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渗透膜-意大利OLTREMARE(奥纯麦芮)-发展历程

合集下载

反渗透历史与现状将来

反渗透历史与现状将来
这是反渗透膜的起源。
国内反渗透膜技术应用以及市场现状
本文出自: 水世界网 作者: sding 点击率: 1577
介: 中国膜行业最具影响力的国际盛会——第七届中国国际膜与水处理技术暨装备展览会在北京中国国际贸易中心刚刚落下帷幕。来自美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日本、韩国、香港等十几个国家和国内各省市行业单位参展。参展的中外知名企业有陶氏化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美国IONPURE、美国海德能公司、科氏滤膜系统有限公司、日本东丽(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株)世韩公司、唯赛勃环保材料制造(上海)有限公司、哈尔滨乐普实业发展中心、大连宇星净水设备有限公司、汇通源泉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等公司。展品范围集膜与处理技术暨装备为一体,集中展示了国内外最新的膜与水处理技术暨装备成果和最新产品。近年来,膜技术发展迅速,在电力、冶金、石油石化、医药、食品、市政工程、污水回用及海水淡化等领域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各类工程对膜技术及其装备的需求量更是急速增加。另外,国家和政府相关部门的高度支持和重视,给膜行业的发展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关键字:国内 反渗透 膜技术
至于什么样的膜适合电厂要看原水水质,如果是地下水你可以选择陶氏、海德能、Osmonics,这三种膜基本是在一个档次上的。
如果是污水你最好选择科氏或东丽的,这两种膜也是实际工程中表现最好的。科氏是收购了原来的流体公司,世界上第一只商业化的反渗透膜就是索里.拉金在流体公司做出的。东丽有世界上最耐压的海水膜,它的配水方式也与众不同,要知道反渗透膜只有两种配水方式:一种是默顿型,另一中就是东丽型。正因为它独特的配水方式导致了它的膜抗污染能力很强。
另外,近年来我国废水、污水排放量以每年18亿吨的速度增加,全国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每天的排放量近1.64亿吨,其中约80%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域。可见,我国环保水处理方面对膜应用的需求量将很大,这一领域将成为水工业增长潜力最大的领域

水处理技术简史 - 反渗透

水处理技术简史 - 反渗透

反渗透已经广泛应用于海水淡化、苦咸水脱盐、家用水净化和废水回用等领域。

2018年,全球采用反渗透技术生产的海水淡化水已达到110亿吨以上,可供3.2亿人使用。

近70年来,众多重要的科学家、企业家和一大批科技公司联袂演绎了一段精彩纷呈的反渗透技术发展史。

来源:万米空间作者:一头雾水的熊反渗透(Reverse Osmosis,RO)的发明和大规模应用是现代水处理技术发展的标志性成就。

作为一种195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先进膜分离技术,反渗透已经广泛应用于海水淡化、苦咸水脱盐、家用水净化和废水回用等领域。

2018年,全球采用反渗透技术生产的海水淡化水已达到110亿吨以上,可供 3.2亿人使用。

近70年来,众多重要的科学家、企业家和一大批科技公司联袂演绎了一段精彩纷呈的反渗透技术发展。

反渗透海水淡化厂(图片来自网络)第一部分概念验证顾名思义,反渗透是相对于渗透(Osmosis)而言的,指的是渗透现象的逆过程。

无论渗透过程还是反渗透过程,其核心都是一张半透膜。

所谓半透,简单说就是水能透过,而溶解在水中的盐或其它溶质则不能透过。

如果一张半透膜两侧溶液中的溶质浓度不一致,水分子就会自发地从低浓度侧透过膜进入到高浓度侧,直至膜两侧溶液浓度一致,或者在膜的高浓度侧由于水位升高等原因对低浓度侧建立起一定的净压差。

这就是渗透现象,这个净压差就是渗透压。

我们知道,医生给病人输液时经常使用生理盐水,它是浓度为0.9%的氯化钠水溶液。

这个浓度与人的体液浓度相当,因此输液后不会因在细胞膜两侧发生显著的渗透现象而对人体造成伤害。

渗透现象虽然在我们的身体内每天都在发生,但直到1748年才被法国物理学家诺莱(Jean-Antoine Nollet)从科学角度第一次发现。

诺莱是个热爱科学的大人物,据说还给路易十五演示过莱顿瓶放电实验。

他采用猪膀胱作为半透膜,将两种不同浓度的乙醇水溶液隔开,从而通过实验观察到了渗透现象。

1886年,一位荷兰科学家通过总结实验数据,提出了稀溶液的渗透压计算公司。

反渗透膜常识

反渗透膜常识

反渗透膜知识整理多引用网络资料、难免多纰漏欢迎专家指点、补充。

“反渗透英文名为reverse osmosis,缩写为RO,中文又有叫做逆渗透,不过我还是习惯反渗透的叫法。

反渗透膜主要分为这么几类:一是海水淡化SWRO膜,二是苦咸水淡化BWRO膜,包括常规压力的RO 膜和低压LP或者低能量LERO膜两类,三是家庭用RO膜,超低压比较多。

当然也还会有诸如低污染RO膜,抗氧化RO膜等,这些还是包括在前面三类当中,只不过由于膜材料改性衍生出来的具有某种特定功能和用途的RO膜种类。

国际上生产RO膜供应商主要有陶氏化学DOW FilmTec、日东电工美国海德能Hydraunautics、美国通用电气GE Osmonics、日本东丽Toray、韩国世韩等等,这些公司占有的市场份额较大,膜的质量属FilmTec 和Toray的最好,但是Toray的市场份额并不高。

据报道Toray已经联手蓝星公司在北京建立生产车间,准备大手进攻反渗透膜市场。

另外还有很多小的公司,比如美国这边的SepRO,Pall(本身不小,但RO份额小)等等。

中国现在RO膜的老大是北京沃顿(汇通源泉)公司,另外还有长沙的威灵顿,杭州的北斗星,深圳的惠灵顿(好像是CA类?其他都是聚酰胺类)等等。

反渗透膜生产的入门门槛较高主要是因为生产线投资较大,而且往往国内引进的生产线又是美国这边淘汰的落后生产线,国内引进后若不进行消化并改进,是很难占领市场份额的。

上面谈到的主要都是聚酰胺polyamide类的反渗透膜,属于第二代。

第一代则是醋酸纤维素CA类的。

今年的ACS将化学成就奖颁发给陶氏Filmtec的两名研发人员,主要是奖励他们在聚酰胺膜化学方面的卓越成就。

我个人感觉第三代RO膜应该属与纳米复合膜(Polyamide nanocomposite membrane)TFN,还是基于聚酰胺,但是在成膜过程中加入了亲水性纳米沸石,使得膜的渗透性能大幅提高。

据悉TFN膜即将商品化,他们的中试结果表明通透性能为现有SWRO的两倍,脱盐率保持不变。

超纯水处理设备技术发展史

超纯水处理设备技术发展史

超纯水处理设备技术发展史超纯水处理设备技术发展阶段第一阶段:预处理——>阳床——>阴床——>混合床第二阶段:预处理——>反渗透——>混合床——>精混第三阶段:预处理——>反渗透——>EDI装置——>精混反渗透(RO)技术是一种利用膜分离去除水中离子的方法,尽管反渗透系统将水中 95%-99%的离子去除,但还不能满足工业生产的要求,其后续工艺必须使用离子交换设备。

近几十年以来,混合床离子交换技术作为纯水制备的标准工艺。

由于其需要周期性的再生且再生过程中使用大量的化学药品(酸碱)和纯水,因此已很难满足于无酸碱纯水系统。

正因为传统的离子交换已经越来越无法满足现代工业和环保的需要,于是将膜和树脂结合 EDI超纯水处理设备技术成为水处理技术的一场革命。

其离子交换树脂的的再生使用的是电,而不再需要酸碱,因而更满足于当今世界的环保要求。

自从 1986年 EDI技术工业化以来,全世界已安装了近2000套 EDI超纯水处理设备系统,尤其在制药、半导体、电力和表面冲洗等工业中得到了大力的发展,同时在废水处理、饮料及微生物等领域也得到广泛使用。

EDI装置特点EDI装置是应用在反渗透系统之后,取代离子交换树脂,具有水质稳定、运行费用低、操作管理方便、占地面积小等优点。

E-CellTM的特点E-CellTM是 EDI技术的一次革命。

它是由通用电气公司下属的加拿大 E-Cell公司和日本 Asahi Glass公司共同开发研制的,并于 1996年推出市场。

此技术专利完全满足无酸碱、低成本、取代初级混床的市场需要。

EDI超纯水设备是水处理技术上一项革命性进步。

该技术应用电再生离子交换除盐工艺取代传统混合离子交换除盐工艺。

通过离子交换树脂及选择性离子膜达到高脱盐效果,与反渗透结合的联合工艺使产水水质可10~15MΩ·CM的高规格产水。

RO综述

RO综述

反渗透膜概述一、反渗透膜的起源与发展历史200多年前,当Abb Nollet观察到水可以通过覆盖在盛有酒精溶液瓶口的猪膀胱进入瓶中时,发现了渗透现象。

1867年Moritz Taube 制成第一张合成膜,并以近代的观点予以论述。

现代的反渗透(RO)过程则是上世纪50年代未Florida大学(Reid和Breton 1959)和位于洛杉肌的Cslifonia大学(Loeb和Sourirajanl963)对二醋酸纤维素(CA)膜研究的成果。

迄今反渗透膜的发展已经经历了三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Reid 用的是6μm厚的均质醋酸纤维素制得反渗透膜;1960年Loeb和Sourirajan 用新的制膜工艺制得的醋酸纤维素不对称膜,水通量比Reid 的均质膜(对称膜)高出10倍;20世纪60年代中期Riley和Cadoffe 等用致密皮层与疏松支撑层分别制备的制膜工艺成功地开发出崭新一代的复合型反渗透膜。

第一代反渗透膜是均质膜,已在实际应用中被淘汰;第二代反渗透膜是用L-S 制膜工艺制造的非对称膜,目前仍在一定范围内应用;第三代是复合型反渗透膜,目前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

1958 年以前,我国膜工业完全空白;1965 年开始反渗透膜的实验室研究;1967年全国海水淡化会战对我国膜科技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上世纪70 年代进行了中空纤维和卷式RO 元件的研究开发;上世纪80 年代初步产业化并推广应用;上世纪80 年代进行复合反渗透的研究开发,并获得成功;近年来与引进相结合,进行复合反渗透的规模化生产,性能达到海水淡化要求。

经过近30 年的研究开发,我国在反渗透膜技术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在常规反渗透膜复合材料、膜及膜组件制作、反渗透复合膜的应用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好的成就。

二、反渗透膜工作原理反渗透,顾名思义是一种施加压力于半透膜相接触的浓溶液所产生的和自然渗透现象相反的过程。

如施加压力超过溶液的天然渗透压,则溶剂便会流过半透膜,在相反一侧形成稀溶液,而在加压的一侧形成浓度更高的溶液。

浅析反渗透膜(RO膜)元件生产线纠偏

浅析反渗透膜(RO膜)元件生产线纠偏

浅析反渗透膜(RO膜)元件生产线纠偏一、反渗透发展史人类发现渗透现象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通常认为1748年Abbe Nollet发表的通过动物膜的试验为始点,之后,Vant Hoff建立了稀浓液的完整理论。

J.W.Gibbs提供了认识渗透压及它与其他热力学性能关系的理论。

1953年,C.E.Reid建议美国内务部,把反渗透的研究纳入国家计划。

1956年,S.T.Yuster提出从膜表面撇出所吸附的纯水作为脱盐过程的可能性。

1960年,S.Loeb和S.Sourirajan制得了世界上第一张高脱盐率、高通量的不对称乙酸纤维素反渗透膜。

1970年,美国Du Pont公司推出由芳香族聚酰胺中空纤维制成的渗透器,与此同时Dow和东洋纺公司先后开发出三乙酸纤维素中空纤维反渗透器,UOP公司成功推出卷式反渗透元件。

1980年,Filmtec公司推出性能优异、实用的FT-30复合膜,80年代末高脱盐率的全芳香聚酰胺复合膜工业化。

90年代中,超低压高脱盐全芳香聚酰胺复合膜开发进入市场。

二、反渗透膜纠偏在膜元件生产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原料膜跑偏的情况,出现这中情况可以是在原料膜放卷工艺段,也可以是在中间传输环节,也可以是在膜元件卷取成膜元件工艺段。

三、纠偏控制系统:纠偏传感器技术特点:1、超声波传输方式采用独特设计,材料的凹凸变化对测量无影响;2、24VDC标准供电,0-10VDC模拟量输出信号,标准电气设计与其他控制系统有更好的兼容性;3、内部采用电气隔离设计,电气抗干扰性更强;4、信号处理周期2ms,适合高车速条件下纠偏应用;5、检测范围最宽至16mm,标准为8mm,测量精度最高到0.06mm;6、设计有数字式纠偏传感器,具有“检线”、“检边”模式选择,检测源为R、G、B三基色。

数字式纠偏控制器:1、设计有“传感器”安装在物料左侧模式、右侧模式、中间模式;2、具有自动追边模式;3、具有手动微调按键;4、设计有控制系统控制输入端子,控制系统可根据需要开启纠偏系统工作;5、输出端设计有2对继电器端子,可由模式控制其不同功能(物料是否存在输出、报警输出等);6、通讯端可根据需要自由组合Profibus DP、CAN-BUS、RS232。

超纯水处理设备发展历程

超纯水处理设备发展历程

超纯水处理设备发展历程第一台商用超纯水处理设备诞生与1986年,同年起超纯水处理设备数量持续稳定增长,迄今为止,全世界至少已完成安装1000套超纯水处理设备。

超纯水处理设备发展历史受成本、环境和质量因素的影响,超纯水的生产工艺在最近的几十年内经历了很多变化。

一个趋势特别明显,即减少对离子交换(IX)的依赖程度,其目的在于将化学药品使用减少到最低,并提高水的利用率。

反渗透(RO)技术能将水中95%-98%的离子去除,从而大大减少了酸碱的用量,但还不能完全不使用化学药品。

为了制备超纯水,通常采用反渗透+混床工艺。

混床离子交换技术一直作为超纯水制备的标准工艺。

由于其需要周期性的再生,在再生过程中使用相应的化学药品(酸碱),已无法满足现代工业清洁生产和环保的需要。

于是将电渗析技术和离子交换技术有机结合形成的EDI技术成为水处理技术的一场革命。

超纯水处理设备的工作原理电去离子(Electrodeionization 简称EDI)是将电渗析膜分离技术与离子交换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的一种新的制备超纯水(高纯水)的技术,它利用电渗析过程中的极化现象对填充在淡水室中的离子交换树脂进行电化学再生。

EDI膜堆主要由交替排列的阳离子交换膜、浓水室、阴离子交换膜、淡水室和正、负电极组成。

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淡水室中离子交换树脂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沿树脂和膜构成的通道分别向负极和正极方向迁移,阳离子透过阳离子交换膜,阴离子透过阴离子交换膜,分别进入浓水室形成浓水。

同时EDI进水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跟离子交换树脂中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交换,形成超纯水(高纯水)。

超极限电流使水电解产生的大量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对离子交换树脂进行连续的再生。

传统的离子交换,离子交换树脂饱和后需要化学间歇再生。

而EDI膜堆中的树脂通过水的电解连续再生,工作是连续的,不需要酸碱化学再生。

超纯水处理设备的应用领域超纯水处理设备具有先进的技术,产水水质高,自动化控制,操作简单,出水水质符合电子行业、微电子行业、医药行业以及化工行业和实验室用水水质要求。

Rochem公司介绍

Rochem公司介绍

ROCHEM公司介绍The ROCHEM Group has a worldwide presence with manufacturing and distribution assets strategically located in the major geographical markets of Europe, Asia and America. Through these resources, ROCHEM Group designs and manufactures proprietary and patented membrane-based equipment at the highest of quality standards. Their sales and service network provides a broad presence throughout the globe to ensure successful distribution and after sales support. The ROCHEM group of companies was founded in 1973. Its vision was to serve the needs of marine customers in the marine chemical and maintenance field in all major ports worldwide. ROCHEM eventually established offices in 55 countries – initially for marine clients then for industrial applications.ROCHEM集团拥有一个世界范围内的生产和销售团队,主要是欧洲、亚洲和美国海外市场。

通过这些资源, ROCHEM集团的设计、制造、专利机械设备可以达到最高的质量标准。

反渗透膜工作原理

反渗透膜工作原理
4、 进水盐浓度对反渗透膜的影响
渗透压是水中所含盐分或有机物浓度的函数,进水含盐量越高,浓度差也越大,透盐率上升,从而导致脱盐率下降。
2、 产水量(水通量)
产水量(水通量)——指反渗透系统的产能,即单位时间内透过膜水量,通常用吨/小时或加仑/天来表示。
渗透流率——渗透流率也是表示反渗透膜元件产水量的重要指标。指单位膜面积上透过液的流率,通常用加仑每平方英尺每天(GFD)表示。过高的渗透流率将导致垂直于膜表面的水流速加快,加剧膜污染。
反渗透技术基础——什么是反渗透膜
渗透膜早已存在于自然界中,但直到1748年,Nollet发现水能自然的扩散到装有酒精溶液的锗膀胱内,人类才发现了渗透现象。
自然的渗透过程中,溶剂通过渗透膜从低浓度向高浓度部分扩散;而反渗透指在外界压力作用下,浓溶液中的溶剂透过膜向稀溶液中扩散,具有这种功能的半透膜称为反渗透膜,也称RO(Reverse Osmoses)膜。
2、 进水温度对反渗透膜的影响
反渗透膜产水电导对进水水温的变化十分敏感,随着水温的增加水对通量也线性的增加,进水水温每升高1℃,产水量就增加2.5%-3.0%;(以25℃为标准)
3、 进水PH值对反渗透膜的影响
进水PH值对产水量几乎没有影响,面对脱盐率有较大影响。PH值在7.5-8.5之间,脱盐率达到最高。
反渗透技术基础——衡量反渗透膜性能的主要指标
1、 脱盐率和透盐率
脱盐率——通过反渗透膜从系统进水中去除可溶性杂质浓度的百分比。
透盐率——进水中可溶性杂质透过膜的百分比。
脱盐率=(1–产水含盐量/进水含盐量)×100%
透盐率=100%–脱盐率
膜元件的脱盐率在其制造成形时就已确定,脱盐率的高低取决于膜元件表面超薄脱盐层的致密度,脱盐层越致密脱盐率越高,同时产水量越低。反渗透对不同物质的脱盐率主要由物质的结构和分子量决定,对高价离子及复杂单价离子的脱盐率可以超过99%,对单价离子如:钠离子、钾离子、氯离子的脱盐率稍低,但也超过了98%;对分子量大于100的有机物脱除率也可过到98%,但对分子量小于100的有机物脱除率较低。

反渗透纯水技术的现状、发展与研究

反渗透纯水技术的现状、发展与研究

反渗透纯⽔技术的现状、发展与研究反渗透纯⽔技术的现状、发展与研究⼀、反渗透技术领域的历史与现状1.纯⽔制备⾏业以⼋年前美国海德能公司的反渗透膜产品进⼊⼤陆市场为标志,国内的反渗透纯⽔制备⼯艺技术进⼊了⾼速发展阶段,在电⼒、⽯油、化⼯、冶⾦、电⼦、医药、⾷品等⼯业⾏业以及市政给⽔、直饮⽔等民⽤⽅⾯均得到了⼴泛的应⽤。

与传统的离⼦交换、电渗析⽅法相⽐,反渗透膜法占领了纯⽔制备⼯艺的绝⼤部分市场份额。

反渗透技术在国内最早应⽤于微电⼦⾏业中冲洗⽤⽔的制取,⽽近年来直饮⽔的反渗透⼯艺所形成的技术与消费浪潮,从南到北⾃XX西席卷全国,极⼤的促进了RO技术的普及。

近年来我国汇率稳定,关税下调,国外膜⼚商在国内市场上激烈的价格竞争,国内代理商价格⽔分的不断挤出,配套产品的逐步国产化,均促使膜及其配套产品的市场价格及反渗透系统的⼯程造价⼀再下降。

与此同时,我整体国⼒及企业购买⼒增强,个⼈消费⽔平提⾼,从另⼀⽅⾯促进了反渗透技术的⼴泛普及,促进了直饮⽔、市政供⽔及各⼯业⾏业先后接受了反渗透技术及其产品,形成了各⾃⾏业技术进步的重要环节。

进⽽对国内整体⼯业进步起到了⼀定的促进作⽤。

2.反渗透膜产品就反渗透膜的结构形式⽽⾔,中空膜、管式膜、板式膜的市场相对狭窄,致使美国杜邦公司(Du Pont)已经停⽌其中空膜的⽣产,⽇本东洋纺(Toyobo)的中空膜在国内的销量也极其有限,⽽因卷式膜的预处理要求低、处理⽔源范围宽、应⽤范围⼴泛、市场巨⼤,使卷式膜⼏成反渗透膜的代名词。

在膜材料⽅⾯,由于醋酸纤维膜的⼯作压⼒⾼、脱盐率低等缺陷,已基本退出市场,低压与超低压芳⾹聚酰胺复合膜已成为市场的绝对主流。

⽽膜产品的发展动向,是朝着低污染膜、正电荷膜、钠滤膜等多品种多⽤途⽅向发展。

海德能公司的低污染膜具有较强的化学抗污染性能,是在原有的聚酰胺复合膜上再复合⼀层抗污染材料,使原来带负电荷的膜表⾯呈电中性,同时提⾼其亲⽔性,从⽽有效提⾼了膜的抗有机物污染能⼒。

反渗透膜技术的发展历史

反渗透膜技术的发展历史

反渗透膜技术的发展历史
哇塞!你们知道吗?反渗透膜技术的发展那可真是一段超级神奇的历程!
一开始啊,人们还根本不知道有这么个厉害的玩意儿。

就好像在黑暗中摸索,啥也看不见。

后来呢,有一些特别聪明的科学家,他们就像勇敢的探险家,开始研究这个神秘的领域。

你想想看,这是不是就像在一个巨大的迷宫里找出口,困难重重啊?
慢慢地,他们有了一点点小发现。

那时候的进展,简直比蜗牛爬还慢!但是他们没有放弃,这要是换做别人,说不定早就不干啦!
再后来呀,技术一点点进步。

就像小树苗一点点长大,终于开始长出粗壮的枝干。

这中间经历了多少失败,多少挫折,只有那些科学家自己心里清楚。

有一次,一个科学家兴奋地大喊:“我好像找到关键啦!”其他人都围过来,那场面,就跟我们在学校里发现了新奇的东西一样热闹。

随着时间的推移,反渗透膜技术越来越成熟。

从最初的简单构想,到能够真正应用在实际生活中,这简直就是从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
比如说,在海水淡化方面,以前人们想都不敢想能把海水变成可以喝的淡水,现在呢,因为有了反渗透膜技术,这都不再是梦啦!这难道不神奇吗?
还有在工业废水处理上,它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把那些又脏又臭的废水变得干净清澈,这就像是给地球洗了个舒服的澡!
到了现在,反渗透膜技术还在不断发展。

未来会变成什么样呢?谁也说不准。

但我相信,它一定会像火箭一样,越飞越高,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惊喜和便利!
我的观点就是,反渗透膜技术的发展真是太了不起啦,它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真期待它未来还能创造更多的奇迹!。

我国反渗透膜发展历程及时空分布演变详解

我国反渗透膜发展历程及时空分布演变详解

我国反渗透膜发展历程及时空分布详解2021年,全球反渗透(RO)膜片产量超过2亿平方米,国产品牌的RO膜产量占据全球膜产量的1/3,仅沃顿科技、澳维科技、唯赛勃与碧水源四家膜企业的产量就达到全球RO膜产量的19.5%。

图1 全球主要反渗透膜企业的市场份额(2021年)一、我国反渗透膜发展历程1、起步阶段(1966-1985)我国反渗透膜的研发始于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中国政府意识到海水淡化的重要意义,推动发展海水资源的脱盐技术。

1966年,国家科委决定在全国搞海水淡化会战,从海水中获取淡水。

同年,山东海洋学院化学系、国家海洋局一所、中科院青岛海洋所和中科院化学所在我国首先开发非对称醋酸纤维素反渗透膜;随后,1973年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开展了芳香聚酰胺膜材料和中空纤维反渗透膜技术的开发。

约在1977年左右,中科院兰州冰川冻土沙漠研究所、大连化物所、国家海洋局二所以及化工部晨光化工研究院几乎同时开展了复合反渗透膜的研究。

1975年-1982年,当时在国家海洋局海水淡化研究室从事研究工作的高从堦先生主持了“三醋酸纤维素中空纤维反渗透膜及组器的研究”,成功研发出国产化CTA中空纤维反渗透膜。

1984年,我国已经研制出一批具有一定水平和实用价值的非对称反渗透膜;从事反渗透膜研究单位已经超过20个,遍及北京、上海、天津、浙江、辽宁、甘肃、山东、广东等十多个省市。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反渗透(RO)膜登上中国膜法水处理规模化工业应用的舞台。

RO膜初期多用于半导体、电子行业的超纯水制备,随后迅速扩展应用于火力发电厂锅炉补给水的初级脱盐,应用规模突破单套反渗透装置产水量200吨/小时。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上海石洞口电厂,上海杨树浦电厂,天津军粮城电厂等已采用RO膜生产发电厂锅炉补给水。

中国早期的RO膜市场中,中空纤维反渗透膜在工业应用占据重要地位。

2、国产化制造与应用阶段(1986-1995)1985-1988年,辽宁兴城8271厂从美国引进了醋酸纤维素反渗透膜和元件生产线。

【专业知识】反渗透膜发展概况

【专业知识】反渗透膜发展概况

【专业知识】反渗透膜发展概况【学员问题】反渗透膜发展概况?【解答】膜广泛的存在于自然界中,特别是生物体内。

人类对于膜现象的研究源于1748年,但是人类对它的认识和研究则较晚。

1748年,AbbeNollet观察到水可以通过覆盖在装有酒精溶液瓶口的猪膀肌进入瓶中时,发现了渗透现象。

然而认识到膜的功能并用于为人类服务,却经历了200多年的漫长过程。

人们对膜进行科学研究则是近几十年来的事。

其发展的历史大致为;30年代微孔过滤;40年代透析;50年代电渗析;60年代反渗透;70年代超滤和液膜;80年代气体分离;90年代渗透汽化。

在国外,其发展概况为:1953年美国的Reid提出从海水和苦盐水中获得廉价的淡水的反渗透研究方案,1960年美国的Sourirajan和Leob教授研制出新的不对称膜,从此RO作为经济的淡化技术进入了实用和装置的研究阶段。

20世纪70年代初期开始用RO法处理电镀污水,首先用于镀镍污水的回收处理,此后又应用于处理镀铬、镀铜、镀锌等漂洗水以及混合电镀污水。

1965年英国首先发表了用半透膜处理电泳涂料污水的专利。

此后美国P.P.G公司提出用UF和RO的组合技术处理电泳涂料污水,并且实现了工业化。

1972-1975年JJ.Porter等人用动态膜进行染色污水处理和再利用实验。

1983年L.Tinghuis等人发表了用RO法处理染料溶液的研究结果。

1969年美国的J.C.VSmith首先报道了处理城市污水的方法。

30年来,反渗透(RO)技术先后在含油、脱脂废水、纤维工业废水、造纸工业废水、放射性废水等工业水处理、苦咸水淡化、纯水和高纯水制备、医药工业和特殊的化工过程和高层建筑废水等各类污水处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尤其是近几年,一些新型的膜法污水处理技术逐一问世,如膜蒸馏、液膜、膜生化反应器、控制释放膜、膜分相、膜萃取等。

以上内容均根据学员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整理而成,供参考,如有问题请及时沟通、指正。

图说|解开反渗透膜技术的神秘面纱!

图说|解开反渗透膜技术的神秘面纱!

图说|解开反渗透膜技术的神秘面纱!
说到反渗透膜我们先来讲讲渗透膜。

渗透膜是自然界本身存在的,不过直到1748年,Nollet发现水能自然的扩散到装有酒精溶液的猪膀胱内,人类才发现了渗透现象。

自然的渗透过程中,溶剂通过渗透膜从低浓度向高浓度部分扩散;而反渗透是指在外界压力作用下,浓溶液中的溶剂透过膜向稀溶液中扩散,具有这种功能的半透膜称为反渗透膜,也称RO膜。

反渗透技术的关键就是中间那层薄膜。

在通常的过滤程序中,水中的各种杂质,比如细菌、病毒、沉淀物,都无法通过滤芯。

但水中可能含有的微量的重金属离子,比如砷、锌、镍、镉、铬、铜、铅等等,都有可能从滤芯的缝隙钻过去。

在饮用水净化的时候,反渗透薄膜的小孔可以做的比水分子还小,水分子是在压力的作用下,强行从薄膜上的小孔挤出来的。

这个时候,别说重金属离子了,就连钙、镁这种比水分子还小的轻金属离子,都没有办法通过薄膜。

在生产饮用水的时候,为了将其中的杂质赶尽杀绝,会连续使用两级反渗透过滤,这样就能保证饮用水几乎不会再含有杂质了。

由于反渗透膜的膜孔径非常小,因此能够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溶解盐类、胶体、微生物、有机物等。

系统具有水质好、耗能低、无污染、工艺简单、操作简便等优点。

广泛用于电力、石油化工、钢铁、电子、医药、食品饮料、市政及环保等领域,在海水及苦咸水淡化,锅炉给水、工业纯水及电子级超纯水制备,饮用纯净水生产,废水处理及特种分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意大利OLTREMARE(奥纯麦芮)-发展历程
OLTAREMARE(奥纯麦芮)是一家于1989年创建的意大利化学原料制造商,它为反渗透膜事业提供了多元化的技术支持。

自涉入水处理领域,OLTREMARE就一直致力于膜的研究和开发。

1999起,OLTAREMARE开始集中所有的资源对卷式反渗透膜的生产进行全面性改进,研发制造出一系列4"膜元件,并取得圆满成功。

直到2009年,OLTREMARE才开始正式生产自己品牌的反渗透膜,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为水处理膜行业提供新一代的选择。

意大利OLTREMARE先后获得美国国家卫生基金会的NSF认证、挪威船级社的DNV认证和意大利的TIFQ认证。

于2012年,OLTREMARE正式进入中国市场。

2013年6月7日,东莞市秦泰盛实业有限公司正式成为意大利OLTREMARE中国区唯一指定的总代理商。

OLTREMARE反渗透膜及其它膜元件,采用陶氏膜片专业生产制造系,其生产工艺全部采用先进的全自动化卷膜设备,避免了人工操作的缺陷。

意大利OLTREMARE反渗透膜的规格型号:
1、适用于井水的膜组件:
8英寸:BR3-8040,BR2-8040
4英寸:BR2-4040
2、适用于地表水的膜组件:
8英寸:LOW1-8040,LOW2-8040,LOW3-8040,LOW4-8040 4英寸:LOW1-4040,LOW2-4040,LOW3-4040,LOW4-4040 3、适用于海水的膜组件:
8英寸:SEA5-8040
4英寸:SEA1-4040,SEA2-4040,SEA5-4040
4、适用于废水三级处理水的膜组件:
8英寸:FOUL1-8040
4英寸:FOUL1-4040
5、适用于脱除病毒,细菌及脱色的纳滤膜组件:
8英寸:NANO1-8040
4英寸:NANO2-4040,NANO9-404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