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占据空间吗》说课设计
新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1.1《空气占据空间吗》说课稿(7)
新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1.1《空气占据空间吗》说课稿(7)一. 教材分析《空气占据空间吗?》是新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
本课主要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和活动,让学生了解和认识空气的存在和性质,以及空气占据空间的事实。
教材以实验和观察为基础,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究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
但他们对空气的概念和性质可能还比较陌生,对空气占据空间的理解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来理解和掌握空气占据空间的事实。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空气的存在和性质,知道空气占据空间的事实。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观察、实验、概括等方法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情感态度。
四. 说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了解空气的存在和性质,知道空气占据空间的事实。
难点: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空气占据空间的概念,以及如何运用实验和观察来验证空气占据空间的事实。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1.实验法: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和观察,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空气的存在和性质。
2.引导法:在实验和观察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思维和方法进行分析、概括和总结。
3.讨论法:在课堂上,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4.多媒体教学:运用多媒体课件和视频,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魔术实验,引发学生对空气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实验探究: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让学生亲身感受空气的存在和性质。
3.交流讨论: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思维和方法进行分析、概括和总结。
《空气占据空间吗》说课稿
《空气占据空间吗》说课稿《空气占据空间吗》说课稿《空气占据空间吗》说课稿1一、说教材:《空气占据空间吗》这一课是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水和空气”中的第六课,是在学生通过1~5课的学习,对水和空气有了认识和了解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在实际的教学中,考虑到三年级上学期学生刚刚接触科学这门学科的实际情况,在尊重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我对各板块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和处理。
形成的教学设计增加了2个板块,删除了一个板块:增加的第一个板块是:认识什么是占据空间。
教材的编排里本没有这个教学板块,我增加这一个板块的目的是考虑到三年级学生在本课以前并没有直接涉及到“占据空间”这个概念,而本课又是紧紧围绕“占据空间”在做文章,所以有必要在进行新课之前引导学生知道什么是“占据空间”。
增加的第二个板块是:水能流进瓶子里吗?目的是加深学生对上一个实验的理解,让学生理解空气被密封在一个空间里,不能跑出瓶子,所以水就流不进瓶子里。
删除的一个板块就是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可以变化吗。
二、说学情三年级学生刚刚接触科学课,操作能力还不够成熟,需要老师细致的指导。
在学习过程中,对于那些平时动手能力比较弱的学生,鼓励他们大胆动手,勤于思考,使他们积极参与到整个探究活动中,而对那些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则要引导他们学会合作,学会交流。
三、设计理念科学课主要是培养学生勤于钻研、持之以恒、合作学习的情感态度和树立科学的价值观。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探究、理解运用科学知识,创造性地感受、鉴赏科学知识。
四、说目标: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的实际以及本单元的要求,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科学概念:空气占据了空间。
过程与方法:用实验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观察和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形成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五、教学重点、难点《科学课程标准》强调要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空气占据空间说课稿
空气占据空间说课稿(总3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空气占据空间吗》说课稿崌峪小学郭学东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空气占据空间吗》,这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水与空气》单元的第六课教学内容。
我说课的程序主要有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设计等六个内容。
一、说教材《空气占据空间吗》的核心内容是建立在学生通过学习《我们周围的空气》后对空气的一些基本情况有所认识之上,是《我们周围的空气》一课的进一步延伸。
在实际教学中,考虑到三年级学生在该课以前并没有直接涉及到“空间”这个概念,而该课又是紧紧围绕“空间”在做文章,所以有必要在进行新课之前引导学生感知什么是“空间”。
教学设计包括五板块:1、认识什么是空间,物质都要占据空间,并提出问题:空气占据空间吗?2、认识空气是物质,也要占据空间;3、认识到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是可以变化的;4、利用维恩图比较水与空气的不同和相同。
5、根据实验得出的结论,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学会用科学。
二、说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到空气也是物质,也要占据空间,并且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是可以变化的。
222、能力目标:能进行简单的对比实验,能用自己的语言对对比实验的现象进行描述,并形成自己的认识;能利用维恩图对水与空气的不同进行比较,并逐步形成较为全面的认识。
3情感目标是:引导学生逐步形成尊重实验结果的事实,培养学生乐于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空气占据空间。
教学难点解释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是可以变化的。
四、说教法与学法:在教学中注意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提问题的训练,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创设以科学探究为主的观察法、实验法、制作法、演示法。
通过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对科学的兴趣,形成科学的态度和科学探究的能力。
五、说教学过程:本课的教学过程我分为“课前活动”“问题延伸”“空气占据空间吗”“用事实证明”“空气占据的空间大小是可以变化的。
《空气占据空间吗》 说课稿
《空气占据空间吗》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空气占据空间吗》。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空气占据空间吗》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空气”单元的第6 课。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对空气有了一定的认识,知道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的气体。
而本节课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到空气占据空间这一重要概念。
教材首先通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引发学生的思考,然后安排了三个实验活动,分别是“压杯入水”“打孔观察”和“打气观察”,让学生在实验中观察、分析、推理,逐步理解空气占据空间的现象。
二、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好奇心强、思维活跃的阶段,但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还较弱,对科学概念的理解往往需要借助直观的实验和形象的描述。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对空气虽然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对于空气占据空间这一较为抽象的概念还缺乏清晰的理解。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目标知道空气占据空间。
认识到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是可以变化的。
2、科学探究目标能用实验的方法证明空气占据空间。
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和推理,得出结论。
3、科学态度目标培养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空气占据空间的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科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实验,让学生认识到空气占据空间。
2、教学难点理解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是可以变化的。
五、教法与学法为了达成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了以下教法和学法:1、教法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乌鸦喝水”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实验教学法: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得出科学结论。
问题导向法:以问题为引导,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空气占据空间吗》说课稿(省级获奖实验说课案例)
《空气占据空间吗》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空气占据空间吗》,选自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水和空气》单元第六课。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实验设计理念、教学过程这四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本课是“水和空气”单元的第六课,通过前五课的学习对于水和空气的基本性质有了一些基础的认知和比较,本课的探究活动让学生认同空气跟其它物质一样可以占据空间。
同时认识到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体积)是会发生变化的,而水占据空间的多少(体积)是不会发生变化的。
(二)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空气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体积)是可以变化的。
2.过程和方法:用实验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用对比实验控制条件的方法,进行观察;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和解释。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形成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4.重点:知道空气占据空间,并且占据的空间多少(体积)是可以改变的。
难点:设计实验,并能用实验的方法证实空气占据空间,以及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体积)是可以改变的。
二、学情分析学生对固体、液体这类比较具象的物质占据空间易于理解,而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气体,对于刚刚接触科学学科的三年级学生来说,对于空气占据空间这一科学概念的认识会变得抽象、难以理解。
因此,组织开展更直观、有序的探究活动显得尤为重要。
三、实验设计理念新课程强调: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途径。
因此本课实验环节的设计是循序渐进的,选用的实验材料多数是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物品,让学生亲身经历实验的一步步,不但可以直观形象的探究总结出科学概念,更让学生知道科学就在生活中,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培养他们善于观察发现科学的习惯。
四、教学过程本课分以下四个环节进行教学:第一个环节:激趣导入、提出问题在课的开始,教材原设计的是用乌鸦喝水这个童话故事导入。
我觉得这一处设计有两点不足之处:不直观,缺少了学生的动手操作和亲身体验。
实验小学新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1.《空气占据空间吗》第1课时说课稿
实验小学新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1.《空气占据空间吗》第1课时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空气占据空间吗》是实验小学新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的第一课时内容。
本课主要通过一系列实验和活动,让学生了解和认识空气的存在及其特性。
教材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入手,引导学生探究空气是否占据空间,进而引出空气的质量、密度等概念。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有了一定的认知。
但他们对空气的特性和现象的认识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实验和活动来进一步感知和理解。
此外,学生们的思维方式还以形象思维为主,需要通过具体的实验和现象来帮助他们建立科学概念。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实验和活动,了解空气的存在及其特性,知道空气也具有质量和体积。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会用科学的方法探究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通过实验和活动,了解空气的存在及其特性。
2.难点:让学生理解空气也具有质量和体积,以及空气占据空间的概念。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采用以实验为主的教学方法,结合观察、讨论、思考等手段,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同时,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示实验现象和科学原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魔术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空气的存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空气是否占据空间: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引导学生思考空气是否占据空间。
3.学习空气的质量: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空气是否有质量,理解质量的概念。
4.学习空气的密度: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空气的密度,理解密度的概念。
5.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空气的特性和现象。
2020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空间占据空间吗》说课稿
《空气占据空间吗》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本课选自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水和空气中第六节内容2)它属于3)在前一课的学习中我们知道空气是存在的,空气和水一样是生命之源,本节课在此基础上讨论空气是否占据空间以及占据空间的变化,为后面学习空气是否有重量作下铺垫。
二、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知道空气和水一样是生命之源,对世界充满好奇心,但探究能力不强。
通过在学校和生活中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空气存在于我们周围,但对空气是否占据空间没有深入了解,并且不知道空气占据空间所发生的一些变化,因此,本节课我将带领学生证明空气占据空间,引导学生解释空气占据空间后的一些变化及应用。
三、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空气是会占据空间的,并且空气占据空间可以发生变化。
科学探究:学会用比较分析法探究空气占据空间的变化,并且设计实验讨论空气是否占据空间。
科学态度: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与思想。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了解空气占据空间后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知道科学源于生活,科学用于生活。
四、重点难点1)重点:知道空气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是可以变化的。
2)难点:设计实验证明空气占据空间,学会用对比分析法比较空气和水占据空间的异同。
五、教法学法教法:直观演示法,讨论法,实验法学法:合作学习,讨论交流,对比分析,观察法六、教学准备学生材料:老师材料:七、教学过程蜡烛在水中燃烧引入乌鸦喝水空杯纸巾实验漏气的漏斗注射器八、板书设计空气占据空间吗1、空气占据一定的空间2、空气占据空间的变化水占据空空气占据发空间可以间不会发生变化生变化共同点。
栖霞区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1课《空气占据空间吗》说课稿
栖霞区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1课《空气占据空间吗》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1课《空气占据空间吗》是一节以实验为基础的课程。
本节课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空气的存在和特性,探究空气是否占据空间。
教材内容丰富,结构清晰,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和简单的实验,引导学生认识空气,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心。
但他们对于空气的概念和特性还不够了解,对于空气是否占据空间这个问题,他们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来验证自己的观点。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空气的存在和特性,学会用实验的方法验证空气是否占据空间。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空气的存在和特性。
2.难点:让学生理解空气虽然无形,但确实占据空间。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魔术实验,让学生亲眼看到空气的存在,激发学生的兴趣。
2.探究空气是否占据空间: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引导学生思考空气是否占据空间。
3.分析实验结果:让学生汇报实验结果,讨论空气的特性和作用。
4.总结空气的存在和特性: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空气的特性和作用,强调空气虽然无形,但确实占据空间。
5.拓展与应用:让学生举例说明空气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空气占据空间吗?实验现象:—————————————–(学生汇报实验现象)分析:空气—————————————–(学生讨论空气的特性和作用)结论:空气—————————————–(学生总结空气的特性和作用)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是否积极观察实验、参与讨论。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空气占据空间吗》的说课稿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空气占据空间吗》的说课稿一、教材分析《空气占据空间吗》是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水和空气》中的第二课。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空气作为一种物质,也占据着一定的空间,并且空气和其他物质一样,可以被压缩和扩张。
本课旨在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空气的性质和特点,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对于空气已经有一定的认识,知道空气是一种物质,但是对于空气如何占据空间以及如何被压缩和扩张等性质还不够了解。
因此,本课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和观察活动,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空气的性质和特点,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和探究能力。
三、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空气作为一种物质,也占据着一定的空间,并且空气和其他物质一样,可以被压缩和扩张。
2. 能力目标:通过实验和观察活动,让学生掌握探究空气性质和特点的方法,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和探究能力。
3. 情感目标: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就在身边,培养他们热爱科学的情感。
四、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活动,深入理解空气的性质和特点。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空气占据空间以及如何被压缩和扩张等性质。
五、教具准备1. 教具:水槽、玻璃杯、塑料瓶、吸管、橡皮泥等。
2. 学具:学生自带一个瘪的气球和一个打气筒。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小实验,让学生观察玻璃杯中石头占据空间的现象,引导学生思考空气是否也占据空间。
2. 探究新知:通过多个实验和观察活动,让学生深入理解空气的性质和特点。
首先让学生尝试将吸管插入水中,观察水面的变化,然后让学生思考这是为什么。
接着让学生将塑料瓶放入水中,观察塑料瓶是否占据空间,并且让学生尝试解释这个现象。
最后让学生用打气筒给气球打气,观察气球的变化,并且让学生思考这是为什么。
通过这些实验和观察活动,让学生深入理解空气占据空间以及如何被压缩和扩张等性质。
3. 巩固练习:通过一些简单的实验和观察活动,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本课所学的知识。
《空气占据空间》教案(精选3篇)
•••••••••••••••••《空气占据空间》教案(精选3篇)《空气占据空间》教案(精选3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空气占据空间》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空气占据空间》教案1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空气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体积)是可以变化(被压缩或被扩张)的。
2.让学生用实验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用对比实验控制条件的方法,进行观察;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和解释。
使学生了解空气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体积)是可以变化(被压缩或被扩张)的。
3.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形成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1.使学生知道空气与其他物质一样,能够占据空间,但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是可以改变的,认识到空气是一种物质。
2.让学生用实验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是可以改变的,并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和解释。
教学准备:给每个小组准备:1个玻璃瓶、1个玻璃杯、2个注射器、4根吸管、纸巾2张、1块橡皮。
给每个学生准备:记录纸一张。
教学过程一、引入1.师操作演示,吹气球使气球膨胀,让学生观察,并引导学生思考:气球为什么变大了?2.为什么平时我们把没盖瓶盖的瓶子压进水里,水进瓶子时有气泡上来?3.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二、探究新知1.杯中的纸会湿吗?师演示,将纸巾塞入杯底后,把杯子倒扣入水中,请学生预测:把杯子扣入水底,杯中的纸巾会不会被水浸湿,为什么?2.请各小组实验,请学生思考实验中要注意:杯子要竖直倒扣入水中,纸巾要塞入杯底,防止掉下来。
3.学生进行实验,记录实验时的现象及自己的思考。
交流:杯中的纸巾有没有被水浸湿,水为什么不能进入杯子里面。
(指名学生回答)小组交流汇报:这两个实验都说明了什么?你们对空气的性质有了什么新的认识?(各组派代表回答)三、探究空气占据空间的变化1.出示注射器,引导讲解,让学生分别用注射器把水和空气抽入一部分,然后用手或橡皮堵住管口,用同样大的力向下压或向上拉注射器的活塞,对比一下,有什么不同?2.学生进行实验(两支注射器分别吸入同样高的水和空气),堵住管口用同样大的力向下压或向上拉注射器的活塞,对比一下,有什么不同。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空气占据空间吗-》教案【优秀9篇】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空气占据空间吗?》教案【优秀9篇】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空气占据空间吗?》教案1【教课目的】1、知识目标:让学生认识空气能占有空间这一科学观点。
2、过程与方法:用实验方法证明空气的确占有空间;用对照实验控制条件的方法,进行察看;在科学事实的基础长进行展望和解说,能够进行简单的实验记录。
3、感情、态度、价值观:经过实验培育与别人合作的优异习惯,形成尊敬事实、脚踏实地的科学态度。
【教课要点】让学生经过自己着手实验研究发现空气是占有空间的。
【教课难点】用实验方法证明空气的确占有空间,并在科学事实的基础长进行展望和解说。
【教课方法与手段】合作研究、实验法、用实验方法证明空气的确占有空间,空气占有空间的多少是能够改变的',并在科学事实的基础长进行展望和解说。
【教课准备】给每个小组准备:1 个玻璃瓶、1 个玻璃杯、2 个注射器、4 根吸管、纸巾2 张、1 块橡皮泥。
给每个学生准备:记录纸一张、维恩图一张。
【教课过程】一、空气占有空间1. 用“乌鸦喝水”的故事引入,师操作演示,并指引学生思虑:瓶中的水为何会上涨呢?假如不用石子而利用空气,能让水上涨吗?2. 出示资料,用这些资料可否让装在瓶子里的水上涨并流出来?(保证不倾斜瓶子)3. 联想平常喝盒装饮料时,有什么经验?这些资料该怎样使用?4. 知道学生疏组实验,提示学生注意察看并思虑:橡皮泥有什么作用?假如橡皮泥没有完整塞住瓶口,水能上涨吗?是什么原由让水上涨的?假如停止吹入空气,水还可以上涨吗?假如想让瓶中的水不停上涨,你们的方法是什么?5. 分组实验达成后,沟通。
要点解说实验发生的现象。
二、杯中的纸会湿吗?1. 师演示,将纸巾塞入杯底后,把杯子倒扣入水中,请学生展望:把杯子扣入水底,杯中的纸巾会不会被水浸润,为何?2. 请各小组实验,请学生思虑实验中要注意:杯子要竖直倒扣入水中,纸巾要塞入杯底,防备掉下来。
3. 实验记录实验时的现象及自己的思虑。
教科版科学三上《空气占据空间吗》说课教案
教科版科学三上《空气占据空间吗》说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空气占据空间吗》这一课是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的一部分。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了解空气是一种物质,它也占据空间。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实验和观察,并能够用语言描述实验结果。
但是,学生对于空气这种无形的物质的理解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实验和观察来加深理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空气是一种物质,也占据空间。
2.培养学生进行实验和观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培养学生对于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 教学重难点1.空气是一种无形的物质,学生理解起来存在一定的困难。
2.实验操作和观察能力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和问题教学法。
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了解空气是一种物质,也占据空间。
通过情境教学法,将学生引入到实际情境中,让学生了解空气在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问题教学法,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实验器材:气球、水杯、吸管等。
2.准备教学课件和教案。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观察气球的变化,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实验操作:将一个气球吹起来,然后用一个水杯扣住气球,气球会变得很小。
2.呈现(10分钟)通过教学课件,向学生介绍空气是一种物质,也占据空间。
向学生解释,空气是一种无形的物质,虽然我们看不到它,但它是真实存在的,而且它也占据空间。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实验,观察空气是否占据空间。
实验操作:用吸管将水杯中的水吸出来,水杯内部的空气就会占据水杯的空间。
4.巩固(5分钟)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巩固学生对于空气是一种物质,也占据空间的理解。
5.拓展(5分钟)向学生介绍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和作用,让学生了解空气的重要性。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空气占据空间吗》说课稿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空气占据空间吗》说课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们,大家好!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空气占据空间吗》。
在这堂课中,我们将一起探讨空气是否占据空间的问题,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空气是一种物质,占据一定的空间。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了解空气占据空间的性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究精神,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空气占据空间的性质。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空气是如何占据空间的。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实验法、观察法、讲解法。
2.教学手段:PPT演示、实物展示、小组合作。
四、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通过一些有趣的实验和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空气是否占据空间。
2.学习新课:•空气占据空间的概念:讲解空气是一种物质,占据一定的空间。
•空气占据空间的实验:展示实验过程,让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分析实验结果:讲解空气如何占据空间,并引导学生理解空气占据空间的性质。
3.课堂活动: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进一步理解空气占据空间。
4.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作业布置:安排一些有关空气占据空间的题目,让学生在家中完成。
五、教学反思课后要对本节课进行全面的反思,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课堂氛围等方面进行总结。
发现问题要及时找出解决办法,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
六、板书设计本节课的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可以使用提纲式板书,把本节课所学的重要内容列出来,以便学生一目了然。
总之,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空气占据空间这一概念,掌握其性质并能够通过实验来验证。
同时,也希望学生们能够从中体验到科学的魅力和探究的意义,提高科学素养和兴趣。
让我们一起为达到这些目标而努力吧!。
2023年《空气占据空间吗》说课稿范文
2023年《空气占据空间吗》说课稿范文《空气占据空间吗》说课稿1一、试验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空气占据空间吗》是教科版三年级上册《水和空气》单元第六课中的第一个探究活动,本活动是在学生相识空气和知道空气的确存在的基础上,让学生相识空气与其他物质一样,可以占据空间,为后面《空气占据空间的改变》、《空气的重量》奠定基础。
二、动画导入,提出问题在活动伊始,播放多媒体动画《乌鸦喝水》的故事,以旧知带新知的形式引入。
这样导入,适合学生喜爱看动画片的心理特点,既能调动学生的探究爱好,更能使他们直观形象地看到瓶子里的石子多了,石子占据瓶子底部的空间大了,水就会渐渐上升,乌鸦就能喝到水。
从而使“占据空间”这个抽象概念详细化,便于学生理解什么叫占据空间。
同时也是对物质粒子不能同时占据同一空间的初步理解。
当学生知道液体和固体都能占据空间之后,充溢幻想和新奇心的他们便会不由自主地产生疑问“空气是不是也会占据空间呢”,从而自然过渡到试验探究环节:空气占据空间吗?三、试验原型及不足之处试验原型,把一团纸巾放在一个杯子的底部,然后将杯子竖直倒扣入水中,再缓缓将杯子垂直移出水面,通过视察纸巾没有湿,来证明空气占据了空间。
我认为该试验虽然操作简洁,但存在以下不足:(1)、由于空气不行见,原试验很难让学生清晰的看到空气的流淌。
(2)、假如试验时杯子不垂直,很难达到志向的试验效果。
(3)、试验过程中,总有一些学生不当心把纸团打湿,从而影响结论的产生,同时,试验桌上散落着一个个湿纸团,既奢侈材料,又不够卫生。
(4)、试验操作时,学生不当心会把衣袖弄湿。
因此我对该试验进行了如下改进。
四、试验改进1、试验材料:水槽、瓶盖上有小孔的无底塑料瓶、乒乓球、水、橡皮泥2、试验要求:把塑料瓶对着乒乓球竖直压入水底,不移动瓶子,你能让乒乓球听你的话,分别停留在瓶子的不同位置,从而证明空气占据空间吗?看谁能想到更多不同的方法?分组先探讨,然后再做试验。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空气占据空间吗》的说课稿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空气占据空间吗》的说课稿一、教材分析《空气占据空间吗》是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水和空气》中的第五课。
本课以实验为基础,通过设计、进行实验,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空气占据空间的特性。
这一课的内容不仅是对前面几课内容的深化,也是后面几课内容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对科学课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对空气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他们的探究能力和观察能力还比较有限,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和帮助。
同时,对于空气占据空间的原理和概念,也需要通过实验进行直观的展示和理解。
三、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了解空气占据空间的原理和特性。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让他们学会如何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于科学的兴趣和热爱,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四、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空气占据空间的原理和特性。
2. 教学难点:如何设计、进行实验,并让学生理解空气占据空间的原理和特性。
五、教具准备1. 教具:水槽、玻璃杯、纸巾、水等。
2. 学具:学生自带一个塑料瓶。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首先问学生:“你们知道空气是什么吗?它有什么特性?”然后让学生自由回答。
接着,教师拿出一只玻璃杯,里面装满水,然后问学生:“如果我把这个玻璃杯倒过来,里面的水会流出来吗?”然后让学生自由回答。
最后,教师进行实验,让学生观察实验结果。
通过这个实验,让学生了解空气占据空间的原理和特性。
2. 进行实验:教师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一只玻璃杯、一张纸巾和一只塑料瓶。
然后让学生把纸巾放在玻璃杯里,再把塑料瓶口对准玻璃杯口,用力压塑料瓶的底部,看看会发生什么现象。
通过这个实验,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空气占据空间的原理和特性。
同时,也让学生学会如何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
3. 归纳结论:通过上面的实验,让学生总结出空气占据空间的原理和特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教法《空气占据空间吗》说课设计
英国的科学家培根说过:知识的价值和力量显现在使用知识和欣赏知识的时候。
学生对知识的运用也表现了他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使他们做到学以致用。
本课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六课,本课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空气确实存在的基础上,让学生认识空气和其他物质一样,能够占据空间,进而为研究空气是否有重量打下基础。
因为空气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气体,这比固体、液体占据空间来的更抽象。
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让学生通过具体形象的事物,自己动手实验。
去体会、去探索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再集体讨论、交流、开展探究活动,最后得出结论“空气占据空间”。
从而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质疑、探究、自主学习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本节课我是按以下思路进行设计的。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石家庄深泽县新开街学校张洁琼
同学们,你们听过乌鸦喝水的故事
吗?谈话中课件演示,提问:聪明的乌鸦
是怎样喝到水的?我们也来学学乌鸦,
演示:把小石子放入水中,水会怎样?不
断的放入石子,水又会怎样?这说明什
么?石子占了水的位置。
从而引出课
题——占据空间,那么空气也是确实存
在的,它能不能也像水、石头等物体一
样占据空间呢?提出疑问,加以延伸,为
新知识做好铺垫转移。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活动一
你们能不能也像放石子一样,利用
空气把水从瓶子里挤出来?让学生以小
组为单位,出示材料:两根吸管、橡皮
泥、一个装有半瓶水的饮料瓶。
实验前,
先讨论一下你准备怎样做?小组汇报讨
论方案,估计有的小组确定方案可能有
困难,这时要及时加以提醒:(1)橡皮
泥用来做什么?(2)你怎样利用吸管?
小组解释实验中发生的现象后,再提出
问题:是什么原因让水上升的7通过提
问,让学生预测,制定方案,引导学生动
脑思考,然后让学生有目的的动手操
作,激发了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的热情,从而得出结论,板书——空气占
据空间
活动二
我采用读讲精练教学法,让学生翻
开科学书79页,读第一段文字,找出重
点字,预测一下纸巾会不会湿,我只示
范一半,让学生想象,强调注意事项,让
小组开始实验,在实验中可能有一些同
学的纸巾会被水浸湿,要请他们说说原
因和操作上的失误。
这个实验又说明了
什么?让学生看书,使学生与书有了很
好的交流,把预测与结果比较,使学生
对自己探究的成败有深刻的认识。
活动三
自己设计实验强化结论。
让学生以
小组为单位,利用现有的材料自行设计。
空气占据空间”的实验,并完成实验报
告单,在汇报交流实验中达成共识:固
体、液体、气体(空气)占据空间。
放手让
学生自主探究,更体现了学生学习科学
的主动性。
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证实空
气的确占据空间。
三、结合生活拓展延伸
出示一袋醋和一个醋壶,你怎样用
今天所学过的知识,把这袋醋很容易地
倒入壶里?
通过这节课活动使学生体会到自
主学习的乐趣,加深了对新知识的认
识。
课余学生继续做自己设计的“空气
占据空间”的实验或游戏,让学生回味
无穷。
英国的科学家培根说过:知识的价
值和力量显现在使用知识和欣赏知识
的时候。
学生对知识的运用也表现了他
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使他们做到学以
致用。
——1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