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持一村一品项目可研报告(范)
一村一品优势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一村一品优势产业发展调研报告一村一品优势产业发展调研报告的优质农产品推向市场,成为全国55家无公害农产品基地之一。
201X年我区争取到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整体推进项目,是全省6个整体推进试点县之一。
截至目前,全区新认定产地23万亩,累计达到35万亩,使无公害产地认定面积达到食用农产品耕地面积的71.8%;.freekan.新认证番茄、黄瓜、苹果、梨、枣、小米等产品21个,累计达到38个。
标准化生产规程得到推广应用,已制定红枣、蔬菜、水果、畜牧等行业标准化规程。
《榆次区优势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已编写完成,将向全区广大农户免费发放1万册,进一步规范我区农业标准化生产。
实践证明,发展“一村一品”是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有利于发挥本地优势,培养具有鲜明特色和竞争力的支柱产业;有利于跳出农业抓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实现小生产、小产品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有利于跳出农村抓发展,推进产业富村,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抓手;有利于转变思想观念,加快农民脱贫致富步伐,做强做大县域经济。
二、我区发展“一村一品”的几点体会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加快推进“一村一品”工作,关键在于抓好“四个重点”。
1、关键在于领导的重视和决心。
“一村一品”工作能否有效地推进,首先取决于领导认识的高度和工作推进的力度。
我区一开始学习推广“一村一品”经验,区委、区政府领导就高度重视,坚持把这项工作作为“执政为民、富裕农民”的重大举措来抓。
由于领导的高度重视和高位推动,“一村一品”工作专项列入了我区“十一五”规划。
实践证明,没有主要领导的重视和决心,没有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体系,发展“一村一品”就难以取得明显成效。
2、关键在于培育、引进、壮大一批能够把“一村一品”经验与本地实际结合起来,并努力付诸实践的带头人(企业)。
我们围绕培育壮大“一村一品”带头人队伍,着重抓了三项工作:一是通过培训村支部书记,带动农民实施“一村一品”。
今年2月,在由榆次区委组织部、区农委联合举办农村“两委”主干培训班,对全区农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进行集中培训,使刚刚换届的新一届“两委”主干能够迅速进入角色,当好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的领头雁,适应新时期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关于农村“一村一品”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一村一品”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第一篇:关于农村“一村一品”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日前,××农办就农村“一村一品”发展情况,组织人员到××乡镇进行调研,就加快发展××县“一村一品”作了些探索与思考。
一、现状××县“一村一品”虽起步较晚,但经过几年的发展,业已形成了洪湖(刘垦)、中童生猪,马荃山地土鸡,刘垦花生,锦江灌田杨梅,洪湖苗木花卉,杨溪大塘葡萄等一批专业乡(镇)和特色村,探索出了形式多样的“一村一品”发展模式,得到了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
今年,××县洪湖路底姜家村、锦江灌田村、马荃金庄村等12个村被列为省“一村一品”示范点;灌田杨梅基地、倪夏甘蔗基地、金庄山地土鸡基地被确定为鹰潭市十大“一村一品”重点示范基地。
(二)启示近年来,××县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发展现代农业“五化”要求,促进“一村一品”向纵深发展,取得了较好效果。
从调查情况看,我们得到如下启示:1.挖掘本地传统优势农产品潜力是发展“一村一品”的重要基础。
几年来,××县因地制宜,大力开发传统特色产品,涌现出洪湖(刘垦)花生基地1.2万亩,潢溪倪夏、金墩等村700余户种植甘蔗面积1500余亩,锦江民主等村商品蔬菜种植面积7000余亩,洪湖、杨溪的西瓜种植等专业村组。
2.实施农业招商引资是促进“一村一品”发展的有效途径。
2001年××县引进杭州蓝天园林公司在洪湖开发万亩苗木花卉基地核心区。
几年来,在其示范带动下,洪湖周边地区先后涌现出新湖苗木花卉等专业村,基地总面积达8000余亩。
去冬今春,引进浙江永康客商在杨溪乡大塘村开发优质葡萄基地400亩,极大地调动了当地群众葡萄种植的积极性,预计明年基地面积可达1000余亩,发展前景十分看好,可望在三年内发展到万亩以上规模。
3.积极创办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发展“一村一品”产业的有效方法。
一村一品汇报材料范文
一村一品汇报材料范文尊敬的评委们:大家好!我是来自某某乡的杨某。
今天,我非常荣幸地站在这里,向大家汇报我们乡“一村一品”项目的情况。
首先,我想简单介绍一下我们乡的背景。
我们乡地处某某市的腹地,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然而,由于经济起步较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乡党委、乡政府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号召,决定引进“一村一品”项目,寻找适合本地特色和资源优势的产业,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通过对本地的考察和调研,我们确定了以某某果为特色的“一村一品”项目。
某某果生长于我乡山区,风味独特、口感鲜美,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我们发现,由于缺乏统一的品牌、营销渠道和生产标准化,某某果的市场规模一直较小,利润也很有限。
因此,我们通过“一村一品”项目的引进,旨在推动某某果的加工、销售和品牌化建设,从而提升某某果的市场竞争力。
项目启动之后,我们将各村的果园整合为一个果品合作社,由合作社负责统一的果类采购、加工和销售。
我们引进现代化果品加工设备,使果品的加工环节更加高效、卫生。
同时,我们注重提高果品的品质,严格控制病虫害的发生,确保果品的安全和营养。
此外,我们还通过与市场上的大型水果超市合作,拓宽销售渠道,提升品牌知名度。
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挑战。
首先,资金是最大的问题。
由于我们乡的经济基础薄弱,部分村子的农户资金状况不好,缺乏投入。
因此,我们通过与银行、农业合作社等渠道合作,解决了一部分农户的资金问题。
其次,市场竞争也很激烈。
作为一个新兴的品牌,我们需要在市场上建立起自己的品牌形象和市场认可度,这需要时间和精力的积累。
但是,我们坚信只要我们坚持下去,努力不懈,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目前,我们乡的“一村一品”项目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据统计,我们乡某某果的总面积增加了20%以上,产量也有了明显的提升,销售量和销售额也在逐年增加。
这为改善农民收入、推动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最后,我想对各位评委表示衷心的感谢。
一村一品调查报告范文
一村一品调查报告范文一、调查背景一村一品是农村地区实现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本文以黄家村特色玉米为例,进行一村一品的调研报告。
通过对黄家村特色玉米的种植、加工、销售等方面的调研,分析其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一村一品发展提供参考。
二、黄家村特色玉米发展现状1.种植规模黄家村位于盐池县南部,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村庄。
近年来,黄家村积极推进特色玉米种植,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目前,黄家村特色玉米种植面积已达到1000亩,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
2.品种选择黄家村特色玉米品种以优质、高产、抗病性强的品种为主,如“盐池一号”、“盐池二号”等。
这些品种适应性强,生长周期短,产量高,品质优良,深受当地农民的喜爱。
3.生产技术黄家村特色玉米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如地膜覆盖、滴灌等,提高了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同时,黄家村还积极推广玉米病虫害防治技术,减少了农药的使用量,提高了玉米的品质和安全性。
4.加工销售黄家村特色玉米主要以鲜食为主,部分用于加工成玉米面、玉米油等产品。
在销售方面,黄家村特色玉米主要通过批发市场、超市等渠道销售,销售渠道较为稳定。
同时,黄家村还积极开拓网络销售渠道,通过电商平台将特色玉米销往全国各地。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1.品种单一目前,黄家村特色玉米品种较为单一,缺乏多样性。
这可能导致市场竞争力下降,消费者选择余地较小。
因此,需要加强新品种的引进和研发工作,提高特色玉米的品种多样性。
2.生产技术落后虽然黄家村特色玉米采用了一些先进的生产技术,但整体上仍存在生产技术落后的问题。
例如,部分农民仍采用传统的耕作方式,导致土地资源浪费、产量低下等问题。
因此,需要加强技术培训和指导工作,提高农民的生产技术水平。
3.加工销售能力不足目前,黄家村特色玉米的加工销售能力相对较弱。
部分农民缺乏加工技术和设备,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附加值低等问题。
同时,销售渠道也相对单一,缺乏多元化的销售渠道和品牌建设。
一村一品优势产业发展调研报告(可编辑).doc
一村一品优势产业发展调研报告(可编辑)“一村一品”优势产业发展调查报告实施“一村一品”工程,是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发展区域特色产业,创新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有效举措。
榆次区自xx年提出并倡导实施“一村一品”工程以来,就把它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地促进了特色产业基地的形成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在当前新形势下,发展“一村一品”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战略举措,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途径,是实现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手段,是培养有文化、技术知识、经营能力的新型农民的重要动力。
今年以来,我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优化发展环境,完善发展机制,提高发展质量,拓展发展空间,推动“一村一品”深入发展,推动工业富裕村、科技发展村、企业带村、生态建设村、人才,尽快夯实新农村建设的产业基础。
以下是关于我区“一村一品”发展的基本情况、经验、问题、困难和发展意见。
首先,通过培训村支部书记,推动农民实施“一村一品”。
本月,榆次区党委组织部、区农委联合组织了农村“两委”骨干培训班,对全区农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进行集中培训,使新当选的“两委”骨干迅速进入农村发展的好领导角色、农民增收,满足新时期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范、山西农业大学王文昌教授等领导学者进行了专业讲座,极大地提高了该地区0+以上农村党支部书记的思想政治素质。
石羊板村的乡党委书记徐东社,照顾每个人,卖了一只以上的羊,克服了许多困难,带头发展温室蔬菜石羊板。
两个委员会的干部由于缺乏集体收入,拿出了仅有的1万元转移支付款来支持温室建设,成为群众从心底信任的领导。
一是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行业协会,有效地相互帮助。
在实践中,我们认识到,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行业协会,可以有效提高信用担保能力,协调和规范产品市场价格,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增强市场发展能力,从而促进“一村一品”健康快速发展。
实践证明,这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灵活、务实、有效,在解决发展技术、资本、市场等问题上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实施一村一品工程促优势产业发展调研报告【可编辑版】
实施一村一品工程促优势产业发展调研报告实施一村一品工程促优势产业发展调研报告实施“一村一品”工程是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发展区域特色产业,创新经济增长方式,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一项行之有效的措施。
榆次区自201X年提出并倡导以来,把实施“一村一品”工程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有效地促进了全区特色产业基地的形成及农民收入的增加。
在当前新的形势下,发展“一村一品”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战略举措,是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是实现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手段,是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重要动力。
今年以来,我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优化发展环境,完善发展机制,提高发展质量,拓展发展空间,促进“一村一品”向纵深发展,推动产业富村、科技兴村、企业带村、生态建村、人才强村新格局的尽快形成,夯实新农村建设的产业基础。
下面就我区发展“一村一品”的基本情况、经验体会、问题困难及发展意见等,报告如下:一、我区发展“一村一品”的主要成效从201X年开始,在省、市的直接关怀、支持和帮助下,我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绿色农业特色经济和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的战略定位,按照“平川蔬菜上设施、丘陵红枣加果仁、畜牧特色抓奶牛、水果科技增效益”的结构调整思路,大力发展“一村一品”,取得了可喜成效。
据统计,从201X年实施“一村一品”以来,全区发展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0余家,形成有产业特色的专业村近100个(其中蔬菜专业村21个,水果专业村10个),带动近3万农户从事“一村一品”生产,农民从中获得纯收入占家庭年经营收入的60%以上。
农业产业化进程进程加快,蔬菜、红枣、养殖、农产品加工四大基地建设规模壮大,农业和农村经济运行步入速度最快、效益最好的区间。
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1X年开始,增长速度连续四年保持在10以上,打破了1997年以来增长幅度在5左右低水平徘徊的落后局面,实现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
先后被授予省级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试点县(区)、省级增加农民收入先进县(区)称号。
宁陕县一村一品发展情况调研报告范本
宁陕县一村一品发展情况调研报告范本一、引言宁陕县位于中国陕西省宝鸡市境内,是一个山区县份。
为了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宁陕县自2005年开始实施了一村一品发展计划,旨在通过发展农村特色产业,提升农民收入。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宁陕县一村一品发展情况,为今后相关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的形式。
通过向农民和相关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发放问卷,以了解他们对于一村一品发展计划的认知程度、支持度以及实施情况。
同时,还通过走访了解了目前一村一品项目的运营情况。
三、调研结果1.农民对于一村一品发展计划的认知程度调研结果显示,大部分农民对于一村一品发展计划存在一定的认知,有近70%的农民表示了解该计划,知晓自己所在村庄的一村一品项目。
2.农民对于一村一品发展计划的支持度70%的农民表示支持一村一品发展计划,认为该计划对于增加农民收入、改善村庄环境有积极作用。
其中,超过80%的农民认为一村一品项目为村庄带来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3.一村一品项目的实施情况在实地访谈中,我们发现目前宁陕县一村一品项目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在农田里,我们看到了生态养殖示范基地和果蔬基地的建设,这些基地将产品直接销售给市场,不仅为农民增加了收入,也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同时,在农村旅游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一些村庄通过开展特色旅游项目,如乡土文化展示、农田体验等,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带动了当地农民收入的增加。
然而,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一村一品项目在村庄之间的推广和交流不够,导致一些村庄的发展进度滞后。
其次,一村一品项目的运营模式还不够完善,村民在经营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困惑。
四、建议基于以上调研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加强一村一品项目在村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项目的全面发展。
2.组织农民参与培训,提升他们的经营管理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运营一村一品项目。
3.支持村庄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延伸产业链,增加附加值,提高农民收入。
乡村振兴一村一品调研报告
乡村振兴一村一品调研报告乡村振兴一村一品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与目的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涌向城市,导致乡村的人口流失严重,农业产业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制约。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中央政府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其中“一村一品”是核心之一。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乡村振兴战略下一村一品的实施情况以及效果,为进一步的政策制定和实施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与步骤1.调研方法:采取问卷调查、实地访谈、数据分析等方法,综合分析各方面信息。
2.调研步骤:(1)精选研究对象:根据乡村振兴战略的部署,选择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乡村进行深入调研。
(2)问卷调查:设计调查问卷,对选定的乡村居民进行问卷调查,收集他们对一村一品项目的了解程度、期望以及对政府政策的评价等方面的信息。
(3)实地访谈:根据问卷调查结果,选择一部分居民进行深入访谈,了解他们对一村一品项目的看法、感受以及推进乡村振兴的建议等。
(4)数据分析:对调查问卷的结果和实地访谈的内容进行整理和分析,形成报告。
三、调研结果1.问卷调查结果:(1)了解程度:调查发现,大部分乡村居民对一村一品项目有一定的了解,但还不够深入。
(2)期望:乡村居民普遍希望一村一品能够带来经济增长、就业机会和生活质量的改善。
(3)政府政策评价:大部分居民对政府的乡村振兴政策表示支持,认为政府应更加关注农村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2.实地访谈结果:(1)看法与感受:乡村居民认为一村一品项目对于乡村振兴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特色产业的发展带动了经济增长和农民收入的提高。
(2)问题与建议:部分居民指出,一村一品项目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项目的宣传、规划和管理方面还存在着不足。
建议政府加强宣传力度、完善规划,同时提供更多的培训和资金支持。
四、调研结论与建议根据调研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一村一品项目对于乡村振兴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乡村居民对政府的乡村振兴政策表示支持,但对一村一品项目的了解程度还需加强。
一村一品调查分析报告
一村一品调查分析报告按照农业部和省、市政府农业产业化办公室有关通知要求,为掌握我县一村一品发展现状,加快一村一品发展步伐,我县产业办组织专门人员对全县一村一品的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和深入细致的分析,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发展现状按照农业部制定的标准,这次调查的有关数据为2013年底之前。
到2013年底,我县符合专业村标准的54个,占行政村总数的% ,为农产品生产型和加工型两种。
专业村主导产业从业农户15868 户,占专业村总户数的%;专业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主导产业从业农户人均纯收入分别为11752元12223元,高出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 和%;专业村建有龙头企业的10个,建有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的13个,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33个。
54个专业村主导产业从业人员56700人,占专业村从业人员的% ;主导产业收入和销售收入分别达到124292万元和118424万元;注册商标4个,无公害认证8个,绿色产品认证3个,有机产品认证1个,省级以上名牌产品1个。
综合分析,我县一村一品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主导产业突出,围绕棉花、草莓、设施蔬菜、葡萄、食用菌、肉鸡养殖等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现已初步形成了一批专业基地、专业村和专业户。
二是覆盖领域较广,我县一村一品覆盖领域已涵盖种植业、养殖业等方面,分布在全县9个乡镇,54个行政村。
三是产业层次不断提升。
一村一品主导产业和产品规模不断扩大,标准化生产不断提升。
四是区域带动日益增强。
全县一村一品发展对区域主导产业培植、农产品市场销售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带动作用日益增强。
总之,一村一品的建设,有力的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步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调查情况看,一村一品在我县发展虽然有了良好的局面,但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一是认识不到位,资金投入不足。
对一村一品发展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升,建设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中重要作用和地位缺乏应有的认识和足够的重视。
关于XX县“一县一业、一村一品”产业发展报告
关于XX县“一县一业、一村一品”产业发展报告第一篇:关于XX县“一县一业、一村一品”产业发展报告关于宁洱县“一县一业”产业发展报告普洱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按《普洱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收集上报“一县一业、一村一品”产业工作的函》,现将宁洱县“一县一业”产业报告如下:经分析,宁洱县“一县一业”发展产业为薄壳山核桃(碧根果)。
一、把薄壳山核桃(碧根果)列为宁洱县“一县一业”产业原由分析薄壳山核桃(pecan),又名:美国山核桃,商品名:碧根果,因其坚果壳薄,光滑美观,仁丰易取,口感细腻,食味香润爽口。
果实富含蛋白质、粗纤维、胡萝卜素、钙、磷、铁及维生素B1、B2、C、E等,尤其是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60%左右,是一般核桃的4倍。
常食用能防止动脉硬化、降低胆固醇、滋养脑细胞、增强脑功能、健脑益智及润肌肤、乌须发,此外,还具有预防和治疗老年痴呆症,抗衰老,预防前列腺癌等作用,所以也叫长寿果。
适应性分析:薄壳山核桃喜热、喜水,在宁洱高温多湿环境下,薄壳山核桃表现出生长快、投产早、果壳薄、含油量高、果质细2的发展,农户最缺的就是资金、技术和产品销售渠道。
企业最缺土地和劳动力,企业在参与农村经济建设发展时最需要农户的支持和信任。
双方在村委(合作社)的协调和监督下,企业和农户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责权利分明、合作共赢,共同推动农村经济产业化发展。
云南富德核桃科技有限云南富德核桃科技有限公司利用自身优势条件,充分调动农户的积极性,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在宁洱为薄壳山核桃产业化发展量身定制了“农户+云南富德核桃科技有限公司+村委(合作社)”创新共赢的“721”合作种植模式。
(1)农户出土地出劳力,占合作种植薄壳山核桃75%的所有权、70%的收益权。
出土地:用农户的房前屋后、田边地脚及与其它作物间套种的土地,充分利用了农户的土地资源,节约用地成本,劳动成本,避免毁林开荒乱砍滥伐,保护了环境。
出劳力:负责所合作种植薄壳山核桃的日常管护。
关于发展一村一品的调研报告
关于发展一村一品的调研报告一、XX县蔬菜产业的发展现状XX县是江西省会——XX市的西北大门,是XX市市民农副产品供应的重要产地。
发展蔬菜生产,供应市、县城镇居民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和资源优势。
多年来在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XX县的蔬产业蓬勃发展,规模化、现代化、绿色环保化蔬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国家新一轮“菜蓝子”工程项目的进一步实施,2006年起,先后有11家蔬菜生产企业落户新建投资蔬产业,为我县蔬菜产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11年末,全县蔬菜种植面积13.5万亩(含藠头),播种面积18.9万亩,总产量32.4万吨,产值超7亿元,大棚等设施蔬菜栽培面积达6900余亩。
为保障市场供应,丰富市民“菜蓝子”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XX县发展蔬菜产业的有利条件及制约因素(一)、有利条件:1、区位优势明显。
我县地处省会——XX市近郊,是XX市的西北大门,交通便捷、信息灵通、市场发达。
2、具备良好的生产要素。
①、土地资源丰富,全县耕地面积85万亩;②、光、热、水、气资源能适应大部分蔬菜品种的生产种植;③、劳力资充足,全县农业人口58万,农村劳力36余万;3、经济效益良好。
蔬菜种植在种植行业有比较高的经济效益,一般是水稻种植的5-10倍收益。
(二)、制约因素:1、土地流转困难。
发展规模种植土地流转困难,很多有识之士欲投资蔬菜产业,土地流转难以一时实现。
2、市场风险高。
①、蔬菜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活鲜农产品,对采摘、上市、保鲜期限都具有较严格的要求;②、受气候条件限制,上市期有明显的“旺”、“淡”季节,供过于求时“烂菜、烂价”时有发生;③、菜农市场信息不畅,供需矛盾突出;3、劳力因素:蔬菜种植是一项劳动力密集型农业生产项目,用工量大,时效性强,且机械化程度不高,也不便机械操作。
尽管县域劳力资源充足,但随着农民工进城、劳动力价格上涨,对规模蔬菜生产用工冲击很大。
4、种植技术:蔬菜种植种类、品种繁多,不同的种类、品种的蔬菜种植技术差异性较大,农户种植技术不易掌握。
一村一品展销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
一村一品展销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总论1.1 项目名称一村一品展销中心建设项目1.2 项目承建单位酒店1.3 项目法人代表及联系方式**1.4 项目建设地址该项目拟实施地址位于县城。
1.5 项目建设规模及容一村一品展销中心是集特色农产品采购、展示、销售及信息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农产品采供企业。
主要展示和经营干鲜水果、棉纺针织、畜禽产品、粮油加工、民间工艺等十大类型, 200多个品牌,包括带把肘子、麦秸画、鸵鸟蛋雕、棒棒馍、花卷馍、馄饨馍、土布衬衫、红萝卜、蜜枣、鸡蛋、冬枣、西瓜、枣、石子馍、葡萄、芦笋、黄花菜、圣女果、温室黄瓜、哈密瓜、杏、食用菌等众多产品。
遍布我县高明、安仁、石槽、伯士、户家、冯村、下寨、西寨、沙底等18个乡镇。
计划建设展销中心500㎡,建设冷库一座、购置运输车辆20台、产品深加工等设备若干台(套),并完成展销中心场区绿化面积800㎡、硬化道路500㎡。
1.6 项目承担单位概况**酒店于2004年注册成立,法人代表是马学文。
某县一村一品特色产品展销中心建设项目是推介、加工、展示、销售某县一村一品示村、农民专业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生产的农副土特产品的专业服务机构。
公司以企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出发点,以铸造乡土产品精华为己任,围绕“根本在特色,做大在规模,做强在品牌,关键在提升”的思路,依托当地的特色资源,采用现代化企业运作方式,参照现代超市经营模式,创建一村一品特色产品和乡村旅游产品的营销窗口和平台,采取优势名牌产品代理与特色产品资源开发相结合的运作形式,重点开发已具雏形或有发展潜力的农村特色产品,通过产品质量认证、加工包装等手段来提升产品品质,通过注册统一商标来拓展销售市场,通过深层次经营来延伸农村特色产品产业链,搭建乡村旅游观光与购物相结合的市场平台,加大产业化开发和品牌建设力度,实现一村一品建设提档升级,培植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产业体系,让更多的农副土特产品变为广大消费者喜爱和信赖的特色商品,力求社会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使某县的一村一品特色产品通过这个窗口走向国外市场。
农村一村一品调研报告
【必备】心灵鸡汤作文集合10篇灰埋的天空照旧难以寻觅那曾经闪耀的繁星,漆黑的夜幕中繁华都市的车水马龙却宛如天空中的银河。
坐在书桌前看着窗外的不时射入窗棂的霓虹光线,不断变换着这间狭小闷热房间的色彩。
台灯那有些昏暗的光线,让课本中的文字显得有些慵懒扭曲。
不断翻动手边的课本发出沙沙的响声,预示着时间沙漏在不断流逝。
突然房门轻轻的开了一条细细的小缝,随着吱呀一声,有些朦胧的光线渐渐伸展,客厅中电视的嘈杂声伴随着屡屡香烟的雾气夹杂着香油散发的香气,一股脑的涌入这狭小的房间。
妈妈来到我身后,轻声对说:“就要期末考试了,别累坏了。
来喝口你嘴爱喝的鸡汤吧。
〞我看着妈妈她那白皙的面庞还是那么好看,只是鬓边不知何时多出了几缕银丝。
她将鸡汤放在桌上转身出了,屋里再次安静下来。
看着桌边那碗冒着腾腾热气的鸡汤,不由得落下泪来。
我趴在桌上看着碗中升起的渺渺烟雾,朦胧中我想到了刚入学的情景。
同样是个炎热的夏天,道边的树木的树叶被烘烤的有些蜷曲,几声无力的蝉鸣,喧嚣着对炎热天气的不满。
这天有个入学测试,测试很简单就是将桌上的橡皮泥捏成桌面上图片的造型,当时感觉非常简单。
我甚至相信我会第一个完成,但动手理论告诉我确实不是很容易的一件事。
看着身边的小同学一个个的举手示意完成了制作,我的心中不由得有些着慌,可越是着急越是做不好,这时身边的人已经开始渐渐离场并且领到了分班的卡片。
我看着窗外夕阳中的妈妈,妈妈对我笑了笑,我也对她笑了笑,转过身加快手中的工作,可是还是弄不好。
我有些沮丧的看着妈妈,她微笑着看着我眼神中充满了期待与鼓励。
我又打起了精神继续做着,这时老师走到我的身边对我说:“可以停下来了!〞我抬起头看着她那威严的表情不由得心中有些害怕。
“可以停下来了,你是最后一个了。
〞她接着说。
我放下手中的橡皮泥灰头土脸的走出教室,妈妈正微笑的看着我,我感觉有些惭愧,妈妈拉着我的手走下楼梯。
我们一路无话,等走到校门口妈妈轻声对我说:“我要是你那个年龄可能也会做不好。
一村一品优势产业发展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_2.doc
一村一品优势产业发展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建起山东无核早红葡萄温室9套、台湾洋香瓜温室8套。
温室西红柿百米单棚平均纯收入达2.9万元,占全村人均纯收入的75%。
园区典型示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辐射全区10个乡镇、4万亩蔬菜基地建设。
三是开展部门定点挂钩服务,帮扶“一村一品”发展。
区直农业部门和单位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围绕产业指导、市场开拓、资金扶持、银行贷款、引资引智、税收优惠、品牌质量、科技服务等,上下同心协力,拧成一股绳,支持“一村一品”发展。
石羊坂村2004年11月拉开了建设温室蔬菜的帷幕,对于这个贫困村来说,资金不足是影响建温室的关键问题。
为帮助农民尽快建起温室,区、乡及各部门领导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关注。
副区长宁山岗专门召开了农口部门协调会;水利局帮助打旱井、建水塔,解决了水的问题;农业中心负责帮助建沼气、滴灌;蔬菜中心抽出专人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科技局为农民培训棚面集雨技术,并解决了高压电;乡政府帮助村民办贷款,每户贷给8000元;结对子单位贝斯特公司捐助了3万元;驻村扶贫单位晋中建设局的刘巨荣个人捐助4000元。
园区一期工程100万元投入中,就有30万元来自四面八方的支援,使这个贫困村的31户农民在去年10月建起了温室。
4、关键在于推进“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形式,始终将致富农民作为根本出发点。
发展“一村一品”,目的是为了致富农民,关键是龙头企业的带动和突破,要害是产品与市场的对接、农户与公司的对接。
我们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因地制宜选择项目、确定产品、培育产业,着重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通过公司、基地带动农户搞特色经营,推动“一村一品”的实施。
该基地由晋中市富通绿色农产品有限责任公司建立,是一个集农业技术推广、试验、示范为一体的新型农业服务基地。
该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利益经营方式,以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为依托,引进国内外100多个新品种,经营户辐射榆次10个乡镇和太谷、平遥等周边县市,种苗推广面积达到36000多亩,产品行销8个省市。
合浦县“一村一品”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合浦县“一村一品”发展情况调研报告为了积极配合北海市创建特色农业示范市的创建工作,更好掌握我县“一村一品”发展现状和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研究和探索加快我县“一村一品”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现对我县发展“一村一品”的情况进行调研报告如下。
一、发展现状和主要特点全县管辖13个镇2个乡,255个行政村,总人口78万人,耕地78.58万亩,乡村农户18万户,农业人口78万人,乡村从业劳动力44万人。
2009年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70918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301元。
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深化升级,全县以发挥资源、传统和区位优势为前提,围绕主导产业和产品发展,以推进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和市场化建设为主要内容的“一村一品”发展,取得良好开端,在局部地域已形成主导格局。
据调查统计,到2009年底全县“一村一品”专业村发展到10个,仅占行政村总数的3.9%,全是农产品生产型的专业村。
专业村农户数9000户,专业村主导产业从业农户6500户,占专业村农户数的72.2%;专业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主导产业从业农户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4930元、5240元,高出全县平均水平14.6%、21.8%。
综合分析,全县“一村一品”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1、充分利用我县资源优势发展主导产业。
我县地处广西南端,北部湾东北岸,临近东南亚诸国,处于大西南、海南及东南亚的中枢位置,地理位置优越。
我县属亚热带季风性海洋气候,年平均日照时数1921小时,年均气温22.4℃,极端最高气温37.7℃,最低气温-0.8℃,年总积温8181℃,无霜期358天,县内大小河流93条,年均降雨量1663毫米,相对湿度75~86%。
全县有9个镇地地处沿海,海岸线长308公里,0~10米等深线海域2.93万公顷,海滩涂2.7万公顷。
正是由于有这等资源优势,我县“一村一品”由过去以种植业为主向种植业、养殖业、水产业发展,种植业由过去以粮食生产为主向粮食与经济作物并举转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扶持一村一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综述(一)项目概况(二)项目研究结论m3(三)研究依据和范围二、项目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mm- 10 -(一)项目建设的背景1、我县水库移民面临着致富难的困境。
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水库移民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难点。
水库移民生存条件恶劣,人均耕地不足0.3亩,条件恶劣,资源匮乏,贫困面大,如何帮助库区移民发展生产、提高库区移民收入,对促进库区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十分重要和深远的意义和作用。
2、项目建设的目的和意义。
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绿色、生态、安全食品逐渐被国民接受和爱戴,呈现出巨大商机,市场前景广阔。
我国地少人多,农业设施立体高效栽培是已经成为全国范围内的重要栽培措施之一。
项目建设能够合理有效地利用有限空间, 生产出生态、安全、健康的农产品,创造出更高的经济效益,帮助库区移民提高经济收入,加快广西区人民政府提出的《广西农民人均纯收入倍增计划》的实现。
2、水库移民、项目实施单位的基本情况项目坐落于大埔电站库区和知青城建设规划区,有库移民户172户,有110户水库移民参与项目实施,占水库移民总户数的64%。
2013年,为提库区移民经济收入,大埔电站库区联合知青城建设规划区,借势国家、自治区、柳州市深化改革,搞活土地流转,发展现代集群农业和农业观光旅游,创建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打造“一村一品”产业格局,建设富裕、美丽、和谐库区的战略导向,依托政策和项目驱动,抓住县委、县政府规划建设知青城的契机,以打造大学生创业园区和知青农耕体验区为起点,积极融入知青城建设板块,通过土地流转,整合集中100亩连片田地,创新经营理念,推行组织化、集约化、产业化、现代化生产模式,应用生态技术管理,发展种植100亩设施优质葡萄,并按照立体化套种高端优质草莓。
项目由柳城县红玫瑰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组织实施。
合作社于2014年经过法定程序登记成立,目前有会员110人,会员均是库区移民,与广西知青文化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合作联营,经营运作顺利,基础条件优越,开发潜力巨大,市场前景可观,发展后力强劲,能够逐步打造成为现代的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从而影响带动库区移民和周边农民增收致富,促进就业创业,符合新常态下中央经济转变方式、调深结构、创新驱动的发展导向,显现出较强的发展生命力,能够打造为库区建设的一大亮点工程。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1、传统农业限制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提高库区农业产业经济效益势在必行。
长期以来,传统农业一直存在着“四低”问题。
即资源利用率低,劳动生产率低,科技含量低,整体效益低,移民群众想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来实现脱贫至富的愿望非常强烈。
确保库区移民的正常生产、生活、保障库区移民的稳定性,帮助库区移民搞好生产、培育库区移民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库区移民经- 12 -济已成了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的共识,如何提高库区移民收入,加快经济发展,成为我县移民安置工作的重中之重。
因此,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由传统农业向质量效益型农业转变,大力发展经济效益高的农业产业、尽快提高移民收入水平势在必行。
2、项目建设将有效引导农业产业经营由传统模式向现代经营方式转变,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库区移民的经济收入,加快实现水库移民收入倍增计划。
葡萄、草莓产业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朝阳产业,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项目通过葡萄、草莓设施立体高效栽培基地建设,加以正确的市场引导和产业的科学配套发展,带动库区移民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将会对我县库区移民的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解决农村农民经济收入无法再进一步提高的难题,使农民不再增加土地的情况下大幅增加收入,实现水库移民收入倍增计划。
3、项目实施具有良好的市场、政策和组织支撑。
本项目以提高果品为中心,以高端优质的葡萄、草莓种植为主线,以不断扩大葡萄、草莓立体化种植园规模为方针,同时引进和应用现代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模式,项目在规划上有保证。
项目在柳城县水库移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领导小组领导下,由项目单位成立财务组、工程技术组,具体负责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和组织实施管理,保证项目能够按计划顺利实施。
项目依据建设宗旨和设计原则,开发实施是建立在规划先进性,条件可行性,生产适应性,风险弹跳性的基础上,围绕经济效益为中心,库区移民增收为目标,把项目开发与群众致富紧密结合起来,把项目开发与改善生态环境紧密结合起来,促进了农业生态良性循环,不仅绿化、美化环境,又促进就业和创业,加速库区居民致富步伐,带动一方经济发展和一方群众致富,实现党的惠民政策造福于民,促进改革发展成果共享。
综合评价的结果显示,项目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上是可行的。
三、市场供求状况分析与预测第一,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虽然当前经济进入新常态,但中国经济减速不减势,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升。
随着人民消费观念的转变和消费能力的提高,消费者对葡萄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发展满足高收入消费者需求的绿色、生态、安全高效的果品前景广阔,种植中高档葡萄正成为越来越多的老百姓的选择。
因此,项目区生产的绿色无公害高端优质葡萄、草莓必将越来越受到消费者欢迎。
预测未来十年,我国葡萄人均消费量有可能达到世界平均水平,年产量将达1200万吨,种植面积要扩大到1500万亩,可见国内葡萄发展空间较大,只要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利用国内劳动力成本较低的优势使生产成本低于国外葡萄,既可占领国内市场,还可出口占领部分国际市场。
第二,随着知青城旅游区和库区旅游区的发展,将有越来- 14 -越多的各地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把高端优质的葡萄、草莓品牌培育打造出来后,游客作为活的广告,又将吸引更多的消费者,继而形成大的消费群体,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在生产和销售上实现高端大气上档次,以现代农业经营模式而受到上级和社会的关注和推介,进而有信心建设升级为自治区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项目,依靠项目的整合和助力,加快推进项目产业的发展。
第三,广西是中国最大的冬葡萄生产基地,产地以桂林兴安、柳江县为主,产品远销我国各地,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2013年至2014年,柳城县在蜜桔产业衰退的背景下,及时调整产业结构,承接了兴安、柳江的冬葡萄产业优势,以发展生态、高效、安全的设施葡萄、草莓立体生产模式而迅速崛起,产品以品质取胜,在市场上供不应求。
葡萄高售价达20元/公斤,草莓最高售价达60元/公斤,经济效益显著。
葡萄、草莓可当年种当年产生效益,且产值高,葡萄在6-12月上市,草莓在11月至次年3月上市,既实现我县水果周年生产,又解决农民因种植蜜桔前期无收入难题,从而调动库区居民参与发展该项产业的积极性,逐步发展形成以项目区为核心的千亩、万亩连片产业区,继而推动该项产业在柳城发展,从而调优产业结构,形成大产业格局,加快库区和周边农民致富。
四、项目区概况(一)项目地选择项目区位于大埔电站库区享受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大埔镇洛崖社区洛崖街六队。
(二)项目区资源条件1. 自然环境优势:项目区地处低纬度,土地面积约100亩,地块平整、连片,土壤肥沃,气候属亚热带季风区,年日照总时数1789小时,年平均气温20.70C,极端最高气温为39.10C,极端最低气温为-1.30C,年平均降水量1095毫米,年无霜期327天,光热充足,降雨充沛,田边紧靠小河,排灌十分便利,非常适宜种植葡萄、草莓等亚热带经济作物。
2. 交通区位优势:项目区位于柳城县大埔电站库区的古镇水乡洛崖社区和4A景区知青城内,距柳城县城7公里、距工业柳州市区57公里,紧临融江河畔,有250吨泊位码头,沿江经柳州到广州,经马大二级公里到汕昆高速公路(宜柳路段)交换口仅24公里、到三北高速交换口仅8公里、到209国道仅17公里。
有利于依托便利发达的水陆交通优势,开辟快捷的运输渠道,加快对接产业区,利于各级各地到项目区考察、交流、观光。
项目区位于库区中心,可影响库区周边的37个村庄,带动库区移民19833人发展产业,将起到很好的核心辐射示范作用。
3. 资源整合优势:大埔电站库区已经纳入国家级移民库区旅游示范区项目;知青城是县委、县政府作为打造特色文化而重点打造的战略项目,已经上升为广西农业观光示范点建设项目,发展为国家4A景区,是中国首个开放式、互动性的“知青”文化创意产业公园,被誉为“中国第一知青之城”,成为柳州市百万市民节假日休闲重要目的地和500万华南“知青”的欢聚地,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和广阔发展前景,葡萄、草莓基地以知青农耕体验区,作为重要板块纳入知青城项目整体规划中;知青- 16 -城是柳州市的党员现代培训示范基地和综合党建示范建设区,葡萄、草莓基地已经成为重要的现代农业产业的培训和实践基地。
因此,通过各个项目的挂靠、整合,尤其是依托知青城的影响带动,吸引国家项目投放、招引商家投资,可加快推进葡萄、草莓项目区的建设,容易在短期内产生效益。
4. 建设基础优势:项目区于2013年通过土地流转,将农民的零散土地整合,依托大学生创业园区建设现代农业观光葡萄、草莓采摘园,采用黄板、杀虫灯、滴灌等新技术,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使产品达到绿色产品。
已经建立形成了广西知青文化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柳城县红玫瑰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等为链条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搭建起“智囊团队引导+部门项目推动+经济能人带动+大学生入股体验+创业基地实践”的“五位一体”创业联营平台,实现大学生创业、生态文化旅游、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三赢的局面。
5. 产业发展优势:项目区将实行葡萄套种草莓的立体化种植模式,可使土地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大大提高土地产出效益。
葡萄主要是阳光玫瑰、黑提等近10个高端优质的品种,草莓主要是红颜品种,通过结合旅游观光,把葡萄、草莓打造为旅游产品出售,又可进一步开拓销路,提高产品价格,激励库区居民发展做大产业,增加库区居民收入,加快致富步伐。
(三)项目区社会经济状况项目区所在的大埔镇为城关镇,是柳城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
大埔镇地处融江河畔,融江顺境而下,上可达贵州,下通广州、香港。
沙六二级公路和三北(三江至北海)高速穿境而过,东接209国道,西接西南出海大道,县城距汕昆高速公路(宜柳路段)马山入口20公里。
全镇辖3个社区,18个村民委,106个自然屯。
总面积233.4平方公里,耕地6.8万亩,其中水田3.3万亩。
总人口6.5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96万人。
农业经济以糖料蔗、桑蚕、水果为主,分别为糖料蔗6万亩、桑蚕1.3万亩,水果5万多亩,水果品种主要有蜜桔、脐橙,建立有规模化的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老都六的香芋远近闻名,保门莲藕远销区内外,邬家生态果园引来八方客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