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湖北公务员考试备考必备常识之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
战国时期儒家的继承和发展者——孟子
⑴“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 ⑵“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⑶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 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 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 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 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 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战国时期儒学的集大成者——荀子
⑴故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制法 度。 ——《荀子·性恶》 ⑵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 辍广。 ……天行有常(规律),不为尧存,不为桀 亡。……从天而颂之,孰与制(控制)天命而用(利 用)之!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 ——《荀子·天论》 ⑶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⑷“今人之性,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此 人之情性也。…… 辞让则悖于情性矣。用此观之, 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孟子的思想主张。
仁政:提出“政在得民” 主要思想 民本:提出“民贵君轻”
孟子
人性论:提出“性善论” 评价:①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儒家思想。 ②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有利于 缓和阶级矛盾,促进生产发展,具 有进步意义,影响深远。
14
《史记•荀卿列传》记录了他的 生平。他于五十年始来游学于 齐,至襄王时代“最为老师”, “三为祭酒”。 韩非、李斯都是他的入室 弟子,亦因为他的两名弟子为 法家代表人物,使历代有部分 学者怀疑他是否属于儒家学者, 他也因其弟子而在中国历史上 受到许多学者猛烈抨击。
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剧烈动荡的历 史阶段,为什么在这样的时期会出现思 想文化活跃的局面?
经济: 生产力大发展,井田制崩溃,封建经 济迅速发展 分封制、宗法制崩溃,周王室衰微, 政治: 诸侯展开争霸兼并战争 阶级: 新兴地主阶级崛起,“士”阶层活跃 私学兴起,造就了一大批知识渊博的 文化: 文士
百家争鸣
第3课时
孔子、老子和百家争鸣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思想大解放
第3课时
孔子、老子和百家争鸣 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 高峰
要虚心学习,向别人请教 材料二:主张“仁”,统治者能够体察民情、爱惜民力 ,
反对残暴统治和任意刑杀,以“德”教化人民
(2)同学之间团结友爱,源于孔子“仁”就是“爱人”的思
孟子
——战国时期
—— 孟子被尊为“亚圣”
主要思想:
孟子
“仁政”
“民贵君轻”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道家学派
老子
法家学派
韩非子——战国末期法家集大成者
主要思想?
韩非子
兵家学派
春秋孙武
——《孙子兵法》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战国孙膑
——《孙膑兵法》 “围魏救赵”
《孙子兵法》根据战争的客观规律, 制定比较系统的战略战术原则。不仅 在我国军事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而且 在世界军事史上也有极高的声誉,被 誉为“世界古代第一兵书”。
1、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背景
2、表现:诸子百家及其思想主张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 《论语》 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仁”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讲学图
材料一:学习态度要诚实;温故而知新,要经常复习;
• 材料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学而时 习之,不亦说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 材料二:“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子 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 (1)材料一、二分别体现了孔子的哪些思想主张? • (2)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仍能深刻感受到孔子思想的影响,试 举一例说明
百家争鸣复习用
4
[探究原因]
春秋战国时期何以出现 百家争鸣局面?
百家争鸣出现的历史背景
百家争鸣的出现,是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
经济上:生产力大发展、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
迅速发展
政治上:分封制、宗法制崩溃,周王室衰微,诸
侯展开争霸兼并战争
阶级关系上:新兴地主阶级崛起,“士”阶层活
跃
思想文化上:私学兴起,学在官府发展为学在民
5、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
下列体现人与自然和谐思想的语句是 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②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③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④德不忧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 [巩固 A.①② B.③④ 运用] C.②④ D.②③
人才招聘
假如你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 王,你会重用哪一派学说来治理 国家?为什么?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回答孔子的主要成就和文化贡献。
孔子的思想成就和文化贡献 领域 主要内容
思 想 学 说
“仁”(核心)和“礼”,中庸, 政治 思想 “为政以德”(德治、民本) “敬鬼神而远之”,逐步改良
教育 思想
创办私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全面 发展,打破奴隶主贵族垄断教育局面
文化贡献
言论被总结为《论语》 整理文化典籍,儒家五经
鲁国陬邑人 今山东曲阜
孔庙
规模仅次于故宫的古建筑群。孔庙是祭祀孔子的地方。全庙南北 长1公里多,占地327亩,共有厅堂殿庑400多间,包括三殿、一 阁、一坛、三祠、两庑、两堂、两斋、十七亭、五十四门坊,前 后共9进庭院,布局严谨,气势雄伟。
• 孔林
孔子及家族专用 墓地。 相传孔子死后, 他的学生从四方带奇 木异树来此种植2000 多年来不断增植,已 达3万余株,为我国最 大的人工园林,园林 内栖息着多种禽鸟, 为旅游观赏胜境。
2014公务员考试申论典型错误:行文口语化、主观化
2014公务员考试申论典型错误:行文口语化、主观化公务员考试选拔的是具有行政能力的政府工作人员,而申论作为行政文化的一种,其基本特质是行文的严谨、客观与规范性。
然而在申论的实际写作中,许多的考生总会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导致了行文的口语化与主观化,如此,想要赢得申论的高分,可以概括为:异想天开、痴人说梦。
那么,在申论的具体写作中,怎样的行文属于口语化与主观化呢?下面,下面将结合考生的答卷做出分析。
案例一:有考生在分析弘扬主流文化的必要性时,义愤填膺、不能自已,遂大呼“以此反过来看现在的公务员招考,报名人数几乎出现井喷的现像,而最大的问题在于这些人为何报考警察和公务员?是实现抱负保一方平安?还是找一份高福利高待遇的好工作?还是其它?报考者的动机决定这个国家或这个地区的未来!!!”关注社会,思考生活的本身是每一位准公务员的必备素养,但关注社会时事不代表牢骚满腹,更不代表器宇轩昂“颐指气使”。
先天下之忧而忧没有错,但重在行动,而不是“仰天大呼”,如此,只能给阅卷老师带来一个感受:自以为是、自命不凡。
以上考生完全可以转变一下思维,换一种更为自然贴切的叙述方式:作为以践行“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公考者来说,我们更应该以身作则,在平时的生活中,自觉提升自己的思想素养,在实际工作、生活中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以“八荣八耻”严格要求自己,坚决反对三俗现象,为弘扬主流文化作出自己的努力。
案例二:“老子云:治大国若烹小鲜;庄周梦蝶,是希望可以像鲲鹏一样扶摇而上九万里。
黄老思想中亘古不变的无为而治,老死不相往来,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核心价值体系和主流文化,也是中国几千年来的小农经济所决定的。
”这个案例所存在的问题比较多,首先,考生对于“庄周梦蝶”的典故了解不够深入,只是贸贸然的总结为“是希望可以像鲲鹏一样扶摇而上九万里”,与典故的实际含义相去甚远,犯了主观臆断的错误;其次,考生将道家中的“无为”概述为“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核心价值体系和主流文化”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黄老思想诞生于战国时期,那时的中国学术界正处于“百家争鸣”的历史时期,没有主流才是真正的“主流”。
百家争鸣
儒家3号人物:荀子 [名人档案]
靓名:名况,字卿 头衔:思想家 籍贯:赵国(今山西安 泽一带)
政治:
(1)、在治国方面,应以礼教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 生卒:(约前313-前238) 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为主,强调礼法并用;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 (2)、主张施政用“仁义” , 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 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以王道为主,霸道为辅,以德服 人;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 不为桀亡。 君者,舟也;庶人者, (3)、在君民关系上,提出 水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君舟民水”的观点 ——《荀子》
1、孟子的思想
(1) 政治思想---“仁政”学说(核心)。 “仁政”学说是对孔子“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A、主张尊王贱霸,实行王道之治
内容:要求统治者以仁爱之心对 待人民,以德服人,争取民心 B、认为实行仁政,必须重民。 君轻民贵——“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王道和霸道: 王道——以德服人 “以德行仁者王”。 霸道——以力服人
D、孔子的文化贡献: 整理文化典籍,保存了古代文献—— 《诗》、《书》、《礼》、《易》、《春秋》 《乐》(已佚失),即五经
问题探究 孔子的思想体系如此的博大精深,为什么他的 主张却不被统治者采纳呢?
孔子所处的年代是春秋末年,诸侯争霸,社会动荡,战争 不断,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当时社会发生剧烈变革,旧的井田 制、分封制、宗法制日趋崩溃,社会秩序混乱不堪,社会的价 值观遭破坏。孔子作为一名没落的奴隶主贵族,为了维护奴隶 主贵族的利益,从而提出“仁爱”、“德治”等主张以缓和当 时尖锐的社会矛盾,解决当时日益严重的社会危机;又提出 “复礼”的主张,通过恢复西周的礼乐典章制度,把颠倒了的 社会等级制度重新恢复正常。由此可见,孔子的思想实质上是 在力图维护以分封宗法制为核心的奴隶制。在春秋末年奴隶制 正在走向灭亡,新兴封建制正在构建的背景下,他的这一保
综合素质备考知识之百家争鸣
综合素养备考知识之百家争鸣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发生了各种思想流派,如儒、法、道、墨等,他们著书讲学,发表见解,互相论战,出现了学术上的繁荣景象,后世称为百家争鸣。
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将战国要紧思想学派分为十家儒、墨、道、法、阴阳、名、纵横、杂、兵、小说。
西汉人刘歆在《七略诸子略》中将小说家去掉,称为九流。
俗称十家九流确实是从那个地点来的。
三教九流中三教指确实实是儒教、道教、佛教,九流就指确实实是儒、墨、道、法、阴阳、名、纵横、杂、兵。
下面我将着重给大伙儿介绍下阻碍比较大的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的思想。
一、儒家儒家的创始人是孔子。
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被后人尊称为万世师表。
孔子的理论的核心是仁,他认为仁确实是要爱人,要求人与人之间要相互爱护,融洽相处;实现仁要做到待人宽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表白仁的制度或行为的准那么是克己复礼。
孔子首创私人教学,主张有教无类,认为不分贫富,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
同时他也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
孔子主张为政以德,节用而爱人,使庶民足食,国家足兵,取得民信。
他重视道德教育,专门是个人修养,强调关爱别人,用社会尺度约束自己的行为。
相传孔子著《春秋》,他整理的《诗》《书》《礼》《易》《乐》五种教本,连同《春秋》,被后人称为六经。
其中《乐》后来亡佚了,《诗》《书》《礼》《易》《春秋》被后人称为五经。
儒家学派在孔子以后发生分裂,至战国中期孟子成为代表人物。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是孔子的嫡孙子思的弟子,有亚圣之称。
他主张仁政,进一步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他的伦理观是性本善。
《孟子》是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书中记载有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
出自于《孟子》的成语故事有拔苗助长、五十步笑百步、始作俑者、一曝十寒、明察秋毫、缘木求鱼、出类拔萃、独善其身等。
2014公务员行测常识考点:百家争鸣好热闹
华图网校:
2014公务员行测常识考点:百家争鸣好热闹
各类公职考试中,公共基础知识的考点历来繁杂,但其中不乏一些频繁出现的考点。
“制天命而用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些是哪个子曰过的?鹏程万里、庖丁解牛、庄生梦蝶、刻舟求剑这些故事,出自《老子》、《庄子》还是《韩非子》?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巨大的“和”字,其蕴含的思想来自墨家、道家、法家还是儒家?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学生,那老子、庄子、韩非子又是谁在先、谁在后呢?百家争鸣好不热闹!今天华图教育专家就带大家一起走进春秋战国,走进诸子百家。
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思想空前发达。
当时学派很多,主要学派有: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名家、阴阳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和小说家,这些并称为“十家”。
由于小说家没有系统的理论,不能称其为一个学派,其他的九家又被称为“九流”。
其中,儒家、道家、法家和墨家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较为深远。
而各类公职考试也比较热衷于考察这四大家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下这些“XX子”们:
一、各种“子”。
浅析“百家争鸣”主要知识点
浅析“百家争鸣”主要知识点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实验中学夏克传邮码:528100一、“百家争鸣”的含义“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指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墨、道、法、阴阳、农、杂、兵、纵横等思想流派。
“争鸣”指当时代表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希望按照本阶级(层)或本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对社会对万事万物作出解释。
于是,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高谈阔论,互相辩难,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彼此吸收和融合的局面。
二、“百家争鸣”出现的社会原因一定社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映。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思想领域异常自由和活跃的时期,几乎在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
此时的“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有其深刻而复杂的社会原因:第一,经济上,井田制崩溃。
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促使井田制走向瓦解;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
第二,政治上,分封制崩溃,周王室衰微。
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代,各种力量在争衡、较量。
对社会变革的现实发表不同的看法,提出改革时弊的各种方案,就必然会出现观点各异的现象;加上新的统治阶级还未有绝对的权威,人们的思想也就不受任何条框的束缚和制约,尽可以畅所欲言。
第三,阶级关系上,“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
各诸侯国都想富国强兵,兼并他国,取代周天子的地位,因而特别地礼贤下士;“士”们也希望实现用自己的思想主张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愿望。
第四,思想文化上,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
私学兴起,造就了一大批知识渊博和阅历丰富的文士,同时也为学术繁荣提供了舆论阵地。
在社会上,一批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社会力量被称为“诸子百家”。
三、诸子百家主要流派1、儒家:儒家的创始人是孔子。
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人。
他的理论的核心是“仁”,而体现仁的制度或行为的准则是“礼”。
儒家学派在孔子以后发生分裂,至战国中期孟子成为代表人物。
公务员考试60个常识题
60个历史常识在行测考试中,常识判断部分相对于其他板块而言最大的特点是涉及面广,测查的内容涵盖了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等方面。
主要测查报考者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重点测查对国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综合管理基本素质,题目难易区分度明显,考生知识结构背景不同,擅长的方向不同,于是总会遇见自己不熟悉的领域一、中国史知识点1.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夏;我国的早期国家政治制度起源于夏朝。
2.原始社会后期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
3.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周朝在政治上实行分封制。
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是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4.柳宗元的《封建论》说“夏、商、周、汉封建而延,秦郡邑而促”。
文中的“封建”的含义是分封制。
5.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的是宗法制。
6.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
秦始皇首创的皇帝制度,是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重特征。
在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三个最高官职。
7.唐朝时,掌握草拟、审议和行政的职能分别是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
8.宋朝和元朝最高行政机构分别是中书门下省和中书省。
9.元朝时,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的机构是宣政院。
为管理边远地区设置宣慰司。
10.明太祖(皇帝)时,中国的宰相制度从此被废除。
11.雍正帝时设置军机处,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
12.古代中国农业生产的主要组织方式是以家庭为单位从事生产劳动。
古代中国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是形成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体系。
13.牛耕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耕作方式的一次革命。
14.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使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耕作方式是垄作法。
15.古代中国手工业的三种主要经营形态分别是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营手工业。
16.明清时期,苏州和杭州是最著名的丝织业中心。
17.“商人”最早出自于商朝。
湖北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历史之百家争鸣(一)
更多相关信息点击查看湖北中公教育 湖北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历史之百家争鸣(一)
【导语】
中公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事业单位考试。
为大家带来的是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考试资料《历史之百家争鸣(一)》。
1.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
作品:《春秋》、《孟子》、《荀子》。
主张:儒家是战国时期重要的学派之一,它以春秋时孔子为师,以六艺为 法,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主张“德治”和“仁政”,重视道德伦理教育和人的自身修养的一个学术派别。
儒家强调教育的功能,认为重教化、轻刑罚是安定、人民富裕幸福的必由之路。
主张“有教无类”,对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都应该进行教育,使全国上下都成为道德高尚的人。
在政治上,还主张以礼治国,以德服人,呼吁恢复“周礼”,并认为“周礼”是实现理想政治的理想大道。
至战国时,儒家分有八派,重要的有孟子和荀子两派。
2.道家,代表人物:老子、庄子、杨朱。
作品:《道德经》、《庄子》。
主张:道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又称“道德家”。
这一学派以春秋末年老子 关于“道”的学说作为理论基础,以“道”说明宇宙万物的本质、本源、构成和变化。
认为天道无为,万物自然化生,否认上帝鬼神主宰一切,主张道法自然,顺其 自然,提倡清静无为,守雌守柔,以柔克刚。
政治理想是“小国寡民”、“无为而治”。
老子以后,道家内部分化为不同派别,的有四大派:庄子学派、杨朱学派、 宋尹学派和黄老学派。
专题一 1、百家争鸣
专题一第一节百家争鸣(教案)【课标要求】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学习,掌握诸子百家的思想特征及其代表人物的主要主张;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2.过程与方法:⑴学生可以根据教科书与教师提供的材料以及自己的观察所得,进行推理分析,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并学会用观察法,比较法等方法学习有关问题。
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
⑵教师应该注重启发式教学,设计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并对学生在探索过程中的表现予以及时而恰当的评价。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活跃而繁荣的文化盛况的学习,对祖国文化有深入的认识,从而热爱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逐步培育起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一〉重点:掌握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二〉难点:1.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内容较多而且新知识、新内容多,不易掌握。
2.如何正确判断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思想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教学过程】〖导入〗观察以上图片,请分别说出该图片中人物是谁,并简要介绍。
如:孔子生而头顶凹陷,所以又名丘;李耳生而白发,是以取名老子等。
〖讲授新课〗一、诸子百家1.诸子: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子;孙子等(给学生说明子的含义,在古代子是对那些有知识和地位的男子的尊称。
)2.百家:“百”是一个虚数,表示多的意思;在古代“三”也可以表示多之意,如“三日不见,当刮目相看”,二、儒家学派及代表人物1.孔子(BC551年9月28日~BC479年4月11日)——创始人⑴生平和地位:春秋末期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政治家+教育家+思想家⑵主张与成就史料链接1:从以下材料看出孔子的什么政治思想?材料一、“仁者爱人”“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什么是仁?)(注:仁人对难做的事,做在别人前面;有收获的话,他得在别人后面,这可以说是仁了。
公务员公共基础文化历史知识:百家争鸣与诸子散文
公务员公共基础文化历史知识:百家争鸣与诸子散文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小编为大家提供公务员公共基础文化历史知识:百家争鸣与诸子散文,一起来看看吧!公务员公共基础文化历史知识:百家争鸣与诸子散文一、我国古代先秦文学之散文(百家争鸣与诸子散文)介绍百家争鸣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诸子散文以说理为主,具体内容如下所示:儒家孔子《论语》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论语·卫灵公》)孟子《孟子》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孟子·梁惠王下》)道家老子《道德经》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道德经·第二章》)庄子《庄子》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庄子·逍遥游》)墨家墨翟《墨子》故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
(《墨子·尚贤上》)法家韩非《韩非子》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韩非子·有度》)二、我国古代先秦文学之散文(百家争鸣与诸子散文)简介相关练习题寓言故事的数量具先秦散文之首的是( )。
A、《孟子》B、《庄子》C、《韩非子》【解析】C公务员公共基础文化历史知识:文艺类综艺井喷式爆发引领综艺新热潮案例:2017年以来,《见字如面》《朗读者》《中国诗歌大会》三档文化类综艺节目接连收获良好口碑,各大卫视纷纷开拓此类综艺节目市场。
近几年的暑期荧屏,可谓是文化类综艺的天下,浙江卫视继《汉字风云大会》后打造了《向上吧!诗词》,央视推出《中国戏曲大会》,北京卫视力推《念念不忘》,安徽卫视的《少年国学派》和山东卫视《国学小名士》聚焦国学,河北卫视打造了《中华好诗词》…从戏曲到背诗再到汉字、国学,文化类综艺在这个暑假一窝蜂的迎来了井喷式的爆发,谁也不曾预料到,坐冷板凳坐了好多年的文化综艺竟然能有如此热度。
百家争鸣
2、老子的思想(道家学派创始人)
哲学思想:1、“道”为世界万物的本原; 2、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认为世界万物和人类社会在不停的运动,事物具有相反的两个方面, 这两个方面又相互依存,不断转化。
政治主张:1、政治主张:“无为而治”
2、回到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 极?” “为无为,则无不治” “鸡犬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孟子的“民本”思想与社会主义民主的比较
• 古代民本思想以“君”为本,维护君 主专制统治;
•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以维护和实现人民 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目的。
(2) 荀子的思想
思想主张: 1、“仁义”和“王道”(以德
服人)
2、 “君舟民水” 3、 伦理观:“性本恶” 4、朴素是唯物主义观点
A、“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 B、“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 覆舟’ C、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D、“天行有常,不为尧舜,不为桀亡”。
思想主张:
(1). 认为历史是发展的,统治者应因时而变 (2). 以法治国 (3)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君主利用权术驾御大臣,以权 威震慑臣民。
把君主权力提高到极点,迎合大一统专 制国家发展趋势
五、墨家(代表小生产者利益)
(1)代表人物:墨翟 (2)主张: 兼爱、非攻、尚贤、 节用、节葬、……
学派 代表 墨家 墨子
•子曰:“有教无类。” (论语· 卫灵公) •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 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论语· 为 政); •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 学 而);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
2014中考历史重点知识:孔子及“百家争鸣”
①出现背景:春秋战国社会变革。
②主要派别:儒、墨、道、法等。
③思想争鸣:如在治理国家的问题上,墨家以“兼爱”、儒家以礼、法家以法、道家以“无为而治”等主张相互影响,有力地促进了思想文化的发展。
2014中考各科目复习资料汇总
语文:阅读 诗歌 名句 综合
作文:素材 范文 技巧 中考范文
数学:填空 压轴 模拟 解题
2013四川中考政治试题汇总
2013山东中考物理试题汇总
2013四川中考历史试题汇总
2013四川中考化学试题汇总
2013山东中考生物试题汇总
2013四川中考生物试题汇总
2013山东中考地理试题汇总
2013江苏中考地理试题汇总
2013江苏中考历史试题汇总
2013四川中考物理试题汇总
2013湖北中考政治试题汇总板 技巧 热点话题
政治:选择 问答 辨析 提纲
物理:易错 选择 重点 公式
化学:认识 解读 演练 热点难点
历史:问答 考点 材料 基础
生物:选择 提纲 考点 资料
地理:基础 提纲 问答 热点材料
2006--2012满分作文汇总
2013年部分省市中考试题汇总
2013山东中考政治试题汇总
中考频道为您搜集整理
如在治理国家的问题上墨家以兼爱儒家以礼法家以法道家以无为而治等主张相互影响有力地促进了思想文化的发展
2014中考历史重点知识:孔子及“百家争鸣”
(1)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孔子:春秋末年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主要思想“仁”和“礼”。
在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开平民教育先河;
主张“因材施教”等。其言论被整理成《论语》。
2014高考历史考点汇总: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2014高考历史考点汇总: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高考频道在考试后及时公布各科高考试题答案和高考作文及试卷专家点评。
请广大考生家长关注,祝福广大考生在2013年高考中发挥出最佳水平,考出好成绩!同时祝愿决战2014高考的新高三学员能倍加努力,在2014年高考中也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1.背景:①经济: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
②政治:周王室衰微,分封制瓦解,宗法制削弱③阶级关系:“士”阶层崛起(各诸侯国都想富国强兵、礼贤下士;士自身想实现“治国平天下之抱负)④思想文化: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造就了一大批知识渊博和阅历丰富的文士,同时也为学术繁荣提供了舆论阵地)2.主要流派:儒家:孔子、孟子、荀子。
道家:老子、庄子。
法家:战国时期的韩非子(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严刑峻法) 墨家:战国时期的墨子(兼爱、非攻、尚贤)3.意义:①“百家争鸣”,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
②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③“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社会历史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4.儒家思想的形成:春秋末期,孔子创立了儒学;战国时期,经过孟子、荀子的总结和改造,体系更加完整,使其成为显学,自成一家,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
孔子:(前551-前479年)⑴思想核心:仁(“仁”者爱人)⑵.政治思想:为政以德(民本思想)、克己复礼(等级思想)⑶.教育思想:有教无类⑷.伦理观:“性相近”⑸.文化贡献:晚年编撰文化典籍《六经》首创私学.了解孔子个人思想及儒家思想核心:《论语》,孔子思想研究的主要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5.老子:春秋晚期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⑴.政治思想:清静自然、无为而治,自西汉伊始,数朝开国之初多施行道家“无为而治”思想⑵思想精华:辩证法思想(主张世界万物总在不停的运动变化)。
相关链接:2013江苏地理试题及答案解析2013江苏真题及答案(历史)2013江苏历史试题及答案2013江苏真题及答案(政治)2013江苏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2013云南文综试题。
百家争鸣
伦理道德: 孝、仁义、诚信等(社会主义荣辱观) 维护社会 仁、德治、民本思想等(取消农业税) 稳定: 个人修养: 正身自省、修己安人、己所不欲,勿施 于人
18
(二)道家学派
1、代表
春秋老子,道家创始人。 战国庄子。
2、主张
19
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
依据材料、结合教材回答孔子的主要成就和文化贡献。
知识点拔
孔子的思想成就和文化贡献
领域
思想 学说 政治思想
核心
“仁”(核心)和“礼”“为政以德”(德治) “敬鬼神而远之”(民本)
创办私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教育思想 全面发展 文化贡献 言论被总结为《论语》 整理文化典籍,儒家五经
影响和地位
后来成为我们封建社会正统思想,儒家 文化也成为传统文化最主要部分
(一)儒家学派 (二)道家学派 (三)法家学派 (四)墨家学派
6
(一)儒家学派 1、代表
春秋孔子-儒家创始人 战国孟子-继承和发展 战国荀子-先秦儒家集大成者
2、主张
7
[名人档案] 孔子,名丘,字仲尼。 公元前551-前479年 (春秋晚期)鲁国陬邑人 今山东曲阜。
中国伟大的思想家、教 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生万物。
• 材料二: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孰知其极(最后的结果)? • 材料三: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 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 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 • 材料四:小国寡民。……甘其食,美其服, 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 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墨 子
主张
非攻
201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知识点整合【易记】一览表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与新中国“双百”方针中的“百
影响不同
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奠定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基础,推动了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型
促进了新中国文化科学事业的进步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与新中国“双百”方针中的“百家争鸣”的区别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
新中国的“百家争鸣”
性质不同
是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形成在思想文化上的反映,主要是新兴地主阶级和没落奴隶主贵族之间的阶级斗争
不同学术派别的分歧,是人民内部矛盾
内容不同
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但主要是建立什么政权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湖北公务员考试备考必备常识之百家争鸣
一、儒学
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
主要观点:“仁”是儒家的核心内容。
提倡“忠”和“恕”:“忠”是尽自己的本分:“恕”是推己及人。
提倡以“礼”、“乐”约束人的行为,陶冶人的性情。
孔子:春秋时人。
编纂《春秋》,修订“五经”。
创办私学,打破传统贵族教育。
主张“德治”和“仁政”。
孔子“述而不作”,其弟子作《论语》,记叙其言行。
孟子:被尊称为亚圣。
着有《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
战国时期鲁国人。
民贵君轻,性善论。
孟子的政治论,是以仁政为内容的王道,其本质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
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
荀子:代表作《荀子》。
性恶论。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坚持朴素唯物主义四书:《大学》《论语》《孟子》《中庸》。
南宋理学家朱熹注《论语》,又从《礼记》中摘出《中庸》《大学》,分章断句,加以注释,配以《孟子》,题称《四书章句集注》,“四书”之名始立,后用作学习的入门书。
例1、三字经的派别是:A. 儒家B. 道家C. 法家D. 墨家
【解析】选A.三字经是儒学经典启蒙着作。
例2、主张“人性善”的是:A.孔子B.孟子C.荀子D.韩非子
【解析】选B.孟子主张人性善。
荀子主张人性恶。
例3、孔子的学生们追忆孔子日常教诲和生活行为,整理成一部语录体书,这部书成为儒家的经典,后世有很大影响,称作:A.《尚书》B.《春秋》C.《诗》D.《论语》【解析】选D.孔子主张“述而不作”,其弟子作《论语》,记叙其言行。
二、道家
核心是“道”,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也是统治宇宙中一切运动的法则。
主张“清净无为”,重视人性的自由和解放。
“上善若水”“无为而治”。
代表人物:老子、庄子。
老子代表作《道德经》;庄子代表作《南华经》
例1、首先提出“无为而治”主张的是:A.孔子B.孟子C.老子D.庄子
【解析】选C.道家主张无为而治。
最先提出这一理念的是道家的始祖老子。
例2、以出世精神做入世事情的思想源自:A.儒家学派B.法家学派C.老庄学派D.阴阳家学派
【解析】选C.道家讲究无为而治,出世精神做入世事情。
三、墨家
代表人物:墨子。
作品:《墨子》
“兼相爱,交相利”作为学说的基础:兼,视人如己;兼爱,即爱人如己。
四、法家
代表人物:商鞅(战国)、韩非(战国)、李斯(秦)。
作品:《韩非子》
主张以法治国。
经济上主张废井田,重农抑商、奖励耕战;政治上主张废分封,设郡县,君主专制。
五、兵家
代表人物:孙武。
作品:《孙子兵法》
兵家重点在于指导战争,在不得不运用武力达到目的时,怎么样去使用武力。
分为兵权谋家、兵形势家、兵阴阳家和兵技巧家四类。
存兵家着作有《黄帝阴符经》、《六韬》、《三略》、《孙子兵法》、《司马法》、《孙膑兵法》、《吴子》、《尉缭子》等。
六、名家:
代表人物:邓析、惠施、公孙龙和桓团。
作品:《公孙龙子》
名家是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之一,因从事论辩名(名称、概念)实(事实、实在)为主要学术活动而被后人称为名家。
当时人则称为“辩者”、“察士”或“刑(形)名家”。
代表人物为惠施和公孙龙。
七、阴阳家:
代表人物:邹衍
阴阳学说认为阴阳是事物本身具有的正反两种对立和转化的力量,可用以说明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五行学说认为万物皆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原素组成,其间有相生和相胜(葜)两大定律,可用以说明宇宙万物的起源和变化。
邹衍综合二者,根据五行相生相胜说,把五行的属性释为“五德”,创“五德终始说”,并以之作为历代王朝兴废的规律,为新兴的大一统王朝的建立提供理论根据。
《汉书〃艺文志》着录此派着作二十一种,已全部散佚。
成于战国后期的《礼记〃月令》,有人说是阴阳家的作品。
《管子》中有些篇亦属阴阳家之作,《吕氏春秋〃应同》、《淮南子〃齐俗训》、《史记〃秦始皇本纪》中保留一些阴阳家的材料。
八、纵横家:代表人物:苏秦、张仪。
创始人:鬼谷子。
主要言论传于《战国策》
纵横家是中国战国时以纵横捭阖之策游说诸侯,从事政治、外交活动的谋士。
列为诸子百家之一。
主要代表人物是苏秦、张仪等。
九、杂家:
代表人物:吕不韦
杂家是战国末期的综合学派。
因“兼儒墨、合名法”,“于百家之道无不贯综”(《汉书.艺文志》及颜师古注)而得名。
秦相吕不韦聚集门客编着的《吕氏春秋》,是一部典型的杂家着作集。
十、农家:
农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
因注重农业生产而得名。
此派出自上古管理农业生产的官吏。
他们认为农业是衣食之本,应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
《孟子.滕文公上》记有许行其人,“为神农之言”,提出贤者应“与民并耕而食,饔飨而治”,表现了农家的社会政治理想。
此派对农业生产技术和经验也注意记录和总结。
《吕氏春秋》中的〈上农〉、〈任地〉、〈辩土〉、〈审时〉等篇,被认为是研究先秦农家的重要资料。
十一、小说家:
小说家,先秦九流十家之一,乃采集民间传说议论,借以考察民情风俗。
《汉书〃艺文志》云:“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
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
”
十二、兵家。
兵家重点在于指导战争,在不得不运用武力达到目的时,怎么样去使用武力。
创始人是孙武,兵家又分为兵权谋家、兵形势家、兵阴阳家和兵技巧家四类。
兵家主要代表人物,春秋末有孙武、司马穣苴;战国有孙膑、吴起、尉缭、魏无忌、白起等。
今存兵家着作有《黄帝阴符经》、《六韬》、《三略》、《孙子兵法》、《司马法》、《孙膑兵法》、《吴子》、《尉缭子等。
各家学说虽有异同,然其中包含丰富的朴素唯物论与辩证法因素。
兵家的实践活动与理论,影响当时及后世甚大,为我国古代宝贵的军事思想遗产。
【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
文帝召以为博士。
”
十三、医家:
代表人物:扁鹊
中国医学理论的形成,是在公元前五世纪下半叶到公元三世纪中叶,共经历了七百多年。
公元前五世纪下半叶,中国开始进入封建社会。
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到封建制度确立,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大动荡的时期。
社会制度的变革,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意识型态、科学文化领域出现了新的形势,其中包括医学的发展。
医家泛指所有从医的人。
/hub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