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个体的教育-》读书体会
《面向个体的教育》的心得体会
《面向个体的教育》的心得体会《面向个体的教育》是一本关于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的书籍,作者试图提出一种以个体为中心的教育模式。
通过对教育的历史和现状进行分析,作者认为现有的教育体制忽视了每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和发展需求,导致教育结果的一致性和学生个体差异的忽视。
因此,作者提出了以个体为导向的教育理念,并探讨了如何实现这种教育模式。
在阅读《面向个体的教育》的过程中,我深受启发和触动,对于个体化教育的价值和实施方式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首先,我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拥有自己的个性、兴趣和潜能。
传统的教育体制往往只关注知识的灌输和考试的成绩,忽视了每个学生的差异性。
而个体化教育则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发展需求,试图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满足他们的个性化需求。
其次,个体化教育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性。
传统的教育体制往往将学生视为被动接受者,教师负责传授知识和规定学习内容。
而个体化教育则更加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
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引导者和伙伴,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兴趣和潜能,并提供适合个体发展的学习资源和机会。
此外,个体化教育重视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
传统的教育体制往往只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其他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而个体化教育则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认知、情感、社交等方面的培养。
个体化教育还提倡终身学习的理念,认为教育不仅仅是在学校里进行,而是贯穿人一生的过程。
如何实现个体化教育?《面向个体的教育》提出了一些实践方法和策略。
首先,教育机构应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发展需求,提供多样化的教育资源和课程选择。
其次,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引导者和伙伴,建立起亲近和信任的关系,并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
此外,教育机构还应该与家长和社会资源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
在实施个体化教育的过程中,可能会面临一些挑战和困难。
首先,个体化教育需要更多的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这对教育机构和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面向个体的教育》读后感
《面向个体的教育》读后感
利用空余时间,阅读学习了李希贵老师的《面向个体的教育》,受益匪浅,感触颇深。
读一本好书的确犹如在品茗,入口清香,回味长远。
教育的宗旨是让每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激发。
一个孩子从6岁进校园,到12岁离开小学,他在学校能获得什么培养什么,教师在其中扮演的是讲授和练习的角色。
很多教师知道学习是有规律的,成长有特点,个体是有差异的,知道学习的有效规律,且在教育实践中运用这些知识解决我们所面对的个体问题呢?所以我们要学习有关儿童成长的心理生理知识。
教师应该是鼓舞着,让学生始终有不竭的学习动力;教师应该是欣赏着,让学生在欣赏的目光下,变得自信阳光;教师应该把学生捧在手心,让学生像是躺在妈妈的怀里;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攀上属于自己的峰顶,让学生一次又一次体验成功。
真正有效的课堂教学管理应该是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
如果我们能够把更多听课的时间用到老师们关于课堂设计的讨论之中,也许发生在课堂里的教学会有着老师们更多的智慧。
“我深切地感受到,当我们的孩子每一个都焕发自我潜能,发挥自我价值、成为最好的自我的时候,我们的教育就真的赢了”。
这是李希贵校长的管理体会,我想,《面向个体的教育》一书,定会让我们换一种理念、换一个思路,换一个视角来看我们的孩子,放大教育的的智慧和力量,为创建让孩子们向往的理想学校而努力。
《面向个体的教育》心得体会范文(通用5篇)
《面向个体的教育》心得体会《面向个体的教育》心得体会范文(通用5篇)当我们经过反思,对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时,写心得体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么做能够提升我们的书面表达能力。
那么问题来了,应该如何写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面向个体的教育》心得体会范文(通用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面向个体的教育》心得体会1今天下午参加了追寻组的第三次集体研修,我向大家汇报了近期工作学习的收获,下面与大家分享读完《面向个体的教育》之后的感受。
近日认真阅读了李校长的《面向个体的教育》一书,收获颇丰。
该书共分为11个专题,近百篇短文。
文章都不长,多者不到三页,大部分为千字文。
但一个个小案例反映了李校长的智慧,感受到作为教育家的李校长的教育情怀、敬佩于他的超前意识和善于作为。
感受比较深、觉得可以借鉴的有以下几点:一、管理过度而教育不足。
管理过度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
在没有自由空间的环境里,我们会丧失很多教育机会。
一旦放手,校园里的教育机会随处可见。
而管理的缰绳一旦勒紧,教育便无从下手真正的教育是要面对真实的学生。
学生所表现出来的真实的东西可能是错误的,但恰恰因为如此,才有了教育的机会。
我认为这里所说的“机会”就是教育的抓手、教育的切入点。
李校长认为,我们天天盯着孩子,不让他们发生问题,让孩子带着这些问题都向社会,就把这些祸根留给未来。
当然在真实的教育环境下,教师要面临更多的困难,付出更多的努力,但也只有这样才能锻造出教育智慧的利剑。
二、不见树木,只见森林。
我们通过几年的教育把本来或多或少闪烁着些许个性亮光的孩子改造的几乎一模一样。
我们太看重把一个孩子塑造成什么了,以至于我们忘了他们实际上可能会成为什么。
书里有一句特别直白的话:这棵树与那棵树并不一样。
我们没有权利通过竞争淘汰那些生而平等的孩子。
我们的职业操守不允许我们只会欣赏松涛、呵护白桦。
造就一种新的学校生态,让百花争艳、百舸争流,让乌龟和兔子各显风流。
三、课程的价值。
《面向个体的教育》读后感
《面向个体的教育》读后感《面向个体的教育》读后感1在我看来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是一种教育责任。
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都是个性化存在的。
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没有哪一种学习方式对所有学生所有学习内容都是最佳的,只有适合的、有效的。
不同的学习内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学习阶段,需要不同的学习方式。
在教育的过程中要不断的寻找并且完善,找到适合的教好他们的方法。
所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应该注意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特点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努力创设一种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和各种教学情境,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和练习。
什么是适合学生的学习方式呢,在我看来让学生能够产生兴趣就是适合他的学习方式。
兴趣是动力,是源泉。
因此要重视对学习兴趣的培养。
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是我们大家的共识。
学生有兴趣,必须留给学生学习的自由如同前面提到的那样要作为老师要懂得放手。
自由活动是人发展的内在依据,学生的.学习也应如此。
学生应当是主动的学习者。
真正的学习并不是由教师传授给学生,而是出自学生本身,我们应该让学生自发地主动地学习,留给学生充分的自由,让学生自己找到并发现、纠正自己的缺点。
不仅是这样,如李希贵校长说的那样“不同的学习内容应当选用不同的学习方式。
”在英语教学的课堂里,可以试着以趣味性材料来创设问题情境。
对同一个问题,如果我所提供、创造的问题情境不同,学生也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情境。
从而达到不同的教学效果。
这样可以使学生不由自主地走进英语教学内容的情境,从而积极地主动思考、寻找解决的方法,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面向个体的教育》所带给我的感触不仅仅有这三点,也让我明白教育和学习一样长时间的事,不应该带有功利心去看待他,我也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我应该多看到身边的榜样,多拜读经典,多向身边的老教师进行学习,从那里得到更多的智慧,从而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优秀的教师。
《面向个体的教育》读后感2 随笔每个人的一生都要经历多种角色,角色不同,固然体验不同,收获也不同。
面向个体的教育读后感
面向个体的教育读后感面对个体的教育读后感篇一一、消退家长对子女造成的恐惊学校阶段是孩子们“翻坎”的阶段,由于种种缘由,学习成果有所下降,家长心情比较焦急、浮躁。
孩子与家长之间消失了对立的心情,这时的家长应先冷静下来,学会急躁等待子女的成长。
有专家说道:“孩子避开失败的愿望比争取胜利的愿望更剧烈。
为了防止最小的可能的失败,宁愿降低努力的水平。
”这就是家长造成的恐惊使孩子失去主动进取的重要缘由之一。
盼望家长不要一看到成果考差了,就来一顿“审讯”,甚至痛笞,以免孩子失去信念、家长应对孩子的学习从过程去要求,这样比从结果去要求更科学,效果更抱负。
二、为子女建立自信念创造家爱迪生,幼年求知欲很强,喜爱追根寻源。
他向老师提出“2+2为什么等于4”的问题,因此闯下大祸。
刚进校3个月的他,被勒令退学。
他的母亲非常悲愤,下决心亲自教育儿子成长,为儿子建立自信念,给他讲文学、物理和化学,培育他爱学习,爱科学的习惯。
爱迪生的求知欲因此进一步被激发起来。
“天才”的萌芽在不知不觉中成长,最终成为举世闻明的创造家。
可见胜利源于自信,自信念的树立,来自于四周的人们的常识。
做父亲的都不赏识自己的孩子,孩子的自信从何而来?爱迪生的母亲不赏识自己的儿子,就没有今日的创造家爱迪生,对目前进展比较差的孩子,家长要用放大镜找他们的闪光点,关心子女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念。
当子女需要关心时,家长的关心要把握一个度,绝不行越佾越疱,要留有余地。
如:孩子问某字怎么写,有的家长会随口报出来,这样做最省力,但非常要不得。
遇到孩子问某字怎么写,倒不如鼓舞孩子“你不是会查字典吗?先查查看,再来告知爸爸(妈妈)。
”(这样的引导,孩子会欣然去查字典)。
这样不仅省却了家长的很多时间,更重要的培育了孩子的自已动手攫取学问的。
而这种力量在人的一生中是特别重要的。
只有让孩子们跳一跳,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胜利,孩子才能体会到胜利的喜悦,从而建立起自信念。
三、与子女一起成长,做子女的知心伴侣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迅猛进展,人们所要学习的更新的东西越来越多。
面向个体教育的读书心得体会(实用19篇)
面向个体教育的读书心得体会(实用19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合同协议、工作计划、活动方案、规章制度、心得体会、演讲致辞、观后感、读后感、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work plans, activity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ersonal experiences, speeches, reflections, reading review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面向个体教育的读书心得体会(实用19篇)当我们经历一段特殊的时刻,或者完成一项重要的任务时,我们会通过反思和总结来获取心得体会。
2023年《面向个体的教育》读后感
2023年《面向个体的教育》读后感
《面向个体的教育》是2023年发布的一本教育理论书籍,这本书由著名教育学家张文教授撰写。
该书以当下的教育困境为背景,提出了一种新的教育方法和理念,即“面向个体的教育”。
在我读完《面向个体的教育》后,我深深被书中所阐述的教育理念所震撼。
传统的教育模式过于注重知识的灌输和应试成绩的追求,导致学生们无法真正享受到教育的乐趣,难以发掘和发展自身的潜力。
而《面向个体的教育》提倡的教育模式则完全颠覆了传统教育的理念,强调个体的发展和价值,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通过书中的案例分析和实践经验,张文教授说明了“面向个体的教育”在学生发展中的重要性。
他提倡教师将每一个学生视为独立的个体,关注他们的特点、优势和潜力,并根据不同的学生制订个性化的教育计划。
例如,对于喜欢艺术的学生,教师应该鼓励他们参加有关艺术的活动,并指导他们培养艺术天赋;对于擅长运动的学生,教师应该提供更多的体育训练和比赛机会,帮助他们发展体育特长。
通过这样的个性化教育,每个学生都能够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大化。
第 1 页共 1 页。
《面向个体的教育》优秀读后感范文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面向个体的教育》优秀读后感范文面向个体的教育》是目前教育领域备受关注的一本书籍,该书主要讨论教育的核心问题,即如何真正地面向个体开展教育。
作者通过深入的研究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提出了一系列有关个体教育的理论和方法。
阅读后,我深受启发,总结出以下几点体会。
首先,个体教育是一种全人教育的理念。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学校往往忽视个体的特点和需求,过于注重知识的灌输和分数的评价。
而个体教育则强调培养人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的个性、兴趣和潜能的培养。
个体教育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性,注重发现和激发学生的潜能,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教育中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大化。
其次,个体教育需要注重个体的发展阶段和需求。
每个孩子的成长发展阶段各不相同,因此,在个体教育中,教育者应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特点,设计和实施相应的教育方案。
个体教育要求我们要摒弃“一刀切”、“同质化”的教学观念,注重发现每个学生的优势和潜能,培养他们的兴趣和爱好,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机会和适合的发展环境。
第三,个体教育要倡导学习主体的自主性。
个体教育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教育者应该具有启发和指导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校要提供适合学生发展的学习和实践机会,为学生的个体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资源。
第四,个体教育也需要注重社会和情感教育。
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情感素养。
个体教育要求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交技能、合作精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神和人文关怀,强调学生的人格、道德和情感的培养。
教育者应该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情感需要,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心理辅导和关怀,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最后,个体教育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实现个体教育需要教育机构、教育者、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参与。
教育机构要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供多样化的课程和活动,为学生的个体发展提供支持。
面向个体的教育读后感1
面向个体的教育读后感1
在今年的寒假中,我反思了自己的教学工作,发现自己的能力还有所欠缺,因此我阅读了XXX老师的《面向个体的教育》,从中受益匪浅。
教育的宗旨是激发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潜能,真正的教育应该是让每个学生都富有个性,找到自己成长的独特之路。
然而,好的学校教育不仅应该面向学生个体,也应该面向教师个体。
这本书很好读,篇幅不长,文笔朴实近人,且充满教育教学实践和理念,令人耳目一新。
书中的“奇思妙想”和实践,如“取消班主任”、“让校园里生长学生的想法”、“学校狂欢节”、“让选择成为学校的主题词”、“学生为学生颁发奖学金”等,充
满人文关怀,贯彻了促进人“全面自由发展”的教育目标。
在应对挑战的过程中,我们品味出了教育的味道,发现了平等的师生关系,学生的真实与真实的学生,从而找到了教育的起点。
然而,我们也遇到了教育的尴尬与挑战,管理的捉襟
见肘,因此必须实现从管理到领导的过渡,实施包括调整组织结构在内的学校组织变革。
《面向个体的教育》读后感
《面向个体的教育》读后感《面向个体的教育》读后感1“一所中学,没有了行政班,没有了班主任,没有了班干部。
4000多名学生,4000多张课表,1430个教学班,100多门课程,200余个社团,40余款校服……这是北京十一学校”。
看到这些,我不禁深深震撼,这是学校吗?这和我印象当中的学校管理完全不同,校长(作者)李希贵是怎样的一个管理者呢?在《面向个体的教育》中,李希贵校长记录了这场改革的心路历程。
在书中,我能感悟到改革的艰难,分享改革者的智慧和创意,体会到改革者的追求和魄力。
这是一本“做”出来的书。
1、帮助孩子在集体之外成长,平等对话,教育才真正开始,让学生学会扮演不同的角色,结识志趣相投的伙伴也应成为教育的目标,寻找团队精神,发现课程的独特价值,帮助孩子在集体之外成长,克服自由恐惧症。
2、放手才有更多的教育机会,不要把学生都培养成和自己一样的人,因材施教与学会选择,从助推器到发动机,在自由空间里培养自律意识,放手才有更多的教育机会,发现和教育同样重要,从“自理生活”到“自谋生活”,少一些抽签,多一些选择。
3、让校园里生长学生的想法,心中要装大目标,教学生自己去解决难题,让校园里生长学生的想法,过节的样子,让学生找到更多的同伴,戏剧课,为男女生正常交往搭建平台,以学生可以接受的方式处分学生。
4、帮学生选择适合的学习方式,管理学生学习,听课、观课与走课,帮学生选择适合的学习方式,亲近一下被冷落的教材,把活动与读书联系起来,学会等待。
5、教育学首先是关系学,各就各位:从班主任到导师,从说服走向对话,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礼貌,教育学首先是关系学,谁来判定师生关系的质量,寻找质优价廉的师德,教师不是培训出来的。
6、让每一个人都成为自己的CEO,校长转身学校才会转型,构建领导型的组织结构,让每一个人都成为自己的CEO,好教练才是好领导,把激励的任务外包,“我”还是“我们”?让选择成为学校的主题词,扩大教师的影响力,把权力关在笼子里,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面向个体的教育》的心得体会
《面向个体的教育》的心得体会《面向个体的教育》是一本由高德引写的著作,旨在探讨教育应如何转变为面向个体的教育,以满足每个学生的发展需求和潜能。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受启发和触动,对教育的本质和目标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并从中获得了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首先,个体化教育是一种根本的转变。
传统教育模式以群体为中心,将学生划分为相似的群体,在相同的课堂环境下进行统一的教学。
而面向个体的教育则是将学生视作独特的个体,注重发掘和满足每个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潜能。
这种个体化的教育模式要求教师对每个学生有深入的了解,根据学生的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和教学方法。
这种转变需要教育者放弃对学生教育的一刀切思维,转而注重帮助学生发掘自己的特长和潜能,提供适合每个学生的学习环境和资源。
其次,个体化教育需要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
传统教育模式下,学校通常以一种固定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没有过多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兴趣特点。
而在面向个体的教育中,教育者应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机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潜能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道路。
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此外,个体化教育也需要借助新技术手段来支持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例如在线学习平台和智能教育工具可以为每个学生提供定制化的学习资源和辅助教学工具。
再次,个体化教育需要重视学生的情感需求和心理健康。
学生的情感和心理状态是影响其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个体化教育应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和心理健康。
教育者应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支持,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和学习困难,及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同时,个体化教育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和社交能力,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对学生的综合素养和个人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个体化教育需要建立合作和共同发展的教育理念。
个体化教育不仅仅是教师单方面的付出和努力,而是需要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和合作。
《面向个体的教育》优秀读后感(精选14篇)
《面向个体的教育》优秀读后感《面向个体的教育》优秀读后感(精选14篇)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
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面向个体的教育》优秀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面向个体的教育》优秀读后感篇1我一向对有关教育话题的书敬而远之,理论太高深,与教学相隔过远,没什么实际操作性是其一,另外写的枯燥让人看不下去也是重要原因。
后来接连读了几本国外一线教师的经验之作,方有所改观,他们的书每个章节短小,好阅读,更重要的是写的一个个小方法都是可以运用到教学中并行之有效的。
不过我仍然觉得中国本土的教育类著作缺乏地气不好阅读,直到我读到李希贵的《面向个体的教育》。
这本书里既有著者的改革案例,更有实施后的经验和反思,每一章节都不长,但都基本上都能让读者深思。
深受中国传统教育观念教育的我,本来心里是很抵触“教育是服务业”这一观点的。
韩愈说“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教师如是服务业的从业者,那么就如食客上餐厅,付出金钱购买食物和就餐环境,旅客上宾馆,付出金钱购买安睡地点和安寝环境,顾客上发型店付出金钱购买整洁适宜的发型,上商场购买适宜的衣饰。
而今只是学生上学校,付出金钱或者秉承的受教育的权利购买知识而已。
可是侍者只需记住顾客的需求,给予他们即可,不用负担他们的心理疏导,不用承担他们的成长困惑,不用忧虑他们的人生前途,不用在意他们的情感纠结。
可是,同为服务业从业者,社会、舆论、媒体、家长,甚至学生都觉得教师应该教书之外,更要育人,把学生成长的重任压到教师身上,可这那是服务业的事哪!同为教师,社会培训机构的教师更符合服务业从业者的身份,一方付出金钱,一方教授学识,钱货两讫,多好。
而如今,要求教师一人多责,既在课堂上传授知识,又要在课内课外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甚至人生观,还要解决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的与家长与同学与其他人的交际情感问题,还要负责他们在学校内外的人身安全。
《面向个体的教育》心得体会(精选5篇)
《面向个体的教育》心得体会(精选5篇)《面向个体的教育》心得体会(精选5篇)我们心里有一些收获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
怎样写好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面向个体的教育》心得体会(精选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面向个体的教育》心得体会1工作之余,我对自己的教学工作进行了反思,每天上课、备课,忙忙碌碌的,深知自己能力有限,各方面还有所欠缺,也许自己的学习范围面太封闭,但还是凭着自己认真的心态去面对,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收获更多。
我拜读了李希贵老师的《面向个体的教育》,感悟颇深,受益匪浅。
教育的宗旨是让每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激发。
在我们的教育理想里,真正的教育应该让每一位学生都富有个性,都在校园里找到自己成长的独特之路,我以为这还是不够的,应该加上“每一位教师”,因为好的学校教育不是仅仅面向学生个体的教育,同时也应该是面向教师个体的教育。
《面向个体的教育》一书,这本书很好读。
“好读”有三层意思:一是,每篇的篇幅不长,基本控制在两页,让读者在阅读时无压力地轻松读完一篇;二是李希贵校长的文笔朴实近人,没有过多的修辞和太高深的理论,与校园生活紧密结合,其表达方式很适宜于基础教育一线的教师阅读和效仿;三是,丰富的教育教学实践和其中蕴含的教育教学理念令人耳目一新,会使人不由得反观自己以及自己学校的教育教学理念和行为,并产生了新的思考。
读的过程中我不时感叹着书中关于教育的“奇思妙想”和实践。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尤其欣赏书中随处可见比如“取消班主任”“让校园里生长学生的想法”“学校狂欢节”“让选择成为学校的主题词”“学生为学生颁发奖学金”等洋溢着人文关怀的气息。
真正贯彻促进人“全面自由发展”的教育目标,帮助学生从自身实际出发思考并发现问题,进而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
说实话,我们在应对挑战的过程中慢慢找到了一点教育的感觉,品出了一些教育的味道。
而一直困扰校园的“教育不足而管理过度”的问题渐去渐远,平等的师生关系无须呼唤便出来,学生的真实与真实的学生让我们很容易找到教育的起点。
李希贵《面向个体的教育》有感
1 教育是服务业,我们通过开发我们的产品——程,为我们的学生
教室的力量还在于在这里可以找到那些志趣相投的伙伴。教育的
的成长服务;
目标之一是挖掘学生的潜能,培育他们的创造性,推动他们的社会性。
2 选择性的程必定造就有选择权的学生,而有选择权的主体,就是
拥有志趣相投、鼎力相助的同伴是人在社会中搏击风浪的重要支撑资。
激励,会直抵孩子的心灵。
魏
第2页共3页
本文格式为 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我们谈教育家,好像就想起了那些曾经办了一所知名学校的创始 人,有许多许多的教育理论。在我心中,不止如此,一个对教育充满热 忱,内心涌动着对孩子们的爱和责任,始终耕耘一线,践行和坚守着一 种原始的教育价值和理想的一般老师,同样是教育家,我可以说他是做 教育的。
我们服务的对象;
学校应当将孩子们能结识到未社会生活的同伴作为自觉的、理性的使
学生的选择一旦进入校内,教师的角色就不得不重新审视。我们必
命。
需仔细讨论不同学生的需求,潜心开发适合不同学生成长需求的程体
三、程的独特价值是什么?
系。
1 程的拉丁语意思为跑道,因此,程即为不同学生设计不同的轨道;
4 教育变成服务业后,对话、谈心、咨询、诊断成为教育工作的重
读了北京十一学校李希贵校长的《面向个体的教育》一书的部分节, 特别有效的!第三,用肢体语言表达对孩子的认可,比方,在一位同
应当说他把教育说的很朴实,很接地气。教育是一种服务,又一门专业, 学演算完毕后,罗老师和孩子击掌表示顺利通过,我想这种动作带的
教育需要彰显学术价值,教育需要通过程这个载体建构孩子的生命阅
育家才有资格谈教育。我以为,这不是一个良性的社会生态。人们只懂
师更加尊敬。尊敬归尊敬,罗老师打动我的是堂的一些详情:第一,
读《面向个体的教育》有感(2篇)
读《面向个体的教育》有感--看到森林中的那棵树每逢假期,便是培训季节,从新入教师到班主任,培训的名目应接不暇,然而培训水平却是良莠不齐,讲课的专家也是有高有低,本着学习的态度参加培训的同仁,甚多深感失望。
大家欢迎的是务实的教育,是源于学情的教育,是迎合时代发展的真正的教育。
《面向个体的教育》一书符合了我们的要求,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最受教师喜爱”的称号当之无愧。
书中对教育是服务业给出了自己的看法,“当教育成为服务业,研究学生的需求必然成为我们工作的前提、师生平等就成为校园生活的基本状态,当教育成为服务业,就必然以客户的满意度作为衡量我们工作的重要指标、我们就需要调整心态。
教育不是万能的钥匙,教育不能包治百病,教育需要学会等待”。
当我们面对这个问题时,不得不意识到:教育成为服务业对师生平等的要求,居高临下的姿态、高高在上的架势、教训的口吻、已经无法立足,需要的是我们每一位教师都敞开心扉,以长者的责任和平等的身份与孩子对话、沟通、合作,在这样的校园生活中,共同成长。
对于“平等对话”,作者认为“平等对话,教育才真正开始”。
这个环节是给我们启发最大的环节,全国课改,浙江省走在改革的前沿,走班制选修课成为常态,行政班的概念成为历史,在这种变化中,“怎么管”的问题的受关注程度超过了“怎么教”的问题,作者在书中指出,当一个班级没有班主任后,教师面临的最大的挑战来自平等。
书中举了一个例子:一个担任班主任多年的教师觉得学生工作比以前难做了,是因为学生心中对学科老师和对班主任的看法是不同的,而老师的角色还没有调整过来。
“许多时候,学生在我们班主任的行政权力下被迫‘想通’了,其教育效果的真实性却大可怀疑。
”这句话很好地诠释了面向个体的教育中的一个重要思维。
那么怎样寻找“真实的学生”呢?作者在书中提出的想法是:努力在学校形成一种面向个体的教育生态,按照因材施教的想法,由学生自主选择。
“选择之下,孩子们慢慢生长出了责任心和使命感;选择之下,他们发现了自我,唤醒了自我,我相信,他们也必然最终成就自我。
面向个体教育心得体会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教育理念也在不断更新。
从传统的集体教育到如今的面向个体教育,教育工作者们越来越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个性化需求。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有幸参与并体验了面向个体教育的过程,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尊重个体差异,关注学生个性面向个体教育强调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学生的兴趣、特长和潜能。
在实际教学中,我深刻体会到以下几点:1. 了解学生:教师应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家庭背景、性格特点、学习习惯等,以便制定符合学生个性的教育方案。
2. 尊重差异: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节奏和方式,教师应尊重学生的差异,避免用统一的标准衡量学生。
3. 激发潜能:教师应善于发现学生的潜能,通过个性化的教育手段,帮助学生挖掘自己的潜力。
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面向个体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成长。
以下是我的一些体会:1. 引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教师应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2. 鼓励学生提问:教师应鼓励学生主动提问,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分享和合作,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注重情感教育,关爱学生成长面向个体教育强调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关爱学生的成长。
以下是我的一些体会:1.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应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关心学生的生活,倾听他们的心声。
2.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3.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教师应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让他们明白自己的行为对他人和社会的影响,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家校合作,共同促进学生发展面向个体教育需要家校共同参与,形成教育合力。
以下是我的一些体会:1. 加强家校沟通:教师应与家长保持密切沟通,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读《面向个体的教育》有感 (2)
读《面向个体的教育》有感 (2)
《面向个体的教育》是一本值得珍藏的课本,它将传统的离散式的教学法和面向个体的深度学习相结合,使学习者在实践中得到更多的体验。
通过学习这本书,我明白了面向个体的教育并不是以个体为中心,而是在保持共性规范的基础上,关注个体之间的差异,以促进个体成长与发展。
例如,在课堂上,要考虑每个学生在学习方面存在的差异,有些学生喜欢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理论上,有些学生更喜欢实践,有些学生喜欢较高的挑战,有些学生喜欢比较简单的任务。
面向个体的教育会根据学生的差异,量身定制课程,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
另外,面向个体的教育还要倡导尊重个体,在课上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人能力和特点,并且重视学生关注的自身学习内容和方式,否则可能影响学习效果。
总而言之,《面向个体的教育》提出的教育思想值得深思,它的内容一直影响着我的思考和看法,作为一名教师,我会积极地把这本书所思想和理念应用到实际教学中,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面向个体的教育-》读书体会;
因为在学习的轨道上,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自我成长的需要,实现了面向个体的教育,十一学校的课程改革得到了高度的赞誉,作为一个孩子的父母,我们每一个人都会认为自己的孩子是世界上最美丽最有价值的花朵,在父母的眼里,他或她是这个世界的中心,而作为一个个孩子的老师,我们却忘记了每一个孩子都是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基因,有着不同的兴趣爱好,有着不一致的生长速度和吸收路径,我们却用一样的试卷,一样的标准,一样的课表,一样的时间……去考核、评价、鉴定,在重点初中指标定量的情况下,又用“推荐”和“户籍”来分类。
舍弃一个小学教师所不能改变的升学体制和考试评价制度,最大限度的在“我”这个范围内提供给孩子们最大可能的个体教育,我们能做的唯有学习和反思。
作为一线教师我们每天的各种情绪都和一个词一帮人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他们有的时候是让人烦的“熊孩子”,有的时候又是给我惊喜,让我富有成就感的乖学生。
作为一名老师,每日我都应进行反思,反思自己做的不够的地方,反思如何才能做的更好。
这样的反思太有必要了,但是除了反思之外还需要向老教师们学习一些他们优秀的学习经验。
读书便是最好的一种学习,也是一种最廉价的学习方式,读了《面向个体的教育》之后的一些肤浅的感想。
一、放手也是一种教育;
我非常喜欢书中第二章《放手才有更多的教育机会》,也非常赞同其中的观点“不要把学生培养成和自己一样的人。
”学生本就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拥有着自己独立的个性和独立的爱好,也会拥有属于
自己的人生,绽放属于自己的美好。
他们不是流水线上的零件,按流程拼装起来就好,适度张扬自己的个性本就是教育所应该带给学生的。
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应该明白放手也是一种教育,当然放手并不是说让学生放任自如,而是指充分尊重并相信学生,给学生更多的时间、空间,更多的自主权,让学生观察、思考、发现、创造,体验活动的乐趣,同时老师把握大的方向,在方向方面给予学生指导。
二、学会等待;
尽管孩子们的变化不可能日新月异,但却可以从他们细微的变化中发现成长的期冀。
教育需要小火慢炖,成长必须慢慢拔节,只有把心态调整好,我们才能够回归到教育规律的康庄大道上,走得顺畅自如。
当我看到这一小段话时,我不由自主地拿起了红笔把它划了下来。
教育是急不来的。
教育需要小火慢炖张晓辉是去年新转到我们班的学生,他是既调皮又聪明的孩子,课上总能听到他与众不同的发言,但他的调皮也很让我头疼,课上小动作多、闲话多―――他一个人动起来会让全组同学都学不好,对于他的调皮,我批评过他,罚过他,但效果始终不好,坚持不了几天,毛病依旧再犯。
一次上课,他的毛病又犯了,别人在汇报他不但不认真听,还动手和帮扶对子打着玩,见他这样我很生气,刚要点他的名字训他,可想到每次这样做都不见效果,要想改变他必须改变方式,于是我示意汇报的同学停下,这时他还不知道我已经看见他闹了,还在边说边打,聪明的他可能突然意识到了什么,猛的抬起头看我,这时我正在
盯着他看,环顾一下四周,全班同学都在盯着他看,我不吱声,足足坚持了1分钟,他头低下了,我知道他心里肯定知道错了,这时我也没忙着上课,而是轻轻地说“孩子你有什么想说的吗?你是个聪明的孩子,我们都愿意听你课上那精彩的发言,说说行吗?”
“老师我不说了,上课再也不闹了。
”听他这样说我心里乐开了花,可我仍旧不说话,又过了1分钟,我对全班同学说“老师喜欢知错就改的孩子。
”
这时我示意汇报的组长接着汇报,我们的课堂一如往常的进行着。
老师们本着“不放弃,不抛弃”的原则对他展开了温暖的攻势。
这是一个留守儿童。
处于叛逆期的他没有父母的关心,没有朋友,可以想象他有多孤单。
老师们先是关心,然后是批评教育。
好在他本质上心底还是很善良的。
经过一个学期的恩威并用,他开始能在课堂上坐住了。
也不信口开河了。
有点进步老师们就赶紧的表扬。
到第二个学期开始写作业了,他隔三差五的写几行字,老师们又是一顿夸赞。
后来我想了想,我们的学生也不这样吧?
经过将近半年的磨合,管理,现在他不光课堂四十分钟能坐在教室里,作业也能完成。
还经常的帮助别的同学。
但是性格使然,而他自制自控能力又非常的差,要把他改变成优秀学生,我还需努力。
现在想想,为了这样一个孩子,学校全体老师们付出了多少了的努力和心血!如果把这些精力和时间用来做别的事情上,那就会收获满满!但是话说回来,也就是在这样一群爱心满满的老师身边,他才这样改变。
三、读书是受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
俗话说多读心中有主,多写笔下生花;又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还说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这些话都告诉人们应该多读书。
不言而喻读书是受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可能有人会说学生天天在学校不就是在读书吗?这里所说的“书”不是指的教科书,而是鼓励学生阅读他们有兴趣并且能够培养他们内在文化素养的书籍。
但现在的学生总是抱怨作业太多,任务太重,不喜欢读书的人越来越多,甚至有同学认为读书不仅读不出钱来,还是件耗时费力的事,更有甚者嘲笑不读书的人挣读书人的钱。
不得不说这是一种教育的可悲。
我一直认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
很多人一直以为学生读书就是要读好教科书,为什么?因为考试考的是教科书上面的内容。
一种功利色彩相当强的学习氛围在全社会没有得到很好的遏止。
虽然现在已经不再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时代,但是考上了好大学就会有好工作的思想在很多人心里还是挥之不去的。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学生也在逐渐的丧失阅读的兴趣,也只去进行与分数相关的阅读和学习,可是广泛的阅读,对构建学生健康的完善的人格,养成终身的学习习惯有着重要的意义。
《面向个体的教育》中提到的十一学校开展的“阅读都德”以及“阅读法兰西”就是很好的例子,在故事的传播中,营造校园的书香氛围,我也希望我们学校以后能够多开展这种类型的活动。
四、帮学生选择适合的学习方式;
在我看来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是一种教育责任。
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都是个性化存在的。
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没有哪一种学习方式对所有学生所有学习内容都是最佳的,只有
适合的、有效的。
不同的学习内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学习阶段,需要不同的学习方式。
在教育的过程中要不断的寻找并且完善,找到适合的教好他们的方法。
所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应该注意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特点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努力创设一种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和各种教学情境,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和练习。
什么是适合学生的学习方式呢,在我看来让学生能够产生兴趣就是适合他的学习方式。
兴趣是动力,是源泉。
因此要重视对学习兴趣的培养。
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是我们大家的共识。
学生有兴趣,必须留给学生学习的自由如同前面提到的那样要作为老师要懂得放手。
自由活动是人发展的内在依据,学生的学习也应如此。
学生应当是主动的学习者。
真正的学习并不是由教师传授给学生,而是出自学生本身,我们应该让学生自发地主动地学习,留给学生充分的自由,让学生自己找到并发现、纠正自己的缺点。
不仅是这样,如李希贵校长说的那样“不同的学习内容应当选用不同的学习方式。
”在语文教学的课堂里,可以试着以趣味性材料来创设问题情境。
对同一个问题,如果我所提供、创造的问题情境不同,学生也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情境。
从而达到不同的教学效果。
这样可以使学生不由自主地走进英语教学内容的情境,从而积极地主动思考、寻找解决的方法,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面向个体的教育》所带给我的感触不仅仅有这四点,也让我明白教育和学习一样长时间的事,不应该带有功利心去看待他,我也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我应该多看到身边的榜样,多拜读经典,多向
身边的老教师进行学习,从那里得到更多的智慧,从而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优秀的教师。
谢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