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北京市顺义区高三二模历史试卷(含答案和解析)
2020届高考高三历史第二次模拟考试(二)(附答案)
2020届高考高三历史第二次模拟考试(二)(附答案)第Ⅰ卷本卷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春秋战国时期,各国遵循“均财节用”的理财原则和“量入为出”的财税法则,并对财税官员进行十分严格的监督和考核。
这些举措A.适应了社会形势的需要B.反映了财税制度的成熟C.说明了监督制度的改变D.体现了商品经济的繁荣25.图是关于秦汉时期铁制农具的统计情况。
该图客观上反映了该时期()A.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B.官营手工冶铁业发达C.冶铁业以生产农具为主D.铁器已得到全面的推广26.下表为不同史籍中对康熙、雍正、乾隆三帝的历史叙述。
叙述出处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身亲理,无可旁贷。
若将要务分任《清圣祖实录》于人,则断不可行。
所以无论巨细,联必躬自断制。
《清世宗实录》联自朝至夕,凝坐殿室,披览各处章奏,目不停视,手不停批,训谕诸臣,日不下数千百言。
今联虽逾六袠,而精力强盛如常,不惮万几之劳勚。
尝欲俟《清高宗实录》八旬以后,春秋渐高……或可稍安颐养。
据此能够得出的历史结论是()A.勤于政事保证了三帝意志的完全贯彻B.勤政作风预示着封建王朝的衰落C.批阅奏章是三帝处理政务的主要方式D.乾纲独断是盛世三帝的政治传统27.下表反映的是明代内阁大臣在阁年限统计情况。
这种状况()年限1年以下1—2年2—5年5—10年10—15年15—20年20年以上阁臣数(人)30 37 42 2512114占比(%)18.63 22.98 26.09 15.53 7.45 6.83 2.49 A.促进了官吏队伍的年轻化B.反映了明朝官僚机构膨胀C.说明了内阁辅助作用不大D.削弱了国家政策的稳定性28.史景迁在《追寻现代中国》一书中曾写到:“在清朝面临的新技术中,铁路是最棘手的”,“很多中国人认为铁路会破坏人类与自然的和谐……还使道路和运河工人失业改变业已形成的市场模式”。
这说明()A.西学传入导致民族工业破产B.自然经济开始解体C.传统观念阻碍近代化的发展D.国内市场走向开放29.1922年,梁启超认为,楚国在春秋战国以前属于南方的蛮夷之邦,之后才逐渐融入华夏。
2020高三历史第二次联考(二模)试题(含解析)
史实来论证)
论题二:中国古代是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
阐述:皇帝集最高立法权、最高行政权和最高司法权,不受任何约束与监督;不断加强皇权,削弱相权,直至废除丞相制度;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郡守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免;实行科举制,把官吏选拔权从地方收归中央。
(说明:回答时须用具体史实来论证)
论题三:对中国古代的专制制度的评价,应在特定环境下辩证看待。
(论据充分、史论结合、逻辑严密可同等给分)
(“示例”只作阅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
)
...............
点睛:比较类非选择题答题技巧:
1.比较需明确宗旨。
对历史事件的比较决不是随意的为比较而比较,而是有一定目的,通过比较异同,或阐明某一问题、观点,或揭示历史发展的某一规律。
2.比较需求同存异。
不同是绝对的,相同是相对的,绝对的相同是不存在的,相同只是从某种意义上说的。
因此,比较时应做到求大同存小异,即要适当放宽比较的要求与条件。
3.比较需分开层次。
要全面回忆要求比较的内容,从基本内容入手找异同。
(二)选考题:共25分。
请考生从2道地理选考题、3、道历史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
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2020年高考文综历史二模试卷及答案
2020年高三文综二模历史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48.0分)1.据《国语•周语》记载,周宣王曾强立鲁武公的少子为嗣君,宣王起兵伐鲁,废嫡而立庶。
这一事件说明()A. 嫡长子继承制日渐制度化B. 分封制收到重大冲击C. 天子有权干涉诸侯的废立D. 中央集权制已现雏形2.1960年,在河南密县打虎亭1号汉墓(东汉晚期)中,发现有描绘豆腐作坊的画像石。
画面完整地表现了浸豆、磨豆、虑浆、点卤、榨水等制作豆腐的主要工艺流程。
这则材料()A. 是东汉晚期发明豆腐的有力证据B. 说明东汉时豆腐已成为南北方主要食材C. 有助于研究确定豆腐发明的时间D. 反映出中西交流丰富了中国人民的生活3.如图是我国某个历史时期东南沿海主要外销瓷窑口分布图。
该历史时期最早可能是()A. 唐B. 宋D. 清4.武后时,官员张衡在市场购买食品受到御史的弹劾。
唐德宗时,宰相刘宴入朝时在路旁购买胡饼吃,群僚对此豪不奇怪。
这反映出唐朝()A. 重农抑商政策名存实亡B. 城市人价值观念的变化C. 前后期吏治有天壤之别D. 社会开放程度越来越高5.1902年11月,上海南洋公学的学生们为反抗校方的专制统治而集体退学。
受其影响,东南许多地区的退学、罢课、集会等反抗斗争风起云涌,被社会上称为“学界风潮”。
这种现象表明()A. 清末“预备立宪”丧失民心、B. 民主共和成为主流社会思潮C. 新型知识分子在政治上崛起D. 封建思想统治地位受到冲击6.明代小说《说唐》、《杨家将传》中,樊梨花与穆桂英以武艺压倒夫婿,并挂帅出征;清代小说《再生缘》中,女主角易釵为弁,文武双全。
这反映出()A. 明清时期小说创作的繁荣B. 文字狱影响到思想文化的发展C. 民间对正统社会秩序的抗议D. 商品经济发展促进了男女平等7.“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大的农村变动。
辛亥革命没有这个变动,所以失败了。
现在有了这个变动,乃是革命完成的重要因素。
”毛泽东在这里描述的是()A. 北伐战争期间的农民运动B. “工农武装割据”下的土地革命C. 1947年启动的土地改革D. 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土地改革运动8.1925年孙中山虽然逝世,但国民党的北伐却取得成功。
顺义区2020届高三第二次统练历史试卷参考答案
顺义区2020届高三第二次统练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其中16题10分,17题11分,18题8分,19题12分,20题14分,共55分。
)16.(10分)(1)(4分)材料一官方的角度认为刘贺被废的原因是失礼仪和乱制度。
(2分)材料二当今历史学家研究认为霍光专权,而刘贺欲收回权力,为了避免权力转移,霍光废刘贺。
(2分)(2)(6分)类型:文物史料(1分)价值:材料三中出土文物是对历史事件记载的补充,丰富了历史事件的记述和分析;历史评价要有理有据、客观充分;材料三属于最近发现的新史料,为研究刘贺提供了新视角。
材料三中的评价没有足够的事实证据作支撑,所以是不客观、不充分的。
(6分)17.(11分)【示例】观点:内忧外患下近代中国的外交与教育近代化艰难起步并逐渐发展。
(2分)论述: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面对列强侵略和国内危机,清政府设立“总理衙门”,清朝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但在客观上标志着近代中国外交近代化的起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结束后,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清朝中央机构完全半殖民地化,但也在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外交近代化。
(4分)为配合洋务运动开展,清政府设立了各式洋务学堂,并且改革了科举制度,从而在内忧外患下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教育近代化;甲午战后,在维新变法浪潮激荡全国的背景下,北洋大学堂和京师大学堂设立,进一步推动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
(4分)总之,近代前期,在内忧外患下,近代中国的外交与教育近代化开始起步,并且发18.(8分)背景:中国改革开放,综合国力增强,以新视角寻找人类命运共同体;减少全球发展不平等和不平衡;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流;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世界联系日益密切;20世纪初以前的全球治理模式的弊端;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
(每点2分,共8分。
任答4点可满分)19.(12分)解读:19世纪全球出现过三次瘟疫“霍乱”,霍乱起源于亚洲,由英国带到全世界,危害极大,针对疫情传播,一些国家开始进行卫生和管理改革。
顺义2020高三二模试题
顺义区2020届高三第二次统练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每当大的灾难降临时,文学都会被大众记起,它所扮演的角色也分外值得人细品。
一类是视文学为预言,从过往的小说中寻找佐证。
如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美国作家迪恩·孔茨写于1981年的科幻小说《黑暗之眼》中就虚构了一种会在2020年蔓延的名为“武汉400”的病毒。
一类则是视文学为镜子,从历史作品中窥见当下,洞察人性,反映现实。
如加缪描写1940年法属阿尔及利亚的《鼠疫》。
而科幻文学作为涵盖两者的特殊文学种类,便被放到聚光灯下进行检视。
如某小说中科学狂人培养低毒性病毒,任其在人类中传播,以这种极端方法持续化解危险的临界状态。
这也是在科幻小说中才能出现的思想实验,借此探讨一系列非常态下的科技与伦理问题。
科幻作家或者科幻小说并不必然地承担“预测未来”这一功能,而更多地是通过想象性的叙事,提出种种未来的可能性,而其中许多故事的未来都是带有高度风险与挑战的。
正是借由讲故事,我们传播关于科技、人文与美学的观念,引起问题意识,展开思辨讨论,以这种实验来“摊薄”未来的风险。
对于这次疫情,孩子们最需要借助阅读科幻小说来获得的理解是,人类需要敬畏自然,尊重其他物种与环境,才能让文明可持续发展下去。
我们常说人类是万物灵长,但当人类活动过度破坏其他物种的生存环境,乃至于整个星球的生态平衡时,这个庞大的系统必然会通过种种方式来寻求再平衡,而人类只不过是其中的一分子,与其他物种都应该是平等的。
今天发生的一切并非偶然,在可见的未来,倘若人类无法改变自己的生活生产方式,灾难将会以更极端更频繁的形式再度降临。
而对孩子来说,如果能通过阅读科幻小说的方式,在心智中建立起“可持续发展”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观念,我们的未来才不会重蹈覆辙。
(取材于陈楸帆的文章)1.根据材料一,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科幻文学作品被人牢记,是因为它能预言社会发展。
北京市顺义区2020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及答案
北京市顺义区2020届⾼三⼆模历史试题及答案顺义区2020届⾼三第⼆次统练历史试卷考⽣须知1.本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90分钟。
2本试卷共6页,分为选择题(45分)和⾮选择题(55分)两个部分。
3.试卷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效。
第⼀部分必须⽤2B 铅笔作答;第⼆部分必须⽤⿊⾊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4.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试卷⾃⼰保留。
第⼀部分(选择题45分)本部分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
请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要求的⼀项,在答题卡上涂⿊。
1.右图是⼭西浑源县李峪村于20世纪20年代初期发现的春秋后期晋墓出⼟的青铜⽜尊,特别引⼈注意的是⽜⿐上有⿐环。
这件⽂物可⽤来研究当时的①青铜治炼技术②耕作技术③诸侯争霸战争④社会⽣产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僇⼒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免除徭役,事末利及息⽽贫者,举以为收拏(官奴婢)。
”这反映了商鞅变法A.推⾏县制,便于国家管理B.实⾏重农抑商,发展经济C.注重法治,稳定社会秩序D.推动民族交融,富国强兵3.《后汉书?蔡伦传》记载:⾃古书契,多编以⽵简;“缣(细绢)贵⽽简重,并不便于⼈。
伦乃造意,⽤树肤、⿇头及敝布、鱼⽹以为纸。
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是莫不从⽤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依据材料可得出的结论是①东汉时期的蔡伦发明了造纸术②“蔡侯纸”推动了纸的普及应⽤③纸的⼴泛应⽤和原料没有关系④皇帝使⽤推动了造纸术的发展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4.以下两幅地图⽤于研究性学习,能得出正确的结论是①都使后来王朝短命⽽亡②都贯通南北成为交通动脉③都给⼈民带来沉重负担④都促进南北经济⽂化交流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5. 郑观应在《盛世危⾔?商务》篇中指出:“商以贸迁有⽆,平物价,济急需,有益于民,有利于国,与⼠、农、⼯互表⾥。
⼠⽆商则格致之学不宏,农⽆商则种植之类不⼴,⼯⽆商则制造之物不能销。
北京市202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等级性考试抽样测试(二)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谈谈你对茅海建观点的看法。(6 分)
第五题 史料的搜集和辨析是历史研究的基础。在探究“英国人在美洲的殖民活动”这一主题 时,你认为应该如何辨析下面这些材料?(16 分) 材料一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探险之后,“始祖移民”(第一批来到美洲的欧洲移民)在普利茅 斯港口选了一块陆地定居下来。不幸的是,他们到那的时间是 12 月,他们没有做好过冬的 准备。然而,印第安人伸出了援助之手。印第安人为他们提供食物,教他们种植粮食。天气 转暖的时候,殖民者们开始种植粮食、钓鱼、打猎,并为冬天做准备。在收获了第一季庄稼 之后,他们与自己的印第安朋友庆祝了第一个感恩节。
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殁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至于今不绝,学 者宗之。自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胃(谓)至圣矣! (1)分别指出《史记》与“孔子衣镜”的史料类型。(2 分)
(2)对比分析《史记》与衣镜题记的相关内容,你有什么发现?并加以说明。(10 分)
抽样测试(二) 第1页
第二题 孔子“镜像”(12 分) 材料一 《史记》成书于公元前 91 年,其中的“孔子世家”有这样一段内容:
太史公曰:……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 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九位皇帝,汉武帝之孙)墓出土 的陪葬品中有一面青铜衣镜,镜框木质背板绘有孔子图像,并配有题记:
另一些学者认为,它创作于清代。主要理由如下:该图有吴门画派、日本浮世绘、伊斯 兰绘画等艺术风格;嘉峪关以西地名译自多种异域语言,其中的“苦先(今新疆库车)新城” 应建于明清之际苦先人西迁以后;清代皇宫曾藏有一幅绢本《嘉峪关至回部巴达山城天方西 海戎地面等处图》,尺寸约 0.61 米×30.4 米,与《丝路山水图》尺寸相当,推测此图即为《丝 路山水图》,或二图有共同的母本;关于图中的地名,这些学者认为,卷尾的天方国实为北 庭,西海是博 斯 腾 湖 , 戎地面是焉 耆 , 均 在 今 新 疆 境 内 ;乾隆平定新疆地区大小和卓叛 乱时曾下旨“绘画舆图”,推测此图为平叛行军路线图。
2020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答案+解析】
2020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24.下表为中国古代部分思想家对汤武革命的历史评价。
据表可以得出的历史结论是A.汤武革命成为反抗暴君的珍贵先例B.各家学派对汤武革命的争论从未停息C.汤武革命获得古代学者的基本肯定D.主流思想影响世人对历史事件的理解25.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世家大族皆聚族而居,形成以血缘为纽带的坞堡地主经济;南方的庄园经济则跨州越县,“荫庇人口”,获得迅速扩张和发展。
这反映出当时A.宗法制度的复兴B.小农经济的破产C.门阀世族的出现D.中央集权的削弱26.据研究,秦汉时期,地方以乡为主体编造账务(简牍)并将目录副本交呈县里,县庭更多以指导、监督考课为主;唐宋时,基础账簿由乡级行政机构转由县庭编制并以纸质形式保存。
这一变化反映出A.基层治理权力的下移B.技术进步推动集权发展C.地方财政由中央掌控D.中枢行政程序日益完善27.下面简图可以用来描述中国古代发展A.儒释道三教地位的演变B.儒法道三种治国模式的兴衰C.手工业生产格局的变化D.传统经济结构的变动与异化28.考虑到短期难以弥合的权力真空将会导致中国出现山崩地裂的危险,康有为主张保留清王朝的社会政治影响,先建立“立法、行政、司法并峙,各有专属,相辅而行”的二元制君主立宪制,再缓慢进人共和政体。
据此可知,康有为A.希望以改良途径使君主成为虚君B.反对触动封建专制统治根基C.力图实现向近代社会的平稳过渡D.不遗余力地为清廷摇旗呐喊29.20世纪30年代,中国只有上海工业可完全按国际劳工局的16大类分类法进行分类。
在所统计的180余个三级行业分类中,只有上海一地拥有该行业的工厂,占全部工业行业三级细类的近40%,特别是电器等新兴工业行业。
这折射出A.中国工业重视与世界先进国家的交流B.中国的社会性质不利于近代工业的发展C.上海工业发展根源于通商口岸的优势D.中国外贸中心开始从广州转移到上海30.1938年1月11日在汉口创刊发行的中国共产党机关报《新华日报》在发刊词中宣称“本报愿将自己变成一切愿意抗日的党派、团体、个人的喉舌”,“力求成为全国民众的共同的呼声”。
2020届高考高三历史第二次模拟考试(二)(附答案)
2020届高考高三历史第二次模拟考试(二)(附答案)第Ⅰ卷本卷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春秋战国时期,各国遵循“均财节用”的理财原则和“量入为出”的财税法则,并对财税官员进行十分严格的监督和考核。
这些举措A .适应了社会形势的需要B .反映了财税制度的成熟C .说明了监督制度的改变D .体现了商品经济的繁荣25.图是关于秦汉时期铁制农具的统计情况。
该图客观上反映了该时期( )A .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B .官营手工冶铁业发达C .冶铁业以生产农具为主D .铁器已得到全面的推广26.下表为不同史籍中对康熙、雍正、乾隆三帝的历史叙述。
叙述出处 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身亲理,无可旁贷。
若将要务分任于人,则断不可行。
所以无论巨细,联必躬自断制。
《清圣祖实录》联自朝至夕,凝坐殿室,披览各处章奏,目不停视,手不停批,训谕诸臣,日不下数千百言。
《清世宗实录》 今联虽逾六袠,而精力强盛如常,不惮万几之劳勚。
尝欲俟八旬以后,春秋渐高……或可稍安颐养。
《清高宗实录》 据此能够得出的历史结论是( )A .勤于政事保证了三帝意志的完全贯彻B .勤政作风预示着封建王朝的衰落C .批阅奏章是三帝处理政务的主要方式D .乾纲独断是盛世三帝的政治传统 27.下表反映的是明代内阁大臣在阁年限统计情况。
这种状况( ) 年限1年以下 1—2年 2—5年 5—10年 10— 15年 15— 20年 20年以上阁臣数(人)30 37 42 2512114占比(%)18.63 22.98 26.09 15.53 7.45 6.83 2.49 A.促进了官吏队伍的年轻化B.反映了明朝官僚机构膨胀C.说明了内阁辅助作用不大D.削弱了国家政策的稳定性28.史景迁在《追寻现代中国》一书中曾写到:“在清朝面临的新技术中,铁路是最棘手的”,“很多中国人认为铁路会破坏人类与自然的和谐……还使道路和运河工人失业改变业已形成的市场模式”。
北京市202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等级性考试抽样测试(二)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
北京市202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等级性考试抽样测试(二)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202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等级性考试抽样测试(二)历史试卷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8页,分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在试卷和答题卡(纸)上准确填写学校、姓名和教育ID。
3.试题答案一律书写在答题卡(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纸)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将本试卷、答题卡(纸)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第一题“九流十家”(14分)(1)用“/”为以下材料断句。
(6分)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皆起于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2)指出上述材料所描述的历史现象,并分析其影响。
(8分)第二题孔子“镜像”(12分)材料一《史记》成书于公元前91年,其中的“孔子世家”有这样一段内容:太史公曰:……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
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
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材料二海昏侯刘贺(公元前92年—公元前59年,西汉第九位皇帝,汉武帝之孙)墓出土的陪葬品中有一面青铜衣镜,镜框木质背板绘有孔子图像,并配有题记: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殁则已焉。
孔子布衣,传十余世,至于今不绝,学者宗之。
自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胃(谓)至圣矣!(1)分别指出《史记》与“孔子衣镜”的史料类型。
(2分)(2)对比分析《史记》与衣镜题记的相关内容,你有什么发现?并加以说明。
(10分)第三题“丝路山水”:明VS清(14分)2018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特别节目“国宝回归——《丝路山水地图》”引起了广泛关注,但该图原名不得而知,且学术界对其创作时间存在一些争议。
一些学者认为,此图创作于明代中后期。
主要理由如下:作为中国传统手卷式古地图,虽然没有题款(如诗文、年月、名号、印章等信息),但该图用大青绿山水技法绘制于缣帛之上,颇受明代中期苏州“吴门画派”影响,推测为吴门画师谢时臣所作;图中所标西域地名都是明代的;地图尺寸为0.59米×30.12米,东起嘉峪关(位于今甘肃酒泉),西至天方国(今沙特阿拉伯境内麦加)、红海和戎地面(位于今埃及境内),与明代嘉靖年间所刻《西域土地人物图》和《西域图略》基本吻合;该图以嘉峪关为起点,且未画“永兴后墩”烽火台,据此判断,成图年代应在嘉靖三年(1524年)明军退守嘉峪关之后,到嘉靖十八年(1539年)“永兴后墩”修成之前;明代规定西域诸国朝贡需走陆路,从嘉峪关入关,推测此图为皇家地图,用来标示西域诸国朝贡的路程。
2020北京市第二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学科参考答案
机密★启用前2020年北京市第二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卷参考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共60分)本部分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A 2.A 3.C 4.A 5.B6.A 7.B 8.B 9.D 10.C 11.D 12.A 13.A 14.B 15.D 16.C 17.D 18.D 19.D 20.C 21.D 22.D 23.C 24.C 25.B 26.D 27.C 28.C 29.A 30.B 31.A 32.B 33.C 34.C 35.A 36.B 37.C 38.A 39.B 40.A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40分)本部分共2小题,共40分。
41.(20分)(1)变化:周边民族产生华夏认同观念,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通过民族交融,华夏族的内涵进一步丰富,活动范围进一步扩大。
影响:民族交融有利于秦的统一;为汉民族的形成奠定基础。
(2)特点:善待各个少数民族;以怀柔为主,武力为辅;通过和亲增进民族感情。
(3)背景:西方列强入侵,加深了民族危机。
内涵:民族平等;“五族共和”,共同参与国家治理;中华民族为一体。
(4)示例:新中国成立后,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激发了少数民族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1978年以后,国家实行改革开放,通过投资等方式支持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推动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飞速发展。
历史试卷参考答案第 1 页(共2 页)42.(20分)(1)特点:欧洲称霸全球,逐渐成为世界的中心。
说明:政治上,建立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人类历史上由少数资本主义国家奴役和控制世界上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的极不合理的状态;经济上,西欧的工业革命影响世界,其它地区卷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产地、商品市场和投资场所。
(2)名称: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影响:在对战败国宰割的基础上重新瓜分了世界;协调了战胜国之间的矛盾;恢复了列强共同奴役中国的局面;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遭到削弱;美国国际地位得到提升。
2020年新高考地区选考科目等级考试历史全真模拟卷02(北京)(解析版)
2020年新高考地区选考科目等级考试全真模拟卷02历史卷(北京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I卷选择题45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分)1.战国后期,荀子访问秦国归来,称赞秦国官吏“肃然”“恭敬”“敦敬”“衷信”可谓“古之吏也”;称赞秦国士大夫“出于其门,入于公门,出于公门,归于其家”,可谓“古之士大夫也”。
这一良好的吏治,主要因为秦国A.遵循古礼B.推行德政C.体制创新D.人才荟萃【答案】C【解析】荀子认为秦国官吏、士大夫有古代之风,但并不能说明秦国遵循古礼,故排除A项;战国后期,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奉行的是法家思想,而非德政,故排除B项;商鞅变法对秦国做了一系列的改革,从而实现了富国强兵,所以秦国良好的吏治源于秦国体制的创新,故选C项;人才荟萃是秦国体制创新的结果,而不是秦国吏治良好的原因,故排除D项。
2.下表为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技术成就(部分),划线处所填内容正确的是A.①刀耕火种②耧车③二牛抬杠B.①铁犁牛耕②大镰③风力水车C.①刀耕火种②大镰③风力水车D.①铁犁牛耕②耧车③曲辕犁【答案】D【解析】属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农业生产技术成就的还有铁犁牛耕,属于秦汉时期的农业生产技术成就的还有耧车,属于隋唐时期的农业生产技术成就的还有曲辕犁。
故答案为D项。
刀耕火种是原始农业的耕作方法,风力水车是明清时期的农业技术成就,其他三项说法错误,排除A、B、C项。
3.如图所示是研究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演变的重要资料。
联系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史,我们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①甲图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②乙图在地方上推行郡国并行制③丙图是中国省制的开端④以上三图的地方政治制度都使中央集权得到加强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与甲乙丙三幅图,即秦代、西汉前期和元朝疆域图相对应,正确的说法有:甲图秦朝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乙图西汉前期在地方上推行郡国并行制,丙图元朝是中国省制的开端,①②③说法正确,B项符合题意;西汉前期实行郡国并行制不利于中央集权,④说法错误,与之组合的ACD三项不符合题意。
北京市顺义区2025届高三历史第二次统练试题含解析
北京市顺义区2025届高三历史其次次统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2024年12月,在中国政府的努力下,流失海外一百多年的文物﹣﹣西周青铜器“虎鎣(yíng)(见图)”正式入藏国家博物馆。
2024年1月,国博推出了“虎鎣:新时代•新命运”展览,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有①“虎鎣”的精致造型体现西周青铜铸造技艺的成熟②“虎鎣”的雕工精湛是由独具匠心的私营工匠制作③“虎鎣”流离海外是清政府被列强欺凌的真实写照④“虎鎣”回来祖国是中华民族宏大复兴的历史见证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学问可知,西周时期青铜铸造由官府垄断,是官营手工业,故②错误。
官营手工业的技术相当超群,代表了当时手工业的最高水平。
依据材料“在中国政府的努力下,流失海外一百多年的文物——西周青铜器“虎鎣(yíng)(见下图)”正式入藏国家博物馆。
”可得出该文物是清政府被列强欺凌的写照。
同时追回文物也反映了中国的强大与民族的复兴。
故①③④正确,所以C项正确。
ABD皆含有②,故解除。
2.《宋史》记载:宋太宗时东京等城市中时有临街开设商店的“侵街”现象发生。
宋仁宗景祐年间,对屡禁不止的“侵街”现象让步,允许沿街开设商店,干脆收税。
由此推想A. 宋太宗重视城市商业发展B. 宋仁宗时城市商业的管理出现混乱C. 城市商业突破了地点限制D. 商税成为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允许沿街开设商店”,并结合所学学问可知,宋朝时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故C项正确。
A项内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解除。
宋仁宗时城市商业的管理出现新政策,故B项错误。
材料没有体现商税成为政府收入的主要来源,故D项解除。
3.与如图所示朝代处于同一时期的中外史实有A. 王祯编成《农书》薄伽丘的《十日谈》问世B. 火药广泛用于斗争瓦特改良蒸汽机C. 祖冲之计算出圆周率达尔文提出进化论D. 蒲松龄著成《聊斋志异》巴尔扎克创作《人间喜剧》【答案】A【解析】【详解】概括图片信息“钦察汗国”“窝合台汗国”“宣政院辖地”可知是元朝(1271年—1368年),王祯编成《农书》在元代,薄伽丘的《十日谈》创作于1350—1353年,故A 项正确。
2021年北京市顺义区高考历史第二次统练试卷(二模)
2021年北京市顺义区高考历史第二次统练试卷(二模)试题数:20,满分:1001.(单选题,3分)玉琮(如图)是良渚文化的重要礼器,国家博物馆展出的这件玉琮四边雕刻良渚文化典型的兽面纹,近顶端的一侧阴刻有大汶口文化大口陶尊的日月纹,器身局部残留有切割的痕迹。
由此推断()A.良渚先民玉器制作技术最为高超B.大汶口文化较良渚文化更为先进C.区域文化之间存在文化交流现象D.良渚文化中已经出现了分封制度2.(单选题,3分)汉高祖令诸侯王“立太上皇庙于国都”,后逐渐形成庞大的庙群。
然而文、景、武帝阶段,却不再提倡甚至罢郡国庙,至元帝时期,中央政府取得罢郡国庙的彻底胜利。
对此现象理解正确的是()A.立太上皇庙与儒家思想不相符B.元帝时汉朝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C.郡国庙的罢黜削弱了中央集权D.“大一统”的治理思想得到了强化3.(单选题,3分)如图左侧描绘的是宁夏固原北魏漆棺画中之“舜”的形象(垂裙帽、窄袖为胡服特点),右侧为河南洛阳北魏孝子石棺画像中“舜”的形象(宽袍大袖为汉服特点)。
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背景是()A.传说人物的形象具有地域差异B.鲜卑由游牧经济转向农耕生活C.民间绘画风格发生了重大转变D.北魏孝文帝改革提倡改易服饰4.(单选题,3分)有学者认为,秦汉以来相权不断衰减。
以下内容的排序符合此观点的是()① “别置中书于禁中,是谓政事堂,与枢密院对掌大政”② “不置官署,不得专制诸司,诸司奏事,亦不得相关白”③ “丞相,金印紫绶,掌丞天子助理万机”A. ① ③ ②B. ③ ② ①C. ② ③ ①D. ③ ① ②5.(单选题,3分)近代以来,为救亡图存,中国的仁人志士不懈奋斗提出过很多主张。
以下观点在提出时得到人民群众广泛支持的是()① “师夷长技以制夷”②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③ “打倒列强,打倒军阀”④ “停止内战,一致对外”A. ① ②B. ① ③C. ② ④D. ③ ④6.(单选题,3分)1947年,人民艺术家古元创作了两幅版画作品,分别是《焚毁旧地契》和《发新土地证》。
2020年北京市顺义区高考历史一模试卷(解析版)
2020年北京市顺义区高考历史一模试卷一、本部分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在答题卡中涂黑.1.“威势独在于主,则群臣畏惧;威势分于臣,则令不行…故明主之治天下也,法政独出于主,而不从臣出.”春秋战国时期实践这一思想在图中主要是()A.①B.②C.③D.④2.下表是我国明代苏杭地区的居民职业结构表.从中解读出的信息正确的是()①自然经济失去主导地位②经济生活中存在雇佣关系③土地兼并问题比较严重④工场手工业占据重要地位.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3.社日是农家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古代百姓通过社日活动表达他们对减少自然灾害、获得丰收的良好愿望.感恩节作为美国的传统民俗节日是为了感谢上帝赐予的丰收.二者共同反映出()A.迷信思想根深蒂固影响世界B.农耕经济决定社会生活C.各地的节日起源于民族文化D.节日文化排斥祖先崇拜4.下表中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A.A B.B C.C D.D5.关于鸦片战争,高中历史教材认为,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自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从整个清朝历史看,鸦片战争发生于道光二十年的晚清时代,它是清史的有机组成部分.材料意在说明()A.应对鸦片战争进行辩证分析B.鸦片战争是清史的一部分是错误的C.应从不同角度看待历史事件D.不同历史观必然得出不同历史结论6.如图是近代著名漫画家张漾兮发表在1945年10月24日《自由漫画画报》的漫画《小距离》,该漫画主要反映出()A.国共两党的矛盾与斗争B.确立了和平建国的方针C.重庆政协会议的合作D.北平和谈的即将破裂7.以下是四幅新中国不同时期的宣传画.按画中主题体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B.③②①④C.④③②①D.④②③①8.《新全球史》作者本特利说:“正当中国船队在印度洋上进行探察之时,欧洲航海家也正准备进入大西洋和印度洋.与郑和及其同伴不同的是…他们的探险有两种不同却互补的动机.”欧洲航海家两种不同却互补的动机是指()A.政治和军事动机B.经济和政治动机C.经济和宗教动机D.政治和宗教动机9.在工业化的冲击下,日本明治天皇、埃及穆罕默德•阿里与土耳其凯末尔都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他们改革的相同之处是()A.创办新式军队,开始对外扩张B.废除政教合一体制C.在政府的推动下发展近代工业D.开始进行文字改革10.黄仁宇评价苏俄(联)的某段历史认为:“它没有预定的计划,只不过是仓皇应付非常态的各种措施.它如果有任何中心思想的话,也不过是起于动员时的群众心理.”它是指或与黄的评价相吻合的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斯大林模式D.赫鲁晓夫改革11.《世界美术史》一书介绍某画派时写到:“文艺复兴以来确立的不少法则被他们推倒,内容和主题不再重要,关注点转到纯粹的视觉感受上.对他们来说,风景之美不在于名山大川,而在于阳光照射下普通场景的色彩变幻.”这一画派是()A.浪漫主义B.现实主义C.印象主义D.现代主义12.英国经济学家约翰•邓宁认为:“除非有天灾人祸,经济活动的全球化不可逆转.下列事件推动二战后经济全球化的是()①垄断组织的产生②关贸总协定的实施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建立④欧共体的成立.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二、非选择题160分)13.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材料一许倬云在《历史大脉络》中谈到“中国人以为繁荣安定的景观是田畴相接,庄稼丰茂;中国的诗歌中,最常见的是田园,很少有欧洲的牧野和山林.精耕细作的农业,为中国人的饮食开发出不少美味佳肴,可是其中最为丰富的成分是碳水化合物(淀粉)、纤维质与素食的蛋白质.”《剑桥古代史》中描述到:雅典人“不仅可以享受阿提卡的橄榄油和葡萄酒,而且可以食用黑海的谷物和干鱼,品尝腓尼基的椰枣和西西里的干酪.”…“雅典的粮食产量只能满足城邦的消费量,更多的粮食需要用橄榄油、葡萄酒的土特产品与外部交换.”(1)阅读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和古希腊饮食特点的异同,结合所学分析产生这种不同特点的原因.材料二糖是一种特殊产品,有很强的社会、政治、地缘和情感属性.人类学家马歇尔•萨林斯说过,在所有味觉中,人类对甜味最敏感喜欢,需求最大,其对历史的影响也就格外微妙.“四、五百年前,食糖代表着‘享乐’、‘糜烂’,在欧洲仍牵起不少道德争议.”…“当英国工人喝了第一杯加糖的红茶,其历史意义甚至足以和发明蒸汽机相提并论,因为喝茶不但改变了饮食的习惯、消费的模式、工作的意义,更改变了生产、贸易和消费的关系,改变了整个社会和经济的基础.”﹣﹣李军、王秀清主编《历史视角中的“三农”》(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当英国工人喝了第一杯加糖的红茶,其历史意义甚至足以和发明蒸汽机相提并论”这一结论的理解.材料三历史上传入中国的瓜果蔬菜有很多,名字上留有明显外来痕迹大致如下.(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分析“胡系列、番系列、洋系列”传入中国的主要时代背景.以“吸纳与兼容”为主题对上表进行解读.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14.红军长征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广大红军指战员在长征途中表现出了一种精神,我们把它称之为“长征精神”.红军长征的图片(1)观察图片,结合所学指出红军在长征途中克服的艰难险阻.并分析“长征精神”的内涵.红军长征途经贵州省(图5所示),“遵义会议旧址”为重要的旅游景点,近年来游客众多.(2)从旅游资源本身的角度,说明参观“遵义会议旧址”人数众多的原因,并分析暑假期间在贵州省旅游可能遭遇的风险.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本部分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在答题卡中涂黑.1.“威势独在于主,则群臣畏惧;威势分于臣,则令不行…故明主之治天下也,法政独出于主,而不从臣出.”春秋战国时期实践这一思想在图中主要是()A.①B.②C.③D.④【考点】百家争鸣.【分析】本题考查百家争鸣.考查法家思想和春秋战国的诸侯国的地理位置.【解答】题干材料反映的是主张君主专制,是法家的思想.这一思想实践是在秦国.图中①是燕国;②是齐国;③秦国;④楚国.故C项正确.故选C.【点评】法家思想:1、思想主张:①主张法、术、势结合,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②认为历史是发展的,主张变法革新.2、评价:①韩非是法家的集大成者;②法家思想适应战国后期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需要,为新兴地主阶级所接受.2.下表是我国明代苏杭地区的居民职业结构表.从中解读出的信息正确的是()①自然经济失去主导地位②经济生活中存在雇佣关系③土地兼并问题比较严重④工场手工业占据重要地位.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考点】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重点是根据图表分析明代的相关情况.【解答】表格中自耕农和地主、佃农属于自然经济,占24%、36%,仍然占主导地位,故①错误;材料中明代工场主属于私营经济,存在雇佣关系,故②正确;农村中佃农占36%,比重较大,可知土地兼并较严重,故③正确;材料中工场主30%,再结合所学知识,明代后期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故④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属于组合型选择题,可采取排除法.本题以材料的形式考查了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解题的关键在于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与所学知识的有效结合.3.社日是农家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古代百姓通过社日活动表达他们对减少自然灾害、获得丰收的良好愿望.感恩节作为美国的传统民俗节日是为了感谢上帝赐予的丰收.二者共同反映出()A.迷信思想根深蒂固影响世界B.农耕经济决定社会生活C.各地的节日起源于民族文化D.节日文化排斥祖先崇拜【考点】中国历史文化遗产.【分析】本题考查文化节日.考查中国的社日和美国的感恩节的起源.【解答】迷信,是对错误的东西盲目相信,材料中“社日”“感恩节”,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迷信,更多已经成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而存在,故A项错误.农耕经济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但不是决定因素,尤其感恩节,更多突出神的恩赐,故B项错误.“社日”突出中国传统农耕社会对丰收的期盼,而感恩节则源自于基督教文明,对神的虔诚,分属各自不同的文化孕育产生,故C项正确.对神的祈祷感恩与祖先崇拜并不对立,故D项错误.故选C.【点评】中西节日的起源与形成差异:中国长期以来处于封建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和自然经济中,其传统节日具有浓厚的农业色彩,包含了农耕文明的社会特征,主要是从岁时节令转换而来的.我国古代长期以农为本,在生产力和农业技术不发达的情况下,十分重视气候对农作物的影响.在春种、夏长、秋收、冬藏的过程中认识了自然时序的复杂规律,总结出四时、二十四节气,形成了以节日为主的传统节日.勤劳的中国人民为了更好地生存,必须大力发展农业,而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天气的关照.古人云“春雨贵如油”、“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在古代,春节、清明节(古代称三月节)等都是重要的农事节日.西方文化由于长久受基督教的影响,其传统节日起源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如情人节(纪念名叫瓦丁的基督教殉难者)、复活节(基督教纪念耶稣复活)、万圣节(纪念教会所有圣人)、圣诞节(基督教纪念耶稣诞生),这些节日的起源大多与宗教有关系.当然,西方节日中也有和农业有关的节日,但他们以农业为主的节日的历史不如中国漫长.4.下表中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A.A B.B C.C D.D【考点】四大发明及其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牛顿的主要科学成就.【分析】本题考查四大发明及其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牛顿的主要科学成就.【解答】A、西汉发明造纸术后,竹木简牍、布帛、纸这些书写材料并存,最便宜便携的是纸,故A错误;B、火药于14世纪初经阿拉伯人传到西方,使欧洲热兵器取代冷兵器,资产阶级战胜骑士阶层,加速欧洲封建势力的衰败和资产阶级的发展.故B正确;C、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中记载“花机图”,记载的花楼机,结构复杂而精密,专门织造精细的丝织品.但当时的手工生产并没有向机器生产转变的迹象,《天工开物》也只是对古代科技发明的经验总结,并没有推动和反映明代科技的突破发展.近代科技突破发展是西方的天文学、物理学的成就.C错误;D、牛顿建立经典力学并没有使得科学彻底摆脱神学的束缚,实际上牛顿一直是基督徒,晚年致力于研究神学,当他遇到难以解释的天体运动时,竟提出了“神的第一推动力”的谬论.他说“上帝统治万物,我们是他的仆人而敬畏他、崇拜他”.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以材料的形式考查了四大发明及其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牛顿的主要科学成就,解题的关键在于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与所学知识的有效结合.5.关于鸦片战争,高中历史教材认为,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自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从整个清朝历史看,鸦片战争发生于道光二十年的晚清时代,它是清史的有机组成部分.材料意在说明()A.应对鸦片战争进行辩证分析B.鸦片战争是清史的一部分是错误的C.应从不同角度看待历史事件D.不同历史观必然得出不同历史结论【考点】鸦片战争.【分析】本题考查鸦片战争.考查鸦片战争的地位、影响和对鸦片战争的认识.【解答】根据材料“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自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从整个清朝历史看,鸦片战争发生于道光二十年的晚清时代,它是清史的有机组成部分”可知,材料认为鸦片战争不仅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又是清史的有机组成部分,要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历史事件.故C 项正确.AD两项材料没有体现,应排除.B项说法不符合史实,应排除.故选C.【点评】关于鸦片战争,在复习中应注意掌握它的背景原因、经过、性质、结果以及影响.6.如图是近代著名漫画家张漾兮发表在1945年10月24日《自由漫画画报》的漫画《小距离》,该漫画主要反映出()A.国共两党的矛盾与斗争B.确立了和平建国的方针C.重庆政协会议的合作D.北平和谈的即将破裂【考点】重庆谈判和政协会议.【分析】本题以著名漫画家张漾兮的漫画《小距离》,考查重庆谈判的实质.【解答】根据材料“1945年10月24日”,图片中的“和平民主团结统一”可知,该事件是重庆谈判,确立了和平民主建国方针,但图片中“桌下的狗”和“拐杖”表明国共两党存在明争暗斗的现象,故A项正确,B项不全面.根据所学,重庆政协会议于1946年召开,与题干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根据所学,北平谈判是在1949年,故D项错误.故选A.【点评】重庆谈判,是抗日战争胜利之际,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两党就中国未来的发展前途、建设大计在重庆进行的一次历史性会谈.从1945年8月29日至10月10日,经过43天谈判,国共双方达成《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重庆谈判及达成的《双十协定》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和平、民主、团结的希望和曙光.虽然在1946年国民党统治集团违背全国人民迫切要求休养生息、和平建国的意愿,悍然撕毁《双十协定》,但其历史意义和启示仍是非常重大的.7.以下是四幅新中国不同时期的宣传画.按画中主题体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B.③②①④C.④③②①D.④②③①【考点】中国近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分析】本题考查了现代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新中国我国教育取得的成就:新中国成立后,1965年,中国教育事业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1983年提出“三个面向”;1986年颁布《义务教育法》,1995年提出科教兴国战略.【解答】①图科教兴国战略提出是1995年;②图《义务教育法》颁布是1986年;③图三个面向提出是1983年;④扫除文盲运动是20世纪50年代.C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以图片的形式考查现代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解题的关键在于识记现代中国教育事业的成就.8.《新全球史》作者本特利说:“正当中国船队在印度洋上进行探察之时,欧洲航海家也正准备进入大西洋和印度洋.与郑和及其同伴不同的是…他们的探险有两种不同却互补的动机.”欧洲航海家两种不同却互补的动机是指()A.政治和军事动机B.经济和政治动机C.经济和宗教动机D.政治和宗教动机【考点】新航路的开辟.【分析】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考查新航路开辟的经济和精神原因.【解答】根据材料“与郑和及其同伴不同的是”可知,欧洲新航路开辟的主要目的不是政治目的,而郑和下西洋主要出于政治目的,故ABD三项错误.结合所学,欧洲人迫切希望得到来自东方的贵金属和贵重商品,高额的商业利润也刺激欧洲贵族和商人另辟一条到东方的道路,这是物质方面的动机;传播基督教也是新航路开辟的重要动机之一,这是精神方面的动机,虽然两者不同,但是物质和精神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故C项正确.故选C.【点评】关于新航路开辟,在复习中应掌握它的原因和条件、过程以及影响.9.在工业化的冲击下,日本明治天皇、埃及穆罕默德•阿里与土耳其凯末尔都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他们改革的相同之处是()A.创办新式军队,开始对外扩张B.废除政教合一体制C.在政府的推动下发展近代工业D.开始进行文字改革【考点】明治维新的评价;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凯末尔的主要活动.【分析】本题考查日本明治维新、穆罕默德阿里改革以及凯末尔的主要活动.考查三个改革的共同点.【解答】土耳其凯末尔没有进行对外扩张,故A项错误.日本明治天皇、埃及穆罕默德•阿里没有废除政教合一体制和文字改革的内容,故B、D项错误.根据材料“在工业化的冲击下”可知,三国共同面临工业化的问题,所以,三国都通过改革,发展近代工业,走上自强道路,故C项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日本明治维新、穆罕默德阿里改革以及凯末尔的主要活动的共同点,对于三个改革,还需掌握三个改革的不同点.10.黄仁宇评价苏俄(联)的某段历史认为:“它没有预定的计划,只不过是仓皇应付非常态的各种措施.它如果有任何中心思想的话,也不过是起于动员时的群众心理.”它是指或与黄的评价相吻合的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斯大林模式D.赫鲁晓夫改革【考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分析】本题考查苏联社会社会主义的初期探索,苏俄在列宁的领导下在社会主义探索方面,先后经历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都是在当时特定的背景下实施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式.客观评价这两个政策.【解答】材料中“仓皇应付非常态的各种措施”,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它是“非常时期的非常政策”即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为了战胜敌人,采取集中全国财力物力战胜敌人的非常措施.故A项正确;新经济政策是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起严重的社会危机下,列宁据当时苏俄的国情采取的发展国家资本主义政策,不是“仓皇应付非常”措施,故B错误;斯大林模式是斯大林提出在一个落后国家首先建成社会主义国家的思想下进行的建设.既不是仓皇应付措施,也不是没有中心思想,故C错误;赫鲁晓夫改革,是针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而有预定的计划措施.故D排除.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准确解读和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了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和探索中的主要政策措施和内容,注意各处政策的特点.11.《世界美术史》一书介绍某画派时写到:“文艺复兴以来确立的不少法则被他们推倒,内容和主题不再重要,关注点转到纯粹的视觉感受上.对他们来说,风景之美不在于名山大川,而在于阳光照射下普通场景的色彩变幻.”这一画派是()A.浪漫主义B.现实主义C.印象主义D.现代主义【考点】印象画派.【分析】本题考查了印象主义画派.印象主义画派是19世纪后半期形成于法国的一个重要的绘画运动,包括自1867年至1886年期间一批持有相近观点和采用相近技巧的画家的活动、这些画家个性十分鲜明,非常讲究实际,但他们没有确定的共同遵守的具体原则、其最明显的原则是:力图客观地描绘视觉现实中的片刻,表现纯粹的光的关系.主要的印象主义画家有:莫奈、马奈、毕沙罗、雷诺阿、西斯莱等等.【解答】A项浪漫主义提倡重感情轻理性,不满现实,追求幻想,不符合题意;B项现实主义按照现实生活的本来面貌,真实表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形象,再现生活,不符合题意;C项根据材料“关注点转到纯粹的视觉感受上.对他们来说,风景之美不在于名山大川,而在于阳光照射下普通场景的色彩变幻.”,结合所学,印象主义直接描绘阳光下的事物,注重光与色,符合题意;D项强调自我,抒发个人情感,采用夸张、变形与抽象表现方法,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印象主义画派解题的关键在于根据材料“对他们来说,风景之美不在于名山大川,而在于阳光照射下普通场景的色彩变幻.”分析.12.英国经济学家约翰•邓宁认为:“除非有天灾人祸,经济活动的全球化不可逆转.下列事件推动二战后经济全球化的是()①垄断组织的产生②关贸总协定的实施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建立④欧共体的成立.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考点】区域经济合作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分析】本题考查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Economic Globalization),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是商品、技术、信息、服务、货币、人员等生产要素跨国跨地区的流动(简单的说也就是世界经济日益成为紧密联系的一个整体).【解答】垄断组织是指在资本主义一个或几个经济部门中居于重要地位的大企业之间的联合,偏重于一国范围,故①错误;关贸总协定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建立是二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故②③正确;经济区域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步骤,欧共体的成立标志着欧洲在经济一体化上迈出重要一步,有利于经济全球化,故④正确.D项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经济全球化的推动因素:一、根本因素是生产力的发展的结果.二、高科技的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发展,为经济全球化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三、越来越多的国家发展市场经济,是经济全球化的体制保障.四、国际贸易和投资自由化,是经济全球化的直接动因.五、企业经营国际化,尤其是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的迅速扩张,起了推动作用.二、非选择题160分)13.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材料一许倬云在《历史大脉络》中谈到“中国人以为繁荣安定的景观是田畴相接,庄稼丰茂;中国的诗歌中,最常见的是田园,很少有欧洲的牧野和山林.精耕细作的农业,为中国人的饮食开发出不少美味佳肴,可是其中最为丰富的成分是碳水化合物(淀粉)、纤维质与素食的蛋白质.”《剑桥古代史》中描述到:雅典人“不仅可以享受阿提卡的橄榄油和葡萄酒,而且可以食用黑海的谷物和干鱼,品尝腓尼基的椰枣和西西里的干酪.”…“雅典的粮食产量只能满足城邦的消费量,更多的粮食需要用橄榄油、葡萄酒的土特产品与外部交换.”(1)阅读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和古希腊饮食特点的异同,结合所学分析产生这种不同特点的原因.材料二糖是一种特殊产品,有很强的社会、政治、地缘和情感属性.人类学家马歇尔•萨林斯说过,在所有味觉中,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