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民主的局限性及其克服路径
论民主制度的缺陷
论民主制度的缺陷民主制度作为一种政治制度有它本身固有的缺陷,但在西方辉煌的经济成就面前世人对此视而不见更有一些受过西方教育的人把民主制度做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去追求从而造成了人类历史上无数的悲剧.苏联解体导致许多原社会主义国家纷纷进入民主的行列,精英们在欢呼,人们在庆祝期望美好生活的来临.似乎只要选择了民主制度就可以在一夜之间进入富裕国家的行列.但等待他们的不是天堂而是无间地狱,为什么如此优秀的制度没给他们带来幸福?于是精英们解释到这是从集权到民主过度必有的阵痛,但几十年过去了这些国家依然在贫困内战中挣扎.世界的焦点却在一个经济高速成长的共产主义国家中国身上而他们却被世界遗忘了好象从来不曾存在过一样.为什么坚持社会主义的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而先择民主的那些原社会主义国家却陷入贫困和内战的深渊?答案不是社会转型的阵痛而是民主制度的缺陷造成的.事实上只要一个国家政治稳定经济就会发展而不论你是不是民主国家.但如果你的国家政治混乱就算你是民主国家经济也不可能得到发展.让我们来看看民主制度的缺陷是如何让亚.非.拉的那些国家陷入混乱的.民主制度的第一个缺陷就是权利分散,权利分散直接导致了权利争夺,控制的好只不过是口水战控制不好就有可能爆发内战.这就是民族问题严重的非洲爆发内战的直接原因.如果中国实行西方式的民主那么今天有多少个党派争得头破血流.新疆.西藏.内蒙古也可能通过全民公投成为独立国家,而现在同仇敌忾的愤青们可能因为政治立场不同而吵得不可开交.民主制度的第二个缺陷就是对人民文化素质要求高。
这也是西方国家再怎么争斗也能和平收场而亚非拉国家往往大打出手的原因,这就叫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民主制度就好象是价值百万美元的法拉利跑车要在平坦的高速公路上才能发挥它的优势,如果你把法拉利开到中国农村的泥巴路上你会发现百万美元的法拉利还不如拖拉机实用.民主制度的第三个缺陷就是很容易受外国势力影响,这也是美国为什么在全球推销民主的原因.精英们一直把美国当成救世主来膜拜而美国想做的却是奴隶主.看看两个国家一个是独裁的伊拉克另一个是民主的乌克兰.对民主的乌克兰美国只花了几亿美元就轻松的扶上了一个亲西方的政府.而推翻独裁的伊拉克美国动用了十几万大军花了9000亿美元.死了4000多人才建立了一个不稳定的傀儡政府.两者的成本根本就是天上地下.如果这个世界全是民主国家美国就真的成了这个世界的主宰这也是美国的终极理想.当美国在全世界推销民主时我们必须看清事实上美国并不是一个民主国家而是一个集权国家,权利集中在资本家的手上,美国真正的权利掌握在资本主义利益集团手上,民主.共和两党不过是资本主义利益集团的左右两派.无论谁上台都必须维护资本家们的利益,打个比方:老虎让森林中所有的动物从两个猴子中选一个做为森林的主人.说是民主决策但实权依然掌握在老虎手上.猴子所做的一切都必须符合老虎的利益否则猴子的下场可想而知,肯尼迪就是一个不听话的猴子结果是死得不明不白.所以我们根本不须要去关心谁会成为美国的总统因为不论谁上台美国的政策都是一样的.认为美国是民主国家的想下这个问题,如果有一天中国实行这样的制度:让全国人民投票从两名候选人中选一个做为我们国家的最高领导人但这两人都是共产党员,那么大家认为我们国家是民主国家还是集权国家?写这篇是为了让大家看清民主制度并不是十全十美的,只有看清民主制度的缺陷才能趋利避害更好的为我国的民主进程服务.兵法有云:不尽知用兵之害则不能尽知用兵这利,我把这句话改一下做为整篇的结束语:不尽知民主之害则不能尽知民主之利。
浅析民主的局限性
目录浅析民主的局限性论人大监督职能的加强浅析民主的局限性刘红军一、宪政略述中国的宪政建设千头万绪,将民主和法治作为制度来进行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中国远不是一个民主法治的现代国家,尤其是自由,在中国尤为缺乏。
而1949年——1976年的历史证明,久缺民主之“甘霖”滋润的我们并不了解民主的真意,且极易在“大民主”的旗号下做出诸多损害民众自由的举动,这与大革命以后的法国极为相似。
本文即是从民主的局限性和自由对民主的限制着手,通过阐释分析前人对此问题的观点,从一个侧面就中国宪政建设过程中所应该注意的问题展开论述。
大致说,宪政或宪政主义是一种以法治为形式、以民主为基础、以分权制衡为手段、以个人自由为终极目标的一种现代政制。
宪政国家大多都有一部成文的宪法作为限制政府权力和保障个人权利的依据。
也有像英国、以色列因为特殊历史传统或立宪道路,而没有一部成文宪法的例子。
但有没有一部自称为宪法的文件,并不是我们判断一个国家是否实施宪政的依据。
我们的第一关注是,个人自由是否在价值序列和制度安排上被视为对政治制度的一种最根本的、在先的约束。
二、民主的局限及边界面对一个代表“人民利益”的政府,需不需要加以限制?这个问题的答案在密尔写《论自由》时的欧洲,仍然充满了争议,就像民主需不需要受到限制一样充满争议。
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19世纪50年代的很多欧洲人认为:“统治者的利害和意志……就是国族的利害和意志,国族无须对自己的意志有所防御。
”[1](P7)1949年中国新政府的创建者和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起草者也认为:我们的政府建立的目的是为了保护人民的利益不受封建势力和资产阶级反动派的侵害,我们的政府是由人民选举组成的,跟人民的利益高度一致,哪有自己防备自己的道理?法国大革命之后,法国人民几乎秉持与1949年的大部分中国人同样的想法:绝对信任代表大多数“人民”的政府。
结果却是发生了雅各宾派的红色恐怖统治,大批政治异议者和原来的革命党人被当作“反革命者”送上断头台,其中包括罗伯斯庇尔的“亲密战友”丹东。
民主的局限
民主的局限民主优于专制,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把民主作为我们的一种生存方式,理应成为我们坚定不移的选择。
但看待任何事物都应采取分清利弊的理性态度,喜爱某个事物切勿情迷心窍。
探究一些史实,便可看出民主绝非超越具体时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灵丹妙药。
“民主不能保证产生最好,但能防止最坏”,这是时下不少论著表述的一句名言。
乍听有理,细想却令人怀疑。
20世纪最坏之人莫过于希特勒,而他却是民主造就的。
1930年9月的国会选举,希特勒领导的纳粹党的席位由1928年的12席增加到107席,成为国会中第二大党;1932年7月的国会选举,纳粹党席位由107席上升为230席,成为国会中最强大的党;1933年3月的国会选举,纳粹党的席位由230席增加到288席;希特勒提出的《授权法》(其内容是纳粹政府有权颁布它所要施行的法律而不受国会和参议院的约束)在国会的多数票通过,使希特勒成为议会选举的“专政者”。
再看中国“文革”期间召开的党的八届十二中全会,在举手通过将刘少奇同志定为“叛徒、内奸、工贼”并开除党籍的错误决议时,只有陈少敏同志一人未举手,民主的形式也没有防止这样一个错误决议的产生。
“民主符合人的本性,能调动人的积极性”,有人如是说。
但看一看号称“民主典范”的美国近年来大选的公民投票率,就会对此提出疑问。
在所有西方发达国家中,美国是选民投票率最低的国家之一。
有人曾经把100个国家的投票率依次加以排列,结果美国名列倒数第12名。
尽管美国国会在20世纪60年代通过了民权法案和投票权利法,后又把投票的年龄降低到18岁,但是投票率却一直在走低。
1960年选民的投票率为62.8%,1972年为55.6%,1980年为52.6%,1988年则只有50.16%的合格选民投了票,1996年为49.8%,到了1998年国会中期选举,仅为41.9%。
2000年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25%的美国青年根本不知道当年美国总统候选人的姓名,只有33%的人表示会行使投票权。
辩论赛:民主制度的优越性与局限性
民主制度的优越性与局限性自古以来,民主制度一直被认为是一种理想的政治体制。
它强调人民的参与和自治,保障公民的权力和自由。
然而,民主制度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本文将分别探讨民主制度的优越性和局限性,并就其未来的发展进行思考。
首先,民主制度的优越性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民主制度强调平等和公正。
在民主制度下,每个公民都拥有平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无论他们的社会地位、财富状况或社会背景如何。
这样的制度保证了人们的权利得到平等的保护,有效消除了特权和剥夺。
其次,民主制度注重多元化和多声音的表达。
在民主制度中,公民有权利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可以参与决策过程。
这种多元化的政治参与能够照顾到不同群体的利益和需求,有效防止少数人的专断和独裁。
此外,民主制度还鼓励社会进步和改革。
在一个开放、自由的环境中,人们能够提出新的观点和创新思维,推动社会变革和发展。
民主制度的特点使得人们能够积极参与社会事务,促进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提升。
然而,民主制度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决策效率较低。
在民主制度下,政府和立法机构需要充分考虑各方意见和利益,在达成共识之前,决策过程可能会相对缓慢。
这反映了民主制度中的繁琐程序和多方权衡的复杂性。
其次,民主制度容易受到滥用和扭曲。
在选举过程中,候选人可能会利用舆论操纵、选票操纵等手段来获得胜利。
此外,政治家和政党可能会为了追求利益而牺牲公共利益,损害民主制度的原则和目标。
最后,民主制度面临的挑战来自于全球化和技术进步。
全球化使得各个国家之间的经济、文化和政治关系更加紧密,而民主制度的决策体系往往较为缓慢,难以适应高速发展的全球化社会。
此外,技术进步也带来了信息泛滥和网络滥用的问题,使得民主制度的公共舆论形成受到挑战。
在面对这些局限性的同时,我们必须积极思考如何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民主制度。
首先,可以加强市民教育和参与意识的培养,提高公民的政治素养和参与能力。
其次,加强法制建设和监督机制,确保民主制度的公正和透明。
民主制度的缺陷与改进的路径
民主制度的缺陷与改进的路径民主制度是当今国际社会公认的最优秀的政治制度之一,然而,尽管民主制度已经在全球范围内推广了几十年,但是民主制度中依然存在一些缺陷和问题,这些问题使得民主制度在实际运行中遇到困难和挑战。
本文将重点探讨民主制度的缺陷和改进的路径。
一、民主选举中的问题民主制度的一大特点就是通过公开、公正的选举产生民选的领导人,但是,在实际运行中,民主选举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民主选举中,竞选者的数量过多,投票者难以了解每个人的政治观点和政策主张,造成民意分散,选民无从把握。
其次,由于竞选者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资源,因此会出现大企业或富豪插手竞选的问题,导致选举的结果受到影响。
针对以上问题,改进的路径是:一是缩小竞选者数量,提高选民认知度。
这可以通过资格预审和政策宣传等方式达到。
二是强化候选人的道德底线,防止其滥用资金干预选举。
这个可以通过加强对竞选资金的监管和执法力度实现。
二、议会制度的不足议会制度作为民主制度的核心机制,其作用是通过议会代表人民行使国家的最高权力。
但是,议会制度在实际运行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议会中党派分化严重,成员间关注的重点不一致,导致议会缺乏有效的决策机制。
其次,议会中存在过多的私人传家独立,导致议会内部权力并不完全受制于人民意志,缺乏有效的外部监督机制。
针对以上问题,改进的方式是:一是加强议会的纪律性,并设立独立的内部监督机构,以防止议员违反纪律和利用职权谋取个人私利。
二是对议员选举适度减少党派干预,营造公正、公平、公开的选举环境。
三是完善选区划分机制,减少代表非理性利益而存在的选区。
这可以有效增强议会反应人民意愿的能力。
三、媒体存在困局媒体的作用是对民主制度的有效实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既可以反映人民的意见,又可以有效地监督政治权力。
然而,由于媒体在实践中的一些问题,使其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首先,媒体主要集中在少数主流媒体,媒体在充分和广泛的情况下不能反映民意和关注公共的领域,从而媒体的畸形发展。
论民主规则的局限与补救
人的统治,即最终的政治决定权不依赖于个别人或 少数 人 , 而是特定 人群或人 民全体 的多数 。
而作 为制 度 层 面 的 民主 涉及 到 社会 的方 方 面 面, 包括 以民主的方 式设计 国家 的权力分 立制度 , 以 民主 的方式确 立 国家 的政体 等政 治 、 济 、 经 文化 、 社 会生 活等各个领域 。然而 , 就民主制 度如何落实到社 会生 活方面 , 主要体现在两个 方面或 日两个 步骤 : 首 先通过某 种程序让公 民表 达其 自主选择权 ,然后 在 此基础上 , 整合 民众 的选择权 , 并最终形成 一个 符合 共 同体利益 的结果 。因而说 , 国学者卡尔 ・ 恩所 美 科
改革时, 对民主的利与弊应该有清晰的认识 , 不排斥
更不能盲从 。民主 的局限体现于多个 方面 , 为了行文
之方便 ,本文仅就程 序 民主之 民主规 则的局 限进行
剖析 , 并努 力提 出补救 之想法 , 希冀能对 民主政治 的 改革与发展有所裨益 。
一
、
民主涵义 的界定
对于 民主 , 由于研究角度 的不 同, 使其定 义呈现
平等权 利只有在这种 过程或程 序中才能实 现 ,其方 式 主要 有直接 和间接两种 。
使对 自己有影 响的重大事项 的决定 权 ,以决定 对该 事项的解决方法 , 而该办法 的实现 , 最终取决 于 民意 的多寡 。简而 言之 ,源自民主最终都是 以多数决 ( 或全体
一
致 ) 序规则来决定对某 一重大事项 的决定权 , 的程
以法治克服民主的局限性
以法治克服民主的局限性作者:焦李红来源:《法制与社会》2011年第13期摘要自国家产生以来,对民主的讨论及研究从未停歇,真正的民主是人们所追求和向往的,虽然民主的优越性已被人们所共识,但是其局限性也是显见的,即少数人的自由和权利经常被漠视乃至践踏,在民主的旗帜下,这种漠视和践踏由于具有一种道德上、政治上甚至法律上的正当性而被忽视,这就需要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加以救济,并逐步加以克服,从而更好地保障自由与民主。
关键词民主自由法治司法权作者简介:焦李红,郑州大学法学院。
中图分类号:D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1)05-005-02在当今中国,民主与法治正在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共识,并不断以生动的社会实践来推动我国民主制度的进步和完善。
民主和法治固然为当代中国的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制度性推动力,但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有光的地方总是有影的存在,民主的优点往往是与其局限性或缺点并存的。
特别是从自由这个角度加以审视时更是如此。
但在探索民主的进程中,人们发现了一个能够较好地克服民主的局限性,保障公民自由的制度途径,这就是法治。
一、民主的含义及优越性(一)对民主的认识1.民主是一种价值观念。
在这一意义上,它是与专制相对立的,表达了人们对国家政体的善的追求。
人只有在共同体中才能存在和发展,一个好的政体应该是让所有的人都能够参与到共同体的决策过程中,使每个人的善的潜能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和展现。
从这一意义上看,民主是一种批判意义和功能的价值观念,推动着国家政体在其自身演变过程中不断接近国家的最高目的。
2.民主是一种多数决策机制。
民主暗含着这样一种假设,即一个人的认识总是有限的、不完整的,而多数人的认识能够更为全面的反映事物的本质,更能够接近认识的真理,因此,多数决策优于个人决策。
从直接民主理论看来,应该允许所有具有公民资格的人参与公共事务的决策才能符合这种假设;从间接民主理论来看,通过选举程序产生全体公民的代表并由其行使政治权力,亦通过代议制实现政治权力的转移,才能符合这种假设,也就是说,这种多数决策机制不仅考虑到了这种假设的正当性,也充分顾及到了其可行性。
浅谈民主的缺陷
浅谈民主的缺陷作者:刘红明来源:《决策与信息·下旬刊》2013年第11期摘要民主从字面上理解是“人民的统治或权力”。
民主和专制是相对应的,民主反映的是绝大多数人的意志,实行多数人对少数人的统治。
民主与专制相比,是历史的巨大进步,具有无比的优越性,但也有自身的缺陷。
关键词直接民主代议制民主低成本和低效率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码:A俞可平教授关于“民主是个好东西”的论述引发了对民主的热议。
俞教授认为,民主是个好东西,是迄今为止最好的政治制度,但是它是有条件的,抛却这些条件,民主可能带来恶劣的影响,而不能发挥其积极的作用。
因此,这样说来,民主是有缺陷的,探索民主的缺陷也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有利于我们更好的推行民主。
一、多数人对少数人的统治民主指是“人民的统治或权力”,是多数人对少数人的统治。
奉行的绝对多数原则,缺少对少数人权利的保护。
视多数的决定为正义使少数人的意见受到忽视、排斥和打击。
这使得新思想的出现困难重重,因为真理往往是由少数人发现的,一种破旧立新的观念也大多是由少数人最先提出来的。
如果社会的一切都是按照多数的意见来决定是与非,这无疑是保护落后,会阻碍社会的发展与创新。
二、“民主悖论”波普认为,“西方传统的民主理论只注重谁应该统治,把民主看成是大多数人的统治和执行权力,这势必导致“民主悖论”。
因为如果大多数人选举了一个专制的统治者,根据多数原则,要求我们服从这个专制者,因为他是由大多数人选举产生的,符合大多数人统治的原则;但是大多数人统治的原则又要求我们不服从这个专制者,因为他是专制者,否定了大多数人统治的原则。
豍”波普对民主的这种理解十分有理,在民主政治的设计中,“民主悖论”是始终存在的。
统治只能是少数人的事,在民主的普选下,极有可能选出来一个专制的统治者,而且即使不是遴选的统治者在侵犯人民的权力,公权力同样对人民个人的权力造成侵犯。
三、民主形式的缺陷:直接民主和代议制民主的缺陷民主“是指这样一种制度安排,或者由人民直接做出决定,或者人民选出代表并把代表作出的决定视为人民自己的决定。
学分析民主制度的优点和缺点
学分析民主制度的优点和缺点在学习政治理论和现代政府制度的过程中,分析民主制度的优点和缺点是一项必不可少的任务。
毫无疑问,民主制度是一种广受推崇的政治体制,但它同样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在本文中,我将深入探讨民主制度的优点和缺点,帮助读者对该制度有更全面的认识。
一、民主制度的优点1. 政治稳定和和谐:民主制度为人民提供了平等参与政治决策的机会,保障了各个群体的权益,减少了社会冲突和动荡。
在真正的民主国家中,政治体制的稳定和和谐是显而易见的,这为国家的发展和繁荣奠定了坚实基础。
2. 保障人权和自由:民主制度赋予了公民重要的权利和自由,例如言论自由、集会自由以及选举权等。
这些权利和自由的保障,为公民的个人发展、参与社会事务和治理进程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3. 政府的责任和透明度:民主制度鼓励政府对公众负责,通过普选机制选出的政府官员需对自己的决策和行为负责。
政府的运作过程和决策的制定都应该是透明和公开的,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腐败和滥用职权的情况发生。
4. 制度的自我修正和进步:民主制度具有灵活性,能够适应社会的变化和需求。
公民的参与和监督促使政府更加敏锐地意识到问题的紧迫性,并推动制度的改革和进步。
这种能力使民主制度能够应对各种挑战,确保社会持续发展。
二、民主制度的缺点1. 决策效率低下:在民主制度下,政治决策需要通过多方面的讨论、辩论和协商。
这种程序的复杂性可能导致政府决策的效率降低,尤其在处理紧急问题时可能会出现延误。
2. 平衡利益的困难:民主制度要求各个利益群体通过选举和政治参与来争取自己的权益。
然而,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和竞争可能导致政府面临平衡各方利益的困难。
这可能使政策制定受到限制,难以迅速解决社会问题。
3. 政治权谋和腐败:民主制度中选举和政治竞争是不可避免的,但这也为政客们开展权力斗争和从中谋取私利创造了机会。
政治权谋和腐败行为的出现可能损害政府的正当性,并破坏国家治理的公正性与效能。
4. 民粹主义的威胁:在民主制度下,政治家通常需要倾听大众的声音和意见。
制度了解民主制度的优势与不足
制度了解民主制度的优势与不足民主制度是当今世界上最为广泛应用的一种政治制度,具有明显的优势和一些不足之处。
本文将以制度层面来探讨民主制度的优势和不足,并对其进行准确的解析和评估。
一、民主制度的优势1.代表民意:民主制度允许人民通过选举方式选择代表,使其能够参与国家政权的决策过程,直接表达意愿并影响政府决策,保证国家政策和决策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2.权力制衡:民主制度下,权力被分散到多个政治机构和部门中,例如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以及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之间的分权,这种制衡机制有助于防止权力集中和滥用、对抗腐败,确保政府的制衡性和稳定性。
3.保障公民权利:民主制度确立了人权的普遍适用,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诸如言论自由、结社自由、信仰自由等等,使人民能够自由表达意见、参与社会事务,充分发挥公民的主体地位。
4.和平稳定:民主制度使政治权力的交接成为和平的过程,通过选举产生国家领导人,避免国家政权的突变和政治动荡,稳定国家发展,降低社会冲突和战争的风险。
5.激发创新活力:民主制度鼓励人民参与社会发展和政策制定,引入多元的意见和建议,使各种声音都能被听到,激发创新和改革的活力,推动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
二、民主制度的不足1.决策效率低:民主制度需要广泛的议会表决和妥协,决策过程复杂,时间长,并容易受到各种利益集团的干扰,因此在一些紧急情况下无法作出及时决策,影响政府的执行力和决策效率。
2.滥用民意:民主制度下,政客可能为了争取选民的支持而滥用民意,政府决策可能受制于选民的需求和意见,忽视长远利益,造成政策的短视性和不稳定性。
3.选举成本高:民主制度中选举过程需要大量的时间和金钱,选战竞争激烈,选举成本高昂,可能导致金钱政治,加剧贪污和腐败的风险,对政治家而言也是一种巨大负担。
4.不利于专业化治理:民主制度下领导人往往通过选举产生,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来处理复杂的政治和经济问题,这可能导致政府决策的不科学和低效。
民主理想的局限、超越和优化
; l :
摘要 :民主理想是对 民主 “ 应然状态”的观念预设 。在 民主发展 中,民主理 想在发挥 建设性作 用的 同时 .
也 因其 自身的 纯粹性 、虚幻性 、抽 象性 、绝对性等局 限性 而产 生破坏性作 用。要超越 民主理想的局限性 .民主
的理 想制度 、理想主体和理 想 目标都 需因应 时空条件的 变化 而调整和 改进 。我们必须具备不断优化 民主理想的 自觉意识 、正确 态度 、明确 目的和科 学方 法,通过对 民主理 想的修正 、扬弃和改善 ,使之成为 民主发展 的建设 性 因素 。
在 “ 人 民”的范畴之外 ,当 民主只是少数人的 民主时 ,就
很 难 说 已实 现 了 “ 人 民的统 治 ” 。 也 正 因 此 ,达 尔 说 ,
“ 雅典 的 ‘ 民主 ’其实是 ‘ 不 民主的 ’ 。 ”③因此 , “ 人 民
的统治”与其直接 民主制的 民主理想 ,即使在其备受赞誉 的缔造者那里 ,也只是一种无法实现的乌托邦 。
民主理想 是一柄双 刃剑 ,它在为 民主政治 预设 目标 、 确立原则 、建构理念 、指引方向 、供给动力 ,发挥建设性
作用的同时 ,也因其 自身的局限性而造成 民主 的停滞和灾
难。事实表明 ,在 民主产生 以后两千多年的历史 中,民主 理想在大 部分时 间里是 困顿 、沉 寂和失败 的 。在现实 中 , 根据 民主 理想 建立 的制度 ,总是 不能满 足 民主理 想 的要
本 文系国家社会科 学基金项 目 “ 我 国民主建 设 中的 价值 理性和工具理 性研究” ( 1 1 B Z Z 0 0 1 )和济 南大学社 区 政治文明建设研 究基地 的研 究成果 。
求往往致使其陷入虚幻性 、空想性 、抽象性 、极端性 、绝
论民主缺陷的避免
论民主缺陷的避免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民主是其中一个核心概念.民主作为一种政治制度,是到目前为止所有可能的政治制度中最为优良的一种制度,具有一定的价值,但也有其固有的缺陷,需要辩证看待并力图加以避免。
标签:民主;缺陷;避免一、民主的概念及价值“民主”被认为是“许多可能的政府形式之一,在这种政府形式中,权力不是属于某一个人或某一部分人;而是属于每一个人,或者更确切地说,属于大多数人”。
因此,可以说民主是一种政治制度,在这种制度中,全体公民有权并且能够直接或间接地,积极或消极地参与公共事务的决策过程。
民主作为一种政治制度,是到目前为止所有可能的政治制度中最为优良的一种制度。
因为,民主不仅具有本体论价值,还拥有一种工具价值。
民主本身就意味着人与人之间平等,拥有自我表达的权利,因此它本身也应该是社会追求的目标之一。
更重要的是,首先,民主为法治提供了最后一道保障,没有民主的法治是只对民众的法制,且极有可能导致独裁。
其次,民主导致公开的讨论,因此为在公民中达成共识提供了一个重要条件。
公民的共识无论是对民主还是法治的良好运行都是至关重要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公开讨论不仅不会削弱国家的行政能力,反而会加强之,因为在公开讨论的基础上所形成的政策不容易出错,且更容易为民众所接受。
第三,民主使得国家架构以及政府政策更趋于稳定,这是因为,民主的结果是妥协和利益均衡,在没有外部的强大冲击的时候,它很难予以改变。
国家架构和政府政策的稳定有利于人们形成稳定的预期,从而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
二、民主存在的缺陷民主是一种优良的政治制度,但世界上没有哪一种制度是完美无缺的,民主也不例外,在其逐步地运行和发展中,它的缺陷也渐渐地显现出来。
(一)多数对少数的暴政民主是一种社会选择的机制,通常采用了多数原则决定立法和政府政策。
多数原则有其优点。
其一,它平等地对待社会中的每一个人,每个人的投票的效力都是一样的。
其二,由多数原则所产生的结果容易被社会所接受并得到实施。
民主制度剖析
民主制度剖析民主制度作为一种政治体制,在现代社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和发展。
它旨在实现政治权力的合理分配、人民的参与和民主决策。
本文将从民主制度的起源、原则、优势和挑战等角度进行剖析。
在整个文章中,我们将探讨民主制度背后的核心理念和实践,并分析它在当代社会的作用和局限性。
第一部分:民主制度的起源与发展民主制度的诞生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城邦时代,最早的民主制度出现在雅典。
希腊古代哲学家柏拉图等人对民主制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讨论。
民主制度在历史的长河中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从古希腊到美国的独立宣言和法国大革命,再到二十世纪各国的民主浪潮,都为民主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做出了重要贡献。
第二部分:民主制度的基本原则民主制度的核心原则包括政治平等、人民主权、多元参与和法治原则。
政治平等意味着每个公民在社会和政治决策中享有平等地位。
人民主权指的是国家的政治权力应该源自于人民,并通过选举和参与来表达人民的意志。
多元参与强调公民在政治过程中的广泛参与,包括投票、言论自由以及参与政治组织和社会活动等。
法治原则则强调政府行使权力的合法性,保障公民的权利和自由。
第三部分:民主制度的优势民主制度相比于其他政治制度具有一些明显优势。
首先,它保障了人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确保了政府的合法性和合法权力。
其次,民主制度能够实现政治权力的制衡和监督,防止权力滥用和腐败现象的发生。
此外,民主制度也能够促进社会的稳定和繁荣,为人民提供公平的机会和发展空间。
第四部分:民主制度面临的挑战然而,民主制度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民主制度的决策过程可能受到利益集团和少数人的操控,导致民意无法得到真正体现。
其次,政治腐败和权力滥用也是制约民主制度运行的重要问题。
此外,全球化和社会多样性的增加也给民主制度带来了新的挑战,如民主扩展的难题和民族冲突等。
结论综上所述,民主制度作为一种政治体制,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它的起源与发展、基本原则、优势和挑战都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和探讨。
浅谈民主的局限性、根源及出路
浅谈民主的局限性、根源及出路2013-08-08 18:34 来源:求是理论网作者:陈泳民主,顾名思义,乃“人民自己当家作主”之意,通常是指按照平等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管理国家的政治制度。
在普通民众看来,民主就等同于“全民民主”。
社会上一些人据此认为:国内的很多决策没有让民众投票,因而缺乏民主。
在很多普通民众看来:全民民主是一个绝对正确的、毫无局限性的概念。
在当今的国际社会,民主也成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攻击其它国家的主要舆论武器之一。
但是,民主真的是完美的事物吗?答案是否定的!即便是欧洲文艺复兴的先驱——卢梭也不认为全民民主是一个好的模式。
他很早就预言(全民)民主容易造成民众暴乱和社会动荡,这在法国大革命后期、当今的埃及都得到了很好的证明!西方国家目前实行的也大多是议会民主,而非全民民主。
经过多年的学习、思考,笔者认为:全民民主存在着一个致命缺陷,即民主很可能难以代表社会前进的方向,从而会社会引入歧途!对于这个观点,可能很多人会反对。
但是,人类历史上的无数案例可以说明这一论点的正确性。
在远古时代,由于各种原因(如饥饿),人类需要捕杀大型动物。
一般来说,处于极度民主状态的几个原始人同时去捕杀一头大型动物(如野牛)很难成功。
原因在于:出于安全的考虑,没有人愿意从动物的正面进攻。
因此,如果大家都从动物的背后或侧面进攻,那么结果只能是动物逃跑了。
因此,这种极度的民主并不能使原始人形成有效的协同机制和原始群落生存所必需的合力,因而也不能代表社会前进的方向。
在现代,很多经典的成功案例也常常不是全民民主决策的结果。
伟大领袖毛主席正是敏锐的看到了中国与日本的差异,提出了“论持久战”的观点,才带领中国人民最终坚持到抗战胜利,并为夺取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打下坚实的基础;邓小平同志正是看到了市场经济对于国家的重要性,才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
在国外,比尔·盖茨正是敏锐地看到了软件操作系统的重要性,才能创立并带领微软公司取得巨大的成功;乔布斯正是凭着对创新的敏感,才能带领苹果公司走出困境,迈向新的辉煌。
民主的局限性
民主的局限性“民主”一词源于希腊字"demos",意为人民。
在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中,民主制是一种与寡头制、君主制和独裁制相对立的、以某一个或几个阶级、或全体国民中大多数人的意志进行统治的政权,即所谓“主权在民”的政体。
当代西方的学者大多认为民主的核心要素是“多数决定”、“代表”、“责任”和“公民参与”,倾向于用这四要素中来定义和理解民主。
但是即使是这样,民主也是有负面影响的。
一、民主制度下权力产权所有者缺位君主制下,权力的产权归属于“君”,权力的使用者也是君。
因此,君主便也不会做不利于属于自己的国家的事情。
在人民主权的国家现代民主实质是间接代议制民主,即人民通过选举统治者来进行统治的民主。
因此,权力的产权所有者为人民。
权力的行使者为人民选出的“公仆”。
民主制度下,权力的使用者“公仆”在行使权力时缺少监控,因为权力的产权所有人并不是他们自己,那么也就会导致贪污腐化。
孟德斯鸠断言:“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
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
”当今中国的贪污腐化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二、极端的民主会导致“多数人的暴政”列宁把社会主义国家对民主的理解作了堪称经典的表述:“民主是一种国家形式,一种国家形态。
”但另一方面,“民主就是承认少数服从多数的国家,即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一部分居民对另一部分居民有系统地使用暴力的组织。
”民主绝非人们想象的那样完美无缺,如果无条件地赋予多数不受限制的权力,把人民主权推向极端,强调多数的至上权威,心将毁灭保障自由的法律,赤裸裸地以多数意志取代正当的司法程序和法律的权威,从而退回到危险的人治,最终必将导致多数的暴政。
从历史上看,古希腊时期的苏格拉底冤案、法国大革命时期的雅各宾派恐怖专政和中国文革时期的“大民主”都是多数人假借民主的名义对少数人实行专制的“多数暴政”。
三、极端的民主忽视了对少数人权利的保护少数在很多时候就难免人微言轻,他们的生死存亡在多数看来就显得微不足道。
民主政治建设中的困境与突破——高中历史教案
在当今的世界,民主政治建设已经成为了各国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时代的变迁,民主政治发展中的困境也在逐渐显现出来。
本文将从政治体制、选举制度、舆论环境等方面探讨民主政治建设中的困境,并提出相应的突破之道。
一、政治体制方面的困境民主政治建设的核心在于政治体制的建设,而现实中政治体制的建设难以避免诸多困境。
政治文化的差异使得西方式民主政治在其他国家难以完全落地,而民族文化和思维方式的差异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民主政治的建立。
例如,一些国家尚存尊重领袖、权威至上的传统文化观念,更适合实行集中权力的权威式政治。
在这样的背景下,民主政治是否能够顺利推进,是一个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一些国家存在政治腐败、权力滥用等严重问题,在这些国家推行民主政治会遭遇到反对派的强烈抵制。
同时,这些问题也会使得民众对推行民主制度的信心受到极大打击,这就导致了民主政治的建设面临着极大的压力。
面对这些政治体制上的困境,我们可以考虑跨越传统政治方式的创新,通过采用合适的政治体制来实现民主政治的发展。
比如,可以推行区域自治、利用新媒体平台聆听民声、提高公民的政治能力和政治参与度,促进政治改革进程的顺利发展。
二、选举制度方面的困境民主政治建设的核心在于选举制度的建设,选举制度完善与否,直接影响到民主政治建设的质量。
选举制度的建立不仅需要适当时间的积淀和艰苦的探索,甚至有些时候还需要通过选举制度的改革,消除选民尤其是弱势群体的影响,确保民主选举的公正性。
大资本大资产家和公司对选举制度的干预,使得民主选举不再是纯粹的选民选择,而是有一些利益群体进行的操纵和干预。
这使得弱势选民特别是社会边缘群体几乎无法对政治选举产生任何积极作用。
一些选举制度过于复杂,还过分依赖于选民的投票,使得政治选举的公正性难以得到保证。
在这样的背景下,民主政治建设的稳定性很难获得长期保证。
针对这些选举制度方面出现的困境,我们可以考虑通过改革选举制度,加大对选商的监管力度,同时对弱势选民普及选举知识,减轻大众的政治压力,从而推进选举制度的平衡和公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6.11
浅析民主的局限性及其克服路径
□张德鹏
(三峡大学政法学院湖北宜昌443002)
摘要本文在以充分肯定民主制度的先进性、必然性和优越性的为逻辑前提下展开讨论,客观地分析了民主的局限性,并把这种局限性界定为侵害个人自由的危险性和漠视少数人权利的可能性。
最后认为,克服民主局限性的最佳路径在于法治,尤其是司法权的独立运行。
关键词民主局限性路径司法权
中图分类号:D031文献标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06)11-143-02
一、民主的理念:一般内涵与优越共性
民主(democracy)一词起源于希腊,其语义意味着有人民治理的制度或者公民参与的制度。
作为人类政治文明制度中共同财富之一的民主制度,从古到今,人们对它作了各种各样的论述与探讨,但对民主一词始终未能形成一个公认的定义。
然而考察形形色色的民主学说,关于民主的内涵,到目前为止人们至少形成了如下的一般性共识:1.民主是一种价值观念,而且是一种与专制相对立的、具有批判意义与功能的价值观念。
一个好的政体是能够让所有人参与到共同体的决策过程中的,而只有民主才能为每一个共同体中的社会成员提供这种参与机会。
2.民主是一种多数决策机制。
作为一种制度追求,民主隐含着这样的逻辑假设,即单个人的认识总是有限的、不完整的,而多数人的认识较之单个人的认识则能够更为全面地反映事物的本质,更能接近认识的真理,因此,多数决策优于个人决策。
3.民主是一种治理方式。
国家从其产生的那一天起,就具有一种天然的扩张性。
在国家发展的任何一个历史阶段,都会涉及到国家如何实现对社会有效治理的问题。
随着近代西方主权在民原则的确立和发展,民主体现的不仅仅是一种观念追求,更是一种制度形态的设计,即多数人通过选举程序委托少数人对多数人进行治理。
民主的优越性早已为人类所认识。
亚里士多德在其《政治学》中认为,直接民主的优越性在于它的参与主体人数多,能够更充分地集中社会成员的意见、智慧、力量、美德乃至财富。
多数人参与的直接民主有助于减少纷争和内乱。
达尔则对间接民主意义上的现代民主的优越性作了如此的概括和总结:1.民主有助于避免独裁者暴虐、邪恶的统治。
2.除民主制度外,任何制度都不可能保证它的公民享有许多基本的权利。
3较之其他可行的选择,民主可以保证公民拥有更为广泛的自由。
4.民主有助于人们维护自身的利益。
5.只有民主政府才能为个人提供最大的机会,使他们享有在自己选定的规则下生活的的自由。
6.只有民主政府才能为履行道德责任提供了最大的机会。
7.民主较之其他可能的选择,能够使人性获得更为充分的发展。
二、民主的修正:个人自由与少数人权利
我们并不否认以人民主权为核心的民主理论是目前人民权利最佳的实现形式,况且在近代民主实现的过程中,也始终包含着对自由、正义的向往和追求。
但是从个人自由的角度观察,作为手段的民主与作为目的的自由并不总是和睦相处的。
无论是直接民主还是间接民主,其在自身制度的运作过程中始终存在着局限性,即存在着侵害个人自由的危险性和漠视少数人权利的可能性。
这种危险可能来自建立在多数决策多数治理基础上的多数权威,它的直接后果就是容易导致多数暴政。
“承认民主是政治或社会组织的最高形式,标志着在现代社会和政治制度的最高目标上取得了基本一致”。
但是当民主成为社会生活的最高准则时,社会生活就被高度政治化了。
单个人直接地、无可逃避地面对强大的政府,每个人对于政府以国家或社会公众利益代表的名义做出的一切决策都必须服从,这时,个人的意志自由与行动自由便受到了国家和社会双重强制力侵害甚至排斥了。
而自由是人类社会追求的终极目的,人类整个实践就是追求自身解放,自由不断扩张的过程。
正如哈耶克所言,“自由意味着始终存在着一个人按其自己的决定和计划行事的可能性;此一状态与一个人必须屈从于另一个人的意志的状态形成对照。
经常用以描述这种自由的古老说法,因而亦就是‘独立于他人的专断意志’”。
在民主制度的前提性假设中总是认为多数决策、集体决策更能接近真理,因此,
政法论坛
.
2006.11
多数人的观点在少数人的观点面前总是有着不可质疑的正当性。
但是受多数规则决定,由多数人做出的决定必然倾向于对多数人有利。
我们很难找到足够的事实来证明当多数人利益和少数人利益相冲突时,多数人会舍弃自己的利益而去保障少数人利益。
相反我们却有充分的理由怀疑:如果牺牲少数人的利益有利于多数人时,他们会做什么。
鉴于此,民主存在着演变为“多数人对少数人暴政”的可能,并且在这种多数人暴政下,由于压迫和专制的危险来自多数人,因而它就显得更有道义上的基础,法律上的合法性和政治上的正当性。
苏格拉底是通过完全合法的民主审判程序被处死刑的,大肆屠杀犹太人的希特勒是德国人真心实意经过民主程序选举出来的。
难怪有人说,“民主制度可能是一个冷酷的制度。
大众以民主手段产生的政府常常存在着蜕变为蔑视人的自由与尊严的毫无节制的专制政府的可能。
”
尽管从实现民主的技术条件来看,民主只能是多数人的民主,而不是所有人的民主,但是我们如果要保存民主,就不能允许多数人以民主的旗帜、人民的名义漠视甚至剥夺少数人的权利。
对多数人统治的限制也应该是民主的应有之意。
那么在服从多数人意志的同时,为什么还要保护少数人的权利?因为“人类的进步大都通过以下的方式实现的:即从一小部分人偏离大多数人的思想和生活习惯开始,直至他们的行为最终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和接受,从而形成了人们的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更新。
如果将权力赋予多数人,让他们规定少数人可以想什么,可以说什么,可以做什么,那么人类的一切进步都会终止。
”况且多数人的观点并不总是正确的,少数人的观点并不总是错误的。
今天的少数人观点有可能成为明天多数人观点。
人类文明就是在多数人观点和少数人观点的交替、碰撞中产生智慧火花和思想动力的。
是故,少数人的话语权必须得到尊重、关注和保护。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阿克顿勋爵说道,“我们判断某个国家是否为自由民主国家,最可靠的办法就是检验一下少数派享有安全的程度。
”
三、法治:克服民主局限性的最佳路径选择
民主制度的出发点在于避免个别人(尤其是以君主为代表的享有特权的人)的“恶”和专断,解决个人智慧不足的问题,但是无论在民主的理论上还是相应的技术设计上,都无法也没有避免多数人的“恶”和集体无意识暴政。
法治是一种规则之制,其通过强调法律的至上性和权威性,表现出对权力固有的警惕和限制。
法治国家所支持的权力结构,即立法权、行政权与司法权之间“分立——制衡”的结构关系为克服民主局限性进而保障个人自由提供了最大的饿可能。
但是,“无论是立法权,还是行政权,其运
行过程都处于一种开放状态,以对民意的充分吸收作为自身的正当性基础,巩固乃至强化了多数决策原则,民主的局限性无法得到有效克服”,“那么,在立法权、行政权与司法权之间,我们不得不把克服民主局限性的制度使命赋予给司法权。
”
司法不是民主的产物,更与民主没有必然联系,其本质是理性。
社会不仅绝对禁止法官与其裁断的事务有利益牵连,而且也要求他进可能乃至消除个人偏好的干扰和影响。
保持中立并对被裁断的双方当事人尽同等的注意义务是最基本的要求,具有这种以形式合理性为外在表现的司法权,其运行方式是封闭性的。
在封闭性的运行过程中,它是从法律原则和规则体系的视角下而非从其他非法律外的角度(例如宗教、道德等)来判断当事人所提出的事实问题和法律问题诉求的。
另一方面,通过程序设置,使得司法权的运行具有相对独立的空间,有效地抵御了外界的干扰,从而保证其始终能受到自身运行要求的支配。
当然司法权要实现这点,还必须满足1.司法独立。
这种独立必然暗含有能够对立法行为或行政行为具有终局性司法审查权,惟有此,才能为少数人维护自己的自由与权利提供司法救济的机会。
2.民众对法律的信仰。
法律只有被信仰才能得到被尊重。
“法治只有在立法者认为受其制约的时候才是有效的。
在民主制度中,这意味着除非法治业已构成了此社会共同体之道德传统的一部分,(亦即那种为多数所信奉且毫无疑问地接受的共同理想),否则它就不会普遍有效。
”
总之,司法权的封闭运行与权力制衡、权利救济功能有效地排除了民意逻辑对法律运行的影响,确立了法律逻辑至上的地位,使民主的局限性在司法权的保障下得到有效的克服。
四、结束语
冷静、客观地探讨民主的局限性,并不是要求人们放弃对民主的追求与理想,而是为了使我们能清醒的认识到,民主除了投票之外,还应有透明的程序、平等的权利、自由的讨论、对异己的尊重、对少数人权利的关注以及超越一切个人意志的公正规则。
民主的局限性需要法治来克服,法治缺席的民主极易蜕变为多数人暴政。
参考文献:
[1]亚里士多德.政治学.(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2]达尔.论民主.(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3]萨托利.民主新论.(中译本).东方出版社.1993年版.
[4]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上卷)(中译本).三联书店.1997年版.
[5]胡勇.民主在理念与实践中的困境及其启示.天中学刊.2000年第4期.
[6]米瑟斯.自由与繁荣的国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张文显主编法学理论前沿论坛(第三卷)科学出版社5年月
版政法论坛
7...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