高考语文全国卷文言文阅读真题及答案解析(2010年)十年高考语文全国卷文言文阅读真题及答案解析2010年全国卷(卷1及卷2)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2010年全国卷1)王祎,字子充,义乌人。
幼敏慧,及长,身长岳立,屹有伟度,以文章名世。
睹元政衰敝,为书七八千言上时宰。
危素、张起岩并荐,不报.。
隐青岩山,著书,名日盛。
太祖征江西,祎献颂。
太祖喜曰:“江南有二儒,卿与宋濂耳。
学问之博,卿不如濂。
才思之雄,濂不如卿。
”太祖创礼贤馆,召置馆中。
累迁侍礼郎,掌起居注。
同知南康府事,多惠政,赐金带宠.之。
太祖将即位,召还,议礼。
洪武元年八月,上疏言:“祈天永命之要,在忠厚以存心,宽大以为政,法.天道,顺人心。
雷霆霜雪,可暂不可常。
浙西既平,科敛当减。
”太祖嘉纳之,然不能尽从也。
明年修《元史》,命祎与濂为总裁。
祎史事擅长,裁烦剔秽,力任笔削。
书成,擢翰林待制,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
奉诏预教大本堂,经明理达,善开导。
召对殿廷,必赐坐,从容宴语。
五年正月议招谕云南,命祎赍诏往。
至则谕梁王,亟宜奉版图归职方,不然天讨旦夕至。
王不听,馆别室。
他日,又谕曰:“朝廷以云南百万生灵,不欲歼于锋刃。
若恃险远,抗明命,悔无及矣。
”梁王骇服,即为改馆。
会元遣脱脱征饷,胁王以危言,必欲杀祎。
王不得已出祎见之,脱脱欲屈祎,祎叱曰:“天既讫汝元命,我朝实代之。
汝爝火馀烬,敢与日月争明邪!且我与汝皆使也,岂为汝屈!”或劝脱脱曰:“王公素负重名,不可害。
”脱脱攘臂曰:“今虽孔圣,义不得存。
”祎顾王曰:“汝杀我,天兵继至,汝祸不旋踵矣。
”遂遇害。
(节选自《明史·王祎传》)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危素、张起岩并荐,不报.报:答复。
B.多惠政,赐金带宠.之宠:重用。
C.祈.天永命之要祈:恳求。
D.法.天道,顺人心法:效仿。
9.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王祎有非凡胆识的一组是(3分)①为书七八千言上时宰②雷霆霜雪,可暂不可常③浙西集平,科敛当减④裁烦剔秽,力任笔削⑤亟宜奉版图归职方⑥天兵继至,汝祸不旋踵矣A.①②⑤B.①③⑥C.②③④D.④⑤⑥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王祎兼有堂堂仪表和雄健才思。
2010年高考语文考点练习:文言文阅读之史传类(二十五)
五、(08四川绵阳市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阅读下面的这段文言文,完成1~4题。
与于襄阳书①韩愈七月三日,将仕郎、守国子四门博士韩愈,谨奉书尚书阁下:士之能享大名,显当世者,莫不有先达之士,负天下之望者为之前焉。
士之能垂休.光。
照后世者,亦莫不有后进之士,负天下之望者为之后焉。
莫为之前,虽美而不彰;莫为之后,虽盛而不传。
是二人者,未始不相.须.也。
然而千百载乃一相遇焉!岂上之人无可援,下之人无可推欤?何其相须之殷,而相遇之疏也?其故在下之人负.其能,不肯谄其上;上之人负其位,不肯顾其下。
故高材多戚戚之穷,盛位无赫赫之光。
是二人者之所为,皆过也。
未尝干.之,不可谓上无其人;未尝求之,不可谓下无其人。
愈之诵此言久矣,未尝敢以闻于人。
侧闻阁下抱不世之才,特立而独行,道方而事实;卷舒不随乎时,文武为其所用,岂愈所谓其人哉?抑未闻后进之士,有遇知于左右,获礼于门下者,岂求之而未得邪?将志存乎立功,而事专乎报主,虽遇其人,未暇礼邪?何其宜闻而久不闻也。
愈虽不材,其自处不敢后于恒人,阁下将求之而未得欤?古人有言:“请自隗始。
”②愈今者惟朝夕刍米仆赁之资是急,不过费阁下一朝之享而足也。
如曰:“吾志存乎立功,而事专乎报主,虽遇其人,未暇礼焉。
”则非愈之所敢知也。
世之龊龊者,既不足以语之;磊落奇伟之人,又不能听焉,则信乎命之穷也!谨献旧所为文一十八首。
如赐览观,亦足知其志之所存。
愈恐惧再拜。
(选自《古文观止》)【注】①这是韩愈所写的一封请求引荐的信。
于襄阳,名由页,字名元。
深得唐德宗器重。
因做过襄州大都督,故称于襄阳。
②燕昭王欲招致天下贤才,问计于郭隗,郭隗回答:“王必欲致士,请自隗始!”韩愈以郭隗自比,用谦逊的口气希望得到提拔。
1.对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士之能垂休.光休:美好B.未始不相.须.也相须:互相依赖C.在下之人负.其能,不肯谄其上负:仗恃D.未尝干.之干:从事答案 D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负天下之望者为之前焉.A.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然而千百载乃.一相遇焉B.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何其相须之.殷,而相遇之.疏也C.民归之,由水之.就下亦足知其.志之所存D.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答案 D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在文中既表现了自己积极进仕的心情,又对达官贵人提出了尖锐的批评。
高中文言文史传类文本阅读(有详解)
语文史传类文本阅读(1)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李继昌字世长。
初,父崇矩与太祖同府厚善,每太祖诞辰,必遣继昌奉币为寿。
尝畀弱弓轻矢,教以射法。
建隆三年,荫补西头供奉官。
太祖欲选尚..公主,崇矩谦让不敢当,亟为继昌聘妇,太祖颇不悦。
开宝..五年,继昌迁如京副使。
后入为东头供奉官,监大名府商税,岁课增羡。
会诏择廷臣有劳者,府以名闻。
至道二年,蜀贼平,余党颇啸聚,拜峡路二十五州军捉贼招安都巡检使。
贼酋喻雷烧者,久为民患,以金带遗继昌,继昌伪纳之,贼懈不设备,因掩杀之。
咸平三年,王均乱蜀,与雷有终、上官正等同受诏进讨,寨于城西门。
贼忽开城伪遁,有终等各以所部径入,继昌亟止之不听,因独还寨。
贼果闭关发伏,有终等仅以身免。
继昌按堵如故,所部诸校闻城中战声,泣请引去。
继昌曰:“当俟主帅..命。
”是夕有终驰报至徙继昌屯雁桥门三月破弥牟寨斩首千级均脱走。
继昌入城,严戒部下,无扰民者。
获妇女童幼置空寺中,俟事平遣还其家。
继昌急领兵追贼至资州,闻均枭首乃还。
大中祥符元年,进秩东上閤门使。
俄以目疾求归京师。
少愈,令枢密院传旨,将真拜刺史。
继昌以疾表求休致..。
未几,改右骁卫大将军。
其子遵勖,尚万寿长公主。
天禧初,主诞日,邀继昌过其家,迎拜为寿。
帝知之,密以器币、珍果等赐之。
二年冬,卒,年七十二。
继昌为治尚宽,任峡路时,与上官正联职。
正残忍好杀,尝有县胥护刍粮,地远后期,正令斩之,继昌徐为解贷焉。
郑伸者,早死,其母贫饿,尝诣继昌乞丐。
继昌召见,与白金百两,时人称之。
(选自《宋史·列传第十六》,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是夕/有终驰报至/徙继昌屯雁桥门/三月/破弥牟寨/斩首千级/均脱走B.是夕/有终驰/报至徙继昌屯雁桥门/三月/破弥牟寨/斩首/千级均脱走C.是夕/有终驰/报至徙继昌屯雁桥门/三月破弥牟寨/斩首千级/均脱走D.是夕/有终驰报至/徙继昌屯雁桥门/三月破弥牟寨/斩首/千级均脱走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选尚,在此意为被选中与公主婚配。
2010年高考语文考点练习:文言文阅读之史传类(三十三)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长安雪下望月记舒元舆今年子月月望,长安重雪终日,玉花搅空,舞下散地,予与友生喜之。
因自所居南行百许步,登崇冈,上青龙寺门。
门高出绝寰埃,宜写目放抱。
今之日尽得雪境,惟长安多高,我不与并。
日既夕,为寺僧道深所留,遂引入堂中。
初夜有皓影入室,室中人咸谓雪光射来,复开门偶立,见冱云①驳尽,太虚真气如帐碧.玉。
有月一轮,其大如盘,色如银,凝照东方,辗碧玉上征,不见辙迹。
至乙夜,帖悬天心。
予喜方雪而望舒复至,乃与友生出大门恣视。
直前终南,开千叠屏风,张其一方。
东原接去,.与蓝岩骊峦,群琼含光。
北朝天宫,宫中有崇阙洪观,如甃珪叠璐,出空横虚。
.此时定身周目,谓六合八极,作我虚室。
峨峨帝城,白玉之京,觉我五藏出濯清光中,俗埃落地。
涂然②寒胶,莹然鲜著,彻入骨肉。
众骸跃举,若生羽翎,与神仙人游云天汗漫之上,冲然而不知其足犹蹋寺地,身犹求世名。
二三子相视,亦不知向之从何而来,今之从何而遁。
不讳言,不声,复根还始,认得真性。
非天借静象,安能辅吾浩然之气若是邪!.且冬之时凝冱有之矣,若求其上月下雪,中零清霜,如今夕或寡。
某以其寡不易会,而三者俱白,故序之耳。
(选自《古文鉴赏辞典》)【注】①冱云:寒云。
②涂然:涂饰、涂抹的样子。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驳:消散恣:尽情崇:高高的遁:逃跑A.见冱云驳尽.B.乃与友生出大门恣视.C.宫中有崇阙洪观.D.今之从何而遁.答案 D。
2010年高考语文考点练习:文言文阅读之史传类(4)
2010年高考语文考点练习:文言文阅读之史传类(4)五、(09年重庆卷)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
人有明珠,莫不贵重,若以弹雀、岂非可惜?况人之性命甚于明珠,见金钱财帛不惧刑网,径即受纳,乃是不惜性命。
明珠是身外之物,尚不可弹雀,何况性命之重,乃以博.财物耶?群臣若能备尽忠直,益国利人,则官爵立至。
皆不能以此道求荣,遂妄受财物,赃贿既露,其身亦殒,实为可笑。
贪人不解爱财也,至如内外官五品以上,禄秩.优厚,一年所得,其数自多。
若受人财贿,不过数万,一朝彰露,禄秩削夺,此岂是解爱财物?规.小得而大失者也。
昔公仪休性嗜鱼,而不受人鱼,其鱼长存。
且为主贪,必丧其国:为臣贪,必亡其身。
《诗》云:“大风有隧,贪人败类。
”固非谬言也。
昔秦惠王欲伐蜀,不知其径,乃刻五石牛,臵金其后。
蜀人见之,以为牛能便金,蜀王使五丁力士拖牛入蜀。
道成,秦师随而伐之,蜀国遂亡。
汉大司农田延年赃贿三千万,事觉.自死。
如此之流,何可胜记!若能小心奉法,常畏天地,非但百姓安宁,自身常得欢乐。
古人云:“贤者多财损其志,愚者多财生其过。
”此言可为深诫。
若徇私贪浊非止坏公法损百姓纵事未发闻中心岂不常惧?恐惧既多,亦有因而致死。
大丈夫岂得苟贪财物,以害及身命,使子孙每怀愧耻耶?古人云:“鸟栖于林,犹恐其不高,复巢于木末;鱼藏于水,犹恐其不深,复穴于窟下。
然而为人所获者,皆由贪饵故也。
”今人臣受任,居高位,食厚禄,当须履忠正,蹈公清,则无灾害,长守富贵矣。
古人云:“祸福无门,惟人所召。
”然陷其身者,皆为贪冒财利,与夫鱼鸟何以异哉?(节选自《贞观政要·贪鄙》)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乃以博.财物耶博:增加B.禄秩.优厚秩:品级C.规.小得而大失者也规:谋求D.事觉.自死觉:败露答案 A解析博:换取、接受。
9.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贪鄙”的恶果的一组是()①遂妄受财物,赃贿既露,其身亦殒②一朝彰露,禄秩削夺③道成,秦师随而伐之,蜀国遂亡④愚者多财生其过⑤使子孙每怀愧耻耶⑥祸福无门,惟人所召A.①③④B.①②⑤C.②③⑥D.④⑤⑥答案 B解析考查筛选文中信息要点和对文意把握的能力。
高考文言文之“史传类文言文”
高考必考之“史传类文言文”——《史记》5篇阅读(附答案和全文翻译)(一)丞相平者,阳武户牖乡人也。
少时家贫,好读书。
里中社,平为宰①,分肉食甚均。
父老曰:“善,孺子之为宰!”平曰:“嗟乎,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是肉矣!”涉起而王,使周市略定地。
立咎为王,与军相攻于临济。
平从少年往事王咎于临济。
王以为太仆。
说王不听,人或谗之,平亡去。
久之,项羽略地至河上,平往归之,从入破。
平惧诛,乃封其金与印,使使归项王,而平身间行仗剑亡。
平遂至修武降汉。
其后,楚急攻,绝汉甬道,围汉王于荥阳城。
久之,汉王患之,请割荥阳以西以和,项王不听。
汉王谓平曰:“天下纷纷,何时定乎?”平曰:“项王为人,恭敬爱人,士之廉节好礼者多归之。
至于行功爵邑,重之,士亦以此不附。
顾楚有可乱者,彼项王骨鲠之臣亚父、钟离眛、龙且、周殷之属,不过数人耳。
大王诚能出捐数万斤金,行反间,间其君臣以疑其心,项王为人意忌信谗,必相诛。
汉因举兵而攻之,破楚必矣。
”汉王以为然,乃出黄金四万斤,与平,恣所为,不问其出入。
平既多以金纵反间于楚军,宣言诸将钟离眛等为项王将,功多矣,然而终不得裂地而王,欲与汉为一,以灭项氏而分王其地。
项羽果意不信钟离眛等。
项王既疑之,使使至汉。
汉王为太牢具,举进。
见楚使,详惊曰:“吾以为亚父使,乃项王使!”复持去,更以恶草具②进楚使。
楚使归,具以报项王。
项王果大疑亚父。
(节选自《史记·丞相世家》)【注】①宰:主持割肉的人。
②恶草具:粗劣的饭食。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涉起而王王:称王B.使使归项王使:使者C.大王诚能出捐数万斤金捐:捐赠D. 项羽果意不信钟离眛等意:怀疑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平的离间计谋的一组是( )①项王为人,恭敬爱人②行反间,间其君臣以疑其心③多以金纵反间于楚军④宣言……欲与汉为一,以灭项氏而分王其地⑤佯惊曰:“吾以为亚父使,乃项王使!” ⑥未至城,疽发背而死A.①②④ B.①⑤⑥ C.②③④ D.③⑤⑥3.下列对原文有关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平少年时虽然家境贫穷,但是喜欢读书。
201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十二学案文言文阅读(史传体)
201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十二学案文言文阅读(史传体)2010高考语二轮复习专题十二学案言阅读(史传体)一翻译方法“留”,就是保留。
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删”,就是删除。
删掉无须译出的言虚词。
比如“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沛公的侍卫樊哙。
“者也”是语尾助词,不译“补”,就是增补。
(1)变单音词为双音词;(2)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3)补出省略了的语句。
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换”,就是替换。
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
如把“吾、余、予”等换成“我”,把“尔、汝”等换成“你”。
“调”就是调整。
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
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介宾后置句、定语后置句等翻译时一般应调整语序,以便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
“变”,就是变通。
在忠实于原的基础上,活译有关字。
如“波澜不惊”,可活译成“(湖面)风平浪静”古翻译口诀古翻译,自有顺序,首览全篇,掌握大意;先明主题,搜集信息,由段到句,从句到词,全都理解,连贯一起,对待难句,则需心细,照顾前,联系后句,仔细斟酌,揣摩语气,力求做到,合情合理,词句之间,联系紧密。
若有省略,补出本意,加上括号,表示增益。
人名地名,不必翻译,人身称谓,依照贯例,“吾”“余”为我,”尔”“汝”为你。
省略倒装,都有规律实词虚词,随释义,敏化语感,因句而异。
译完之后,还须仔细,逐句对照,体会语气,句子流畅,再行搁笔二归纳要点概括中心1、整体阅读,总体把握,依据体特点抓重点。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阅读是基础。
阅读时要始终带着如下几方面的问题思考:(1)写了一些什么人的一些什么事;(2)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局如何;(3)说了一些什么道理;(4)是以什么作为说理依据的。
具体说,对记叙性字,要理清时间、地点、人物、事的前因后果;一般的传记,要弄清作者记了哪几事,表现了人物的哪些性格特点和精神风貌。
2010年高考语文考点练习:文言文阅读之史传类(三十四)
一日,偕诸舅⑤及两弟⑥游洲中,忽小艇飞来,一老翁向予戟手,至则外大父方伯公⑦..
也。登洲大笑:“若等谩我取乐!”次日,送《游锦石洲》诗一首,用蝇头字跋诗尾曰:“老怀衰飒,不知所云,若为我涂抹,虽一字不留亦可。”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袁中道《龚春所公传》)
【注】 ①六合:今江苏六合。县有灵岩山,山下玛瑙涧产五色文石,价格不菲。②净练:洁白之绢,比喻江水。③小李将军:李昭道,画家。④簏:小篓子,用于放置笔墨纸砚等。⑤诸舅:指龚仲敏、龚仲庆等。⑥两弟:指袁宏道、袁中道。⑦外大父方伯公:即袁氏兄弟的外祖父龚大器,字容卿,号春所,官至河南布政使(本文称方伯,是沿用旧名)。退休后与诸子孙唱和,推为南平(诗社名)社长。
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余家江上。江心涌出一洲,长可五、七里,满洲皆五色石子。或洁白如玉,或红黄透明.
如玛瑙,如今时所重六合①石子,千钱一枚者,不可胜计。
余屡同友人泛舟登焉,净练②外绕,花绣内攒,列坐其上,似在瑶岛中。余尝拾取数枚归,一类雀卵,中分玄黄二色;一类圭,正青色,红纹数道,如秋天晚霞;又一枚,黑地布.
嗟夫!此番归去,欲再睹御史偕予兄及诸甥游石洲,以公老,难于往来,弗约。已至洲,方共饮酒,拾石子,俄见雪浪中有舠迅疾而下,中有一老翁踞胡床,指麾江山,旁若无人。互相猜疑。逼视之,则公也。舟已近,公于舟中大呼曰:“何为遂弃老子耶!”登洲,即于洲上舞拳数道,以示勇。诸人皆大笑极欢,至深夜乃归。各分韵记游,公归,诗已成,即于灯下作蝇头细字书之。明日黎明,遣使持诗遍示诸人。俱以游倦晏起,不得一字,皆大笑。 .
2010年高考语文考点练习:文言文阅读之史传类(二十四)
一、(08上海春招考试)阅读下文,完成第1~4题。
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不能免也。
乐必发诸声音,形于动静,人道也。
声音动静,性术之变,尽于此矣。
故人不能无乐,乐不能无形。
形而不为道,不能无乱。
先王恶其乱,故制雅颂之声以道之,使其声足以乐而不流,使其文足以纶而不息,使其曲直繁省廉肉①节奏,足以感动人之善心而已矣,不使放心邪气得接焉,是先王立乐之方②也。
是故乐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在族长乡里之中,长幼同听之,则莫不和顺;在阖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
故乐者,审一以定和,比物以饰节,节奏合以成文,所以合和父子君臣,附亲万民也,是先王立乐之方也。
故听其雅颂之声,志意得广焉。
执其干戚,习其俯仰诎信,容貌得庄焉;行其缀兆③,要其节奏,行列得正焉,进退得齐焉。
故乐者天地之齐,中和之纪,人情之所不能免也。
(节选自《史记·乐书第二》)【注】①廉肉:乐声的低沉短促与婉转圆润。
②方:原则。
③缀兆:指古代乐舞中舞者的行列位置。
1.《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答案汉书2.本文认为,音乐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和。
答案声音、动静、节奏3.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音乐的产生源于感情的自然流露。
B.人们的感情变化可以通过音乐表现出来。
C.音乐应足以使人快乐,但不能流于形式。
D.音乐节奏可使舞者动作整齐、进退有序。
答案C4.作者认为“乐”能带来“和”,“和”具体表现在:(1);(2);(3)。
答案(1)君臣和敬(和顺恭敬)(2)长幼和顺(和睦顺从)(3)父子兄弟和亲(和睦相亲、和睦亲近)5.统治阶级企图把雅颂确立为音乐(诗歌)的典范,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答:答案略。
【参考译文】乐的意思是欢乐,是人的性情之中不可缺少的。
欢乐一定会借助声音、动作来表现,这是人之常情。
声音和动作,可以将人们内心思想情感的变化,全部表现出来。
所以,人不能没有欢乐,欢乐不能不表现出来,表现得不合规范,就不能不混乱。
高考文言文之“史传类文言文”
高考文言文之“史传类文言文”在高考文言文的众多类型中,史传类文言文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对于广大考生而言,理解和掌握史传类文言文不仅是应对高考的需要,更是提升自身文化素养和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
史传类文言文,顾名思义,是以记载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思想言行等为主要内容的文言文。
它通常来源于正史,如《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等,也有一些出自私家著述。
这些文章以严谨的笔法、丰富的内容,为我们展现了历史人物的风采和历史事件的脉络。
史传类文言文的特点鲜明。
首先,在语言方面,它往往具有古朴典雅、简洁凝练的风格。
古人用词精准,一个字就能蕴含丰富的意义,需要我们仔细品味和推敲。
其次,在结构上,大多遵循时间顺序,以人物的生平经历为主线,依次叙述其出生、成长、功绩、挫折等。
再者,在表现手法上,常运用人物描写、事件叙述、议论评价等多种方式,使人物形象丰满立体,历史事件清晰明了。
那么,对于考生来说,如何有效地应对史传类文言文呢?第一步,要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这是理解文言文的基础。
例如,“之”“而”“以”等虚词的用法,“使”“见”“被”等实词的含义,以及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等句式,都需要我们熟练掌握。
只有具备扎实的文言基础知识,才能在阅读时准确理解文意。
第二步,要了解古代的官职、礼仪、历法等文化常识。
史传类文言文中常常涉及到这些内容,如果对古代文化一无所知,就会给阅读造成障碍。
比如,“拜”“迁”“除”等官职变动的词汇,“及笄”“弱冠”等年龄称谓,都有其特定的含义。
第三步,要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在阅读时,可以先快速浏览全文,了解大致内容;然后结合注释,逐句翻译,理解文意;遇到不懂的字词,不要急于查字典,可以根据上下文进行推测。
同时,要学会抓住关键语句,如人物的言论、行为,以及作者的评价等,这些往往是理解人物性格和文章主旨的关键。
在具体解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文言文实词题。
要结合上下文语境,分析所给选项中实词的含义,判断哪个选项最符合文意。
2010年高考语文考点练习:文言文阅读之史传类(十五)
十一、(06上海)阅读下文,完成17~21题。
白少傅居易,文章冠.世,不跻.大位。
先是,刘禹锡大和中为宾客时,李太尉德裕同分司东都。
禹锡谒于德裕曰:“近曾得白居易文集否?”德裕曰:“累有相示,别令收贮,然未一披,今日为吾子览之。
”及取看,盈.其箱笥,没于尘坌,既启之而复卷之,谓禹锡曰:“吾于此人,不足久矣。
其文章精绝,何必览焉!但恐回吾之心,所以不欲观览。
”其见抑也如此。
衣冠之士,并皆忌之,咸曰:“有学士才,非宰臣器。
”识者于其答制中见经纶之用,为时所排.,此贾谊在汉文之朝,不为卿相知,人皆惜之。
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文章冠.世()(2)不跻.大位()(3)盈.其箱笥()(4)为时所排.()解析解释实词应结合原文,使上下文贯通。
答案(1)位居首位(2)晋升(3)装满(4)排挤18.下列句中加点词不存在古今异义现象的一项是()A.刘禹锡大和中为宾客..时B.所以不欲观览..C.衣冠..之士D.从流飘荡,任意东西..答案B解析B“观览”即观看浏览。
19.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吾于此人,不足久矣。
(2)累有相示,别令收贮,然未一披。
答案(1)我对于这个人,不满意已经有很长时间了。
(2)(有人)屡次(把他的文章)给我看,(我)另外让人收藏起来,但没有读过。
解析(1)句“于”是“比”“相比”的意思。
(2)句“披”为“翻阅”。
20.从刘禹锡、李德裕的对话中,可以看出刘的意图是,李的态度是答:答案向李德裕推荐白居易委婉拒绝解析阅读原文即可做出。
21.文中为什么要将白居易与贾谊相比?请联系全文加以说明。
答:答案文中将两人相比,是为了强调白居易和贾谊一样,虽然才能出众,却因遭人贬抑,未能充分施展其才能。
解析两个人物都是才华盖世,但都为权臣忌妒排斥。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22~26题。
半野园者,故相国陈公说岩先生之别墅也。
相国既没,距今十有余年,园已废为他室。
而其中花木之荟萃,足以娱目;栏槛之回曲,足以却暑雨而生清风;楼阁之高迥,足以挹西山之爽气,如相国在时也。
2010年高考语文考点练习:文言文阅读之史传类(9)
2010年高考语文考点练习:文言文阅读之史传类(9)六、(08湖南)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欧阳)公讳颍,字孝叔。
咸平三年,举进士中第,初任峡州军事判官,有能名,即州拜秘书省著作佐郎、知建宁县。
未半岁,峡路转运使薛颜巡部至万州,逐其守之不治者,以谓继不治非尤善治者不能,因.奏自建宁县往代之。
以治闻,由万州相次九领州而治之,一再至曰鄂州。
二辞不行:初彭州,以.母夫人老,不果行;最后嘉州,以老告,不行。
实治七州,州大者繁广,小者俗恶而奸,皆世指.为难治者。
其尤甚曰歙州,民习律令,性喜讼,家家自为簿书,凡闻人之阴私毫发,坐起语言,日时皆记之,有讼则取以证。
其视入狴①牢就桎梏,犹冠带偃箦②,恬如也。
盗有杀其民董氏于市,三年捕不获,府君至,则得之以抵法。
又富家有盗夜入启其.藏者,有司百计捕之甚急,且又大购之,皆不获,有司苦之。
公曰勿捕与购,独召富家二子,械付狱,鞫③之。
州之吏民皆曰“是素.良子也”,大怪之,更疑互谏。
公坚不回.,鞫愈急,二子服。
然吏民犹疑其不胜而自诬,及取其所盗某物于某所,皆是,然后欢曰:“公,神明也。
”其治尤难者若是,其易可知也。
公刚果有气,外严内明,不可犯,以是施于政,亦以是持.其身。
初,皇考侍郎为许田令,时丁晋公尚少,客其县。
皇考识之,曰贵人也,使与.之游,待之极厚。
及公佐峡州,晋公荐之,遂拜著作。
其后,晋公居大位,用事,天下之士往往因而登荣显,而公屏不与之接。
故其仕也,自著作佐郎、秘书丞、太常博士、尚书屯田、都官、职方三员外郎、郎中,皆以岁月考课,次第升,知万、峡、鄂、歙、彭、岳、阆、饶、嘉州,皆所当得。
及晋公败,士多不免,惟公不及。
明道二年,以老乞分司,有田荆南,遂归焉。
以景祐元年正月二十六日终于家,年七十有三。
(选自《欧阳修全集》,中华书局2001年版,有删节。
)【注】①狴(bì):监狱。
②箦(zé):竹席。
③鞫(jū):审讯。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皆世指.为难治者指:指称,称B.州之吏民皆曰“是素.良子也”素:一向,平素C.公坚不回.回:返回D.亦以是持.其身持:约束答案 C解析回:放回。
2010年高考语文考点练习:文言文阅读之史传类(七)
九、(08四川)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
郑濂,字仲德,浦江人。
其家累世同居,几三百年。
郑氏家法,代以一人主家政。
濂受知于太祖,昆弟由是显。
濂诣京师,太祖问治家长久之道;赐之果,濂拜赐怀归,剖分家人。
帝闻嘉叹,欲官之,以老辞。
时富室多以罪倾宗,而郑氏数千指独完.。
会有诉郑氏交通者,吏捕之,兄弟六人争欲行,濂弟湜竞往。
时濂在京师,迎谓曰:“吾居长,当任.罪。
”湜曰:“兄年老,吾自往辩。
”二人争入狱。
太祖召见曰:“有人如此,肯从人为逆耶?”宥.之,立擢湜为左参议,命举所知。
湜举同郡王应等五人,皆授参议。
湜,字仲持,居官有政声。
南靖民为乱,诖误者数百家,湜言于诸将,尽释免。
居一岁,入觐.,卒于京。
十九年,濂坐事当逮,从弟洧曰:“吾家称义门,先世有兄代弟死者,吾可不代兄死乎?”诣吏自诬服,斩于市。
洧,字仲宗,受业于宋濂,有学行,乡人哀之,私谥贞义处士。
濂卒,弟渶继。
二十六年,东宫缺官,命廷臣举孝弟敦行者,众以郑氏对。
太祖曰:“其里王氏亦仿郑氏家法。
”乃征两家子弟年三十上者,悉赴京,擢濂弟济与王懃为春坊左、右庶子。
后又征濂弟沂,自白衣擢礼部尚书,年余,致仕。
永乐元年入朝,留为故官。
未几,复谢去。
他得官者复数人,郑氏愈显。
初,渶尝仕元为浙江行省宣使,主家政数年。
建文帝表其门,渶朝谢。
御书“孝义家”三字赐之。
燕兵既入,有告建文帝匿其家者,遣人索之。
渶家厅事中,列十大柜,五贮经史,五贮兵器备不虞。
使者至,所发皆经史,置其半不启,乃免于祸,人以为至行所感云。
成化十年,有司奏郑永朝世敦行义。
复旌以孝义之门。
自文融至渶,皆以笃行著。
文融著《家范》三卷,凡五十八则,子钦增七十则,从子铉又增九十二则,至濂弟涛与从弟泳、澳、湜,白于兄濂、源,共相损益,定为一百六十八则,刊行焉。
(节选自《明史·郑濂传》)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而郑氏数千指独完.完:灭亡。
B.吾居长,当任.罪任:承担。
2010年高考语文考点练习:文言文阅读之史传类(二十二)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也。”还,迁为侍中。亮北住汉中,请祎为参军。建兴八年,转为中护军,后又为司马。值军师魏延与长史杨仪相憎恶,每至并坐争论,延或举刃拟仪,仪泣涕横集。祎常入其坐间,谏喻分别,终亮之世,各尽延、仪之用者,祎匡救之力也。亮卒,祎为后军师。顷之,代蒋.
琬为尚书令。琬自汉中还涪,祎迁大将军,录尚书事。
延熙七年,魏军次于兴势,假祎节,率众往御之。光禄大夫来敏至祎许别,求共围棋。.
五、(08成都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题。
费祎字文伟,江夏鄳人也。少孤,依族父伯仁。仁将祎游学入蜀。会先主定蜀,祎遂留.
益土,与汝南许叔龙、南郡董允齐名。时许靖丧子,允与祎欲共会其葬所。允白父和请车,和遣开后鹿车①给之。允有难载之色,祎便从前先上。及至丧所,诸葛亮及诸贵人悉集,车乘甚鲜,允犹神色未泰,而祎晏然自若。持车人还,和问之,知其如此,乃谓允曰:“吾常疑汝与文伟优劣未别也,而今而后,吾意了矣。” .
先主立太子,祎与允俱为舍人,迁庶子。后主践位,为黄门侍郎。丞相亮南征还,群寮于数十里逢迎,年位多在祎右,而亮特命祎同载,由是众人莫不易观。亮以初从南归,以袆..
为昭信校尉使吴。孙权性既滑稽,嘲啁无方诸葛恪、羊衜等才博果辩,论难锋至,祎辞顺义笃,据理以答,终不能屈。权甚器之,谓祎曰:“君天下淑德,必当股肱蜀朝,恐不能数来.
于时羽檄交驰,人马擐甲,严驾已讫,祎与敏留意对戏,色无厌倦。敏曰:“向聊观试君耳!.
君信可人,必能办贼者也。”祎至,敌遂退,封成乡侯。琬固让州职,祎复领益州刺史。祎当国功名,略与琬比。十一年,出住汉中。自琬及祎,虽自身在外,庆赏刑威,皆遥先咨断,然后乃行,其推任如此。后十四年夏,还成都。
高三语文每周精析精练史传体阅读 全国通用
2010届高三语文每周精析精练:史传体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羊祜,泰山南城人也。
世吏二千石,并以清德闻。
(晋武)帝有灭吴之志,以祜为都督荆州诸军事。
祜率营兵出镇南夏,开设庠序,绥怀远近,甚得江汉之心。
与昊人开布大信,降者欲去皆听之..。
吴石城守去襄阳七百余里,每为边害,祜患之,竟以诡计令吴罢守。
于是戍逻减半,分以垦田八百余顷,大获其.利。
祜之始至也,军无百日之粮,及至季年,有十年之积。
在军常轻裘缓带,身不披甲,而颇以畋鱼废政。
尝欲夜出,军司徐胤执綮当营门日:“将军都督万里,安可轻脱!将军之安危,亦国家之安危也。
胤今日若死,此门乃.开耳!”祜改容谢.之,此后稀出矣。
乃进据险要,开建五城,收膏腴之地,夺吴人之资,石城以西,尽为晋有。
自是前后降者不绝,乃增修德信,以柔怀初附。
每与吴人交兵,克.日方战,不为掩袭之计。
人有略吴二儿为俘者,祜遣送还其家。
吴将陈尚、潘景来寇,祜追斩之,美.其死节而.厚加殡敛。
景、尚子弟迎丧,祜以礼遣还其家。
祜出军行吴境,刈谷为粮,皆计所侵,送绢偿之。
每会众江沔游猎,常止晋地。
若禽兽先为吴人所伤而为晋兵所得者,皆封还之。
于是吴人翕然悦服,称为羊公,不之名也。
祜寝疾,求入朝。
及侍坐,面陈伐吴之计。
疾渐笃,乃举杜预自代。
祜卒二年而吴平,群臣上寿,帝执爵流涕曰:“此羊太傅之功也。
”(《晋书》)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降者欲去皆听.之听:听凭B.祜改容谢.之谢:感谢C.克.日方战克:约定D.美.其死节而厚加殡敛美:称赞【答案】B【考点】本题的考查点是“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思路点拨】实词的理解虽然与平时积累有关,但做题的过程当中重点还在于对语境的把握和理解。
根据语境这里的“谢”显然不是现代汉语常用意“感谢”,而是“道歉”之意。
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降者欲去皆听之.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B.大获其.利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C.此门乃.开而后乃.今培风D.美其死节而.厚加殡敛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答案】C【考点】本题的考查点是“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对虚词的理解不可孤立进行,应放在语言环境中并结合句意理解把握。
201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十二教案文言文阅读(史传体)
★精选文档★2010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十二教学设文计言文阅读(史传体)201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十二教学设计文言文阅读(史传体)史传体的古文,向来是高考观察的重点,在近些年观察热度降温的状况下,仍据有较高的比率。
09 年高考 18 套卷子中,10套卷子均观察了史传体的古文。
所以高三学生在备考时,要做好史传体古文的备考准备。
2009 年《高考考纲》对此考点的要求是: 2. 理解 B(1)理解常有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理解常有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常有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一样的句式和用法。
不一样的句2016 崭新精选资料 - 崭新公函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14( 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3. 剖析综合 c(1)挑选文中的信息;(2)归纳内容重点,归纳中情意思;(3)剖析归纳作者在文中的看法态度。
文言文阅读这七条详细要求在高考命题中,重视观察学生对文言文知识的理解以及运用这些知识挑选提守信息、归纳归纳内容、剖析归纳作者的看法态度。
前者是阅读简易文言文的前提,后者则是阅读中的重点和难点,这些详细要求应当说都是阅读简易文言文最基本的条件。
一、如何翻译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
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
直译的利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畅。
所谓意译,则是依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切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料原文词义。
意译有必定的灵巧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地点能够变化,句式也能够变化。
意译的利处是文意连接,译文切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畅、流利、好懂。
其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可以字字落实。
这两种翻译方法当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考试纲领》中“理解与现代汉语不一样的句式和用法”这一考点在近几年高考取虽未独自设题,但其知识点遍及文章,阅读理解时很多句子波及这方面的知识,特别是在文言的阅读过程中,假如对古汉语中一些句式特色,特别是像主谓倒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比较特别的句式不熟习、不理解,必定会造成阅读的困难和翻译句子的不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并蓄兼储。盗不睥睨,民不咒诅;人见不足, 我见有余,此亦贪之至也。且夫名浮其实者,德之欺也;勉乎其职而不能尽其道,事之末也。吾目迷五色,而不蒙夫人之诮;行忝颜、闵④,而窃附有道之林。吾循孔氏之门墙而惴惴然,惧其不能入也。奉命而出,终事而归,所得侈矣,况敢自以为廉乎!子貌朴而志端,归而修业,亦务守其不可夺者已矣,何敝敝然为我谋?”
施子曰:“噫!何子之泥于言贪也!夫取而不能有者,非贪也;不取而有之,人不能夺焉者,贪之至也。庄子曰,‘君子内无饥寒之患,外无劫夺之忧’。子不见夫今之鼎食而覆
①者乎?戕其躯,籍其家,以沈其宗者,比比矣。其始不过竞筐篚之私,卒以捐其所甚爱而不遑恤。夫人捐其所甚爱,至于弃身家,舍妻子,谓之能贪则不可。予,鄙人也,未就事而.
其他古文类
九、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送杜审舒归里序
(清)施闰章 杜生审舒齐归,施子赆焉,司者以匮告。杜生谢,且蹙额曰:“先生念我则至矣,然窃疑厚人而忘己也。”意者太左计。施子曰:“若以我为过廉乎?予盖天下之贪夫也。子何敝敝然为我谋?”杜生口呿色变,久之,曰:“从先生官三年矣,事大小罔弗知也。所与交游,虚往实归者众矣,而先生中无长物。以币进,则拒之惟恐不速。焦形槁颜,手校雠而口伊吾,夫子病矣。如是而谓贪,将阳拒而阴纳与?敢问其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