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大典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七课《开国大典》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七课《开国大典》
《开国大典》是原新华社副社长李普创作的记叙文,这篇文章记叙了1949 年10 月1 日在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的诞生无比自豪、激动的心情。
全文可以分为五个部分,分别为:
- 第一部分(第1 至4 自然段):写开国大典举行的时间、地点和参加人员,交代了举行大典的背景。
- 第二部分(第5 至10 自然段):写广场的布置和群众队伍的场面。
- 第三部分(第11 至13 自然段):写开国大典的盛况。
- 第四部分(第14 自然段):写毛主席向全世界庄严宣告新中国成立。
- 第五部分(第15 自然段):写盛大的阅兵式。
这篇文章通过对大典会场及大典过程的描写,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展现了中国人民的自豪与激动,同时也赞扬了中国人民的革
命精神。
开国大典简介
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开国大典,在隆隆的礼炮声中,中央人民政府毛泽东主席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并亲自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
聚集天安门广场的三十万军民进行了盛大的阅兵和庆祝游行。
新中国的建立,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前仆后继,取得了人民革命的伟大胜利。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每年的10月1日为中国的国庆节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结束后,国民党发动内战的主力已基本被歼灭,中国人民解放军挺进到长江北岸。
统治中国22年之久的蒋家王朝已陷入四分五裂、土崩瓦解的绝境。
新中国诞生的条件已经成熟。
1949年6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议决定,10月1日在北平天安门广场举行开国大典。
1949年9月21日,由中国共产党发起召开的,有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地区、人民解放军、各少数民族、国外侨胞和其他爱国分子的代表参加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京隆重开幕。
会议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并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
中共中央成立了开国大典筹备委员会,周恩来任主任,朱德任阅兵司令员,聂荣臻任阅兵总指挥,二十兵团司令员杨成武任阅兵指挥所主任。
1949年10月1日,这是一个永远为中国人民所纪念的日子。
这一天,北京30万军民聚集在天安门广场上举行了开国大典。
人群和旗帜、彩绸、鲜花、灯饰,汇成了喜庆的锦秀海洋。
10月1日下午3时,大地欢声雷动。
刚刚就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和朱德两位伟人一前一后,沿着城楼西侧的古砖梯道,最先登上了天安门城楼。
当林伯渠宣布开会后,在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乐曲声中,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和委员就位。
人民领袖毛泽东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这个洪亮的声音震撼了北京城,震撼了全国,震撼了全世界,开创了中国各民族人民的新世纪。
开国大典的故事
开国大典的故事
开国大典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之一,发生在1949年10月1日,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开端。
以下是开国大典的故事。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庆典上,我们可以回顾开国大典的历史细节,了解这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件。
1949年6月6日,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一场旨在推翻国民党政府的解放战争。
7月23日,国民党政府宣布全面内战结束,人民解放军取得了重大胜利。
8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了南京,宣告了国民党政府的覆灭。
1949年9月21日,中共中央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开国大典。
这场庆典是中国历史上最盛大的一次婚礼,吸引了数万名国内外游客和民众前来观看。
在开国大典上,毛泽东发表了著名的《论联合政府》演讲,表达了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和愿景。
周恩来、朱德、刘少奇、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走上舞台,向全国人民发表演讲,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在典礼上,毛泽东发表了《中国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演说,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并制定了这个宪法。
他还向全国人民发表了《为人民服务》的重要讲话,强调了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和人民的地位。
在开国大典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始向全国进军,解放领土。
他们进行了一系列的战斗和战役,最终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一个稳定和繁荣的国家。
开国大典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伟大事件。
它不仅标志着中国共产
党的胜利,也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这场庆典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里程碑,也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时刻。
开国大典
董希文,油画家。浙江绍兴人。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早年入苏州美术 专科学校、杭州美术专科学校、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学习。1943年后在敦煌研 究所研究壁画。1946年后在北平艺术专科学校任教。历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预科主任、油画教研室主任、油画系第三工作室主任教师,中国美协创作委员会 委员。是过 草地》。有《董希文作品选集》、《董希文画辑》等。
祝祖国繁荣昌盛!中华 人民共和国万岁!!
课文《开国大典》
课文《开国大典》(原创实用版)目录1.课文背景介绍2.课文主题阐述3.课文结构分析4.课文的历史意义5.课文的现实意义正文【课文背景介绍】《开国大典》是我国著名作家毛泽东于 1949 年 10 月 1 日创作的一篇知识性散文,描绘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的盛况。
这篇文章发表在当年的《人民日报》上,后来被收入《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这篇文章对于我们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和意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课文主题阐述】《开国大典》主要阐述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文章以第一人称的视角,描述了 1949 年 10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的盛况。
全文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开国大典的筹备情况;二是开国大典的盛况;三是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文章以详实的史实为基础,表达了作者对新中国成立的喜悦和自豪之情。
【课文结构分析】文章开头部分,作者简要介绍了开国大典的筹备情况,包括筹备委员会的成立、国旗、国徽、国歌的设计和确定等。
这些内容为读者呈现了新中国成立前的紧张而充满期待的氛围。
文章第二部分,作者详细描绘了开国大典的盛况。
从天安门广场的布置、参加典礼的各界人士,到升国旗、鸣礼炮、阅兵等环节,都做了生动的描绘。
这些细节展示了新中国成立时的庄严与辉煌。
文章最后一部分,作者论述了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作者指出,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的结束,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这不仅具有历史意义,更具有时代意义。
文章结尾部分,作者对新中国的未来充满信心,表示要为建设一个繁荣富强的新中国而努力奋斗。
【课文的历史意义】《开国大典》作为一篇具有历史意义的散文,为我们生动地再现了新中国成立时的盛况。
这篇文章见证了一个时代的伟大变革,展现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同时,这篇文章也是一部具有文学价值的作品,为我们提供了了解新中国成立历史的珍贵资料。
【课文的现实意义】《开国大典》对于我们今天的现实意义在于,它教育我们要铭记历史,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开国大典
这庄严的宣告,这 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 电的广播,传到 ( )。
典礼开始,毛主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
董希文油画作品《开国大典》
自读阅兵式部分,思考
1.本段主要通过写哪几个情景反映阅 兵盛况的? 2.找出表现人们心情的句子,自己 试着朗读。 检阅部队 群众欢呼
阅 兵 式
装甲部队
阅兵式的盛况
回顾课 文,说说课文 重点写了开 国大典的哪 几个场面?
如果你是一名参加开国大
典的摄影记者,你会选拍 哪几个最难忘的镜头?给 你拍摄的每张照片配上文 字说明.
欢度国庆
1954年
1984年
建国35周年
1991年
建国50周年
1992年
1999年
2008年
联系课文,说说你是从哪些 地方看出这是“大典”的? 成员多 来得早 人数多 热情高 次序好
开国大典之前天安门广场的情况
朗读第二部分,思考:
1.说说本段主要写了开国大典进行中的 哪三件事? 2.找出反映人们心情的句子,领悟他 们的心情。 宣布新中国成立 升国旗 宣读政府公告
这庄严的宣 告,这雄伟的声 音,使全场30万 人一齐欢呼起来。 这庄严的宣告, 这雄伟的声音, 经过无线电的广 播,传到长城内 外,传到大江南 北,使全中国人 民的心一齐欢跃 起来。
诞生
聂荣臻
课文层次: 典礼前——典礼—— 阅兵式——群众游行
学生默读第一部分,思考,讨论:
(1)开国大典是在什么时间举行的?在哪里举行 的?有哪些人参加?参加大典的总人数是多少? (指出文章开头向我们清楚地交待了以上五个问 题。) (2)大典前,天安门广场布置得怎么样? (3)课文中描写了群众从四面八方汇集到天安门 广场来参加开国大典,哪些语句给你留下的印象较 深?为什么?
开国大典相关故事
开国大典相关故事一、开国大典的背景和历史意义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
这是一次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庆典,标志着新中国的诞生,结束了中国人民长期受压迫的历史,揭开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新篇章。
二、开国大典的相关故事1.毛泽东发表宣言在开国大典上,毛泽东主席发表了震撼世界的宣言,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这一宣言向世界宣告了新中国的诞生,表达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实现民族独立的坚定决心。
2.阅兵仪式开国大典的阅兵仪式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最具代表性的一次。
受阅部队士气高昂,武器装备精良,展现了我国国防力量的壮大。
此次阅兵式共有陆、海、空军三个兵种的部队参加,充分展示了我国国防建设的综合实力。
3.群众游行开国大典的群众游行是人民群众欢庆新中国成立的一种独特方式。
游行队伍中,有工人、农民、学生、市民等各种阶层的人民群众,他们手持国旗、鲜花,高呼口号,欢庆新中国的诞生。
这场游行展现了中国人民对新政权的热烈拥护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4.烟花表演开国大典的烟花表演是我国历史上首次大规模烟花表演,共有五千多种烟花品种,燃放时间长达一个小时。
璀璨的烟花照亮了夜空,与人们的欢声笑语共同谱写了一曲新中国诞生的壮丽乐章。
三、开国大典的影响和传承开国大典不仅是新中国成立的标志性事件,更是中华民族崛起的里程碑。
此次大典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建设新中国的热情。
如今,开国大典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历史记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每逢国庆佳节,全国各地都会举行丰富多彩的活动,庆祝新中国成立。
开国大典的精神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凝聚着全体中国人民的心。
开国大典
开—— 建立,开创 典—— 典礼 大典—— 隆重的典礼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 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在首 都北京举行典礼。 建立新中国举行的隆重的典礼
学习要求: 1.默读课文,用笔将本课的生字 新词用“○”圈出来多读几遍,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且边读 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描写 开国大典盛况的?写了哪几个场 面?
(从“老远”、“清早”、“直 奔”、 “五更天”、“摸着黑”、 “步行”、“赶来”等词语,让我们 感受到参加典礼的人们急切、激动与 兴奋的心情。)
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 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 像海上的波浪。
把人群比作人的海洋
把红旗翻动比作海上的波浪
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 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这是对整个会场的俯瞰图,写出了 特定场合的整体情景,采用比喻的修辞方 法展现出此时人山人海,红旗翻动的壮观 景象。)
人的海洋,红旗翻动
会场在天安门广场。广场成丁 字形。丁字形一横的北面是一道河, 河上并排架着五座白石桥;再北面 是城墙,城墙中央高高耸起天安门 的城楼。丁字形的一竖向南直伸到 正阳门。在一横一竖的交点的南面, 场中挺立着一根电动旗杆。
猜猜我是谁:
(城防部队) 守卫城市的军队。 (观礼台) 被邀请参观典礼的看台。 (汇集) 举。 (擎) 会合,聚集。 大约早晨四五点钟。(五更天) 到自己应到的位置上。 (就位) (迎风招展) 本课指的是红旗迎着风翻动。
排,推开。把高山推开,把大海翻 过来。形容力量强,声势大。 (排山倒海)
主要内容
天安门城楼
金水河
天安门广场
旗杆
天安门广场
中华门
开国大典讲解
1949年10月1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在首都北京隆重举行,史称“开国大典”。
下午3时许,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军乐团高奏《义勇军进行曲》,广场中央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
毛泽东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之后,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
人民解放军受阅部队以胜利之师的步伐通过天安门,新组建的人民空军飞行编队矫健地飞越首都上空。
傍晩,群众游行开始,工人、农民、学生、市民队伍高举红旗,纵情欢呼人民共和国的诞生。
当日,全国已经解放的各大城市都举行了热烈的庆祝活动。
1949年10月1日被确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的日子,每年的10月1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
开国大典
开国大典
开国大典,是指1949年10月1日15:00在北京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而举行的仪式,直到21:00才结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标志。
意义:
国内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了国家的主人。
国际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表明中国终于是一个自主的国家了,表明中国人民可以从东亚病夫成为龙的传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结束了帝国主义奴役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中国人民从此当家作主成为国家的主人。
这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伟大胜利,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伟大胜利。
中国的历史开辟了新的纪元。
开国大典介绍
主席台
工人队伍中,有从老远的长辛店、丰台、 通县来的铁路工人,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 火车就直奔会场。郊区的农民更是五更天摸着黑起 床,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
1、会前:广场布置
群众入场
成员多,到会群众范围广:四面八方、汇集……; 来的早:早上六点多就入场; 人数多:成了人山人海; 热情高:直奔,五更天,摸着黑; 秩序好:按照预定的地点排列……
你还可以从哪些语句中感 受到开国大典的庄严、热烈、 隆重?
默读第四部分,画出概括节日夜 晚北京城景象的一句话。
天上五颜六色的火花结成 彩,地上千千万万的灯火一 片红。
两股“红流”分头向东城、 西城的街道流去,光明充满了整 个北京城。
1、两股“红流”指什么?这样比喻有什 么作用? 2、“光明”指什么?象征什么?
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朝着主席台。
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比“朝
着”主席台更能反映人们热切盼 望见到毛主席的心情。
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宣布 典礼开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 主席、各位委员就位。乐队奏起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 进行曲》。正是这战斗的声音,曾 经鼓舞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 奋斗。接着,毛泽东主席宣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 天成立了!”
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 倒海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 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 面了。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当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时,会场上“爆发出一 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三十万人的目光”一 齐投向主席台,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人民对领袖的无限热爱,对新 中国的无限热爱。
想一想 : 这庄严的宣告, 这雄伟的声音,经过 无线电的广播,传到 了哪些地方?你仿佛 看到了什么?
开国大典相关故事
开国大典相关故事
开国大典是中国历史上一场具有重大意义的盛会,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
这场隆重的庆典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经历了长期的革命斗争后取得的巨大胜利,并宣告了中国结束了两千年来的封建帝制,实现了国家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
开国大典是于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了这一隆重的仪式。
毛泽东主席庄严宣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并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接着唱响了《义勇军进行曲》,掌声和欢呼声此起彼伏,整个广场洋溢着欢乐、自豪和团结的氛围。
除了这一主要仪式,开国大典中还包含了庄重的升国旗仪式、盛大的巡阅仪式以及震撼人心的群众游行。
庄严的升旗仪式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权的确立,国旗在天安门广场徐徐升起,激起了人们强烈的爱国情怀。
巡阅仪式展示了中国人民军队的雄风和威武,彰显了国家的强大和独立。
群众游行中,人民群众以各种形式表达对新中国的热爱和祝福,整个游行过程庄重而欢乐,流露出人民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期待。
开国大典相关故事充满了感人的细节和特殊的情感。
例如,年迈的毛泽东主席曾亲自指挥开国大典的筹备工作,他对每个环节都给予了细致的关注。
还有那些默默无闻却为开国大典做出巨大贡献的无名英雄们,他们舍弃了个人的安逸和利益,将自己的力量奉献给了国家和人民。
开国大典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时刻,它彰显了中华民族的坚定意志和伟大精神。
这场盛大的庆典不仅见证了中国的崛起,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开国大典将永远被铭记在中国人民的心中,成为一段历史的传世经典。
开国大典讲解
开国大典讲解
摘要:
1.开国大典的背景和意义
2.开国大典的筹备工作
3.开国大典的主要过程
4.开国大典的历史影响
正文:
1.开国大典的背景和意义
开国大典,即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大典,于1949 年10 月1 日在北京举行。
这是新中国成立的标志性事件,意味着新中国的诞生,结束了旧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状态,中国历史从此翻开了新的篇章。
2.开国大典的筹备工作
为了确保开国大典的顺利进行,中央政府成立了专门的筹备委员会,周恩来担任主任,负责大典的各项筹备工作。
筹备工作包括选定大典的日期、地点,以及安排大典的程序、阅兵式、群众游行等具体事项。
3.开国大典的主要过程
1949 年10 月1 日下午3 时,开国大典正式开始。
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出席了大典。
大典的主要程序包括: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就职仪式、毛泽东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升国旗、奏国歌、阅兵式和群众游行。
4.开国大典的历史影响
开国大典是新中国成立的标志,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它展示了新中国的国家形象,彰显了国家的主权和民族的尊严,极大地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建设热情。
同时,开国大典也展现了人民军队的强大力量,有力地维护了国家的安全和稳定。
开国大典简介
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开国大典,在隆隆的礼炮声中,中央人民政府毛泽东主席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并亲自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
聚集天安门广场的三十万军民进行了盛大的阅兵和庆祝游行。
新中国的建立,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前仆后继,取得了人民革命的伟大胜利。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每年的10月1日为中国的国庆节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结束后,国民党发动内战的主力已基本被歼灭,中国人民解放军挺进到长江北岸。
统治中国22年之久的蒋家王朝已陷入四分五裂、土崩瓦解的绝境。
新中国诞生的条件已经成熟。
1949年6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议决定,10月1日在北平天安门广场举行开国大典。
1949年9月21日,由中国共产党发起召开的,有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地区、人民解放军、各少数民族、国外侨胞和其他爱国分子的代表参加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京隆重开幕。
会议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并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
中共中央成立了开国大典筹备委员会,周恩来任主任,朱德任阅兵司令员,聂荣臻任阅兵总指挥,二十兵团司令员杨成武任阅兵指挥所主任。
1949年10月1日,这是一个永远为中国人民所纪念的日子。
这一天,北京30万军民聚集在天安门广场上举行了开国大典。
人群和旗帜、彩绸、鲜花、灯饰,汇成了喜庆的锦秀海洋。
10月1日下午3时,大地欢声雷动。
刚刚就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和朱德两位伟人一前一后,沿着城楼西侧的古砖梯道,最先登上了天安门城楼。
当林伯渠宣布开会后,在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乐曲声中,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和委员就位。
人民领袖毛泽东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这个洪亮的声音震撼了北京城,震撼了全国,震撼了全世界,开创了中国各民族人民的新世纪。
开国大典
党啊,我的母亲, 您永远在我们心中!
开国大典对当代大学生来说意味指 什么?
鼓舞 民族自豪感
激励 众志成城
复兴 共筑中国梦
谢谢大家!
飞机表演
• 5种机型编队飞过天安门 • 17架飞机中,有9架是P-51型战斗机,2架是蚊式战斗机, 3架是C-46型运输机,1架是L-5型通讯联络机,最后2架是 PT-19型初级教练机。17架飞机要形成一个纵队跟进队形 通过天安门上空,与地面的坦克队列相呼应。 • 两种战斗机的时速是600公里,L-5型通讯联络机和PT19型初级教练机的时速不足200公里。但通过天安门时必 须队列整齐、分秒不差。 • 开国大典受阅飞机共17架 • 当9架领航的战斗机飞过天安门后,油江再次下达命 令:“9架P-51再通过天安门一次。队长按照原来预定复 飞一次的方案,第二次飞越天安门上空。” 从时间上看, 再次通过天安门时,正好尾随方槐领队的L-5型和PT-19型 飞机之后,配合得恰到好处。后来,好多人以为开国大典 受阅的飞机是26架,其实后面9架是重复飞行的。
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二 是举行中国人民解放军阅兵式;三是举行人民群 众游行活动。
决定在天安门广场举行开国大典的消息公布后,北平 市举行了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做出了修整天安 门广场的“决议”。
准备一 开辟一个能容纳16万人的广场,清除广场 地区多年遗留的渣土障碍物和垃圾,平整碾压 54000平米的广场,供群众集会用。 准备二修缮天安门城楼主席台,清除楼顶杂草杂 物,更换破碎砖瓦并粉刷墙楼和广场四周的红墙。
开国大典
什么是开国大典
•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是指1949年10月1 日15:00在北京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 民政府成立而举行的仪式,直到21:00才 结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标志。
开国大典是几月几日
开国大典是几月几日
1949年10月1日,是新中国成立的纪念日。
这里应该说明一点,在许多人的印象中,1949年的10月l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有数十万军民参加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
其实,人们头脑中的这一印象并不准确。
因为,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典礼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盛典,而不是开国大典。
实际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也就是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早在当年10月1日之前一个星期就已经宣布过了。
当时也不叫“开国大典”,而是称作“开国盛典”。
时间是1949年9月21日。
这一天,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主任毛泽东在政协第一届会议上所致的开幕词中就已经宣告了新中国的诞生。
那么10月1日的国庆又是怎么回事呢?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许广平发言说:“马叙伦委员请假不能来,他托我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应有国庆日,所以希望本会决定把10月1日定为国庆日。
”毛泽东说“我们应作一提议,向政府建议,由政府决定。
”1949年10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的决议》,规定每年10月1日为国庆日,并以这一天作为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
从此,每年的10月1日就成为全国各族人民隆重欢庆的节日了。
开国大典
•开国大典:
中华人民共国开国大典是指1949年10月1日15: 00在北京为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而举行的仪式,直到21:00才结束,是中华人民 共和国成立的标志。
•新政协和旧政协: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新政协”,是因为1946年初,在重庆召开的政 治协商会议,也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决定,但是由于蒋介石一心想打内战, 所以政协会议的决议很快被撕毁,内战爆发。而1949年的省会,中国共产党、 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等阶层代表出席了会议,有别于旧政协。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时间:1949年9月 2、中心议题:成立新中国的议题 3、内容: (1)大会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2)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3)大会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当主席, 朱德、刘少奇、宋庆龄等为副主席。 (4)会议决定改北平为北京,为新中国首都。 (5)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 歌,采用公元纪年,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共同纲领》: 即《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49年9月中国人 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是新中国的建国纲领。 它规定了新中国的国家性质和政权性质,指出:"中华人民共 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 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 的人民民主专政,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为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平,统一和富强而奋斗。"纲领规 定了国家政权机关,军事制度及经济,文化教育,民族,外 交等政策的总原则。规定人民的权利和国民的义务。共同纲 领是新中国的第一年部大宪章,它在一个时期内起着临时宪 法的作用。
26开国大典(完美版)
天安门广场灯火辉煌的景象和群众队伍游行的情况
毛主席在城楼上主席台前边,向 前探着身子,不断地向群众挥手,不 断地高呼 “人民万岁”!“同志们 万岁!” (这句话是写毛泽东面对人民群众 高呼“毛主席万岁”的回应,一方 面说明了毛泽东对人民群众的热爱; 另一方面,这些动作和口号直接表 现了毛泽东的伟大形象。)
两个半钟头的 检阅,广场上不断 地欢呼,不断地鼓 掌,一个高潮接着 一个高潮。群众差 不多把嗓子都喊哑 了,把手掌都拍麻 了,还觉得不能够 表达自己心里的欢 喜和激动。
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 手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达自己 心里的欢喜和激动。
(这是写人民群众看到人民解放军部 队接受检阅时的举动。“嗓子都喊哑 了”、“手都拍麻了”,这里运用了夸 张的笔法表达了人民群众对子弟兵的无 比信赖和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也说明 了人们的心情欢快、激动到了极点。)
装甲车部队
装甲车
坦克车
战士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
人一样。
骑兵师
接着是一个骑兵师,“红马连”一色红 马,“白马连”一色白马,五马并行, 马腿的动作完全一致。
以上这些部队,全部以相等的距 离和相同的速度经过主席台前。
人民空军的飞机
“人”字形飞机
当战车部队经过的时候,人民空军的飞 机也一队队排成人字形,飞过天空。
执 教 者
“开国大典”是什么意思?
开—— 建立,开创 典—— 典礼 大典—— 隆重的典礼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 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在 首都北京举行典礼。 建立新中国举行的隆重的典礼
伴你学生字
diǎn wěi xié bīn 典 礼 委 员 协 商 外 宾 nìǔ zhān fú huì 电 钮 瞻 仰 飘 拂 汇 集 zhuāng xuān huān sù 庄 严 宣 告 欢 呼 肃 立 qíng dǎng zòu zé 擎 着 共产党 奏国歌 毛泽东 fù qí sǎng dàn nìè zhēn 副主席 骑兵 嗓子 诞生 聂荣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场面描写与环境描写的不同在于: 环境描写是描写人物活动的客观环境, 是“静态”的描写;而场面描写是以人 物 活动为中心的“动态"的描写。
大典前:广场布置 群众入场
场 面 描 写
典礼 阅兵式 群众游行
领袖出现 宣告新中国成立 升旗 宣读政府公告
大典前:广场布置 群众入场
场 面 描 写
典礼
领袖出现 宣告新中国成立 升旗 宣读政府公告
1、主要内容. 课文记叙了 ( )表达了( 中国人民为新中国诞 生而骄傲、自豪的心情 领袖毛泽东的风采 )也展现了( )。 2、课文按( )顺序,描写了会前—— ( )——( )_群众游行 四个场面。其中详写的是( )场面。 3、“挺立、直奔、投向、瞻仰、洪流、抛”在表达 情感上的作用。 4、对偶句。 5、光明含义。 6、排比句。作用及表达什么心情? 7、写作特点。8、字音、词语。
直奔——(走向) 突出人们急切、兴奋的心情。 投向——(瞧着) 突出盼望见到主席的心情。 瞻仰——(看着) 突出对五星红旗的崇敬之情。
洪流——(人流) 突出声势大、场面壮观。
通读全文,总结一下本 文的写作特点。
(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 突出重点,有详有略的展现 一个个场面。)
学习场面描写的写作方法。 关于场面描写: 特定的地点、一定的景物、人物的活动,这三者的综 合就构成了场面。而场面描写是这三者有机结合的动态描写。那么,怎样 进行场面描写呢? ①有点有面,点面结合。场面描写必须首先写出某一个特定场合的整 个面上的情况。这如同电影中的“大全景”拍摄。场面描写不是写出面上 的情况就行了,也就是说场面描写既要写出总的轮廓,又要写出具体的人 物形象和人物活动。 ② 突出重点,写出气氛。既然是场面,必然会有很多人物,因此,就 要分清主次。详写主要人物的神情动作,略写次要人物,这样才能突出重 点。此外,还应注意把握场景,写出气氛。众多人物活动的场面,无疑会 营造出种种不同的气氛。有热闹的,有冷情的,有欢乐的,有悲哀的。真 实地再现某一特定场合下的特定气氛,有助于表现所描绘的场面的特点。 ③层次清楚,有条不紊。场面描写既要全面顾及特定场合下的各个方 面,又要重视场面气氛的渲染,常常出现人多、事多、物多、景多的情况。 因此,先写什么,怎样写才能使人感到层次清楚,就成为值得注意的问题。 常见的写法有总分顺序、空间顺序、时间顺序等。一个场面的安排究竟采 取怎样的顺序,要根据特定场面的具体需要确定。
开:创建、成立。
典:①标准,法则; ②诗文中引用的 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 ③典礼。
1).雷锋永远是大家学习的典范。( ) 2).开国大典的每一声炮响, 全场都会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 3).我知道“将相和”这个典故的来。( )
(qí ng) (niǔ) (擎起) 钮 (按钮) 擎 瞻 (niè) (zhān) (姓聂) (瞻仰) 聂
表现游行队伍声势大、场面壮观及 人们仍沉浸在兴奋中。
“光明”除了光亮外,还象征人民从此摆脱黑 暗统治,前途一片光明。
两支人流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 道走去,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
天上五颜六色的火花结成彩, 地上千千万万的灯火一片红。
这是 对偶句。
衬托出人们仍沉浸在开国大典的 喜悦气氛之中,也从侧面展现人民 当家作主的无比幸福之情。
排比句使表达更强烈。
表达全中国人民为新中国诞生 而高兴自豪的心情。
这庄严的宣告, 这雄伟的声音, 经过无线电的广 播,传到 ( )。
两股洪流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 道流去,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
两支游行队伍分头向东城西城 的街道走去,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 城。
两股洪流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 道流去,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 光明
直奔(bèn)
五更(gēng ) 天
副 协 预 播
轰 袖 膛 嗓
副 福 富 幅 辐
帜 序
袖 轴 宙
膛 蹚 螳
肃: ①恭敬。肃立 ②严正认真。严肃
协: ①共同合作辅助。协商、协办 ②调和和谐。协调、协和
肃立:恭敬庄严地立着。 瞻仰:恭敬地看。 会场上爆发出一阵( 排山倒海 )的掌声。 排山倒海:排:推开。倒:翻过来。 形容力量强,声势大。
事情发展顺序 场面描写
场面描写,就是对一个特定的时间与地点内许多 人物活动的总体情况的描写。它往往是叙述、描 写、抒情等表述方法的综合运用,是自然景色、 社会环境、人物活动等描写对象的集中表现。常 见的有劳动场面、战斗场面、运动场面以及各种 会议场面等。 场面描写要表现出一种特定的气氛, 单一的表达方式和写作手法是不够的,要 综合运 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手段,以及映衬、 象征等多种手法,这样才能使场面变成一幅生动而 充满感染力的图画。
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动 兴 奋 自 豪
阅兵式 群众游行
大典前 典礼 大典时 主体 部分 阅兵式 群众游行 大典后
领袖出现
典礼开始 奏国歌
宣告新中国成立 升旗、鸣礼炮 宣读政府公告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 30万人一齐欢呼起来。 这庄严的宣告, 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 到长城内外,传到天山南北,传到白山 黑水之间,传到大河长江之南,使全中 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