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管理学原理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管理学原理】复习资料1.docx

【管理学原理】复习资料1.docx

《管理学原理》复习资料一第一章筲理概述1、管理的含义所谓管理,就是在特定的环境下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以便实现既定的组织目标的过程。

这个定义包含着以下四层含义:(1)管理是服务于组织目标实现的一项冇惫识、冇目的的活动。

(2)管理的过程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连续进行的工作活动构成的。

这些活动包括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它们成为管理的基本职能。

(3)管理工作的有效性要从效率和效果两个方而來评判。

即管理工作的成效好坏、有效性如何,就集中体现在它是否使组织花费最少的资源投入而取得最大的且故合乎需要的成果产出。

“正确地做正确的事。

”(4)管理工作是在一定环境条件下开展的,环境既捉供了机遇和机会,也构成了挑战或威胁。

2、管理的三大性质(1)管理的二重性管理具有二重性,一是与生产力相联系,通过“指挥劳动”表现出來的管理的自然属性;二是与生产关系、社会文化相联系的,通过"监督劳动”表现岀来的管理的属性。

管理的白然属性为我们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方法捉供了理论依据,使用权我们可以大胆地引进和吸收国外成熟的经验,來迅速捉高我国的管理水平。

筲理的社会属性则告诉我们,决不能全盘照搬国外做法,必须考虑我们口己的国情,逐步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管理模式。

(2)管理工作不同于作业工作管理工作是独立进行,有别于作业工作又为作业工作提供服务的活动。

管理活动和作业活动并存于一个组织之.中,才能保证组织目标的圆满实现。

管理人员的工作,从木质上说,是通过他人并同他人一道实现组织的目标。

在通常情况下,管理人员并不亲口从事具体工作,而是委托他人,口己则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计划安排、组织落实、指导激励和检查控制其他人的工作。

(3)管理工作既有科学性乂有艺术性管理是一门科学,是大量学者和实业家在总结管理工作的客观规律基础上形成的,它包括了有关管理工作的理论、原理、方法以及系统化的管理知识,它已为实践所证明,并用以指导人们从事管理的实践。

《管理学原理》考前复习资料(整理).doc

《管理学原理》考前复习资料(整理).doc

管理学原理考前复习资料整理:木兰第一章:(每题的问题后为页码)1.管理活动具有哪些基本职能?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P10-P11)答:管理的基本职能有四种,分别是计划职能、组织职能、领导职能、控制职能。

关系:这些职能活动不是整齐地被划分的,通常不是单独或有次序的,而是同时发生的o(Pll)2.如何理解管理的性质?Pll-P12答:管理具有两重性。

一方面,管理具有与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

管理的出现是由人类活动的特点决定失类的任何社会活动都必定具有各种管理职能,可见管理是人类活动的客观需要;管理也是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但科学技术的发展本身需要有效的管理,并且也只有通过管理,科学技术才能转化为生产力。

另一方面,管理乂具有同生产关系、社会关系相联系的社会属性。

管理是为了达到预期目的而进行的具有特殊职能的活动。

3.作为一个有效的管理者,他需要扮演哪些的色?具备哪些技能?P15答:加拿大学者亨利'明茨伯格将管理者在计划、组织、领导、控制过程中需要履行的特定职责简化为十种角色,再将这十种角色分为三大类: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和决策的色。

管理者需要具备三类技能,它们分别是:概念技能、人际技能和技术技能。

管理者在行使四种职能和扮演三类角色时,必须具备这三种技能。

这三种技能可以通过管理者的教育和经验获得,其技能水平取决于管理者所处的层级。

4.泰罗科学管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P28答:主要内容是:1、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2、工作定额原则;3、能力与工作相适应;4、标准化原则;5、刺激性的工资报酬制度——差别计件工资制;6、计划与执行相分离;7、在组织机构的管理控制上实行例外原则;8、工人和雇主两方面都必须进行一场“精神革命气5.人际关系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P33答:人际关系理论的主要内容是:1、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

2、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3、生产效率的提高主要取决于职工的工作态度以及他和周围人的关系。

管理学原理-复习要点

管理学原理-复习要点

2016年上半年《管理学原理》课程(华文教学点)期末复习要点管理的二重性是指社会属性与自然属性。

管理适用于盈利性组织、非盈利性组织、政治团体、宗教组织和学术机构。

管理者应该是在组织中有职位的人、承担责任的人、有权力的人和有听其指挥下属的人。

管理职能是管理者开展管理工作的手段与方法。

经济环境具体包含有财政、物价、利率、需求和居民收入。

对顾客的责任包括提供安全的产品、售后服务、相关信息、必要指导和自由选择的权利。

泰勒的科学管理思想属于古典管理理论。

科学管理理论的人性假设是经济人。

法约尔提出的管理职能是计划、组织、指挥和协调。

古典管理理论是否能够成功基于两个条件:员工的收入较高、工作量是可以完成的。

霍桑实验属于“行为科学理论”的一种。

计划作用有指明方向、提高效率、便于控制、降低风险和激励士气。

个体决策与群体决策的最大不同是参与决策的人数多少。

决策的问题性是指:决策是始于问题和解决问题。

战略制定的第一步是企业使命陈述。

在波士顿矩阵中属于“明星类”的企业是需求增长高而相对市场占有率高。

行业生命周期就是市场生命周期。

所谓产业竞争的五种力量,具体是指新进入者威胁、供应商议价能力、购买者议价能力、替代品威胁和行业内竞争。

有关回答我们的业务与我们的任务的问题的是“使命”。

设计我们在未来应该满足哪些顾客的需要的叫“愿景”。

顾客对价格差异变化越敏感,则其对替代品选择的可能就越大。

所谓劳动分工是指将工作划分成几个步骤,每人单独完成一个具体步骤。

所谓统一指挥原则是希望达到所有成员都有一个自己的领导的目标。

所谓部门化原则是规定同一部门员工完成相似的工作。

当组织管理工作简单、技术也较简单时,组织结构设计宜采用直线型组织。

当组织开展活动是需要更多的利用专业知识和技术方能顺利进行宜选择职能型组织。

组织设计时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的有劳动分工原则、指挥链原则、集权与分权原则、管理跨度原则和部门化原则。

组织设计时,确定组织各部门的责任与权力的相关原则有指挥链原则、职责与职权原则和部门化原则。

管理学原理复习资料完整版本

管理学原理复习资料完整版本

第一篇基础篇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1.识记:(1)管理的概念:管理就是组织为了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而对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的一系列协调活动的过程(2)管理的特征:①管理是一种文化现象和社会现象,不同于作业活动;②管理的核心是处理好人际关系,以人为本;③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

(3)管理的职能(更改):四职能:计划、组织(将人员配备涵盖在内)、领导、控制。

(4)管理者:组织中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

(5)管理者的分类:高层、中层、基层(6)管理者的角色(新增):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期,美国哈佛大学管理学教授亨利明·茨伯格(Henry.Mintzberg)对此管理者在管理活动中所要担当的角色进行了仔细的研究,他认为实际管理人员的工作是在扮演十种不同的角色,这些角色可概括为决策制定、信息传递和人际关系三个方面的角色。

1)决策制定方面①企业家角色,管理者积极利用外部机会,不断开发新产品和新工艺、开拓新市场时;②混乱驾驭者角色,当管理者处理冲突或问题、调解各种争端时;③资源分配者角色,管理者合理分配组织的人力、物力、财力、信息、时间等资源时;④谈判者角色,当管理者为了组织的利益和其他组织或个人进行讨价还价、商定成交条件时。

2)信息传递方面①监听者角色。

管理者通过各种媒介寻求和获取信息以便更好的了解组织和环境时。

②传播者角色。

管理者将获得的信息传递给其他组织成员时。

③发言人角色。

管理者向外界,如股东、消费者、公众、政府发布组织的有关信息时。

3)人际关系方面①挂名首脑角色:管理者履行礼仪性和象征性的业务时,如参加社会活动、宴请重要客户、带领有关领导参观企业。

②领导者角色。

管理者激励、指导员工时。

③联络人角色。

管理者与内部人员进行沟通、与利益相关者建立良好关系时。

(7)管理者的技能(新增):①技术技能技术技能是指管理者熟练和精通某种特定专业领域的知识,如工程、计算机科学、财务、营销等。

技术技能包括:专业知识、经验,技术、技巧,程序、方法、操作与工具运用熟练程度等。

管理学原理复习资料第一篇基础篇

管理学原理复习资料第一篇基础篇

第一篇基础篇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1.识记:(1)管理的概念:管理就是组织为了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而对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的一系列协调活动的过程(2)管理的特征:①管理是一种文化现象和社会现象,不同于作业活动;②管理的核心是处理好人际关系,以人为本;③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

(3)管理的职能(更改):四职能:计划、组织(将人员配备涵盖在内)、领导、控制。

(4)管理者:组织中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

(5)管理者的分类:高层、中层、基层(6)管理者的角色(新增):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期,美国哈佛大学管理学教授亨利明·茨伯格(Henry.Mintzberg)对此管理者在管理活动中所要担当的角色进行了仔细的研究,他认为实际管理人员的工作是在扮演十种不同的角色,这些角色可概括为决策制定、信息传递和人际关系三个方面的角色。

1)决策制定方面①企业家角色,管理者积极利用外部机会,不断开发新产品和新工艺、开拓新市场时;②混乱驾驭者角色,当管理者处理冲突或问题、调解各种争端时;③资源分配者角色,管理者合理分配组织的人力、物力、财力、信息、时间等资源时;④谈判者角色,当管理者为了组织的利益和其他组织或个人进行讨价还价、商定成交条件时。

2)信息传递方面①监听者角色。

管理者通过各种媒介寻求和获取信息以便更好的了解组织和环境时。

②传播者角色。

管理者将获得的信息传递给其他组织成员时。

③发言人角色。

管理者向外界,如股东、消费者、公众、政府发布组织的有关信息时。

3)人际关系方面①挂名首脑角色:管理者履行礼仪性和象征性的业务时,如参加社会活动、宴请重要客户、带领有关领导参观企业。

②领导者角色。

管理者激励、指导员工时。

③联络人角色。

管理者与内部人员进行沟通、与利益相关者建立良好关系时。

(7)管理者的技能(新增):①技术技能技术技能是指管理者熟练和精通某种特定专业领域的知识,如工程、计算机科学、财务、营销等。

技术技能包括:专业知识、经验,技术、技巧,程序、方法、操作与工具运用熟练程度等。

《管理学原理》复习资料

《管理学原理》复习资料

《管理学原理》复习资料《管理学原理》复习资料第⼀章管理与管理学⼀、什么是管理(04,02,12.4名词)管理是指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员配备、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的活动,使他⼈同⾃⼰⼀起去实现既定⽬标的活动过程。

⼆、管理的基本特征(06、06、05、02、02)(11.4简答):1、管理是⼀种社会现象或⽂化现象。

2、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

其责任是:①管理⼀个组织;②管理管理者;③管理⼯作和员⼯,激发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管理具有特定的任务、职能和层次。

(10.4简答)(1)任务:设计和维持⼀种环境,使在其中共同⼯作的⼈们能够以尽可能少的⽀出实现既定⽬标;(2)任何管理者都要承担计划、组织、⼈员配备、领导与控制五项基本职能;(3)管理具有层次性,组织中的管理者⼤致可以分为上、中、下三个管理层次,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基本职能相同,但拥有权⼒的⼤⼩、关注问题的类型与处理问题的⽅式不同。

4、管理的核⼼是处理好⼈际关系,使组织成员的⾏为与组织⽬标保持⼀致。

三、管理既是⼀门科学,⼜是⼀门艺术1、管理是⼀门科学(不简单凭直觉);2、管理也是⼀门艺术(不简单背诵管理原理和原则)。

四、管理的两重性(07.406、05、04、02)(08.7简答)(11.4单选)(10.7多选):管理具有⾃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五、理解管理两重性的意义①有助于总结经验教训,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②有助于正确评价资本主义的管理,构筑社会主义管理理论体系;③有助于结合实际,随机制宜地学习和运⽤。

六、管理学(08.4名词)及其特点(05、03)⼀门系统研究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般⽅法的科学。

①⼀般性②多学科性③历史性④实践性七、学习和研究管理学的⽅法有三:①唯物辩证法;②系统⽅法;③理论联系实际的⽅法。

系统⽅法(05,03)系统是指由相互作⽤和相互依赖的若⼲组成部分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系统⽅法就是⽤系统的观点来研究和分析管理活动的全过程。

2016年管理学知识要点

2016年管理学知识要点

《管理学》课程主要知识点1、管理是管理者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个人发展和社会责任,运用管理职能进行协调的过程。

2、管理的自然属性:管理的出现是由人类活动的特点决定的;管理也是社会劳动中的一项特殊职能;管理也是生产力。

3、管理的社会属性:管理从来就是为统治阶级,为生产资料所有者服务的;企业管理的社会属性已经多元化。

4、亨利·明茨伯格研究发现管理者扮演着十种角色,这十种角色可被归入三大类: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和决策角色。

5、根据罗伯特·卡茨(Katz,1974)的研究,管理者要具备三类技能:①技术技能:运用其所监督的专业领域中的过程、惯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②关系技能:成功地与别人打交道并与别人沟通的能力;③概念技能:产生新想法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思维能力。

6、19世纪末20世纪初,管理理论比较系统的建立,这个阶段所形成的管理理论被称为“古典管理理论”或“科学管理理论”。

7、弗雷德里克·泰罗管理理论的要点: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工作效率;达到最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是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代替旧的经验管理;实施科学管理的核心问题,是要求管理人员和工人双方在精神上和思想上来一个彻底变革。

8、亨利·法约尔认为,要经营好一个企业,不仅要改善生产现场的管理,而且应当注意改善有关企业经营的六个方面的职能:技术职能、经营职能、财务职能、安全职能、会计职能、管理职能。

9、行为科学早期理论—人群关系理论。

乔治·梅奥等人进行的“霍桑试验”,研究发现:企业的职工是“社会人”;满足工人的社会欲望,提高工作的士气,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企业中实际存在一种“非正式组织”;企业应该采用新型的领导方法。

10、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11、赫茨伯格提出双因素理论:①保健因素:当它低于一定水平时,会引起职工的不满;当它得到改善时,职工的不满就会消除。

但是,保健因素对职工起不到激励的积极作用。

2016年自学考试《管理学原理》复习资料(5)

2016年自学考试《管理学原理》复习资料(5)

2016年自学考试《管理学原理》复习资料(5) 11.对机会的估量,要在实际的计划工作开始之前就着手进行,它虽然不是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却是计划工作的真正起点12.计划工作的第一步,是在估量机会的基础上13.派生计划是总计划的基础14.预算可以成为汇总各种计划的工具,它是衡量计划工作进度的重要标准15.计划工作的原理:⑴限定因素原理:指在计划工作之中。

越是能够了解和找到对达到所要求目标起限制性和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就越是能准确地,客观地选择可行方案⑵许诺原理:之任何一项计划都是对完成某项工作所做出的许诺,许诺越大,所需的时间就越长,因而实现的可能性就越小一般来说承担者的任务越多,计划工作的期限就越长,反之就会缩短⑶灵活性原理:指计划工作中体现的灵活性越大,则由于未来意外事件引起的损失的危险性就越小。

计划工作必须具有灵活性,即当出现意外时,有能力改变方向而不必花太大的开销,必须指出,灵活性原理是指制定计划时要有灵活性,即留有余地⑷改变航道原理:指计划工作为将来承诺得越多,管理者定期地检查现状和预期前景,以及为保证所要达到的目标而重新制订计划就越重要16.灵活性原理的限制条件:⑴我们不能总是以推迟决策的时间来确保计划的灵活性,因为未来的不肯定性是很难完全预计的⑵使计划具有灵活性可能是得花钱的,甚至由此得到的好处可能补偿不了它的费用支出,这就不符合计划的效率性⑶有些情况往往根本无法使计划具有灵活性,即使有些情况可以做到,但困难之多会影响到计划的实施17.计划工作是管理各项职能中的首要职能,计划工作中所确定的使命和目标是进行组织工作、人员配备、领导工作、控制工作的基础和前提18.计划工作是各级管理者的一个基本职能,具有普遍性。

外语学习网19.计划的效率不仅指在人力、物力、财力这些有形物上,它还包括诸如个人、团体和社会的满意程度这一类无形的评价标准。

20.限定因素原理是决策的精髓21.改变航道原理与灵活性原理不同,灵活性原理是使计划本身具有适应性,而改变航道原理是使计划执行过程具有应变能力。

《管理学原理》复习资料(自考)

《管理学原理》复习资料(自考)

《管理学原理》复习资料(自考)《管理学原理》学习资料(仅供参考)第一篇绪论一管理与管理学1、管理:是指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他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2、管理的基本特征:1.管理是一种文化现象2.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 3.管理的任务、职能与层次3、管理的任务:设计和维持一种环境,使在这一环境中工作的人们能够用尽可能少的支出,实现既定的目标。

4、管理的基本职能:1.计划2.组织3.人员配备 4.领导 5.控制5、掌握管理两重性(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的重要意义:1.认真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更好的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学习引进国外有益的管理理论、技术和方法。

3.结合实际,随机制宜的学习运用。

6、管理学:是一门系统的研究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7、管理学的特点:1.一般性 2.多科性 3.历史性4.实践性8、管理学研究的内容与范围(三个层次或侧重点):1.根据管理活动总是在一定社会生产方式下进行的,其研究内容分为:生产力方面、生产关系方面、深层建筑。

2.从历史的角度研究管理实践、管理思想及管理理论的形成与演变过程。

3.从管理者的基本职能或工作出发,研究管理活动的原理、规律和方法。

9、为什么要学习、研究管理学:1.管理的重要性决定了学习、研究管理学的必要性。

2.学习、研究管理学是培养管理人员的重要手段之一。

3.学习、研究管理学是未来的需要。

10、学习和研究管理学的方法:1.唯物辩证法2.系统方法 3.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11、系统:是指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本身又是它从属的一个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

12、系统的特性:1.整体性2.目的性3.开放性4.交换性 5.相互依赖性 6.控制性13、系统的观点:1.整体观点2.“开放性”与“封闭性”3.封闭则消亡的观点4.模糊分界的观点5.保持“体内动态平衡”的观点6.信息反馈观点7.分级观点8.不断分化和完善的观点9.等效观点二管理学的形成与发展1、管理学形成与发展的六个阶段:1.古典管理理论2.人际关系学说和行为科学理论3.管理理论丛林 4.战略管理5.全面质量管理6.学习型组织管理2、泰罗—科学管理理论要点:1.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管理学原理复习资料

管理学原理复习资料

管理学原理复习资料管理学课程的内容共分为六篇十八章,结构安排按照管理活动的主要职能展开即:信息获取、决策方法、计划的内容与过程、战略制定与选择实施、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领导与激励和沟通、控制活动、技术和组织制度创新。

(以下为复习的知识点,加粗知识点重点复习)第一篇总论(包括四章内容)。

主要介绍管理的概念、管理者,以及经典的管理理论;介绍管理者道德约束以及如何界定管理者的社会责任;在此基础上通过研究对企业决策具有重要意义的信息获取问题,进一步研究组织的决策方面的一系列问题,如决策的类型、决策的程序以及决策的方法等。

第一章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1.管理与管理者管理是指组织中的如下活动或过程:通过信息获取、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等职能的发挥来分配、协调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一切可以调用的资源,以实现单独的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

管理的七种职能包括信息获取、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

管理者的角色包括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决策角色。

管理者的技能包括: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

2.经典管理理论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生产和作业管理理论,主要反映为目标定量化(工作日;工作定额;工资收入)、作业标准化(设备;工具;材料;工作环境)以及管理职能化(计划职能;执行职能)。

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一般管理理论,主要包括企业的基本经济活动说,即技术活动;商业活动;财务活动;安全活动;会计活动。

管理活动;管理的五种职能说,即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管理的十四条原则即分工;权力与责任;纪律;统一指挥;统一领导;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报酬合理;集权与分权;等级链与跳板;秩序;公平;人员稳定;首创精神;集体精神的原则。

梅奥的社会人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以及霍桑试验(Hawthorne studies)的过程:单一环境变量试验、影响因素综合试验、影响工作态度的因素调查、群体关系作用形式调查。

并得出了重要的结论:工人是社会人;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生产率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工作态度以及他和周围人的关系。

2016年自学考试《管理学原理》复习资料(8)

2016年自学考试《管理学原理》复习资料(8)

2016年自学考试《管理学原理》复习资料(8)16.直接改变企业相对于竞争对手的实力为目的的项目活动称之为“制定战略”17.战略制定通常包括战略分析,战略设计,以及战略部署和展开等环节。

18.制定战略的核心是要正确地提出和回答问题。

19.外部环境分析包括一般环境分析和产业环境分析。

一般外部环境或宏观环境,是指给企业造成市场机会或威胁的主要社会因素,对所有企业都会产生影响。

一般环境分析又简称为PEST 分析,即政治与法律因素,经济因素,社会文化因素以及技术因素。

产业环境是对企业经营活动有直接影响的外部环境。

主要的分析内容和方法有产业组织分析,市场细分和竞争对手分析。

20.企业的核心能力是竞争对手无法迅速模仿的能力,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核心能力表现在:①具有建立电子商务网络和系统的技能②迅速把新产品投入市场的能力③更好的售后服务能力④生产制造高质量产品的技能力⑤开发产品特性方面的创新能力⑥对市场变化做出快速反应⑦准确迅速满足顾客定单的系统⑧整体各种技术创造新产品的技能等。

21.战略分析就是要理清企业外部的机会和威胁,内部的优势和劣势,回避威胁克服劣势,利用机会发挥优势,为制定战略打下良好的基础。

22.战略设计与展开:①使命:是社会对该组织的基本要求,各种有组织的集体活动都应当由一个使命。

使命表明组织是干什么的,应该干什么②目标③战略:是为了回答使命和目标而对发展方向、行动方针以及资源配置等提出的总体规划④政策:是组织在决策或处理问题时用来指导和沟通思想与行动的方针和明文规定⑤项目⑥预算:作为一种计划,是以数字表示预期结果的一种报告书,它也可以称之为“数字化”的计划⑦程序:规定了如何处理那些重复发生的例行问题的标准方法⑧规则:是针对具体场合和具体情况允许或不允许采取特定行动的规定。

23.波特提出三种竞争战略:①总成本领先战略,是以低成本取得行业中的领先地位(麦当劳)②差异化战略(方式:树立名牌形象、设计产品技术特点、性能特点和在顾客服务上别具一格等)③集中化战略:(是主攻某个特殊的细分市场或某一种特殊的产品。

管理学原理复习资料(考试必备)

管理学原理复习资料(考试必备)

MANAGER(全)管理学原理复习资料第一篇绪论(一)管理与管理学1、管理:是指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他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2、管理的基本特征:管理是一种文化现象;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管理的任务、职能与层次3、管理的任务:设计和维持一种环境,使在这一环境中工作的人们能够用尽可能少的支出,实现既定的目标。

4、管理的基本职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5、掌握管理两重性(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的重要意义:认真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更好的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学习引进国外有益的管理理论、技术和方法;结合实际,随机制宜的学习运用。

6、管理学:是一门系统的研究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7、管理学的特点:一般性、多科性、历史性、实践性8、管理学研究的内容与范围(三个层次或侧重点):1.根据管理活动总是在一定社会生产方式下进行的,其研究内容分为:生产力方面、生产关系方面、深层建筑。

2.从历史的角度研究管理实践、管理思想及管理理论的形成与演变过程。

3.从管理者的基本职能或工作出发,研究管理活动的原理、规律和方法。

9、为什么要学习、研究管理学:1.管理的重要性决定了学习、研究管理学的必要性。

2.学习、研究管理学是培养管理人员的重要手段之一。

3.学习、研究管理学是未来的需要。

10、学习和研究管理学的方法:1.唯物辩证法2.系统方法3.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11、系统:是指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本身又是它从属的一个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

12、系统的特性:1.整体性2.目的性3.开放性4.交换性5.相互依赖性6.控制性13、系统的观点:1.整体观点2.“开放性”与“封闭性”3.封闭则消亡的观点4.模糊分界的观点5.保持“体内动态平衡”的观点6.信息反馈观点7.分级观点8.不断分化和完善的观点9.等效观点(二)管理学的形成与发展1、管理学形成与发展的六个阶段:1.古典管理理论2.人际关系学说和行为科学理论3.管理理论丛林4.战略管理5.全面质量管理6.学习型组织管理2、泰罗—科学管理理论要点:1.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管理学原理复习资料

管理学原理复习资料

管理学复习资料第一章:管理概述1、什么是管理学?管理学具有哪些科学性质?答:管理学是研究管理活动的现象、揭示管理的基本规律、探究管理的原理和方法的一门学科。

性质:是一门以社会科学为主的边缘学科;是一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学科;是一门软学科;是一门应用学科。

2、什么是管理?怎样理解管理的属性?答:管理是管理者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以权利为依托,以可利用的资源为保障通过对组织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对组织活动科学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以实现组织的目标过程。

属性—(一)自然属性:○1管理是社会劳动过程中的一般要求,是共同劳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2管理在社会劳动过程中具有特殊作用,即有机组合各种劳动要素并使其发挥各自的作用。

(二)社会属性:管理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只能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和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具有维护和巩固的关系、实现特定生产目的的功能,与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紧密相连。

3、简述我国古代思想的主要内容。

答:(一)先秦时期的主要管理思想流派有○1儒家流派,○2道家流派,○3法家流派,○4兵家流派。

(二)古代管理思想与实践有○1行政组织理论,○2经济管理思想,○3人事管理思想,○4系统工程思想,○5军事管理思想,○6行政管理思想。

4、简述管理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答:自从原始社会万起开始,由于阶级、阶层和国家的产生,社会公共事务变得复杂多样,这样就需要建立一个有序的国内秩序和一个协调的国际秩序。

在这样的背景下,就逐渐萌芽了一些早期的管理思想。

文艺复兴后,随之资本主义的产生,出现了专门的论述管理的著述,管理思想基本形成。

18世纪后,随之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管理研究提供了丰厚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手段,促进管理思想不断地发展和创新。

5、欧文的人事管理思想对今天的管理有何启示?答:欧文的人事管理思想主要从人出发,他将教育与劳动相结合,给工人提供廉价食物,实行职业技术教育,这样就极大的提高了工人的素质和工作积极性。

管理学原理复习资料

管理学原理复习资料

管理学原理复习资料管理学原理是指针对组织管理和领导的一系列基本原则、理论和实践方法的研究。

本文将从管理的定义、管理的功能和管理的原则三个方面对管理学原理进行复习。

一、管理的定义管理是指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一系列活动来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管理的核心是协调和整合有限的资源,使其发挥最大的效益。

管理包括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管理等各个领域。

二、管理的功能1. 计划功能:通过确定组织的目标以及实现这些目标的途径和方法,为组织的行动提供指导和依据。

2. 组织功能:将各种资源合理地组合起来,形成有机的整体,确保组织内部各项工作的协调和顺利进行。

3. 领导功能:指导和影响组织成员,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实现组织的目标。

4. 控制功能:通过对组织的各个环节进行监控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组织实现预期的目标。

三、管理的原则1. 合理性原则:管理的行为和决策应该具备合理性,即在充分了解情况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方法和理性的思考来进行管理。

2. 目标性原则:管理的行为和决策应该以组织目标为导向,明确和具体地制定目标,并通过合理的计划和组织来实现这些目标。

3. 统一性原则:管理应该具备整体观念,将各个环节和部门协调起来,形成有机的整体,确保组织的协同运行。

4. 可操作性原则:管理要注重实践操作,即管理者的理论知识和理念需要能够转化为实际行动和可操作的方法。

5. 适应性原则:管理要随时关注外部环境的变化,根据不同情况和需求进行灵活调整和变革。

4. 总结通过对管理学原理的复习,我们可以了解到管理的定义、功能和原则等方面的内容。

管理学原理为管理者提供了一系列的指导和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实现组织目标,提高工作效率。

在实践中,管理者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这些原理,以期达到更好的管理效果。

管理学原理(14)2016

管理学原理(14)2016

一、判断题(60分,错误的地方要改正)1、亨利•法约尔和亚当•斯密都认为工作分工是管理的一个重要原则。

()2、确保一座金字塔根据计划按时完工体现了管理的组织职能。

()3、即使对于那些不打算成为管理者的人,学习管理也非常有用。

()4、统一指挥意味着每个员工应该听命于其唯一的上级。

()5、在管理学界,吉尔布里斯夫妇以提出科学管理而闻名。

()6、效率的目标是最大化投入成本时,实现输出成本最小。

()7、当代四个管理过程是计划、组织、领导和指挥。

()8、制定目标是管理组织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9、明茨伯格的观点认为,首脑、领导者和联络人角色都是人际关系角色。

()10、技术技能包含管理者对抽象情况能够有效地、合乎逻辑的思考的能力。

()11、小企业的管理者在许多方面结合了大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和基层管理者的双重角色。

()12、管理的载体是组织。

()13、处在动态商业环境中的一个行业,通常也是高度复杂、面临最多环境不确定性的行业。

()14、可以选择的话,管理者们更愿意在不确定性最小的环境下经营。

()15、决策过程的第二步是识别问题。

()16、直觉决策是系统的、有逻辑的、有序的。

()17、程序化决策趋于常规化。

()18、管理决策可能会随着管理者在组织层级中地位的上升而更加程序化。

()19、大多数管理决策都包括风险因素。

()20、电子会议的两个主要优势是匿名和可靠。

()21、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们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是通过经营活动获取最大利润。

()22、外部环境分析将识别公司的威胁,而不是成功的机会。

()23、SWOT分析包括识别组织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

()24、传统的目标设定要求高层管理人员为其下属设置其需要完成的目标。

()25、一般来说,较高层的管理者关注战术性计划或操作性计划。

()26、要成为一名管理者,个人必须指导或监督他人的工作。

()27、在目标管理中,目标是由高级管理者制定的。

()28、计划给予组织一种应对变化的方式,这种方式可以减少不确定性。

《管理学原理》复习资料(自考)

《管理学原理》复习资料(自考)

《管理学原理》学习资料(仅供参考)第一篇绪论一管理与管理学1、管理:是指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他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2、管理的基本特征:1。

管理是一种文化现象 2.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 3.管理的任务、职能与层次3、管理的任务:设计和维持一种环境,使在这一环境中工作的人们能够用尽可能少的支出,实现既定的目标.4、管理的基本职能:1。

计划 2.组织 3.人员配备 4。

领导 5。

控制5、掌握管理两重性(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的重要意义:1.认真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更好的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学习引进国外有益的管理理论、技术和方法.3.结合实际,随机制宜的学习运用。

6、管理学:是一门系统的研究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7、管理学的特点:1。

一般性 2。

多科性 3.历史性 4。

实践性8、管理学研究的内容与范围(三个层次或侧重点):1。

根据管理活动总是在一定社会生产方式下进行的,其研究内容分为:生产力方面、生产关系方面、深层建筑。

2。

从历史的角度研究管理实践、管理思想及管理理论的形成与演变过程.3.从管理者的基本职能或工作出发,研究管理活动的原理、规律和方法。

9、为什么要学习、研究管理学:1.管理的重要性决定了学习、研究管理学的必要性。

2。

学习、研究管理学是培养管理人员的重要手段之一.3。

学习、研究管理学是未来的需要。

10、学习和研究管理学的方法:1.唯物辩证法2.系统方法3.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11、系统:是指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本身又是它从属的一个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12、系统的特性:1。

整体性 2。

目的性 3。

开放性4。

交换性 5.相互依赖性 6。

控制性13、系统的观点:1。

整体观点 2。

“开放性”与“封闭性”3。

封闭则消亡的观点 4。

模糊分界的观点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学原理模拟试题(一)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15分)对 1.管理的任务就是设计和维持一种环境,使在这种环境中工作的人们能够用尽可能少的支出,实现既定目标。

对2.改变航道原理是指执行计划时要留有余地。

正确错误错3.科学决策主要以主管人员的判断为基础。

错4.目的或任务是在目标的指导下,指出整个组织所要达到的具体成果。

对5.灵活性原理是指制订计划时要有灵活性。

错6.组织中沟通的目的是维护稳定,了解情况。

错7.在直线制组织结构形式中,职能部门人员只有参谋建议权,没有直线指挥权。

错8.组织工作就是要回答5W1H。

错9.规则与程序实际是等同的。

对10.运筹学、系统分析法和数学模型是管理科学理论下的主要管理研究手段。

对11.主观决策法灵活,通用性大,易于接受,特别适合于非常规决策。

对12.管理学是一门不精确的、有待发展的科学。

对13.具有横向和纵向两套领导系统的组织结构形式是矩阵制。

错14.社会技术学派特别注重组织中人――人系统的研究。

对15.未来组织的层次将会变少,管理人员和业务专家将会增多。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A 1.组织目标系统的最高层是()。

A、社会经济目标 B、专业目标 C、宗旨任务 D、部门目标C 2.狭义的决策是指()。

A、拟定方案 B、评价方案 C、选择方案 D、比较方案D 3.越是组织的上层主管人员,所做出的决策越倾向于()。

A、战略的,常规的,肯定的 B、战略的,常规的,非肯定的 C、战略的,非常规的,肯定的 D、战略的,非常规的,风险的A 4.在多种组织结构中,直线制组织结构形式适应于()。

A.小型企业组织 B.中型企业组织 C.大型企业组织 D.多品种经营的企业组织C 5.一个主管人员成功履行管理职能的最基本要求是()。

A.果断的决策能力 B.完善的组织能力 C.强烈的管理愿望 D.对权力与利益的追求愿望A 6.权变学说包含着()。

A、权变关系和权变理论B、权变思想和权变组织C、权变方法和权变技术D、权变原则和权变制度D 7.计划工作的前提条件主要依据()。

A、决策 B、确定目标 C、目标管理 D、预测D 8.()是指组织在决策或处理问题以及指导和沟通思想活动的方针和一般规定。

A、规则B、程序C、规划D、政策D 9.对新加入组织的成员进行岗前培训,这属于()。

A.现场控制 B.反馈控制 C.间接控制 D.前馈控制B 10.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形式的特点有()。

A、多头领导B、权力集中C、相对的独立自主权D、达到条块结合B 11.帮助信息接收者选出一些"适宜于"优先处理的事情,保证信息沟通效率的人是()。

A、文秘人员B、快速处理人员C、管理人员D、组织成员B 12.()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或不采取某个特殊的或特定的行动。

A、程序B、规则C、规划D、政策B、D 13.按"集中政策、分散经营"的形式设置的组织结构属于()。

A、直线制 B、职能制C、直线职能制 D、事业部制A 14.侧重研究领导者的个性特点对领导有效性的影响的理论是()。

A.领导性格理论 B.领导环境理论 C.领导权变理论 D.领导行为理论B 15.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

A、处理人际关系B、提高劳动生产率C、分工协作D、解决劳资矛盾三、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ACD 1.怀特·贝克认为组织的结合力包括奖惩制度、职能规范系统和()。

A、组织规程B、技术装备C、职位系统D、沟通联络系统E、营销系统ACD 2.属于社会环境的因素有()。

A.期望 B.法律 C.信念 D.态度 E.市场ABCD 3.目标管理的过程可分为()步骤。

A、要有一套完整的目标体系B、组织实施C、检验结果D、新的循环E、全面规划BDE 4.组织中参谋人员掌握的职权是()。

A、命令权B、顾问权C、指挥权D、咨询权E、建议权BCDE 5.预算是一种()。

A、核算方法B、数字化的计划C、计划的工具D、计划的表现形式E、控制方法AC 6.组织中直线人员掌握的职权是()。

A.命令权 B.顾问权 C.指挥权 D.咨询权 E.建议权BCD 7.广义的计划工作包括()。

A、确定目标B、制定计划C、执行计划D、检查计划的执行情况E、总结AC 8.组织内的政策和规定是计划工作的()。

A、内部前提B、外部前提C、可控的前提条件D、不可控的前提条件E、部分可控的前提条件ADE 9.按决策中变量之间的关系分类有()。

A、肯定型决策B、战略决策C、战术决策D、非肯定型决策E、风险型决策ABCDE 10.控制工作的原理包括()。

A、反映计划要求B、组织适宜性C、控制关键点D、例外情况E、直接控制四、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1. 决策解答:决策的定义有很多,但概括起来基本上可分为广义和狭义的决策。

狭义的决策是指在几种方案中做出选择。

即为了达到一定目标,从两个以上的行动方案中选择一个合理方案。

换言之,决策是指决策者经过各种考虑和比较之后,对应当做什么和应当怎样做所做出的决定。

广义的决策是指在做出最后选择之前的所有活动。

2. 管理愿望解答:管理愿望是指人们希望从事管理工作的主观要求,即人们是否在主观上具有强烈的愿望,愿意积极主动地去从事管理工作。

一个人是否具有强烈的管理愿望,这是能否学会管理基本技能和成功履行管理职能的最基本的要求。

3. 领导方式解答:领导方式指领导者在运用权力实施影响的过程中采取的行为方式。

它是领导者在特定环境中,根据作用对象的特点所选择和运用的对策性行为,因而集中体现了领导者在提高领导效能中的主观能动作用。

4. 职位轮换解答:职务轮换是指各级主管人员在不同部门的不同主管位置或非主管位置上轮流工作,以使其全面了解整个组织的不同工作内容,得到各种不同经验,为其在今后较高层次上任职打好基础。

职务轮换是在培训主管人员时常采用的方式。

在实际运用中,根据培训目的和要求的不同,有非主管工作的轮换、主管职位之间的轮换、事前未规定的主管职务间的轮换等多种轮换形式。

5. 组织答案:组织是为了实现某种目标,而由具有合作意愿的人群组成的职务或职位的结构,是人们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形成的一个系统集合。

五、简答题(第1题7分,第2题8分,共15分)1. 主管人员培训应包括哪些内容?答:主管人员培训应包括政治思想教育、业务知识和管理能力等内容。

(1)政治思想教育是指对各级主管人员进行的有关马列主义基本原理的学习,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学习,社会伦理道德的学习,以及理想教育等方面的培训。

(2)业务知识培训是指对各级主管人员应掌握的与组织业务活动有关的管理知识和科学技术知识的培训,包括政治、法律方面的知识,经济学和管理学知识,心理学、社会学方面的知识,工程技术方面的知识等。

(3)管理能力培训是指对各级主管人员实际管理技能的培训,包括技术技能,指主管人员通晓和熟悉某种专业活动的能力;人际技能,指主管人员作好本职工作并带领下属人员一起发挥合作精神的能力;概念技能是指主管人员的综合管理能力,也可以说是一种能够全面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如何理解预算的不足?答:在运用预算作为控制手段时,也易于出现以下问题:(1)预算过繁过细,易导致控制过度。

一是剥夺了主管人员所必需的自主权,这就使得当实际情况与预算的要求不相符时,无法进行灵活调整;二是花费过多的时间、精力和资金于预算编制,使预算工作成了负担,得不偿失,从而使预算失去了意义。

(2)错把手段当目标,易导致本位主义。

用预算作为控制手段时,有时易犯的错误就是把预算目标置于组织目标之上,借口维护预算的严肃性而忽视组织目标的实现。

(3)预算依据不足,导致工作效能难以提高。

依据于过去预算的执行情况,用来作为今天编制预算的参考依据,这就会导致预算依据的片面性。

(4)预算缺乏灵活性,导致与实际情况不符。

实际与预测的差异可使一个预算马上过时,如果在这种情况下,主管人员还必须受原有预算的控制的话,那么预算的有效性就会减弱或消失。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10分)试论企业文化的构成和作用。

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企业及企业职工在生产经营和企业管理中逐步形成的观念形态、文化形式和价值体系的总合。

主要构成因素是:价值观念、企业精神、制度规范、习俗仪式、英雄人物、企业环境等。

企业文化包含着三种不同的文化形态,一是物质文化;二是制度文化;三是精神文化;三种文化形态在企业文化结构中位于不同的层次和地位,其中物质文化着眼于企业中物质要素的存在方式,具有直观的物质形态,处于企业文化结构的表层,又称表层文化;精神文化着眼于企业中人的存在方式,蕴含于企业领导者与职工的心理及行为活动之中,是企业精神支柱、灵魂之所在;制度文化是企业文化的中层,它将社会文化和民族文化的精华渗透于企业经营管理之中,从而反映企业的经营特色、组织特色和管理特色。

深层的企业文化是最为稳固的、深刻的,因而是最重要的,它从根本上支配企业及职工的行为倾向,并决定着企业中层和表层文化。

企业文化包括:价值观念;企业精神;制度规范;习俗仪式包括企业内带有普遍性和程式化的各种风俗、习惯、传统、典礼、仪式、集体活动、娱乐方式等。

英雄人物是指企业中具有行为表现超出一般职工的思想境界和行为表现,能够成为榜样和表率的先进个人和集体的思想和行为卓越地体现了企业的价值观和精神风貌,是企业文化的人格化。

物化环境是指企业内部的物质条件和企业向社会提供的物质成果。

企业文化具有整合生产力功能、资产增值功能、导向和约束功能、凝聚和激励功能、幅射功能等管理功能。

七、案例分析:(本大题共10分)“这是米格25吗?”80年代中期,一架战斗机穿云破雾降落在日本北海道某军用机场。

飞行员是一位苏联叛逃者。

他告诉日本人,他驾驶的是米格25歼击机,这是美国军方梦寐以求的一种先进高空高速歼击机。

美日两国军事专家欢喜若狂。

他们将飞机拆解后,大失所望。

原来他们认为这么先进的飞机,其零部件一定有很高的技术水平,发动机的耐高温部件,一定是钛合金。

拆开后,发现发动机整个是钢结构,而且有些电子元气件居然是西方早已淘汰的晶体管。

但这的的确确是世界一流的先进战斗机。

面对这些情况,美日两国军事专家不禁对飞机的设计者和制造者肃然起敬了。

阅读案例后回答下列问题:1.系统有那些特性?2.在米格25的设计中,体现了那些系统特性?为什么?答题要点:主要涉及系统的整体性和目的性,米格25的部件尽管不是先进的,只是一般的钢结构件,但围绕你我的目的性__即高空高速性能,进行了系统设计,使各部件作用之和达到1+1〉2的作用和效果. 此外也涉及到开放性交换性的问题,如研制过程中科技住处情报的搜集交流性能,成本的有效控制等. 主要考核同学对系统概念的把握理解.管理学原理模拟试题(二)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15分)错1.职务轮换和晋升都是一种横向的培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