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改进和完善中职校专业课考试方式的一些想法

合集下载

谈谈你对职教高考的建议和对策

谈谈你对职教高考的建议和对策

谈谈你对职教高考的建议和对策职业教育高考作为我国职业教育和发展的重要举措,对提高国家的人力资源质量和劳动力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推行职业教育高考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

本文将从减轻学生压力、提高教学质量、完善评价体系、加强示范引领、推动产教融合等方面提出一些建议和对策。

首先,对于职业教育高考的学生来说,减轻他们的压力是十分重要的。

职业教育高考的内容和形式与传统高考有所不同,因此学生在备考过程中需要调整学习方法和备考策略。

鉴于此,学校、家长和社会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辅导和适应性培训,帮助他们适应新的考试模式,并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支持。

其次,提高职业教育高考的教学质量是关键。

为了适应职业教育高考的要求,学校应当对教师开展培训和专业提升,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职业素养。

此外,学校还应继续优化教学设施和实验平台,提供更好的实践教学环境,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职业技能,并培养适应未来职业发展的能力。

第三,完善职业教育高考的评价体系是必要的。

当前职业教育高考的评价主要侧重于知识和技能方面,缺乏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价。

因此,应当探索建立一套科学、公正、全面的职业教育高考评价体系,使评价内容更加全面、客观和有针对性,真实反映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发展潜力。

第四,加强示范引领是推进职业教育高考的重要举措。

政府应该鼓励和支持一些优质的职业学校成为示范高中,为其他学校提供经验和借鉴,帮助他们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

同时,政府还应加大对示范高中的奖励力度,提高其社会地位和影响力,激励更多学校积极参与到职业教育高考中来。

最后,推动产教融合是实施职业教育高考的关键环节。

学校应当积极与企业合作,建立实习基地和产学研合作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就业渠道。

同时,企业也应积极参与职业教育高考,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践教学资源和工作岗位,助力他们更好地实现就业和创业。

综上所述,职业教育高考作为我国职业教育和发展的重要举措,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加强学生心理辅导、提高教学质量、完善评价体系、加强示范引领和推动产教融合等方面做出努力。

职业技术院校专业课教学考试方法改革的探讨与思考

职业技术院校专业课教学考试方法改革的探讨与思考

职业技术院校专业课教学考试方法改革的探讨与思考摘要:本文针对文化基础差的职业技术院校学生这一特殊群体,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用与企业实际相结合案例分析取代考试,缩小成绩差异,重点放在学生能力的培养上,让学生真正学到有用的本领,实现教学创新。

关键词:考试方法改进探讨进入职业技术院校的学生文化基础薄弱、学习主动性差、普遍存在着厌学心理、厌烦考试,考试抄袭作弊屡禁不止,考试成绩不及格大有人在,考场纪律难以维持的尴尬现象时有发生,多数学生为了应付考试,只好死记硬背,考完的题目,过后仍然不会,也没有多大的收获,到头来学生心里空荡荡的,觉得什么也没学到。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究其主要原因是我们在教学中并没有真正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沿袭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

面对这一客观现实,如何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应试教育模式的这种沉闷状况?这是摆在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首要任务,也是国家示范校建设的重要内涵。

1.职业技术院校学生考试的目的职业技术院校学生考试不仅要考查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状况、基本技能水平,而且要考查学生认知能力、动手能力、反应能力、自学能力等,还要求学生应用专业技术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激发创造思维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要求。

考试是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的,是培养学生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整、自我评价、自我改进的重要方法,科学的考试方法对建立先进的教育理念、设置合理的教学内容等起积极的指导作用,对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为此我们应针对职业技术院校生源特点、教学内容、就业趋势,改变“知识本位”,确立“能力中心”,考试由单一走向多元化,考试内容要淡化识记,考试重点应放在突出能力培养方面。

2.职业技术院校传统考试制度的思考传统考试制度在考试模式僵化,重分数、轻导向、内容不合理、方法单一、记分方式不科学,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不适合职业技术院校学生这一特殊群体,不利于职业技术院校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中等职业学校学业考试的现状分析与对策

中等职业学校学业考试的现状分析与对策

中等职业学校学业考试的现状分析与对策中等职业学校(简称中职学校)作为培养各类技能人才的重要教育阶段,其学业考试一直是学校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环节。

学业考试的现状及对策对于中职教育的质量提升和学生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中职学校学业考试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现状分析1. 学业考试存在的问题中职学校学业考试存在着一些普遍问题。

一些地方中职学校对学业考试的重视程度不够,可能存在着“应付”式的考试安排和监管。

一些学生对学业考试的重视程度不高,存在着学习态度不端正的情况,导致考试成绩无法真实反映学生学习水平。

一些学校的考试内容可能偏离教学大纲和实际教学内容,导致学生备考困难,无法全面掌握所学知识。

学业考试的现状直接影响着中职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学生成绩,同时也影响着学校及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学校办学水平和学校声誉。

学生在学业考试中的表现也直接关系到其升学和就业的前景,因此学业考试的现状对学生的未来发展也具有深远的影响。

二、对策建议针对中职学校学业考试的现状,我们有必要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便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成长。

1. 提升考试管理水平学校和教师应当重视学业考试的管理工作,确保考试的公平性和客观性。

教师应当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和教学进度安排考试内容,并且认真组织考试过程,防止作弊和舞弊的发生。

学校管理部门也应当加强对学业考试的监管,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从源头上提升考试管理水平。

2. 增强学生的考试意识和学习态度学校和教师应当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考试意识和学习态度,加强对学生的考试宣传和辅导工作。

引导学生重视学业考试,认识到考试成绩对个人前途的重要性,从而自觉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提升学习动力和学习效果。

3. 优化考试内容和形式教师应当在编写考试试题时,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合理设置试题内容和试题形式,让考试更贴近学生的学习实际,使考试成绩更能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

在考试中引入多种形式的题型,如开放性题目、综合性题目等,使考试更加全面地考察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能力素养。

中等职业学校学业考试的现状分析与对策

中等职业学校学业考试的现状分析与对策

中等职业学校学业考试的现状分析与对策随着我国对技能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也日渐壮大。

作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阵地,中等职业学校学业考试一直备受关注。

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学业考试存在着诸多问题,如考试内容单一、评价标准不够科学、备考压力过大等。

对此,需要对中等职业学校学业考试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以推动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现状分析1.考试内容单一目前中等职业学校的学业考试内容大多集中在技能技术方面,忽视了综合素质和知识面的拓展。

学生在参加考试时往往只能表现出自己的专业技能,而无法展现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这种考试内容的单一化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也难以满足社会对于综合素质人才的需求。

2.评价标准不够科学中等职业学校学业考试评价标准存在较大的主观性和片面性,往往只重视学生的分数和实际操作能力,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由于评价标准不够科学,部分学生可能因为某些原因无法在考试中发挥出自己的真实水平,从而导致考试结果的失衡。

3.备考压力过大由于中等职业学校学业考试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学生在备考过程中往往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为了能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部分学生不惜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刻苦备考,甚至出现了应试教育的现象。

这不仅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也限制了学生在其他方面的全面发展。

二、对策建议中等职业学校学业考试应该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考核,不仅要考察学生的专业技能,也要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进行评价。

可以通过增加开放性题目、设计性题目和实践性任务的方式,拓展考试内容的多元化,更好地发挥学业考试的功能。

中等职业学校学业考试应该建立科学、公正的评价标准,充分考虑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评价标准应该包括专业技能、综合素质、创新能力等多方面因素,以确保考试评价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评价标准的建立也需要教师和考试专家们的共同努力,以制定出更加符合实际需求的标准。

2023中职生考试模式改革方案

2023中职生考试模式改革方案

2023中职生考试模式改革方案2023年中职生考试模式的改革方案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考试内容改革: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中职生考试将更加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实际操作技能的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等。

考试内容将更加灵活,注重实际应用,减少对单一知识点的简单记忆和模仿操作的考核。

2.考试方式改革:传统的笔试将不再是唯一的考核方式。

中职生考试将更加注重面试、实际操作和项目实践等多元化的考核方式。

这些考核方式可以更好地评估学生的综合能力,特别是实际操作技能和应用能力。

3.强调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在新的考试模式中,将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考试内容将更加注重实际应用,减少对单一知识点的简单记忆和模仿操作的考核。

同时,将更加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4.强调团队合作能力:在新的考试模式中,将更加注重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考试内容将更加注重团队合作项目的考核,鼓励学生互相协作、共同完成任务。

同时,在面试和实际操作中,也将注重对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评估。

5.与行业企业合作:为了更好地培养符合行业企业需求的人才,中职生考试将更加注重与行业企业的合作。

行业企业将参与制定考试标准和考核内容,提供实际操作项目和案例,使考试更加贴近实际应用和行业需求。

6.建立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为了全面评估学生的综合素质,中职生考试将建立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该体系将包括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职业素质、身心健康素质等方面的评价,以更好地评估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发展潜力。

总之,2023年中职生考试模式的改革方案旨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考试更加符合实际应用和行业需求。

同时,通过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和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建立,可以更好地评估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发展潜力。

高职院校专业课程考试改革方式探讨

高职院校专业课程考试改革方式探讨

教 研 争 鸣能,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科学推理和创新思维方面的功能。

”因此,作为一名小学数学老师,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加以注意:一方面,要转变思想观念。

一是转变传统的“应试教育”思维为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以全面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为主;二是将数学教学与人文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做到在传授基本数学知识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知识。

另一方面,要拓展教学思路。

即是从“填鸭式”的教学思路中跳出来,要在教学中进行知识的拓展,合理地引导学生展开思考。

四、加强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教师必须采取行动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情感投入,热爱学生。

农村学生普遍羞涩、不善与教师交流,甚至害怕与教师交流。

因此,教师要热爱自己的学生,用爱心去感染他们,拉进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小学生往往以自己的喜好去学习,他们经常是因为喜欢一位老师而喜欢上一门课程。

如果教师不关心学生,经常批评、打击学生学习的信心,学生从心里上就会产生隔阂,对老师存有成见,久而久之就会影响学习兴趣,从而导致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农村学生数学基础较差,突出表现在学习习惯差,行为习惯差,灵活运用差。

教学中要从学习风气和学习习惯抓起: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无疑对教学有极大的益处,教师要从课前预习、学习态度、思维模式学习方法、解题后反思等多角度、全方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我班有一半学习态度不端正,自己没有好的学习习惯,必须老师监督,回家家长不说就不认真学习,这样教师就要和家长共同努力抓好学生的学习。

记得我刚教这个班级的时候每当上课时同学们还没准备好这节课该用的书呀练习本呀之类的,等我说上课了才开始稀里哗啦的拿书,更不用说提前预习了。

开始我很是生气,感到不理解,上了几年的学了怎么这样的好习惯都没有养成呢,于是我就和同学们说下次在上课之前一定要把这节课该上的东西都准备好,放到桌子的左上角,这样会节约时间的。

职业院校课程考试方法改革的思考

职业院校课程考试方法改革的思考

职业院校课程考试方法改革的思考摘要:职业教育在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性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职业院校的学生却由于种种原因其素质相对较低,因而传统的课程考试方法也越来越不适用。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提出了职业院校课程考试改革的原则。

关键词:职业院校考试原则目前,我国众多的职业院校正致力于学校各职业课程考试方法的改革,主要表现在形式上的多样化:如笔试、口试、操作考试作用;实验、实习成绩单列;突出课程设计、毕业论文的地位;强调各种岗位资格证书的获得等等。

然而,笔者认为,这些措施虽有一定的成效,但却未能从根本上解决现行的考试方法与职业教育不相适应的矛盾。

本文试图从考试的现象与功能、职业教育的特点分析入手,提出职业院校课程考试方法改革的原则,以求教于职教界同仁。

1 考试的现象与功能考试与教育是一对孪生子,哪里有教育哪里就有考试。

自从人类现了传递、发展科学文化和判别人的身心个体差异的客观需求,就有了考试与教育的现象。

只要人类社会此种客观需求不终止,那么考试与教育现象也就不会消亡。

当今社会,考试已愈演愈烈,考试在一定程度上成了人们改变境遇、升迁职位、甚至重塑前途和命运的方法与手段。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考试已经渗透了现代生活的各个层面。

其实,考试古已有之,于今为烈。

据《大英百科全书》记载,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形成考试制度的国家,要比欧洲早1800多年。

所以考试制度之完备、考试对教育事业乃至整个社会发展影响之显著曾为世界各国罕见。

如今由中国创立的这项制度已经普及全世界。

然而美国尽管实行考试较迟,但发展速度最快、应用范围最广、考试形式最多。

世界上再也没有第二个国家的学校对考试如此热衷甚至达到狂热的程度。

早在1985年美国《第九智力测量年鉴》(Mitckell),就记录了1409种公开流行的测验。

特别是1955年,美国依阿华大学研制出光学扫描仪和电子阅读器,标志着考试现代化的开始。

利用这种设备,能够快速阅读、评分,并可与计算机联接,打印各种报告单,及时反馈给学生、家长和学校。

对改进教学的思考、考试改革的建议

对改进教学的思考、考试改革的建议

对改进教学的思考与考试改革的建议一、引言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科技的进步,教育环境也在不断地发展和演变。

当前,我们面临着一系列挑战,从提高教育质量到调整教学方式,再到优化考试制度,这些都是我们需要深入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本文将对改进教学和考试改革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

二、改进教学的思考1. 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兴趣,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创新教学方法: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项目式学习、翻转课堂、协作学习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除了学科知识的传授,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沟通、合作、创新等综合能力,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4. 运用科技手段: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如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三、考试改革的建议1. 转变考试观念:从单纯的知识记忆转向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察,关注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

2. 多元化考核方式:结合传统的笔试和口试,引入项目评估、实践操作、课堂表现等多元化的考核方式,更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3. 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建立基于标准的评价体系,确保评价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同时,提供反馈和建议,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指导其进一步发展。

4. 提高考试的社会适应性:使考试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四、结论教育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改进教学和考试改革需要我们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积极的实践。

通过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实施多元化的考核方式,我们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和评价的公正性。

同时,这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教育环境贡献力量。

职业院校课程考试方法改革的思考

职业院校课程考试方法改革的思考
传 统的课 程 考试 方法也 越来越 不 适 用。 如何 解 决这一 问题 , 本文根 据 职业教 育 的特 点 , 出 了职 业院校课 程 考试 改革 的 原则 。 提 关键 词 : 职业院校 考试 原则 中图 分 类 号 : G4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 7 -3 9 ( 0 1 0 () 2 0 2 1 2 7 1 2 1 ) 5 a一0 2 一O 6

的 选 择 机 会 。 职 业 教 育 则 是 直 接 为 经 济 而 建设服务的 , 所培养的是能适应生产 、 它 建 设 、 理 、 务 等 需 要 的 技 术 应 用 型 专 门 人 管 服 才 。 培 养 目标 侧 重 于现 实 生 产 第 一 线 的 其 操 作 人 员或 技 术 人 员 的 职 业 岗 位 规 格 要 求 , 调实践技能和综合职业素养的培养 , 强
以观察的外 显活动 , 执行的速 度、 度 、 其 力 精 确 性 与连 贯 性 等 均 可 以 测 量 。 于 职 业 由 教 育 是 一 种 以 各产 业 技 术 为 主 的 教 育 , 因
而职业技 能的获得 , 自然 就 成 为 衡 量 成 功 与 否 的 重 要 标 志 。 练 的 操 作 技 能 与 解 决 熟 生 产 中 实 际 问 题 的 能 力是 职 业 教 育 培 养 目
目前 , 国 众 多 的 职 业 院 校 正 致 力 干 标 准 的 人 才 服 务 。 是导 向 与 激 励 , 我 二 鉴于 考 学 校 各 职 业 课 程 考 试 方 法 的 改 革 , 要 表 试 的 结 果 往 往 被 人 们 当作 评 价 或 进 行 挑 选 主 现在形式 上的多样化 : 笔试 、 如 口试 、 作 的 依 据 , 这 些 又 常 常 与 考 试 者 的 需 求 、 操 而 追 考 试 作 用 ; 验 、 习 成 绩 单 列 ; 出 课 程 利 、 益 等 等 密 切 相 关 , 以 许 多 考 试或 考 实 实 突 利 所 设计、 毕业 论 文 的 地位 ; 调 各种 岗位 资格 试 的 许 多 方 面 自然 会 对 人 们 的思 想 、 为 强 行 证 书 的获 得 等 等 。 而 , 者 认 为 , 些 措 具 有 明 显 的 导 向 作 用 , 而 激 励 人 们 自我 然 笔 这 从 施 虽 有 一 定 的 成 效 , 却 未 能 从 根 本 上 解 建 设 、 但 自我 发 展 、 自我 提 高 自我 完 善 , 为 以 决 现 行 的 考 试 方 法 与职 业 教 育不 相 适 应 的 更 快 、 多地 培 养 适 应 社 会 需 要 的 人 才服 更 矛 盾 。 文 试 图 从 考 试 的 现 象 与 功 能 、 业 务 。 本 职 因而 , 试 实 际 上 被 看 作 是 评价 与 培 养 考 教 育 的 特 点 分 析 人 手 , 出职 业 院 校 课程 人 才 的 手 段 与 方 法 。 提 考 试 方 法 改 革 的 原 则 , 求 教 于 职 教 界 同 以 诚 然 , 业 教 育 作 为 整 个 教 育 系 统 的 职 仁 。 个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着 一 般 教 育 的 共 同 有 特 征 , 是 职 业 教 育 由 于 它特 定 的 培 养 目 但 标 、 养 对 象 和 培 养 方 法 , 呈 现 出与 其 他 培 又 1 考试的现象与功能 考 试 与 教 育 是 一 对 孪 生 子 , 里 有 教 教 育 类 型所 不 同 的 特 点 。 业 教 育 承 担 着 哪 职 育哪 里 就 有 考 试 。 自从 人 类 现 了传 递 、 展 为 社 会 发 展 和 经 济 建 设 培 养 劳 动 者 的 重 发 科 学 文 化 和判 别 人 的 身 心 个 体 差 异 的 客 观 任 。 现 代 教 育 体 系 中 , 其 在 发 达 国家 的 在 尤 需 求 , 有 了考 试 与 教 育 的 现 象 。 要 人 类 教 育 体 系 中 , 业 教 育 占据 着 十 分 突 出 与 就 只 职 社 会 此 种 客 观 需 求 不 终 止 , 么 考 试 与 教 重 要 的 地 位 , 到 高 度 的 重 视 。 所 以 如 那 受 之 育现 象 也 就 不 会 消 亡 。 当今 社 会 , 试 已愈 此 , 因 为 职 业 教 育 在 提 高 整 个 劳 动 者 队 考 是 促 演 愈 烈 , 试 在 一 定 程 度 上 成 了人 们 改 变 伍 的 业 务 水 平 、 进 社 会 生 产 和 经 济 发 展 考

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考核的改革建议

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考核的改革建议

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考核的改革建议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

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中等职业学校的计算机专业应该加强课程改革和考核方法的改进。

本文将探讨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考核的改革建议。

一、课程改革1.课程设置当前中职计算机专业的课程设置较为单一,课程内容大多为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对于实际应用知识的讲解相对较少,这使得学生在实际应用时存在困难。

为了改善这种现状,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应当加强实践性和应用性的课程,在课程设计时应考虑教学与应用的结合,每个知识点都应该与实现相深入结合,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实际应用知识。

2.教学方法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方法应该更加多样化,不仅仅包括讲解,还要加入实践、项目案例或实际项目实训等多种方式,使学生能够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学习。

同时,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老师应注意及时更新教学资料,让学生学到最新的技术。

3.课程评估目前中职计算机专业的教育评估大多只有考试,这给学生造成了压力,却很少能够真正检验学生的能力水平。

建议采取多元化的评估方式,可增加作业、项目策划等实践任务,通过小组合作、实际应用等方法来进行考核,让学生更真实地展现技能和技能应用。

二、考核改革1.综合性考核传统的计算机技术测试以单项测试为主,考试重点放在了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上。

建议将学生的考核方向转向综合性的考核,将在课堂上学习到的计算机知识应用于实际项目中去,通过实际操作来考核学生的能力,这不仅可以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能考察学生在不同情境下的综合应用能力。

2.开放式考试现有的计算机测试往往采取封闭式考试,学生需要按照题目成套解决问题,缺少对实际能力的考核。

建议在考试时增加开放式考试,引入开放式问题或案例,要求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复杂的问题,从而反映学生的实际能力水平。

3.项目实训考核中职计算机专业应该增加项目实训考核,学生可以在实际项目中独立地、或者小组合作的形式下,通过实践操作,解决实际问题,并对此进行攻克。

专业课考试改革的若干方面思考

专业课考试改革的若干方面思考

专业课考试改革的若干方面思考考试既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验和评价,也是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考查和反馈,是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

考试作为整个教学工作的“指挥棒”,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建设等都有明显的导向作用。

科学的考试制度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学习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专业课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着重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但是,目前的专业课考试内容往往只是对课堂笔记的“检查”,缺乏实践和创造性的内容,远远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所以,必须改革专业课考试。

1 专业课考试方式存在的问题专业课考试方式存在许多弊端。

1.1 考试内容不合理,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专业课考试内容主要局限于教材和课堂上教师讲授的范围,题型以填空、选择、判断和简答题为主。

这种考试方式偏重考查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记忆能力,而不能考察学生应用基本理论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学生为了应付考试,只好死记硬背,造成学生在进行实际工程设计时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很差。

1.2 考试方式单一,难以起到信息反馈的作用专业课考试通常只设期末考试,考试形式主要为闭卷、开卷,缺少对学生学习过程投入状态和平时学习成绩的考评,最多是将平时上课的考勤记录纳入考核成绩当中。

一部分平时不听课、不看书的学生,靠考前突击背题也能轻松过关,甚至取得好成绩。

而有些平时用功学习,基础知识比较扎实的同学,在考试成绩上与平时不努力的同学拉不开距离。

这种现象的存在,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影响了高校良好学风和校风的建设。

此外,仅凭一次考试成绩也难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情祝和教师的教学水平,不利于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

2 专业课考试改革初探考核内容和考核方式体现了学校对学生的基本要求,并影响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方式,科学的考核内容和考核方式将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风气。

针对专业课考试方式存在的弊端,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改革。

中等职业学校学业考试的现状分析与对策

中等职业学校学业考试的现状分析与对策

中等职业学校学业考试的现状分析与对策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职业教育的重视,中等职业学校已经成为了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

中等职业学校学业考试作为学生在该阶段主要的学业考试,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升学、就业和未来发展。

然而,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学业考试仍存在诸多问题与困难,需要有效的对策才能够得以解决。

1.考试趋同化严重中等职业学校学业考试往往以应试为导向,存在趋同化严重的问题。

各地考试难度、组卷方式和考试评分标准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且经常因名次、政绩等因素导致涉及院校就业的考试成绩的过度关注和重视,这不利于优秀学生的发挥和公平公正的考试。

2.考试内容落后,不适应职业教育发展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学业考试还存在着以传统、学科知识为主的问题,对于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还没有很好的适应,而且考试题型单一,主要为选择题和填空题,未能真正体现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3.考试工具单一,亟待更新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学业考试的工具主要仍然是纸质试卷,所以试题质量和涵盖面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

而对于在线考试和机考等新型考试工具的应用和普及还不够充分,需要进一步推广和发展。

二、应对策略1.推进“分层次、分类别、重点突出、适度增加”的改革为了解决当前趋同化严重的问题,需要加强考试的分类管理和优化考试机制。

对于不同层次的考生,可以制定不同的考试方案,根据他们的专业特点和留学计划,适当增加和强调重点科目的考试难度和案例分析能力,同时也要减少限制性、繁琐的考试内容,真正实现个性化、差异化教育。

2.更新考试内容,体现职业教育的现代化特点为了适应现代化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需要对考试内容进行更新和改革。

除了传统的学科知识,还可以加入当前职业教育的新理念、新技术等内容,这既能够丰富考试内容,又能够真正体现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3.加强多元化的考试工具的发展和应用当前单一的试卷考试方式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新时代职业教育的发展。

因此,应该进一步推广、宣传和应用在线考试和机考等多元化的考试工具,促进考试工具的多元化和科技化,为考试提供更加完善的考试基础和保障。

中等职业学校学业考试的现状分析与对策

中等职业学校学业考试的现状分析与对策

中等职业学校学业考试的现状分析与对策1. 引言1.1 中等职业学校学业考试的重要性中等职业学校学业考试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学业考试是衡量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方式,它能够客观地评价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己学习成果的机会。

学业考试可以促使学生努力学习,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通过考试,学生能够清晰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水平和不足之处,从而调整学习方法,不断进步。

学业考试也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帮助学校监督教学质量,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中等职业学校学业考试对于学生个人发展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保障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更好地开展学业考试工作,需要加强师资建设、优化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参与度、建立科学的考试评价体系以及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等措施。

【2000字】1.2 存在的问题中等职业学校学业考试的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过分偏重课外应试技巧。

目前很多学校在教学过程中过分注重学生对应试技巧的掌握,而忽视了对基础知识的扎实理解和掌握。

这导致学生在考试中虽然可能取得较好的成绩,但实际上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并不深入。

二、缺乏实践能力培养。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业考试大多还停留在理论与概念层面,很少涉及实际操作及实践项目。

这导致学生在学业考试中表现出色,但在实际工作中却难以胜任相关岗位。

三、评价体系不完善。

目前的中等职业学校学业考试评价体系较为僵化,只注重学生的成绩排名,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态度、综合素质等方面的评价。

这导致一些学生可能在学业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但实际上缺乏综合能力与素质的提升。

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足。

在学校教育体系中,学生往往过于依赖老师和学校安排的学习任务,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

这导致学生在课业考试中表现出色,但在面对实际问题时缺乏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正文2.1 加强师资建设中等职业学校学业考试的师资建设至关重要。

中等职业学校学业考试的现状分析与对策

中等职业学校学业考试的现状分析与对策

中等职业学校学业考试的现状分析与对策随着高中毕业生逐渐增多,中等职业学校已经成为大部分家庭为子女选择的职业教育方式。

中等职业学校学业考试是中等职业学校重要的考试,对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学业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该文将从中等职业学校学业考试的现状分析入手,提出响应性的对策,着力解决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学业考试存在的问题。

1.考试难度居高不下中等职业学校学业考试作为职业教育的入口考试,难度越来越高。

不仅涉及理论知识的考查,还常常要求考生有一定的实操能力。

考生需要适应应试环境,掌握考试规律,有序完成考试,否则会出现崩盘和失分情况。

2.考试内容分散中等职业学校学业考试的考试科目多达20-30个,考试内容也相当分散。

学生需要在短期内掌握大量的基本知识点和相关技能,这让他们无从下手,很难有系统的学习计划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3.部分学校教育质量参差不齐尽管中等职业学校学业考试已成为学生职业发展的关键考试之一,但是在教育质量的提升方面,中等职业学校的机构设置不完善,学生的教育资源、教学质量参差不齐。

由于考试资料的旋转轮换和考试方向的偏颇,一些学校的学生表现不祥,甚至全校没有一个人通过考试。

1.根据考试内容,加强理论和实践的科学结合中等职业学校学业考试的科目涉及面非常广,学生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学习和记忆。

可以通过加强理论和实践的科学结合,达到实践与理论的无缝衔接。

使学生在考试中得到最好的发挥。

2.优化教学方式,推进教育质量提升为了优化中等职业学校对学生的教育质量,应积极营造轻松、宽松、开放的教育环境,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学校应通过人才队伍建设,搭建师生交流平台,融入外部教育资源,创新实际教学方法等多方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3. 积极组织测评和辅导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参加考试需要考虑很多因素,除了正常的学习,还需要了解考试的具体方式和考试重点。

学校应积极组织学生进行测评和辅导,掌握考试历史,做好考试前的紧张心理调整。

这些措施能够帮助学生在考试中有更好的表现。

对高职考试改革的几点建议

对高职考试改革的几点建议

对高职考试改革的几点建议
1.强化职业教育定位:应将职业教育作为重要的高等教育门类来看待,加大和调整对职业教育的政策支持力度,开展多种形式的职教工程,培养
更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2.提高教学管理水平:通过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改进高职课程设置和
教学方法,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加强教师教学素质的培训和提高,实现教与学、知与行的无缝衔接。

3.推动校企合作:建立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密切联系,促进高
校与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积极开展“双师型”教师培训、企业研究院和
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等,使学生能够真正掌握岗位所需的技能和知识。

4.加大教育投入:通过增加教育投入,加强高职教育质量的保障,鼓
励高职院校进行多样化的招生渠道和常态化的招生模式,扩大高职生源规模,提高报考门槛,并采取多样化的招生政策,从而引领并带动高职教育
的持续发展。

5.优化课程体系:建立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高职课程体系,增加实践
性课程和技能训练,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培养有实战经验
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助力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的互动和共赢。

浅谈中职学生考试改革

浅谈中职学生考试改革

OCCUPATION1352012 03职教论坛V ocational E ducation浅谈中职学生考试改革文/姜 明2011年春季学期,笔者所教的哲学与人生这门课程在一个班内,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式考试,效果很好,而且也受到学生的欢迎。

笔者根据这次考试经验谈谈自己的心得。

一、对考试形式的思考传统的考试方式让学生心理压力和精神压力很大,经常会临场发挥不佳。

而且,传统考试的考试题型几乎都是名词解释、填空、判断、选择、理解论述等,大致包括基础知识、理论知识、实际应用以及提升空间的内容考核,这种形式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对于基础较差的中职学生。

二、对出题方式的思考传统的考试方式使教师出题也有难度,既要考虑优秀学生,又要考虑差生;既要考虑到重点,又不能偏离教材;既要考虑基础知识,又要考虑灵活性;既要考虑学生的学习状况,又要考虑不学习的学生群体;既要考虑及格率,又要考虑深浅难易;既要考虑全面性,又要考虑学生上升空间的理解性;既要考虑考试题型的多样性,又要考虑学生对题型的接收性……假如我们打破传统的考试形式,用一些新颖的考试方式,让学生能接受,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下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敦促学生的学习,何乐而不为。

三、中职学生考试现状考场上有几类学生:第一,进入考场,学习好的学生,认真思考,伏案疾书,这个群体在每个考场大约占30%。

第二,伺机作弊的,大约占30%。

这些学生通常夹带资料的方式有:将资料藏于抽屉里、衣包里、压在试卷下、坐在屁股下、藏在衣袖里、藏在裙摆里或短裤里,或者将考试内容写在手心里、大腿上、桌子上,有时还有大胆的学生将考试内容写在黑板上或者墙上,总之,作弊的方式花样百出。

考试结束后,教室里、过道上遍地小纸条。

第三,偷看别人试卷的,会把头抬得高高的,把眼放得远远的。

这些同学之间往往是有约定的,做完试题的同学会将卷子放到抄袭者能看到的位置。

还有做手势的、递眼神的,另外,还有学生利用手机作弊的。

中等职业学校学业考试的现状分析与对策

中等职业学校学业考试的现状分析与对策

中等职业学校学业考试的现状分析与对策随着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中等职业学校学业考试也逐渐成为了一种重要的评价学生学习成绩和能力的方式。

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学业考试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来解决。

本文将对中等职业学校学业考试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现状分析1.学业考试内容过于理论化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学业考试的内容大多会偏向理论知识,而忽视了实践能力的考核。

这导致了学生在学校学习过程中对实际技能的重视不足,学习内容与考试内容的脱节。

2.学业考试形式单一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学业考试形式大多为笔试形式,忽视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考核。

这导致了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能力无法得到有效的检验和提升。

3.学业考试评价标准不够科学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学业考试的评价标准多为定性评价,对学生的能力、技能和发展程度无法做出准确的量化评价。

这导致了学生在学业考试中的表现无法真实地反映出其学习水平和实际能力。

4.学业考试压力过大学业考试的过度强调和频繁举行会给学生带来巨大的学习压力,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习动力。

长期下来,会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减退和学习效果的下降。

二、对策提出应该重新审视中等职业学校学业考试的内容,增加实践技能考核的比重。

通过实践操作的考核,能够更好地检验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技能水平,使学业考试更加符合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目标。

除了传统的笔试形式,还可以增加实践操作、口头答辩等多种形式的考试,全面考核学生的能力。

这样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习的多样性。

学校应该调整学业考试的频次和强度,适当减轻学生的学业考试压力,增加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这样可以使得学生更加愿意自主学习,并在学习过程中更加专注于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三、总结中等职业学校学业考试的现状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对学业考试内容、形式、评价标准和学业压力进行合理的调整,以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需要。

只有这样,中等职业学校学业考试才能更好地发挥其评价和指导的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中职学校考试及评价模式探析

中职学校考试及评价模式探析

中职学校考试及评价模式探析【摘要】中职学校作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阵地,其考试及评价模式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从中职学校考试制度现状、评价模式探讨、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等方面展开探讨。

通过分析发现,当前中职学校考试评价存在一定问题,如注重死记硬背、考试内容脱离实际等,需要进行改进。

建议从多元化考试形式、强化实践能力评价等方面入手,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本文对实施建议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认为只有积极推进改革,中职学校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培养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技术人才。

中职学校考试评价模式的改进已成势在必行之势,未来应朝着更加适应实际需求、注重学生能力培养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关键词:中职学校、考试制度、评价模式、现状分析、存在问题、改进建议、可行性分析、改进势在必行、未来发展方向。

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中职学校考试及评价模式探析近年来,中职学校的发展受到了广泛关注。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中职教育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中职学校作为培养技能人才的重要阵地,其考试及评价模式的探讨显得尤为重要。

中职学校考试及评价模式一直是教育界争议的焦点之一。

传统的考试评价模式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如应试教育导致学生只追求分数,忽视了实际能力的培养;评价体系单一,无法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发展状况等。

针对中职学校考试及评价模式进行探析,并提出改进建议,对于中职教育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中职学校考试制度现状分析、中职学校评价模式探讨、中职学校考试及评价模式存在的问题、对中职学校考试及评价模式的改进建议以及实施建议的可行性分析等方面展开讨论,旨在探讨中职学校考试及评价模式的改进方向,为中职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

1.2 研究意义中职学校考试及评价模式在教育领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研究中职学校考试及评价模式的意义在于探讨如何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提高教育质量。

谈中职学校的考试制度改革

谈中职学校的考试制度改革

谈中职学校的考试制度改革河南省洛阳市嵩县中等专业学校张玉风近年来,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急需大批具有高素质的技能型产业工人,而中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教育类型,在各级政府的重视下,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和认可.为了保障中职毕业生的质量和提高中职学校的办学水平,改革现有考试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中职考试制度是中职学校侵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中职考试制度改革的重要性考试是教学的有机环节之一,既是测验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同时也是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规范和引导教学行为,鞭策学生积极努力地学习.科学、合理、严密的考试制度是各项考试能够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能够使考试制度的作用得以有效发挥,也是实现中等职业学校实现教学目标的根本保证。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既能减轻学生的负担又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顺利实现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目标,研究中等职业学校现行的考试制度,改革现行考试制度中不合理的成分,探索新的考试考核模式,构建一套完善的、科学的考试制度,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也是当前形势下职业教育亟待解决的紧迫问题。

二、中职考试制度的现状和存在问题随着中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社会对中职毕业生技能要求的提高,中职学校的考试由单一的知识性考试逐步转向知识、能力、技能并重的考核,考试方式开始由闭卷笔试逐步转向笔试与操作相结合的多样化的考试方式。

但是在考试制度方面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如下: 1.在思想观念上,学校领导和教师对考试的功能和作用认识不到位,不够重视。

考试缺乏现代科学教育理论指导,有一定的主观性和随意性,过于凭经验办事。

考试内容与企业岗位的要求不太相符,组织不够严密,严重影响考试的功能与作用的充分发挥。

2.考试方法过于简单.多数学校对考试的方式、时间、空间等规定太多,教师的自主权很小,不能根据课程的性质和特点选择考试方式和方法,不利教师进行考试方法方式的研究和探索,不利于全面、真实考核学生知识、技能与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50 ) 4 0 7
操 作 技 能 的熟 练 工人 , 而我 们 期末 考 核 对象— — 学 生 并 没有 这 方 面 的经 验 知 识 , 我们 只不 过 是要 考 核他 们 掌 握基 本 知识 基 本 技 能 的情 况 。 有经 验 、 术 熟练 的工 人在 维 修过 程 中 面对 操作 技 对 象是 : 配件 都是 新 的或 修 复 的标 准 件 , 作 过 程 中独 当一 零 操 面 , 配 后 机器 或 部 件 能 正 常 运 行 , 装 比如 发 动 机 装 配 后 能 正常 运 转 , 速 器修 理 后 能 正 常 加 减 档 , 要 求 有 一 定 的 严谨 性 与 变 其 正确性 , 而技 能 操 作 考 试 的 对 象 是 初 学 的学 生 , 他们 面对 的操 作 对 象 虽 然 是 实体 不 是 模 型 , 但都 是磨 损 和变 形 的 零 件 。 配 装 后 不 能正 常运 转 , 际是 进 行模 拟 装配 。 实 零部 件 本身 都有 误 差 , 更 不 用提 结 果 的准 确 性 . 此 与等 级 工 的考 核要 求 不 能相 提并 因 论. 等级 工 的 考核 要求 可 以 向结 果 准确 性方 面侧 重 。 二 、 库 内容 的 合 理 性 、 面 性 与 均衡 性 题 全 现在 的题 库 内容基 本 能结 合实 际 , 即与实 际维 修工 作 接近 , 但还 不够 全 面 , 些在 实 际维修 工 作 中常要 做 的项 目. 一 如发 动机 的气 门研 磨 , 火 提前 角 的调整 等都 没有 列 入题 库 , 点 这对 学 生掌 握 知识 的全 面性 及切合 实 际方 面会有 一定 影响 。另外 , 题库 中每 个考 核项 目的难 易程 度应 力求 做 到均 衡 ,由 于每个 考 生抽 两 个 考 核项 目, 各 道题 难 易 程度 不 均 , 生会 有 微 词 , 若 学 或千 方 百 计换 题 、 题 , 考试 过程 的管 理不 利 , 难 以做 到公 平 。 选 对 也
2 0 g . 试 周刊中职 校 专 业 课 考 试 方 式 的 一 些 想 法
叶 文 海
( 州 市 第 一 职业 技 术 学 校 汽 车 工 程专 业 部 , 西 柳 州 柳 广
据 了解 , 在大多 数 中等职业技 术学 校各 门课程 的考 试方式 现 还是 以笔试为 主 。这 种方式 即所 谓传 统 的方式 , 对于 专业课 的考 核 已不相 适应 。 专业课 要求 学生重 点掌握 操作 技能或 某方 面的动 手 能力 , 还是 以笔 试 的形式 为 主进行 考 核 的话 , 出现 高 分低 若 会 能 、 际工作 能力 较 差 的学生 , 实 这样 用 人单 位对 招 来 的 中职生 不 得不 再进行 岗前 培训 , 与中职 校 的教育 宗 旨是 不相 适应 的 。为 这 此 , 的学校 开始对 中职校 各专业 课 的考试方式 进行 改革 。 有 柳 州 市交 通 学 校 汽 车 科 汽 车专 业 各 专 业 课 ( 动 机 、 发 底 盘 、 器等 ) 行教 考 分 离 、 电 实 期末 考试 以技 能操 作 为 主 的考 试方 式 已进行 了几 个学 期 。 由于考 试 方式 接 近 实 际 的修 理操 作 , 并 与等 级 维 修工 考 证 的方 式 类 似 , 以动 手 操 作 为 主 , 对 实 际修 是 理 过 程 的 “ 练 ” 较 受 学 生欢 迎 , 演 。 因为 大 多数 的学 生 的特 点是 : 会 做 不会 说 ( ) 写 出来 , 实 “ ” “ ” 是概 括 总 结 能力 方 面 其 说 和 写 只 事 情 , “ ” — 掌 握 技能 操 作 及 实际 运 用 可 以说 并 没有 多 大 对 做 — 的影 响 , 而笔 试 涉 及 的是 大 部 分 都 要 写 的 东 西 、 结 和 概 括 性 总 的内 容 , 故技 能操 作 考 试 “ ” 学 生 自己 的长 处 , “ ” 了 扬 了 而 避 开 其短 处 。 上 考试 时 间不 长 , 加 每个 项 目规 定 约为 2 分钟 , 熟 练 0 较 的学 生不 到 1 分 钟 即可 完 成 ,这 也是 受 到 欢迎 的原 因 之一 , 0 也 有利 于提 高 学 生 上实 训课 的积 极 性 。最 重 要一 点 还 是 , 种考 这 试 方 式有 利 于学 生较 快 掌握 专 业技 能 。 试 项 目是从 题 库 中抽 考 取 的. 而题 库 的 内 容是 各 专 业 小 组 教 师 根 据 教 学 大 网 、 合 实 结 际维 修 过程 中常 见 的 需 掌 握 的 基 本 维修 方法 和技 能进 行 编 写 的. 比如 变速 器拆 检 、 主减 速 器拆 检 、 门调 整 、 气 气缸 盖 的 拆装 、 活 塞装 配 等 都是 汽 修 厂常 见 的修 理 项 目 , 师在 教 学 过程 中结 教 合题 库 的 内容 有 针 对性 加 强这 方 面 的 实训 , 对 学 生熟 练 掌 握 这 维修 技 术 . 高动 手 能 力很 有 帮 助 , 生在 毕 业 参加 工 作 时 , 提 学 若 从事 汽 车 维修 这 方 面 的工 作 , 大 大缩 短其 当学 徒 的时 间 。 我 能 已参 加 了 两个 学 期技 能 操 作 的监 考 T作 , 充 分 肯 定这 种 考试 在 方式 的 同时 , 为 有 些 地 方若 经 过 改 进 也 许 效 果 会 更 好 , 这 认 存 里提 出来 与 各 同行探 讨 , 足之 处 恳请 指 正 。 不 首先 要 明 确 考核 的 目的 和 要 求 在 实 际考 核操 作 过程 中 , 些 考 核项 目有 着过 于 繁 杂而 义 有 太 细 的 条条 框框 。 比如在 考 试 过 程 中“ 不 着 地 ” 三 的原 则 , 般 一 是 指操 作 过 程 中拆 下 来 的零 件 不 能放 在地 上 ,油不 要 随 便 倒 、 排 在地 上 , 工具 不 要 丢在 地上 , 即工具 、 、 件 “ 能着 地 ” 油 零 不 。但 在 考核 过 程 中 由于 理解 等 其 他原 因的 因 素 , 考 生 因 为一 颗 螺 有 丝 或一 把螺 丝 刀掉 到 地上 而 被扣 了许 多 分 。 们知 道 即便 在 汽 我 车 的实 际 维修 过 程 中 , 掉一 两 颗 螺丝 、 掉一 把 螺 丝批 , 于 维 修 对 工作 及 质量 并 没 有什 么 影 响 , 也不 是 什 么 大 的原 则性 问题 。再 比如在 进 行 装 配 时对 于一 些 表 面 互 相 有 摩 擦 的 零 件在 其 表 面 上要 涂 上 干 净 的润 滑 油 . 涂 抹 的 过程 中 , 些 润 滑油 会 不 可 在 有 避 免地 往 下 滴 . 果 为 了 “ 不 着 地 ” 不 涂 抹 润 滑 油 , 反 而 如 三 而 这 会 影 响维 修 质量 。 外 在一 些 项 目的条件 中把操 作 姿势 也作 为 另 个 考 核项 目。我 们 知 道 , 在场 地 受 到 限制 或 抛锚 在 路 上需 就 车维 修 的汽 车 , 时要 钻 到 车底 躺 着 、 有 昂着 头或 侧 着 头操 作 , 有 时 由于 发 动机 引 擎 的 限 制 , 弯 着 腰 去 拧 缸 盖 等 螺 丝 , 些 操 得 这 作 姿势 并 不优 美但 能解 决实 际 问题 。因此 我认 为 应删 除 过多 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