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国际马铃薯中心(CIP)引进资源的评价
甘薯实生种子后代的筛选鉴定和评价
收稿日期:2007-04-02基金项目:国家“948”项目(2006-G21-02):紫心甘薯的育种、加工技术的引进创新及产业化。
作者简介:王庆美(1964-),女,研究员,主要从事甘薯遗传育种与栽培技术研究工作。
山东农业科学Shando ng Ag ricultural Sciences 2007年 第5期甘薯实生种子后代的筛选鉴定和评价王庆美,张立明,李爱贤,张海燕,侯夫云,董顺旭(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山东济南 250100) 摘 要:以本地实生种子为对照,将国际马铃薯中心(CIP )的甘薯实生种子及其后代品系进行萌芽性、生产力、抗病性、品质等性状的全面筛选鉴定。
结果表明,CIP 实生种子的出苗率、移栽率、初选、复选、品系比较等各级试验的入选率分别为69.0%、55.5%、3.2%、19.0%、45.7%,本地实生种子分别为73.7%、64.2%、4.7%、23.1%、16.4%;筛选结果低代品系差异不显著,高代品系差异显著;从CIP 实生种子中选拔出了一批性状优良、特征鲜明的优异品系,2个通过国家甘薯新品种鉴定定名,1个正在参加全国甘薯区域试验。
关键词:甘薯;CI P 实生种子;实生苗;鉴定与筛选中图分类号:S531.037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1-4942(2007)05-0023-03 甘薯起源于南美洲,我国种植只有400多年的历史。
资源匮乏、现有种质亲缘关系近是国内甘薯难以育成突破性品种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
而从国外直接引进品种,由于纬度和环境条件的巨大差异,适应性差,往往块根产量低,难以直接为生产利用;且由于病害传播、易腐烂、长途运输困难等原因,国际间甘薯品种薯块、薯苗交流较难。
为此,1999年我们从国际马铃薯中心(CIP )直接引进了甘薯实生杂交种子,2000年起在山东省自然条件下逐级进行后代筛选鉴定,取得了理想的选拔效果,为丰富我国甘薯基因库、解决国内甘薯亲缘关系近的难题,提高甘薯育种效率,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马铃薯在中国的发展和运用
马铃薯在中国的发展和运用刘爱军甘肃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甘肃兰州(730070)Email:Liu.aj@摘要:自马铃薯传入中国以来,由于其营养均衡丰富,易于种植等特点,随着中国的发展而逐步成熟,现在中国是世界马铃薯生产第一大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马铃薯正成为中国很多省及自治区的经济作物和优势产业。
关键词:马铃薯育种传播退化加工1.引言马铃薯是世界广泛种植的高营养的重要农作物,是继水稻,小麦和玉米之后的第四大农作物,中国是全球第一生产大国,在世界上具有重要作用,中国马铃薯的发展,在诸多因素中品种的作用是最重要的,研究马铃薯的传播史有利于防止其在无性繁殖过程中的严重退化现象,使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不断提高,现以运用实生苗育种和由常规育种转向多途径育种,丰富了育种资源。
2.马铃薯在中国的传播历史马铃薯又名土豆,山药蛋,地蛋,洋芋,洋山芋等,属茄科茄属植物,茎可供食用,是重要的粮食,蔬菜兼用作物,因其营养丰富有“地下苹果”之称。
2.1马铃薯的起源与传播野生马铃薯分布在美国南部、墨西哥、中美洲以及几乎整个南美洲,在全世界有150多个野生种[1]。
原始人类在南美洲见到野生马铃薯可能约在1400年前,也许还要更早一些,但其由野生逐渐向栽培植物进化则约发生在公元前5000到2000年[2]。
栽培马铃薯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与人类活动相联系的,根据各种资料记载,在白种人到达以前北美洲和中美洲还没有栽培马铃薯,直到发现美洲以后,栽培马铃薯才从南美洲大陆引种到那里[3]。
马铃薯因两次偶然机会而引入欧洲。
首先是1570年左右引入西班牙,其次是略晚引入英格兰,马铃薯是从这两个地方几乎扩散到世界各地,从西班牙引进的马铃薯扩散到整个欧洲大陆和亚洲一些地方[4]。
可以确认,在新石器时代或更早时期,马铃薯已经从秘鲁沿海河谷流域的绿洲中种植,其栽培地区北到安卡什省的卡斯玛流域,南及伊卡省南部的沿海流域城市皮斯科之间的广大地区[5]。
秘鲁粮食生产流通情况及启示
贸易流通■为加强粮食行业交流合作,笔者随团赴秘鲁进行考察访问并参加了相关国际会议。
通过访问,进一步加深了对秘鲁粮食生产、流通、贸易及有关政策的了解,也得到了一些有益借鉴和启示。
一、基本情况(―)秘鲁农业生产差别较大,西部经济作物生产水平较高,中东部粮食生产水平较落后秘鲁位于南美洲西部,安第斯山脉从南至北贯穿全境,国土面积丨28.5万平方公里。
秘鲁现有耕地343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2.7%,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0.8%)。
2019年末人口 3251万,其中农村人口 712万,占21.9%。
2019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6978美元,属于中等偏上收人国家。
秘鲁人多地少,人均耕地0.1丨公顷,略高于我国人均水平,但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60%。
秘兽地貌特征复杂,从西向东分为热带沙漠、高原和热带雨林地区,形成多种生态区,农作物种类多,部分属于该国特有作物;全年在不同地区可进行不同作物种植,能够为北半球国家提供反季节农产品。
种植的农作物包括粮食作物和 经济作物。
旱地玉米、小麦、大麦及薯类、豆类主要在中 部山区谷地和东部林区种植。
粮食以小农经济为主,生 产较为落后,传统耕种方式粗放经营,科技及机械化程 度低,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落后,粮食单产水平不高,种 植规模小,抵御风险能力差。
稻谷及甘蔗、咖啡等经济 作物主要在西部沿海地区种植,当地干旱少雨,是秘鲁 最重要的绿洲农业区,主要依靠安第斯山脉的河水灌 溉,拥有较完善的灌溉系统,生产集约化程度较高。
水果、蔬菜、咖啡等经济作物是秘鲁的主要出口农 产品。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2019年秘鲁农产品 出口总额70.97亿美元,占其全部商品出口总额(476.9亿美元)的丨4.9%,这个比重高于秘鲁农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 D P)的比重(6.96%)。
农产品出口的前两大类分别是水果27.56亿美元、蔬菜18.5亿美元。
按具体品类出口前五位的农产品分别是葡萄(8.79亿美元)、蓝莓(8.2亿美元)、鳄梨(7.55亿美元)、咖啡(6.35亿美元)、芦笋(4亿美元)。
国际马铃薯亚太中心“薯”意中国
国际马铃薯亚太中心“薯”意中国作者:陈丽娜来源:《农产品市场周刊》2015年第29期1971年,国际马铃薯中心在秘鲁首都利马成立。
国际马铃薯中心是世界上唯一一所从事薯类研发的公益性、国际学术研究机构,其使命是帮助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增加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减少贫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农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早在2010年,中国就与国际马铃薯中心正式签署了设立亚太中心的东道国协议,国家马铃薯中心亚太中心落户北京延庆已成定局。
中国政府与国际马铃薯中心希望,通过亚太中心这个区域性平台,合力推进薯类作物在中国与亚太地区的发展,力争使其在进一步全面改善粮食安全状况、加快中西部经济发展与减贫步伐、提高健康与营养水平以及促进农业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方面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国际马铃薯中心亚太中心属意中国,落户延庆,并不是突然之举。
这一切还要从国际马铃薯中心与中国的结缘、合作说起。
1971年,国际马铃薯中心在秘鲁首都利马成立。
国际马铃薯中心是世界上唯一一所从事薯类研发的公益性、国际学术研究机构。
其使命是帮助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增加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减少贫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农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30年牵手,共谱合作序曲谈起中国与国际马铃薯中心的结缘,国际马铃薯中心亚太中心主任卢肖平介绍说,1978年,中国农业科学院代表团访问了秘鲁国际马铃薯中心。
虽然当时中国的马铃薯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但是基础工作做得很好,吸引了秘鲁方面的关注,自此拉开了两国在马铃薯领域交往与合作的序幕。
1985年,国际马铃薯中心正式决定在北京设立联络处,两国之间开展了各类形式的合作。
在国际马铃薯中心与中国合作的30多年间,中国的薯类作物生产发生了巨大变化,国际马铃薯中心提供的优良种质资源、先进技术和人员培训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提供新品种。
在目前中国常用的100多个马铃薯品种中,约30%有国际马铃薯中心亲缘背景,其种植面积占到全国每年生产面积的20%左右。
对引进CIP甘薯实生种子后代鉴定筛选与评价
近是我 国甘薯 育 种难 以取得 突破 的主要 限制 因素 之一 。而从 国外 直接 引进 品种 由于 环境条 件 的巨 大差 异 , 往往 适 应 性 差 , 块根 产 量 低 , 加上 病 害 传
播 , 以直 接用 于生 产 。同时 甘薯 易腐烂 、 虫易 难 病 传播 、 不便 长途 运输 , 国际 间薯块 、 薯苗 交流 困难 。 20 0 0年我 们 通 过 徐 州 甘 薯 中心 从 国 际 马铃 薯 中 心( i ) 接 引 进 甘 薯 杂 交 种 子 , 年起 在 四 川 tP 直 同 I
根据 单株 产量 、 薯形 、 皮色 、 肉色决 定入选 。
1 2 3 生 产 力 鉴 定 . .
初选 鉴定 主要 鉴定入 选 品 系的产量 和干 物质 含 量 。2 0 0 1年 3月将 入选 品 系殡种 , 5月下 旬 种 植 于南 充市农 业 科 学 研究 所 潆 溪 试 验 基地 , 比 间 法排 列 , 双行 区 , 每行 1 0株 , 以南 薯 8 8为对 照 。 复选 及 品系 比较试验 主要 进 一步 鉴定入选 品 系的产量 、 物质 含量 、 干 品质 及适应 性 等。2 0 ~ 02
20 0 0年 4月 中旬 播 种 。 苗 床 为 肥 力 较 好 的
紫 色砂壤 土 , 先开 厢整平 , 播行 , 种前 浇足水 。 开 播
般播种 后 3 始 出苗 , 个 星 期 左 右 齐苗 。 ~4d开 一
从表 1可 以 看 出 , I 生 种 子 的 萌 发及 幼 苗 生 C P实
省 自然 条件 下 逐 级 进行 后 代 筛 选 鉴 定 , 得 了一 获
批 较好 的育种 材 料 , 为丰 富我 国甘薯 种质基 因库 ,
20 0 3年分 别 于 5月底 、 6月初 对 上 年 的入 选 品系 进 行异 地复 选和 品 系比较鉴 定 , 区 , 小 区 8 4行 每 0 株, 3次重 复 , 以南 薯 8 8为对 照 。
国际马铃薯中心马铃薯资源引进、评价及利用
库 , 提 高育 种水 平 , 育优 质 、 产 加 工 型 新 品 种奠 为 培 高
定物 质 基础
1 材 料 与 方 法
11 材 料 . 通 过 国 际交 流与 合 作 . 2 0 — 0 4年 间 在 0 12 0
相继 从 国际马 进试 管 苗 材 料 及 早 代无 性 系 1 1份 , 5 块
症状 。 植株耐寒性观 察评价 在 气 温 达 0 以下 后 . ℃ 观
质 资源 【 青海 省 农 林 科学 院生 物所 先 后 从 国际 马铃 l J 薯 中心 引 进试 管 苗 材 料 、 代无 性 系 以及 块 茎 资 源加 早 以鉴 定 、 筛选 、 用 , 利 旨在 丰 富青 海 省 马铃 薯 种 质基 因
茎资 源 1 0份 2
1 . 试 验 方 法 引进 试 管 苗 资 源 组 培快 繁 至 一 定 2 数量 在温 室繁 殖微 型薯 后 进入 大 田鉴定 筛 选 经 3年
察植 株 受冻 害症 状 , 3级 : 株正 常生 长 : 株 顶 分 3植 5植
叶稍 受 冻害 : 7全 株有 冻 害症状 。
国马 铃 薯 育 种 家 都 努 力 组 织 征集 和利 用 各 类 外 来 种
周 内送 青海 省农 林 科学 院农 作物 品 质分 析测 试 中心作
块 茎 品质 分析 测 试 1 . 评 价 鉴 定 标 准 晚 疫 病 抗 性 鉴 定 田 间 不施 任 3
何 杀 菌剂 , 疫病 发 生 时进行 观察 评 价 , 初 步表 现高 晚 对 抗 品 系进 行 室 内病原 菌 接种 鉴定 根 据病 级标 准 和病 情 指数 评 价 资 源植 株 晚疫 病 抗性 , 为 5级 : 分 1高抗 : 3 抗病 ; 5中抗 ; 病 ; 7感 9高感 。 植株耐旱性观 察评价 植 株 耐 旱 性 是 植 株 忍 受 和抵 抗 水 分 胁 迫 的能 力 , 干 旱 条 件 下 , 在 晴天 中午 观 察 ,参 照植 株 生 长状 况 ,分 3级 : 株 生 长 正 常 ; 3植 5 植 株 中部 或 顶 部 部 分 叶 片 有 萎 蔫症 状 : 株 有 萎 蔫 7全
引进彩色马铃薯资源的鲜食和炸片品质评价
E v a l u a t i o n o f S t e a me d T a s t e Qu a l i t y a n d F r i e d Qu a l i t y
f 0 r I n t r o d uc e d Co l o r P0 t a t o Re s o u r c e s
较 好 的株 系 5 O份 , 通过 对块 茎等 田间农 艺性 状评 价
1 . 3 . 1 蒸食 品质 评价
把 田间 收 获得 到 的彩 色 马
铃 薯块茎 用 自来水 清 洗 干净 , 然后 把 样 品切 成 均 匀 的两半 , 其 中一 半蒸 煮 3 0 mi n后 根据 表 1 评 价 马 铃 薯 块茎 的坚 实性 、 粉 面性 、 干燥 性 、 结构性、 香味、 蒸 后 变色及 口感 , 另 一半切 面暴 露 于空 气 中 3 0 mi n后
种进程 缓慢 , 主要原 因是彩 色马铃 薯 资源材 料不 足 。 引进 多种类 型的彩 色 马铃 薯 种 质 资源 , 并 对 资源 材
彩色马铃薯更高的抗氧化潘} 生 和抗肿瘤活性 J 。
彩色 马铃 薯新 品种 的选育 在 中国正处 于起步 阶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0 2—1 5
A c a d e m y o f As r i c u l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s ,Y u n n a n K u n mi n g 6 5 0 2 0 5,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 I n t h i s p a p e r .5 0 c o l o r p o t a t o r e s o u r c e s f r o m t h e i n t e na r t i o n l a p o t a t o c e n t e r we r e e v lu a a t e d f o r s t e a me d t a s t e q u a l i t y a n d e d q u il a —
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国内外)
国内外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一、国内外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马铃薯是继玉米、水稻、小麦之后的世界第四大粮食作物,马铃薯适应性强、栽培模式多、经济效益好,在许多国家和地区被广泛种植,是世界上最大的非谷物类食品。
马铃薯产业发展对于保障食物安全、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区域经济等意义重大。
1.1 国外马铃薯种薯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马铃薯品质的好坏和产量高低关键在种薯。
因此,马铃薯种薯产业在马铃薯产业链中占有重要地位。
1.1.1 国外马铃薯种薯产业发展现状中国、印度、俄罗斯、乌克兰、美国、德国、孟加拉国、波兰、法国和白俄罗斯是世界上十大马铃薯生产国。
其中,荷兰是全球第一马铃薯种薯出口大国,出口量超过了其他国家出口量的总和,种薯出口到60多个国家,其种薯生产面积占总种植面积的21%,种薯单产达到30~35t/hm2,所种植种薯的75%用于出口,是农作物中产量、种植面积及经济效益最大的一种作物。
1、马铃薯种薯生产体系英国、荷兰主要以田间无性系筛选的方法获得脱毒快繁的基础材料和扩繁生产种薯,而法国、德国、美国、加拿大和日本等种薯生产国家都采用茎尖脱毒、分生组织培养的方法来获得脱毒快繁的基础材料和扩繁生产种薯。
2、马铃薯种薯生产技术成熟和先进的种薯生产技术为生产优质、高产的种薯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和有效的质量保证。
在荷兰,利用无性系选择、无性系快速繁殖、种薯催芽播种、种薯生产合理密植、测土精准施肥、GPS精细播种、GPS引导机械中耕和除草、全自动灌溉系统及卫星图像分析应用、晚疫病防治专家预警系统、适时灭秧等多种生产技术提高了马铃薯种薯的产量及品质,使其成为全球第一马铃薯种薯出口大国。
美国的爱达荷州被誉为“马铃薯之州”,驰名世界,该州马铃薯年种植面积约15万hm2,平均产量达30t/hm2以上,面积和产量都占全美国的四分之一左右。
爱达荷州马铃薯普遍丰产的原因也与其成熟、先进的生产技术密不可分。
3、马铃薯种薯检测和检验监督制度完善的种薯检测和检验监督制度为种薯生产和质量定级提供了可靠的保障机制。
国际马铃薯研究中心和巴西农业研究院考察报告
国际马铃薯研究中心和巴西农业研究院考察报告云南农业大学农业生物多样性应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李成云2017年9月1日至10日,经有关部门批准,云南农业大学农生生物多样性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李成云教授根据中心发展的需要,在前期沟通的基础上考察了位于秘鲁首都利马的国际马铃薯研究中心(International Potato Center,简称CIP)和位于巴西首都巴西利亚的巴西农业研究院(Empresa Brasileira de Pesquisa Agropecuaria,简称EMBRAPA)。
对国际马铃薯中心在马铃薯资源研究、病害抗性和防治方面的研究和巴西农业研究院在木薯方面的研究进行了考察和学习,与相关专家进行了座谈,参考了马铃薯和木薯的实验室和试验地。
考察得到了CIP,CIP亚太中心和EMBRAPA的大力帮助,热情接待和周到安排。
一、考察日程时间活动08月31日昆明-北京09月1日北京-巴黎09月2日巴黎-利马09月3-5日国际马铃薯研究中心交流09月5日利马-圣保罗-巴西利亚09月6-7日巴西农业研究院遗传资源与生物技术研究所交流09月8日巴西利亚-里约热内卢-巴黎09月10日巴黎-北京09月11日北京-昆明二、考察的主要内容1.国际马铃薯研究中心的考察活动本人9月2-4日在国际马铃薯研究中心考察期间,与研究部主任Hugo Campos,项目主管Giovanna Muller博士进行座谈,与植物病理专家Jorge Andrade,植物病毒学专家Jan Kreuze博士,作物遗传资源国际合作项目负责人Hannele Lindqvist-Kreuze博士,以及马铃薯基因库的负责人David Ellis博士先后进行了座谈和交流。
较为系统地了解到国际马铃薯中心在薯类作物资源、晚疫病抗性评价、病菌群体遗传,病害控制技术开发与普及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也对如何加强与CIP的合作进行了讨论。
与Jorge Andrade博士交流了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技术如何在秘鲁进行推广,他们开发出如何根据品种抗性、天气等综合因素进行病害控制的技术体系,如果应用到位,控制效果可达60%以上,同时有效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次数和总使用量。
引进国际马铃薯中心马铃薯种质资源的筛选
鲈鱼具有生长迅速,适温性强等特点。
引进国际马铃薯中心马铃薯种质资源的筛选马 惠,陈 吉(昭通市昭阳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云南昭通 657000)摘 要:为筛选出优质并适宜于昭阳区及周边地区种植的马铃薯新品种,从国际马铃薯中心(CIP)引进初步筛选一批抗马铃薯晚疫病的高世代品系,结果表明:C3、C16、C29、C31、C131都比对照会-2号增产12.55%~53.78%。
其中C16、C29、C31这3个种既增产综合性状相对较好。
关键词:国际马铃薯中心;马铃薯种质;适应性;筛选马铃薯在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具有悠久的种植历史,常年种植面积在3.07万hm 2,是昭阳区主导产业之一。
2016年昭阳区农技中心同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合作从国际马铃薯中心(CIP)引进最新的马铃薯种质资源材料在云南种植,并筛选出一批抗晚疫病的品系,作为适宜昭阳表1 不同品种生育期比较处理名称出苗期(月-日)开花期(月-日)成熟期(月-日)出苗至成熟(d)播种至成熟(d)熟性C115-46-198-492143中熟C1314-287-138-30124169晚熟C1284-306-298-25117164中晚熟C315-17-28-30121169晚熟C305-46-158-22110161中晚熟会-25-46-158-492143中熟C295-16-158-12103151中熟C185-46-298-15103154中熟C165-17-38-30121169晚熟C135-46-198-12100151中熟C55-26-198-22112161中晚熟C34-306-258-25117164中晚熟79哲理请你别悄悄松开你的梦想,迟早有一天它会在你手里发光。
区的高产、抗病新品种。
1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从国际马铃薯中心(CIP)引进最新的C3、C5、C13、C16、C18、C29、C30、C31、C128、C131、C11,共11个马铃薯资源材料,以会- 2号为对照(CK)。
云南省地方马铃薯品种的来源及其影响
云南省地方马铃薯品种的来源及其影响作者:王伟伟陈园奎霞常莉易靖李灿辉唐唯来源:《农学学报》2019年第07期摘要:為明确云南省地方品种的来源及名称混淆问题,采用实地调查、植株形态学观察、细胞质基因组多态性分子标记检测与分析及相关历史文献查询等方法,对16个云南省地方马铃薯品种的来源及其影响进行综合研究。
结果表明:(1)云南省地方品种主要分布于少数民族聚居的高海拔贫困山区。
(2)这些地方品种在花型/花色、薯形/皮色和肉色、株型和叶型等性状上存在丰富的多样性,同名异物和同物异名现象较为普遍。
(3)地方品种中存在丰富的叶绿体/线粒体基因组DNA(cp/mt DNA)多态性,包含W/a(D)、W(A)/β T/p和W/y (D)4种细胞质类型。
(4)马铃薯在18世纪中期传入云南,地方马铃薯品种的传入主要与西方传教士的进入、少数民族的迁徙与分布、改土归流、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开放与开发等有直接关联。
文章首次揭示了云南省地方马铃薯品种的主要来源和传入路径,探讨了这些品种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重要影响,对中国马铃薯主粮化背景下马铃薯育种思路的创新也具有一定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马铃薯;地方品种;细胞质遗传背景;传播途径中图分类号:S532文献标志码:A论文编号:cjas180500150 引言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别称地蛋、洋芋、土豆等,起源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脉,虽然是一种外来作物,但传入后经中国几百年的种植、繁衍与培育,己成为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
马铃薯的引种与传播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改善了农作物栽培结构,在解决粮食和人口危机方面具有显著意义。
马铃薯于明朝中期经沿海传入中国,雍正9年(1731)《会泽县志>首次记录了马铃薯在云南有种植,清末在云南东北部已经有规模种植。
清代植物学家吴其溶著于1848年的《植物名实图考》,为云南最早的马铃薯图片报道。
据国际马铃薯中心(CIP)资料,1905年传教士带入马铃薯实生种子(TPS),至此,马铃薯逐渐取代了山区原有的荞、高梁、燕麦等作物在经济生活中的位置,成为了云南人民的主要生活食粮。
CIP马铃薯资源材料引进及田间鉴定综合评价
试验研究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4年第3期CIP马铃薯资源材料引进及田间鉴定综合评价逯春杏,王晓娇,曹春梅*,许 飞,张自强,王 良,周 宇,何瑞超,张必周,乔慧蕾,韩凤英(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30)摘要:为了丰富马铃薯遗传资源,同时筛选出适合本区生长种植的优质高产新品种,针对从国际马铃薯中心亚太中心(简称:CIP)引进的20份资源材料进行田间种植栽培比较。
试验结果表明:CIP16、CIP15、CIP10、CIP8和CIP14产量居前5位,综合各观测指标来看CIP10、CIP14、CIP15以及CIP16这4份资源材料建议在生产上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CIP;马铃薯;资源;田间鉴定0 引言马铃薯(Solahum tuberosum L.)喜凉、喜微酸性土壤,为茄科茄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国北方地区粮食兼蔬菜型作物。
2015年,农业农村部将马铃薯列为四大主粮之一,同时计划到2025年,马铃薯种植面积实现0.1亿hm2[1]。
内蒙古地区土质疏松、土层深厚,具有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等特点,因此本区是马铃薯较为理想的种植基地。
内蒙古地域辽阔,马铃薯的种植影响了本区的农业生产、社会经济和饮食结构[2]。
为了丰富马铃薯遗传资源库,同时筛选出适宜的马铃薯优质新品种,笔者针对从CIP引进的20份马铃薯资源材料进行区域种植鉴定评价,丰富了本区域马铃薯品质资源库,同时为本地大面积推广种植马铃薯的品种选择奠定科学基础。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设在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试验田(北纬40°48′、东经111°41′),海拔1040 m,降水主要集中在 7、8 月份,土壤酸碱度适中。
1.2 试验材料与区组设计选用国际马铃薯中心亚太中心引进的20份资源作为田间鉴定评价材料(表1),费乌瑞它为对照品种。
小区行长5 m,行距80 cm,株距20 cm,25株/行,每小区6行,小区面积为20 m2,150株/20 m2,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 次。
国外马铃薯种质资源的引进与鉴定
国外马铃薯种质资源的引进与鉴定
一、准备工作
1、做好调研准备工作,采集国外马铃薯种质资源信息,以及外国品种及种质特性和种质保护状况等相关情况;
2、根据调研内容,准备报告建议,设计引进国外种质资源的技术方案,表明引进种质的有效性;
3、确定引进的目标国家和地区,并准备相关技术、规章、检疫、管理等方面的手段,保证引进的种质可以被安全有效地运输到我国;
二、引进
1、选择合适的目标国家和地区,根据报告建议,到国外采集马铃薯种质资源;
2、确保采样的数量足够,确保采集的种质资源可以满足进行鉴定的要求;
3、依据相关技术、规章、检疫、管理等方面的规定运输种质资源到我国;
三、鉴定
1、进行基因分析,分析引进的马铃薯品种的主要生理特性;
2、在拟定的鉴定条件和环境下,进行种质和栽培性状的试验鉴定,确定引进种质的优劣;
3、分析引进种质在我国的适宜性,在试验和分析中,确定适宜我国环境条件生产的马铃薯种质。
彩色马铃薯种质资源的引进与评价
彩色马铃薯种质资源的引进与评价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彩色马铃薯是一种颜色斑斓、种类繁多的商品蔬菜,在市场上备受青睐。
而彩色马铃薯种质资源的引进与评价则是一个有着重要意义的课题。
本文将对彩色马铃薯种质资源引进的历史、现状以及评价情况进行详细分析和阐述。
我们来看彩色马铃薯种质资源的引进历史。
彩色马铃薯的引进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了对彩色马铃薯种质资源引进的工作。
在此之后,国内外的研究机构对彩色马铃薯种质资源进行了大量的引进工作,使得国内外的彩色马铃薯种类得到了极大的扩展和丰富。
目前,国内外彩色马铃薯种质资源的引进工作仍在继续进行,为丰富我国彩色马铃薯种类和提高生产效益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
我们来看彩色马铃薯种质资源的现状。
彩色马铃薯种质资源的现状可以说是多种多样的。
在国内,彩色马铃薯种质资源的引进与评价工作得到了充分的重视,相关研究机构和科研人员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实验。
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也在不断地收集、整理和评价彩色马铃薯种质资源,为当地彩色马铃薯种植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我们来看彩色马铃薯种质资源的评价情况。
对于彩色马铃薯种质资源的评价,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进行。
从食用价值上看,彩色马铃薯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其中所含的花青素等成分对人体健康大有益处。
从种植价值上看,彩色马铃薯具有优良的品质和高产量,尤其是在干旱和贫瘠土壤条件下生长良好。
彩色马铃薯还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其种植可以为当地农民提供增收机会,并有利于扶贫和经济发展。
彩色马铃薯种质资源的引进与评价工作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课题。
只有充分利用国内外的资源,加强研究和实验工作,才能更好地发挥彩色马铃薯种植业的潜力,为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做出更大的贡献。
希望相关研究机构和科研人员能够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同推动彩色马铃薯种质资源的引进与评价工作,为我国农业生产和人类健康作出更大的贡献。
第二篇示例:彩色马铃薯是一种具有丰富色彩的马铃薯品种,由于其丰富的色彩和丰富的营养成分,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喜爱。
从国际马铃薯中心引进马铃薯种质资源的适应性筛选
从国际马铃薯中心引进马铃薯种质资源的适应性筛选彭慧元;赵旭剑;雷尊国;李其义【期刊名称】《种子》【年(卷),期】2014(33)10【摘要】为丰富贵州省马铃薯优质种质资源,同时筛选出质量较优并适宜于贵州及其周边地区种植的马铃薯新品种,2010年贵州省马铃薯研究所从国际马铃薯中心(以下简称CIP)引进的46份茎尖脱毒苗,2014年经扩繁获得可供田间筛选的微型薯,2014年在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内进行田间种植,筛选出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的18份材料.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结果表明:M-07与M-33产量较高,分别为912kg/667 m2和764 kg/667m2,两者差异不显著;M-33淀粉含量在参试材料中最高,达19.83%,干物质含量为25.49%,其生长性状较优,株形和薯形良好.综上所述,M-33综合性状最优,可直接参加品比试验作为可供使用的生产品种.其余材料可作为育种资源加以利用.【总页数】4页(P60-63)【作者】彭慧元;赵旭剑;雷尊国;李其义【作者单位】贵州省马铃薯研究所,贵阳550006;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100193;贵州省马铃薯研究所,贵阳550006;贵州省种子管理站,贵阳55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32;S326【相关文献】1.国际马铃薯中心马铃薯资源引进、评价及利用 [J], 张艳萍;王舰2.国外马铃薯种质资源的引进、筛选与利用 [J], 田祚茂;赵迎春;程群3.国际马铃薯中心种质资源在内蒙古西部干旱地区的评价 [J], 杨海鹰;宋伯符4.引进国际马铃薯中心马铃薯种质资源的筛选 [J], 马惠;陈吉5.国际马铃薯中心引进资源及杂交后代晚疫病抗性鉴定与评价 [J], 娄树宝;李凤云;田国奎;王海艳;王立春;王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定西市马铃薯种质资源引进与利用
定西市马铃薯种质资源引进与利用王娟;汪仲敏;王瑞英;姚彦红;潘晓春;李亚杰【摘要】为了明确从国内外引进的马铃薯种质资源在定西旱作区的表现,分早熟、中熟、晚熟,采用对比法对45份马铃薯种质资源的形态学特征、生物学特性进行了鉴定分析和评价。
试验结果表明:在引进的45份材料中,晚熟材料有23份,田间抗病性强的材料有10份,抗旱性强的材料有23份,商品薯率在80%以上的材料有8份。
对种质资源进行育种利用,通过配置优良组合,进一步挖掘资源潜力,筛选出‘冀张薯8号’等优良亲本材料。
同时提出加强种质资源的深入鉴定,进行以拓宽遗传基础为主要目的的种质创新,丰富其遗传多样性,为以后针对不同用途利用这些资源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In order to study the performance of potato germplasm resources which were introduced from home and abroad in Dingxi dryland, including early, medium and late maturity, 45 potato germplasm resources were appraised and evaluatedfor their morphological features and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by the method of comparison. The test results showed that out of 45 germplasm resources there were 23 late maturing stocks, 10 disease resistant stocks,23 drought resistant stocks and 8 stocks which produced more than80%marketable potatoes. Some of these germplasm resources were usedin potato breeding. By making various crosses, the introductions were explored for their potentials and superior parents, for example 'Jizhangshu 8', were identified. It was also proposed that it should emphasize on further identification of germplasm resources, broadening the geneticbasis for germplasm, enriching genetic diversity and final y providing valuable references for future use of these materials for different purposes.【期刊名称】《中国马铃薯》【年(卷),期】2014(000)001【总页数】6页(P1-5,6)【关键词】马铃薯;种质资源;创新利用【作者】王娟;汪仲敏;王瑞英;姚彦红;潘晓春;李亚杰【作者单位】定西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甘肃定西743000;定西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甘肃定西 743000;定西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甘肃定西 743000;定西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甘肃定西 743000;定西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甘肃定西 743000;定西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甘肃定西 74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32种质资源又称遗传资源或基因资源,它是培育新品种的物质基础,不仅包括古老的农家品种和本地改良品种以及来自起源中心的许多原始品种,也包括野生植物特别是与现有栽培植物近缘的野生植物种质资源,以及通过人工诱变产生的各种突变体,远缘杂交创造的各种新类型资源。
国际马铃薯质量监督体系
国际马铃薯质量监督体系
佚名
【期刊名称】《甘肃农业》
【年(卷),期】2015(000)001
【摘要】欧洲国家都有一套专门机构来检验和监督种薯质量。
在荷兰,所有出售的种薯,均必须持有荷兰农作物种子及种薯检测服务总署(NAK)颁发的种薯等级合格证书。
英国出口种薯的质量监督由政府农渔食品部的检测中心负责,各省种薯质量由各省的农渔局检测中心负责,法国、德国一般由生产公司负责。
【总页数】2页(P40-41)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四个引自国际马铃薯中心的马铃薯试管苗耐盐性鉴定
2.农业部外交部公安部关于转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国际马铃薯中心关于建立国际马铃薯中心亚太中心(中国)的东道国协议》的通知
3.全球马铃薯进出口贸易格局的演变分析——兼论中国马铃薯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
4.从国际马铃薯中心引进马铃薯种质资源的适应性筛选
5.引进国际马铃薯中心马铃薯种质资源的筛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抗旱马铃薯为中亚国家带来福音
抗旱马铃薯为中亚国家带来福音
佚名
【期刊名称】《农业科技与信息》
【年(卷),期】2013(000)018
【摘要】气候变化增加了世界上一些区域干旱的可能性.而在这些地方,能够忍受干旱条件的码铃薯品种需求量将会加大。
国际马铃薯中心(CIP)及其合作伙伴乌兹别克斯坦,从耐旱、高温和夏季长日照的新型培育晶种中筛选克隆。
5铃薯,这一具有前景的研:发项目将为中亚地区的农户和消费者带来福音。
【总页数】1页(P3-3)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马铃薯品种抗旱性鉴定及抗旱栽培技术研究
2.作物抗旱基因研究进展及在马铃薯抗旱种质创新中的应用
3.马铃薯幼苗的抗旱特性及磷钾肥对其抗旱性的影响
4.丝绸之路经济带给中亚国家带来历史机遇
5.抗旱马铃薯为中亚带来福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 n tr l w r t d c d i 2 0 rm tmain I oaoC ne ( P ,rm w ihmii b r e rd c d a d l t e as e i r u e 0 9f a ma i e n o n 0 l e t a P tt e trCI)f hc n u e sw r po u e , n n o 0 t e
对 国际马铃薯中心( I 引进资源 的评价——王 CP)
鹏 ,李芳弟 ,何二 良,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 ・ 15
中图分类号 :¥ 3 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7 - 6 5 2 1) 3 0 3— 6 6 2 3 3 (0 2 0 — 15 0
对 国 际马 铃 薯 中心 ( ) C 引进 资 源 的评 价 l P
病、病毒病、环腐病) 、淀粉含量及产量进行 比较。结果表明:c 3 和 c 7 产量与对照天薯 1 -l _l 0号差异不显著;c 7 -1 淀粉含量在参试材料 中最高,含量达 1. %,比对照天薯 1 98 2 0号(7 7 高 1 1 '可见,c 7 综合 J状最优。 1 . %) . %o 4 8 -l 生
关键词:国际马铃薯 中心 ;引进 资源;评价
Ev la i flto u e t t s u c s f0 It r a i n l t t n er au t on o r d c d Po a o Re o r e r m n e n t a a o Ce t n o Po
r n o ie m peebo kd sg . o e C一 1a dC- 1we en t inf a t № rn il r m h o to fTin h a d m z dc o lt lc e in Cln 3 n 7 r o g ic nl d s i y e tn yedf0 t e c nr I ‘ a s u i o 1 ’ o e C- h d te hg e tsac o t n ,1 .8 ,a n h tr l e t d h ih wa .1 ec na e p it 0.Cln 71 a h ih s t rh c ne t 92 % mo g t e mae i s tse ,w c s 18 p re t g on a
t e r ae n b e v d a i f16 0m b v e sIv I n ie mae aswe ee t u 0 a e n h ywe t lda do s r e tast o 8 a o e s a e d nn tn l r s lce o tI 2 1 b s do e d e e a e d n 0 t er o pe e sv ef r a c I 1 .h ie mae il e rh r v lae t o gin wno in h i t r h ic m rh n ie p r m n e.n20 te nn tr swer f te au tda o 1 a u e Zh n l gTo f a s u yf a T Ci o
ter i a ers tn e( t lh, i s a dr grt sac o tn, n b r il, s gC . in h a nrlna h ids s ia c 1 ebi tv u , n n ) trhc ne ta dt e ed u i V Ta s u1 sc t e es a g r i o, u y n 0 o oi
王 鹏 ,李芳弟 ,何二 良,郭天顺 , 颉炜清 ,王廷杰 , 吕 汰
(甘肃省天水市农业科 学研 究所 ,甘肃 天水 7 10 4 0 1)
摘
要 :为筛选 出优质并适宜于天水及周边地 区种植的马铃薯新品种 ,2 0 09年 由国际马铃 薯中心引进的 5 份 茎 6
尖脱毒苗 ,2 1 0 0年经扩繁 生产原原种微型薯,在海拔为 1 8 0m生态区域进行田间观察鉴定 ,筛选出综合 出状 6 表现较好 的 9份材料 ,2 1 年在天水市中梁 乡同一海拔 区域 ,以‘ 01 天薯 1 0号’ 为对照,采用随机 区组设计 ,对其抗病性能( 晚疫
WAN e g L F n d。 E El n 。 O Ta s u Xl in WAN i j , UT i G P n 。 I a g iH ra g GU i h n, EWe ig, i n q G Tn i L a ge
( in h i r utr s ac si t, in h iGa s 41 0 , ia) Ta s u i l eRe e rhI tue Ta s u, n u7 1 Chn Ag c u n t 0
hgh r h nTa s u 1 1 .7 . vo sy Cln 7 a h e t mpe e sv at. i e a in h 4 %) Ob iu l, o eC一 1h dt eb s t 0( 7 o c rh n ie t i r s
Ab ta t F rs r e ig n w o ao v it s wih g o u ly a d s i be f rpa t g i a s u r a 6 i io sr c : o ce nn e p tt ar i t o d q ai n ut l o lni n Tin h i e ,5 vt ee t a n a n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