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下《4 两位数乘两位数 笔算乘法(不进位)》_29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及反思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及反思木兰乡朝阳小学王传广教材与学情分析:本单元包括口算乘法和笔算乘法两小节。
教学内容主要是在三年级上册乘法学习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相关的口算乘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运用连乘、连除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本单元的学习,为以后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打下基础,而且为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和混合运算的学习做好准备。
同时也为学生解决生活中的乘数是更多位的乘法问题奠定了基础。
知识结构图:两位数、几百几十数乘一位数(进位)例1口算乘法两位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不进位)例2乘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例1两位数笔算乘法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例2连乘问题例3解决问题连除问题例4教学要求:1、使学生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会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2、使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3、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措施:1、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掌握计算方法。
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只有扎起解决问题的具体情景中才能真正体现出它的作用。
教材为学生学习计算提供了相应的生活实例和问题情景。
让学生把探讨计算方法的活动与解决实际问题融于一体,学习材料饱含生气,对学生很有吸引力,容易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同时,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探讨计算方法,可以使学生深刻理解为什么要计算,切实体会到计算的意义和作用。
2、让学生主动探索计算方法。
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是《课程标准》倡导的重要改革理念之一。
本单元教材根据学生已有基础,为学生提供了探索乘法口算、估算、笔算方法的具体问题情境,同时也设计了自主探索、合作、谈论鹅学习情境。
旨在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已有的计算方法,探索新的计算方法。
教学时,要留有充裕的时间,放手让学生尝试,探讨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尝试、探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恶化笔算方法。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不进位)-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不进位)-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能熟练进行计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概括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2. 难点: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算理。
教学准备1. 教具:计算器、算盘、教学课件。
2. 学具:学生每人一台计算器。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复习一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自然过渡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 探究: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引导学生发现,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可以拆分为一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再将结果相加。
3. 讲解:教师通过课件,详细讲解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步骤。
强调计算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如对位、进位等。
4. 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5.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以及计算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加深对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计算方法的理解。
2. 观察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尝试用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解决。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给予个别辅导,帮助他们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同时,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在以上提供的教案中,有一个细节需要特别关注,那就是探究环节。
在这个环节中,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来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这个环节对于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至关重要,因此需要详细补充和说明。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第二框《 笔算乘法--不进位乘法》同步练习题(含两套题)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第二框《笔算乘法--不进位乘法》同步练习题及答案学校班级姓名1.看图想一想,填一填。
(1)列式:____________(2)竖式中,大箭头所指的这一步是点子图的哪一部分?圈一圈。
2.下面的计算对吗?对的在()里画“√”,错的画“×”并改正。
()()()3.轩轩和爸爸去看电影。
他们买到了2号厅最后一排最后两个座位的票(如图)。
如果每排座位的数量相同,那么2号厅能坐多少人?4.选择合适问题的序号填在横线上并解答。
一筐鸡蛋有400个,食堂每天用去21个鸡蛋。
③?①这些鸡蛋可以装多少盒?②买鸡蛋一共花了多少钱?③这些鸡蛋够吃3周(1周按7天计算)吗?5.小刚家在幸福小区5号楼三单元25层2室。
由于停电无法使用电梯,小刚要走楼梯下楼,每层楼梯有22级台阶,他一共要走多少级台阶?参考答案:1.(1)23×12=276(2)圈一圈略2.3.12×13=156(人)答:2号厅能坐156人。
4.3×7=21(天)21×21=441(个)441>400答:这些鸡蛋不够吃3周。
5.(25-1)×22=528(级)答:他一共要走528级台阶。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第二框《笔算乘法--不进位乘法》同步练习题及答案学校班级姓名1.想一想,填一填。
超市购进24箱酸奶,每箱有12盒,一共有多少盒酸奶?(1)口算:()×()=()()×()=()()+()=()(2)列竖式计算:1 2×2 4()箱()盒□□…()×()的积()箱()盒□□…()×()的积□□□2.列竖式计算。
14×21=23×13=33×22=11×67=3.填表。
4.《哈利·波特与凤凰社》这本书有575页。
小雨每天看23页,她准备23天看完这本书。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说课稿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说课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一、说教材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第五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第二课时,是在学生熟练掌握表内乘法,能进行一位数乘多位数的笔算乘法,会口算、笔算万以内的数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也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好本课将为学生继续学习两位数乘三位数的计算做好铺垫。
更为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因数是更多位数的乘法问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教材提供了学生熟悉的情景,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同时,让他们经历算法多样化,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的方法。
根据以上分析以及新课标提出的要求:要让学生在获得新知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培养,为此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学生经历算法多样化,掌握笔算乘法的方法。
2、理解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得多少个“十”,乘得的数的末位要和因数的十位对齐。
3、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习新知,培养学生表达自己意见的能力和参与的能力。
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由于学生对笔算乘法已有一定的经验,通过知识的迁移学生能很好的掌握本课的重点:学会笔算乘法的方法。
但是学生对于第二个因数的十位乘第一个因数的积的末位为什么要与因数的十位对齐难以理解,于是我将难点定为:(1)知道乘的顺序。
(2)知道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与第一个因数的乘积是表示几个十。
二、说教法:素质教育提出:“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结合“四环节教学法”所以我制定了以下的教法:1、情景教学法:创设学生熟悉和喜爱的情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迫不及待获取新知的欲望,产生积极的数学情感。
2、任务教学法:学生通过猜测、思考、验证、合作、交流等活动学习新知,完成教学任务。
三、说学法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对于学法,我是这样设计的: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实践”中经历算法多样化,将其所学新知不断内化到已有的认知结构当中去。
三年级下册《4.2 笔算乘法(不进位)》教案(两篇)
三年级下册《4.2 笔算乘法(不进位)》教案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笔算乘法教材第46页的例1及“做一做”。
【教材与学情分析】例1呈现一幅王老师买书的情景图,并引出解决“一共要付多少钱?”这一问题的算式:24×12,把乘法计算的教学置入具体情境之中。
图下面呈现给学生不同的方法。
教材借助竖式计算,突出笔算乘法的算理,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乘的顺序和计算过程。
【教学目标】1.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
2.理解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得多少个“十”,乘得的数的末位要和因数的十位对齐。
【重点难点】1.掌握笔算方法并正确计算。
2.解决乘的顺序和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问题。
【教具学具】例1主题图,彩色笔,投影仪。
【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1.口算。
52×10=43×30=12×40=31×20=17×20=21×30=2.笔算并说出计算过程。
41×7=二、探究新知1.学习教材第46页例1。
出示例1的主题图,让学生说一说,这幅图所展示的情境是什么。
(王老师去书店买书,买了12套,每套书有14本,她在想一共买了多少本)让学生说一说,这道题如何列式。
(14×12=)引导学生去想这是一道什么样的乘法算式。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算式)教师指导:我们前面复习了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你们能不能运用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来探究今天摆在我们面前的这个问题该如何解决呢?教师组织学生用充足的时间进行讨论,把讨论的结果记录在练习本上,然后各组选代表说出本组的想法,展示各组不同的计算过程和结果。
例:14×10=140(本) 14×2=28(本) 140+28=168(本)或14×12=168(本) 有些学生会想到把12看成10和2的和,先用14×10,再用14×2,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结果相加。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教学内容:《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人教版数学三下第46页教材分析: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乘法是义务教育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教材通过创设购书的情境引出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每套14本,12套多少本?学情分析:思考一:学生的真实起点到底在哪里?通过前期调查,发现:学生已经学习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又在本单元中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口算乘法。
因此学生借助点子图能计算出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结果,甚至部分学生已通过课外的学习知道了竖式计算的算法,但不知道这样算的背后道理在哪里。
因此对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理解是本节课需要重点关注的。
思考二:如何把握好本节课的“度”?教材在例1突出算理。
但本节课将例2中的法则提前到例1进行总结,有利于例2突破难点。
点子图方法很多,但不能局限于点子图的理解,点子图仅仅是帮助理解算理而已,所以要通过点子图把主要精力放在算理的理解和竖式的迁移上,重点教学乘的顺序和各部分积的书写位置。
思考三:如何沟通算理?本节课一个开放的问题“14×12”你会计算吗?把你的方法试着用点子图表示出来。
我们为学生提供点子图,学生借助点子图这个直观模型探索14×12的结果。
重点借助点子图让学生理解将14×12转化成14×(10+2)的算理,并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
再借助点子图将笔算乘法和口算的方法进行沟通,理解算理。
思考四:如何利用点子图?如何有效利用点子图,让它为学生所乐用?点子图在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教学中应体现在释义、明理、求联三个方面:释义——从在点子图中表示乘法导入,应加深学生对乘法算式意义的理解。
明理—在探究部分,利用点子图充分展示学生的算法,结合点子图理解每一种算法的意义,有利于学生理解算理。
求联—通过在点子图中表示竖式计算的过程,有利于学生发现竖式和横式之间的对应生关系,发掘出算法之间的联系与共同之处,发现所有算法都在“分”,“分”的目的是为了转化,转化的目的是通过旧知联系新知,有利于学生掌握数学学习的方法。
聚焦“教学评”一体化的单元整体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教学设计
聚焦“教学评”一体化的单元整体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教学目标】1.借助点子图,经历算法多样化,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比较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
2.让学生经历算理探究与算法归纳的全过程,渗透“数形结合”、“ 转化”等数学思想,发展学生运算能力。
3.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习新知,培养学生表达自己意见的能力和参与的能力。
4.通过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获得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1.理解算法,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
2.理解乘的顺序及第二部分积的书写方法。
【教学活动设计】01任务一:知识链接,构建联系。
孩子们,“乘法号列车”来了,在二年级上期我们学习了表内乘法,三年级上期我们又学习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知道要用一位数分别去乘多位数每一位上的数。
今天我们继续乘坐“乘法号列车”来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旧知为学习新知做铺垫,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唤起学生的知识记忆。
02任务二:传统文化,激趣导入。
同学们,我们灵宝函谷关的老子文化远近闻名,在老子所著的《道德经》里面有这样一句话(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其实,是告诉我们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这样一点一点按照一定的次序和规律发展起来的,当我们回头看时,一切都有根可寻,这句话对我们今后的学习特别有帮助,今天我们就带着对这句话的思考来开启我们的数学之旅。
3月15日,灵宝的网络红人仇晓飞和爱心人士为三门市福利院捐赠了一批爱心物资,真可谓人间处处有真情啊!其中有一批爱心图书,从图中你获取了哪些数学信息?要求的问题是什么?预设:有12套绘本,每套14本,求一共捐赠了多少本?很好,假如我们把一本绘本用一个圆点来表示,仔细看,那这一行14个圆点就可以表示一套绘本,也就是1个14,2行是2个14,12行就是12个14,有12套绘本,我们就可以用一幅这样的点子图来表示。
小学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说课稿
小学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考官大家好,我是今天的X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
新课标指出: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
今天我将贯彻这一理念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2节《笔算乘法》的内容。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本课“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部分的学习,是在“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上深入学习的,同时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学习奠定基础,因此本课内容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说学情接下来谈谈学生的实际情况。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所以要成为符合新课标要求的教师,深入了解所面对的学生可以说是必修课。
三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初步形成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自主性不强,因此需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三、说教学目标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以及对学情的把握,我制定了如下三维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竖式计算的算理,并能用笔算乘法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经历运用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乘法运算的应用价值,并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成功的情感体验。
四、说教学重难点我认为一节好的数学课,从教学内容上说一定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而教学重点的确立与我本节课的内容肯定是密不可分的。
那么根据授课内容可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及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是:理解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时,所得积的末位数要和十位数上的数对齐。
五、说教法和学法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
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充分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
一、说教材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是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 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课时内容。本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多位数乘 一位数笔算乘法的算理和计算法则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让 学生掌握乘的顺序及第二个积的书写位置,理解笔算两位数乘两位 数的算理,从而使学生能解决与之相关的实际问题。
二、说教学目标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说课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 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课时内容《两位数乘两位 数(不进位)的笔算》。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 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教学过程和板 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八个方面展开。接下来开始我的说 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板块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3。 (1)出示教材第3页例3主题图。 提出问题: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12箱迷你南瓜,每箱24个) 追问: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一共多少个?)
(2)估算。 提问:谁能估算一下大约需要多少个?你是怎样估算的? 指名学生说出自己的估算方法。 学生回答预设: 方法一:把24看成20,20×12=240(个) 方法二:把24看成25,12看成10,25×10=250(个) 方法三:把24看成20,12看成10,20×10=200(个)
六、说教学过程
板块一、复习导入
1.口算。
Hale Waihona Puke 52×10=43×30=12×40=
31×20=
17×20=
21×30=
2.笔算并说出计算过程。
41×7=
在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需要我们用数学方法去思考、解决,例如 生活中的购物问题里就存在着很多的数学知识。今天我们来学习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温故而知新,通过对旧知的复习,为接来的学习做 好准备)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优秀教学设计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优秀教学设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优秀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29~30页。
二、教学准备小磁铁、课件。
三、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1.目标确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在学生学习并掌握了表内乘法、两位数乘一位数等算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它是以后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两、三位数乘多位数笔算等知识的基础。
虽然学生已经学会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但是,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时,用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两位数,所得的积如何定位、为什么这样定位,对学生来说仍是一个难点。
列竖式计算时对数位对齐、计算顺序以及算理都有一定的要求,知识点较多,时间比较紧。
所以本人认为本课时对笔算方法的学习要求定为“初步学会”比较合适。
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数学教学一以贯之的教学目标,而算法多样化正是实现这一要求的有效方式。
根据学生的思维水平和知识储备,本人认为本节课可以适当引导学生进行算法多样化的探究,经历并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多种算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优化,最后统一到用列竖式的方法来计算。
基于以上几点考虑,把本课时教学目标确定为:(1)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经历交流算法多样化的过程,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初步学会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乘法,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 策略选择:现代学习理论告诉我们:学习的途径应该是立体的、多渠道的。
本节课我力求体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理念,让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来“教”老师,让学生来教学生,让学生在其他同伴的学习汇报中主动获取知识,加深对算法算理的理解。
教师以组织者、合作者的身份引导整个算法探究过程的进行,并适时地对学习的难点进行点拨和引导。
四、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一).情境引入,提出问题,列出算式1.出示情境图:谁能根据情境图提一个数学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列个什么算式?2.估计一下,18×11结果大约是多少?你是怎么估计的?让学生交流各自估计的方法并汇报。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说课稿及反思(共3篇)
小学数学三年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说课稿及反思(一)一、说教材:本次说课是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63页教材例1编排的主要意图是让学生在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和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基础上,初步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笔算两位数一位数和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基础上,初步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
2、能正确、熟练地进行笔算。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掌握笔算方法并正确计算。
2、难点:解决乘的顺序和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问题。
四、说教法:根据计算教学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采用练习法和讨论法让学生对自己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纳小结,使他们能及时肯定自己的成绩,培养学生的自信能力。
2、采用尝试教学法,运用知识迁移规律渗透比较、分析、归纳、推理的逻辑思维方法,开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3、利用改错抢答等形式,激发学生动脑、动口、动手,使他们敢于发言,敢于质疑,把数学课上得有趣、有益、有效。
五、说教法:1、使学生学会比较推理的方法概括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
2、通过板演、讨论、动脑、动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通过自查和笔算,使学生养成计算认真、仔细、格式规范的良好习惯。
六、说教学程序:以目标教学为基本形式,以尝试法为主要教学手段。
(一)、前提测评:1、笔算下面各题24×3 78×8 57×7 63×5提问:用一位数乘两位数,我们该怎样计算?小结:在计算一位数乘两位数时,用这个一位数依次去乘第一个因数的个位、十位,满几十就向前进几。
2、口算27×20 82×40 52×60 12×90提问:两位数乘整十数你是怎样口算的?(二)导入新课:刚才我们复习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和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那么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乘法怎样笔算呢?下边我们一起来学习。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不进位)》教学设计及反思
第1课时笔算乘法(不进位) 教学内容:教科书P46例1及“做一做”,教科书P47“练习十”第1、2题。
教学目标:1.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通过不同笔算方法的对比,让学生明白“部分积与某一乘数的数位对齐”的道理,从而灵活掌握笔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3.在丰富的数学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方法对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理解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算理。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笔算方法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师:同学们,在前面我们学习了口算乘法、一位数乘两位数及多位数的笔算乘法,敢挑战下面的题目吗?课件出示习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说说计算法则。
【设计意图】学生已经知道了笔算乘法的计算法则:用一位数分别去乘另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乘到哪一位,积的末位就要与那一位对齐。
这些知识为学习新课做铺垫,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能够顺利迁移,让学生逐渐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
二、探究新知(一)情境引入,探究算法。
师: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会遇到更加复杂的数学问题。
课件出示教科书P46例1。
师:从图中你读到了哪些数学信息?要求的问题是什么?生:王老师去书店买书,买了12套,每套书有14本,她一共买了多少本?让我们列式计算,并把自己想的方法用点子图表示。
师:这道题如何列式?你会计算吗?生:列式为14×12。
师:我们前面学习的是一位数乘两位数及多位数的笔算,今天学习的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板书课题:笔算乘法(不进位)](二)借助点子图,解决问题。
师:你们可以试着画一画,再算一算,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学生进行展示汇报。
师:同学们思维真活跃,想出了这么多办法帮助老师解决问题,你们太棒了!【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利用学过的知识解决新问题,不但渗透了化归思想,而且通过交流想法开拓了学生的思路,也为后面竖式的教学做好了准备。
三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乘以两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教学设计与反思
三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乘以两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教学设计与反思一、教材依据根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年级数学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第五章第二节笔算乘法第一课时设计的。
二、设计思路指导思想: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主,教师侧面引导为辅,让学生在错误中寻找真知,探求数学计算之奥妙。
设计理念:复习旧知,设问导入,例题范演,解释算理,习题演练,纠正错误,掌握新知。
教材分析:本节是在已学过的乘法认识与乘法口诀,多位数乘以一位数的乘法以及口算两位数乘以整十数和估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上进行的,是今后学习两位数乘三位数,多位数乘多位数,小数乘法的基础。
学情分析:本节是在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以一位数,两位数乘以一位数(每位乘积不满十),并且掌握了多位数乘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还学会了口算两位数乘以整十数和估算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基础上进行的。
三、教学目标1.掌握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不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列竖式计算)。
2.理解用第二个因数的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得多少个十,乘得的数的末位要和因数的十位对齐。
3.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树立细节决定成败的思想。
4.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长大用科学为人类服务。
四、教学重点1.掌握两位数乘以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并会正确计算。
2.解决乘的顺序和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问题。
五、教学难点理解笔算两位数乘以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原理。
六、教学准备教师制作课件,搜集图片,设计复习题和巩固练习题;学生准备数学练习本和笔,提前预习本节内容。
七、教学过程(一)教学内容:笔算乘法课本第63页的例1及做一做(二)教学方法:示范法和探究法(三)教学策略:以提问形式激发学生思考,辅助引导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四)教学进程:1.学前准备(1)口算:(2)估算:(3)笔算并说出计算过程:2.新知学习同学们,我们之前学会了多位数乘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请同学们现在思考:如果两位数乘以两位数,我们应该如何进行计算呢?有没有同学知道(知道的请讲述计算方法并给予肯定)。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 第3课时 笔算乘法(不进位)
14×12=168(册)
小亮这样想:
小红这样想:
4套
4套
10套
4套
14×4=56 56×3=168
2套 14×10=140 14×2=28 140+28=168
14×12=168(册)
想 一 想 怎样用竖式计算? 14
× 12 2套书的册数 2 8 … 14×2的积 10套书的册数 1 4 … 14×10的积(个位的0省略不写)
义务教育人教版三年级下册
4 两位数乘两位数
第3课时 笔算乘法(不进位)
复习导入
14
×2 28
231
×3 6 93
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相同数位对齐,从 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每一位上的数, 与哪一位上的数相乘,积就写在那一位的下面。
探究新知
1 一套书有14册,王老师买了12套。一共买了多少册?
× 13 93
31 403
√
(教材P44 T4)
3.张叔叔买了12筒羽毛球。 (1)一共买了多少个羽毛球?
12×12=144(个) 答:一共买了144个羽毛球。 (2)一共花了多少钱?
12×42=504(元) 答:一共花了504元钱。
(教材P45 T5)
4.一本书有300页。 (1)如果每天读40页,一个星期(7天)能读完吗?
168 答:一共买了168册。
巩固运用
1. 23
× 13 69
23 299
(教材P42 做一做)
33
× 31 33
99 1023
43
× 12 86
43 516
11
× 22 22
《笔算乘法(不进位)》说课稿
《笔算乘法(不进位)》说课稿一、说教材《笔算乘法》是选自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60页例1及“做一做”内容。
本节教学隶属于“数与代数”的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口算两位数乘整十两位数的基础上进行的,本单元的笔算乘法分两个层次编排。
先出现不进位的,突出乘的顺序及部分积的书写位置,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的算理。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
因为,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不仅可以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还为学习多位数四则混合运算打下基础。
而且,为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因数是更多位数的乘法问题,奠定了基础。
因此在计算体系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二、说学情三年级的学生具有思维快速发展,注意力和表达能力强等认知和学习特点,同时,该阶段的学生同样具有个体差异大、情感变化强等特点。
可以说,在教育这个阶段的学生时,教师如何通过合理科学的引导来培养学生的学习行为习惯是重中之重。
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具备一定的数学运算能力,在接受新知识方面具有浓厚的兴趣。
但在计算中仍然存在马虎大意的问题,在运用运算规则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上存在一定的迁移难度。
这些特点对于本课的教学设计提出了新的思考。
三、说目标与重难点根据以上分析,结合新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要求,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在弄清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和书写格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准确计算的能力。
3、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笔算方法并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解决乘的顺序和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
四、说教法与学法新课标理念要求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基础上建构知识。
根据本课的内容特点,结合学情分析,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指导方法:1.讲授法。
通过乘法顺序和数位对位等新知识的讲解,让学生明了两位数乘非整十不进位两位数的运算规则。
2.自主、合作探究法。
引导学生利用《导学案》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新知识;3.练习巩固法。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乘法》教案
(2)保持计算过程的条理性: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可能会因为急于求成而忽视条理性,导致计算错误或者遗漏步骤。
举例:在纸上进行计算时,应该保持每一步的乘积和进位清晰可见,避免混淆和错误。
(3)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乘法计算:学生可能难以从复杂的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乘法计算模型,或者在选择乘数时出现错误。
举例:计算52×34时,先计算2×4和5×4,再计算2×3和5×3,最后将这些乘积相加得到结果。
(2)运用笔算方法进行计算:学生需要学会在纸上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包括正确地写下每一步的乘积和进位,以及如何将乘积相加。
举例:计算过程中,将2×4的结果8写在个位下方,将5×4的结果20的个位0写在十位下方,十位2作为进位。
(3)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够将问题抽象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模型:学生需要学会从实际问题中提取关键信息,构建成乘法计算模型,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举例:如果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52千米,行驶了3.4小时,求汽车行驶的总距离。
2.教学难点
(1)正确处理进位:学生在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时,容易在处理进位时出现错误,特别是当乘积超过10时,如何正确地将进位数值加到下一位的乘积上。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计算过程。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两位数乘两位数在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数学三年级《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教案
数学三年级《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教案数学三年级《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教案1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学生通过前面学习不进位的笔算乘法,初步了解了乘的顺序及部分积的书写位置,理解笔算的算理。
本课教学进位的,是为了进一步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需要进位的笔算过程,从而帮助学生掌握笔算乘法的方法。
学情分析“数的运算”在小学数学课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计算教学直接关系着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关系着学生观察、记忆、意志、思维等能力的发展,关系着学生学习习惯、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计算能力是每个公民具备的基本素养之一。
教学目标1、结合彩笔问题,经历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在口算乘法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乘法计算方法的过程。
2、培养学生的迁移推理能力,掌握其数学学习方法。
3、在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中,体验算法多样化,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用一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要与十位对齐的道理。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课题:1、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画面:学校买了一些彩色笔要奖给数学竞赛获奖的同学,每盒彩色笔24枝。
2、让学生观察情景图,了解图中的数学信息,并根据画面情景提出问题,自己尝试解答。
3、全班交流,进行互评。
学生可能提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这时就可以沿着这个问题导入新课的学习。
如果没有,教师也参加活动,提出问题。
比如:10盒一共多少枝?20盒呢?学生口答,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4、导入例题,猜测得数。
再问:如果买了12盒呢?学生独立猜测,并记录结果。
二、主动探索,验证结果。
怎么验证你猜测的结果是否正确?(教师引导学生明确应该计算出结果)1、教学24×12的算法。
(1)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独立思考解法,并用算式表示出来。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解答情况,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帮助。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情境,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
使学生通过归纳、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针对娄老师的课谈谈我们的一些想法与在座的大家一起商榷。
一、教学内容及简析:《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不进位)》这节课是人教版教材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教学内容,属于数与代数领域的知识范畴。
是在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一位数和整十数乘整十数的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后面学习乘数数位是更多位的笔算乘法垫定基础。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计算方面学习的重要转折点。
关键掌握:用十位上的数去乘时,所得的积的末位数要和十位数对齐。
算理的理解需要学生亲历建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数学模型的过程。
它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因为学生掌握了不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解决问题策略和计算方法以后,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就迎刃而解了,还为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因数是更多位数的乘法问题打下了基础。
二、学情分析本阶段的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两位数乘一位数和整十数乘整十数的相关知识,这为进一步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做了一定的铺垫。
但是由于因数数位的增加,计算中就会出现各种不同的情况,需要通过学生自主探究理解其算理,感受到方法和算法的多样性,这也许是有一定难度的,需要结合学生生活的实践体悟积极探索来帮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本课的教学目标是:1、知识与技能:借助生活情境与有关旧知识解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会正确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会用交换乘数位置的方法验算乘法。
2、过程与方法:具体情境中,应用有关运算解决实际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
1、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
2、理解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表示多少个“十”,乘得的数的末位要和因数的“十位”对齐。
教学重点
掌握笔算方法并准确计算。
教学难点
解决乘的顺序和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问题。
例1主题图、彩色笔。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口算。
52×10 4×30 12×40 31×20 17×20
2、笔算并说出计算过程。
14×2 231×3
二、探究新知
1、学习教材第46页例1。
出示图,让学生说一说,这幅图所展示的情景是什么。
(王老师去书店买书,买了12套,每套书有14本,她在想一共买了多少本)
让学生说一说,这道题如何列式。
引导学生去想这是一道什么样的乘法算式。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算式)
指导:你能不能使用以前学过的知识,来探究今天摆在我们面前的这个问题呢?
2、小组合作交流展示
组织学生用充足的时间实行讨论,把讨论的结果记录在练习本上,然后各组选代表说出本组的想法,展示各组不同的计算过程和结果。
例:14×10=140(本)14×2=28(本)
140+28=168(本)或14×12=168(本)
有些学生会想到把12看成10和2的和,先用14×10,再用14×2,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结果相加,有些学生可能由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乘法,想到两位数乘两位数也能够用笔算,但学生们在写竖式时不一定能写对,或其中的道理也不是很清楚,所以教师要在这里重点指导。
先让学生说他是如何写的,在这过程中针对学生说得不对或不清楚的地方,教师要加以指导,也能够让写得对的组给同学讲一讲。
教师在指导分析过程中,要把每步板书详细列出。
3、教师归纳总结,板书强调每步难点。
在总结过程中提问:
(1)两位数乘两位数一种是口算方法,一种是笔算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好?
(2)笔算中乘了几歩,为什么?乘得的结果怎么样?
第一步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数乘第一个因数,我们已经会做。
第二步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乘得的积的末位要和因数的“十位”对齐。
(3)十位上的1和14乘完后,“4”为什么和十位对齐?理解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的积表示多少个“十”,所以积的末位要和因数的“十位”对齐。
教师总结完后出示课题,说明我们今天主要学习的是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而且是不进位的。
三、巩固练习
指导学习完成“做一做”。
(1)让学生先独立完成这2道题,选4个学生板演。
完成后由在黑板上做题的学生说出计算过程,全班学生倾听,互相补充不足,教师要把关键的第二歩乘的顺序和积的对位用彩色笔描出,引起学生们的注意。
(2)判断。
(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画×并说明理由后改正)
2 2 1 2
3 2
×1 4 ×1 3 ×1 3
8 8 3 6 9 6
2 2 2
3 2
1 1 0 5 6 4 1 6
()()()
(3)、填空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第一步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乘得的积与(个)位对齐;第二步用第二个因数的(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乘得的积与(十)位对齐,再把两次的积相加。
四、课堂作业
1、笔算下列各题。
2 1 1 2 2 4 2 2
×1 3 ×1 4 ×1 2 ×3 3
2、列竖式计算。
33×33=12×12=11×26=4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