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党员致富带头人王拴章先进事迹材料宣传
撸起袖子加油干,脱贫攻坚走在前闫根长
撸起袖子加油干,脱贫攻坚走在前闫根长发布时间:2021-08-03T07:29:30.677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4期作者:闫根长[导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通过党的正确领导以及党员干部职工的大力支持,我一直遵守“以人为本,立足本职,求实务实”的原则,按照“企业增效、员工增收”的目标大兴安岭农垦管理局扎兰河农牧场有限公司内蒙古大兴安岭 165456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通过党的正确领导以及党员干部职工的大力支持,我一直遵守“以人为本,立足本职,求实务实”的原则,按照“企业增效、员工增收”的目标,努力做好每一份工作,领导第六支队的党员干部职工,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第六支队的经济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多渠道创收、稳步推进的目标已经实现。
回顾近三年的工作和学习,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六队新的队区建设做出更好的贡献。
一、抓学习强素质,不断提高履职能力我作为连队支部书记,需要很强的责任义务。
所以我一直把学习作为提高综合素质和自我完善的主要目标。
在学习方面,要坚持把所学的东西付诸实践,把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结合起来,同时还要注意劳逸结合。
首先,要注重对党的方针政策和政治理论的学习。
在实质性的问题中,要有明确的态度,坚决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和上级指示,不可违反党的基本原则,自觉保持政治、觉悟、行动的高度统一。
其次,提高对法律制度的学习和认识。
上任以来,我一直坚持把与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作为学习的重点。
最后,通过教育学习,要观察周边干部和群众的优良品质,认真做好当前工作,有效地提高基层作业效率,从而实现基层工作的任务目标。
二、勇于担当,求真务实履好职在目前的工作中,我一直秉持着公正公平,踏实干事原则,认真做好每份工作,坚决抵制越权行为,认真做好当前重点的工作。
(一)做好党建工作,为经济建设护航首先,要把党的建设同加强理论学习和职工技能培训结合起来。
从进一步解放职工思想、更新观念出发,以集中学习培训的形式,组织党员干部和职工学习理论知识和实用技术知识,不开会议,在春季召开养植技术研讨会,我们可以通过讲经验、学典型、互相学习等形式,不断提高职工的养植技术水平。
农村致富带头人事迹材料三篇
农村致富带头人事迹材料三篇(篇一)**,男,1965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市**镇**社区人,一名看似普通农民,却有着一股吃苦耐劳、永不服输的创业精神。
给人的感觉他是一个头脑灵活、思维敏捷的人,而且他敢闯敢干,大胆创业,吃苦耐劳,勤奋好学。
通过他不懈的努力,他在党的富民政策鼓舞下立足当地实际,在增收致富的道路上带头发展农业,并致富不忘左邻右舍,带领周围群众致富,他思想进步,刻苦钻研学习科技文化知识和实用技术,在当地是一名远近闻名的优秀新型职业农民。
一、棉花无土育苗种植,起示范带头作用。
在党的致富政策的鼓舞下,**带头在自家承包地的地上进行了棉花无土育苗种植,为了很好的掌握这一新型种植技术,他多次到市农业局棉麻站请教,还多次参加农广校举办的农业技术培训,并专门购买有关棉花无土育苗种植方面的书籍进行自学。
经过不懈的努力,他的棉花无土育苗种植终于取得了成功,亩产增值达20%以上。
看到这种情况,周围的乡亲们有点眼热了。
在他的鼓励和带动下,几户村民也以同样的方法种植了棉花。
虽然方法相同,但是其他村民由于种植的经验不足,栽植之后在管理上仍然存在不足。
**一方面不断摸索,一方面多方查阅、购买棉花种植方面的资料和书籍,并对其他几户村民进行技术指导和帮助,经过一年时间的精心管理,他们的棉花无土育苗种植得到了丰收。
通过几年的管理实践,他掌握了棉花无土育苗种植技术,成为了一名棉花种植能手。
与他同时栽植的几户农民收入也一直相当可观,曾强了他们的信心。
由此便调动了周围群众进行棉花无土育苗种植积极性,开始全村进行了50亩的种植示范点,之后全村棉花无土育苗种植面积一下子达到1000亩以上。
二、创新思路,购置农用机械走上致富之路。
棉花无土育苗种植取得了成功,经济收入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这时,**也意识到,光靠种棉花是很难真正发家致富的,要做好致富的“领头雁”,就必须另谋出路。
经过详细的调查,他发现,大多数青壮年劳力都外出打工经商,留在家乡种田的都是上了年纪的中老年人及妇女,每到“双抢” 季节,许多人都很难请到帮工,传统的种田相当费时费工,于是一条商机在他的脑海中闪现,他决定购买农用机械,于是到农机市调查了一番,要买一套农用机械要投入几十万,虽然自己小有积蓄,要全部家当投入里面还要举债,当他把这个决定告诉家人时,家人被他的这种大胆的想法吓了一大跳,但还是没有动摇他的决心。
农民创业致富带头人事迹材料
农民创业致富带头人事迹材料创业是一辈子的过程,成长也是一辈子的过程,所以任何在大学时候注重班内名次的人都是很少有出息的。
很多人创业成功都是返乡后成功的,那么下面是店铺分享的农民创业致富带头人事迹材料,就随小编一起去看看吧,希望能够有所帮助。
农民创业致富带头人事迹材料一蔡甸“米王”创新湖北豆丝加工工艺赚大钱这个夏天,夏长兴格外忙碌:一方面,新米即将上市,他的米业公司进入生产旺季;另一方面,他设在玉贤的加工厂正大批量生产湖北特色美食——豆丝,以及油炸兰花豆和花生米等休闲食品。
“湖北人爱吃豆丝,但过去受时令限制,一般只在秋冬两季做。
经过创新加工工艺,今年7月起,我们就能不受季节限制全年加工豆丝,而且还开发出杂粮、莲藕、绿豆等多种口味。
”夏长兴自豪地说。
从1994年辞职下海,夏长兴在长达20余年的时间里,基本上只做了一件事:卖大米。
“创业就是把一件事做精做透,自然也就成功了。
”如今,他创办的天安米业有限公司已经成为蔡甸米业加工的龙头企业,年产值上亿元。
“武汉好爸爸”为儿治病辞职卖大米如果不是因为儿子,或许,夏长兴不会迈出创业第一步。
辞职下海前,夏长兴在蔡甸区粮食局下属的柏林粮管所工作,当过营业员,下乡收过粮油,后来做到了业务经理。
当时,虽然收入不高,但粮食系统是铁饭碗,依然有不少人羡慕。
1993年,儿子的出生,彻底改变了夏长兴的生活。
儿子刚生下来就连续高烧不退,送到医院检查,被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如不能及时治疗会有生命危险。
而当时他和妻子的月工资加在一起还不到500元,为给儿子治病,他背上了十几万元的巨额债务。
为了救儿子,为了还债,夏长兴毅然辞职,用身上仅有的几百元钱买了一辆三轮车,开始了卖大米的生涯。
创业之初异常艰辛,夏长兴每天清早起床,骑着三轮车到粮油店批发大米,再走街串巷叫卖,经常到晚上八九点钟,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
好在,一年下来,他攒下2万多元,也有了一些固定客户。
同时,他也敏锐地意识到,要扩大经营就得有固定的场所。
农村致富带头人典型事迹材料(通用5篇)
农村致富带头人典型事迹材料(通用5篇)农村致富带头人典型事迹材料(通用5篇)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事迹吧,事迹以先进对象的先进事迹为主要内容,以叙事为主要表达方式。
那么什么样的事迹才是规范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农村致富带头人典型事迹材料(通用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农村致富带头人典型事迹材料1陈建能于2003年在村委会工作,担任团支书一职、平时完成好村会的各项工作之余,利用空闲时间,从事渔业、生猪方面的养殖。
农业的发展随时代步伐而改变,简单的病害都依靠科学,不能以传统的防治办法,既费时又担误防治的适合期,他结合实践与交流经验,听取科技人员推广新出产的药品进行对症下药,做到事到功倍。
在经济市场的环境下,以最小的空间创造最大经济利润、投资少获利多是农民朋友最大的心愿。
前年的生猪市场价格下滑波动比较大,亏损现象比较严重,在此期间他亏损基本为零。
原因是采用一条龙的效益生产,即由母猪到商品猪出市都是自产自养,可以从中提高生产效率,同时相应减少仔猪死亡率而提高效益。
今年生猪价格高涨,他采用自繁自养的生猪饲养技术,平均每头猪可增多200元的利润。
在渔业、生猪养殖取得较好效益的同时,他没有忘记昔日传授自己养殖优质鱼和饲养生猪技术的养殖户,他决心帮助他们更早走向致富之路:一、迅速将自繁自养的生猪饲养技术向全村推广,与群众共同致富。
二、更好地帮助饲养户掌握好技术,扶持生猪饲养。
他把自己在生猪自繁自养过程中总结出来的成功经验,毫无保留地向当地的养殖户推广。
向本村生猪饲养户介绍技术关键所在,推广生猪自繁自养技术。
在一年的推广期间,本村现进行自繁自养的养殖户有20多户,年增长利润约60万元。
良好的政治作风作为村委干部必须具备,树立刻苦学习的精神,努力改造人生观、世界观,事事走在群众的前面,在平时岗位上做好群众表率,发挥党员的先模范作用,绝不参占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
农村致富带头人典型事迹材料2熊小宁,男,汉族,1969年7月出生,初中文化,现任东岸村党支部书记。
农村致富带头人事迹材料(多篇范文)
农村致富带头人事迹材料在其上任以来,时时以共产党员的八条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把群众的饥苦装在心中,从不强调个人荣辱、得失,务实于本职工作,使本村的经济明显好转。
村积累稳中有升,现村集体存款8万元,人民的生活水平逐年提高。
尤其在开展党员“领航工程”活动中,他能积极投身于其中,时刻以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指明了方向,使庆先村38户贫困户基本脱贫,其生活水平逐年提高。
截止xx年庆先村共有250户看上了有线电视,有220户用上了程控电话,为全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一、抓思想建设,提高支部一班人综合素质李春山接任支部书记后,深知要想发展本村经济,必须取得村民对本届党支部的理解和信任。
因此上任伊始,他就把工作重心放在提高党员干部的素质、政策理论水平上。
(一)是利用“三会一课”集中辅导统一学习。
共举办各类学习培训班十五次,在培训班上镇党委书记孙昌顺同志以《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农村》和《以“三个代表”为动力,加速产业结构调整》为题进行辅导;八一农大教授讲解烤烟的栽培技术。
在学习中,全体党员深深的感受到只有经常性的学习、受教育、学习新科技,才能增强为村民服务的本领。
(二)是村“两委”的主要领导带头学。
作为村党支部书记的李春山同志率先垂范,以身作则,从自身做起,严格要求,认真记学习笔记,写心得体会,农闲多学,农忙少学,做到雷打不动。
由于村主要领导以身作则,严以律己,带动全村党员主动、自觉的学习,提高了学习效果,增强了理论水平,提高了帮富致富的能力,对“三个代表”的理解也不断加深,思想素质不断提高。
同时李书记还率先走入村民中,与之谈心,了解自己工作中的不足之外及村民对党支部还有哪些意见和要求,并诚心请村民为本村经济的发展出谋划策;在其带领下党支部成员都能走近村民,确实了解村民的饥苦,帮助他们解决了许多实际困难,使村民增强了对党支部及党员的信任度,为其能更好的开展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农村种植致富能手事迹材料
农村种植致富能手事迹材料•相关推荐农村种植致富能手事迹材料(精选5篇)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对事迹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事迹具有触发力大、感染力强的特点。
那么拟定事迹真的很难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农村种植致富能手事迹材料(精选5篇),欢迎大家分享。
农村种植致富能手事迹材料1张村任,原本是泽州县晋煤集团赵庄煤矿的一名矿机维修工人,可政府的一项政策却改变了他的人生。
2011年县政府积极扶持南部山区发展万亩核桃基地,向全县果农免费提供核桃苗木,这个政策让他动心了。
于是带头承包了村里400多亩弃荒地,带动全村人员,打坑栽树,见空地就栽,连田间路塄上都栽得满满当当的。
结果县林业局技术人员看了后,说栽的太密了不合理,又返工移植。
终于,树栽下了,他又去煤矿上班。
想着过几年核桃树结果,卖了果就可以把钱赚回来,只是他把核桃树种植技术想的太简单了。
当年快立冬的时候才发现核桃地草比树还高,许多苗都干枯了。
由于栽植核桃苗死亡多损失大,县林业技术人员知道后和他在地里找原因。
告诉他“树栽活了仅是个开端,400亩核桃园没有专人管理、没有劳力投入是见不到效益的”。
带头管理:严格按照县林业局“提质增效项目”要求,他和表哥迅速组建了“群山绿果农业专业合作社”,吸纳村民25户,其中贫困户19户。
投入大量精力和资金来管理核桃园,同时聘请核桃专家指导讲解,从一般防治常识学起,刨根问底甚至到为难老师的地步。
不仅请进来,他还跑出去,到运城,下河南,去汾阳,上新疆,哪里有不错的核桃园,就去哪里学习取经。
一点一滴的积累不断丰富着他的管理技术,现在他已成了泽州有名的核桃土专家。
2018年举办在全市举办的“十棵树”核桃整形修剪比赛中,张村任和他表哥搭档,十棵树修剪第一完成,展示岀精湛的修剪技术功底。
今年“十棵树”回头看,哥俩修剪的树形合理,挂果率高,又给来年丰收打下了基础。
县林业局局长赵亮福带队深入到万杴村进行核桃管理调研指导。
当看到400亩核桃园全部“清杂涂白”,果园干净整齐,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村党支部书记致富带头人材料
村党支部书记致富带头人材料真情献沃土——记界首市邴集乡邴集村党总支书记张文芝邴集村位于界首市西北部,西临河南省沈丘、郸城两县,全村人口5010人,党员96名,耕地5020亩,地理位置偏僻,素有“犬吠听两省、鸡鸣闻三县”之称。
正是这个偏远村,几年来以经济发展为龙头,突出农民增收,村里的各项工作走在全市前列,先后获得阜阳市“小康示范村、科技兴农示范村”、界首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基层优秀党支部、计划生育先进示范村”等桂冠。
20xx年,村集体经济收入16万元,全村人均经济收入5500元,达到了五年内翻一番的目标,是远近闻名的富裕村、生态村,切实达到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这些多亏了他们的创业带头人,该村党支部书记张文芝同志,张文芝,男,1963年出生在邴集乡西张村,1979年以三分之差中考落榜后,立志在农村开创一片新天地,1996年经村民选举和上级党组织的任命,他出任邴集村党支部书记,上任伊始,张文芝通过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和反复论证,确立了立足邴集抓农业,走出邴集抓项目的工作思路,紧紧围绕“稳农强商兴林重牧抓劳务”的发展格局,带领全村人民打造出了一个全新的邴集村。
一、夯基础,打造两委“硬班子”农村要想富,主要靠支部。
堡垒要坚固,关键看干部。
多年来,张文芝十分重视总支建设这个基础工作。
选好配强村两委,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村规民约和议事规则,发展壮大党员队伍,及时做到查民情、听民声、解民忧,帮助困难户解决生产生活难题,做好意见户的思想工作,做到困难不上交,矛盾不出村,把意见和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构建了一个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环境优美的和谐邴集村。
二、谋发展,带领群众共致富千道理,万道理,发展才是硬道理。
多年来,张文芝认准了这个理,靠科技致富,靠项目发展的观念,在他的脑子里根深蒂固。
一是立足本村实际,发展科技型新农村。
早在1997年该村就在界首市率先突破了粮食亩产1000公斤记录,小麦单产一直在全省名列前茅,曾连续四年荣获阜阳市“小麦高产开发”奖。
王伟章同志事迹材料
王伟章同志先进事迹王伟章同志曾是涟水县灰墩办事处王嘴村党总支书记,2003年被选为淮安市第五届人大代表,2004年被淮安市政府授予“全民创业致富模范”称号,2005年被评为市劳模、市县“双带型”村干部,2005年被省授予第九届精神文明建设新人新事光荣称号,2006年被评为省劳模,还被省纪委、监察厅、文明办、省妇联授予江苏省廉洁家庭光荣称号,当选2005年淮安市精神文明建设新人新事,2007年7月被淮安市人大常委会评为“优秀提案建议先进个人”。
该同志两次患癌症手术,但他自担任支书11年,以惊人的毅力,带领支部一班人团结协作、求真务实,为全村老百姓办了许多实事和好事,受到了村民的爱戴和拥护。
制种富了王嘴人。
1996年秋播,王伟章同志带领村干部一班人,号召全村搞小麦良种繁育,总平每亩400公斤,平均以1元/斤和1斤良种兑换其它小麦2斤价码全部出手。
初尝甜头后,1997年全村一下子繁育“温麦6号”良种2000亩,平均亩产800斤以上,也以零卖和兑换的形式全部出手。
1997年以后,王伟章同志带领群众搞了水稻制种、玉米制种、洋葱制种,全村2300多亩可耕田,基本皆用于制种和良种繁育,平均亩收益比常规种粮高出30-50%。
装自来水为每户省了200多元。
1997年,王伟章同志决定在全村装自来水。
当时,周围不少村装水都是每户筹550-600元,得知王嘴村要装自来水,有人背地找到王伟章许诺:“你们村也按500-600元/户筹钱,包给我们安装,事后我们给你私人5万元。
”王伟章同志请内行人搞预算,然后带着预算到灌南水暖门市调查材料价格,最后测算只需筹350元/户。
由于精打细算,所筹的钱还剩余1.3万元。
最终每户又退回了35元。
铺黑色路圆了王嘴人的祖辈梦。
王嘴村地处灰墩最北边,又是油泥地,每到雨天,出不去,进不来,人们盼望能铺一条像样的路。
王伟章多次跑乡跑县跑省,请求有关部门有关领导支持。
1999年下半年,省有关部门和县乡共投资50万元,为该村铺设了南北6公里长的通村黑色路。
致富带头人先进事迹材料
致富带头人先进事迹材料致富带头人先进事迹材料范文(精选6篇)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总少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事迹吧,事迹可以起到引导良好风气、推动工作、激励后进的作用。
事迹到底怎么拟定才正确呢?以下是店铺整理的致富带头人先进事迹材料范文(精选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致富带头人先进事迹材料1王连,1966年出生在右玉县高家堡乡宋官屯村一个贫穷的家庭里,家有兄妹7人,她排行老四。
少年时因为体育非常好,10岁就选上田径运动员,14岁被评为省三好生,15岁那年,全县实行包产到户,因其父亲重病在身,不能务农,三个姐姐都出嫁,她就辍学回家,扛起家庭重担,一边干活,一边怀念幸福的校园生活,因为她想做一名优秀的运动员,想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才,但当时因为家庭原因,她告别了心爱的校园,从此放弃心中理想。
20岁时,经人介绍与高家堡乡小屯村农民徐秀成结为夫妻,两个人一边干农活,一边想如何能走出贫穷,创出一条发家致富的道路。
1992年,夫妻二人带着三个孩子来到县城打工,夏天的时候丈夫做技工,她背着孩子做壮工;冬天,天气冷了,她就开始卖瓜子、蔬菜、水果。
过了小雪,就开始收购牛羊皮,贩往河北唐县等地。
她夫妻二人靠着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用7年的时间,一共攒了6万元积蓄。
1999年,在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了街上贴的“退耕还林、大力发展畜牧业”的标语,她们夫妻二人商量着用积蓄共买了80头生产母牛,从此走上了养殖生涯的道路。
因为没有圈舍,她白天放牧,晚上和丈夫轮流看牛。
整整度过了三年时间,2003年,通过借高利贷在南移民村建起5亩大场地,为了节省饲草饲料,每年开春,她和孩子们把牛赶到没有人烟的地方放牛,早上五点背上干粮,带上水壶,晚上9点再回到住的土窑周围,不管刮多大的暴风雨,每天和牛在一起,整整度过了16个春秋,就靠着这样吃苦耐劳的精神,王连得到右玉县领导的赞扬和老百姓的信赖,她被选为两届县人大代表,多次获得市、县“劳动模范”、“三八红旗手”和省“脱贫致富的领头雁”、“经济人资格证”等。
王庆柱:大山深处的“领头雁”
王庆柱:大山深处的“领头雁”文/孟祥江17年前,在济南生意做到年收入近百万的他,毅然放弃红火的生意和安逸的生活,重回大山深处的家乡挑起了村党支部书记的重担。
17年后,村人均收入从不足200元剧增至1.7万元。
那个本地人不愿呆、外地人不愿来的“空壳村”“光棍村”,一举成了带动一方经济发展的“中草药之乡”。
他,就是长清区马山镇双泉庄村党支部书记——王庆柱。
多年来,作为村党支部书记,他尽心尽力,成绩斐然:全国劳动模范、山东省乡村之星、济南市优秀党务工作者、济南市党代表、济南市优秀农村实用人才……情系桑梓,重回故里再创业“出门靠走、吃水靠挑、吃饭靠天……”曾经的双泉庄村与世隔绝,举步维艰。
“大姑娘垫栏不嫁双泉”。
曾经,这句话在马山镇广为流传。
因为穷,没有人愿意把女儿嫁到双泉庄村,这种情形持续了10年。
双泉庄村位于马山镇东北角的最偏远山区,距离镇驻地7公里。
沿盘山路向双泉庄村走,绵延几公里全是土路,阵雨之后,骑着自行车没多远,车轮上就沾满了黄泥,又厚又黏,车轮再也转不动,只能下车拿螺丝刀把泥巴捅掉。
就这样走一段就得停下来清理半天,再走一段再清理……骑的时间不如Wang Qingzhu: A Pioneer in the Deep Mountain 中共长清区委书记王勤光(前排左2)调研扁鹊康养小镇项目。
Wang Qinguang, secretary of the CPC Changqing District Committee, inspects the project of Bian Que Health-care Town.停的长,干脆把车子扛上肩膀,步行上山……这就是2001年王庆柱进村时的情景。
有一次,王庆柱邀请生意伙伴回老家,正赶上下雨,车陷到泥水中,半天没拖出来。
这么一折腾,生意伙伴的投资意向也泡了汤。
王庆柱觉得既丢人又心痛,回乡摘掉“穷帽子”的想法愈来愈强烈。
正值此时,马山镇干部多次“点将”,上门动员他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一职,带领家乡致富发展。
农村致富带头人事迹材料
农村致富带头人事迹材料xxx,男,汉族,中共党员。
20XX年先后被团中央、自治区授予“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标兵)”、“外出务工返乡创业先进个人”等荣誉。
1993年X月高考落榜的xxx,一位执着朴素的农家孩子,他对生活没有气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寻找属于自己的新路子。
1994年随同同村人外出到石嘴山市打工,一年时间虽挣到一点钱,但与自己的理想还相差太远,在打工过程中他看到驾驶是当今社会致富、发展必不可少的一项技术,于是他萌发了学习驾驶的念头。
1996年元月,他到固原驾校开始学习汽车驾驶技术,通过一年的学习,他能熟练的驾驶各种车辆。
1997年X月他在县劳动就业局组织联系的北京中建一局打工,在中建一局搅拌站开运料车,硬是凭着一股吃苦、勤快灵活、憨厚质朴劲,赢得了领导的重用。
1998年他被配到河间项目部给经理王庆春开车,工作倒是轻松了,但他却更加刻苦了,他的苦干深得王经理的赏识,一次他和王经理谈起家常,谈到家乡的特产“沙棘”,便对王经理做了大量的解释,并提出在隆德搞“沙棘”资源开发的设想,王经理对此非常感兴趣。
1999年至20XX年xxx多次带王经理来隆德县实地考察,并到国家林业局、水利部咨询,赴内蒙古、东北、山西、河北等“沙棘”加工企业进行考察学习,通过学习,xxx对“沙棘”的开发有了自己更深刻的认识。
20XX年X月他怀着满腔信心返回家乡发展,学习引进了区外技术,同时也引进了区外投资,从选址建厂、办理各种手续到招工培训,得到了当地有关部门和县委、政府的大力支持。
20XX年X月X日在一阵鞭炮声中,隆德县美隆饮料有限责任公司挂牌成立了。
X月份“美隆”牌沙棘果汁一上市就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好评。
近几年来,xxx有了自己牢固的客户基础和销售渠道,年加工沙棘800吨,向当地投放沙棘原料收购款XXX万元,销售饮料XXX万瓶,创利润XXX万元,使公司资产达XXX万元,流动资金XXX万元。
所加工的沙棘子、沙棘果肉、沙棘果汁远销北京、四川、陕西、青海等几大制药厂,并借助西部大开发的契机快发展,特别是美隆沙棘加工业的开办带动了周边地区退耕还林及沙棘资源后续开发产业得到大发展,同时还为部分下岗职工提供了就业岗位,带头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增加周边地区农民收入,在响应国家政策的同时,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农村三八红旗手致富带头人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农村三八红旗手致富带头人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姓名:XXX
性别:女
所在地:某某农村
年龄:XX岁
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XXX是某某农村的三八红旗手,同时也是带头人,以其勤劳智慧、锐意进取的精神,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
1. 引领村民发展产业:作为三八红旗手,XXX积极引领村民发展产业,以种植业为主导,带动村民脱贫致富。
她通过技术培训、示范种植等方式,帮助村民学习新的种植技术,改善农作物品质,提高产量,从而增加收入。
2. 积极争取政策支持:XXX深知政策对农村发展的重要性,她积极争取政府的政策支持,为村民争取到了农业补贴、贷款优惠等政策,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提高了种植业的发展水平。
3. 创新农产品销售模式:为了提高农产品的销售额,XXX积极与周边城市的超市、餐饮店等商家合作,建立稳定的销售渠道。
同时,她还利用互联网平台开展农产品的网上销售,拓宽了销售渠道,提高了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4. 积极参与乡村文化建设:XXX注重乡村文化的传承和建设,她组织村民开展各种文化活动,提高村民的文化素质和生活品质。
同时,她还积极推动农村旅游的发展,为村民创造就业机会,增加收入来源。
5. 关心儿童教育和贫困学生:XXX关心村民的下一代,她积极投入到村中的教育事业中,帮助改善学校的教学条件,为孩子们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
她还积极参与资助贫困学生的活动,帮助他们完成学业,改变命运。
XXX以其先进事迹和高尚品质,深受村民的尊敬和爱戴。
她用自己的努力和拼搏,为农村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成为了农村致富带头人的典范。
农村致富带头人典型材料
十年如一怀壮志置身泾渭展宏图———记泾渭镇店子王村党员致富带头人雷俊仁先进事迹神奇而古老的泾渭河畔孕育着勤劳善良的泾渭人,从以前交通不便、高陵县经济最落后的乡镇到如今的城市化新区,实现了传统农业小镇到经济强镇的华丽蜕变,人杰地灵的泾渭镇演绎着一幕幕的发展传奇,也涌现出一个个感人至深的创业致富的动人事迹。
雷俊仁,店子王村一名普通的党员,他是泾渭镇众多创业致富的典型代表之一。
不服输、不认命、敢拼搏在他身上得到完美的诠释,他用自己十年的光阴不仅使自己获得了成功,更是用自己的独特魅力感染着村里其他人,在他的帮助下带领他们走上了富裕的生活。
如今年过半百的雷俊仁,本该一切都可以安定下来,好好的享受生活,但是他自己却感觉一切才刚刚上路,在他的胸膛里,始终跳跃着一颗老共产党员的不甘平凡的心。
雷俊仁是泾渭镇店子王村农民,以前主要靠4亩地过活,一家人日子过的十分清苦。
2002年,旋风般的工业开发在泾渭镇从西到东刮到了店子王村,他家的土地被全部征用,一时间,多年以务农为生的一家人顿时陷入恐慌,但是凭着他顽强的拼劲和与生俱来的商业灵感,他在园区寻找努力寻找发展机会。
上世纪九十年代,雷俊仁投入自己多年的积蓄加上多方奔走借来的资金开办了印刷厂,为村里的青壮劳力创造了就业机会,还创造了不错的经济效益。
泾渭镇如火如荼的大开发开始后,印刷厂的经济效益连年攀升,他自己连年被评为致富带头人、优秀个体户,并被推选为村民小组组长。
从此,雷俊仁便一门心思扑在怎样带领群众致富上。
“要想富,先修路”。
过去村里道路泥泞不堪,村民对此反映很强烈。
为克服资金困难,雷俊仁拿出方案,用组上闲置且无法耕种的26亩土地,建设泾渭建材综合批发市场,并平均租赁给各户,每户每年租金500元,租期15年。
这样,既解决了修路资金不足的问题,又能妥善安置失地农民。
修路期间,雷俊仁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起早贪黑带领群众拉黄沙、铺路面,克服了重重困难,使道路按时完工,彻底改变了以往交通落后的面貌。
先进人物事迹集
先进人物事迹集为民修路的好支书王合多亏了我们村的王合书记带领大家修了这么宽敞平坦的水泥路,今后再也不愁送货了。
丰润区沙流河镇薛家屯村黑白铁加工大户郑天红一边往车上装铁桶,一边高兴地对笔者说。
提起这条路,郑天红感触颇深,他说以前村里的路非常难走,坑坑洼洼,他家生产的铁桶经常因为路上颠簸磕碰而受到顾客退货或是扣货款,特别是赶上连阴天,村里的路就成了烂泥塘,根本就没办法送货,耽误交货日期,因而蒙受了不少经济损失。
像他这样的黑白铁加工户,这村有30多户,有的加工户因为道路难走,搬离本村到外面发展,道路问题已经成为影响群众生活和经济发展的拦路虎。
今年4月份新当选的村书记王合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下决心要把村内的道路修好。
上任后的第一码事就是召集村两委干部研究此事,然而经过预算,要把村里的三条主要街道修成水泥路,其余街道修成石碴路,起码要80多万元,到哪去找这么多钱呢?村两委干部一筹莫展。
而王合却坚决地说,路一定要修,没有钱咱们想办法集资,再苦再难也要修上水泥路。
话虽这样说,可如何才能筹齐修路款呢,王合经过冥思苦想,准备实行两条腿走路。
一面向外界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同乡寻求资金援助,登门拜访,当面恳切地把村两委为民修路的决心和目前村里的困境向他们表明,请求他们伸出援助之手。
同乡们被他们这种一心为公、迎难而上的精神所感动,纷纷慷慨解囊,向村里捐资7多万元。
另一面发动全体村民为修路捐款,王合首当其冲捐了1000元,并求亲访友,拉来2万元的赞助。
在他的带动下,村民们纷纷捐款,68岁的老支书马云海拿出20__元,送到村委会:这是儿子给我的这月生活费,你们先拿去修路用,我这把老骨头干重活不行,修路时还能为大伙看看料。
王合感动地接过钱,放心吧!老书记,大秋前我一定让大家走上咱村自己的水泥路。
村里酱油厂厂长王少凡主动捐款3万元,郑天红、王海军等加工大户也都自发捐款,从上万元到几千元不等。
就连困难户张得军都捐了50元,不到半个月的时间王合带领村两委筹集了30多万元。
致富路上领头雁
致富路上领头雁作者:孙良成王勋来源:《农民科技培训》2020年第08期安徽省肥西縣官亭镇回民社区高素质农民李世保,2008年至今,先后流转承包土地2600亩,2014年成立注册“绿野家庭农场”,几年时间里,他彻底摆脱贫困,走上富裕之路,成了当地名副其实的勤劳致富领头雁。
他脱贫不忘党恩、致富情系乡邻,先后投资6万多元,资助困难家庭,捐款丰富乡亲们的文化生活,他的举动受到了当地干群的交口称赞,先后被推选为官亭镇第十四届党代表、肥西县第十七届人大代表、肥西好人、安徽省十三届人大代表。
李世保家里经济状况一直比较困难,结婚那年父母给他的两间土坯房就是他和爱人的全部家当。
为了摆脱贫困,他和许多打工族一样,每年过完春节,就和爱人匆匆踏上打工的征程。
在打工生涯的15年里,他们走遍了浙江、江苏等地10多个城市。
2008年2月,得知家乡的土地可以流转承包,李世保不假思索就和爱人辞掉工作返回家乡。
起初,他承包了300亩土地,专门从事水稻种植。
他边参加培训,边向种粮大户取经,向镇农技站技术人员请教。
为了增效,他购置了机械育秧流水线设备,购买了旋耕机、插秧机、收割机、拖拉机,水稻的播种、施肥、植保等每个环节,他都邀请农技人员现场指导。
2011年2月,承包土地增加至1170亩。
3年的艰苦创业,李世保熟练掌握了各种优质水稻品种的种植要领和管理措施,连年丰收。
2014年,实现播种、插秧、收割、仓储全程机械化,并自筹资金120万,建立了1500平方烘干机2台,服务周边群众的2000多亩土地。
全县多次在他的农场召开农业机械化作业观摩会议,各乡镇的种粮大户纷纷前来参观学习,许多同行们都向他竖起了大拇指。
2013年2月,李世保流转承包的土地面积达到了2600亩,由起初的单一种植水稻,逐步增加了油菜和小麦种植,150亩田地种植优质瓜果,80亩的塘口发展立体养殖,养鱼和养殖皖西大白鹅,连年增收。
2015年,他被评为合肥市致富带头人。
李世保积极参加农民培训,系统学习农业种植技术、电商培训、物联网应用等技术,提高文化素质。
供销社先进个人事迹
供销社先进个人事迹供销社先进个人事迹近年来,我国供销社事业发展空前迅猛,不少先进个人涌现出来,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供销社的使命和责任,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作出了积极贡献。
下面我将向大家介绍几位供销社先进个人的事迹。
首先,我们要提到的是李明。
作为一位基层供销社的工作人员,李明深入了解农村实际情况,积极推动供销社的改革和发展。
他发现农村农产品销售存在困难,于是他汇集供销社成员和农户共同探讨解决办法。
通过广泛调研和市场分析,他帮助农民开辟了一条直销渠道,并运用互联网技术将农产品推广到城市市场。
通过他的努力,不仅带动了农产品销售,还有效解决了农民增收的问题。
李明的先进事迹为全国供销社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其次,我们要提到的是王宁。
作为一名基层供销社的党员干部,王宁牢记自己身份的使命和责任,始终以农民的利益为出发点。
他深入农户、倾听群众需求,精心组织各类培训和推广活动,帮助农民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和经营管理能力。
他还积极争取政府政策支持,为农民争取到更多的利益。
通过他的努力,不仅解决了农民的实际困难,还极大地推动了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
王宁的先进事迹为广大供销社党员干部树立了榜样。
再次,我们要提到的是刘强。
作为一名基层供销社的乡村致富带头人,刘强发扬“农民努力,美丽乡村”的精神,带领乡亲们致富奔小康。
他利用自身优势资源,引导农民创办农家乐、农产品加工等农村特色产业,打造了一条富民致富的经济链。
他注重团队合作,积极创建农民合作社,并帮助农民获得绿色、有机农产品的生产认证。
通过刘强的努力,当地乡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农民的收入也大幅提高。
刘强的事迹为农村乡亲们树立了奋斗目标和信心。
这些供销社的先进个人,他们的事迹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启示和指导。
他们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供销社的宗旨,始终关注农民的利益,积极引导农民转变思想观念,主动推动供销社的改革和发展。
他们注重与农民的沟通和合作,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致富做出了突出贡献。
助力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
eport R 报道34助力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文图 | 本刊记者 张天宇 通讯员 马长征乡村能否留住人?全国劳动模范、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耿店村党支部书记耿遵珠给出了肯定的答案,“村子过去留不住人,现在能”。
这个曾经以种粮为主、靠天吃饭的村庄,如今靠种植大棚菜赢得了“鲁西小寿光”的美誉,集体资产累计达1200余万元、人均年纯收入达4.5万余元。
“从贫困村到小康村,工友创业园发挥了重要作用。
”耿遵珠如是说。
耿店工友创业园成立至今,建立大棚700余个,每天能吸引附近农民工700多人。
更让耿遵珠感到欣喜的是:“工友创业园还吸引了外出务工的106名青年返乡就业,乡村振兴有人了!”耿店村的变化是山东省聊城市总工会助力乡村振兴的缩影。
近年来,山东工会以打造“工友创业园”为抓手,以做好农民工就业创业工作为核心,助力乡村振兴。
截至目前,山东全省共培育市级以上工友创业园1105家、农民工之星980名,直接扶持农民工5.6万人成功创业、吸纳就业35.6万人、带动致富41.9万人。
工会“站”出来2018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指出,扎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
山东是农业大省。
随着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量农民工回村就业创业。
“在这个背景下,山东省总工会主动‘站’了出来,把工会服务推进到了乡村一线、田间地头。
我们通过大力实施‘工友创业助力乡村振兴计划’,带动农民工就业、脱贫、致富,通过助力乡村振兴进一步促进工会工作高经过3年的探索实践,工友创业园逐步成为山东工会组织服务中心大局、助力乡村振兴的特色品牌,在推动山东乡村振兴中发挥了独特作用。
质量发展。
”山东省总工会副主席、一级巡视员魏丽介绍说。
今年31岁的耿付征就是富起来的返乡农民工之一。
一直在外务工的耿付征2019年选择回乡创业,在耿店工友创业园的扶持下,他翻新了自家的旧大棚,又租了两个新大棚,开始种植尖椒。
既肯出力又喜欢钻研技术的他,很快迎来了大丰收。
党员致富带头人王拴章先进事迹材料宣传
党员致富带头人王拴章先进事迹材料宣传在扶贫工作开展的火热的今天,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扶贫先进人物、先进事迹,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带领大家脱贫致富,摘掉贫困的帽子,你知道哪些先进事迹材料?下面给大家带来的是党员致富带头人王拴章先进事迹材料宣传。
在章村村一提起王拴章,众人无不连连称赞,高高竖起大拇指,因为他是致富的带头人、群众的贴心人,发展的引路人。
王拴章,男,汉族,1969年8月出生,是章村村一名普普通通的劳动群众,却有着一股吃苦耐劳、永不服输的坚强毅力,他敢打敢拼、敢闯敢干,只要是他想干的,就没有干不成的。
正是由于他这种顽强拼搏的精神,使他收获了富裕小康的幸福生活。
九十年代初,二十岁出头的王拴章离开父母的庇护,毅然决然的走上了打工这条路,他先后干过泥瓦工、粉刷工,甚至还在工地筛过砂、搬过砖,总之不管是脏活、累活,只要能赚钱,在他眼里都是好活。
现在每每回想起那段艰辛的岁月,他的眼角常常是湿润的,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娃娃们,生活不易,多念点书总归是好的”。
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党和国家的政策越来越好,尤其重视农村的发展,这时的王拴章便开始思考起了自己的人生,他觉得人的一生不应该这样度过,不应该这样碌碌无为,于是,带着丰富的人生阅历、带着干劲十足的创业激情回到了生自己、养自己20多年的家乡--王村镇章村村。
有理想的人是闲不住的,回到家乡的他便四处考察致富项目。
多方学习后,他发现搞养殖挺不错的,投资较少,见效有快,于是说干就干,立马买了10多头小猪崽,开始了自己轰轰烈烈的养殖事业。
刚开始,由于养殖技术欠缺,他养的猪吃的多,但是长得慢,等到出槽的时候收益不好,但是这并没有动摇他搞养殖的决心和信心。
这下他并不着急买猪仔,一方面自己买了关于养殖的书籍研究学习,另一方面到周边的养殖大户、养殖基地观摩学习,求教先进的养殖技术。
通过不懈的学习,他逐渐掌握了养猪技术,养殖规模也越搞越大,从最初的十几头到现在的几十头,最多的时候达到了100多头,净收益高达10万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党员致富带头人王拴章先进事迹材料宣传
在章村村一提起王拴章,众人无不连连称赞,高高竖起大拇指,因为他是致富的带头人、群众的贴心人,发展的引路人。
王拴章,男,汉族,1969年8月出生,是章村村一名普普通通的劳动群众,却有着一股吃苦耐劳、永不服输的坚强毅力,他敢打敢拼、敢闯敢干,只要是他想干的,就没有干不成的。
正是由于他这种顽强拼搏的精神,使他收获了富裕小康的幸福生活。
九十年代初,二十岁出头的王拴章离开父母的庇护,毅然决然的走上了打工这条路,他先后干过泥瓦工、粉刷工,甚至还在工地筛过砂、搬过砖,总之不管是脏活、累活,只要能赚钱,在他眼里都是好活。
现在每每回想起那段艰辛的岁月,他的眼角常常是湿润的,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娃娃们,生活不易,多念点书总归是好的”。
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党和国家的政策越来越好,尤其重视农村的发展,这时的王拴章便开始思考起了自己的人生,他觉得人的一生不应该这样度过,不应该这样碌碌无为,于是,带着丰富的人生阅历、带着干劲十足的创业激情回到了生自己、养自己20多年的家乡--王村镇章村村。
有理想的人是闲不住的,回到家乡的他便四处考察致富项目。
多方学习后,他发
现搞养殖挺不错的,投资较少,见效有快,于是说干就干,立马买了10多头小猪崽,开始了自己轰轰烈烈的养殖事业。
刚开始,由于养殖技术欠缺,他养的猪吃的多,但是长得慢,等到出槽的时候收益不好,但是这并没有动摇他搞养殖的决心和信心。
这下他并不着急买猪仔,一方面自己买了关于养殖的书籍研究学习,另一方面到周边的养殖大户、养殖基地观摩学习,求教先进的养殖技术。
通过不懈的学习,他逐渐掌握了养猪技术,养殖规模也越搞越大,从最初的十几头到现在的几十头,最多的时候达到了100多头,净收益高达10万元。
村里群众看到他养猪养的风生水起,都前来向他讨教技术,纷纷加入养猪队伍,搞起了养殖产业,截止目前,章村村共有养殖户22户,猪500多头。
小有成就的王拴章并不满足眼前的现状,2017年,借着精准扶贫的好政策,政府在章村村投资建设了102座钢架拱棚,25座日光温室。
大棚虽说建起来了,但是群众苦于缺技术,没人愿意承包,王拴章作为村干部,率先垂范,主动承包了12座钢架拱棚,5座日光温室,在县蔬菜办技术人员的指导下种植了甜瓜、西瓜、黄瓜、西红柿等,当年就看到了效益,毛收入达到6万多元。
同时,他还主动承包章村马甲山苹果幼园20亩,去年间作套种了西瓜,今年则套种了辣椒,目前辣椒正在火热销售,收益良好。
邻里乡亲看到他种菜收益挺好,
纷纷前来向他求取“致富经”,也都积极承包了大棚发展蔬菜种植。
王拴章,一个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农民,通过摸爬滚打不仅自己过上了小康生活,同时,也带动了本村村民发展种养殖产业,使贫困户有了致富增收门路,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彰显了一名共产党员该有的使命担当,为本村的脱贫攻坚工作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是当之无愧的党员致富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