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政治制度史

合集下载

西方政治制度史

西方政治制度史

西方政治制度史第一篇:西方政治制度史《西方政治制度史》英国议会形成及发展英国历史上长期存在着“法律至上”的观念,进入中世纪以来,英国议会和议会制逐渐形成,历经了700多年的历史,演变成为现代社会资本主义代议民主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世纪英国议会制度模式一脉相承,与同时代的西欧诸国相比,如法国的王权至高无上等,具有鲜明的特色。

被称为“议会之母”的英国议会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它的前身可追溯至中世纪初期的“闲人会议”。

公元43年,罗马皇帝克劳狄一世率军入侵不列颠。

征服不列颠后变其为罗马帝国的行省。

3~4世纪,随着奴隶反抗斗争的加剧,罗马帝国逐渐衰落。

4世纪中叶前后,不列颠反抗罗马统治的斗争也渐趋激化。

到407年,罗马驻军被迫全部撤离不列颠,罗马对不列颠的统治即告结束。

盎格鲁-撒克逊人入驻不列颠罗马人撤离后,居住在易北河口附近和丹麦南部的盎格鲁-撒克逊人以及来自莱茵河下游的朱特人等日耳曼部落,从5世纪中叶起陆续侵入不列颠。

入侵过程延续约一个半世纪。

到7世纪初,入侵者先后建立起7个强国:东部和东北部盎格鲁人的麦西亚、诺森伯利亚和东盎格利亚,南部撒克逊人的威塞克斯、埃塞克斯和苏塞克斯,东南部朱特人的肯特。

这个时期史称“七国时代”。

那七个国家为了行使各自的权利,这些王国的国王与贵族代表组成“贤人会议”,共同治理国家。

贤人会议的主要职能就是根据世袭的原则选举王位继承人,辅助国王决定王国及其他内外大事。

以后,诺曼王朝在贤人会议的基础上建立起了“大会议”制度。

那时,一般情况下,王室的费用,无论是用于私人还是公务,都要从国王的收入中支付。

而国王征收封建捐税实际上是受限制的,其数量不得超过习惯所许可的限度。

如遇紧急情况比如战争需要额外的财源时,国王就得寻求封建贵族们的大笔捐赠,其渠道就是“大会议”。

到了13世纪,几代国王都感到税收和一般捐赠已不足以支付政府的开支,于是他们召集封建权贵以及各郡、城市、镇的代表开会,主要是为了让他们同意征收特别的税款。

西方政治制度史

西方政治制度史

《西方政治制度史》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西方政治制度史课程编号: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必修课学时/学分:68学时,理论60学时、课内实践8学时/4学分开设学期:第二学期开设单位:政法学院适用专业: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说明一、课程性质与说明1.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必修课2.课程说明从政治学学科结构和综合发展来看,系统学习有关西方政治制度的基础知识是非常必要的。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不仅能够使学生掌握西方政治制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认识并理解其发展演变的基本规律,了解政治制度发展过程中的共性与个性,而且能够提高学生自身的政治理论素养和理解适应社会的能力,为学生未来从事政治学、行政管理及其相关专业的研究与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期望学生能够达到以下要求:1.能对西方政治制度史的专业术语、主要概念准确掌握;2.能够理解西方政治制度史各个章节的基本原理;3.能够运用西方政治制度史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观察、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4.能够用西方政治制度史的视角审视社会生活;5.能够培养大学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三、学时分配表四、教学教法建议1.以课堂讲授为主。

课堂讲授主要完成教学大纲的基本内容。

2.结合学生实际,进行课堂讨论,并以案例分析与社会调查相结合。

课堂讨论、案例分析与社会调查主要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到学以致用,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课程考核及要求1.考核方式:考试(√);考查()2.成绩评定:计分制:百分制(√);五级分制();两级分制()成绩构成:总成绩=平时考核(10)%+中期考核(20)%+期末考核(70)%本文第一章绪论教学目标:1.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西方政治制度史的产生、西方政治制度史在中国的发展;2.理解西方政治制度史的形成与发展、西方政治制度史的研究方法;3.掌握西方政治制度史的研究对象和学科特点,明确西方政治制度史的功能和特点。

西方政治制度史第一章

西方政治制度史第一章

也是我国城邦史研究的开山之作。通过对中希历史
的比较,对城邦的定义和特征、形成和发展、存在
的范围以及城邦制度的历史意义和评价等重大问题
都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
参考书目
2.【英】基托:《希腊人》,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8年版。该书以地道的英国散文风格,讲述古希 腊文明,内容全面而不散乱,深入而不枯乏,有较 强的可读性。


1.制度一般指的是要求社会成员共同遵守的办事规 程或行动准则,也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法令、 礼俗等规范。 2.从古至今,西方政治制度有很强的延续性,随着 时代的发展而不停变革。
3.在任何时候,西方政治制度都不是只有一种模式。
4.民主是复杂的和多变的,从来不存在完美的和唯 一的民主机制。
民主的词源
本次课结束,谢谢!
3.李天祜:《古代希腊史》,兰州大学出版社, 1991年版。该书图文并茂,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古希 腊各个城邦的历史,时间跨度大,涉及范围广,史 料翔实,是极具开拓性的一部专著。
参考书目
4. 日知主编:《古代城邦史研究》,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分为上下两编。上编讨论城邦史的总体性问题,如城 邦史的发现、城邦的起源、城邦的政治制度等。下编是 城邦史的若干个案研究。资料翔实,多有新见。 5. 顾思作:《国外研究古代城邦的一些情况》,《世界历 史》,1981年,第02期。 6. 王敦书、于可:《关于城邦研究的几个问题》,《世界 历史》,1982,第05期。 7. 廖学盛:《试论城邦的历史地位和结构》,《世界历史 》,1986,第06期。
1.只有年满20岁的男性公民才能参加公民大会;只 有父母均为雅典公民,本人才能成为雅典公民;奴 隶和异邦人不能进入会场。 2.并非每种官职均在全体公民中自由抽签选出。

西方政治制度史

西方政治制度史

《西方政治制度史》古希腊1.梭伦改革(BC6C):颁布解负令;废除债务奴隶;按财产多寡分为四个等级。

一方面,提高公民大会的地位,削弱贵族会议的权力(元老院);另一方面设立四百人会议(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和陪审法庭(四个等级皆可以参加)打破贵族对司法、立法、行政的垄断。

评价:梭伦改革是雅典平民反对贵族寡头斗争的一次胜利,为奴隶城邦民主制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但梭伦改革没能使贵族和平民都满意,虽然在经济上袒护平民,但政治上倾向贵族。

妥协是最大的特点。

2.克里斯提尼改革(BC6C):取消原有的部落,划分十个选区,从而消除了氏族贵族在部落中的传统势力,清除了以血缘为基础的氏族部落。

五百人会议取代梭伦的四百人会议,准备议案、执行公民大会决议,一定程度上担任政府的作用;十将军委员会,一年一人,负责统帅军队;贝壳放逐法。

评价:彻底清除氏族制的残余,削弱了贵族的势力,完善雅典民主政治,是雅典民主政治形成的最后阶段。

3.伯利克里民主政治时期(BC5C):第一、官吏向所有阶层开放;第二、剥夺战神山元老院权利,分别归属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陪审法庭。

第三、抽签确定五百人会议议员,发放津贴。

第四、扩大陪审法庭的范围和权利。

第五、设立护法官。

第六、公民大会经常化。

评价:雅典民主政治发展达到顶峰。

古罗马1.王政时代:BC753—BC510实行军事民主制。

元老院,有权预先讨论向库里亚大会提出的重大问题;库里亚大会,罗马公民大会,主要解决公社中重大问题,如选举高级公职人员(包括王)、通过或否决一切法律、审判重大案件。

勒克斯,军事首长,身兼最高祭司和审理某些案件的审判长。

塞尔维.图里阿(第六个国王)改革措施:①打破氏族制度的限制,按地区划分为四个区域。

②按财产划分为五个等级,并规定相应的义务。

③建立森都里亚大会作为新的民众大会,贵族平民都可参加。

改革的意义: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平民和贵族间的斗争。

一个新的以地区划分和财产差别为基础的真正的国家制度建立起来了。

西方政治制度史

西方政治制度史
•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建立的不同道路是由各个国家历史发展 的特点所决定的。虽然道路不同,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 基本原则、主要特征及其发展的总体趋势是相同的和相通 的。
• 在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或改良基础上建立的民主共和制或君 主立宪制,成为资本主义制度最基本的政体形式,都是比 较完整意义上的资本主义民主共和制度,其政体演变的民 主化趋势是毋庸置疑的。
• 政治制度既表现了统治阶级的根本意志,又规定了运用国 家机器的基本原则。因而从广义上说,政治制度包含了国 家政治生活的全部现实。 • 政治制度属于社会的上层建筑,是社会制度的一个组成部 分。 • 政治制度一经确立,就具有相对的独立性、积极的能动性 和长期的稳定性。 • 2)西方政治制度史的概念 • 是指西方国家自产生以来的政治制度演变史。 • “西方” 不是以国家的地理位置来确定的,而是以政治意 义上的东西方来界定的,是指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 • 从政治制度的功能出发,去认识、研究西方政治制度的构 成、运作及其演变,是这门课的基本目的。
二、西方政治制度演变的大致脉络 西方政治制度,是人类政治文化遗产的一部分。西方政治 制度源于古代的希腊、罗马,历经3000年的沧桑变迁,演 化为现今西方国家的各种形态。追溯西方历史的长河,我 们们会发现,一个民族国家的政治制度,甚至一个地区的 政治制度,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政治制度不是一成不 变的,总是随着历史的前进而不断地发展演化着。 西方政治制度的演变有一个明晰的脉络: 1)古代奴隶制社会政治制度 古代奴隶制社会,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是多元的。 在1000多年的古代史里,既出现过民主共和制、贵族共和 制,也出现过君主专制。即便是同一种政治制度,也出现 过不同的构成和具体运作。从而成为西方国家政治制度发 展演化的渊源,也为后人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政治文化遗产。

西方政治制度史简答、论述

西方政治制度史简答、论述

西方政治制度史简答、论述1、雅典城邦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是什么?公民大会2、简述雅典民主制的内容和特点。

内容:1、官员向所有阶层开放2、剥夺元老院的权力,只保留关于凶杀的审判3、抽签选举500人会议议员,可领取生活津贴4、扩大了陪审法庭的范围和职权5、设立护法官6、公民大会经常化特点:1、实行直接民主制2、人民主权、轮番而治3、崇尚法治、禁绝人治4、男性公民民主3、分析雅典民主制产生的原因及其意义。

原因:一、自然地理环境条件:伯罗奔尼撒半岛山地众多,适宜农耕的土地很少;港湾众多,促成海洋文明的发展。

因此,雅典民主制是海洋文明的产物。

二、政治条件:雅典是一个古代城市国家,城邦制度的小国寡民特征是雅典民主制存在的政治基础;同时,雅典民主制是是雅典志士仁人在平民支持下,经200多年颠簸曲折、不断创新的产物。

在平民和贵族斗争的推动下,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确立雅典民主制。

三、经济条件:商品经济发达。

自然地理环境使航海业和海军发达,促使其商品生产和交换发展,工商业商品经济发达。

四、阶级关系条件:在上述经济背景下,工商业奴隶主阶级与贵族斗争,力量得到发展。

工商业奴隶主阶级是雅典民主制建立的社会力量五、思想文化条件:经济自由推动雅典最早产生人文主义,民主、自由意识浓厚。

由此看出雅典民主制是特定历史条件和各方面具体国情的产物。

而小国寡民的城邦制度是最主要的社会条件。

在当时历史条件下,雅典民主制产生是雅典公民伟大的创举。

意义:1、雅典民主的理论与实践,为近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

2、民主氛围创造的空间,使雅典在精神文化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4、结合史实,分析雅典民主制的局限性。

局限性:1、妇女、奴隶和外邦移民没有政治权利,被排除在民主之外。

2、一切公职由抽签与选举产生,这种轮番而治并不能使德才兼备的人稳固执政,易导致极端民主化,导致民主制的最终衰落与夭折。

5、斯巴达实行什么样的政治制度?斯巴达实行贵族民主政治,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方面:①双王制。

《西方政治制度史》复习资料

《西方政治制度史》复习资料

《西方政治制度史》复习资料1一、名词解释1. 凡尔登和约2. 黄金诏书3. 亨利八世的政府革命4. 责任内阁制5. 塞尔维·图里阿改革6. 《独立宣言》二、简答题1.分析雅典民主制的内容和特征。

2. 古罗马先后经历了哪些政治体制?三、论述题论述英国近代政治制度变革的特点及其成因。

答案一、名词解释1. 凡尔登和约:查理的儿子路易死后,843年,他的儿子们取得和解,签订了凡尔登和约,依据这一和约,长子罗退尔分得了法兰克中部包括今日意大利在内的广大地区,并继承了一段时期空有其名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称号。

次子路易则分得了法兰克东部即莱茵河与易伯河之间的广大地区,幼子秃头查理则分得了法兰克西部的广大地区,奠定了后来的意、德、法三国的版图的基础。

2. 黄金诏书:1347年,查理四世选为帝国皇帝,于1356年颁布“黄金诏书”。

规定皇帝须由诸侯选举,选举会议由大主教主持,表决决定。

选侯会议每年一次,全国性问题由会议决定,诸侯在领地内享有独立权利,领地世袭。

诏书承认“私战”合法性。

诏书是对德国封建割据局面合法性的进一步肯定,是“德国多头政治的根本法”。

3. 亨利八世的政府革命:亨利八世的大臣托马斯·克伦威尔遵循其旨意所进行的政府机构的全面改革,在英国的政治制度史上意义深远,被英国历史学家称之为“政府革命”4. 责任内阁制:责任内阁制18世纪初乔治一世时期产生,是指内阁由议会产生并对议会负责的一种行政权利:内阁由议会多数党组成,对议会负责,议会可以提出不信任案废除内阁.5. 塞尔维·图里阿改革:罗马王政时期的第六个国王即赛尔维·图里阿(前578至前534)为了缓和贵族与平民、被保护民的矛盾,进行了重大改革。

一是按财产划分五个等级。

二是按财产等级规定兵役义务。

三是创立森都利亚大会。

四是废除原来的三个血缘部落,划分四个区域。

标志着罗马国家出现。

6. 《独立宣言》1776年北美英属13个殖民地的代表,通过了宣布脱离英国统治而独立的《独立宣言》,是美国的第一个宪法性的正式文献。

西方政治制度史(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制度特点)

西方政治制度史(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制度特点)

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制度特点(一)政权组织形式实行半总统制。

它是介于总统制和议会制之间的一种国家政权形式。

主要特点是:①统由普选产生,任期7年,连选连任。

总统权力很大,是国家权力的核心。

宪法规定,总统通过自己的仲裁,保证公共权力机构的正常活动和国家的稳定;总统是国家独立、领土完整和遵守共同体协定与条约的保证人。

总统除拥有任命高级文武官员、签署法令、军事权和外交权等一般权力外,还拥有任免总理和组织政府、解散国民议会、举行公民投票、宣布紧急状态等非常权力。

②政府是中央最高行政机关,对议会负责,其权力和地位比以前大为提高。

除拥有决定和指导国家政策、掌管行政机构和武装力量、推行内外政策等权力外,还享有警吅察权和行政处置权、条例制订权和命令发布权。

总理由总统任命,领导政府的活动,对国防负责,并确保法律的执行。

实际上总理须听命于总统,起辅佐总统的作用。

政府成员由总理提请总统任免。

③议会由国民议会和参议院组成,其地位和作用较第四共和国有所下降,原拥有的立法权、预算表决权和监督权三大传统权力受到总统和政府的限制。

如议会的立法内容和范围缩小,弹劾权受到严格的规定。

议会无权干预总统选举和总理的任命。

(二)地方制度实行中央集权制。

80年代权力下放,增设大区,地方政府由原来的省、市镇两级变为大区、省和市镇三级。

通过改革,取消了中央对地方的监护,加强了地方议会的自治权,从而改变了数百年来的高度中央集权,缓解了高度官僚集权的弊害。

(三)公务员制度第五共和国进一步完善了公务员制度。

它对第四共和国的《公务员总章程》作了修改和补充,并制订了专门的章程。

这些章程把文官的考试、录用和培训结合起来。

(四)政党制度实行多党制。

法国政党众多,不够稳定,政党的分裂、合并、改组和新建时有发生,政党之间经常组成或解散联盟。

第五共和国成吅立后,政府通过对选举法的改革,使党派相对减少,并保持相对稳定。

1944年以来,历届政府都是由一党或多党联盟组成的政府。

西方政治制度史的历史演变(发展过程)

西方政治制度史的历史演变(发展过程)

西方政治制度史的历史演变(发展过程)1.概述西方政治制度的历史演变。

西方政治制度的历史演变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1)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2)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发展(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3)现代西方政治制度的发展。

一、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一)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以雅典为代表)1、产生条件:(1)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雅典城邦民主制的形成古代希腊位于爱琴海区域,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中各岛屿和小亚细亚半岛西部沿海地带。

(2)城邦制度:城邦制度是古代希腊社会的基本结构。

城邦即城市国家,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附近若干村落。

民主,是由希腊语的人民和统治派生出来的。

城邦民主制是指城邦国家中全体公民享有平等的权利,行使决定国家大政和参与国家管理的权力的政治制度。

雅典民主制是古希腊城邦民主制的典范。

(3)希腊公民:雅典城邦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构成:雅典城邦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公民大会。

公民大会对雅典全体年满20岁的男性公民是开放的。

国家的法令,政策和一切重大问题都要由公民大会批准,公民大会的决定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作为公民大会常设机构的五百人会议不过是执行公民大会意志的附属机构。

2、发展历程:(1)奠基:梭伦改革(BC594年)梭伦改革主要有三项重要的内容:1 在经济上,颁布“解除债负令“。

此外还推行一系列发展工商业措施。

2 在社会结构上,以财产而不是按血亲划分社会等级。

按新宪法,全体雅典自由民,不论贵族还是平民,一律按财产多寡分为四个等级。

3 在政治上,削弱贵族会议的权力,提升公民大会的作用意义:它是平民反对贵族寡头斗争的一次胜利。

恩格斯认为:它揭开了雅典政治改革的序幕。

“而且是以侵犯所有制揭开的”。

这样,雅典的城邦制度便加入了一个全新的因素——私有财产。

国家公民的权力和义务,是按照它们的地产的多寡来规定,于是,随着有产阶级日益获势力,旧的血缘亲属团体日益遭到排斥,民族制度遭到新的失败。

它为奴隶制城邦民主制度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西方政治制度史考试重点

西方政治制度史考试重点

第一讲一、政治制度的定义(范畴)西方观点:法国—迪韦尔热——机构论,认为政治制度就是政治机构的组合。

美国—阿尔蒙德——秩序论,认为政治制度就是负责组织维持社会秩序和改变这种秩序的合法制度。

中国观点:张定河,认为政治制度是国家组织和管理社会的政治体制。

二、西方政治制度的发展阶段?每一阶段的主要政治制度是什么?1、原始社会:早期和中期是原始民主制,原始社会末期是军事民主制2、奴隶社会:早期是共和政体(古希腊),后期是独裁专制政体(古罗马)3、封建社会:有限君主制、分权君主制和君主专制交替发展4、资本主义社会: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三、西方政治制度演变的基本规律原始民主制——军事民主制——有限君主制——分权君主制——君主专制——民主共和制第二讲四、君主制和共和制的划分标准1、权力的来源不同:一般情况下,君主制的权力来源来自于世袭,而共和制的权力来自于人民;2、权力的支配方不同:一般情况下,君主制的权力支配方是个人,而共和制的权力支配方是由人民选举产生的国家元首和政府。

五、君主制的概念、类型及其各自的特点(一)概念:一般来说,君主制是指国家权力在实际上或名义上掌握在君主个人手中,君主终身任职并且世袭的政治体制。

(二)类型:1、无限君主制,即君主专制制度2、有限君主制,包括贵族君主制、等级君主制和君主立宪制。

(三)特点:1、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①君主权力无限,臣民只能绝对服从;②君主主要依靠官僚机构和军事机构进行统治,对人民剥削和压迫;③产生于西方封建社会晚期。

2、贵族君主制的特点①在贵族君主制下,君主知识名义上的国家元首,但实际上能在自己的直辖领域上行使权力;②贵族在名义上隶属于国王,实际上是独立的,并且在世袭的领域上拥有立法、行政、司法、军事等权力,国王无权干涉其内部事务;③在宣战权、涉及到王国全局利益的重大事件,由国王和贵族共同解决,处理过程由国王召集贵族商讨,但最终由贵族决定。

3、等级君主制的特点①议会是在国王之下设立的,并由国王召集;②这种等级代表议会只是君主的立法与咨询机构。

《西方政治制度史》课件

《西方政治制度史》课件

对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
❖ 性质:奴隶主阶级的民主;雅典民主只是小 国寡民体制的产物。
❖ 积极作用:使雅典不仅成为古代希腊世界的 文化、经济和政治的中心,而且也是近代欧 洲文化的发源地。
❖ 局限性:妇女没有政治权利;广大奴隶受压 迫和居留的外邦人没有公民权。
希腊城邦制度的衰落
❖ “雅典人到处破坏寡头城邦,斯巴达人则到处 压制平民城邦;”“一个往往指使它所领导 的各邦组织平民政体,另一个则就其势力所 及而树立寡头政体;两邦都只顾本邦的便利 而忽视各个属邦的公益。”

—— 亚里士多德
希腊城邦制度的衰落
雅典、斯巴达等城邦的对外扩张和争夺霸权,导致希腊城邦的矛 盾与混战不休。
奴隶制经济的迅速发展、大田庄、大作坊、大矿山和商品经济、 海外贸易在经济上的优势地位,以及土地兼并、财富集中使小农 经济和平民阶级不断破产分化,从而破坏了城邦的土地所有制基 础和劳动生产者公民基础。
❖ 1、拓展知识空间 ❖ 2、做一个现代公民 ❖ 3、加快我国政治体制改革
二、课程内容概述
❖ 第一编 奴隶主国家政治制度 ❖ 第二编 封建制国家政治制度 ❖ 第三编 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
第一编 奴隶主国家政治制度
奴隶主 国家
政治制度
古希腊 城邦
国家制度
古罗马 政治 制度
提休斯 改革
梭伦 改革
克里斯 提尼 改革
斯巴达 贵族
共和制
王政 时代
共和 时代
帝国 时代
第二编 封建制国家政治制度
封建制 国家
政治制度
法兰西 封建 政治制度
意大利 封建 政治制度
德意志 封建 政治制度
英吉利 封建 政治制度
东西方 封建制

西方政治制度史

西方政治制度史

西方政治制度史爱琴文明(Aegean Civilization)地中海东部南欧和小亚间青铜文明的总称。

因围绕爱琴海区域而得名。

约开始于公元前第3千纪中叶,持续至前第2千纪末,在希腊文明之前,是最早的欧洲文明。

主要包括米诺斯文明(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两大阶段,前后相继。

有兴旺的农业和海上贸易,宫室建筑及绘画艺术均很发达,是世界古代文明的一个重要代表。

第一章古代希腊城邦国家的政治制度一、古代希腊的社会状况1、早期的希腊社会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摇篮。

希腊文明始于爱琴文明,它又分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

2、荷马时代以相传盲诗人荷马的《荷马史诗》为代表,大约在BC11-BC9世纪。

3、公元前8-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二、希腊奴隶制民主政体的逐步形成1、希腊奴隶制城邦的产生城邦特点:小国寡民、公共权力机关和公共职务。

2、贵族寡头政治:斯巴达斯巴达社会实行的土地国有制、奴隶国有制。

国王、长老会议(后为元老院)、民众大会三者为国家机构。

斯巴达人全民皆兵。

3、奴隶制民主政治:雅典(1)雅典国家的初步形成;相传公元前8世纪提修斯改革(2)公元前6世纪梭伦改革(3)克里斯提尼改革(4)伯利克里改革积极影响:主权在全体公民手中,无论贫富均享有同等的法律地位。

因此,公民的政治使命感很强,愿意为自己的城邦贡献个人才智和力量。

雅典公民在城邦中具有平等的政治权利,在国家的政治生活中,公民能当家作主。

4、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雅典民主政治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是少数人的民主,维护的是奴隶主的统治地位和利益,存在着明显缺陷。

因为享有公民权的是那些占有统治地位族群的成年男子。

奴隶、妇女没有公民权。

第二章古代罗马的政治制度一、古罗马国家的王政时代二、罗马共和时代1、平民与贵族的早期斗争及12铜表法BC494年、BC471年、BC449年的三次平民斗争。

2、平民与贵族斗争的继续及政治制度的发展共和国早期主要是平民与贵族的矛盾,以后是自由人与非自由人之间的矛盾。

西方政治制度史课件

西方政治制度史课件


国家权力机构的设置一般要遵循议会至上原则 和三权分立原则等。 当代西方国家政体主要有两种形式:君主立宪 制和共和制 (一)君主立宪制 简单地说就是保留君主,但通过制定宪法对其 权力进行限制 (统而不治的“虚君”) 君主立宪制政体分为“议会君主制”和“二元 君主制”两种类型。
(一)君主立宪制

1、议会君主制

国家形式:是政体和国家结构的总称 一、政体 定义:即国家政权机构的组织形式,通常是 指国家权力机关,如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 法机关等的组织机构、产生方式、职权范围和 运行程序等。 不同国家政体形式上的差别主要表现为:国家 权力主体的设置、产生、职权范围以及行使权 力的方式等的差别。
一、政体西方国家政治制 Nhomakorabea史



一、为什么要学习这么课?
1、拓展知识空间 2、做一个现代公民 3、加快我国政治体制改革
二、西方政治制度演变的历史回顾
西方政治制度的历史通常从公元前8世 纪古希腊城邦制兴起时算起,距今已有 2000多年的历史。 民主共和制贵族共和制专制帝制 ●古代东西方奴隶制的区别 希腊城邦民主制成为后来西方资产阶级 民主制的源头 古罗马:王政时代-共和时期-帝国时期
(二)联邦制国家



所谓联邦制国家是由几个联邦组成单位(如州、 省、邦等)结合在一起组成的联盟国家。 联邦制国家的特点: 1、整个联邦拥有一部统一的宪法(国家的根 本法)和法律,拥有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2、作为一个国家实体存在,在对外关系上是 一个独立的国际法行为主体,其国民具有统一 的国籍。
作业:

名词:瑞士联邦委员会 思考题: 1、西方政治制度的发展留下哪些遗产? 2、西方民主制度的基本内容包涵哪些方 面?

西方政治制度史

西方政治制度史

西方政治制度史名词解释:三权分立:三权分立亦称三权分治,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的建制原则。

其核心是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相互独立、互相制衡。

三权分立具体到做法上,即为行政、司法、立法三大权力分属三个地位相等的不同政府机构,由三者互相制衡。

是当前世界上资本主义民主国家广泛采用的一种民主政治思想。

三权分立原则的起源可追溯至亚里士多德时代。

17世纪,英国著名思想家洛克《政府论》的发表,表明现代意义上的分权理论初步形成。

继洛克之后,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更进一步发展了分权理论,提出著名的“三权分立”理论。

他在《论法的精神》中,将国家权力分为三种: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

所谓三权分立,就是通过法律规定,将三种权力分别交给三个不同的国家机关执掌,既保持各自的权限,又要相互制约保持平衡。

城邦国家:公元前8~前4世纪古代希腊的城市国家。

当时数百个城邦并存,出现过许多城邦联盟。

所有希腊城邦都是小国。

一般说来,每个城邦都有三种政治机构:由成年男子构成的公民大会、议事会和经选举产生的(或至少需得到公民大会确认的)公职人员,首先是负责军事指挥的公职人员。

在希腊城邦的历史上有过君主制,也有过具有个人独裁色彩的僭主政治;但在城邦制度发达时期,以共和政体居多。

共和政体中又有民主共和与贵族共和之别。

长期实行民主共和政治的主要是雅典等少数城邦。

在古代希腊,任何社会组织同时也是宗教联合体,有各自的祭祀偶像。

族长和各种公职人员兼起祭司作用。

祭神和组织各种节庆活动是城邦政权机构的重要职责。

贝壳放逐法:所谓贝壳放逐法,类似于我们现在所说的公民投票法。

它起源于民主派领袖对独裁统治的恐惧。

为了防止贵族统治的复辟,捍卫民主思想的地位,优秀的民主派领袖克里斯替尼创制了贝壳放逐法。

每年春季,雅典的国民大会都要在全体公共场所中征求意见,看是否有在思想上、行为上会危害民主政治的危险公民。

这种活动一般采用无记名的方式,让每个公民把他认为会危害城邦安全和破坏民主制度的人的姓名写在贝壳上。

高中历史专题四:西方政治制度史

高中历史专题四:西方政治制度史

专题四:西方政治制度史一、古希腊民主政治条件:历程:梭伦(奠基)——提尼(确立)——克利(黄金)1.梭伦改革(奠基)时间:公元前594年。

内容:①解负令;②财产等级制;③四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

意义:动摇了氏族贵族特权,促进了了雅典民主政治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2.克利斯提尼(确立)时间:公元前506年。

内容:①十地域部落制及五百人会议;②十将军委员会;③陶片放逐法意义:基本铲除了氏族贵族特权,雅典国家最终形成。

3.伯里克利(黄金时代)时间:内容:①除十将军外,各级官职向所有公民开放,并都以抽签方式产生。

②“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拥有最充分的权力。

③国家为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津贴。

评价:(1)性质: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少数人的民主(2)作用:①促进了雅典民主政治及商品经济的发展②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对后世影响深远③局限性特点:直接民主、人民主权、轮番而治、法律至上、公民意识。

命题:(1)就历史发展阶段考察雅典民主政治制度历程、机构运行(2)就雅典民主政治制度特点进行考察例1.古代雅典法律规定:如果公民试图自杀,必须事先提出申请,以获得批准;未经允许的自杀被视为犯罪行为。

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 )A.法律体系已达到完备的程度 B.法律具有尊重生命价值的人文精神C.公民个人自由受到严格限制D.自杀有违崇尚自然法则的理性精神例2.公元前5世纪剧作家阿里斯托芬提到,雅典政府有时让行使警察职能的公共奴隶,用染成红色的绳子驱使公民去参加公民大会。

若有人因此在衣服上留下红色痕迹,他将被处以罚款。

这反映出在当时的雅典( )A.公民大会形同虚设B.民众失去政治热情C.参政是公民的义务D.政府丧失民众信任例3.有学者说,在古代雅典,“政治领袖和演说家根本就是同义语”。

这一现象是雅典( ) A.政治体制的产物B.社会矛盾缓和的反映 C.频繁改革的结果D.思想文化繁荣的体现二、古罗马的法律历程:1、从习惯法到成文法:标志:公元前5世纪中期,《十二铜表法》评价:限制了贵族对法律的随意解释,保护了平民利益。

西方政治制度史

西方政治制度史

1.国体2.国家结构3.政治体制政治制度4.系统分析西方政治制度的意义第一章历史变迁1.雅典民主制2.王政时代3.混合政体4.中世纪5.分封采邑制6.贵族君主制7.等级君主制8.文艺复兴9.宗教改革10.启蒙运动11.权力的分立原则12.联邦制13.司法审查14.治理15.权力依赖1.梭伦改革的具体内容2.克里斯梯尼改革的主要内容3.罗马共和时代的政治制度4.共和时代高级官史的共同特点5.罗马的行省制度6.封建君主制度的三种统治形式7.自治的三个方面的主要内容8.资产阶级的三次思想解放运动9.1787年美国宪法确定的美国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原则10.19世纪以来西方各国政治制度经历的改革和变化11.行政集权化在美国、英国、法国的表现12.统治型政治的内涵13.治理型政治的重要特征14.19世纪以后工地方自治制度的发展15.英美法系国家的地方自治制度16.大陆法系国家的地方自治制度1.雅典城邦民主制的意义1. 《大宪章》在近代西方政治制度形成过程中的作用第二章基本原则1.西方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2.主权在民原则3.主权4.公意5.议会主权6.政治合法性7.精英民主8.法治9.成文宪法10.不成文宪法11.宪政12.法律的公开性13.司法独立14.分权与制衡15.质询16.自然权力1.布丹的主权理论2.霍布斯的君主主权理论3.洛克的议会主权理论4.卢梭的人民主权理论5.政治合法性的含义6.政治合法性的意义7.代议制在英国产生后很快传到西方各国并被普遍接受和采用的原因8.伯克的代议制理论9.密尔对于代议制政府的本质规定观点10.密尔关代议制政府的缺陷的观点11.密尔的代议制政府建设方案12.代议制机关议事规则的要求13.法治的内涵14.戴雪在《宪法精义》中指出的法治的三个特征15.宪法具有其特殊属性,又具有与一般法律本质一的一致性的表现16.法治原则的主要内容17.法律的普遍性的内容18.二战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的具体内容19.司法独立的内容22.美国总统与法院之间的分权制衡23.美国国会与法院之间的分权制衡24.英国议会对内阁进行牵制的形式25.法国第五共和国政府对议会独立性增强的表现26.英国1688年“光荣革命”后通过的《权利法案》的主要内容27.法国1789年《人权宣言》的主要内容1.人民主权原则成为现代政治合法性的坚实基础2.代议制议会与等级制议会的本质不同之处3.代议制在西方国家政治制度的实行中遵循的具体原则4.英国人权原则的确立5.美国1791年通过的宪法中第1至第10条宪法修正案的内容1.洛克的分权学说第三章选举制度1.选举制度2.选举3.普选权4.普选制5.人民主权理论6.间接民主7.选民登记8.地域代表制9.职业代表制10.选举地理学11.间接选举12.多数代表制13.比例代表制14.选举监督15.软钱16.选举诉讼1.美国黑人选举权逐步得到全面实现的相关法律规定2.选举制度的意义3.代议制民主是现代民主实现的基本形式的原因4.普遍选举原则呈现出的阶段性特点5.平等原则的具体体现6.强制投票在实践中面临的难度7.候选人资格条件主要包括的内容8.选区划分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11.竞选机构的主要成员构成12.候选人的竞选资金的主要来源13.相对多数代表制的缺陷14.多数代表制的特色15.比例代表制的优点16.对选民行为和选举工作人员行为的监督内容17.选举诉讼和选举监督的联系与区别18.引起选举效力诉讼的原因1.选举是民众政治参与和政治社会化的重要方式2.选举公开的主要内容3.小选区的优点与缺陷4.大选区的优点与缺陷5.西方各国对竞选资金的控制的做法6.引起当选诉讼的情况7.选举诉讼的管辖模式第四章政党与利益集团1.现代政党2.体制内政党3.体制外政党4.政治社会化5.政党政治6.政党制度7.多党两级8.悬浮议会9.多党制10.一党制11.压力集团12.政治性利益集团1.政党具有代表性的定义2.政党基本特征3.资产阶级政党产生的两种形式4.从历史发展阶段来看西方政党大致经过的三个阶段5.西方国家的政党需要做的主要事情6.政党政治动作主要的几个环节7.两党制的特征8.英国两党制的特征9.美国两党制的特征12.利益集团政治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影响1.政党是换代西方国家的经济、政治和思想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2.政党政治运行的意义3.英国两党制形成和演变大体经过的三个阶段4.利益集团出现所具备的社会、经济、政治条件5.利益集团与政党政治相比,所具有的自身优点1.日本政党的形成与发展2.政党的政治录用功能第五章议会制度1.议员职权2.言论免责权3.议员义务4.一院制5.两院制6.常设委员会7.议会党团8.立法权9.听证10.弹劾权11.公布法律12.非常会议13.议会公开原则14.秘密会议1.西方议会建立时期,议会政治的基本特征2.西方议会的功能调整时期,议会调整的主要特征3.西方上院议员的主要产生方式4.西方议员的主要特权5.一院制的主要优点6.议长对内的主要职权7.议会党团的主要类型8.议会党团的主要职责9.议会进行专项或综合调查的主要范围10.国外议会中议会行使倒阁权的几种方式11.西方各国弹劾案的提出与审判的主要方式12.英国下议院审议法案的三读程序13.美国审议法案的三读程序14.议会对方案的几种公开表决方式2.西方议会的权力3.西方议会的立法工作程序4.西方议会的议事规则1.西方国家议员任期的情况2.议会的预算监督权第六章中央政府制度1.国家元首个人元首2.集体元首虚位元首3.发布命令权赦免权4.内阁内阁制5.总统制半总统半议会制6.委员会制独立管制机构7.政府职能决策创议8.决策制定决策执行9.决策调整1.国家元首对外代表国家的含义2.英王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3.国家元首的荣典权4.政党制度对于内阁制政府的运作所起的作用5.内阁制的特点6.总统制的特点7.半总统制的特点8.委员会制的特点9.西方国家政府职能的发展趋势1.“国王不能犯错误”的含义及其原因2.国家元首不受司法管辖的特权3.政府的含义4.在英国内阁发展过程中值得注意的变化5.当代资本主义国家政府职能的基本内容第七章地方政府制度1.国家结构形式2.单一制3.联邦制4.地方政府制度5.民族区域型地方政府6.一般地域型地方政府7.市镇型地方政府10.行政体地方政府11.行政区划12.地方政府的层级13.基层政府14.最高层地方政府15.地方政府的职能16.职能合并17.政府服务外包18.地方政府机构19.城市20.市建制21.城市政府职能22.议会委员会制23.市长议会制24.议会-经理制1.联邦制特点2.单一制特点3.单一制优点4.西方国家地方政府改革特点5.行政体地方政府优缺点6.自治体地方政府基本特征7.自治体地方政府的优缺点8.行政区划应遵循的原则9.实践中地方政府职能的履行方式10.西方国家政府职能演变的表现11.地方政府职能合并的方式12.美国州政府职能具体内容13.德国州政府及地方政府职能具体内容14.议会委员会制基本特征15.市长议会制基本特征16.基层政府规模过小的弊端1.地方政府职能与中央政府职能的关系2.地方政府机构的发展趋势3.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主要措施4.城市政府职能的特点5.城市下令职能的不断扩大使城市政府面临的困境6.议会市长制基本特征2.英美国家基层地方自治情况第八章司法制度1.法系2.日尔曼法3.大陆法系4.英美法系5.普通法6.衡平法7.公正的法院8.特别法院9.民法10.刑法11.英国的高等法院12.西方国家的检察机关13.辩护制度和律师制度14.律师15.陪审制度16.事后审查17.事前审查18.行政诉讼19.行政裁判20.议会督察专员1.司法独立2.司法独立并不意味着法院、法官可以为所欲为3.法律面前人人平等4.英国学者所认为的在审判活动中公认的两条准则5.公平的诉讼程序具体包含的内容6.西方国家的宪法对司法程序和当事人在诉讼中的权利所做规定的内容7.公正的处罚8.英国的郡法院和治安法院9.司法巡回区设立的三种审级的巡回审判庭10.英国最高法院的管辖权11.司法行政机关的主要职责12.法官的保障13.律师的基本职能的两种情况14.担任陪审员的资格15.挑选陪审团成员的方式。

西方政治制度史

西方政治制度史
“光荣革命”期间,国会通过了权利法案和王位继承法,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政治制度。
4.现代西方法治原则的基本内涵。
(1)法律必须是普遍的和公开的;
(2)法治的最终目的是维护人的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
(3)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司法必须独立。
《西方政治制度史》复习资料2
一、名词解释
1.罗马帝国君主制
2.模范国会
4.1305年,法国南部波尔多的大主教克列门当选为新的教皇,这就是克列门五世(1305—1314年),腓力四世乘机将教廷由罗马迁至法国南部的阿维农城,从此,教皇成为法国国王的驯服工具达70年之久,历史上称之为“阿维农之囚”。
2.自由大宪章主要是从教会、贵族、骑士及市民的利益出发,对国王的权力加以约束。大宪章首先肯定了教会和贵族的特权,承认英格兰教会所享有的自由;大宪章的意义在于,它极大地限制了国王的权力,确认封建领主会议的权力高于国王个人的权力。
3.责任内阁制18世纪初乔治一世时期产生,是指内阁由议会产生并对议会负责的一种行政权利:内阁由议会多数党组成,对议会负责,议会可以提出不信任案废除内阁.
4.亨利八世的大臣托马斯·克伦威尔遵循其旨意所进行的政府机构的全面改革,在英国的政治制度史上意义深远,被英国历史学家称之为“政府革命”
5.1776年北美英属13个殖民地的代表,通过了宣布脱离英国统治而独立的《独立宣言》,是美国的第一个宪法性的正式文献。宣言第一次把启蒙思想家所倡导的自由、平等、生命安全等天赋权利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宣言对美国宪法的制定和美国政治体制的构建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简答题
1.(1)提修斯改革,公元前594年的梭伦改革为政治民主化开辟了道路。
(2)公元前508年,克里斯提尼改革确立雅典民主政治。
(3)伯里克利时代,雅典民主政治进一步发展完善。

西方政治制度史(中世纪)

西方政治制度史(中世纪)
克;巡按使制度 6.军队制度:公民兵 “五月校场” 7.司法制度:郡法院、王室法院、巡回法院;决斗;
习惯法
五.凡尔登和约
凡尔登条约是843年8月,法兰克王国皇帝路易一世的 3个儿子在凡尔登(位于今法国东北部)签订的分割国土 的条约。840年路易一世死后,其长子罗退尔即位。翌年, 路易一世的另两个儿子日耳曼人路易和秃头查理结成联 盟,反对洛泰尔,展开内战。842年,洛泰尔战败求和。 次年,三方签订该条约。根据条约,加洛林帝国一分为 三。洛泰尔仍承袭帝号,并分得意大利中部和北部以及 莱茵河和阿尔卑斯山以西,埃斯科(斯海尔德)河、默 兹河、索恩河和罗讷河以东地区,称中法兰克王国;日 耳曼人路易分得莱茵河以东地区,称东法兰克王国;秃 头查理分得洛泰尔领地以西地区,称西法兰克王国。该 条约所划分的疆界经过870年《墨尔森条约》的调整,大 体上确定了近代意大利、德意志和法兰西三国领土的雏 形。
农村公社两极分化、委身制的出现
3.采邑制度——进一步加强农民对领主 的依附。
4.封建的臣属关系
(三)法兰克王国的政治制度
1.带有氏族民主制的残余 2.国王 • 世袭,拥有广泛权力 • 以敕令的形式行使立法权 3.封建贵族会议 4.中央官吏:宫相、宫内大臣、宫廷伯爵、尚书大
臣、财务大臣、元帅、大主教 5.地方制度:郡(伯爵)、百户(百户长)、马尔
问题与思考:
• 西欧封建君主制演变历史根源及其对制度 的影响。
• 简述西欧中世纪教会的地位。 • 简述中世纪法兰克自由农民农奴化的原因。
END
二.日耳曼人的早期社会政治状况
恺撒《高卢战记》与塔西陀《日耳曼志》 ◎ 畜牧业(不热心农业,牛奶和肉类构成主要 的食物来源)
农业(定期轮换耕地和耕种作物)。 ◎ 游牧(逐年迁徙的记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政治制度史1.提秀斯的政治改革:(名词解释)时间:公元前8世纪左右背景(1)商品经济的发展(2)土地私有化(3)四大部落间交往频繁,但界限分明(4)部落内部贫富分化内容:(1)设立中央管理机关——雅典总议事会(2)将雅典氏族的所有成员分为三个等级,即贵族、农民、手工业者,赋予贵族担任公职的特权改革影响:统一的雅典城邦开始建立。

2.解负令:(名词解释)梭伦改革时提出的禁止以人身为担保的借债,取消以往一切公私债务,废除债务奴隶制,并由国家赎回因为负债而被卖到国外为奴的雅典人。

这一法案,以“解负令”闻名,即解除人民先前负债的意思。

3.梭伦改革内容:(1)解负令。

(2)把全体公民按财产分为四个等级。

第一等级的公民可以担任包括执政官在内的高级官职,第二三等级的可以担任一般官职,第四等级的不能担任官职,但可以参加公民大会。

第一二等级的公民担任骑兵,第三等级的公民担任重装步兵,第四等级的公民则担任轻装步兵。

(3)设立四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

四百人会议由四个部落各选100名代表组成(各部落中,除第四等级外,其他三个等级的公民均可以担任代表)。

陪审法庭四个等级的公民均可以当选为陪审员,参与各种案件的审理。

打破了贵族对立法、行政、司法的各种垄断,为政治制度的民主化开辟了道路。

(4)改革了格拉古严酷的法律,除杀人犯外,废除了其他罪犯的死刑。

4.克里斯提尼改革:(1)把全雅典划分为十个选区。

(2)建立五百人会议,为公民大会准备议案,负责执行公民大会的决议。

(3)建立十将军委员会,颁布贝壳放逐法。

影响:彻底清除了氏族制的残余,削弱了贵族的势力,使雅典民主政治进一步完善,它是雅典民主政治形成的最后阶段。

5.贝壳放逐法:(名词解释)贝壳放逐法规定公民大会可以用投票的方式放逐危害国家的分子,表决时,公民在贝壳或陶片上写上被放逐人的名字,如票数超过六千,此人即被放逐国外,十年之后方许回国。

6.伯利克里改革内容:(1)各级官职向一切公民开放,并都以抽签方式产生。

(2)剥夺战神山元老院的权力。

(3)用抽签办法选举五百人会议议员,并给予每个议员生活津贴。

(4)扩大了陪审法庭的范围和职权。

(5)设立护法官。

(6)公民大会经常化。

7.如何认识伯利克里时期的雅典民主政治:(论述)p11-16(1)各级官职向一切公民开放且由抽签产生,五百人会议议员也由抽签产生,抽签太随意了,太公平了。

(2)扩大了陪审法庭的范围和职权,陪审法庭过于庞大,而且在法庭上不依据犯罪事实,而依据辩论结果。

(3)公民大会经常化,需要大量的金钱来维护民主,代价太大,泛民主不可取。

⒏斯巴达的贵族民主政治制度[改革内容]:(来库古改革)①改革单一王朝体制,设立两个国王(权利:军事权、宗教权、经济权、行政权)②设立贵族民主机构---元老院(28个人)③设立公民大会—彼瑞拉④由公民大会选举产生五个检察官。

(相当于雅典的护法官)9.赛尔维.图里阿改革(简答)(1)把罗马人按财产化分为五个等级。

财产不足数额和没有财产者不列等级,被称为无产者。

(2)按照财产等级规定兵役义务。

(3)创立“森都里亚”大会,公民按照上述兵役等级组成百人团。

(4)废除了原来的三个血缘部落,把罗马城划分为四个区域,居民要在自己新的区域登记财产和户籍,居民登记每五年进行一次。

影响:标志罗马的建立。

10. 行省制度的发展与演变(论述):行省制的发展与演变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①罗马对意大利实行不同的统治措施,在意大利之外则建立行省制度,到公元前二世纪中期罗马一共建立九个行省。

②罗马对各行省采取分而治之的政策,因而各行省中的城市和地区的权利和地位并不一致,它们大部分都是向罗马纳税的降服地区,没有自治权利,但也有部分享有自治权的地区,还有少数是免税的自由公社,此外,还有一部分被称为“条件公社”的地区。

③罗马起初派行政长官对各行省进行统治,后来则派罗马任期届满的执政官去担任行省的统治者,称为总督,总督治理行省的期限通常为一年,在任期内,他对行省拥有军事、民政和司法的最高权力。

④行省居民受到罗马及其残酷的剥削,一个地区被征服后,照例首先是遭受洗劫,然后便是种种沉重的赋税。

罗马对各行省实行包税制度。

第二阶段:屋大维开始整顿行省制度,他把行省分为两类:元老院管理的行省和直属元首的行省。

前者由元老院任命曾经担任过执政官的人进行统治,后者为元首的直属领地,由元首直接管理。

对于元首直接管辖的行省的事务,元老院无权进行干预,但对于元老院管辖的行省,元首则有权派遣全权代理官,招募军队,征收均税,行省也属于元首管辖。

第三阶段:戴克里先重划行省和行政区,全国被划分为101行省,意大利和罗马城都分别成为行省。

每10至12个行省合为一个行政区,全帝国共划分为12个行政区。

行省由总督或副执政官管理,军民分治,行省总督或副执政官不兼兵权。

行政区则由副近卫长官管辖,副近卫长官从属于近卫长官,每个奥古斯都有一个近卫长官,全国共两个近卫长官,因此军政权力主要集中在奥古斯都和近卫长官手里。

11. 元首制:(名词解释)公元前二十七年,屋大维获得了元首的称号,集军事、立法、行政、司法和宗教大权于一身,成为国家的最高领导者。

但是由于共和制的传统和影响仍然存在,因此他将共和时代的统治机构完全保留下来,利用旧的统治形式,行君主统治之实,这种用共和制外衣掩盖着的君主制被称为元首制。

元首制是罗马帝国发展史中的第一阶段,到公元3世纪末被君主制取代。

12.戴里克先改革的内容:①军事改革,将军队分为边防军和巡逻军;②划分东西罗马,设立四帝共治制度;③重画行省和行政区;④建立帝国官僚体制;⑤建立专治司法体制;13. 封建贵族民主制的特点:(1)君主在名义上是国家元首,实际上只能在自己的直辖领地上行使主权。

(2)君主只和自己直接册封的封建领主有臣属关系,与自己的臣属分封的下属陪臣没有直接的臣属关系,即所谓:“我的陪臣的陪臣,不是我的陪臣”。

(3)君主要受到贵族和教会的种种约束、限制和监督。

14. 库里亚大会:(名词解释)早期的法兰西王国,由于王权的衰弱,国王在实行一切重大措施之前,都必须召开封建主代表大会进行讨论,这种封建主代表大会在法兰西称为“库里亚”大会。

库里亚大会不仅享有决定国家一切重大政治措施的权力,而且还有权罢免国王和选举新的国王。

15. 路易九世改革:(1)改组库里亚大会,使库里亚大会完全成为听命于国王的咨询机构和贯彻执行国王旨意的行政机构与司法机构。

自此,库里亚大会分为两院,即财政院和司法院。

(2)采取多种措施打击封建贵族。

a.1260年颁布敕令,严禁封建贵族在王室领地内进行私斗和战争,并允许骑士用金钱赎买为国王服兵役的义务,国王开始不再依靠封建骑士来为自己战斗,开始用金钱招募自己的军队。

b.1260年的敕令还规定了所谓的“国王四十日“制度,即王室领地之外的封建主,如发生必须用战争才能解决的争议,必须从宣战时起的40日内,将争执的问题提交国王裁决。

(3)实行货币改革,在王室领地内统一发行货币,在王室领地之外,则用王室发行的金银硬币排挤各封建领地的货币。

16.三级会议:(名词解释)时间:1320年参加者:教士、贵族、市民三个等级的代表。

大主教、主教、高级僧侣,一般均由国王直接邀请。

第三等级的代表,有的由国王邀请,有的由选举产生。

召开方式:根据国王的命令召集,国王利用三个等级内部的分歧来控制三级会议。

表决方式:三级会议中各个等级分别开会,表决时按等级投票,每个等级不论人数多少,均只有一票表决权。

作用:召开这个会议的目的,主要是讨论国家的财政和税收问题。

国王为了开征新的捐税,弥补财政亏空,不得不征得各个社会阶级,特别是第三等级的同意,但各个等级在同意国王征收新税的同时,也往往迫使国王在立法、行政、司法等方面向他们做出各种让步。

因此三级会议对于国家的决策和管理越来越具有重要的影响。

发展历程:三级会议最兴盛的时期是百年战争的时期,此后便很少召开,1789年,三级会议最后一次召开并引发了资产阶级大革命。

17. 贤士会:九世纪,不列颠各国出现了一种由国王不定期召集参加会议的所谓贤士会,参加会议的有主教、修道院长、亲王、郡长和贵族。

贤士会的权力十分广泛,国王的一切重大决策均须由贤士会通过,贤士会拥有最高的司法权,地方法庭无法判决或涉及政府官员的重大案件都交由贤士会审理,另外,税收、外交、防务、分封等重要事务也在贤士会上讨论,特别是王位的继承人须经贤士会认可。

国王颁布的许多重要法令,往往都是征得贤士会同意的,有的法令则是在国王签署后直接用贤士会名义发布。

贤士会是日耳曼人军事民主制的贵族议事会的进一步的发展形式。

18. 亨利二世司法改革:(目的—加强皇权)(1)把原来已有的王室法院,划分为三个法院(2)建立巡回法官制度(3)规定了新的诉讼程序,无论骑士、市民或其他自由民均可直接向王室法院起诉从而极大地缩小了封建领主法院的管辖范围,限制了封建领主的司法权力。

(4)废除了神明裁判(5)按照诺曼底人的古老习惯建立了陪审制度19. 《自由大宪章》的内容:(1)肯定教会和贵族的特权。

(2)要征收捐税和免役金,需召开封建领主会议,按出席者之公意进行。

(3)不得强迫服额外军役,赋税按旧章征收,不得增加。

(4)任何自由人未经同级贵族依法审判或经国法判决,不得进行任何惩罚。

(5)有25名男爵组成监督机构,监督国王履行宪章条款。

20. 模范国会:1295年爱德华一世召开了有大贵族、大主教和骑士、市民代表参加的议会,因这次议会各等级代表无一缺席,故称为“模范国会”。

在爱德华统治的35年里,议会共召开了50余次,议会不仅修改、补充旧的法律,而且制定新的法律,议会的最高立法权得到了确认。

21. 亨利八世政府改革内容:(1)设立首席大臣。

上承王命,下管众臣,成为政府实际上的最高首脑。

(2)将御前会议改为枢密院。

枢密院在实际上成为秉承国王旨意的国家最高立法和行政机构。

(3)改革财政机构。

亨利七世和他以前的国家财政由王室财政部门统一管理,经亨利八世改革之后,设置了六个部门或法院分管旧有的和新增的国家收入。

22. 黄金诏书:时间:1356年人物:查理四世内容:(1)明确规定皇帝须由七个诸侯选举,肯定他们的选侯名称。

(2)选侯会议每年召开一次,全国性的一切重大问题均须由选侯会议决定,各诸侯在其领地内,享有独立的行政、司法、军事权力和货币铸造权、矿藏开采权、赋税征收权。

(3)承认封建主进行私战的合法性,限制陪臣发动反对领主的战争,并规定城市不得结盟反对封建领主。

影响:黄金诏书是对德国封建割据局面的合法性的进一步肯定,马克思称它为“德国多头政治的根本法”23. 1832年选举改革:(简答)内容:(1)重新分配下院议席。

(2)降低了选民的财产资格限制。

结果影响:这次选举改革结果,英选民总人数增至90万,占当时全英年满21岁的成年男子总数的七分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