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宗瑶族传统习俗“度戒”初探

合集下载

瑶族的习俗

瑶族的习俗

瑶族的习俗瑶族的习俗瑶族的习俗(一):瑶族的风俗习惯瑶族居民的主食以玉米、大米、红薯等为主。

日常菜肴有黄豆、饭豆、南瓜、辣椒和家禽家畜等·广西金秀大瑶山瑶族利用“鸟盆”捕捉候鸟,腌制为酢,是款待贵客的美味佳肴。

桂北地区的一部分瑶族盛行“打油茶”,即以油炒茶叶煎汤,佐以生姜、辣椒、食盐调味,趁势冲泡炒米、炒豆、米花之类同饮,具有特殊的风味。

瑶族住房有竹舍、木屋、茅房和小部分泥墙瓦屋。

房屋一般是一栋三间,中为厅堂,两侧房前部为炉灶或火塘,后部为卧室,屋前屋后,分设洗澡棚或猪牛栏。

瑶族的风俗习惯瑶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主要分布在中国南方几个省区的山区,是中国南方一个比较典型的山地民族。

他们以务农为主,实行轮耕,兼营狩猎、捕捞与采集,手工业较发达;聚居区出产优质红米和药材。

过去,瑶族常在米粥或米饭里加玉米、小米、红薯、木薯、芋头、豆角等。

有时也用"煨"或"烤"的方法来加工食品,如煨红薯等各种薯类,煨苦竹笋、烤嫩玉米、烤粑粑等。

居住山区的瑶族,有冷食习惯,食品的制作,都思考便于携带和储存,故主食、副食兼备的粽粑、竹筒饭都是他们喜爱制作的食品。

劳动时瑶族均就地野餐,大家凑在一块,拿出带来的菜肴共同食用,而主食却各自食用自我所携带的食品。

常吃的蔬菜有各种瓜类、豆类、青菜、萝卜、辣椒,还有竹笋、香菇、木耳、蕨菜、香椿、黄花等。

瑶族地区还盛产各种水果。

蔬菜常要制成干菜或腌菜。

云南的一些瑶族喜欢将蔬菜做得十分清淡,基本上是加盐白水煮食。

有的直接用白水煮过之后,蘸用盐和辣椒配制的蘸水,以持续各种不一样蔬菜的原味;肉类也常要加工成腊肉。

广西的瑶族烹调肉类一般用干炒、水煮,放盐调味,用佐料的较少;而肉类则要做成味道十分浓郁的菜肴,鲜肉或腊肉,先炸烤焦黄,然后再煮。

瑶族人喜爱吃腌制食品。

“鸟酢”,是瑶族独具风味的著名食品,用鸟肉腌制而成。

将捕获的鸟去毛洗净、晾干,拌以米粉及食盐,放入一个小口瓦坛内,用芭蕉叶封住坛口,数日后即可取食。

瑶族的风俗习惯

瑶族的风俗习惯

瑶族的风俗习惯介绍瑶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广西、湖南、贵州和云南等地。

他们有着独特而丰富的文化和风俗习惯,这些习俗代代相传,成为瑶族民众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

本文将介绍瑶族的一些主要风俗习惯。

服饰与婚俗瑶族的服饰在颜色与样式上非常独特。

男性一般着装为短衣和乌裙,而女性则穿着彩色的长袍和裙子,头上戴着花环或发簪。

婚礼是瑶族人生中重要的仪式,瑶族人认为结婚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

在婚礼上,新郎新娘及其亲友们会穿上传统的婚礼服饰,进行传统的婚俗仪式,如拜堂、献茶和拜祖先等。

祭祀和宗教信仰瑶族人有着丰富的宗教信仰,主要信仰瑶山神和红帽神等。

他们会定期举行祭祀仪式,以祈求神灵的保佑和帮助。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瑶族的黄粱大祭。

在这个祭祀仪式中,瑶族人会用黄粱米、猪肉和酒等物品,向神明献祭并祈求丰收和幸福。

舞蹈与音乐瑶族人喜欢跳舞和音乐表演,他们在庆祝节日、婚礼和其他重要场合都会进行舞蹈和音乐表演。

瑶族舞蹈以其独特的舞姿和节奏感而闻名,常常表达着对大自然的颂扬和感激之情。

瑶族音乐多以民族乐器如三弦和锣鼓等为伴奏,音乐旋律悠扬动听,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

茶文化瑶族人喜欢饮茶,茶文化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瑶族有自己的茶叶制作技艺,他们以手工采摘的鲜叶晒干,然后进行发酵和炒制,制成独特的瑶族茶。

在瑶族人的家庭和社交聚会中,茶常常被用作款待客人的象征,也是社交交流的重要方式之一。

传统节日与庆典瑶族人有着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和庆典。

其中最有名的是瑶族新年,也被称为花山节。

在这个节日里,瑶族人会打扮得漂亮并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如舞狮、赛马和花车游行等。

此外,瑶族人还有其他庆祝丰收和祈福的节日,如龙船节和鼓舞节等。

瑶族的婚姻制度瑶族有着独特的婚姻制度,一夫多妻在瑶族社会中是被允许的。

此外,瑶族人也有着严格的婚姻规范和仪式,婚姻问题往往需要家族和长辈的介入与决策。

瑶族人认为婚姻是两个家族之间的联姻,因此在婚姻中也有着注重家族间关系和亲戚关系的传统。

瑶族的特点和风俗

瑶族的特点和风俗

瑶族的特点和风俗
瑶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广西、湖南、贵州、云南等地。

以下是瑶族的一些特点和风俗:
1.语言和文字:瑶族有自己独特的语言,主要分为北瑶语和
南瑶语两个方言群体。

而瑶族目前没有统一的文字,一些地区使用中文,一些地区采用拉丁字母拼写瑶语。

2.家族制度:瑶族有较为严格的家族制度和亲属关系,崇尚
家族的团结和互助。

家族是瑶族社会的基本单位,对于婚姻、继承和社会关系有重要影响。

3.丰富的传统文化:瑶族拥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包括音乐、
舞蹈、织锦、刺绣等艺术形式。

瑶族以其多彩的服饰、精湛的民间艺术和独特的音乐舞蹈而闻名。

4.瑶家大院:瑶族传统的居住形式是瑶家大院,即多户人家
共同居住在一个院落中,共同劳动和共享资源。

这种居住形式体现了互助、合作和社区精神。

5.婚姻习俗:瑶族的婚姻习俗有其独特之处。

例如,妇女在
结婚时需要经过酒仪,新郎会提前准备好帮助新娘完成各种劳动和家务的工具,以示对新娘的尊重和照顾。

6.瑶族节日:瑶族有丰富多样的传统节日,如吃新节、哨山
节、黄秧节等。

这些节日通常伴有盛大的仪式、祭祀和舞蹈,人们穿着传统服饰,举行各种祭祀活动以感谢神灵的保佑和祈求好运。

以上是瑶族的一些特点和风俗,它们展示了瑶族丰富的文化传统和社会生活方式。

虽然在不同的地区和社群中可能会有一些差异,但这些特点共同构成了瑶族独特的民族特色。

瑶族的节日风俗

瑶族的节日风俗

瑶族的节日风俗瑶族是中国一支古老的民族,有着其特色的节日风俗。

下面由店铺给大家整理了瑶族的节日风俗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瑶族的节日风俗讨念拜讨念拜,意译是月半所过的节,每年农历三月十五至十七日举行。

这三天,瑶家山寨欢腾得象点燃的鞭炮。

那些泡在清泉绿涧里长起来的姑娘,本是水色如玉,苗条多姿。

这几天打扮得娇气滴流,一个个身穿绣花衬衫,腰系多种图案的挑花筒裙,戴着银项链和镀金耳环,微笑着遮在花绸伞下。

小伙子们,头裹方格巾帻,穿着具有民族特色的挂裤,虎身大眼,结实健壮,逗人喜爱。

连老大爷、老大妈也换上节日的盛装,四面八方,熙熙攘攘汇聚在水洞坪墟场,欢度传统佳节。

讨寮皈节讨寮皈节,意译是逃脱凶恶的菩萨。

此节分两段,第一次是农历七月初二在茅勒举行,这一带的瑶民要过了这个节日,才吃黄瓜和白瓜。

传说宋朝末年,当地瑶民的祖先在江西吉安田卢地带,遭到当地赵、鲁二督统镇压。

七月初二,有些孕妇逃到鹅颈大丘的黄瓜和白瓜丛中,哀求饶命,才幸免于死。

因而起誓:永传后代,要越过七月初二,才能吃黄瓜和白瓜,违者子孙不昌。

第二次是农历七月初八至初十,在小沙江举行,传说清朝雍正元年(1723),当地一豪绅追赶麻洞瑶族四姓六姐妹而引起反抗,豪绅却谎报瑶民谋反,请求清兵镇压。

瑶民先后在今大沙江和小沙江奋战后退至麻塘山居险而守清兵只好议和。

当时瑶民把战地称作大杀光和小杀光,以后为求民族团结,才改名大沙江、小沙江。

如今节日里,瑶民都盛装,到集会地点尽情欢乐,周围汉人,也参与同乐,人们赶集聚会,青年男女赛歌对舞、谈情说爱,充满喜庆气氛。

瑶族的节日比较多,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阳节、干巴节、新米节、目莲节等,盘王节(又叫达努节或瑶年)是最大的节日。

瑶族人民喜爱唱歌,每逢节日或喜庆,都要唱起嘹亮动人的歌谣。

成人礼度戒度戒是瑶族男人的成人仪式,是瑶族特有一种习俗,是瑶族男人成长程中不可少的神圣一课,比娶新嫁女还要隆重。

瑶族不认为18岁是成人的年龄,在他们看来年龄无论大小,只要度戒过关,就是男子汉,就得到了神灵的保护,得到了社会的承认,可以担任全寨的公职,获得男性人生的社会价值。

瑶族的风俗习惯

瑶族的风俗习惯

瑶族的风俗习惯篇一:瑶族风俗习惯瑶族风俗习惯服饰据有关瑶族服饰研究专家统计,瑶族服饰款式有百余种,各支系各地方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男子穿对襟或右衽、铜扣上衣,或圆领花边丫形上衣,腰扎腰带,下身穿宽脚长裤,扎绑腿。

妇女一般穿圆领花边对襟或右衽长衣,下穿挑花长裤或百褶长裙,扎绣花腰带或围裙,也缠绑腿。

无论男女,服饰一般都喜欢用青布制作,喜欢用红、蓝、黄、绿、白、紫等色彩点缀。

此外,瑶族男女都习惯使用绣花青布头巾或红布头巾包头。

白头帕瑶族无论男女,都是通过帽子和头帕表示自己所处的生活阶段。

河口县瑶山的瑶族姑娘一到十五六岁,便改花帽为包头帕。

包头帕就意味着可以寻偶。

男子在幼年时亦戴花帽,到十五六岁后同样取下花帽改包头帕。

在金平区平安寨等地的尤勉支瑶族,俗称红头摇,因婚后包红头帕而得名。

瑶族发式瑶族男女,喜蓄长发,古籍就有男女蓄发,盘结头顶,名为“椎髻”的记载。

但也有相当一部分过山瑶妇女,过去则剃尽发蒂,戴上黄蜡制成的角帽,用布帕遮盖。

妇女头部装饰极为讲究,有的戴竹箭,有的竖顶板,还有的则戴上三五斤重的银条。

妇女头上的椎髻更是类多形奇,有的插上银牌、银花、银串珠之类,有的还插上几片白雉尾,十分壮观。

广西金秀大瑶山花蓝瑶妇女,用猪油裹拌卷成钢盔式发形,青光耀眼,独具一格。

顶板瑶妇女的服饰湖南宁远一带瑶族妇女的头饰,既不同于蓄发盘髻爱插羽毛的广东八排瑶,又有别于头别三条弧形大银釵的广梳釵于头顶,以绣花巾缠头,则以蜂蜡涂发,卷发叠髻,史称“椎髻”。

以花巾包裹。

呈梯角形,再用蛾冠形的斗篷罩在上面,迎风当阳,十分雅致。

婚后妇女则将蛾冠取下,以花帕盖于头上,清秀大方。

人们给这里的瑶族一个美称——顶板瑶,实则以妇女头饰而得名。

其衫裤颜色多为蓝与黑,只有服丧穿孝才用白色。

未成年的女孩身穿无领开襟长衫,下着长裤。

衣裤边角均有彩色的刺绣花边。

姑娘的嫁衣,喜欢以花边装饰衣裤的襟、角、边等。

小姑娘六七岁开始学刺绣,一直绣到出嫁。

瑶族的传统风俗习惯有哪些

瑶族的传统风俗习惯有哪些

瑶族的传统风俗习惯有哪些瑶族的传统风俗习惯有哪些瑶族是中国一支古老的民族,是古代东方“九黎”中的一支,更是世界上最长寿的民族之一。

瑶族民风淳朴且彪悍,人口多居住在山区,因此有“无山不有瑶”之说。

那么瑶族的传统风俗习惯有哪些呢?下面跟店铺一起去了解一下吧!瑶族的传统风俗习惯1、瑶族的饮食习惯瑶族居民的主食以玉米、大米、红薯等为主。

日常菜肴有黄豆、饭豆、南瓜、辣椒和家禽家畜等·广西金秀大瑶山瑶族利用“鸟盆”捕捉候鸟,腌制为酢,是款待贵客的美味佳肴。

桂北地区的一部分瑶族盛行“打油茶”,即以油炒茶叶煎汤,佐以生姜、辣椒、食盐调味,趁势冲泡炒米、炒豆、米花之类同饮,具有特殊的风味。

瑶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主要分布在中国南方几个省区的山区,是中国南方一个比较典型的山地民族。

他们以务农为主,实行轮耕,兼营狩猎、捕捞与采集,手工业较发达;聚居区出产优质红米和药材。

过去,瑶族常在米粥或米饭里加玉米、小米、红薯、木薯、芋头、豆角等。

有时也用““烤”的方法来加工食品,如煨红薯等各种薯类,煨苦竹笋、烤嫩玉米、烤粑粑等。

2、瑶族的建筑瑶族房屋建筑因地而异,形式多样。

一般而言,依深山密林而居的瑶族多就地取材,采用"人"字形棚居建筑式样;居住在坡度比较大的山岭地带的瑶族,多采用"吊楼"式建筑;居平原丘陵地区的瑶族,住房多为土木或泥木结构,与壮、汉族住宅相同;聚居山地的瑶族讲究村寨整体,房屋建筑多为层叠式,幢屋毗连,层次分明。

大的村落山寨,房屋从山脚叠到山腰,甚至叠到山顶,民族风格独特。

瑶族房屋建筑一般分为三个部分,即住房、粮仓、寮房。

住房一般是一栋三间,中设厅堂,卧室设在两侧或中室后部,前部为灶堂或火堂。

粮仓多用木板密封成堡垒形,用来贮藏玉米、稻谷,一般设在屋外或村旁,甚至有的设在数十里的山野田间。

寮房多数是建在村寨旁边,用茅草搭盖,用以存放柴草或储存物件等。

3、瑶族的婚俗自古以来,男大当婚,女大当嫁都是适龄男女必说之事。

瑶族“度戒”仪式的文化传承及教育意义

瑶族“度戒”仪式的文化传承及教育意义

过考验才能赢得信任和尊重 ,方可成家,死后灵魂才能升天 。 】 - 3 此外 ,晏红兴把瑶族 的 “ 度戒”仪式分为烧香 、正式度戒 、度师仪式和度道仪式。 - 4
由此 可见 ,瑶族 “ 戒 ” 各地 的程 序 有 简有 繁 ,各 地 习俗 也 不 尽 相 同 ,但 以下 几 个 程 序 是不 度 能 从简 的 ,也是 基本 相 同的 :其一 是封 斋 吃素 。受 戒人 在度 戒期 间 ,不饮 酒 ,不沾 荤腥 ,洁净 心 口 身 ,不 近女 性 ,不与 人语 ,不 抬 头望 天 ,处 于 与世 俗 杂 念 隔离 的 状 态 。饮 食 禁 忌 的时 间 长 则一 个 月 ,短则 1 O天 ,也有 在举 行仪 式 的前两 三天 内禁 食 节 食 的 。其二 ,受戒 人 要 接 受告 诫 。瑶 族 度戒 的训 条各 地 大致 相 同 ,遵 守 十戒 和十 问 。其 三是 要 喃颂 瑶经 。度 戒后 若立 志投 师学 法 ,须 再 反复诵

18・ 2
广西 民族 研究
21 0 1年第 2期 ( 总第 14期 ) 0
瑶 族 “ 戒 " 仪 式 的文 化 传 承及 教 育 意 义 度
蓝 翠 柳
【 摘
要 】 “ 戒” 是瑶族 同胞 男子一 生最重要 、最隆重的成人传统 礼 ,同时也是 瑶族祖 先流传 下 度
来对族人 进行道德 、族规、族史、礼仪教 育的传 统 方法。 因此 , “ 戒” 蕴含 着深 厚的 民族 文化 内涵。 度 本文试 图从教 育学的角度分析该仪式 的教 育意 义。
” i h s mp ra i t n e mo ts lmn c r mo y o r d t n la l i st e mo ti o tntl e i a d t s o e e e n fta i o a du t t f me h i re

浅谈瑶族“度戒’’仪式与医学的关系

浅谈瑶族“度戒’’仪式与医学的关系
容, 也 折 射 出 瑶族 人 民 的一 些 独 特 的思 想 观 念 , 这 些 观 念 对 瑶
族的医疗 实践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 ( 一) 为担负救济众生 的社会责任完成心理准备成人礼 的 意义就在 于提示行礼者 ,从此将 由家庭 中还不具备 资格承手 H 家庭 和社会责任 的“ 孺子 ” 转变为正式跨入 社会的成年人 , 成 为各种社会角色。因此 , 成人礼 就是 “ 以成人之礼来要求人 的 礼仪 ” 。 作为成人礼 , “ 度戒 ” 仪 式是瑶族社会 中一项神圣的仪式 。 在举行仪式之前 , 受戒者要 进行 长达 3 个 月的静室守斋 、 静 思
男” 即 须 每 日净 身 素 食 , 严 守诸多禁忌 , 另 由师 公 到 家 中扎 一
二、 “ 度戒” 仪式与 医学的关系
宗教仪式活动是人们 思想 观念 的表现彤式之 一 一 , 中I 1 J ‘ 以反映出人们对生命 现象 的理解及对疾病诊治活动的态度 瑶族 的医疗活动 , 多借用宗教仪式来进行。 “ 度戒” 虽然不 是直接 以治疗疾病作为 目的的仪式 ,但透过仪式 的形式和 内
验。再经过近十项 的危 险考验 , 男子 由少 年进 入成年 , 他们被 要求 由幼稚走 向成熟并具有成人 的言行特征 , 要修身养性 , 并
重要 内容 , 即受戒者团身抱膝 , 双手 紧紧握住两只合拢并排的
大脚拇指及脚拇指上放着 的受戒 印章 ,从 3米多高的云台上 勇敢地翻至云台下那 张铺有稻草 的藤 网, 刚落下 , 下边 的九位 师公就拉起 藤网一齐用力旋转 ,然后 引道师轻轻掀开被褥观 察受戒者双手是否紧握住两 只大脚拇指和 印章 。如果双手紧 紧握住两只大脚拇指 和印章 , 师公宣布受戒者受戒成功 ! 此时 四周欢 呼雀跃 ,九位师傅 按级 别顺 序依 次给受戒者喂七色花 糯米饭 , 预祝师徒今后在人生道路上光芒 四射 , 前途无量 !同 时赞扬孩子的勇敢无畏 , 祝贺又一个瑶 山汉子走入 了社会 。 如 果 受戒 者从云 台翻下落到 网中 , 双手散 开 、 印章丢 了, 师公宣 布受戒失败 , 此 时九位师公一起祈祷 , 为受戒者祈福 。受戒者

瑶族度戒仪式研究评述

瑶族度戒仪式研究评述
戒, 才会有兵马护身 , 才能施法驱灾 , 死后才能升天。
日后还会生病 。其次是上刀梯 ,即是道公 和度戒的 人 ,赤足爬上扎有若干把刺刀的刀梯 。 ”( 2 】 ( P 7 : 一 " / 3 这
些报告对十万大山瑶族的度戒仪式描述得最为详细 , 对度戒的 目的、度戒仪式 的准备 、度戒的法事过程
青年 , ( 1 )可 以结婚成家。( 2 ) 参 加社会 活动的权 力 才 被 人 所 公 认 。( 3)可 以进 一 步 接 受 道 公 或 师 公 的法术的传授。( 4 ) 死后灵魂可升天做官。 ”[ ] ( P 4 ” 同样 ,在 《 广西瑶族社会历史调查 》第五册描述 田 林县凡昌乡瑶族村落时提到:“ 度戒是凡昌 乡阶段性成果 。 作者 简介 :陈锦均 ( 1 9 8 5一),男 ,广西 梧州人 ,硕士研究生 ,主要 从事文化人类学 、宗教学研究 。
22
陈锦均 :瑶族度戒仪式研究评述
如盘 氏者度身后则可称 为盘氏几娘。[ s ] ( , "同样 , 度戒可 以说是瑶族男子获得各种资格 的必经步骤 。 张有隽在对广西十万大山瑶族进行研究时也发 现 了度戒这一宗教仪式 ,他在 《 瑶族宗教论集 》这 本书中也对度戒进行 了定义 :度戒 ,山子瑶语称为 “ 斋导” , 意即 “ 戒道” , 板瑶称为 “ 度身” , 又称 “ 度法”
史调查 ,研究瑶族的调查报告—— 《 广西瑶族社会
历史 调查 》是这些调查 的成果之一。这些 调查报告
度戒是过山瑶 、 蓝靛瑶 、 茶山瑶的一种传统宗教仪式。
成年礼又叫成丁礼 、 成人礼 、 成人仪式 、 成年仪式等 ,
中多次提及 瑶族 的度戒仪式 ,如 《 广西瑶族社会历 史调查 》第一册 中谈到 :“ 瑶族 各族系男子 ,年届 十五 、六 岁时 ,很多人都要举行一种宗教仪式 ,叫 做 ‘ 度戒 ’ ,其意义大致与成年礼相似。受过度戒的

度戒:瑶寨里的“成人礼”

度戒:瑶寨里的“成人礼”

度戒:瑶寨里的“成人礼”
作者:龙涛
来源:《新西部》2014年第11期
盘文仪是广西融水县同练瑶族乡一名七年级学生,作为同练村寨脚屯盘氏家族的一员,他与同族的11名盘氏男性,在2014年新年里经过14天相当繁杂的“度戒”,取得成功,从此获得参加各种传统社会活动的权利。

“度戒”是当地瑶族一项古老的传统文化仪式,也是当地瑶族男子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课。

盘文仪今年只有13岁,他的家族在八九十年前进行过一次“度戒”,寨里别的家族也只在他3岁前进行过一次。

所以,盘学仪除了从长辈那里知道瑶族男子必须经过“度戒”外,其他并没有太多的了解。

怀着对“度戒”的好奇和向往,从2014年1月1日开始,盘文仪和其他11名“受戒者”经历了起法名、定师傅、请师傅、竖刀梯等10多天的紧张准备工作。

接着又在师傅的带领下,三天三夜,马不停蹄地完成了十数个“度戒”环节,包括封斋、架龙门、挂神像、接香、接圣、请圣、点大罗明灯、游兵等。

同时,通过听师傅颂读经文,接受了族史、族规、礼仪、道德教育等传统教仪,还经历了上刀梯、抓烧红的犁头、踩烧红的砖头等种种考验,最终成功过关,成为了瑶寨里一名真正意义的男子汉。

谈瑶族成人礼

谈瑶族成人礼

谈瑶族成人礼作者:刘宇潘齐欣陈全瑶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2015年第07期本文对瑶族度戒进行介绍,让人们能够更加的了解这个朴素而又古老的民族节日。

文中介绍了瑶族的民族特色,从瑶族度戒的意义、度戒现状、度戒过程进行了描述,最后从瑶族度戒的文化内涵,分析度戒对当今道德教育、礼仪教育等方面产生的影响,体现了瑶族度戒在民族教育中的重要价值。

一、引言瑶族是一个鲜为人知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湖南、云南、贵州等地区,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自秦朝就有瑶族的记载,瑶族一般几百人为一寨子,错落分布。

瑶族人穿着以青色和蓝色为主,食物以玉米、大米为主,居住以竹屋、木屋为主。

节日有讨寮皈节、成人礼、达努节和牛节,其中以成人礼——度戒尤为特别。

度戒是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类,对社会道德和瑶族文化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对世界文化遗产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使瑶族文化越来越不被人类所了解,同时受汉族文化和其他少数民族文化的互相影响和渗透,瑶族度戒文化在逐渐淡化。

二、瑶族人度戒的意义在许多人看来,只要满18岁就是成年人,可对于瑶族来说就与众不同了,只有度戒后的男人才算成人,才是男子汉,才能得到瑶族社会的认可,才会得到神灵的护佑,族人的认可,在族中才可以享受男人的待遇。

在瑶族传统文化中,度戒是瑶族男孩必须举行的成年仪式,男孩在度戒中,需经过上刀梯、过火坑、度阴曹等各种肉体和精神上的考验。

瑶族男孩只有接受度戒,他的家庭才会传宗接代,祖辈勤劳、坚强、互爱等精神和传统才可以传承下去。

没有度戒或度戒不过关的男人不算成人,得不到姑娘的认可和喜爱,如果年老都还没有度戒,就可能被视为不是瑶族人。

度戒仪式标志着瑶族男人将继承瑶族祖先相传下来的精神与传统,在今后的生活中实践、发扬这种精神与传统,挑起构建和谐家庭、和谐社会的重担。

由此可见,度戒是瑶族人民非常重要的一种成人仪式,是瑶族男人的一个必经之路,在瑶族人民心中占有不可磨灭的神圣地位。

度戒,瑶寨中的成人礼

度戒,瑶寨中的成人礼

龙源期刊网 度戒,瑶寨中的成人礼作者:来源:《农业知识·百姓新生活》2016年第12期瑶族在云南省分布甚广,形成大分散小聚居的状态。

各地瑶族因居住地区或服饰的不同,又有“蓝靛瑶”“红头瑶”等很多种不同的称呼。

在云南师宗县高良乡居住的瑶族称为“蓝靛瑶”,此名称据说是因穿蓝靛染布而得名。

在瑶族传统习俗中,“度戒”具有重要的社会文化价值。

关于度戒,一般普通的说法是成人礼。

在瑶族地区,凡年龄满十三四岁的男孩,都要经过一次受戒仪式,举行过仪式的男孩表示已经成人了。

度戒有许多宗教仪式(具有原始宗教色彩的道教仪式)。

度戒时,师父传给弟子许多戒律,实际上也就是道教的戒律。

瑶族村寨要举行度戒活动的时候,外人一进寨子,就会马上感觉气氛不同。

瑶族妇女们头戴别致的大银盘,身着盛装,真像过节一样。

将要度戒的男孩们集中在一起,用棉被蒙着头,不能见阳光,要等仪式完后,才能见阳光。

受戒仪式前前后后要举行好几天,一般依照受戒者家的经济条件来定。

时间短的叫“小办”,时间长的称“大办”。

但其中有一条,不论时间长短,度戒中的规矩是不能违背的。

如果受戒者人数多,要合起来办,就会是七天七夜的“大办”。

在这几天中,受戒者必须严禁会客、社交、唱歌等,只能低头修身养性,吃清淡无油的饭和水。

度戒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是聘请师父,有“度师”和“度道”之分,师傅自然有“师公”和“道公”之分。

师宗县“蓝靛瑶”中的度师为“武戒”,师公要负责“五台”受戒仪式。

度道为“文戒”,道公身穿红色法衣,负责念经求神等仪式。

受戒祭师一般由德高望重的长者担任,他们是寨中一切主要事务的决策者,也是寨中最有学问的人。

在受戒仪式中,他们要对弟子进行族史、族规、社会道德等多方面的教育。

寨子里响起了鞭炮声,整个寨子都热闹起来。

师父们带着助手前往弟子家主持仪式。

即将受戒的十多个男孩分坐两排,前排的用被子蒙着头,后排的带着草帽,不让人看见他们的脸。

在歌手的歌声和乐声中,开始一项项受戒仪式,从天明到黑夜都在不停地进行着。

瑶族度戒调查及其傩仪初探

瑶族度戒调查及其傩仪初探

作者: 张劲松
出版物刊名: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93-97页
主题词: 度戒;傩文化;南兰;傩仪;傩戏;宗教活动;汇源;坛师;科仪;大天门
摘要: 1989年,我在湖南兰山县汇源乡参加了瑶族为期十天的集体度戒仪式.兰山瑶族位居高山区,交通闭塞,今日的生产、文化仍带有原始性特点.度戒仪式保持了汉族道教早期集体度戒的传统,又有瑶族文化本位内容.将这次大型的宗教活动作出报告,会对傩文化和傩戏学的研究提供非常有价值的资料.另外,我对仪式所展现的傩文化进行了初步辨析和探索,是期抛砖引玉,求得专家学者们的批评.。

「民·俗」瑶族度戒|祈福还愿保平安

「民·俗」瑶族度戒|祈福还愿保平安

「民·俗」瑶族度戒|祈福还愿保平安度师完灯度三戒祈福还愿保平安“度戒”又称“过法”,是瑶族各种传统习俗中独具特色的一种,是讲尤棉、金门方言的瑶族同胞宗教信仰的入教仪式和伦理道德教育的主要方式。

瑶族男性一般10~20岁期间,都要请道公和师公,按生辰八字翻书选择吉日度戒。

这项富有传统宗教成人礼仪习俗除了预示要受宗教的洗礼,净化人的灵魂,消灾灭难之外,更锤炼这个民族不怕艰险、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

经过度戒后,一是启用“戒名”(或法名、教名),平生才能用戒名祈求祖先神灵保佑平安,参加宗教信仰活动,谢世后儿孙才能以其戒名超度亡灵升天转灵名,列入祖先名簿成为祖先神灵,享受其后五代子孙敬献,否则在祖先中没有名位。

没有儿孙敬献,就变成游魂野鬼害人;二是受神圣的“十条戒律”约束:即“一戒不得呼天骂地,二戒不准毁骂父母,三戒不得瞒师骗友,四戒不得误杀牲口,五戒不得偷抢害人,六戒不得贪财爱色,七戒不得怒气凌人,八戒不得欺贫爱富,九戒不得贪生怕死,十戒不得陷经瞒教。

”瑶族度戒即是进行伦理道德教育,规范平生为人处世的言行,达到禁止“恶心邪欲”的目的,成为安分守己、有道德修养的好人。

1.茶山瑶度戒茶山瑶举行度戒仪式必须有度师一个,祖师一人,引进一人,地师一人,由于道教中又分为不同的派别,因此引进和地师必须是同一派别的。

度戒仪式中的受戒者一般是十六七岁的男子,现在金秀茶山瑶受戒者的年龄普遍较大,一般都是二三十岁。

茶山瑶的度戒活动主要分为三个过程:吃良、吃符以及良度,整个过程最初是49天,现在由于工作和时间的问题改为21天,其中吃良由原来的23、24天改为10天,吃符10天,最后的良度为1天。

茶山瑶度戒茶山瑶度戒茶山瑶度戒茶山瑶度戒2.花头瑶度戒花头瑶的度戒仪式是由唱念、舞蹈和仪式组成,分为动鼓、请神、唱经、跳字、谢神、跳《道法经》、度戒七个项内容。

动鼓,是仪式的引子部分。

请神,是由度师请来众多的神仙,接受族人的供奉和请愿,保佑孩子安康。

瑶族宗教、度戒、丧礼简述

瑶族宗教、度戒、丧礼简述

瑶族宗教、度戒、丧礼简述瑶族文化‖瑶族传统‖瑶学知识‖宗教文化‖‖瑶族历史‖瑶族医药‖瑶族美食‖发掘、传承正统瑶族文化※下拉屏幕可评论瑶族很讲究道德风尚,受《盘皇教人传》和戒度戒律的影响,以及祖先的守法教育,形成较好的传统道德和群体意识。

老人常以伦理道德观念教育儿孙,勤俭持家,诚实做人。

儿女孝顺父母和宗族长辈,乡邻团结和睦,友好相处,骑马外出,遇长辈下马,尊称问候。

帮助老人挑提送行,热情好客,宾客到家先敬烟茶,后才酒肉招待。

金门瑶度道戒(斋道)和师戒(斋师);尤勉瑶分12星灯、7星灯和中坛教。

度戒他称“过法”,瑶语“斋筛”度戒(他称过法),是瑶族最有特色的传统习俗,是金门、尤勉支系宗教信仰和伦理道德教育的主要方式。

男性10-20岁之间度戒,尤勉支系是结婚后才与妻子同坛度戒。

富宁过山瑶不度戒。

蓝靛瑶度戒,受戒者要择吉日到道公或师公家住,烧香拜师“修斋”。

不准吃饱饭,不准吃油荤,不准昂头走路,不准看日月星辰,不准与姑娘交谈,不准吸烟喝酒。

到戒度日,由二师公领受戒者回到家中动鼓起斋一夜。

次日晨在家门前搭好2米左右高的五台,在道公或师公的指挥下,度戒仪式开始,锣鼓齐鸣,受戒者蹲在五台上,手指交叉紧抱双膝,低头紧靠在两膝盖上,道公、师公念法诵经,五台下道师弟子用藤网和棉被接,受戒者从五台上翻滚到网被里,若仍曲身抱膝则算成功,由道公或师公传授宗教戒律,以《阴阳牒》中的十条戒律约束受戒者:一戒不得呼天骂地二戒不得毁骂父母长辈三戒不得瞒师骗友四戒不得误杀生灵五戒不得偷抢害人六戒不得贪财爱色七戒不得怒气凌人八戒不得欺贫爱富九戒不得贪生怕死十戒不得隐经瞒教为受戒者启用法名,大小师父在“戒书”上签名画符,盖上道、师两个大方印,交受戒者永久保存。

直到受戒者逝世时,将其“戒书”(阳牒)放入死者怀中,入殓随葬,意为人在阳间、阴间均用戒律规范言行道德。

度道度道戒者度道戒者奉“三清”为最高神,成为“三清”门下的道士;度师受师戒者受师戒者则奉“三元”为最高神,成为“三元”门下的弟子。

带你看看江华瑶族度戒仪式!内有惊险刺激的“上刀山,下火海”表演!

带你看看江华瑶族度戒仪式!内有惊险刺激的“上刀山,下火海”表演!

带你看看江华瑶族度戒仪式!内有惊险刺激的“上刀山,下火海”表演!瑶族度戒是江华瑶族自治县瑶族传统生活中类似成年礼的宗教仪式,是瑶族祖先传下来对后代进行族史,族规,礼仪,道德,教育的传统教仪,是传承民族文化的盛典。

在度戒中接收的规矩,戒律约束着一个人一生中的言行举止。

瑶族度戒摄影师:段雁鸣地点:白芒营镇石角岭村沱江镇九龙井瑶族度戒首先要装配花坛,祭坛,摆放祭品请师开祭坛,请圣开天门然后诵经唱诗习练舞蹈,祭献法事等一般要做三天三夜的祭祀活动瑶族度戒的传统习俗上刀山,过火海都是其中必不可少的项目也是格外吸引眼球的项目除了寓意经过火的洗礼净化人的灵魂,消灾灭难外更锤炼了人们不怕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装刀上刃的十五六米刀山树准备就绪吉时,道师一班人马竖旗,焚香,驾立刀山身着瑶族服装的青年和绘有图腾的长袍的长者一边敲着铜锣一边跳起了古朴神秘的原生态芦声长鼓舞在表演过程中表演者也展示了古老瑶族民间民俗中沿袭下来的祈福、念咒等步骤原汁原味地表现了传统民俗文化风貌“上刀山”这时一师傅光脚踩着一把把利刃登往十五六米三十六把锋利刀刃的“刀山”上登上刀山的过程光看着就让人心惊胆战不得不替这位师傅捏一把汗“过火海”瑶家汉子他们一齐脱下了鞋子站在早已点着的炭火堆前这时,一个人在炭火上淋起了火油一时间火苗蹿起,高达尺余在长达十多米长的炭火堆上如履平地最后在祠堂内为民祈福,人人清吉户户平安,男添百福,女纳千祥瑶族度戒仪式不仅仅是族规和仪式它更象征着瑶族祖先对神秘的瑶族文化抱以虔诚敬畏的精神瑶族度戒传承江华传统文化。

瑶族神秘的民俗度戒散文

瑶族神秘的民俗度戒散文

瑶族神秘的民俗度戒散文瑶族神秘的民俗度戒散文在昭平县仙回瑶族乡、富罗镇瑶山村和文竹镇七冲村,至今传承着一种神秘的民俗——度戒。

度戒是瑶族一种成人仪式,分为“开神坛、跳巫、上刀山、过火炼、度阴曹”等十多种仪式,隆重而神秘。

度戒仪式一般在每年的春节前后进行,举行仪式时,受戒者要穿上瑶族的传统服饰,度师由最年长、最有威望并具有法力的瑶寨老人担任。

仪式首先是开神坛,挂出三君画像请出神仙,度师带领徒弟上香敬神,虔诚地教受戒者诵读受戒词。

受戒者跟着度师立誓:“活在人世间,为人要正直、手脚莫要多、嘴巴莫要歪、见果莫乱摘……”誓毕,度师一边念念有词,一边将燃烧的纸掷入一个装了水的碗里,火立即熄灭。

暗示受戒者以后如有不轨行为,其命运便如此火。

然后是睡朦胧床,度师领受戒者在神坛前佯装睡眠,到地下与祖先相会,鸡啼催起后到神坛领取一张画像,受戒者领到的画像决定他今后是什么神仙的化身。

第三关是跳殡舞和跳巫,度师教受戒者跳瑶族传统的宗教舞蹈,有“双刀舞”、“花棍舞”、“捉龟舞”等。

鼓声咚咚,锣声铿锵、唢呐声声,受戒者手执法器随锣鼓声翩翩起舞,动作有盘腿、吸腿跳、弓步、蹲转等步法,变化多样,诙谐幽默。

最惊险的场面莫过于上刀山、咬犁头和过火火炼三关。

刀梯有的是七级,有的是十四级,每级刀梯由两把磨得锋利的柴刀组成,成“X”形绑在两根木头上。

上刀梯前,度师向受戒者幼嫩的光脚板施展神秘的法术,以此能抵抗锋利的刀刃而不被割伤。

在度师的带领下,受戒者一个个勇敢地踩着锋利的刀刃爬上刀梯,赤着脚沿着刀梯一级一级往上登,安全到达3米多高的云台。

不论大人和小孩,他们光滑的脚板均完好无伤,无一人被锋利的刀刃所割伤。

咬犁头和过火炼也是考验受戒者勇气的一道难关。

受戒者咬的铁犁头是在大火里烧得通红炽热的铁犁头,虽然经过度师施展了“法术”,但仍热气逼人,遇纸即燃,受戒者勇敢地用牙齿咬住灼热的铁犁头。

过火炼更是令人心惊胆寒,火炼是在大火里烧得通红的砖头、铁犁头,或者是一条一米宽、三米多长的火炭路,火炭通红炙热,遇纸即燃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步骤 。
度戒仪式开始时 ,要在村头一块空地 上搭起 了—个i 米高的 “ 度戒 台” “ 度戒
台 ”是 用 4 根 圆木 搭 成 的一 座 高 台 , 意 为
度戒 ,瑶语称 “ 斋筛” ,度戒也称受式或过
法 ,是 师 宗瑶 族男 性 在社 会 生 活 中必 须接
受道德伦理考验的主要传统礼法 ,也就是 男子的成年礼 。瑶族 自古以来就有度戒这
多 来 ,据说通过此舞的表演 ,既可驱逐
妖孽,保证度戒成功 ,又可在将来 的狩猎 活动中得到 “ 猎神”的保佑 。在表演过程 中,表演者视云台的4 根圆柱为树木 ,穿行 于森林之中,表演既严肃又风趣 。最后 ,4 位主事师傅纷纷 向表演者敬酒,以示感谢。 接下来 ,就是云台的翻滚仪式即 “ 度 师” 。云台下,9 位成年男子拉紧一张藤 网, 网上铺有棉被。云台上 ,受戒男孩两臂紧
盛 行于此 。
弟子 的法名取 “ 胜” “ 显” “ 应” “ 法” “ 院”5字,按辈分轮换 ,此为 “ 师运”法 名 。两派法名都取之于道教教义 ,法名显
示 道公 、师 公的传 承辈 分 。
度戒 是师 宗瑶族 重要 的宗 教活动 仪式 。
职责。师戒有入斋、绕天庭 、安师、安楼 、 动鼓 、功曹 、召兵 、召龙 、清圣 、起师 、 清灯 、渡牲灵 、推表 、上军等步骤 ;道戒 有动鼓、功曹 、官考 、静坛 、开启 、飞章 、 跳台、宣榜 、巡朝、叩斗 、安龙 、设消等
公各立于楼梯两旁 ,由下而上指引楼梯 ,
让受 戒 者 在 引教 师 的引 导下 ,每 步都 先 上 左脚 ,慢慢 爬 上 云 台 。接着 ,除 道公 和 师
不 足 ,未来 的成 长 道 路坎 坷 不 平 ,运
程 不好 。
中参与度戒的每个家庭最多只能有3 个男孩 同时度戒。其 中只允许一个人度师 ,两个
公外 的众位师傅就在云台下表演起 绗 猎
按照师宗瑶族的传统习惯 ,儿童在 1 2
岁前由父母管教 ,1 2 岁 以后则交 由宗族管 理 。具体负责这一职责 的便是为孩子 “ 度 戒”的师傅。如果孩子犯了戒律 ,又不听
人度道 。因为师宗瑶族相信,除了个别天
赋极好之人 ,可以同时学习师度与道度中 的经典与宗教知识 ,绝大多数人终其一生 连一个宗教派别的经典与技能都不能精研, 就更不可能同时学习两派经典 ,如果同时 加入两个教派 ,只会导致学艺不精 ,最后 还有可能会出现违反戒律 的行为 。其次 , 在师戒 中只允许为一个弟子度戒是 因为仪 式中设置的 “ 五台山”意指为容纳胎儿的
度 戒成功 后才 能证 明男子 已进 入成 年 阶段 ,
师戒斋程 由师公主持 。道戒斋程 由道 公主持 。通常在一个度戒仪式 中,师度与 道度是同时进行的 ,但是 ,度戒要求极为
严 苛 。两 个议 程 会定位和宗教地位。若度戒
不 成 功或 没有 度 戒 ,则 意 味着 该 男子 修 行
戒”两种 ,师即武,可 以杀生。一般来说 ,
父 亲为 “ 道 边 ” 弟子 的 ,其 长 子必 须 继 承
胎只能生出一个婴儿。度道弟子不能超过
两人 ,则是 因为度 道 有 为卵 生 ,而 一 个 卵
而得 名 。境 内生活有 少数 民族 3 5 个 ,其 中 , 瑶 族 是本 地世 居 的 少数 民族之 一 ,历 史 悠
父亲戒业而受道戒;若父亲为 “ 师边”弟 子 ,其长子则必须受师戒 ;若父亲既是道
子,不可能孕育两个以上的生命。
其 次 ,师 戒 和道 戒 的不 同还体 现 在法
久 ,主要居住在高 良乡。勤劳勇敢的师宗
瑶族 人 民在 漫长 的 历史 长 河 中 ,创造 了丰
边弟子又为师边弟子 ,其长子就师、道两
戒 同度 ;每个 家 庭 的男 孩 在 1 2 岁 时要 接 受 “ 度戒” 。一个 家 庭 中 只有 一个 男 孩 的 ,则 该 男孩 既 要 度道 也要 度 师 ;家 庭 中有 两 个
印和法名的不同。道法传授最重要 的是法
印 ,师 、道 两 派 传授 的法 印名 称 不 同 ,道 公传 授 给 弟子 的 是玉 皇 印 ,师 公传 授 给 弟 子 的是 上 元 印 。道 公 授 予 弟 子 的 法 名 取
富多彩的传统文化 ,瑶族宗教祭祀活动就 是一枝绚丽的奇葩。 师宗瑶族分布于师宗县高良壮族苗族
瑶族 乡纳 厦 村 委会 新 安村 民小 组 、笼嘎 村
及以上男孩的长子度师 ,剩余的男孩度道; 由于受到现进社会多元化的影响 ,现代瑶 族家庭举行度戒仪式时一般都要要求男孩 必须既度师又度道 ,以表示文武兼备。只
■■ 氏 被 告 枣 l
¨l

■ 李桂仙 ( 云南 省师 宗县文 化馆)

_ ^南省师宗县是一个多 民族聚居的山
在 度戒 议 程 中又 分 为 “ 师戒 ”和 “ 道
地方 , “ 五 台山 ”意 喻 是一 个胎 ,而 一个
二 区农业县。因唐代 时部落首领师宗
率 部聚居 于 匿弄甸 师 宗县城 外 西华 村)

“ 五台山” ,又叫作 “ 云台” 。参加度戒 的男 孩整齐坐在规划出来的空地上。当众师傅 带着受戒男孩围云台舞蹈三圈后 ,引教师 就从 台后的楼梯爬上云台 ,边舞边喷甘露
水 ,表 示将 戒 台 洗干 净 。然 后 ,道 公 与 师
传统习俗,度戒是瑶族男子必经的仪式,
凡年满 1 2 岁以上的男性 ,必须拜师受戒 。
有度 戒成 功 ,获得 认 可 的受戒 者 才 能 在逢 年过 节 的时 候 主持 家 庭祭 祀 活 动承 担 重要
“ 经” “ 寅” “ 道” “ 妙” “ 玄”五字 ,按
辈 分轮 换 ,此为 “ 道 运 ” 法名 。师公 授 予
委会 上笼 嘎村 民小组 、下笼嘎村民小组 、 纳非村委会下细独村民小组 、坝林村委会 丁累村民小组 ,瑶族 “ 度戒”传统活动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