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判断专项训练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判断题专项突破训练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判断题专项突破训练一、根据课文内容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文中的顾客是因为没有衣服穿,所以才着急让裁缝抓紧时间赶制衣裳。
(________)2.顾客想做一件棉袄,由于性子急,一而再再而三让裁缝改变衣裳的样式。
(________)3.裁缝最后给顾客做了一件最漂亮的春装,顾客很满意。
(________)4.文中顾客和裁缝的性子正好相反。
(________)二、我是小法官,正误来判断。
(对的打“√”,错的打“×”) 1.“裁”是半包围结构的字,第九笔是“、”。
( )2.“滨”的第九笔是横折。
( )3.“碧玉妆成一树高”中的“一”字表示数量。
( )4.“万条垂下绿丝绦”,这里“万条”指许多条柳枝。
( )5.《春日》诗题的意思是“春天的阳光”。
( )6.本课两首古诗都是描写和赞美春天的景色的。
( )三、根据所学内容判断正误。
(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搭船的鸟》一文讲述了在一次平常的探亲之旅中,作者因为留心观祭,认识了一位可爱的新朋友——会搭“顺风船”的翠鸟的事。
(______)2.《金色的草地》一文主要描写的是“我”和弟弟在草地上吹蒲公英并观察渐公英的颜色变化。
(______)3.《我爱故乡的杨梅》一文中说,重阳节过后,杨梅树上就挂满了杨梅。
(______)4.留心周围的事物,观察时不仅可以用眼睛看,还可以用耳朵听,用手摸,用鼻子闻。
(______)四、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大自然的声音》介绍了大自然中风的声音、水的声音和动物的声音。
(_____)2.大自然中的动物歌手只有鸟儿。
(_____)3.《大自然的声音》这篇文章的中心句是“大自然有许多美妙的声音”。
(_____)4.风的声音给人的感受是相同的。
(_____)五、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女娲补天》是一篇历史故事。
部编中考 语文 文化常识训练试题含答案
部编中考语文文化常识训练试题含答案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文化常识1.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我国现代文学家鲁迅在作品中塑造了很多著名人物形象,其中闰土、孔乙己都是其小说《呐喊》中的人物。
B. “扑朔迷离”“刮目相待”“醉翁之意不在酒”分别出自《木兰诗》《孙权劝学》《醉翁亭记》。
C. “豆蔻枝头二月初”中的“豆蔻”现在也称“豆蔻年华”,指的是少女十三四岁的年龄。
D. 古时,用“令郎”“令爱”尊称对方的儿子,用“令尊”和“令堂”尊称对方的父亲。
【答案】 D【解析】【分析】ABC表述正确。
D“令爱”是称对方女儿的敬词。
“令堂”是称对方母亲的敬词。
故答案为:D【点评】此题考查对文学和文化常识掌握的能力。
考查时一般会涉及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的基本知识以及称谓、历法、职官、地理、礼俗、文化典籍等。
解答这类题目,要求学生熟记学过的名家名篇的介绍和有关的文化常识。
2.下列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我国古代常用皇帝的年号来纪年,如“庆历四年春”“崇祯五年”;也有用干支来纪年,如“岁在癸丑,暮春之初”。
B. 古人常用伯、仲、叔来表示兄弟排行的次序,伯是老大,仲是第二,叔是第三,季是最小的。
如孙权在兄弟中排老二,故字仲谋。
C. 《论语》中称三十岁为“而立之年”,四十岁为“不惑之年”,五十岁为“花甲之年”,六十岁为“知天命之年”,七十岁为“古稀之年”。
D. 酒杯,在古代有很多称谓。
如“觥筹交错”中的“觥”,“衔觞赋诗”中的“觞”,“金樽清酒斗十千”中的“樽”都是“酒杯”的意思。
【答案】 C【解析】【分析】ABD表述正确。
C.五十岁为知天命之年”,六十岁为“花甲之年”。
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的积累。
文化常识知识量大,头绪纷繁。
包括传统文化中事关人物称谓、作品命名、古代官职和科举、地理常识、宗法礼俗、服饰和器物、古代音乐和历代刑罚等相关知识。
学生平时要按照一定的线索多看多记。
3.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现代汉语中很多成语出自古代典籍,如“三十而立”出自《孟子》,“一鼓作气”出自《左传》。
初中中考上学期语文文化常识专项训练版
初中中考上学期语文文化常识专项训练(Word版)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文化常识1.下列关于文化、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成语“门庭若市〃“无人问津〃,分别出自于《战国策》《桃花源记》。
B.契诃夫,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代表作有《变色龙》等,他与《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作者普希金,都是俄国作家。
C.古人对年龄有特定的称谓,按从小到大的排列有:"弱冠〃"而立〃"不惑〃"花甲〃"天命〃。
D.古诗词中常可见到“节气〃的身影,如“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分别写到了“白露〃"惊蛰〃两个节气。
【答案】C【解析】【分析】ABD表述正确。
C “弱冠〃是二十岁,"而立〃是三十岁,“不惑〃是四十岁,“花甲〃是六十四,“天命〃是五十岁。
故按从小到大的正确排序应为:“弱冠〃"而立〃”不惑〃"天命〃"花甲〃。
故答案为:C【点评】此题考查对文学和文化常识掌握的能力。
考查时一般会涉及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的基本知识以及称谓、历法、职官、地理、礼俗、文化典籍等。
解答这类题目,要求学生熟记学过的名家名篇的介绍和有关的文化常识。
2.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高尔基的《海燕》写在法国革命前夕最黑暗的时期,用“暴风雨的预言家〃海燕象征英勇的革命先驱。
B.明清小说《水浒传》《红楼梦》《三国演义》《儒林外史》和《聊斋志异》等都是中国古典章回体小说。
C.古代对尊长和朋辈的敬称有君、公、足下、先生等,《唐雎不辱使命》中的“寡人〃,是对国君的敬称。
D.《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的“庆历〃和《桃花源记》“晋太元中〃的“太元〃都是封建王朝的年号。
【答案】D【解析】【分析】A.有误。
《海燕》写在俄国革命前夕最黑暗的时期;B.《聊斋志异》是短篇小说集;C.“寡人〃,是古代君主、诸侯王对自己的谦称;故选D。
新部编人教版中考 语文 文化常识专项训练含解析
新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文化常识专项训练含解析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文化常识1.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成语“刮目相看”“淡泊明志”“门庭若市”分别出自《孙权劝学》《诫子书》和《邹忌讽齐王纳谏》这三篇课文。
B. 古人常用“阴”“阳”表示方位,给地方命名。
山的北面和江河的南面叫做“阳”,据此,河阳可能位于黄河的南面。
C. 铭是古代一种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陈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如刘禹锡的《陋室铭》。
D. 史书体例多样,有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的编年体,如《左传》;以人物传记为中心反映历史事件的纪传体,如《史记》等。
【答案】 B【解析】【分析】B项,中山的北面和江河的南面叫做“阴”,不叫“阳”。
故选B。
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
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
2.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傅雷家书》中收录了1954年到1966年间傅雷及其夫人写给两个儿子的100多封家信。
这本书信集出版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B.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称“诗三百”,它与《中庸》、《孟子》、《大学》合称“四书”。
C. 古人的年龄常用特定称谓来表达,如垂髫、始龀、加冠、不惑、古稀、耄耋等。
D.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
【答案】 B【解析】【分析】ACD表述不正确。
B四书:《论语》、《中庸》、《孟子》、《大学》。
故答案为:B【点评】此题考查对文学和文化常识掌握的能力。
考查时一般会涉及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的基本知识以及称谓、历法、职官、地理、礼俗、文化典籍等。
解答这类题目,要求学生熟记学过的名家名篇的介绍和有关的文化常识。
3.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我国现代文学家鲁迅在其作品中塑造了很多著名人物形象,其中闰土、孔乙己都是其小说集《呐喊》中的人物。
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判断题专项训练及答案
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判断题专项训练及答案一、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他们也有他们的妈妈,就像我有我自己的妈妈一样。
”这句话是比喻句(____)2.《大青树下的小学》中学生们的穿戴相同。
(____)3.略读课文可以读得粗略一些,了解课文大意就行。
(____)4.当你向同学们讲述暑假有趣的生活时,通过出示相关的图片或实物,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你所讲的内容。
(_____)二、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河北人把土蚂蚱叫作“挂大扁儿”。
(______)2.《三衢道中》是宋朝曾几的一首纪行诗。
(______)3.“能不忆江南?”是一个反问句。
(______)4.“蒌”和“蒿”都有“艹”,这两个字都是象形字。
(______)三、判断下面的句子哪些是比喻句,画“√”,不是的画“×”1.像花瓣一般的雪、像羽毛一般的雪在空中飞舞。
(________)2.甜甜的话特别多,叽叽喳喳就像小麻雀一样。
(________)3.她长得真像妈妈。
(________)4.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成了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
(________)5.他好像睡熟了。
(________)四、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赠刘景文》是刘景文写给苏轼的诗。
(_______)2.《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中“金色巴掌”是指枫叶。
(______)3.《去年的树》中,那个唱歌的鸟儿很守信用,怀念逝去的朋友。
(______)4.《不会叫的狗》是一篇童话。
(______)5.《不懂就要问》这篇课文告诉我们,不懂就问老师,用不着自己思考。
(______)五、判断题,下列说法对的打“√”,错的打“×”。
1.《燕子》一文主要描写了燕子小巧灵活、活泼可爱的特点。
(________)2.《蜜蜂》的作者法布尔是英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文学家。
(________)3.河豚是人间的美味,与蒌蒿和芦芽等一起烹煮最适宜。
新部编人教版中考 语文文学常识训练试题及答案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文学常识1.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孟子》是孟子及其弟子共同撰写的,是孟子讲学游说言论的记录,也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
B. 古代对人的称谓常常要用到敬辞和谦辞,“鄙”“愚”“笑纳”“阁下”都属于敬辞。
C. 科举考试,童生应岁试,录取人县学,称为“进学”,也就是中了秀才。
D. 边塞诗,隋代开始兴盛,唐即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
岑参是唐代“边塞诗派”的著名诗人。
【答案】 B【解析】【分析】B.说法有误,古代对人的称谓常常要用到敬辞和谦辞,“鄙”“愚”“笑纳”都属于谦辞,“阁下”属于敬辞。
故答案为:B。
【点评】此题考查文化常识的能力。
重要的文化常识是一个高中生必须具有的基本常识。
复习中要注意突出重点,不纠缠于细枝末节,注意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和体系,建立知识树,同时加强积累,注重归纳,分类记忆。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济南的冬天》的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
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B. 《雨的四季》一文写的不是某个特定地域、特定季节的雨,而是展现雨在春夏秋冬不同季节中的不同形象和特点,写四季的雨景和人的感受,表达了作者热爱雨、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C. 汉代乐府诗一般无标题,《观沧海》是后人加的。
乐府诗是可以歌唱的,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
D. 律诗是中国近体诗的一种,格律严密,形式固定。
一般每首八句,一,二句叫首联,三,四句叫颈联,五,六句叫颔联,七,八句叫尾联。
颈联、颔联一般要对仗。
【答案】 D【解析】【分析】ABC说法正确。
D:这句话把颔联和颈联搞反了,三,四句叫颔联,五,六句叫颈联。
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积累能力。
文学常识知识量大,头绪繁多,包括各种常见文体、史书体例、作家作品等。
学生要按照一定的线索多看多记。
初中中考 语文 文学常识专项训练及答案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文学常识1.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的片名取自我国古代一位词人词作中的句子。
这位词人是()A. 辛弃疾B. 李煜C. 宴殊D. 李清照【答案】 B【解析】【分析】“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出自五代李煜的《虞美人》。
故答案为:B【点评】《虞美人》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李后主的绝命词,在写下这首《虞美人》后,宋太宗恨其“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之词而毒死了他。
写的是处于“故国不堪回首”的境遇下,愁思难禁的痛苦。
全词不加藻饰,不用典故,纯以白描手法直接抒情,寓景抒情,通过意境的创造以感染读者,集中地体现了李煜词的艺术特色。
以“一江春水向东流”比愁思不尽,贴切感人。
2.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诗经》是我国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又叫“国风”。
B. 杜甫的《春望》、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和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都侧重表达了诗人对春天景物的美好感受,处处洋溢着对大好春光的欣赏、赞美之情。
C. “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
”这位既有“千古诗才”又“一身傲骨”的诗人是李白。
D. 《我的叔叔于勒》作者是法国作家莫泊桑,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羊脂球》《项链》等。
【答案】 B【解析】【分析】杜甫的《春望》前四句写春日长安凄惨破败的景象,饱含着兴衰感慨;后四句写诗人挂念亲人、心系国事的情怀,充溢着凄苦哀思,表现了诗人爱国之情。
据此,B项的杜甫的《春望》并不是表达了诗人对春天景物的美好感受,处处洋溢着对大好春光的欣赏、赞美之情。
故答案为B。
故答案为: 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对诗词中心思想的理解和把握。
需要先了解每首诗所表达的作者的感情,再进行比较分析。
3.下列对戏剧有关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戏剧是通过演员表演故事来反映社会生活中种种冲突的艺术。
它是以塑造人物为中心,包括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的综合艺术。
法律常识判断练习110题附答案汇总
专项训练:法律常识判断110题附答案常识部分涵盖政治、经济、法律、公共管理,人文、科技等方面,考查应试者在这些方面应知应会的基本常识以及运用基本知识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
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请根据题意作出选择。
1.法与统治阶级道德的一致性,主要体现在( 。
A.相互渗透B.相辅相成C.都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D.都是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2.具有某种共性或共同历史传统的国家或者地区的法律的总称,在法学上,称为( 。
A.法律体系B.法的历史类型C.法系D.法律制度3.委任状、逮捕证、营业执照都属于( 。
A.规范性法律文件B.非规范性法律文件C.司法机关公文D.证据4.法系的分类标准是( 。
A.法的历史类型B.法的历史传统C.法律体系D.法律部门5.以判例作为正式意义上的法律渊源的有( 。
A.罗马法系B.社会主义法系C.罗马法系和普通法系D.普通法系6.根据《宪法》的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制定( 。
A.基本法律B.行政法规C.特别行政区的基本法D.除基本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7.原始社会的社会规范是( 。
A.自然法B.习惯性C.不成文法D.习惯8.大陆法系在法的形式主要采用( 。
A.判例法B.习惯法C.法典D.不成文法9.在我国,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是指( 。
A.人民法院B.人民检察院C.公安机关D.纪律检查委员会10.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中心环节是( 。
A.有法可依B.有法必依C.执法必严D.违法必究11.司法解释是指( 。
A.司法机关在适用法律时对法所作的解释B.最高司法机关在适用法律过程中对具体应用法律问题所作的解释C.各级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中对法律的解释D.各级人民检察院在检察工作中对法律所作的解释12.划分国内法与国际法的标准为( 。
A.法律效力范围的不同B.法律关系的主体的不同C.法律规定的内容的不同D.法律地位、法律效力、内容和制定程序的不同13.违法客体是指法律所保护的而为违法行为所侵害的( 。
中考 语文文学常识专项训练及答案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文学常识1.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月亮,是中国古典诗词中最有神秘色彩和情感的意象,它常被称为“婵娟”“玉盘”等。
B. 豪放派为宋词流派之一,辛弃疾、苏轼是其代表人物,并称“苏辛”。
C. 《桃花源记》的作者是陶渊明,号称“五柳先生”,东晋著名诗人,他的诗多描绘田园风光。
D. 《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是法国作家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
【答案】 D【解析】【分析】D.表述有误,高尔基是苏联作家,不是法国作家。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的积累能力。
这些知识要在平时学习中分类识记,考试时要仔细对比、分析,防止张冠李戴。
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观沧海》的作者是曹操,其子曹丕和曹植在文学上都卓有建树。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中“三父子”指的就是曹氏三父子。
B. 《狼》选自《聊斋志异》。
作者蒲松龄,字留仙,世称聊斋先生。
《聊斋志异》中的“志”意思是“志向”,表明了作者的志向并不在功名,而在于诸多“奇异的事”。
C. 新闻特写,指采用类似于特写的手法以形象化的描写作为主要表现手段,截取新闻事件中最具有价值、最生动感人、最富有特征的片断和部分予以放大,从而鲜明再现典型人物、事件、场景的一种新闻体裁。
D. 律诗有“五律”和“七律”,每两句成一联,依次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每首的中间两联的上下句须是对偶句,全诗通押一个韵,除了首句,每句都需押韵。
【答案】 C【解析】【分析】A.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中“三父子”指的就是苏氏三父子:苏洵、苏轼、苏辙。
B.““志”意思是动词,记述,《聊斋志异》就是在他的书斋里记述奇异的事。
C.说法正确。
D.律诗并不是要求除了首句,每句都需押韵,而是要求第二、四、六、八句押韵。
故答案为: C【点评】本题考查有关律诗的文学常识。
学习律诗,要识记有关的文学常识。
律诗要求全首通押一韵,即一韵到底,中间不得换韵。
部编中考 语文 文化常识专项训练含答案
部编中考语文文化常识专项训练含答案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文化常识1.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古人常常用帝王的年号来纪年,如“庆历四年春”“崇祯五年十二月”等。
B. 古人将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湖心亭看雪》中“更定”指晚上八点左右。
C. “乡试”即乡一级考试,考中者均称“秀才”,其中第一名称“解元”,第二至十名称“亚元”。
D.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作者苏轼和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都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答案】 C【解析】【分析】ABD三项正确。
C项错误。
乡试是古代省级的考试,考中者被称为举人。
乡试第一名称“解元”第二名称为亚元,第三,四,五名称为经魁,第六名称为亚魁。
第七名以后无固定称呼。
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对文学、文化常识的理解与识记。
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
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
古代文化常识是指古代称谓习惯、历法、节气、职官定位、地理、礼仪、古代音律、科举制度、宗法等文化内容的统称。
2.对下列文学常识、语法知识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 “更”,古代夜间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
“更定”指每晚八时左右。
B. 中国“酒”文化中,“射”是宴饮时的一种游戏;“觥”是酒杯;“筹”是酒筹,宴会上行令或游戏时饮酒计数的筹码;“白”是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
C. “我坚信:虽然道路坎坷泥泞,但是曙光就在前方。
”这个句子是单句。
D. “我要感谢成功,更要感谢每一次的失败。
”这个句子是并列关系的复句。
【答案】 D【解析】【分析】“我要感谢成功,更要感谢每一次的失败。
”这个句子是递进关系的复句。
选项“并列关系的复句”错。
故选D。
故答案为: 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中国是一个传统文化丰富的民族,例如节气歌、传统节日、经典文学、中华礼仪等都是学生应该了解和掌握的知识。
常识判断练习题
常识判断练习题导语:常识判断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能力之一。
通过对各种现实情况的观察和思考,我们可以对所遇到的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
本文将提供一些常识判断练习题,帮助大家提高常识判断能力。
1. 西瓜是一种蔬菜还是水果?西瓜是一种水果。
虽然它的形状和其他蔬菜相似,但根据植物学的定义,西瓜属于属于葫芦科西瓜属的植物,而葫芦科是属于被子植物的茄目,而水果就属于茄目的产物。
2. 一年有多少个月?一年有12个月。
每个月的长度不同,有31天的有28天(平年),或者29天(闰年),但无论如何,一年总共有12个月。
3. 北京是中国的首都吗?是的,北京是中国的首都。
自1949年以来,北京一直作为中国的政治、文化和经济中心,同时也是中国的首都。
4. 世界上最大的洲是哪个?亚洲是世界上最大的洲。
亚洲的面积约为445万平方千米,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一。
5. 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是什么?金刚石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
金刚石由碳元素构成,结构非常坚硬,因此被认为是最坚硬的物质。
6. 人体最大的器官是什么?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
成年人的皮肤面积大约为1.5至2平方米,是保护我们身体免受外界伤害的重要屏障。
7. 太阳是绕地球转动的吗?不是,地球绕太阳转动。
地球绕太阳的轨迹被称为地球公转,它需要大约365天的时间完成一圈。
8. 最常见的元素是什么?最常见的元素是氢。
氢是宇宙中存在最多的元素,它占据了可观测宇宙中的约75%的质量。
9. 人的味觉细胞主要分布在舌头的哪个部位?人的味觉细胞主要分布在舌头的味蕾上。
味蕾主要集中在舌头的顶端、侧面和背部。
10. 公元2000年是哪个世纪?公元2000年是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的交界年份。
从公元1年到公元100年是1世纪,以此类推,公元2000年则正好是20世纪结束、21世纪开始的年份。
结语:以上是一些常识判断练习题,帮助大家巩固和提高常识判断能力。
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思考,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适应周围的世界。
中考语文 文化常识训练试题及答案(Word版)
中考语文文化常识训练试题及答案(Word版)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文化常识1.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在中国传统习俗中,正月初一称为“元日”,清明前一天称为“寒食”,九月初九称为“重阳”。
B. 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通常要求每首八句,每两句为一联,共四联,依次称为首联、颈联,额联、尾联。
C. 杨绛在《老王》中回忆了老王与我们一家交往的几件事,表达了对他的感恩和深深的愧怍。
D. 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印度诗人泰戈尔,一生创作丰富,他的诗歌格调清新,具有民族风格。
【答案】 B【解析】【分析】ACD表述正确。
B.错在“依次称为首联、颈联,颔联、尾联”,正确的表述应为“ 依次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故答案为:B【点评】这道题考查对文学和文化常识的积累能力。
文学常识包括各种常见文体、作家作品、史书体例等。
文化常识包括传统文化中人物称谓、作品命名、古代官职、文化典籍等相关知识。
这些知识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分类识记,答题时能准确地再现这些知识。
2.对下列文学常识、语法知识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 “更”,古代夜间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
“更定”指每晚八时左右。
B. 中国“酒”文化中,“射”是宴饮时的一种游戏;“觥”是酒杯;“筹”是酒筹,宴会上行令或游戏时饮酒计数的筹码;“白”是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
C. “我坚信:虽然道路坎坷泥泞,但是曙光就在前方。
”这个句子是单句。
D. “我要感谢成功,更要感谢每一次的失败。
”这个句子是并列关系的复句。
【答案】 D【解析】【分析】“我要感谢成功,更要感谢每一次的失败。
”这个句子是递进关系的复句。
选项“并列关系的复句”错。
故选D。
故答案为: 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中国是一个传统文化丰富的民族,例如节气歌、传统节日、经典文学、中华礼仪等都是学生应该了解和掌握的知识。
3.下列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我国古代常用皇帝的年号来纪年,如“庆历四年春”“崇祯五年”;也有用干支来纪年,如“岁在癸丑,暮春之初”。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期中复习《文学常识》专项训练(含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期中复习《文学常识》专项训练(含答案)一、单选题1.《寒食》的作者是()A. 韩愈B. 韩翃C. 王建二、判断题2.韩翃是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
3.爱丽丝和姐姐在河边看书时睡着了,梦中她追逐一只兔子而掉进了兔子洞。
4.麋鹿灰皮子是一只胆小的麋鹿。
5.尼尔斯最初就是个听话、爱学习的孩子。
6.爱丽丝掉进兔子洞里,摔得满身是伤。
7.狐狸斯密尔最后死掉了。
8.尼尔斯用小刀杀死了黑旋风。
三、填空题9.读诗文《寒食》,文学常识填空韩翃:字________ ,南阳(今属河南)人。
天宝进士。
官至中书舍人,“大历十才子”之一。
原有诗集,后散佚,明人辑有《________ 》。
10.老师杜平的《解剖学》这本书被________撕破了,老师追查时,汤姆却说是自己撕破的。
11.暑假里,汤姆希望改掉自己的一些不良习气,加入了小镇上“________”这个组织,并得到一条绶带,但汤姆后来退出了。
12.在《洞中历险》这个片段中描写了汤姆和________在洞中经历了________的痛苦和________的威胁的困境。
13.鲁滨逊在岛上种粮的第一年收获了________和________,他把这些粮食碾碎放进自己烧制的瓦罐中烤成________。
14.汤姆·索亚住在谁家里?________家里还有谁?________15.小灰雁邓芬身上的伤是________治好的。
16.________一路上跟踪雁群,一次次找雁群麻烦。
17.爱丽丝帮小兔子去屋子里找寻________和________。
18.鲁滨逊给了星期五________。
19.那三个白人是________身份。
20.________和《汤姆•索亚历险记》被认为是马克•吐温的姊妹篇。
马克?吐温出身寒微心系下层民众,受到敬重,被称为________。
21.汤姆与________一起在半夜去坟地里埋野猫时,看见________把________医生杀害了,这个杀人者却把罪行嫁祸给了________。
部编中考语文 文化常识训练试题及解析(1)
部编中考语文文化常识训练试题及解析(1)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文化常识1.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六书”是古人解说汉字结构和使用方法归纳出来的条例,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种。
B. 《桃花源记》中“黄发”指老人,“垂髫”指小孩,这是借用人的特征来指一类人的手法,例如“布衣”指平民。
C. 明清的科举制度分为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
院试取中者即为秀才,乡试考中者称为举人。
小说《范进中举》中范进参加的应是会试。
D. 《送东阳马生序》是一篇赠序,作者宋濂,宋代文学家,赠序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体。
【答案】 D【解析】【分析】D“宋濂,宋代文学家”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
宋濂是明代文学家。
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常识文化常识的辨析能力。
一般考查经典篇目的出处及重要作家的资料和作品的相关内容。
考生要在平时注意课本内的注释,注意平时的积累。
2.对下列文学常识、语法知识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 “更”,古代夜间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
“更定”指每晚八时左右。
B. 中国“酒”文化中,“射”是宴饮时的一种游戏;“觥”是酒杯;“筹”是酒筹,宴会上行令或游戏时饮酒计数的筹码;“白”是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
C. “我坚信:虽然道路坎坷泥泞,但是曙光就在前方。
”这个句子是单句。
D. “我要感谢成功,更要感谢每一次的失败。
”这个句子是并列关系的复句。
【答案】 D【解析】【分析】“我要感谢成功,更要感谢每一次的失败。
”这个句子是递进关系的复句。
选项“并列关系的复句”错。
故选D。
故答案为: 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中国是一个传统文化丰富的民族,例如节气歌、传统节日、经典文学、中华礼仪等都是学生应该了解和掌握的知识。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曹刿论战》选自纪传体史书《左传》,《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国别体史书《战国策》,诸葛亮的《出师表》选自国别体史书《三国志》。
专项训练公务员考试必备法律常识判断110题附答案
专项训练:法律常识判断110 题附答案常识部分涵盖政治、经济、法律、公共管理,人文、科技等方面,考查应试者在这些方面应知应会的基本常识以及运用基本知识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
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请根据题意作出选择。
1.法与统治阶级道德的一致性,主要体现在( )。
A •相互渗透B•相辅相成C •都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D.都是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2•具有某种共性或共同历史传统的国家或者地区的法律的总称,在法学上,称为( )。
A •法律体系B •法的历史类型C •法系D•法律制度3•委任状、逮捕证、营业执照都属于()。
A .规范性法律文件B.非规范性法律文件C •司法机关公文D •证据4.法系的分类标准是()。
A .法的历史类型B.法的历史传统C •法律体系D •法律部门5. 以判例作为正式意义上的法律渊源的有()。
A .罗马法系B .社会主义法系C •罗马法系和普通法系D •普通法系6.根据《宪法》的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制定( )。
A .基本法律B .行政法规C •特别行政区的基本法D •除基本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7.原始社会的社会规范是( )。
A .自然法B .习惯性C •不成文法D.习惯8.大陆法系在法的形式主要采用( )。
A •判例法B •习惯法C .法典D .不成文法9.在我国,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是指( )。
A .人民法院B .人民检察院C .公安机关D.纪律检查委员会10.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中心环节是( )。
A .有法可依B.有法必依C .执法必严D.违法必究11.司法解释是指( )。
A •司法机关在适用法律时对法所作的解释B •最高司法机关在适用法律过程中对具体应用法律问题所作的解释C •各级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中对法律的解释D •各级人民检察院在检察工作中对法律所作的解释12.划分国内法与国际法的标准为( )。
A •法律效力范围的不同B .法律关系的主体的不同C .法律规定的内容的不同D .法律地位、法律效力、内容和制定程序的不同13.违法客体是指法律所保护的而为违法行为所侵害的( )。
专题09 判断正误-语文专项训练试卷(解析版)
专题09判断正误(解析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1.(2022·四川凉山·五年级期末)判断题。
对的打“√”,错的打“×”。
1.“东北还是寒风呼啸,岭南已经春暖花开”这句话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表现出两地的气候差别很大。
()2.《刷子李》中对徒弟曹小三的描写是为了衬托出师傅高超的技艺和自信的风采。
() 3.爷爷今年六十岁,已经到了古稀之年,应该退休了。
()4.“在金色的夕阳下,金色的田野,金色的沙漠,连尼罗河的河水也泛着金光,而那古老的金字塔呀,简直像是用纯金铸成的”这句话从色彩的描写来表现金字塔壮丽辉煌的景象。
()5.运用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会造成前后矛盾,不能呈现景物独特的魅力。
()【答案】1.√2.√3.×4.√5.×【解析】1.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赏析。
结合“东北还是寒风呼啸,岭南已经春暖花开”可知,这句话用东北和岭南的天气进行了对比,突出了两地气候的差别大的特点。
故叙述正确。
2.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刷子李》一文中写了曹小三在观察师傅刷墙进,从崇敬到质疑再到崇敬的心理变化,侧面反映出刷子李的高超技艺。
故叙述正确。
3.本题考查对文化常识的掌握。
六十岁是花甲之年,而不是古稀之年,故叙述有误。
4.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
结合“在金色的夕阳下,金色的田野,金色的沙漠,连尼罗河的河水也泛着金光,而那古老的金字塔呀,简直像是用纯金铸成的”可知,本句抓住了金色来描写表现出了金字塔壮丽辉煌的景象。
叙述正确。
5.本题考查描写手法的赏析。
恰当地运用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更能呈现景物独特的魅力。
故叙述有误。
2.(2022·山西晋中·五年级期末)判断下列表述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高大的石头建筑耸立在河边,古老的桥梁横在水上,大大小小的船都停泊在码头上。
【最全整理】2021年福建中考语文文化常识巩固重点题材
中考语文专项训练--文化常识专题1、判断题(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 ”)(2分)①《论语》《孟子》《庄子》《礼记》均为儒家经典。
()②“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表现出屈原勇于追求真理的无畏精神和坚定信念。
()【答案】①× ②√【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国学”的浅显认知。
十多年来,聊城市一直关注社会文化热点。
在“国学”一度如火如荼的今天,今年的题型变动,是个鲜明的导向。
第一小题中,《庄子•礼记》显然不是儒家经典。
庄子,道家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先秦七子之一,与老子并称“老庄”。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下列有关名著和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鲁迅《朝花夕拾》描述往事,既有温情与童趣,又夹杂着犀利的批判。
B.吴敬梓《儒林外史》主要写明清时期读书人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C.苏东坡的主要功绩是使词依附于音乐,成为一种新型的独立抒情工具。
D.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简称“五律”或“七律”。
【答案】C【解析】C项,有关名著和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
苏轼对词的功绩:一改宋词的婉约之风,开创了雄壮、豪放的词风,成为豪放派词人的代表和领军人物。
而不是“使词依附于音乐,成为一种新型的独立抒情工具”。
3、下列关于文化常识、文学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隆中对》分别出自《左传》《战国策》《三国志》。
这几部书既是史学著作,又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对后世影响深远。
B.外国文学人物画廊中的四大吝啬鬼是:莫里哀笔下的阿巴贡、巴尔扎克笔下的葛朗台、果戈里笔下的泼留希金和莎士比亚笔下的夏洛克。
C.《老人与海》中的桑地亚哥在海上与巨大的马林鱼搏斗了三天三夜,虽然最终马林鱼被鲨鱼吃光了,但他用行动证明:人并不是生来就是要吃败仗的。
D.《骆驼祥子》中的祥子最大的梦想是拥有一辆自己的车。
他风里来雨里去,省吃俭用攒了三年,终于买下了一辆车,但这车很快就被霸道的刘四抢走了。
【最新完成】2022年云南中考语文文化常识-练习重点素材
中考语文专项训练--文化常识专题1、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①古时住宅旁常栽桑树和梓树,后人用“桑梓”指家乡、例如:“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______)②《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赋”“比”“兴”六部分。
(_______)【答案】①√ ②×【解析】本题考查对古代文化知识的积累能力。
根据所学的知识,逐项进行分析即可。
第②句表述错误,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赋”“比”“兴”是《诗经》的三种表现手法。
2、下列诗句所写内容与传统节日无关的一项是()A.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B.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赵师秀《约客》)C.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王安石《元日》)【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考查对诗句的理解。
A句与“清明节”有关;B句与传统节日无关;C与“重阳节”有关;D与“春节”有关。
据此,答案为B。
3、古诗文名句默写。
(10分)诵读经典诗文,可以怡情悦心。
读一读王维的《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渡头余落日,① ”让我们徜徉在宁静和谐的田园之间;读一读李清照的《如梦令》,“争渡,争渡,② ”让我们沉醉在风光旖旎的荷塘深处;读一读晏殊的《破阵子》,“ ③ ,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让我们流连在生机勃勃的春日里。
诵读经典诗文,可以修身养性。
读一读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 ④ ,⑤ ”启迪我们在水光山色之间净化心灵,保持本真;读一读李白的《行路难》,“ ⑥ ,⑦ ”激励我们乘风破浪,施展抱负;读一读《孟子》,“ ⑧ ”告诉我们在生命与大义发生冲突时该如何选择;读一读周敦颐的《爱莲说》,“ ⑨ ,⑩ ”提醒我们要像莲花一样做到洁身自爱,不显媚态。
[来源:学科网]【答案】①墟里上孤烟②惊起一滩鸥鹭③池上碧苔三四点④山光悦鸟性⑤潭影空人心⑥长风破浪会有时⑦直挂云帆济沧海⑧舍生而取义(者也)⑨(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⑩濯清涟而不妖【解析】试题分析:1—4小题属于理解性默写,根据提示,写出恰当的句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识判断专项训练
(一)1、当炉火快要熄灭时,往里面撤一把盐,火将变旺起来,其原因是( )。
A、盐里的水分能燃烧
B、盐能助燃
C、盐能燃烧;
D、盐里的水分助燃
2、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基础上,电子商务正在悄然兴起,但差不多所有的电子商务网站都在亏损,这主要原因是因为( )。
A、顾客太少,没有人上网购物
B、初期投资巨大,短期难以实现盈利
C、商品过于便宜,低于成本
D、税务负担沉重,增加了成本
3、在冰箱产业中,无氟冰箱似乎正成为主流产品,厂家纷纷上马无氟冰箱生产线,消费者对无氟冰箱也很青睐,其主要原因是( )。
A、无氟冰箱的功能更先进
B、无氟冰箱的技术含量高
C、由于氟对保护人类免受紫外线伤害的臭氧层有很大的破坏作用,而我国的公众与产业界的环保意识日益增强
D、生产无氟冰箱比较低,因而销售价值也比较低
4、冬天人们用煤炉取暖,而且窗户紧闭时有时会发生煤气中毒,其原因是( )。
A、煤燃烧用去了大部公的氧气,产生的二氧化碳使人窒息
B、由于各种原因,煤不完全燃烧产生的一氧化碳会阻止人的血液与氧的结合
C、煤炭中会含有少量的硫等矿物质,其燃烧后产生的气体有剧毒
D、有些人对煤燃烧后的气体过敏
5、近几年,电信业对电话等通信费用不断下调,这样做的原因是( )。
A、电信行为为人民利益着想
B、电信部门在中国有巨大垄断利益,这种不合理现象招致全国范围的不满,同时通信费用下调幅度不足危及其自身利益和地位
C、电信业属国家所有
D、中外合资合作的结果
6、在晴朗的夜晚,偶尔抬头仰望星空,我们可能发现星星在“眨眼睛”,星星为会什么会眨眼睛呢?( )
A、星星在不同时刻释放的能量不同
B、亮度不同的星星的光线相互影响的结果
C、人们的眼睛要不停的眨,所以看起来星星是在眨眼睛了
D、星星穿过大气层时产生折射的结果
7、走路或坐在车上时,不适合看书,是因为( )。
A、车太拥挤,不方便看书
B、因为不断震动,对眼睛的刺激较大,不利于眼睛
C、车内太暗,看不清字
D、走路的时候应该听音乐,而不是看书
8、在社会各个领域迅速发展的今天,全球却面临着气候方面的危机——“温室效应”,这种“温室效应”的最终原因是( )。
A、人类大量砍伐树木
B、工业生产当中大量的二氧化碳进入到大气层中
C、全球的植被面积的减少
D、人口的增多
9、民间通常所说的“鬼火”是化学中的( )现象。
A、焰色反应
B、自燃
C、潮解
D、熔化
10、目前环境污染在世界范围内很大部分的原因是对能源的利用引起的,这主要是( )。
A、化石资源利用
B、煤炭资源利用
C、电磁能利用
D、核裂变能利用
11、计算机的运算采用( )。
A、十进位制
B、八进位制
C、二进位制
D、六十进位制
(二)1、与复印机、激光打印机一起构成现代化的光电子印刷技术,从而彻底取代了铅字手工排版的是( )。
A、打字机
B、计算机
C、激光照排机
D、激光印刷机
2、形成风的主要原因是( )。
A、空气上升与下降的对流运动
B、水平方向上气压的差异
C、地势高低的不同
D、不同高度空气的密度不同
3、一架飞机从北京飞往乌鲁木齐,用了3、5个小时,而从乌鲁木齐返航北京时,飞行速度不变,却只需要3小时,原因是( )。
A、地球自转的影响
B、两地时差的影响
C、中纬度高空西风的影响
D、飞行线路的影响
4、被西方称为“物理学之父”,并提出了“只要给我一个支点,我就通俗拍手撬动地球”的名言的物理学家是( )。
A、亚里士多德
B、阿基米德
C、伽利略
D、开普勒
5、第一个公开向神学挑战并宣告自然科学的独立的科学家是( )。
A、亚里士多德
B、哥白尼
C、伽利略
D、牛顿
6、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绿色革命”的含义是( )。
A、扩大耕地面积,提高单位产量
B、抓好育苗,培育新品种
C、改造沙漠,营造人工牧场
D、采用农作物高产良种
7、我国制定的旨在使高科技成果商品化和产业化的计划是( )。
A、“火炬”计划
B、“星火”计划
C、“863”计划
D、“信息”计划
8、在18世纪英国的产业革命中,被称之为改变了整个世界的发明是( )。
A、工厂制度的建立
B、以纺织机为代表的工具的革新
C、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
D、机床的发明和应用
9、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表明( )。
A、细胞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B、信息的获取、传递技术
C、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D、染色体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10、人们在谈到计算机的时候,往往要谈到计算机的386、486或586,那么X86到底代表什么呢?简单的说,它代表着计算机的( )。
A、主机板
B、硬盘
C、内存
D、CPU(中央处理器)
11、沙漠中生长的植物其叶子都比较小,而根却极深,其原因主要是( )。
A、沙漠中降雨量少,气候干旱,叶小是为了减少蒸发,根深利于吸收水分
B、沙漠中生长的植物品种都是那种叶小根深的
C、叶小有利减少日晒面积,不会被晒死
D、根深不会被风吹倒
(三)1、月球表面之所以没有空气主要是因为( )。
A、月球离地球太远,越是高空的位置空气越稀薄
B、月球体积小,其引力不足以吸引住太空中的气体
C、月球上温度太低,空气都以液体或固体的形式存在
D、月球上没有植物,也没有动物,用不着空气
2、航天飞机以很高的速度绕地球飞行,宇航员能够离开航天飞机在太空中行走而不被甩掉的原因是( )。
A、宇航员用一根绳子与航天飞机相连
B、这种传闻是错误的,人不可能在太空行走
C、他们身上都背着一个火箭助推器,使他们的速度与航天飞机同步
D、太空中没有阻力,他们在太空中仍然保持着与航天飞机相同的速度
3、炎热的夏季使人难以忍受,年轻的王龙躲进有空调的小汽车里过夜,第二天人们发现他时,他已死在车里多时,经法医解剖,排除了王龙因疾病死亡的可能和被人谋杀的可能。
那么王龙是怎么死的( )
A、汽车里缺氧而死
B、温度调得太低冻死
C、一氧化碳中毒死亡
D、不能确定
4、把带有水分的钢片,放在酒精灯上烤一烤后拿开,钢片上会有一层蓝色的光,这是因为( )。
A、火苗是蓝色的
B、铁和水在高温下发生化合,生成蓝色的四氧化三铁
C、人的视觉在钢片加热后产生错觉
D、火光照耀下的铁片上的蓝色特别显眼
5、“月有阴晴圆缺”,用科学的观点看待这件事,原因是( )。
A、人有悲欢离合
B、地球绕太阳转动,月球绕地球转动,两者转速不一样,出现偏角,使地球掩住了月球的一部分
C、地球绕月球转动偏角不同
D、太阳光照射不均匀
6、南极上空臭氧空洞的形成是因为( )。
A、太阳光太强
B、南极太冷
C、人类活动中排放大量氟化合物的缘故
D、空气中二氧化碳太多,形成温室效应
7、出海远行的船,在视线中最后消失的是船的桅杆,既然水是平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
A、船越走越远,人的眼看不清楚
B、船下沉了
C、海平面并不是平的,它和地球表面是平行的,是一个平滑的球面
D、是类似于海市蜃楼的一种错觉
8、因为坚持哥白尼的日心学说被宗教裁判所活活烧死的科学家是( )。
A、哥伦布
B、布鲁诺
C、伽利略
D、达尔文
9、太阳系中的小行星带位于( )。
A、火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
B、木星轨道和土星轨道之间
C、地球轨道和火星轨道之间
D、火星轨道和金星轨道之间
10、本世纪80年代初出现的“蓝色革命”新构想,其含义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向蓝色海洋乃至内陆水域索取人们所需要的众多的优质水产品。
提出蓝色革命的国家是( )。
A、印度
B、中国
C、日本
D、澳大利亚
11、纳米是一种( )。
A、水稻的一种
B、长度单位
C、粒子
D、时间单位
12、一天之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 )。
A、正午时分
B、午时2时前后
C、上午8、9点钟
D、日落之时
【答案】
(一)1、D 2、B 3、C 4、B 5、B 6、D 7、B 8、B 9、B 10、A 11、C
(二)1、C 2、B 3、C 4、B 5、B 6、D 7、A 8、C 9、C 10、D 11、A
(三)1、B 2、D 3、C 4、B 5、B 6、C 7、C 8、B 9、A 10、B 11、B 12、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