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高二历史

合集下载

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2第六单元第4课反对复辟帝制、维护共和的斗争

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2第六单元第4课反对复辟帝制、维护共和的斗争

第4课 反对复辟帝制、维护共和的斗争
24
教方法 专制势力与民主力量的较量
斗争双方
专制势力
民主力量
袁世凯破坏共和,实行专 宋教仁改组国民党,进
斗争表现

行议会斗争
袁世凯制造“宋教仁案” 革命党人掀起二次革命
第4课 反对复辟帝制、维护共和的斗争
25
教材问题解答
答疑·释惑·应用
学思之窗
1.想一想,这样的投票能够真正代表民意吗?你对此有何
第4课 反对复辟帝制、维护共和的斗争
5
二、“洪宪帝制”与护国运动 1.“洪宪帝制”
(1)解除议会制对帝制的束缚 ①1913年10月,胁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 、解散 国民党 、取消 国会。 ②1914年,炮制出《 中华民国约法 》,将责任内阁制改为
总统制 。 ③炮制《 总统选举法 》,规定总统可 连选连任 。
第4课 反对复辟帝制、维护共和的斗争
6
(2)寻求帝国主义支持:1915年,接受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 “ 二十一条 ”。 (3)大造帝制舆论 ①组织复辟帝制的“ 筹安会 ”和“ 请愿团 ”。 ②帝国主义的代言人大造舆论。 (4)操纵国体投票:获得“全票拥护” 君主制 的结果。
第4课 反对复辟帝制、维护共和的斗争
第4课 反对复辟帝制、维护共和的斗争
12
(3)结果:护法运动失败。 (4)评价 ①显示了孙中山坚持为民主共和 而斗争的决心和勇气。 ②民主共和制 并没有真正恢复起来,中国仍处于列强支持 下的 军阀纷争局面。
第4课 反对复辟帝制、维护共和的斗争
13
课堂讲义
主题 维护共和的斗争
理解·深化·探究
1.“二次革命”的性质 是在革命党人与袁世凯的矛盾公开激化的情况下,以孙中山 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反对袁世凯专制独裁,保卫民主共和 制的一次武装斗争,是辛亥革命的继续。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第二册 第六单元检测题及答案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第二册 第六单元检测题及答案

第六单元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西方殖民者侵略拉丁美洲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西班牙最早侵占的殖民地位于海地岛②葡萄牙在巴西建立总督制度进行殖民管理③殖民者在拉丁美洲广泛建立种植园④英国打败西班牙取得除巴西以外的广大殖民地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以下关于“资本原始积累”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是西方殖民者早期侵略的主要方式②通过直接抢掠、侵占土地、掠夺大量财富和巨额利润完成③表现为放弃奴隶贸易并进行商品交换④通过开办公共工程和修建铁路完成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3.1884年,列强召开柏林会议,对非洲的影响是( )A.承认了非洲各国的主权B.废除了非洲的奴隶贸易C.建立了世界自由贸易协商机制D.加速了对非洲的瓜分进程4.下列各项出现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有( )①荷兰建立巴达维亚殖民地②列强完成了对非洲的瓜分③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④英国殖民者开始侵入印度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5.在世界近代历史上,曾出现如下国际分工:美洲和东欧提供自然资源,非洲提供奴隶劳动力,亚洲制造日常消费品和奢侈品,西欧则主要从事运输业、金融业和制造业。

促成这一分工的主要原因是( )A.新航路的开辟B.荷兰和英国的殖民掠夺C.世界市场的形成D.科学革命的发生6.据研究,1760—1850年,英国棉纺厂使用的原棉数量由200万磅增加到3.66亿磅,增长了180多倍。

据此可知,这一时期英国( )A.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开始建立B.工场手工业进入鼎盛时期C.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世界市场D.农业中的商品化生产迅速发展7.17世纪60年代,茶叶在英国只是上流社会的消费品。

到18世纪末,茶叶已成为普通民众的日常消费品。

这反映了当时的英国( )A.等级观念明显淡化B.崇尚东方的生活方式C.贫富差距日益缩小D.扩大了与东方的贸易8.该事件发生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涉及地区广、卷入人口多、斗争时间长,沉重地打击了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统治。

2017年人教版历史高二选修六第六单元第2课瑰丽的夏宫——颐和园同步练习 Word版含解析.pptx

2017年人教版历史高二选修六第六单元第2课瑰丽的夏宫——颐和园同步练习 Word版含解析.pptx

A.天坛公园 B.颐和园 C.圆明园 D.陶然亭公园 答案:B 解析: 分析:题目中的图片应为中国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皇家园林——颐和园,故选择 B 项。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皇家园林——颐和园,旨在考查学生再认再现相关史实的能力。通过所
学即可得出答案。 7.冬冬在旅行社选择了“八达岭长城、颐和园、故宫三日游”。他此次旅游的目的地位于( ) A. 北 京 B. 南 京 C. 上 海 D. 重 庆 答案:A 解析: 分析:八达岭长城、颐和园、故宫均属于北京市境内的名胜古迹,故选择A 项。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皇家园林——颐和园,旨在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的能力。由材料中的
解析: 分析:结合相关所学回答即可。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皇家园林——颐和园,旨在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及调动、运用知识 的能力。根据设问结合所学回答即可。 23.颐和园是中国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清代皇家园林。颐和园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在 于其既是集历代皇家园林之大成者,又在建筑设计上荟萃了南北私家园林之精华,因而被 称 为中国古典园林之首。
A.皇家园林
B.私家园林
答案:A
C.寺观园林
D.公共游憩园林
学无止 境
解析: 分析:颐和园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古典园林之一,也是中国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一座皇家 园林。故本题应选A 项。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皇家园林——颐和园,旨在考查学生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结合 相 关所学回答即可。
5.中国唯一的皇家园林规则式的布局是( )
10.颐和园的生活居住区包括( )
①玉澜堂 A.①②④ 答案:C
②宜云馆 B.②③④
③德和园
④仁寿殿
C.①②③
D.①③④
解析: 分析:正对颐和园东宫门的仁寿殿是政治活动区的中心,故排除含有④的所有选项。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颐和园政治活动区和居住区的主要景物,旨在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 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由题目中的信息“生活居住区”入手即可。

【高中历史】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4教师用书:第6单元-第2课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

【高中历史】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4教师用书:第6单元-第2课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

第2课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学习目标:1.掌握詹天佑幼年留学、回国建造铁路、维护国家铁路主权等方面的主要活动。

2.理解詹天佑为中国铁路事业作出的突出贡献。

1.重点:詹天佑为中国铁路建设所作出的贡献。

2.难点:晚清铁路事业受阻的原因;詹天佑的个人业绩与国家命运之间的关系。

教材整理1幼童留学生1.背景:清政府内忧外患,为自强求富以维护清朝统治,开展洋务运动。

2.目的(1)直接目的:培养洋务人才。

(2)根本目的:维护清朝统治。

3.开始:1872年,詹天佑随第一批幼童踏上赴美留学的远洋轮。

4.留学(1)1872年,詹天佑赴美留学,先后考入美国康涅狄格州的西海纹海滨男生学校、丘屋高级中学。

(2)1878年,考入耶鲁大学雪菲尔理工学院土木工程系铁路工程科,并在第三年获得学士学位。

5.结果:1881年,留美学生分批撤回国。

[课中思考]阅读教材P120[学思之窗],思考:你认为这种教育目的会不会在幼童身上产生中学与西学的矛盾?幼童留学夭折的主要原因会不会与此有关?【提示】中学和西学在教育目的上肯定会产生矛盾,这也是幼童留学失败的主要原因。

派幼童留学体现了中学对西学的被动吸纳;而最后幼童回国又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对西学的排斥。

教材整理2中国人自行建造第一条铁路1.1888年任津沽铁路帮工程师,主持津沽段铺轨工程,80天内完成任务。

2.1890年成功修建了19世纪末中国最长的铁路大桥——滦河大桥。

3.修建京张铁路(1)背景①甲午战争后,清政府认识到铁路的重要性。

②帝国主义对中国路权的争夺白热化。

③被任命为京张铁路总办兼总工程师,他面临重重困难。

(2)过程①勘测三条路线,最后定为关沟线。

②为战胜八达岭隧道技术难题,设计“人”字形路线。

(3)结果:1909年,京张铁路提前全线通车。

[课中思考]阅读教材P122[学思之窗],思考:上述名言反映了詹天佑怎样的精神?【提示】詹天佑的话表现了他工作细致、严谨、认真和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反映了他具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高二历史:-第六单元-第3课《改革的后果》(28页)市公开课获奖课件省名师示范课获奖课件

高二历史:-第六单元-第3课《改革的后果》(28页)市公开课获奖课件省名师示范课获奖课件
返回
[答案] (1)穆罕默德·阿里在土地改革中歼灭了残余旳马木 路克,打击了宗教势力,废除了落后旳包税制;在工业上大 力发展官办工厂,引进西方先进技术,推动了埃及旳工业化; 在政治体制上仿效欧美,为政治近代化奠定基础;在文化方 面建立新式学校,派青年学生出国,推动了埃及教育近代化; 在军事方面废除雇佣兵制,实施征兵制,有利于军事旳近代 化。 (2)主动向西方学习,对外开放;实现民族独立旳前提是建立 强大旳当代化军队,而当代化军队需要建立起强大旳当代化 工业。不足:没有认识到实现国家强大和独立旳根本在于革 除落后旳封建制度。
返回
• 考察 点二
命题 立意
•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旳经验教训
• 阿里改革作为落后国家奋发图强旳改革 运动,涉及内容全方面,增进埃及近代 化,体现了阿里作为改革家敏锐旳洞察 力,但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制度,最 终失败。阿里改革旳过程和结局启示我 们,改革中要注意广大人民旳利益和要 求,团结广大人民,保持社会稳定
返回
(4)北攻:1831年,侵入 叙利亚 ,挑起了与奥斯曼帝国旳 战争。1833年,签订和约,相互认可既得利益。
3.影响 (1)埃及取得了实际上旳独立,建立了一种以 埃及 为中心、 横跨欧亚非三洲旳“帝国”。 (2)影响了国内改革进程,加重了人民承担,动摇了政权 旳根基。
返回
穆罕默德·阿里取得埃及政权后,接到了素丹旳一 份诏书,他狠狠地敲打着这份诏书说:“我历来 就没 有什么主人!”
返回
返回
一、怎样全方面评价阿里改革? 1.进步性 (1)政治上:消灭了反动旳马木路克势力,结束了长久动 荡、分裂割据旳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奠定了埃及近代民族 国家旳基础。 (2)经济上: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兴办近代工业,使埃及 旳生产力得到解放,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客观上增进了埃及 资本主义旳发展,同步也抵制了西方大规模旳经济渗透。 (3)军事上:建立了强大旳军队,维护了国家主权,客观 上符合了人民旳利益。 (4)思想文化上:实施开放政策,学习西方教育、文化, 培养自己旳科学家、艺术家等人才。

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穆罕默德

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穆罕默德
思在如何在课件中贯彻案例的设计意图上、如何增强课件的实效性上,既是技术上的进步,也是理论上的深化,通过几个相关案例的制作,课件的概念 就会入心入脑了。 ➢ 折叠多媒体课件 ➢ 多媒体教学课件是指根据教师的教案,把需要讲述的教学内容通过计算机多媒体(视频、音频、动画)图片、文字来表述并构成的课堂要件。它可以生动、 形象地描述各种教学问题,增加课堂教学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10年来被广泛应用于中小学教学中的手段,是现代教学发 展的必然趋势。
2019/12/31
4
谢谢欣赏!
2019/12/31
5
单元整合
一、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条件、目的 1.条件 (1)必要性:埃及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西方国家企图侵略埃及;埃 及人民要求独立自主的呼声日益高涨,奥斯曼素丹不愿意放弃对埃 及的统治,随时准备消灭新生的埃及政权;马木路克仍威胁着社会 安宁。 (2)可能性:穆罕默德·阿里取得了埃及的最高领导权。 2.目的:巩固封建统治,满足对外扩张的欲望。 二、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措施及结果 1.措施 (1)改革土地制度,促进经济发展。 (2)改革政治体制,实行中央集权。 (3)改革文化教育,适应社会发展。 (4)推行军事改革,建立新式军队。 2.结果:以失败而告终。
三、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性质及历史意义 1.性质:是封建性质的改革。 2.历史意义 (1)奠定了近代埃及民族国家的基础。 (2)促进了埃及的近代化。 (3)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埃及的独立和主权。 (4)客观上推动了埃及资本主义的发展。
Hale Waihona Puke 后语➢ 折叠课件作用 ➢ ①向学习者提示的各种教学信息; ➢ ②用于对学习过程进行诊断、评价、处方和学习引导的各种信息和信息处理; ➢ ③为了提高学习积极性,制造学习动机,用于强化学习刺激的学习评价信息; ➢ ④用于更新学习数据、实现学习过程控制的教学策略和学习过程的控制方法。 ➢ 对于课件理论、技术上都刚起步的老师来说,POWERPOINT是个最佳的选择。因为操作上非常简单,大部分人半天就可以基本掌握。所以,就可以花心

通用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上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知识点汇总

通用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上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知识点汇总

通用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上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知识点汇总单选题1、1903年,上海一些新式学堂学生剪发辫,江浙许多城市青年加以效仿,他们在发辫四围留短发,覆于额头,与道教人物刘海蟾的发式相似,故得名“前刘海”。

“前刘海”并没有剪掉发辫,官府仍视为大辔,严令禁止。

这表明当时A.政府主导了社会习俗的演变B.追求时尚已成社会潮流C.民主革命思潮影响社会生活D.中西文化间的剧烈碰撞答案:C解析:材料“1903年,上海一些新式学堂学生剪发辫”体现的是民主革命对民众发型的影响,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政府对社会习俗的影响,排除A项;材料与追求时尚的说法无关,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中西文化的碰撞,排除D项。

故选C项。

小提示:2、在探究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时,激进民主主义者认识到,没有合格的共和国国民没有“多数国民”的觉悟,就不可能建立一个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而要造就合格的共和国国民,首先必使国民具有“国民之思想人格”。

为此,20世纪初先进的中国人打出的旗号是A.变法维新B.师夷长技C.自强求富D.民主科学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没有合格的共和国国民没有‘多数国民’的觉悟,就不可能建立一个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可知,激进民主主义者认为需要启发民智才能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因此这些民主主义者提出改造国民的思想人格,打出民主科学的旗号,D项正确;维新变法、师夷长技以及自强求富在辛亥革命之前,排除A、B、C项。

故选D项。

3、近代某一法律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该法律体现了()A.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B.宣告了封建制度的终结C.宣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D.体现了主权在民原则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规定的“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体现了资产阶级追求的主权在民原则,D项正确;确立民主共和政体是《临时约法》对政体的影响,不是该项内容体现的精神,排除A 项;辛亥革命并未完成终结封建制度的任务,排除B项;宣示中华民族独立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排除C 项。

高二历史必修3 第六单元 单元总结

高二历史必修3 第六单元  单元总结

必修③
单元总结
第六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先秦儒家 民本思想的主要内涵及其理想的政治。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指出王韬与孙中山民主思 想的异同。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民本思想与 近代中国民主思想的关系,并简析近代中国民主思想兴 起的历史必然性。
近现代中国的四大理论成果
人 教 版 历 史
必修③
单元总结
第六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人 教 版 历 史
必修③
单元总结
第六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理性思考】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集中反映了资产 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 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但由于资产阶级的阶级 局限性不可能将中国革命引向胜利。毛泽东思想、邓小 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 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断前进的 根本保证。
必修③
人 教 版 历 史
单元总结
第六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材料三
孙中山认为,“中国古昔„„有所谓‘民
人 教 版 历 史
为贵,君为轻’,此不可谓无民权思想矣。然有其思想 而无其制度,故以民立国之制,不可不取资于欧美”。 他强调“民国之国家, 为全国国民所公有; 民国之政治, 为国民所共理;民国之权利,为国民所共享”。 ——摘编自《孙中山全集》
第六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人 教 版 历 史
必修③
第六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单元总结
人 教 版 历 史
必修③
第六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2023人教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上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考点总结

2023人教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上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考点总结

2023人教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上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考点总结单选题1、有学者在介绍近代中国某股社会思潮时评论道,他们不承认任何传统的权威和因袭的教条,礼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乃至汉字、中医、京剧等传统文化,都遭到无情的批判。

该股社会思潮A.以“中体西用”为指导B.以实现君主立宪为目的C.宣传了民主革命思想D.促进了中国文化转型答案:D解析:该社会思潮彻底批判传统文化,是新文化运动,其推动了中国文化的转型,D项正确;A项是洋务运动,排除A 项;B项是维新变法运动,排除B项;C项是辛亥革命,排除C项。

故选D项。

2、《新青年》杂志在封面人物的选取上体现出了鲜明的时代特征。

如图第一卷第5期人物反映了《新青年》杂志创刊者积极呼唤的时代主题是A.实业救国B.君主立宪C.科学民主D.自由平等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关键信息“《新青年》”“闪电、民权”和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的旗帜是民主科学,C项正确;实业救国、君主立宪及自由平等的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ABD项。

故选C项。

小提示:3、如图反映了1902年至1926年荣氏企业申新、茂新,福新各厂设备数量的变化情况。

这一时期,荣氏企业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A.西方列强对华侵略的放松B.封建专制统治的终结C.北洋政府在政策上的支持D.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1912年后,荣氏企业发展速度迅速提高,这主要得益于当时北洋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支持民族企业发展,C项正确;1918年一战结束后列强卷土重来,加紧了对华的经济侵略,排除A项;1912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没有结束封建专制统治,排除B项;实业救国运动在甲午中日战争后就已经兴起,但当时并没有促进民族企业的快速发展,所以实业救国思潮虽然是民族企业发展的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D项。

故选C项。

4、20世纪第一个五年,伴随清政府设立商部、奖励发明,全国的民间投资高达4500万银元以上,开设的厂家有近300家,不少发明创造应用于生产,出现了工业的快速发展。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测试题(含答案)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测试题(含答案)

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美国前总统胡佛在〈〈国家工业复兴法》通过之后评说:“这简直是法西斯!”他这句话主要是针对()A.剥夺美国公民的自由竞争权力 B .新政强制企业恢复生产C.政府干预经济调整工业生产 D .对资本主义企业进行国有化改革2.罗斯福新政是资本主义运行机制一次成功的调整,也是一次体制创新。

对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进一步推动改革开放事业有着重大的借鉴意义。

其借鉴意义有()①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完善社会保障体系②正确处理好生产与消费、投资与需求的关系③利用国家政权,进行宏观调控④倡导企业建立诚信机制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3.“二战”结束后,美国迅速完成了从战时经济向和平经济的转变,进入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主要原因是()A.社会福利政策的实施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C.战争的良性刺激作用和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影响D.低失业率与低通货膨胀率并存4.〈〈变形金刚》影片中出现了闻名世界的美国水利工程一一胡佛水坝(下图)。

胡佛水坝是1931年联邦政府立项开始建设的,1935年竣工。

胡佛水坝表明()A.胡佛政府放弃了自由放任经济政策B.胡佛政府在美国率先提出政府干预经济的主张C.胡佛政府较好地解决了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问题D.胡佛政府采取过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5.下表是刘玉安〈〈福利国家与社会和谐:北欧模式探源》一书关于部分发达国家的社会福利及经2001年会福句开苴占GDP比重(%)1995—2005 年 GDP 年汝帽长速度美国N. T3- 3美国& 2. S23. 9 2. S24. 34芬兰8 3. 5法ES2S. 5 2. 1通寡29. 52- 7个俄达国家的平均■。

% & \注1 l»95-2O05 上讫莎国谷等的计金福礼仟E'GDFttlt与2001年的鼠幌+6 =A.社会福利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成正比 B .低福利较有利于经济发展C.高福利会制约经济发展6.二战后资本主义出现许多新变化,其中最突出的变化是()A.福利制度的形成 B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C.第三产业的兴起 D .美国进入"新经济”时代7.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苏联的)五年计划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高二历史必修3(岳麓版):第六单元 单元整合

高二历史必修3(岳麓版):第六单元 单元整合

第6单元 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
2.如何全面理解教育和科技、经济间的关系? (1)教育是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的基础。 (2)科技和教育是决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关键。 岳
麓 版 历 史
要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大力发展科
技和教育。 (3)教育的发展推动着科技的进步,科技进步也推动教 育水平进一步提高。 (4)国民经济的发展依赖科技的进步,而科技的发展又
必修③
第6单元 单元重大突破和系统化阶段(19世纪末20世
纪初)
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和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 发展。
岳 麓 版 历 史
标志:电的发明与应用、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的制定,
特别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更是物理学思想的一次重大革命。
必修③
第6单元 单元整合
第6单元 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
岳 麓 版 历 史
必修③
第6单元 单元整合
第6单元 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
单元整合
岳 麓 版 历 史
必修③
第6单元 单元整合
第6单元 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
岳 麓 版 历 史
必修③
第6单元 单元整合
第6单元 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
岳 麓 版 历 史
必修③
第6单元 单元整合
岳 麓 版 历 史
必修③
第6单元 单元整合
第6单元 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
(3)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阶段(18世纪末~19世纪中期)
原因:随着该时期西方主要国家工业革命的进行,经
济的发展对科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标志:电磁学的新成就、道尔顿的科学原子论、细胞 学说和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等。
岳 麓 版 历 史
带动国民经济的提高。

高中历史高中历史高中历史必修2第六单元综合科复习资料高中历史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

高中历史高中历史高中历史必修2第六单元综合科复习资料高中历史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

word1 / 1 必修2第六单元综合科复习资料知识点整理: 1、20世纪20年代美国繁荣时期的三大支柱产业:汽车工业、电气业和建筑业。

繁荣背后潜伏着危机,最先出现衰退的部门是建筑业。

2、1929年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具体原因:是生产和销售之间的矛盾激化。

这次危机首先表现为金融危机,以纽约股票交易所股价暴跌为标志。

(注意:1825年英国爆发第一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这是因为英国是第一个工业国家,资本主义的弊端最先显露出来。

1857年首先从美国开始,爆发了第一次世界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实质上反映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1929年首先从美国开始,爆发了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这是因为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占支配地位。

1973年由于中东产油国大幅度提高石油价格,引发了二战后最严重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危机有四个特点:X 围特别广(从美国蔓延到德、日、英、法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并且波及到殖民地半殖民地和不发达国家,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造成经济危机迅速蔓延的最主要原因:世界市场形成,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加强。

注意:苏联并没有发生经济危机,此时苏联在斯大林的领导下正在开展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持续时间特别长、破坏性特别大、影响特别深远。

(“大萧条”是对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的一个特定的称呼。

)资本主义国家为摆脱危机采取的共同措施: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加紧对国际市场的争夺;加强对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掠夺。

资本主义国家为摆脱危机走上两条不同道路:美国推行罗斯福新政,保持了美国的资本主义某某制度;德国和日本则建立法西斯政权,走上对外侵略扩X 道路。

3、美国胡佛政府信奉自由放任的思想,对经济采取不干预政策,大萧条日益加剧。

1933年罗斯福就任总统后,推行新政,实行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

(胡佛政府和罗斯福实行不同的经济政策,但他们的本质相同:都是为了维护资本主义制度,是垄断资产阶级的代言人)主要内容:救济、复兴和改革。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华师大版高二上第六单元 明朝的兴亡与清前期的强盛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华师大版高二上第六单元 明朝的兴亡与清前期的强盛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华师大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6小题每题3分共计48分)1.据《苏州府风俗考》记载明朝苏州“聊城之东旨习机业……匠有常主什暖值……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若机房工作减以辈衣食无所矣“这则材料所反映的最本质的问题是()A. 出现劳动力市场B. 存在失业现象C. 自然经济趋于解体D. 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资本主义萌芽的显著标志是雇佣关系的出现材料“匠有常主什暖值……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若机房工作减以辈衣食无所矣”体现的是雇佣关系D选项符合题意AB选项说法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选项是在鸦片战争后排除2.余梓东在《康熙皇帝不修长城修“关系”》中指出“这种用人而不是用砖石固边御敌的思想充分体现出清朝统治者在制定和实施民族政策的理念方面实现了历史性飞跃也正是在这种理念的影响下清朝……实现了‘固国不以山川之险’ ”下面能够体现该观点的是()A. 设立主管边疆事务的地方机构——理藩院B. 实行“区别对待因俗而制”的政策C. 设置辽阳行省管理东北D. 在西南地区大规模实行“改土归流”【答案】B【解析】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理藩院是清朝中央管理民族事务的机构与题意不符B.依据题干所给材料中“康熙帝”“这种用人而不是用砖石固边御敌的思想充分体现出清朝统治者在制定和实施民族政策的理念方面实现了历史性飞跃”并结合所学可知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囯家清朝尊重各民族的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因地制宜进行行政管理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设置辽阳行省管理东北是在元朝时期这与题干所给材料中“康熙帝”不符D.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代大规模改土归流昰在雍正时期这与题干所给材料中“康熙帝”不符故选B3.明朝内阁对皇帝“不合理”的诏旨可以拒绝草拟封还执奏皇帝不满内阁意见发回重拟时如果内阁认为自己的意见正确可以拒绝重拟以原票封进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明朝内阁掌握了决策权B. 内阁对皇权存在一定制约C. 明朝政治初露民主端倪D. 明朝君主专制较前代有所弱化【答案】B【解析】材料“明朝内阁对皇帝‘不合理’的诏旨可以拒绝草拟封还执奏皇帝不满内阁意见发回重拟时如果内阁认为自己的意见正确可以拒绝重拟以原票封进”说明明代内阁尽管没有最终的决策权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参与行政事务的决策和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内阁对皇权有制约作用故B项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排除故选B4.清入关前实行军民合一的八旗制度军国大事由满族王公共同讨论决定皇太极于天聪五年(1631年)仿明朝制度设立六部天聪十年仿明制度将文馆改为内三院入关后顺治帝将内三院改为内阁设大学士行使原先明内阁的职责这一政治制度的演变()A. 提高了政府决策科学性B. 有利于君主专制的强化C. 延缓了满族的汉化进程D. 有利于社会稳定【答案】B【解析】材料中体现了清朝中枢机构的变化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变为六部及内阁这一转变与政府决策科学性无关故A项错误六部及内阁取代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有利于皇权的集中故B项正确材料中皇太极、顺治帝仿明朝制度的做法可以体现凊政府的汉化并没有延缓满族的汉化进程故C项错误材料中清朝中枢机构的变化仅涉及皇帝与官员权力与社会稳定无关故D项错误故选B5.明末徐光启将西方近代数学中的演绎推理和定量分析运用于田赋、人口、水利、农学和天文历法等领域并译制了体、面、线、点、直角、锐角钝角、平行线、对角线、比例等一批汉字数学术语这反映出当时()A. 传统数学受到西方科技冲击B. 西学东渐推动思维方式改变C. 儒家思想出现了活跃的局面D. 经世致用理念受到社会重视【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徐光启将西方近代数学中的演绎推理和定量分析运用于各领域并译制了一批汉字数学术语这些属于新的思维方式的运用故选B项材料主旨是射人新的数学思维方式并未提到传统数学是否受到西方科技冲击故排除A 项材料中的“田赋天口、水利、农学和天文历法”等信息并不属于儒家思想内容故排除C 项将演绎推理和定量分析运用于由赋、人口等领域能够体现经世致用理念但并不能说当时经世致用理念受到社会重视故排除D项故选 B6.清朝中期以前对颁授历法书时有非常严格的规定颁朔典礼是国家级典礼王公贵族以及文武百官都要参加各省则逐级颁发原来被忽略的边疆区域的节气也被要求标注在时宪书中清朝对颁授历法的重视主要是为了()A. 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有效控制B. 凸显大一统帝国的权力象征C. 加大开发边疆进行前期准备D. 表现政府对农业的特殊重视【答案】B【解析】根据“各省则逐级颁发原来被忽略的边疆区域的节气也被要求标注在时宪书中清朝对颁授历法的重视”可得出清政府强调由中央向地方及边疆地区颁授历法书彰显了大一统帝国的权力故B项正确材料并没有涉及边疆地区排除AC材料主旨不是强调农业排除D故选B7.如图是某学者概括近现代中国思想发展历程简图由此图可见近现代思想发展历程()A. 是一个从器物到制度到文化的过程B. 是一个不断碰撞分化与融合的过程C. 是一个不断回归传统儒学的过程D. 是一个东学西渐的过程【答案】B【解析】依据题干图示可知材料中近代中国思路的历程一是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的过程一是国粹轮到中西互补论再到中国本位论故A项概括不够全面应排除依据题干图示可知近现代思想发展历程实际上是一个中西方文化不断碰撞分化与融合的过程故B项正确C项错在“回归传统儒学” 应排除天朝儒学道统受到西方思想文化的不断冲击属于西学东渐而不是东学西渐故D项错误故选B8.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进攻喀尔喀其三部10万众南下投清康熙为安置喀尔喀并加强对其管理遂决定于多伦举行会盟喀尔喀属于()A. 蒙古族B. 汉族C. 满族D. 藏族【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喀尔喀属于蒙古地区是蒙古族故A项正确B项明显错误排除C项处于东北地区排除D项处于西南地区排除故选A9.《清太祖实录》记载努尔哈赤曾对国家政治制度作出安排“继朕而嗣大位者毋令强梁有力者为也……且一人纵有知识终不及众人之谋今命尔八子为八和硕贝勒同心谋国庶几无失尔八和硕贝勒内择其能受谏而有德者嗣朕登大位若不能受谏所行非善更择善者立焉”这一安排()A. 顺应了民主取代专制的历史趋势B. 奠定了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基础C. 形成了君主与大臣相互制约的局面D. 遵从了“禅让制”的古代传统【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且一人纵有知识终不及众人之谋今命尔八子为八和硕贝勒同心谋国庶几无失……若不能受谏所行非善更择善者立焉”可以看出大臣与君主是可以相互制约的故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满洲贵族集体议事清代还是专制的统治不是民主的故A项错误努尔哈赤时期就已经确立了议政王大臣会议故B项错误材料“尔八和硕贝勒内择其能受谏而有德者嗣朕登大位”是指在爱新觉罗氏家族内选新君没有体现“禅让制” 故D项错误故选C10.在伏尔泰的心目中“奉行儒学的中国是开明专制君主制的典范那里有真正的信仰自由政府……从不规定国民的宗教信仰” 伏尔泰的观点()A. 看到了儒学文化的本质B. 体现了反封建专制的精神C. 有助于理性主义的发展D. 推动了法国大革命的爆发【答案】B【解析】通过材料“奉行儒学的中国是开明专制君主制”“从不规定国民的宗教信仰”可以看出伏尔泰认为中国是开明君主制体现了他反对封建君主专制的精神故B正确看到了本质的说法错误排除A材料并未涉及到理性内容排除C伏尔泰对儒学的推崇并没有推动法国大革命的爆发排除D11.自明朝中期起中国在各经济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现象下列属于“新现象”的表现的是()A. 新的农作物品种的引进与普遍种植B. 实力雄厚的商人群体的兴起C. 自由雇佣劳动现象在各部门普遍存在D. 自给自足的传统小农经济解体【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时期一些地方的人以经商闻名如晋商和徽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一些新的农作物品种输入中国这些新农作物还未普遍种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中后期雇佣劳动力出现而不是各部门普遍存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自给自足的传统小农经济解体是在鸦片战争后故D项错误12.《魏略·西戎传》载“浮屠所载与中国老子经相出入盖以为老子西出关过西域之天竺教胡浮屠属弟子”晋惠帝时天师道祭酒王浮在《老子化胡经》说“老子西出函谷关经西域至天竺化身为佛教化胡人因此产生佛教”“老子化胡说”客观上()A. 表明文化交流有利于社会进步B. 证明了佛教思想来源于道家学说C. 有利于早期佛教在中国的传播D. 顺应了三教合流的社会发展趋势【答案】C【解析】题干材料反映的是老子创立佛教然后传入中国没有体现文化交流的内容故A 项错误佛教是印度宗教并非源于道家学说故B项错误佛教作为外来宗教依托本土宗教便于国人接受有利于佛教的传播故C项正确三教合流的社会发展趋势是在隋唐时期与题干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故选C13.在整个18世纪英国对茶叶的需求呈几何级增长从1684年的5箱增至1720年的40万镑到1800年则又增长50倍英国从中国购买的茶叶是中国市售茶叶的大约七分之一这表明在18世纪()①清朝政府已经放弃了闭关自守的政策②中国传统外贸商品在国际上仍有优势③大量白银从海外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国④英国由此控制了中国茶叶生产和销售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答案】C【解析】材料“英国对茶叶的需求呈几何级增长从1684年的5箱增至1720年的40万镑到1800年则又增长50倍”体现的是中国的茶叶在对外贸易中的地位十分重要也导致大量白银流入中国因此②③正确 C选项符合题意清朝政府已经放弃了闭关自守的政策的说法不符合史实①错误 A选项排除英国由此控制了中国茶叶生产和销售的说法过于绝对④错误 BD选项排除故选C14.下列对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帝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 康熙帝收回台湾之后设置台湾行省巩固了祖国东南的海疆B. 唐太宗实行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所以唐朝时期各民族比较团结C. 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帝三位帝王所做的都是为地主阶级的利益服务的D. 秦始皇的功绩之一在于开创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可知 1885年中法战争结束后清政府鉴于台湾在国防上的重要地位决定在台湾正式建立行省刘铭传为台湾省第一任巡抚因此在台湾建立行省不是康熙帝的措施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BCD三项均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15.为了加强君主专制清朝的统治者从思想领城严密控制知识分子将人们禁锢于思想的牢笼材料中的“思想的牢笼”是指()A. 焚书坑儒B. 罢黜百家C. 大兴文字狱D. 闭关锁国【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清朝加强思想控制的表现是大兴文字狱故C项正确A项是秦朝排除B项是汉朝排除D项是清朝外交政策排除故选C16.明清中央集权制度日益成为古代中国社会进步的障碍备受批判但如今却有不少学者对这个延续数千年的制度赞赏有加其原因是它有利于()A. 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B. 建立宽松良好的社会环境C. 控制人们思想维护专制统治D. 顺应经济发展的时代潮流【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可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有利于稳定统治秩序巩固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故A项正确B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下社会环境较为压抑排除C项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在方式上的体现排除D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最终阻碍了社会进步排除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15分共计45分)17.(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国内市场发展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17.(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华瓷外销的特点结合上述材料中市场的变化谈谈你对市场的认识【答案】(1)表现农村集市增多城市市场繁荣区域性市场发展全国性市场形成全国市场网络形成原因明清时期农业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经济作物大量种植私营手工业逐渐占据主导大量手工业产品进入市场商业繁荣商品经济发达商帮推动区域贸易发展工商业市镇兴起资本主义萌芽白银广泛流通货币经济发展全国人口增加市场内需消费能力增强【解析】(1)表现根据材料“福建八府一州的农村集市至清乾隆年间已增至700多个”“岭南、苏松等市场在区域范围内调剂着余缺集散着本区域内的土特产品并与其他区域性市场进行着商品交换”“全国性市场逐渐形成从而构建起一个比较完整的市场网络”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概括即可原因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明清时期农业的发展、私营手工业的发展、区域贸易的发展、工商业市镇兴起、资本主义萌芽、市场内需消费能力增强等方面进行概括即可【答案】(2)特点外销地域扩大规模由大到小品种类型多样呈阶段性变化带有早期资本主义色彩认识市场是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要素市场的变化对经济发展、商品贸易产生直接的影响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载体国际市场易受国际诸多因素的影响充满了不确定性因素【解析】(2)特点根据材料“英法荷等欧洲国家先后在广州设立了贸易机构”“明代外销瓷不仅有青花瓷、釉上三彩瓷、景德镇细瓷还有较粗的日用瓷、克拉克瓷、纹章瓷等定制新型瓷”“逐渐表现出近代早期资本主义贸易的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特点是外销地域扩大规模由大到小品种类型多样呈阶段性变化带有早期资本主义色彩认识根据材料“涉足华瓷外销的国家均从中获利颇丰这反过来又刺激了瓷器贸易规模的整体升级逐渐表现出近代早期资本主义贸易的特征”结合所学知识从市场与经济发展、商品贸易的关系以及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等方面进行概括即可18.(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古代中国士阶层活动“第一期”、“第二期”出现的原因18.(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世纪英国中间阶层壮大的历史影响【答案】(1)“第一期”原因社会的转型生产力发展新兴地主阶级的兴起私学的发展“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第二期”原因大一统的需要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重用儒生做官创办太学【解析】(1)“第一期”原因方面根据材料“一面加速了古代封建统治阶层之崩溃一面促成了秦、汉以下统一大运之开始”可得出社会的转型结合所学可得出生产力发展新兴地主阶级的兴起私学的发展“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第二期”原因方面结合所学可得出大一统的需要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重用儒生做官创办太学【答案】(2)壮大了资产阶级的力量促进了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传播推动了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发展和完善推动了海外殖民扩张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开展【解析】(2)历史影响方面根据材料“中间阶层不仅在数量上迅速扩大而且发展出自己的意识形态正在变成一个界限逐渐明确的集团它以自己的商业财富和自己的生活背景为荣形成了自己的文化和传统并开始谋求政治权力和独立”“商人和律师在议会中占的席位逐渐增多这反映了经济的扩张和中间阶层的成长”可得出壮大了资产阶级的力量促进了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传播推动了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发展和完善根据材料“中间阶层不会把自己囿于一隅之地而是寻求更广阔的场所拓展更大的活动范围”可得出推动了海外殖民扩张结合所学可得出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开展19.(1)根据材料概括郑和下西洋活动的主要特点19.(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郑和下西洋活动的影响【答案】(1)和平外交平等贸易友好交流【解析】(1)依据材料“不欺寡、不凌弱、友好相处共享太平”等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分析和平外交平等贸易友好交流【答案】(2)加强了中国和亚非国家的联系和友谊传播了中华文明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推动了亚非许多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进步【解析】(2)依据材料“郑和船队还把中国的一些生产技术、生产工具、医学等带到了沿途国家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与进步赢得了沿途各国人民的欢迎和赞扬直到今天索马里和坦桑尼亚仍然把当地出土的明代瓷器视为和中国传统友谊的象征”等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归纳示例如下加强了中国和亚非国家的联系和友谊传播了中华文明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推动了亚非许多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进步。

第六单元 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课件)高二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第六单元  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课件)高二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典例研析】 《续文献通考》记载宋代江苏书院,“至理宗时尤夥。其得讫于朝, 或赐田,或赐额,或赐御书,间有设官者。应天有明道书院,苏州有鹤山书院, 丹阳有丹阳书院……丹徒有淮海书院,唯不及徐、淮地区。”这反映了当时江苏 A.书院的制度化趋势在不断加强 B.传统儒学在宋代受到质疑 C.政治中心与文化中心日趋一致 D.文化发展相对比较的繁荣 【答案】D【详解】考查宋代的地区文化的发展。书院的出现是文化繁荣的重要 表现,在宋理宗时期江苏各地书院“尤夥”,它分布在江苏各地,故D项符合题意; 材料叙述的是宋代江苏书院的分布,没有涉及书院内部的发展和制度化,故A项 不符合题意;传统儒学受到质疑是明清时期,故B项不符合题意;材料中书院分 布在江苏苏州、丹阳、丹徒、徐、淮等地区,这些地区不可能都是政治中心,故 C项不符合题意。
运主动义将也民在主这科一学时两期面传旗入帜 中插 国在 。了人们的心中,随从着学法习国“与器苏物联”到留“制学度生”的再学到习“思与想回” 国传播,马克思
(三)现代中国的学校教育
1.新中国成立初期
(1)背景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收回了教育主权,接管了各级各类学校。
(2)内容 ① 1949年底,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决定教育要为国家建设服务,学校要 向广大工农开门,大力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 ②提出受教育者要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选择性必修三 文化交流与传播
单元整合
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最初以口头传说和史诗的形式出现。其后,学校、书
籍,以及图书馆、博物馆等逐渐发展成为文化传承与保护的主要载体。然而,
课 难以抵御的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战争,以及对资源的过渡消耗,使得这些遗 产不断遭受破坏。正是认识到文化遗产对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维护世界文化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华师大版高二上第六单元 明朝的兴亡与清前期的强盛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华师大版高二上第六单元 明朝的兴亡与清前期的强盛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华师大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6小题每题3分共计48分)1.从秦汉至清北方内迁的族裔特别重视谱系建构或是谱系重建(缺漏的部分重建)或是谱系嫁接(攀附为某个显赫或久远的汉人)或排行攀附(联宗、合族)这些谱系重建活动()A. 具有民族认同和民族交融的重要意义B. 表明血缘是连接家族民族的重要纽带C. 壮大地方豪强势力导致中央权力下移D. 源于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的内在需求【答案】A【解析】2.章开沅在《离异与回归---传统文化与近代化关系试析》中探讨了传统文化与近代化的关系提出“离异”与“回归”的命题强调“离异不可忘本回归不可复古” 章开沅所说的“离异”是指()A. 寻觅本民族的主体意识B. 拒绝西方近代文明C. 模仿西方近代文明D. 对传统文化的完全否定【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中的“回归”是指回归传统文化不是“离异”的含义故A项错误近代中国是向西方学习故B项错误“离异”是指学习西方文明促进中国的近代化故C项正确传统文化的完全否定说法过于绝对化故D项错误3.乾隆中期开始相继制定了《防范外夷规条)、《交易章程》等一系列全面约束外商活动的正式章程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旨在保护民族工业的发展B. 避免了西方疯狂的殖民侵略C. 客观上迟滞了近代化起步D. 成为近代列强侵华的导火索【答案】C【解析】清朝中期的“海禁”政策导致中国与世界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阻碍了中国近代化的步伐故C正确“民族工业”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从时间上可以排除A项“海禁”政策并未避免了西方疯狂的殖民侵略排除B项近代列强侵华的导火索是1839年的虎门销烟排除D项4.清朝雍正时期获得密奏权的官员达1200多人密奏内容涉及范围很宽泛军务、政务、官吏、民情、水旱、传闻等等雍正时期摊丁入亩、改土归流等重要政策都是臣下密奏先提出雍正帝再与臣下反复讨论后作出决策据此可知密折制()A. 提高了行政决策效率B. 增强了行政决策的科学性C. 能有效监察地方官员D. 说明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答案】B【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清朝雍正时期国家政要“都是臣下密奏……反复讨论后作出决策”说明了皇帝与密折官员共议国事反复讨论后作出决策增强了行政决策的科学性故答案为B材料强调的是提高行政决策的科学性而非提高行政决策效率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监察地方官员排除C项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标志是军机处的设立排除D项故选B5.“身着儒装传耶稣口述四书讲圣经”描述的形象是()A. 早期的耶稣会士B. 广方言馆的教师C. 同文馆的外籍教师D. 清末学堂里的教师【答案】A【解析】A.从材料可以看出既有儒装又有耶稣既有四书五经又有圣经说明是中西思想结合的产物反映的只可能是当时早期的耶稣会教士在中国传播天主教B.广方言馆的教师不一定是传播耶稣C.同文馆的外籍教师不一定会讲四书五经D.清朝末期的学堂教师不一定会传播耶稣故选A6.清政府长期实行“怀柔远人”政策 1764年下令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省出海商船每船准带生丝以两千斤为限准许外国商船每次可带出生丝一万斤又严禁闽、皖、浙等省出产的茶叶从海路运销广州或海外该政策()A. 阻碍了农业经济的商品化趋势B. 有利于外国商人垄断中外贸易C. 导致中国农产品失去国外市场D. 使中国对外经济联系日益萎缩【答案】B【解析】材料表明清政府对中国商人的限制较为严格对外国商人的限制相对宽松该做法更有利于外国商人操控中外贸易 B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国内市场的消费问题 A说法不准确材料允许国内外商人从事海外贸易活动 C说法不正确材料没有强调不允许海外贸易因此“使中国对外经济联系日益萎缩”的说法不准确 D错误故选B7.《西游记》中王母娘娘开蟠挑大会请的宾客是“西天佛老、菩萨、圣僧、罗汉、南方南极观音、东方崇恩圣帝、十洲三岛仙翁、北方北极玄灵、中央黄极黄角大仙……各宫各段大小尊神俱一齐赴蟠桃嘉会” 材料反映了当时()A. 魔幻小说创作已经兴起B. 佛道两家屈从于儒家C. 三教合流得到官方认可D. 三教呈现交融的状态【答案】D【解析】AB材料中未体现故AB错误C不符合史实故C错误D从蟠桃会宴请的宾客可以看出三教呈现交融状态 D正确故选D8.1376年明太祖在各省设立了主管行政的布政使主管司法的提刑按察使主管防务的都指挥使一年后又命亲信重臣“共议军国重事凡中书省、都督府、御史台悉总之议事允当然后奏闻行之”上述史实可以说明()A. 明太祖全力模仿元朝的政治制度B. 明初基于政务繁忙而设立了内阁C. 明太祖废相后君主专制不断强化D. 明初政制构建有取法唐宋的特点【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明太祖在各省设立了主管行政的布政使主管司法的提刑按察使主管防务的都指挥使一年后又命亲信重臣“共议军国重事凡中书省、都督府、御史台悉总之议事允当然后奏闻行之”可知明朝使地方最高一级行政机构进行分权并立改变了元朝的行省制目的在于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取法唐宋的特点 D正确材料体现了明太祖改变了元朝的制度 A错误材料体现了明朝在地方制度的变化没涉及中央制度的变化排除BC故选D9.19世纪末《申报》报道“(洋人在中国开矿时)惟是中国之人惑于风水者众矣倘有开矿之举动则日是山也或有关乎某处之来龙是川也或有碍于某处之地脉多方阻挠不使其兴工”该现象反映出()A. 盲目排外成为社会主流B. 风水理论成为反洋工具C. 民族工业步履维艰D. 中西文明激烈碰撞【答案】D【解析】由材料“惟是中国之人惑于风水者众矣……多方阻挠不使其兴工”可知材料所体现的是中国的风水观念是一种愚昧的表现这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中西方文明碰撞所以答案选D材料并没有体现A、B、C10.《台湾历史纲要》中记载“1684年清政府设立台湾府下辖台湾、凤山、诸罗三县从康熙到嘉庆年间先后担任府儒学教授的36人、训导23人台湾县儒学教谕36人、训导25人凤山县儒学教谕34人、训导11人全部都是福建人” 据此可知康熙帝A. 重视对台湾的思想政治控制B. 设置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C. 以崇儒尊孔拉拢台湾的上层D. 挑选全国儒学精英支援台湾【答案】A【解析】分析材料可知康熙帝对台政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设置“一府三县”加强政治控制二是就近调遣儒学教授在当地进行教谕、训导等以加强教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目的是加强对台湾的思想政治控制故选A 项设置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B项错误拉拢台湾的上层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C项错误挑选全国儒学精英与材料中“全部都是福建人”不符故D项排除11.我国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中共有二十余处描写“杀牛宰马”的场面与同时代的其他作品相比《水浒传》中屠牛、吃牛肉的描写是很突出的这种描写反映的是()A. 北宋的畜牧业落后B. 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C. 人民反封建的精神D. 宋元时期政治的黑暗【答案】C【解析】A.北宋畜牧业落后不符合史实排除B.《水浒传》中杀牛宰马不能体现重农抑商排除C.《水浒传》揭露了当时尖锐对立的社会矛盾和“官逼民反”的残酷现实牛在古代农业社会中具有重要价值是重要的生产工具正确D.杀牛宰马不能体现政治黑暗排除12.北大校长蔡元培曾有过三次坎坷的婚姻经历这表明他()A. 始乱终弃的丑恶嘴脸尽显B. 沽名钓誉的丑态百出C. 中西文明交流碰撞下的弄潮儿D. 百无聊赖地蹉跎岁月【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蔡元培是新文化运动的领袖受传统婚姻和西式婚姻的影响有个坎坷额三次婚姻据此可知C正确AB材料不能体现故排除D不符合蔡元培分人生经历故排除13.明永乐年间以内阁官员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为代表的文学流派称之为台阁体派其文字风格既雍容华贵又平稳无奇内容以歌功颂德为主逐步形成固定的文字格式和套路化的遣词造句被当时官僚士大夫竞相模仿台阁体的流行反映了A. 八股取土对文学创作的影响B. 程朱理学对文化的東缚C. 官员引领文学发展潮流D. 皇权专制在文化领域的体现【答案】D【解析】三杨时期正是内阁权力上升时期其形成的文学流派文风雍容华贵平稳无奇歌功颂德为主结合其职能可知内阁是内侍顾问机构没有实权是皇权强化的表现而台阁体的流行也说明皇权专制在文化领域得到体现 D正确台阁体因三杨而起与八股取士无关排除A 题干主旨试台阁体的起源、内容、风格以及遣词造句并未罗列程朱理学的弊端排除B C选项表述错误文学潮流的发展与时代价值相符而非官员引领排除14.明朝中后期时尚之风盛行唐伯虎之画宣德之铜炉时大彬之紫砂壶成为人们普遍追求的时尚之物苏州成为引领时尚之都凡是做人“透骨时样” 就被称为“苏意” 凡是衣服式样新颖就被称为“苏样” 以上现象反映的实质是()A. 明代世俗文化成为社会文化主流B. 苏州因商业兴盛而成为时尚之都C. 商品经济浸染致使享乐观念盛行D. 经济水平的提高丰富了精神生活【答案】C【解析】明代社会文化的主流仍然是儒家思想所以A错误B项不是材料反映的主旨信息故错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朝中后期时尚之风盛行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人们普遍追求生活的享受和乐趣故C项正确D项是材料反映的现象不是本质故D项错误15.18世纪的欧洲曾兴起一股“中国风” 在建筑、绘画和各种日用品的装饰造型中都竞相采用中国题材和模仿中国风格、当时有些欧洲人曾说中国风格已控制了欧洲的园林、建筑和家具不久恐怕连基督教堂上的装饰也将加上金龙和宝塔了材料现象反映了()A. 西学东渐现象的出现B. 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深远C. 中西科技差距日益拉大D. 西方尊中国为“天朝上国”【答案】B【解析】从材料“18世纪的欧洲曾兴起一股‘中国风’”中可以看出 18世纪以前的中国传统文化对18世纪的西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B正确西学东渐开始于鸦片战争前后排除A中西方科技的差距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C材料没有体现西方尊中国为“天朝上国” 排除D16.20世纪初中国一些学者引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社会问题如1919年《浪潮》月刊刊登了“家族制度与孝道公式计算一图” 作者套用数学公式来探讨传统伦理道德问题其意图是()A. 用科学来启迪民智B. 普及科学知识C. 提倡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结合D. 强调道德与家族制度的重要性【答案】A【解析】家族制度与孝道思想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题干中的一些学者将科学理论与其相结合有助于启迪民智故A项正确题干中并未提到向广大人民群众进行大规模科学知识宣传的相关信息故B项错误题干中提到的是用自然科学就解决社会问题故C项错误题干中并未体现出强调道德与家族制度的相关信息故D项错误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15分共计45分)17.(1)依据材料一唐太宗吸取了哪些隋亡的教训?17.(2)据材料二说明唐太宗用人的标准及其理由17.(3)材料三对唐太宗的评价你认为是否有道理?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看法【答案】虚怀纳谏存百姓关注民生克制个人私欲【解析】本小问的教训依据材料一“亦知是尧、舜而非桀、纣然行事何其反也”、“故智者献其谋勇者竭其力”、“炀帝恃此富饶所以奢华无道遂至灭”可以得出虚怀纳谏存百姓关注民生克制个人私欲【答案】标准德才并重理由有才无德的官员必然殃民【解析】第一小问的标准依据材料二“唯取其言辞刀笔不悉其景行(崇高的德行)”、“用人弥须惧择”可以得出标准是德才并重第二小问的理由依据材料二“数年之后恶迹始彰虽加刑戮而百姓已受其弊”可以得出理由是有才无德的官员必然殃民【答案】有道理唐太宗实行开明的君主专制实行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对外政策促进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但是及至晚年唐太宗渐趋奢靡追求长生不老【解析】第一小问的有无道理依据材料三的描述可知对唐太宗的评价是有道理的第二小问的看法实际上考查对唐太宗的评价结合所学可知唐太宗实行开明的君主专制实行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对外政策促进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但是及至晚年唐太宗渐趋奢靡追求长生不老18.(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戚继光抗击倭寇的历史背景18.(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戚继光抗倭取得胜利的原因及其政治意义【答案】(1)背景明朝国势衰微海防松弛海禁政策的实施商人、海盗与倭寇相勾结倭患严重威胁国家安全【解析】(1)主要考查学生综合分析归纳的能力解题时联系时代背景分析明朝时期国势衰微海防松弛以及“海禁更加严厉”“倭患日益严重”“中国巨商和海盗便和倭寇相勾结亦商亦盗兼行劫掠”等信息分析归纳即可【答案】(2)原因抗倭的正义性戚家军纪律严明战斗力强政府大力支持军民有效配合意义鼓舞抗击侵略的信心和斗志有利于东南沿海地区的社会稳定促成政府部分开放海禁【解析】(2)主要考查学生分析理解与归纳的能力第一小问的分析可以从抗倭正义性、“制定纪律严格训练”“戚继光到浙江后请求在义乌招募农民和矿夫组织、训练新军得到朝廷恩准”等信息分析归纳即可第二小问可以从鼓舞斗志、社会稳定、“到隆庆时开始部分开放海禁”等方面分析归纳即可19.(1)史料一从四个不同层面论述了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的原因以及评价根据史料概括上述四个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理解“朱元璋不可能从根本上废除宰相制度”19.(2)史料二中孟德斯鸠认为中国是一个专制国家充满凶暴、恐怖结合明清史实你如何评价这一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影响?【答案】(1)原因元朝权臣乱政的教训出身贫寒的自卑心理权力欲望导致的猜忌胡惟庸的专权跋扈理解专制集权下政务繁多君主个人无法应对百官众多需要一个统领【解析】(1)第一小问依据“近在咫尺的元代权臣乱政无疑使朱元璋坚定了解决君相之争的决心贫苦农民出身的皇帝最怕别人瞧不起他……这种自卑心理始终伴随着他朱元璋是一个权力欲极强的人而且对大臣十分猜忌他绝不允许人们染指皇权胡惟庸的权力增长把亲密盟友提到了高级职位上”可知原因为元朝权臣乱政的教训出身贫寒的自卑心理权力欲望导致的猜忌胡惟庸的专权跋扈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专制集权下政务繁多君主个人无法应对百官众多需要一个统领【答案】(2)评价明清之际专制皇权的不断强化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有利于稳定社会提高决策效率但皇权的极度膨胀又成为阻碍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最终导致中国落后于西方【解析】(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之际专制皇权的不断强化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有利于稳定社会提高决策效率但皇权的极度膨胀又成为阻碍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最终导致中国落后于西方。

高中历史第六单元复习课件人教必修2

高中历史第六单元复习课件人教必修2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思】 二、有关“战后新变化”的两组问题:
㈡二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
国家
邮政
电站
煤炭工业 铁路运输 航空运输
英国
100
100
100
100
75
加拿大
100
100
私有
75
75
法国
100
100
100
100
75
联邦德国
100
75
50
100
100
日本
100
私有
私有
75
25
美国
100
25
让经济自我治疗。罗斯福新政则是国家全面干预经济。 ⑵判断及理由: 没有本质区别。都是为了维护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代表资产阶级利益。
罗斯福新政
【思】 一、有关“罗斯福新政”的三组问题:
㈢新政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探究之一:结合罗斯福新政的主要措施及其效果,分析其在资本主义自 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作用:①体制创新: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告别了自由放任,形
经济,1935年以后着重改革,救济贯穿新政全过程。具体包括: ①首要措施:整顿银行与金融业。 ②中心措施:复兴工业。 ③调整农业政策。 ④社会救济与公共工程。
罗斯福新政
【思】 一、有关“罗斯福新政”的三组问题:
㈡主要内容及特点 探究之二:罗斯福新政与胡佛经济政策的不同点是什么?有无本质的区 别?为什么? ⑴不同: 胡佛坚持自由放任政策,坚信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调节能力,
⑴原因:胡佛政府采取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呼吁劳资双方和政府在“自愿合作” 的基础上解决经济问题,反对政府通过强制手段直接干预经济。使经济 危机更加恶化。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六单元第18课 罗斯福新政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六单元第18课 罗斯福新政

请将以上立法内容进行归类连线,并探究罗斯福新政的
特点。
国家干预
立法保证
关注民生
协调发展
三、追逐幸福
-15-
合作探究二
材 料 “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 命计划。为了永远的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 依靠的是旧民主制度的新应用。”
——罗斯福
思思考考12::罗罗斯斯福福新新政政与的以实前质的是政什策么相?比,到底“新”在哪里?
三、追逐幸福
-7-
(三)自主学习,完成学案第二部分: 依据大屏幕上的几次“炉边谈话” 内容,结合
课文,整理新政措施。并思考该项措施是如何体 现罗斯福的解题策略“减少生产,刺激消费”的?
三、追逐幸福
-8-
第一次炉边谈话
我要指出一个简单的事
实,你们把钱存进银行,银行 并不是把它锁在保险库里 了,……银行让你们的钱发挥 作用,好使整个机构转动起 来……我可以向大家保证,把 钱放在经过整顿、重新开业的 银行里,要比放在褥子下面更 安全。
——Fireside Chats of Franklin D. Roosevelt
三、追逐幸福
-5-
(二)思考:假如你是罗斯福,你将采取什么 策略解决问题?
生产过热 股票投机 盲目生产 自由放任 经济泡沫
消费不旺 分配不均 百姓贫困 无钱消费 市场萎缩
三、追逐幸福
-6-
1 、On the Bank Crisis 谈银行危机——1933年3月12日 星期日 2 、Outlining the New Deal Program 谈新政计划概要——1933年5月7日 星期日 3、 On the Purposes and Foundations of the Recovery Program 谈复兴计划的目标和基础——1933年7月24日 星期一 4、 On the Currency Situation 谈货币形势——1933年10月22日 星期日 6、 On Moving Forward to Greater Freedom and Greater Security 谈迈向更大的自由和更多的保障——1934年9月30 星期日 7 、On the Works Relief Program 谈工程救济计划——1935年4月28日 星期日 8、 On Drought Conditions 谈干旱情况——1936年9月6日 星期日 11 、On the Unemployment Census 谈失业人口普查——1937年11月14日 星期日

部编版高二历史第六单元《医疗与公共卫生》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高二历史第六单元《医疗与公共卫生》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高二历史第六单元《医疗与公共卫生》测试题(含答案)【知识整合】【综合训练】1.《黄帝内经》中记载:“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

”其中《疏五过论》和《征四失论》均宣扬这样的医学思想:医生要从病理、心理等方面分析病因,避免过错。

据此可知,《黄帝内经》( )A.蕴含生命至上思想B.强调医乃仁术与伦理C.重视科学与务实性D.具有天人合一的理念2.下表所示是两宋时期的两位地方官员应对疫病的举措。

据此可知,宋代( )A.官员以隔离控制瘟疫传播B.瘟疫盛行威胁国家统治C.初步建立了医疗保障制度D.政府积极宣传防疫知识3.明清时期,中医研究进一步发展。

明代使用的人痘接种术,开创了免疫学的新纪元;清代学者王清任所著的《医林改错》,注重实证研究,提出对于脏腑解剖的新见解,纠正了古代医籍中关于解剖知识的某些错误。

材料反映出明清时期的中医研究( )A.推动了人口的持续增长B.系统总结了中医药学成就C.丰富了传统的医学理论D.深受西方实证科学的影响4.仁济医院是西方传教士在上海创办的一家医院。

下图是1844—1875年该医院开张后医治病人数量统计图。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 )①西式医院在通商口岸建立起来②中国人已经消除对西医的偏见③西学东渐促进口岸风气的开化④公共卫生事业得到了初步发展A.①③B.②④C.①②④D.①③④5.1910~1911年间,华北地区爆发鼠疫,颇有影响的《大公报》刊载了天津官医院的来稿,详细介绍了鼠疫的危害、病因、症状以及预防鼠疫的方法;还开设专栏介绍防疫知识。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该报刊宣传的主要目的是( ) A.增强公共卫生安全意识 B.开启对疫情的专业研究C.促成政府建立防疫体系D.引进西方先进防疫技术6.民国初年,上海极具影响力的报纸《申报》的每一个版面上都有西医药广告。

1922年,西医药广告在数量和面积上占该报广告总数的34.9%,居各类广告之首。

这反映出( )A.西医在上海真正立足B.西方文化侵略的深入C.民众对西医普遍接受D.西医在上海逐渐流行7.1952年,以反细菌战为目的的爱国卫生运动在全国展开;到1956年,“除四害”(四害指老鼠、蚊子等病媒虫害)成为该运动的新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形成时间:20世纪70年代
核心: 遗传工程(基因工程)
——克隆技术
是利用生物技术由无性生殖产生与 原个体有完全相同的基因组的后代。 科学家把人工遗传操作动物繁殖的 过程叫克隆,这门生物技术 叫克隆技术 。
在 苏 格 兰 诞 生
克 隆 羊 『 多 利 』
猪 在 美 国 诞 生
全 球 首 批 克 隆
文盲、半文盲人数占总人口的比例(%)
2001年
6.72%
1997年
12.21%
1990年 15.88% 80年代初 23.5%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站)
成效 新中国成立50年来,我国共扫除文盲2.03亿, 成人文盲率由1949年的80%以上降到了15%以下,青壮年 文盲降低到5%以下。 摘掉了世界头号“文盲大国”的帽 子。
“相对论” 妙解
有一次,群众包围了从德国移居美国的科学家爱 因斯坦的住宅,要他用“最简单的话”解释清楚他的 “相对论”。当时,据说全世界只有几个高明的科学 家看得懂他关于“相对论”的著作。 爱因斯坦走出住宅,对大家说:“比方这么说—— 你同你最亲的人坐在火炉边,一个钟头过去了,你觉 得好像只过了5分钟!反过来,你一个人孤孤单单地 坐在热气逼人的火炉边,只过了5分钟,但你却像坐 了一个小时。——唔,这就是相对论!”
(3)发展趋势:
1946年,第 一台电子计算机
电子计算机朝着哪些方向发展?
台式电脑
笔记本电脑
掌上电脑
(2)发展趋势
①存储量更大,运行速度更快
②体积更小,更轻便实用
2、网络技术的诞生 (1)1969年,网络技术诞生,中文根据音 译简称为“因特网”。1995那边被称为 “因特网”。因特网的发源地也是美国。
中国的航天技术: 1)2003年10月15日, 中国自行研制的“神舟” 五号成功发射,并于16 日顺利返回。 2)2005年10月12日, 中国“神舟六号”升 空。17号顺利返回。 3)2008年9月25日中 国“神州七号”成功 发射及顺利返回。
晚人 三成 空 员 实 32 我 顺 神 二 制 “ 16 航 的 二 二 时 个 。 翟 施 国航 利 舟〇 〇 、 嫦 功 分 月 天 “ 〇 日 分 掌 志 空 真 天发 送 六娥 〇 钟 发 〇 月 员 〇 神 顺 , 握 刚 间 正 工射 上射 号一 五 的日 八 杨 三 舟 利 神 空 、 出 意 程。 成号 年 太太 的 年 日 舟 间 刘 舱 利 ” 义的 空 功年 10 返空 第 ” 时 七首 出飞 伯 活 月 上 。 发 伟 10 五 月 回 一 ( 时 号次 舱行 明 12 动 17 射 有 被 号 个 。 月 分 飞 活 、 , 日 人多后 , 日 日 分 月 左 顺 成 15 船 动 景 中 参 人 顺右 航 凌球 , 顺 技 海 国 利 功 时 日 ‘ 与 多 利从 天 晨 我 秒 探 利 术 鹏 也 送 发 的天返, 员 , , 国 测 返 的 的 随 西 分 空 飞 费 上 射 ) 回 在 航 第 中 回 国 之昌 器 神 , 间 行 俊 天 是 。 经 二 太 , 国 。家成 舟 。 载 卫 科试 龙 员 过 中 艘 空 中 。这 七 为 有 二 自 星 翟 学验是 、 11 国 载 号 世 三 。 国 〇 发 行 月 志 实,我 聂 人 5〇 自 顺 界 名 射 并 首 刚 研 验完国 海 飞 小七 利主 上中 航 日 首 于 位 。成载 胜 制 船 升 第 研 时 天 年 傍 心 度被 了
(2)1982年:宪法规定“国家发展各种教育设施,扫除 文盲。”
(3)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在20世纪 末,全国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使青壮年文盲率降到5% 以下。
文盲、半文盲人数占总人口的比例(%)
60%以上
38.1%
1949年
1964年
年均扫盲604.3万人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站)
■高等教育的发展
结合下图设想:假如你是当时的扫盲教育者,你会怎样组织农民进行识字教育?
农民在田间参加扫肓学习(50年代) 青年共产党员李招娣在一间农具仓库里 给乡亲们上识字课(1957年)
农民在田间参加扫肓学习(50年代)
为扫盲,党和政府做了哪些努力(措施)
(1)1950年:全国工农教育会议:首先以识字教育为 主,以 “开展识字教育,逐步减少文盲”为宗旨。
1969年7月20日, 美国“阿波罗11 号”飞船登陆月 球,太空人阿姆 斯特朗和奥尔德 林首次登上月球。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重大科技成就一:“两弹一星”
两弹:原子弹、导弹 一星:人造地球卫星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 爆炸成功
(1964年10月16日)
我国第一颗氢弹爆 炸成功 (1967年6月17日)
二、 计算机:“银河”系 列
世界已进入了信息 时代,计算机及网 络已成为人们日常 生活的一部分
信息时代,计算 机技术至关重要
1、成果:
1983年12月22日,我国 第一台“银河”巨型计 算机研制成功 (每秒 一亿次)。
1997 年“银河—Ⅲ”巨型计 算机研制成功(每秒130亿次)
3. 神舟号飞船:
2004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 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时, 已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 识;当他名满天下时,却 仍专注于田畴。淡薄名利, 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 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 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
袁隆平(杂交水稻专家)
袁隆平与杂交水稻
袁隆平,一个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的名字, 他发起的“第二次绿色革命”,给整个人类带来了福音
中国第一头克隆猪(黑色)
中国培育出的克隆牛
中国明朝官员万户将自己绑在捆有47枚 自制火箭的椅子上,两手各持一个大风 筝,点燃后冲天而起,开天辟地写就了 寄托着人类探索月球的 中国历史上飞天梦想的壮举,也成为人 大胆设想和美好愿望 类文明史上飞天尝试的第一人。
三、登上太空(航天技术)
1、人造卫星、宇宙飞船与登月计划
中国骄傲
“我带了几双眼下中国还不能生产的尼龙袜子送给父 亲,还带了一脑袋关于原子弹的知识献给祖国。”为 了祖国的强盛,他在美国留学取得博士学位后的第 9 天即登上了轮船返回祖国。他默默无闻地在核工业战 线上奋斗几十年,被誉为“两弹元勋”。(原子弹和氢 弹)
他是谁?
邓稼先 ________
走近袁隆平
有人说中国农民吃饭靠“两平”,为什么这样 说?
①靠邓小平的农村改革政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②靠袁隆平的农业科技成果—优质高产的杂交水稻
新华社华盛顿2004年10月14日电,世界粮食奖颁奖仪 式14日在美国艾奥瓦州得梅因市举行。中国水稻专家袁 隆平和另一位西非水稻专家蒙蒂· 琼斯博士分享了这一奖 项的25万美元奖金。 世界粮食基金会在华盛顿宣布将本年度世界粮食奖授 予袁隆平和蒙蒂· 琼斯。袁隆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1)1957年,苏联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颗人 造地球卫星,标志着宇航事业的开端 (2)1961年,苏联发射了“东方一号”载人宇宙飞船, 苏联宇航员加加林成了人类第一个飞上太空的人
(3)1969年,“阿波罗11号”登月飞船成功在 月球上着陆,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登上月 球
1961年4月12日的108分 钟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也使全世界的人记住了 加加林的名字,尤 里.加加林开创了人类 航天的新纪元!加加林 乘坐“东方”1号宇宙 飞船从发射场起航实现 了人类进入太空的愿望。
1995年中国人开始接触互联网,到2005年中国互 联网上网人数超过1亿。
截至2009年9月,中国互联网用户达到3.6亿。
互联网日益方便,人 们不仅可以从网上获 得信息,还可购物。
二、探索生命的奥秘(生物工程技术) 生物工程技术的概念:
生物工程技术顾名思义是探索生命奥秘而 发展出的一门重要学科。其涵盖领域十分宽广, 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蛋白工程和发酵工 程四大方向。它涉及制药、诊断、营养、保健 与食品、农业、环境和生态、海洋生物技术、 新型生物材料、再生能源等。
第25课 现代科学革命
牛顿
爱因斯坦
普朗克
一、背景:——经典物理学的危机
1、辉煌: 17C牛顿创立经典力学
2、危机: 19C末经典物理学无法解释 新问题、新发现。 经典力学存在局限性,面临着危机和挑战
二、爱因斯坦与相对论
——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 1879-1955), 1879年生于德国,现 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1933 年受希特勒迫害离开德国移居美国, 爱因斯坦在物理学的 许多领域都有贡献,比如建立狭义 相对论并推广为广义相对论。1921 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
这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栋梁、我们的梦想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幼儿园小朋友们在做课间操
中学生在认真学习 小学运动会开幕式
趋势
蓬勃发展 奠基
挫折
1949年 1966年 1976年
年份
国运兴衰 系于教育
请思考:
■扫盲教育
■义务教育
新中国教育事业取得了哪些成就?
义务教育
目的:
普及青少年教育、扫除文盲、提高人口素质、培养合格公民。
措施体现:
②90年代以来,
①1986年全国人大六届四次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普及义务教育成为“科教兴国”的重要环节。
③实施“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希望工程”等。
二、爱因斯坦与相对论
1、提出 ①1905年提出匀速运动体系的狭义相对论 ②1916年提出加速运动体系的广义相对论 2、相对论的两个基本原理: ①相对性原理 ②光速不变原理
如何理解相对性和光速不变原理
相对性原理:时间、运动、质量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 较典型的现象是运动的物体长度变短(尺缩效应)、运动的钟 比静止的钟走得慢(钟慢效应)、运动的物体重量变大。 光速不变原理:光的传播速度在任何条件下都是不变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