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升级与居民生活水平协调性研究——基于VAR模型的计量分析
我国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基于VAR模型的实证分析
我国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基于VAR模型的实证分析徐明阳【摘要】基于我国1978-2015年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数据,选取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两个视角来建立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动态关系的计量经济模型.分析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对我国经济增长均具有积极的影响,其中产业结构合理化对经济增长的积极影响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产业结构高级化对经济增长的积极影响具有波动性和不稳定性;同时我国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进程的加深,而经济增长对产业结构高级化进程具有明显反方向影响.由此可见,我国产业结构变迁能够有效地带动经济增长,而经济增长对产业结构变迁的影响具有复杂性.%Based on Chinese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economic growth data from 1978 to 2015, the rationalization and upgrade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were selected to establish econometric model of the dynamic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ustrial structure change and economic growth.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ationalization and upgrade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have positive impact on Chinese economic growth.The rationalization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has a certain lag on economic growth, while the upgrade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re volatile and unstable;at the same time, Chinese economic growth can promote the process of rationalization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to a certain extent, but it has obvious negative influence on the upgrade process of industrial structure.It can be seen that Chinese industrial structure change can effectively promote economicgrowth, but the impact of economic growth on industrial structure change is complex.【期刊名称】《宜宾学院学报》【年(卷),期】2017(017)004【总页数】8页(P34-41)【关键词】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高级化;经济增长;VAR模型【作者】徐明阳【作者单位】安徽大学经济学院,安徽合肥2306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121近年来,重视产业结构内部层次,加强区域产业结构协调发展,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等政策一直以来都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云南城市化进程与产业结构演变的实证研究——基于VAR模型的动态效应分析
何 镇 宇
( 南广 播 电视 大学 经济 管理 学院 。 云 云南 昆明 60 2 ) 523
摘 要 :利 用 17 9 8年 _ 20 0 8年 云南 的统计数 据 , 用 向量 自回归模 型进行 实证 研 究 , 结果 运 其
表 明 : 南省城 市化 水平 与产 业结 构之 间存 在 长期 的动 态均衡 关 系; 云 就业 结构 的调 整 对城 市化进 程 的
规 模化 和 城 市 化 。 曾芬 任 从 理 论 上 分 析 了城 市 化 与产业 结构 二者 的互动 关系 , 认为 产业 结构调 整 与城 市 化 的发展并 不是 两条 毫无关 系 的平行 轨迹 , 在产业 结构 的调 整过程 中 , 城市 化 推 进 第 一 产业 的优 化 , 第 二产 业 的提 升 , 以及 对 第 三 产 业 的带 动 作 用 十 分 明 显, 而产业 结构 的合 理 调整 需 要 以城 市 为 载 体 , 以城 市 为依 托 , 并对 城市 化 的发 展 起 着 积极 作 用 。 培 L李 6
21 0 1年 3月
云南电大学报
J u a fYu n n RTv Unvri o r lo n n a iest y
M8"2 1 3 O1 . Vo.1 No 1 1 3, .
第 l 卷第 1 3 期
云南 城 市 化 进 程 与 产业 结 构 演 变 的实证 研 究
基 于 VAR 模 型 的 动 态 效 应 分 析
关键 词 : 南 ; 市化 ;产业 结构 ; 究 云 城 研中图Βιβλιοθήκη 类 号 :20 F9 引 言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号 :0 9— 84 2 1 )1— 02— 6 10 4 1(0 10 0 8 0
我国国房景气指数与宏观经济景气指数的联动关系——基于VAR模型的
景气 指数 的 上 升 标 志着 房地 产 业 的 繁 荣 , 而 房 地
产业 的繁荣 将 会 刺 激宏 观 经 济 的 上扬 , 从 而 促 进
了宏观经济景气指数 的上涨 ; 同样 , 当宏观经济景
致、 先行 和 预警 。本 文选 用 的是 一致 指 数 , 因 为
一
致 指数 能 够反 映 目前 经 济 的基 本 趋 势 , 它是 由
社 会 需求 、 社 会 收入 、 社会 就业 以及 工业 生产 等 四 个方 面所 合成 。从 国房 景气 指 数 与宏 观 经济 景 气
指数 的发 展 趋 势来 看 , 可 以 知 道 两 指 数 间 存 在 着 几 乎相 同 的趋 势 , 造 成 这 一 结 果 的原 因 主 要 是 房 地 产业 与宏 观 经 济 问 有着 相 互联 动 的关 系 , 国房
反 映宏观 经济 运行状 况 和预 测 未来 发 展趋 势 的指
宏观 经济 景 气指 数 的大小 能 够反 映 国 民经 济 的运 行状 况 , 国房 景 气 指 数 也 能 够 反 映 出房 地 产 业 的繁荣 与衰 退 。因 此 , 可 以通 过 分 析 房 地 产 业 与宏 观 经济 间 的联 系来说 明 国房 景 气 指数 与 宏 观 经 济景 气指 数 的 理 论 关 系 , 本 文 将 基 于宏 观 经 济
第3 6卷 第 1 2期
2 0 1 6年 1 2月
湖 北 科 技 学 院 学 报
J o u r n a l o f Hu b e i Un i v e r s i t y o f S c i e n c e a n d Te c h n o l o g y
暨大经济学导师
1980年,政治经济学专业就获得了中国第一批硕士学位授予权资格,为我校经济类学科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基础。
经济学系曾拥有的会计学、国际经济、工业经济、贸易经济等教研室,其后都分别发展成为了经济学院和管理学院现在相应的专业和系所。
经济学系历任系领导名单
2、行政设置和师资队伍
经济学系的现任领导班子是:系主任:刘金山副教授,党总支副书记:李郁芳教授,系主任助理:王兵博士。
经济学系下设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资本论、投资经济学和国民经济学五个教研室。
教师队伍实力雄厚,现有在编教师26名,其中教授7名,副教授11名,讲师4名;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13人;获博士学位教师11名(其中2名博士后,2位海外博士),在读
博士生4名;另有10多名兼职教授。
主要学术带头人有吴江教授、李郁芳教授、陈雪梅教授、
梅林海教授、刘金山副教授等。
教师风采
经济学系教师。
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 老师的跨学科研究情况
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老师的跨学科研究情况以下列举的老师的著作、论文、课题,只要不特别标明的就是(经济学—社会学),当然有的也会有别的(经济学—历史学)、(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经济学—法学)、(经济-地理)、(经济—政治)、(海洋生态学—社会学)、(海洋经济—生态学)等等,我会标明的。
姜旭朝:《中国民间金融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姜旭朝:《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经济史》,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王元月,胡忠强:《中国宏观金融稳定性指数的构建:基于动态组合证券理论(DPT)的实证分析》《海南金融》2014年02期王元月,张燕《如何有效利用我国失业保险基金以促进再就业》《第九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2007年10月(经济学-法学)纪建悦,李坤:《利益相关者关系与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相关性》《金融论坛》2010年10期杨强:《北洋之利——古代渤黄海区域的海洋经济》海洋出版社 2005年(经济学-历史学)纪玉俊:《我国的海洋产业集聚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2)纪玉俊:《海洋产业集群与沿海区域经济的互动发展机理》《华东经济管理》2013(09)许梦博:《许罕多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资金筹集模式研究》《当代经济研究》2007年10期(经济---政治)许梦博:《许罕多关于我国财政绩效管理问题的思考》《经济纵横》2007年09期(经济—政治)许罕多:《人民币升值问题的理性分析》《经济纵横》2011年11期许冬兰,刘晓芳:《山东省城市化与能源消费综合评价及协调性分析》《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2)许冬兰,范业鹏:《山东省城市化进程中的碳排放研究》《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4) (经济—大气)任仙玲,叶明确,张世英:《资产相关结构对投资组合风险测度的影响分析》《统计与决策》, 2008年19期。
统计建模获奖题目
天津财经大学
3
北京市居民家庭金融资产投资影响因素分析
李文磊、郭燕婷、张彤
中国传媒大学
4
首都市民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分析
唐静、张洁、蒋辰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5
中国的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
汪晓芳、汪亭亭、王丹丹
安徽财经大学
6
上市公司生存特征分析
王慧灵、刘娇、李俊锋
西南财经大学
7
上市公司盈利与预测
韩红梅、陈淑洋、张丽璇
鲁东大学
48
GDP上行与电力下滑之偏差模型研究
马婷、 张 君、邸一浏
山西财经大学
49
我国就业长期和短期影响因素定量分析
肖云、周巧、杨絮飞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50
金融稳定性评估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曾得利、王佳、崔衍安
湖南大学
51
天量信贷对物价走势冲击模型研究
张靖、刘慧慧、王璇珍
山西财经大学
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
6
我国消费者信心指数与消费函数关系研究
杨娜、刘晓飞、冯春琳
北方工业大学
7
成都地铁沿线房价变动研究
董文亮、王道新、罗媛
西南财经大学
8
基于聚类分析的ADR信号检测模型源自黄成、张磊、刘文林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
9
区域软实力的测度及其对区域发展的贡献
杨少娜、孙鹏、袁妍
浙江工商大学
10
经济理论对人行为的影响
30
网络视频点播系统中的用户行为分析与建模
陈磊、张西文、张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31
利率变化影响股市波动性的模型分析与实证
马星亮、熊燕、赵建宁
西南财经大学
届金融数学毕的业论文题目
金融数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一、论文选题说明该选题表是某重点大学多名在校教师多年指导毕业论文的总结,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写作论文。
另外,在论文写作、格式规范以及论文答辩等等方面有困难的同学,请仔细看这些题目,看几个后你就会有所收获。
这些题目写作以及答辩都比较容易!!二、论文参考题目1.浅析反证法思想在金融数学教学中的应用2.金融类“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经济数学的教学与改革3.关于金融数学教学的思考4.将经济数学与金融专业课程有效结合以培养金融类“应用型”人才5.本科生“金融数学”课程案例教学模式探讨6.金融数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探索7.金融数学方向建设的几点建议8.金融数学研究最新进展综述9.数学专业拓办金融数学方向教学改革的探索10.代写论文抠抠舞衣衣漆久吧漆久叁11.金融经济分析应用经济数学的探讨12.复制资产策略在金融数学教学中的应用13.金融数学概述与介绍14.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方向建设教学改革探索——浅谈在高校数学系开设金融数学本科专业15.金融数学教学初探16.经济数学在金融经济分析中的应用浅析17.金融理论发展对数学化的依赖18.应用型本科高校金融数学专业建设的思考19.浅谈数学在金融中的应用20.高校金融数学专业建设新探21.金融数学在西部高校的融合式教学发展研究22.金融数学专业“概率论”课程教学例题选题研究23.金融数学专业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质量分析24.金融类“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经济数学的教学与改革25.金融数学模型26.浅谈金融专业数学教学的改革27.金融类院校开设数学建模课程应解决的几个问题28.案例教学法在金融数学教学中的应用29.金融数学研究综述及其前景展望30.“金融数学”探究式教学的探索与实践31.金融数学金融工程和金融电子化32.浅析金融经济分析中经济数学的应用33.金融数学中的若干前沿问题34.金融数学与金融工程专业介绍及其发展前景35.浅析数学建模教育在金融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及对策36.针对金融数学专业进行金融工程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37.金融危机中企业受波及的数学模型38.财经院校金融数学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39.当前行为金融研究中数学建模应用的价值分析40.地方院校金融数学专业(方向)的课程设置41.高校金融数学专业实验课程的设置42.以辩证的观点浅析数学金融研究43.金融数学概述及其展望44.金融数学研究综述与展望45.金融数学概述46.浅谈金融与数学47.金融数学的教学与研究48.浅析数学方法在金融领域的应用49.金融数学:历史与现状50.金融数学教学方法改革的探讨与实践51.以就业为导向的金融数学课程设置与教学改革研究52.对“金融数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53.金融数学研究前景展望54.金融危机与金融数学55.高校数学系金融数学实验教学模式的探讨56.金融类院校经济数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探究57.浅谈数学建模教学与金融人才的培养58.金融中数学模型对实践的影响:过去、现在和未来59.金融数学方向《随机过程》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60.论数学模型在金融领域中的应用61.浅谈数学模型在金融市场中的应用62.论金融经济学的数学化63.比较教学法在金融数学教学中的应用64.金融数学的发展及其在证券投资组合中的应用65.金融数学本科专业教学现状及对策分析66.刍议金融工程与金融数学专业的培养方案67.一类金融数学方程解的适定性研究68.金融数学课程设置与专业建设的一些体会69.数学在金融领域中的适用性和局限性70.金融数学的起源和发展及金融工程简介71.金融数学研究进展与展望72.我国金融数学的发展及前景73.谈如何运用金融数学技巧进行期权定价74.20世纪金融数学的若干进展及前瞻75.金融数学介绍76.结合学科特色的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以金融院校为例77.基于数学模型的金融系统分析研究78.数学金融中的经验与洞察79.我国金融数学教学工作改进分析80.计算机技术在金融数学课程教学中的运用81.数学建模教育与金融人才培养82.金融数学专业会计课程设置及实验教学思考83.金融专科生提高数学素养的思考84.金融数学的研究与进展85.金融数学及金融工程学──公司理财和金融风险防范的高新技术86.金融数学模型概述87.谈谈成人学校金融专业数学教学内容改革88.金融数学引论研究性教学探讨89.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形势下的本科金融数学专业课程设置初探90.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金融数学人才培养的思考91.金融数学中两个基于高等数学的证明92.金融数学专业数学分析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93.地方高师院校金融数学教学模式初探94.金融数学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95.关于金融数学深入认识的几点思考96.中职学校金融类专业数学选择性教学的实践研究97.应用型本科院校金融数学专业学生培养研究98.地方高师院校金融数学专业实验课程体系建设探索99.对金融数学专业教学改革问题的思考100.金融市场收益率离散数学模型及其定性分析101.对金融数学专业会计教学改革的思考102.成人金融院校数学教学改革初探103.金融对数学方法运用的探讨104.金融数学教育与实用型金融人才的培养105.“第六届全国金融数学与金融工程学科建设与学术研讨会”综述106.金融工程学的数学模型与方法107.非线性数学期望在金融风险中的应用108.论现代金融风险监管体系的数学模型109.数学与现代金融投资理论110.非线性数学期望111.金融数学介绍112.金融定量分析中的数学方法113.金融数学114.关于新升本金融类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方法的研究115.提高数学教学质量适应现代金融事业发展116.西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金融数学教学模式初探117.浅谈数学在金融中的应用118.金融类院校经济数学教学现状及对策119.数学建模在现代行为金融研究领域的应用120.论金融风险监管中的数学模型方法121.金融工程学视角下的数学模型与应用122.金融数学发展综述123.应重视金融数学在外汇收支统计分析中的应用124.金融类院校数学建模课程设置的实践研究125.彭实戈:中国金融数学奠基人126.十年来我国金融数学的回顾和前景127.数学金融的分数次Black-Scholes模型及应用128.数学专业拓办统计与金融数学方向的教学改革129.一种借贷关系分析的数学方法和金融风险防范130.数学方法的金融应用初探131.数学建模思想在高职金融数学课程上的应用实践——以房贷按揭问题为例132.金融数学专业课程体系分析133.市场经济体制下金融机制及其数学建模机理的可拓性分析134.金融数学的发展及其在证券投资组合中的应用135.高校教学模式改革的有益探索——兼论金融数学专业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完善136.数学建模教育与金融学科人才培养137.金融理论研究中的数学方法138.数学方法在金融投资风险分析中的应用139.21世纪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探索——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应用数学(数理金融)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计划》解读140.金融数学专业实变函数教学方法探析141.金融风暴下的数学专业142.金融数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以新疆财经大学为例143.“3+1”培养模式下《金融数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144.《金融数学》课程对大学人才培养的作用145.金融数学培养方向实验项目资源建设的几点建议146.在《金融数学》教学中培养大学生的学习兴趣147.金融数学课程案例教学的探讨148."金融数学专业设计性实验的教学安排149.数学在经济学研究中的角色:基于金融危机视角的思考150.概率论和金融学的结合——金融数学的现代发展综述151.金融数学的研究与进展152.金融衍生品和信用风险定价的数学模型153.山东大学“金融数学与金融工程基地班”人才培养模式探索154.独立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金融证券方向)人才培养研究155.金融危机内在成因的数学建模研究156.案例教学法在金融数学专业数学分析教学中的应用157.地方院校金融数学专业“三模块”课程体系改革的探讨158.基于ADDIE模型的金融工程和金融数学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教学模式研究159.第九届全国微分方程暨金融数学学术会议在延边大学召开160.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统计与金融数学系)承办“3+X统计学及其应用Workshop 2011”161.提高金融院校大学生的数学素养是数学教学的根本任务162.金融危机发生时资金运作的数学模型研究163.多媒体技术在金融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164.改革金融数学基础课程解析几何考试模式培养实践能力165.经济类院校经济数学分层次教学改革探讨——以山东轻工业学院财政与金融学院为例166.浅谈金融类院校高等数学分层教学的评价策略167.金融机构社会责任评价的数学模型168.浅谈金融数学169.试论数学分析在金融研究中的作用170.金融投资收益与风险的数学模型及其应用171.金融数学专业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教学探讨172.泛系资源泛通论:交通·通信·金融·数学——计算机·网络·智能·科技史新论识173.2007年全国金融数学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174.基于神经网络的金融相关比率(FIR)数学模型的建立175.期权如何定价?──金融数学拾零176.浅析金融数学模型177.金融类院校中经济数学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研究178.金融数学模型及其非参数估计问题179.风险与回报:银行业中的数学(上)180.中国金融数学的先行者——金融数学领域彭实戈侧记181.金融系统数学模型的机理分析与控制182.金融数学中的欧式期权定价方法183.非线性数学期望,模糊下的最优停时原理及其在金融中的应用184.开展金融数学研究为金融事业决策服务185.关于地方院校新办金融数学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考——以乐山师范学院为例186.金融工程:久期模型及其数学分析187.基于金融数学模型方法的电力衍生产品的定价研究188.国际金融法研究的切入点与数学方法189.期权类衍生金融工具的多期二项式定价数学模型190.非线性数学期望及其在金融中的应用191.谈金融专业学校数学教学的改革192.金融数学拓荒人——记著名金融数学家、山东大学数学研究所所长彭实戈教授193.非线性数学期望的性质及其在金融风险中的应用194.大数据时代金融专业数学的发展趋势195.浅议金融工作者数学素养的培育196.企业受金融危机影响的数学模型197.破产理论研究及其在金融数学中的应用198.数学在21世纪的金融中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199.开展金融数学金融工程和金融管理研究200.金融经济学中的组合数学问题201.在金融危机中企业受波击的数学模型202.转变点在经济、金融、计量经济学中的数学建模203.卓越金融本科人才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估——运用模糊数学的方法204.金融危机中企业受波及的数学模型的定性分析205.金融数学的崛起206.金融数学本科生多元统计分析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207.Brown运动首达时在金融数学中的应用208.经济与金融中的“数学显微镜”209.基于数学规划模型的金融资源配置测算分析210.浅谈影响新建本科人才培养与有效教学的主要因素——以哈尔滨金融学院数学教学为例211.评《金融衍生产品定价的数学模型与案例分析》212.浅谈数学在金融领域的发展及应用213.基于正规金融信贷选择的一个数学博弈分析214.金融投资类线性规划及其数学模型的MATLAB求解215.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数学描述及其在金融经济学中的一个应用216.模糊数学在金融管理中的应用217.金融数学专业概率统计研究性教学的探索218.期权定价—数学在金融行业中的应用浅议219.金融和金融数学研究220.新兴的交叉学科——金融数学221.数学工具处理金融问题222.在金融写作中要注意正确运用数学概念223.最优控制的若干问题及其在金融数学中的应用224.浅谈数学金融学的变革与发展225.浅论数学金融学中关于期权定价的问题226.美国的金融风暴,源自美国失败的数学教育?227.金融控股集团资本金重复计算问题的数学分析228.一个有关咨信公司在金融市场中作用的数学分析229.数学模型在商业银行管理领域中的应用230.Knight不确定金融投资决策与风险度量研究231.“金融大厦”离不开数学支撑232.浅议数学在金融事务专业课程教学的影响与作用233.金融投资中的数学方法234.倒向随机微分方程和金融数学235.芝加哥大学数学系的金融数学学位236."多维球面模型及其在股市分析中的应用——金融数学的新思考237.在金融院校高数教学中运用网络资源的研究238.金融数学第一人——访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获得者彭实戈239.民族地区金融数学专业常微分方程教学改革与实践240.有趣的金融数学241.金融数学的现在和未来242.金融数学帮您钱生钱243.经济数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探究244.地方高校金融专业教学中数理分析能力的强化与培养245.重视金融数学研究的现实意义246.结合模糊数学与信息扩散法的Logit模型在信用评级中的应用247.金融中的数学——读《数学与金融》248.地方高校金融人才数理分析能力的强化与培养249.连续时间证券投资组合250.彭实戈:中国金融数学第一推动人251.随机理论在连续时间金融市场模型中的应用252.信用风险分类评级数学模型的研究253.非线性数学期望的性质254.等比数列在金融领域中的一个应用255.研究突发事件:数学金融学的重要课题256.当代金融技术发展的趋势257.不相关金融投资收益与风险优化模型探讨258.我国金融危机预警模型的构建与实证研究259.中国“入世”对金融服务业影响的模糊数学模型分析260.有限离散时间金融市场模型261.金融数学中的若干极限定理262.容度极限理论和非线性数学期望在金融中的应用263.港鲁两校在数学领域的合作264.企业金融资产管理数学模型265.金融,也是科学和数学的事业──由199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引发的思考266.投资选择及资产定价数学模型研究267.陕西财经学院198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数学试题(金融专业用)268.陕西财经学院1982年攻读硕士研究生入学数学试题(金融专业用)269.碳排放权交易的实物期权定价方法与数学模型270.开放教育金融专科“经济数学基础”教与学模式271.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互联网金融风险评估研究272.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银行业税收问题研究273.非线性数字期望274.基于模糊数学中S型隶属函数的风险度量VaR275.股票投资风险管理的数学模型研究276.关于数学系列课程的教学建议277.论经济危机、金融危机的形成原因与遏制278.数学金融学与微分对策(英文)279.关于柱形H-半鞅的算子值随机积分及其在金融上的应用280.数学在经济学研究中的角色:基于金融危机视角的思考281.金融市场预测中数学的使用、误用和滥用282.威尔士斯旺西大学283.基于仓单质押的物流金融风险管理与控制研究284.山西票号金融稽核创新与研究285.金融模拟实验课程的建设与实践286.金融市场风险测量模型—VaR及基于VaR的证券组合选择287.探索数理之美构建艺术化金融教学模式288.基于过度自信的金融市场委托-代理模型研究289.资本监管标准与金融安全机理探讨290.基于经济增长偏好的地方政府金融行为研究291.在经济数学课程中实施参与型教学法的研究292.正倒向随机微分方程的数值方法及其在金融与双曲型方程柯西问题中的应用293.“中国商业经济学会经济数学研究分会第七次年会”综述294.随机利率情况下期权定价问题研究及应用295.分层目标教学法在经济数学教学中的应用296.“摧毁”华尔街的数学公式297.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协调性及其测度298.PPR数学模型在通胀成因定量分析中的应用299.现代金融理论的进展综述300.浅析数学方法在金融学中的应用301.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金融先导战略研究302.复杂适应系统软件平台SWARM在金融体系中的博弈仿真研究303.高师院校数学类各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思考304.从股票期权看数学科学305.金融衍生证券定价数值估计的理论分析306.金融专科学校高等数学课内容设置的构想307.基于分形的期权定价及风险价值计算308.静态利率期限结构的数学模型与算法的研究309.基于跳跃——扩散过程的最优消费投资组合问题研究310.金融统计教学的创新与实践311.20世纪经济数学的若干进展312.经济学向何处去——金融危机以来的经济学反思313.数学概率统计在实际生活重要领域的应用314.吉林大学金融学院315.上市金融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研究316.金融经济学的现代进展317.银行业数学化探讨318.一种基于高阶矩的金融危机预测方法319.物流金融业务风险评价方法研究320.采用自学教学法是金融教育必由之路321.数学模型在商业银行管理领域中的应用322.欧式看涨期权定价微分方程的有限差分求解方法323.金融机构专利权质押贷款风险评估研究324.金融工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325.风险的测度研究──对偶方法326.数理统计与现代金融关系评论327.数字是经济管理的支柱328.用模糊数学评判信用社经营效益的初步研究329.组合投资数学模型发展的研究330.封闭方程组约束下的国际金融琼斯模型331.地方本科大学数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332.经济数学教学提高职业能力培养创新人才模式的探究333.中国利率市场化若干问题研究334.金融计划简易概率网络模型335.金融工程学教学方法新探336.伊藤过程理论及其在金融中的应用337.外汇期权定价的数学模型分析338.试用数学方法研究储蓄339.在非线性情形下的一些大偏差结果以及在金融中的应用340.运用模糊数学方法统筹构建货币流通的模型341.试建一个金融资金流向流量优化模型342.金融分析师之路343.分数布朗运动环境下的欧式与美式期权定价研究344.股票价格的期权定价模型345.三中全会后金融改革趋势展望346.一类扩散过程的最优停止347.金融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思考与实践348.一类基于MATLAB程序的线性规划及数学模型的求解349.浅谈金融学中的数学350.委托-代理关系的数学描述及应用分析351.市场易变性与期权理论定价数学模型的比较352.金融市场化测度与中国金融市场化过程研究353.数学金融学中的期权定价问题354.跳跃点统计检测的小波方法及其在金融汇率中的应用355.进化金融及中国股市实证研究356.信用风险管理应避免滥用数学公式357.具脉冲影响的商品定价决策与金融调控问题的动力学模型研究358.泊松过程理论在地震灾害金融风险管理中的应用359.投资者有限理性与证券价格行为研究360.商业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研究361.期权的定价与应用362.基于JSP技术平台下银行金融信息系统开发风险管理研究363.金融复杂性与中国金融效率364.期权定价理论的起源:巴夏里埃365.股票价格为跳跃扩散过程的期权定价的研究与应用366.证券选择的多元化问题研究367.基于指数方差伽玛模型的金融衍生品定价368.中国金融结构制度变迁及动因分析369.非线性跟踪—微分器在VaR中的应用研究370.中国农村金融供给创新的路径选择371.基于随机微分方程模型的金融时间序列预测的研究372.湖南省农村金融产品持续创新动力评价研究373.中国金融制度的风险机理研究374.基于多Agent模型的连续双向拍卖金融市场仿真实验研究375.经济心理与金融行为376.规范场理论和金融市场模型377.从学科交叉看金融工程学的发展378.首次穿过边界概率及其在金融中的应用(英文)379.分数布朗运动环境下可换债券定价模型380.“金融和保险领域中非线性复杂系统的研究”青年科研创新团队介绍381.群体模型下的金融市场和资产定价研究382.金融衍生产品中美式与亚式期权定价的数值方法研究383.几类奇异期权的风险VaR度量384.Rijndael算法硬件实现的优化设计及应用385.金融发展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386.金融保险中的大偏差问题387.随机控制理论在金融和保险中的应用388.后金融危机时代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结构与主导产业选择研究389.价差期权定价方法的研究390.电力系统商业化运营优化模式的分析与研究391.分形维数的数学基础及对上海股票市场混沌、分形特性的实证分析392.实际利率法应用中关键数据逻辑关系分析——以应付债券后续计量为例393.经济与金融:最“人文”的经济394.随机微分方程在金融中的若干应用395.金融时间序列隐含模式挖掘方法及其应用研究396.区域金融结构和金融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397.非正常金融环境下金融机构的VaR对比研究398.南京港物流发展研究399.我国农村微型金融服务及风险防范研究400.金融泡沫运行与控制研究401.金融混业经营及其风险管理研究402.金融企业应用管理信息系统的绩效评价研究403.甘肃省金融发展规模、结构、效率的协调性测度研究404.我国农村金融供求失衡深层机理研究405.中国政策性金融促进自主创新的有效性研究406.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制度变迁研究407.中国区域金融协调发展研究408.辽宁城乡金融发展差异对城乡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409.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监控问题探析410.金融危机之信用失衡411.基于西部金融中心建设目标的成都金融人才需求预测研究。
基于面板VAR模型的城市化、城乡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基于面板VAR模型的城市化、城乡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作者:文彦斐来源:《大经贸·创业圈》2020年第05期【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居民收入显著提高,但收入差距问题也日益突出。
本文使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PVAR)分析我国城市化水平、城乡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结论表明,城市化进程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对经济增长起正向作用;城乡收入差距短期内能拉动经济发展,但长期则无显著关系;经济增长反过来有助于城市化的推进。
【关键词】城市化城乡收入差距经济增长面板VAR模型一、引言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高质量的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农村问题是关键,农村与城市之间的显著差距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点所在。
城乡收入差距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日益凸显,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
必须着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升级,农村进步,农民发展。
二、文献综述关于城市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一些学者认为,城乡二元结构限制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流动,不利于“人力资本的外部效应”的发挥[1]。
林毅夫认为,在现实条件的约束下,城市化水平的下降,会导致农村劳动力过剩,这使得土地的规模报酬递减,农民收入降低,城乡收入进一步被拉大[2]。
有关收入差距对经济增长的影响,Alesina发现,从税收的角度来看,城乡收入差距扩大,会使得政府加征税费来进行二次分配,这必然会使部分人群的生产积极性降低,对整体的经濟增长是不利的。
实证研究方面,陆铭结合联立方程模型和分布滞后模型,研究发现经济增长与收入差距呈负相关关系。
王少平、欧阳志刚设定面板协整模型进行分析,发现我国的城乡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异质性协整关系。
本文利用面板VAR模型将城市化、城乡收入差距和经济增长统一到一个分析框架中,由此揭示城市化对城乡收入差距以及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作用关系。
三、研究方法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PVAR)理论:Panel VAR模型是用一个内生系统来处理所有变量,考察变量滞后因子的变动影响,这与普通VAR模型是一样的。
2018年全立项统计课题
18TJZZ24
基于过程交互的群综合评价机制研究
曾守桢
宁波大学
18TJZZ25
定性问题的定量化研究方法:Q方法的应用研究——以浙江省内核电站周围居民对于核电站项目的主观态度为例
龚 俊
宁波大红鹰学院
18TJZZ26
生计资产异质性视角下浙江农户宅基地流转意愿调查及其福利变化的统计评价
杨晓伟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18TJJD09
非连续可测变量二阶因子模型的参数估计
斯介生杭州电子科技Fra bibliotek学18TJJD10
舟山航运企业转型升级研究
陈永芳
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舟山市统计学会
18TJJD11
舟山市海洋文化产业发展绩效评价体系研究
张 荣
舟山市统计学会
18TJJD12
民宿产业统计调查与核算方法研究
宁自军
嘉兴学院
抄送:国家统计局科研所,省社科联社团处。
周银香
浙江财经大学
18TJZZ17
浙江省数字经济发展综合评价与实现路径研究
辛金国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18TJZZ18
浙江省制造业循环经济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
智瑞芝
浙江理工大学
18TJZZ19
浙江发展现代化统计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研究
顾建亚
浙江科技学院
18TJZZ20
基于大数据思维的县域政府公信力评测体系研究
张崇辉
浙江工商大学
18TJJD05
浙江省CPI的环比统计方法与应用研究
陈雄强
浙江财经大学
18TJJD06
基于多学科交叉的浙江省人口趋势预测研究
章琳云
浙江财经大学
FDI对我国经济增长、就业影响研究基于VAR模型
FDI对我国经济增长、就业影响研究基于VAR模型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外国直接投资(FDI)在全球范围内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吸引和利用FDI对我国经济增长和就业的影响日益受到关注。
本文旨在通过基于向量自回归(VAR)模型的实证分析,探讨FDI对我国经济增长和就业的影响机制及其动态效应。
本文首先回顾了国内外关于FDI与经济增长、就业关系的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总结了现有研究的成果和不足。
在此基础上,本文构建了包含经济增长、就业和FDI等关键变量的VAR模型,并运用我国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
通过对模型的稳定性检验、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等方法,本文深入探讨了FDI对我国经济增长和就业的短期和长期影响。
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FDI对我国经济增长和就业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
一方面,FDI的流入为我国带来了资本、技术和管理经验等生产要素,促进了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
另一方面,FDI的流入也为我国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促进了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稳定和发展。
同时,本文还发现,FDI对我国经济增长和就业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时滞性和动态性,需要政策制定者关注其长期效应和时变特征。
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我国应继续加大吸引和利用FDI的力度,优化外商投资环境,提高外资利用效率。
我国应加强对外资企业的引导和支持,推动其在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我国还应关注FDI对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加强就业培训和劳动力市场监管,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本文通过基于VAR模型的实证分析,深入探讨了FDI对我国经济增长和就业的影响机制及其动态效应。
研究结论对于我国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外资政策和就业政策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二、文献综述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外国直接投资(FDI)逐渐成为影响各国经济增长和就业的重要因素。
近年来,关于FDI对中国经济增长和就业影响的研究逐渐成为学术界的热点。
要素禀赋与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基于WIOD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分析
要素禀赋与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基于WIOD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分析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通过深入分析和研究要素禀赋与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之间的关系,探讨在全球价值链背景下,中国制造业如何有效利用自身要素禀赋,推动产业升级。
文章利用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WIOD)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数据,进行了详实的实证分析,以期为中国制造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政策启示。
文章概述了要素禀赋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其在制造业产业升级中的应用。
接着,结合中国制造业的实际情况,文章分析了中国制造业要素禀赋的现状及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探讨了要素禀赋对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的影响机制,包括要素禀赋对产业升级的直接影响、要素禀赋结构对产业升级的影响、以及全球价值链背景下要素禀赋与产业升级的互动关系。
通过实证分析,文章揭示了要素禀赋对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的重要作用,并指出了当前中国制造业在要素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文章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包括优化要素配置、加强创新驱动、提升全球价值链地位等,以促进中国制造业的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总体而言,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要素禀赋与制造业产业升级之间的关系,也为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谋求更高地位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二、要素禀赋与制造业产业升级的理论分析要素禀赋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拥有的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本和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总量和结构。
这些要素禀赋的差异对制造业产业升级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理论上分析要素禀赋与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之间的关系。
自然资源是制造业产业升级的重要基础。
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矿产、能源、土地等,可以降低制造业的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进而推动产业升级。
例如,中国在改革开放初期,凭借其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实现了制造业的快速发展。
然而,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中国制造业需要向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产业转型,这就需要更加丰富的资本和技术要素。
全国统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获奖成果
第十一届全国统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获奖成果(以得票为序)课题论文奖一等奖中国宏观经济序列季节调整方法研究与季节调整软件NBS-SA研发国家统计局南开大学马建堂张晓峒政府统计数据质量评估方法及其应用研究湖南大学许鹏企业债券信用风险统计测量——基于宏观经济不确定性视角中央财经大学周宏综合发展指数研究国家统计局鲜祖德中国人口素质综合评价及其对经济发展贡献的统计研究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凌亢二等奖Dimension Reduction and SemiparametricEstimation of Survival Models(生存模型的半参数降维及估计)南京大学张涤新非SNA生产核算方法研究浙江工商大学徐蔼婷我国资源、环境、人口与经济承载能力研究北京师范大学邱东中国地区差距、极化与流动性浙江工商大学洪兴建Frats: Functional Regression Analysis of DTITract Statistics(Frats:DTI束统计量的函数回归分析)云南大学唐年胜On construction of optimal mixed-levelsupersaturated designs(最优混水平超饱和设计的构造)东北师范大学孙法省时间利用活动分类研究报告国家统计局李强中国能源消费结构问题的统计研究北京石油化工学院陈首丽响应变量缺失时熔合——精炼降维方法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王启华我国最低工资标准统计测算及调整决策支持研究暨南大学韩兆洲普查涵盖误差及其测量机制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国家统计局金勇进陶然关于进一步完善我国统计调查体系的研究厦门大学曾五一基于投入产出技术的中国能源效率及对环境影响研究江西财经大学曹俊文相依和缺失数据情形的经验似然推断广西师范大学雷庆祝小域估计方法在小品种农作物播种面积统计中的应用国家统计局赵建华我国非正规部门宏观效应动态量化分析浙江工商大学李金昌区间指标的排序评价方法及应用浙江工商大学陈骥Homogeneity test of rate ratios in stratified云南大学李会琼matched-pair studies(基于分层配对试验研究的风险比的齐性检验)整数值时间序列的统计推断吉林大学王德辉复杂数据下半参数变系数部分线性模型的统计推断河池学院赵培信迁移人口的数据采集、质量评价与控制南京财经大学白先春中国劳动力流动中的城乡分割统计研究浙江大学钱雪亚北京市生态足迹的投入产出核算研究北京师范大学王亚菲现代服务业集聚统计模型及其应用研究湖南大学任英华指数理论与应用前沿问题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徐强核密度估计下的二分递归算法构建及应用北方工业大学陈云中国劳动收入份额的测算研究:1993-2008 北京师范大学吕光明截断删失样本的条件密度、条件分位数与回归函数估同济大学梁汉营计政府统计组织模式改革与统计流程再造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史代敏攀比效应、棘轮效应和非物质因素:对幸福悖论的一国家统计局何强种规范解释变点统计检验方法及其在经济结构变化中的应用上海财经大学周勇利用成对建模方法来分析纵向反应数据沈阳师范大学付志慧2008SNA对金融核算的发展及尚存议题分析北京师范大学陈梦根基于GIS的统计数据管理与分析系统研发河南理工大学谢洪波政府统计数据质量管理立法研究国家统计局刘恒三等奖基于区间信息的综合评价问题研究浙江财经学院苏为华《中国统计年鉴》解读研究中国人民大学高敏雪基于家庭收入的保障性住房参考标准研究厦门大学朱建平中国产品种类统计测度及内生增长检验天津财经大学肖红叶政府统计数据科学运用:中国工业化与结构转型效率中国人民大学赵彦云研究环东北亚国际自由贸易区及我国保税港区发展战略研河北大学顾六宝究我国FEEEP协调性研究南京财经大学胡荣华天然气产业对绿色发展贡献的统计评价研究国家统计局潘建成人口普查净误差构成部分的估计重庆工商大学胡桂华复杂数据工程中若干重大问题的基础理论研究中国人民大学田茂再建立以可支配收入为核心的城镇住户调查数据质量评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刘启义估方法和体系的研究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及评价方法研究河北省统计局郭洪波带有删失数据的线性EV模型的统计推断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刘强A modified Lee-Carter model for analysingshort-base-period data天津财经大学赵博娟(用于分析短期数据改进的Lee-Carter 模型)中国基尼系数警戒线的一个估计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徐映梅世界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及国际比较研究——以北京建北京市统计局苏辉设世界城市为例北京市中等收入群体动态变迁及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中央财经大学刘扬路径研究亚行更新中国购买力平价的方法和结果研究国家统计局余芳东中国石化行业竞争能力综合评估研究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王伯安网络直报条件下地区统计数据质量影响因素实证研究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辛金国改革和完善我国经常性抽样调查体系研究暨南大学陈光慧条件异方差模型的诊断检验浙江工商大学吴鑑洪我国企业高新技术创新项目R&D绩效评价研究山东科技大学赵峰技术进步对中国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基于省际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魏巍贤板数据的经验研究Bayesian analysis of the patterns of biologicalsusceptibility via reversible jump MCMC sampling沈阳师范大学刘瑞银(可逆跳MCMC抽样方法对生物易感模式的贝叶斯分析)中国发达城市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李萍国家统计数据质量管理的博弈机制研究——基于“联河北经贸大学张玲芝网直报”的统计背景公共部门规模、效率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研究东北财经大学金钰社会调查中样本容量的确定南京大学耿修林我国产业结构与节能降耗研究西安财经学院东方社奇经济发展影响环境质量动态效用的统计评估东北财经大学祝志杰政府统计工作成本控制研究山东科技大学王爱华长三角产业结构研究南京审计学院贾晓峰王家新地质灾害损失分布拟合与风险度量湖南商学院欧阳资生统计数据质量与用户满意度:测评量表设计与实证研究厦门大学王华完善我国房地产价格调查统计方法的思考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陈冬青统计调查方法体系及调查方式转变研究国家统计局天津调查总队董顺荣经济发展与碳排放关系的统计研究湖南大学李正辉政府统计数据质量内涵的演化与启示西南财经大学聂富强上海服务业发展监测研究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刘稚南统计分类方法创新系列研究:色谱经济分析法武汉大学游士兵中国区域经济差异测度及协调发展模式研究淮阴工学院李前兵基于字典学习的网络社团结构探测算法中央财经大学张忠元基于稳健主成分回归的统计数据可靠性评估方法安徽财经大学卢二坡江苏省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内涵和指标体系研究江苏省统计局朱晓明公共事业产品价格变动对城镇低收入家庭生活影响的研究国家统计局天津调查总队杨维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真实储蓄测度:理论、方法与实证东北财经大学刘渊Identification of nonlinear VAR models usinggeneral conditional independence graphs(非线性VAR模型辨识的广义条件独立图方法)西安财经学院高伟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十二省经济社会发展比较——基于时空演化的分析西南财经大学雷敏政府统计生产及其行为研究国家统计局徐晓海中国省级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空间计量分析天津财经大学曹景林地区统计数据质量B-F问题研究贵州大学龚敏庆浙江省发展方式转变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浙江省统计局金汝斌新疆中小型企业创业情况抽样调查方案设计研究石河子大学徐秋艳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研究北京市统计局侯小维专著奖一等奖中国不变价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方法研究国家统计局朱之鑫许宪春非参数和半参数模型中的经验似然北京工业大学薛留根二等奖中国R&D统计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江苏大学赵喜仓核算制度缺陷、统计方法偏颇与经济总量失实东北财经大学蒋萍房价指数的编制、管理与应用上海财经大学杨楠数量评价标准手册国家统计局何平信息技术应用奖一等奖北京市宏观经济与社会发展基础数据库北京市统计局二等奖(空缺)三等奖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统计数据移动查询系统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统计局北京市能源统计监测信息平台北京市统计局上海市浦东新区统计业务统一管理平台上海市浦东新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信息中心统计教学奖一、教材类一等奖试验设计与建模南开大学刘民千二等奖统计学:思想、方法与应用中国人民大学袁卫应用时间序列分析西南财经大学史代敏风险定量分析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孙立娟三等奖现代工业统计与质量管理南京财经大学王庚计量经济学实验教程石家庄经济学院李国柱统计学基础实验湖南大学许鹏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上海财经大学王学民概率统计及其应用天津商业大学于义良统计学中央财经大学刘扬二、课件类一等奖(空缺)二等奖(空缺)三等奖统计从业人员继续教育贵州省统计科研教育中心田静概率统计随机过程教学演示与试验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魏振军多元统计分析中国人民大学田茂再博士论文奖一等奖时变弹性生产函数理论及其应用研究浙江工商大学章上峰自适应和非参数控制图的研究南开大学李忠华二等奖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公平度测度及因素分解研究中央财经大学赵春雨普查涵盖误差及其事后抽查的理论与应用研究中国人民大学陶然我国居民部门资产替代行为研究山西财经大学张帅保险精算中的若干随机控制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刘圣地区社会核算矩阵编制及在居民收入分配分析中应用湖南大学党玮研究复杂数据下半参数模型的统计推断北京工业大学杨宜平一类零过度数据的建模及诊断分析东南大学解锋昌分位数回归中的若干问题研究复旦大学唐炎林不完备市场下权益连结保险产品定价和风险对冲华东师范大学钱林义部分因析设计的最优折叠反转及相关问题的研究华中师范大学欧祖军。
(附专家点评)2009年全国大学生统计建模大赛获奖名单
马天然、刘静、张田 王焕英、王尚坤、王灿 叶少峰、何沛钊、王希哲 王文静、张明喆、侍湾湾 惠昌强、唐海峰、王诗庆 潘振宇、陈忆文、陈丹丹 闫凤梅、孙小冬、杨志华 王军伟、马歆玮、谢欣燕 贾旭东、王海燕、武宏伟 张吉良、于雪、马远超 王晓沛、马晓燕、李凯丽 魏文灵、陈银平、刘艳艳 徐雨茜、徐瑞文、林天逸 陈思易、奚潭、王亚民 汪维维、任萍、温婷婷
黄成、张磊、刘文林 杨少娜、孙鹏、袁妍 田昊枢、牛启昆、彭沁 王维玲、蔡金鑫、周晓婷 邬琼、刘寅、张静宇 柴亮、李壮壮、党建令 吴文娟、李宏生、张美丽 陈飞、柴家友、陈婷 袁蒂、蒋莉莉、牛胜男 葛盛荣、寸晓洁、李丽丽 朱璐璐、卢苏娟、薛亚楠 乔宁宁、韩雨珊、任严岩 李予娇、张丽、李玉玉
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 浙江工商大学 北京大学 浙江财经学院 北京工商大学 河北经贸大学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厦门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 云南财经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山西财经大学 山东工商学院
基于变参数模型的山东省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点 评 工业“三废”排放量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点评 广东省科技贡献力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点评 亚运会对广州旅游业前景趋势预测研究 >>点评 基于 AIC 准则的合理的汽油价格的制定使得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 >> 点评 基于 GARCH 模型的中国股市收益实证研究 >>点评 金融危机对中国出口的影响 >>点评
二等奖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论文题目 中国地区经济增长收敛性分位数回归分析 >>点评 大学生休闲态度、休闲参与和休闲阻碍调查研究 >>点评 用天气发生器对我国主要城市天气指标的模拟和预测(附件) >>点 评 中国环保投资废气治理效率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点评 流动性信息与资产收益:基于非参数模型的分析 >>点评 2009 年上半年货币过多投放是否将导致未来通货膨胀? >>点评 外部经济变量对我国货币需求模型影响程度的实证分析 >>点评 紧凑型城市:中国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视角 >>点评 研究生教育收费改革实证研究 >>点评 我国各地区教育支出与经济增长的空间计量分析 >>点评 中国内陆甲型 H1N1 流感的预测和控制模型 >>点评 参赛队员 黄蓓、范悍彪、宋峰 张凤、肖粤志、许长淑 吴蔚、王磊、李树良 吴淑丽、昌先宇、谭竿荣 李攀登、刘海燕、高赟玥 柳玲娣、胡月、赵颖 李玮、郁婷婷、李双双 夏青、陈佳、游碧芙 高勇标、林亮、黄宝辉 宛立杰、胡洪胜、陶淘 刘玉方、律清萍、高培安 参赛学校 安徽财经大学 山东工商学院 华东师范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浙江工商大学 安徽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浙江工商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 鲁东大学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六城市产业结构动态协调分析——王中昭
第32卷 第6期V ol 132 N o 16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 ur nal of G uang xi U niversit y(Philosophy and Socia l Science)2010年12月Dec 1,2010收稿日期:2010-09-26基金项目:广西哲学社科规划项目(批准号08BJY 012)作者简介:王中昭(1958-),男,广西钦州人,广西大学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数量经济学;石 荣(1981-),女,河南鹿邑人,广西大学商学院在读硕士生,研究方向:国际贸易。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六城市产业结构动态协调分析王中昭,石 荣(广西大学商学院,广西南宁530004)[摘 要] 产业协调的目标不能以城市为核心,而是以产业为中心往分层次协调方向拓展;多个城市的产业协调性往往比两个城市之间要差,并且随着城市的增加其协调性逐步下降;某些产业协调性与该产业特性有关,资源型产业的协调性差而且范围局限;感应度和影响力系数较大产业其协调程度及其波及的范围大;某产业协调程度与该产业高级化水平没有直接因果关系。
[关键词] 产业结构;动态协调性;组合模型。
[中图分类号] F2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182(2010)06-0005-05 随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成为/重要的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0,以南宁、钦州、北海、防城港、玉林和崇左六个城市为核心的产业转换与升级就显得尤为重要。
理论上看,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产业间协调具有相互渗透、相互关联作用,要实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必须要求产业间的关系具有相对协调的功能,并且产业内部本身也应有自我升级和转换能力。
反之,随着产业结构发展水平的提高,产业间的不协调又成为产业升级的主要障碍。
因此研究经济区内产业结构的动态协调发展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一、文献回顾多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产业协调问题有了越来越深入的认识和研究,国外研究的视角大多在产业之间或者产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协作与协调问题上,M ichael Peneder (2003)运用动态面板回归模型,采用28个OECD 国家的面板数据,检验了产业结构变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存在必然内在联系和协调性[1]。
【毕业论文选题】本科经济类毕业论文题目
本科经济类毕业论文题目经济是价值的创造、转化与实现;人类经济活动就是创造、转化、实现价值,满足人类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活动。
经济就是对物资的管理;是对人们生产、使用、处理、分配一切物资这一整体动态现象的总称。
下面是学术堂为大家整理的本科经济类毕业论文题目,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本科经济类毕业论文题目一:1、乌海市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评价2、贸易开放度、经济自由度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分析3、内蒙古资源环境要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路径研究4、循环经济模式下北方农牧交错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以内蒙古通辽市为例5、新疆南疆经济空间演化格局及驱动力分析6、生产性公共支出、空间溢出效应与区域经济差距--基于多地区动态一般均衡模型的分析7、基于海洋生态产品的海岛旅游绿色发展经济激励额度评估8、财政支出结构的经济增长质量效应研究--基于“五大发展理念”的视角9、知识产权保护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10、文化产业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基于动态面板模型的实证分析11、环境约束下中国工业用地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绿色索洛模型”的分析12、中国经济新常态与房地产市场风险防范13、旅游业与经济增长的非线性门槛效应--基于面板平滑转换回归模型的实证分析14、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评述15、中国旅游经济运行监测与预警:模型构建与实证分析16、从宏观数据看中国经济的当下格局与长期增长前景17、创新驱动、城镇化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空间溢出及门槛效应的实证分析18、从共享单车上树现象谈如何有效管理推动共享经济健康发展119、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增长的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20、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绩效评价及影响因素21、中巴经济走廊贯通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基于沿线国家产业层面数据的反事实模拟22、长江经济带成渝城市群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评价23、新兴经济体国家工业化水平测度的实证分析24、中国分享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及趋势25、论“分享经济”下我国劳动法保护对象的扩张--以互联网专车为视角26、土地资源错配及经济效率损失研究27、美国经济政策转向对全球经济的影响28、浙江县域土地经济效益空间格局演变及驱动因素研究29、中国海洋经济系统稳定性评价与空间分异30、房价对地区经济收敛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31、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流动儿童认知能力的影响:父母教养方式的中介作用32、资本流动突然中断对不同负债结构国家的经济影响33、人口结构、产业结构与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34、我国“一带一路”基础设施投资效率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空间效应分析35、物流产业集聚的经济溢出效应及空间分异研究--基于丝绸之路经济带辐射省份面板数据36、基于动态因子分析法的区域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测度研究本科经济类毕业论文题目二:37、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国经济战略的调整与实施38、我国影子银行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及对策39、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对经济运行规律的解释力和话语权240、积极探索和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理论41、中国FDI与ODI对低碳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对“一带一路”战略的启示42、马克思主义与凯恩斯主义经济周期理论比较43、农业机械化、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耦合关系研究44、城市化、人口红利与日本经济增长关系研究45、区域人口、经济、能源环境协调发展情景预测研究46、煤炭消耗、污染排放与区域经济增长47、我国文化消费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机理与实证研究48、中国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倒U型关系:杠杆率非对称变化机制视角49、城市规模与经济密度对城市经济效率的影响50、城市群内部经济服务化空间互动关系分析--以山东半岛城市群为例51、海南建省以来经济增长空间分异格局演变52、湖南省交通优势度与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协调性演变53、非均衡发展条件下地级市经济差距时空特征54、中国-巴基斯坦经济走廊投资社会风险探究55、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变迁的回顾与反思--兼论中国宏观经济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56、新常态、新经济与商业银行发展转型57、地方立法需求与社会经济变迁--兼论设区的市立法权限范围58、能源结构和碳排放约束下中国经济增长“尾效”研究59、中国经济增长拐点问题研究--基于计量经济学和微积分学的实证分析60、中国区域能源、经济与环境耦合的动态演化61、中国高铁建设投资对国民经济和环境的短期效应综合评估62、“一带一路”与“中美经济博弈”63、滞留的集体主义:微博场域经济议题的社会共识现状与表达64、全球变革时代下的中国经济发展65、上海自贸区对地区经济的影响效应研究--基于“反事实”思维视角366、长三角地区社会福利与经济增长耦合协调时空分异67、长江经济带人口流动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68、基于VAR模型的工业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关系研究69、丝绸之路经济带物流产业、金融发展对经济提升的驱动作用研究70、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对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71、绿色发展究竟会带来怎样的环境经济影响?--基于非参数方法的解答72、制造业转型升级与地区经济增长本科经济类毕业论文题目三:73、财政激励、政府偏好与地区经济增长74、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财政政策75、中国经济体制转轨与财政政策调控76、财政分权与中国经济增长质量关系--基于全要素生产率视角77、中国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及其空间溢出效应分析78、产业升级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分析79、基于景气状态的中国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时序性研究80、珠三角一体化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81、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82、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供给侧改革与居民消费结构升级83、中国城乡老年人的经济收入及代际经济支持84、基于空间计量的云南省县域经济空间格局演变85、中国-欧亚经济联盟FTA的经贸效应模拟分析--基于GTAP模型及偏效应分解86、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大趋势不可逆转87、双向直接投资的经济增长效应分析--来自中国数据的实证检验88、金融发展、微观企业创新产出与经济增长--基于上市公司专利视角的实证分析489、中国经济增长与三个产业能源消耗的结构调整90、利润率下降与中国经济新常态91、区域创新与经济发展时空耦合协调分析--以陕西省为例92、考虑大规模风电并网的电力系统区间非线性经济调度研究93、中国旅游投资与旅游经济发展的时空演变与差异分析94、人口密度、能源消费与绿色经济发展--基于省域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95、区域农业碳排放与经济增长演进关系及其减排潜力研究96、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经济建设领域的应用97、金融发展缘何抑制了经济增长--来自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98、土地开发对城市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和传导路径--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实证检验99、政府干预、市场化进程与经济增长动力--兼论“简政放权”如何动态释放改革红利100、共享经济下网络平台的法律地位--以网约车为研究对象101、基于“互联网+”的我国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102、甘肃省生态资产价值和生态-经济协调度时空变化格局103、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差异性分析104、环渤海地区港口体系与其城市经济的偏移增长及重心耦合态势研究105、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动力的阶段转换研究106、中国金融压力的度量及其宏观经济的非线性效应107、生产商规模不经济的双渠道供应链协调策略选择108、经济转型视野的“去库存”与房地产市场稳健性本科经济类毕业论文题目四:109、江苏区域文化资源与旅游经济耦合特征及其作用机制110、资本账户开放与经济增长--基于跨国面板数据的研究5111、京津冀地区能源消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112、作为经济伦理的经济共享理念113、构筑湾区经济引领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基于粤港澳大湾区开放度的实证分析114、城市化、人口集中度与经济增长--基于空间动态面板模型的实证分析115、世界经济新格局与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特征、风险及应对116、京津冀区域经济差异时空特征分析117、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振兴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118、论共享经济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及其应对119、中国城市入境旅游的经济增长效应及空间溢出性120、全要素生产率视角下东北三省经济增长问题研究121、“一带一路”背景下东北地区民营经济发展问题研究122、新常态下我国经济运行的三个特点和规律123、全球经济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贡献124、经济周期与金融周期双重冲击下的世界经济125、习近平国有经济思想研究略论126、出境旅游需求的影响因素--兼论发展中经济体与发达经济体的异同127、经济新常态下中国商业银行信贷结构的调整128、大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新格局理论与实践新发展的研究129、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老龄化程度和医疗费用上涨对我国医保基金支出的影响分析130、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对中国及世界经济的影响--基于单一国家和多国的动态CGE模型13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变迁与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132、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中国经济转型--基于我国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现状与问题的思考133、人力资本、经济增长与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基于半参数可加模型的实证研究134、经济增长理论的要素供给及其政治经济学批判6135、金融发展、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136、金融集聚与区域民营经济成长--基于面板误差修正模型和门槛模型的实证137、浅析体验经济环境下服装品牌的体验设计方法138、经济因素对服装流行色趋势影响的实证研究139、循环经济下的闭环模式对我国服装企业的启示140、人口老龄化、生育政策调整与中国经济增长141、中国经济的“双重”结构转型与非平衡增长142、经济集聚、经济距离与农民增收:直接影响与空间溢出效应143、互联网、信息元与屏幕化市场--现代网络经济理论模型和应用144、制造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效率提高本科经济类毕业论文题目五:145、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的中国宏观经济146、我国人文与经济地理学发展回顾与展望--变化大背景下我国人文与经济地理学发展高层论坛综述147、论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148、中国地缘经济联系的时空演化特征及其内部机制149、供给侧视角下共享经济与新型商业模式研究150、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和逻辑151、经济统计学与计量经济学等相关的关系及发展前景152、中国“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探析153、中国城镇化对旅游经济影响的空间效应--基于空间面板计量模型的研究154、“一带一路”战略下的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及其效应分析155、融资歧视、市场扭曲与利润迷失--兼议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影响156、中国旅游经济增长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变异关系7157、环境规制对经济增长的数量和质量效应--基于联立方程的检验158、人口老龄化与宏观经济关系的探讨159、区域经济-生态环境-旅游产业耦合协调发展分析与预测--以长江经济带沿线各省市为例160、基于通用分布的含风电电力系统随机动态经济调度161、城市用地扩张、规模经济与经济增长质量162、共享经济的成因、内涵与商业模式研究163、中国金融状况的波动特征及其宏观经济效应分析164、中国政府经济治理的项目体制研究165、我国经济发展的时空演变分析166、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完善我国货币政策体系面临的挑战167、农业劳动力流动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168、高速铁路影响下的经济增长溢出与区域空间优化169、马克思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关系的原理及其在经济新常态下的现实意义170、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差异时空格局演变特征171、基于多源数据的区域物流与经济发展关联特性分析--以云南省为例172、交通可达性与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关系--以江苏省为例173、政治关联与经济增长--基于卫星灯光数据的研究174、代际社会经济地位与同住安排--中国老年人居住方式分析175、专利能否促进中国经济增长--基于中国专利资助政策视角的一个解释176、在职消费经济效应形成机理及公司治理对其影响177、共享经济的法律规制问题--以互联网专车为例178、经济增长新常态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179、最优金融结构的存在性、动态特征及经济增长效应180、要素重新配置型的中国经济增长181、中国政治精英的权力结构与经济分权的可持续性89。
江苏居民消费碳排放测度与影响因素研究基于GTWR模型的实证分析
基于GTWR模型的江苏居民碳排放计量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1、本文概述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日益严重,碳排放的测量及其影响因素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作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之一,中国在消费领域的碳排放尤其值得关注。
江苏省作为中国东部沿海经济大省,其居民消费碳排放量占重要比重。
研究江苏省居民消费碳排放情况,对国家减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对江苏省居民碳排放量的测量,结合GTWR(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探讨影响江苏省居民消费碳排放的关键因素。
本文将为江苏居民建立一个全面的碳排放数据库,涵盖能源消费、交通、住房和食品等多个消费领域。
利用GTWR模型对江苏省居民消费碳排放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
GTWR模型是一种空间回归分析方法,它考虑了数据的空间特征,并对局部地区的变量关系提供了更准确的估计。
本文的研究结果不仅有助于揭示江苏省居民碳排放的地理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对制定有针对性的减碳政策、优化能源结构、引导居民绿色消费也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为江苏省乃至全国的碳减排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助力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长远目标。
2、文献综述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日益严重,家庭消费的碳排放已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
国内外学者对家庭消费碳排放的测量方法、影响因素和政策效果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为本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依据和实证参考。
居民消费碳排放的计量方法主要包括生命周期评估法、投入产出分析法和消费端碳排放计算法。
生命周期评估(LCA)方法通过评估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的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来估计住宅消费产生的碳排放。
投入产出分析法在国家或地区层面构建投入产出表,以分析家庭消费对各生产部门碳排放的直接和间接影响。
消费者碳排放量的计算方法直接从居民的消费行为出发,通过消费数据乘以碳排放系数来计算居民的消费碳排放量。
家庭消费碳排放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家庭收入水平、消费结构、消费习惯、能源价格、政策规定等。
货币和财政政策波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采用TVP-FAVAR方法
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的 影响
财政政策的变化对经济增长也具有显 著影响。增加政府支出可以刺激总需 求,提高经济增长率。然而,过度扩 张的财政政策可能会导致财政赤字增 加,降低政府信誉,进而对经济增长 产生负面影响。
货币和财政政策波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分析
要点一
货币政策影响
要点二
财政政策影响
实证结果显示,货币政策的波动会对经济增长产生显著 的影响,宽松的货币政策能够促进经济增长,而紧缩的 货币政策则会抑制经济增长。
财政政策的波动同样会对经济增长产生显著的影响,积 极的财政政策能够刺激经济增长,而紧缩的财政政策则 会限制经济增长。
货币政策的定义和工具
定义
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应和利率水平,来影响经济活动和通货膨胀率的政策手段。
工具
货币政策工具包括存款准备金率、贴现率、公开市场操作等,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影响 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
财政政策的定义和工具
定义
财政政策是政府通过调整支出和税收水平,来影响经济活动 和国民收入的政策手段。
税收传导机制
财政政策还通过税收传导影响经济增长。减税可以增加企业和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刺激消费和投资, 从而推动经济增长。增税则会导致企业和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减少,消费和投资减少,经济增长受到抑 制。
货币和财政政策波动的交互作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
政策协调与配合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相互配合可以产生协 同效应,更好地促进经济增长。例如,宽 松的货币政策配合增加政府支出可以共同 刺激总需求,推动经济增长。
劳瑞模型文献综述
劳瑞模型发展综述城市用地与城市交通的关系既密切又复杂,用地通过产生出行量作用于交通运输系统;反过来,交通运输通过增强可达性作用于用地布局。
用地与交通运输之间的相互影响,国内外许多学者对此作了大量的研究,希望通过数学建模技术描述用地与交通的复杂关系。
劳瑞模型作为一种经典的交通与土地利用模型。
从20世纪60年代提出至今,经过不断的改进和扩展,在世界许多城市得以应用,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对于劳瑞模型及其发展方面的研究,国内外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是在对原有劳瑞模型提出的基础上,引入其他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进行了改进,但其以交通区为单元进行分析的指导思想不变。
主要涉及劳瑞模型的基础理论、改进形式以及在实践中的应用等几个方面。
1、劳瑞模型的提出劳瑞模型是美国交通学者Lowry于1964年,在研究匹兹堡交通规划问题时提出。
它研究封闭城市区域(对象城市区域与外界城市区域不存在人员流动)的前提下,定量描述各土地利用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决定住户数和就业人数的分布模型,住户数和就业人数确定各交通小区的土地利用结构。
在对象区域内,该模型将具有一定目的地的土地利用者称为土地利用的活动主体,大致分为基础产业部门;非基础产业部门;住户部门三种。
基础产业部门包括工业、大型贸易公司、中央政府直属机关、大学等,它们作为模型的已知条件给出,而非由对象城市区域的社会、经济规模决定。
非基础产业部门包括商业、服务业地方政府机关、中小学等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部分。
这些部门吸引顾客到市内,其规模即就业人数等依赖于城市区域的人口、经济状况,其选址亦应考虑居民的出行方便,由模型内部计算确定。
住户部门是指就业于基础和非基础产业部门的住户和人口[6]。
基于上述土地利用主体的划分,劳瑞模型建立的基本思路⑴是:各活动主体在城市区域内需要获得用地而从事活动,作为其前提。
一个城市区域可视为区域及国家社会经济体系的子系统。
在这样的总系统确定的基础产业部门规模中的就业人数和面积,将根据经验事先分配给城市区域内的几个交通小区。
GARCH模型下的Var计算
参考文献
[1] Jorison, P.. Value at Risk: The new benchmark for controlling market risk [M]. New York: The McGrawHill Companies,1997. [2] Morgan ,P.J..Risk Metrics Technology Document:3rd ed.[M]. New York: Morgan Trust Company Global Research,1995. [3] 李夫明 . 金融市场 VaR 方法的研究 [D]. 上海:华东师范 大学,2005:34-48. 作者简介: 马鹏辉(1985-),男,河南洛阳人,兰州商学 院统计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金融计量分析。王创(1986-), 男,安徽宿州人,兰州商学院统计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金融 计量经济分析。 (责任编辑:刘影)
时 代 金 融
Times Finance
NO.6,2012 (CumulativetyNO.484)
GARCH 模型下的 Var 计算
马鹏辉 王 创
(兰州商学院统计学院,甘肃 兰州 730020) 【摘要】在险价值(Value at Risk)是一种由 J.P.Morgen 提出并不断完善的卓有成效的风险度量技术,GARCH 模型可以很好地模 拟并度量 VaR 值。文章讨论了基于不同分布假定下的 GARCH 模型在上海股市和深圳股市的 VaR 值,结果表明 T 分布和 GED 分布能 更好地表现股市收益率的厚尾性,且深圳股市相比上海股市具有更大的风险性。 【关键词】Var GARCH 模型 T 和 GED 分布
t 0, t2 t21 (1 )rt 2 1 t 是 rt 的条件方差,并且此方法
能源强度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基于能源结构、政府干预多维视角的计量经济模型
能源强度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基于能源结构、政府干预多维视角的计量经济模型解学梅;霍佳阁;祝效国【期刊名称】《系统管理学报》【年(卷),期】2016(25)5【摘要】中国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导致能源消耗严重,能源强度和经济增长的关系日趋成为研究热点。
基于1985~2011年的能源强度及其影响因素的数据建立VAR模型,运用格兰杰检验探索了能源强度及其影响因素间的因果关系,并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法研究变量间的长期动态关系。
研究结果表明,能源强度及其影响因素存在协整关系。
另外,格兰杰检验结果表明,经济增长是能源强度和能源结构的格兰杰原因,能源结构和政府干预均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
脉冲响应函数分析的结果揭示了它们之间的动态变化关系。
并且,研究结果揭示,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对能源的依赖性较强,难以在不影响经济发展的同时实施能源保护政策,实施新能源的技术攻关亟待推进。
面临我国的能源消耗现状,虽然经济发展最终带来能源强度的减小及能源结构的优化,但是还必须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兼顾能源消耗的效率。
新能源行业的技术突破以及政府的政策性补贴成为新能源得以被广泛使用的关键。
同时,政府则需要加大财政支持,并保证适度的宏观调控,找到对经济发展干预与调控的平衡点。
【总页数】10页(P777-786)【关键词】能源消耗;经济增长;政府干预;向量自回归(VAR)模型【作者】解学梅;霍佳阁;祝效国【作者单位】上海大学管理学院;加利福尼亚大学睿迪管理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23【相关文献】1.城市化、能源消费与中国经济增长--基于新经济地理视角的动态关系研究 [J], 范晓莉2.中国能源结构、产业结构与碳强度的动态关系——基于VAR模型的实证研究[J], 黄芳;江可申3.经济增长、能源消费和信贷投放的动态关系研究——基于碳排放强度分组的省级面板实证分析 [J], 邢毅4.我国物流产业经济增长、能源消耗与碳排放的动态关系研究——基于VAR模型的计量分析 [J], 黄浩5.基于计量经济模型的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 [J], 范雪红;张意翔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 x t ] 一 F a l o - ] + r a l l a 1 2 ] r x t 一 ] + r V t ] .
L Yt - J k a 2 o _ J。L a 2 1 a 2 2 _ J L Yt 一1 ‘L V2 t - J
战 略 基 点 的 必 然 抉择 。 从现有文献来 看 , 学 术 界 对 农 村 地 区 的 经 济 发 展
t 一 1 , 2, … , 2 0
居 民家庭人均年 纯 收入从 1 9 9 4年 的 6 8 6 . 3元 增加 到
2 0 1 3 年的8 , 8 9 5 . 9元 ; 农 村 居 民 家 庭 恩 格 尔 系 数 从
其 中{ X } 、 { Y } 都是 平稳 的 , V V 2 服从 均值 为
0 , 方差 为 d 、 D 的 白 噪声 , 且相互独立 。
l 9 9 4 年的 5 8 . 8 下降 到 2的统计性质是建立 V AR模型 的出发点 , 村居 民的可支配收 入大 大落后 于城 镇居 民, 且 差距 呈 该模 型将系统 中每一个 内生 变量作为 系统 中其他 内生 不断扩大之势 , 这 严 重 影 响 着 农 村 居 民生 活 水 平 的 提 变量的滞后期 的 函数来 构造 , 从 而将 单变 量 自回归 模 高 。我国是农村 人 口占 比接近 5 0 的大 国, 不 断提 高 型 推 广 到 向量 自 回 归 模 型 , 为 探 寻 系 统 中 各 变 量 间 的 农村居 民的生活水 平 , 实 现城 乡 区域 协调 发展 是全 面 动态关系提供 了合理 的分析 工具 。 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要求 , 是体 现社会公 平 、 和谐 的内 2 . 2 指标 选 取 及 数 据 来 源 在选择 , 也是实现将 扩大 内需作 为 中 国经 济社 会发 展 本 文使用 以往相关 的大部 分文献 中所 采用 的指 标
1 引 言
向量 白回归( V A R) 模型对我 国产业结构升级 与农 村居
试 图回答 : 我 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 改革 以来 , 我 国经 济实 力突 飞 民生 活 水 平 之 间 的关 联性 进 行 实 证 研 究 , 猛进 , 服务业产值份额与就业 比重 同时 上升的“ 经 济服 国现有产业结 构升级模式 与农村居 民生 活水平改善 是 务化” 现象 ( 杨治, 1 9 8 5 ) 在我 国也得 到 了初 步印证 : 我 否存在协调性?并结 合实际和实证结果 提 出相应 的对 国三次产业结 构产 值 比重 由 1 9 9 4年 的 6 . 4:6 7 . 9: 策建议 。 指标选取及数据来源 2 5 . 5 调整到 2 0 1 3 年的 4 . 9: 4 8 . 3: 4 6 ; 三大产业 就业 2 研 究方法 、 比重 由 1 9 9 4年 的 5 4 . 3: 2 2 . 7: 2 3 调 整到 2 0 1 3年 的
2 . 1 研 究 方 法— — 向 量 自回 归 ( VA R) 模 型
3 1 . 4: 3 O . 5: 3 8 . 4 。由此 可见 , 无论 从产值 结 构还 是
传统的计量经济方法描述变量 间的数量关 系是 以
从就业结构来看 , 我国产业结 构都在不 断升级 , 并且 第 经济理论为基 础 的 , 但 是经济 理论 在一定 程度 上不 能 三产业 的快速发展 成 为 了近 2 O年来 我 国产业 结构 升 反映变量 间 的动态 关 系 , 为此 , 美 国经 济 学 家西 姆 斯 级的明显趋势 。然 而在 与发 达 国家 的横 向比较 中, 我 ( C . A . S i ms ) 于1 9 8 0年将 向量 自回归( V AR) 模 型巧妙 国第三产业 的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发展存 在 明显 的滞 地引入经济学 以期解 决传统计量模 型所存在 的问题 。 后 。产业经济学理 论认 为 : 随着经 济 的发 展 和人 均收 在两个变量情 况下 假定受 到 现在 和过 去的影 响 , 入水平的提高 , 第 三产业 的 劳动力 和 国民收入 的相 对 则 VA R模 型的一般标 准形式可 以表述为 : 比重将保持不 断上 升趋 势。 因而 , 未来 中 国第 三产 业 的发展依然是我国产业 结构升级的主要特征 。
农 村 居 民生 活 水 平 角度 , 提 出对 我 国现 有 产 业 结 构升 级 模 式进 行 调 整 的 必要 性 并 给 出相 应 的 对 策 建 议 。 关键词 : 产业结构升级 ; 农 民生活水平; 协调性 ; V AR模 型 中 图分 类 号 : F 2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2 — 3 1 9 8 ( 2 0 1 5 ) 0 3 — 0 0 1 2 — 0 2
产 业 结构 升 级 与居 民生活 水 平 协 调 性 研 究
一
基 于 VAR 模 型 的计 量 分 析
王威峰 刘 彬 赵 文玲
( 广西大学商学院 , 广西 南 宁 5 3 0 0 0 4 )
摘 要: 利用 1 9 9 4 —2 0 1 3年的时 间序 列数据 , 通过 构建向量 自回归( V AR) 模 型对我 国产业结构 升级 与农 村 居 民生活水平改善的协调性及 变量 自身发展状 况进 行 实证 分析 。结 果显示 : 农村居 民生活水平 的提 高对我 国产 业结构升级有较 大且 显著的同向促进作 用; 而现有产 业结构升级模 式 对农 村居 民生活水 平的提 高并未存在 显著 的促进作用 ; 我 国产业结构升级存在“ 路径依赖” ; 农 村居 民消 费水 平受过去 消 费习惯 的影响 。最后 , 从加快 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