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普陀区2016届高三12月教学质量调研语文试卷
上海市普陀区2016届高三12月教学质量调研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普陀区高三质量调研化学试卷 2015.12考生注意:、本试卷满分 分,考试时间 分钟。
、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或写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纸上用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纸正面清楚地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
、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 位。
相对原子质量:☟ ☠ ☞ ☠♋ ♑✌● ●- - ♋ ☞♏一、选择题(本题共 分,每小题 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能在稳定人体血液的☐☟中起作用的离子是✌.☠♋ . ● .☟ .☞♏ 、已知Cl 3517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氯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为 .氯元素的某种同位素的质量数为 .氯元素的中子数为 .氯原子的质量为 、水溶液受热不能分解的物质是✌.☟● .☟☠ . ♋☎☟ ✆.☠♋☠、下列对有机物的性质描述正确的是✌.含有羟基的有机物都能与醋酸发生酯化反应.氨基酸、乙酸和苯酚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醇类、卤代烃都能发生消去反应.除饱和烃之外的其他烃都能发生聚合反应、 年 月 日天津港国际物流中心内某公司的危险品仓库发生严重火灾,涉及的危险品包括压缩液化气体、电石和过氧化物等。
以下灭火方法正确的是✌.使用大量水 .使用泡沫式灭火器 .使用黄沙 .使用干粉(☠♋☟ )二、选择题(本题共 分,每小题 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能用共价键键能大小解释的是✌.还原性:☟✋>☟☞ .溶解度:☟☞>☟✋.沸点:☟☞>☟✋ .分解温度:☟☞>☟✋、勒沙特列原理是自然界一条重要的基本原理。
下列事实能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气体受压缩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对 ☟✋☎♑✆☟ ☎♑✆✋ ☎♑✆平衡体系加压,颜色迅速变深.合成氨工业采用高温、高压工艺提高氨的产率.配制硫酸亚铁溶液时,常加入少量铁屑防止氧化、下列各组物质均属于分子晶体且均为化合物的是✌.☠☟ 、☟、 ☟ . ● 、 、✌●● . 、 ♓ 、 . ● 、☟ 、☠♋ 、其它条件不变时仅升高温度,一定增大的是✌.强碱在水中的溶解度 .吸热反应的热效应.化学平衡常数 .盐类水解程度、对右图装置(铁的防护)的分析正确的是✌.甲装置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乙装置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一段时间后甲、乙装置中☐☟均增大.甲、乙装置中铁电极的电极反应式均为: ☟ ♏❼☟ ❻、《✋⏹☐❒♑♋⏹♓♍ ⍓⏹♦♒♏♦♏♦》中有一种制备某干燥、纯净气体的装置如下。
上海市普陀区2016届高三地理12月教学质量调研试题综述
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普陀区高三质量调研考试地理试卷本试卷共11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全卷包括两大题,第一大题为选择题,第二大题为综合分析题。
考生注意:1.答卷前,务必在答题纸上用钢笔或圆珠笔清楚填写姓名、考号等。
2.答案必须全部涂或写在答题纸上。
一、选择题(共60分,每小题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一)我国计划继“天宫一号”、“天宫二号”成功发射之后,在2018年前后,发射空间站的核心舱,逐步建立自己的空间站。
1.我国的四大航天发射中心各自相对的优势条件是A.海南文昌,地球自转线速度小,可节省燃料B.四川西昌,无人区面积广,发射后残骸不危及人们安全C.山西太原,交通方便,便于运输大型发射载体D.甘肃酒泉,降水少,晴天多,适合卫星发射的时间多2.太阳活动对空间站可能产生的影响是A.太阳活动会在空间站引发极光现象B.太阳黑子比耀斑对空间站的影响大C.太阳活动可能会影响空间站的安全及地空联系D.太阳活动对空间站的影响基本可以忽略(二)目前中国城市化的最大问题就是外来人口的市民化问题。
下表反映的是我国近年来城市化进程中的部分相关数据。
注:(1)城镇化率是城镇常住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包括了在城镇生活的农业户籍人口。
(2)户籍人口比率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是拥有城镇户籍(市民)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3)举家迁移比率=农村举家迁移到城镇的家庭数÷农村拥有城镇化迁移人口的家庭总数×100%,它反映了家庭城镇化水平。
3.据表分析,2002~2012年间我国城镇化的特点是A.2002年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较慢 B.个体城镇化快于家庭城镇化C.城市化水平已处于较高阶段 D.农民工大多举家在城镇生活4.据表分析, 2002~2012年间我国城镇化比较突出的现象是A.城市人口增长较快 B.交通拥堵日益加重C.城镇土地扩张较快 D.环境污染逐步加大(三)秋末,南方某学校组织学生在下图所示地区野外活动。
上海市七校2016届高三语文上学期12月联合调研考试试题
2015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教学调研 (2015.12)语文试卷一、阅读下文,完成1—6题(17分)⑴“如果科学的意义是发现世界的真实情况并加以解释,你必须在发现了某些情况之后,才能问它对我们是否有用。
在此之前,如果你去问那些还在‘发现’过程当中的人,‘你研究的东西有什么用’,他们估计也不好回答。
”⑵在被多次问及“学这个有什么用”后,陶衍,剑桥大学心理语言学专业内隐学习的学生,这样诠释他对科学研究的终极理解——科学,是一个累积的过程。
⑶走在伦敦城外的牛桥,就听到不少当地人抱怨“大环境不好”:象牙塔弄丢了“科学”,越来越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有人说,这是“火车”造的孽,以火车为代表的现代交通方式,将都市的声色犬马引入曾经远离尘嚣的知识净土;再以后,一颗名为“功利主义”的种子埋入人心,对学术的追求不再纯粹,商业、金融等应用型专业成为大众追逐的宠儿。
⑷但是,仍有一群人,在求索一些最基础的、或在世俗看来“无用..”的学科。
⑸很多时候,陶衍不太愿意和别人交流自己的专业。
“许多人听不懂,我也更怕被人问,‘学这个有什么用?’”⑹所幸,身处剑桥,陶衍并不觉得自己是“异类”。
自100多年前,这里就是“异类”的集聚地——大家只做学术,不关心“有用”。
⑺打开牛剑的故事集,到处充斥着“不可知论”者的传说:对一切不可知的东西都充满好奇,追根溯源;裹扎“怪行”,亦不足为奇。
⑻跑到剑桥大学学习神学的达尔文,在南美洲近5年的考察后竟引发了一场世界观的革命——《论物种起源》。
发现DNA的双螺旋结构的克里克和沃森,当时只是试图通过对大脑的研究,查出“灵魂到底是什么”。
还有埃塞克·牛顿,一个苹果,促成他的划时代著作《数学原理》。
⑼为什么这些不算发达的乡村会如此密集地诞生那么多精英?许多人试图寻找答案。
这里的老师和学生告诉记者,或许就是对“未知的尊重”。
⑽如同在18世纪的头10年中,剑桥三一学院的学生要学习《人类理解论》、《上帝创世智慧》、《读史方略》等等,他们还要学习几何学。
2016年上海市普陀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附答案)
2016年普陀区高三年级第二次质量调研(语文试卷)(二模)2016.4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阅读部分80分,写作部分7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学生答题全部做在答题纸上。
3.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阅读(8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题(18分)①研究中国建筑可以说是逆时代的工作。
近年来中国生活在剧烈的变化中趋向西化,社会对于中国固有的建筑及其附艺多加以普遍的摧残。
虽然对于新输入之西方工艺的鉴别还没有标准,对于本国的旧工艺,已怀鄙弃厌恶心理。
自“西式楼房”盛行于通商大埠以来,豪富商贾及中产之家无不深爱新异,以中国原有建筑为陈腐。
他们虽不是蓄意将中国建筑完全毁灭,而在事实上,国内原有很精美的建筑物多被拙劣幼稚的——所谓西式楼房或门面——取而代之。
主要城市今日已拆改逾半,芜杂可哂,充满非艺术之建筑。
纯中国式之秀美或壮伟的旧市容,或破坏无遗,或仅余大略,市民毫不觉可惜。
雄峙已数百年的古建筑,充沛艺术特殊趣味的街市,为一民族文化之显著表现者,亦常在“改善”的旗帜之下完全牺牲。
这与在战争炮火下被毁者同样令人伤心,国人多熟视无睹。
盖这种破坏,三十余年来已成为习惯也。
②中国建筑既是延续了两千余年的一种工程技术,本身已造成一个艺术系统,许多建筑物便是我们文化的表现,艺术的大宗遗产。
除非我们不知尊重这古国灿烂文化,如果有复兴国家民族的决心,对我国历代文物,加以认真整理及保护时,我们便不能忽略中国建筑的研究。
以客观的学术调查与研究唤醒社会,助长保存趋势,即使破坏不能完全制止,亦可逐渐减少。
这工作即使为逆时代的力量,它却与在大火之中抢救宝器名画同样有急不容缓的性质。
这是珍护我国可贵文物的一种神圣义务。
③如果世界上艺术精华,没有客观价值标准来保护,恐怕十之八九均会被后人在权势易主之时,或趣味改向之时,毁损无余。
在欧美,十九世纪以前,古代艺术的破坏,也是常事。
2016上海市十一校高三12月联考语文试卷
上海市十一校2016届高三12月联考语文试卷(三林、上南、南汇一中、大团、周浦、曙光、嘉定二中、张堰、莘庄、朱家角、曹杨)一、阅读8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6题(17分)在声音中发现城市①先有城市,后有城市声音。
当代环境美学家阿诺德·伯林特提出:“工厂的声音、交通的噪声、广播和录音机的声音与人声共同构成了立体的听觉环境,这种声景广泛存在,墙壁也不能阻隔,一切事物都处于声音的包围之中”。
伯林特可以被看作是“现代城市声音”研究的始作俑者。
在那些熙熙攘攘、瞬息万变、此起彼伏、有序或无序的城市声音中,是否具有普遍的规律及更高的价值?这就是今天我们要讨论和交流的问题。
②与宁静的大自然和乡村相比,城市本身是一种结构复杂、功能多样的矛盾组合体。
一方面,它是理性的,人们必须遵守各种法规、程序、条例、规则等;另一方面,城市又是感性的,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色彩、声音、味道和不透明的心理活动,这两方面既相互叠合、交织、缠绕,又相互排斥、矛盾、斗争,使城市不断陷入困境和危机,同时也激发出城市特有的活力和创造力。
依托于听知觉,并同心理、意识紧密相连的“声音”,是人在城市中每时每刻都不能脱离的感性工具和桥梁,就此而言,“城市”和“声音”的关系自然非比寻常。
但我们首先面临的问题却是:“声音”怎样才能成为城市研究的对象?③首先,需要讨论“声音”和“语言”谁更重要。
和常识相反,在中国古代有“言外之意”一说,所谓“言”是“符号”,而“意”则是以“声音”为载体的内容和意义。
这表明“声音”不仅不能等同于“符号”,还往往蕴含着比后者更真实的意图和更重要的意义。
奥地利哲学家马赫把“实体”等同于“感觉”,尽管有些“过犹不及”,但至少可以使人重新认识感觉、语言和实体的关系,即包括听觉在内的人的感觉,在现实实践中绝不是无足轻重的。
④其次,还要讨论一下“视觉”和“听觉”谁更重要。
现代科学告诉我们,人类有99%以上的信息是通过视觉和听觉获取的。
2016届高三12月联考试卷
• (3)①严肃认真,爱子情深。如不让孩子听大人谈话,及 链接中的相关内容。 • ②狂傲固执,不通人情世故。如信手拈来一些翻译家谬 误的例子,不留情面。 • ③虚心求进,从不自满。如对翻译工作无限认真,不懈 地虚心求进,不满足于现在,向朋友虚心请教。 • ④为人随和,从谏如流。如,和周煦良同志合办《新语》 不摈弃外行钟书的意见。 • ⑤关心国计民生。(答对3点给满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 酌情给分)
• 8.本诗前四句通过运用“搴”“弄”等动作描写和“畏” 等心理描写的手法,(2分)塑造了一个酷爱兰花、赏玩 秋 月、归宿云间的高洁闲适、超凡脱俗的隐士形象。(3 分) • 9.一“朝”一“暝”表明诗人整日徜徉于山中,表达了 诗人对山中超越尘世的悠闲隐逸生活的喜爱;“搴 兰”“宿云 际”“弄石上月”表现了诗人的高洁情怀; 中间四句表现诗人对山中夜景的欣赏和感悟;“谁与 伐”“徒晞发”表 明无人和自己一起欣赏此种美景,因 而诗人内心充满了孤独与遗憾。(答对3点给满分)
• 12. (1)DE(答对一项给2分,全对给5分) • 解析:A项,没有心理描写。B项,梅馥的做法是丈夫盛 怒时的一种缓冲,不涉及孩子的教育问题,更不是 “表 里不一”。C项,没有“不满”;“专制”错误。) • (2)①通过对比,表明世人对他的不理解。他其实并不是 高高在上,不是不屑顾视地下的泥淖;相反,只是不 善 在世途上圆转周旋;②表现出当时的世情险恶,而他孤 弱可怜,无以自卫,渺小得像一只老鼠;③将书斋比 作 自己安身的“洞穴”,于书斋巾潜心翻译工作,于洞口 窥望外面的大世界,表现出他虽有几分无奈,却又时 刻 关心国计民生。(每点计2分,意思对即可)
• (3)划线句子是对家珍神态和动作的细节描写,细腻传神,极
富表现力。(2分)文中描写“眼睛一动不动地 看着”“定 定的像是快从眼眶里突出来”“一颗泪水都没有掉下来”, 表现出失去女儿后家珍的极度悲痛,有力 透纸背的效果。 (2分)而“看着风霞”“手在脸上和头发上摸着”则淋漓尽 致地表现了母亲对女儿的细腻而 温柔的爱。(2分) • (4)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深冬时间和严寒背景。②成为文章线索, 推动情节发展,由下雪至雪花、雪珠,再到雪 停,完成一个 循环过程,使得结构完整。③以自然环境巾的“雪”渲染凤 霞死时的凄凉氛围,使环境与人物当 时的心境相呼应,表达 悲哀的情感,象征人物命运的凄凉。④烘托人物形象,用 “雪”来表达纯洁美好的人 性。(每点计2分)
上海市七校2016届高三上学期12月联合调研考试语文试题.doc
上海市七校2016届高三上学期12月联合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1、第⑷段中加点字“无用”在文中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2、全文依次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方面概述牛剑的学院特征。
(3分)3、把下列语句组织起来填入第⑴段的方框处,语意连贯的是()(3分)①难道让后人再走一遍?②对很多从事学术的人来讲,发现这个世界、了解这个世界,本身就是一个崇高的事业,③退一步讲,就算后来证实非常没有用,④不需要去考虑万一发现的东西没有用怎么办。
⑤我们现在不走点弯路,A、⑤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①C、②④③⑤①D、④③②⑤①4、下列有关“学科交叉”的表述准确的一项是()(3分)A、内隐学习说涉及心理学、神经学、语言学这三门学科。
B、有时,经典的数学公式需要富有逻辑的文字来辅助。
C、让不同专业的人在一起相处并交流学习是牛剑学院的传统。
D、剑桥三一学校图书馆的4尊石像是学科交叉的典型。
5、文章第(21)段中典故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6、根据文章关于“有用”、“无用”的观点,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4分)【答案解析】1、(2分)没有显现功利效果和实际产出的知识。
2、(3分)非功利性的学科交叉注重基础学科3、(3分)C4、(3分)C5、(2分)用典故形象表明了“知识就是力量”是牛津大学崇尚知识的集中表现。
6、(4分)概念解释1分,指出现实弊端1分,结合实例分析2分。
2阅读下文,完成7-11题。
(19分)童年随之而去(节选)木心(节略部分内容提示)母亲、姑妈等人在睡狮庵请和尚做佛事。
“我”随着在山上呆了一段时间后,天天吵着要回家,终于----- (1)回家啰!(2)走出山门时,回望了一眼---睡狮庵,庵是小的啊,怎么有这样大的庵呢?这些人都不问问。
 (3)家庭教师是前清中举的饱学鸿儒,我却是块乱点头的顽石,一味敷衍度日。
上海市普陀区高三12月教学质量调研物理试卷(无答案).pdf
物体从静止开始移动,平均功率为
A)4P
(B)16P
(C)32P
(D)64P
16.将小球A从地面以初速度vA0=8m/s竖直上抛,同时将小球B从一高为h=2m的平台上以初速vB0=6m/s竖直上抛,忽
略空气阻力。当两球同时到达同一高度时,小球B离地高度为
(A)1m
(B)2m
(C)3m
(D)4m
m/s。
24.如图,水平圆的半径为R,两直径AB和CD垂直,O为圆心,OP是过圆心的竖直线。圆上A、B、C、D四点处各分布
着四个带电量均为q的正电荷,把一个带电量也为q的带正电的小球(看作点电荷)放在OP上的Q点,小球刚好能静止
,Q点到圆心O的距离也为R。现把此小球从Q点上方的E点静止释放,小球能运动到Q点下方的最低点F(E、F点未画出
9.双人滑运动员在光滑的水平冰面上做表演,甲运动员给乙运动员一个水平恒力F,乙运动员在冰面上完成了一段
优美的弧线MN。vM与vN正好成90°角,则此过程中,乙运动员受到的恒力可能是图中的
A)F1
(B)F2
(C)F3
(D)F4
10.如图,杠杆OA的B点挂着重物G,A端用细绳竖直挂在
圆弧形架且A点与EF的圆心重合A)逐渐变大
b a B d O′ O A B O′ O A B A B C D 丙 位移传感器 (A) 小车 位移传感器 (B) 钩码 轨道 小车 位移传感器 (B) 钩码 轨道 位移传感器 (A) 力传感器 F/N 3.0 a/m·s-2 1.0 2.0 4.0 2.0 6.0 4.0 0 5.0 ① ② ③ ④ 丙 乙 甲
gB)四颗地球卫星b的最C)c在4小时内转过的圆心角是D)d的运动周期有可能是20小时
1.某一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中AB段所示,关于导体的电阻,说法正确的是
2016届高三教学质量调测语文试题
2016年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调测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题卷分四部分,全卷共8页。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填写在答题卷上。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下载.(zài) 颠簸.(bǒ) 按捺.(nài) 汗流浃.背 (jiā)B.惩.罚(chéng) 躯壳.(ké) 洼.地(wā) 熏陶渐.染(jiān)C.翘.楚(qiáo) 祛.寒(qū) 翩跹.(xiān)身陷囹圄.(wú)D.押解.(jiè) 与.会(yù) 编辑.(jí) 以儆.效尤(jǐng)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中国人素有这样的消费习惯:只愿意为有形的实物付费,不愿意为无形的智力卖单。
例如,很多患者认为诊断不值钱,药品才值钱;技术不值钱,耗材才值钱。
B.天下奇观双乳峰下有连绵的肥田沃土,有呈玉带状的三岔河水浇灌,养育了这一方的百姓,繁演了这一方的后代,使双乳峰下的布依风情更具有神秘色彩。
C.丹霞山阳元石30万年来傲然直指苍穹,带着饱满的张力一柱擎天,笑看群山伫立天地,坦然接受日月的洗礼和信徒的膜拜,这样的景观让所有游客惊叹不已。
D.长期的文化积淀,笃实的心性沉潜,古典精华的守护,使他在喧嚣鼎沸的书坛赢得了认同;尤其是于经典处发韧,从自然中得法的行书更是获得行家的赞许。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仅凭自己武断的解释来判断自己国家的历史并满足于其中,不仅助长狭隘的国家主义的派生,于是..增强从现实世界孤立出去的意识。
B.素有黄金通道之称的万里长江,挟裹着历史的沉淀,由此奔腾入海,水天相接,烟波茫茫,好一派蓝天辽阔..、沧海浩瀚的壮丽景象。
C.面对高校校园内明显高估大学生信贷能力的网贷乱象,不能再等闲视之....,应该做到对症下药,强化源头预防,扎紧网贷制度的篱笆。
2016届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
高三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答题前,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考生作答时,将客观题答案按题号顺序答在答题卡上,主观题答案答在答卷纸上。
第I卷阅读题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同其他林木相比,竹子颇有一些独特之处,如虚心、有节、清拔凌云、不畏霜雪、随处而安等等。
这些特点,很自然地与历史上某些审美趣味、伦理道德意识发生契合,进而被引入社会伦理美学范畴,成为君子贤人等理想人格的化身,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不仅春风得意的封建宠儿常常以竹来互相吹捧或以竹自诩,那些落泊荒野的书生和隐居“南山”、待价而沽的名士,也普遍寓情于竹、引竹自况。
在这种独特的文化氛围中,有关竹子的诗词歌赋层出不穷,画竹成为中国绘画艺术中一个重要门类,封建士大夫在私园、庭院中种竹养竹以助风雅,亦成为普遍风气。
最早赋予竹以人的品格,把它引入社会伦理范畴的,要算《礼记》了。
《礼记•祀器》中说:“……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如松柏之有心也。
二者居天下之大端矣,故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
”魏晋时期政治局势反复无常,文人士子意气消沉,以阮籍、嵇康为代表的一批失意文人,为逃避现实,不与当权者合作,遁隐竹林,借竹之高标、清姿佐己之风流,在当时社会引起很大震动,对后代封建文人的行止也产生了莫大影响。
可以说,敬竹崇竹、寓情于竹、引竹自况,竹林七贤乃是“始作俑者”。
自此以后,中国的文人士大夫便与竹子结下了不解之缘。
晋室东渡之后,文人士子大量南逃,南方秀丽的山水将他们从对现实的迷惘、懑闷中解脱出来。
他们纵情山水,远离尘嚣,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广袤的竹林正是他们托身、浪迹之所,竹子清丽俊逸、挺拔凌云的姿质令风流名士们沉醉痴迷。
一时间,闻有好竹即远涉造访而不通名姓者有之,种竹十顷栖居林中者有之,对竹啸吟终日不辍者亦有之,王徽之、张廌、翟庄、袁粲等,是其中风流最著者;王徽之乃至声称:不可一日无此君!这一时期,文人雅士赋竹、赞竹,为竹作谱,蔚成风气。
2016届高三12月第三次联考语文试卷解析
2016届高三12月第三次联考语文试卷1.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卷密封区内填写班级、学号和姓名;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光纤(xiān)攻讦(jié)潜规则(qiǎn)泥古不化(nì)B. 谄(chǎn)媚压轴(zhóu)一溜(liù)烟间不容发(fà)C.复辟(bì)晕船(yùn)瞭望台(liào)沆瀣一气(hàng)D.木讷(nè)剽(piāo) 悍引吭(hánɡ)高歌飞来横(hénɡ) 祸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经过大动作的反赌扫黑行动,扭曲、丑恶的足坛歪风邪气被重拳击破,盘根错结的利益交换被连根拔起,中国足球回到健康发展的轨道。
B.经过几十年的历练、感悟,杨丽萍已把孔雀舞演绎得炉火纯青,但谈及最大的心愿时,眼神里闪烁出欢欣亮光的杨丽萍则梦想着“找个山清水秀的地方住下来,种种花草”。
C.汪国真的诗用明白畅晓的方式呈现了青年人的生活,更主要的是,传递了一种超然、豁达、飘逸、恬淡的人生态度。
这种人生态度,正是他的诗歌倍受年青读者欢迎的原因。
D.现代家居装饰,有越来越多的人重视自然与人文的互补,所以在当下,自然风格的家具备受青睐,它们简约凝练,摒弃了繁琐的流线形,也采用夸张的色彩,用料考究又不失天然本色。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务有赖于各级政府和工作人员来完成,需要各级公务员用创新的精神,更加投入地把改革措施落实到位,反之容易走回头路。
B.美国周五公布的非农就业数据疲弱,增强了市场对美联储或将推迟加息的预期,欧美股市全面收涨,但是影响股市发展的因素很多,未来走势还很难琢磨。
上海市普陀区九年级语文12月质量调研试题(一模) 沪教版
普陀区2016届九年级12月质量调研(一模)语文试题(满分:150分,完成时间:100分钟,在答题纸上完成) 考生注意:1、本卷共28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39分)(一)默写(15分)1、枯藤老树昏鸦,。
(《天净沙·秋思》)2、,匹马戍梁州。
(《诉衷情》)3、月上柳梢头,。
(《生查子·元夕》)4、政通人和,。
(《岳阳楼记》)5、,在乎山水之间也。
(《醉翁亭记》)(二)阅读下面的小令,完成第6-7题。
(4分)四块玉·别情元关汉卿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
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6、“绝”在文中的意思是。
(2分)7、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自送别,心难舍”体现送别时心中难舍。
B、“一点相思”特别强调相思之情并不多。
C、“杨花雪”语出苏轼《少年游》,暗含离别之味。
D、这首小令似游子口吻描写离别相思之情。
(三)阅读下文,完成8—10题。
(8分)余幼好书,家贫难致。
有张氏藏书甚富。
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
其切如是。
故有所览辄省记。
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
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
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
8、《黄生借书说》的作者是朝的 (人名)。
(2分)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
10、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选文表述了“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
”的观点。
B、作者感叹“可惜”是因为在那段少时岁月,借书读反而促使自己认真读书。
C、“若不相类”体现了“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的确是不一样的。
D、“固”解释为“本来”,表明“幸”与“不幸”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
(四)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12分)不见长安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
上海市普陀区高三化学12月教学质量调研试题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普陀区高三质量调研化学试卷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或写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3、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纸上用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纸正面清楚地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
4、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 位。
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 F —19 Na —23 Mg —24 Al —27 S —32 Cl -35.5 K -39 Ca —40 Fe —56一、选择题(本题共10分,每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能在稳定人体血液的pH 中起作用的离子是 A .Na +B .Cl-C .HCO 3-D .Fe 2+2、已知Cl 3517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4.969,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 .氯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为35B .氯元素的某种同位素的质量数为35C .氯元素的中子数为18D .氯原子的质量为34.969 3、水溶液受热不能分解的物质是A .HClOB .HNO 3C .Ca(HCO 3)2D .NaNO 3 4、下列对有机物的性质描述正确的是A .含有羟基的有机物都能与醋酸发生酯化反应B .氨基酸、乙酸和苯酚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 .醇类、卤代烃都能发生消去反应D .除饱和烃之外的其他烃都能发生聚合反应5、2015年8月12日天津港国际物流中心内某公司的危险品仓库发生严重火灾,涉及的危险品包括压缩液化气体、电石和过氧化物等。
以下灭火方法正确的是 A .使用大量水 B .使用泡沫式灭火器 C .使用黄沙 D .使用干粉(NaHCO 3)二、选择题(本题共36分,每小题3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6、能用共价键键能大小解释的是A .还原性:HI >HFB .溶解度:HF >HIC .沸点:HF >HID .分解温度:HF >HI7、勒沙特列原理是自然界一条重要的基本原理。
上海市十一校2016届高三语文12月联考试题
上海市2016届高三十一校联考语文试卷一、阅读8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6题(17分)在声音中发现城市①先有城市,后有城市声音。
当代环境美学家阿诺德·伯林特提出:“工厂的声音、交通的噪声、广播和录音机的声音与人声共同构成了立体的听觉环境,这种声景广泛存在,墙壁也不能阻隔,一切事物都处于声音的包围之中”。
伯林特可以被看作是“现代城市声音”研究的始作俑者。
在那些熙熙攘攘、瞬息万变、此起彼伏、有序或无序的城市声音中,是否具有普遍的规律及更高的价值?这就是今天我们要讨论和交流的问题。
②与宁静的大自然和乡村相比,城市本身是一种结构复杂、功能多样的矛盾组合体。
一方面,它是理性的,人们必须遵守各种法规、程序、条例、规则等;另一方面,城市又是感性的,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色彩、声音、味道和不透明的心理活动,这两方面既相互叠合、交织、缠绕,又相互排斥、矛盾、斗争,使城市不断陷入困境和危机,同时也激发出城市特有的活力和创造力。
依托于听知觉,并同心理、意识紧密相连的“声音”,是人在城市中每时每刻都不能脱离的感性工具和桥梁,就此而言,“城市”和“声音”的关系自然非比寻常。
但我们首先面临的问题却是:“声音”怎样才能成为城市研究的对象?③首先,需要讨论“声音”和“语言”谁更重要。
和常识相反,在中国古代有“言外之意”一说,所谓“言”是“符号”,而“意”则是以“声音”为载体的内容和意义。
这表明“声音”不仅不能等同于“符号”,还往往蕴含着比后者更真实的意图和更重要的意义。
奥地利哲学家马赫把“实体”等同于“感觉”,尽管有些“过犹不及”,但至少可以使人重新认识感觉、语言和实体的关系,即包括听觉在内的人的感觉,在现实实践中绝不是无足轻重的。
④其次,还要讨论一下“视觉”和“听觉”谁更重要。
现代科学告诉我们,人类有99%以上的信息是通过视觉和听觉获取的。
和历史上的文化活动主要依赖“听觉”不同,当今世界又称“景观社会”,目前居“统治”地位的是视觉观念,这是当代人生存“视觉化”及其多种后遗症的根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2016学年度普陀区高三年级第一次质量调研语文试题(2015.12.22)阅读(8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题。
(17分)①随着不惜一切代价追求GDP的发展模式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政府近来反复强调转换经济增长方式,强调经济和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明确把“好”的标准提到首位,而不再简单地重复“发展是硬道理”。
这是一个信号: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和社会发展模式将发生重大转变。
面对这一历史性的转变,思想文化界必须回答的问题是:这种转变需要什么样的文化支持?没有相应的文化转型,经济和社会发展模式的转变能够独立完成吗?②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们对于“好”的理解主要集中在环保、低耗、节能等方面,是环境、能源等方面的指标。
节能、低碳、绿色、宜居等等已经被确立为社会发展的重要考核指标。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建设宜居城市等,也成为政治家和知识分子的口头禅。
③这些当然都是必要的,但是还不够。
因为这些指标基本上还是着眼于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核心概念依然是“经济”:如果高能耗、高污染的增长方式继续下去,中国的经济就无法持续增长。
但是经济的持续增长是“好”的全部含义么?换言之,如果高能耗、高污染的发展能够持续下去,它就应该坚持吗?我以为不是。
在经济增长的“好”背后还有一个更加根本性的标准,这就是“好生活”。
“好生活”的“好”是一个综合评价指标,它当然应该包括好的经济增长方式,但是又不仅仅是好的经济增长方式,它还应该包括:好(合理)的政治体制、好(优良)的道德环境、好(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好(和谐)的人际关系、好(愉快)的心情等。
也就是说,好的经济增长方式之所以好,是因为它和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是协调一致,相互支持的。
④因此,这个问题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也不是光靠经济学就能解决的问题。
“好生活”的问题是一个文化的问题。
好生活的问题是一个涉及到社会及政治、经济、道德、哲学等诸多层面的问题,能够概括这些层面的最合适术语,我以为是文化。
因此,好生活的问题从根本上讲是一个文化问题。
⑤由于经济理性属于工具理性,它关心的核心问题是效益问题,因此它无法从根本上回答何谓好生活的话题。
或者说,它对好生活的理解只是停留在物质计量、工具理性、绩效考核的层次,无法进入实质理性、价值理性的层次。
从经济理性层次理解和判断一个社会的发展模式或国民的生活质量,很难对其好坏做出实质性的价值判断。
比如,一种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践踏人权、漠视正义、忽略心灵感受为代价的发展模式是好的还是坏的?如果说它是不好的,可它的效率不是很高吗?它的速度不是很快么?再比如,为什么保护环境、资源、人权、正义乃至好心情那么重要呢?经济学回答不了这个问题。
这是一个文化的问题,享乐主义者可能认为,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代价的竭泽而渔的发展模式是好的,因为它能够迅速致富,在很短的时间内尽情地消费、挥霍、享乐,至于子孙后代则不在考虑之列。
比如中国古代的享乐主义者杨朱就认为:我此时此刻的瞬间身体快乐才是最重要的,生命的质量表现为肉体感官刺激的强度,因此,此时此刻能够最大程度地满足我的贪欲的发展模式和生活方式就是好的。
只有当你对这个世界的持久存在(阿伦特说的“尘世永恒”)和后代的福祉抱有深切的关怀,当你觉得在身体享乐之上还有更高的好生活的标准,你才会警惕和批判竭泽而渔式的发展模式。
⑥至于正义、人权等和发展的关系,则是一个政治哲学的问题,但从根本上说也是文化的问题。
我们说以牺牲人权和正义为代价的发展模式是不好的,是因为我们认为人不是动物,不能把金银珠宝装饰的笼子当作自由的天空,把奢侈的物质享受当作幸福的全部。
人要活得像一个人,要有人的尊严,单是奢侈品无法给你这样的尊严。
这就要有合理的政治制度,要有民主和法制,要能够保障公民的人权。
之所以说这是一个文化的问题,是因为并不是所有的文化都认为人权、正义和尊严是好生活的基本条件。
享乐主义者和发展至上主义者可能嘲笑说:“什么叫活得像一个人?难道不就是住豪宅、开好车、戴名表、抱美女么?人权、尊严、正义算什么呢?”大街上的很多广告不就在宣扬这样的价值观么?广告所塑造的所谓“成功人士”不就是这种类型的人么?⑦可见,发展模式之争的实质是文化之争,价值观念之争,不同的好生活理念之争。
现在我们讲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讲“又好又快发展”,这表明我们认识到了原先的“发展就是一切”、GDP挂帅的发展模式是有问题的。
什么地方出问题?我认为是这种发展模式背后的好生活理念有问题。
因此,应当深入探讨何为好生活,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才能进而解决我们应该选择何种发展模式的问题。
1.第①段画线句表达不够严谨,可以修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2.作者认为对“好”的理解“主要集中在环保、低耗、节能等方面”的局限是______。
(2分)3.对文章第②段“口头禅”这个词语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政治家和知识分子对经济增长方式和社会发展模式的转变产生了深刻认识。
B.政治家和知识分子对经济增长方式和社会发展模式的转变停留在口号阶段。
C.政治家和知识分子对经济增长方式和社会发展模式的转变怀有消极的心态。
D.政治家和知识分子对经济增长方式和社会发展模式的转变并没有真正理解。
4.从全文看,思想文化界在中国经济社会“历史性的转变”中担负的职责是什么?(3分)5.对这篇文章的思想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3分)A.转换经济增长方式必须要彻底摒弃高能耗、高污染的增长方式。
B.健康的经济增长方式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相互支持协调的。
C.经济理性很难对一个国家国民的生活质量做出科学的价值判断。
D.追求个体瞬间快乐的享乐主义导致了今天竭泽而渔的发展模式。
6.本文运用大量的问句,简要分析它们在文中的作用。
(5分)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7—12题(20分)耳朵碰来的密祉伍佰下①从来不擅长写游记。
说实在的,每到有风景的一地,就像被蒙着花手绢随意牵走的牛一样,别人拿出来的风景,只能依稀看见花手绢上那几片图案,盲目地走,看的基本上是一个概念。
低头吃草,难得嚼出点草药香,已是自得其乐了。
②可是从大理回来,有一阵子感觉异样。
都市里的天,怎么蓝也透着一股灰。
在酒吧里劲爆的电声点燃着啤酒的香味,怎么就有那么一股子心事重重、风尘浓浓的燥戾。
有那么几天,但凡一个人上完洗手间,关水龙头照镜的那一分钟里,嘴边滑出的总是一排简单到极致的乐音。
后来,翻到手机相册,我明白了,我是在心里纠缠上了一个地方。
③嘴边溜出的是《小河淌水》。
心里念念的是一个叫密祉的地方。
④其实,就去了一下午,晒了一身臭汗,听了一肚子歌,傍晚太阳还旺着的时候,坐小板凳露天吃了几碗豆腐。
在云之南。
⑤密祉在弥渡,弥渡是大理州下一个县。
密祉这个地方,似乎没什么了不起的风景。
山远着,不高;亚溪河淌着,不宽;田矮矮矬矬,躬身打理作物的大嫂半天也不给外来人一个眼色。
它怡然自得着,简素平常。
可从进入古镇的那一刻起,我不得不为它竖起耳朵。
⑥密祉的特别之处,在于响动。
这些响动,与音乐有关。
⑦一下大巴,几百人正耍花灯,老老小小,龙到狮子,蚌壳精到俏艄公,背着西洋娃娃的婆娘到吹着旱烟的阿公,穿梭轮转,全在民歌的节奏里。
花灯之乡的欢舞人群手法老到,很快就把我绕进去了。
⑧在背娃大婶的队伍里,圈子中央是一对中年叔婶,手上拿着盆钵和棒槌,唱、舞、打击中,还要眉来眼去地表现出双人造型。
这造型是扭、跨、拗、弯,表演得实在是土。
可是,我发现这一对老演员,对眼对得出火花。
背娃婆姨们边配合着,边用欣羡甚至是崇拜的眼光看着这对主角。
“他们年轻轻的已经在一起唱歌跳舞,”有个婆姨看我入迷,漏了一句。
音乐已歇,他俩一时收不住,还在扭和唱,打击出的“嘭嘭”声,激得我心脏扑扑地跳。
我听说这里的不少镇民是舞花灯的职业艺人,靠着表演吃一辈子饭。
可这一对敲打舞动得忘我,始信密祉人职业了一辈子,还是会往心里折腾花灯。
那是把自己身体弄热,精神气弄热,实实在在享受快乐的生命典仪。
我的视线一度错乱,眼前身形臃肿的女主角,胡子拉碴的男主角,跳着跳着,双双变成了婀娜与俊朗,仿若他们的几十年前。
“跳死灯场不算死,不会玩灯枉一生”。
烈日微风,乐舞不休,我痴痴而得意地穿越着,看破了一对男女,从青春走到中老年的秘密。
⑨随大部队过掉那一片片金黄植物覆盖的田野,就是八百米文盛古街。
午后静静。
一条宽街,好多明清院落,竟是真正老建筑的底子,凭风吹雨打,原样上没做什么装饰,散散淡淡地,在这密祉的乡间活着。
推开任何一扇吱呀叫着的门,我看到升着炊烟的人家,开着电视的住家,奶奶膝上坐着孙儿,哼着小调在乘凉,看到外客没有提防,咧嘴笑,眼神纯澈大方。
我的脚步轻轻,有时稍微跨进一下民宅的门,就提醒着自己加快退出,别打扰了这恬静一片,还有那催眠的歌谣。
⑩就在这古街的一条横巷子里,有一个院落不能不去。
还没到门口,就飘过来《小河淌水》。
嗓音土而亮,尤其高音处,有种奋不顾身的感觉,像一位密祉姑娘在大江边对着月亮放肆地唱,唱得电视上任何版本都没得比。
⑪我是到了《小河淌水》整理创作者尹宜公的家里。
⑫老人7年前已不在,院落随便进,两个天井,挂满了玉米和辣椒,各处房间被拾掇成了史料展厅,木梯嘎吱嘎吱,午后斜阳从木窗懒洋洋地射进照片上,照片泛了黄,照片上当年的高大后生尹宜公更显俊俏。
⑬这一曲《小河淌水》也怪,并不是诞生在密祉这片远离尘嚣之地,而是降生在云南大学围墙后门的一个小土楼里正负责地下党宣传歌唱活动的年轻后生尹宜公的身上。
1947年那个春夜,他被南风合唱团一位同事一曲无字的“啊——”给镇住了。
不知道那个曲调在尹宜公身上发生了怎样的化学反应。
反正,他走神了。
他的神思回到了密祉,这一座“不弹弦子不上路,不唱山歌不出门”的故乡。
我相信他感性的回忆——那一晚,那似曾相识的曲调,勾出了他的乡愁。
乡愁是什么?是在这个充满了歌乐和对歌的村子里,村头那汩汩清流被一弯春月淡定地照见,是整宿整宿对歌到唱破嗓子的那一层酣畅,也是心中秘而不宣的恋人那一双明媚的眸子……反正尹宜公是听见了,也看见了,于是,他在日后捕捉到了这小溪一样奔、羊肠道一样绕的旋律。
⑭我还没有从沉迷中走出,已被拉到了老街的南头。
那就该是尹宜公魂牵梦绕的“小河淌水”源头。
夕阳照着一弯浅浅流经的溪水,碎银般亮得睁不开眼睛,溪水旁的多处树荫里,溪水上的凤凰桥头,白蔟衣衫的女子随意开口清唱。
从《放羊调》到《月亮出来亮汪汪》,当然有最令人柔肠百结的《小河淌水》。
忽然听到一个高逸的男声响起,我有点恍惚,似乎她们的身边,还有一个唱着歌的青年在游走,他高大俊逸,他头顶上的那片月光朦胧婉转……错乱中醒悟,其实是身边四川日报的前辈扯起的男高音,接住了《小河淌水》的下半段。
我满脸羞愧。
我扯不上那么高的声音,背不熟其实十分喜欢的歌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