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茶叶产业化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无公害茶园示范建设可研报告
2013年农垦农技推广与体系建设财政专项经费申报书项目名称:3万亩无公害茶园示范项目项目主管单位:湖南省东山峰农场湖南省东山峰农场3万亩无公害茶园示范项目一、必要性与可行性(一)建设单位基本情况湖南省东山峰农场位于湖南省西北部与湖北省鄂西南交界处。
地理座标:东经110°35′48″~110°48′1″,北纬29°25′1″-29。
57′25″。
属武陵山脉太青山北支,紧邻湖南屋脊—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境内最高海拔1516.3m,最低海拔220m,周围数百里群山重叠,无任何工业污染,是历史上“宜红”茶主产区。
农场总面积7.6万亩,总人口6300人,其中农业人口4500人,以种茶为主,现有茶园2.2万亩,年产绿茶7000吨。
另有适宜种茶荒地1万亩。
农场周边5个乡镇总面积1315平方公里,总人口20万人,茶叶种植面积20万亩,年产绿茶15000吨,成为了湖南茶叶主产区。
东山峰农场出产的“东峰”牌云雾绿茶1990年获国家质量奖银质奖,1990年被国家农业部批准为全国首批茶叶“绿色食品”(现标志编号为:LB-44-0402180156A),2000年被省政府确定为“全省百万担出口品牌茶基地”之一,2002年被农业部定为“全国农垦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基地农场”,2006年被评为“湖南十大名茶”。
2011年被授予“湖南茶业十强乡镇”。
场内现有茶叶初制加工厂29家,年生产能力达10000吨,特别是东山峰生态茶业有限公司以先进的加工技术、设备和完善的市场营销网络以及雄厚的资金保障而称雄湘西北茶叶界,是湘西北最具优势的茶叶生产经营龙头企业。
(二)必要性与可行性必要性(1)项目建设是提高茶叶产量和质量,增强出口竞争力的需要。
茶叶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商品。
近些年来,我国茶叶出口由于农药残留量超标,使得欧盟及其它茶叶进口国纷纷转从印度、斯里兰卡等国进口,使我国茶叶失去了巨大的国际市场,随着我国加入WTO,对我国茶叶出口也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与挑战。
最新无公害茶叶产业调研报告
(七)茶叶文化丰富。印江茶叶生产历史悠久,梵净山脚下的中国茶王树就是佐证。梵净山团龙贡茶在明代就作为皇家贡品,今梵净山团龙一带的村民冲傩还愿时仍作首选祭祀品。梵净山团龙合闭茶、雷公茶有许多神奇古老的传说,令人神往。印江文化之乡,书法之乡,土家风情,长征红色文化也给茶文化增添无穷的色彩。
二、印江梵净山茶叶产业的现状
(二)生产、市场缺言统一管理。全县茶叶品牌从1998年茶叶企业体制改革后,各生产企业协作性差,不愿出资进行品牌维护和宣传,大型且有影响的参评参展活动各企业不愿参加,产品质量下降,品牌知名度大不如前。
(三)全县茶叶企业信贷能力弱,融资能力差,银企关系特别紧张,影响全县茶叶产业的发展。
(四)种植分散,投入不足,幼龄茶园抓住了退耕还林机遇,但土地已承包到一家一户,种植较分散,底肥投入不足。农业工程设施,茶园基础设施不完善,如路沟、防护林,茶、水、土保持设施不配套,没有按山区特点严格规划设计茶园。苦丁茶种植面积可观,但生产、加工技术薄弱,预计成园率低,形势不容乐观。
(三)品牌优势。梵净山茶叶基地梵净山牌系列绿茶由于品质优良,内质上乘,从投产以来就陆续获得各项荣誉。梵净翠峰1992年获贵州省十大名茶,同年又获湘、鄂、川、黔四省边区名茶评比一等奖。1995年,梵净山系列绿茶获中国乡镇企业出口商品展览金杯奖,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质奖。1997年第三届中国农业博览会上,被授予名牌产品,同年梵净山牌系列绿茶产品被国家技术监督局评为质量信得过产品。1998年被贵州省工商局、省消费者协会评为消费者协会推荐商品1999梵净翠峰再次被第四届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认定为名牌产品并指参加建国五十周年大奖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成果展。在20xx年、20xx年、20xx年梵净山牌系列绿茶都获得湘、鄂、黔、渝武陵山区名优茶评比会的金奖和一等奖等多个奖项。原贵州省省长王朝文来印江视察工作,品偿梵净翠峰等系列绿茶后,大加赞赏,挥毫提茗:梵净翠峰,茶中极品。梵净山牌系列绿茶从投放市场以来,一直深受消费者的亲睐。品牌价值得到消费者的认可。梵净山牌系列绿茶的生产加工经过近二十年的积累和总结,形成了一套独具地方特色的技术秘密。20xx年成功地申报为省级梵净山翠峰、梵净山绿茶地方标准和原产地域保护,品牌优势明显。
茶产业发展可行性研究报告
茶产业发展可行性研究报告一、前言茶叶是我国的传统产业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悠久的文化底蕴,同时也是我国农业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茶叶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同时,茶叶产业也成为了我国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之一。
本报告旨在对中国茶产业的发展现状、面临的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进而提出相关发展建议,探讨茶产业未来发展的可行性。
二、茶产业发展现状1. 国内市场需求增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茶叶已成为了现代人们日常不可或缺的消费品,茶叶消费市场正在不断扩大。
其中,茶叶的保健功能、养生理念等观念的普及,使得茶叶消费市场呈现出多元化和个性化发展的态势。
据统计,2019年全国总茶叶消费量达到200万吨左右,增长率约为10%。
2. 茶产业资金投入持续增长自2000年以来,国家对茶产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目前茶叶产业链上下游资金投入不断增加,各级政府和企业对茶产业的投资意愿也日益增强。
尤其是在茶叶基础设施、茶叶加工技术和品牌建设方面,资金投入力度不断加大。
3. 茶叶品牌竞争加剧当前,茶叶市场品牌竞争异常激烈。
一方面,国内优秀的茶叶品牌不断壮大,国际知名茶叶品牌不断进入中国市场;另一方面,国内外多个产茶大国也竞争日益激烈。
这使得茶叶品牌的竞争愈发激烈,茶叶品牌建设已成为了茶叶企业必须重视的战略目标。
4. 茶叶科技创新成果丰硕科技创新是推动茶叶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中国茶叶科研机构不断开展科技创新,研发了一系列茶叶新品种、新工艺和新设备。
同时,茶造型艺术的研究不断深入,新型茶艺器具也不断涌现,为茶叶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茶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1. 产业链条不完整目前,茶叶产业中上下游产业链条并不完整,茶叶产业的下游市场需求比较单一,产品种类有限,对于茶叶衍生产品的需求相对较少,这导致了部分农民仍然依赖茶叶种植为主要经济来源。
2. 技术水平不高虽然在茶叶加工过程中不断对工艺进行改进,但是相对于国际茶叶生产水平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生态茶叶产业化建设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邵武市肖家坊镇生态茶叶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邵武市文鼎茶业有限公司二00一六年一月第一章总论第一节项目概况一、项目名称:邵武市肖家坊镇生态茶叶基地建设二、项目地址:邵武市肖家坊镇三、项目承办单位:邵武市文鼎岩茶业有限公司四、项目负责人:童智文五、项目性质:新建六、总体目标:按照“贸工农一体化,产销一条龙的”原则,推进肖家坊镇茶业产业化进程,在“十二五”期间通过引导、扶持、培育,使茶叶成为肖家坊镇支柱产业,并辐射邵武市其它乡镇,使之成为邵武区域内特色经济新的增长点,通过2-3年的努力,至2017年计划实现:1、建成850亩生态茶叶生产基地。
2、年产无公害绿茶235吨,其“雪龙”\“金观音”年产可达150吨。
3、建设茶叶生产加工中心\质量检测中心,茶叶技术服务中心,区域性茶叶交易市场1座。
七、投资与经济效益;本项目总投资4860万元,投资回收期6年,贷款还期6.38年,经济效益明显。
第二节项目提出背景邵武市肖家坊镇茶业在邵武绿茶产精中的地位和辐射影响十分突出,正逐步成为邵武绿茶的重要集散地。
肖家坊镇目前有近万亩绿茶基地,肖家坊镇作为邵武市区域性加工、流通中心已初具邹形。
随着市场销路逐步扩大,群众种茶积极性高涨,茶叶开发已成为群众经济增收重要举措之一,茶叶总产值占全镇农业总产值20%以上。
目前肖家坊茶叶已形成一定规模至2015年全镇茶园面积近万亩,产量达80万公斤。
肖家坊镇党委、政府十分重视茶叶发展,近年来先后出台了7项优惠政策鼓励农民开发茶叶生产,并请省农大园艺系茶叶专家作技术顾问对现有的低产茶园进行改造,邵武市肖家坊镇党委、政府本着从“富民兴镇”的战略高度出发,确立了茶业在肖家坊镇作为支柱产业的地位,并决定实施茶叶产业化项目,举全镇之力手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1、实施名牌战略,加大“天成岩”品牌的宣传力度,进一步扩大肖家坊的市场影响(天成岩为我市省级风景名胜区)。
2、通过多种政策导向和必要的资金扶持,提高肖家坊茶叶种、加、销一体化经营的集中度,增强整体实力和市场抗风险能力。
无公害良种茶园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无公害良种茶园建设项目建议书南昌县黄马茶厂二〇〇五年七月目录第一章项目概述第二章项目背景和建设的必要性一、国内外茶树良种利用现状及发展趋势二、无公害良种茶园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第三章项目建设单位基本情况与有利条件一、项目建设单位的基本情况与技术优势二、项目建设的良好自然环境条件第四章项目建设内容一、总体构想二、建设内容1、高标准国家级良种茶园建设2、茶园有害生物综合治理3、配套名优茶加工机械设备的购置三、项目实施年限四、项目负责与实施人员第五章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一、投资概算二、资金筹措第六章效益分析一、经济效益二、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第一章项目概述本项目为无公害良种茶园建设,由南昌县黄马茶厂承建。
项目建设总规模为80亩国家级良种茶园,达到年产无公害名茶1200公斤、优质无公害普通茶14400公斤的生产能力。
项目主要内容包括高标准国家级良种茶园建设、茶园有害生物综合治理体系建立、配套名优茶加工机械设备购置。
建设期为三年。
本项目建设需总投资38.82万元。
资金筹措拟申请政府部门拨款12万元,其余由项目承建单位自筹解决。
本项目建设主要是为满足南昌市乃至全省人民群众对无公害名茶和无公害优质茶的需要,进而提高茶叶品质和单产,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化学农药和化肥使用对环境的污染,提高茶叶经济效益,增强我省茶叶的市场竞争能力。
因此,除自身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外,同时能产生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第二章项目背景和建设的必要性一、国内外茶树良种利用现状及发展趋势茶叶是世界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是我国的传统出口产品,在我国有悠久的生产历史。
历史上就出口到欧洲等许多国家,享有很高的声誉。
解放后,茶叶也一直是我国出口创汇的主要农产品之一。
2004年全国茶叶产量78万吨,出口茶叶28万吨,创汇4.37亿美元。
但是,近十多年来,世界上一些主要产茶国纷纷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育成无性系茶树良种,使茶叶的内在品质和单产都得到了很大提高,我国茶叶生产受到极大冲击。
四川古蔺县无公害茶开发可行性研究
四川古蔺县无公害茶开发可行性研究作者:王馨语杨朝君赵宇飞胡灿徐颖欢来源:《农业与技术》2016年第06期摘要: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实地调查古蔺县茶产业,采用资料法、实地调查法为研究手段,论证了古蔺县可利用其适宜的自然条件发展无公害茶产业的可行性,并针对无公害茶的施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问题,提出了古蔺无公害茶开发的建议。
关键词:四川古蔺;无公害茶;发展对策中图分类号:S3-3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333125茶树属于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山茶目(Theales)、山茶科(Family Theaceae)、山茶属(Genus Camellia)、茶组(Section Thea)[1]。
我国茶树栽培历史悠久,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茶叶生产国,茶树适生地区辽阔,自然条件优越[2],茶树资源极为丰富。
四川省是国家产茶大省[3],拥有茶树的各种种质类型,包括乔木大叶型、灌木大叶型、灌木中叶型、灌木小叶型。
古蔺县属于立体气候,优越的自然条件适宜茶树的生长。
抓住政策优势积极发展无公害茶产业,可提高当地经济的增长,促进当地脱贫致富。
1 无公害茶的内涵无公害茶是指在无公害生产环境下,按特定的生产操作规程生产,其农药残留、重金属和有害微生物等指标符合特定的标准和要求。
在日益注重健康的现代生活中,绿色、安全、无污染的无公害茶是我国茶叶生产的主要方向,也是准入我国茶叶市场的基本要求。
2 无公害茶的生产技术2.1 建立无公害茶园无公害茶园选择远离工矿等污染地区,种植区域水源充足,能满足茶树生长的基本需求。
土地选择土层厚度达70cm及以上,坡度25°以下,土壤PH值为4.0~6.5的黄壤为宜。
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用国家级或者省级茶树良种,以牛皮茶特色品种为基础,建立无公害茶园示范区。
大气、土质、水质等条件符合无公害茶叶生产的要求和规范。
无公害茶叶生产技术示范可行性研究报告
星火计划重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名称:无公害茶叶生产技术示范申报单位:英山县生产力促进中心联系人:电话:传真:科技主管部门:湖北省科学技术厅科学技术部星火计划办公室一、项目概述英山地处大别山南麓,境内山清水秀,气候温和,四季分明,生产无公害茶叶环境得天独厚,是《全国茶叶优势区域发展规划》确定的长江中下游名优绿茶优势区域。
全县现有茶园面积14.02万亩,有8.9万茶农从事茶叶生产,茶叶产量1450万公斤,系列产值3.47亿元,茶叶产业规模位居全国第四、全省第一,是“中国绿茶(名)茶之乡”,茶叶成为支撑县域经济发展,帮助农民增收致富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导特色产业。
但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化,特别是加入WTO后,世界各国绿色贸易壁垒不断增高,尤其是欧盟等国家对茶叶残留标准不断提高,人们对茶叶消费观念已向绿色、安全、健康转变,传统的茶叶生产管理方式无法适应市场需要,整个茶叶产业的供求形式发生了深刻变化,为茶叶产业的壮大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衅,因而生产无公害茶叶是茶叶产业结构调整和应对世界茶叶市场需求的必然趋势。
大力发展无公害茶叶生产,加快茶叶产业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和增强经济效益,帮助农民持续增收,对于推动茶叶经济强势产业发展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无公害茶叶生产技术示范项目,就是根据国家无公害茶叶质量标准,结合英山县域实际,研究整套无公害茶叶栽培管理加工技术方法,开展以茶园改土、科学栽培、改良品种、肥料施用、病虫害防治、清洁加工等无公害化技术为主的示范建设,以推行《英山云雾茶质量标准》为载体,建设无公害茶叶生产技术示范基地,总结无公害茶叶生产从建园到最后包装走向市场的系列生产加工技术和工艺方法,并在全县乃至整个大别山区推广应用。
该项目建设总投资240万元,其中申请国家支持120万元,单位自筹120万元。
通过该项目建设,建设鄂茶1号无性系良种繁苗基地30亩,建设东冲河村、程咀村等3个乡镇4个村的无公害茶叶生产技术示范基地1000亩,辐射带动面积15000亩,申报领取国家无公害茶叶生产标识4只,实现茶农亩平增收700-1100元。
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和目标茶是中国传统饮品,在国内市场上有广泛的需求。
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和对传统文化的关注,茶叶的消费量逐年增长。
本项目旨在开展茶叶生产与销售业务,提供高品质的茶叶产品,并在市场上占有一定份额。
二、市场分析1. 茶叶市场的规模与发展趋势目前中国茶叶市场总规模约为3000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长率为8%。
国内茶叶消费量逐年增长,主要原因是消费者对健康生活的需求和对茶文化的认同。
2. 竞争对手分析茶叶市场竞争激烈,存在大量的品牌和产品。
竞争对手主要有传统的茶叶品牌、国际知名茶叶品牌以及新兴的茶饮品牌。
虽然市场竞争激烈,但也存在机会,通过产品的品质和市场定位的差异化,我方可在市场上有所发展。
三、项目可行性分析1. 技术可行性本项目需要掌握茶叶种植、采摘、加工和包装等相关技术。
通过与专业团队合作,我们能够掌握相关技术并保证产品的品质。
2. 市场可行性茶叶市场需求旺盛,消费者对茶叶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
本项目的定位是提供高品质的茶叶产品,通过与消费者建立良好的品牌认同,我们能够在市场上占有一定份额。
3. 经济可行性本项目需要一定的投资,包括茶叶种植基地的建设、茶叶加工设备和包装设备的购置以及市场推广费用等。
通过合理的定价和市场份额的占有,我们能够使项目获得可观的经济收益。
四、风险分析1. 外部风险茶叶行业竞争激烈,市场变化较大,需警惕市场份额的被夺,市场需求的下降等风险。
2. 内部风险团队能力不足、运营风险等也是项目中需要解决的风险。
五、项目实施计划1. 寻找合适的茶叶种植基地,并进行基地的规划与设计。
2. 与专业团队合作,学习掌握茶叶种植和加工技术。
3. 注册并建立自己的品牌,进行市场推广活动。
4. 购置茶叶加工设备和包装设备,建立生产线。
5. 进行产品研发并推出高品质的茶叶产品。
6. 与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确保原材料的质量和供应稳定。
7. 建立销售渠道,与经销商合作进行产品的销售和推广。
年产300吨无公害优质茶叶产业化基地建设及生产加工项目可行性方案研究报告
目录第一章总论 (5)1.1 项目概况 (5)1.2 可行性研究依据 (6)1.3 研究围 (7)1.4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7)1.5 市场分析 (8)1.6 建设规模 (8)1.7 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9)1.8 研究结论 (9)第二章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必要性 (13)2.1 资中县社会经济概况 (13)2.2 项目提出的背景 (15)2.3 项目建设单位概况 (21)2.4 项目提出的必要性 (24)第三章市场预测 (27)3.1 国际茶叶市场 (27)3.2 国茶叶市场 (28)3.3 竞争能力分析 (29)3.4 建设规模的拟定 (30)3.5 价格分析预测 (31)3.6 产品生产及销售方案 (33)3.7 销售策略和营销模式 (33)第四章项目建设条件 (37)4.1 建址选择 (37)4.2 建址的基本情况 (38)4.3 原材料及动力 (42)第五章建设方案 (43)5.1 设计规模 (43)5.2 生产技术方案及产品方案 (43)5.3 设备方案 (44)5.4 项目规划和布局 (45)5.5 建筑方案 (51)5.6 技术支撑方案 (54)第六章辅助工程 (56)6.1 供电设计 (56)6.2 给排水设计 (60)6.3 自动化 (62)6.4 通讯 (62)第七章节能与环境保护 (63)7.1 节能 (63)7.2 环境保护 (64)第八章消防及安全劳动卫生 (67)8.1 消防 (67)8.2 职业安全卫生及劳动保护 (70)第九章企业组织及劳动定员 (72)9.1 组织 (72)9.2 工作制度 (73)9.3 劳动定员 (73)9.4 人员素质 (73)9.5 人员培训 (74)第十章项目管理 (75)10.1 建设管理 (75)10.2 组织管理 (75)10.3 资金管理 (77)10.4 质量管理 (77)10.5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78)第十一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79)11.1 投资估算的依据 (79)11.2 投资估算 (79)11.3 资金筹措 (80)11.4 相关说明 (81)第十二章财务基础数据预测 (82)12.1 预测原则 (82)12.2 基础参数的确定 (82)12.3 销售收入预测 (83)12.4 成本费用的估算 (83)第十三章财务评价 (85)13.1 编制原则 (85)13.2 盈利能力分析 (85)13.3 偿债能力分析 (86)13.4 盈亏平衡分析 (86)13.5 财务评价结论 (87)第十四章社会效益 (88)14.1 项目的建设有利于壮大主导产业和促进结构调整 (88)14.2 项目的建设将促进产、加、销、服各环节的利益联结 (88)14.3 辐射带动作用 (89)14.4 将推动农业生产市场化、组织化程度的提高 (89)14.5 能够为当地财政创造大笔税收,为当地培育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90)第十五章结论及建议 (91)附图、附表、附件 (92)第一章总论1.1 项目概况1.1.1项目名称年产300吨无公害优质茶叶产业化基地建设及生产加工项目1.1.2项目建设单位建设单位:泉峰茶业注册地址:资中县项目实施地点:资中县工业集中开发区法定代表人:王佑注册资本:(人民币)贰佰万元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项目联系人:黄卫菊联系:1.1.3项目拟建地址无公害茶叶示种植基地:资中县新桥镇;无公害茶叶加工厂、产业化发展及科技服务中心:资中县工业集中开发区。
茶叶产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
茶叶产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xxx有限责任公司第一章项目基本信息一、项目概况(一)项目名称茶叶产业项目(二)项目选址某经济示范中心节约土地资源,充分利用空闲地、非耕地或荒地,尽可能不占良田或少占耕地;应充分利用天然地形,选择土地综合利用率高、征地费用少的场址。
(三)项目用地规模项目总用地面积38545.93平方米(折合约57.79亩)。
(四)项目用地控制指标该工程规划建筑系数71.28%,建筑容积率1.03,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7.19%,固定资产投资强度162.45万元/亩。
(五)土建工程指标项目净用地面积38545.93平方米,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27475.5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9702.31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工程29019.98平方米,项目规划绿化面积2852.68平方米。
(六)设备选型方案项目计划购置设备共计137台(套),设备购置费4766.32万元。
(七)节能分析1、项目年用电量1211377.01千瓦时,折合148.88吨标准煤。
2、项目年总用水量14031.58立方米,折合1.20吨标准煤。
3、“茶叶产业项目投资建设项目”,年用电量1211377.01千瓦时,年总用水量14031.58立方米,项目年综合总耗能量(当量值)150.08吨标准煤/年。
达产年综合节能量39.89吨标准煤/年,项目总节能率24.26%,能源利用效果良好。
(八)环境保护项目符合某经济示范中心发展规划,符合某经济示范中心产业结构调整规划和国家的产业发展政策;对产生的各类污染物都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治理措施,严格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内,项目建设不会对区域生态环境产生明显的影响。
(九)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项目预计总投资12697.12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9387.9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3.94%;流动资金3309.1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6.06%。
(十)资金筹措该项目现阶段投资均由企业自筹。
(十一)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预期达产年营业收入25677.00万元,总成本费用20212.49万元,税金及附加244.63万元,利润总额5464.51万元,利税总额6462.87万元,税后净利润4098.38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2364.49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43.04%,投资利税率50.90%,投资回报率32.28%,全部投资回收期4.60年,提供就业职位522个。
无公害茶叶产业化开发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无公害茶叶产业化开发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总论1.1 项目名称及性质1.1.1项目名称:无公害茶叶产业化开发项目1.1.2项目性质:新建1.2 项目建设单位陕西省×××公司法定代表人:1.3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陕西省×××设计院,工程咨询证书:国家发改委工咨(甲)×××。
1.4可行性研究工作依据和范围1.4.1可行性研究工作依据a)国家产业政策以及省、市、县农业中长期发展规划。
b)国家发改委《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大纲》规范的模式。
c)《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
d)×××县委、县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茶叶产业发展的决定》。
e)《×××工业园控制性详细规划》。
f)财务效益评价按国家《建设项目评价——方法参数》进行规范化计算和财务经济分析。
g)茶叶加工机械设备价格依据各专业生产厂家报价比较后综合估算。
—40cm。
种植茶苗要求根硕离土表距离3cm左右,根系离底肥10cm以上。
6.1.2土壤a)监测土壤肥力水平和重金属元素含量,根据检测结果,有针对性地采取土壤改良措施。
b)采用地面覆盖等措施提高茶园的保土蓄水能力。
c)采用合理耕作、施用有机肥等方法改良土壤结构。
耕作时考虑降水条件,防止水土流失。
对土壤深厚、松软、肥沃的茶园可实行减耕或免耕。
d)幼龄或台刈改造茶园,宜间作豆科绿肥,培肥土壤和防止水土流失。
e)土壤PH值低于4.0的茶园,宜施用白云石粉、石灰、草木灰等物质调节土壤PH值至4.5—5.5范围。
土壤PH值高于6.0的茶园选用生理酸性肥料调节土壤PH值到适宜的范围。
f)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70%时,茶园宜节水灌溉。
灌溉用水符合NYT5020的要求。
6.1.3施肥a)根据土壤理化性质、茶树长势、预计产量、制茶类型和气候等条件,确定合理的肥料种类、数量和施肥时间,实施茶园平衡施肥,防止茶园缺肥和过量施肥。
茶叶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茶叶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一、项目简介
本项目旨在开发一个新的茶叶产品,名为“绿色滋补”,它是一种高
品质的茶叶,口感醇厚,体验优秀,为消费者提供全面的健康滋补,让消
费者在尝试了不同茶叶品类后,仍然能够回头来再次品尝。
二、项目可行性分析
1.市场前景
根据相关市场调查和统计数据,随着社会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
茶叶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长,而茶叶产品的市场正在不断发展和扩大。
此外,随着社会对养生健康的认识、重视和理解,消费者茶叶购买行为也会
有所不同,更加注重健康和营养,这将为本项目带来良好的市场机遇。
2.创新点
本项目的核心创新点在于重新定义茶叶的概念,突出茶叶滋补的特点,将其作为一种饮品,以及补充和滋养身体的全方位滋补体验,而不仅仅局
限于享受饮品的本身。
本项目还将聚焦“茶文化”,将传统的茶叶饮用与
现代茶文化紧密结合,以适应当代消费者的需求,强调拥抱茶文化,促进
社会文化发展。
3.客户群定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公害茶叶产业化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总论1.1 项目名称及性质1.1.1项目名称:无公害茶叶产业化开发项目1.1.2项目性质:新建1.2 项目建设单位陕西省xx公司法定代表人:1.3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陕西省xx设计院,工程咨询证书:国家发改委工咨(甲)xx。
1.4可行性研究工作依据和范围1.4.1可行性研究工作依据a)国家产业政策以及省、市、县农业中长期发展规划。
b)国家发改委《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大纲》规范的模式。
c)《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
d)xx县委、县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茶叶产业发展的决定》。
e)《xx工业园控制性详细规划》。
f)财务效益评价按国家《建设项目评价——方法参数》进行规范化计算和财务经济分析。
g)茶叶加工机械设备价格依据各专业生产厂家报价比较后综合估算。
h)土建工程依据当地同类工程造价比较估算。
1.4.2可行性研究工作的范围a)茶园建设规模及规划布局,无公害茶叶生产环境分析。
b)茶叶加工厂的建设厂址条件。
c)加工工艺、技术装备的先进性和可靠性。
d)生产销售的可靠性。
e)编制劳动定员、工程投资、成本估算和经济效益评价。
f)茶叶产业化经营模式。
1.5 建设规模1.5.1基地建设:建设无公害茶叶示范园3万亩,其中:新建1万亩,改造管理2万亩。
1.5.2 茶叶加工厂:在xx工业园区建茶叶加工厂1个,占地30亩,总建筑面积10001m2,购置扁形茶生产线、毛尖茶生产线、乌龙茶生产线、炒青茶生产线和精加工生产线。
建10个基地初加工厂,每个建厂房200m2,购置初加工设备1套。
1.6 建设地点和条件1.6.1建设地点基地建设:分布于xx的低山丘陵地区,项目覆盖xx等10个乡镇,80个行政村,2万户。
加工厂建设:本项目拟在xx工业园建设茶叶综合加工厂一个,该厂址内场地较为平坦,交通运输便利。
考虑到茶叶鲜叶不便运输,拟在10个基地乡镇各建一个小型初制加工厂。
1.6.2建设条件a)基地建设条件:xx现有茶园8.8万亩。
xx县委、县政府把茶叶作为振兴农村经济的第一大产业,成立了领导小组,项目实施组织上有保障;xx县是传统的农业县,无矿山和工业污染,茶叶生产历来不使用农药,xx年被国家农业部认定为无公害茶叶基地,生产基础好;商南茶生产期长,富含锌、硒等微量元素,内在品质佳;县乡茶叶技术服务体系健全,发展生产的技术支撑有保证。
b)茶叶加工厂建设条件:项目建成后所需的茶叶鲜叶来自基地各个茶场,包装材料和辅助材料均从市场采购解决,原材料供应有保障;项目用水由厂区供水系统供应,原水接入城市用水管网,保证使用量;项目用电由厂区变电站供给,电源由高压线路接入,供电能力满足项目生产、生活所需。
商南茶叶已远销河南、甘肃、上海及本省西安、商洛等地,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营养、健康、安全的无公害食品和绿色食品已成为世界性食品消费需求热点与发展趋势,因而本项目产品有巨大的市场潜力与容量,其发展前景广阔。
本项目实行清洁化生产,生产技术由xx茶叶协会承担,该协会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形成了较完善的生产工艺,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管理经验。
项目建成后,生产、生活总用水量27m3/d,由城市供水管网供给,厂区设蓄水池及加压泵房;本项目年耗电量230万度,电源来自县城10KV变电站,厂内设变配电室,变压器总容量800KVA;本项目安装2T工业锅炉1台,年耗煤1400吨。
1.7 建设内容与建设期限1.7.1茶叶基地建设引进福鼎大毫优良茶种新建无公害茶园1万亩,改造管理无公害茶叶基地2万亩;培训、示范、推广全县无公害茶叶生产,提高茶叶质量,增加产品附加值;推广使用绿肥、茶叶专用肥等无公害生产技术,规范基地生产经营活动,加强无公害基地管理;健全服务体系,对茶叶质量安全实施全过程的监管。
1.7.2茶叶加工厂建设a)茶叶加工厂:总建筑面积10001m2,占地30亩,建设扁形茶生产线,毛尖生产线,乌龙茶生产线,炒青茶生产线和精加工生产线,以及与生产线相配套的必要的辅助生产设施,行政福利设施和公用工程。
b)乡镇基地初制加工厂:每厂建厂房200平方米,购置加工设备1套。
1.7.3项目建设期:1年。
1.8 经营模式项目建成实施后,实行以项目建设单位为龙头,以xx茶叶协会为纽带,以基地农户为基础的“龙头+协会+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农户负责茶园生产管理,协会提供技术服务,项目建设单位负责鲜叶收购、茶叶加工与销售,项目公司与农户以合同方式结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依照“自我服务、自我约束、自谋发展、自负盈亏”的原则,统一生产方式,统一技术规范,统一产品销售,确保农民增收。
1.9 投资规模与资金来源1.9.1投资规模项目总投资3888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3088万元,流动资金投入800万元。
1.9.2资金筹措项目建设单位自筹688万元,其中:488万元用于固定资产投资,200万元用于流动资金;申请农业发展银行贷款3200万元,其中:2600万元用于固定资产投资,600万元用于流动资金。
1.10 经济效益分析项目建成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8000万元,实现税金518万元,年均利润638.06万元,投资利润率16.41%,投资利税率29.6%,所得税后投资回收期6.73年,财务净现值(ic=8%)1464.58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16.34%。
1.1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本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如下:1.12 产业化经营与农民增收效果评价1.12.1以3万亩示范基地为核心,在10个乡镇推广无公害茶叶生产,从而带动全县的无公害茶叶生产。
基地质量安全达到国家标准,基地茶叶全面达到无公害化。
1.12.2通过清洁化生产的带动,逐步使商南高档茶生产由手工制作进入全自动化,茶叶质量安全控制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1.12.3通过项目实施,可进一步提高茶农的科技水平,提高商南茶科技含量,提高茶叶产量和质量,使商南茶叶种植逐步向规模化、集约化和优质高效方向转化,并通过产业化推动,引导农民进入市场,提高其参与市场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1.12.4本项目茶叶加工年直接消化无公害鲜茶310余万公斤,带动全县10个乡镇茶叶生产的无公害比率由12%提高到70%,茶叶价格通过无公害生产技术的推广,亩均提高15%,增收375元,带动全县茶叶增收35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381元。
通过项目带动全县茶叶面积达到20万亩,茶叶综合收入达到5亿元。
1.13 综合评价和论证结论1.13.1综合评价本建设项目资源条件优越,产品加工工艺技术方案先进实用,投资经济合理,环保符合国家标准。
项目建设有助于推动项目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茶叶产业发展,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地区发展规划。
项目产品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带动辐射能力强。
1.13.2论证结论项目投资合理,技术先进成熟,建设条件良好,产品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项目可行。
第二章项目建设单位概况、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2.1 项目建设单位概况xx。
公司董事长xx多年的企业经营管理实践,使xx同志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有较强的市场经济驾驭能力,能够胜任本项目建设工作。
2.2 项目提出的背景2.2.1 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省、市、县农村经济工作规划。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现代化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明确了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引导农民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发展高效特色农业是主要途径。
实施区域农业产业化开发,调整产业结构则是保证总体发展的战略措施。
国家、省、市、县各级政府相继出台了许多产业政策、行业规划,如《陕西省国民经济“十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xx县委、县政府出台的《关于实施工业强县战略的决定》、《关于进一步加快茶叶产业发展的决定》等,结合本省、市、县实际,提出了农民增收的总体目标和产业发展思路。
2.2.2 项目建设能够积极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通过推广运用无公害高新技术,建设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并形成一定规模的区域特色,通过对茶叶的精深加工,加速产业链延伸,建立完善的种植、加工、营销、市场和服务体系。
通过无公害茶园基地的示范带动,形成“市场+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引导农民由零星分散茶叶种植向规模化、集约化和高产高效茶叶种植转化,推动农业产业结构向高效农业调整。
2.3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3.1是完成xx“十一五”计划,实施突破发展的需要xx2.3.2是增加科技含量,提高茶产业整体效益的需要xx茶生长期长,富含硒、锌等微量元素,内在品质优良,具有香高、味浓、回甜、耐泡等特点。
现已开发xx大系列产品,远销西安、河南、甘肃、上海等地。
xx成为该县在陕西省最有名气的产品,但下列诸因素仍是制约当地茶叶发展的瓶颈。
一是企业规模小,缺乏知名品牌。
目前该县茶场120多个,平均每个茶场年生产茶叶仅10吨,过小的企业规模导致该县茶叶品牌多,而知名品牌少,更谈不上真正意义的现代企业。
二是茶树良种率低,栽培管理粗放,茶园单产低。
全县开采茶园均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引进的茶种,品种老化,急需更新。
目前的无公害基地规模小,农民缺乏无公害生产技术,致使全县茶叶科技含量不高。
三是茶叶加工技术与设备落后,现有的乡村茶厂普遍存在厂房破旧,设备落后,卫生条件差的状况,茶叶生产完全靠感官评价产品质量,茶叶品质很难稳定和提高。
四是产品档次低。
茶农和加工企业科技创新意识薄弱,生产的茶叶基本上是原料型的初级产品,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产品多供给购买力较低的消费群体,竞争仅限于以价格为主的低层次水平上。
本项目实施后,将进一步提高xx茶的科学技术含量,提高、增加高档茶的比重,推动xx茶叶量的扩张和质的提高,促进茶叶生产上规模、提效益,进而向高科技、高效益方向发展。
2.3.3为社会提供营养、健康、安全的无公害食品,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食品消费的质量、安全性日益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营养、健康、安全的无公害食品已成为世界性食品消费需求热点与发展趋势,并将成为二十一世纪主导食品,发展绿色农业,开发绿色农产品,倡导绿色消费是社会进步与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历史必然。
在我国加入WTO后农产品面临国外优质农产品激烈竞争与挑战的新形势下,农业发展进入了新阶段。
以质量效益为中心,实施农业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优势农产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强市场竞争力成为新阶段农业优质高效发展的核心任务。
本项目采用全不锈钢自动化生产线,从茶叶原料到成品包装实施除氧易封技术,全封闭操作,达到手不沾茶,茶不落地的清洁化要求,项目建成投产后,将为社会提供更多的无公害茶叶,满足市场需求,对造福人类的意义深远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