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实证研究的经典文献

合集下载

实证会计论文范文精选3篇(全文)

实证会计论文范文精选3篇(全文)

实证会计论文范文精选3篇1实证会计的概念及研究进展的概况“实证研究”在英文中为“empiriclstudies”和“positivestudies”,它和“规范理论”(normtivestud-ies)是相对立的,这一概念来自于美国经济学家M弗里得曼1986年发表的《实证会计理论》一书中作了系统化阐述,奠定了实证会计理论的学术地位。

实证会计理论不同于传统的规范性会计理论,后者着重于为会计实务进行论断并开出处方,即在特定的经济条件下,应当采纳何种最佳的会计方法程序,实证会计理论侧重于解释和预测现实中会计方法程序的应用。

实证会计的理论研究经历了两个主要的进展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研究会计和资本市场的行为。

这一阶段主要讨论的是会计信息在资本市场的信号作用,人们试图在所报告的会计收益和股票价格的反应中找到某种联系。

第二阶段着重试图解释和预测企业的会计实务,即公司会选择什么的会计政策或对会计准则做出什么样的反应。

2实证会计研究的理论基础和主要内容21实证会计研究的理论基础实证会计研究的兴起与西方经济学和财务学的进展紧密相关,并且借鉴和汲取了经济学和财务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

特别是有效市场假说、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和代理人理论等成为实证会计研究和理论构建的基石。

211有效市场假说(efficientmrketshypoth-esis,EMH)有效市场假说是西方经济学和财务学中广泛接受的一个基本理论概念。

根据美国经济学家尤金法玛(E.Fm)的定义,如果资产价格可以迅速和充分地对全部可获得的信息作出反应,资本市场就是有效的。

由于信息系列存在三个层次,法玛提出市场有效性亦可分为三种不同形式:(1)弱式效率:市场价格充分体现过去(历史)交易活动;(2)半强式效率:市场价格充分体现全部现时可公开获得的信息;(3)强式效率:市场价格充分体现全部已知的信息,包括未公开的(内幕)信息。

目前,西方经济学和财务学的实证结果支持弱式或半强式的市场有效性,对于强式EMH的证据尚不充足。

关于会计专业的论文的参考文献

关于会计专业的论文的参考文献

关于会计专业的论文的参考文献在撰写会计专业论文时,参考文献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会计专业的论文涉及的领域广泛,并且需要对相关文献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评价。

下面,将为您介绍一些与会计专业相关的参考文献。

一、会计理论类文献1. 《会计研究与学术发展的历史回顾》(韩英著)本书是一本会计学研究的历史性著作,明确了会计学的发展历程,以及会计学从古至今的重要著作及研究成果,为今后的会计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历史文献资源。

2. 《会计学原理》(安徽工业大学经贸学院编著)这是一本教材类的书籍,它包含了会计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是学习会计学的初学者的必读之书。

3. 《会计入门》(路西德·W·纳尔逊著)这是一本极为通俗易懂的会计入门书籍。

它清晰明了地介绍了会计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将其运用于实际案例中,是一本颇受好评的会计入门书籍。

二、财务会计类文献1. 《财务会计》(何光远著)本书是一部权威的财务会计学教材,它对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原则、方法和规程进行了详尽的解析,是学习财务会计的经典教材。

2. 《财务报表分析》(陈三立、李凌著)这是一本以企业财务报表为基础,讲解财务报表分析的专门性书籍。

它详细讲解了企业财务报表中的主要指标和分析方法,并在实战案例中给出了相应的应用。

3. 《财务报表分析与应用》(肖庆华、崔振岭著)这是一本以实战案例为主,引导读者进行财务报表分析的书籍。

它以实际案例为例进行分析,可以有效提高读者的分析能力。

三、管理会计类文献1. 《管理会计》(杨伟波著)这是一本关于管理会计的书籍,它主要讲述了管理会计的概念、内涵、方法和应用,是一本权威的管理会计学教材。

2. 《管理会计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傅涛著)本书是一本系统性的管理会计学研究的著作,重点介绍了管理会计的发展历程、研究现状和展望,对管理会计的发展做出了有益的贡献。

3. 《成本与管理会计》(高稳著)这是一本以成本与管理会计为核心内容的书籍,详细涵盖了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的理论体系、主要方法以及其应用。

会计制度国外研究文献

会计制度国外研究文献

会计制度国外研究文献摘要:一、引言二、国外研究会计要素的著名学者及其著作文献1.著名学者及其贡献2.主要著作文献三、货币资金内部会计制度国内外研究现状1.国内研究现状2.国外研究现状四、结论正文:一、引言会计制度是企业进行财务管理的基础,对于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具有重要的影响。

在国外,有许多著名的学者对会计制度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发表了众多的著作文献,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二、国外研究会计要素的著名学者及其著作文献1.著名学者及其贡献(1) 亚瑟·科德尔:他是美国著名的会计学家,主要研究方向为财务会计,其代表作有《财务会计理论》等。

(2) 埃德温·J·迈耶:他是美国著名的会计学家,主要研究方向为成本会计,其代表作有《成本会计》等。

(3) 约翰·C·霍恩:他是美国著名的会计学家,主要研究方向为管理会计,其代表作有《管理会计》等。

2.主要著作文献(1) 亚瑟·科德尔的《财务会计理论》:该书系统地阐述了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对国外财务会计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影响。

(2) 埃德温·J·迈耶的《成本会计》:该书详细介绍了成本会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对国外成本会计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影响。

(3) 约翰·C·霍恩的《管理会计》:该书深入地探讨了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对国外管理会计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影响。

三、货币资金内部会计制度国内外研究现状1.国内研究现状近年来,我国会计界对货币资金内部会计制度的研究较为深入,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货币资金内部会计制度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货币资金内部会计制度的设计原则和方法。

(3) 货币资金内部会计制度在企业中的实际运用。

2.国外研究现状国外对货币资金内部会计制度的研究起步较早,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货币资金内部会计制度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货币资金内部会计制度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作用。

实证会计参考文献

实证会计参考文献

我推荐的适合本课程的阅读文献暨南大学会计系中文文献实证会计研究[美]罗斯·L.瓦茨, J·L.齐默尔曼:《实证会计理论》,陈少华等译,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F230/20014张朝宓等,《当代会计实证研究方法》,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英]P·加瑞, [挪]J·格朗霍格:《经管研究方法实践指南》,熊剑等译,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蔡春等,《会计实证模型与方法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盈余管理魏明海等,《盈利管理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

F275/20012赵宇龙:《会计盈余与股价行为》,上海三联书店,2000。

F830.91/200449公司治理[美]亨利·汉斯曼(Henry Hansmann):《企业所有权论》,于静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F271/200316[美]路易斯·普特曼(Louis Putterman)兰德尔·克罗茨纳(Randall S. Kroszner):《企业的经济性质》,孙经伟译,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F270-53/20012迈克尔·詹森威廉·梅克林:《企业理论:管理行为、代理成本与所有权结构》,载于陈郁编《所有权、控制权与激励——代理经济学文选》p1~84,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F713.1-53/991尤金·法马:《契约成本与融资决策》,载于陈郁编《所有权、控制权与激励——代理经济学文选》p198~226,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F713.1-53/991吴晓求主笔:《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公司治理》(分论之八现代公司的价值取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F279.246/200322李维安:《现代公司治理研究——资本结构、公司治理和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会计专业参考文献[Word文档]

会计专业参考文献[Word文档]

会计专业参考文献[Word文档] 会计专业参考文献本文档格式为WORD,感谢你的阅读。

最新最全的学术论文期刊文献年终总结年终报告工作总结个人总结述职报告实习报告单位总结演讲稿会计专业参考文献会计专业的应该有哪些?一起来看看吧!会计专业论文参考文献(一)【1】牛明艳.财务指标体系应用研究——基于现金流量信息【D】.江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12.P1.2【2】萧维.企业资信评级【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5【3】袁敏.资信评级的功能检验与质量控制研究【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7.9【4】肖舟.中国工商银行信贷制度变迁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5】朱顺泉.中国企业资信评级方法及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1.10【6】潘永泉,杨志英,张敬秀.基于人工智能方法的企业资信评级【C】.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2004【7】黄爱华.企业资信等级的熵权评估模型研究阴.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报),2007.10【8】邵海清,袁春振.对我国企业资信评级指标体系的探析[J].理论学刊,2005.10【9】梁雪春,谢岭南,陈森发,刘艳.企业资信等级的定性定量评估模型研究叨.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9【10】王一鸣,印为,石勇.基于次序逻辑斯蒂模型的企业贷款信用风险评级研究【R】.数学、力学、物学、高新技术研究进展,2008(12)卷【1l】陈志斌.基于价值创造的企业现金流管理研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5【12】陈建煌.现金流量的经验性评估—来自沪深股市的实证证据【D】.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0【13】晏静.现金流量信息功能研究:理论分析与实证【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7【14】陆晓雯.中小企业板块会计盈余与现金流量信息含量的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4【15】张友棠.财务预警系统管理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3 【16】刘庆华.基于现金流量的企业财务预警系统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4【17】刘格辉.基于现金流的财务风险预警研【D】.湖南大学MPAcc学位论文,2007.10【18】张传明,陈俊.报表收益与现金流量的决策有用性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7.7【19】曹建新,王春丽.自由现金流量与盈利质量的关系研究【J】.粤港澳市场与价格,2008.6【20】李延喜.基于动态现金流量的企业价值评估模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12【21】史冬元.基于现金流量的企业业绩评价体系研究【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6【22】朱荣恩编著.资信评级【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9会计专业论文参考文献(二)[1] 宋雪婷,安鹏. 试论云南绿大地事件对注册会计师的启示[J]. 经济研究导刊. 2013(22)[2] 丁红燕. 审计失败及其后果--基于证监会2006-2010年处罚公告的分析[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1)[3] 丁红霞,丁红燕. 审计失败:原因及对策--基于证监会2006年-2010年处罚公告的分析[J]. 商业会计. 2012(24)[4] 魏梦莹. 新大地IPO何以被终止[J]. 资本市场. 2012(10)[5] 张敬之. 特殊普通合伙的市场反应研究--以会计师事务所为例[J]. 江西警察学院学报. 2014(01)[6] 李瑞青,白洁. 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研究[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1)[7] 郑杨. 会计师事务所转制分析--基于信永中和转制为特殊普通合伙制的思考[J]. 财会通讯. 2013(31)[8] 李江涛,宋华杨,邓迦予. 会计师事务所转制政策对审计定价的影响[J]. 审计研究. 2013(02)[9] 肖小凤,王善平,肖雯. 论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制度的完善[J]. 财经理论与实践. 2012(05)[10] 刘启亮,陈汉文. 特殊普通合伙制、政府控制与审计师选择[J]. 财会通讯. 2012(24)[11] 程启智,刘三昌. 对特殊普通合伙会计师事务所的一些思考[J]. 商业会计. 2012(07)[12] 张连起. 特殊普通合伙转制的实践与体会[J]. 中国注册会计师.2011(04)[13] 孟晓俊,严慧. 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探讨[J]. 生产力研究. 2010(12)[14] 章立军. 会计准则国际化:趋势与应对--第四届立信会计学术研讨会综述[J].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2010(06)[15] 何新容. 我国特殊普通合伙债权人保护制度的完善--兼与美国相关立法比较[J]. 南京审计学院学报. 2010(04)[16] 王星灿. 试析特殊普通合伙律师事务所律师的“过错”[J]. 商业文化(学术版). 2010(08)[17] 黄洁莉. 英、美、中三国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演变研究[J]. 会计研究. 2010(07)[18] 冯延超,梁莱歆. 上市公司法律风险、审计收费及非标准审计意见--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 审计研究. 2010(03)[19] 王棣华. 论我国会计师事务所有限责任合伙制改造[J]. 财经理论与实践. 2010(03)[20] 上官静文. 特殊的普通合伙承责制度分析[J]. 法制与社会. 2010(11)[21] 陈坤墙. 特殊的普通合伙企业制度评析[J].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4)[22] 张栋. 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改革探析[J]. 财会通讯. 2009(10)[23] 郭富青. 特殊普通合伙企业:游走于无限与有限责任之间[J]. 当代法学. 2009(01)[24] 逯颖. 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对审计质量的影响[J]. 审计与经济研究. 2008(06)[25] 袁碧华. 特殊的普通合伙企业中的职业保险探析[J]. 法学杂志.2008(03)[26] 郑英龙. 论特殊的普通合伙企业的有限责任[J]. 国际经贸探索.2008(02)[27] 范健. 引入有限责任合伙(LLP)制度的立法思考[J].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07(06)[28] 武晓玲,张亚琼,周水龙. 我国会计师事务所规模与审计质量关系研究[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04)[29] 罗党论,黄旸杨. 会计师事务所任期会影响审计质量吗?--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 中国会计评论. 2007(02)[30] 刘少锋. 会计师事务所行业专长对审计质量的影响[J]. 财会月刊. 2006(36)阅读相关文档:食品安全文献参考 2017文献综述怎么写会计毕业论文参考文献范文会计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汇总最新会计毕业论文参考文献会计毕业论文参考文献大全管理会计毕业论文参考文献会计毕业论文参考文献以及论文参考文献的格式论文文献参考文献格式要求跆拳道论文参考文献文献参考标注工程类参考文献食品安全参考文献范例护理学论文参考文献艺术设计专业论文参考文献艺术设计类论文参考文献艺术设计专业参考文献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文学艺术论文参考文献范例艺术硕士论文参考文献艺术专业论文参考文献文化艺术参考文献外文及学位论文参考文献的格式最新最全【办公文献】【心理学】【毕业论文】【学术论文】【总结报告】【演讲致辞】【领导讲话】【心得体会】【党建材料】【常用范文】【分析报告】【应用文档】免费阅读下载*本文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留言。

实证会计理论经典文献与方法

实证会计理论经典文献与方法

实证会计理论经典文献与方法引言实证会计理论是会计学中的一种研究方法,旨在通过实证研究方法进行财务会计信息的定量分析,从而提供决策依据和管理建议。

本文将介绍实证会计理论的经典文献和方法。

经典文献1. Fama和Jensen(1983)的“分权委托理论”Fama和Jensen的研究主要关注公司治理和会计信息持有者权益之间的关系。

他们认为,公司治理结构的设计会影响会计信息质量和持有者权益。

这一理论提供了公司治理结构与会计信息质量关系的实证依据。

2. Ball和Brown(1968)的“资本市场反应性理论”Ball和Brown的研究主要关注财务信息的披露对资本市场的影响。

他们通过研究公司财务报表中的信息披露,发现这些信息披露会对股票市场价格产生明显影响。

这一理论为会计信息披露与资本市场反应性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实证论据。

3. Jensen和Meckling(1976)的“代理成本理论”Jensen和Meckling的研究主要关注公司治理结构中代理成本的存在和影响。

他们认为,代理成本是指代理人(如公司高管)利用其职位权力追求个人利益所产生的成本。

这一理论为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质量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实证依据。

4. Watts和Zimmerman(1978)的“政治经济学理论”Watts和Zimmerman的研究主要关注会计信息与公司政治环境之间的关系。

他们认为,会计信息的披露和使用会受到公司政治环境的影响。

这一理论提供了公司政治环境与会计信息披露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

实证方法1. 实证研究设计实证会计研究设计是研究过程中最关键的一步。

研究者需要选择合适的样本和方法来收集和分析数据。

常用的实证研究设计包括横截面研究、纵向研究和实验研究等。

2. 数据收集和处理数据收集和处理是实证研究中的关键环节。

研究者可以通过公司财务报表、问卷调查和实验证据等方式收集数据。

收集到的数据可以通过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

3. 统计分析在实证会计研究中,统计分析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实证会计研究探析论文(全文)

实证会计研究探析论文(全文)

实证会计研究探析论文勿庸质疑,实证会计研究和规范会计研究已成为当代会计理论研究之中的两种主流。

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两种研究的支持者们互不相让,曾掀起一场理论大“论战”:规范会计研究者们认为实证会计研究只注重对细枝末节问题的纠缠不休,得出的结论往往是人们已经熟知的既定事实,因而对整个会计理论并无贡献;实证会计研究者则抨击规范会计研究方法的不科学,认为规范会计研究忽视对已有会计理论的检验。

结果,整个会计理论框架仍摆脱不了“空中楼阁”的尴尬〔1〕〔2〕!而这场论战也恰恰反映了我国会计研究者对实证会计研究和规范会计研究存在着的普遍模糊认识。

进入九十年代以后,西方会计学界已经开始平心静气地评价这两种各具特色的会计理论研究〔3〕,本文将结合目前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现状,来客观地评价规范会计研究和实证会计研究,希望能对我国的会计研究有所启发。

一、名称考辨关于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的基本内容马克·图恩曾作过一个简明扼要而又比较全面的对比分析〔4〕,即:实证是手段事实现实描述真或假精神的问题解释分析规范应该目的价值理想规定好或坏心灵的问题评价政策我们可以看出,上述的区分涉及语言形态、研究领域、内容性质和作用特征等多个方面,如果具体到会计理论研究中来,多数会计学者首肯实证会计研究主要回答会计“是”什么,认为进行实证会计研究时应该超脱或排斥一切价值推断,只考虑建立会计信息系统运行之中的会计处理程序之间关系的规律;而规范会计研究一般着重回答会计“应该是”什么,因此往往含有一定的价值推断,需要提出某些准则,作为进行会计处理的标准和制定会计政策的依据。

进一步详细来讲,规范会计研究(NormtiveccountingReserch)的范式是(1)研究、分析大量的会计实务,从中概括出良好、理想的会计实务,并作为日后指导会计实务的标准;(2)规范会计研究并不满足于现有的会计惯例,而是试图从逻辑性方面指明怎样才算是良好的会计实务;(3)规范会计研究往往以演绎法为主,但是并不排斥使用归纳法〔5〕,而恰恰从利用归纳法得到少数基本概念出发,然后演绎出会计的基本原则与方法,再从中推出与之相适应的会计程序与基本方法,用来指导会计实务。

中国会计实证研究方法文献综述

中国会计实证研究方法文献综述

中国会计实证研究方法文献综述摘要:本文综述了我国在不同阶段对实证研究方法进行讨论的具有代表性的文献,以总结我国会计界对实证会计从认知到应用的观点,理清思想观念的转变,为今后实证研究方法的探讨提供参考。

关键词:实证研究研究方法发展一、引言实证会计研究的提倡和发展给中国会计学界带来了新鲜空气,十几年间我国实证会计研究经历了从空白到在学术研究中被广泛应用的发展历程。

实证会计研究对中国会计学的发展意义不可低估,而熟知其历史和发展过程是学者们进行进一步研究和应用的前提条件。

我国的实证研究的起步较晚。

20世纪90年代初,实证研究方法在国外已经日渐成为主流研究范式,我国的会计理论研究仍处于传统的规范研究方法一统天下的格局。

会计理论研究与实际工作严重脱节。

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我国的权威杂志及知名学者纷纷提倡借鉴应用新的研究方法,多搞切合实际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研究。

这些为实证研究在我国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契机。

自实证研究方法被正式介绍至我国学术界,至今已经历了近20年的历程。

在我国学者最初接触实证研究方法的阶段,他们的讨论大多还集中在对应用实证研究方法的呼吁,和对实证研究方法的原理,应用领域,研究的过程、研究的设计等方面的介绍。

而此时应用实证研究方法的文章也属凤毛麟角。

以集中反映我国会计学科的研究状况,也代表着我国会计研究的方向、水平和发展趋势的会计类代表性杂志《会计研究》为例,1992年至1995年间刊登的采用实证研究方法的文章仅两篇。

而进入1996年,我国实证研究方法的应用有了很大的突破,仅1996年《会计研究》上就刊登了7篇实证研究的文章。

自此我国对于实证研究方法已经从最初的介绍和推荐进入了应用和思考的阶段。

进入21世纪,实证研究方法迎来了另一个飞跃,我国会计学期刊上发表的实证研究的文章比例得到了极大的提高,2000年《会计研究》杂志上共刊登实证研究文章23篇,权威杂志对于实证研究的重视极大的推动了我国实证研究的发展,青年学者尤其是高校中的硕士生、博士生更是积极的对其进行学习和应用,将其视为研究过程中的必修课。

瓦茨和齐默尔曼的《实证会计理论》

瓦茨和齐默尔曼的《实证会计理论》

瓦茨和齐默尔曼的《实证会计理论》罗斯•L.瓦茨(Ross L. Watts)是一位著名的会计学家和会计教育家。

他的著述颇丰,曾在《会计评论》等许多著名杂志上撰写或与人合著了“收益与现金流的关系”等大量论著。

瓦茨还受聘担任许多著名会计学专业杂志的编委及审稿人,并于1995年受聘担任香港中文大学兼职教授,1998年受聘担任厦门大学的兼职教授。

杰罗尔德•L.齐默尔曼(Jerold L. Zimmerman)也是一位著名的会计学家,曾是香港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的访问学者。

齐默尔曼的研究和教学领域主要集中于财务和管理会计等方面,因其研究独到的见解与高质量的理论价值而多次获奖。

瓦茨和齐默尔曼都是罗切斯特大学的会计学教授,由于共同的研究兴趣,他们两人经常合作撰写了大量论著,如“关于决定会计准则的实证理论”(1978)、“会计理论的供给和需求”(1979)等,而其中最著名的当属他们合著的《实证会计理论》一书。

因其杰出的学术成就,两人合著的论文于1978年和1979年连续两次获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计文献杰出贡献奖,《实证会计理论》一书获会计领域Alpha Kappa Psi基金奖。

1986年,瓦茨和齐默尔曼合著并公开出版的《实证会计理论》一书,是第一部汇集实证研究成果的会计理论专著,不仅全面、系统、深入地回顾、总结和评价了实证会计研究的经典文献,而且提出了实证会计理论的初步研究框架,为实证会计理论的发展和普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逻辑安排:基本采用序时法正如瓦茨和齐默尔曼在本书最后一章所指出的,“本书目的不只是为了介绍实证研究的现状,而且是为了使人们懂得如何进行实证研究和评估实证研究。

基于后一原因,本书基本上是按照实证会计研究的时间顺序加以安排的。

”他们还指出,“理论通常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展。

通过分析现存理论的预测误差,理论就可以得到修正。

因此为了了解现行理论,人们必需了解他的演变过程。

”所以采用序时法介绍有关实证研究,不仅阐述了实证研究过程,而且着重指出了实证研究如何从“不成熟”走向“较成熟”。

会计论文参考文献

会计论文参考文献

会计论文参考文献以下是一些关于会计论文的参考文献,包含了会计准则、会计理论和会计相关的研究等方面的经典文献:1. FASB和IASB(2010)《会计准则统一化:更多信息与更好决策》。

《会计研究》第14卷第4期,第651-656页。

该论文综述了FASB和IASB的工作以及会计准则的国际统一化对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决策质量的重要性。

2. Watts, R. L., & Zimmerman, J. L.(1978)《会计理论的一般原理》。

费用与管理会计学导读。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这本经典教材详细介绍了会计理论的一般原理,包括会计规则、会计概念和会计报告等方面的内容。

3. Ball, R., & Brown, P.(1968)《国际会计标准》。

《会计评论》,第43卷第4期,第581-591页。

该论文讨论了国际会计标准的发展和影响,并提出了对国际会计标准的评价和展望。

4. Dichev, I. D.(2007)《披露质量与公司财务绩效》。

《会计评论》,第82卷第1期,第1-33页。

该研究旨在探讨披露质量与公司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通过实证分析找到了披露质量对公司财务绩效的影响。

5. Barth, M. E., Beaver, W. H., & Landsman, W. R.(2001)《会计信息质量与公司价值:文献综述》。

《会计评论》,第76卷第6期,第193-246页。

这篇文献综述研究了会计信息质量与公司价值之间的关系,并对相关研究的结果进行了总结和评价。

6. Jensen, M. C., & Meckling, W. H.(1976)《理论经济人:董事会、公司行为与所有权结构》。

《经济杂志》,第3卷第4期,第251-270页。

该论文讨论了理论经济人的概念以及董事会、公司行为和所有权结构对公司治理和财务报告的影响。

7. Petersen, M. A.(2009)《信息不对称、会计财务报告和公司治理》。

会计相关的专业文献

会计相关的专业文献

以下是一些与会计相关的专业文献:
《财务会计四大难题》:常勋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年1月第二版。

《金融企业会计制度操作指南》: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3月第一版。

《现代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王卫东著,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年版。

《会计学四大难题》:娄尔行著,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会计制度设计》:陈今池著,立信会计出版社1993年版。

《会计理论》:汤云为、钱逢胜著,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会计学原理》:吴水澎著,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会计案例》:乔世震著,中国财经出版社1999年版。

《会计学教程与案例》:安索尼、里斯、赫特斯坦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这些文献都是与会计学相关的重要著作,涵盖了财务会计、风险管理、商业银行、会计制度设计、会计理论等方面的内容,适合相关专业人士阅读和学习。

会计实证研究的经典文献_鲍尔_布朗_会计收益数据的经验评价_评析

会计实证研究的经典文献_鲍尔_布朗_会计收益数据的经验评价_评析
鲍尔和布朗把影响公司盈余的因素分离为系统因素和特定因 素。系统因素影响所有的公司, 这样某公司上一年的盈余和其他公 司上一年的盈余, 可以通过这种特定方式进行联系。如果这种联系 是稳定的, 可以将这种稳定的联系用固定的函数形式表现出来, 此 时可以根据其他公司的收益得到某一公司当年收益的条件期望。这 样, 未预期盈余变动可以通过计算实际收益的变动与条件期望变动 的差异得到估计, 他们将这个差值定义为当前收益所传递的信息含 量。同时作者假定: 由企业财务及其他政策改变所导致的盈余变化, 在第一次估计前已经被收益的平均变化所反应, 即宏观经济和政策 改变同时影响企业收益, 可以将其进行联合估计。
根据上述理论, 作者提出可观测的股票价格波动与信息发布 之间的联系, 可以证明会计收益所反映信息是有用的, 因而将会计 收益同股票价格联系起来进行研究。对会计收益与股票价格之间 关系进行研究的关键是要区分对于特定公司证券价格有影响的特 定信息和对所有公司证券价格有影响的系统信息。作者构建了市 场预期收益的两个选择模型来考察市场对会计收益数据是如何反 应的。
雷·鲍尔( Ray Ball) 和菲利普·布朗( Philip Brown) 的《 会 计 收 益 数 据 的 经 验 评 价 》( An Empirical Evaluation of Accounting Income Numbers, 以 下 简 称《 评 价 》) , 被 公 认 为 首 次 运 用 实 证 研 究方法对会计问题进行研究的经典文献。该文献由于首次运用实 证研究方法对会计收益数据的信息含量进行了检验, 开创了会计 研究领域的新方向, 提供了研究会计问题的新方法, 因而第一个 获 得 美 国 会 计 学 会 颁 发 的“ 对 会 计 研 究 有 开 创 性 和 重 要 影 响 奖 。

会计行业的参考文献汇总

会计行业的参考文献汇总

会计行业的参考文献汇总会计作为一门重要的商科学科,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

在实践中,会计行业的发展和变革也需要不断的学习和参考。

本文将对会计行业的相关参考文献进行汇总,希望能够为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首先,关于会计准则和标准的参考文献是非常重要的。

会计准则和标准是会计行业的基础,对于公司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审计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发布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是全球范围内通用的会计准则,需要会计人员进行学习和实践。

其次,关于会计信息系统的文献也是必不可少的。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会计信息系统在企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从传统的手工记账到现代化的电子化会计信息系统,会计人员需要了解最新的技术发展和应用案例,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另外,关于财务分析和财务管理的文献也是会计人员需要关注的内容。

财务分析是评价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的重要手段,而财务管理则是对公司资金的合理运用和配置。

会计人员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相关知识,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和管理需求。

此外,关于管理会计和成本会计的文献也是非常重要的。

管理会计是为企业的决策提供支持和指导,而成本会计是对企业成本进行核算和控制。

了解最新的管理会计和成本会计理论和实践,可以帮助会计人员更好地为企业管理和决策提供支持。

最后,关于会计伦理和职业道德的文献也是不可忽视的。

会计人员在工作中需要遵守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准则,保持诚信和专业精神。

学习相关的会计伦理理论和案例,可以帮助会计人员更好地规范自己的行为,维护行业的声誉。

综上所述,会计行业的参考文献汇总是会计人员不可或缺的学习资源。

通过不断学习和参考最新的理论和实践,会计人员可以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适应行业的发展和变革。

希望本文的汇总内容对会计人员有所帮助,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和进步。

国内有关会计学c刊以上的文献

国内有关会计学c刊以上的文献

国内有关会计学c刊以上的文献国内会计学C刊以上的文献众多,涉及的内容广泛。

本文将从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审计、税务、成本控制等方面,选取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进行介绍,以展示国内会计学领域的研究进展。

一、财务会计领域在财务会计领域,有一篇重要的文献是《中国上市公司财务会计准则适用研究》。

该研究通过对中国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数据进行分析,探讨了中国财务会计准则的适用情况。

研究发现,中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财务报表数据失真的问题,且财务会计准则的适用程度不高,为提高财务报告的质量和透明度提出了建议。

二、管理会计领域在管理会计领域,有一篇重要的文献是《基于绩效评价的管理会计研究》。

该研究通过对企业绩效评价指标的设计和实施进行分析,探讨了管理会计在企业绩效管理中的作用。

研究发现,合理的管理会计制度能够有效地提升企业的绩效,为企业的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三、审计领域在审计领域,有一篇重要的文献是《内部控制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

该研究通过对中国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情况和审计质量的关系进行分析,探讨了内部控制对审计质量的影响。

研究发现,良好的内部控制能够提高审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

四、税务领域在税务领域,有一篇重要的文献是《中国税收制度改革对企业经营的影响研究》。

该研究通过对中国企业税收制度改革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了税收制度改革对企业经营的影响。

研究发现,税收制度改革能够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促进企业的发展。

五、成本控制领域在成本控制领域,有一篇重要的文献是《成本控制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研究》。

该研究通过对企业成本控制方法和效果的研究,探讨了成本控制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研究发现,合理的成本控制能够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国内会计学C刊以上的文献涉及的领域广泛,包括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审计、税务、成本控制等。

这些文献的研究成果为我们深入了解和应用会计学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指导,对于推动我国会计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会计论文参考文献

会计论文参考文献

会计论文参考文献引言会计是管理和记录财务信息的一门学科,对于企业和组织的运营和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在会计研究中,参考文献的引用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可以增强论文的可信度和学术性。

本文将列举一些与会计领域相关的经典和权威的参考文献,供读者参考和借鉴。

主体1. 《会计信息质量研究》•作者:杨达文、钱俊、李胜川•出版年份:2016年这本书系统地研究了会计信息质量的背景、理论和实践问题。

作者通过对会计信息质量的相关理论和方法的研究,探讨了如何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有效性和可靠性。

同时,对会计信息质量与企业经济效益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剖析,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

2. 《财务会计原理》•作者:Jerry J. Weygandt、Paul D. Kimmel、DonaldE. Kieso•出版年份:2017年这本教材是财务会计领域的经典参考书之一,被广泛应用于大学本科课程中。

它全面介绍和解析了财务会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巧。

读者可以通过阅读此书掌握财务会计的核心知识,并理解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分析。

3. 《会计研究方法与技巧》•作者:张士根•出版年份:2019年本书针对会计研究的方法和技巧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讨论,对于从事会计专业研究的学者和研究生来说是一本重要的参考书。

作者系统地介绍了会计研究的理论框架、研究方法和技巧,以及研究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4. 《管理会计研究》•作者:王思远、杨光•出版年份:2015年本书介绍了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探讨了管理会计在企业决策中的应用。

作者在书中提供了管理会计研究的概念、方法和案例,读者可以通过学习此书来深入理解管理会计的核心思想和实践。

5. 《财务会计学》•作者:霍尔塞尔著、许智宏等译•出版年份:2018年这本教材是财务会计领域的经典教材之一,作者通过阐述财务会计的理论和实践,全面介绍了财务会计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

此书包含大量的案例和实践,有助于读者理解财务会计的实际应用。

会计专业相关文献

会计专业相关文献

会计专业相关文献会计专业是商科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涉及到财务管理、报表分析和资金运作等方面。

为了不断提升会计专业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水平,学者们进行了大量的学术研究和文献撰写。

本文将介绍几篇与会计专业相关的重要文献,探讨其对该领域的贡献和启示。

文献一:《财务会计信息质量对投资者决策的影响》这篇文献由两位作者于2014年在《会计研究》杂志上发表。

文献通过对企业财务报表中信息的质量进行研究,探讨了财务会计信息质量对投资者决策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财务会计信息质量对投资者的决策具有重要影响。

高质量的财务信息可以提高投资者的决策准确性,降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

该文献的重要性在于揭示了财务会计信息的关键作用。

它提醒了会计专业人员和企业管理者,要注重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建立信任和增强投资者的决策依据。

文献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在会计专业实践中的应用》这篇文献由一位国际会计学专家于2018年在《会计前沿》期刊上发表。

文献主要研究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在会计专业实践中的应用。

通过案例分析和调查研究,该文献总结了IFRS的应用对会计专业实践所带来的影响。

研究发现,IFRS的应用可以提高财务报告的一致性和可比性,促进国际间的财务交流和合作。

然而,文献也指出,IFRS的应用在一些复杂情况下仍存在挑战,需要进一步完善解释和指导。

该文献的重要性在于对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实践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

它提示了会计专业人员要关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最新变化,在实践中合理运用,以提高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和透明度。

文献三:《会计职业道德与职业操守问题研究》这篇文献由一位会计伦理学专家于2012年在《经济论坛》杂志上发表。

文献主要研究会计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问题。

通过调查和案例分析,该文献探讨了会计职业中存在的一些道德风险和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研究发现,会计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

一些会计师可能面临诱惑,违反道德准则。

100篇会计经典文献

100篇会计经典文献

100篇会计经典文献share with 各位会计、财务专业的同学...(P.S.读英文期刊绝对是体力活...开读前一定要吃好睡好...)这些是会计学的基础文献,是所有其他文献的参考文献~~~经典文献(The 100 articles with the highest citation index-until 1996)参考:Lawrence D. Brown, 1996, “Influential Accounting Articles, Individuals, Ph. D Granting Institutions and Faculties; A Citational Analysis”, Accounting, Organizations and Society, Vol.21, NO.7/8, P726-7281. Ball, R. and Brown, P., 1968, “An Empirical Evaluation of Accounting Income Numbers”,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Autumn, pp. 159-1781 2.Watts R.L., Zimmerman J., 1978, “Towards a Positive Theory of theDetermination of Accounting Standards”, The Accounting Review, pp. 112-1342 3.Healy P.M, 1985, “The Effect of Bonus Schemes on Accounting Decisions”,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April, 85-1073Hopwood A. G., “Towards an Organizational Perspective for the Study of Accounting and Information Systems”, Accounting, Organizations and Society (No. 1, 1978) pp. 3-144Collins, D. W., Kothari, S. P., 1989, “An Analysis of Intertemporal and Cross-Sectional Determinants of Earnings Response Coefficients”, journal of Accounting & Economics, pp. 143-1815EastonP.D, Zmijewski M.E, 1989, “Cross-Sectional Variation in the Stock Market Response to Accounting Earnings Announcements”,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117-1416Beaver, W. H., 1968, “The Information Content of Annual Earnings Announcements”,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pp. 67-927Holthausen R.W., Leftwich R.W., 1983, “The Economic Consequences of Accounting Choice: Implications of Costly Contracting and Monitoring”, journal of Accounting & Economics, August, pp77-1178Patell J.M, 1976, “Corporate Forecasts of Earnings Per Share and Stock Price Behavior: Empirical Tests.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Autumn, 246-2769Brown L.D., Griffin P.A., Hagerman R.L., Zmijewski M.E, 1987, “An Evaluation of Alternative Proxies for the Market’s Assessment of Unexpected Earnings”,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61-8710Ou J.A., Penman S.H., 1989, “Financial Statement Analysis and the Prediction of Stock Returns”,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Nov., 295-32911William H. Beaver, Roger Clarke, William F. Wright, 1979,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Unsystematic Security Returns and the Magnitude of Earnings Forecast Errors,”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17, 316-340.12Burchell S., Clubb C., Hopwood, A., Hughes J., Nahapiet J., 1980, “The Roles of Accounting in Organizations and Society”, Accounting, Organizations and Society, No.1, pp. 5-2813Atiase, R.K., 1985, “Predisclosure Information, Firm Capitalization, and Security Price Behavior Around Earnings Announcements”,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Spring, pp.21-36.14Miller P., O'Leary T., 1987, “Accounting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Governable Person”, Accounting, Organizations and Society, No. 3, pp. 235-26615O'Brien P.C., 1988, “Analysts' Forecasts As Earnings Expectations”, journal of Accounting & Economics, pp.53-8316Bernard, V. L., 1987, “Cross-Sectional Dependence and Problems in Inference in Market-Based Accounting Research”,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Spring, pp. 1-48 17Brown L.D., Griffin P.A., Hagerman R.L., Zmijewski M.E, 1987, “An Evaluation of Alternative Proxies for the Market’s Assessment of Unexpected Earnings”,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61-8718Freeman, R. N., 1987,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Accounting Earnings and Security Returns for Large and Small Firms”, journal of Accounting & Economics, pp. 195-228 19Collins, D. W. , Kothari, S. P. and Rayburn, J. D., 1987, “Firm Size and the Information Content of Prices with Respect to Earnings”, journal of Accounting & Economics, pp. 111-13820Beaver, W. H., Lambert, R. A. and Morse, D., 1980, “The Information Content of Security Prices, Journal of Accounting & Economics”, March, pp. 3-2821Foster G., 1977, “Quarterly Accounting Data: Time-Series Properties and predictive-Ability Results”, The Accounting Review, pp. 201-23222Christie A.A., 1987, “On Cross-Sectional Analysis in Accounting Research”, journal of Accounting & Economics, December, pp. 231-25823Loft A., 1986, “Towards a Critica1 Understanding of Accounting: The Case of Cost Accounting in theU.K.”, 1914-1925, Accounting, Organizations and Society, No.2, pp.137-17024GonedesN.J., Dopuch N., 1974, “Capital Market Equilibrium, Information Production, and Selecting Accounting Techniques: Theoretical Framework and Review of Empirical Work”, journal of Accounting, 48-12925Bowen, R. M. , Noreen, E. W. and Lacey, J. M., 1981, “Determinants of the Corporate Decision to Capitalize Interest”, Journal of Accounting & Economics, August, pp151-17926Hagerman R.L, Zmijewski M.E, 1979, “Some Economic Determinants of Accounting Policy Choice”,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August, 141-16127Burchell S., Clubb, C. and Hopwood, A. G., 1985, “Accounting in its Socia1 Context: Towards a History of Value Added in theUnited Kingdom”, Accounting, Organizations and Society, No. 4, pp.381-41428Leftwich R.W, 1981, “Evidence of the Impact of Mandatory Changes in Accounting Principles on Corporate Loan Agreements”,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3-36 29Bernard, V. L. and Thomas, J . K., 1989, “Post-Earnings Announcement Drift: Delayed Price Response or Risk Premium?”,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pp. 1-36 30WattsR.L., Zimmerman J.L., 1979, “The Demand for and Supply of Accounting Theories: The Market for Excuses”, The Accounting Review, April, pp. 273-30531Armstrong J.P., 1987, “the rise of Accounting Controls in British CapitalistEnterprises”, Accounting, Organizations and Society, May, pp. 415-43632Beaver, W. H. , Lambert, R. A. and Ryan, S. G., 1987, “The Information Content of Security Prices: A Second Look”, journal of Accounting & Economics, July, pp. 139-157 33Chambers, A. E., Penman, S.H, 1984, “Timeliness of Reporting and the Stock Price Reaction to Earnings Announcements”,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Spring, pp. 21-4734Collins D.W., Rozeff M.S., Dhaliwal D.S., 1981, “The Economic Determinants of the Market Reaction to Proposed Mandatory Accounting Changes in the Oil and Gas Industry: A Cross-Sectional Analysis”,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37-71 35Holthausen R.W., 1981, “Evidence on the Effect of Bond Covenants and Management Compensation Contracts on the Choice of Accounting Techniques: The Case of the Depreciation Switch-Back”, journal of Accounting & Economics, March, pp. 73-10936ZmijewskiM.E., Hagerman R.L., 1981, “An Income Strategy Approach to the Positive Theory of Accounting Standard Settings/Choice”,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129-14937Lev B., Ohlson J.A, 1982, “Market-Based Empirical Research in Accounting: A Review, Interpretation, and Extension”,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249-32238Ou J. and Penman S.H., 1989, “Financial Statement Analysis and the Prediction of Stock Returns”,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Nov., 295-32939Bruns Jr. W.J, Waterhouse, J., 1975, “Budgetary Control and Organization Structure”,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Autumn, pp. 177-20340Tinker A.M., Merino B.D., Neimark M., 1982, “The Normative Origins of Positive Theories: Ideology and Accounting Thought, Accounting, Organizations and Society”, No. 2, pp. 167-20041Foster, G., 1980, “Accounting Policy Decisions and Capital Market Research”, journal of Accounting & Economics March, pp. 29-6242Gibbins M., 1984, “Propositions About the Psychology of Professional Judgement in Public Accounting”,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Spring, pp. 103-12543Hopwood A.G, 1983, “On Trying to Study Accounting in the Contexts in which it Operates”, Accounting, Organizations and Society, No. 2/3, pp. 287-30544Abdolmohammadi M.J., Wright A., 1987, “An Examination of the Effects of Experience and Task Complexity on Audit Judgments”, The Accounting Review, pp. 1-1345Berry, A. J., Capps, T., Cooper, D.,Ferguson, P., Hopper, T. and Lowe, E. A., 1985, “Management Control in an Area of the NCB: Rationales of Accounting Practices in a Public Enterprise”, Accounting, Organizations and Society, No.1, pp.3-2846Hoskin, K.W., Macve R.H, 1986, “Accounting and the Examination: A Genealogy of Disciplinary Power”, Accounting, Organizations and Society, No. 2, pp. 105-13647Kaplan R.S, 1984, “The Evolution of Management Accounting”, The Accounting Review, 390-34148Libby R., 1985, “Availability and the Generation of Hypotheses in Analytica1 Review”,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Autumn, pp. 648-66749Wilson G.P., 1987, “The Incremental Information Content of the Accrual and FundsComponents of Earnings After Controlling for Earnings”, the Accounting Review, 293-32250Foster, G., Olsen, C., Shevlin T., 1984, “Earnings Releases, Anomalies, and the Behavior of Security Returns”, The Accounting Review, October, pp.574-60351Lipe R.C., 1986, “The Information Contained in the Components of Earnings”,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pp. 37-6852Rayburn J., 1986, “The Association of Operating Cash Flows and Accruals With Security Returns”,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112-13753Ball, R. and Foster, G., 1982, “Corporate Financial Reporting: A Methodological Review of Empirical Research”,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pp. 161-23454Demski J.S, Feltham G.A, 1978, “Economic Incentives in Budgetary Control Systems”, The Accounting Review, 336-35955Cooper D.J, Sherer M.J, 1984, “The Value of Corporate Accounting Reports: Arguments for a Political Economy of Accounting”, Accounting, Organizations and Society, No.3, 207-23256Arrington, C. E., Francis J.R., 1989, “Letting the Chat Out of the Bag: Deconstruction privilege and Accounting Research”, Accounting Organization and Society, March, pp. 1-2857Fried, D., Givoly, D., 1982, “Financial Analysts' Forecasts of Earnings: A Better Surrogate for Market Expectations”, journal of Accounting & Economics, October, pp. 85-10758Waterhouse J. H., Tiessen P., 1978, “A Contingency Framework for Management Accounting Systems Research”, Accounting, Organizations and Society, No.3, pp.65-76 59Ashton, R .H., 1974, “Experimental Study of Internal Control Judgment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1974, pp. 143-15760Collins D. W., Dent, W. T., 1979, “The Proposed Elimination of Full Cost Accounting in the Extractive Petroleum Industry: An Empirical Assessment of the Market Consequences”, journal of Accounting & Economics, March, pp. 3-4461Watts R.L., Leftwich, R. W., 1977, “The Time Series of Annual Accounting Earnings,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Autumn, pp. 253-27162Otley D.T, 1980, “The Contingency Theory of Management Accounting: Achievement and Prognosis”, Accounting, Organizations, and Society, NO. 4, 413-428 63Hayes D.C, 1977, “The Contingency Theory of Managerial Accounting”, The Accounting Review, January, 22-3964Beaver, W. H. ,Griffin, P. A. and Landsman, W. R., 1982, “The Incremental Information Content of Replacement Cost Earnings”, Journal of Accounting & Economics, July, pp. 15-3965Libby R., Lewis B.L., 1977, “Huma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Research in Accounting: The State of the Art”, Accounting, Organizations and Society, No.3, pp. 245-26866Schipper W., Thompson R., 1983, “The Impact Mergers-Related Regulations on the Shareholders of Acquiring Firms”,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184-22167Antle, R., Smith, A., 1986,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Relativ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Corporate Executives”,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spring, pp.1-39. 68GonedesN.J., Dopuch N., Penman S.H., 1976, “Disclosure Rules,Information-Production, and Capital Market Equilibrium: The Case of Forecast Disclosure Rules”,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89-13769Ashton, A. H. and Ashton, R. H., 1998, “Sequential Belief Revision in Auditing”, The Accounting Review, October, pp. 623-64170Larcker D.F, 1983,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Performance Plan Adoption and Corporate Capital Investment”,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3-3071McNichols M., Wilson G.P., 1988, “Evidence of Earnings Management from the Provision for Bad Debts”,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pp.1-3172Tomkins C., Groves R., 1983, “The Everyday Accountant and Researching His Reality”, Accounting, Organizations and Society, No 4, pp361-37473Dye R.A, 1985, “Disclosure of Nonproprietary Information”,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123-14574Biddle, G. C. and Lindahl F. W., 1982, “Stock Price Reactions to LIFO Adoptions: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Excess Returns and LIFO T ax Savings”,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1982, pp. 551-58875Joyce E.J., 1976, “Expert Judgment in Audit Program Planning”,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pp. 29-6076Kaplan R.S, 1983, “Measuring Manufacturing Performance: A New Challenge for Managerial Accounting Research”, The Accounting Review, 686-70577Ball R., 1972, “Changes in Accounting Techniques and Stock Prices”,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Supplement, pp. 1-3878Ricks W.E, 1982, “The Market’s Response to the 1974 LIFO Adoptions”,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367-38779Albrecht, W. S., Lookabill L. L., McKeown, J.C., 1977, “The Time-Series Properties of Annual Earnings”,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Autumn, pp. 226-24480DeAngelo L.E, 1981, “Auditor Size and Audit Quality”,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183-19981Merchant K.A., 1981, “The Design of the Corporate Budgeting System: Influences on Managerial Behavioral and Performance”, The Accounting Review, October, pp. 813-82982Penman S.H, 1980, “An Empirical Investment of the Voluntary Disclosure of Corporate Earnings Forecasts of Earnings”,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132-160 83Simunic D., 1980, “The Pricing of Audit Services: Theory and Evidence”,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161-19084Waller W. S., Felix Jr. W.L., 1984, “The Auditor and Learning from Experience: Some Conjectures”, Accounting, Organizations and Society, No. 3, pp. 383-40885Dyckman T.R, Smith A.J, 1979, “Financial Accounting and Reporting by Oil and Gas Producing Companies: A Study of Information Effects”,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45-7586Holthausen R.W., Verrecchia R.E., 1988, “The Effect of Sequential Information Releases on the Variance of Price Changes in an Intertemporal Multi-Asset Market”,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Spring, pp.82-10687Hopwood A. G., 1978, “Towards an Organizational Perspective for the Study of Accounting and Information Systems”, Accounting, Organizations and Society, No. 1,pp. 3-1488Leftwich R.W, 1983, “Accounting Information in Private Markets: Evidence from Private Lending Agreements”. The Accounting Review, 23-4289Otley D.T, 1978, “Budget Use and Managerial Performance”,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Spring, 122-14990Griffin, 1977, “The time-series Behavior of Quarterly Earnings: Preliminary Evidence”,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spring, 71-8391Brownell P., 1982, “The Role of Accounting Data in Performance Evaluation, Budgetary Participation, and Organizational Effectiveness”,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Spring, pp. 12-2792Dhaliwal D.S, Salamon G.L, Smith E.D, 1982, “The effect of Owner Vs Management Control on the Choice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41-5393Hopwood A.G., 1972, “An Empirical Study of the Role of Accounting Data in Performance Evaluation”,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pp. 156-18294Foster, G., 1981, “Intra-Industry Information Transfers Associated with Earnings Releases”, journal of Accounting & Economics, December, pp. 201-23295Chua, W. F., 1986, “Radical Developments in Accounting Thought”, The Accounting Review, October, pp601-63296Hughes P.J., 1986, “Signalling by Direct Disclosure Under Asymmetric Information”, journal of Accounting & Economics, June, pp. 119-14297Kinney W.R. Jr., 1986, “Audit Technology and Preference for Auditing Standards”,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73-8998Titman S., Trueman B., 1986, “Information Quality and the Valuation of New Issues”, journal of Accounting& Economics, pp. 159-17299Wilson G.P., 1986, “The Relative Information Content of Accruals and Cash Flows: Combined Evidence at the Announcement and Annual Report Release Date”,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165-203。

会计论文参考文献

会计论文参考文献

会计论文参考文献会计论文参考文献范例参考文献是为撰写论著而引用的有关图书资料,是学术专著、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一篇完整的论文,参考文献的著录是不可缺少的,为大家整理了会计论文参考文献,欢迎借鉴!会计论文参考文献1[1]陈丽蓉,牛艺琳.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对审计意见影响的实证研究[J].财会月刊,2010(20):67-70.[2]董卉娜,朱志雄.审计委员会特征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的影响[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01):114-124.[3]林炳华,吴迪.试论我国国有控股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09:109-112.[4]方红星,刘丹.内部控制质量与审计师变更--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3(02):16-24.[5]韩道琴,袁晓宇.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制度国际比较及启示[J].税务与经济,2011(02):60-66.[6]李补喜,王平心.审计委员会的设立与公司治理--基于审计收费的实证研究[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7(01):87-95.[7]悦慧萍.审计委员会设立对盈余管理的影响[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8(03):28-32.[8]彭有桂,杨青.独立董事与审计委员会执行效果研究--来自财务重述的证据[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6(12):82-85.[9]刘焱,姚海鑫.高管权力、审计委员会专业性与内部控制缺陷[J].南开管理评论,2014(02):4-12.[10]苏金香.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现状分析[J].新会计,2014,01:9-11.[11]宋文阁,荣华旭.董事会特征与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2(05):64-68.[12]王艺霖,刘玉廷,王爱群.影响上市公司内控缺陷披露的因素及对策研究[J].经济纵横,2014(04):91-94.[13]唐跃军.审计委员会治理与审计意见[J].金融研究,2008(01):148-162.[14]侯增辉,朱颐和.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问题及分析--以深市133家上市公司为例[J].会计之友,2014(;08;):46-48.[15]刘彬.审计委员会特征对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研究--基于投资者保护视角[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4(01):39-47.[16]刘亚莉,马晓燕,胡志颖.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的披露:基于治理特征的研究[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1(03):35-43.会计论文参考文献2[1]张俊瑞,赵进文,张建.高级管理层激励与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相关性的实证分析[J].会计研宂.2003(9):29-34.[2]谢德仁,陈运森.业绩型股权激励、行权业绩条件与股东财富增长[J].金融研究.2010(12):99-114.[3]杜胜利,翟艳玲.总经理年度报酬决定因素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05(9):14-20.[4]卢锐,魏明海.薪酬制定的管理层权力理论进展[J].经济管理.2008(1):90-93.[5]权小锋,吴世农,文芳.管理层权力、私有收益与薪酬操纵[J].经济研究.2010(11):72_87.[6]吕长江,赵宇恒.国有企业管理者激励效应研宄一一基于管理者权利的解释[J].管理世界.2008(11):99-109.[7]赵息,李粮.国有企业高管薪酬结构对费用粘性的影响研宄[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2(4):114-119.[8]陈修德,梁彤缨.管理层激励约束与企业效率[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13-16.[9]李增泉.激励机制与企业绩效:一项基于上市公司的'实证研宂[J].会计研宄.2000(1):24-30.[10]魏刚.高级管理者激励与上市公司经营绩效[J].经济研宂.2000(3):32-64.[11]杜兴强,王丽华.高层管理当局薪酬与上市公司业绩的相关性实证研宄[J].会计研究.2007(1):58-65.[13]卢锐.管理层权力、薪酬与业绩敏感性分析一一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当代财经.2008(7): 107-112.[13]步丹璐,张晨宇.产权性质、风险业绩和薪酬粘性[J].中国会计评论.2012,10(3):326-346.会计论文参考文献3[1]于海云.注册会计师同时提供非审计服务并不影响审计质量[J].财会月刊,2006.07:56[2]白洁.上市公司高管特征与股权激励对企业绩效的交互影响研究[J].财会通讯.2013.10:53-55[3]刘绍娓,陈超凡.高管薪酬与公司绩效相关性研究--基于中国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分析[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0.[4]李晶晶.非审计服务在我国发展的必然性及对策[J].商业会计,2007.2:34-35[5]刘耀,张宏程.中小会计师事务所拓展非审计业务探析[J].财会通讯.2009.3:35-37[6]杨艳艳.非审计服务对资本市场影响的实证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7]杨扬.企业家能力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D].苏州大学,2012.[8]李江涛,梁耀辉.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与非审计服务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J].财会月刊,2011.08:78-81[9]张伟.审计收费的实证研究[D].上海:华东交通大学,2007.[10]张俊瑞,赵进文,张建.高级管理层激励与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相关性的实证分析[J].会计研究2003(9):29-34[11]陈丽蓉,李红.基于委托代理视角的非审计服务与审计独立性--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J].当代财经,2008.06[12]Murphy.K. Corporate performance and managerial remuneration: An empirical analysis.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1985.会计论文参考文献4[1]蔡庆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计实证研究的经典文献作者:张长城等来源:《财会通讯》2007年第07期编者按:现代会计科学理论发展的重要途径是不断创新会计研究方法。

实证会计研究方法于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兴起,源自以Ball、Brown、Beaver、Jensen、Watts和Zimmerman等为代表一批年青学者,将弗里德曼所创实证经济学的研究范式引入到会计理论研究领域,并相继在《会计研究杂志》、《会计评论》等权威会计专业期刊上发表了一系列有建树的实证会计理论文献,从而标志着实证会计研究范式的兴起与实证会计理论的形成。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会计学者开始运用实证会计研究方法从事会计理论研究,经过近十多年的努力,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但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研究成果而言还存在很大差距。

为了借鉴和学习西方会计研究方法,本刊特约请组织有关学者,对20世纪60~70年代在美国权威会计专业期刊上公开发表并为学界所公认的主要经典实施会计理论研究文献进行了编译,自本期始于以连载,希望为读者了解早期西方实施会计理论研究的发展线索与演进逻辑提供帮助,也籍以为推进我国会计理论的发展作力所能及的贡献。

雷·鲍尔(Ray Ball)和菲利普·布朗(Philip Brown)的《会计收益数据的经验评价》(An Empirical Evaluation of AccountingIncome Numbers,以下简称《评价》),被公认为首次运用实证研究方法对会计问题进行研究的经典文献。

该文献由于首次运用实证研究方法对会计收益数据的信息含量进行了检验,开创了会计研究领域的新方向,提供了研究会计问题的新方法,因而第一个获得美国会计学会颁发的“对会计研究有开创性和重要影响奖。

一、作者简况及文献诞生的背景鲍尔于1965年在澳大利亚的新南威尔士大学获得学士学位,1968年获得芝加哥大学的MBA学位,1972年在芝加哥大学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

鲍尔现为芝加哥大学商业研究生院的会计教授。

鲍尔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财务报告和披露、盈余和股票价格、跨国会计和财务、市场有效性和市场经济机构等方面。

他曾于1986年-2000年担任《会计与经济学杂志》的编辑,从2000年至今担任《会计研究杂志》的编辑。

布朗也在澳大利亚的新南威尔士大学获得学士学位,在芝加哥大学获得MBA学位和经济学博士学位。

布朗现为澳大利亚的新南威尔士大学会计、银行和财务学院的会计和财务教授。

布朗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会计管制、公司治理、披露政策和实务、证券市场对信息的反映和市场的微观结构等方面。

除了学术研究以外,布朗还积极参加社会活动,他曾担任公司市场咨询委员会成员、《澳大利亚会计评论》管理委员会委员、《算盘》和《会计和商业研究》等期刊的编委会成员。

20世纪60年代之前的会计研究主要采用的是特定的会计分析模式,鲍尔和布朗认为这种研究方法得出的结论虽然经过严格推理,但都是一些没有证据或没有经过证实的主张或断言。

这种分析模式忽视了会计理论和会计实践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的一面。

由于缺乏经验验证,用会计分析模式来定义的收益数据引起了会计学家的广泛争论。

另外,在20世纪60年代,资本市场有效性假设和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出现引起了会计学者的重视。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鲍尔和布朗将实证研究方法引入到会计研究领域。

《评价》一文发表于芝加哥大学主办的《会计研究杂志》1968年的秋季号。

该杂志创刊于1963年,主要刊载使用分析研究、经验研究、实验研究和实地研究等原创性会计领域论文。

《会计研究杂志》因其较早刊登经验研究论文、重视研究方法的创新性和具有有影响的编辑团队而著称。

二、《评价》的基本结构《评价》一文包括引言、经验检验、数据、研究结果和结论五个部分。

该文献的逻辑结构见图1。

论文的引言部分主要描述当时对会计收益数据有用性的争论,作者认为争论的原因在于没有经验数据的支撑,认为可以从会计收益数据发布前后的股价走势来判断会计收益数据的有用性。

论文的第二部分“经验检验”和第三部分“数据”主要包括所使用的模型(理论依据)、变量、样本和数据的选择标准、数据来源(保证数据的权威性)和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论文第四部分“研究结果”包括假设、对假设的检验结果、检验结果的显著性、对结果的解释和研究设计本身的局限性。

论文的最后部分“结论”对全文进行了总结,认为会计收益数据是有用的信息,但是由于有其他竞争性的信息来源,会计收益数据的信息含量受到了影响,最后作者还提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和对研究方法进行改进的思路。

该文献的基本结构由于其具有科学性、明晰性和实用性,已为运用经验研究方法研究会计问题的会计研究者广为采用,目前已成为经验研究论文结构的主要范式。

三、《评价》的主要内容(一)选题的热点性在该文献的引言部分,作者从“会计收益是否有用”这一争论焦点出发对在此之前的会计理论进行了批判。

作者认为,当时的会计理论之所以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框架,主要在于当时的会计研究方法存在缺陷:缺乏可穷尽性(不能包含所有相关的有证据支持的假设)、解释能力差和不能判断相关的竞争性假设。

为了适应当时经济环境变化的需要,出现了许多新的会计实务,如合并、租赁、并购、研发费用、物价波动、税收等。

由于这些会计实务缺乏统一的会计理论指导,因而在这些新的会计实务中出现了不一致的现象,这必然降低了“净收益”的可比性,从而降低了其有用性。

有会计学家认为,净收益数据仅是一系列程序运用到一系列事件后得到的结果,是不同质部分的累计,因此,净收益数据本质上不能被定义。

作者认为,在没有进行经验检验的基础上根据会计分析模式得出由于会计收益缺乏实质内涵的结论是不妥的。

随后鲍尔和布朗综合了相关因素,确定用净收益数字的内容以及发布时间两项内容来共同验证会计收益数据的有用性。

(二)变量设计的巧妙性确定了研究的主题,作者在众多会计收益数据中选择最有代表性和在计量模型上最能表述会计收益数据的信息含量。

考虑到股东对净收益数据和每股盈余较为关注,作者选择了这两个变量作为会计收益数据。

在确定会计收益数据的信息含量时,借鉴了资本市场有效性假说和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文章首先引入资本市场有效性假说。

资本市场有效性假说。

是指在资本市场上总会有一些投资者愿意付出一定的时间和金钱来收集和分析有关信息以作出更优的投资决策,这些投资者比其他投资者有信息优势,在资本市场上的操作会让这些信息迅速反映在资本资产的价格中。

当有大量的这种投资者时,资本市场会常迅速地调整资本资产的价格,使这些投资者不能获取更多的非正常报酬。

需要注意的是,资本市场有效并不意味着资本资产的价格包含了所有信息,因为资本资产价格的调整过程受相当多因素的影响,是复杂的。

不过,资本市场有效意味着资本资产的价格不存在序列相关性,即价格是随机波动,证券价格变化的唯一原因是出现了相关的、非预期事项,而非预期事项是随机发生的。

因而,这时可以认为资本市场总体是有效且无偏的。

根据上述理论,作者提出可观测的股票价格波动与信息发布--之间的联系,可以证明会计收益所反映信息是有用的,因而将会计收益同股票价格联系起来进行研究。

对会计收益与股票价格之间关系进行研究的关键是要区分对于特定公司证券价格有影响的特定信息和对所有公司证券价格有影响的系统信息。

作者构建了市场预期收益的两个选择模型来考察市场对会计收益数据是如何反应的。

鲍尔和布朗把影响公司盈余的因素分离为系统因素和特定因素。

系统因素影响所有的公司,这样某公司上一年的盈余和其他公司上一年的盈余,可以通过这种特定方式进行联系。

如果这种联系是稳定的,可以将这种稳定的联系用固定的函数形式表现出来,此时可以根据其他公司的收益得到某一公司当年收益的条件期望。

这样,未预期盈余变动可以通过计算实际收益的变动与条件期望变动的差异得到估计,他们将这个差值定义为当前收益所传递的信息含量。

同时作者假定:由企业财务及其他政策改变所导致的盈余变化,在第一次估计前已经被收益的平均变化所反应,即宏观经济和政策改变同时影响企业收益,可以将其进行联合估计。

对未预期盈余的估计,作者首先采用最小二乘法(OLS)求出每个样本公司每年的盈余变化和其他所有公司盈余平均变化(市场盈余变化)的线型回归系数和截距项。

再将市场盈余平均变化作为自变量代人上述过程得到的回归模型,计算出盈余变化的预期值。

最后未预期盈余变化值(预测残差)即为盈余变化的实际值减去盈余变化的预期值。

从未预期盈余变化的估计中可以发现作者是剔除了市场效应的,即不考虑系统因素仅考虑特定因素。

同样,影响公司股价或股票报酬的因素也有系统因素和特定因素。

作者首先运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分离系统因素和非系统因素,使用与计算未预期盈余变动相同的方法计算出预期证券报酬率和实际报酬率的偏离程度。

再计算出所有样本公司的股票收益率的残差(异常报酬率)。

由于市场是有效的,公司股票价格会对新信息迅速进行有效的调整,那么就可以用残差表明新信息对公司股票报酬率的影响。

为了对统计有效性进行检验,鲍尔和布朗采用了一个替代模型——幼稚模型。

在该模型中预期盈余的替代变量是上年的实际盈余,则未预期盈余变动就是当年盈余与上年盈余的差额(盈余变动)。

幼稚模型没有剔除市场效果,仅检验了每股盈余指标。

(三)方法的创新性列会计收益与股票价格之间关系的研究,作者采用的是事项法,事项为盈余公告。

采用的事项窗是第t年和第t+1年的前半年,采用的估计窗截止到第t-1年,由于当时无法取得日数据,因而选择的事项日是第t年的盈余公告月。

文章用于计算有关的系数以避免估计误差所选用的估计窗是1946年~1956年的11个财务年度。

选择的事项窗是1957年~1966年的9个财务年度。

事项法的应用选择事项目非常关键,考虑到《华尔街日报》登载年度盈利预测、初步报告和完整年度报告等三种类型的年度报告,另外由于初步报告中的净利润和每股盈余与随后发布的正式报告中的数据相同,而且初步报告中的这两个数据比预测盈利报告中的数据更准确,因此作者选择的事项日为公司将初步报告登载于《华尔街日报》的日期。

(四)样本的可比性和数据的可靠性作者在选择样本时考虑了以下因素:1946年~1966年盈利数据在Compustat数据库中可以获取;财务年度结束于12月31日;可以在CRSP数据库获得至少100个月的股票价格数据;《华尔街日报》年报公告日可以获得。

作者之所以按照上述标准选择样本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结论的普遍性。

样本选择之后,接着就是数据的选择,根据研究模型的设计,该文献使用了收益报告的内容、报告的日期、报告期附近的证券价格变动等数据。

收益数据来源于标准普尔Compustat数据库的1946年~1966年的数据。

通过计算单个公司收益率变化和市场指数收益率变化之间相关系数,作者发现处于中位数的公司的收益率变化的25%可以被市场指数的变化所解释,而且最高的解释程度为5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