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在场”:网络交往研究的新视角
数字时代学习场域“身体—技术”的可供性生产与响应式协商
数字时代学习场域“身体—技术”的可供性生产与响应式协商作者:杨霞来源:《电化教育研究》2024年第06期基金项目:202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项目“统编教材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构及其教学实现研究”(项目编号:BHA230135)[摘要] 数字时代“身体—技术”的关系变得更加复杂和不确定。
技术可供性作为解释“技术与人互动关系”的最具代表性的一种阐释框架,可为学习者“身体—技术”关系提供新的分析视角,体现为在特定环境下,技术对学习者身体在生理、心理以及时空方面的可供性生产。
在此基础上,为充分发挥技术对学习主体身体的形塑作用,为学习活动提质增效,需要从双向互构的动态视角探究“身体—技术”的协商关系,一是强化技术具身感知,提升学习主体自我意识;二是构建场景学习模式,延展学习主体过程体验;三是确立个体时空边界,构建学习主体身份认同。
[关键词] 数字时代;技术可供性;技术具身;主体身份[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志码] A[作者简介] 杨霞(1995—),女,重庆人。
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基本原理、教师教育研究。
E-mail:*****************。
一、问题的提出当前,虚拟现实、数字孪生、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个体身体与技术的耦合,技术正日益“侵入、重构并愈益支配身体的内容”[1]。
这就为“身体—技术”这一主题提供了新的讨论场域,但也模糊了“身体”与“技术”原本清晰而明确的界限,“虚拟身体”“数字化身”等概念更是挑战了传统的身体观念。
学界势必将重新思考“技术与身体是何种关系”“技术如何影响身体变革”“技术变革过程中如何理解身体与学习”等议题。
近年来,相关研究已经在此类问题上做出了有益尝试,但总体上是将“身体—技术”问题附属于“教育与技术融合”的整体框架之中,较为零散且尚未形成完善的理论体系。
与此同时,不断更新的技术形式和身体实践,也在丰富着学习主体的内涵。
相较于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目前人们对于身体与技术的思考仍然是匮乏的,对如何深入推进身体与技术的共生共进有待进一步探讨。
再现与感知——身体史研究的两种取向
再现与感知——身体史研究的两种取向Charlotte Furth(费侠莉)* 蒋竹山译**身体史近来已成为热门话题。
我的作品亦受益于这股研究趋势。
它提供我思考中国史中医疗与性别议题的头绪,同时也让我的研究有了更多的读者。
然而,十五年前当我开始研究传统中国的医疗与妇女历史时,人体有历史的概念是异常新颖的;人们对这样的概念不但感到奇怪,甚至难以接受。
我一九八七年论十八世纪中国分娩的论文,是以社会史的主题与取向来形塑的(Furth, 1987);而当我以月经与女性血液的文化建构为研究对象时,我几乎成为不折不扣的人类学家,在人类学的领域中,所欲探索的身体本身,相对而言是不具历史性的……我讨论的可能是唐代医家孙思邈对妇女的看法(我大量引用他的看法);也可能是一九八五年与陈淑月共同访问台中妇人的例子(Furth, 1986)。
我觉得我已经目睹身体史概念自一九八○年代中叶以来的逐渐常态化(normalization)。
作为一名身体力行者,我已经投注相当多的时间思考并设法趋近此一研究取向的目标,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及陷阱。
今天我首先想讨论身体史常态化的过程,然后再谈一些我认为身体史家在具体研究中终究会面临的问题。
我将讨论两种身体史研究的广泛取向:我称之为再现(representation)的历史及感知(perception)或经验的历史。
我的报告将从再现的历史到感知的历史,再以一些哲学性的反思来总结。
一九七○年代,身体透过再现的研究开始进入历史学中,历史学家仿效人类学家的方法,将身体视为符号或象征。
一本讨论此一主题的早期人类学的重要作品是玛丽‧道格拉斯(Mary Douglas, 1973)的《自然符号》(Natural Symbols) 。
而首度令我感到兴奋的历史著作之一是卡洛兰‧华克‧拜能(Caroline Walker Bynum, 1982)的《作为母亲形象的耶稣》(Jesus as Mother: Studies in the Spirituality of the High Middle Ages),本书处理欧洲中古盛期的天主教图像中的身体。
具身性与传播研究的身体观念知觉现象学与认知科学的视角
内容摘要:离身观念曾主导着不同领域学者对传播与身体关系的研究,但他们彼此之间的冲突和张力为具身性进入传播与身体研究提供了理论空间。
研究发现,具身性为反思既有的两种传播观念以及关照新传媒技术实践提供了难得的逻辑切入点。
首先,批判性地揭示传播传递观所隐含的刺激—反应这一实证主义逻辑,凸显身体及其知觉类型在传播效果研究中的系统性缺席;其次,从符号与现实关系的角度检视传播仪式观的作用机制,尝试以具身视角填补由这一作用机制所造成的学理困境;再次,以具身观念反观新传媒技术及其实践,将虚拟现实理解为具身性的传播实践,借此为彻底离身的技术神话去魅。
关键词:具身性;传播研究;身体观念;虚拟现实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示码:A 文章编号:1000-2804(2019)02-0080-10具身性与传播研究的身体观念——知觉现象学与认知科学的视角刘海龙束开荣(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北京100084)收稿日期:2019-01-13基金项目:中国人民大学2019年度“中央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和特色发展专项引导资金”作者简介:刘海龙(1976-),四川德阳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传播理论、传播思想史、政治传播研究。
纵观整个传播研究史,身体问题在传播研究中几乎不受重视。
这在大众传播研究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不管是芝加哥学派传播研究者关于大众媒介与社会整合的集中论述还是哥伦比亚学派的效果研究传统,以及接连涌现的议程设置、沉默螺旋、使用与满足、第三人效果等理论假设,大多是在人类与媒介、社会如何关联与影响的范畴里耕耘,而且他们所论述到的“人”多是以价值认同、态度和意见的流动与变迁而不是身体在场与缺席及其所内涵身体观念的讨论。
不难理解,“传播研究中的身体论者之所以稀少,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大多数研究者有一个共识,传播是精神交往及互动,基本和身体无关”[1]。
也就是说,“去身体化(也作离身性)的趋势早已出现在大众传播中,这正是主流传播学一个未经检视的基本预设。
浅析社交网络及对现实社交产生的影响
社交网络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在缩短人们社交的时间袁降低社交的 物质成本袁进而同时压低社交之间产生的成本预算袁或者说是降低管 理和传递信息的成本袁网络社交带有非常鲜明的主动性遥 据零点调查 显示袁与多数中国居民现实社交很羞涩相比袁虽然网络社交交际深度 仍然不及现实交往袁 但是社交网络的兴起依然随着网络迅猛发展袁网 络社交即时沟通工具越来越多样化袁人们对工具的依赖作用也在不断 加大遥 [3] 1.1 虚拟性
130 科技视界 Science & Technology Vision
Science & Technology Vision
科技视界
愉悦的心理感受遥 由此看来袁参与运动袁享受运动的美感是体育运动快 乐的特征之一 遥
第二袁尽管体育运动能够给人们带来快乐袁在体育运动的过程中袁 人体的各个器官系统都进入到了较为忙碌尧紧张的工作状态袁因而袁需 要克服由于运动所造成的身体不适的生理反应袁要克服一些非生理因 素带来的各种困难遥 同时人们还需要用毅力尧坚韧尧勇敢尧机智去应对尧 处理运动过程中各种突发的复杂局面袁最终完成运动遥 正是由于人们 全身心经历了这样的活动过程袁运动的快感尧安全感尧被认同尧被赞许 荣誉感以及克服困难尧战胜对手尧超越自我等一列丰富的心理感受荡 漾在人们的情感世界之中袁 让他们的各种心理需要得到了充分的满 足袁体育运动带给他们的快乐体验达到了最佳的状态遥 所以说袁当今世 界的体育运动已经成为了人们精神文化享受的最佳项目之一遥 伴随着 挑战和吃苦的快乐是体育运动的最大魅力袁也是体育的快乐又一个重 要特征遥
第三袁对体育运动快乐的感受能力需要通过学习和培养遥 体育运 动是文化活动袁特别是现代体育运动袁不但是运动技能需要学习袁该项 运动规则和战术配合也需要学习和培养遥 这样才能使运动的参与者更 好的利用规则和运动项目特点让自己达到最佳的运动状态遥 只有这样 参与体育运动体育 运动快乐的能力需要通过学习和培养逐步提高袁体育运动的精神享受 层次也需要通过学习和培养的到逐步提升遥 需要学习和提升的快乐是 体育运动快乐的又一特征遥
人类学视角下的身体与身份建构研究
人类学视角下的身体与身份建构研究人类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文化、身体等方面的学科,以人为研究对象,关注人类个体与群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从人类学的视角探讨身体与身份的建构,并阐述身体与身份在社会中的重要性。
一、身体与身份的关系在人类社会中,身体是每个人最直观的特征之一,它不仅是个体存在的基础,也是人们相互交往、认同和区分的重要标志。
身体形态、体型、体貌特征以及健康状况等方面都可以影响个体的身份认同和社会地位。
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中,对身体的理解和定位也存在差异。
二、文化对身体的塑造人类社会中的文化对身体的塑造起着重要作用。
不同的文化中,对身体的审美标准、肢体活动的规范以及身体的道德评价等都存在差异。
比如,东方文化中更强调身体的柔美、端庄和内敛,而西方文化中则更注重身体的健康、强壮和自由表达。
同时,文化也通过对身体的惩罚和规训来约束和塑造个体的行为和身份。
比如,一些部落和宗教仪式中的身体变形行为,以及一些社会中对身体表现的规范和限制,都是文化对人体的塑造影响。
三、性别与身体建构性别是身体和身份之间密切关联的重要因素。
在不同的文化中,对性别的理解和界定存在差异。
正如西方社会中对男女性别的二元认知,以及一些非西方社会中对第三性别的认可。
这种性别观念使得不同性别的个体在社会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并赋予不同的权力和地位。
同时,性别建构也受到文化和社会因素的影响。
社会和家庭对儿童的性别教育、对男女行为的规范,以及对性别特征的强调等,都影响着个体对自身性别和相关身份的认同。
四、身体与身份的认同危机身体与身份的建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个体可能面临身份认同的危机。
这种危机可能来自于个体对自身身体的不满、对身份定位的焦虑,或是社会对身体和身份的标签化和歧视。
在这种情况下,个体需要寻找途径来调适自身的身体与身份关系,重新建构自我认同。
五、人类学视角下的身体与身份研究方法人类学作为一门专门研究人类社会和文化的学科,运用了多种研究方法来探讨身体与身份的建构。
赛博格语境下短视频女性身体叙事与传播关系重构
随着虚拟现实、计算机与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合发展,人机共生、万物皆媒,人们生活在移动智能虚拟型的赛博格社会。
虚拟空间的整个社会凝缩成为“可携带”的移动虚拟世界,人们沉浸于流动的虚拟社会之中。
叙事学家彼得·布鲁克斯认为,“在现代叙事中,身体的符号化将与故事的身体互相融合,身体是意义的源泉与核心,如果没有身体作为叙事表意的主要介质,所有的故事都无法讲述”。
新媒体的广泛应用促动了身体的视觉化传播,身体不再只是纯粹的生物性存在,其通过呈现和表演成为叙事的主体,也构成了现代社会中具有表意性和标志性的社会景观。
而女性身体叙事(Body Narrative)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文学作品逐渐拓展到影像叙事,以女性身体为叙事符号,加强女性身体对于影像主旨构建、叙事情节推动等功能,已经成为折射、传播社会文化与社会意义的叙事方式之一。
视觉型社交媒体平台的技术赋能、急速变化的审美语境为国内短视频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赛博空间进一步成为现实社会交往空间的延伸地带,一方面传播者与观看者以平等的关系在去中心化的拟态空间中进行交流互动,另一方面观看者能在拟态空间隐匿或重构自己的身份进行虚拟交往、观看和分享,传播者被高度抽象,两者隐匿于影像洪流和符号之中,相比于现实中的人际交往,极大拓宽了虚拟空间人际交往的广度和深度。
赛博格时代为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信息传输速度与信息容量,女性身体与各类机器、装置、终端、界面共融共生,呈现出身体性、虚拟性、可参与性等显著特征。
作为一种文化景观,赛博格是对人类在信息社会中主体性的文化新表征,这种文化表征不仅体现着个体与技术的关系,而且也为人体在面对日益扩张的信息文化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和参照系。
女性短视频传播者通过身体展演、情感表达、戏剧张力、感性充盈与观看者建立交流关系,进行虚拟、匿名的符号式互动,通过身体实践与身体叙事在赛博格虚拟空间中实现了三个维度的传播关系重构。
一、学习模仿型:从视频直观转向模仿实践技术赋权改变了主流市场的内容形式和用户玩法,由于短视频平台的平民化表达门槛较低,部分女性选择将身体展示作为叙事主体,创造出新型社交话语方式的去技术壁垒的大众表演场,身体的呈现意义由直观向模仿转变。
具身性与传播研究的身体观念知觉现象学与认知科学的视角
具身性与传播研究的身体观念知觉现象学与认知科学的视角一、本文概述1、介绍具身性概念及其在传播研究中的重要性在探讨传播研究中的身体观念时,具身性(Embodiment)这一概念显得尤为关键。
具身性,简而言之,是指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与身体经验的紧密关联。
它强调身体在认知过程中的积极作用,而非仅仅是大脑或心灵的容器。
从知觉现象学和认知科学的视角来看,具身性为我们理解传播现象提供了新的视角。
在传播研究中,具身性概念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它挑战了传统传播理论中将身体视为信息传递媒介的简化观点,而是将身体视为信息传播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身体不仅仅是信息的载体,更是信息的解释者和创造者。
具身性概念有助于我们理解身体在传播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建构性。
身体不仅感知外部世界,还通过动作、姿态和表情等方式表达和传播信息。
具身性还强调了身体与环境的互动关系,认为身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是认知和行为产生的基础。
因此,在传播研究中引入具身性概念,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理解身体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作用,以及身体与环境、文化和社会背景的相互关系。
这种视角的转换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化对传播现象的理解,也有助于我们发展更具包容性和创新性的传播理论。
2、阐述身体观念在传播学中的传统与现状在传播学领域,身体观念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的演变。
传统上,身体在传播学中被视为信息的载体和表达工具,主要关注的是身体语言、姿态、面部表情等非言语传播方式。
这一时期的身体观念较为局限,往往被视为心灵的附属品,未能充分认识到身体在认知、情感和社会交往中的重要作用。
然而,随着知觉现象学和认知科学的兴起,身体观念在传播学中逐渐得到了新的认识和发展。
知觉现象学强调身体与环境的互动关系,认为身体是感知和经验的主体,通过身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我们形成了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
这一视角将身体从单纯的信息载体提升为认知的主体,突出了身体在感知和认知过程中的重要性。
同时,认知科学也对身体观念产生了深远影响。
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五四制)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初三道德与法治试题说明: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考生请将第Ⅰ卷、第Ⅱ卷答案涂在或答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下列各题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答案涂在答题卡内。
多选、错选该小题不得分,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每小题2分,共40分)1.短短的几年时间,数家互联网小微企业入驻长沙西湖文化园,一座以智能应用、媒体艺术等网络科技为特色的科创小镇在此迅速崛起。
该小镇的崛起表明,网络()A.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B.搭建创新平台,推动文化传播C.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D.打破时空限制,促进人际交往2.“诚信无价”主题演讲活动中,小海同学准备说明诚实守信的意义。
下列观点中,能说明诚信对个人成长意义的是()A.以诚相待、以信为本,能够增进社会互信与和谐B.诚信经营、诚信办事,才能赢得客户,长盛不衰C.要信守承诺,不轻易许诺,许诺的事情就要做到D.真诚老实、笃守诺言,在人际交往中能赢得信任3.图示法有助于我们理解不同概念间的相互关系。
小张同学在复习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过程中,自行绘制了下列图示。
下列图示正确的个数是()A.1个B.2个C.3个D.4个4.11岁的王果听说进入某QQ群可以免费抽奖和领红包,于是马上加入该群。
根据群里“工作人员”指示,王某在群里先后发红包8次,合计被骗5000多元,这警示我们要()A.崇法治,加强网络诈骗立法B.善辨别,增强自我保护意识C.多警惕,杜绝一切网络交往D.明是非,依法打击网络诈骗5.违法行为往往就在我们身边。
在我们身边,常见的民事违法行为有()①谎报险情②破坏铁路封闭网③未经允许使用他人的照片打广告④没有依法履行合同义务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6.“我希望有一个如你一般的人,如山间清晨一般明亮清爽的人,如奔赴古城道路上阳光一般的人。
”在网络世界里,我们也希望遇见阳光的彼此,希望有一个清朗健康的精神家园。
虚拟现实中的身体在场
《科技传播》147作者简介:刘艺璇,研究生在读,上海交大-南加州大学文化创意产业学院,研究方向为健康传播、科学传播。
虚拟现实中的身体在场刘艺璇摘 要 以往的传播学研究大多注重话语实践,忽略身体实践。
身体缺席是过往几个传播阶段一直以来的特征。
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身体重新加入到传播过程中来。
文章探讨了离身性与具身性的概念,梳理了传播发展史中身体的观念,最后讨论了虚拟现实中身体的在场方式。
关键词 具身传播;虚拟现实;在场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21)276-0147-031 问题的提出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由一对本是相反的词语组成,随着以5G 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虚拟现实技术能够通过创造虚拟的环境,为使用者带来沉浸式的感官体验。
关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衡量标准之中,沉浸感是最为重要的关键特征。
Nonny 等人[1]又针对沉浸感提出了“如真反应”(RAIR: Response As If Real)的概念来衡量沉浸感和逼真程度,主要包含3个变量:现场拟真度、事件合理性与第一人称视角。
杭云与苏宝华[2]最先在中国提及沉浸式传播这一概念,他们认为虚拟现实作为颠覆性的传播交流方式,凭借着全新的交流技术和独特的感官体验,可以实现超越时空限制、远程具身性在场的交流与传播,完全改变了使用者目前已有的生活经验和交流方式。
在虚拟现实的演绎中,身体扮演了看似矛盾的角色。
一方面,越来越先进的媒介技术增强了离身性趋势,脱离了局限在此时此地的身体,在未来传播活动中远程、虚拟的在场将成为可能;而另一方面,技术升级使得身体更多地卷入到了传播活动中,激发了更多的感官体验。
这样分离的趋势进一步强调了身体在未来传播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在以往的传播学研究中,身体相对处于缺席的状态,已有基于离身观念的研究范式难以为新媒介背景下的技术实践提供足够的解释力,传播学研究呼唤身体的回归。
具身传播视角下的“场景”概念探析
具身传播视角下的“场景”概念探析阴王一丹摘要: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网络传播行为与其所处的情境之间的关联被学界和业界广泛关注,由此“场景”这一概念得以析出。
文章从具身传播的视角出发,探究了智慧媒体、用户身体与“场景”的关联性。
基于斯考伯和伊斯雷尔提出的包括移动设备、大数据、传感器、定位系统和社交媒体在内的“场景五力”,文章首先探讨了这五种技术力量所具备的具身性特质;接着,文章从人体感官、存在和社会关系三个层面出发,阐述了场景传播带来的新型身体样态;最后文章得出结论:在场景化的人机交互过程中,用户的空间环境、实时状态、生活惯性和社交氛围等数据被提取出来,这些数据作为连接点,将用户置于虚拟与真实相交、时间与空间重组、数据与肉身并在的生存状态中,并深远地扩张和重构了用户的感觉、知觉和记忆等系统。
关键词:具身传播场景移动互联网传感器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场景”概念被搬上传播学研究的舞台。
其实,早在尼葛洛庞蒂的《数字化生存》一书中,他就曾预言“场景”在媒介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后信息时代的根本特征,是‘真正的个人化’,不仅指个人选择的丰富化,而且包含了人与各种环境之间恰如其分的配合。
”[1]因此,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推送不仅需要通过为用户匹配符合其兴趣偏好的信息,而且也需要根据所处环境推送个性化的信息。
但是何为用户所处环境,用户所处环境如何提取,是解决尼葛洛庞蒂这一假设的首要问题,而最近在学界和业界讨论度较高的“场景”概念对此做了较为全面的回应。
在已有的关于“场景”概念的研究中,学者们更多将视线聚焦于场景的概念辨析(彭兰,2015)、场景的商用价值(吴声,2015)、场景带来的权力范式转向(喻国明,2018)等。
然而,作为一种将用户与其所处物理环境与文化情境联系起来的概念,当前的研究较少关注到其往往需要以身体作为中介而达成。
因此,从身体的角度剖析场景传播将丰富人们对该概念的理解。
传播学中的具身研究“具身”概念综述。
性别僭越与年龄迟滞——《王者荣耀》中的身体拟像研究
|实证调研_________r,,■二Shi Nheng Diao Yan性别僭越与年龄迟滞——《王者荣耀》中的身体拟像研究□吴斯摘要:网络空间中的身体拟像总是被意义和结构阐释中的身体所掩盖,其特征及与社会现实的关系值得关注。
研究以热门游戏《王者荣耀》中的身体拟像为研究对象,通过内容分析发现,网络空间中的身体拟像以男性的中性化和身体拟像整体的年轻化为特征,后者又以中老年女性身体拟像的缺失为核心特征。
这些特征反映了当前社会整体平稳发展,上层阶级能够在阶层内部形成用以区分身份的精致化审美,从而塑造了不拒绝女性化气质的“新男性”;以及父权制式审美将女性价值与“年轻”相关联,阉割了女性存在意义的社会现实。
性别僭越和年龄迟滞的身体拟像特征,尽管以一种夸张的方式建构着网络空间中的身体,但它与社会整体发展趋势是一致的,并与社会现实不断互动强化。
关键词:身体拟像;中性化;父权制;网络空间、问題提出与研究方法身体是人第一个也是最自然的工具⑴,它是人们一切社会行动和意义生发的起点。
网络空间中物质身体的缺位和社会身体的在场已为学者所察觉,但身体拟像始终没有得到关注。
如同身体研究总是习惯于探索社会意义如何铭刻于物质身体、很少有研究回到物质身体本身一样在网络空间中,身体拟像也总是被意义和结构阐释中的身体所掩盖,但事实上只有理解身体本身才可能理解铭刻于其上的意义。
拟像,在批判理论中通常指失去原型,既无深度也无特质的影像⑶,身体拟像则是网络空间中符号性身体及其相关可见信息的总和。
当前网络空间中身体拟像究竟有何特征,这些特征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和社会问题?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一直以来,学者对网络空间中的身体都抱有极为相似的看法:物质化的身体在网络空间中已经退隐,网络空间中的交往是一种无实体的交往"I而所谓身体的在场,也不过是对网络空间中社会身体的再发掘以及人之主体性的维护⑸。
但即便如此,“在场”的空间性和场景性"I也无法帮助物质身体越过信息代码真正进入网络空间,对物质身体的这一认知使得网络空间中身体拟像的存在长期被忽视,一如身体最初陷于意识哲学、在社会学科研究中长期处于“缺席状态”。
人类学视野下的“身体感”研究:观点与脉络
人类学视野下的“身体感”研究:观点与脉络作者:郑艳姬来源:《广西民族研究》2019年第04期【摘要】随着身体与感官研究的兴起,身体感研究成为近年来人类学研究本体论转向中的重要向度。
它从感官的视角出发,强调感知是富有技术意义的主体性的“身—心”行动,并认为意涵不只是以智性的方式存在,也不只是文化成员主观的赋予,而是在人与文化环境的互动中内化并衍生。
它还强调不同文化体系所形成的身体感项目间组成的感知体系生成了日常生活中感知的“方式性网络”,由此造就了感知与经验能力的独特方式。
身体感的取向从“有经验能力的身体经由身体感的网络面对这个世界”的方向来思考何为文化的课题,这是认识与定义“文化”的另一种方式。
【关键词】身体感;物与感知;经验与技能;人类学;文化【作者】郑艳姬,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博士后,云南中医药大学讲师。
云南昆明,650091。
【中图分类号】C912.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19)04-0057-009一、身体与感官研究的兴起自人类学诞生以来,制度、结构与进程始终是人类学研究社会的核心范畴(categories)。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后,后现代思潮的兴起让我们认识到制度、结构与进程并不能涵盖生活本身,生活中充满了矛盾、张力与不确定性,这是传统的研究范畴所不能包含的。
人类学界经历了格尔茨(Clifford Geertz)带动的“文本的转向(text turn)”。
由此,人类学从关注制度、结构、进程转向情境、体验、张力、矛盾等新的社会范畴(new social categories),并试图通过一些超越人类社会、生物差别的普世性社会范畴如身体、物质、记忆等将个体经验与社会结构两者整合起来。
在此背景下,近几十年来身体人类学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迅速成为当代人类学最具生命力的学科生长点之一。
在“身—心”议题中,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所经历的“身体的转向”(the body turn)和九十年代的“感官转向(the sensorial turn)”为最重要的两次转向。
具身框架下的社会认知研究述评
具身框架下的社会认知研究述评一、本文概述具身认知,作为一种新兴的研究视角,强调身体在认知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它挑战了传统认知科学中身心二元对立的观点。
近年来,具身认知在社会认知领域的应用逐渐受到学者们的关注。
本文旨在全面评述具身框架下的社会认知研究,通过梳理和分析现有研究成果,揭示具身认知对社会认知过程的影响,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我们将首先介绍具身认知的基本理论,然后重点评述具身框架下社会认知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情感认知、社会互动、群体认知等方面,最后总结具身认知研究的贡献与不足,并提出未来研究的建议。
通过本文的综述,我们期望能为读者提供一个清晰、全面的具身框架下社会认知研究的概貌。
二、具身认知理论概述具身认知理论是一种新兴的认知科学理论,它强调身体在认知过程中的重要性,认为身体及其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对认知活动有着深远的影响。
这一理论挑战了传统认知科学中将身体视为认知过程的被动容器或无关紧要的角色的观点,提出身体、大脑和环境在认知过程中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
具身认知理论认为,身体的结构、感知运动系统以及与环境的互动方式都会影响我们的认知过程。
例如,我们的身体构造决定了我们如何看待和理解世界,我们的感知运动系统使我们能够与环境进行交互,从而影响我们对世界的认知。
具身认知理论还强调了情绪在认知过程中的作用,认为情绪是与身体紧密相关的,能够影响我们的认知加工和决策。
在具身认知理论的框架下,社会认知也被重新解读。
社会认知是指个体如何理解和解释他人的行为、意图和情绪等社会信息。
具身认知理论认为,社会认知不仅仅是大脑对社会信息的加工过程,而是身体、大脑和环境共同参与的过程。
我们的身体姿态、面部表情、动作以及与环境的互动方式都会影响我们对他人行为的理解和解释。
因此,具身认知理论为社会认知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它强调了身体在社会认知中的重要作用,提示我们在研究社会认知时需要考虑身体的影响。
具身认知理论也为我们理解社会现象提供了新的思路,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人类社会行为的本质和机制。
“在场”_一个基于中国经验的媒体人类学概念
“在场”_一个基于中国经验的媒体人类学概念“在场”:一个基于中国经验的媒体人类学概念在当代社会中,媒体的作用和影响力变得日益重要。
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媒体在塑造个人和社会认知、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然而,媒体作为一个广义的概念还远不止于传播信息,更涉及到社会互动和交流的方方面面。
因此,本文将探讨一个基于中国经验的媒体人类学概念:“在场”。
“在场”一词是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提取出来的,它强调了媒体作为一个参与者和见证者的角色。
在中国传统的戏曲艺术中,“在场”通常特指主演或知名演员的表演,观众们会感受到强烈的参与感和互动效应。
这种观看的方式不仅仅是被动的接受,而是一种主动参与的态度。
类似地,在媒体传播领域,“在场”意味着个体身处媒体内容的制造、传播和接受的过程中,主动参与其中。
首先,中国经验告诉我们,媒体的内容和形式需要紧密结合社会和文化的实际情况。
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传统的国家,媒体在中国不仅仅是传递信息的手段,更是承载着社会和文化价值的重要载体。
在媒体内容的制作中,中国深入挖掘了自己的独特文化元素,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媒体相结合,不断创造出与时俱进的新形式和内容。
在这一过程中,借鉴了其他国家的经验,但更加注重将媒体和文化民族化,使其与既有的社会价值和民众需求相契合。
这种独特的媒体生态系统使得中国的媒体在全球范围内具有一定影响力。
其次,中国经验表明,媒体的力量需要与社会的应用相结合。
中国不仅仅将媒体作为信息传递的工具,更加注重其社会价值和影响力。
例如,在抗击新冠疫情的过程中,中国政府利用媒体平台进行广泛宣传和警示,加强了公众对于疫情的认知和应对能力。
此外,中国的社会媒体经常用于进行公众参与和民主问政,为民众提供了表达声音和监督社会的平台。
在这一过程中,媒体不再是特权集团的工具,而是成为了社会的一个参与者和见证者。
最后,中国经验告诉我们,媒体的效力需要与道德和伦理准则相结合。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媒体的普及,信息传播更加迅速和全面,但相应的,媒体的责任和道德要求也日益提高。
“在场”_一个基于中国经验的媒体人类学概念
“在场”:一个基于中国经验的媒体人类学概念“在场”:一个基于中国经验的媒体人类学概念导语媒体在人类社会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它不仅传递信息和文化,还塑造了人们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然而,传统的媒体人类学研究多以西方为主导,缺乏对中国经验的细致观察和分析。
本文将借鉴当代中国媒体实践,探讨一个基于中国经验的媒体人类学概念——“在场”,并深入探讨它对传媒行业和社会的影响。
第一章中国媒体现状与挑战第一节中国传媒形态的多样性中国媒体的传播形式异常多样,既包括传统的报纸、杂志、电视、广播,也涵盖了互联网、社交媒体等新兴媒体形态,同时还涉及到城乡、地区、阶层的差异。
这种多样性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如何在众多媒体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内容和渠道是媒体从业者面临的重要问题。
第二节信息过载与真实性中国媒体环境中普遍存在信息过载和真实性问题。
信息过载使得人们更加关注快速浏览和信息碎片化,很难深入思考和获取全面准确的信息。
同时,虚假信息和低质量内容的流传,也严重影响了公众对媒体的信任度。
如何在信息过载的媒体环境下保持真实性和质量成为摆在媒体从业者面前的重要任务。
第二章“在场”概念的提出与内涵第一节“在场”概念的定义“在场”概念强调媒体与受众之间的密切互动,即媒体不仅是信息传递的工具,更承载着社会关系的构建和文化认同的塑造。
媒体的“在场”意味着其与受众的实时互动,促进了沟通、共鸣和共创。
第二节“在场”概念的内涵首先,“在场”概念强调媒体的参与性,媒体应该将受众视为合作者,鼓励受众参与内容创作和传播过程,形成共同的媒体文化。
其次,“在场”概念强调媒体的关怀性,媒体应该关注受众的需求和期望,以公正客观的方式报道事件和传播信息。
最后,“在场”概念强调媒体的创新性,媒体应积极适应社会变革和技术发展,不断创新内容和形式,以提供更好的媒体体验。
第三章“在场”概念对传媒行业的影响第一节受众参与与媒体责任传统的媒体模式中,受众是被动的信息接收者。
而基于“在场”概念的媒体实践要求媒体与受众建立更加互动和平等的关系,鼓励受众参与、评论和传播媒体内容。
新媒体对社会结构的影响
▪ 4.话语力的分散与用户自主地位提升
▪ 表达渠道的扩展,带来话语力的分散和碎片化。新媒体朝 着鼓励人人参与的方向发展,人们拥有了以往得不到的表 达权。
▪ 话语力现在不再仅仅掌握在少数大众媒体和官方信息渠道, 民众在各种问题上发出自己的声音,消解原有的权威话语 中心。话语力从精英阶层向草根下放,出现众声喧哗的局 面。
▪ 1999年,在美国召开的移动计算和网络 国际会议,构造了一个能实现全球物品 信息实时共享的实物互联网,简称物联 网。这次会议还提出:“传感网是下一 个世纪人类面临的又一个发展机遇。”
▪ 2009年美国工商业领袖的“圆桌会议” 上,IBM首席执行官彭明盛提出“智慧 地球”这一概念,即把感应器嵌入和装 备到电网、铁路、桥梁、公路等各种设 施中,实现全面连接。同年,美国将新 能源和物联网一同列为振兴经济的两大 重点。2009年8月,物联网被正式列为 我国五大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写入政 府工作报告。
▪ 3.新媒体不断建构并再造新的社会图景
▪ 新媒体技术改变着人们的认知与思维方式。
▪ 传统媒体借助的是信息顺序,即信息按照一定的次序呈现, 而新媒体的信息呈现是非线性的,圈层的、超链接信息呈现 方式改变了以往的顺序,对“终极解释”和知识权威的敬畏 感被消解。
▪ 社会现实的变动,在新媒体的传导和转译下不断对民众的社 会图景产生影响。例如下面关于新媒体带来三个社会存在的 调侃:
▪ 一些产生很早的网络词语,起初可能有争议,但能够不 随时间的推移而被遗忘,依然为人们所使用,并逐渐得 到专家权威的认可而流入汉语词汇“正统”。
▪ 但要注意,一旦汇入正统的词汇,由于它们脱离了已有 的网络环境,很可能反而会被原来的使用者摒弃。这种 现象目前尚被忽略。
▪ 网络新词的讽喻式黑色幽默表达是一种来自草根网民的 语言文化形态,专家对于网络新词武断的理解,显露出 权威标准的精英姿态与草根文化的矛盾。2013年度十大 流行语发布后,由于专家的另类解释,导致流行度颇高 的“小伙伴”一词的落选,引起了网民的质疑和嘲笑。
媒介场景理论_媒介研究的新视角_读梅罗维茨的_消失的地域_李哲
了重大的改变。电子媒介的信息流通,影 响了政治领导人的行为和政策的颁布, “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的界线也趋 于消失。
四、理论反思:一种媒介研究的新视角 梅罗维茨站在以戈夫曼为代表的场 景主义和英尼斯、麦克卢汉为代表的媒介 理论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两大理论的优 势和劣势,改变了以往的媒介研究以媒介 内容为主的研究模式,突出了大众媒介信 息流动模式的重要性,给我们提供了研究 媒介的新视角,这也是《消失的地域》这 本书的精华。作者从场景的概念出发,在 电子媒介和社会行为之间嫁接了一座新 的桥梁,为我们解释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 的影响提供了有力的论证。为了使媒介的 场景更为具体化,梅罗维茨提出了“场景 结构”的概念,将面对面的交往研究和媒 介研究联系在一起。整本书中,我们可以 很清楚的看出作者的研究思路,提出理论 假 设—对 理 论 假 设 进 行 分 析 —个 案 分 析—结论,严谨的研究加强了读者对媒介 场景理论的理解。但在分析印刷场景到电 子场景的过程中,我们却看到了梅罗维茨 在对主要媒介的选取分析上,有些不足, 虽然他认识到 “不可能详细分析所有的 媒介”,⒀但把印刷媒介中的书籍和电子 媒介中的电视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在今 天看来还是有一点遗憾。首先报纸作为印 刷媒介的代表发展迅速,同时,电子媒介 中网络的迅速发展,给现今的我们提供了 许多新的研究课题。尽管有一点不完美, 但丝毫不影响媒介场景理论在解释电子 媒介对社会行为影响的开创性意义。□
电子媒介出现后,社会场景进行了新 的重组,同样,社会角色也面临着变化。梅 罗维茨描述了三类角色中群体身份的变 化,他指出电子媒介所导致的不同形式场 景的融合,“对群体身份产生同化影响”。⑾ 群体的差异在信息的接受上,没有了区别 可言,信息成了一种共享的模式,它改变 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观念,甚至引发社会 和政治斗争,以改变自己的传统群体身 份,电子媒介成了群体反抗斗争的导火 索。视听信息的传播,导致电子媒介不再 像印刷媒介那样规定自己读者的层次,它 突破了受众年龄和知识的限制,信息流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身体在场”:网络交往研究的新视角金萍华内容提要针对既有网络交往研究中技术逻辑 话语之“无身体,无主体”观,本文提出网络 交往“身体在场”的研究视角,坚持“有身体, 有主体”观。
基于身体现象学的身心一统观和 身体社会学的社会性身体理论之逻辑起点,本 文认为:网络交往中在场之身体为社会身体, 且这一社会身体通过现实身体的二次表征嵌入 于整个网络交往过程中。
本文目的:其一,维 护“主体是人”的人本观点;其二,为探求互 联网技术改善网络交往中目前仍然属人的现实 主体状况的可能性提供理论前提。
微软当年将自己的操作系统软件定名为窗 户(windows),这似乎已经预示以计算机为隔 将要形成的窗里窗外两重世界。
在网络研究中, 窗里窗外又常被称作“在线”和“在世”。
作为 两种完全不同的生存境界,“在线”的本质是什 么? “在线”生存和“在世”生存的关系怎样? 更重要的是:融两者于一体的主体如何存在?同上述问题直接相关的是“在线”之“在” 的主词,也即什么“在”或“在”的是什么? 在这里,互联网研究需要直面一个久远的哲学 问题——身体和心灵的关系问题。
既有的相关 研究经常采用“身心二分”的逻辑,即:认为 “在线”之“在”是心灵“在”而身体不 “在”;走得更远的研究认为“在线”之“在” 是符号“在”而身体和心灵都不“在”。
循此 “身心二分”逻辑,人的主体地位受到威胁。
身 体是社会行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如若身体不在, 其主体便是非中心的、弥散的,甚至死亡的。
既有网络研究的这种“无身体、无主体”的逻 辑走向的直接后果是:一味强调网络技术使用 方式对现实本身的推动,忽略了根深蒂固的现 芮必峰实社会文化对网络交往方式的影晌,而后者至 少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极有可能遮蔽,或部分 遮蔽技术本身的力量。
本文之所以强调网络交往中“身体在场” 的研究视角,一方面是为了维护“主体是人” 的人本立场,另一方面是对网络交往研究中 “无身体,无主体”的技术逻辑话语进行纠偏, 凸显现阶段现实社会文化遮蔽技术能量的可能 性,从而为探求网络交往中目前仍然属人的现 实主体状况得以改善的可能性提供理论前提。
既然是纠偏,也就意味着不是对纠偏对象的否 认,而是寻求网络交往研究话语的平衡。
一、解析“无身体,无主体”的技术 逻辑话语对网络交往“无身体,无主体”之话语作 进一步的区分,可以有两类:一类是“无身体, 无心灵,无主体”,另一类是“无身体,有心 灵,无主体”。
前者同激进的解构主义是一脉相 承的,解构主义认为“文本之外别无它物”。
若 按此观点,脱离了身体和心灵,符号的网络交 往可能变成对于符号的任意阐释和对意义进行 消解的无休止过程。
其结果只能是网络虚拟世 界的混沌而非有序,毕竟意义无法确认,规范 则难以形成。
当代法国思想家鲍德里亚是“无身体,无 心灵,无主体”观点的典型代表。
尽管对网络 技术几乎没有正式发表过理论见解,但他从最 基本的技术层面展开了关于电子传播的理解, 即:磁带上的电磁痕迹或者由“0”和“1”来 表示的数码影像等。
这种理解使他最终放弃了 主体逻辑而采取了 “客体”逻辑,从主体的立 场转移到了客体的立场。
正是在此意义上,马克•波斯特称鲍德里亚带有“逆人本主义”的 痕迹⑴。
也有其他研究者认为,“网络主体以各 自的符号形式出现,同时失去其自然身份特征, 而且身体是‘离场’的。
这里,‘符号’的内涵 和外延都发生了变化,而且更具有决定性的意 义。
网络空间作为一种符号化的信息存储库, 实际也就决定了人们在网络空间中的互动在本 质上就是一种符号化的互动,数字在某种意义 上决定了人们的存在方式和交往方式。
”[2] “自 我被数字化后,还可能有一种信息形式上的危 险,就是变成一堆毫无价值和意义的数字、数 据、符号或图形,成为形式化的数字信号,或 者把自我‘转变为永远不会死去的油象的灵 魂’。
”[3]这样的观点都是较为典型的“无身体, 无心灵,无主体”话语。
它们强调的是:网络 交往中,交往者已经失去属人的现实主体性, 即便有主体,那也是符号主体,而不是人之 主体。
在理论基点上,本文首先同网络交往中这 种“无身体心灵,无属人主体,唯有符号”的 激进的解构主义立场撇清关系。
本文无意以严 谨的逻辑论证过程来呈现撇清关系的理由。
换 句话说,之所以一开始就撇清同激进的解构主 义的关系,完全是出于一种朴素的日常生活的 观念。
后者告诉我们,是日常生活本身恒在而 非符号恒在。
事实上,这种朴素的常识观正是 我们赖以生存的世界观。
解构主义不相信作为 一种符号表现的实体性存在直接与实在世界统 一,按此观点,网络交往将不再是虚拟的,而 是虚幻的。
因为虚拟(virtual)的本意指的是事 实上的,实质上的。
既然要同激进的解构主义 撇清关系,那么本文要论证的就是网络交往不 是虚幻的,不是文本之外别无它物,而是一定 有它物。
那么,会有什么样的它物呢?首先会有心灵,网络交往“无身体,无主 体”话语中更为常见的正是这类“无身体,有 心灵,无主体”话语。
“网络交往是通过信息 的数字化编码和解码而进行的一种非面对面 (face to face)的沟通(in - pers on communica-tion) ,是一种电脑支持下的文本交流(comput-er -medias communication)。
换言之,是网络社 区的人际互动所体现的精神‘在场’方式,是 一种身体‘缺场’(指物理躯体不在场)的交 流。
”[4]曾发表《赛博空间独立宣言》的巴洛在 1994年写给Harper's M a g z i n e的一封信中说 道:“当人类不再对人类的肉体有所向往与追 求(不要误会,这里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接 触,而不是指同类相食之类事情),世界还会 留下什么呢?精神,将被上载到网络上,从而 在电子生态系统中延续下来,雄心勃勃地要象 它那碳水化合物的先辈一样能维持自己的生 存。
”[5] “某人一旦进入互联网,就意味着他被 消散于整个世界,而一当他被消散于互联网的 社会性空间,就无异于说他不可能继续葆有其 中心性的、理性的、自主的和傍依着确定自我 的主体性。
”[6] “社会规范不允许人们实现自我 的多元组成,这种情况下人们的自我是‘不完 整的’。
而电脑网络空间由于身体不在场的匿 名化,使人们有可能实验多元自我中的其他形 式,从而摆脱社会压抑。
”[7]我们可将以上观点 概括为:因为“无身体,则无主体”,“在线” 之“在”是心灵“在”甚至是符号“在”,而 身体不“在”,所以网络交往者失去了 “在” 之属人的主体性。
本文坚持交往者属人的现实主体地位,这 种主体立场意味着网络交往中交往者的身体势 必在场。
本文同样坚持既有相关研究“无身体, 则无主体”这一理论前提和逻辑,而本文的观 点则是网络交往“有身体,有主体”,因为网络 交往者身体一直在场,所以交往者从来没有失 去其属人的现实主体性。
那么,这一在场的身体是什么样的身体呢?二、网络交往中身体的本质和身体在 场的方式的确,媒介技术发展遵循的基本逻辑就是 使交往本身不断突破时空对于身体的限制,这 也正是以往较多研究坚持网络交往“无身体” 观点的主要原因。
而我们也习惯按照身体缺 席/在场的模式对利用不同媒介所进行的交往 进行分析。
按照身体缺席/在场的模式,我们很容易 认为,口语这一传播媒介使得交流者亲身同处 一个时空。
而从印刷媒介开始,交流者中传者 一方的身体就开始从交流时空中隐退。
印刷媒介的交流通过文字使得传者和受者之间的交流 成为一种传者身体缺席而受者身体在场模式的 交流。
同样,基于传受者身体缺席/在场的模 式对电子媒介进行分析,一般比较容易得出这 样的结论:互联网媒介传播同以往传统电子媒 介传播[81最大的区别是网络交往各方的身体均 不在场,这也是既有的关于网络交往研究的最 常见的观点。
梳理和分析至此,我们发现,如若坚持这 种身体不在场的观点,那么网络交往方式就碰 到了一个问题:如何保证交往中的“人格可靠 性或鲜活性”[9]?到这里,我们该说说“身体” 本身了。
很明显,既有绝大多数相关研究中的 “身体”指的是肉身,肉身是具有广延性的不可 分割的物质,正是这个不可分割特征形成了我 们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看来,继续拘囿于身 体的肉身性是无法解决问题的。
好在,一大批社会科学学者用他们的研究 给出了可能的出路。
这些学者包括布莱恩•特 纳、莫斯、克索达斯,也包括我们熟悉的福柯、 戈夫曼、吉登斯、布尔迪厄等。
他们认为,身 体除了是生理性的,某种程度上,身体更是社 会性的。
福柯研究身体如何被话语所规训;戈 夫曼从日常生活中入手考察社会规范与身体间 的互动;吉登斯的观点是,社会生活与个人身 体之间存在着一种内在而本质的联系,“身体 (body)似乎是个简单概念,但实际上它不仅仅 是我们拥有的物理实体,也是一个行动系统, 一种实践模式。
并且在日常互动中,身体的实 际嵌入,是维持连贯的自我认同感的基本途 径。
”[10];而布尔迪厄的“习性”概念则直接与 身体的社会性相关,“习性更是制度藉以得到充 分实现的东西:身体化能发挥身体的本领,认 真对待以言行事的社会魔法,其功效能使国王、 银行家和教士成为人格化的世袭君主政体、金 融资本主义或教会。
”[11]习性正是通过这种身体 化的实践得以实现身体的社会意义,而作为实 践模式的身体实际上已经成了社会意义的表征。
国王的身体已经不再仅仅是国王的身体,而是 世袭君主政体的表征。
这样的表征是一种动态 的表征,而不是一种意义的沉淀,前者是建构 性的,后者则是基础主义的。
以上研究者给出的身体概念表明:身体不 仅是生理性存在,而旦还是精神性的、文化性 的、社会性的存在,是人存在于世界的实体表 征,身体总是社会身体。
本质上,这种社会身 体观与身体现象学的身心一统观是相通的。
梅 洛-庞蒂认为,“灵魂和身体的结合不是由两种 外在的东西——一个是客体,另一个是主 体——之间的一种随意决定来保证的。
灵魂和 身体的结合每时每刻在存在的运动中实现”,[12] “只有当我实现身体的功能,我是走向世界的身 体,我才能理解有生命的身体的功能”[13],“身 体是我们在世界中的定位。
”[14]社会身体的概念基本解决了网络交往者的 主体性问题。
从社会身体的观点出发,网络交 往是一种“身心俱在”的交往,社会身体是种 “习性”,“习性”使得网络交往实践无法脱离身 体。
这种无法脱离主要表现为带着现实“习性” 的社会身体以文本的形式时刻出现在网络交往 的整个过程之中。
如果说作为表征的身体的意义是本研究沿 用的社会身体概念的第一层意思的话,接下来 需要论述的是我们如何让这层意义的身体妥帖 地嵌入在互联网技术构成的虚拟世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